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書籍印刷工藝范文

2023-09-19

書籍印刷工藝范文第1篇

近幾年來數碼印刷技術飛速的發展, 使數碼印刷設備的性能越來越完善, 按需印刷已形成自己的市場。特別是個性化印刷品的推廣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五彩斑斕。印后加工是得到印刷成品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精美的印后加工能烘托出高品質的印刷質量, 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目前數碼印后加工主要有幾種裝訂方式:如無線膠訂、騎馬訂、環訂、無線膠訂精裝、蝴蝶精裝、文件夾精裝等。此外還有覆膜、打孔、鏤空、壓痕折頁等加工方式。其中無線膠訂/精裝因為其生產效率高、不占訂口、成書翻閱方便等優勢在圖書裝訂領域得到廣泛的采用。

1 無線膠訂工藝簡介

無線膠訂工藝是當今世界上最常用的一種高效裝訂方式, 主要應用于平裝書籍、雜志、年度報告、企業形象手冊等厚度超過3mm的產品。無線膠訂工藝是利用膠黏劑作聯接材料將書帖聯結, 使其加工成冊的一種書籍裝訂方法。目前所用的膠黏劑有冷膠、EVA樹脂熱熔膠和PUR熱熔膠使用最多的一種是EVA樹脂熱熔膠。

1.1 裝訂方法:

通過銑背刀銑切將書帖在折縫部分銑掉, 使書帖成為單頁, 通過熱熔膠粘接, 完成銑背、上膠、上封面、書背成型等相關工藝, 裝訂成冊。

1.2 特點及應用:

普通實用, 適合于各類文件裝訂。成品尺寸不限, 但盡量大于64開, 書背厚度最大可達5CM, 可通過選用具有特殊紋理或顏色的封面紙來提高裝訂的視覺效果, 不加封面時, 還可做成裱頭效果。

1.3 印前注意事項:

(1) 由于數碼工藝的特殊性, 印品表面的墨粉會影響熱熔膠的黏合度, 因此建議在書脊周邊1CM設計為空白。 (2) 無線膠訂書的平展性較差, 特別是厚書或書芯使用高定量的紙張時在裝訂后不易翻閱, 應注意設置好版心尺寸, 以免影響正常閱讀。

1.4 操作要點:

(1) 當書籍或小冊子在機器上膠訂完畢后, 膠黏劑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繼續固化。因此, 千萬不要在書籍剛剛經過膠訂機裝訂后就立即翻閱, 至少應等待15分鐘后再翻閱并進行檢查。 (2) 夾鉗時間設置。書背厚度小于1CM時, 設置為3秒;書背厚度在1~2CM時, 設置為5秒;書背厚度大于2 CM時, 設置為8秒;合理的時間設置能保證熱熔膠較好的黏合。 (3) 夾鉗壓力設置。封面較厚時適當將壓力調大, 80-90kg為宜;書背較厚時應將壓力適當調小。 (4) 膠量調節。由于數碼印刷品用的無線膠訂機在黏合封面和書芯時采用擠壓的方式, 書背處的多余熱熔膠擠壓成了側膠, 觀察膠量是否適合主要看側膠量的多少。注意膠槽中的膠量, 及時補充。不能過多或溢出, 但也不能過少, 否則會燒壞膠槽。 (5) 打釘。書芯使用定量高的紙張且書背較薄時, 先過一遍膠進行打釘后, 再二次膠訂上封面。請注意打釘的位置, 不宜太靠近書背處, 二次膠訂時不得開銑刀。這里需要說明的是, 打釘后, 書芯與封面的黏合性會受一些影響。 (6) 隨時查看銑刀處排屑是否通暢。及時清理通風口下面的紙屑袋, 防止因紙屑太多而導致通風不暢, 或者紙屑飛出。 (7) 機器暫時不用時, 需按保溫按鈕, 以免溫度過高影響膠的黏度。 (8) 裝訂過程中如想小車暫停, 需按急停按鈕。 (9) 及時清潔夾板上的膠粒、膠絲、避免書背、書面上因有膠粒而遭到損壞或有膠絲而影響質量。 (10) 裝訂時, 要把書芯撞齊。放入小車中, 注意不能放反, 封面時注意封面的方向。

