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武術哲學論文范文

2024-05-07

武術哲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主要通過文獻研究法,運用文化學、哲學等學科知識,以文化融合為視角對競技武術散打的相關爭論進行新的解釋。對競技武術散打的批判與肯定、繼承與借鑒進行深入的分析;得出競技武術散打是傳統武術文化和西方競技體育文化相融合下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或新的競技體育形式,是武術現代化發展的結果;最后,對競技武術散打的形成進行深入的思考,認為競技格斗項目只是不同規則下的動作組合,競技武術散打不是武術散打、武術擊技的唯一,應該增強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類項目的文化表現力。

關鍵詞:中西體育;文化融合;競技武術散打

競技武術散打體系的構建是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逐漸形成的,這種由傳統武術提取而來融合西方文化因子的新的武術技擊體系形式,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已經與傳統武術技擊體系幾乎完全不同,由此,引來了競技武術散打文化歸屬的爭論。持批判態度的觀點認為,競技武術散打已經沒有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是西方競技格斗項目的簡單照搬與模仿,是“三拳、三腿、三摔”、“拳擊加腿加摔”的簡單重組,體現不出中華武術的文化內涵,是與中華武術沒有太大關系的現代競技體育項目。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競技武術散打是對傳統武術中所固有的格斗對抗方法的挖掘,從“相搏”、“手搏”、“卞”、“白打”到“散手”再到“散打”,是傳統步步演變的結果,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勝對方的、徒手對抗的現代競技體育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中國的傳統體育項目。持贊同態度的觀點認為,體育屬性是散打運動得以發展的基礎[2],競技武術散打是時代的產物,是武術在當今時代與時俱進的征象,是對傳統武術的繼承和現代競技體育的借鑒相融合下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是武術文化現代化發展的結果,我們不應該過多地去爭論競技武術散打的文化歸屬問題,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其發展,并努力挖掘傳統武術文化的現代價值,以填補武術文化在轉向工業文明社會中的傳統文化缺失。

可以肯定,不管持什么態度,目的是為了使競技武術散打更好地發展,百家爭鳴更加促使了競技武術散打的快速發展。作為一種現代文化,從它的普及程度、文化內涵、時代性等各方面來考察,它都不失為當代中國的一種優秀文化。我們應該跳出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二元對峙模式[3],現代正是傳統發展的演變和結果,是傳統文化自我更新及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相融合的結果。正如洪浩教授指出的“競技武術是中西體育文化融合的產物,是武術現代化的產物,是當代人創造的一個新名詞[4]?!蓖瑯?,我們應當跳出傳統武術擊技與競技武術散打的二元對立,它是傳統武術擊技在現代社會的一種自我更新,或者是中西體育文化融合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在本文中,筆者以文化融合為視角嘗試著解讀競技武術散打相關爭論的原因和出發點,以揭示競技武術散打的文化歸屬、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為競技武術散打的發展作理論支撐,用于更好地宣傳和弘揚武術文化。

1 中西體育文化融合視角下的競技武術散打

文化融合是指文化調整的方式之一[5]。指某幾種具體的文化形態之間通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文化形態[6]。這幾種具體的文化形態通過自覺或強制的形式進行相互間的傳播、沖突、對話、篩選、移植、整合等過程,原來的文化體系經過這個過程而相互影響、調整和適應,逐漸地改變原有文化的結構和個性,使原來互不相同的文化形態相互接近,最后在這種相互適應的調整中逐漸地走向統一。在這個過程中第三種文化體系逐漸產生,形成新的文化形態,而原來的文化形態可能隨之而消失,或者以其頑強的文化生命力按照原來的方向發展。中國文化即是一種融合型的文化,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在秦朝大一統帝國的形成中逐漸地使各種文化開始走向統一,經過漢朝政權的強化最終確立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以道家和中國化了的佛家為主體共同構成了融合型的中國文化。在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曾經多次遭受其他民族的入侵,但最終入住中原的其他民族逐漸地融入了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之中。

19世紀中葉在西方堅船利炮的敲擊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農業文明輸給了新近興起的海洋文明。在兩種文明的迎頭相遇中,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產生了直接的接觸和沖突,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融合、創新和發展。武術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文化一樣,它伴隨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并且和中華文化中的其他文化相交互融,共同構成了當今繁榮的武術文化體系。主流文化的變革與發展必然導致附屬文化作出相應的變化與調整。武術文化在這種沖突與交融中也產生了自己的新的武術文化體系——競技武術,主要包括競技武術套路、散打和推手等內容。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等,標志是清末民初廢除武舉(1901)建立現代新式學校及馬良的《中華新武術》等,競技武術散打的雛形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在1928年第一次國術國考項目中就包括徒手的拳腳門(散打)、摔角門[7]341,1933年第二次國術國考中預試有了評分細則,對抗比試有了統一的護具[7]344。在近百年的發展中,競技武術散打幾經挫折,先是戰亂年代的支離破碎,接著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唯套路方向發展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等,最終在改革開放的東風中才開始了它的蓬勃發展。經過了近百年、尤其近三十幾年的不斷調試,競技武術散打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成為了一種新的武術形式。

20132 競技武術散打爭論的再認識

2.1 對競技武術散打的批判與肯定

競技武術是異質的西方體育文化與東方傳統武術文化融合而產生的“新武術”,從不同的視角審視它,能發現不同的文化特質,由此,也出現了對競技武術的褒揚與批駁[4]。

2.1.1 對競技武術散打的批判

對競技武術散打的批判由來已久,最多是“散打四不像”、“三拳三腿三摔”、“拳擊加腿加摔”等,程大力等認為,散手擂臺上的徒手,無例外地采用的都是“站起來”的姿勢,然而這種站起來打的“武術”,哪里還有一點武術的影子。連弓、馬、仆、虛都沒有,散手算什么中國武術[8]?,F今所謂散手,實際上抄襲臨摹自國外的自由搏擊,而散手王爭霸賽不分體重級別總決賽,是生硬混合兩種競技文化截然不同的原則。所謂散手,拳法百分之百是西洋拳擊的;腿法大半是泰拳的;摔法雖然被某些人自詡為克敵制勝的法寶,但它實際上與中國跤毫無關系,而只是從西洋自由式、古典式摔跤學來的幾招[9]。散打很難體現出中國武術打的巧妙與深奧,從而失去了其應有的精、氣、神、勁等武術神韻,也必然弱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10]。

2.1.2 對競技武術散打的肯定

在一些學者對競技武術散打進行尖銳批判的同時,更多的學者對其持肯定的態度。武術散打,作為實戰的一種代表性比賽形式,采用了傳統的擂臺比賽模式、技擊內容和戰術理念,在新的比賽規則下,形成了獨具民族傳統特色的現代競技體育表現形式。近幾年,中國散打正以嶄新的面貌和強大的生命力傲立于世界搏擊之林[11]?,F代散打作為競技武術的一個方面終于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破土而出,并形成強勁的發展態勢[12]。即使是在當今社會已經普遍開展并被運用于體育競技比賽的現代武術散打技法,本身也是現代社會對于過去流傳下來的傳統武術擊技的固有價值進行開發與利用的產物,是過去流傳下來的傳統武術擊技在當代社會的一種新的但絕不是唯一的存在形式[13]。從散打近30年的發展歷程來看,散打運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易到難的發展規律總是與其獨特的、相適應的競賽體系及理論體系密不可分的[14]。散打已成為全運會、亞運會、世界錦標賽和世界懷比賽項目。散打作為競技武術的分支,為中華武術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一系列的中國功夫與國外搏擊項目的對抗中,它展示了中國武術的獨特風格與技擊內涵,這是傳統武術技擊所不能替代的。

