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藥品不良反應范文

2023-10-28

藥品不良反應范文第1篇

【摘要】合理用藥始終與合理治療伴行,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課題,也是藥學工作者永恒的 話題。藥學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務患者為中心、臨床藥學為基礎,促進臨床科學用藥,其核心是保障臨床治療中的安全用藥。目前公認的合理用藥的基本要素:以當代藥物和疾病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為基礎,安全、有效、經濟及適當的使用藥物。結合文獻,淺談一下臨床常見的藥品不良反應與安全用藥問題。

【關鍵詞】不良反應 合理用藥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藥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臨床上對藥品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要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所使用的藥品應當盡可能少地出現ADR。

1 藥品使用現狀

1.1 抗生素濫用現象普遍:如今醫療糾紛頻發、醫源性或藥源性事件居高不下、醫療以及用藥成本過高等,已成為多數國家、地區面臨的問題,我國在這些方面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藥物不良反應已成為危及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而抗生素的濫用現象在我國臨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資料表明,我國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約為70%,二級醫院為80%,一級醫院為90%[1]??股氐臑E用,不僅使藥物使用率過高、導致醫藥費用的急劇上漲,同時也給臨床治療上帶來了嚴重的后果。不重視病原學檢查,盲目的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或幾種抗菌藥同時應用,致使大量耐藥菌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醫療費用也越來越高。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藥感染使用抗生素無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1.2 過多使用新藥、貴藥,對藥理作用了解不夠:目前臨床上存在片面用藥“洋、新、貴”的現象,對新藥的藥理作用、使用方法、不良反應等未能充分了解,使用不當則能引起不良反應。

1.3 相關法律法規實行力度不夠:2004年3月15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衛生部制定了《藥品不良反應報和監測管理辦法》,用于藥品不良反應的監測工作,但由于逐級上報所需時間較長,不能及時反饋等原因,很多藥物不良反應多是在引起較嚴重后果時才被重視。由此看出,合理用藥不僅僅是醫學問題,也不僅僅是臨床醫師需要注意的問題。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藥,醫生、患者、藥師、藥品管理部門需要互相協作才能得以實現。

2 導致藥品不良反應的因素

2.1 藥品因素(1)藥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種藥有兩種以上作用時,其中一種作用可能成為副作用。(2)不良藥理作用:有些藥物本身對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有傷害。(3)藥物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或保管不當使藥物污染,均可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4)藥物的劑量:用藥量過大,可發生中毒反應,甚至死亡。(5)劑型的影響:同一藥物的劑型不同,其在體內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劑量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別:藥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粒細胞減少癥則女性比男性多。(2)年齡:老年人、兒童對藥物反應與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兒童對藥物的代謝、排泄較慢,易發生不良反應;嬰幼兒的機體尚未成熟,對某些藥較敏感也易發生不良反應。(3)個體差異:不同人種對同一藥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種的不同個體對同一藥物的反應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腎功能減退時,可增強和延長藥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應。

2.3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藥:誤用、濫用、處方配伍不當等,均可發生不良反應。(2)長期用藥:極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發生蓄積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藥:兩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5%,6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15種以上藥物合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2]。(4)減藥或停藥:減藥或停藥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治療嚴重皮疹,當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減藥過速時,會產生反跳現象。

3 不良反應如何判斷

3.1從時間判斷:用藥后數秒至數小時發生的不良反應:常見的有過敏性休克,在接受藥物后突然發生。固定型藥疹、蕁麻疹等過敏性反應,多發生在用藥后數分鐘至12小時內;用藥后1至2周發生的不良反應:血清病樣反應多在首次用藥后10天左右發生。大皰性表皮松解萎縮型藥疹在用藥后幾小時至28天內發??;停藥后短時間內發生的不良反應:如長期使用心得安、可樂定降血壓,停藥后可出現反跳性高血壓,連續使用抗凝劑突然停藥后,可出現反跳性高凝狀態伴血栓形成等;停藥后較長時間發生的不良反應:如保泰松、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可能在停藥后較長一段時間才發生,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變常在病人用藥后1年以上出現,停藥后仍可繼續發生。

