<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

2023-03-06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首先根據制度經濟學的委托——代理理論和契約理論對公司治理環境對內部審計的影響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接著以中石油公司為例討論了中國上市公司面對國內外資本市場由關注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到關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要求,如何利用內部審計改進企業多層次委托——代理關系,降低企業代理風險和成本,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其結論對我國企業如何根據公司治理環境的變遷拓展內部審計功能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公司治理;內部審計;功能拓展

一、 內部審計的基本功能分析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組織管理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監督和評價職能,它通常是接受經理的委托,對下屬單位各項經營活動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經理層作為股東的代理人承擔著為股東財產保值增值的職責,并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在管理過程中,經理人要將自身承擔的責任和目標在企業內部層層分解,逐步落實。外部審計是為了降低股東和經理由于委托——代理關系而產生的信息不對稱性,解除管理層受托經管責任而產生的,內部審計則是由于管理層與下屬部門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而產生的,有效的內部審計可減少下屬部門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降低經理對下屬的監督約束成本。

企業規模越大,業務越復雜,存在的風險越多,企業所受的外部市場競爭的約束越強,內部審計就愈加重要。

企業規模越大,企業內部組織分工就越細,從企業組織結構來看,其企業層次增多,管理幅度加大,各部門或崗位所掌握的信息相對于原來的綜合部門或崗位越來越少。信息越來越分散到不同的部門,各部門各作業環節相互協調的時間增加,難度加大。由于各環節決策信息不充分和決策者的有限理性,導致對決策方案的選取不確定性加大,企業承受的風險增加,組織內部成本大大提高。根據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企業存在的必要前提是企業內部組織成本應小于市場交易成本。因此,企業在擴張過程中要借助于內部審計,對企業內部的流程和結構進行分析評估,對偏離企業組織目標,組織成本高于市場交易成本的業務單位進行剝離,使其外部化;而對其市場交易成本較高,企業潛在組織成本較低的業務單位可通過購并手段等方式使其內部化,從而優化企業作業鏈的配置,提高其增值能力,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風險進一步增強,內部審計逐步成為公司治理的有效工具。今天股東保護主義、環保主義和以人為本,創造和諧社會的呼聲日高,公司承受的市場約束和社會責任空前增加,并且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各國公司在全球爭奪資源和市場也日趨激烈,這導致公司承受的市場風險空前加劇,因此經理人與下屬單位之間合約關系的簽訂和履行愈加復雜,不確定性也加劇。那么如何對下屬單位實施資源分配和責任分擔與利益分享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如何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將企業外部的市場約束轉化為企業內部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動態平衡機制是經理人面臨的首要問題。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和業績評價機制的建立正是企業經理以合約(制度)方式對前述問題的實現手段。那么企業必須有一個獨立于生產經營活動的部門對上述問題進行監督與評價,確保組織運行的高效率和風險的可控性。這成為推動內部審計不斷發展的驅動力。也就是說,經理與下屬單位的委托——代理關系引起的信息不對稱性,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及人的有限理性導致經理與下屬單位的合約存在不完備性,促成內部審計的產生及發展。

由于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是由計劃經濟逐步走向市場經濟,由于路徑依賴的影響,企業領導和職工都習慣于國家計劃的行政約束,而對來自外部市場的約束缺乏敏感性和適應性,因此即使企業改組為股份公司,并在國內或國際資本市場上市,但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仍然帶有過去大一統計劃經濟的烙印,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的配合與協調需要反復磨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其它市場化監督機制需要不斷修正,這都需要內審部門予以糾偏。

二、 公司治理環境的變遷對內部審計的影響

傳統的內部審計是以財務審計作為基本內容的,這是因為當時的公司治理主要強調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和對經理人員進行財務業績考評。

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跨地區、跨行業甚至跨國家的大型集團公司興起,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與信息溝通模式也日趨復雜,企業不僅要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還要進行環境保護、為員工提供發展空間和為社區服務等,因此,在企業內部建立規范的業務流程和全面的責任約束機制成為必要。公司治理責任的升級導致內部審計關注管理的責任履行和風險的控制,從而將其審計領域擴展到管理審計,這是內部審計緊跟公司治理發展的基本趨勢。

1992年,COSO 組織發布《內部控制——綜合框架》將企業內部控制劃分為控制環境、風險管理、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等五個要素。這大大細分公司內部治理機制,也進一步擴大了內部審計的范圍。IIA(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在最新的內部審計實務準則中提出了內部審計的定義:“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與咨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組織增加價值并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边@個定義提出了內部審計的新目標——增加價值。

2001年,美國爆發安然財務丑聞案件后,美國政府頒布《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年度報告上就其內部控制有效性簽署意見,這導致內部審計在為企業其他部門提供增值服務的同時,還要關注企業各部門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風險點的可控性。

我國內部審計實務發展相比西方較落后。因此現階段許多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僅僅針對財務、會計事項,但是隨著一些大中型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健全,管理層對內部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內部審計承擔對經營活動、內部控制、管理事項等的監督、評價,為改善經營、提高效率服務。

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電信、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其內部審計直接參照美國對上市公司的要求進行,并接受國際四大事務所的全面監督。這些公司內部控制的完善和內部審計水平的提高大大改進其公司治理機制,并受到美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的肯定。

