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技與業務融合范文

2023-09-28

科技與業務融合范文第1篇

有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幾點思考例文

黨的建設是黨的工作的屬概念,又是黨務工作的種概念,它是指黨為保持自己的性質而從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動.東星資源網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有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幾點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與業務融合范文第2篇

【摘要】良好的企業文化能提高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凝聚力,推動企業改革,帶動企業發展。處理好重組企業文化的融合問題,就能使企業優化資源配臵,提高競爭力,實現1+1>2的規模效應。

【關鍵詞】企業文化 重組融合 核心競爭力

一、前言

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指出,要“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質量”。在當今市場經濟競爭的洪流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聯合與重組,是根據經濟發展趨勢和企業自身特點,順應經濟規律,尋找適合自身發展,整合優勢資源,提高競爭實力從而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方法,也是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和焦點。

2010年我們大橋局三公司重組并入中鐵港航局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順應而生,目前,公司在產權重組、資產重組、業務重組、人力資源重組等方面取得的不錯的成績,在短時間內,公司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重組得以實現。與此同時公司企業文化的重組融合也不能忽視,不能忽視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許多企業通過改革重組,雖然規模擴大,但卻難以創造出1+1>2的重組規模效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企業文化融合在企業重組中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所致。因此,我們應當著手加強企業文化的融合,減少因文化差異而造成重組的不和諧,實現重組企業的平穩對接,提高各層級管理人員對新企業的認同感和執行力。

二、企業文化的內涵

既然重組中企業文化融合如此重要,那到底什么才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呢?

它并不是平常人們認為的幾組有氣勢、且放之四海而皆可用的標語口號,也不是經常組織員工的文化娛樂活動,更不是放在嘴上說,紙上寫,掛在墻上的榮譽稱號牌子。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倡導、積累,經過篩選提煉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以企業最高目標、共同價值觀、優良作風、行為規范、標識、環境等為主要內容的,能夠激發和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的總和。

實質上,企業文化是以人的管理為中心,以培育企業理念為核心內容,以規范組織、員工行為為基本手段,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的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同時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具有延續性和保持性,同時具有變革性。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上層建筑,是企業的靈魂和潛在生產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對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企業文化好比是企業的精氣神,它能有效的激活企業其他模塊為了企業戰略目標持續健康的運行。大橋局三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經過長期經營生產活動,針對自身的企業特色,濃縮成八個字:跨越天塹,超越自我。它象征著一種力量的征服,既代表橋梁的跨越,也表示前進中存在的艱難,表明企業員工強烈的進取意識,又折射出一種勇于戰勝困難的氣魄。如果說“跨越”是實在的行動,那么“超越”便是一種理念,是企業和企業員工所為之追求的主觀目標。這八個字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我們每一次成功的跨越,都為下一次更激動人心的超越奠定基礎,而不是滿足于所取得的成績,止步不前。所以說,“超越自我”是超越企業的既有,是一個現代企業和企業員工必備的憂患意識。只有超越,只有與時俱進,企業才能進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創新才能發展,創新和發展的基石是科技,這兩點又都需要人去完成,所以,以人為本,科技領先,創新發展又構成了我們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進而,三公司的企業文化就為構建

“效益三公司、品牌三公司、文化三公司、和諧三公司”提供精神支撐。

三、企業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問題

現在三公司處于重組并入港航局集團的關鍵時期,各項重組工作都在緊張有序,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隨著進度的深入,重組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開始浮出水面。自然,企業文化的重組融合也不可避免要碰到很多阻礙和問題。包括物資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但是越有困難和阻力,企業文化的融合就越發顯得勢在必行。要知道現在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核心力的競爭,企業文化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源泉,最先進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進行管理,企業經營者必須注重企業文化的融合和價值觀的塑造,這是全球企業不可逆轉的大勢。 1.企業文化融合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保障。

加速文化的融合,追求“文化溝通”和“雙贏思維”發展,“協作競爭、結盟取勝、雙贏模式”是美國著名麥肯錫咨詢公司提出的21世紀企業發展新戰略。 在了解了企業文化的內涵之后,我們知道每個企業會因發展歷程、發展目標、經營理念、隊伍素質、地域觀念等各有所不同,所形成的企業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異。譬如三公司主業立足于橋梁建設,則有“跨越天塹”為之相呼應。那么在企業重組過程中,企業文化的互相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重組中的文化融合不是雙方或多方原有文化的簡單疊加,而是要把握規律性,必須對企業新文化進行一次務實的篩選再造。融合中最大的障礙在于管理者如何彌合不同文化差異的企業及其員工在重組中面臨的矛盾沖突,如企業的觀念層、制度層、物質層等。如果忽視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可能會導致企業重組質量差、效率低下,競爭能力減弱,難以持續發展,就會出現“貌合神離,形連心不連”現象。只有做到取長補短、揚優避劣,形成“結盟取勝、雙贏模式”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更有生命力、凝聚力和競爭力。

2.提升管理水平需要企業文化深度融合

大量事實告訴我們,企業管理不能單純依靠行政和制度約束管理員工。而企業文化具有一種以價值觀為導向的內在驅動力和執行力,它貫穿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深入到企業員工的精神之中,指導著他們的日常工作和行為規范。因此,我們要把剛性的行政制度與柔性的企業文化結合起來,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偉的事業凝聚人,用科學的機制激勵人,用和諧的環境熏陶人,充分調動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促進企業持續有效科學發展。 3.面對企業重組中的企業文化融合問題,由于文化心理差異存在,不可以避免的容易出現這樣幾種情況和問題:

一是價值觀的不同,使企業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會出現不同甚至相反的認識、取向和行為選擇;二是經營理念不同,使得企業在市場定位,經營方式、產品開發等方面決策困難以致造成錯誤;三是思考和解決問題方式不同,造成來自不同群體員工日常工作中的矛盾和隔閡,甚至出現明顯親疏,影響隊伍團結;四是文化差異最終體現為員工素質差異,表現出方方面面不和諧因素,使企業重組后貌合神離,甚至格格不入。重組中的文化融合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發揚改革創新,求真務實的精神,把文化融合作為重組工作的重要內容,通盤考慮,全面部署,把工作抓實、抓細、抓具體,切實抓出成果。

四、重組企業文化融合需要經過三個階段。

企業文化的融合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循序漸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認為大體分為三個階段:企業文化整合---企業文化磨合---企業文化融合。

一、企業文化的整合階段。

1、

摸清雙方企業文化基礎,遵循規律,循序漸進,揚長避短。

企業重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文化的滲透與互融。在整合階段,主要體現在優秀企業文化的拓展傳播和共同學習與引進。要組織專門人員對雙方的企業文化進行調查研究和評估,了解雙方企業文化的特性,注意企業文化的差異和共同點,挖掘和清理重組雙方各自的文化資源。在此基礎上針對重組后的企業特點和經營情況作出思考,慎重取舍,做到取長補短、揚優避短。

2、 正確對待重組中企業文化差異。

在了解重組雙方的企業文化后,不可避免的要面對企業文化差異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1.尊重現實與歷史,不能一味的排斥對方的文化理念,要從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求同存異是企業文化融合的基礎。2.完善相應的制度建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和橋梁。企業重組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譬如由于思想的隔閡、認識的不統

一、觀念的碰撞、制度的不銜接而產生的問題等,一部分是可以通過完善改進企業制度來解決的。3.不斷的創新、增同減異是企業文化整合的關鍵。從長期來看,企業在發展,環境在變化,員工的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在這個關鍵時期內,只有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新鮮血液,才能增加相同性,減少差異性。

3、 處理好雙方企業文化的關系

首先是“強勢”與“弱勢”的關系。企業重組中,往往會出現強勢企業和弱勢企業。在文化融合中往往容易出現重視強勢企業文化,忽視弱勢企業文化的傾向。需要強調的是,強勢文化不一定是優質文化,弱勢文化不一定是劣質文化。關鍵是要看是否與重組后企業的發展戰略、行業實際、企業實際相適應。二是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企業文化的重組,不是雙方原有文化的簡單疊加,也不是全部推倒重來,而是在去劣存優的基礎上,用發展、提煉的理念對企業新文化的一次催生再造。要主要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挖掘整理本企業長期形成的寶貴文化資源。同時要用科

學發展觀和系統創新的思維對原有的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等進行整合和提煉,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在繼承中創新、在弘揚中升華。

二、企業文化的磨合階段

企業文化的整合準備工作處理好后,要想順利完成重組,實現強強聯合,更加需要一個處理企業文化沖突的磨合期,以減緩兩種文化面對面的硬接觸。企業文化的磨合階段工作不能操之過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1. 要注重建立和完善重組后的企業理念體系,并通過各種形式和手段在企業內進行宣傳貫徹,深化到企業日常生活和經營活動中去,特別是要重視用新的企業愿景、價值觀念、企業道德和經營理念來統一員工的思想,激勵員工的斗志,形成為新的發展目標而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 2. 要注重企業制度文化的建設,把企業的基本理念體現到各項規章制度中去,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去,轉化為員工的工作動力和自覺行為,使企業文化在磨合中逐步步入快車道。 3. 要注重全員參與,內部交流經?;?。在企業文化的磨合期,溝通是最關鍵的環節。文化融于交流,沒有交流就達不到真正的融合。正如鄧小平同志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重組后的企業文化影響的是全體企業員工,只有把它以各種形式貫徹到員工中去,接受現實的洗禮,接受實際經營活動的鍛煉,才能夠不斷總結提煉完善,從而得到符合企業實際的健康、成熟的企業文化。 4. 要加強企業物質文化的建設,統一企業標識、塑造企業新的品牌形象。雖然這些只是企業文化的外延部分,但是能夠對文化觀念的融合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促使員工產生相同的群體意識,接受相同的文化觀念。在實施過程中,其本身就是

統一思想、整合觀念的過程,也就是企業文化有機融合的過程。

三、企業文化的融合階段

企業文化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不能獨立存在。它最終是為了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保持企業健康高效的運轉。所以重組后的企業文化要推廣運用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去,優化資源配臵,合理交流人員。

1. 提高資源的配臵能力,進而推進重大項目工程的實施,促進生產規??焖贁U大,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風險共擔,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以好的發展態勢和良好愿景目標感召員工。

2. 構建和提供相應的平臺,便于各個項目之間可以互相參觀學習,拾缺補遺。在工作中要善于抓典型,樹模范,用各種渠道給員工指明方向。進而讓企業文化滲透到管理中去,使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3. 重組企業間人才合理交流。把握好企業間的人才滲透,使重組企業的管理人才可以交流使用,因為企業文化的最大載體在于員工,員工的一言一行都能體現企業文化的指導作用,加強人才交流,有利于加速推動企業的觀念轉變,使得重組企業文化更好的融入企業運作中。

