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海洋天然氣開發論文范文

2023-12-13

海洋天然氣開發論文范文第1篇

1 天然氣開發工藝技術的應用

1.1碳酸鹽巖氣藏的主要開發技術

碳酸鹽巖氣藏這一技術在我國的四川盆地地區進行了全面的開展, 在其中開發了許多類型的氣田, 在不斷開發的過程中, 這一技術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裂縫性氣藏的評價技術的研究主體是儲集層的描述, 利用了測井、地質、地質建模和地震的技術來進行天然氣富集規律的研究, 在研究的過程中將開發動態與試采的過程進行了充分的結合。在使用這一技術的時候還應該結合數值模擬技術來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 才可以在應用的過程中形成碳酸鹽裂縫性氣藏[1]。

應用裂縫性氣藏排水采氣技術也是可以開采到碳酸鹽巖氣藏, 在四川盆地的開采過程中, 碳酸鹽巖裂縫孔隙性儲集層中間的水氣比較多, 并且也不是均質性的, 所以會給開采的過程帶來一些困難。因此在實際的開采過程中, 應該將機抽、水力射流等開采技術結合在一起, 從而才能讓氣井的生產周期得到延長, 還能夠提高氣井的單井產量和采收率。所以這一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能夠讓氣田的產量得到穩步的提升。

1.2 低滲透氣藏開發技術

對于低滲透性油氣藏的開采正在我國大力的開展, 在開發之前也要對其進行全面的評價, 這樣才能將儲集層進行充分的了解, 這樣才能通過實際情況來制定開發的方案和方法。主要是要對其的參數分布、砂體展布情況、儲層微觀結構特征和沉積微相展布進行了解, 然后再使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技術來進行開采。水平井的技術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所以在四川盆地的開采過程中, 就使用了這一技術進行開采的工作, 在過程中還使用了射孔技術、加砂壓裂技術和階梯式的水平井技術, 有效的提升了氣井的產能。與此同時, 過程中還使用了可優化壓裂和氣藏保護的技術, 避免施工的過程中對氣層的傷害, 也讓天然氣開采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1.3 中低含硫氣藏開采技術

中低含硫氣藏的開采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渤海和四川等地, 所開采的氣體為硫化氫氣體, 這一氣體是在天然氣儲層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氣體, 在四川盆地天然氣開采的過程中, 就有70%的氣藏中都含有二氧化碳和硫化氫氣體。在目前, 我國已經研究出了緩蝕劑和一些相關的防腐蝕的技術和設備, 這些技術和設備可以讓天然氣的生產和運輸變得更加穩定和順利。例如氫探針法、緩蝕劑殘余濃度法和電阻探針法等等, 在開采過程都得到了充分的運用。

由于使用這一技術收集的是含硫的天然氣, 所以在收集完成之后還要將其進行脫硫的處理, 要使用凈化技術和防腐技術, 這樣才能夠保證天然氣的使用更加安全環保[2]。

1.4 異常高壓氣藏的開采技術

這一技術在我國天然氣開采的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尤其是克拉2氣藏的開采, 通過區域測井、地震、地質等方法來建立模型, 還要使用相關的數據和三維交互的方式來對模型進行解釋, 這樣才能夠讓氣藏的開采技術更加適合實際的開采情況。

2 天然氣開發工藝技術未來的趨勢

天然氣的開發工藝技術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有更大的突破。例如在隱蔽性的比較強的地層上來開采天然氣時, 就可以充分的使用天然氣的開采技術和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術。與此同時, 還可以通過我國天然氣儲存的特點來對技術的設備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 還可以將地震資料與天然氣測井進行充分的結合, 對天然氣測井解釋技術進行充分的重視, 就會讓天然氣開發技術日漸成熟[3]。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天然氣的勘探評價技術也逐漸走向成熟, 同時天然氣室內分析測試的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 還要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對氣藏技術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創新, 才能夠讓讓天然氣的儲存和采集技術的效率更高。在開采工作完成之后, 還應該加強對天然氣的運輸工作, 才能讓天然氣的利用過程更加完善, 更加惠及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4]。

3 結語

綜上所述, 天然氣已經成為了我國各個產業中廣泛應用的能源, 但是在開發的工藝上, 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 相關的技術人員應該不斷的提升天然氣的開發力度, 還應該對其開發的技術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 從而才能讓天然氣這一清潔環保的能源發揮更大的功效, 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利的能源支持。

摘要:天然氣作為一種比較清潔環保的能源, 已經在很多的領域中進行了全面的使用, 也成為了很多產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因此對天然氣的開發就尤其重要。所以對其開發的工藝技術要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優化, 才能夠滿足各個產業的發展需求。本文對天然氣開發工藝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 并對其未來的發展進行一定的預測。

關鍵詞:天然氣,開發工藝技術,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 裴愛霞, 張立勝, 于艷秋, 劉正軍.高含硫天然氣脫硫脫碳工藝技術在普光氣田的應用研究[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2, 01:17-23+119.

