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重癥醫學論文范文

2023-09-17

重癥醫學論文范文第1篇

我科是按現代化醫院要求,嚴格遵循最新版“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建立而成,布局合理、規范,與相關緊密科室臨近,便于轉運及檢查。根據與醫院整體床位比,設有床位7張,1間為隔離病房,為臨床科室急危重病人的監護、搶救與治療提供良好的救治基地。另外,科室還配備多功能電子病床、多功能吊塔;費森CRRT機1臺、多功能有創呼吸機、可轉運便攜式呼吸機各3臺、輸液泵10臺、微量泵28臺、機械排痰機4臺、氣壓治療儀1臺、除顫儀1臺等多種精密醫療搶救設備,大大滿足臨床使用需求。

科室現有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輪轉主治醫生1名、住院醫生2名、護師4名、護士7名,根據實際開展床位數,后期逐步再增加醫患、護患比。

科主任(呂瑩康):029-81004171 81004274 醫辦室聯系電話:029-81004214 護辦室聯系電話:029-81004161 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規范

本標準規定了醫療機構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筑布局與必要設施及管理要求、人員管理、醫院感染的監測、器械相關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手衛生要求、環境清潔消毒方法與要求、床單元的清潔與消毒要求、便器的清洗與消毒要求、空氣消毒方法與要求等。

本標準適用于各級綜合醫院依據有關規定設置的ICU。 3.1 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 醫院集中監護和救治重癥患者的專業病房,為因各種原因導致一個或多個器官與系統功能障礙危及生命或具有潛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時提供系統的、高質量的醫學監護和救治技術。

3.2 空氣潔凈技術air cleaning technology 通過多級空氣過濾系統清除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及微生物、創造潔凈環境的手段。

3.3 中央導管central line 末端位于或接近于心臟或下列大血管之一的,用于輸液、輸血、采血、血流動力學監測的血管導管。這些大血管包括:主動脈、肺動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頭臂靜脈、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髂外靜脈、股靜脈。

3.4 目標性監測 target surveillance 針對感染高危人群、高發部位、高危因素等開展的醫院感染監測,如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監測、血液凈化相關感染監測、手術部位感染監測、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細菌耐藥性監測等。

3.5 器械相關感染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 患者在使用某種相關器械期間或在停止使用某種器械如(呼吸機、導尿管、血管導管等)48h內出現的與該器械相關的感染。如果停止使用相關器械時間超過48h后出現了相關感染,應有證據表明此感染與該器械使用相關,但對器械最短使用時間沒有要求。

3.6 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associated-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 患者在留置中央導管期間或拔除中央導管48h內發生的原發性、且與其他部位存在的感染無關的血流感染。

3.7 呼吸機相關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 建立人工氣道(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并接受機械通氣時所發生的肺炎,包括發生肺炎48h內曾經使用人工氣道進行機械通氣者。

3.8 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 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或拔除導尿管后48h內發生的尿路感染。 3.9 醫院感染暴發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outbreak 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4 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基本要求

central line 4.1 ICU應建立由科主任、護士長與兼職感控人員等組成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全面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4.2 應制定并不斷完善ICU醫院感染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并落實于診療、護理工作實踐中。

4.3 應定期研究ICU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案。

4.4 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應對ICU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做好相關記錄,并及時反饋檢查結果。

4.5 應針對ICU醫院感染特點建立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所有工作人員,包括醫生、護士、進修人員、實習學生、保潔人員等,應接受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4.6 抗菌藥物的應用和管理應遵循國家相關法規、文件及指導原則。

4.7 醫療廢物的處置應遵循《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有關規定。

4.8 醫務人員應向患者家屬宣講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相關規定。

5 建筑布局、必要設施及管理要求

5.1 ICU應位于方便患者轉運、檢查和治療的區域。 5.2 ICU整體布局應以潔污分開為原則,醫療區域、醫療輔助用房區域、污物處理區域等應相對獨立。

5.3 床單元使用面積應不少于15 m2,床間距應大于1 m。 5.4 ICU內應至少配備1個單間病室(房),使用面積應不少于18 m2。

5.5 應具備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醫療區域內的溫度應維持在24℃±1.5℃,相對濕度應維持在30%-60%。

5.6 裝飾應遵循不產塵、不積塵、耐腐蝕、防潮防霉、防靜電、容易清潔和消毒的原則。

5.7 不應在室內擺放干花、鮮花或盆栽植物。 6 人員管理

6.1 醫務人員的管理要求

6.1.1 ICU應配備足夠數量、受過專門訓練、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的專業醫務人員,ICU專業醫務人員應掌握重癥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掌握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和技能。護士人數與實際床位數之比應不低于3:1。

6.12 護理多重耐藥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時,宜分組進行,人員相對固定。

6.1.3 患有呼吸道感染、腹瀉等感染性疾病的醫務人員,應避免直接接觸患者。

6.2 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

6.2.1 醫務人員應采取標準預防,防護措施應符合WS/T 311的要求。

6.2.2 ICU應配備足量的、方便取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如醫用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防護面罩、隔離衣等。 6.2.3 醫務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6.2.4 應保持工作服的清潔。

6.2.5 進人ICU可不更鞋,必要時可穿鞋套或更換專用鞋。 6.2.6 乙肝表面抗體陰性者,上崗前宜注射乙肝疫苗。 6.3 患者的安置與隔離

6.3.1 患者的安置與隔離應遵循以下原則: a) 應將感染、疑似感染與非感染患者分區安置;

b) 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應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接觸傳播、飛沫傳播、空氣傳播),采取相應的隔離與預防措施。

6.3.2 多重耐藥菌、泛耐藥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宜單間隔離如隔離房間不足,可將同類耐藥菌感染或定植患者集中安置,并設醒目的標識。

6.4 探視者的管理

6.4.1 應明示探視時間,限制探視者人數。

6.4.2 探視者進人ICU宜穿專用探視服。探視服專床專用,探視日結束后清洗消毒。

6.4.3 探視者進人ICU可不更鞋,必要時可穿鞋套或更換專用鞋。

6.4.4 探視呼吸道感染患者時,探視者應遵循WS/T 311的要求進行防護。 6.4.5 應謝絕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探視者。 7 醫院感染的監測