三、 以中石油公司為例分析公司治理對內部審計的要求

1.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概況。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于1999年11月5日進行市場化改組后成立的,該公司廣泛從事與石油、天然氣有關的各項業務。2000年4月6日和7日,中油股份分別在香港和紐約上市。

該公司股票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價錢是每股1.28港幣,略高于每股凈資產。當時上市行情非常差,中國有40多個H股,只有2家在發行價之上,其原因是國際投資者認為中國公司的治理結構較差,其長期業績缺乏穩定保障。

為了贏得國際投資者的信賴,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和影響力,中石油公司參照國內外監管部門的要求和國際大石油公司的制度慣例,建立了適應國內外投資者需要,兼顧客戶、職工、債權人、供應商和政府等相關者利益的公司治理機制。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機制受到三方面的約束,一是國家經濟安全和能源發展戰略的約束,目前中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依賴國際資源,這一方面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供求及價格產生一定影響,另一方面使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變得十分突出,如何建立針對石油安全的緊急應對機制和預警機制,如何參與到有利于保證中國石油安全的國際合作框架中,如何提高中國石油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是擺在中國政府和企業面前的迫切問題。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機制受到的第二方面約束來自香港和美國證券市場。2001年美國爆發若干大公司財務丑聞案后,以美國為代表的各國證券市場都加強了對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和內部控制機制的監管,并要求公司由財務透明向公司治理或控制透明轉變。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機制受到的第三方面的約束來自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企業提出了“以人為本,創造和諧社會”的戰略要求,這要求企業通過有效的治理機制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切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控制在適當范圍內。

2. 中國石油公司的內部審計。中石油的內部審計工作是由總裁直接領導的。公司審計委員會和監事會對內審工作也給予領導和指導,他們每年兩次聽取審計部門的工作匯報??偛繉徲嫴坑?0人,主要職責是提出并執行公司內審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組織公司的重點審計,指導地區公司的審計,提出公司內審工作標準。中國石油除在總部設有審計部外,在49個大地區公司設有內審機構。公司現有專職內部審計人員600多人。

中石油公司業績的增長和在市場品牌及形象的提高同其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存在良性互動密切相關。中石油公司將內部審計定位于公司內部的一種獨立的咨詢、評價、控制和監督活動。它通過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評價公司各級組織經營活動及目標實現、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執行和資源利用狀況,并提供相關的分析、建議和忠告,協助和監督管理人員認真履行職責。

他們提出,內部審計要以“服務內向性”為基本原則,以“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為方針,執行與國際接軌的內部審計標準,并將內審重心前移,充分發揮內審在事前和事中的監督和評價優勢。

他們強調,要發揮內審扎根于企業內部的優勢,適度參與經營活動,找準審計切入點和切入度。具體如下:

(1)內審切入經營活動策劃階段。如年度財務預算、生產、科技發展計劃、招標標底的編制過程,政策規章制度的制定過程,各種經濟合同的簽定等等,內審的參與,主要是收集各項經營活動的目標、標準和考核依據。這時的參與,一是向管理當局提供咨詢,以防止其政策、規定、方法程序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規的內容;二是為今后的評價、建議作好基礎準備。

(2)內審切入經營活動的實施階段。如定期檢查被審計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經營目標的實現情況,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跟蹤,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制度進行定期的測評,參與關聯交易及其它經濟合同檢查等等。在這一階段參與,主要是跟蹤收集經營管理活動的有關信息資料,及時發現是否存在偏離經營目標的情況,是否存在或潛伏內外環境的變化引起的風險,各種內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循等等,然后確定審計項目實施審計。

(3)內審切入內控制度的評價。通過內控制度評審,更深入的了解被審計單位,更確切地選擇審計重點,以保證審計后作出的評價和建議有針對性。

3. 中石油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互動關系。中石油公司自在海外上市以來,隨著外部市場不斷強化公司的治理機制,公司的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治理的重要部分也得到同樣強化。

隨著美國市場對上市公司內控體系要求的提高,中石油借此全面展開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的升級與改造,其內控體系建設從2003年8月著手準備,到2005年正式全面啟動,公司上下全員投入內控體系建設,并由各級行政一把手親自負責。

在內控體系建設中,中石油公司以COSO框架和《薩一奧法案》為基礎,以“設計有效、執行有力”為標準,以“通過外部審計、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為目標。在具體建設中,他們強調領導負責和職工參與相結合,崗位人員制訂與內控專家指導相結合,內審人員充分發揮了參謀和智囊的作用,內控體系的建設本身也成為內部審計提前介入制度審計的一部分。目前,同國內公司相比,中石油的內控體系建設及內部審計水平基本走到前列,但同國外公司比較起來,在審計人員的素質和審計的功能提升方面,中石油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有待中石油進一步的努力。

四、 研究結論

本文首先根據制度經濟學的委托—代理理論和契約理論對公司治理環境對內部審計的影響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接著以中石油公司為例討論了中國上市公司面對國內外資本市場由關注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到關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要求,如何利用內部審計改進企業多層次委托代理關系,降低企業代理風險和成本,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本文的結論對我國企業如何根據公司治理環境的變遷拓展內部審計功能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Coase,Ronald.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937,IV:368-405.