2.1.3 對競技武術散打批判與肯定的詮釋

以上的批判與肯定有其合理性所在,也存有一定程度的偏激。競技武術散打在短短地幾十年內取得了驕人成績是可以肯定的,但是這并不是說競技武術散打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也不可以說競技武術散打完全是由傳統武術的繼承而來;競技武術散打雖然存在著技法單一、文化內涵缺失、和傳統差別太遠、雷同于西方的競技格斗等問題,但從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對原本做出新的理解、新的解釋的過程,既是一個不斷地遠離原本地過程,又是傳統本身形成的過程,是傳統本身不斷更新、不斷充實、不斷開放的過程[15]。人們總是按照自身的文化傳統、思維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讀另一種文化,一般來說,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認識這個世界。他原有的“視域”決定了他的“不見”和“洞見”,決定了他對另一種文化如何選擇,如何切割,然后又決定了他如何解釋[16]。不論我們對傳統武術散打作出新的理解、新的解釋,還是借鑒其他競技體育文化,都是一種自我的不同于前者的另類解讀,既偏離了原來的傳統,也對異域文明以自我的視角進行了解釋,通過相互之間的接觸、沖突、篩選、移植進而融合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形成了新的文化和傳統。我們應該對競技武術散打技戰術、訓練、道德等的生命力與發展方式給予必須的關注,使其能夠真正的展現傳統武術技擊形態。

2.2 競技武術散打的繼承與借鑒

2.2.1 競技武術散打的繼承

傳統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徹底地消滅傳統或完整地改變傳統[13]。文化的傳統意味著文化的過去,文化的現在與未來,卻又必然是對過去之文化傳統的延續[13]。競技武術散打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雖然在近30余年的發展中融入了競技體育的成份,但競技體育的成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整地改變傳統;競技武術散打是傳統武術文化的一部分,競技武術散打的現在與未來,也必然是對過去之武術文化傳統的延續。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這種延續是在主觀選擇下的延續,因為,歷史及其事件的解釋本來就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單純回味,而始終同時體現著對于現實和未來的思考[17]。時代的發展、環境的改變、觀念的轉化等使得我們只能以現代的觀點去繼承過去的傳統。

2.2.2 競技武術散打的借鑒

競技武術散打對競技體育文化的借鑒表現在物器、制度、精神等各個層面,并且是在中國的文化傳統、思維模式、中國社會的具體情況下的運用,始終體現了與原傳文化的不同性,與中國文化接合的特殊性。因為“一般說來,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認識這個世界。他原有的‘視域’決定了他的‘不見’和‘洞見’,決定了他對另一種文化如何選擇、切割,然后又決定他將如何對其加以認知和解釋[16]?!备偧嘉湫g散打的產生是傳統武術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是傳統武術為了適應時代變化的需要,為了適應現代競技體育的大環境所改創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它產生的條件之一是競技體育。所以,競技武術散打的發展、技術體系的建構、價值取向的追求等是建立在競技體育基礎之上的,以競技體育為藍本對傳統武術技擊進行一系列的技、戰術體系及道德改造。無論是器械、服飾、場地等物器方面,還是規則、訓練、理論等的制度層面,及更快、更高、更強等的精神方面都表現出了一定的西方體育文化特征。

3 競技武術散打——新的武術形式或競技體育形式

競技武術散打是對傳統武術擊技的繼承和競技體育的借鑒相融合下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是傳統武術擊技和現代競技體育兩種文化形態之間通過自覺或強制的形式進行相互間的傳播、接觸、沖突、移植等過程,逐漸地改變了傳統武術擊技和現代競技體育的結構和個性,使原來不相同的文化因子相互接近,最后在相互適應的調整中走向了統一,產生了第三種文化形態——競技武術散打,而傳統武術擊技和現代競技體育以其頑強的文化生命力仍然按原來的方向發展。

毫無疑問,我們說競技武術散打屬于武術的一部分,或者說競技武術散打屬于競技體育的一部分都不會有什么錯誤。但是,無論如何競技武術散打對傳統武術的繼承都不會是全面的,只是將其中的適合于競技體育的那部分內容提煉了出來;同理,競技武術散打對競技體育的借鑒也決對不是全面的,而只是將其中的適合于武術的那部分內容用在了“競技武術散打”繼承傳統武術的那部分內容上。這樣競技武術散打至少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傳統武術技擊和現代競技體育。正是因為競技武術散打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所以當我們再把包含兩個方面內容的競技武術散打與傳統武術擊技進行對比時,它已經有別于當初對傳統武術繼承的那一部分內容了,反之亦然。這樣競技武術散打就成了一種融傳統武術和現代競技體育的部分內容在內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或新的競技體育形式。

回到競技武術散打文化歸屬的爭論上來,競技武術散打不能全面的展現傳統武術擊技的精髓,“三拳三腿三摔”、“拳擊加腿加摔”等,原因在于它只是一種新的武術形式,它代表的并不是全部的武術擊技內容,它展現的只是傳統武術擊技中部分符合競技體育的精髓部分,這種批判源于忽略了它還要從屬的競技體育屬性。同理一味的堅守競技武術散打是對傳統武術中所固有的格斗對抗方法的挖掘與整理,是中國古已有之的競技格斗對抗形式,是完全由傳統招法提取而來的競技武術散打。盲目的保守中國古已有之,這種觀點是不切實際的,中國古已有之的擂臺對抗、切磋交流,只是武術競技形式的一種,并不能等同于現代化了的競技武術散打。這種傳統性的堅守源于忽略了競技武術散打中西方的一些現代性的組成因子。

4 競技武術散打形成的思考

競技武術散打的形成,其實是傳統武術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復興問題,是武術人對傳統武術文化的自覺反思,是傳統武術文化在當今社會怎樣積極地去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用以補充和充實到現代世界競技格斗體系當中去。傳統武術文化的復興問題要求武術人在精神層面保有一堅持。正如徐復觀先生指出的“真有文化自覺的人,他的精神狀態應當是‘古今同在’的;并且由古今同在的程度,來決定他的精神的深度和廣度。所以復興中國文化,在精神上,必然是復古的,同時也必然是開新的;復古與開新從精神上說乃是同時存在[18]?!备偧嘉湫g散打在最近30余年的發展中,取得的成績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理論建設明顯滯后,關于競技武術散打的文化建設與研究匱乏,這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我們在精神層面上缺乏“古今同在”的精神狀態,或者精神層面的“開新”大于“復古”。在整個國際社會爭創文化軟實力的今天,競技武術散打的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4.1 武術技擊體系的多元重構

在眾多以跆拳道、拳擊、泰拳等作為范式來研究競技武術散打的推廣、技術、文化等問題時,我們可否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文化及價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人們的需要也是多元的,跆拳道、拳擊、泰拳只所以能夠在中國迅速發展,和人們的多元需要是有聯系的,和中國武術擊技文化的多元建構不足是有關系的。在多元文化共存、多元價值取向的今天,競技武術散打只是武術技擊競技的一種方式,只是武術擊技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也不可能適合愛好者一生去習練。武術擊技文化的多元重構已經迫在眉睫,中國武術職業聯賽的成功即是一種昭示。反思競技武術散打、跆拳道、泰拳、拳擊等所有的競技格斗項目,它們只是不同規則下的動作組合,在規則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的技戰術、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的重新建構,是用拳、腿、摔、拿,器械、徒手等全方位、多角度、多領域的重新編排、整理和融合下所產生的一種有別于其他特征的新體系。

4.2 增強競技類武術項目的文化表現力

對競技武術散打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還源于它的主體話語權及文化表現力的缺失。技術體系、訓練方法等只是競技武術散打文化表現力的某些部分,我們大可不必因為過多的追隨傳統而拒絕現代科學體系,況且現代科學體系也不僅僅是西方的獨創,同樣存在著中國的一些組成因子。關鍵是除了這些方面外的文化表現力的不足。競技武術散打在比賽中支撐選手在賽場上拼搏的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兼愛、禮儀、武德等等,這些能夠表現中國人精神、代表中國人性格的種種文化現象卻沒有通過競技類武術項目的舞臺進行宣傳和表達。研究者認為這些文化的展現遠遠大于主體文化的宣傳力,關鍵在于我們怎樣將這種內在的精神通過各種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觀看比賽向受眾傳播種種能夠代表中國人精神、文化及價值的諸現象。

5 結語

5.1 競技武術散打是對傳統武術擊技的繼承和競技體育的借鑒相融合下的一種新的武術形式,是武術現代化發展的結果。對競技武術散打文化歸屬的相關爭論,源于批判者沒有看到競技武術散打代表的并不是全部的武術擊技內容,它展現的只是傳統武術擊技中符合競技體育的精髓部分,這種批判源于忽略了競技武術散打還要從屬于競技體育的屬性;一味的堅守競技武術散打是對傳統武術文化中所固有的格斗對抗方法的挖掘,是中國古已有之的競技格斗對抗形式。這種盲目堅守傳統的觀點是不切實際的,它忽略了競技武術散打中西方的一些現代性的組成因子。

5.2 在整個國際社會爭創文化軟實力的今天,競技武術散打的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在多元文化共存、多元價值取向的社會里,競技武術散打只是武術擊技競技的一種方式,只是武術擊技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新的武術擊技類項目的構建已經迫在眉睫。對競技武術散打的爭論啟示我們傳統體育的復興與建設,要增加其附屬文化的建設、增強文化表現力,彰顯民族精神。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中國武術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葉偉,主編.散打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郭齊勇.現當代新儒學[OL].http://video1.ssreader.com/playvideo.asp?id=7589.