7.1 應常規監測ICU患者醫院感染發病率、感染部位構成比、病原微生物等,做好醫院感染監測相關信息的記錄。監測內容與方法應遵循WS/T 312的要求。

7.2 應積極開展目標性監測,包括呼吸機相關肺炎(VAP)、血管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LBSL)、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UTI)、多重耐藥菌監測,對于疑似感染患者,應采集相應標本做微生物檢驗和藥敏試驗。具體方法參照WS/T 312的要求。

7.3 早期識別醫院感染暴發,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a) 應制定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制度,醫院感染暴發或疑似暴發時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b) 應通過收集病例資料、流行病學調查、微生物檢驗,分析確定可能的傳播途徑,據此制定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c) 對疑有某種微生物感染的聚集性發生時,宜做菌種的同源性鑒定,以確定是否暴發。

7.4 應每季度對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和空氣進行消毒效果監測,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環境的消毒方法改變時,應隨時進行監測,采樣方法及判斷標準應依照GB 15982。

7.5 應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醫院感染發病趨勢、相關危險因素和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積極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7.6 宜采用信息系統進行監測。 8 器械相關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8.1 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8.1.1 應嚴格掌握中央導管留置指征,每日評估留置導管的必要性,盡早拔除導管。

8.1.2 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采取最大無菌屏障。

8.1.3 宜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體積分數)溶液局部擦拭2-3遍進行皮膚消毒,作用時間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8.1.4 應根據患者病情盡可能使用腔數較少的導管。 8.1.5 置管部位不宜選擇股靜脈。

8.1.6 應保持穿刺點干燥,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感染征象。 8.1.7 如無感染征象時,不宜常規更換導管;不宜定期對穿刺點涂抹送微生物檢測。

8.1.8 當懷疑中央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時,如無禁忌,應立即拔管,導管尖端送微生物檢測,同時送靜脈血進行微生物檢測。

8.2 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8.2.1 應嚴格掌握留置導尿指征,每日評估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盡早拔除導尿管。

8.2.2 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8.2.3 置管時間大于3d者,宜持續夾閉,定時開放。 8.2.4 應保持尿液引流系統的密閉性,不應常規進行膀胱沖洗。

8.2.5 應做好導尿管的日常維護,防止滑脫,保持尿道口及會陰部清潔。

8.2.6 應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 8.2.7 長期留置導尿管宜定期更換,普通導尿管7d-10d更換,特殊類型導尿管按說明書更換。

8.2.8 更換導尿管時應將集尿袋同時更換。

8.2.9 采集尿標本做微生物檢測時應在導尿管側面以無菌操作方法針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標本時應從集尿袋開口采集。

8.3 呼吸機相關肺炎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8.3.1 應每天評估呼吸機及氣管插管的必要性,盡早脫機或拔管。

8.3.2 若無禁忌癥應將患者頭胸部抬高30°-45°,并應協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動排痰。

8.3.3 應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進行口腔護理,每6 h-8 h—次。

8.3.4 在進行與氣道相關的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8.3.5 宜選擇經口氣管插管。

8.3.6 應保持氣管切開部位的清潔、干燥。

8.3.7 宜使用氣囊上方帶側腔的氣管插管,及時清除聲門下分泌物。

8.3.8 氣囊放氣或拔出氣管插管前應確認氣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

8.3.9 呼吸機管路濕化液應使用無菌水。

8.3.10 呼吸機內外管路應按照11.4的方法做好清潔消毒。 8.3.11 應每天評估鎮靜藥使用的必要性,盡早停用。 9 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

9.1 應嚴格掌握患者出人ICU的指征,縮短住ICU天數。 9.2 應符合國家關于外科手術部位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相關要求。 10 手衛生要求

10.1 應配備足夠的非手觸式洗手設施和速干手消毒劑,洗手設施與床位數比例應不低于1:2,單間病房應每床1套。應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皂液。每床應配備速干手消毒劑。

10.2 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紙巾。 10.3 醫務人員手衛生應符合WS/T 313的要求。

10.4 探視者進人ICU前后應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11 環境清潔消毒方法與要求 11.1 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方法如下:

a) 物體表面應保持清潔,被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時,應隨時清潔并消毒; b) 醫療區域的物體表面應每天清潔消毒1-2次,達到中水平消毒; c) 計算機鍵盤宜使用鍵盤保護膜覆蓋,表面每天清潔消毒1-2次;

d) —般性診療器械如卩聽診器、叩診錘、手電筒、軟尺等)宜專床專用;

e) 一般性診療器械如聽診器、叩診錘、手電筒、軟尺等)如交叉使用應一用一消毒;

f) 普通患者持續使用的醫療設備(如監護儀、輸液泵、氧氣流量表等)表面,應每天清潔消毒1-2次; g) 普通患者交叉使用的醫療設備(如超聲診斷儀、除顫儀、心電圖機等)表面,直接接觸患者的部分應每位患者使用后立即清潔消毒,不直接接觸患者的部分應每周清潔消毒1-2次; h) 多重耐藥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醫療器械、設備應專人專用,或一用一消毒。

11.2 地面應每天清潔消毒1-2次。

11.3 安裝空氣凈化系統的ICU,空氣凈化系統出、回風口應每周清潔消毒1-2次。

11.4 呼吸機及附屬物品的消毒如下:

a) 呼吸機外殼及面板應每天清潔消毒1-2次;

b) 呼吸機外部管路及配件應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長期使用者應每周更換; c) 呼吸機內部管路的消毒按照廠家說明書進行。 12 床單元的清潔與消毒要求

12.1 床欄、床旁桌、床頭柜等應每天清潔消毒1-2次,達到中水平消毒。

12.2 床單、被罩、枕套、床間隔簾應保持清潔,定期更換,如有血液、體液或排泄物等污染,應隨時更換。

12.3 枕芯、被褥等使用時應保持清潔,防止體液浸濕污染,定期更換,如有血液、體液或排泄物等污染, 應隨時更換。 13 便器的清洗與消毒要求 13.1 便盆及尿壺應專人專用,每天清洗、消毒。 13.2 腹瀉患者的便盆應一用一消毒。

