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文

2023-10-09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文第1篇

201 2年6月5日, “中國北方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論壇”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舉行。在此次論壇上, 有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此主題進行了論證和闡述。在論壇上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先生揭示了一組驚人的數字——我國村落消亡的數字:“據調查, 從2000年到2010年, 中國自然村從360萬減少到270萬, 10年間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 平均每天都有一二百個自然村消失……村落的這種消失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但更為可怕的是, 連同村落一起消失的是一代一代通過口述傳承下來的保存在記憶里的非物質文化, 因為沒有統一的考證和記錄, 導致了大量的珍貴文化信息的消失。”對此我們竟然熟視無睹!我們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加以保護, 中國古村落文化危矣!

對于我國古村落保護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業內專家已經有充分而明確的闡釋和論證, 在此不再贅言, 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實施措施, 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在對工業文明的物質遺產——工業建筑的保護與再利用上, 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有益的經驗, 但是對農村村落 (主要是古村落) 的保護, 涉及的因素較之于工業建筑要復雜, 因為村落的活態性因素居多, 還有待于研究和實踐, 需要根據不同地區農村自然因素、經濟因素、受城市化影響等具體情況而選擇科學合理的保護模式。

在我國, 古村落迅速消亡的現實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馮驥才先生對此歸納了四方面的原因, 可以概括為目前我國對農村的政策、觀念, 以及客觀社會發展如經濟、科技等方面對農村生存、生活方式的影響。若想全面遏制古村落的衰落勢態, 具有相當的難度, 但是, 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對古村落保護的作為。關于保護的途徑, 專家們都有許多好的建議, 多種途徑方式并用, 也許能夠取得更有效的結果。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和相關的社會機構, 都對古村落保護負有重要的責任, 都應對古村落保護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有效的措施。當然, 擔負教育職責的高校, 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要從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為此本文提出如何通過相關學科的教學理念、內容、方式與古村落保護相結合的構想, 就是為古村落保護任務提供一種教育方面改革的思路。

近些年來, 我對山東、山西、陜西、貴州、福建、江西、安徽等不同地區的古村落進行了考察, 看到每一處古村落都有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有如此眾多的古村遺存不勝興奮!同時也為這些年代久遠的村落民居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而感到憂慮。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 而且是會隨時消失的資源, 本應該成為高校乃至中小學最應該學習內容之一, 而且這些古村落的空間環境也可以視為最為直觀、鮮明、可體驗農業文明的課堂, 但是可惜的是這一點卻普遍被忽略了, 缺失了。

基于此, 我提出對古村落保護與教育對接的構想, 即:將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灌注于我們教育理念中, 將古村落文化保護納入高校的教學體系中, 在哲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工學、農學和藝術學等學科門類中, 一級學科涵蓋的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考古學、文化遺產與博物館、設計藝術學、中國史、美學、建筑學、管理學, 尤其是建筑學、城市規劃、環境設計、景觀設計等學科, 文化遺產保護教育是必須設置的課程, 都應該將文化遺產保護列入必修的課程。鑒于對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古村落) 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社會性任務, 那么在當前社會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繼承保護意識淡薄、漠視的情況下, 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系統的文化保護意識教育, 培養具有文化保護意識的各行業人才, 提高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與義務感, 是高校面臨重要的教育與實踐任務。

根據考察和網絡檢索, 目前在高校中設置此類課程的并不多, 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開設有“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課程。該課程針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但其主要內容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而不是農耕文化的聚居形態——村落文化。南京藝術學院設置有“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專業”, 課程設置比較系統科學,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化遺產”等課程涉及農耕文明村落的內容, 這應該是目前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專業化程度最高的教學體系??梢赃@樣說, 文化遺產保護類的專業與課程設置, 在我國還只是在個別院校零星可見, 并沒有形成一種通識教育模式。尤其是針對農耕文明的“村落”內容而言, 更是鳳毛麟角, 中國歷史的更迭變遷, 不應忽略人類生存文化載體——村落聚居文化的演化。正如馮驥才先生所言:“村落文化是一種‘根性文化’。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主要體現在農耕時代遺留下來的豐富文化遺產中, 而村落是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 所以, 文化真正的根扎在農村。”我們的教育如果不從中國歷史文化的源頭上尋“根”, 學生不了解中國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發展史, 也就不會真正理解我國文化的基因、特征, 也就談不到對文化遺產的尊重和保護。從這一點看, 我們的教育的確有值得反思之處!此外, 古村落文化還留給我們選址、規劃方面的哲理, 房屋、庭院、街道、器物等物質遺產, 以及大量的民俗、信仰、祭祀、技藝、生活方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村落形成、發展、演化、更迭的歷史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內容相當豐富。因此, 以此為主旨的專業設置和通識教育課程的納入, 應該是對我們目前教育的必要的補充, 而且這種教育也是迫在眉睫的。

那么, 古村落文化保護如何與高校教育對接, 我在此提出一個基本思路, 當然還需要得到更多的建議、補充。我們知道, 高校有三項基本的功能: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這三項功能均能夠與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相聯系, 現以建筑學、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學科為主的院校為例, 具體考慮從幾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教學方面

教學是學校的主要任務, 是通過課程傳授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文化遺產保護 (古村落保護) 作為一項教學內容, 要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去。這個體系應該是一個課程組, 包括理論課、設計課與實踐課。

(一) 理論課主要講授“中國農業文明史”、“中國村落發展史”、“中國民居概論”、“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等課程。

視專業情況而定, 既可以是系統開設, 也可以重點開設, 亦可以綜合開設。其教學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掌握我國農耕文化的年代、演化、地域自然特征、物產特征、種植耕作、村落形成肌理、民居建筑形式等有形內容, 以及傳統風水理論、生活方式、民俗活動、民間手藝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

(二) 古村落保護可以與設計課相結合, 在系列專題設計課中專門設置對古村落保護的設計課題。

通常情況下, 設計課都是以虛擬設計題目為主, 而對于古村落保護課題而言, 就需要有針對性了, 要針對某個古村落保護來安排課題。要到村落現場進行考察、調研、生活, 讓學生在充分把握第一手資料的情況下形成保護理念, 展開設計思維, 在設計過程中不斷討論、深入、完善, 最終形成保護規劃設計方案。每一個村莊都會有自己的特點、特色, 這會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結合村落具體情況, 學生會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進行規劃設計。如果一個班25位學生, 那么課程最終就會產生25套保護方案, 這其中或許就會有合理的、啟發性的思路, 能夠為今后的保護方案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參考。這就是令人欣喜的教學成果, 盡管學生們的規劃可能在某些方面還不夠成熟, 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 既是直觀的、體驗的, 也是記憶性的、潛移默化的, 有可能對其今后的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影響。