[4]洪浩.競技武術發展理論之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5]韓玉敏,郝秀芬,等主編.新編社會學辭典[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8:333.

[6]李曉東.全球化與文化融合[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91.

[7]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纂.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8]程大力,黃靜.關于中國武術繼承、改革與發展的思索——競技套路是保存與發展中國武術的重要形式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1).

[9]胡兒.作為自由搏擊的散手是武術嗎[J].體育文化導刊,2003(2).

[10]王柏利,王崗.守衛中國武術發展的技術底線:打練統一[J].體育文化導刊,2008(4).

[11]王杰.傳統武術與現代競技武術[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1).

[12]朱永光.繼承傳統武術技法,構建“打練結合”的散打實踐體系[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2).

[13]喬鳳杰.武術哲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40.

[14]黃強,潘曉波.我國散打運動發展回顧與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08(11).

[15]張世英.新哲學演講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55.

[16]樂黛云.跨文化之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7]王曉朝,楊熙楠.主編.溝通中西文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5.

[18]徐復觀.徐復觀文錄(二)[M].臺灣:環宇出版社,1971:162.

[19]孫向豪.試析現代競技武術散打在武術中的定位[D].開封:河南大學,2010.

武術哲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主要對體教融合發展背景下的學校武術教育改革工作進行研究,對體教綜合體制要求進行了闡述,同時對學校武術教育改革工作要點進行探索,以期全面推動我國武術教育工作的快速向前發展。

關鍵詞  體教融合  學校武術  教育改革

基于體教融合發展背景下,學校武術教育工作需要展開一系列改革和創新工作,需要對傳統武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此正確認識體教融合機制的全面性、整體性、協調性以及戰略性特征,從而有效保證體教融合與人才培養工作之間的有效對接,力求全面推動我國武術教育工作等快速向前發展。

一、體教融合發展機制的相關要求

從體制層面上進行分析,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運動員的競賽和培養活動需要有效融入更多國民教育工作體制,有效形成“雙軌合力、體大于教、教快于體”,有效形成青少年運動員培養和回歸國民教育機制的發展態勢?;隗w教融合的發展背景,要求對青訓體系回歸國民教育機制與政策進行有效協調,需要對體教融合相關工作建議和相關體制問題進行全面思考。因此,結合體教融合政策發展背景需要從教育機制和體育機制的層面上進行研究,有效做好頂層設計工作。例如,通過打通優秀體育人才上大學的途徑,在一所大學建立起準省隊,打造高端賽事活動、建立起運動梯隊、加強青訓體育經費的投入,同時讓更多優秀的教練員進入學校,全面規范武術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機制,充分實現體育和教育系統之間的融合發展模式[1]。

二、學校武術教育改革工作策略

基于體教融合發展背景,學校體育教育活動必須要做出正確的改革,對傳統武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

(一)武術教學內容改革策略

現階段,由于武術教學活動內容競技化程度越來越高,由此造成了武術課堂教學內容逐漸體現出體操化的特性。在學校武術教育改革工作中,如何通過“拳”轉向“操”的改革,意味著武術教學活動基礎屬性的轉變。武術教學的本質是藝術與攻防的結合,這決定了武術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其他體育項目內容存在明顯的差異。而在武術教學活動中,將武術體操化本身是趨同其他運動項目的行為,這是無意中對武術產生的一種異化現象,進而造成武術和普通體育項目之間出現差異模糊性,造成武術教育教學活動喪失了自身所獨有的個性,而直接被列為普通的體育項目。

比如由“拳”向“操”的演變,使得武術教學活動中的各項技術動作的理論根據出現了明顯的轉變。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只能為學生講述如何利用肢體動作來將武術動作完成得更加規范,如何保證自身的肢體動作更加科學合理。但是武術動作自身所包含的攻防含義、抗擊打理念以及各種審美理念等都逐漸喪失,這顯然和武術的教學初衷相違背。武術作為一門延續千年的技術,其和人體的運動基礎、生理、心理以及力學等方面都有著較高的契合度。如果武術教學失去了傳統武術的根本意義,變成一種跟著固定節奏來進行操練的體育項目,則整個武術內容的學習就失去了靈魂。因此,在進行學校武術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有關人士必須要對現階段武術教育教學內容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問題進行改進,需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武術教學內容所具有的精髓,而不能只是以一種機械式的演練方法呈現武術?;隗w教融合發展背景下學校武術教育教學活動,需要充分認識到武術教學內容的內涵,需要堅守武術技巧的本色,而不是完成一種機械化的操練,它需要保證學生在武術學習活動中獲取更多實用性的防身技巧,彰顯出武術學習活動的真正價值。

(二)武術教學內容改革保障工作

基于體教融合發展的背景,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保障工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其中起到主導作用,扮演更加重要的技能傳授角色,同時通過教學改革實踐工作可以看出教學改革工作當中最大的動力主要來源于教師,而最大的阻礙同樣也來源于教師,可見激勵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是教學改革工作開展的關鍵點。因此,如果學校武術教育改革工作沒有從師資力量的角度上入手而只是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則最終到武術教育改革上就只能是一紙空談。在具體的教育改革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規定當中的相關標準實施武術教學,不能憑借自身主觀意識來隨意改變。教師在武術教育改革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要求教學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武術基礎素養。這樣一來,盡管教育決策層面出臺相應的改革教學內容,同時針對武術教學的相關教材內容進行反復更改,但如果教師沒有具備足夠的教學經驗和專業技能,也無法充分實現教材中的專業性教學內容??梢?,在體教融合發展背景下,學校武術教育改革工作只有從教師專業層面上加以著手,才能有效提高學校武術教育改革的工作質量[2]。

三、結語

基于“健康第一”的發展理念,體教融合主要指的是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項目活動的協調性發展,全面加強學校的體育教育事業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機制,幫助學生在武術體育鍛煉過程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鍛煉良好的意志力,最終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吉洪林,趙光圣.回歸技擊,弘揚文化:武術教學內容改革的爭議與反思[J].體育科研,2019,40(06):22-26+33.

[2]柴廣新,孫有平.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改革新思想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9,43(04):59-66.

顧文芹 甄子文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武術哲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論文著眼于現價段整個體育公共服務的實施情況,提出武術公共服務在體育公共服務中應占有重要地位。在此基礎上對我國體育公共服務實施過程中的困境逐一分析,對大力推廣實行武術公共服務的必要性全面論述,為武術公共服務在我國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武術;公共服務;必要性

中國武術植根于華夏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在西方文化不斷涌入的當今中國,中國武術獨樹一幟,成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最大載體之一,縱觀其歷史,武術與歷朝歷代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且對其更替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當代中國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中,武術正以一種全新的形式融進體育公共服務事業中,并能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并推動著公共服務事業,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國內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對于相對具體的“武術公共服務功能”研究較少,因此,對武術在體育公共服務實踐中的必要性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前體育公共服務困境和武術公共服務理論的提出

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大眾對于體育公共服務的需求在不斷增長,由于我國目前還處于發展中國家,體育公共服務事業較之歐美發達國家略顯粗糙、浮淺,且在運行的實踐當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使體育公共服務未能在社會上達到其原有目標,實現其原有功能、價值。這自然與大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公共服務需求相矛盾,而武術公共服務以其特有的屬性和功能可以為解決矛盾提供一定的啟示。