3.2從癥狀判斷:一般而言,藥物出現不良反應,其表現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癥狀。如藥物過敏性休克、藥物性皮疹,表現與原發疾病的表現可能完全不同。心得安治療高血壓,在癥狀控制后停藥而發生反跳性高血壓,雙氫克尿噻在利尿過程中又出現水腫或使水腫加重,此種現象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

4 合理用藥,減少藥品的不良反應發生

藥品的不良反應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們的工作中應盡量做到以下幾點,以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1)不能輕信藥品廣告;(2)不要盲目迷信新藥、貴藥、進口藥;3)嚴格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藥物;(4)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用藥后如出現異常的感覺或癥狀,應停藥就診,由臨床醫生診斷治療。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問題的日益關注,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已經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國家正在建立、健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盡量避免和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給人們造成的各種危害。

參考文獻

[1]曾化松,王艷琳.抗生素濫用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9(5):341-343.

[2] 謝小菊.246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回顧性分析[J].安徽醫藥,2011,15(12):1633-1635.

藥品不良反應范文第2篇

1 臨床資料

將2009年我院收集到的190例ADR報表,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通過Excel表格和手工篩選的方法, 對其所涉及到患者的一般資料、用藥情況、報告來源以及ADR的臨床表現等項目進行統計、分析[1]。

2 結果

2.1 病例概況

190例ADR報告中, 男性108例 (56.84%) , 女性82例 (43.16%) ;有既往過敏史40例, 無既往過敏史140例, 不詳10例;病例年齡分布在2~88歲之間。

2.2 ADR病例的給藥途徑分布

本次調查病例的給藥途徑分布, 詳見表1。

2.3 引發ADR的藥品種類、例數及構成比

為了便于分析研究, 將抗感染藥進行分類統計。引起ADR的抗感染藥類別及構成比見表2。ADR病例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統、藥品及臨床, 見表3。

3 討論

在190例ADR報告中, 以男性患者居多, 男女比例為1.32∶1, 是否與男性耐受性差有關有待考證。65歲以上的患者占26.86%, 14歲以下的患者占23.15%。這可能是由于老人機體的生理、生化功能的改變所致, 因此醫師對老年患者用藥應謹慎, 堅持合理用藥原則, 盡量減少聯合用藥種數, 藥物劑量一般情況下應小于成年人, 從而降低ADR發生率。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藥品不良反應 (ADR) 發生的特點。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臨床各科上報的ADR報告190例, 并將患者性別、年齡、導致ADR藥品種類、臨床表現等各項情況輸入Excel表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65歲人群ADR發病最高 (占26.86%) ;引起ADR的主要用藥途徑為靜脈給藥 (占76.84%) ;最易引起ADR的藥物為抗感染藥物 (占68.42%) ;ADR損害類型主要以皮膚及其附件損害為主 (占76.84%) 等。結論 臨床應重視藥品不良反應的報告和監測工作, 及時分析ADR信息, 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一些參考和依據, 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關鍵詞: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

參考文獻

[1] 謝金州.藥品不良反應與監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4:1.

藥品不良反應范文第3篇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處理制度

一、概念

1、藥品不良反應(英文簡稱ADR)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

2、新的藥品不良反應是指藥品說明書中未載明的不良反應。

3、藥品嚴重不良反應是指因服用藥品引起以下損害情形之一的反應;

(1)引起死亡;

(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3)對生命有危險并能夠導致人體永久的或顯著的傷殘; (4)以器管功能產生永久損傷; (5)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

二、目的及依據

為加強對醫院藥品的安全監管,規范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管理,確保用藥安全有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局令第7號),制定本制度。