(三) 實踐課的內容比較寬泛, 如果結合古村落保護,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課程的實施。

1. 攝影與繪畫課

將古村落作為一個主題, 將古村落的建筑、街道、庭院、室內、周圍自然環境以及村民生活場景、民俗活動等以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 形成豐富的影像資料。攝影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洞察力、想象力、敏感性、瞬間的場景撲捉等方面的能力。這些影像既能夠使學生直觀地了解農村生活方式, 培養學生對農村的感情, 也是通過影像保留古村落文化遺產的一種有效方式。

學生的基礎課教學一般都會有寫生課、速寫課, 可設置專門的古村落寫生單元。一方面是訓練提高造型能力, 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對這些經典的、優秀的古村落寫生, 感受體驗我國農耕文化的智慧與創造, 發現民間那種典雅、祥和、樸素之美。要專業造型能力訓練與文化審美能力訓練并重, 通過繪畫寫生的過程, 培養學生對古村落的熱愛之甚至比技術能力訓練更為重要。

2. 建筑測繪課

建筑測繪課程是建筑學的傳統課程, 通常是對經典傳統建筑、古建筑進行測量與圖紙繪制。僅從課程名稱上看, 該課程更側重于測繪技術, 但是在測繪中所涉及的內容卻是相當的豐富。測繪課的意義在于:通過測繪準確記錄完整的建筑數據, 繪制嚴謹的建筑圖紙, 考證建筑年代, 分析建筑背景, 解析建筑技術, 研究建筑文化, 保存建筑圖紙與考察文字檔案。由此可見, 測繪課實則是對建筑文化遺產的全面性研究。對于古村落保護而言, 測繪課程尤為重要。首先要選擇有保護價值的古村落, 即符合馮驥才先生所提出的古村落認定的標準。對于古村落的測繪, 應該整體與單體結合, 即對古村落的整體規劃形態測繪與單體典型建筑測繪相結合。傳統古村落在選址方面是很有生態觀念的, 通常都會有一定的風水學說作為依據。故古村落測繪必須要注重村莊所處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水土植被等要素, 同時要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民居建筑進行測繪分析, 最終形成完整的測繪資料。測繪課結合古村落保護, 形成的不僅僅是教學成果, 更是為古村落保護所做的檔案建設實際工作。在目前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機構人員不足的情況下, 以高校實踐課程的方式來進行這項工作, 可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

3. 田野調查課

農村田野調查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實踐課程, 是掌握第一手村落信息的必要方式。該課程調查包括形成村落文化的物質遺產內容, 也包括非物質遺產內容。一個村落的歷史, 大部分沒有系統、完整、詳盡的文字記載, 一般只是靠一代一代人的記憶與口述, 因此, 村落歷史是片段而零碎的, 許多文化信息因此而失落。在課程中設置村落調查, 既是學習、汲取農耕文化原生態的教學方式, 又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對村落發展的信息連續掌握與記載, 為村落史的撰寫留下第一手鮮活的素材。村落調查可以通過村民訪談、實地考察以文字、圖片、錄音、影像等多種方式記錄、留存資料。還有一點就是, 大部分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孩子, 對于農村的生存環境、生活方式、耕作方式、時令節氣、民間習俗等幾乎一無所知。農村村落調查, 也會使這些城市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課堂上所無法得到的知識與感受體驗。對于人才培養而言, 或許這也是值得認真思考的課題。

二、科學研究

高校的科研應該密切同現實相結合, 尤其是應用學科的科研, 更應該關注現實問題, 研究現實問題, 解決現實問題。到目前為止, 國家對古村落保護也還沒有一個相對獨立的保護法規或條例。政府、社會都在忙于搞開發, 根本無暇顧及古村落保護問題。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公共意識缺失是最大的現實問題。因此, 高校教育、科研有義務在這方面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2012年6月5日, “中國北方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論壇”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舉辦, 也充分說明高校, 特別是設計類大學對此應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國目前除了已進行旅游開發的古村落, 其他各省各地區村落 (包括古村落) 的境況基本上屬于自生自衰自滅的狀態, 文化遺產保護的任務既有迫切性, 也要持續性, 更需要科學性。所以僅呼吁是不夠的, 應該真正進入研究領域, 經過充分論證, 提出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和措施, 并經過實踐驗證成功的保護案例。

高校應該擔負起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責任, 有條件的高校應該設置專門的研究機構, 如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天津大學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山東建筑大學齊魯建筑文化中心、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中國民藝研究所等都是將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作為主要任務的研究機構, 其中也涵蓋了對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這些大學研究機構在對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很多貢獻, 譬如2012年6月,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對山東榮成東楮島村海草房的調研?!稏|楮島村》系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子項目《中國名村》系列叢書之一, 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研究所承擔, 目前的村落調查已取得了大量的現場資料。毫無疑問, 引領學術與信息前沿的高校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是一支重要而積極的力量,

三、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是高校的功能之一, 也是近二十年來各高校發展最為迅速的項目, 其基本體現形式就是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產學研合作教育。它是現代社會的新型教育模式, 即充分利用學校和地方政府、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 把課堂教學、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科研實踐有機結合, 這是高校開放式辦學的必要舉措。

在針對古村落保護的課題上, 學校與地方政府、相關研究機構、企業聯合立項實施, 是最現實有效的途徑。我認為目前最緊迫的任務是高校要協同當地政府達成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的共識, 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有計劃地調查省、市縣等各級行政區域內的農村村落, 認真盤點各級區域內的古村落資源, 按照其珍稀性、特色性、代表性對其保護價值進行科學分級, 然后制定出保護規劃, 包括保護理念、保護方法、資金落實和技術落實。這是一個高校與社會各界共同承擔的任務, 也是真正把古村落保護落到實處的工作, 如果結合得好, 我們對古村落的保護就開拓了思路和途徑。