[2] 曲思建, 董衛國, 李雪飛, 陳亞飛.低濃度煤層氣脫氧濃縮工藝技術開發與應用[J].煤炭學報, 2014, 08:1539-1544.

[3] 顧玉蘭.邊際效益天然氣回收工藝技術研究及應用[J].中外能源, 2011, 05:77-80.

海洋天然氣開發論文范文第2篇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報告首提“海洋強國”,雖著墨不多,卻意義非凡。 什么是海洋強國?指的是在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擁有強大綜合實力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都是大陸國家,對利用海洋的傳統認知,只有“興漁鹽之利”與“通舟楫之便”而已。傳承至今,連小學生都知道,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邊界線長約2萬2千公里。卻較少有人知道,中國還是一個擁有30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1.8萬公里海岸線的海洋大國。從認知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到生態海洋、和諧海洋,中國經歷了長時間的認識過程,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這是我們民族的又一次偉大覺醒。歷史反復昭示我們,向海而興,背海而衰,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建設“海洋強國”之路是中國走向永續發展、成為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世界各海洋國家圍繞著海權的爭端態勢進一步加劇。主要表現為資源爭奪、島礁主權、海域劃界和通道安全等四個方面。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70.8%,是人類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維護海權的斗爭首先表現為海洋資源的爭奪戰。為什么原來相對平靜的南海會緊張起來?就是因為從上世紀

六、七十年代起在南海發現了儲藏量可觀的油氣與可燃冰資源,被世界稱之為新的波斯灣。而越南正是依靠開發南海油氣資源而一舉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輸出國。中國對南沙群島及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卻至今沒有一口自己的油田。真是情何以堪!

爭奪海權的核心是島嶼主權之爭,它直接關系到沿海國家的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與海域劃界,關系到國家的核心利益。近來,中日釣魚島爭端及中菲黃巖島爭端愈演愈烈,它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島礁主權的爭端是何等激烈。而主權問題是不能談判的,我們沒有任何退讓的余地!現在南沙群島的130多個主要島礁中,中國(包括臺灣省)只占了9個,越南占了29個,菲律賓占了8個,馬來西亞占了5個,印尼占了3個,文萊占了1個,凡露出海面的島礁幾被瓜分一空,有的國家還在竊占的島嶼上駐有軍隊。面對如此嚴竣的形勢,我們怎能放任不管,置之不理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成了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發展成為高度依賴海洋的外向型經濟,中國90%以上的對外貿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賴海洋運輸,為了保障我國海上生命線的安全,也急需建設海洋強國。

綜上所述,建設海洋強國意義非凡,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時的。維護海權必需有強大的海軍作支撐;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必需具備必要的經濟技術能力。沒有這個“支撐”和技術能力,一切都是空談。今天黨中央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說明我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這種能力。我們的戰略目標是:從淺海進入深海,從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走向公海、國際海底區域和兩極,借以擴大中國生存發展和安全空間??傊?,中國已經是陸海兼備的海洋大國。實現從陸權國家向海權國家的轉變,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轉變,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其現實意義與戰略意義都十分巨大而深遠。 建設中國特色海洋強國

提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這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世界潮流,深刻總結世界主要海洋國家和我國海洋事業發展歷程,統籌謀劃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戰略抉擇,充分體現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是黨中央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作出的重大決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以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發展道路,需要海洋工作者以及全社會付出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v觀世界歷史,許多國家都曾走過因海而興、依海而強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崛起就是如此。進入21世紀,海洋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舞臺上的地位更加凸顯。世界各國均以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擁抱海洋。從我國的現實情況出發,中國特色海洋強國的內涵應該包括認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態海洋、管控海洋、和諧海洋等五個方面。