2 無線膠訂精裝工藝操作簡介

2.1 裝訂方式

書芯采用無線膠訂處理。成品裁切完畢后, 粘貼堵頭布、絲帶;封面噴繪后粘貼在荷蘭板上包成書殼。通過襯紙將書芯和封面連接, 套合成冊。

2.2 特點及應用范圍

美觀精致。屬于較為豪華的裝訂方式, 常用于標書、VI手冊、畫冊、紀念冊等高檔產品。書芯用紙不宜定量太高, 書背不宜過大, 否則翻閱時平展度較差。通常A4精裝指的是書芯尺寸為A4。

2.3 印前注意事項

(1) 設計封面時, 需確定書背位置、壓槽位置, 出血至少設置為2cm, 以完成書殼的包邊工藝。 (2) 扉頁設計時盡量避免使用硫酸紙, 由于硫酸紙施膠性能差, 可能引起襯紙脫落。

2.4 操作要點

(1) 襯紙選擇100~140g/m 2的紙張為宜。 (2) 裱書殼時, 注意四周飄口一致。 (3) 壓槽:一般加熱溫度設置為40-50℃, 加壓時間為20~30秒。封面多用背膠PP紙噴繪, 溫度過高會降低膠的黏性, 造成壓槽位置起泡。

3 無線膠訂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近年來, 我國書刊印裝質量監督檢測的報告中發現, 無線膠訂質量問題占印后裝訂質量問題的80%, 常見的問題有掉頁、漏膠根、膠層中有氣泡、殘膠污濁書背、書背高等。

其實要解決這些常見的問題, 首先要解決的是熱熔膠黏結牢固度。熱熔膠黏結牢固度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了解膠的性質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是操作人員的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能。

3.1 熱熔膠的性能:

EVA型熱熔膠是由乙烯與醋酸乙烯在高壓下共聚而成。隨著乙烯與醋酸乙烯的配料比例不同, 可產生不同聚合分子量、性能不同的熱熔膠, 以適應各種不同的需求。書刊裝訂用的熱熔膠目前均為EVA型熱熔膠。其性能如下表所示。

熱熔膠的主要特點表現為:常溫下為固體, 加熱到一定溫度時, 融化為液體, 一旦冷卻到熔點以下, 又迅速成為固體。固化快、公害小、黏著力強、膠層既有一定的硬性, 又有一定的韌性。具有一定的再黏性。起涂布在被粘物上冷卻固化后, 還可重新加熱熔融。再次與被粘物粘結。使用時, 只要將熱熔膠隔熱熔融成液體, 涂布于被粘物的表面, 經壓合冷卻, 幾秒鐘內即可完成粘結, 幾分鐘可完全固化。熱熔膠的這些特點, 尤其是短時間內固化的特點, 是任何水溶性膠粘劑都難以具備的, 書刊裝訂正是利用了熱熔膠固化快, 黏著力強, 使用方便等特點, 普片應用于無線膠粘訂書的生產線當中。

3.2 掌握熱熔膠使用方法:

熱熔膠在使用過程中, 有兩個時間變量必須嚴格把握。一個是熱熔膠的開放時間, 一個是其固化時間。

開放時間是指熱熔膠涂布到被粘物的過程必須在熱熔膠規定的粘合時間內完成。如熱熔膠的開放時間為7~15秒鐘, 則書芯經銑背開槽后, 從上膠開始, 到封面與書背粘合成型為止, 必須在15秒內完成, 熱熔膠才能取得良好的粘合效果。如果機器運轉速度慢, 有瞬間停車, 在15秒鐘內不能完成書芯和封面的成型粘合, 粘結就不牢固, 強度較差。