綜上所述, 我認為, 其一, 在大學教育體系中, 文化遺產保護類課程應該成為所有學科的必修或選修通識課程 (這是一種類似于懲罰性的補課!因為我們在此前缺失得太多!) , 以作為大學在文化繼承與保護意識教育上的必要補充。其二, 在與文化遺產保護密切相關的學科中, 重點是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考古學、文化遺產與博物館、設計藝術學、中國史、美學、建筑學、城市規劃、環境設計、景觀設計等學科, 建立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體系。以此補充和強化理論知識、文化意識和技術能力的培養教育。其三,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學、信息、研究、服務等資源優勢, 將古村落文化保護作為一項長久的文化戰略課題列入研究規劃, 不斷取得成果, 作為實踐的理論依據。其四, 高校的教學、科研要與社會接軌, 整合社會資源, 積極探索實踐, 總結對古村落文化保護的合理機制, 提出有效的保護方式方法并加以推廣。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文第2篇

歷史文化遺產凝結了名族的智慧,對我們現代城市的硬件和人民文化思想的軟件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然而就目前看來,我過的狀況就城市現代化狀況與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的矛盾還沒得到良好的解決。就上海來說,具體表現有:許多優秀的上海近代史建筑被拆除;現村的一些文化建筑保護不力;基礎設施依然薄弱等等。

設現代化城市是當今城市發展的普遍追求目標。城市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因此,城市現代化離不開文化。城市文化是現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氣質。每個時代都在城市中創造與留下自己的痕跡。保護歷史的連續性,保留城市的記憶,保留可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的重大問題。

保護歷史的連續性,保留城市的記憶和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城市化的發展,文化古跡被摧毀不可避免嗎?現代化進程中的保護現狀又是怎么樣的第一章:城市現代化進程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

1.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內容

一座城市經濟越發達社會文明程度和現代化水平越高,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就越顯重要。因為城市既是文化的產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離不開人文創新來引導,現代城市是現代文明和現代經濟的聚集地,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是—個沒有品位的城市,是不太可能持續發展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通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逐步形成和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塊磚、一片瓦、一堆石頭,它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反映著城市的歷史、社會、思想的變遷。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活化石,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和自然風晴,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2.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基礎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礎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內涵和外在表現明顯區別于其他城市的個性特征。城市的危機在于趨同化,失去個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特色內涵的重要集中表現,可以表現獨特的城市民俗風隋,它是超越國界和民族的,是^類的共同財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城市文化氣質與內涵既可以從社會精神文明方面來考察又可從物質環境協調優美、交通井然有序來考察。尤其是建筑風格更容易表現城市的個性,凝聚城市的歷史傳統和風貌,是獨特的人文環境的物化形式。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爾,以完好保持城市輪廓線而聞名,高聳在天際線中的眾多的圓屋頂和清真寺的尖塔(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遺跡),在傍晚時,猶如飄浮在暮色蒼茫的天空一樣。在上海,從外灘看浦東黃浦江的兩岸建筑,強烈地表現了上海城市的個性。失去了外灘,也就沒有上海的歷史和上海的特色。

第二章 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

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有著5000多年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像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頤和園、長城天壇、承德避暑山莊、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足石刻、莫高窟、布達拉宮、龍門石窟 。這些文化遺存完整地展現了太原歷史的發展脈絡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進步歷程,這些歷史文化遺存不僅對現代人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對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1頁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

代以來,隨著房地產業的快速

興起,在舊城改造中,開發商

片面追求土地及經濟效益,而

忽視了對歷史建筑的保護,大

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

的居民區幾乎消失殆盡;見縫

插針現象屢禁不止,使原保護

規劃中的視線走廊造成阻礙;

城內部分文保文物歷史建筑

仍被一些單位占有,得不到應

有的保護;周邊建筑在高度、

體量、色彩方面,從不考慮協

調;部分文保單位和歷史街區,因舊城改造的需要而

被當做破舊建筑拆除,如八路軍辦事處、裕德里民居、

上肖墻民居等。

清代的開化寺民居被數十戶居民當做住宅;古關

帝廟、圓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區大量寺廟都處于無人

問津的廢棄狀態,年久失修,日益破損,綠化建設嚴

重缺乏。

在舊城出現的大規模改造熱潮,雖然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舊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對城市建設起到了促

進作用,但城市建設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

護處于被動和消極的狀態。不僅給城市造成了許多社

會問題,而且對舊城的歷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

設性破壞。

作為省會城市,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其發展速度

較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同時對舊城改造的進程也加速了,在這種背景下,舊城更新中的歷史文化保護就變得尤為緊迫。

第五章 對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文化遺產的現行保護措施與建議

目前,中國城市文化遺產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要科學有效地保護城市文化遺產,使文化遺產為城市發 展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六個方面。

一、要探索區域整體協調發展戰略,通過實施區域規劃,緩解在城市性質、規模、布局方面過于集中的壓力。文化遺產及其環境不是城市發展的包袱,而是城市發展的財富、資本和動力。要通過整合資源,在繼續加快發展的同時,促進文化遺產及其環境的保護,將文化遺產及其環境保護的理念和要求貫徹到城市規劃的各個層面。

二、在加快城市化的進程中,妥善處理好新城擴建和舊城改造的關系。歷史文化名城在整體保護舊城的同時積極發展新區,是城市文化遺產及其環境保護的首選模式。北京市現有的城市總體規劃,

確定了構筑市區與多個新城相聯系的新

的城市形態,有利于保護與建設互不干擾、相得益彰。在整體保護舊城的同時,要對舊城內的傳統建筑加強日常修繕、對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加以改善。特別是要動員社會資金,以自助方式進行小規模整治與改造,這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傳統特色和原有社區結構。

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城市文化遺產。一是在重要文化遺產周圍設立保護范圍及緩沖區,像北京的故宮、天壇等均有保護范圍和緩沖區。蘇州則劃定了“一城二線三片”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并確定了45個重點保護的歷史地段。此外,中國的南京、法國的巴黎、摩洛哥的菲斯古城等,都嚴格控制建筑高度,并制定控高規劃以保護原有城市空間形態,維護城市景觀的完整性。二是尊重城市原有路網格局。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筑協會通過的有關城市規劃的《雅典憲章》指出,為保存好代表某一時期、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筑,舊城建設用地規模應符合傳統街巷肌理,避免形成超大規模的街坊;在規劃上要防止城市快速路穿越,避免破壞原有的路網格局;嚴格控制舊城內機動車數量的增長,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以形成對舊城未來交通格局的有力支撐。三是加強城市考古研究工作,將城市作為考古的重點對象。

四、遵守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注重保持和發揚城市特色。文化遺產的保護不是一項簡單的、短期性的建設行為,而是一項高層次的、長久性的文化活動。必須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保護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原則,不改變文物原狀。同時,高度重視城市化的發展帶來文化的趨同問題,重視城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區域文化的差異,重視文化多樣性的保護。