2.Hart,Oliver.Firms,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Oxford:Oxford Unversity Press,1995.

3.楊瑞龍.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創新的經濟學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李維安.現代公司治理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5.馮根福.關于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當代經濟科學,2001,(11).

重點項目:本文為江蘇省教育廳2005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企業治理模式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05SJD790048。

作者簡介:李壽喜,南京審計學院國際審計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博士后。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 近年來,我國審計信息化建設步伐逐步加大,審計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方面逐漸形成體系,審計業務軟件開發應用也有了較快發展,并迅速滲透到各個行業企業。本文立足于信息化發展的大環境,以鐵路行業內部審計為研究對象,依據鐵道部審計中心、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相關指導精神以及信息化審計理論知識等基礎信息,分析了內部審計在當前我國鐵路跨越式發展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當前先進管理經驗,指出如何應對信息化對鐵路內部審計提出的挑戰、如何加強信息化環境下鐵路內部審計的管理并加以促進。

關鍵詞 信息化環境 鐵路內部審計 問題 對策

近年來,我國審計信息化建設被納入國家“金審工程”,在國家審計署及計算機技術中心廣大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下,審計信息化發展迅猛。鐵路內部審計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方面逐漸形成體系,相關審計業務軟件開發應用普遍。但相對于鐵路行業整體信息化發展水平來說,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鐵路跨越式發展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

一、信息化環境下鐵路內部審計現狀

1、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還處于起步階段

2000以年后,國家審計署及鐵道部審計中心加大了審計信息化建設,審計人員基本上告別了“紙+筆+計算器”的傳統審計模式。進入新開發的審計信息系統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大大減輕了審計人員工作負擔。但無論是從審計信息系統完善程度、審計人員信息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來看,還是與國內外先進內部審計信息化模式相比較,我們無法否認,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還處于起步階段。

2、鐵路行業信息化內部審計與傳統內部審計差異日益凸現

鐵路會計電算化發展迅猛,導致原來針對手工會計系統設計的內部審計方法已不能適應電子數據處理的新特點,不能有效地配合電算化會計系統變革推動審計工作的開展,信息化內部審計與傳統內部審計差異也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有:第一,審計人員工作量分布重點的轉移。傳統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花費了大量時間翻閱被審計單位資料,但通過鐵路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審計人員很快就可以按照電子科目通閱被審單位總賬、明細賬。第二,審計法規庫信息系統的建立。傳統內部審計當中,審計人員在確定審計項目違規后,需要查閱相關法規書本,引規定性。但通過電子法規庫,審計人員可以分類檢索所需法規。第三,審計底稿電子化。傳統鐵路內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手工紙質操作。信息化環境下,電子化底稿的出現不僅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還統一了審計底稿標準。

3、鐵路內部電算硬件條件形成信息化、網絡化能力較弱

在2000年左右,鐵道部審計中心提出審計人員應每人配置一臺便攜式電腦,便于到站段審計時隨身攜帶,提高審計效率,使得鐵路內部審計電算硬件條件有所改善。2004年,鐵路運輸企業審計信息管理系統才開始廣泛啟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專門的取數接入端口導入被審計站段的財務數據取得基礎賬務。但是,截至目前,其信息管理系統的后續開發脫節,許多功能雖然存在,相關信息庫卻未建立,網絡平臺搭建進程緩慢。

4、信息化環境下鐵路內部審計地位有待提升

大眾對審計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在中央提出一系列信息化建設金字工程后,有明顯提高,但是對于內部審計還是只停留在“協助管理,點到為止”?;诖?,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在鐵道部屬各局之間、層級之間發展不平衡,有的重建設輕應用、有的重開發輕推廣、有的重設備配置輕人員培訓,特別是對計算機在信息化審計實施中的應用重視不足。

二、信息化環境下鐵路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占有并共享的有效信息不足是鐵路內部審計許多問題的根源

目前鐵路內部審計工作中的許多問題都根源于占有并且能夠共享的有效信息不足。一方面內部審計信息不完整,不能對審計決策、審計實施形成有力的信息支撐。如在審計準備階段,需要從局同級部門取得的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及完整性得不到保證;在被審計單位審計進行中,取得相關內部控制信息的有效性、說服性較差;在審計結束階段,對審計問題引規定性的有效法規信息不足。另一方面共享性差,有限的信息也未得到充分利用。這一點在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發展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鐵路行業分布區域廣,部署各路局都有自行的一套機務、車輛、工務等系統內部審計經驗,本來有限的鐵路運輸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無法進行交流,導致鐵路整體內部審計業務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2、鐵路內部審計業務與鐵路信息化發展不一致

目前,鐵路運輸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另一個較大的問題是內部審計業務水平與鐵路信息化水平不匹配。少數審計人員由于年齡偏大,業務老化,知識結構單一,對開發應用計算機不感興趣;還有些審計人員只僅僅應付于簡單審計的需要。在整個鐵路內部審計過程中,一方面由于對審計人員要求不到位,軟件開發滯后;另一方面由于鐵路部門生產力布局調整導致各種內部審計業務量陡然加大,以前計算機中建立的可利用的資料種類、數量和質量又不高,審計信息管理系統沒有真正應用起來。