兩個被粘物在規定的時間內粘合后, 還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冷卻, 才能加壓或翻動, 否則會影響熱熔膠的年節力, 造成產品變形或書頁脫落。這個冷卻時間, 稱為固化時間。固化時間根據熱熔膠的型號不同, 有長有短, 一般固化時間為3~5分鐘。熱熔膠的開放時間和固化時間與機器運轉速度密切相關, 開放時間更是如此。

3.3 掌握好銑背、開槽、上膠的原理和方法:

無線膠訂在平裝聯動線上其工藝流程大致為:配頁機進本-定位平臺-銑背-開槽-上背膠-上側膠-上封面-書背成型-冷卻-雙聯分切-裁切成品-堆積檢驗。

銑背是將折好的書帖銑成單頁, 銑背的好壞在于書帖在折頁環節中折頁的質量, 銑背刀的鋒利程度, 銑背過程中壓力大小的調整。銑切深度一般不超過3mm, 平板紙書帖銑切深度一般為1.5mm~2m m;卷筒紙書帖銑切深度一般2m m~3m m。

開槽的深淺和間距:開槽的深淺和間距視加工的紙張而定, 新聞紙開槽可淺、間距可大, 一般開槽深度在1mm左右, 間距在10m m~15m m左右;膠版紙和銅版紙開槽可深, 間距可小, 一般開槽深度在2mm以下, 間距在5mm~10mm左右, 但不能低于5m m。間距調整可通過調整機速和增減開槽刀數量來實現。

在上膠前, 一定要把銑背、開槽后紙粉清理干凈, 保障膠與紙附著的真實性。

3.4 掌握好上膠技巧:

在膠鍋內通常有兩個膠輥, 我們把先接觸書背的膠輥叫第一膠輥。接下來的叫第二膠輥。調整時應注意:一遍背膠第一膠輥應距書背0.3mm~0.6mm, 膠輥上膠層厚度=開槽深度+膠輥和書背間的距離, 膠的長短開啟時大于或等于封面長度, 關閉時小于封面長度2mm~3mm;第二膠輥第一膠輥應距書背0.5m m~1.0m m, 膠輥上膠層厚度2m m-3m m距離, 膠的長短開啟時應等于封面長度, 關閉時小于封面長度2mm~3mm;反旋轉刮膠輥應距書背0.3mm~0.8mm。

二遍背膠。第一膠輥應距書背0.6mm~1.0mm, 膠輥上膠層厚度2~3mm距離, 膠的長短開啟時小于或等于封面長度, 關閉時小于封面長度2mm~3mm, 第二膠輥第一膠輥應距書背0.5mm~1.5m m, 膠輥上膠層厚度2m m~3m m距離, 膠的長短開啟時應小于封面長度, 關閉時小于封面長度2mm~3mm, 反旋轉刮膠輥應距書背0.8mm~1.2mm。

正確掌握上膠的原理, 熟練運用和調整上膠的溫度, 是解決掉頁、漏膠根、臟書背等原因的根本, 是無線膠訂工藝的最基本的知識。要注意的是在調整中切忌膠輥和書背接觸, 避免書背高的現象發生。

從2000年到2010年圖書、期刊和報紙的增長數據看, 圖書和期刊總印張年均增長6%, 報紙增長9%。在這其中60%使用無線膠訂工藝。無線膠訂目前已經是一種成熟、先進的圖書裝訂技術。未來圖書市場的需求快速增長和興旺將進一步促進無線膠訂技術的發展。

摘要:隨著數碼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 使人們的生活變得五彩斑斕。無線膠訂技術因為其擁有生產效率高、不占訂口、成書翻閱方便等優勢而被廣泛采用于圖書裝訂領域上。印后加工操作是集技術和經驗于一體的崗位, 本文將介紹無線膠訂工藝操作中的一些技術要點和常見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關鍵詞:數碼印刷,印后加工,無線膠訂

參考文獻

[1]苗海龍, 趙春輝.書刊裝訂工藝及設備 (第二版) .印刷工業出版社.2007.4.

[2]許文才.包裝印刷與印后加工.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3.