認知和利用海洋

探索認知海洋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先決條件。人類對海洋的探索永無止境,只有全面、準確、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運動規律,才能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要強化海洋科學研究。瞄準海洋領域的重大自然科學問題,加快基礎研究,力爭在知識創新上有所突破,對人類文明進步有所貢獻。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提升海洋基礎性、前瞻性、關鍵性技術研究與轉化能力。加強深海生物基因研究,提高海洋探測技術研究水平。加強海洋防災減災技術攻關,提高海洋預報的精度和水平。建設常態化的海洋綜合調查保障機制,不斷豐富和更新海洋基礎數據和資料。要強化海洋專門人才的培養。面向建設海洋強國對各類人才的緊迫需求,重點抓好海洋科技創新人才、海洋產業經營管理人才、海洋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加快海洋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壯大海洋人才隊伍,優化海洋人才結構。加強高層次創新型領軍人才培養,完善海洋人才工作體制機制。要強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識。加大海洋文化和海洋宣傳工作力度,擴大海洋科技、經濟、法律等知識的普及面,凝練和弘揚包括深潛精神、海監精神、極地精神、大洋精神在內的海洋精神。發展公益性海洋文化事業,繁榮海洋文化產業,打造海洋宣傳、文化的精品力作,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濃厚氛圍,不斷為建設海洋強國注入精神動力。 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發展壯大海洋經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海洋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強化規劃和區劃的引領作用。堅持陸海統籌,完善全國和省級海洋功能區劃體系,做好海洋事業發展規劃、海洋經濟規劃、海島保護規劃同其他規劃、區劃的銜接與配合。加強海洋規劃、區劃的組織實施與監督檢查,提高海洋開發利用行為的宏觀管理水平,優化海洋開發的空間布局,使規劃、區劃在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調節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要提高海洋開發利用水平。圍繞傳統海洋產業改造升級、新興海洋產業培育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加大產、學、研聯合攻關力度,促進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圍繞資源高效集約利用,著力突破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海水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圍繞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著力突破遠洋漁業捕撈技術、海水增養殖技術、耐鹽作物培育技術,使科技在海洋開發利用中的貢獻率得到持續提升。要提升海洋調查評價能力。著眼增加我國戰略資源儲備,拓展國家發展戰略空間,做好大洋資源勘查工作。積極推進南北極科學考察。進一步推動載人深潛技術發展,使其保持國際領先水平。努力提高深海大洋探采設備國產化水平,大力推進深水油氣生產作業裝備、深海通用材料研發,增強深海開發重大裝備的設計與制造能力。

綜合管控,建設生態海洋

海洋生態文明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美麗中國離不開美麗海洋。要自覺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五個用海”的總體要求,推進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堅持規劃用海,嚴格實施海洋功能區劃,全面提升海洋功能區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堅持集約用海,鼓勵實行集中適度規模開發,提高單位岸線和用海面積的投資強度,嚴格執行圍填海計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海域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堅持生態用海,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式開發使用海域,維護保持我國海洋生態系統基本功能,保護重要海洋生態區域;堅持科技用海,提供海洋資源環境變化規律的認識,推動海洋關鍵技術轉化應用和產業化,培育和建設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大力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依法用海,進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依法審批用海,堅決查處違法用海,違規批海。有效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加強海洋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強化海洋環境監測評估,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受損嚴重的海岸線、海島、海域環境的整治與修復。通過行政、法律、經濟等多種手段,逐步形成有力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

綜合管控海洋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保障。除了要有與本國國情相適應的海上防衛力量外,還應形成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中央與地方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協調的管控格局。完善海洋法律法規。在現有海洋法律法規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海洋法律法規體系。如盡快出臺《海洋基本法》;繼續推動《海洋環境保護法》及其配套法規的修訂;促進《南極活動管理條例》、《渤海區域管理法》、《大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法》、《領?;c保護條例》的立法進程。強化海洋綜合管理。建立有權威、效率高、職能相對集中、權責一致的海洋行政管理體制和海上執法體制,統籌對內行政執法和對外維權執法,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組織機構保障。提高海域和海島使用、海洋污染控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嚴格查處違法行為,規范海洋開發利用秩序。提高海洋維權執法能力。強化對我國管轄海域的定期維權巡航執法,完善海監、軍方、外交三位一體的海上維權執法協調配合機制。穩步推進西沙、中沙、南沙等重點島礁的建設。保障海上通道航行安全,為維護和拓展我國的海外利益提供安全保障。深入開展海洋維權法理和對策研究。不斷提升維權執法基地和執法裝備的現代化水平,繼續推進極地破冰船、大洋科考船和海監船的建造。 大力推進和諧海洋建設

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雖然我國維護海洋權益的任務十分艱巨,但仍致力于使海洋成為沿海國家的合作之海、友誼之海。

秉持合作共贏的海洋外交方針。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平友好、合作共贏”為方針,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和平海洋外交發展之路。

