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合作學習下小學科學論文范文

2024-03-15

合作學習下小學科學論文范文第1篇

隨著音樂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正成為音樂課堂學習的主流。尤其是合作學習,正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但是,由于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部分音樂教師對小組合作的原則、實質了解甚少,導致小組合作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何有效了解學生的優勢智能情況,并根據科學測評結果進行分組合作是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師生互動、小組討論、小組展示以及小組競賽中談談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 發揮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開展小組討論,豐富學生的音樂形象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組織學生充分運用空間智能和語言智能開展討論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展開充分想象,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智慧的碰撞、思維的共振、情感的溝通,互為補充,互相完整,形成更清晰、生動、豐富的形象。

欣賞二年級《獅王進行曲》一課時,通過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音樂所表現的形象。在本課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情境,巧妙提出問題。教師提醒學生仔細聆聽音樂的節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討論這段旋律中獅王是怎么行走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有的學生說:“威猛的獅王大搖大擺地走著,忽然看到前面有獵物,就加快了步伐,向獵物撲去?!庇械膶W生卻說:“獅王邁著矯健的步伐,威風凜凜地走著,看到路邊的小動物就大聲吼叫著,小動物們嚇得全身直打哆嗦?!睂W生積極地進行小組討論,并通過各小組展示獅王行走的特點。獅王雄壯威武的形象躍然于課堂之上。各小組經過激烈討論,豐富了形象力,也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梢?,將空間智能與語言智能相結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將腦海里栩栩如生的形象用語言表現出來,有效提高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效果。

2. 發揮音樂智能、肢體智能和人際智能進行小組合作表演,增強群體凝聚力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很多孩子也喜歡隨著音樂活動肢體,配合四肢運動盡情感受音樂,這就是肢體智能優勢的孩子在音樂欣賞中經常的表現。運動智能能幫助孩子長大成為有規律進行娛樂的健康的人。另外,在小組活動中,組員間的溝通交流活動也是在鍛煉和培養學生的人際智能。

例如,在欣賞完《獅王進行曲》后,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自由設計情節,并進行表演。教師為學生準備了一些道具,如披風、獅王皇冠、多種小動物的頭飾。各小組積極投入創編情節,并商量好角色進行表演。由于相互之間是平等的,學生情緒比較放松,容易各抒己見,能從各種角度來研究、分析、設計。學生間的思維摩擦與碰撞往往會引發創造的火花,學生創新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在表演時每個小組都表現出了自已的創意。在精彩的表演后,各小組還展開了評價,教師也對各個小組進行總結評價。在老師和同學們相互鼓勵下,學生表演的自信心大大提升。這樣既為每位學生提供了發揮個性和才能的機會,又培養了同伴之間團結合作、互幫互學的精神,學生們興趣盎然,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同時也減少了學生等著教師講解的依賴性,縮短了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有利于集體意識的形成。

3. 師生有效互動,營造民主和諧的合作氛圍

教師怎樣做到與學生有效互動呢?首先,我們可以嘗試設計針對不同優勢智能發展的問題,啟發學生用不同的優勢智能進行音樂欣賞小組活動。比如適合肢體智能的問題:“你們小組會為音樂創編怎樣的律動呢?”適合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的問題:“在音樂中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讓大家一起感受下吧!”在多元智能理念指導下,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系得以促進,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個性得以發展,學生在更多的參與、合作過程中得到素質上的提高。

其次,在學生的座位上有所改變,將傳統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變成“方行”“圓行”的座次形式。這樣不僅大大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還擴大了學生交往的空間,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環境。

再次就是教師角色的轉變,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的師生關系,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適當點撥,發揮指導作用?!比缭谛蕾p教學中可采用師生接口唱;在歌舞表演中與學生一起載歌載舞;在樂器教學中與學生一起齊奏、合奏等等。與學生進行交往合作,溝通師生間的感情,縮短心理距離,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

責任編輯 錢昭君

合作學習下小學科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自新課程標準成立以來,多方教學都更加看重升本教育理念,并且這種教育理念也已經深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就小學英語來講,要想更好的適應該種教學理念就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這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關鍵。本文首先就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結合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生本視野;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近年來,我國教育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在教學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生本教育理念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重點,也是師生關系乃至學校與教師與學生關系建立的關鍵。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已經將這種教學理念融入到小組合作教學中。但是就當前情況來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就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

1.1 學生的參與度不同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更加看重的是學生的各方面發展,在該理念下能夠將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受教育程度更好的看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等都是不同的。在學校,部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強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但是還存在部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接受能力較差,在學習中很難跟上同學和教師的步伐,尤其是就小組合作來講,很難有效參與進來。在現有的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沒有考慮到這些差異性所帶來的問題,導致在實際的合作學習中容易形成以一方為主,其余同學為輔的局面,即各組內成員實際參與度不同,不利于所有組內同學的提高。