經過這三個階段后,企業文化的融合最終要體現以下四個方面的融合:

1. 思想融合。思想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基礎,通過思想融合來推進制度融合、管理融合、行為融合,實現最終的文化融合。在思想融合中堅持以“融情、融心”為切入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建工作,實現人的情感相通與心靈相通。

2. 制度融合,是文化融合的重點,只有企業的制度融合了,重組企業才會政令統一,

步調一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個企業。企業所有的改革思想和措施都必須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最終固化于制。

3. 價值觀的融合,是文化融合的保證,對于重組企業來講,價值觀的融合,形式上是文化的整合,而實質上是一次文化再造,其核心就是提煉與確立企業的新文化理念。文化融合的最終目的是建立起新的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的靈魂則是體現其價值觀的文化理念。所以我們要建設一個符合企業實際、提升企業形象、滿足企業發展戰略、具有時代氣息、企業特色、健康向上并為廣大員工普遍認同的企業文化體系,從而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的和諧一致,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的和諧一致,企業文化優勢與競爭優勢的和諧一致

4. 行為融合,是文化融合的關鍵,企業行為、領導行為、員工行為的融合才是完全的文化融合。在行為融合上,主要表現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五、結語

科技與業務融合范文第3篇

作為煙草行業商業企業,按照業務性質不同,可以大致分為管理、專賣、營銷和物流四大類,每種業務的職能各自不同但又有一定的聯系。從事黨建工作的同事,如果只通曉一個業務領域的事情,那么做起黨建工作就會有很大的局限性,更無法將將黨建工作與業務深度融合。我們所說的深度融合,是指在全面掌握黨建工作各項業務的同時,必須要了解其他業務門類的基本知識,將黨建工作的基本原理在各類業務工作中進行靈活運用。比如,安全員在做管理類的安全生產工作時,很多人對于黨建與安全之間的聯系認識得就不是很深入,甚至認為二者之間“八桿子打不著”的大有人在。事實上,如果能夠從近年流行開來的“黨政同責”一詞,就能夠判斷出黨建與安全的關系了,也就是說從前是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現在除了之前的“三必須”,還要再加上一個管黨建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的“紅線原則”也正是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出來的。若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更可以看出端倪,幾乎所有的省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都是由黨委負責人和政府負責人共同擔任的??吹竭@,你還認為黨建與安全沒有關聯嗎?

再來說說黨建工作中最常見的黨務學習與其他業務工作融合的問題。在專賣領域,和大家打交道最多就是《x 煙

草專賣法》,可能大部分專賣人員最為關注的,也是各類考試中最??嫉木褪欠l,這種行為罰款多少,那種行為適用哪個法條等等非常具體的問題。但是,在執法過程中,對于執法者來說,更重要的不是讓你把條文背下來,難道你還能手捧著專賣法的文本去執法不成?作為執法者更多需要考慮的是對于立法目的的認識和對于法律基本原則的理解。而要提升對法律基本原則的理解,單純地學習法律條文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這就需要從全黨、全社會,從依法治國方略的角度去把握,這不正是黨務學習的主要內容嗎?同樣,對于營銷工作來說,如果一名客戶經理對于中央關于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和精神實質把握不透,對于國家出臺的關于經濟方面的方針、政策不清楚,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一無所知,對于一些基本的經濟理論、經濟學現象一竅不通,想賣好煙真的是勉為其難。而這些相關的理論、知識,恰恰是黨務學習的主要內容。

綜上所述,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其實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當然,前提是不能脫離業務空談黨建,也不能只搞業務將黨建邊緣化,更不可將二者完全割裂開來搞“兩層皮”。黨建和業務說到底是捆綁在一起的,是充分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思來指導具體工作。

黨建工作如何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24 月 9 日,航空工業長風黨委組織召開 2020 年黨支部書記季度例會,學習貫

徹《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推進落實黨建“一貫雙改”、加強黨的領導問題和風險“雙歸零”自查自糾工作。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出席會議并圍繞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上了一堂輔導課,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周奇峰主持會議。全體黨支部書記和黨建部門全體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李偉首先就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給全體黨支部書記上了一堂輔導分享課。

要正確理解深度融合“深”的要義。落實黨建入章程,落實上級要求,形成上下互動,基層黨建工作是重點,黨支部書記是決定從上至下往深“走”的關鍵。要學會從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視角、新時代黨建高質量的要求和公司改革發展面臨的問題去思考為什么融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學習調研掌握工作聯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避免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融合的深度。要結合全年工作明確“融什么”,黨委要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支部層面就要聚焦跟進公司改革發展,帶好隊伍,解決人的思想認識問題,強化看齊意識,確保重點難點工作在哪里,黨支部工作就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到哪里,加大“第一責任人”履責力度,推進深度融合,既要解決短期的經營問題,又要著眼長遠看戰略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問題。要以科學的方式方法解決“怎么融”,從全年最

難的質量提升、“兩金壓降 ”和提質增效三大任務著手,積極發揮在解決發展瓶頸和急難險重問題中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企業發展賦能增效。要始終牢記軍工央企的性質和使命,發揮好支部書記“頭雁”作用,要善于結合型號任務,做好“育人”工作,既要產品出精品,更要項目出人才,善于利用熵增定理,研究學習、思想的問題,敢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刀刃向內,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把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生活擺進去,白天“走、干、看”篤行擔當,晚上 “讀、思、寫”學思踐悟,履行好書記職責,激活黨支部活力。

針對組織好、落實好全年重點工作任務,李偉要求

1

提高政治站位,明確職責內容。要做新思想新理念的“播種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做建設硬核戰斗堡壘的“深耕者”,按照《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定的 6 項主要職責、《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明確的 8 項基本任務將黨支部真正建成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要做改革攻堅的“帶動者”,在今年“雙線作戰”的形勢任務下,黨支部書記更要圍繞公司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經營“雙線作戰”攻堅任務,帶頭上,帶頭干,帶頭示范,扎扎實實履職盡責做表率,激活黨支部活力,提升黨支部組織力。

2

增強履職能力,提升基層治理。黨支部書記要提高自身政治理論素養。作為支部書記,不僅要達到“四個合格”,更要做到“五個過硬”,用好“支書達理”載體平臺,主動學、站上臺講,樹起黨的旗幟,立起干部標桿,做讓黨員、職工群眾“看得見”的書記;要統籌好“通識”學習和黨建“專業”學習,不僅要熟悉掌握黨建業務專業知識,更要了解知道公司業務發展、經營管理、市場開拓、團隊建設等方面的“通識”,才能有效促進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協同、統籌推進;要掌握調查研究工作方法,以科學的方法,多層次、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實際情況,了解職工訴求和狀態,靶向施策,精準改進,切實讓黨建工作成為公司治理的“壓艙石”、“定盤星”。

3

推進“雙向融合”,確保工作成效。要樹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把從嚴教育管理黨員落到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團結發動職工群眾工作落到支部,緊密結合公司科研生產經營任務開展黨支部活動;要加強黨員承諾踐諾,引導黨員創先爭優、攻堅克難,爭當生產經營的能手、創新創業的模范、提質增效的標兵和服務群眾的先鋒,發揮黨員在管理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要建強支部人才隊伍,

把黨務工作崗位作為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平臺,推進黨務工作人員與經營管理人員雙向交流,逐步形成一種認知和觀念,“想要給誰位置,先要給誰壓擔子”,“讓有為者有位”,切實將黨員骨干培養成有航空報國信念的人,將有航空報國信念的人培養成黨員骨干,匯聚越來越多矢志航空事業的人才力量;要建強硬核戰斗堡壘,強化行動支部的行動力度、深度和廣度,定好行動目標,明確行動項目,抓好行動載體,推進行動落地;要強化黨建共建工作,借助黨建工作平臺,加強共建交流和互動,取得技術共享、市場共拓、業務協同、團隊共進等多方面共建成果,借力全面打造公司治理新“硬核”,再塑發展新動力。

李偉強調

一季度,長風公司順利實現“開門紅”,奮戰“雙過半”的壓力正在眼前,黨支部書記要自我加壓、迎難而上、同心奮斗,團結帶領全體黨員職工聚焦主責主業,以硬核的作風擔當作為、以硬核的實力持續作戰、以硬核的速度大干快上,切實將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促進發展的成效。

會上,周奇峰輔導了《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并就深化開展中央巡視整改工作、推進“一貫雙改”和“雙歸零”、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提出要求。黨建文宣部對公司全年黨建重點工作作了說明,特種顯示事業部黨支部和工程制造部黨支部進行了工作交流。

黨建工作如何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3 黨組織在社會辦醫院發揮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對保證醫院健康發展、提升醫院業務水平、樹立醫院品牌等各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賀州廣濟醫院堅持黨建引領,深入開展“黨建強、發展強,群眾滿意”的“雙強一滿意”醫院建設,醫院黨委被評為自治區級、市級示范點,成功通過三級醫院評審,成為全區唯一一家社會辦三級醫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醫院黨委的組織下,黨員和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參與全市疫情防控,3 名黨員馳援湖北,這充分彰顯了黨建工作的巨大作用。

2020 年是全市基層黨建“提質聚力攻堅年”。醫院堅持把開展“基層黨建提質年”和“學科建設年”緊密結合,深入開展“兩個覆蓋”提質行動,在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中提質聚力,將從三個層面扎實推動醫院黨建提質增效。

強化思想武裝,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永恒的課題中提質聚力。醫院將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入開展“關注黨員成長·激發組織活力”輪訓,持續常態化開展科室“五分鐘晨學”活動,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八桂先鋒”等網絡學習平臺強化自學,引導醫護人員重品行、修醫德、鑄醫魂、精醫術。

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在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提質聚力。一是實行基層黨建工作清單化管理。制定責任清單,落實各

級黨組織領導和成員的責任,明確重點工作、具體舉措和時序進度,推動基層黨組織對單操作,逐一落實。二是全力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對標對表廣西兩新組織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基本標準,清淤點解難點通堵點,強弱項補短板,以黨組織建設規范化、黨組織管理星級化、示范點打造品牌化、黨組織工作信息化,持續夯實基層組織基礎,使醫院基層組織建設再上新臺階。醫院將優化黨的基層組織設置,科學合理建立黨小組,推行“三會一課”現場觀摩模式,促使基層黨組織基礎工作提質升級,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提升基層干部隊伍建設質量、提升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質量。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中提質聚力。一是開展“紅色引擎”行動。堅持抓黨建促醫院發展,以“建強紅色堡壘,選派紅色專家,開展紅色服務,強化紅色基因,開展紅色引智”為抓手,推動黨建工作全面融入醫院重大決策、科學管理、人才建設等各方面,深化拓展黨建+科研、黨建+??坡撁?、黨建+醫聯體等措施,切實抓好醫院的學科建設,提升醫院發展核心競爭力;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人人都是服務員”的服務理念,組織黨員及醫護人員從小事抓起,從細節入手,在服務環境、服務流程、服務質量、服務態度、服務禮儀等方面進一步創新,完善服務措施,優化服務流程,從根本上提高醫院管理水平,提升