13.3 有條件的醫院宜使用專用便盆清洗消毒機處理,一用一消毒。

14 空氣消毒方法與要求

14.1 ICU空氣應達到GB 15982的要求。

14.2 空氣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并符合相應的技術要求: a) 醫療區域定時開窗通風。

b) 安裝具備空氣凈化消毒裝置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c) 空氣潔凈技術:應做好空氣潔凈設備的維護與監測,保持潔凈設備的有效性。

d) 空氣消毒器:應符合《消毒管理辦法》要求。使用者應按照產品說明書正確使用并定期維護,保證空氣消毒器的消毒效果。

e) 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應遵循WS/T 367的規定。 f) 能夠使空氣達到衛生標準值要求的合法有效的其他空氣消毒產品。

ICU護士常見職業危害與防范

ICU是危重患者、高新儀器設備集中的醫療場所,作為ICU的護士由于其工作的相對特殊性,護士常暴露于多種職業危險因素之中,若不注意防范容易造成職業性損傷。

1 ICU護士常見的職業危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針刺傷:我國是乙肝高發國,乙肝總感染率約60%。艾滋病的流行也已進入快速增長期,因此,ICU的護士面臨嚴峻的職業危害的考驗。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可能將疾病傳至醫務人員,尤其以針刺傷最為多見。針刺傷時,只需0.004 ml帶有HIV污染的血液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銳器刺傷而感染HCV的比率為1.8%[1]。

1.1.2 負重傷:由于搬運重物、患者等引起護士脊柱、關節損傷。ICU患者病情危重,有的由于疾病限制,不能正常翻身、更換床單等,必須由護士搬動。在搬動患者時往往要使很大的力氣,日積月累引起護士腰椎損傷,很多還引起腕部受損、腫脹。另外長時間的站立,靜脈曲張也極易發生。

1.1.3電離輻射的影響:ICU中患者常需在病房做床旁X線檢查,護士應協助拍片。常暴露于小劑量的放射環境中,長時間的接觸會蓄積作用產生致癌、致畸、殺傷白細胞、脫發等不良后果。

1.1.4 噪音:ICU集中了現代化的監護儀器、搶救設備,如呼吸機、多參數監護儀、輸液泵等,這些儀器運轉時產生大量的噪音,其音量>70(db),而正常人在>45(db)的環境中長期工作,聽力系統、心血管系統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煩躁,聽力下降,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2]。

1.1.5 空氣不新鮮:ICU病房相對封閉,空氣流通差。

1.1.6 觸電儀器非常多,引起觸電的原因有設備帶內線路老化,接線板損壞,微量泵損壞漏電,無安全用電知識等均可引起觸電。

1.2 化學因素

化學消毒劑的廣泛應用ICU 的護士每天都要接觸大量化學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對皮膚有輕度損害,強烈的穩定. 1.3心理社會因素

緊張的倒班、心理壓力超負荷等負性因素,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 1.4醫務人員的相關因素

重癥醫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討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病人的產前、產后的護理要點。方法:回顧性總結2007-2012年60例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病人的治療及護理。結果:60例病人,3例孕婦死亡,1例胎兒死于宮內。結論: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病人病情危重,變化快且并發癥多,產前產后的護理對母嬰的生命安危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妊娠;重癥肝炎;護理

Sumnany of nursing care of the pregnant woman with serious hepatitis

【Key words】Pregnancy; Serious hepatitis ; Nursing

重癥肝炎是指病情嚴重,臨床癥狀復雜,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肝臟疾病。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為常見。也有學者認為病毒性肝炎發生急性肝衰竭即為重癥肝炎[1]。孕婦作為特殊人群感染肝炎病毒后,不但對自身健康造成損壞,而且胎兒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妊娠晚期,因處于特殊的生理狀態,可使原有的肝病加重,容易發展為重癥肝炎。妊娠合并重癥肝炎是產科急危重癥之一,起病急,病情嚴重,發展迅速,易發生并發癥。病死率高達60%—90%,常于孕晚期發病。嚴重危害母兒生命,疾病的護理既有產科又有感染科的護理特點,在病程的不同階級其護理的重點也有所不同。故此,嚴密的病情觀察和精心的護理直接影響到疾病的轉歸?,F將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護理體會作如下總結:

1 臨床資料

2007—2012年我院及外院轉入住院治療的妊娠合并重癥肝炎患者共60例。診斷標準符合2000年9月西安會議制定的重型肝炎診斷標準。年齡22—37歲,平均28±2.3歲;孕周小于28周15例,占總數的25%;28周至37周30例,占總數的50%;大于37周15例,占總數的25%;36例初產婦,占總數的60%,24例經產婦,占總數的40%;15例有正式職業,占總數的25%,余無業;全部患者中僅12例有規則產前檢查,占總數的20%;乙肝病毒感染35例,占總數的70%,乙、戊肝炎病毒混合感染12例,占總數的20%,乙、丁、戊肝炎病毒混合感染3例,占總數的5%,未定型10例,占總數的16%。

2 護理

2.1產前的一般護理

2.1.1心理護理 妊娠合并重癥肝炎嚴重危害母兒生命,患者飽受疾病帶來的痛苦,擔心自身及腹中胎兒的安危,表現得緊張、恐懼或過度憂郁,不利于疾病的恢復。護理人員要以關心鼓勵的話語,熱情周到的服務,熟練的專業技術為病人減輕或消除痛苦,用愛心和真誠去激發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和主觀能動性。并爭取病人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妥當安排病人家屬陪護,讓病人得到親情的關愛和支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在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下59例病人能有信心戰勝疾病,僅有1例患者因經濟問題家屬自動放棄搶救治療,最終沒有接受治療。

2.1.2飲食護理 重癥肝炎患者的飲食以適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豐富的維生素為基本原則。避免食用粗糙、堅硬、油炸和辛辣食物,以免損傷食道粘膜誘發出血,因重癥肝炎肝臟功能多嚴重損傷,清除氨的能力下降,故蛋白質飲食要適量控制,特別是含芳香族氨基酸多的肉類等,以誘發肝性腦病,伴腹水時,應予以低鹽飲食,控制水的攝入。