書籍印刷工藝范文第2篇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貼片技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90年代初已成為完全成熟的新一代電路組裝技術,并逐步取代通孔插裝技術。據國外資料報道,進入90年代以來,全球采用通孔組裝技術的電子產品正以年11%的速度下降,而采用貼片技術的電子產品正以8%的速度遞增。到目前為止,日、美等國已有80%以上的電子產品采用了貼片技術。

貼片技術涉及領域:大屏幕彩電和小型通訊機、磁盤驅動器、程控交換機、傳真機、蜂窩移動電話、筆記本計算機、攝像機、數碼照相機和軍用電子設備等。隨著時代和技術的要求,軍用電子裝備也朝著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大型武器裝備中采用貼片技術生產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掌握和應用好貼片技術對于采用貼片生產的軍用電子設備性能、質量、可靠性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1 貼片生產中工藝的重要性

貼片技術中的關鍵是貼片工藝,工藝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最后產品的質量。貼片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由貼片機、焊膏印刷機、回流焊機等一系列工藝裝備,印刷、貼裝、焊接、清洗等一系列工藝技術,焊膏、網板、清洗劑等工藝材料組織管理組成。若想大量、廉價地貼裝并焊接出優質的貼片線路板組件,除必須配備性能優良的貼焊設備、選擇合適的工藝材料、制訂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外,還要注意工藝技術研究。許多人認為貼片設備、材料很重要但是,工藝技術在貼片中才是最重要的。貼片生產中的工藝技術包括焊膏印刷工藝、片式元器件貼裝工藝、焊接工藝、清洗工藝等。而其中焊膏印刷工藝與焊接工藝是整個貼片過程中的難點,也是貼片生產中的關鍵工藝。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詳細介紹貼片生產中的印刷工藝。

2 印刷工藝

印刷工藝的三個要素,即焊膏的質量、設備參量和印刷工藝參量。下面分別對三個要素進行詳細說明。

焊膏是一種勻質混合物,實質上是由處于濃縮焊劑載體的金屬粉顆粒組成,制作金屬粉末和膏劑配方的工藝步驟大多數屬于專利性質。但一般是把具有所需成分的熔化焊料在旋轉的輪上迅速冷卻,形成微小焊料顆粒。為使焊膏中金屬保持化學上的干凈,金屬表面的氧化物是非常低的,過量的氧化物將嚴重影響產品的性能,導致產生焊球。該工藝過程在惰性環境中進行,以便盡量減少顆粒的氧化。

焊膏在焊接I型(完全表面安裝)和II型(混合)表面安裝部件中起著多重關鍵作用。由于焊膏還包含有效焊接所需的焊劑,故無需像插裝部件單獨加入焊劑控制焊劑的活性和密度。在進行再流焊接期間,焊劑在表面安裝組件的貼放和傳送期間還起著臨時的固定作用。顯然,正確選用焊膏對于生產無缺陷的可靠表面安裝部件是十分重要的。

3 焊膏選用原則

(1)焊膏的活性可根據印制板表面清潔度而定,對于錫清洗選用RMA級。

(2)根據不同的涂敷方式選擇不同黏度的焊膏,黏度一般為100~300Pa·S,且焊膏與焊盤間黏結力應大于焊膏與絲網間黏結力。從印刷的觀點來看,中等程度的黏稠度是最適宜的,低黏稠度的焊膏容易產生焊膏的坍邊,而高黏度的焊膏可能黏掛在網板上。

(3)精細間距印刷時選用球形細料度焊膏,間距小于等于0.5mm時,焊膏顆粒尺寸應當在20~38μm之間。

(4)良好的可印刷性、流動性及觸變性。

(5)印刷后坍邊小且放置時間長。

(6)焊接時,保證第一面焊膏熔點比第二面高30℃~40℃,以防止焊第二面時,第一面已焊組件脫落。

(7)對錫清洗,要用不含氯離子或其他強腐蝕性的焊膏。

印刷機工藝參數的設定:

一般情況下,對于每種PCB除了尺寸及可印刷的最小節距等性能參數外,還有多個工藝參數(如刮刀速度、刮刀壓力和漏印間隙等)需要調整與設定。

在PCB焊點上的焊料厚度一般為0.08mm。由于焊膏在印刷時,體積大致有其最終形成的焊點兩倍,因此焊膏在印刷時厚度大概為0.18~0.12mm這樣才能產生足夠的焊料量。

刮刀速度慢利于網板的回彈,但同時會阻礙焊膏向PCB焊盤上傳遞,而速度過慢會引起焊盤上焊膏的分辨率不良。另一方面刮刀的速度和焊膏的粘滯度有很大的關系,刮刀速度越慢焊膏的黏稠度越大;同樣,刮刀速度越快,焊膏的粘稠度越小。通常對于細間距印刷速度范圍為12~40mm/S,而較大間距適合的速度為50~150mm/S。當在印刷時,刮刀雖然和網板表面平行移動,但只涂上了小量的焊膏,這是由刮刀速度及網板設計兩方面造成的。造成焊膏沒有充分涂上的原因是刮刀通過網板孔的時間太短,焊膏不能充分滲入網板。假設刮刀以12m/S的印刷速度通過0.3mm的網孔的話,它通過網孔的時間其實只有25ms。因此,適當降低刮刀的印刷速度,能夠增加印制板的焊膏量。有一點很明顯:降低刮刀的速度等于提高刮刀的壓力;相反,提高了刮刀的速度等于降低了刮刀的壓力??焖儆∷r刮刀的壓力要比慢速時大。刮壓力的變化,對印刷的質量來說影響重大,太小的壓力,一般為0.2~0.4N/mm。對于刮的寬度:如果刮刀相對于網板過寬,那么刮刀就需要更多的壓力。刮刀的變化主要是材料和形狀。當印刷間距大于0.3mm時,金屬刮刀是最佳的材料而聚氨酯刮刀會被壓入網板開口內而把焊膏挖走使得焊訓的高度不一致。例如,當印刷只有0.13mm寬的開口時,金屬刮刀趨于橫向剪切焊膏,而聚氨酯刮刀趨于推動焊膏進入網板開口使焊膏得以順利地沉積到焊盤上。

刮刀的參數包括刮刀的材料、厚度和寬度、刮刀相對于刀架的彈力以及刮刀相對于網板的角度等這些均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焊膏的分配。其中刮刀相對于網板的角度θ影響著印刷的焊膏量以及焊膏的分辨率。一般認為刮刀的運行角度為60°~65°時,焊膏印刷的品質最佳。

在印刷的同時考慮到開口尺寸和刮刀走向的關系。焊膏的傳統印刷方法是刮刀沿著板的X或Y方向以90°角運行,這往往導致了器件在開口不同走向上焊膏量不同。經實驗認證,當開口長方向與刮刀方向平行時刮出的焊膏厚度比兩者垂直時刮出的焊膏厚度多了約60%。刮刀以45°的方向進行印刷,可明顯改善焊膏在不同網板凳開口走向上的失衡現象,同時還可以減少刮刀對細間距的網板開口的損壞。

4 設備參量

現代印刷機和鋼板使得流動更加充滿活力,但是在線路板上的組件大小范圍和腳間之間必須綜合考慮。通常最大的問題是焊膏印刷量的控制。量太小,焊點可能開路,特別是當組件腳不在同一平面時;量太多,則可能產生橋接和錫橋。

很明顯,鋼板的厚度和開口面積決定著焊膏印刷量,但流動中還有第二種影響因子起著部分作用。若電路板的墊板不良,那么在鋼板下可能擠出過量的焊膏,這將直接導致橋接危險,同時,由于部分焊膏在阻焊膜上,也可能產生焊球。再者,在鋼板下面的焊膏將使印刷質量和輪廓逐漸變壞。即使鋼板的厚度和開口尺寸一致達到理想的結合,然而刮刀的種類和條件也影響結果。有刃刮刀印刷重現性通常比硬刮刀的重現性更好。如果刃是軟的,可能會發生鏟出焊膏現象,厚度降低。根據貼片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總結了下面關于設備的工藝規程。