三、適應范圍

本醫院所有品種產生不良反應的信息管理

四、職責分配

1、質控部是醫院藥品不良反應信息的綜合處理部門,負責收集、分析、管理、上報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

2、藥房是藥品不良反應信息記錄、跟蹤、報告的責任部門。

五、制度內容

1、藥品不良反應實行逐級、定期報告制度,必要時可以越級報告。

2、藥房收集到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應當及時填報藥品“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上報質控部。

3、質控部應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藥品的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發現可能與用藥有關的不良反應應詳細記錄、調查、分析、評價、處理,并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及時向上級報告。

4、“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的填報內容應真實、完整、準確。

5、藥品不良反應的報告范圍:

(1)新藥監測期內的藥品應報告該藥品發生的所有不良反應;新藥監測期已滿的藥品,報告該藥品引起的嚴重的,新的不良反應。 (2)進口藥品自首次獲準進口之日起5年內,報告該進口藥品發生的所有不

;滿

5年 的,報 告 該 進 口 藥 品 發 生 的 新 的 和 嚴 重 的 不良 反 應 。

6、發現群體不良反應,質控部應填寫“藥品群體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并立即向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局以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

藥品不良反應范文第4篇

譚桂珍 荔灣區骨傷科醫院

摘要:目的 分析中藥注射劑輸液不良反應原因,采取有效對策,減少中藥注射劑輸液不良反應,確保用藥安全。方法 觀察42例中藥制劑輸液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分析中藥制劑的用量、溶媒、藥物配伍、輸液速度和病人的基礎疾病是引起中藥制劑輸液不良反應的原因,尋找對策。結果 對引起中藥制劑輸液不良反應的原因進行護理干預,干預前后效果比較,不良反應的發生明顯減少,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干預后效果明顯優于干預前 。結論 充分了解中藥制劑的特性、配伍禁忌、病人的一般情況及適應癥,采取有效對策,避免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減少對病人的損害。

輸液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中藥注射劑應用改變了以往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劑量準確,吸收迅速,療效顯著是優點,中藥制劑臨床應用越來越引起重視,在中醫院中普遍應用。但由于中藥原材料的品種、產地、成份本身的復雜性以及中藥注射劑的制備工藝,分析技術的限制等原因,有關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報道也不斷增多,如熱源反應、過敏反應等,應加強對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的管理與監督,制定中藥注射劑靜脈輸液規范及發生過敏性休克等嚴重ADR的搶救預案【1】?,F將我院近兩年來因中藥注射劑輸液引起藥品不良反應及原因分析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在門診及住院共發生中藥注射劑輸液不良反應42例,臨床表現為皮膚、瘙癢、皮疹22例,咳嗽、咳喘、咽部不適8例,胸悶、心悸7例,頭暈、頭痛3例,肌肉和關節疼痛1例,高熱1例。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有注射用燈盞花素凍干粉50mg、注射用鹿瓜多肽凍干粉16 mg、骨肽注射液5ml、注射用血栓通凍干粉150mg、疏血通注射液2ml、注射用七葉皂甙鈉凍干粉10mg、舒血寧注射液2ml、注射用紅花黃色素凍干粉50mg等近十種中藥注射劑。

2.方法 2.1分析不良反應原因及對策 2.1.1.1藥物原因

中藥注射液在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從中藥或天然藥物單方或復方中提取、純化、精制有效成分后制成提供注入人體的無菌制劑,分為注射液、注射用無菌粉末和注射用濃溶液[2]。

制備過程中提取工藝較為繁雜,制備過程中混雜的微量不純成分,存放過程也會發生變化,或在輸液中配伍后產生不溶微粒,藥物純度不足,化學成分復雜,生理作用廣泛,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指標不夠完善。