2.1.3休息 孕婦臥床休息,取左側臥位,以增加胎盤血液量灌注,改善胎兒宮內生長環境,使體重增加,以血清膽紅素<17umol/l以下開始適量活動為宜[2]。休息對重癥肝炎患者非常重要,正常情況下妊娠可加重肝臟負擔,在重癥肝炎時由于肝細胞發生了嚴重壞死,更加重肝功能損害而不能維持妊娠的需要。休息可減少體力消耗,增加肝臟供血量,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2.1.4 胎兒的監護 重癥肝炎孕婦胎盤功能降低,胎兒血流減少,造成妊娠期慢性缺氧,胎動是反映胎兒宮內安危的重要指標,指導產婦自數胎動。有產科指征找適合的時機及時行剖宮產及必要時行次全子宮切除術是搶救成功的關鍵[3]。60例患者中13例行次全子宮切除術,占總數的21%。子宮切除不僅能制止難以控制的陰道流血,同時也減少了子宮內凝血物質繼續釋放入血,是治療DIC的有效措施。此類病人因凝血功能差,常表現為出血多。而陰道分娩時間較長、患者的體力消耗較大、疾病等因素,會加重患者肝臟的負擔,因此,陰道分娩不宜作為首選的分娩方式。胎兒易在妊娠晚期突然胎死宮內,而通過測定孕婦血、尿中E3、血Hpl等不能準確判斷胎兒在宮內的安危,目前對重癥肝炎孕婦胎兒的監護通過胎心監護儀監測,必要時行胎兒生物物理評分,定期行B超能早期發現胎兒宮內慢性缺氧。

2.2 產后護理

2.2.1 新生兒按特護嬰兒護理,出生2h內肌肉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為減輕母親負擔,應以人工喂養為宜。

2.2.2 預防感染 肝功能嚴重損害后,肝臟的解毒功能降低,機體抵抗力低下,菌血癥常見,在等待血培養及藥敏結果時先用氨芐西林3—4克靜脈滴注,每日2次,待結果出來后視病情及用藥效果再行調整。感染控制有利于減輕昏迷。病室內應保持空氣流通,限制探視和陪伴。在護理過程中,要嚴格無菌操作,保持環境清潔整齊,昏迷病人按時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瘡的發生。注意口腔護理,每日二次;注意會陰清潔,每日沖洗會陰二次,嚴重觀察其宮縮、惡露、傷口情況和、BP 、R、神志的變化,防止感染,繼續給予保肝等內科治療。

2.2.3 減少腸道內氨等毒性產物[3] 限制蛋白質飲食,口服卡那霉素抑制腸內細菌繁殖,減少氨等有毒物質的形成和吸收。亦可酌用生理鹽水或偏酸液體高位低壓灌腸,使腸道PH達5—6以下,以利血氨逸入腸腔,形成胺鹽而排出體外,也可用杜秘克30毫升加氟哌酸1.0克加生理鹽水100毫升保留灌腸。

2.2.4 準確記錄出入量:出入量作為腹水及腎功能的重要檢測項目,提示病情變化發展,定時測量腹圍,觀察腹脹、腹水情況、手術后忌食高糖、奶制品等產氣產酸的飲食。伴低血鉀時及時補鉀,并以腹部手法按摩,胃腸減壓或肛管排氣減輕腹脹,腹水患者每日食鹽量不超過2克,限制入水量、利尿,適量輸入人血蛋白,糾正低尿蛋白血癥。

2.3 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2.3.1 肝性腦病 應密切觀察神志、意識的變化,若出現性格改變,精神錯亂、定向障礙、嗜睡、膝反射亢進、肌張力增高、撲翼樣震顫、肝臭均提示進入肝昏迷,應積極采取抗肝昏迷措施,除應用抗肝昏迷藥物外,護理方面應重點進行以下工作,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入,包括食氮物質;積極補充能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清理酸化腸道,減少氨吸收;防止感染和出血等誘發肝昏迷因素,注意安全,加床欄,躁動者使用約束帶保護以防外傷。60例患者中有2例并發肝性腦病,占全部3.3%。

2.3.2 肝腎綜合征 肝性腦病并發腎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腎血管的強烈收縮,使腎皮質血流減少,腎灌注降低,臨床表現為患者迅速出現黃疸加深,肝縮小、出血、中毒性鼓腸、腹水增多、肝臭、尿少或無尿癥狀等。護理上應嚴格限制液體入量,減少腎臟負荷,遵醫囑使用血管擴張劑,避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并準確記錄出入量。60例患者中并發肝腎綜合征有5例占全部的8%。

2.3.3 產后大出血 產后出血是妊娠合并重癥肝炎之中最重要和最致命的產科并發癥,是妊娠合并重癥肝炎及產婦的死亡重要甚至是主要的原因。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中,其發生率極高,出血量極大。重癥肝炎的病理學基礎是肝細胞壞死,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凝血功能障礙,易發生產后大出血[4]。產前常規補充新鮮血、維生素K,必要時補充血小板及凝血酶原復合物。對產后出血應針對原因,一方面要收縮子宮防止出血(我院對重癥肝炎產婦分娩方式均采取剖宮產,出血多的采取次全子宮切除術),另一方面給予新鮮血、血小板、凝血因子。防止出血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盡可能減少大出血。密切觀察手術切口、注射部位有無滲血,病人身上有無瘀點、瘀斑,有無牙齦出血,黑便等。產后24小時出血大于500毫升(包括腹部傷口、腹腔引流管、陰道),應及早補充血容量,給予止血藥物治療。若發生產后大出血,產婦未做子宮切除術,護士做好再次行腹腔探查術的術前準備,分秒必爭,配合醫生。60例患者發生產后大出血的有20例占全部33.3%,其中5例是因為術前、術中家屬均不同意行子宮切除術,術后發現大出血,再次征求家屬同意后行腹腔探查術,找出出血原因,針對性行次全子宮切除術,占全部的12%。