5 工藝規程

(1)檢查模板設計是否配套。在模板固定到印刷機之前,檢查模板是否清潔,開孔是否被堵塞,要確保金屬箔的表面沒有損壞。

(2)將PCB固定到工作臺上,并檢查是否對準。PCB恰好與模板表面接觸,然后將PCB圖像與其板圖像對準,按工程設定表中的規定調節好印刷間隙。

(3)裝好干凈的扁平的橡膠刮刀的印刷機,調節下落行程和刮刀的壓力。每天必須使用新鮮的焊膏,一定要檢查焊膏是否超過了使用期限,如果超過就不能使用,并通知主管人員。如果印刷后檢測到缺陷,必須用沒用過的舊刮刀刮掉多余的焊膏,然后在清洗系統里清洗PCB并重新印刷,所有這些工作應在批量印刷之前完成。

(4)工作參數編入產品例行檢測卡片以后,應先印刷一PCB,然后檢查印刷質量,并按照檢測標準記錄參數。只有在印刷質量令人滿意以后,才可在卡片上簽署合格。批量印刷PCB時,應依循這一程序檢測每一次印刷。

(5)印刷結束后,拆下刮刀并徹底清洗,檢查模板是否損壞,然后儲藏起來,還應徹底清洗印刷機。

(6)簽署檢測卡以表明這一批印刷已完成。

6 結束語

貼片生產中的印刷工藝是整個貼片生產中的關鍵工藝,印刷質量直接影響到后面貼片焊接的效果和整個電路板的總體質量。因此在批量生產前對印刷工藝應該重點掌握、理解、提煉和總結出一套針對自己產品最好的工藝規程,這樣才能保證整個貼片生產中這道關鍵工序的質量,才能給后續工序提供好的生產條件,最終才能確保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參考文獻

[1]周德儉,吳兆華.表面組裝工藝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

[2]賈忠中.SMT核心工藝解析與案例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3]顧靄云,等.表面組裝技術(SMT)基礎與可制造性設計(DFM)[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書籍印刷工藝范文第3篇

關鍵詞:Photoshop,通道,印刷,顏色通道,Alpha通道,專色通道

眾所周知, 我們平時在畫冊和印刷品上所看到的顏色是豐富多彩的, 但是實際印刷時, 我們不可能挨個顏色去實現, 通常是通過青、品、黃、黑四種原色進行印刷的, 即首先將圖像進行顏色分解, 分成青、品、黃、黑四種色版, 然后利用減色法原理實現顏色合成的。而Photoshop中關于“通道”的概念正是模擬分色版的原理而產生的, 圖像在輸出菲林 (分色膠片) 時就會按顏色的通道數據生成網點, 并分成黃、品、青、黑四張分色菲林片。下面筆者從印刷的角度談談Photoshop中通道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有三種類型的通道, 分別是顏色通道、Alpha通道和專色通道。

顏色通道是Photoshop中一種內建的通道, 用來存儲圖像顏色的數據。這些通道把圖像分解成一個或多個色彩成分, 顏色通道的數量往往是由圖像的色彩模式決定的, 如灰度圖只有一個顏色通道, RGB模式有R、G、B三個顏色通道, 而印刷所用的CMYK模式有C、M、Y、K四個顏色通道, 它們包含了所有被顯示和將被印刷的顏色信息。