3、審計人員對信息化審計必要技能掌握欠缺

鐵路內部審計人員大多從運營站段會計崗位調轉而來,他們擁有豐富的財務工作經驗,熟悉鐵路運輸的財務核算流程,‘對被審計單位賬務處理輕車熟路,但就專業的審計業務及與審計相關的企業管理、統計、計算機、概率、線性規劃、工程、法律而言,還存在許多欠缺,而正是這些知識技能才能保證鐵路內部審計執業質量。

三、信息化環境下鐵路內部審計應采取的措施

1、推廣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在審計重點中的應用

(1)資金籌集內部審計與資金管理信息技術模式

為實現鐵路跨越式發展,需要籌集大量經濟、安全和高效的資金。這些資金一方面由國家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向國內外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籌集?;I資過程及籌資結構是否合理,國家投入和向金融機構及社會公眾籌集的資金是否得到安全、有效的使用,必須進行全過程的監督。

針對資金籌集內部審計,可以建立資金管理信息技術模式,要求它能在資金的籌集過程中對財務部門提出的籌資方案進行評價。首先,通過財務管理相關軟件從理論公式演算上分析資金結構是否合理、資金成本是否經濟,應提出審計意見;然后,通過法規庫對籌資程序的合規、合法性,各籌資對象間是否公平競爭,是否有舞弊行為等,進行審計監督;最后,通過鐵路運輸審計管理系統查對賬務,監督鐵路發展資金是否合規合法。

(2)建設項目審計與更新改造信息技術模式

為使鐵路運輸能力快速擴充以改善運營緊張的狀況,并形成覆蓋全國的快速客運網絡和大能力貨運網絡,更好地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必須進行大量的路網建設和改造。在路網建設和改造的過程中,必須有相對完善的更新改造信息管理系統協同內部審計對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進行適時的監督

與評價。

在建設項目準備階段,要通過更新改造法規庫重點審計建設項目的各項建設程序是否合規、合法,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文件等是否規范完整,審批權限是否合規,概算編制是否合規,資金來源是否正確、到位等等。

在建設項目招投標中,可以建立投標單位信息庫,針對投標單位的資質,判斷其是否符合要求,評標、定標是否合規、公平、公正,有無泄露標底、內定中標單位等舞弊行為。

另外,工程預、決算是內部審計監督的重點內容,是建設資金支出的最后關口。內審部門可以通過工程預算、竣工決算信息管理系統對工程量進行估算,然后與編制的預算進行核對,查看定額套用是否正確,工程量計算是否準確,是否嚴格執行概算,有無高套定額等問題。

2、利用先進審計技術方法經驗來提高鐵路內部審計水平

手工條件下,鐵路內部審計項目的組織管理主要靠項目負責人,審計項目的成功與否取決于項目負責人的經驗,而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各審計人員之間的業務水平又參差不齊,這也必然影響了審計項目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加大了審計風險。而將某些成熟的內部審計程序和內審人員的先進工作經驗或按照鐵路運輸行業的審計操作指南編制成模塊在審計項目管理系統中加以運用,用于指導項目負責人組織開展審計項目,指導審計人員對具體的審計事項進行審計,一方面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證了審計工作質量。

3、加強審計軟件開發及信息網絡構建

內部審計項目管理軟件的開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信息化發展對鐵路內部審計的推進。一個高效、實用的內部審計軟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軟件開發:以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為依據,將質量控制點部署于整個內部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由系統自動控制或提示的方式予以實現;通過用戶權限管理,分級實施質量控制;提供審計日記功能,與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證據相結合,全員、全過程記錄審計實施軌跡,清晰反映審計步驟和方法,落實責任;提供快捷、方便、靈活的檢索、查詢;系統對審計項目全部資料進行管理,建立審計項目數據關聯,統一打包歸檔,便于審計成果的利用,實現審計資料共享;根據內部審計管理系統操作指南及審計人員的工作經驗將各行業的審計內容及其相應的審計程序與方法制成模板,以便于審計人員在以后的審計工作中加以利用,切實指導審計人員實施審計,實現具體審計目標。

要從根本上解決內部審計信息對接與共享,必須依靠信息網絡技術,對分散的信息實行統一管理和使用。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的協調工作,建立健全鐵道部、鐵路局、基層站段分層次的審計數據庫,包括宏觀經濟、法律法規、審計對象以及審計機關人力資源、以往鐵路內部審計工作中形成的審計結果和審計專家經驗等信息。另一方面要依靠有效的網絡,分層次地形成信息共享。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計劃管理、質量控制、人力資源的整合和審計成果的運用等都會依賴這個平臺方便有效地展開。

按照中央金審工程加強信息化審計總體設計方案,鐵路內部審計可以規劃自己的審計信息系統及網絡系統,如設計小的審計內網(審計人員使用)、大的審計專網(鐵路內部人員使用),以便有效地與審計署的涉密信息交互,與鐵路內部非涉密信息的資源共享,推動信息化建設。