1.2 小組結構設置不合理

當今社會是人才大量聚集的時代,并且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更方面能力都兼具的人才。生本教育理念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實際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多數教師都很難講這一教育理念融入進來,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進行小組分組,如前后座、左右座等這種分組形式,沒有按照學生的不同個性進行分組,家庭背景、性別、性格、學習情況等方面的不同都會導致學生個性的差異,教師要做的是將這些不同個性的學生,按照其個性進行互補式的組合,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組內學生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因分組不合理,導致一些小組干瞪眼,一些小組熱情討論,甚至因對分組不滿而無法專心的學習。

1.3 師生教學位置的顛倒

生本教育理念主要就是將傳統教學中的不足進行優化,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不再懼怕教師,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認清自身的主體地位,能夠讓教師認清學生對于教學的重要性。一些教師受傳統的師生關系的影響較深,在小組合作學生中往往會不自覺的發揮教師“權威”,如,教師就某一問題讓小組討論,幾分鐘后讓每個小組一個代表發言,之后,并沒有就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反饋,仍舊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講課,過于形式化。

2.提高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措施

2.1 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制定合作規則

為了讓學生多方參與,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要制定科學的合作規則來敦促學生的學習,減少依賴心理,提高參與度。首先,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組內成員輪流發表言論,達到共同參與合作的目的。其次,使用英文發言,鼓勵學生開口,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最后,明確小組分工,設立組長,統籌管理,保證小組合作的井然有序。

2.2 尊重個性,科學分組

為了提高學習的效率,避免學生的插科打渾,在人數上,一般以4一6人為宜,既能保證每個同學都能發表觀點,又能減少學生之間的依賴心理。在學生層次上,以6人組為例,可以安排2名優等生,2名中等生,2名差生??紤]到學生學習能力、表達能力等的不同,讓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生特質上,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個性、愛好等,要進行差異化分組,讓每個組員都能發揮自身的優勢,保證各小組之間的水平一致??茖W合理的小組分工完成后,短期內保持不變。但是為了避免出現懈怠心理,可以每學期調換一次,在調換時可以將同等水平的學生進行交換。

2.3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教師要把握參與的度,如果過于干預小組學習的開展,則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分組學習的目的。教師只要把握大的方向,起到引導的作用即可,要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培養當前社會所需的人才,要大力落實生本教育理念,針對英語合作小組學習中的學生參與度不同、小組設置不合理、師生位置顛倒、小組評價機制不合理的問題加以改善,制定小組合作的規則、科學分組、鼓勵學生參與、更新小組評價機制,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鄂麗.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李玲.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7).

[3]李媛媛.小學英語課程改革后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17(43):175-175.

[4]胡海玲,劉祖紅.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7).

合作學習下小學科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小組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通過組建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來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同時還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熱烈的討論中發散自己的思維,提升學習技巧和能力。本文就小組合作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探析,分析了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小組合作教學的優點,并提出了基于小組合作的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生物;高效課堂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給予了高度重視,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暴露出很多問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單一讓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學習能力難以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和需求。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小組合作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嘗試著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

二、 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生物學科不夠重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初中生物學科并沒有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都將生物作為一門可有可無的學科,因此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同學比較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以及教師都將工作重點放在語文、數學和英語等學科上,對于生物學科的教師而言,教師對待生物這門課程的態度也不夠重視,因此在備課方面所花的精力比較少,很多教師都是直接將網絡上的相關課件直接拿來用,并沒有考慮到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導致教學的針對性不強。

(二)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都要有明確的目標,生物學科也是一樣,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確生物教學目標,以生物教學目標為方向來指導生物的課堂教學。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制定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目標時還沒有對生物教學形成明確的目標,確定教學目標時參考的原則比較單一,導致生物課堂的目標不夠明確,教學效果較差。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陳舊

現階段新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入,但是作為生物學科在課程改革方面的步伐比較落后,教師并沒有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效結合,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受到應試教育考核的影響,大部分生物教師都更為關注學生在考試中的考試分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傾向于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更多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因此部分教師不敢創新教學模式和方式,按部就班把教材上的知識機械地講解給學生,不僅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太大,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很難提升,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不利,并且也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悖。

三、 小組合作教學的優點

(一)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負責對課堂活動進行把控,按照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模式開展教學,這樣雖然也能夠完成教學知識的教授,但是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況,在被動學習的狀況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將小組合作教學引入到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求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對知識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并且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對知識的學習融入更多的思考,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探究的機會。將小組合作教學應用到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觀念,重新定位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基本任務,貫徹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和組織組的作用,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分配好小組合作的基本任務,并組織學生合作探究。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交流習慣

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學生各個方面的品質和能力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交流能力是初中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能夠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和交流機會,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溝通,最終發展學生的交流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交流和表達的機會,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雖然有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踴躍發言的學生數量有限,不能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并且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忽視對其他學生發言的傾聽。而小組合作教學就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強化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傾聽別的同學的發言,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三)指導學生學會合作

合作是現代社會對人才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基本品質要求,現代很多事情都需要通過多人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當前很多學生都為獨生子女,學生成長過程中缺乏和別人的有效合作。而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到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指導學生學會合作,不斷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四、 基于小組合作的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合理分組