2.1.1.2 對策 熟悉中藥靜滴制劑的主要成分,藥理作用、物理性狀、功能與主治適應癥及不良反應等內容。詳盡了解藥物用法、用量、禁忌證及注意事項,嚴格按醫囑用藥,這可以顯著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輸液中嚴格規定使用一次性精密過濾輸液器,嚴格凈化操作,避免空氣中微粒污染[3]。由于制劑規范不同,藥物純度及用法也不相同,肌注的藥物絕對不能靜脈使用,有一定不良反應的藥物不能超濃度、超劑量使用。中藥制劑由于成分復雜或交制劑工藝影響,不耐久貯,保存不當不僅影響療效,還會發生不良發音,使用中應仔細查對,發現藥液出現渾濁、變色、沉淀、漏氣等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

2.1.2.1 藥物配伍禁忌 中藥制劑的配伍,中藥制劑與其它藥物配伍后,一方面由于藥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溶性微粒;另一方面中藥注射劑成份比較復雜和一些不被除盡的雜質與其它藥物配伍后,使不溶性微粒增加,未注意藥物配伍禁忌,隨意合并用藥[4]。

2.1.2.2 對策 使用中藥注射劑最好不與其它制劑配伍,盡量單獨使用。盡可能直接使用中藥注射劑的輸液劑型,避免臨床配制過程的污染。注意藥物配制的環境和配伍順序,配藥前后均要檢查藥物如出現混濁、沉淀,變色等均不能使用。注意藥物的劑量與濃度,選擇藥物說明書中規定的輸液,不能隨意加大藥量。注意配藥環境的管理,減少人員流動,保持空氣流通,最好是在具有空氣凈化設施的配制中心進行配制。如有兩組以上中成藥或中藥與西藥同時使用,應在一種藥物滴注完畢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內余藥,以避免發生良反應。液體沖洗輸液器具,可顯著減少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

2.1.3.1溶媒的使用 主要使用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兩種溶媒。其中使用葡萄糖作溶媒,發生不良反應的病例有3例;使用生理鹽水作輸液溶媒有27例。使用生理鹽水作溶媒,發生不良反應比例明顯高于使用葡萄糖溶液。

2.1.3.2 對策 含中藥成份注射劑(說明書要求生理鹽水配伍的除外)一般不建議與生理鹽水混配,因中草藥針劑其內含物質較為復雜,多含大分子有機物,與生理鹽水(鈉、氯離子均有較強鹽析作用)配伍后,常??梢螓}析作用(高分子物質發生聚集沉淀的現象),而產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參照藥品說明書要求,可優先考慮選用葡萄糖注射液混配稀釋后靜脈滴注。 2.1.4.1 輸液速度 靜脈輸液讓藥物迅速進入患者體內發揮藥效,滴速過快可使瞬間進入靜脈的藥物過多,從而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

2.1.4.2 對策 要控制好滴速,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有些中藥注射劑的說明書中就明確規定要緩慢滴注。輸液時開始15分鐘內20滴/分鐘,15分鐘后病人無不良反應,可調節為40-60滴/分鐘,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輸液時宜緩慢滴注,約30-40滴/分鐘。

2.1.5.1 病人因素 用藥前應檢查患者的肝腎功能及心腦血管情況,辯證施治,以保障病人的用藥安全。

2.1.5.2 對策 中成藥劑用中藥一樣應據病情辨證使用,藥證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如出血病人誤用丹參針易加重出血;出汗患者大量使用魚腥草制劑易發生虛脫,清開靈不宜用于表證未除者,濕熱證忌用參附針[3]。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主動地向患者說明中藥輸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注意病人的基礎疾病,年齡、個體差異等,以保證輸液的安全。 2.2 中藥輸液反應的處理中藥輸液過程中一旦發生不良反應,應及時、準確地根據臨床表現結合用藥情況判斷反應類型,立即停用反應的藥物,及時就地搶救,嚴密觀察。

3.結果 對引起中藥注射劑輸液不良反應的原因進行護理干預,干預前后效果比較,不良反應的發生明顯減少,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一