4、大力開展部內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培訓

近幾年,鐵路內部審計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硬件設備投入較大,但是在內部審計管理信息化過程中,人是第一位的。雖然鐵路內部審計系統近幾年通過各種途徑大力開展計算機知識培訓,通過招聘考試提高“進入門檻”等方式優化人員素質結構,部屬各局審計系統人員的整體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水平的人員并不多,既精通計算機編程又熟悉鐵路企業內部審計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則更少。有些地方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只占在職人員總數的5%左右,與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還有較大差距,所以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培訓需納入審計人員繼續教育重點內容。

四、結束語

在高科技信息技術時代下,信息技術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虛擬化和智能化等特點加速了各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產生了既有沖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異化的新一輪融合過程。就鐵路內部審計領域而言,近幾年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發展已經逐漸將現有的審計技術、審計內容、審計方法包容到了信息化建設之中,科技的永續發展決定了信息化環境下鐵路內部審計管理的研究將不斷進行下去,審計人員也將與時俱進地學習下去,努力實現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的各個領域都在與國際接軌,處于分業監管的金融大環境下,信托公司成為可以進行跨市場經營的四大金融支柱行業之一,其經營所面臨的風險越加復雜,而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該領域不斷探索與應用,必然會以高審計效率及審計質量,為信托行業保駕護航。

[關鍵詞]信托;內部審計;優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05

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托公司的內部審計經歷了從傳統財務審計階段到經營審計階段,再到風險導向型審計階段的發展歷程。尤其是進入21世紀,內部審計的內涵已經得到極大豐富,發展成為一個涵蓋評價、監督、服務和咨詢等多項領域的綜合性控制評價管理體系。

1 目前信托公司傳統的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1 尚未形成全面風險管理的價值觀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以企業戰略為出發點,對企業風險加以甄別,并確定內審規劃。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過程強調全面性,然而當前大多數信托公司對全面風險管理理念的理解還不到位。盡管信托公司設立了風險管理部門,但對內部審計的風險分析不足,不能作為風險審計依據,對可能產生的風險沒有細分,各環節審計資源平均分配,造成了有效審計資源不足、審計效率低下。當前,內部審計風險評估及分析并沒有被大多數信托公司重視,審計各階段模糊不清,只是簡單進行賬表審計,并沒有關注產生的財務結果,也沒有形成全面的風險價值觀,風險管理局限于部門管理,使內部審計脫離了核心理念,沒有落實到實踐中,使風險管理價值無法實現。

1.2 內部審計未貫穿于價值創造的整個流程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重點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審計,而當前大多數信托公司內審工作還停留于事后檢查工作,這樣的審計遠遠不夠。如果事前及事中審計方面處于空白狀態,信托公司經營中的風險不會被發現,特別是對于瞬息萬變的資本業務及風險巨大的房地產業務,事后審計并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1.3 審計人員業務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一項價值增值的審查活動,它需要運用各種風險識別與評分方法對風險進行監測。因此,內部審計對于審計人員的專業化素質要求較高,它不僅要求內部審計人員精通財務知識,同時還需要他們對信托業務、法律法規、金融市場等多方面知識及計算機審計技術非常熟悉。先進的審計技術不能融入與專業的審計人員匱乏將導致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無法被準確實施。

1.4 傳統的審計技術與方法無法滿足新審計模式的需求

從大多數信托公司內部審計實踐來看,相關規定內容比較空泛,缺少實際業務的指導,審計方法主要針對會計憑證的查閱、相關業務流程及數據控制等,無法滿足信托公司對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需求。多數信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較為滯后,落后的審計技術與方法無法與新型審計模式相適應。風險導向下審計工作不能僅以財務數據作為全部分析對象,而需要更加關注非財務數據的分析,這一問題形成了信托公司風險導向下內部審計的工作難點。

2 信托公司基于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優化對策

2.1 加強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形成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內部審計仍然以查找舞弊的真實性審計和進行制度檢查的合規性審計為主,大多數信托公司還未充分重視內部審計在風險控制和增加企業價值方面的作用。信托公司的風險管理與高效的內部控制系統息息相關,而高效的內部控制系統則是通過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職能來評價與維護的。對此,信托公司應該樹立風險審計的理念,強化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評估功能,通過對公司資產風險與管理行為的評估,全面把控被審計主體風險狀況,合理確定審計的重點和頻率,集中力量對高風險區域進行管控,全面實施風險管理。

2.2 將內部審計范圍擴大至價值創造全流程

與傳統審計不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集風險、內部治理及控制于一體的審計策略,更加強調風險管理,提倡增值服務,使內審貫穿于價值全流程,將傳統審計的工作重心前移,不僅重視事后檢查,更重視事前監督控制,擴大內審范圍至價值創造全過程,使內部審計為服務于價值創造的目標。