海洋天然氣開發論文范文第3篇

1 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地質技術現狀

1.1地震勘探技術

根據地下介質密度和彈性的不同, 經過技術人員進一步的觀測和分析大地對人工激發地震波的回應, 利用流體界面上縱、橫波振幅及速度的差異, 橫波雙折射, 對地震記錄的信噪比、分辨率、保真度等進行分析得到檢測結果, 并推斷地下巖層的物理性質及其存在形態。地震勘探是有效勘測天然氣資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天然氣地質勘查、存量多少研究等方面, 也得到廣泛應用。復雜地質條件的地震勘探技術是經過長期的記錄和總結, 形成適合當地地理條件的地震采集、處理、解釋方法, 為發現大氣田做出了突出貢獻。

1.2測井技術

天然氣的性質會對沉積物產生作用, 使沉積物在隙度、滲透、擴散強度等物理方面發生變化, 在天然氣邊界上有明顯的特征表現, 從而在測井曲線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由于測井技術的特點, 使其在天然氣勘探手段中更加突出重要位置。測井技術主要是測定井下油、氣、水層的物理性質, 監測各油層的工作情況, 確定天然氣等各種組分在深度上的分布以及各組分濃度的鑒定。并在開發過程中不斷檢查開發井的技術狀況, 綜合考慮測井資料, 熟悉天然氣不同狀態下的物理特性, 在開發井采取作業時進行有效措施的調整。測井技術在天然氣勘探和儲量評價中擔著重要的角色, 隨著對天然氣的不斷開發, 天然氣勘探工作也不斷增加, 因此測井技術越來越受歡迎。

1.3建立模擬技術

建立模擬技術是基于通過物理化學的地質機理, 例如達爾文的進化論, 通過一定的進化程度和一系列的理論支持, 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模擬含油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烴類的生成、運移和聚集, 當然這是需要一定的科學理論和依據, 來總結盆地油氣的形成規律, 確定天然氣的產生位置及時間。綜合應用油氣地質理論進行盆地分析研究, 對其形成的歷史、熱史、生烴史、排烴史、遠移聚集史進行模擬, 并預測油氣資源量, 進行地質綜合評價, 指出有利勘探區帶。在我國以二維模擬為主, 并且發展的較為完善。

2 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地質技術發展趨勢

通過天然氣科技工作者的不斷努力, 我國已形成一系列屬于自己的天然氣探測技術, 為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 實現我國天然氣勘探技術的飛躍發展, 達到低碳經濟的目的, 為今后勘探開發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針對天然氣資源勘探所面臨的關鍵技術, 面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強強聯合, 形成了一系列關鍵探測技術:

(1) 通過運用三維與高頻地震聯合探測技術, 獲得天然氣礦體外形及內部的結構資料, 這是天然氣礦體探測的關鍵技術支持; (2) 天然氣礦藏的原位及流體地球化學示蹤技術, 為天然氣的高效勘探提供技術服務; (3) 天然氣鉆探保真取樣 (芯) 器及配套技術, 為天然氣鉆探工程化及采獲天然氣樣品提供技術支撐; (4) 海洋可控源電磁探測儀器系統, 為獲取天然氣勘探的地磁場數據提供技術服務; (5) 海底熱流原位探測系統, 為天然氣勘探的海底熱流原位提供技術服務; (6) 三維、可視天然氣開采過程中應用物理模擬實驗系統, 模擬沉天然氣沉積物中開采數值, 得出天然氣安全可靠的開采方案。

3 結語

在可持續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的大力宣揚下, 天然氣作為新能源為國家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供給, 天然氣將以豐富的儲量成為我國當代大力發展的理想資源。隨著地質和技術的要求, 勘探難度也不斷增加, 所以要求我們在勘探、開采、研究等方面應加強研究, 創新勘探方法, 總結出一套適合不同地質特點的開采技術, 并充分考慮到可能造成的危害, 促進我國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 是天然氣的開發更加安全、高效、低成本。

摘要:隨著我國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 對經濟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增多, 新型能源已經成為現階段使用能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天然氣作為一種新型能源, 是目前被認為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 發展天然氣產業是未來能源必然的趨勢, 但對一些地質復雜的開采, 卻得不到相關技術的支持, 使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的地質技術得不到有利發展。因此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地質技術的研究, 對可持續發展戰略及科學發展觀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根據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現狀, 對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地質技術發展趨勢做了有關論述。