(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在實踐中運行困境

對體育公共服務的研究,是在體育公共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則指導下,以“公共”為前提,對其包括的信息、設施和消費等的研究,可將其內涵簡單敘述為:“在政府主導下,為滿足公眾各種體育需求而提供的由政府主體、社會主體和個人主體共同提供的各種體育產品和行為的總稱[1]?!斌w育公共服務集中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出發點,將人民大眾的體育需求納入政府主導下的行為,賦予大眾體育健身時,更多選擇的權利和人身的保障。它的提出在現代中國發展的進程中重塑了公平與效率的理念,成為了大眾最期待的公共服務體系之一;所以體育公共服務無法與“公共性”和“公平性”相隔開,又與“福利性”、“多樣性”、“便利性”息息相關,然而,這樣舉足輕重的體育公共資源在實踐中卻有著重重困境和諸多問題。

第一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理念與實踐”矛盾。我國體育公共服務有別于其他國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國歷史悠久,其體育公共服務必然要對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所體現,這既是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尊重,也是走向世界打造中國特色品牌的要求,因此體育公共服務的總體要求就在于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時,增強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熟知,最大程度的將民族精神銘記于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為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一定程度的思想準備和精神力量;其中核心理念就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并在已有文化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創新,加入現代科技、時尚元素,使民族傳統文化在不失本原的條件下具有更多更大的影響力。然而在西方體育思潮不斷涌入的今天,人們對一些西式體育項目的熱度逐年上升,忽視了本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同時,對其過度的追捧造成對體育項目照搬照抄,喪失公共服務所要求的創新理念。例如:在我國體育公共資源可以惠及到的諸多大城市中,體育公共服務出現“兩極化”趨勢,“瑜伽館、高爾夫球場、健身房等”發展較為快速,其數量遠遠超過了武術場館及俱樂部,使得大眾健身中“民族性”流失;另外,動態的體育公共服務人力資源分配不均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近幾年各大體育學院或是體育專業中,“網球、高爾夫、健美操、籃球等”西式體育項目較“民族傳統體育”受廣大學生們的青睞,這樣的現狀造成日后專業的武術教練數量不多,加之目前各門派拳師屈指可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日趨減少,造成了中國體育公共服務“兩級化”,影響著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造成了體育公共服務理想與現實的差別。

第二體育公共服務其“公共性”不強。體育公共服務的真諦在于“公共”二字,而實際實施的情況卻有違真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公共服務實施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體察到不通層次人群的體育需求,一些適合“老、弱、病、殘,”的體育項目被忽視,而他們又無法正常參加目前大力推廣的現代體育項目,造成體育公共服務對象覆蓋面減小。另一方面,城鄉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程度不均衡,城市體育公共服務資源較農村豐富,城鄉在設施、人力資源方面懸殊較大,造成體育公共服務在農村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農村居民很難培養出參加體育項目的積極;況且,體育公共服務事業沒有結合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現狀“因地發展”,使得體育公共服務資源無法最大限度的惠及大眾,造成資源浪費,事半功倍的現實因此,目前找到一種適合各種人群,又能與當地民族、民俗傳統相結合的體育項目尤為重要。

第三體育公共服務業市場附加值不高。市場附加值是市場價值總額與總投資額的差值,是衡量市場經濟是否運行良好的標準之一。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服務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越來越被視做是拉動經濟增漲和大眾消費的重要載體,體育公共服務作為服務業的一部分也要接受市場經濟的考驗。由于目前大眾對公共體育的熱情不夠,特別是對傳統文化下本民族的體育項目興趣不濃,鑒于民族傳統體育是拉動國內體育市場的中堅力量,所以導致現階段大眾對體育公共服務消費較少,體育公共服務市逐漸出現蕭條景象,“資源供給--產業消費”鏈條出現斷裂,體育市場附加值較發達國家低,那么,在公共體育事業中大力推廣一種大多數人愿意參加、并為之消費的體育項目尤為必要。

(二)武術公共服務構想的提出

中國目前正處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穩步增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與“效率”;讓廣大勞動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社會更加和諧、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是全民的期待,是振興民族的根本要求。由于完善的基礎公共服務體系日益成為了“高度社會化”的標準,故不難發現,較“十一五”規劃綱要而言,“十二五”規劃綱要更加關注“民生”,關注大眾精神層面的需求,其中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一觀點,并且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5年1月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就是旨在改善現有的基礎設施、提高全民的物質文化水平,使他們能在精神追求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中享有更多權利被保障的機會[2]。同時,將服務業的發展立于基層、社區、個人這三個支點上,在加大社會參與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在公共服務文化的選擇上要注意加入民族文化,以提高民族凝聚力,而體育公共服務中的武術公共服務獨有的“均等性和民族性”優勢就可以滿足這一點。

如果在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中加入武術運動,既是對民傳統體育的創新,也是對公共服務內容的拓展,鑒于武術公共服務作為我國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武術公共服務體系定義為:是在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大背景下,以武術為主要服務內容,具有完全公益性質的,以促進公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和滿足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為主要目的的服務保障體系[4]。

武術公共服務雖然是較為新型的公共服務項目,但其健身養生功效深入人心,必然會成為日后公共文化服務的主力軍。同時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精神生活日顯匱乏的今天,人們愈發注重養生,也愈發意識到:“只有擁有健康,才有享受生活的資本”,因此在大勢所趨之下,武術公共服務也一定會是體育公共服務的前進方向,武術公共服務體系的提出,對公共服務體系走出當前困境和擴充大眾精神生活有著重大意義。

二、建立武術體育公共服務必要性

(一)武術公共服務有利于體育公共服務核心理念的貫徹

首先,武術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傳統文化的載體,與中國古典哲學、傳統醫學、傳統美學、本土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系,使之與生俱來就具有了較強的民族性,其包含的“武德”思想:“仁、義、禮、信、勇等”至今被用作維護社會穩定、道德倫理的準繩;“克己服禮、堅忍不拔”也被視作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實行武術公共服務有利于大眾解到華夏先民們創造的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在大眾心目中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具有積極意義,特別是對于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人生志向的選擇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3月教育部提出的7個應該在中小學校大力開展的體育項目中,武術就位列是其中且居第二,僅次于足球,就是政府出于對青少年自身發展和民族文化弘揚的考慮。

其次,現代推行的武術動作已經不同于古代傳統武術的技擊動作,一些“繁、難、雜”動作被刪減,同時創造性的加入了現代人的思想及價值取向等其他元素,賦予了現代武術新的含義;這是對民族傳統文化內在的創新,符合體育公共服的核心理念[5]。舉例來說:從正在全國推行的武術段位制和太極拳的規定套路,到目前隨處可見的健身功法動作,無一沒有進行改編。從表現形式上講,現代武術更加注重“表演性”和“競技性”,使之動作華麗流暢、美感十足;從技術角度上來講,相較于傳統武術而言,現代武術沒有了較強的技擊含義,相反,更加突出了動作的簡易性,使之簡單易學,并大量融進了養生功法。

再之,現代武術與科技、時尚有較為完美的結合促使傳統文化外形的創新[6]。一方面,在最近幾年興起的武術舞臺劇中,為了突出舞臺效果和加深故事情節的需要,經常會運用現代科技將“聲、光、電”恰當結合,打造一個美倫美幻的舞臺,把古老的故事、傳說“全方位立體性”的呈現給觀眾。另一方面,太極拳和近來較為時興的健身氣功也有著現代時尚氣息,其中“太極劍、太極刀、太極球、太極扇”里的器械越來越輕巧、精美,套路配樂也越來越時尚,甚至將當下流行歌曲拿來一用;并且武術表演服飾也越發靚麗,單是印花工藝,就運用了光學中的色彩漸變、立體透視等多種原理,而衣服材質的制作就更為復雜,布料光滑柔順,既要有古典氣息還要不失金屬質感。

(二)武術公共服務有利于加強體育公共服務的“公共性”

武術不同于其他運動項目,更能加強體育公共服務的“公共性”。其一,因為武術是一項除了集傳統醫學、傳統養生于一身,還特別注重“內外兼修,形神共修”的體育項目,所以武術較其他項目而言,其健身效果要明顯很多,而且適合于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練習[7]。如:中、老年人由于體力精力都已不足,可進行對節奏較慢的太極拳、太極功夫扇練習,以達到疏通經絡、刺激食欲、預防高血壓等效果;青少年由于骨骼肌肉相對堅固、心肺功能相對較強,可進行強度較大、節奏較快的南拳、長拳、象形拳等的練習,以達到增強代謝、促進成長發育的效果;另外,對于女性朋友們而言,可以學習一些格斗之術,用做防身自衛。由于女子身體柔韌性較好,練習武術可以幫助塑形,調節內分泌,甚至可以起到延緩更年期的作用;男性則可固腎養精、延年益壽。對于那些殘弱人士,武術就更能體現出體育公共服務的“公共性”了:因為身體殘疾,對于有些項目他們不便于參加或是參加起來略有風險,于是武術就成為了他們日常健身、康復、娛樂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