科技與業務融合范文第4篇

摘 要

保險作為社會的“穩定器”,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兩種風險補償方式。兩者之間的區別理論界論述得已經很充分,但兩者的互補性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研究并注意發揮二者的互補作用,對中國市場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助于加強市場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可以擴大保險的覆蓋面,有助于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

從對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概念的不同界定中,可以概括出兩者間的關系: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同屬社會保障范疇, 有著共同的社會目的和社會作用。但它們是性質截然不同的兩種保險形式:社會保險的實質是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派生出政府與勞動者的關系; 商業保險的實質是企業與利益的關系派生出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因此我們認為,對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研究的重點應該放在金融混業經營的背景下賦予該理論新的內涵。 進一步拓寬其研究視角、研究思路及研究內容, 更好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融合的背景,以及目前的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緊接著是對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補性的分析,最后是對我國增強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互補性,提出合理化建議。通過分析論證,發展商業保險,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關鍵詞:商業保險;社會保險;互補性分析;

I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目 錄

摘要 ········································································································································· I 前言 ········································································································································ 1 1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進行融合的發展背景 ·································································· 2 2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存在的問題與現狀 ······································································ 4 3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互補關系 ·················································································· 7 4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協調發展合理建議 ···································································· 11 5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理論評論性總結及其發展展望 ········································ 14 參考文獻 ······························································································································ 15

II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對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相融合的研究

前 言

我國現行社會保障體制中,商業保險的保障作用是缺位的,或被弱化了。理論上講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有益補充,但實踐中似乎僅是相對富裕階層的補充。我們認為這一提法是有問題的,即使在美日等發達國家,商業保險也不僅僅是社會保險的補充,而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結合我國現行社會保險制度,主要針對商業保險對普通群眾的保險保障作用進行分析,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相結合的普通群眾保障制度模式,為切實了解普通群眾的保險保障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社會養老保險與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同屬社會保障范疇, 其共同目標是通過保險基金的增值, 為投保人提供穩定可靠的養老保障,以確保安全度過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多年來,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人壽保險囿于立法范疇、管理體制、性質、特點、作用、范圍、權利與義務關系的相異性, 兩者互不相融, 各自發展, 不利于養老保障三大支柱的建立。如今, 以保險基金入市為契機, 以資本市場為鈕帶, 實現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人壽保險的協調與發展, 是未來社會保障改革的基本走勢。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1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進行融合的發展背景

社會保險是以國家或者國家授權機構作為社會保險人,依法向公民強制征收社會保險費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用以對其中因年老、疾病、生育、傷殘、死亡或失業而喪失勞動能力或失去工作機會的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是一種用以克服風險的制度。

社會保險因為社會的發展應運而生。在建國初期,城鎮企業保險與社會保險混合,是一種不分險種的“一攬子”保險計劃,沒有失業保險的內容,在風險分散機制上,是以企業保險為主輔之以社會保險的混合制度。后又轉向企業保險,在計劃經濟時期,名為企業保險,實則由國家統一發放保險金。在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之后,進行了社會保障制度的探索,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的社會保險已逐漸完善險種內容,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建立起新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工傷保險制度和生育保險制度??偟膩碚f,我國社會保險的保障范圍還很有限,國家所能提供的保障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現有的社保不能滿足公眾的保障需求。例如,一個企業職工發生工傷,他自身的保障有了,但它由于工傷導致無法繼續工作,那他孩子教育問題又該如何保障?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國家以現有的保障機制該如何真正做到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由此可見,我國的社會保險還面臨著保障面窄的難題。

另外,由于社會保險的性質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保險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為目的的,既然是全民最基本的保障,又為了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以中國的綜合國力來看,社會保險只能以低費率向公民收取保費提供基本保障。對于通貨膨脹率高居不下的今天來說,社會保險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

現在,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領取養老金的人數超過繳納養老金的在職人員,中央的財政壓力日益劇增。如果老年人養老問題沒有充足的后援支持,那將會是一大社會問題。社?;鹩泻艽笕笨?,如今,用社?;鹜斗臕股市場,一方面可以拯救低迷的股市,另一方面,社保是百姓的“保命錢”,股票的投資風險誰來承擔?社?;鹬皇怯蓢乙幎ǖ膶iT機構進行投資管理,并不是像保險公司一樣有多年專門從事投資管理經驗的人才進行基金管理,從這方面來講,社?;鸬幕鸸芾頉]有保障。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在社會保險中,醫療保險也有免除責任,也有起付線的限制。在醫保中,有醫院級別的規定,有醫保用藥的規定,例如A類B類C類用藥報銷層次不一樣。而且在醫保中,醫療事故、健康體檢等是作為免除責任。這些免除責任公民該怎么報銷呢?另外,在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中,意外引起的醫保不給報銷,諸如此類的問題不難發現社會醫療保險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商業保險的存在就有了很重要的意義,商業保險可以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彌補社保在保障范圍、保障水平以及保險資金的投資管理等方面的缺陷,經營商業保險的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和技術手段可以向各種客戶提供多種保險產品以滿足百姓的不同需求,在這樣的層面上,兩種保障可以相互補充,相互融合。

當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相融合的時候,保險就可以吸取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各自的優點,避免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各自的缺點,滿足顧客的各種需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人們的經濟生活提供一個穩定的保障,這也使得保險保障可以達到高覆蓋的人群并且保險保障可以達到平民化,同時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相融合之后的保險將會是系統的、全面的、正規的保險保障。雖然我們國內的保險行業發展還不是特別成熟,但是在國外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實行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相融合的現象,并且這種趨勢已經成為保險業的主要發展趨勢和發展形式。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2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存在的問題與現狀

2.1 我國社會保險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1 歷史遺留問題

中國養老保障在從現收現付制向基金積累制的轉型過程中,存在著一個需要填補的漏洞,即體系轉型前參加工作職工的養老保險金來源。對于現在已經退休的職工,這部分的資金完全需要國家來進行彌補,也就是完全從社會統籌賬戶中支出;而對于體系轉型前參加工作、現在還未退休的那部分職工,國家需要拿出一部分財政資金充入他們未來的個人賬戶。

2.1.2 政策不完善,制度尚待規范

以醫療保險為例,統籌起付標準(起付線):社會平均工資的10%左右,相當與一個月工資最高支付限額(封頂線):社會平均工資的4倍左右(2.5~5.5萬元),因此說,大病醫療保險與原公費醫療和勞動保障醫療相比,水平下降較大 2.1.3 基金支撐能力薄弱無積累

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保險制度的建立,無積累,以代替為主支付養老金,欠費嚴重:養老保險欠費:398億元,涉及1/5企業失業保險欠費:67億元;醫療保險欠費:20億元替代率高:養老保險年缺口300多億元,養老基金收不抵支的超過20個省醫療保險費用增長過快,支付困難風險猜測和抵御能力差 2.1.4 社會保險治理體制不完善,治理手段落后治理體制

費率差別較大(最高為36%);統籌層次參差不齊;基金運營渠道單一,調撥.劃轉不順暢;不同統籌地區待遇標準差別較大;社會保險關系轉移:僅統籌地區內可以轉移,統籌地區之間無法轉移(繳費年限計算.視同繳費.個人帳戶為空帳)治理手段:業務量大,并且要求準確性.及時性;治理手段的落后直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質量差;信息化治理還有待完善。 2.1.5 部門眾多,手續繁雜。

社會保險機構之間業務交叉,內耗嚴重。這就造成了社會保險公司與商業保險公司之間經常引發沖突;

2.2 我國商業保險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2.1 商業保險內部發展不平衡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商業保險經營的主要險種有人身保險與社會保險。在人身保險中,主要有帶有儲蓄或者分紅性質的壽險,健康保險,意外險。在財產保險中,主要有家庭財產保險,機動車輛保險,責任保險以及信用保險。其中,車輛損失保險占了財產保險的大部分,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家財險占有的市場份額很低。險種之間發展相當不平衡。如今經濟高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企業主為了獲取利益不惜一切代價,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證,消費品質量安全隱患頻頻出現,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溝油”事件,公眾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得不到保障,人們對企業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的同時,責任保險在保險公司中的保費收入卻沒有如經濟發展一樣迅速,人們的消費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得到保障。 2.2.2 人們保險意識薄弱

一方面,由于人們的認識誤區,覺得已經繳納了社會保險,就沒有必要再交其他保險。另一方面,由于有的代理人普遍素質都不高,一味的為了傭金而賣保險,沒有真正以投保人的需求為標準來銷售保險,也沒有將保險條款中的免責條款向投保人仔細說明,以至于導致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發現理賠難。人們產生了對保險的誤區,覺得保險是騙人的。所以想要發展商業保險,首先就要通過各種方法慢慢消除人們認識上的誤區。 2.2.3 商業保險的保障高費率高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不同,商業保險是以投保人繳納的保險費為基礎,根據人們的需求提供相應的保障。雖然商業保險提供的保障能全方位的滿足人們的保險需求,但是,想要享受權利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商業保險相對于社會保險來講保險費率很高,正是需要多方保障的大多數人群來說,收入本就不高,也就無力購買價格較高的商業保險獲取高保障,從而只能依賴社會保險。 2.2.4 從業人員少

在金融行業的三駕馬車中,證券和銀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都很高,只有保險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比其他兩個行業的低,這也導致了保險行業的發展受到人員的制約,一個行業一個公司只有高素質高品質的團隊才能促進一個行業的發展。 2.2.5 忽視商業保險對于社會保險的補充作用。

我國保險業發展時間短,底子薄,這就注定我們不能夠像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極力發展社會保險的范圍,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彌補社會保障能力的不足,從而實現對人民群眾的保障作用。

從市場主體投入來看,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我國保險機構參與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涉及到養老險、健康險和農村保險三大領域。在養老險、健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康險的發展上,主要體現在專業化保險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并在資金投入、機構發展上給予了重點支持。在農村保險發展上,主要體現在保險服務網點的覆蓋率越來越高、服務功能越來越強;并開發一系列專門針對農村市場的保險產品,逐步建成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農村保險服務體系,這將對農村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積極的作用。

從取得的成果來看,商業保險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社會效益越來越好。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時間不長、國家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商業保險對有效減輕財政負擔、緩解政府壓力、盡快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和提高保障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滿足居民多層次的養老、醫療保障需求。二是在完善農村保障體系方面的有益探索。保險業在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農村小額保險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三是有效管理、承辦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有效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提高了醫療保障服務水平。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3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互補關系