2.3.4 氣管切開術后應用呼吸機的護理 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患者病情嚴重時,呼吸衰竭 氣管切開后,雖能增加有效肺泡通氣管,卻會使呼吸道水分大量丟失,每日約200毫升左右,所以定時向氣道內直接滴入配制的生理鹽水加化痰藥物[5]。使用呼吸機病人,氣道分泌物的抽吸不應作為常規操作,但當病人出現咳嗽,呼吸機抵抗Paco2 或Spo2下降,肺部聽診有啰音等幾種情況時要及時抽吸,每次吸痰前,首先為病人翻身、拍背、調節呼吸機氧濃度,必要時視病情使用深部排痰機振動,誘發病人咳嗽,促進排痰。

3 總結 妊娠合并重癥肝炎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死率極高。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護理知識涉及面甚廣,它不僅有婦產科的??浦R,還有感染科及內科等知識,離不開護理人員的密切配合和精心護理,都直接影響到病人的生命。妊娠合并重癥病情兇險,可并發肝性腦病,產后大出血、肝腎衰竭,嚴重感染等并發癥,導致孕產婦死亡。由于肝功能嚴重受損,胎盤功能明顯下降,易引起胎兒宮內窘迫、死胎、早產等[6]。在護理過程中,護士必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現并發癥。早匯報、早治療,阻止病情惡化,對挽救生命至關重要。多關心病人,了解病人,特別是已行子宮切除,甚至是子宮切除后,胎死宮內的未有孩子的產婦,護士要做好心理護理,同情愛護她們,以取得病人的積極配合,戰勝疾病,以高質量的護理保證治療和搶救的成功。救治過程中需要臨床多學科的協助與共同努力,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成功救治對降低我國孕產婦死亡率,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有非常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敦金,劉曉燕.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診斷和急救[J].實用婦產科雜志[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0,26(4):249-251.

[2] 李映桃,劉益芬,王曉儀.等.妊娠合并重癥肝炎22例臨床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7,7(10):1827-1828.

[3] 李小毛. 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產科處理[J]新醫學,2007,2 (2):75.

[4] 景玉霞.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產后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3):138-139.

[5] 王新華,田香哲.氣管切開術后應用呼吸機的護理[J]河南外科學志,2007,11(13)::124-125.

[6] 周水生,李小毛.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產科特點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8,8(2):232-234.

重癥醫學論文范文第3篇

2.重癥醫學科科主任應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組織”的成員,參與醫院醫療質量與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3.本崗位基本要求與能力

3.1 是具有相應危重病醫學執業資格的副主任醫師及以上人員;

3.2 在重癥醫學科病房工作至少五年以上,具有相應重癥醫學科訓練水準、熟練的專業技術、豐富的臨床經驗,了解危重病醫學的進展情況。

3.3 每天24 小時、每周7天能夠隨時在病房從事重癥醫學科臨床及管理工作,或是授權一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資格的的醫師從事上述工作。

3.4 具有與各臨床與醫技科室間協調的能力,能參與檢查、評價醫院內合理利用重癥醫學科醫療資源的情況。

重癥醫學科病房主診(管)醫師崗位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本科相應的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并協助主任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2.主管分管床位的一切醫療工作。安排每日工作(轉入、轉出等)。每日查房,隨訪轉出病人,負責手術前、轉科前病人的檢查。檢查每日醫囑及執行情況。做好家屬的日常解說工作。

3.具體負責教學和指導下級醫生進行診斷、治療、特殊技術操作(如:各種血管穿刺、插管術或心導管術)。檢查、修改下級醫生書寫的病史、病程記錄和醫療文件。復核繪制圖表及監測數據。審簽出院及轉科病歷??己俗≡横t生的日常工作能力和水平。

4.及時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病人發生病危、死亡、醫療事故或其它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并向科主任匯報。

5.參加會診、出診,參加夜班和節假日值班工作。緊急呼叫,不論是夜間或休息日必須趕到病房或立即與病房取得電話聯系。

6.危重病人的轉入或者病情發生突變時(如:心跳驟停等),負責現場指揮,組織并保證各項急救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7.主持臨床病歷討論、死亡病歷討論及重要會診。

8.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常規,經常檢查醫療、護理質量。

9.檢查重要儀器的保管、使用和維修等情況。檢查進口物資儲備及消耗情況,制定的儀器設備的訂購計劃。

10.檢查特種藥品的保管、使用情況,制定的特種藥品訂購計劃。

11.積極鉆研業務,并指導住院醫生的文獻閱讀,努力進行科研工作,做好資料積累,匯總、整理并保存各種監測資料,填寫登記卡片,及時總結經驗。

12. 本崗位基本要求與能力

12.1 是具有相應危重病醫學執業資格的副主任醫師(或至少直接從事重癥醫學科專業五年以上的高年主治醫師)及以上人員;

12.2 在重癥醫學科病房工作至少五年以上,具有相應重癥醫學科訓練水準、熟練的專業技術、豐富的臨床經驗,了解危重病醫學的進展情況。

13.3 能夠負責分管病人的醫療全過程,每天24 小時、每周7天能夠隨時可 1

在病房從事重癥醫學科臨床及管理工作。

13.4 具有組織指導下級醫師開展重癥醫學科病人診療活動的能力、與各臨床與醫技科室間的協調能力和相應教學與科研能力。

重癥醫學科住院醫師崗位職責

1.在科主任及病房主診(管)醫師的領導下工作,參加日常、夜班和節假日值班。緊急呼叫,不論是夜間或休息日,必須趕到病房或立即與病房取得電話聯系。培養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的作風和對病人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

2.新畢業住院醫師應經過麻醉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心電圖、血液凈化等有關科室輪轉,能較全面系統的掌握危重病醫學的基礎及專業理論知識,并培養一定急救應變能力,為醫治危重病人打好基礎。

3.病歷書寫(轉科記錄或住院記錄)要求24 小時內完成。要求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字跡清楚、語言通順、完整準確。病程記錄及時,準確反應病情變化,治療效果及上級醫師的查房意見,死亡、轉科、病人會診,交接班以及出院病人,都要有完整的病歷手續。各項監測數據定期記錄在規定表格上,字跡清楚,及時繪制各種圖表。