其二武術公共服務的開展對客觀條件要求不高,在體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也可順利進行[8]。由于我國不少鄉鎮農村的體育設施嚴重不足,對于開展足、籃、排或羽、網、乒、游泳等體育項目并不現實,加之農村居民經濟條件低于城市水平,導致他們愿意用在體育方面的資金也不多,久而久之,體育公共服務在鄉鎮農村就無法順利開展。

如果要確保體育公共服務戰略有效實行,根本方法是要縮小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但這需要較長時間的改革發展,并不能解決現在農村人口體育健身需求的燃眉之急,這就需要有一個表層的辦法做緩沖,以此達到銜接改革發展進程中斷點出現時所產生的空隙,因此解決此問題“要治本,也不可忽視標的作用”。武術公共服務就是應對問題的一劑良藥,不僅因為它是城鄉居民均適用的健身體育項目,還因為它對器材要求不高,徒手或持器械練習均可,而且練習方式隨意,場地也只需一塊空地,可有效促使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目標早日全面高標準的完成。

其三武術公共服務“接地氣”,可以與當地的民俗民間體育較好融合。中國武術是一項貫通古今,承接中華文化的體育項目,武術作為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產生于民間,而且現在許多武林門派的傳承人、拳師大多也都散落在民間,不同的地區可依當地經濟文化水平、結合當地民俗自行開展不同形式的傳統體育項目。

(三)武術公共服務有利于拉動體育市場經濟

對于發展體育市場經濟,武術公共服務有其他體育公共服務不可比擬的優勢。從表層來講,但凡是體育項目,只要有人愿意參加,就有人愿意消費[9];有其市場需求,就能促進經濟的增漲。武術公共服務自然要以武術服務為主,武術演練方式自由,可多人,亦可單人;可對練,亦可單練,且對于練習強度,選擇空間較大,相對于單純的單人或多人的格斗對抗類項目而言,武術多了一分悠然自在。因此較其他體育項目來講,武術一定會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進而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從深層次講,武術公共服務是民族傳統體育的一部分,連接著民族傳統文化,與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剪紙、皮影、戲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0]。近幾年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不斷豐富和完善,民族傳統文化產業不可避免的進入了市場經濟的“活動圈”,在這個圈中,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稍有不慎將被市場淘汰,目前我國傳統文化還處于產業原動力不足而導致的瓶頸時期,因此武術公共服務的實施將帶動整個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能成為傳統文化市場對外傳播的平臺,還能對體育經濟整體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三、結語

當我們擁有更健康的狀態時,就能開啟更多潛能,創造無限可能。所以,近年來隨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不斷擴充和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體育公共服務事業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更為健康的生活、休閑和娛樂方式。武術作為我國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體育項目,更有必要在體育公共服務事業中廣泛推廣實行,這不僅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創新,也是對全民體質健康的保障和加強,更能對體育市場經濟的促進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樊炳有.體育公共服務的理論框架及系統結構[J].體育學刊,2009(6):14-19.

[2]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Z].2015(1).

[3]范銅剛,虞定海.大國崛起于武術公共服務體系構架[J].南京體報,2012(4):26.

[4]薛宇.武術現代化發展理論與評價[J].北京體育大學,2013(4).

[5]周憲,童強.現代與傳統之間[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花家濤,戴國斌.民族民間體育文化景觀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3(06).

[7]劉彩平,徐偉軍.整體思維下的武術及學校武術教育[J].山東體育學院報,2011(6).

[8]喬興平.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革措施[J].學周刊,2014(29).

[9]張洪潭.運動訓練理論的基本構成及價值所系[J].體育與科學,2010(3).

[10]王龍飛,虞重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傳統體育保護[J].科技信息,2008(33).

作者簡介:侯振東(1992-),男,漢族,西安市人,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體能訓練與運動損傷康復。

武術哲學論文范文第4篇

1.掌握閱讀文章的一般方法,學會提取關鍵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2.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分析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之間的差別。

3.理解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所具有的雙重屬性,明確21世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傳統。

[重點]分析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差別

[難點]理解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2008奧運會會徽圖片“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2003年8月3日晚一方由晶瑩剔透的和田玉精雕而成的中國“印章”,飽蘸紅色的印泥,在中國宣紙上鄭重地蓋下印記。這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舞動的北京”第一次出現在評委眼前時,就有人說:即使一點都不懂中文,也一定知道它來自中國??粗@樣一方“中國印”,同學們能找到哪些中國元素呢?

傳統書法 傳統中國紅 傳統中國印章 誠信(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

這一方印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龐樸的《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一文進一步認識傳統。

二、理清思路

課前已經布置同學們預習課文,并且讓大家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劃出關鍵語句,寫一篇短小的內容提要,我們請一位同學把內容提要讀一讀。

在這篇文章中傳統是一個總題,文化是核心,傳統和文化又有兩種表現形態: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作者在對這兩個問題分別論述之后,又合起來談傳統的兩重性。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總分總結構。

三、分析“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文章的主體部分是對“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進行分別論述,那么到底什么是“傳統文化”,什么是“文化傳統”呢?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差別呢?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表格來具體分析。

抽象的概念我們都找到了,你們能結合形象的例子來談談你們所了解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嗎?

分別舉例:(學生自由發揮,教師選一兩個例子具體介紹)

傳統文化: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辭》中已提到了。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的時代性。

文化傳統:愛國精神

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如戰國時期的屈原、漢代的蘇武、北宋的岳飛、南宋的陸游、文天祥,鴉片戰爭時期的林則徐、關天培,中日甲午海戰中的鄧世昌等等。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逐步凝結成了對祖國深厚的情感。這正體現了文化傳統的定義。請同學們再次把這個定義來讀一下。這種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一旦形成就會支配人們的行為,控制人們的情感抒發。正因為這樣,當日寇侵華的時候全國人民會浴血奮戰;當中國駐南使館被轟炸時,海內外同胞會譴責抗議;當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時,華夏兒女會義憤填膺。越是外敵入侵,民族面臨威脅的緊急關頭,愛國主義精神就越發顯示出強大的力量。

傳統除了具有這種惰性之外,還有漸變性。封建社會時期的愛國就是忠君,而新時期的愛國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隨著時代的變化,愛國精神的內容也在發生變化。

四、問題探討

如何理解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

如何對待傳統?

看到同學們所列舉的這些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我們不禁為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感到驕傲和自豪, 時代不斷在發展,到了今天,我們又該怎樣來看待傳統呢?

作者在文章第四部分形象地談到傳統的雙重性,他認為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我們該如何來理解這個觀點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14-18小段,以討論小組為單位用提取文中關鍵語句的方法來理解這個問題。

請討論組派代表回答找到了哪些關鍵語句,又是怎么來理解的。

學生回答過程中,老師適時點撥補充。

我們可以通過對下面一組圖片的比較來進一步認識傳統的兩重性。

(展示圖片:傳統祭祀模式與現代時尚祭祀形式)

自古中國人就有在清明節奠祀先人,以寄托對逝者悼念之情的傳統,這應是不忘列祖,感恩先人的人之常情,也是華夏兒女的一種敬孝禮拜的美德。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借傳統節日大搞封建迷信活動,破壞環境,有的甚至還造成火患,這無疑給社會安寧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本是財富的傳統一下子變成了包袱。而鮮花祭祀和網絡祭祀減少了亂撒、焚燒紙錢等陋習,引導了文明新風。

總結學生的理解:

傳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它確實是一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我們當然得承認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但我們也不能躺在傳統上睡大覺,一味迷戀傳統,那么傳統就必然會鉗制我們的思想,束縛我們的行為,這時傳統就成了包袱。相反,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傳統,吸取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精髓,并與自身融合到一起,那么傳統就成了財富。

既然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我們該如何來對待傳統呢?