五、在擴大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同時,重視保護與利用的結合。文化遺產的保護領域不斷擴大,繼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保護范疇之后,文化景觀、文化線路、文化空間等新視點又引起人們關注。應繼續加強研究,把更多的反映人類社會進程的文化遺產列入保護之列,其中包括近代工業建筑的遺產。保護文化遺產的根本目的,在于傳之久遠,造福子孫后代。重視保護與利用的結合,就要挖掘文化遺產潛在的文化內涵、社會價值和對城市發展的積極意義,使文化遺產融入人類現代生活,發揮更大作用。博物館等文化遺產開放單位,要積極舉辦各種展覽,搭建多種平臺,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成就。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文第3篇

我們中國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能體現我們中國博大精深文化。有表演藝術、社會風俗、傳統的手工工藝技能等等。而今,又有幾個人能表現出中國最純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先說說這表演藝術把,最讓人稱贊的就是京劇把,可現在又有多少是正真為此去用盡一生去研究呢,現在許許多多的選秀節目。唱的都是京劇么?不是。那唱的多的是什么呢?是英文歌曲?,F在只我們的爺爺奶奶那老一輩才對戲曲情有獨鐘。一個個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會去看看么,就算有,那也是百里挑一了。

再來說說這社會風俗把,中秋節是我國為了祭奠屈原而由來的節日?,F在過中秋有很多很多家人沒能團聚在一起,這個理由那個理由。我們也漸漸不重視起來??墒窃陧n國中秋節是被韓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日子。中秋節不僅是韓國人一家團聚的節日,也是人們對祖先盡孝的重要節日,因此韓國人無論多忙,也要盡量在中秋節趕回家里。

最后我們再來說說這傳統的手工工藝技能把。剪紙——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可現在有有多少人還回去學習它,能領悟到這想工藝的精華。

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多少多少的偉人。留下了多少多少文化遺產??捎种挥卸嗳宋〉搅司?。請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領略京劇的獨特韻味,讓我們一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過每個中秋,讓我們除了學習之外空余的學習學習剪紙,好好的珍惜那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文化線路;文化遺產;遺產保護;遺產

李 林(1970—),女,四川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博士生,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遺產與旅游、旅游人類學。(四川成都 610064)

本文為四川大學985工程二期“南亞與中國藏區”研究項目(項目批準號:06JJD850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線路”(cultural routes or cultural itinerary)是文化遺產體系中出現的一個新概念,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種新類型。目前已有許多“文化線路”遺產進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文化線路”已在國際遺產保護領域引起普遍關注,近年來更成為世界遺產保護界的熱點之一。“文化線路”極大地豐富了文化遺產的內涵,其對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的理念更是對傳統遺產保護觀的重要突破,它的出現將對國際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文化線路”改變了過去世界遺產對人類文明的“點”狀展示,而成為以重大的人類活動為脈絡的“線”性區域性展示,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了人類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也使在世界范圍內構建以“文化線路”為經緯的“世界遺產保護網絡”成為可能。[1]

一、“文化線路”的定義、特點及研究的必要性

西班牙是最早倡導進行“文化線路”研究的國家,1994年在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下,西班牙政府資助召開了馬德里“文化線路”世界遺產專家會議,對“文化線路”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為其后“文化線路”的研究打下了基礎。1998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該理事會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主要咨詢機構之一)在西班牙特內里弗召開會議,成立了“國際古跡理事會文化線路科技委員會”(CIIC,The ICOMO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會議通過了《CIIC工作計劃》、《CIIC章程》等文件,標志著“文化線路”作為一種新型的遺產理念得到了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界的認同。2003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在《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Heritage Convention)中加入了“文化線路”的內容,這在“文化線路”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自此“文化線路”正式成為世界遺產保護領域的一個新類別。2005年10月,在我國西安召開的ICOMOS第15屆大會中“文化線路”被列為四大專題之一,并形成了《文化線路憲章》草案。對“文化線路”的認識,國際上大致經歷了從“概念的提出”到“得到國際遺產界的認同”、進而“受到世界遺產界的普遍重視”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2003年ICOMOS提交給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行動指南》對“文化線路”定義如下:“‘文化線路’是一種陸地、水道或者混合類型的通道,其形態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體的和歷史的動態發展和功能演變;它代表了人們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一定時間內國家和地區內部或國家和地區之間人們的交往,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產生的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這些滋養長期以來通過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不斷地得到體現。”[2]

與其他文化遺產類別相比,“文化線路”有如下顯著特點:第一,“文化線路”遺產主要呈線性分布,并具有一定的“長度”。文化線路本質是與一定歷史時間相聯系的人類交往和遷移的路線,如果說“文化”是其內在屬性,是其內涵所在,那么“線路”就是其外在表象、是其最主要表現形式,同時呈現出形態的多樣性。第二,“文化線路”遺產的內涵極為豐富,綜合價值十分突出。“文化線路”的內容包括構成該線路的一切組成部分,這些遺產不但類型多樣,而且內涵豐富,既有自然遺產也有文化遺產,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有個體價值,又有作為線路整體的文化價值,還有承載該線路的自然環境及生態系統擁有的價值。第三,“文化線路”強調線路帶來的各文化社區間的交流和相互影響,與重大歷史、文化事件密切關聯,影響深遠,范圍廣,常體現出跨國、綜合性特點。第四,“文化線路”是整體性遺產,具有動態性和連續性。“文化線路”以動態性表征,包括無形的、空間動力特征,揭示文化遺產的非物質的、富有生機的動態維度,其具有連通古今的生機,歷史文脈與現實溝通互動而為“文化線路”注入新意。其動態性和歷史文脈已經生成并可能仍在繼續生成相關的文化要素[3]。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目前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正處于迅速成長時期,一方面文化遺產保護需要借鑒國際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探尋適合我國國情的遺產保護道路。從相關文獻檢索結果看,“文化線路”近幾年已引起了我國部分學者的重視,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李偉、俞孔堅、孫華等對“文化線路”概念及其遺產保護方法的介紹;姚雅欣、劉小方等對“文化線路”內涵進行的詮釋和解析;呂舟對“文化線路”構建文化遺產保護網絡的探析,等等??傮w看來,研究成果數量比較少,并且涉及內容也很有限,有關“文化線路”案例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數,僅有關于“京杭大運河”、四川“藏彝走廊”[4]、“川鹽古道”[5]保護的極少數學術文章,可見“文化線路”及其理念在我國還未受到普遍關注,這與我國大量潛在的“文化線路”資源是不相協調的。由于“文化線路”這一課題本身所具有的難度和復雜性都是空前巨大的,目前已有不少有識之士在呼吁,應加大對我國“文化線路”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致力于此,從而更快推動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進步。