3.1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互補關系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二者雖然在性質上有所不同, 但它們在保障的目標上是一致的, 都是為社會公眾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但它們在各自具體作用形式上又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 互相補充的。對于兩者的區別, 理論界論述的較多, 而對于他們之間的互補關系卻很少注意。本文認為兩者的互補性主要表現在: 3.1.1 在實施方式上的互補性。

社會保險是一項強制性保險形式。它作為勞動者享有的一項憲法賦予的權利, 必須通過立法強制實施才能得到保證。凡法律規定范圍內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 都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繳納一定的社會保險費, 不能任意拒絕, 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要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凡是法律規定應投保的勞動者, 必須一律參加, 沒有選擇的余地。

商業保險是一種金融活動, 它是由專門的經濟實體即由保險公司按照市場價值規律的作用來經營, 它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保險和其他經濟活動一樣, 以雙方自愿參加為前提條件, 投保人可以選擇承保單位, 雙方約定保險險種, 保險金額、起保時間和保險有效期等等, 投保與否、投保什么、投保多少均由當事人自己的意思來決定。不僅如此,《保險法》還明確規定, 在一般情況下, 投保人有權中途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梢? 商業保險是不帶有強制性的自愿行為, 而帶有明顯的“市場” 色彩, 它完全是按照經濟合同的形式來約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實施方式上的這種互補性, 既保證了滿足社會穩定的要求, 又能充分尊重社會成員的自由意愿。 3.1.2 在服務對象上的互補性。

我國的社會保險只能履蓋少數社會成員。我國原來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政府為發展工業, 對城市采取傾斜政策的產物, 是以社會成員的等級差別為基礎建立的。它把社會成員分為干部、工人和農民三個等級區別對待, 因此它的履蓋范圍僅限于城市居民中具有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勞動者( 后者也只限于國有企業和部分集體企業的勞動者) 。占人口比例80%左右的農業人口、小集體企業及其他非國有經濟組織的職工基本上被排除在社會保險范圍之外。盡管1991 年以來,國家作出了關于企業職工養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但主要措施僅適用于國有企業和少數合作、私營企業的職工, 范圍非常狹窄。

商業保險則沒有嚴格的對象限制, 它是以全民為對象,是一種完全自由的商業活動。所以所有公民都可以根據自愿決定是否參加商業保險的投保, 它覆蓋全體公民。 3.1.3 兩者發揮作用上的互補性。

社會保險強調其作用在于保障喪失勞動能力或勞動機會的勞動者的基本生活,實際上是利用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為勞動者提供切實的生存保障, 以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秩序的安定。

由于人們的勞動能力和家庭負擔的不相等, 因此產生收入和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別和不平等。在遭受風險事故時, 這種差別進一步擴大。在商品經濟條件下, 市場機制和競爭規律的作用結果更拉大了這種收入差別。這種差別如不能及時得到調節和緩解, 就會激起社會矛盾, 對社會安定、經濟發展都不利。而且由于勞動者在有勞動能力能夠進行勞動時, 可以獲得勞動報酬, 滿足本人家庭的生活需要。一旦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受到損害, 勞動機會被剝奪, 勞動者的生活就面臨著威脅。社會保險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這種分配有利于低收入者, 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和縮小收入差別的過分懸殊, 緩解市場機制和按勞分配帶來的人們分配上的不平等, 并且使喪失收入來源的勞動者獲得基本的生存能力。所以社會保險是調節收入差別, 安定勞動者生活, 促進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機制。

商業保險的作用在于在被保險人遭遇到意外事件時,給予一定事實上的經濟補償以減輕其損失。這種補償的作用并不一定在于保障被保險人的基本生活, 也不是一種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只是意味著保險方與被保險方之間一種金融活動的結算。當然, 商業保險對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秩序的穩定的作用也是相當重要的, 只是它不象社會保險那樣直接、明顯和普遍。

3.1.4 在具體業務范圍上的互補性。

社會保險是以實施社會政策為目的的, 并且它又是強制性的, 人們只能根據法律的具體規定來投保, 投保什么、投保多少都是法律事先界定好的, 所以范圍相當有限。我國目前開辦的社會保險主要有養老保險、醫療保健、待業保險等。

商業保險是由保險公司在平等的基礎上按照商業習慣經營的各項業務活動, 所以商業保險具有承保范圍廣泛、形式靈活等特點。因此商業保險易于滿足社會各方面對保險的要求。投保什么、投保多少完全由雙方自愿約定, 甚至可以為某個投保人設立專門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險種。因此, 商業保險可以不受具體業務的限制, 既可保人, 也可保物, 還可保事。 3.1.5 在資金來源上的互補性。

社會保險是國家向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生存保證, 是國家行使社會職能的具體體現,是一種純粹的社會福利事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通過對全體成員的二次分配和吸納部分成員的貢獻, 集中必要的財力、物力為市場競爭的不利者提供一定的生存援助, 從而維持整個社會穩定和社會公正。社會保險的這些特點, 決定了社會保險基金主要來源于國家和企業, 所以即使有個人出資的一部分, 其出資的比例也是極小的。

商業保險是一種金融活動, 它以盈利為目的, 保險公司是一種自主經營, 自負盈虧的企業實體。保險費主要來自投保對象的自愿交納, 這就決定了商業保險基金全部由投保人根據“大數法則”合理負擔。

要在經濟落后、人口眾多的中國實行全員社會保險是不可能的。我國搞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資金不足, 實行過高程度的社會保險對建設資金短缺的中國無疑是雪上加霜。商業保險的融資方式正好彌補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 況且商業保險還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強大的建設后備資金。 3.1.6 在滿足社會大眾需要層次上的互補性。

社會保險強調利益均沾性, 每個成員都有享受社會保險利益的權利,都可以從社會保險的分配中獲益, 而且所獲得的利益大體相等。因此, 社會保險提供的僅僅是滿足最低生活需要的資金或實物, 它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網, 極力使每一個公民不至于生活困難處于無助的困境。同時, 它的責任僅僅是使受助者的生活相當于或略高于最低生活需求標準, 只要受助者的收入超過最低生活標準, 救助行動即告一段落。

國家保障最低生活限度, 而個人則謀求在這一限度以上的經濟生活愿望。商業保險的特點是, 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契約形式約定。投保水平可高可低, 投保人自由選擇, 這就適應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 多投多得益。因此應謀求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相互結合, 以最大滿足人們的不同層次需求。

3.2 討論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補性的意義

3.2.1 有助于增強市場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市場經濟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風險經濟, 對市場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經濟風險, 可以通過在社會保障這種社會化的方式和政府行為來給予解決, 比如, 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 然而政府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 不能把所有風險的解決都納入到自己的職能范圍中, 在這種情況下, 商業保險的存在可以解決到那些政府職能解決不了的問題,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把社會保險以外的一些風險給予保障起來, 這樣有助于增強市場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3.2.2 可以擴大保險的覆蓋面。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在互補的基礎上, 分別覆蓋不同的社會范圍。社會保險承擔著勞動者的收入風險, 它主要覆蓋著工資勞動者, 而商業保險則覆蓋著全體公民, 那些沒有受到社會保險覆蓋的公民及其受到社會保險覆蓋的公民, 都可以自愿向商業保險投保, 以保護自己免受風險的損失, 所以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可以擴大保險的覆蓋面。 3.2.3 有助于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

社會保險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 它以國家財政作為后盾, 國家的財力狀況決定著社會保險的保障水平和程度。我國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 生產力落后, 國民收入增長較慢, 難以提供充足的資金來舉辦高水平的社會保險,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 社會保險在資金上出現著巨大的缺口。從養老保險方面來看, 面臨著赤字的風險, 1993 年到1996 年我國養老保險的基金收繳率已從93%下降到了92%, 而參加養老保險職工的負擔系數已由0.21 提高到了0.26。從失業保險方面來看1996年應收失業保險費60 億元, 而實際收入只有20 億。這種情況說明, 僅僅依靠政府舉辦社會保險已行不通。因此有效地發揮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互補性, 通過商業保險分擔一部分, 有助于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

3.2.4 有助于促進中國商業保險事業的發展。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風險防范體制中, 所有社會風險都是通過政府行為來解決的, 形成典型的“國家保障”。在這種情況下, 商業保險事業很不發達, 改革開放以來, 保險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異性, 從1993 年情況來看, 保險費只占國民收入的1.72%, 占世界57 位。因此發揮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二者的互補性, 可以打破國家在風險保障上一統天下的局面, 讓社會公民既從強制性社會保險中享受到保障, 又可以從自愿型的商業保險中得到一些保障, 這樣有助于中國商業保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4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協調發展合理建議

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和工業化國家社會保險費用膨脹的背景下,社會保障對國家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發達國家采取將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進行融合,以減輕對國家財政的壓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社會保障仍然欠缺廣度和深度,在運行機制和效率方面還相當不到位。于此同時, 促進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非常密切的融合趨勢,這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新特點。我們所說的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融合發展,就是指在社會保障體系中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對社會保險的補充作用。如今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正在逐漸走出舊模式,開始進行新的探索。 4.1 國家可以促進企業年金的發展。

內地應該向香港的強積金制度學習,強積金作為香港公民社會保障的第二大支柱,具有強制性,企業年金制度在中國是自愿行為,效益好的企業也許會為了留住人才而為職工繳納企業年金,自愿性就會讓企業有很大的選擇性,所以發展發展很緩慢,國家可以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為職工繳納企業年金, 4.2 保險公司進行產品開發。

首先,應該根據我國的地區差異開發不同種類的險種或者同一種類不同費率的險種。因為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有差距,城市與農村又有差異,導致公民的繳費能力有差距,還因為各地區群體身體狀況也有差異性,應針對不同群體的各方面狀況設計適合的保險方案。其次,保險公司應該研究社會保險險種的不足之處,相對應的開發可以彌補社保不足的險種,做好社保的補充器。 4.3 利用保單價值。

保險公司可以深度挖掘保險單的利用價值。例如可以利用保單作為質押貸款以及免遺產稅等方面的優勢,很多客戶并不知道保險單具有這些功能,如果真正開發保單利用價值,那保險的銷售將會更加容易。 4.4 提高保險意識

保險行業在我國的發展還很初級,國家應該利用各種行政、法律以及經濟手段加強對商業保險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保險意識,鼓勵人們在購買社會保險后再用受傷的余錢購買符合自身以及家庭需求的商業保險產品,不僅可以分攤社保壓力,還可以通過保險這一金融行業促進經濟發展。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4.5 保險從業人員素質

從根本上對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加以規范,一個行業只有高素質的從業人員,行業的發展才有前景,所以保監會必須從根本上杜絕不具備相應學歷的人進入這個行業。 4.6 拓寬到農村市場