關鍵詞:天然氣,勘探開發,地質技術,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海平, 賈愛林, 何東博, 冀光, 郭建林.中國石油的天然氣開發技術進展及展望[J].天然氣工業.2010 (01)

[2] 張荻萩, 李治平, 陳家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研究新進展及發展趨勢[J].地質科學, 2012 (01)

[3] 劉振武, 撒利明, 張研, 董世泰, 王玲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現狀及物探技術需求[J].天然氣工業, 2009 (02)

海洋天然氣開發論文范文第4篇

1.1 中低含硫氣藏開采技術

在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的應用過程中, 相關工作人員對中低含硫氣藏開發技術進行應用, 當氣藏中含有水分時, 部分機械設備就會出現腐蝕現象, 尤其是機械設備中金屬物質, 會對其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不利于天然氣運輸工作的開展。相關工作人員要想更好的解決此類問題, 就要對硫腐蝕現象加以防治, 制定相關措施, 對管道中的部分零件進行脫硫處理, 保證可以更好的進行天然氣勘探開發工作。同時, 還要對天然氣勘探工具進行脫硫處理, 正確的應用脫硫技術, 確??梢蕴岣呦嚓P工作質量, 提升天然氣勘探開發地質技術應用水平。

1.2 裂縫性氣藏相關評價技術

對于裂縫性氣藏的評價技術來說, 主要是指將基于儲層的描述作為重要的研究主題, 進而借助測井、地震、地質以及地質建模方面的技術對天然氣的富集規律進行深入研究, 并且充分結合具體的勘探和開發動態加以分析, 最終使得儲集層結構以及相關參數得到落實。在對這一技術進行評價的過程中, 應該適當的采用數值模擬技術優化開發布井工作, 保證能夠形成多個碳酸鹽巖裂縫性氣藏。

1.3 低滲透氣藏開發技術

近年來, 我國應用較多新型技術進行天然氣勘探開發工作, 對低滲透氣藏較為重視, 此類儲存方式不僅可以降低氣體滲透問題的發生, 還能加強非均質特性。天然氣開發公司在對氣藏進行研究時, 可以更好的根據儲藏規律對氣藏開發工作進行掌握與控制。在此過程中, 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氣井技術加以重視, 保證能夠根據該技術的應用對天然氣的氣水進行研究, 為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4 砂巖氣藏低成本開發技術

在開發過程中, 一般對相對較小的氣藏或者低滲透砂巖氣藏可以嘗試使用低成本砂巖氣藏開發技術。這一類氣藏往往具有儲量豐度較低、缺乏穩定性等特點, 氣井的產量也不夠理想?;谶@種情況, 對此類氣藏進行開發選用砂巖氣藏開發技術是降低開發成本的最佳選擇。一般在氣藏開發工作的初期階段, 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綜合地質分析和地震技術分析, 從而探尋氣藏中氣體的具體分布情況, 再以不同的天然氣儲量評價標準作為參照依據進行細致的研究, 探索含量相對較高的氣田, 最終通過使用相對簡單的鉆井流程, 進一步提升鉆井速度。借助這種方式能夠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有效的節約成本, 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2 天然氣勘探開發地質技術主要發展趨勢

在對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研究時, 應該以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術為基礎, 并對天然氣開采技術進行充分利用, 保證天然氣開采質量。同時, 還應該在開采過程中充分結合天然氣測井和地震方面的資料, 加強對天然氣測井地質技術的重視, 通過不斷的優化調整和進一步完善促使天然氣開發技術逐漸趨于成熟。近幾年, 我國天然氣勘探評價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 使分析和測試技術得到了相應的優化, 技術水平有所提升。如天然氣勘探技術從最開始的二維發展到當前所使用的三維盆地模擬技術, 并且在建立模型后, 能夠產生更為優異的視覺效果, 對研究人員勘探技術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影響。

中國天然氣行業從最初的發展到現在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變革, 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天然氣開發技術。但是近幾年, 隨著勘探技術水平的提升, 在天然氣勘探行業中發現了一些新的氣藏形式, 如低滲透氣藏、超高壓氣藏、疏松砂巖氣藏等等, 氣藏的地質條件更為復雜,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天然氣開采工作的難度。因此, 為了能夠在新時期對天然氣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 國內天然氣開采單位必須加強對高新技術的探索, 研究出能夠與新氣藏形式相適應的天然氣開采技術, 保證開采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為天然氣工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3 結語

在天然氣勘探開發過程中, 相關研究人員要想更好的將地質技術應用在開發過程中, 就要對各類應用技術進行詳細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質技術的應用效果, 需要相關工作者不斷創新, 加強技術攻關, 結合我國氣藏的具體特點, 發展適合我國天然氣開采的技術, 不斷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摘要:近年來,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 天然氣作為一種新型能源, 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天然氣的大面積使用, 使世界各國的經濟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迎合了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的理念。所以, 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是未來能源的必然趨勢。但目前天然氣在勘探開發技術上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對天然氣的開發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對天然氣勘探開發地質技術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 并展望了天然氣勘探開發地質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天然氣,勘探開發,地質技術

參考文獻

[1] 張永紅.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地質技術發展趨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4 (23) :30-30.

