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語文識字訓練管理論文范文

2023-12-31

語文識字訓練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將小學語文教學的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進行有機整合,是教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通過閱讀基礎進行課文縮寫教學的實踐,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并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本文圍繞如何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有機整合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文訓練;整合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生活、閱讀等方面的積累還不夠充足,這也就影響了小學生在作文中的創作。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閱讀更多類型的文章,拓展自身閱讀方面的廣度,利用有效的閱讀積累豐富的素材,并在作文寫作中靈活運用。通過廣闊的閱讀提升學生認知范圍,豐富思想感情,為語文學科提升打好基礎。由此可見,教師應將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有機整合起來,以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有機整合有何意義

(一)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進行有機整合,可在一定范圍內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與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通過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有機整合,能幫助小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豐富寫作素材,并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能力,提升教師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二)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傳統語文教學以灌輸語文知識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此外,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還不充分。因此,教師在課堂語文教學中應及時有效地對小學生學習做出指導,以學生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提倡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學習,以有效的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相結合,促使學生能夠在豐富的教學方式下感受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以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三)擴展學生語文思維

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有機整合起來,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思維。在實際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往往被教師分離開來,小學生不能將自己在閱讀中感受到的情感,在作文中及時、有效地表達出來,長此以往,會讓學生逐漸忽視了閱讀過程中所碰撞出的激烈情感,也不能有效地將這種情感在作文寫作中抒發,學生在語文思維發散中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師應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接受高質量的閱讀教學后,得到真正意義上的作文訓練,提升小學生語文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閱讀與作文之間有怎樣的關聯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整合前,還應充分了解閱讀與作文之間有怎樣的關聯,兩者在教學目標、知識積累等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一)兩者在教學目標上相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促進學生能深刻理解文章,了解作者意圖,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這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通過教師的有效閱讀教學,學生能學會分析文章、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以及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應該如何表達。作文訓練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學習到文字、句子等語文知識,以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創作出更加優美的文章。

(二)閱讀的積累即作文素材的積累

學生只有進行有效閱讀,才能獲得豐富的知識積累,同時開闊學生閱讀視野,并獲得語文思維的發散,豐富學生想象力。學生通過深入閱讀并與作者在文章情感表達上產生共鳴,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中情感上的升華。學生將語文閱讀中積累的豐富知識,合理、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豐富作文素材內容,如名人名言、歷史故事等。在作文創作中以閱讀素材實現內容的豐富,幫助學生完善寫作內容的真實性,讓學生能夠在作文創作中流露真情實感,避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假大空”的現象。

(三)兩者在關系上密不可分

學生通過豐富閱讀的過程,即是寫作素材不斷積累的一個過程。豐富閱讀中積累下的寫作素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儲備更多的寫作材料,還能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作文寫作手法與事件表達方式。當學生在進行模仿寫作時,就可以根據寫作要求運用適合的寫作手法與技巧,完善寫作內容。另外,教師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知識理解能力。學生在完成大量的閱讀后,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提升了思想層次,促進了語文閱讀與寫作的緊密聯系。

(四)閱讀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

對于學生來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幫助他們豐富了語文寫作的素材,激發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閱讀教學、作文訓練視為教學的一部分,將兩者有機整合起來,且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學生能準確輸出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能在寫作過程中熟練運用。學生通過閱讀獲得真實情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并獲得語文思維能力的發散,同時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有機整合具有積極意義,閱讀可以激發學生語文習作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有機整合策略