無論是社會保險還是商業保險,都應將農村市場作為未來的主體市場進行研究。畢竟,城市市場總有飽和的時候。例如,政策性農業保險對農民的補助是遠遠不夠的,而農業保險的發展也很緩慢,自然性質的不可抗力因素使農民得不到保障。在農業保險方面,國家可以對保險公司進行稅收優惠。不僅在養殖業與種植業兩個方面加以保障,還應該擴大到畜牧業等等。做大做強農村市場。 4.7加強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功能。

社保作為老百姓的“保命錢”,然而社保的缺口已成為事實。如今,社保將要入市,這樣的舉措是否正確?能否滿足老百姓對養老金的期望值?對于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保相關部門可以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可以將部分社?;鸾慌c保險公司打理,因為保險公司擁有高素質專業化的投資隊伍,一般商業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都比較高,如果社?;鹄蒙虡I保險公司的人才資源,那社?;鸬谋V翟鲋祵泻艽蟮谋U?。 4.8 要建立一個平衡的由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相結合的社會保障體系

不同于社保,商業保險在充當社保補充的同時,也無法避免對利潤的追逐,因此必須設計既激勵商業保險公司涉足社保的積極性、還能確保消費者利益的制度。社會保障機構不可避免的具有一般國有企業單位的通病,可以考慮以試點的方式引入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在部分領域的競爭機制,以促進社保系統效率的提升。

4.9 政府仍然要在社會保險的管理當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管理者。

政府在社會保險中的重要職責是天然具有的。盡管政府委托商業保險公司代理社會保險的運作,并不代表政府可以做一個“甩手掌柜”。如果地方政府將自己的管理權力和應該承擔的相應責任全數轉交給了商業保險公司,這對于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融合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4.10 明確管理權力和責任

在合同制定時,雙方的管理權力和責任沒有明確,可能在以后的合作中,雙方管理權限交叉,最后導致使管理缺乏效率。同時,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可能導致雙方相互推卸責任。

4.11 構建共有的信息平臺,合理簡化辦理手續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在委托經營模式下,社會保險由政府和商業保險公司共同進行管理。因此,雙方信息應當是一致透明的,這是提高社會保險運作效率的基本。原本將社會保險委托商保公司運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提高管理和運作效率,但如果雙方溝通信息不充分,反而會降低效率。

因此說,實現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全面構建寬領域、廣覆蓋的社會安全網,有利于統籌協調發展速度,有利于促進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對于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5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理論評論性總結及其發展展望

社會保險是廣義保險范疇中的一個部分, 在這個廣義的范疇中, 與之對應的就是商業保險。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均是處理風險的一種手段和機制, 所不同的是: 社會保險處理的是社會風險; 商業保險處理的是可保風險。從國內現有文獻分析的基礎上, 我們不難看出, 目前理論界對商業保險或者社會保險本身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 但對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的理論研究還處于一個較淺的層面。當然,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理論研究的典范, 如企業年金理論、醫療保險理論等, 目前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但這些理論研究文獻難掩其各自的特殊性, 難以概括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理論研究的整個內容。無疑,這需要以后更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

在我國現行保險體系與社會保障體系下,要實現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融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緊抓兩者的銜接點,同時完善保險與社會保障制度,一步一個腳印,在國家、社會、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將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有效融合,這是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全面發展的關鍵。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二者雖然在性質上有所不同,但它們在保障的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社會公眾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但它們在各自具體作用形式上又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我們應當從全局利益出發,理順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關系,使二者合理分工、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本是同根生,具有互通的原理,二者不可分割,更不可對立起來。由于商業保險早于社會保險發達,分析、研究商業保險的成功經驗和成熟技術,有利于更好地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充分發揮其御險防貧的重要作用,使之成為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柱。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研究可以納入到當前金融混業經營的趨勢下進行探討。金融混業經營不僅要考慮商業保險的若干問題, 還要考察社會保險對其帶來的深遠影響。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 我們對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互動研究的重點應放在金融混業經營背景下賦予該理論新的內涵, 進一步拓寬其研究視角、研究思路及研究內容, 更好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沈陽理工大學課程實踐報告(論文)

參考文獻

科技與業務融合范文第5篇

第9期

上海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研究

劉學華

周海蓉

陳 恭

(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上海

200032)

摘 要:科技創新是增強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大源動力。上海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創新性、開放性和多元性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上海文化繁榮發展對于科技進步具有強烈的依賴性。上海打造國際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互動,聚焦跨界融合關鍵領域,提升文化創意產業整體能級,培育龍頭企業,創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依托科技進步助推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關鍵詞:文化

科技

深度融合

創新驅動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1309(2013)09-0049-011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促進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指明了未來增強我國文化競爭力和提高文化產業整體水平的重要路徑。從當前全球產業發展的規律看,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又是海派文化的重鎮,文化產業發展近年來在全國一直居于領先地位。海派文化的形成是中國本土的江南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優化的結果其本身與世界科技發展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在新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條件下通過進一步促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搭建新的載體、催生新的業態、形成新的優勢,對上海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對貫徹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發展理念促進上海創新型城市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階段,各產業領域或企業主體雖然也有不同類型

的創新活動,但這些創新活動多數都是以“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制造→銷售”一元模式的局部創新、內部創新為主;進入創新驅動階段,則強調要把創新真正貫穿于城市轉型發展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通過整合科技、文化、制度以及市場、管理等全部的社會要素,真正使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在經濟全球化和數字信息化時代,科技已經滲透到文化產品和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的各個層面,成為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而文化發展則是科技創新的思想源泉,它能夠從主導價值取向、激發創新動力、提高思維水平等方面對科技創新起到引領作用。因此,文化與科技兩大要素具有最為緊密的聯系和耦合性。

在創新驅動階段,全社會各種創新要素的交互作用體現出創新主體多元化、創新活動多樣化、創新過程系統化、創新能力綜合化等新的內涵特征,這就需要在組織形式和實現機制上進行配套調整。上海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整合包括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機構和政府部門等創新活動的參與者,這對形成全新的推動社會創新的組織體系、關系網絡及其有效運行機制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不僅是上海產業發展自身的規律要求,也是推動上海率先實現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的內在邏輯要求。

(二)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然選擇

增強科技創新的文化氛圍,使創新成為企業文化精神和品牌形象,是產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金融危機和日本“3.11”大地震后,日本電子產業“集體沉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索尼公司、NEC公司等諸多電子企業過度追求缺乏文化引領的技術“硬”創新,而品牌文化“軟”創新沒有跟上外部市場和人文消費需求的變化,這同美國蘋果公司、韓國三星公司形成鮮明的對比———缺乏開放的文化視野制約了日本高新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文化領域是未來上海拓展科技應用形式和范圍的核心領域。從英、美、 德等國轉型發展的經驗來看繁榮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一方面可以企業為主體推動科技與文化實現有效結合,占領市場并取得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誘導大量文化資源積極謀求新的傳播載體和途徑實現產業化、產品化,并進一步誘導各類科技主體開展適應性應用性的創新研究。因此,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重點從“促進傳統產業文化升級”和“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兩個戰略層面有效破解科技創新本身的共性難題,是促進科技成果成功實現產業化,進而體現上海“創新型城市”特色和活力的基本路徑之一。

(三)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關鍵所在

科技創新是增強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是文[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大源動力。上海圍繞“海派”風格形成的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創新性、開放性和多元性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上海文化繁榮發展對于科技進步具有強烈的依賴性。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國際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互動,依托科技助推文化繁榮發展。

在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十二五”規劃中,新媒體、多媒體設計、網絡信息、軟件等對文化與科技融合有著強烈訴求的新興業態占據了很大比重。但也應看到,在當前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仍然普遍偏低的情況下,要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源動力,任重而道遠。

二、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脈絡和框架

(一)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歷史脈絡

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始終沒有停息。特別是自18世紀后期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來,通訊技術、機械電子技術、印刷技術、新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的進步與發展,衍生出廣播電視業、電影業、印刷出版業、新興演藝業、新興傳播業等一批文化業態,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生活方式。在科技文明的影響下,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一樣,都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1.工業化階段:科技進步推動文化發展。以第一次科技革命為開端的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第一階段其主要特點體現為革命性科技進步向文化領域的選擇性切入, ,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與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以1796年塞尼菲爾德平版印刷術為標志,印刷術的創新推動為出版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進入19—20世紀,各類科技發明的介入,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例如,放映機的發明開創了電影時代,電影技術的革新推動了電影業的飛躍;留聲機的發明為音像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收音機, 、錄音機等技術創新推動了廣播業和唱片業的繁榮。

2.城市化階段:文化繁榮引致科技創新。主要對應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科技與文化融合的作用類型。同工業化階段相比,這一階段典型的區別在于驅動機制的反方向作用。隨著第一階段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人們逐漸認識到科技對文化發展帶來無限的可能性。這種認識使得文化的內在需求進入了井噴期,也成為科技持續創新的動力和源泉。如果說第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先有科技發明、經過[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摸索找到使用價值后再投入文化產業生產,那么,第二階段的特點是先有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更強烈的需求,然后這種需求再推動科技發明與創新的產生。如黑白無聲電影產生之后,人們才對色彩和聲音有了進一步需求,從而推進了科技創新,加快了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的誕生。

3.數字化和全球化階段: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在經濟全球化和數字信息時代,文化與科技已從彼此推動轉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深度融合階段。一方面,科技對文化的支撐不再局限于某一項技術在某一文化領域的應用而是產生立體式的波及效果例如激光技術的應用就不局限于印刷業,還擴展到了唱片業、電影業和電視業,促使文化產業的結構向內容產業和創新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文化內在需求的張力不僅推動科技的持續進步還加速推動著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動速度和流量,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這種良性互動最終形成一股合力推動文化與科技的整體進步,并不斷呈現出新的創新形態和文化業態。

當前,作為世界技術革命領頭的信息技術已經進入產業化的廣泛應用,雖然還會有類似iphone產品的不斷創新,但這些創新更多的是一種構架式創新、集成式創新,而不是實際路線的根本性變化。因此,在下一輪新的世界技術革命出現之前,集成式、整合式、構架式創新主導階段,文化與科技之間需要建立起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網絡式反饋式關系、 ,形成雙向互動循環式協同創新的過程。

4.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歷史邏輯。

(1)科技創新發揮“杠桿效應”。從演化軌跡來看,科技創新是推動文化生產方式發生革命性變遷的有力杠桿。歷史上,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對那個時代的文化生產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是因為科技創新不僅能夠提高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而且能夠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進而創新文化內容和形態,推動文化發展與演變。

(2)文化發展創造“泉涌效應”。文化是人類在發展進化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類生活的知識能力和習慣的總稱承載著引導社會進步與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人類雖然也是動物,但卻是唯一具有長遠思考能力的動物。有了這種思考能力,人類才能超越自身器官的物性功能去改造(和適應)自然,調整(和[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創建)社會,這種改造和調整的痕跡即表現為人類在其外部世界的文化成果,因此,文化發展通常是科技創新重要的思想源泉。