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將全班的學生合理分組。教師將學生分組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生物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水平,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以及性格特點來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小組都包括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不理想以及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確保每個小組的均衡性,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促進,互相幫助,從而最終將學習任務完成。除了要確保每個小組包含各個層次的學生之外,還應該確保每個小組男生和女生的性別比,每個學習小組的人數維持在5~6人左右。將學生合理分組之后,教師還應該適當地劃分小組成員的角色,確定一名小組長,要求選定的小組長要善于表達,并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除了小組長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習情況來確定記錄員以及總結者,讓記錄員將每個小組合作學習的狀況記錄下來,而總結者則主要將小組學習的成果展現在全班同學的面前。除了小組長之外,對于總結者以及記錄員都可以由小組的成員來輪換,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

(二)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初期不具備什么學習能力,學生的發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紀律性較差,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參與發言,就算參與發言也是將別人的觀點套用在自己身上,在這種形式下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效果不佳,與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目的不相符。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需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的合作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比較教師可以結合小組內學生的學習差異進行分工,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方法。而且,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離不開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良好的交流有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將競爭機制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對各個小組進行評分,對于評分高的小組進行獎勵,通過獎勵,小組成員才會將小組當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促使每位成員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三)強化教師的指導和參與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小組合作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對各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以及合作過程中的成果進行評價,及時引導學生改正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差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效率。而且教師還需要時刻觀察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學習需要,充分考慮小組內個體成員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與學生一起制定學習環節和學習目標,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明白自身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的角色,需要時刻謹記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評價者,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

(四)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評價

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評價是高效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保障,教師應該重視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影響,及時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首先需要結合教學目標進行評價,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促進學習小組整體的進步,還能夠促進小組內成員的個體發展,當小組相互合作過程中有效完成學習目標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表揚整個小組,還要表揚小組內的每位成員。教師還需要建立恰當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而且這個機制還需要多帶一些表揚性質,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而且激勵性的評價機制還可以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效果,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評價體現在學習目標是否達成、小組分工是否合理等各個方面。

五、 結語

小組合作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其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將全班的同學合理分組,然后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指導和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觀察學生的合作需求,并及時給予引導,最后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評價,以此來全面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來構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強.小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2018(2):172.

[2]羅華義.初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168.

[3]李英.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2019(5):98-99.

[4]劉長武.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措施的研究[J].新課程,2017(8):102-103.

作者簡介:

龐彬,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藉口鎮鐵爐中心學校。

合作學習下小學科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符合現代教育的相關要求,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善傳統而沉悶的教學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習慣。在簡要論述合作教學幾個具體方法的基礎上,對如何提高合作教學的整體水平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今后的化學實踐教學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初中化學;合作教學方法;相關措施

較之以往的傳統初中化學的教學方式,新課標下的化學教學更主張學生自主學習。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吸收接受、理解記憶化學知識與基本的化學探究活動自主運用的能力,而合作學習正是根據這一特點而展開教學活動的。

一、在化學教學中常用的幾種合作教學方法

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教學科目,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掌握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會對化學學習產生一種厭煩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下面我們將對初中化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

1.合作實驗法

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死板、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無法更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更別提在教學中自主學習、探索問題了。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中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鼓勵他們在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拓展思維空間、增強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化學實驗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分組合作的形式,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自操作,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視覺上領悟化學神奇的力量,對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才能更好地提高辨別能力。

例如,在學習粵教版初中化學中,會有“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這一節內容的學習,就可以采用實驗教學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進行精密的實驗設置,明確燃燒的幾個必要條件,是氧氣、燃料等;其次,教師要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使他們能夠在相互幫助的前提下,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最后,教師要準備好實驗所需要的相關材料,并明確告訴學生,該如何操作相關儀器,實驗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本節內容結束的時候,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在不斷反思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2.教學聯系法

任何知識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從橫向或者縱向總能找到一些相關的知識信息,在教師的合作教學中,離不開課程設計,而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就離不開運用聯系的觀點去將知識點進行總結整理。在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聯系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體認識水平,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框架體系。同時,聯系法在運用過程中還可以穿插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在化學課堂上適當地告訴學生一些水文、地質、環境等方面的信息,將多種智慧完美地融合到一起,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向學生提供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樣一來,不僅僅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粵教版初中化學的時候,會有“認識氧氣”這部分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將之前學過的“空氣的成分”和“生活與化學”這兩部分內容聯系起來,因為每一部分都涉及氧氣的學習以及氧氣的具體特性,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使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也能夠更加生動、有趣地闡述相關內容。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我們生命的存在是依靠呼吸運動,那究竟是什么物質支撐著人體的循環和成長呢?”這個問題,不僅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神經,使他們更加主動地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同樣也是培養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

3.相互溝通法

初中學生由于在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中,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足或者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而溝通法正是根據學生特定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年齡特征來進行教學的。溝通法在合作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還能在教學中加強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在各方面的掌握情況,再針對這些缺點進行重點講授,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與此同時,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溝通交流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方法,能夠在綜合訓練中充分發揮小組力量,從多個角度闡述問題的解決方向。合作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創新能力,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有效的學習習慣。