二、“文化線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文化線路”理念提出較早,然而直到2003年,“文化線路”才開始真正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2003年世界遺產委員會上,一項來自拉美國家的聯合申報項目“印加文化線路”吸引了各國代表的注意,該項目以古老的印加文明為主線,穿越6個國家,把歷史建筑、考古遺址、文化景觀等多種文化遺產串聯起來,而構成了當時內涵超過任何單一類型的文化遺產。[6]“文化線路”一經出現,立即受到國際遺產保護界的普遍關注,并且得到了世界遺產中心的支持,項目申報成功。此后幾年里,一方面在CIIC的主持下,“文化線路”保護日益步入正軌,延續著對1994年馬德里會議中有關“文化線路”的判別、界定和登記等討論,明確了文化線路保護的范圍取決于組成它的各個重要遺產節點元素的保護范圍,界定應遵循空間標準、時間標準和文化標準,同時對遺產的真實性判定、預登記、線路評價標準、線路申報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并形成了相關決議;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這一類型的文化遺產,在世界遺產的申報名單上,以“文化線路”為主的新類型開始增多。如先后申報成功、引起廣泛關注的2004年列入名錄的日本“紀儀山圣地和朝圣線路”,該項目時間上跨越了1200年,宗教上包括日本傳統的神道教和從中國及朝鮮半島傳入的佛教,保護對象包括山野森林,重要圣跡,朝圣路線;2005年入選的以色列“內蓋夫沙漠和香料之路”起始于南阿拉伯半島最東端,結束于西奈半島的北端,總長度超過2000公里。雖然世界遺產中“文化線路”項目還很少,但這些時空跨度大、影響深遠的遺產項目已開始在國際遺產保護領域發揮作用。

“文化線路”是極富創新性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和方法,對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推動具有重要意義,為文化遺產保護帶來了空前的機遇。首先,它有利于將更多國家的文化遺產納入到世界遺產保護體系中來,有利于緩和與解決世界遺產分布的不平衡,并且隨著大型線路的保護,將有利于改善世界遺產的保護現狀。隨著締約國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本國的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1994年以來,如何建立一個平衡的、有代表性的《世界遺產名錄》就一直是世界遺產中心關注的問題,“文化線路”有利于將線路所涉及的各國均納入遺產保護體系,如2005年入選的“斯塔伏大地測繪體系”就涉及芬蘭、挪威、瑞典、俄羅斯、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等10個國家。其次,作為一種新的世界遺產類型,“文化線路”的出現也為那些跨國跨地區的大型線性遺產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帶來了機遇,這類遺產將“文化線路”作為一個整體申報,遺產價值極大提升,并且聯合申報的模式也將具有更大的影響力,這對項目獲得優先申報權和提高申報成功的幾率都有著重要意義。第三,“文化線路”倡導以線路為紐帶,對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它使“文化遺產”的內涵更為豐富、遺產的類型更趨多樣,可以有效擴大遺產的保護范圍,也使遺產價值得到全面提升,并且使得跨國跨區域共同保護遺產成為可能,同時為多國合作保護遺產構建了平臺。此外,“文化線路”強調線路的“整體性”特點,如果線路的局部物質形態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并不意味著文化線路沒有真實性,其物質形態上殘缺的部分、真實性存在和價值可以通過非物質的層面追溯出來,即使“文化線路”中有形文化遺產被損毀、消失,但依據線路的“記憶”,仍然可以修復、復原、再建遺產,使之成為新的資源,而且在“線路”的延伸和發展中,甚至創造未來的“文化遺產”也有可能,這為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了空前機遇。

然而作為新的遺產類型,“‘文化線路’使得遺產項目變得更具綜合性、更具類型上的廣泛性,這一新概念和新類型模糊了遺產類型的界限,使遺產保護面臨更廣泛和復雜的問題”[7]。因此它也給文化遺產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文化線路”的大尺度及其對線路實施整體性保護的要求為遺產保護實踐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文化線路”這類跨種族、跨時代、跨地區、跨文化的龐大的文化復合體,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政府都無力單獨承擔這樣超大型項目的責任,它不但需要國際性的專業組織發揮作用,更需要建立起跨區域、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新遺產保護體系和相應機制,這無疑對現行遺產保護體系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從跨國合作保護遺產及多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方面來看,雖然“文化線路”為跨國合作提供了平臺,為聯合申遺提供了可行性和依據,然而“文化線路”項目綜合性大、復雜性強,加上又涉及遺產產權等敏感問題,因此在合作保護及管理、聯合申遺等具體操作層面存在很多困難。以我國著名的兩大“文化線路”申報為例,跨多國的“絲綢之路”項目擬以我國為主進行申報,雖然得到沿線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支持,并進行了多次調研和討論,但終因牽涉面過大而進展不快,又如“京杭大運河”項目申報,僅是國內跨省域的聯合就因為存在許多現實難題而進展不順。此外,“文化線路”有利于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旅游業的發展,尤其是整體性保護規劃和旅游規劃的建立,但這種跨時空、大維度的規劃在實踐中又存在難度。

作為國際遺產保護界的“新生兒”,“文化線路”自身也還存有明顯不足,如在理論認識方面,雖然有CIIC系列文件、世界遺產組織的相關解釋,但對“文化線路”的界定仍然存有較大爭議、甚至有相互矛盾之處。在我國也一直存在著如長征故道是否屬于“文化線路”的爭議。在實踐方面各國也還缺乏足夠的經驗,可以說無論國外還是國內,遺產保護界都存在著如何面對“文化線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問題,這是一個亟待解決、也是需要各方去努力研究、極富有挑戰意義的課題。