(3)文化與科技融合形成“共振效應”。當科技創新成為文化發展的新引擎時,文化與科技融合將極大地提升原有文化的新魅力,催生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業態;當文化繁榮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趨向時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將呈現出良性的循環效應。

(二)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分析框架

1.要素耦合互動模型。沿著上述脈絡,未來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將不僅強調某一產業、技術的集聚或應用而是更強調不同要素在一定空間內能否形成循環生長的有機過程, ———深度融合強調的是在相互對接的基礎上,科技型與文化型要素之間的互動率(融合度)以及由此決定的彼此新成長路徑。因此,構建要素耦合互動模型,可以較好地闡述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內在機理。模型構建的邏輯起點是:打破傳統科技、文化的領域概念,在一個城市或載體落地的技術、項目、產業都可以分解為融合發展所需要素的外生性導入;創新融合發展生態,各類要素集聚的目的也都在于能夠科學、高效、有序地促進科技與文化的生長。根據文化與科技融合的不同圈層,要素導入發揮的能效和作用是不同的;按照融合生長路線,分別提供關鍵服務和品質的要素同樣不可或缺。

圖1 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要素耦合互動模型

基于這一框架,文化與科技最初的融合,可能會更多地依賴人力資源、技術轉移、信息網絡以及展示交易服務能力等核心要素的驅動(第一圈層),使特定技術的研發、應用能夠在部分的文化產品、創意中得到具體化體現(第二圈層);通過產業對外部資源、政策制度,包括科研機構、產業資本院校及文化企業等要素進一步帶動吸引、 ,又激發新的融合功能導入訴求———融合發展帶來的大量外生性要素;要素集聚則基于能夠為要素進一步生長創造條件,從而形成一個循環成長的有機過程。良性循環能否形成持續的發展優勢便取決于不同階段和類型所集聚要素之間的互動率(融合度)。 [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要素耦合互動模型對傳統科技與文化融合機理的拓展重點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打破文化與科技的邊界,強調要素的互動融合;二是考慮要素植入和融合的動態時序;三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路徑逐步從二維變為三維。從這一框架可以看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路徑,取決于從歷史演變脈絡中梳理出促進兩者融合的關鍵要素。

2.國內外大都市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機理分析。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數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倫敦, 、東京、紐約等國際大都市依托自身文化資源,找準關鍵要素,積極推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和共同發展:一是根據城市自身稟賦和特征,決定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具體路徑;二是把文化與科技融合當作互動滲透的過程,擯棄技術工具簡單的機械嫁接;三是強調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四是打破文化與科技的邊界,不斷創造各類人才互動的機會,培養跨領域、跨學科的綜合性人才。

在國內大都市中,北京立足首都的文化與科技資源優勢,采取“文化創新+科技創新”的雙輪驅動戰略打造全方位多維度的文化與科技融合支撐體系, 、 。深圳則努力構建龍頭企業帶動重點項、目驅動、服務平臺支撐、展示平臺互動的產業鏈式文化科技融合格局。深圳擁有大量中小型文化科技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尤其是, “文化+科技型示范企業”在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中扮演著積極的主體地位深圳文博會等關鍵平臺則充分引導文化與科技發揮“1+1>2”的融合溢出效應。

三、上海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瓶頸及原因分析

(一)文化與科技融合缺乏主動性

缺乏自覺性、主動融合的創新太少、也不知道如何融合,這是目前上海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基本現狀。上海文化與科技缺乏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有: 1.產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規模一旦分散,就難以形成能主動引導科技企業與文化企業深度融合的溢出效應。從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分行業增加值來看,上海各領域可謂“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數字出版、網絡游戲等十大行業也是“行行是重點,但行行不突出”,各區縣對應該重點培育和扶持的文化創意產業界定仍然相對模糊,缺少一個統

一、權威的產業導向手冊。缺少清晰的產業導向和領域聚焦,便無法吸引各類技術創新立[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足市場需求形成合力。

2.協同創新動力缺失。當前,互聯網、3G通訊、數字電視、云計算平臺等技術已經成為相關文化產業鏈融合的重要經脈,但上海的文化與科技融合缺乏自覺,難以協同發展。從宏觀層面看,融合服務平臺和相應的支持激勵政策缺失,針對文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的科研經費投入不足;從微觀層面看,文化和科技企業相對獨立缺乏協同創新的動力。加之缺乏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跨界人才相應的投融資及市場機制環境不健全,文化科技成果產業化也困難重重。

表1 上海高科技產業門類及主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序號 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領域 1 新能源 軟件與計算機服務業

2 民用航空制造業 建筑設計 3 先進重大裝備 咨詢服務業 4 生物醫藥 文化及創意相關產業 5 電子信息制造業 廣告及會展服務 6 新能源汽車 工業設計 7 海洋工程裝備 媒體業 8 新材料 休閑娛樂服務 9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3.產業屬性錯位??v觀上海文化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見表1),不難發現,上海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領域與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領域之間存在錯位和不匹配,重點產業領域之間缺乏有機關聯。如:政府在文化企業的研發等環節給予了一定扶持,而企業往往更需要在營銷、市場推廣等方面獲得關鍵性支持;科技企業的需求則恰恰相反。由于注重研發而缺少對市場需求和文化消費的充分激活,導致文化企業科技投入難以發揮催化劑效應。

(二)文化與科技跨界融合高端人才稀缺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需要復合型人才,如果缺乏這類人才,產業發展也就很難談得上跨界融合。隨著上海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深入,既掌握高新科技又熟悉文化發展規律的高端復合型人才不足的問題日趨突出,成為制約文化與科技融合快速[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發展的一大短板。

1.文化與科技行業鴻溝逐漸加深?,F代產業分工越來越精細化,行業間的鴻溝逐漸加深,各專業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文化與科技領域的專家“隔行如隔山”,對彼此的領域學習不夠、探索不足,導致相互之間融合困難。

2.人才培養呈現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傳統的文化與藝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文化與科技融合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高校卻很少開設相關的專業。除了專業設置與用人需求存在脫節的問題,高校自身由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設施設備建設、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科研選題等方面也存在著忽視藝術科技、忽視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傾向。以動漫產業為例,上海普遍存在動漫產業人才“荒”,普通技術人員的人才缺口就達到3000~8000人左右,而FLASH動畫設計師、高級3D動畫工程師、插畫師、動漫制作后期剪輯工程師等文化元素和科技元素“雙高”的人才缺口則更大。

(三)文化與科技創新成果交集少

科技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源動力??萍紴槲幕a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使得文化生產要素在創新過程中實現優化組合,拓展了產業發展的空間。但是,目前上海的自主科技文化創新能力仍然較為薄弱。

1.創新理念少。盡管上海在文化創意發展方面是先驅城市,但現有的文化與科技融合普遍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在理念上沒有質的突破,無法形成持續的創造力。如創意產業集聚區自有品牌非常稀少,產品設計跟風,嚴重缺乏原創性。

2.關鍵技術支撐作用尚待挖掘,科技應用仍顯不足。在產品發掘方面,目前國內基本以跟蹤國外的技術創新為主,自主原創和二次創新不足。其原因不僅在于創新理念少,還在于受技術水平限制使得很多創意成果不能產業化,無法創造價值。以動漫行業為例,由于電腦繪圖技術、渲染技術等關鍵技術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本土應用水平不高,使得動漫行業活動始終處于產業鏈低端,即使有好的創意,也無法通過先進科技手段轉化為優質的可視化產品。

3.官、產、學、研對接薄弱。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需要大量的創意主體(設計師、工藝美術家、畫家、創意策劃人等),以及由政府、企業、學校等組成的為文化與科技融合提供服務的社會有機系統。但是,目前上海在科技成果與[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文化創意“無縫對接”方面仍然缺乏形成研究、開發、生產、管理、扶持一體化的完整體系。盡管在過去的幾年中,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呈現數量激增、規模拓展、影響擴大的發展態勢,但大部分集聚區沒有形成完整的社會系統對接模式,后勁乏力,難以進一步做大做強。

4.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知識產權是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對產品原創性的承認和保護,就是尊重和承認個人創造力的價值。盡管上海已將知識產權服務作為公共服務平臺來加以建設,但在國內大環境影響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維權仍需進一步完善。

(四)文化與科技融合互動載體空間缺乏

1.缺乏空間集聚。從產業機理上分析行業規模和空間分布缺乏集聚,將難以形成促進文化與科技產生有效匹配的溢出效應。北京、深圳文化創意產業在空間分布上,均具有明顯的空間集聚效應如,2010年北京海淀、朝陽、東城、西城4城區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分別為2842.78億元、1625.51億元、899.07億元和510.42億元,占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總收入的85.7%,特別是海淀區,幾乎占到了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半壁江山”,大量的產業項目、金融機構、人才資源匯聚在中關村等標志性區域,很容易為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帶來積極的溢出效應。相反,上海具有政策優勢的區縣文化產業發展優勢卻不明顯,如在張江高科技園區,雖然科技和資本匯聚,但發展之初甚至一度被稱為“文化沙漠”。產業發展導向和空間上的錯位,使得文化和科技在服務、需求、信息等方面很難實現空間上的“耦合”。

2.缺乏展會活動等平臺。上海缺少類似北京文博會、北京文化投融資論壇、深圳文博會、杭州動漫節等推動文化與科技實現對接互動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平臺現有的相關展會在規模能級交易對接上還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北京文博會經國務院批準,由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在強化交易功能、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投資合作與文化貿易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為主題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于2012年在北京舉行。會議圍繞如何構建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文化創新體系、如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深圳文博會則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它分為展覽交易、項目投融資、拍賣等板塊,匯集了[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中國最優秀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最優秀的文化企業及其產品,成為全球中國文化產業項目和產品品類最齊全、規模最宏大的展示和交易平臺之一。這種高級別、超規模的展會,對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作用十分顯著。

(五)眾多扶持政策難以實現共享

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最終需要在政策環境、體制機制上進行一系列的創新突破,甚至需要發生重大變革。從梳理國內主要城市最新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實際情況看,上海并不具備明顯的領先優勢,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微觀主體與宏觀導向之間也缺乏有效的傳導機制。以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例,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仍主要聚焦在陸家嘴金融城、綜合保稅區、創新驅動(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城鄉統籌和政府管理等5個方面,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的金融機制和政策改革創新尚未得到充分關注。這種產業和政策指導上的錯位,也進一步導致目前上海市文化產權交易所、上海市版權交易中心、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等功能平臺作用的發揮受到限制。