[2] 李海平, 賈愛林, 何東博, 冀光, 郭建林.中國石油的天然氣開發技術進展及展望[J].天然氣工業, 2010 (01) .

[3] 李杏茹, 梁凱.我國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中存在的問題與政策建議[J].中國礦業, 2013 (z1) :79-81, 96.

海洋天然氣開發論文范文第5篇

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立法主要由《環境保護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中進行了體現。其中規定了, 若造成了環境污染危害的, 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有責人進行危害排除, 并且對于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損失負有賠償責任。對于海洋環境保護法中則規定了弱隊海洋造成了環境污染的, 必須予以危害排除, 同時賠償損失, 若由第三方故意或者過世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產生的, 將由第三者進行危害排除, 并賠償相應損失。有鑒于此, 我國學者所抱有的觀念是, 一旦發生環境污染損害, 那么其所附帶的民事責任中不會考慮是否故意或過失等因素, 只要發生了危害環境的行為, 產生了環境污染損失的后果, 就必須追求其民事責任, 除了因為阻止違法行為等原因存在的情況, 其行為人必將承擔民事責任的賠償責任, 是否違法將不作為判決的依據。

根據以上探討, 在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造成油污損害時, 應該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二、確定海洋環境侵權責任主體的重要因素

(一) 須具有權力能力和責任能力

法律上對于責任能力的界定是指法律主體因為自身的違法行為所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資格。責任能力不是衡量是否承擔侵權責任的因素, 只是對于法律主體其是否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資格的因素, 有責任能力的人就必須危機的侵權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所以在各國的立法中“無法律責任能力的人無承擔責任”是一貫的通例,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 法律也承認責任傳承, 猶如在“雇主責任”下, 船舶所有人的受雇人、代理人對于他人所造成的侵權行為的損害, 作為其雇傭者, 也就是船舶所有人需要承擔其侵權所帶來的責任。

(二) 實施了海洋環境侵權行為

實施了污染海洋環境的行為是海洋環境侵權責任主體的必要條件之一。一切侵權法律關系都是以法律主體已經進行了侵權行為作為首要基準, 若無此基準, 那么對于責任主體也就不存在了。界定海洋環境污染的侵權行為, 首要的就是界定其是否具有違法性, 即行為人對應當履行的義務的違反, 如違反了海洋環境保護法律規范等。

(三) 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的界定是所有侵權行為在法律關系中最為重要的依據, 這也是界定侵權行為所必要的條件和前提。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只有在受到損失的情況下, 才能請求民事法律救濟。海洋環境侵權責任主體以損害為構成要件, 是由于海洋環境侵權法的功能重點在于侵權事后的補償措施, 保障受到海上侵權行為所受損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護, 能夠回復至原貌, 其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對此侵權行為加以處罰。

(四) 因果關系

任何人只對自己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負責, 如果損害的事實與他無關, 就不能讓他承擔該行為所造成的民事責任。所以在我們進行對損失結果確定責任主體的時候, 并需對于損害發生的真實原因進行調查, 尋找真實的行為主體, 在沒有進行事實調查的前提下, 是不能進行行為主體確認和責任主體確認的。

三、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造成海洋污染的責任主體

在遠洋石油勘探中, 若是出現了在遠洋石油污染、跨流域開發等活動中所造成的嚴重的海洋環境污染, 依照國際法的原則, 主要由三種責任制度進行處理:

(一) 將營運人作為直接的作為直接的責任主體, 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 將營運人和國家都作為責任主體共同承擔責任的雙重責任制;

(三) 以國家為主體, 承擔因為海洋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對他國的人生財產安全造成損害的責任主體。

在實際的運行當中, 對于國家對海洋污染責任的承擔相對較少, 對于國際上更多的是由國家承擔的關于通知、協商、預防、合作、評估等相應的義務, 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 對于海洋污染的國家賠償責任制度從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來, 國家也很少成為海洋環境污染的責任主體, 在國際法的判定中更多的是將海洋污染的責任劃歸到國家所控制下的個人或者公司作為責任主體, 這樣是將污染所害的責任主體確定為主要是私人作業者的責任。