三、“文化線路”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啟示

我國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重要的遺產大國,近年來遺產保護事業雖取得了不少成績,然而受固有體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與國際遺產保護運動相比,無論在遺產保護理念還是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長期受“文物觀”、“歷史觀”影響,我們習慣于強調我國是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慣用文物標準、歷史價值來衡量遺產價值,對遺產的認識長期以來仍局限于歷史文物和風景名勝框架內;二,“遺產觀”明顯滯后,國際遺產保護日益強調對遺產保護范圍的不斷擴大,對文化遺產的認識經歷了從“點”(單體遺產)到“線”(文化線路)、進而到“面”(遺產環境)的拓展,對綜合性、整體性文化遺產日益重視,然而我國目前對遺產認識很大程度上還停留于孤立的“點”及靜態遺產上;三,“文化線路”作為一種新的遺產保護類型和方法,已受到國際遺產保護界和很多國家的重視,我國雖然擁有大量潛在的“文化線路”,但這一新類型和方法還未受到重視,我國既未加入CIIC組織,在相關法律法規中也未涉及這類遺產資源。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之后,我國第一位獲得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景觀類遺產研究專家俞孔堅教授就曾撰文介紹國外的線形文化及影響,并感嘆:“令人遺憾的是,這一重要的遺產種類在我國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沒有人對這些文化線路進行專題研究,其專業教育是貧乏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中也不包括這方面的內容。”[8]“文化線路”無論作為重新審視人類遺產的新視野和思維,抑或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還是僅作為新的遺產保護類型,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都有十分重要的啟示。

首先,應更新傳統的遺產保護觀,樹立“整體性”保護文化遺產的理念。這是“文化線路”為我們帶來的重要啟示之一。“文化線路”具有多維度、大尺度的特性,要求我們從多維視野來重新審視文化遺產,充分認識文化遺產的多元價值特性,在遺產保護中要更新傳統的“遺產”觀,如判定文化遺產價值時不再單純用“文物”標準來衡量,不過于強調其歷史價值,將“文物價值”作為遺產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重視其多維價值及整體價值。同時,“文化線路”的精神屬性和連通古今的可傳承性,要求我們重視文化遺產的連續性和動態性,在遺產保護中要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動態、活態的遺產,更要從整體性、多維視野出發,建立新的、關聯性強的遺產保護理念。“文化線路”對遺產實施“整體性”保護,以線路作為紐帶,把線路及其構成部分作為整體資源進行保護,既保護文化遺產自身、也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環境,可以有效改變我國遺產保護中長期存在的一系列不平衡現象:如全國上下都高度重視世界遺產,而對那些具有廣泛性、普遍意義,同樣是人類財富的各類遺產多視而不見,“重文化遺產輕自然遺產”、“重物質文化遺產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同時把一些過去被忽視的遺產資源納入到保護體系中來,有利于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整體發展。

其次,借鑒“文化線路”方法,遺產保護中設立“文化線路”類型,加大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力度。利用“文化線路”,可以有效擴大遺產保護范圍,加強區域性遺產保護。以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為例,這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的人工運河,流經6個省(直轄市)及18個市區,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目前已發現運河沿線共有文物遺存654處,包括古建筑類遺跡227處,古墓葬類遺跡229處,近現代遺跡15處,石刻及其他類遺存60處,運河文化內容豐富,包括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建筑藝術、工藝美術、風情習俗、飲食文化、遺物遺跡等;從地域角度看,又包括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齊魯文化、秦晉文化、燕趙文化等,可謂是中國的“古代文化長廊”[9]??梢灶A見,以大運河為紐帶實施的“文化線路”保護,將有效擴大遺產的保護范疇,不僅可保護運河沿線的物質遺產,還包括了線路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而生成的非物質遺產、民族風情等,能極大推動該區域遺產的保護。此外還可借鑒國際上“文化線路”的申報、評審、監督、管理等手段,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各層次遺產保護的整體規劃等,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我國文化遺產事業的進步。

第三,利用“文化線路”方法,促進跨國、跨區域合作保護文化遺產,建立相應保護機制,從而促進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網的建立。“文化線路”具有“跨國界,跨文化,大范圍、大尺度、多維度”等特性,它倡導對這些在空間、時間、類型維度上相互聯系的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強調遺產的線性、連續性,并不受遺產的地理、行政區域限制,倡導各國加強對本國(境)內線路的立法保護,同時就跨國線路部分各國進行立法合作,并強調公眾參與。同時“文化線路”以人類重大歷史、文化事件為脈絡,它可構筑起一個新的、完整的包括國家性、地區性和世界性的文化遺產保護網絡,使世界范圍內建立“國際遺產保護網”成為可能,我們可通過“文化線路”來聯結國內的文化遺產資源,形成全國的“文化遺產保護網”,不但可充實原來的“文物古跡網”,還能建立更小的省(市)、區域性的文化遺產保護網,形成以“文化線路”為紐帶的多級國家遺產保護體系。

第四,利用“文化線路”契機,促進我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工作。當前各國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競爭十分激烈,世界遺產委員會規定:每年大會審議的遺產總數不能超過45項,至2007年加入公約的締約國里有40多個國家還沒有遺產列入,他們在申報上具有優先權。我國擁有世界遺產數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國尚未有“文化線路”遺產入選,而“文化線路”帶來的跨國申報的可行性,為我國不少大型線路資源的申報帶來了契機,可以積極探索走聯合申報之路。

第五,利用“文化線路”特性,促進我國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尤其是遺產旅游的發展。“文化線路”因其獨特的資源特征及其與旅游天然的內在聯系,給遺產旅游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一方面,“文化線路”自身即是極富價值的旅游資源和天然的“旅游線路”,構成線路資源不但內涵豐富、類型多樣,且特色鮮明、具有多功能性,自身還常具有互補性,極富開發價值;“文化線路”的線性特征使眾多“線路”本身即是經典的旅游線路,例如在我國符合標準的潛在“文化線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也都是著名的旅游線路[10];雖然就“文化線路”自身而言,其旅游功能并非本質屬性和天然使命,然而正因它以遺產保護為目的特性,使以其為基點進行的旅游開發都將著力于遺產的可持續性,這將有利于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和諧共生機制的建立,利于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的共贏。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對以“文化線路”為主的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進行過如下總結:“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作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新課題,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仍處于起步階段……這種整體保護大型線性文化遺產的方式,以面涵點,以線狀區域內的鋪開帶動線上的各個點,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有利于各種社會資源的集中使用。對于文化遺產豐富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不失為一種經濟、高效的保護策略。”[11]“文化線路”結合我國遺產保護實踐,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促進有著重要意義。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社會價值觀念轉變較快,是遺產資源脆弱性最為突出的階段,此時借鑒國際遺產保護經驗、更新遺產保護理念、加大遺產保護力度的任務十分緊迫,相信“文化線路”在許多方面都能給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帶來啟示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呂舟.文化線路構建文化遺產保護網絡[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1).[2]李偉,俞孔堅.世界遺產保護的新動向——文化線路[J].城市問題,2005,(4).[3]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線路”的多維度內涵[J].文物世界,2006,(1).[4]吳其付.藏彝走廊與遺產廊道構建[J].貴州民族研究,2007,(4).[5]趙逵.“川鹽古道”文化線路之研究初探[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6]呂舟.文化線路:世界遺產的新類型[J].中華遺產,2006,(1).[7]孫華.“文化線路”成為年度關鍵詞[J].中華遺產,2007,(1).[8]俞孔堅.世界遺產概念挑戰中國: 第28 屆世界遺產大會有感[J].中國園林,2004,(11).[9]汪芳,廉華.線型旅游空間研究——以京杭大運河為例[J].華中建筑,2007,(8).[10]劉小方.文化線路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6,(5).[11]單霽翔.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初論[J].南方文物,2006,(3).