(一)以閱讀教學,提升學生模仿寫作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模仿寫作是教師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模仿寫作的對象大部分來自課堂上已學習過的文章內容,一般模仿寫作以模仿學習過文章的用詞、語句連接以及思想表達等方式為主。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因此,語文教師在小學生作文訓練中應引導其將這些獨有的特色應用到自己的作文創作中,通過這樣的寫作形式可以豐富學生作文內容。同時,也使得學生的作文在層次上更加分明。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模仿寫作不能說是完全的文本創作。任何人在寫作積累中,模仿寫作是必須要經歷的。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此時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不足,自主創作的能力也有待提升,而通過模仿課堂所學文章的寫作手法、文章結構、語言表達方式等,可以幫助學生在作文創作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講解《他像一棵挺脫的樹》這一課的時候,教師應重視學生對于文章中描述人物精美語句的記憶,文章中有多處巧妙描述人物的語句,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模仿寫作的重要素材。在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者描寫人物的思路做出總結,以豐富并幫助學生厘清模仿寫作的思路。

(二)以閱讀教學,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將閱讀獲得的豐富素材靈活運用在寫作中,能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快速形成整篇文章的構架及寫作思路,并在寫作中加入積累的素材,促使學生在創作中更順暢地表達文章中的情感,提升作文寫作的紀實性。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時,學生通過閱讀獲得語言的輸入,而作文訓練是經過閱讀后的語言輸出。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或引導學生選擇適合閱讀的素材,這對作文訓練在很大程度上有重要意義。通過將閱讀中積累的素材在作文訓練中應用,為學生降低了作文創作的難度,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篇文章講述的是在一次地震中,父親不顧艱難,不放棄挖掘,終于救出自己的兒子和他的同學的故事。這篇課文以父愛的偉大為主線,描述父親在地震中經歷各種艱難,救出兒子的場景。通過文章的閱讀,學生能深刻感受到文章中父親救子的情感,感受文章中所傳達的父愛。只要心中有希望和愛,就能成功。教師可以在完成閱讀教學后,讓學生對這篇文章的深層內容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以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父親,并在領會文章中描寫技巧和寫作手法的基礎上,將自己對父親的情感在作文中表達出來。

(三)在閱讀中激發情感,豐富寫作情感

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缺少了閱讀教學中的興趣,也對學生作文寫作訓練的積極性造成了負面影響,學生也不能主動地進行語文閱讀,只將作文訓練當作一項學習任務來完成。這就逐漸使得學生對作文這項學習內容感到難以完成,甚至引發學生對作文訓練的反感,從而無法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有機整合,提升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字帶來的樂趣,提升學生對作文訓練的興趣,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同時,激發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擴散思維,提升閱讀能力。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這也是學生寫作水平、寫作效果提升的關鍵。模仿寫作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并掌握相應的寫作方法,但如果學生不能真正化為己用,在之后寫作中也就不能真正地提升個人寫作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內容教授時,教師可以在正式進行授課前,讓學生先寫一篇關于母親的文章,將自己對母親的真實情感用已有的寫作手法表達出來,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分享自己的作文內容,這樣學生可以感受到他人是怎樣描述母親的,獲得學習寫作的機會。而后教師通過對《第一次抱母親》這篇文章的詳細教授,引導學生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及情感表達。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在之后的寫作中能結合自己實際生活以及文章中所學來表達情感,豐富作文內容,從學生的有效閱讀中激發情感,并在寫作中豐富情感。

(四)重視閱讀后讀后感的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的閱讀成果體現是在閱讀后寫讀后感,以寫讀后感的形式讓學生將閱讀后的感悟寫出來,這樣的作文訓練方式能強化學生對已讀文章的印象,并能促進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有效提升,在讀后感寫作中將自己對文章理解后的真實情感抒發出來。教師應重視讀后感的寫作訓練,這也能幫助教師在課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根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閱讀與作文訓練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作文訓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將它們在教學中重視起來,并進行有效整合,讓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在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發揮積極作用,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曉霞.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

[2]張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提取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

[3]張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華夏教師,2019(29).

[4]高小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0(28).

[5]吳朝華.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9).

[6]黃海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整合路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10).

[7]寧玉仙,曹子君.全國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優課經典教學培訓感悟[J].家長,2019(10).

[8]黃細纓.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整合模式的探究[J].課外語文,2019(33).

