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商業生態系統論文范文

2023-09-24

商業生態系統論文范文第1篇

一、是否要進入商業生態系統

對于企業而言, 有很多種途徑來達到商業目的, 基于商業生態系統的競爭只是其中的一種。所以, 企業在進入商業生態系統之前需要了解該系統能給自己帶來哪些有益和不利因素, 以及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企業比較適合采用這一戰略。

1. 進入商業生態系統的益處

當市場環境發生了有利于顧客的變化時, 企業通過商業生態系統的管理方式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增強市場存活能力,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 提升自身競爭力。企業產品或服務在商業生態系統中和成員企業之間形成有力的補充, 為顧客提供全面體驗, 從而保證企業的利潤來源;骨干企業為了促進系統的良性循環, 會主動搭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技術和創新平臺, 并將獲得的收益投資于整個系統, 企業在進一步投資方面可以獲得有效的支持;另外, 在與其他企業共同進化的過程中, 企業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防止被淘汰, 這些都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2) 突破行業界限思考問題。以行業作為發展環境的界限來思考企業戰略問題常常顯得過于狹隘, 這會限制企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領域。商業生態系統的跨行業特點則增加了企業了解其他行業運作規律的機會, 使企業可以在更廣泛的空間內思考與各行業的合作, 且降低了戰略轉向失敗的可能性。

(3) 積累處理復雜網絡的相關經驗。在系統結點上的企業, 至少與一到兩個成員發生合作關系, 既有契約式的約定, 也有基于信任的互助。當企業重要性提升時, 必然伴隨著更多成員關系的處理。特別是領導企業, 有時候甚至需要開發相應的軟件來動態管理。企業在提升生態位的過程中逐步積累了處理復雜網絡的能力, 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也為將來建立以自身為核心的網絡奠定了基礎。

(4) 規避風險。弱小企業不能承受的風險, 在一個生命力旺盛的系統中可以被有效地化解。系統強健而富有彈性的結構使得它在面對外部沖擊時只發生了細節變化, 而且是容易預測的。因此, 企業依靠著這棵“大樹”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2. 商業生態系統的不足之處

雖然有以上的優勢, 系統在尋求協同效應的同時, 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 商業生態系統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員的理性, 但理性總是有限的。人的選擇既是一個依據知識和信息進行判斷的過程, 也是一個認知過程?,F實情況中, 商業生態系統作為一種適應市場策略選擇的結果, 成員選擇的理性是有限的。

(2) 商業生態系統減少了企業的信息搜索成本, 但交易成本仍然存在。此處交易成本包括:商業生態系統存在期間, 預測各種偶發事件的成本;處理偶發事件的成本;促使系統成員履行自己責任的成本;系統成員明確自己責任和權利的成本。因此, 雖然企業信息搜索成本減少了, 但交易成本卻不可能極大的減少, 這要看系統成員的認知能力和默契程度。

(3) 非對稱信息的存在。雖然在商業生態系統中, 為了整個系統的進化, 實施信息共享, 但是有些私人信息不可能共享。在系統中共享市場、技術信息, 但成員的機會主義傾向使得信息是不對稱的。

(4) 商業生態系統中語言使用的模糊性。由于系統成員的行業背景和認知能力的不同, 導致他們對權利義務關系的理解也存在著差別。這就造成了對未來認識的不一致, 從而產生摩擦和成本。

二、進入怎樣的商業生態系統

當企業決定采取進入商業生態系統的戰略后, 會發現環境中有若干個可供選擇的生態系統。如一個軟件公司, 既可以選擇加入Microsoft-Intel系統, 也可以選擇IBM帝國, 甚至其他更多。進入一個合適的商業生態系統, 是企業系統戰略成功的前提和關鍵。將影響這一行為的企業因素和系統因素相匹配, 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決策行為可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1. 剔除不良的商業生態系統