由此可見, 從上文中所闡述的國際法、民事法和國內行政法律法規中我們可以看出, 對于因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運輸中發生的海洋污染所啊總成的海洋環境損害的責任主體的界定, 更多的責任主體是該行為的實際操作這, 而不是國家。這其中操作者包括對于作業設施具有所有權的人和單位, 也包括了使用租賃、承包等進行作業的承租人承包人。同時, 具有保險關聯和財物保障的操作者作為環境污染損害的關聯賠償者, 也將負有對于環境污染責任的第二責任主體的責任。

摘要:海上油氣作業工作屬于高風險類職業, 因為類似井噴、漏油及爆炸等安全事故防不勝防, 且一旦發生, 不但會帶來極其重大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而且會對生態安全、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且難以修復的損失。所以, 怎樣才能有效的對風險進行管理, 做到事前防御、事中掌控和事后補救, 對于油氣公司及石油行業整體而言, 都是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 并全力以赴解決的重大問題。但是防控海洋油污方面, 相對于船舶油污建立的完整的責任體系、補救措施以及賠償基金等, 石油勘探開發造成的油污卻面臨很多困擾。

關鍵詞:海洋,石油勘探,油污責任

參考文獻

[1] 王海婷.“海上侵權行為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 2004.

[2] 代紅.“海洋油污的國家法律控制”[D].四川大學, 2006.

[3] 李剛.“論海洋污染責任認定及賠償”[D].中國政法大學, 2006.

海洋天然氣開發論文范文第6篇

1 氣藏地質概況分析

1.1 區域構造特征

遼河裂谷經歷了三個發展旋回, 沙四沙三-沙二下為第一旋回;沙二上-沙一中下-沙一上為第二旋回;東三段-東二段-東一段為第三旋回。每一個旋回都是以張裂開始經過裂谷深陷到裂谷收斂 (或縫合) 的過程, 每一個旋回的第一個階段代表了旋回的引張階段 (沙四、沙二上、東三段) , 斷裂活動較強;每一個旋回的第二階段 (沙三、沙一中、下、東二段) 代表了裂谷深陷階段, 為裂谷發育成熟的寧靜階段, 裂谷水深、構造活動相對減弱, 以巨厚生油巖建造和滑塌濁積巖為特征的復理石建造發育, 古生物以深水介形類為主。旋回的第三階段代表了裂谷的收斂或縫合階段, 本階段以扭動作用為主湖水顯著收斂, 水域面積小, 沉積了以沼澤相為主的地層和雜色砂泥巖[2]。

1.2 地質特征

雙南油田位于遼河斷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東南部, 北以雙南斷層為界與雙臺子油田相接, 東臨清水洼陷, 南靠鴛鴦溝洼陷, 該油田構造面積約45km2。

2 勘探與開發沿革

雙南油田自從1982年完鉆第一口井 (雙91井) , 同年6月該井在興隆臺油層獲得高產油氣流, 從而發現了雙南油田。經過26年的勘探開發, 天然氣儲量增長高峰期已過。每年探明的氣層氣地質儲量在較低的水平上呈下降趨勢, 其主要開采層系興隆臺油層要么已部署了氣井, 要么已有老井完全控制, 不需另打新井, 待后期上調氣層動用即可。

儲量集體難度大, 已經成為老油田探勘開發的瓶頸, 針對這種情況, 在進行油藏精細描述的同時, 對儲集層物性、儲層非均質程度、油氣分布規律等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 并將地震技術等全面應用到油藏勘探和開發的各個領域。

3 開發措施

遼河油田老區是穩產的基礎, 通過加大科技和勘探工作量投入, 加大深化勘探的力度, 認真研究遼河復式油氣藏的成藏規律, 力爭在盆地深層氣和灘海地區有所突破。采用多種有效的技術手段, 注重老區挖潛, 可以緩解天然氣產量遞減局面。同時, 開辟有效的資源接替區是遼河油區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必由之路。

3.1 加強多層次勘探評價, 實現增儲上產

在分析雙南油田區塊天然氣藏的成藏機制及控制因素的同時, 通過結合老井試油試采資料, 充分利用地震資料進行構造精細解釋和含油氣預測等手段對該區的天然氣遠景進行了研究, 在雙南淺層和局部共落實構造15個, 面積92.1km2, 預測天然氣資源量26×108m3。對一些復雜圈閉重新認識, 并提出雙118井、雙92井和雙101井進行老井重新試油, 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效果。