二、提高合作教學水平的相關措施

1.提高合作教學意識,創新教學手段

第一步,就是要將合作教學深入人心,讓更多的教師認識到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改變原有的化學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一刀切”的教學手段,調整死板的教學課堂氛圍。第二步,就是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化學素養為目的,進行豐富的教學實驗,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最后,教師要在合作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從平時的教學成果中,科學評價自己的教學成績,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深入學生的學習中,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地了解,及時聽取學生的教學意見。這不僅是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的過程,還是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過程。

2.要進行科學合理小組劃分

在我們的合作教學中,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分組活動。小組成員的整體質量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想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就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對不同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性格方面的特征、個人接受能力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使分組更加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帶來一定難度,所以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

例如,粵教版初中化學在涉及“鎂條燃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鎂的化學屬性,教師往往采用實驗教學法,由于其中會涉及實驗器材的使用,為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將小組分為三到四個人是最合適的,分別由兩到三個學生進行試驗操作,一個學生進行實驗記錄等,通過合理分工,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實現高效教學。

3.要在小組合作時加強監督管理

合作學習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能夠為學生提供很多交流空間,然而對于那些自制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很容易造成課堂走神的情況,對于那些目標不明確的學生來說很容易造成偏離主題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加強監督管理。

首先,要及時引導,學生由于自身的認知程度有限,對于一些較深層的知識點很難理解,通過自主交流或許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產生。所以及時對疑難問題進行指導,能夠避免學生在學習中走進誤區,能夠對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的肯定和驗證。其次,要防止過分依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永遠處于主體地位,雖然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但是教學活動圍繞學生來講,是絕對沒有錯的,畢竟學習的過程是需要學生自己努力的。所以,在合作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學生自己思考得到答案,就要讓學生積極動腦,要學會通過自己的智慧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單單依靠教師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合作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合作教學融入溝通法、聯系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中去,能夠對學生的化學學習帶來很大幫助,對于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也有非常明顯的成效。另外,本文對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提出相關措施,希望對以后的教學過程能夠提供有用的信息,為實現高效化學課堂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嵇學飛.初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實效性初探[J].化學教學,2013(01).

[2]高琳.淺議初中化學教學學習策略的運用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06).

[3]梁笑桃.對初中化學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思考[J].新課程:教研,2010(10).

[4]陳松儉.初中化學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8).

[5]張志武.淺談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與合作學習[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8).

注:本文系長樂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課題批準號:ClktC2013058)。

(作者單位 福建省長樂市吳航中學)

合作學習下小學科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 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要求師生互動,高效的課堂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問題的設計好壞直接影響上課的質量。好的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體現新課改的精神。

關鍵詞:問題設計;問題權;問題本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6.025

在讀《教育實話》這本書其中一篇《漫話“滿堂問”》中記載了上海有一所區教育學院對6所中小學語文、數學各9節課課堂提問經行了專題調查,教師的提問次數過多(平均每節課達30次),且大都是教師問學生答,所提問題又過以簡單,所提問題幾乎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很難見到學生發問,總之,教師所問是學生已知的東西,學生即使不懂也無意發問。

讀了這篇文章之后,發現自己在教學中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幼稚、粗糙的現象,這種淺層次的“零問碎答”不僅沒有起到提高課堂效率反而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根據這一情況試分析了以下幾種情況:

(1)為了相應新課改的要求,但又摸不清新課改的路子,由原來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改為現在的“師生互動的滿堂問”的教學模式,根本沒有真正的領會到新課改的精神。

(2)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起點認識不夠,在課前沒有認真和學生溝通,隨口發問。導致問題要么過于簡單,要么太難學生摸不著頭腦。

(3)教師課前備課不充分,對教材的把握不準,問題提得凌亂、膚淺。

(4)學生課前沒有認真預習所要學的知識,就是老師提出了高質量的問題來,他們也把好問題白白的浪費掉了。

一個好的問題能“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坡度上步步升高,連續進行,能較好地展現課堂教學中疏與密、緩與急、動與靜、輕與重的相互關系,讓課堂波瀾迭起,抑揚有致。怎樣設計出高效的課堂問題?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把問題權交給學生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遠遠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得多?!睂W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對將要學習的相關內容最想知道什么,才是教師最應傳授給他們的。

我們把提問權交予學生,當然,有時學生提不出問題,有時提的問題也是過于膚淺,比如在《從鋁土礦到鋁合金》一節中,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什么?(2)氫氧化鈉與氧化鋁反應的方程式怎么寫?(3)氧化鋁在熔融電解時為什么加入冰晶石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在教材和一些資料中可以查到,在教材中能查到的問題不是問題,不經思考就提出的問題當然也不是好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表達出自己所想知道的東西來?這時教師就應對學生做一些引導。

首先,課前先把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給學生,讓學生有重點的預習這節課,再發給學生一些將要學習的知識點相關資料,多看多想必然就能發現問題,發現好的問題,把不懂的和自己最想知道的就寫在自己的問題本上。