4.熟悉各項基本技術操作(如:急救復蘇術、心導管術、動、靜脈插管術等),熟悉各種重要儀器(呼吸機、除顫器、床邊監測儀等)的使用操作常規。關心儀器的保管、愛護公物,損壞要賠償。

5.對所管病人應全面負責。隨時了解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時向主任、主診(管)醫師匯報,提出初步的診治意見。第一年參加工作的住院醫師必須實行24 小時住院醫師制。因隨訪、出診或去圖書館等要向值班醫生報告去向。下班前應向值班醫生交好班,應床頭交班,不交班不能離去。

在主治醫師指導下開醫囑,并每日檢查醫囑執行情況。特種藥品(白蛋白、脂肪乳等)須在主治醫師指導下開出醫囑和處方。嚴防差錯事故。

主任、主治醫師查房時匯報病人病情。他科會診時應陪同診視。

6.在接到手術室、急診室或其他科室通知后,應守候在病室內,做好接收病人的準備(如:安裝并檢查呼吸機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在病人到達后,接收有關科室轉來的全部病歷資料。手術后病人的轉入,必須了解手術情況,麻醉方式、術中出血量、尿量、輸液成分、輸液量,并標記各種引流管和記錄引流量,做好交接班。重點患者轉出后三到五天內進行隨訪,必要時向主治醫師匯報病情。

7.家屬探視時要求主管病人的醫師主動及時與家屬溝通。

8.自覺遵守醫院各項工作制度,嚴格無菌操作,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9.不斷學習國內外醫學科學先進經驗及進展,較好的掌握一門外語,閱讀外文書籍。在主治醫師指導下,每年完成一篇文獻綜述。參加病歷資料整理和分析,不斷總結臨床經驗。

10.本崗位由經過重癥醫學科專業培訓,并經技能考核合格的執業醫師擔任。

重癥醫學科護理人員崗位職責

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職責

1.在護理部、科護士長的領導及科主任的指導下,是本科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應對護理部、科主任負責。負責本病房的護理行政管理和業務工作。

2.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檢查各項護理措施的實施,嚴防差

錯事故。

3.主持晨會交班及床頭交接班,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合理調配護士工作。

4.隨同科主任、主治醫師查房,參加科內會診、疑難危重癥及死亡病歷討論。

5.組織并參與危重癥患者的搶救。

6.定期檢查儀器、急救物品、貴重藥品,保證儀器性能良好,藥品齊全并記錄。

7.定期檢查各項表格記錄,保證其完整性與準確性。

8.定期檢查各種消毒與滅菌物品并記錄。

9.負責護士繼續教育的管理,制定各級護理人員培訓計劃,負責組織護理查房、護理會診。

10.組織本科護理科研工作,積極參加學術交流。

11.積極聽取醫師及患者的意見,不斷改進病房管理工作。

12.負責科室臨床教學工作的管理和實施。

13. 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資質基本要求與能力

13.1 由主管護師及以上人員任護士長

13.2 經過重癥醫學科專業培訓,并在重癥醫學科臨床工作五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重癥醫學科專業護理知識,有一定的管理和教學能力,并經過護士長崗位培訓。

13.3 每天24 小時、每周7天能夠隨時可在病房從事重癥醫學科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或是授權一名具有同樣資格的主管護師承擔上述工作

13.4 具有與各臨床與醫技科室間協調的能力,能參與檢查、評價重癥醫學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情況。

重癥醫學科護士崗位職責

1.在科主任、護士長的領導下進行護理工作。

2.自覺遵守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準確及時地完成各項治療、護理措施,嚴防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發生。

3.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護士素質,貫徹“以病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

4.護理工作中有預見性,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減少護理并發癥的發生。

5.參加主管患者的重癥醫學科醫生查房,及時了解患者的治療護理重點。

6.掌握常規監測手段,熟練使用各種儀器設備,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護理記錄詳實、準確。

7.搶救技術熟練,能夠配合醫生完成各項搶救。

8.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控醫院感染的發生及擴散。

9. 做好病房儀器、設備、藥品、醫用材料的保管工作。

10.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經常征求患者的意見,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11.參與本科室護理教學和科研工作。

12.重癥醫學科護士資質基本要求與技能:

12.1 符合重癥醫學科護士準入條件的注冊護士。12.2 符合重癥醫學科士技能條件的注冊護士。

ICU副主任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指導全科醫療、教學、科研、技術培訓和理論提高工作;

2、參加、指導急、危、重和疑難病人的搶救處置工作,擔負院內外特殊病例和疑難病例的會診任務;

3、指導本科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參加、指導疑難病例術前討論,對手術準備和麻醉方案提出意見并作出決定,必要時親自參加麻醉操作。

4、指導科室的業務學習和“三基”培訓。學習運用國內外先進經驗,吸取最新科研成果,引進最新技術,根據本科情況與條件應用于臨床,指導臨床實踐,提高醫療質量;

5、擔任教學及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

6、積極開展科學研究;

7、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診療常規和醫療操作規程。

ICU主治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和副主任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一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

2.按時查房,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操作。

3.掌握病員的病情變化,病員發生病危、死亡、醫療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并向科主任匯報。

4.參加值班、門診、會診、出診工作。

5.主持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及會診,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決定病員出院,審簽會診,出(轉)院病歷。

6.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經常檢查本病房的醫療護理質量,嚴防差錯事故。協助護士長搞好病房管理。

7.組織所屬醫師學習和運用國內外先進醫學科學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做好資料積累,及時總結經驗。

8.涉及手術治療的要指導、參加外科手術,鑒審手術報告,歸檔病例和手術通知單。

重癥醫學論文范文第4篇

兒科重癥監護病房(PICU)負責對危重患兒及時提供全面、系統、持續、嚴密的監護和救治,具備有與其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場所、設備、設施和人員條件。

我院兒科是全縣唯一的兒科疾病治療、預防???,擔負著全縣及周圍縣市區兒科疾病的治療及危重患兒搶救及生命支持的任務。所以成立兒科重癥監護病房(PICU)勢在必行,也是醫院發展亮點。