作者簡介:李克新,1974年生,山東新泰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作文教學。

語文識字訓練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作文,是學習語文綜合訓練的主要手段。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語文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那么,如何從有效的途徑在“學法”上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呢?我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收效還是不錯的。

關鍵詞:基本功;積累;真實;興趣

一、從低年級開始訓練基本功,為命題作文打下基礎

小學作文訓練究竟應該從哪一個年級開始,多年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應從三年級開始,理由是,低年級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不多,不能作文。我以為這樣理解未免偏頗。固然,低年級語文教學是以識字為主,但并不意味著三年級以前沒有作文基本功訓練。如果低年級語文課只抓識字閱讀訓練,到三年級命題作文時,就會遇到很大困難,《大綱》明確指出:“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種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這分明告訴我們,小學作文訓練應該從一年級抓起。

我以為,基本功的培養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一年級加強學生口語訓練,指導學生看圖說詞,組句;第二步二年級側重寫話訓練,引導學生認識并實際運用完整句子;第三步三年級步入片斷訓練。循序漸進的方法可以平緩命題訓練的難度,學生更容易接受。

二、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在閱讀中積累素材

學生作文提筆難、內容空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養成留心生活、細心觀察的習慣。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首先要求學生做生活中的細心人,從點滴做起,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賞公園美景;參加義務勞動;參觀商店、工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觀察一個人的表情,兩個人的對話等。甚至可以放寬范圍,讓學生寫動畫片或電視劇中的角色,描述他們感興趣的游戲等。抓住有利時機,及時啟發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從而增強學生發現、捕捉生活的能力,并且及時地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來,寫作材料就能源源不斷。

同時,閱讀是作文的基礎,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和寫的關系是緊密結合的,讀是基礎,寫是目的。讀能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積累寫作素材;讀能使學生積累詞匯,提高表達能力。讀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

開展讀書活動,在班內設立圖書角,利用閱讀課用于學生閱讀,在閱讀的時候,向學生指導讀書的方法,讓學生把優美詞句、精彩段落和心得抄到讀書筆記上養成讀書必動筆的習慣,并要求學生擠時間背下來。為作文積累了語言材料和寫作材料。搞課外閱讀知識競賽,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覺閱讀的習慣,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

三、轉變觀念,激活思維

此外,傳統作文教學觀認為,只有歌頌美好生活、贊揚偉大精神、表明遠大理想之類的文章,中心才算是健康向上的,值得倡導的。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學生習作似乎成了樣板戲、八股文。這種千篇一律的要求,不但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在思想上也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虛偽”的感覺,與教師所期望的結果適得其反。

鑒于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將所見、所聞、所感用文字的形式真實地表現出來,不必刻意粉飾,哪怕是反映社會的陰暗面,或是對某種社會現象表示困惑、迷茫甚至是批判,真正做到“言論自由”。于是,學生們的思維被激活了,作文真真正正地成了他們抒發情感、交流思想的方式。

四、多作表揚和賞識,提高寫作熱情

寫作的學習過程中,積累內容、訓練技法非常重要,對待作文的積極性也是不可或缺的。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強化手段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消極強化手段——懲罰; 另一類是積極強化手段——賞識。實踐證明,學生對懲罰往往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逆反心理),而對賞識卻欣 然接受。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貫徹以賞識為主的原則,因為它是比懲罰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措施。

根據這一原理,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運用賞識,把它作為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積極強化手段。作文有優劣之分,但學生渴望得到贊賞的心情和作文的勞動是共有的,在評改中用贊賞的目光去尋找優點,使用使用符號、批語和評分高亮,是一種極好的鼓勵。評講時進行提名或范讀。組織班級作文競賽,用獎勵激發學生競爭心理。多多贊賞,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作文訓練與寫句子不同,是一個綜合能力的培養過程,不僅要注重素材的積淀,一個循序漸進的進步過程,也要在作文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提供一個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的空間,解放其思維束縛,開闊其寫作思路,使學生能在作文中盡情地傾吐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的寫作天賦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寫作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管理局中學附屬小學 746010 )