其次,老師就把學生交上來的問題本批閱一下,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給出分類,即可知道哪些是教學的重、難點是學生不會的,哪些是課外知識學生最想知道的,并且還需要怎樣進一步的學習,這樣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再設計課堂問題就能有的放矢,而且還能起到讓學生主動預習的效果。

二、把問題的設計權交予教師

有了學生提供的問題本,作為老師應對學生提供的信息做一下處理,讓問題更明確化,更具吸引力。

比如學生問題本上出現這樣的問題:濃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質區別是什么?如果把這樣的問題直接呈現到學生的面前,可能就起不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不起來學生的思維。這個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又是教學的重點當然必須讓學生知道,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把問題的問法處理一下,改為:你能用多種方法鑒別兩瓶失去標簽的等體積且外形相似的濃硫酸和稀硫酸嗎?有原來的較死板的問法改成了靈活、開放的一個問題,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思考的能力,由于這樣的問題需要同學們相互合作,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答案,這樣還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敢于在課堂教學中形成新問題

當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本,再根據自己認真的備課等等,這一系列的課前的精心的準備,可以說提出了完美的問題,那么在上課時就根據課前精心準備的問題呈現給學生,當然也有了非常好的效果。課堂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教學過程,不可能我們課前是怎么預設的,我們的課堂就會一成不變的跟著,不會超出我們的預設范圍,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了我們預設之外的東西,而且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知識,我們應敢于隨機設計問題,解決問題。

比如在設計氨氣的噴泉演示實驗時,當把膠頭滴管的水擠進燒瓶內時,竟然沒看到預期實驗現象,當時心頭一驚,但隨后計上心頭,為何不讓學生探究一下實驗失敗的原因,把原來的演示實驗變成探究性實驗,于是提出問題:請大家分析一下噴泉實驗沒有成功的可能原因。激起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也積極思考,尋找可能的原因,而且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把形成噴泉實驗的條件掌握的更透徹了。

化學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冒出意想不到的問題,當然這些都必須建立在教師課前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而且要敢于在課堂上形成新問題??赡苡械睦蠋熣J為這是浪費學生的時間,但從學生的長遠發展看是很有益處的。

四、課堂中適時使用問題

教師經過的精心的準備,把學生不知道的知識點均設計出很多的問題,把它們全部拿到課堂去展現給學生,這樣會造成滿堂問的教學現象。

其實,拿到學生不懂的知識點,我們老師也不要都絞盡腦汁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來。應看看教學內容,什么樣的知識點需要設計出問題,什么樣的知識沒有必要設計出問題來。比如: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大多數學生在這一知識點存在疑問,像這樣的教學重點,就不能以提問代替講解。教師在處理時,應重點講解: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怎么做……要講深講透,這對學生掌握知識大有好處。

適合設計成問題的知識點,教師應該找準學生的“認知生長點”,也就是學生原來已經具備的知識點,從學生的“認知生長點”出發,提出適宜的問題,比如在講物質的分類中,有純凈物的概念,準備設計問題:純凈物與干凈的物質有什么區別和聯系?這個問題在什么時間提出,應該在講解了純凈物的概念之后再提出,而不是講前提出。因為在學生的“前科學知識”中干凈的物質就是純凈物,當找準學生的認知點后,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到正確的思維方向上來。

當然不同類型的問題,可以培養學生不同的學習技能,有的問題適合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的問題適合學生互相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做為一名教師應該每天問問學生想知道什么?問問自己每天教給學生的知識有多少是學生現在或以后能用得著的?多思考,多和學生交流,盡最大的努力在課堂上講出學生想知道感興趣的知識來。根據這樣的觀點設計的問題提出再來授課,那么課堂就精簡、高效得多了。

參考文獻

[1]王春. 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研究[M].化學教育,2007,(10):22-24

[2]張長江.中學化學教學技術指導[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20

[3]王祖浩,王磊主編.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合作學習下小學科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核心素養在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已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制定教育政策、開展教育實踐的重要前提條件?;旌辖虒W模式充分利用了線上與線下教學的優點,有利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诖?,該文論述了混合教學模式促進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邏輯,構建了以教學環境、教學資源、教學方式三因素相互支撐的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混合教學模式,分析了該模式的實施路徑,并以高校旅游專業教學為例詳細闡述了該模式的實踐運用,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混合教學模式;實施路徑;旅游專業教學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有的符合自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所必須的能力和素質,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制定教育政策、開展教學實踐的基礎。世界各國教育界都非常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2002年,美國建立21世紀核心技能框架體系,將核心素養框架融入到學校課程體系中;2010年,新加坡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學生的“21世紀素養”框架;2016年,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提出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以培養學生的七大核心素養為目標。中國在2016年9月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其中三個方面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六大要素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督逃畔⒒?.0行動計劃》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文件提出“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出了新的訴求。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對學生核心素養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要達到這些目標和要求,就必須扎實地推進教學實踐改革,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個人核心素養的發展,其中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課堂教學僅僅滿足于理論知識的簡單灌輸,教學模式不靈活;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脫節,學生對理論課程的興趣不高,學生實踐性沒有得到重視,實踐性教學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弊端造成傳統教學模式難以適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