四、對上海推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若干建議

(一)總體思路

1.營造氛圍。積極打造為各類文化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及文化科技活動提供展示、合作的平臺,實實在在地促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其目的就是要創造機會“讓科技發現文化,讓文化找到科技”,構建文化與科技互動融合的項目、人才、產業、企業等資源整合網絡體系;注重開發有利于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硅谷”地帶,為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提供“富有靈感”的區域。

2.落實主體。各類兼具科技和文化屬性的企業,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主體,也是實現有機融合的微觀基礎。推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要扎扎實實地落在有效主體上,包括引導要素向企業集聚、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推動中小企業發揮市場靈活作用、引導國有企業發揮示范效應等。

3.聚焦載體。聚焦產業基地和重點載體建設,集中力量推進一批集成性高、牽動性強的大項目,創建一批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一批文化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大力促進產學研用合作,實現文化與科技創新資源及要素深度互動、有效銜接。

4.明確本體。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元素,已經滲透到廣播電視、新聞[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出版、文化藝術、網絡信息、創意設計等多個門類,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要重點關注數字內容相關產業、文化裝備相關產業以及科技助推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3個領域,率先培育出一批在網絡游戲展覽展示、數字出版、創意設計等領域具備影響力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企業。

(二)對策建議

1.聚焦跨界融合關鍵領域,提升文化創意產業整體能級。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特別要注重產業鏈與價值鏈在產業運行中的互動與統一,以及產業集群的溢出效應。因此,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提升和重組產業鏈、提升產業效益的強大動力。這就要求文化與科技融合必須突破核心環節,瞄準產業發展趨勢,強化成果應用,有所為、有所不為。

(1)聚焦數字文化產業。數字文化產業是當前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內容和發展方向,有4種力量在驅動文化產業的數字化發展:青少年文化消費數字化、社會文化生活方式數字化、文化內容數字化、電信技術數字化。其主要產業模式包括娛樂體驗模式、延伸產業鏈模式、平臺模式、消費模式、技術支撐模式、文化與技術融合的營銷模式等??梢哉f,誰抓住了數字化,誰就贏得了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2)聚焦“眼球型”文化。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在于對中國本土時尚文化的引領,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全力扶持影視、出版、動漫等產業創新發展,把上海打造成中國時尚文化的發源地。

2.探索張江擴園,將重點文化創意集聚區(園區)納入示范區范圍。

(1)物理拓展。目前,作為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張江高科技園區尚未同其他散落在城市各個區域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形成充分的耦合,“重科技,輕文化”、“科技園區多,文化園區少”的現象十分明顯,這對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明顯制約。建議逐步將全市主要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對接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下,鼓勵園區之間實現多元化競合發展。

(2)內外兼修。一是練好內功。通過園區對接實現資源整合,依托核心載體,整合產業鏈,實現“環境、技術、資源、人才”等整體(主體、客體)營造。二是練好外功。積極爭取通過部市合作等手段,謀求政策共享。國家級高新區享受[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的部分政策,市級高新區可參照執行;上海出臺的各項政策,原則上適用于本地所有園區;鼓勵上海各區縣出臺適合各自園區產業特點和發展要求的附加政策。 3.發揮區縣積極作用,通過重心下沉促使文化與科技融合“接地氣”。上海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離不開各區縣的積極參與,進一步激發區縣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活力,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著力點之一,也是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接地氣”、融進城市活動的重要內容。如楊浦區由“兆聯天下”、復旦軟件園攜手徐匯軟件基地發起的文化與科技融合特色產業聯盟集群,不僅是對園區服務模式的創新,也是園區主動服務、專業服務、個性服務、加速服務功能的升級。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發揮區縣的積極性:

(1)優化調整市區財稅體制,通過專項資金下放區縣等方式,做實融合工作。完善市區財稅體制是調動區縣積極性的重大舉措。“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后,中央和地方財稅分成比例有可能出現調整,市區財稅體制也必須做相應調整。如優化市區財政轉移支付機制,結合融合示范區、示范項目的建設,加大市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調整稅收的分享辦法。對區縣開發產生的稅收,市區分成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向區縣傾斜。

(2)鼓勵區縣建設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示范園區或示范項目。借鑒國家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模式,在各區縣開展“市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評選與掛牌活動,通過改變考核辦法等手段,突破 “條線分割”、部門脫節等瓶頸,促進區縣各類科技園區擴大成果產業化。

4.培育龍頭企業,創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把文化推向市場,不僅要按照文化藝術的規律來生產,更要按照一般商品生產的模式來進行生產,適應最新的科技信息技術和工具進行傳播。從這一角度出發,上海推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需要培育和引進具有世界影響的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集聚效能,努力打造一批帶動性強的文化科技企業和企業集團,樹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科技品牌。

(1)開啟文化與科技融合“龍頭企業”評選等活動。通過政策、資金等多種手段,緊緊抓住行業“龍頭”,全力扶持一批行業領先的自主創新型企業做大做強。

(2)推動上海大型國有企業發揮積極作用。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術、數字娛樂等領域,要集聚一批具有較強“走出去”能力的文化與科技融合國有企業,鼓勵以上海電影集團為代表的電影制作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競爭。

(3)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使政府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承擔起在文化與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上的扶持、引導作用,又充分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 5.營造氛圍促進消費,提高文化與科技互動率和公眾參與率。文化與科技融合需要提供實現互動的空間,需要引起公眾關注和參與的氛圍。

(1)倡導綜合開發經營,確保企業、人才、公眾、市場等有更高的互動和參與率。要大力發展技術中介產業,使更多的發明創造成果產業化;通過政企聯動,有效推動文化投資項目管理的完善;推進項目綜合經營,推動市場跨行業、跨領域的互動合作,挖掘市場潛力。

(2)探索籌辦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為主題的文博會,營造消費市場氛圍。積極舉辦各類專業論壇、專業會展等活動,引導相關企業、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和廣大市民參與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形成全社會支持融合發展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手段,推動文化傳播、促進文化消費。

(3)加大對通用型文化人才的培養力度。積極鼓勵高校及時調整人才培養和教學模式,以適應文化產業通用型人才的需求;強化企業、司法、行政等部門適應知識經濟、文化產業發展對法律、交易、金融等服務領域人才的要求,構建新的終身學習社會機制,推動文化產業制定適合本領域需求的人才培養政策。 6.搭建平臺擴大影響,塑造上海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城市文化核心特色。新興文化業態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最新產物,是文化產業中最具潛力的部分,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要以新興業態發展贏得文化產業競爭核心優勢。

(1)創建上海“世界級文化與科技融合與創新中心”。從倫敦、紐約、巴黎等國際大都市的發展歷程看,當國際大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實力居于世界一流地位并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之后,通過打造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激活城市的文化底蘊,促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向高端化、創意化發展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就成為了這些城市的不二選擇。10多年來,上海已建成不少地標性的文化創意園區,但缺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地標。上海應結合文化產業功能布局調整,全面提升上??萍?、文化中心功能,推動上海創新型城市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提升上海文化輻射力和城市軟實力。 [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2)籌辦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為主題的重大國際性賽事和活動。隨著迪士尼、東方夢工廠等項目落地,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相關領域,通過升級浦東創新論壇等方式,策劃若干世界級的論壇、展會,或可成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重要助推器。 7.籌劃組建上海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研究院。根據文化與科技融合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等的趨勢建議,籌建上海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研究院。研究院應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為研究對象,以推進先進技術產業化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目標,通過集聚全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技術力量,建立新型運行機制,該研究院應具有技術研發、行業服務、成果轉化等功能。不同于現有的產業技術研究院,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研究院強調打通“文化藝術大師”與“科技領軍人物”長期以來“隔行隔山”的典型通病,聚焦面向文化領域的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8.積極推進文化與科技扶持政策共享化。結合各園區載體納入張江科技創新示范區工作的推進,積極爭取使更多的文化企業能夠享受、申請科技類諸多投資、稅收、金融扶持等優惠政策;加強對優勢文化與科技融合行業和重點融合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直接融資,培育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保險市場,改進對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的綜合金融服務,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科技產業領域,支持有條件的文化科技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企業債券;積極推動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基地與上海版權交易中心等機構對接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和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繁榮發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擴大服務半徑。 責任編輯:王新建

[鍵入文字] 科學發展 2013年

第9期

參考文獻:

[1] 顧江,郭新茹.科技創新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升級路徑選擇[J].東岳論叢,2010 [2] 劉琦巖推進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支撐引領文化產業發展[J].甘肅科技,2012(1). [3] 匡躍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有效路徑[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1(10). [4]上海市委宣傳部和市科委上海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2-2015)[R].2012-08.

[5] 汪振軍.科技創新助推文化產業發展[J].創新科技,2008(8). [6] 王英.文化科技創新與文化發展方式的轉變[J].蘭州學刊,2012(5). [7] 文化部文化部. “十二五”文化科技發展規劃[R].2012-09.

[8] 聞科.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開創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J].藝術百家,2011(1). [9] 吳天勇章可促進文化科技融合實現文化產業振興[J].政策,2013(1). [10]習牧歌.中關村核心區:科技與文化的交響曲[J].中關村,2012(3).

[11]解學芳.基于科技創新的文化產業發展脈絡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11). [12]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創新促進文化產業發展[J].中國科技論壇,2006(3). [1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R].2012-09.

科技與業務融合范文第6篇

“這是我們始終堅持創新資源聚集, 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該負責人說。重慶市立足發展階段和實際, 大力推動創新資源向創新價值鏈的關鍵和薄弱環節聚集。在要素整合中建設三大科技平臺、改革科技管理, 在研發創造中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強產學研合作, 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中突破知識產權和科技投融資制度, 推動科技產業在兩江新區和區縣園區落地, 助推“五個重慶”建設和“兩翼”萬元增收, 服務廣大民生。以完善的創新鏈服務產業鏈, 以良好的創新環境推動科技經濟融合。

如今, 三大科技平臺、科技投融資、重慶高交會等在全國科技界被烙上了深深的“重慶烙印”, 成為品牌。

5年, 重慶科技引擎已然發力, 向著營造西部最優的科技創新環境邁進, 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加快三大科技平臺建設和科技管理改革, 推動科技資源整合集聚, 實現“技術科技、項目科技”向“產業科技、資源科技”艱難轉身

翻開重慶市科委計劃處處長陳軍案臺上的一本材料, 你能在一大堆成果和數字中, 清晰地了解重慶科技這5年的軌跡:

23個重大科技專項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累計取得480余項重大新技術和新產品, 獲得混合動力汽車、超細電子級玻纖、乙肝疫苗等重大標志性成果, 推動了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生物醫藥、軌道交通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

新一代信息、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生物、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發展速度遠超工業平均增速, 部分領域已納入國家戰略布局;

“雙十百千”農村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行動和企業科技特派員“百人計劃”行動創建專家大院42個, 在區縣推廣新技術1000余項、扶持科技型企業200余家;