語文識字訓練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語文與生活聯系密切,語文的學習、訓練與生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把大小課堂有機的結合起來,即把語文學習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也是進行語文基本訓練的有效途徑。

一、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學習語文:家庭生活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時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生活中度過的,對家庭生活最熟悉且感受最深。這些,這就給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了有利條件。讓學生從生活中悟出生活的道理,學生具有善于模仿的特征,在生活中無意識地進行了聽和說的訓練,而聽和說也正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

在學校生活中學習語文:一堂堂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社會經驗去感知、感悟語文,把課文放到生活中去,真正從生活中得到感悟和體驗。語文學習內容與學校生活的有機交融,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樂趣。

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社會生活是個更廣闊的領域,是語文交流運用更廣闊的天地,要不斷去認識社會,融入社會。課本中許多文章都能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些正是從社會生活中體驗出來的,語文的學習與社會生活也是緊密相連的。

二、語文教學離不開生活

語文教育源于生活、適應生活、服務生活。在信息量急速發展的今天,電視、電影、網絡等給學生們帶來了信息,帶來了各種知識,豐富了他們的閱歷,拓展了他們的視野,積累了他們寫作的素材。這些對學生作文訓練時有很大的幫助。語文離不開觀察,在課堂上教師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學生要到生活中去實踐、去學習觀察、觀察自然中的人物、景物,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通過審美體驗陶冶高尚的情操,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促使學生運用語言文字來描繪祖國的秀麗山河,抒發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同時訓練學生在語文中所學的字、詞、句的運用。

三、語文學習要立足生活大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習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p>

語文教學可以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動腦、動口、動手,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和各種技能訓練。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教學進程的不同去進行設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有靜有動,有機結合,形成真正富有藝術特色的大課堂。從小組活動、班級活動到學校大型活動,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在教學中,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共同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把語文課上得生機勃勃,使語文學習充滿無窮的樂趣。我校申報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管理研究”的課題,筆者參加了課題的研究,本人領導了“校園文化建設”子課題的研究。為讓學生用真情實感表達出對社會、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健康的個性,我的具體做法有:1.在聽、看、想上做文章。學生把每天從家庭、社會聽到、看到的新鮮事情記錄下來。2.央視“早間新聞”“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欄目辦的有聲有色,教師進行適當剪輯播放給學生看,給學生營造一個“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開放式學習氛圍。3.吸收多元文化,引入名著及詩文選讀。以人為本,把閱讀的設計主動權交給學生。4.搞好文學社團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我校早就成立了“映山紅”文學社,編輯印刷《映山紅》社刊,給學生提供耕耘的園地。5.熱點追蹤,開展社會調查。以文學社成員為主,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深入工廠農村進行社會調查。在指導學生課外小組活動中,取得顯著成績。我小組寫出的調查報告《從山、海、路、城、區位優勢,看大珠山的經濟發展前景》,《從山、海、路、花、寺看大珠山的旅游經濟開發》《從鑿石、撈沙、森林防火看環保的重要性》等獲得國家環??偩值谋碚锚剟?。校本課程《走進大珠山》獲黃島區校本課程一等獎。

實踐證明,回歸生活的語文教學大課堂不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更新了教育觀念,使學生跳出課本,走出教室,邁出校園,融入社會,實現學校的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的鏈接,對促進語文教學改革,落實素質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

彭德生,山東青島市黃島區濱海中學教師。

語文識字訓練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識字的教學,因為小學生還處于懵懂階段,對于漢字知識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而漢字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也應重視多媒體的重要作用。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多媒體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將識字教學形象化,以此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延伸對漢字的掌握。

一、前言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部分。而低年級的學生因其年齡小,在學習中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并且對生動有趣的事情感興趣。傳統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致使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诖?,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降低識字教學的難度,同時應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價值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導學生發言時,會因為自身的口音等問題影響學生的發音。如果教師發音不規范,會對學生的識字學習造成消極影響。而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識字教學匯總,對每個漢字拼音使用標準的普通話朗讀,學生能夠根據標準的發音進行識字學習,從而快速掌握識字與拼音知識;另外,多媒體課件增強了語文知識教學的形象性及生動性,能激發學生對識字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心理發展并不成熟,不能理解事物的抽象概念,只能認識具體的事物形象。而多媒體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直觀地觀看漢字的演變過程,為學生創造出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钴S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