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為變革傳統教學方法,推動混合教學模式提供了支撐?;旌辖虒W模式結合了線上與線下的優勢,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混合教學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1)學習時間和空間得以擴展,學習內容得以深化;(2)與教育現實的需要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性;(3)開展多元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4)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互動的技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以,混合教學模式將會成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較為理想的一種方式,對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擬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分析混合教學模式與核心素養的契合點,提出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混合教學模式與實施路徑,確保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新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混合教學模式促進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邏輯

混合教學模式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價值目標的同一性,二者是手段與目標的關系,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核心素養的本質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滿足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旌辖虒W模式具有的“線上線下豐富的學習資源、多元化的學習目標、虛實結合的學習環境等特點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方面具有重大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如圖1所示。

(一)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

除了教科書等傳統線下資源,網絡平臺(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線上學習資源,比如關于各個地區人文風情的圖片、文字和視頻,或者各種景點、景區所具有的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線上與線下豐富的資源可以使學生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理解和尊重歷史文化的多樣性,提高了學生對藝術感知、鑒賞與評估的水平,加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學生的“人文底蘊”。

(二)多元化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多元化學習目標的側重點在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框架。這種學習目標需要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知識背后的原理,全方位地解釋現象、發現規律,做出適當的決策,體驗科學研究過程,還要求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面對問題可以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混合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學習目標推動了學生“科學精神”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靈活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會學習”

在混合教學模式中既包括教室環境中的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直接討論和交流,也包括在線課程中的討論和交流等。在課程開始之前,學生根據教學主題的要求和特點,在線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和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學習目標,應對困難和挑戰,并組織課堂討論進行評價與反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與網絡空間中形成學習共同體、虛擬學習社區、網絡學習空間等,讓學生進行體驗式、自主式、探究性、小組合作學習等等,靈活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意志的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養成,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使其不斷適應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培養自身“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

(四)真實的學習體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

傳統的學習模式僅僅局限于課堂理論知識的獲得,而混合教學模式可以通過課上實物參觀、現場講解以及線上情境重現、虛擬操作等形式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體驗。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導學生養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明確人生規劃,推動學生“健康生活”素養的發展。

(五)自主性的學習行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

混合教學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習共同體有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協作交流能力、創造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責任意識的塑造。虛實結合環境中的學習共同體對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主動作為,履行自身的職責,明辨是非,具有社會規則意識,對自己和他人負責,進行友善的人際交往,提高與他人的協作交流,強化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開放自主的心態面對生活,正確理智地解決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具有促進作用。

(六)虛實結合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

傳統的教學模式封閉刻板,混合教學模式是開放靈活、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環境,可有效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這種虛實結合的學習環境突破了時空限制,給予了學生更多在傳統課堂不能實現的實踐機遇,鍛煉了其在復雜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旅游專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虛實結合的學習環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和開闊的學習空間以及發展空間,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體驗,促進了學生“實踐創新”核心素養的形成。
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一)模式建構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隨著“三通兩平臺”的建設完善,信息化環境有力地支撐了教學模式的變革,為混合教學模式提供了保障;隨著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各級資源平臺中各種優質資源的匯聚,教師應用資源的便利性和可用性大為增強,為混合教學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教學和學習內容;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也為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前提條件。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強調的核心任務?;诖?,本文建構了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混合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

(二)模型解析

教學環境、教學資源、教學方式密切聯系、相互支撐,都是混合教學模式所需的支持條件。教學環境由物理環境和虛擬環境所組成,相互獨立又共同作用于教學,滿足了不同學習個體需求與環境互動的可供性;教學資源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各種可被利用的內容;教學方式體現了教學活動的具體表現形式。這三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支撐。

1.“兩環境”

(1)物理環境

教學的物理環境包括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所依賴的教室、學校、校園等等,可以細分為教學場所、自然環境和時空環境。

教學場所。狹義的教學場所通常指的是由所有科目通用的空間組成的教室,不同的科目配備相應學科的教師,如計算機課程和科學實驗室等。研究表明,教室的環境質量直接影響班級和學生的身心活動。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可能因為教學環境產生不同的生理感受;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會因為良好的教學環境在心中產生共鳴。

自然環境。教學的自然環境是指學校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并包括整個學校環境的外觀。

時空環境。教學的時空環境是指由學校中的時間和空間兩個要素組成的特定環境,時間和空間是相輔相成的。研究顯示,人們的心理活動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表現。因此,教學的有效性需要科學的時間分配,這對于教師和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產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2)虛擬環境