選擇系統的基本條件是:系統是健康的, 能夠最低限度地維持和更新自身。否則, 企業就無法依賴系統實現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和繁榮。這一要求主要體現在系統的健康狀況和競爭力上。這要通過定量和定性來分析這一問題。比如, 定量分析就要求系統競爭力要素應滿足一些相關條件;而定性分析則要求系統維持基本的健康, 比如用生產率、生命力、縫隙市場創造率、開放性等指標來進行衡量。雖然這些指標的可接受標準不像定量指標那么明確, 但在某些情況下還是可以做出準確判斷的。比如, 系統中同一類型的企業生產率是否大于企業當前的生產率, 系統創新是否停滯, 系統是否過于閉塞等等。經過這樣的初步選擇, 企業就可以剔除一些不良的生態系統, 如果現有的生態系統健康狀況都不夠好, 企業寧可不采取商業生態系統戰略。

2. 系統選優

完成初步的剔除后, 在剩下的商業生態系統中, 企業就可以結合自身情況來選優了。選優的標準是遵循兩個方面的契合:一是企業與領導企業在系統未來發展方向上的理念契合;二是企業自身能力所能實現的以及它期望在系統中扮演的角色, 與某一個處于特殊階段的商業生態系統所需要的角色在商業生態位上的契合。

第一個層面的理念契合很好理解。對于處在某個特定行業的企業來說, 總是期望領導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并將最新的創新成果整合到企業可用的平臺上, 在利潤分享上盡量做到公平, 甚至能夠對企業進行投資和研究方面的支持。簡而言之, 企業可以從領導企業的舉措中受益, 且雙方的行事原則相似。以寶潔公司加入沃爾瑪生態系統為例, 寶潔和沃爾瑪都認為系統成功的關鍵在于采供系統的效率, 沃爾瑪分享信息并提供統一的采購系統平臺, 寶潔則將自己的資源規劃系統 (ERP) 與沃爾瑪的ERP整合在一起。如果兩者對于信息分享的認可度不一致, 則很可能在未來的運轉中產生矛盾。還有一個重要的一致是, 企業不期望領導企業向主宰型發展, 而領導企業為了系統的長遠發展也盡量扮演骨干型的角色。

第二個層面的生態位契合比較復雜, 它追求的是企業提供的生態位和系統需要的生態位在供求上的平衡。對企業和系統的類型進行歸類之后, 就可以用匹配的思想來具體指導系統選擇的決策行為: (1) 期望成為系統骨干的強勢企業。有實力成為系統骨干的強勢企業, 最樂于進入的是高生態位空缺的強勢系統, 但現實中這種情形并不多見, 除非技術的變革促使原有系統的生態位結構發生變化, 比如個人電腦產業中軟件標準的確立改變了IBM生態系統原本以硬件為中心的結構。大多數情況下, 企業要在低生態位空缺的強勢系統和高生態位空缺的弱勢系統之間進行權衡, 從利潤的角度來說二者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或許強勢系統整體利潤較大, 但處于低生態位所分享的比例較小, 因而與前者差不多。利潤以外的因素也各有千秋:在強勢系統中企業可以得到更多的平臺支持, 積累相關經驗;在弱勢系統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規劃未來。因此, 決策的關鍵是領導企業的戰略和實力以及系統內部競爭的激烈程度。如果產業比較成熟、標準也基本定型、系統結構較為穩定, 企業想攫取領導權非常困難。系統內部競爭已經很激烈, 領導企業就會防范一切有野心的企業的行動, 縫隙型企業也不希望因系統動蕩而受損, 在這種情況下, 企業選擇高生態位空缺的弱勢系統更容易實現自己的抱負;反之, 企業則應該選擇低生態位空缺的強勢系統, 并通過對平臺不斷施加影響提升生態位, 逐漸逼近核心商業群落, 或者吸引一部分伙伴構建新的生態系統。 (2) 期望成為縫隙型企業的強勢企業。有的企業雖然實力很強, 卻并不想處理復雜的關系, 把自己的專有技術完全整合到平臺中去, 這也是一種安全的戰略。NVIDIA就是一個縫隙型戰略實施得非常成功的公司, 通過影響物理資產 (如TSMC公司的制造能力) 和智力資產 (如第三方設計工具、圖書館和標準) , NVIDIA實現了高度的專業化, 并將精力集中在核心領域:圖形加速器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和營銷, 以及PC的相關軟件、工作臺和電子娛樂平臺。這樣的企業一般不愿意受到系統領導太多的約束, 并且會與核心商業群落保持一定的距離, 因此高生態位空缺的強勢系統并不適合它。為了分散風險和獲得更多的創新空間, 它們往往會加入除高生態位空缺的強勢系統以外的多個生態系統。 (3) 期望成為縫隙型企業的弱勢企業。商業活動中大部分企業的實力并不那么強, 他們加入商業生態系統的野心也不大, 只是期望有所依靠, 以獲得更穩定、更長久的利潤。由于沒有強勢企業的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 大多數情況下是系統選擇它而不是它選擇系統。此類企業有可能進入低生態位空缺的強勢或弱勢系統, 強勢系統穩定且利潤總額高, 但競爭也很殘酷, 企業常有被替代的危險;因而, 建議進入運行態勢良好的弱勢系統。