雙南油田深層勘探一直是一個空白, 通過沉積相研究發現, 雙南油田沙三沉積時期為盆地深陷期, 沉積厚度巨大分布范圍廣, 發育的多套砂體是深層儲層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研究該區發育湖底扇中扇溝道、溝道側緣微相, 砂體較發育。雙92塊位于雙南構造帶主體高部位, 位于清水洼陷中, 處于極為有利的油氣聚集部位, 加之該構造帶具有良好的圈閉條件和儲層條件, 因而具備油氣成藏的條件。

3.2 壓裂技術改造氣層

針對雙南油田儲集層物性差、儲層非均質程度強的特點, 雙南油田興隆臺油層物性較差, 孔隙平均為10.8%, 最大18.6%, 最小2.3%, 一般為6.5%~14.7%。

因此在以往利用天然能量開發的同時, 利用先進的壓裂技術對氣層進行改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以來在雙南油田實施氣井中, 獲得了高產油氣流。

3.3 不斷拓寬天然氣勘探領域

雙南油田作為遼河油田早期投入開發的氣田來說, 有著復雜基底結構、先拉張后走滑的總體應力場環境、晚期持續性的差異沉降、多期次斷層活動, 因此形成了較多的構造——巖性油氣藏。

該類油藏的形成和區域構造和沉積活動是分不開的, 沉積環境也由扇三角洲前緣逐漸演變到泛濫平原相沉積, 發育沉積微相主要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壩、扇三角洲前緣砂、扇三角洲前緣席狀砂、河道、河道間等??v向上發育多套水下分支流河道或河口壩砂體。這些砂體橫向變化快, 延伸距離短, 多以條帶狀或透鏡體出現, 這些條帶狀砂體和錯綜的斷層配置形成了典型的隱蔽性油氣藏。

雙36-16井于2009年4月22日完鉆, 壓裂試油, 生產井段:2909.8m~2920m, 10.2m/1層, 初期5mm油嘴自噴生產, 油壓4.0MPa, 套壓7.5MPa, 日產油2t, 日產氣25000m3, 階段累產氣210.65×104m3。

3.4 泡沫技術的應用

雙南油田氣井開采主要依靠地層天然能量, 但是由于老區產量遞減, 已進入中后期開發階段, 地層壓力衰減, 使得措施井含水上升, 或者氣井不能依靠自身能量將流入井底的液體推至地面, 以致在井筒內產生積液, 導致天然氣產量下降, 氣藏逐漸水侵、氣井水淹現象日益加劇, 所以亟需一種排水采氣或者氣水同采的工藝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 采用泡沫排水采氣。其工藝技術原理是利用井口加藥罐, 把液體起泡劑從套管加入到井筒中, 通過化學藥劑的引入, 壓力平衡, 解除氣水流道的堵塞, 減少“滑脫”損失, 它的助采作用是通過泡沫效應、分散效應、減阻效應和洗滌效應來實現的。該技術從原理性能上優于常規投棒排水技術, 加藥時不需關井, 既可延長加藥時間, 又不存在管堵現象。

雙南34-新36井在壓裂初期, 5mm油嘴自噴生產, 日產油量0.9t/d, 日產水量11.1m3/d, 日產氣量21400m3/d, 最后通過加藥排水采氣, 使得日產氣量達到了42000m3/d, 見到了明顯的措施效果。在氣藏的開發后期, 各類工藝措施的應用有效地緩解了產量遞減的矛盾, 為天然氣藏的勘探開發提供了一定的接替空間。

摘要:遼河油氣區氣層經過20多年的勘探開發, 整體進入開發中后期, 目前可采儲量采出程度高達90%以上, 已進入開發后期, 氣藏壓力下降快, 到了開發后期, 目前已整體進入低壓低產階段。隨著天然氣產量的持續遞減,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導致了氣層氣的措施挖潛難度不斷加大。本文通過對遼河油氣區的雙南油田油氣藏勘探開發與研究的分析研究, 提出一系列適合此類油氣藏開發和挖潛的方法。

關鍵詞:地質,勘探,氣藏,儲量,挖潛

參考文獻

[1] 李彥芳, 王文廣.沉積巖與沉積相[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8:103~104.

[2] 愛德華A·博蒙特, 諾曼H·福斯特.油氣圈閉勘探[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2:31~33.

上一篇:食管癌優質護理論文范文下一篇:站點式護理教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