教學虛擬環境指的是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包括網絡學習空問、網絡社區、虛擬技術創設的學習環境等。網絡學習空間是指將資源、服務、數據相結合,支持共享、互動、創新的一種網絡學習場所。該學習空問可以實現各種教學資源的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打造學習共同體,發揮空間主渠道的作用。虛擬技術也是當下教學環境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指通過計算機系統模擬創設一種真實的環境,實現人機互動,具有強烈的真實性與參與感。在旅游專業教學過程中運用虛擬技術可以真實地模擬現實場景,使學生與書本知識的單向建構轉向與網絡、媒體等形式的多向聯結,打破了課堂環境無法提供實踐感受的空間限制。虛擬技術具有的多感性、實時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的特征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供“身臨其境”的真實工作體驗。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詳細地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技術對考察環境進行全面自主的學習,既能掌握專業知識,又能了解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動力。另外,學習平臺使用的難易程度,操作的反饋時間,界面的簡潔性等也對學生的參與程度產生影響。目前,隨著網絡學習環境的技術發展,其接受度和可用性也在不斷增強,這為混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兩資源”

資源包括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教育資源的供給在現實層面上決定著混合教學水平,近年來在國家教育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推動下,線上資源得以極大地豐富,質量越來越高,網絡課程、教學素材、教學設計、虛擬仿真系統、教學案例、教學工具等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和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也可以共同開發新資源,還可以在疑問、探討、反饋的過程中生成資源。

3.兩種教學方式

學習共同體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標和信仰的學習者、專家、教師和其他學者所構成,它在教師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創造有意義的互動,并促進學習者之間進行反饋、共享與反思。在混合教學模式中,師生組成了具有共同愿景和共同文化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之間可以進行合作、探討、溝通和相互支持;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組織、協作作用,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目前正在學習的知識體系。

(1)線上教學方式

知識的獲得。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教師在課堂上沒法提供的資料,教師可以上傳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并結合網絡平臺獲得相關的圖片、視頻或者案例,大大拓寬了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與來源。

在線交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在線交流來探討比如景區環境設計方案、旅游目的地宣傳設計、旅游產品營銷途徑等一些實踐問題,教師可以進行在線答疑,為學生解決疑惑,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

信息共享。在這一階段,學生通過信息平臺上傳自己的作業和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增加學習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資源獲得的便利性與多樣化。

知識構建。學生對已得到的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把理論與實踐卡目結合,通過線上學習平臺的虛擬實踐操作系統,形成一套符合自身認知的知識構建體系。

全面發展。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豐富的專業知識,觀看實踐操作視頻,拓展學習空間環境,把通過網絡學習的知識與書本知識結合起來,查缺補漏,全面發展。

(2)線下教學方式

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針對本節課所講的內容引出問題,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對問題進行思考,比如,教師提出“為什么旅游企業要對旅游市場進行分類?在對旅游市場進行劃分時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這些問題,學生可以帶著對問題的思考進行下一步的討論。

交流討論。教師通過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口頭匯報、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和理解。這種自主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在不斷探索發現、發散思維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理解,使學習變得開放、有趣、富有創造性。

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讓各小組選派代表發表得出的結論,然后教師對這些結果進行分析與指導。這個階段是教師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的過程,即解決了學生對問題的疑問,也可以使教師根據小組內成員認知程度的不同進行及時的指導與提升。

評價反饋。在教學內容結束以后,教師需要對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學生掌握的程度進行評價,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反饋,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

總結提升。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現象看到本質,依靠這些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問題背后所蘊含的深層次意義,通過與實際案例結合對理論知識進行總結提升。

(三)模式特征

本模式具有如下特點:(1)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主旨。傳統的教學目標側重學生對課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現階段著重培養的是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模式真正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順應了教育發展的需求。(2)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的學為中心。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而混合教學模式形成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突出了學生個性化、個體化的發展需求。(3)從傳統的課堂教學環境到虛實結合學習環境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僅僅局限于教室環境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的也只是教科書上的內容,而混合式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了書本之外的知識,網絡學習平臺、虛擬技術等的應用都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和學習場景,將真實場景與虛擬場景相關聯,學生可以實時感受到現場的真實體驗,實現身臨其境的情境學習。(4)從單一互動教學到多元交互學習轉變。教師和學生對掌握知識能力方式的變化帶來了師生角色的變化,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職責是引領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建構起完整的學習體系,學生的職責是運用課堂教學和網絡平臺進行知識的發現、分析和問題解決。(5)從被動接受式學習到主動協作式學習轉變?;ヂ摼W教學網絡平臺的發展為學習資源的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課堂信息向通過網絡平臺主動獲取學習信息轉變?;ヂ摼W、平板、個人電腦、移動等終端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途徑,可以滿足學生逐漸增長的學習需求。(6)從正式的課堂教學到非正式泛在學習轉變?;旌辖虒W模式除了以往學生必須在教室環境中學習之外,它還可以滿足學生使用碎片時間進行泛在學習的需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的學習,多元化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7)從單一資源的利用到大資源的利用。大資源的匯聚改變了以往教學單一資源的局限性,學校和地區之間可以共享優質學習資源,縮小地理、空間和教師差異造成的教學資源差距,并逐步實現隨時隨地利用優質教學資源的功能,實現教育公平發展。
四、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混合教學模式實施路徑