對于成立PICU病房設施及管理提兩種建議,一是全封閉式管理(無陪護)要求需要的病房區域較大,各功能單位齊全,需要護理人員至少12人。二是半封閉式(限制一人陪護),須嚴格病房管理,需要護理人員至少6人。(兩種方法收費也不一樣)。根據目前情況第二種方式比較適宜。

1、病區的設置PICU病房可在現兒科東病區北側的原急救間及相連的一間進行改造,內設置重癥病床4-6張。

2、病區主要醫療設備設施每床均應配備監護儀、輸液泵(注射泵)1臺、管道供氧、負壓吸引裝置1個、呼吸機(CPAP)2臺、微量血糖儀、微量血氣分析儀,顱腦降溫儀、心電圖機、除顫儀,心肺復蘇搶救車(喉鏡、氣管導管、各種接頭、急救藥品及其他搶救用具)、可移動外線消毒車等。

3、規章制度

重癥醫學論文范文第5篇

(一) ICU的組成

ICU現有以下3個主體部分構成:(1)訓練有素的醫師和護士:ICU成立之初,缺乏對危重患者各個器官或系統的功能改變及相互影響的深刻認識,初期ICU常附屬于各??苹驅I,沒有ICU專職醫師,當出現危及患者生命的多種問題時,常由相關??频尼t師分別處置,不可否認,每一位參與治療的臨床??漆t師都有救治其??苹颊叩慕涷?,但面對多個臟器損害時,任何一個??频膶<叶茧y免力不從心,而各科間的治療意見相左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經過系統的、專門培訓的有能力對多器官功能進行延續的支持性治療的ICU專職醫師(Intensivist)應運而生,具有對多個器官或系統功能進行緊急或延續性支持治療的能力,能夠隨時應召并互相協調,這是ICU發揮其加強醫療職能的關鍵。(2)先進的監測技術和監測系統: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輕便新型的呼吸機相繼推出,心電監護和循環壓力監測技術不斷完善,并研制出如Swan-Ganz導管等適用于患者床邊的設備,其他的傳感器及電子技術也不斷發展并用于臨床,具有動態、定量監測患者生理功能及捕捉瞬間變化的能力,并能夠反饋于治療。(3)正確的學術思想和準確的高技術治療措施:必須在正確的學術思想指導下,運用高技術的監測治療手段對危重患者的重要生命器官進行有效的加強治療。

(二) ICU醫療管理模式

目前,中國醫院ICU的管理模式有以下幾種:一是由內科醫師管理;二是由外科醫師管理;三是由急診科醫師管理;四是由麻醉科醫師管理;五是由多科醫師協同管理的五種管理模式,孰優孰劣,不能一概而論,還需進一步研究及臨床實踐中提煉。組織形式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艻CU,一般由各臨床二級學科組建的以收治本科危重病人的ICU;一種是部分綜合ICU,在一級臨床學科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另一種是綜合ICU,收治全院危重病人。??艻CU和部分綜合ICU的管理模式容易明確,產生歸屬爭議的多為綜合性ICU。具體表現形式為:

(1)全開放式:即每位患者的ICU治療均由原??苹蚋鲗I的醫師各自負責,重大醫療決定、醫囑和醫療技術操作均由原??频尼t師負責實施,醫院整個醫療系統的人員都能 夠在不同程度上積極參與ICU的工作,但ICU以護理人員為主體,根據??漆t師的要求進行工作。ICU醫師多為兼職,無全職ICU醫師。收住病人相對來說不加控制,每個病人有個專業的主管醫師負責管理,ICU科主任并不過問或很少過問每個病人的處理和治療。ICU的具體事務(監護情況、醫療質量、醫護教學、設備采購),科主任參與性不強。

(2)半開放式:患者的醫療措施由ICU醫師和原??漆t師共同管理,但根據主體不同,往往可分為以ICU為主體的管理模式和以??漆t師為主體的管理模式。誰是管理主體,誰就在醫囑、醫療操作和管理上占主導地位。該模式的優點是可發揮原??漆t師的專業優勢,同時又可以發揮ICU醫師在危重病監測和治療方面的專長,兩者相互配合,使危重患者獲得最佳的醫療服務。在我國已建立ICU的醫院中,也多采取這種半開放模式。半開放型所有危重病人入住ICU,須經ICU科主任或值班人員同意。但患者的處理和治療仍有相應專業的主管醫師負責,ICU科主任很少參與每一個患者的具體治療。

(3)封閉式:患者的醫療活動完全由ICU醫師負責。??茊栴}由ICU醫師邀請??漆t師查房或會診,進行協調解決。該模式的優點是危重患者的醫療責任明確,ICU能夠充分發揮其監測和治療的優勢。但是該模式對ICU醫師的專業要求較高,而且要求ICU醫師能夠積極與??漆t師協調,及時處理??魄闆r。封閉式的ICU醫療管理模式是目前被歐美及港澳地區ICU最常采用的一種模式。封閉型危重病人的收住、轉入或轉出,必須經ICU主任或值班人員的同意,收住ICU后,由ICU醫護人員直接診治,并對患者的治療負完全責任,在ICU科主任的指導下,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處理。

(三) ICU的功能(監護是手段,治療是目的)

(1)危重病人集中收住于ICU內,便于監護和觀察病情變化。 (2)集中應用先進的醫學診斷技術和生命支持療法及一流的護理。

▲ ICU的醫生和護士均須接受嚴格的特殊的訓練,對嚴重疾病的緊急處理有特定的技術,ICU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 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環境,地點和設備,組成了一個特異的生理功能單元。

三、綜合性ICU概述與發展趨勢

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是使各臨床??聘酉到y化、專一化。這種發展狀況使得那些患有多臟器功能嚴重不全的患者就診時,復雜的多??茊栴}使得??漆t生感到收治的困惑,甚至延誤治療。同時,一些危重患者在救治時,需要一些普通病房所不具備的特殊的多系統功能狀況的監護設備及專職的經過特殊培訓的急救人員,而且,全力以赴的救治工作使醫護人員在精力上、體力上不能再顧及其他患者,ICU由此應運而生。