表1 干預前后不良反應數量比較 組別 輸液數 皮疹 咳 胸悶

頭關節痛 高總數 百分喘

例數

%

例數

例數

例數 例數 數

干預20000 前

干預20000 后

4.討論 6

2 16

數 6

32

0.16 %

0

0

0.05 % 輸液是一種常見的給藥形式,由于藥液直接進入機體,給藥量大,吸收快,常被臨床采用。隨著中藥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中藥大輸液用于臨床越來越普遍,品種也越來越多。中藥輸液不良反應有其特殊性,也有其普遍性,只要嚴格按照醫療操作規程辦事,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可以避免發生和進行有效防治。中藥制劑與抗生素等西藥不同,其制備工藝差異大,成份復雜,很多成份屬天然大分子物質,較難溶于水,尤其在其它物質干擾、高濃度或pH不適宜等條件下,較易形成不溶性微粒,且中草藥的各成份溶解度不同,較抗生素等其它制劑更易形成不溶性微粒[5],阻塞毛細血管引起超敏反應,從而導致輸液反應的發生。我們對發生輸液反應的液體進行微粒分析,結果表明,中藥制劑微粒超標率明顯高于抗生素制劑,微粒超標是中藥輸液反應的主要原因,應引起高度重視,嚴格進行中草藥制劑液體的微粒監控是控制中藥輸液反應的有力措施。為了避免中草藥制劑微粒的形成,應采取以下措施:中草藥制劑生產工序應嚴格超濾;臨床使用時注意合理配伍,中草藥不宜再與其它藥品混合輸注;注意液體的pH,偏酸或偏堿都會影響中草藥成份的溶解度;嚴格凈化操作,避免空氣中微粒污染;應現用現配,避免長時間放置導致微粒的形成。

參考文獻:

藥品不良反應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藥物不良反應分析;方法:選擇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替吉奧膠囊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進行治療,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血清水平、肝腎功能以及血常規情況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總有效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水平、肝腎功能情況以及血常規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CEA與血清CA19-9水平、肝腎功能情況以及血常規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給予晚期胃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較為顯著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VEA以及CA19-9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甲磺酸阿帕替尼;替吉奧;晚期胃癌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在消化道腫瘤第一位。在我們國家胃癌每年的發生率大概有40萬人左右[1]。相關研究發現,治療早期胃癌患者,治愈率高,但是對于晚期胃癌患者來說,即使是接受有效的生存時間超過五年幾率的可能也很少[2]。由于大多數的早期胃癌患者并沒有什么癥狀,小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消化不良等輕微不適,隨著疾病在中晚期的發展,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癥狀。所以尋找一種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小的治療方案也是目前為止臨床上主要研究的方向[3]。本研究主要分析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藥物不良反應,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間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胃癌,診斷標準參考《外科學(第8版)》[4],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抗癌聯盟及美國腫瘤聯合會胃癌TNM分期系統(第8版)[5]中Ⅲ期和Ⅳ期的標準,其中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25~74歲,平均為(51.26±13.26)歲,身體質量指數為19~24Kg/m2,平均為(21.36±2.41)Kg/m2,研究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為26~78歲,平均為(52.16±13.25)歲,身體質量指數為20~26Kg/m2,平均為(22.14±2.16)Kg/m2。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進行。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確診為胃癌者;(2)TNM病理分期為晚期者;(3)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無禁忌者。

排除標準:(1)患有感染以及免疫系統疾病者;(2)內分泌系統障礙者;(3)伴有免疫系統疾病者;(4)存在肝腎等臟器功能疾病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替吉奧膠囊(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100135;規格:20mg*12s/盒)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溫水吞服40mg/次,2次/d,分別在早餐和晚餐后半小時服用,三周為一個周期,服藥兩周停藥一周,持續服藥直至患者病情無進展。

1.3.2研究組方法

研究組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140103;規格:0.25g)進行治療,治療方法:餐后半小時服用(每日服藥的時間應盡可能相同),以溫開水送服。1次/d,025g/次,三周為一個周期,服藥兩周停藥一周,持續服藥直至患者病情無進展。