三、多媒體在識字教學運用的途徑及方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識字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識字知識的興趣,讓學生通過教學情境能夠主動探索語文知識,且自主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以此改變傳統語文教學課堂乏味、枯燥的刻板印象,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掌握識字知識。

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可加入適當的音樂或動畫,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受,帶給學生全新的識字課堂體驗。音樂、動畫及顏色等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迅速產生好奇心及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學習中。比如,在學習同一部首偏旁的字時,教師可設計一個小游戲吸引學生,教師利用多媒體與投影儀,將“摘蘋果”游戲展示出來:每一棵蘋果樹上的字是同一個部首偏旁,而樹上長滿了蘋果,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學習的漢字。之后,教師教導學生該生字的拼音及含義,學生正確讀出這個漢字的讀音,并了解漢字含義時,教師點擊這個蘋果,該蘋果會落下;如果學生發音錯誤時,教師點擊該蘋果會毫無反應。另外,教師也可以打地鼠、猜字謎等方法,為學生創設出輕松的教學情境,寓教于樂,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語文知識。

2.形象化教學,強化學生識字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也可采用形象教學法。形象教學就是教師對漢字進行形象描述,使用形象化的記憶方式理解漢字含義。尤其是小學語文中大部分漢字為象形字,還有一部分為形聲字。象形字的教學,低年級學生不具備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學習這些漢字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解釋象形字的特點及淵源,讓學生學會聯想記憶法,加強對漢字的了解。

針對形聲字的教學,教師可形象化教學。小學語文所涉及的形聲字較多,并且字體筆畫也多。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需對這些形聲字逐一講解,讓學生掌握它們的特點。有些漢字同音還同形,只憑借教師的口頭描述,學生很難把握漢字的應用及寫法。因此,教師應利用多媒體相關教學設施,將漢字的特點、結構等通過動畫、影像等方式為學生直觀地呈現出來,同時給予學生形象的知識講解,以此增強學生的識字效果。比如:載與栽這兩個漢字,教師可搜索相應的動畫,載的動畫是一輛校車載滿了學生,這是可重點強調“車”“載”人,并且在旁邊注釋拼音;而栽的動畫是,栽花或者栽樹的過程,花與樹都屬“木”,這就是“栽”與“載”的區別。這種教學方式既教會學生發音,同時也為學生解釋出兩個漢字的含義及用法。

3.細化結構展示,指導學生書寫

漢字除拼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結構,有上下結構、包圍結構,以及左右結構等。教師提前設計好多媒體課件,在識字教學中呈現出漢字的多種結構,通過田字格的展示,可以規范化漢字的書寫結構。教師可隨機挑選一名學生,讓其選擇出一些漢字,教師將這些漢字的結構、偏旁、筆畫順序在田字格里示范出來,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為檢查學生的練習效果,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制做出這些漢字的教學課件,將每一個漢字結構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對漢字結構進行分析,檢查自身是否有書寫錯誤,規范學生的漢字書寫。為有效提升學生的書寫積極性,教師可挑選部分學生,利用投影儀將他們的書寫成果展示在大屏幕上,以此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展示漢字結構,提升了小學識字教學效率,也提升了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能力及理解能力。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將小學語文與現代化教學有效結合,能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并顯著增強教學效果。

語文識字訓練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21世紀初,互聯網教育進入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基礎教育開始較全面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明確提到“加快終端設施普及,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云學習、翻轉課堂,這些新型的教育教學形式,徹底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電子教材、電子書包悄然走進校園,賦予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學習?”新的內涵。天津市北辰區模范小學緊隨時代腳步,將優學派借鑒到課堂中,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優學派支撐下的小學語文識字課教學模式研究,并初見成效。