ICU為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縮寫,譯為重癥監護病房。是現代化醫院內的一種特殊組織機構,是醫院現代化的嶄新標志?,F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所現代化醫院醫療急救水平的重要標準。不同規模、不同等級、不同性質的醫院,可設置不同數量的ICU床位數。ICU的病床數量根據醫院等級和實際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該醫院病床總數的1~2%為宜,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加。從醫療運作角度考慮,每個ICU管理單元以8到12張床位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為宜,超過80%則表明ICU的床位數不能滿足醫院的臨床需要,應該擴大規模。ICU內配備有帶中央顯示器的多參數監護儀、呼吸機、便攜式血氧儀、亞低溫治療儀、除顫儀、麻醉機、心電圖機、微量注射泵、輸液泵、營養輸注泵、床邊血糖儀、纖維支氣管鏡、血氣分析儀、震動排痰儀、床邊X光攝片機、B超機等先進醫療設備一批。以及中央空調,層流潔凈、消毒系統、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先進設施。ICU病房有三重保障供電系統,保證設備不間斷正常運行。能進行T、P、R、BP、SPO2等多生理參數的無創監測,有創動脈血壓監測,中心靜脈壓監測,有創顱內壓監測等。

ICU病室收治什么樣的病種、來源及其管理等,是危重病醫學領域中一個尚有爭議的問題,尚需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而所有需要監測及臟器功能支持設備、隨時有危及生命可能的病人均為ICU收治對象。主要包括:(1)各種復雜大型手術后的危重病人(尤其是術前有合并癥如冠心病、呼吸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或術中經過不平穩、出血量大、有一過性缺血缺氧性損害或生理擾亂大者);(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者;(3)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MODS)病人;(4)心肺腦復蘇(CPCR)后的病人;(5)心功能不全,或有嚴重心律紊亂者;(6)急性心肌梗塞;(7)各種嚴重休克;(8)嚴重復合傷、多發傷;(9)急性藥物、毒物中毒,蟲蛇咬傷者;(10)淹溺、中暑、電擊傷者;(11)嚴重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者;(12)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性腎小管壞死(ATN)病人;(13)器官移植病人;(14)其他經短期強化治療可望恢復的各系統、器官功能減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但精神病、急性傳染病、腦死亡者、無急性癥狀的慢性疾病者、惡性腫瘤晚期、老齡自然死亡過程、無望或因某種原因放棄搶救者等,則不屬于ICU的收治范圍。

危重病學從簡單的監測與護理到當今發展為較系統的危重病醫學理論,一系列先進的監測手段和救治技術,經過了半個多世紀幾代人的努力。危重病醫學的貢獻在于,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生命支持手段,使許多過去已無法救治的危重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長其生存時間,而ICU的建立和發展是現代醫學進步的顯著標志之一,現就綜合性封閉型ICU管理模式提出下述看法,以供參考:

(一) 綜合性ICU的性質

綜合性ICU多為多學科相關性ICU,有別于單一的??菩訧CU,既是急救工作的重要樞紐,也是危重病醫學的研究與教學中心;通常當病人的危重階段過后再轉回原??撇》坷^續治療,因此它只是危重病人的中轉站,不是獨立的臨床科室,應是麻醉科統一管理下的一個機構,在中國醫學院校教案中重癥監測治療學也作為麻醉學的一部分.

(二) 綜合性ICU的功能

(1) 嚴重心、肺和腎功能衰竭、創傷和其他各種嚴重有生命威脅的患者均集中于ICU,便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監護。

(2)應用先進的醫學診斷技術和生命支持療法,例如:復蘇除顫、體內心臟起搏、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心導管、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等。

(3)ICU的醫師和護士均受過特殊的訓練,對嚴重疾病的緊急處理有特定的技術。

(4)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環境,包括床旁監護、生命支持設備和機械通氣機等,組成了一個特異的生理功能單元。

(三) 綜合性ICU的任務

綜合性ICU可收治60%左右術后病人,同時收治一些嚴重創傷、休克、敗血癥、毒血癥、膿毒血癥、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凝血機制障礙及心肺復蘇后的病人。其任務是擔任以監測為手段,治療為目的的工作。使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達到90%以上。它集中多個臨床科室的會診意見,并經過經驗豐富的醫師和護士執行,由于危重病人的復雜性,往往一個專業的醫師無法精通或完成整個疾病的治療過程,需要諸多專業醫師的協助.因此,綜合性ICU需要多科室,多專業的醫生密切合作,共同管理與治療才能有效的提高診療水平。

重癥醫學論文范文第6篇

我院的ICU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室,位于醫院的外科樓(3號樓)九層西側,總面積約800平方米。擁有一批訓練有素、甘于奉獻、工作嚴謹的專職醫護團隊,全科現有醫生9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醫師8人;護士16人,其中主管護師1人,護師5人,護士10人。ICU實行封閉式管理,不設陪護,擁有獨立的護理單元,可對病人的醫療、生活進行精心的護理。

病區環境優雅、整潔,設中心監護站,周圍設有11張監護病床,呈開放式設置,利于觀察病情變化。監護大廳裝備中央空調、中央供氧、中央負壓系統,及層流空氣凈化系統、紫外線循環系統,體現了現代ICU的特點。并配備多參數中央監護儀、誼安VT5250多功能高檔呼吸機、羅氏Cobas b123血氣分析儀、心電除顫起搏儀、心電圖機、微量注射泵、輸液泵、營養泵、亞低溫治療儀、電動排痰儀、簡易呼吸器、

氣管插管及氣管切開等所需的各種急救器材,為搶救危重病人提供重要保障。

ICU病人收治范圍,包括:(1)嚴重創傷、大型手術后 及必須對生命指標進行連續嚴密監測的支持者;(2)需要心肺腦復蘇者;(3)某個臟器(心、肺、腦、肝、腎)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病人;(4)急性心肌梗塞;(5)重癥休克、膿毒血癥及中毒病人;(6)其他經短期強化治療可望恢復的各系統、器官功能減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

上一篇:中級技術職稱論文范文下一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