1.4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6],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病情穩定和病情進展四個方面。完全緩解是指患者可見病變完全消失,部分緩解是指患者腫瘤病變縮小30%以上,疾病穩定是指不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疾病進展是指患者腫瘤擴大20%以上或出現新病變。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狀態=有效治療。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EA和血清CA19-9水平,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以及血常規情況,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內容包括:粒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腹瀉以及肝功能損傷、乏力、手足綜合征以及食欲減退。

1.5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計量資料(t)和計數資料(X2)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2.0版本)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計數資料表示為(n,%),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病情穩定以及疾病進展四個方面,研究組患者總有效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見表1

2.2血清CEA和CA19-9水平變化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變化,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見表2

2.3肝腎功能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變化情況,治療前兩組患者肝腎功能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肝腎功能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見表3

2.4血常規結果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常規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常規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常規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見表4

2.5不良反應

觀察并對比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內容包括:粒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腹瀉以及肝功能損傷、乏力、手足綜合征以及食欲減退,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見表5

3.討論

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化療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7]。然而,晚期胃癌患者大多有腹痛、腹脹等胃腸道癥狀,食欲下降,不能有效補充營養[8]。在這種情況下,為患者選擇一種高效低毒的化療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

替吉奧是一種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劑[9]。其中奧替拉西鉀經患者口服吸收后對5-FU代謝酶有選擇性抑制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中國獨立開發的第1種口服小分子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獲得國家“十一五”、“十二五”新藥創制主體基金支持[10]。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療胃癌中顯示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其在多種腫瘤中也有良好療效 ,是近年來少有的具有廣譜療效的靶向藥物[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總有效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CEA與血清CA19-9水平、肝腎功能情況以及血常規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CEA與血清CA19-9水平、肝腎功能情況以及血常規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給予晚期胃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較為顯著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VEA以及CA19-9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妍、張明暉、孫雅麗、楊春潔、楊艷、韓雨. 紫杉醇聯合阿帕替尼對比單藥紫杉醇二線治療胃癌的真實世界前瞻性研究[J]. 中國腫瘤臨床, 2020, v.47(15):34-37.

[2] 宋東, 楊曉玲, 馮慧晶,等. 低劑量阿帕替尼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19, 31(007):469-473.

[3] 武姍, 花瞻, 李建晨,等. 阿帕替尼聯合其他方法治療腫瘤的研究進展[J]. 腫瘤防治研究, 2019, 46(3):6.

[4] 何豆豆, 鄭小春. 甲磺酸阿帕替尼致嚴重手足皮膚反應的藥學監護及文獻復習[J].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20, v.20(05):66-69.

[5] 董向軍, 王春暉, 李敏. 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J]. 國際腫瘤學雜志, 2019, 46(6):4.

[6] 陳孝平, 汪建平. 外科學.第8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7] 倪田田, 李平. 益氣養陰通絡方聯合阿帕替尼和替加氟治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 021(004):120-123.

[8] 陳程, 馬建華, 尚玉萍,等. 宮頸癌二線治療失敗后甲磺酸阿帕替尼臨床應用觀察[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9, 26(14):4.

[9] 葉再生, 曾奕, 魏晟宏, et al. 阿帕替尼聯合奧沙利鉑和替吉奧在胃癌腹膜轉移轉化治療中的安全性及近期療效觀察[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21, 24(3):8.

[10] 劉宏杰, 張寧, 李凌云,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線及以上治療晚期惡性腫瘤52例療效觀察[J].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20, 39(3):4.

[11] 楊尊敬, 杜先玲, 杜先艷. 阿帕替尼聯合放療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實用癌癥雜志, 2019, 34(1):3.

[12] 何楊, 朱益平, 彭玉珍,等. 阿帕替尼二線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J].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20, 039(001):36-40.

上一篇:麻醉藥品下一篇:藥品分類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