【關鍵詞】電子書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學模式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更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新課標中對低年級的識字量有明確要求:“1-2年級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辈θ绾芜M行識字教學有明確的規定。這是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而作出的恰當的決定,也是為了實現“將識字寫字和發展語言,與閱讀寫作巧妙結合起來”的目的而提出的現實的科學規定。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識字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校部分語文教師開展了優學派支撐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模式的研究,先后組織開展了課例的展示,教學中的困惑討論、反思,識字教學的經驗交流等校本教研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讓我們在認識上逐步達成共識。我們認為,識字教學要富有情趣,課堂上要千方百計地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采用多種形式、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老師要依據漢字的特點和學生認知漢字的規律,把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養成根據漢語拼音音階讀準字音、依據漢字造字特點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和在語境中理解字義的良好學習習慣。把優學派中的豐富資源運用于識字教學,給課堂教學面貌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利用優學派中的各種資源逐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反饋形式更加豐富,也更有趣味性,隨機評價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逐步形成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游戲中愉快地完成了課堂學習任務,游戲結束后的數據統計,讓教師及時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隨時改變教師的教學內容,達到以學定教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校經過數次的“實驗——研討——再實驗——再研討”的校本教研活動,初步形成了小學低年級識字課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活動分為五個階段,即“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學習,識記生字——漢字描紅,指導書寫——語境應用,拓展提升”。共分成十一個環節,如圖1所示。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信息化的學習環境中,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識字內容相整合,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創設出學生喜歡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學習內容,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反復再現學習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而且可以加快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心理學家布魯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钡湍昙壍膶W生以形成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聲音、顏色、動作更感興趣。順應兒童的心理發展,教師在識字課的導入環節要努力創設有趣的識字情景,彌補他們生活經驗的不足,誘發他們學習新知識的飽滿熱情。

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操場上》時,教師播放本校學生大課間在操場上活動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將課堂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操場上的那份快樂也帶到了課堂上。在這樣的心情下開始快樂的識字教學習?!秳游飪焊琛芬徽n,教師創設“羊村”運動會的卡通情境,將學生帶入熟悉的動畫情境之中,和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一起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的心情不再因為課堂而疲乏和倦怠?!兑掠炅恕泛蛯W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于是就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資料感受下雨前的烏云滾滾的景象,引領學生順勢描述出自己的感覺,從而揭示“要下雨了”的課題。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只要教師留心學生日常生活內容和興趣愛好,就不難創設學生喜歡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走進快樂的識字課堂。

新課標中提倡課堂要注重啟發,注重探討。而啟發和探討來源于思考和質疑。因此,在揭示課題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為學生初讀課文做好鋪墊,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認真發現的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孩子的學習欲望被調動起來了,接著要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利用優學派中的“諾亞”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跟讀課文,既可以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也可以熟悉要學習的生字新詞。然后讓學生在平板上將本課要學習的生字詞圈畫出來,圈畫功能為動態學習的呈現提供了最理想的平臺,改變了當前單調的印刷教材,使得數字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有效互動。這樣學生通過動眼看,動耳聽,動腦想,動手做,多種感官協同積極參與認知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三、自主學習,識記生字

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并在語境中抽出生字后,利用優學派中“諾亞”資源中的“漢字學習”進行學習,該功能為學生呈現了本課需要會讀、會寫的生字,呈現的字卡中利用特殊符號對會寫字和會讀字做了區分,使學生的學習目標十分明確。借助“帶讀一遍”這個功能,學生一邊看著生字卡片一邊跟隨朗讀,可以讀準字音。每個生字卡片點開后都有詳細的講解,例如“麥田識字”,以動畫的形式讓一些生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畫面,幫助學生記住字形,還有組詞、筆順等學習內容。這樣,教材中每一個單調死板的生字,在平板上都成為一個個動態的生字,學生可以用耳聽,動手寫,動口讀,用心記。教師不必再一一講解每一個生字。由此,一方面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也減輕了教師的課堂負擔。學生在自學后可以利用“趣味屋”中的游戲檢測一下自己的學習狀況,通過游戲后的反饋學生能夠發現自己自學時不足的地方,從而再進行重點難點的學習,以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自學效果。