對信托公司來說,事前審計主要是信托公司在對外進行融資及投資前,內部審計機構應對融資或投資主體的經營狀況、企業內控制度建設情況、財務收支情況、償債能力、企業征信與現金流量等情況進行事前審計。通過事前審計,可以提前進行風險管控,防患于未然。例如:某信托公司(以下稱“甲公司”)擬為某房地產開發企業(以下稱“乙企業”)提供融資,乙企業提供的資料顯示,該企業注冊資金約10億元,資產總額約40億元,拿地成本低,資產質量優良。甲公司的風險管理較為全面,派出內審人員對乙企業的會計報表及相關資料進行事前審計。甲公司的內審人員對報表等資料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乙公司資產質量較差、問題很多。在乙公司40億元的資產中,關聯企業占款就達25億元之多,且利息為零。項目前期出現過延期支付土地出讓金的風險并已繳納罰金(滯納金)2.59億元,后續開發存在不能滿足出讓合同要求的建設進度而面臨被大額罰款或被政府收回土地的風險。項目涉及大量的寫字樓開發,在未來10年內現金流出將超過300億元,而流動性好的住宅物業未來可實現的銷售收入僅為100億元,后續開發的商辦物業可能因流動性不足而給項目帶來巨大資金缺口,給信托公司帶來還款來源無法保障的風險。通過事前審計,內部審計人員提出融資風險較大的建議。甲公司采納了審計部門的建議,取消了該融資計劃。實踐證明,全面的事前審計讓甲公司避免了相關損失。

2.3 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目前,大多數信托公司存在內部審計資源較為缺乏的情況。首先,應根據企業業務的發展特點,將工作能力較強、業務水平較高、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人員充實到審計部門中去,同時要抓好審計人員的學習,特別是新知識、新業務的培訓,確保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其次,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健全審計責任機制,促使審計人員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此外,還要建立科學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2.4 利用信息技術,降低審計成本,為公司增加價值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托公司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統,使網絡系統信息技術下的內部審計成為發展趨勢。信托公司應加大技術投入,引入專家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將內部審計與專業知識相結合,完善風險信息預警反饋系統,擴大信息系統范圍,使內審人員可以及時全面地認定風險。依托現代信息網絡,公司內部審計完全有可能實現網絡化,進行內外結合、上下結合、不定時與定時結合的立體式審計,并有效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的效益,將許多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

主要參考文獻

[1]馬艷紅.內部審計在信托公司財務內部控制中的運用[J].財會通訊, 2013(19).

[2]馮書,風險導向審計在信托公司風險控制中的作用[J].管理學家,2013(19).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審計人才是審計事業的中流砥柱,要想很好地履行審計職責必須有優秀的審計人才作為基礎保障。審計戰線干部員工要解放思想、迅速轉變觀念,凝心聚力、迎難而上,以科學發展的創新思維不斷推進審計轉型。積極探索構建以風險為導向、以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目標、以增值為目的的內部審計新模式,在促進公司依法經營、完善內控、防范風險、提高效益、嚴肅紀律和加強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審計工作;轉型;創新;發展

作者簡介:劉靜(1968-),女,遼寧大連人,大連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審計部主任,會計師。(遼寧 大連 116021)

審計人才是審計事業的中堅力量,現代企業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無論是工作的創新還是審計的轉型,必須有優秀的審計人才作為基礎保障。為適應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大趨勢,跟上公司發展步伐,進一步發揮審計職能,促進審計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審計部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整合人才資源,拓展審計人才成長空間,發揮好優秀審計人才的傳幫帶作用、標兵作用和輻射作用。

一、全力建設履職能力強的審計隊伍

在審計隊伍中,每個人才都有著這樣那樣或兼有多樣的優點或者不足,體現在政治思想方面、專業精通方面、計算機應用、審計方法運用、工作作風方面、組織協調管理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等等方面。

充分發揮不同優勢審計人才的作用,讓每一名審計人打破自我在一個審計組、一個科室或者一個單位的局限,讓其在更大的范圍內“發光、發熱”。通過壓擔子、授任務、集體攻關等方法,讓審計人才在公司系統內更好地發揮效能。在審計工作科學轉型工程中,對于瓶頸問題、未解課題、需要探索的領域,整合公司審計資源,大膽嘗試,選擇合適人員擔大綱、挑大梁。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探索,及時總結經驗方法,把個人智慧融入集體智慧,使集體智慧放射出更大的光芒。這樣,既降低了審計風險,提高了審計效率,提升了審計質量,又為審計創新發展拓寬了思路,營造出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的良好氛圍,帶動整個審計隊伍提高層次、向前發展,促進審計工作逐步實現科學轉型。

二、全面推進審計工作轉型與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內部審計理論也不斷發展,現代國際內部審計定義為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與咨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它采取一種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進行評價,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實現機構目標。傳統內部審計以保護財產、查錯防弊為主要目標,以檢查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為主要方向;現代審計則以凈化環境、防范風險為主要目標,以檢查經營管理的風險性、效益性為主方向。

審計部順應形勢,積極探索審計轉型的有效措施,近年來按公司“實現審計工作由查錯糾弊向績效型、風險型轉變”的要求,及時將審計轉型的思路、方法、措施逐步貫穿到審計管理的全過程。對審計發現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在政策的執行、風險的防控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下達審計決定,督促落實整改,節約支出,增加收入,更強化了風險防范,推進公司依法經營、規范管理。

三、積極探索審計工作創新發展

國家電網公司劉振亞總經理在“兩會”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推進審計工作創新”,省公司及市公司“兩會”工作報告也提出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發展、規范管理、提升素質”的要求。