三、進入系統時機的選擇

找到了合適的系統, 企業還應該在最恰當的時機進入, 以避免競爭過于激烈或系統的動蕩。

期望成為骨干的強勢企業, 最不適合在系統成熟期進入, 因為系統內部已經接近飽和, 競爭也非常激烈, 總的來說是越早進入越好, 在系統開拓期企業可以參與搭建系統骨架, 在拓展期也會受到領導企業的歡迎和投資,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更新和衰落期進入以注入新的活力??梢哉f, 系統的不穩定因素越高, 對此類企業越有利, 可選擇的時機中, 開拓期優于拓展期優于更新期。

期望成為縫隙型的強勢企業, 追求較高的穩定程度, 系統平臺未搭建完全或者瀕臨倒塌都不利于企業利用平臺發展自身的專業化能力, 所以系統拓展期和成熟期是可供選擇的時機, 且拓展期優于成熟期, 因為隨著系統的拓展, 企業可以在一個時間跨度內逐漸加大自己的影響。

最后是弱勢企業, 它雖然追求穩定的合作, 但能在成熟期進入的可能性很小, 因為此時的系統勢必要求企業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以取代接近飽和的系統中相同生態位的企業。而開拓期的系統也不歡迎不能充當系統骨干的企業, 所以對于它來說, 系統高速拓展期才是最合適的時機。

四、如何穩固企業地位

企業在恰當的時機進入合適的商業生態系統后, 需要實施有效的戰略來穩固其地位。由于大多數企業不可能立刻成為系統中的骨干企業, 所以無論實力強弱都需要學習如何制定有效的縫隙型戰略??p隙型戰略的本質是通過把握商業生態系統提供的機會來獲得專業化優勢, 并避免環境中的各種圈套和詭計, 下面從縫隙型戰略的兩個核心成分進行分析。

1. 價值創造

(1) 獨特能力的專業化。有效的縫隙戰略, 需要選擇一個與其它業務有真正區別的領域, 且這種區別能在一定的時間跨度內維持, 企業才能在這個領域實現專業化。一些失敗的案例告訴我們, 如果企業不能選擇一個有持久力的專業領域, 經過一段時間, 這一領域將充斥大量的新生企業來削弱企業的專業性。所以生態系統中某個領域必須具有足夠的差異性, 才能成功地實施集聚戰略 (例如個人財務軟件或者客戶關系管理軟件領域就有這種性質) 。這樣的戰略可以堅持很多年, 可以支持企業 (如Intuit和Siebel Systems公司) 的成功, 并使企業保持較高的成長性。實施良好的縫隙型戰略, 其集聚化可以對骨干企業和主宰型企業的擴張顯示出強大的防守力。Intuit在這里是個很有力的例子, 它不斷升級自己的應用軟件Quicken, 抵御了Microsof Money的進攻。因此, 成功的關鍵是找到一個足夠大的需要專業化能力的市場。