文革時期有人提出將過去徹底砸爛,上個世紀90年代又有人提出要“回歸傳統”,孰是孰非?今天我們通過對這篇課文的探討,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清醒的認識。對待傳統不僅要批判繼承,更要有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使民族傳統更加充實,更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五、拓展延伸

然而今天又有許多人擔憂,我們懂得民主自由,卻忘了倫理綱常;我們擁有音樂神童,卻不識角徵宮商;我們穿著西裝革履,卻沒了自己的衣裳。一部《大長今》讓韓國人驚嘆于本國的飲食、服飾、醫學傳統的博大精深。相比韓日,我們又繼承和保護了多少傳統呢?同學們,也許我們很少有機會能走出校園弘揚傳統,那么今天你們愿意在課堂上為保護傳統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嗎?

近年全國人大會上有代表提提案,要把我國的傳統節日作為法定節日;又據報載,韓國把端午節作為他們的節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國于是打算把我國的所有傳統節日捆綁申報。我國的諸多傳統節日是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請將下面幾個節日,分別用一句話表現出其特色,注意必須要能反映出其傳統文化的特有內涵,為我們的這些節日作一個語言精妙的廣告。

示例:重陽節:拄杖登山,老夫聊發少年狂。

清明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堂總結

1.這堂課上我們運用了整體感知、深入探究以及融會貫通的閱讀方法來探討關于傳統的話題,這種方法就是梁啟超先生所提出的三步讀書法,我們在研究傳統的同時也繼承了一回傳統。

2.中華民族是一個大舞臺,幕啟幕謝之間,走過了秦皇漢武,走過了唐宗宋祖,走進了今天的輝煌。歷史的滄桑,印證了華夏兒女自強的力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榮耀著炎黃子孫心中的夢想。人類求索的腳步必然穿越時空的界限,來到世界這個恢宏的殿堂。文明之間的對話也必然讓世人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聆聽黃河古老的歌唱,請記住我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炎黃,讓我們拾起自己的文化,撐起民族的脊梁,讓這個不朽的國度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羊琳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武術哲學論文范文第5篇

在我國悠久歷史中,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和多民族休戚與共的生活經歷,使得56個民族之間,始終進行著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在這個歷史進程中,盛行于中原地區的漢族武術,早就與苗族傳統武術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我們在這里所說的“苗族傳統武術”,是指那些源于苗族祖先原創;或雖然明顯是從漢族武術中引入,但這種外源性武術,在引入后已經與苗族武術、苗族傳統文化充分融合,具備了鮮明的苗族傳統文化特征武術運動方式。

貴州苗族傳統武術流行較為普遍,安順、紫云、鎮寧、興義、貞豐、望謨、安龍、威寧、平壩、松桃、思南、銅仁、都勻、凱里、鎮遠、黎平、榕江、從江等廣大苗族居住區,大都有開展。尤其是松桃苗族自治縣坪塊鄉麻旦村,凱里市鴨塘鄉青虎寨、青曼鄉青岡林,麻江縣龍山鄉秧塘寨,安順市七眼橋鎮小關口和涼水井及三股水苗族鄉,普定縣補郎區以及臺江縣五里河鄉等,都是開展得較好的地方。

1984年,筆者在參加貴州省武術挖掘整理工作及多年來對貴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調查中,接觸和了解、認識了苗族傳統武術,發現這種武術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同風格和結構的苗族拳種套路有100余種,如:苗族拳、四門拳、楊家拳、張家拳、花拳、矮拳、猴兒拳、貓兒拳、犟子拳、八門拳、六合拳、小令、五虎闖優僧、八步趕蟬、八門擒打、八路連環、娃崽拳、養身拳等等;器械套路有苗族棍、牛尾棍、四門棍、三步棍、八方棍、排棍、橋棍、苗刀、苗族雙刀、環首刀、雙環刀、環鉤刀、竹刀、苗族镋鈀、三解陰叉、苗族刀矛、苗族雙錘、竹條鏢、煙桿、棒棒煙、苗族刺、苗族斧、苗族鞭、苗族戈等等。

不論是拳術套路還是器械套路,總體上說來,苗族傳統武術的主要風格如下:

一是動作小巧多變,注重實戰和交手,動作藝術化處理和夸張程度相對于現代武術說來不強,多數套路精短;手法多講究短手短打,追求寸勁,手法和器械使用方法多而腿法相對較少;步法注重閃躲多變,游走四方捕捉戰機,講究一攻、二防、三變、四合。從運動量、套路結構與內容上看,有動作較多、內容更為豐富、難度較大的武術套路,又有內容相對較少、難度也不大的武術套路運動。這一特征決定了苗族傳統武術也具有適合不同年齡、不同身體條件的人練習的廣泛的適應性特征。

二是此類武術民族性與地域性特征十分鮮明。無論是拳術套路還是器械套路,較少有大跑大跳的動作,行進的路線多直來直往,完成套路所需場地面積遠遠小于漢族武術。這顯然與貴州苗族長期生存于山地的自然環境有關,使苗族傳統武術比漢族武術更容易在貴州農村開展。在所用的武術器材上,除常見的槍、棍、鐺鈀等與漢族武術所用的器械結構相似外,還有形似日本戰刀的“苗刀”、用于生產勞動的“彎刀”,柄長6~7尺、頂端為小鐮刀的“鉤鉤刀”等。這些在苗族武術活動中常見的器械,卻在漢族武術中極為鮮見,甚而幾乎不見。

苗族歷史上不乏有名的武林高手,如柳鄧、楊岳斌、張秀眉等。近年也涌現了一些優秀的苗族武術人才。安順市民宗局的王華,其表演的苗拳,曾在1982年貴州省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優秀項目表演獎”;1985年參加全省為做好武術挖掘整理工作而組織的武術比賽,獲“三獻二等獎”;1986年參加為做好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而在徐州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雄獅獎”。(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體育系)

武術哲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從歷時態的視野審視,武術傳承方式經歷了從師徒制到課程制的逐漸演進,從共時態的維度考察,多種傳承方式并存。傳承方式即教學模式,不同傳承方式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與師生關系等要素上有著不同的內涵與詮釋。

關鍵詞:武術傳承方式;師徒制;課程制

Key words: martial teaching mode; master-prentice mode; curriculum mode

從縱向的歷史尺度來看,武術傳承方式經歷了師徒傳承、寺廟傳承、武館傳承、學校課程傳承等多種形式的變遷,武術傳承方式是學術屆爭議較大的問題,主張現代課程傳承的人士認為門戶之見、宗派主義是影響武術發展的重大障礙,師徒傳承是中國封建社會小農經濟的必然產物,應該徹底拋棄,而沿用西方課程教學來促進傳統武術的廣泛傳播。相反,主張師徒傳承的學者認為武術文化是武術走向現代化的根基與淵源,傳統武術文化只有根植于師徒傳承方式才能發揚光大,武術要遵循特定的師徒傳承、身傳心授才能源遠流長,現代課程制武術教學是西方體育的發展模式,不利于傳統武術文化與及其載體的傳承與傳播,僅起到武術普及的作用而已,在現代西方競技武術迅猛發展的沖擊下,傳統武術及其文化正在經歷著被邊緣化的陣痛,逐漸成為“逝去的武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誠然,在現代教育中我們共睹了課程授課制的高效,但武術作為一種技術操作文化與人體表演文化它有別于其它文本文化與理念文化,師徒制傳與承的影響雖不如儒學盎然榮興,但因其所帶來的刀光劍影和鐵馬金戈怎不讓人嘆為觀止[1]。站在我國武術運動及武術文化發展的歷史制高點,未來武術的發展應該遵循怎樣的傳承方式呢? 本文引入現代教育學的相關原理對武術傳承方式概念本身及各種要素進行剖析,以期廣大武術愛好者對武術傳承方式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旨在為我國未來武術傳承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資料。

1 武術傳承方式的演進

從歷時態的視野看,我國武術傳承方式經歷三個階段的變遷。

1.1 古代武術以師徒傳承方式為主

我國古代武術的發展階段為先秦時期——明末清初。由遠古發源的武術早在先秦時期開始發育成現代武術的雛形。我國武術發展緊隨華夏文明的歷史進程,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武術的傳承內容包括器物層面、技術層面、思想層面等方面的傳承。受傳統武術體系傳承的漸進性、封閉性、標準的模糊性、修煉的體悟性等因素影響,武術傳承活動形成了以門派、家族、宗教、門戶為基本載體、以武德思想為核心、以私學為主體活動、以師徒傳承為基本傳授方式的教育活動。