作為公司經營管理、經濟活動的監督者及健康有序、規范發展的服務者,審計工作戰線上的職工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公司的決策部署,自我加壓、自主創新,以創新為動力,不斷推進審計工作發展,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和服務的職能作用。對于審計創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新審計戰略

審計創新是審計發展的推動力,要把審計創新擺在戰略的高度。國家電網公司劉總在“兩會”中指出“要大力推進審計工作創新”,這是公司進一步推進“兩個轉變”的需要,是適應“三集五大”工作的需要,也是實現公司經營風險可控、在控、能控的需要。

大力推進審計工作創新就是要在公司整體戰略部署下大力支持、積極配合上級公司,加強審計工作“三化”(審計資源集約化、審計工作標準化、審計手段信息化)建設,審計工作的總體目標應以審計創新為動力,以提升審計成果質量為核心,以加強審計業務管理為基礎,以“人、法、技”建設為保障,全面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全面實現審計工作“三化”。

2.創新審計思維

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要拋棄那些不適宜、陳舊的審計理念,樹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符合構建和諧企業要求的新理念。要認清形勢,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緊緊圍繞“三集五大”這條主線,把握好審計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正確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要在全面提升審計成果質量的同時,積極探索通過對權力運行過程的監督,促進公司依法治企,從源頭上預防風險和遏制違規經營的新路子。

3.創新審計制度

制度創新就是要通過深入實踐和調研,建立、健全統一的制度辦法、統一的業務流程、統一的處理原則、統一的整改要求。建立一整套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相結合、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上級審計與同級審計相結合、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的現代審計制度,以充分發揮現代審計的監督、評價和鑒證的功能,為管理規范提升服好務。

4.創新審計技術和方法

推廣先進的審計技術方法是當今信息化社會對審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要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審計環境的變化要求審計方法必須不斷創新。要配合國網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建設體系完善、技術先進、功能齊全的審計信息系統,實現系統內信息共享、全程控制,在線監督、輔助分析?,F在舞弊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審計方法若不與時俱進、改進創新,違規事件就會擦肩而過。隨著會計數據無紙化和網絡化的普及,審計方法也必然由對會計資料的詳細檢查轉變為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抽樣方法,并借助于對內控系統的評價結果來確定審計的重點、范圍和方法。由傳統的手工方法轉變為與計算機文件處理特點相適應的數據文件測試方法。這就要求每個審計人員打破常規,善于運用立體思維、系統思維、發散思維,科學推理,抓住先機和重點。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和審計。要實現由單一的、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為主向經濟責任審計、管理績效審計、財經法紀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專項審計等多種相互結合的審計方式轉變。

5.創新審計隊伍建設

要把審計干部隊伍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為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上,加強審計管理,強化服務意識,樹立求真務實、創新進取的工作作風。人才觀念也要創新,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審計部門也應立足長遠,改進現有的教育培訓模式,建立剛性的培訓和終身教育機制,采取年度培訓和年度業績考核相結合的模式,職業道德水平與業務技能共同提高為目標,創建有利于審計人員發展,以綜合素質為中心,建立公開、公正的人才選拔機制。

四、監督與服務并重,促進公司依法治企、規范管理

審計轉型、審計創新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審計工作的作用,審計堅持監督與服務并重的原則,為公司發展服務。近年來,國家法制建設不斷加快,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為全面提高公司依法經營的能力,杜絕違法經營給公司帶來損失,審計部必須加大審計監督力度,促進公司依法治企、規范管理。

通過審計工作的監督與服務,公司建立健全了許多長效機制,公司各級干部、員工樹立了依法治企、規范管理的觀念,從思想認識上做到不想違規經營。審計部積極督促深化應用審計成果,公司管理各方面相繼出臺一系列制度,從源頭理順流程,不會違規經營。審計部必須及時調整審計目標,從查錯防弊轉變為全面風險控制,促進公司深化人、財、物務集約化管理和加快“三集五大”建設步伐,從體制機制上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不能違規經營。審計部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并實施后續審計,將審計整改的遺留問題納入效能監察考核,公司審計工作形成閉環管理。對發現問題單位的主要領導實行問責、追究責任,堅持懲防并舉。建立必要的群眾舉報和獎懲常態機制,拓寬查處渠道,增強監督效果,警示各級干部員工,用好公司賦予的權力,提高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執行力,不違規經營。

總之,審計工作在轉型與創新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公司依法治企、規范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但離目標還有距離,與先進網省公司間還有差距,要好好規劃未來,推動公司和電網發展實現新跨越。審計部將努力構建以風險為導向、以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目標、以增值為目的的內部審計新模式,不斷推進審計轉型與創新發展。將以公司發展目標為指導,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全面圍繞規范、整改、提升,大力推進審計整改并完善制度建設,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并積極深化推廣應用,提升內審工作質量,促進公司依法治企、規范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責任編輯:王祝萍)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能夠促進審計工作的合理、有序、高效開展。為了充分發揮跟蹤審計標準的功能,就必須把握審計標準的內涵與特點,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地運用相關的審計標準。