頒布《重慶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等地方性科技法規3個、政府規章3個和規范性文件84個, 使重慶市成為全國科技創新政策最優的省市之一;

……

“‘十一五’科技成績透露出一個明顯的變化, 重大技術成果和科技工程已經不是科技工作唯一的亮點。”陳軍說, 科技工作正在進行從“技術科技、項目科技”向“產業科技、資源科技”的重大轉型。

但如何在科技創新這個有機體各個環節中發揮科技的作用, 成為科技工作在創新密集和產業變革時代急需思考的問題。

直轄讓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 也讓科技資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凸顯。重慶是全國少數幾個沒有中科院大所或分支機構的省份之一, 區域創新體系不完善, 要以科技來“引領”和“支撐”經濟的發展, 科技資源的整合顯得迫在眉睫。

科技平臺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部分, 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 是科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為此, 市委、市政府將研究開發、資源共享、成果轉化三大平臺建設, 納入《重慶市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并作為《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內容, 全面部署, 統籌推進。

研究開發平臺建設重點打造物理平臺, 將財政配套的建設費用70%以上用于購買設備;資源共享平臺在構建專利庫、成果庫、文獻庫等虛擬平臺的同時, 打造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成果轉化平臺重點通過打造重慶高交會暨軍博會、重慶科技成果轉化網, 實現有形技術市場與無形交易平臺的有機結合。

重慶建設科技平臺的探索被譽為“重慶模式”, 2007年, 時任國務委員的陳至立作出批示:“重慶的做法十分有意義, 建議總結重慶經驗……”

當然科技要素資源的整合, 還遠遠不止這些。

2008年, 自動化所等5個工業領域院所為基礎組建的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成為集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培訓和國際合作為一體的綜合性工業技術研究機構, 成為全市最大的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服務機構。

“科研院所必須走上改制的道路, 這才能讓人員、資金等科技資源徹底活起來。”有關專業人士說。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余武至今還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科研院所坐吃“皇糧”的那一幕幕:科研人員工作沒有壓力也沒有激情, 研究出的成果大多被束之高閣……

盤活重慶科技資源, 改變現有的科技管理體制, 讓科技發展適應市場規律, 成為“十一五”期間重慶科技改革與探索的方向。

首先, 削減院所事業經費, 用生存危機把科研人員“逼”出實驗室, 把手中的科技成果商品化。

其次, “科教興渝”戰略打破了部門、行業和所有制的界限, 綜合集成和優化配置科技資源, 將科技發展送入新的階段。”

隨即, 重慶市出臺《關于加快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決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科技宏觀管理體制, 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 樹立“大科技”意識, 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

重慶市建立以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和科技平臺建設為重點的新型科技計劃管理體系, 推動各類資金集中支持建立研究機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專項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 支持企業技改和培養引進人才。

同時, 以“分類指導、資源整合、二次創業”為核心的科研院所改制, 也使得市科研院、市農科院、市質檢院、市畜科院等一批重點科研院所建成,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開發類院所經營收入年增33%。

此外, 重慶市頒布《重慶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 將各類科技創新好政策進行立法推動, 確保了財政科技投入、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抵扣、高新技術企業及重點新產品退稅等政策執行, 高交會和國際知名研發機構重慶行動也成為重慶市科技對內對外合作的重要窗口, 科技創新的外部環境進一步優化。

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引領, 推動產學研合作, 打造重慶新興產業技術制高點

現在不少重慶的企業不再熱衷介紹自己生產了多少產品而是告訴你哪些產品是自己研發的、申請了多少件專利保護。

“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思想, 已經逐漸被企業家所接受。”有關專業人士說, 在科技項目的牽引下, 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產學研結合的道路。

其中, 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 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春節期間, 家住合川的姚貴生開著自己新買的純電動微型車來主城區親戚家串門。

他逢人就說:“我這東西好, 進一趟城基本不花什么錢。”

原來, 這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東風小康純電動微型車, 其發動機全部換成了電機, 真正實現了燃油的零消耗、零排放。而且它在家就能充電, 充一次電能跑160公里, 最高時速能達到110公里。

“其實, 在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下, ‘重慶造’新能源汽車, 很多都有這實力。”重慶市科委高新處負責人自豪地說, 轎車、客車、微型車……重慶市自主研發并實現產業化的新能源汽車就有7款, 這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不多見的。

據介紹, 重慶市實施的柑橘加工等重大科技專項, 將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問題作為標靶, 集中全市最強大的科技力量, 有序逐一突破, 打造出亞洲最大的柑橘種植和橙汁加工基地, 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 重慶市實行專項辦和首席專家雙重責任制和專項監督工作組稽查制, 確保專項實施效果。

2009年, 重慶市出臺《重慶市重大專項管理辦法》、《重慶市重大科技專項管理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 建立重大專項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和首席專家負責制度, 整合8個市級部門、30個單位的力量, 并將80%的專項項目由企業牽頭實施, 形成“政、產、學、研、用”合力實施重大專項的工作格局。

其中, 企業牽頭和產學研合作承擔的科技攻關項目比例達到93%, 組建專業產學研聯盟29個。

而為了充分發揮科技計劃的導向作用, 重慶市科技資源配置優先支持產學研合作項目, 并建立“評價激勵機制”, 通過科技進步獎勵和發明專利資助重點支持產學研合作成果。

目前, 重慶市圍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 啟動實施了23項重大科技專項, 培育出軌道交通、風力發電設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成功組建17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并建設“人才培養載體”, 促進企業、科研機構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拓展基地, 以重大項目為載體, 集成產學研資源建立高水平的研發團隊, 聯合培養人才。

5年來, 重慶市企業研發機構、科技人員、科技投入、承擔的科技項目和獲得專利等5大指標, 均占全市總量的75%以上, 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得到體現。

創新知識產權和科技投融資制度, 推動政府資源與市場機制結合, 打通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瓶頸

不久前, 重慶永發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謝純英用5項專利作質押, 貸到1000萬元, 錢到賬時, 她才相信, 原來一紙專利, 真的能變成“真金白銀”。

“知識產權制度核心是知識資本化, 不光是土地、設備、廠房、現金是資本, 知識也是資本, 專利技術能夠轉化為資本。”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袁杰說。

為此, 市政府出臺《關于創建知識產權保護模范城市的意見》、《促進和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意見》等, 鼓勵技術要素要參與股權和社會分配, 開辟涉外知識產權服務綠色通道, 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當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知識產權, 保護知識產權, 重慶市的專利申請及授權也有了質的飛躍。2010年, 重慶市專利申請量突破2萬件, 再創歷史新高。

“有了如此多的專利和核心技術, 接下來, 就該想到如何將它們轉化為效益了。”有關專業人士說。

由于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和投入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不高, 重慶市科研人員創業和企業創新長期受到嚴重制約。

近幾年, 重慶市堅持政府資源與社會資源相結合, 以“投、保、貸”為融資渠道, 以“補、扶”為服務手段, 著力構建五位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將科技與金融有機結合, 突出“股權投資為重點, 債權投資為輔助, 服務平臺為推動”的重慶特色。

“投”就是以創業投資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流向科技領域, 通過資本紐帶及優質的增值服務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2008年, 在全國利用財政資金設立10億元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 以“母基金”方式參股組建創投基金, 按照“政府引導, 市場運作”原則, 吸引國內外的社會資本和優秀創投機構聚集重慶。

重慶萊美藥業在重慶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的支持下, 成為在國內創業板首批上市的科技企業佼佼者。

而“保”就是積極開展科技保險試點工作和科技融資擔保服務。

重慶市將保險范圍由高新技術企業擴大到科技型中小企業和轉制科研院所, 全市科技保險保額累計達188億元。成立注冊資金1億元、擔保能力10億元的重慶科技投融資擔保公司。

“貸”就是把增加科技貸款作為促進科技型企業、科研院所推進創新和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 組建“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 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試點。

“補”就是對科技創新實行財政補貼, 從應研資金中安排專項補助資金, 拓寬科技投融資渠道。

“扶”就是聚集各類投融資要素搭建綜合服務平臺, 成立創業風險投資協會, 拓寬科技發展的資金投入渠道。

據悉, 目前, 重慶市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已與軟銀中國、德同資本和戈壁創投等境內投資機構達成共同設立15支子基金的合作, 規模近50億元, 完成23家企業投資, 總規模近23億元。初步實現了4倍聚集社會資本的目標, 引導基金榮獲2009-2010年全國最佳政府引導基金前十強稱號。

加強橫縱聯動和工作會商, 推動科技服務民生和區域發展, 實現科技產業的落地生根

這段時間, 到永川區大安鎮中心衛生院看病的女患者越來越多了, 有時甚至要排隊。

在以前, 由于受傳統落后觀念以及治療設備落后等影響一些當地婦女即使有婦科病, 也只能拖。

“但現在不一樣了。”該鎮衛生院副院長張曉琴說, 醫院新進了一臺“治療儀器”, 治療宮頸炎等常見婦科病, 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可以“搞定”, 而且患者還沒有不良反應和疼痛感。

這個儀器, 就是重慶市通過國產醫療設備下鄉而走進基層衛生院的超聲波婦科治療儀。

“這些高科技設備的注入, 實現了科技惠及民生, 讓老百姓受益。”重慶市科委社發處有關負責人說。

重慶市在相關領域設立重大專項優先支持, 帶動技術突破和產業基地形成, 助推“五個重慶”建設, 使重慶市成為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LED照明“十城萬盞”、“科技強警”試點示范城市。

同時, 率先實施國產醫療器械示范工程, 近20種3000余臺 (套) 高科技醫療設備下農村, 建立“產學研用”創新組織3個和醫療器械、中藥現代化國家科技產業基地2個。組建林業、園林、花卉、苗木快繁4個工程技術中心和森林災害預警監測系統, 服務“兩翼”農民萬元增收。

并且, 重慶市與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了會商機制, 對接重大需求和推動資源整合融合, 大量國家資源落戶重慶, 一批重大項目啟動實施。5年來, 促成科技部為重慶安排國家科技計劃項目1513項、資金28.94億元, 并在重慶新布局重點實驗室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3個。

同時, 重慶市與相應區縣開展市縣科技會商, 在兩江新區和一小時經濟圈培育一批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基地, 轉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重點地圍繞區域特色產業發展, 完善以“生產力促進中心+專家大院”為載體的基層創新服務體系, 加快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目前已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7個、市級特色科技產業園區20個、農業專家大院42個。依托“雙十百千”農村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行動, 在區縣推廣新技術1000余項、扶持科技型企業200余家。

5年來, 市財政及區縣財政累計投入科技經費近70億元, 科技經費集中到產業和民生領域的比例各占40%, 讓更多的科技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助推了科技與經濟的高效融合。

上一篇:科技校本課教案范文下一篇:勞動仲裁委托書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