師徒傳承是中華武術得以繼承與發展的根本要素,我國古代傳統武技多以小范圍傳授為主體,由師徒之間通過口傳身授、耳提面命的方式來掌握武術之道[2]。師徒傳承緣起于民間武術,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固定的文化形態,師徒傳承根植于中國特殊的歷史文化環境,漫長的封閉自然經濟是武術師徒傳承的沃土,嚴格的家族、宗教、禮儀與封建等級制度是其長久繁榮的根基,師徒傳承帶有濃厚的血緣傾向和地域保守性[3]。武術是下層民眾反抗封建壓迫的有效武器,歷代封建統治者對民間武術、結社活動嚴加限制和懲戒,使得武術師徒傳承方式更為封閉與保守。在中國古代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的條件下,以師傅經驗認知為主導的傳統習武族群表現出了強烈的排他性,師徒傳承方式最顯著的特點是封閉、保守、單一[4]。正因為師徒傳承造成的隔絕生態環境,才使武術進化成為明清時期門派林立、百家爭鳴的繁榮格局。

師徒傳承在武術傳授中處于基礎地位,隨著武術的發展,純粹的一對一師徒傳承方式開始衍生變化,據記載,夏代已開始有學校武術教育,《孟子》:“夏曰?!?,“殷曰序”,序者,射也。后來出現了以寺廟、私學、結社、軍隊、宗教等為基本載體的集體習武方式,這種集體習武活動從外部形態上有別于純粹的師徒傳承方式,師傅不可能對每個徒弟一一進行輔導,很多時候會由“大徒弟帶小徒弟”,實際上,這是師徒傳承向集體傳承過渡的一種形式。

1.2 近代武術多種傳承方式并存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列強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侵略,同時也進行著文化侵略。西方“外來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經歷了由對抗到融合的發展歷程。西方文化的入侵也帶來了中國傳統形態的武術與西方“外來體育”文化的沖突,致使我國近代軍事武藝在戰爭中逐步被火器所取代,19世紀20、30年代,舊中國處在軍閥割據、政局動蕩、政府變遷、西方入侵的水深火熱當中,各種思潮激烈交鋒,西洋體育文化的入侵,傳統武術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沖突與挑戰。在“西學東進”與近代思潮的影響下,我國武術傳承方式也發生了歷史性蛻變,西方課程制的學校武術教學模式開始在我國萌芽。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社會名流和教育家在“強國強種”思想的倡導下,廣攬武術人才,不少城市相繼興起了武術會社。民國年間,幾乎沒有一個城鎮沒有武術組織。這些組織聘請民間拳師任教,使得原本只在一地一族中傳習的拳術沖破了地域和家族的限制,武術由民間蔓延到了城市,傳授方式也由“一對一”的師徒傳承演變為小組或集體式的傳承。隨著“清末新政”與中國近代教育、體育制度的建立,傳統武術正式進入學校教育,成為學校體育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進行武術教育,直接從民間或從武術社團聘請拳師教員進行授課,武術班級授課制正式形成。民國初年,馬良發起創編并推廣《中華新武術》,霍元甲等人創辦了“精武體操學?!?,1928年6月將國術研究館易名為中央國術館,隨后全國各級國術館相繼成立。從此,傳統武術被納入現代學校教育范疇,其傳承方式也正式由單一的“師徒制”過渡到“班級授課制”。

1.3 現代武術以課程教學為主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我國武術的性質、地位和作用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歷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低谷之后,我國武術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重新步入興盛發展時期,建立了各級武術管理機構,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武術發展的法規政策,形成了競技武術較為完備的賽事體系,武術成為了我國重點發展的非奧運項目,作為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傳統武術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作為傳統體育項目,武術全面走進了學校教育,1956年教育部制定頒布的中國第一部全國通用《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就有關于武術方面的內容,1978年、1987年、1988年陸續修訂了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將武術改為“民族傳統體育”,2000年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將民族傳統體育再次改為武術,定為必修教學內容。在大學武術教育中,1954年各地體院(系)就把武術列為了正式課程?,F在,以武術為主體的民族傳統體育學已成為體育的二級學科,武術專業教育系統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相繼成立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多層次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教育體系。標志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武術,已經歷了由市井文化向大眾文化再向精英文化的改良與轉變,其傳承方式也由單一、封閉的“師徒制”向開放高效的“班級授課制”等多元模式轉型。

武術長期以來被視為中國社會的市井文化,其傳播范圍以社會低層成員為主,目前在一些農村地區師徒制依然是一種主要的傳承方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武術學校、武術俱樂部、武館等民營性質的機構迅速增長,武館等較為傳統的習武機構其傳承方式介于師徒制與班級課程制之間,現階段我國依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寺廟,寺廟武術的傳承方式仍然保持著濃厚的師徒制特色,因此,現代我國武術的傳承方式形成了班級制、師徒制、衍生形式等并存的多元化發展格局,但是,班級課程制發展成了現代武術傳承發展的主要方式。

2 武術傳承方式的現代教育學詮釋

據現代教學論原理,武術的傳承可以理解為武術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人類已有知識經驗的認識活動和改造主觀世界、形成和諧發展個性的交往實踐活動的統一過程。據此,武術傳承活動可以理解為習武者在師傅的指導下,對前人已積累的武術技藝及武術思想文化的認識活動和不斷提高武術技術操作技能及武德精神的交往實踐過程。武術傳承首先反映的是徒弟在師傅指導下對武術的認識過程,其次是師徒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交往實踐過程。用教育學的術語來說,武術傳承方式就是武術教學模式,據上文對武術傳承方式變遷分析,我國武術最為典型的傳承方式為師徒制與班級制兩種模式。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主要包括目的、學生、教師、課程、方法、環境與反饋6個核心要素,那么作為教學模式的武術傳承方式也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及其相互作用的關系中去把握其內在本質,兩種不同的傳承方式應該在六個要素上或組合上具備不同的特點。

2.1 武術傳承方式的方法論詮釋

方法論包括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兩部分內容。傳承方式的不同首先表現于外部形態的組織形式不同。教學組織方式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結構形式,或者說,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人員、程序、時空關系上的組合形式[5]。從現代教育學的原理出發,傳統武術“一對一”的師徒傳承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個別教學的組織形式,與現代班級集體授課形式對比,個別教學中師傅可以充分顧及徒弟的特點,實行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多樣化,能促使學生的興趣、特長、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相反,班級授課制雖然可以做到學生固定、教師固定、內容固定和時間固定,從而提高教學工作效率、發揮教師優勢、發揮班集體作用、有利于師生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對比個別教學的師徒傳承制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所有學生使用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要求和教學進度,不利于因材施教,抹煞學生個性,容易產生教學中的“不公平”,教學領域主要局限于課堂,理論難以與實踐相結合。另外,離開了一對一的這種師徒之間的特殊情感,現代集體教學中的教師言行很難對學生產生刻骨銘心的深刻影響,傳統武術濃郁的文化思想很難通過現代班級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內化成廣大學生的自覺觀念,因此只有通過師徒傳承的個別教學才能使本門派具有巨大包容量和負載力的武術文化得以很好的傳承,師徒傳承雖然教學效率低,但其傳承質量特別是文化層面的武德思想傳承效果是班級授課制無法比擬的。班級授課制能大大提升教學效率,縮短教學周期短,提高效益,但是這僅限于武術技術層面的傳授,實踐證明,班級授課制對武術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寡效的。