[關鍵詞]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運用

0 引 言

工程項目涉及諸多領域,項目建設具有一定的繁瑣性和復雜性,從而導致工程項目跟蹤審計工作也較為復雜。工程項目跟蹤審計不但要審計項目資金來源是否合法,還要審計投資安排是否符合相關產業政策;不但要審計工程項目的合理性,還要審計工程項目的計劃執行情況、財經法紀情況以及財務收支情況等。所以,工程項目審計人員需要在掌握財務、審計、工程設計、現場施工、工程管理、預算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跟蹤審計標準,以提高工程項目審計工作的水平。

1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分析

1.1 跟蹤審計標準的內涵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指的是對工程審計客體,如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等,在從事工程相關工作中的行為進行約束的規范。跟蹤審計標準是審計人員對工程審計客體行為進行評價的基準。通常而言,工程審計客體的行為必須無條件地接受工程審計人員的檢查與評價。為了確保審計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工程審計人員在評價工程審計客體行為時,需要參照一定的標準,通過比較工程審計客體的具體行為和審計標準之間的差別,合理評價工程審計客體的行為。如果沒有跟蹤審計標準,就難以確保工程跟蹤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工程項目跟蹤審計中,需要審計工程項目的投資決策、內部控制、招標投標、概預算、材料及設備采購、工程財務、工程竣工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工程項目的投資決策、內部控制、招標投標、概預算、材料及設備采購、工程財務、工程竣工等方面的有關規定規范,共同構成了跟蹤審計標準。

1.2 跟蹤審計標準的功能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主要具有3個方面的功能。①為規范審計客體的工作提供參考依據,規范審計主體行為。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確立了一套科學的審計行為模式,對審計主體行為進行合理指導,提高審計工作的規范性與公正性。②充當工程項目審計控制的手段。工程項目審計標準反映了對被審計單位的要求與期望,是審計人員分析評價被審計單位行為的直接依據。對被審計單位而言,跟蹤審計標準是一種監督力量,督促被審計單位按照審計標準不斷地調整自身行為,以符合工程項目審計的既定標準,通過相關審查。③降低工程項目審計成本。跟蹤審計標準不但為審計人員提供了審計指導依據,使審計工作的開展更加有效,還對被審計單位提出了規范化的操作要求,促使被審計單位自覺遵守相關規定,從而降低了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量和審計成本。

1.3 跟蹤審計標準的特點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具有可操作性、約束性、明晰性以及可靠性等特點??刹僮餍允枪こ添椖扛檶徲嫎藴誓軌蛴糜诰唧w的審計實踐中,審計人員能夠根據審計標準開展相關的審計工作。工程審計跟蹤標準在客觀上對被審計單位提出了一系列的行為規范,約束了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等的行為。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易于理解,沒有歧義,在審計工作中能夠被準確地運用。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標準是審計法律法規的客觀體現,在實際運用中不因人為因素而改變。

2 跟蹤審計標準的具體運用

2.1 內部控制在跟蹤審計中的運用

在工程項目跟蹤審計中,內部控制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首先,審計工程項目內部控制是否完善。在跟蹤審計中,根據工程項目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規定,審閱被審計單位制定的關于工程項目管理有關的全部制度文件,評估其是否存在重大漏洞,是否存在需要建立卻未建立的控制制度,以分析判斷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完備、嚴密、健全。其次,在工程項目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審計人員需要審查被審計單位是否遵循了既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并根據工程項目的內部控制制度,分析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違反既定內部控制制度的行為。

2.2 概預算在跟蹤審計中的運用

工程項目概預算,是根據相關圖紙、設備規格表、各種收費標準、概預算指標以及說明書等資料測算出的工程項目投資額。概預算是確定與控制項目投資、衡量工程項目的經濟合理性、考核工程建設成本、編制投資計劃、簽訂施工合同以及控制施工圖等活動的重要依據。在工程項目跟蹤審計中,需要審查概預算編制的合規性,應當根據概算的有關規定,分析判斷概算定額、概算指標等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在對概算的構成是否合法、正確進行審查時,應當根據概算的有關規定,分析工程量是否按照既定的概算指標與概算定額進行計算,分析工具、材料、設備等的購置費估價是否準確,分析運雜費等費用的計算是否合理。在審查工程費時,應當根據預算的有關規定,分析判斷預算單價套用定額與工程量計算是否合理;在審查工程間接費時,應當根據預算的有關規定,分析判斷工程間接費的費用率和計算基礎的確定是否合理。

2.3 會計準則在跟蹤審計中的運用

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時需要遵循一個共同的標準,即會計準則。會計準則使不同單位的財務資料具有了可比性的基礎。在審計工程項目成本與收入時,需要根據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分析判斷工程費用、工程成本、工程收入等的確認是否合理合法。在審計資產交付時,需要根據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分析判斷試運轉相關的費用和收入的處理是否合理。與此同時,還應當根據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分析判斷工程項目的賬務處理是否準確。

3 結 語

綜上所述,工程項目審計標準是開展審計工作的重要依據,其具有可操作性、約束性、明晰性等特點,能夠為規范審計客體的工作提供參考依據,規范審計主體行為。審計主體在開展跟蹤審計工作時,應當靈活運用內部控制、概預算以及會計準則等審計標準。

上一篇:審計質量控制論文下一篇:淺談審計風險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