(一)實施路徑

本研究構建的“教學環境一教學資源—教學方式”三因素相互支撐的混合教學模式具有廣泛的應用性。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環境、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用的教學方式,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不同的路徑模式。設置物理學習環境為A,虛擬學習環境為B,線下資源為C,線上資源設置為D,線下教學為E,線上教學為F,混合教學模式為H,可以得出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混合教學模式實施路徑主要有以下幾條基本路徑(如下表所示)。



(二)實施路徑實踐運用

上文提出了五種教學模式路徑,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靈活應用,其中最后一種混合教學模式應用較廣,適合不同的學習環境。下文以高校旅游專業為例進行說明混合模式在該專業中的應用。

《旅游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核心素質,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教學過程包括課前網絡平臺在線學習;課堂上對疑點難點進行講解;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分析與解決問題;課后進行鞏固提高四個部分。通過這四個階段的學習,使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內容,自主進行知識獲取與知識體系的構建。

1.課前在線網絡學習

由于旅游內容的復雜性,教材內容有時不容易理解,單純的閱讀書本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所以,教師通過視頻、案例介紹、微課等方式使學生在上課之前熟悉課程內容。比如在《旅游學》這門課中,教師可以將旅游營銷、旅游者行為、旅游規劃、行業政策等相關知識的考試熱點、疑點難點上傳到網絡平臺,讓學生可以隨時地進行學習參考。網絡虛擬技術的應用可以給學生呈現不同的場景模式和工作流程,學生在網絡環境中就可以感受真實的旅游環境。網絡平臺還可以記錄下學生的操作行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使用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也可以用作最終成績評定的依據之一。

2.課中的教學活動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解釋所學課程內容的要點和難點,并組織項目進行相關練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面對面的進行知識的傳授,不限于時間的長短,而且教師可以隨時觀察到課堂中突發的意外事件,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學生可以隨時針對學習內容提出疑問,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學生在課前通過在線平臺學習了旅游營銷這部分內容,教師在課堂中要重點關注營銷組合、營銷策劃、營銷設計等方面內容,實行現場講解展示、學生討論和教師評價,實現“學習、討論、評估”的有機結合。教師可以在課程網站的主頁上分享視頻,照片和文字,以便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深度學習,拓展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

學生課堂可以討論交流,解答爭議,提高語言技能和辯證思維能力,加強思想的交流與觀念的碰撞,產生新思想,還可以通過這種討論方式增加教師與學生之問的溝通機會。比如針對“目前與旅游市場有關的營銷產品那么多,哪些才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如何才能占領更大的消費市場?”等問題,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思想交流與碰撞,針對一些學生存在爭議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地進行問題解答或者提供參考建議。教師還可以根據反饋內容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3.布置作業,在線測試

根據課程的進度布置課程作業,將一些成功的營銷案例上傳到網絡平臺要求學生進行分析,并讓學生針對某種旅游產品進行營銷設計。在線測試的形式不僅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還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軟件分析學生的測試成績,全方位、多維度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議。

(三)新型教學模式實施面臨的挑戰

1.教學資源質量不高

混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提倡合理利用資源,自主學習。但是,目前旅游專業的教學資源質量不高,由于大部分學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熟,如果學生缺乏教師相應的監管,無法對眾多混雜的信息進行區分,容易產生負面影響,產生學習惰性,阻礙學習的積極性?;ヂ摼W中的旅游專業知識雖然豐富,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旅游網站或者旅游企業的宣傳信息都是以吸引游客、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為出發點,并不完全適用于教學內容,如果學生按照一些旅游網站的宣傳信息作為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材料,那么往往缺乏嚴謹性和學術性。所以旅游專業教師應該對這些網絡信息進行過濾,挑選合適的教學資源,真正地把線上資源與旅游教學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

2.信息化環境發展存在差異

經濟等方面的不平衡導致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存在差異。一些發達地區重視信息化環境的建設和發展,其教師的自身教學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程度也較高,比較有利于混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有利于培養更符合當代教育發展的人才。有些地區和學校信息化環境較差,網絡和移動終端不足,阻礙了混合教學模式開展,不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地創新、協作和實踐。

3.教師信息素養不高,導致教學方式轉變困難

雖然混合教學模式中的學習方法變得多元化,但僅僅依靠學生的自覺自主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很難保持學生繼續學習的意愿,這就需要就是的有效指引和教導。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水平的差異對教學水平和教學內容的呈現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教師自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應用情況遠遠趕不上社會環境對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所以要加強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夠正確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注重教學理論與實踐,既要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一定的干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又要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提高他們的互動意識,增強彼此的情感交流。
五、結語

“核心素養是人全面發展的本質,是滿足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品格和能力”。本文通過分析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建立了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該教學模式結合了傳統教育和在線教育的優勢,帶來了教學方法和評估的多種變化。文章最后以旅游專業教學為例,探討了混合教學模式在特定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和發展,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一條可參考的路徑。

上一篇:孵化現象與藝術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中學生德育缺失探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