在傳統武術師徒傳承與現代班級集體教學之間還存在一種過渡形式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論稱之為“個別-小組”教學,實質上即使在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中,也難以全部保障“一對一”的師徒面授,一般來說,一個師傅帶幾個徒弟,徒弟之間的年齡參差不齊,寺廟武術傳承就屬于典型的個別-小組教學,大徒弟帶小徒弟是此傳承方式中最為常見的方式,現代教學論稱之為導生制?!皞€別-小組”教學是承接兩種典型傳承方式的中間形式,兼有師徒傳承與班級授課的優點,在現代學校武術教育運用中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從“有”到“無”與從“形”到“化”為特征的武術技術文化,武技的“變通活潑之妙,非口傳心授何以曲盡”。[6] 師徒傳承的教學方法為“手把手教”的直觀教學法,師傅一般要進行“身教”示范,師傅在與徒弟的“切磋”中必須占據明顯的上風,不然,難以駕馭傳承過程。受農耕社會生產力水平、思維方式以及傳統武術本身劣勢等方面的制約,為師者熟悉自如的是“知其然”的經驗感知和實踐把握,而并不在意“知其所以然”的理論說明[7]?,F代武術教學方法手段非常豐富,有高科技的教育技術作為支撐,幾乎不要師傅就可以成為武林高手,教學方法隨著武術傳承方式的變遷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2.2 武術傳承方式的目的論詮釋

從現代教育學的原理出發,教學目的可以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三個主要方面?,F代課程制武術傳承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普及與提高武術運動,傳承與發揚傳統武術文化,增強習武者的體質健康,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武術人才。教學目的是現代武術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宿點,武術教學目的受社會個人需要、武術發展程度、學生準備等方面的制約,同時武術教學目標也直接制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F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深度挖掘武術文化的民族精髓,民眾需要武術運動強身健體,傳統武術運動契合了時代發展與個人發展需求,學校武術教學目的制約著武術教學內容與課程的選擇,同時也制約了武術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

傳統師徒制傳承方式的教學目的同樣可以按照現代教學目的論的框架來進行分析。古代社會由于軍事戰爭需要武術的傳承與傳播,到了明清時代封建統治者推出了武術科舉制度,大大刺激了民間武術的傳承。古代武術師徒傳承的教育目的更加體現在宗族與個體需要上,家族的興旺、宗教寺廟的發展必須有強大的武術門派作為保障,如少林拳等武術流派就是在師徒傳承的封閉環境中逐漸演進而成的。實現個人的某種目的與發展也需要武術的武裝。與現代武術的發展同樣,古代武術之所能代代傳承也正是因為它契合了封建社會國家、團體與個人的發展需要。師徒傳承主要從武術技藝與武德精神兩方面進行傳授,師傅對不同條件的徒弟有著明確的目標定位,進而在練習內容與方法上有著不同的選擇,一旦徒弟達了預定的教學目標或勝過師傅了,師傅就會讓其“出師”或介紹到更高水平的師傅那里去深造以實現更高的教學目標,這點非常類似現代學校教育的畢業升學制。師徒傳承有利于精雕細刻、區別對待,可以實現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的目標,特別對高水平武術人才培養占有優勢,班級授課制培養目標統一,內容手段統一,對提高教學效率與多出人才大有益處,但對“高手”或“特別”人才的培養顯然不足。

2.3 武術傳承方式的課程論詮釋

學校武術課程傳承有統一的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從全國層面對不同層次的武術教學進行統一規劃,大一統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學習時間、方法手段與評價標準是課程教學的顯著特點,目標就是企圖通過統一的課程標準培養出一定規格的人才,課程標準控制了人才培養的底線,而傳統師徒傳承方式關注的是武術技能可能達到的最高定點。

從技術層面看,現代課程教學也有著統一的規格與標準,武術技術動作的統一規范,給武術的國際化傳播帶來了巨大益處,在統一的動作和規則規定下,使初學者很快掌握了動作要領,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強了教學的可評價性。但反觀教學質量,競技武術由于競賽法則的規定,使套路運動始終把強調動作規范作為學習和訓練的重點,為此,由形架入手,以求脫化神明的傳統習武過程,在競技武術套路運動的訓練環上發生了斷裂,在競賽規則杠桿撬動下,統一的“高、難、美、新”動作造就了風格相同產品,武術技術差異進化基因失去沃土,課程制教學不利于武術技術的多元化發展,長久以往最終將引起武術門派的消亡。

師徒傳承的教學內容是本門本派的獨家功夫。沒有統一的教材、教學計劃。師傅根據實際情況,隨機面授身傳。更重要的是,師傅不僅要教授徒弟武藝還要特別注重對徒弟德育的選擇和培養,從道德教育的內容看,既有日常道德倫理,又有習武活動的意志品質教誨,武德傳承內容取決于武術門派的文化積淀與師傅對門派精髓內涵的理解,師徒傳承方式中的武藝與武德教授沒有課程制一樣的固定教材,這本教材裝在師徒的心中,在本門派核心理念的引導下,師徒在傳承雙邊活動中不斷豐富門派武術技術與武德精神,使本門派在封閉單一的小生態環境不斷發展。多樣化的武術傳承內容經過漫長時間的傳遞與進化,便形成了今天特色突出的各種武術門派。

2.4 武術傳承方式的主體論詮釋

武術傳承中最活躍的要素是教師和學生,二者之間的關系是考察不同傳承方式的重要視角。傳統的師徒關系中“師徒如父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說法是所有拳種門派信奉不渝的信條。徒弟對師父的敬重表現為聽從傳道授業與極力維護師傅權威,在宗法制度與血緣模擬的師徒關系結構中,師父就像一位處于最高權威的族長,具有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長制宗法社會。傳統武術師徒傳承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的社會凝聚性。在我國歷史上動蕩惡劣的社會環境中,社會成員需要歸屬感,師徒凝聚往往成為紐結人們關系的一種組織方式,傳承雙方通過模擬血緣連結的師“父”與徒“兒”關系,傳技者能盡心盡力,反復言傳身教,習武者刻苦練習,不斷體悟領會,教學效果遠遠勝過現代“一對多”的班級授課制。

狹窄封閉的師徒關系對武術流派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單一的小生態環境使某一拳術流派在傳承過程中不斷縱深發展,形成與傳統風格有別的新套路或拳種,“拳種眾多,流派林立”是武術繁榮昌盛的象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超越[8]。中國武術的拳種發展至今已有130種之多,其中包括剛勁兇猛、“硬打做軟”的少林拳和柔繞彈抖、“四兩撥千斤”的太極拳等,構成了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武術技術體系,多元化的拳種是中華武術博大精深的生命力所在。師徒傳承保持了各種門派的獨特性,但同時也制約了本流派的傳播,使本拳種的生命力減弱,流派的排它性不利于拳種之間的取補融合,造成拳種內部的發展空間不斷變小。

課程制教學中師生處于“一對多”的開放式狀態,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大一統”教學模式抹煞了學生個性與特長的發展,學校課程制傳承方式把紛繁復雜的傳統武術簡化為單一的課程標準,最終將導致豐富多彩的武術流派消減成唯一競技武術,大一統的教學模式也不利于人的個性發展,不符合現代教育的人本思想。

3 結論與建議

從歷時態的視野看,我國武術傳承方式經歷了從師徒傳承到學校課程制傳承的變遷,從共時態的視野看,在某一時期內多種傳承方式并存,但均有一種傳承方式占據主體地位。傳承方式即教學模式,不同的傳承方式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與師生關系等要素上有著不同的含義。師徒傳承實際上是個別授課制,有利于發展學生特長個性,師徒傳承最終形成門派林立,百家爭鳴的興旺局面,學校課程授課制大一統的教學模式最終將導致豐富多彩的武術流派消減成單一的競技武術,傳統武術文化也將逐漸趨于消亡。

針對大一統的武術課程授課模式,很有必要進一步增加特色選修模塊的課時比例,打破“千人一面”的人才培養規格,以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多元化的需求。班級制授課要與個別、小組教學相結合,構建師徒傳承教學環境,將一些民間優秀拳種傳人、大師吸收到現代武術教育中來,豐富學校武術傳承方式,加強現代武術文化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段三真. 武術教學價值論概析[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4:4.

[2] 岳武.拜師論[J].中華武術,2003(12):27-28.

[3] 蔡金明. 傳統武術傳播的方式與特點[J].體育文化導刊,2003(6):35-36.

[4] 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346-352.

[5] 李秉德. 教學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0.

[6] 周偉良. 師徒論一一傳統武術的一個文化現象詮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5):584.

[7] 李俊卿.師徒傳承與師生教學在宏揚中華武術文化中的作用比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 2004,18(6):95-97.

[8] 郭玉成.武術傳播的理論與對策研究[D]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 2003:6.

上一篇:榜樣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設計美學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