Alpha通道是我們自行建立的通道, 有時它特指透明信息, 但通常指“非彩色”通道, 它最基本的用處在于保存選取范圍。

而專色通道主要應用于印刷領域, 可以使用除了青、品、黃、黑以外的顏色來表現印刷品的特殊效果, 是用來保存設置的專色及相關數據信息的。

這三類通道作用雖有不同, 但共同點是都保存著圖像的全部色彩數據信息。

我們完全可以應用好通道, 充分協調印前設計作品與印刷品的一致性, 實現所見即所得。

1 合理利用通道調節圖像, 保證印刷圖像輸出的色彩

我們在印前對圖像的編輯和處理無非就是對通道的編輯, 因為通道才是真正記錄色彩信息的地方, 無論是調整圖像的層次還是色彩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通道中去。我們要想印刷時達到所見即所得, 就必須結合考慮印刷時所用的紙張、油墨、印版等因素, 針對印刷的實際情況進行圖像調節和處理。Photoshop中關于圖像調節的工具有很多, 但用的最多的就是色階 (level) 、曲線 (curves) 和通道混合器等調節工具。這些調節工具的對話框都有針對通道的調節, 對話框上都有一個channel選單, 在這里可以選擇你要編輯的顏色通道。例如, 當遇到一個偏色圖片, 而經觀察圖像偏紅, 缺少藍色, 我們就可以通過Photoshop中“曲線”對話框中的通道選項進行調節, 選擇紅色通道, 拖動曲線減少紅色的含量, 選擇藍色通道, 拖動曲線增加藍色的含量, 最后達到糾正偏色的作用。

2 應用通道處理好印刷工藝中的陷印、壓印及疊印問題

陷印指一個色塊與另一個色塊銜接處要有一定的交錯疊加, 以避免印刷時露出白邊, 也叫補露白。壓印和疊印是同一個意思, 即一個色塊疊印在另一個色塊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圖像都要疊印或陷印, 一般情況下只有黑色的字或黑色的圖形做疊印處理, 其他的顏色默認正常的輸出。另外, 印刷時要特別注意文字、細小輪廓線等圖形因為面積細小導致四色套印不準的問題, 而陷印、壓印、疊印正是針對解決此問題的, 而在Photoshop里我們都可以通過通道來很好的解決陷印、壓印及疊印問題。

例如, 單從使用軟件來說, 我們一般都會使用Photoshop默認的黑色來表現文字, 但這種黑色不是100%的黑, 而是一個CMYK四色混合的黑色, 即C75%, M68%, Y67%, K90%。而印刷是無法保證四色套準的, 細小的文字如果用這種黑色就會導致文字模糊成一團;但如果用100%黑色文字疊印在圖像上面, 各個色版就會產生鏤空, 這樣就無法實現壓印。因此, 據經驗總結, 要實現黑色壓印效果, 我們可以將文字直接在黑色通道輸入, 而不是在CMYK四色通道中輸入進行處理。

3 應用專色通道實現特殊印刷的需求

專色通道, 是可以保存專色信息的通道, 專門用于為印刷制作專色版的。我們平時看到的精美印刷品上一些特殊的效果, 如熒光色、金屬色、燙金版、凹凸版等, 這些特殊顏色的油墨 (我們稱其為“專色”) 是無法用三原色油墨混合而成的, 這時必然離不開專色通道與專色印刷了。在Photoshop中存有完備的專色油墨列表, 我們只須選擇所需的專色油墨, 就會生成與之相應的專色通道。但在編輯時, 專色通道與其他通道恰好相反, 用黑色代表有顏色, 用白色代表無顏色。專色印刷可以讓作品在視覺效果上更具質感與震撼力, 但由于大多數專色無法在顯示器上呈現效果, 所以其制作過程也帶有相當大的經驗成分。

綜上所述, 要通過印刷保證設計作品的真色再現離不開通道的應用。平面設計人員必須緊密結合印刷工藝及流程, 充分認識和應用好Photoshop通道, 實現桌面設計與印刷再現的統一。

參考文獻

[1]趙倫, 顏昌沁.Photoshop中通道的原理分析及應用[J].計算機時代, 2011.

[2]胡振龍, 陳娟, 張四季.Photoshop通道在印前檢查中的作用[J].科印傳媒數碼印刷, 2006.