教師要檢測學生的自學效果。電子書包中的反饋、評價功能則派上了用場,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每完成一個游戲后,教師既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過程性評價,又可以以學定教,更好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利用電子書包中的“隨機抽取”“搶答”功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隨時準備被抽中,隨時準備展現自己的學習效果?!靶⌒苌涫帧薄岸返厥蟆眱蓚€游戲一個是檢測學生的組詞能力,一個是檢測學生的識記生字的效果,以游戲的方式呈現檢測的方式,既讓學生樂于接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后的數據統計又讓教師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的情況,教師隨著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游戲后的統計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反饋在學生平板上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自己了解自己對知識掌握的水平;二是教師對學生做題進度、速度的了解;三是教師對全班同學完成質量的了解;四是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了解。

四、生字描紅,指導書寫

教師借助“諾亞”資源,引導學生自己學習書寫漢字?!胞溙锩杓t”功能,一方面讓學生邊讀生字邊描紅——既強化了學生讀準字音,又展示了正確的筆畫書寫順序;另一方面,當學生出現錯誤筆順或者不規則筆畫時,平板上都會有所警示,讓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書寫的錯誤?!皾h字聽寫”功能優化了“白紙黑字”的聽寫活動,雖然教學活動實質就是聽寫生字,但是學生利用“漢字聽寫”功能,很好地利用動態的人機交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語境應用,拓展提升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在識字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一課時,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有四個:呢、嗎、呀、吧。這四個生字都表示語氣詞,于是教師在學習完四個生字后,出示了這樣一個練習:

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 )?

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 )?

是要下雨了( )?

你快回家( )!

我們正忙著搬東西( )!

我正忙著捉蟲子( )!

學生依照情景將合適詞填到句子中并且試著讀好句子表達的語氣。這樣在語言情境中,體會了語氣詞的作用,而且進行了朗讀訓練,從而體現了在語言情境中識字的原則。

語文識字訓練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后的繼續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幾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得出的結論:激發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孩子識字能力。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創設識字情景

教師應努力創設好的學習情景,提高學生對生字的綜合運用能力。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就要以各種活動和游戲為載體,如:打牌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走迷宮、“抓特務”游戲等,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以玩激趣,以趣促學。漢字最主要的特點是以形表義、因義而音。創設識字情景能提高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掌握漢字的要領。例如語文第一冊中“日、月、火、山、木、土”等字,都是實物的形象。如:教“水”字時,我首先出示甲骨文的“水”字,請同學們猜:這個字像什么,學生很容易看出像一條小河,那么“水”字就很容易掌握了。又如出示“馬”的古字,學生也很容易認出是一匹奔跑的“馬”。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初步領略了漢字的神韻,就能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這種學習是有趣、有效而記憶深刻的。

二、在游戲中體現識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勢。根據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如在教學新課程“一年級下冊識字7”時,教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含義時讓孩子們“搭一搭”“演一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復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游戲。如“斗”字的筆順,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寫?“斗”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復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游戲。

三、使用字謎識字法

字謎具有益智性,也是學生極感興趣一種活動,運用字謎來識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義,同時還能鍛煉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如:“一點一橫,叉子抵門——文”“日月同輝——明”“二人同行——從”“五木同在——森林”等等,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了字,長了識,取得了良好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張場,創新潛能得以徹底釋放,教學活動中就不能僅僅簡單地把生字教給學生,而是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引領者”,積極地為學生主動識字提供條件,引領學生主動尋找識字的一些規律,支持學生的自主發展。以上僅僅是本人教學實踐中于此方面總結到的幾點經驗,現不揣冒昧提出,就教于各位同仁。

上一篇:電視文化理論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汽車工業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