【責任編輯:彭 勃】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文第5篇

歷史文化遺產凝結了名族的智慧,對我們現代城市的硬件和人民文化思想的軟件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然而就目前看來,我過的狀況就城市現代化狀況與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的矛盾還沒得到良好的解決。就上海來說,具體表現有:許多優秀的上海近代史建筑被拆除;現村的一些文化建筑保護不力;基礎設施依然薄弱等等。

設現代化城市是當今城市發展的普遍追求目標。城市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因此,城市現代化離不開文化。城市文化是現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氣質。每個時代都在城市中創造與留下自己的痕跡。保護歷史的連續性,保留城市的記憶,保留可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的重大問題。

保護歷史的連續性,保留城市的記憶和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城市化的發展,文化古跡被摧毀不可避免嗎?現代化進程中的保護現狀又是怎么樣的第一章:城市現代化進程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

1.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內容

一座城市經濟越發達社會文明程度和現代化水平越高,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就越顯重要。因為城市既是文化的產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離不開人文創新來引導,現代城市是現代文明和現代經濟的聚集地,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是—個沒有品位的城市,是不太可能持續發展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通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逐步形成和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塊磚、一片瓦、一堆石頭,它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反映著城市的歷史、社會、思想的變遷。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活化石,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和自然風晴,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2.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基礎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礎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內涵和外在表現明顯區別于其他城市的個性特征。城市的危機在于趨同化,失去個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特色內涵的重要集中表現,可以表現獨特的城市民俗風隋,它是超越國界和民族的,是^類的共同財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城市文化氣質與內涵既可以從社會精神文明方面來考察又可從物質環境協調優美、交通井然有序來考察。尤其是建筑風格更容易表現城市的個性,凝聚城市的歷史傳統和風貌,是獨特的人文環境的物化形式。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爾,以完好保持城市輪廓線而聞名,高聳在天際線中的眾多的圓屋頂和清真寺的尖塔(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遺跡),在傍晚時,猶如飄浮在暮色蒼茫的天空一樣。在上海,從外灘看浦東黃浦江的兩岸建筑,強烈地表現了上海城市的個性。失去了外灘,也就沒有上海的歷史和上海的特色。

第二章 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

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有著5000多年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像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頤和園、長城天壇、承德避暑山莊、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足石刻、莫高窟、布達拉宮、龍門石窟 。這些文化遺存完整地展現了太原歷史的發展脈絡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進步歷程,這些歷史文化遺存不僅對現代人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對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1頁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

代以來,隨著房地產業的快速

興起,在舊城改造中,開發商

片面追求土地及經濟效益,而

忽視了對歷史建筑的保護,大

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

的居民區幾乎消失殆盡;見縫

插針現象屢禁不止,使原保護

規劃中的視線走廊造成阻礙;

城內部分文保文物歷史建筑

仍被一些單位占有,得不到應

有的保護;周邊建筑在高度、

體量、色彩方面,從不考慮協

調;部分文保單位和歷史街區,因舊城改造的需要而

被當做破舊建筑拆除,如八路軍辦事處、裕德里民居、

上肖墻民居等。

清代的開化寺民居被數十戶居民當做住宅;古關

帝廟、圓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區大量寺廟都處于無人

問津的廢棄狀態,年久失修,日益破損,綠化建設嚴

重缺乏。

在舊城出現的大規模改造熱潮,雖然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舊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對城市建設起到了促

進作用,但城市建設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

護處于被動和消極的狀態。不僅給城市造成了許多社

會問題,而且對舊城的歷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

設性破壞。

作為省會城市,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其發展速度

較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同時對舊城改造的進程也加速了,在這種背景下,舊城更新中的歷史文化保護就變得尤為緊迫。

第五章 對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文化遺產的現行保護措施與建議

目前,中國城市文化遺產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要科學有效地保護城市文化遺產,使文化遺產為城市發 展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六個方面。

一、要探索區域整體協調發展戰略,通過實施區域規劃,緩解在城市性質、規模、布局方面過于集中的壓力。文化遺產及其環境不是城市發展的包袱,而是城市發展的財富、資本和動力。要通過整合資源,在繼續加快發展的同時,促進文化遺產及其環境的保護,將文化遺產及其環境保護的理念和要求貫徹到城市規劃的各個層面。

二、在加快城市化的進程中,妥善處理好新城擴建和舊城改造的關系。歷史文化名城在整體保護舊城的同時積極發展新區,是城市文化遺產及其環境保護的首選模式。北京市現有的城市總體規劃,

確定了構筑市區與多個新城相聯系的新

的城市形態,有利于保護與建設互不干擾、相得益彰。在整體保護舊城的同時,要對舊城內的傳統建筑加強日常修繕、對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加以改善。特別是要動員社會資金,以自助方式進行小規模整治與改造,這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傳統特色和原有社區結構。

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城市文化遺產。一是在重要文化遺產周圍設立保護范圍及緩沖區,像北京的故宮、天壇等均有保護范圍和緩沖區。蘇州則劃定了“一城二線三片”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并確定了45個重點保護的歷史地段。此外,中國的南京、法國的巴黎、摩洛哥的菲斯古城等,都嚴格控制建筑高度,并制定控高規劃以保護原有城市空間形態,維護城市景觀的完整性。二是尊重城市原有路網格局。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筑協會通過的有關城市規劃的《雅典憲章》指出,為保存好代表某一時期、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筑,舊城建設用地規模應符合傳統街巷肌理,避免形成超大規模的街坊;在規劃上要防止城市快速路穿越,避免破壞原有的路網格局;嚴格控制舊城內機動車數量的增長,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以形成對舊城未來交通格局的有力支撐。三是加強城市考古研究工作,將城市作為考古的重點對象。