書籍印刷工藝范文第4篇

線裝書的傳統工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之一,走到今天,加上我們的創新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新符號。我國書籍的裝訂歷史淵源流長,從秦始呈的簡策開始,經歷了卷軸裝、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一直到明清的候的線裝,以及到今天的膠裝、精裝書的出現,經歷了千年的歷史。其中,線裝書的裝訂方式,是古代書籍裝幀的最后一種形式,也是古代書籍裝幀技術發展最富代表性的階段。

線裝,顧名思義是用線進行穿訂,是用線把書頁連封面裝訂成冊,訂線露在外邊的裝訂形式。在今天的書店里和現實生活中還常??梢钥匆姾徒佑|到線裝這種古代書籍的裝訂形式。我們今天膠裝的圖書,封面、封底、書脊是連在一起。而傳統的線裝書是有區別的,它的封面、封底和書籍內頁的尺寸相同。今天的書一般是豎著放在書架上的,書籍更強調在書架上的展示效果,因此也更注重書脊的設計。傳統的線裝書是橫著放的,書脊就是書的內頁紙張所自然形成的厚度。但是,線裝書在它的地腳離書脊處已打上了字根、字號(書的名稱、函數和冊數),書脊上打字根,墨色實,入目清醒,同樣能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我們的書就是這樣生產的。

線裝書都是用手工進行裝訂,加工一般都很精致,程序也較為復雜。傳統的工藝流程要經過理料(撞頁)-折頁-配頁一壓平-查代(理齊)-齊欄一打眼一穿紙釘(穿紙捻)-配函一切書(打磨)-包角-貼面一打眼一穿線一訂書-印書根一粘簽條等一系列程序。

打眼穿紙捻和穿線訂書這兩個環節是線裝書裝訂程序所特有的步驟,重點說說線裝書的兩次打眼。兩次打眼有不同的意義,這是北京宏泰印刷有限公司現代工藝品質控制的重要環節。第一次在書芯打2個紙針眼(打紙針眼用的錐子是鋼質的錐子,規格大小與紙捻的大小一致),用來串線釘定位,以保證書頁不移動,這種工藝是傳統方法用現在手法“齊欄”來完成的,要想前口整齊有序,上下頁不能超過1mm,這就要在印刷前的文件中做好齊欄線;齊欄高度不得超過2cm。另外,在頁子的上下片錯位0.3mm以上的,必須把地腳割開,齊欄時以此線為標準成一垂直線,才能滿足書口美觀要求。兩個紙針眼一般在上下位置的書冊長各1/3處,距書脊6~9mm (根據書的成品規格大小來定)。打眼垂直、無扎裂、扎豁書冊,針眼直徑以能穿紙捻為準,三面裁切成成品書后,再包角、扣面:(書芯與封面配好)扣面是正背面都用選定好的絹布扣齊粘牢。

第二次是打線眼,用兩平行鉆頭的打孔機打孔,鉆頭規格為1.5mm與雙線來回穿過為宜,這也是傳統方法用現代技術的提高效率的創新。穿線眼有四眼六眼和八眼,打孔的上下位置根據訂縫形式定,與書脊距離為13~18mm。用線為60或42支紗6股蠟光白線或相同規格的絲、麻線穿過眼孔,將書頁訂牢。

穿線用雙線,依不同的穿線方法,入線要正確,拉線緊度適當。書冊穿線后平整牢固,雙股線并列排齊,無扭線、交叉、重疊、分離線,線結不外露(頭尾線結要扎在孔內)。

傳統的線裝書的裝訂程序是繁雜的,今天的線裝書很多都根據設計的要求有所改良。由于是線的顏色,線的規格多樣化滿足了現代線裝書的審美情趣。

線裝書這種傳統的裝訂形式(堅角四目式),只能用手工完成,表面上看,費工、費事,效率又低,而且不經濟,如今,北京宏泰印刷有限公司繼承了傳統工藝采用現代工藝生產線裝書同樣能獲得一種高效的裝訂方式和高品質的追求。

上一篇:年度廣告宣傳方案范文下一篇:安全審計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