四、遵守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注重保持和發揚城市特色。文化遺產的保護不是一項簡單的、短期性的建設行為,而是一項高層次的、長久性的文化活動。必須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保護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原則,不改變文物原狀。同時,高度重視城市化的發展帶來文化的趨同問題,重視城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區域文化的差異,重視文化多樣性的保護。

五、在擴大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同時,重視保護與利用的結合。文化遺產的保護領域不斷擴大,繼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保護范疇之后,文化景觀、文化線路、文化空間等新視點又引起人們關注。應繼續加強研究,把更多的反映人類社會進程的文化遺產列入保護之列,其中包括近代工業建筑的遺產。保護文化遺產的根本目的,在于傳之久遠,造福子孫后代。重視保護與利用的結合,就要挖掘文化遺產潛在的文化內涵、社會價值和對城市發展的積極意義,使文化遺產融入人類現代生活,發揮更大作用。博物館等文化遺產開放單位,要積極舉辦各種展覽,搭建多種平臺,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成就。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文第6篇

近幾年來,通過全市文化工作者認真執著的追求和艱苦細致的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文化遺產資源家底,普查整理出了一批重要的文化遺產項目,建立了基本完備的文化遺產資源檔案,編輯出版了一批重要文獻。這些都為徐州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那么如何 才能進一步保護?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04年,成立了徐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徐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和徐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心,對徐州市民族民間文化做了一定的調查了解,并出版了一批文獻。200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后,我市在原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機構的基礎上,成立了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各縣(市)、區先后成立了相應的專業機構,全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網絡基本健全,為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是,加大經費投入,強化政策保障。自2005年以來,徐州市政府堅持把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當地宣傳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實行統一籌劃,統一部署,設立了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并逐年加大對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的投入。截至2009年7月底,徐州市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已累計下撥專項資金360余萬元。僅徐州市人民政府5年內就劃撥???40余萬元,用于全市文化遺產資源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宣傳、保護和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以及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活動的開展。2006年,徐州市出臺文件,要求各縣(市、區)政府設立每年不低于10萬元的專項資金。各級切實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擺上了重要位置。市文化局還專門將原云龍區文化館辦公樓無償劃撥給徐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辦公場所,并先后投入50余萬元,用于保護中心購置錄音筆、照相機、攝像機、微機、打印機、非線性視頻編輯機等“文化遺產”普查、申報和數據庫建立所需的先進設備。僅市文化局每年撥付給保護中心的日常辦公經費就達5萬多元,有效保證了日常運行經費開支。2009年上半年,各縣(市)區還專門下撥了“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匯編專項經費。各級的財政支持,有力地保證了全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是,加強專業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培養一批高素質的 “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隊伍,是高質量完成“文化遺產”普查和保護工作任務的根本保證。為有效指導全市“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高標準完成全市 “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全市共組織普查培訓班56期,培訓人員達2525人次,參與的社會力量達到32000余人。僅徐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就先后派遣21人次參加了省和國家組織的文化遺產普查培訓,并選派周光雷同志到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學習鍛煉5個多月。僅市文化局組織全市的業務培訓班就達8期,并召開了3期現場會,共發放培訓資料2萬余冊。

與此同時,市文化局還可以經常邀請國家、省、市有關專家和老藝人授課,現場指導工作。先后多次邀請了省文化廳社文處負責 文化遺產工作的領導和省文化遺產專家徐藝乙教授為我們授課;2008年4月,市文化局邀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張

慶善同志,就文化項目申報工作實施了具體的業務指導和幫帶。通過經常性的業務學習、適時組織業務考核、不斷組織業務培訓,全市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進一步豐富、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

四是,實施科學指導,提高工作實效。為扎實推進全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徐州市文化局一方面注重樹立典型,強化典型引路;另一方面加強跟蹤調度,搞好督察指導。為順利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我市先后召開了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部署會、推進會、經驗交流會和現場會等。

2009年4月,徐州市文化局下發了《關于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匯編工作進行檢查的通知》,采取了分片包干、分項會審等方法,積極組織各地開展普查工作 “回頭看”,做到“不漏一村一社、不丟一類一項”。僅巡回檢查、輔導各縣(市)、區普查資料匯編工作,平均每個縣 (市)、區達到4次以上,并先后舉辦了3期輔導培訓班、召開了1次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匯編工作現場會、組織了1次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匯編》書稿會審和多次調閱修訂。徐州市“非遺”普查工作始終走在了全省前列。2008年 10月,江蘇省文化廳在徐州市邳州召開了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現場會,徐州經驗在全省得到了大力推廣。

五是,加強傳承工作,擴大社會影響。市政府和文化部門一方面積極鼓勵、資助或推薦文化遺產項目參加市級、省級、國家級或國際上的有關展演、比賽,多渠道培育市場,積極拓展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對代表性傳承人,在政策上給予重點扶持,積極鼓勵民族民間藝人帶徒授藝,加強傳承人隊伍建設,培養青少年興趣,使民族民間藝術絕技后繼有人。

2006年以來,充分利用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和重大節日舉辦各類“非遺”項目的展覽、展演等活動,并把“非遺”項目傳承工作納入課堂教學、納入“送文化”下鄉活動之中。經常組織指導 “文化遺產”專題博物館、傳習所和“非遺”項目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同時,積極組織非遺項目傳承人參加國內外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演活動。2005年,在江蘇省第二屆文物節———絕技展上,徐州市精選的150余件展品受到了與會領導及觀眾的青睞和好評,被省文化廳、省文物局授予優秀設計、創意獎;2008年,組織全市71件攝影作品參加江蘇省文化遺產攝影大展,其中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獲得了2個銀獎,5個入選獎。王桂英的剪紙藝術曾被上海電視臺與徐州電視臺聯合錄制成專題;剪紙藝人張麗君曾獲得首屆中國民間雕刻、剪紙大賽金獎及江蘇省工藝美術最高獎“大阿福獎”;還有剪紙藝人陳永年、石雕藝人岳喜明、“中華巧女”張桂英等,其作品曾多次獲國內、國際大獎,被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及個人購買、收藏的作品不計其數,為省和國家贏得了較高的榮譽。

此外,徐州市文化遺產的保護還應該遵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原則,文化遺產保護的完整性原則,文化遺產保護的永續性原則。

上一篇:樂事薯片廣告營銷范文下一篇:立足常規輕負高質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