(2) 通過骨干企業影響其他能力。高效的縫隙型企業認識到他們不再被垂直一體化所限制。比如IDe公司和de Novis公司, 他們將自己的專業化資產和其他縫隙型企業提供的互補產品以及骨干企業提供的平臺整合起來創造系統解決方案。他們抓住每個微小的機會, 采取集聚戰略, 并通過商業生態系統來影響工具、技術、服務和可用的產品。如果一個強大的、可信賴的骨干企業存在于縫隙型企業所在的生態系統, 縫隙型企業也許沒有和多個平臺連接的明顯的理由。然而, 因為骨干企業有倒塌和停滯的危險, 縫隙型企業希望和多個節點連接并投資。我們后面會詳細談到, 戰略的關鍵因素是理解“連接力度”這個概念, 它定義了對骨干企業的轉換成本。

(3) 持續創新。不管是和一個或多個骨干企業交易, 縫隙型企業技術戰略的核心是不斷地整合商業生態系統中可用的技術來支持自己的產品, 檢查來自邊緣的技術威脅以及采取相應的反擊戰略。這使得集聚化戰略的實施者可以開發專業方案, 并集中精力將方案和企業內的特有資產進行整合。Intui就通過和Microsoft提供的技術成分整合而使得它的應用軟件Quicken可以在Web上使用。這意味著技術戰略模式的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在一個垂直整合的框架下, 公司需要發展成一個大型化的組織并涵蓋大范圍的商業領域來達到規模效益。這樣企業會面臨很多挑戰, 需要大量資金。除此以外, 公司會因技術變化和各種沖擊而非常易被攻擊。在一個分布式的系統中, 企業可以很容易地達到規模效應, 并通過影響其他公司的能力來回應沖擊。

2. 價值分享和風險管理

一個縫隙型企業如何影響系統中的價值分享?他如何保護自己遠離骨干企業停滯或退化的風險?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交互作用的“連接強度”。緊密連接 (或者高連接強度) 是指一個特定的縫隙型企業需要開發非常具有差異化的內部資產來提供給第三方, NVIDIA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優化TSMC的制造流程。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對一個特定的合作伙伴做出承諾, 轉換的成本將非常高。而松散連接的互動關系則意味著最小的資產差異性, 這使得縫隙型企業很容易從一個關系轉到另一個關系中去。

(1) 緊密連接———管理風險和未來。傳統觀點認為緊密的連接關系更為有效。例如, 現有的管理理論都認可客戶和供應商之間的密切合作。然而, 緊密連接模型有很多缺點。首先, 組織之間連接越緊密, 系統停滯的風險和平臺對縫隙型企業施加的影響越大。因此如果骨干型企業決定主宰它的環境, 縫隙型企業就將處于風險之中。另外, 如果連接力度很高, 縫隙型企業就更容易受到技術和商業模式變遷的傷害??p隙型企業一個常見的失敗是, 進入的動機太盲目以至于和骨干企業過于緊密的連接, 這使得骨干企業的力量遠遠超過縫隙型企業, 最終影響整個系統的健康狀況。據統計, 軟件產業中多平臺的企業比單平臺企業具有更高的凈生存率, 這種情況在松散連接時更容易出現。這一觀點的本質是組織和技術之間接觸面積越小, 植入程度越低, 避免技術風險的可能性就越大。松散連接的出現對于縫隙型企業有很多啟示, 這意味著一個組織可以降低技術變遷的威脅。由于松散連接系統中的接觸面非常小, 企業可以在面對技術環境變革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回應。實際上,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更容易地換種方式做生意。例如NVIDIA公司很容易地進入了半導體技術領域, 其IT部門在進入Web領域時也沒有遇到什么障礙。

商業生態系統論文范文第2篇

研究國內外優秀產業園區得知, 一個健康發展的產業園區應該是一個內外構成要素之間具有顯著協同效應的區域經濟系統, 是由經濟與生態多種環境因素組成的有機復雜系統, 是一種典型的商業生態系統。用商業生態系統的視角來解析產業園區的發展, 將園區引導向存量與增量、內部與外部、經濟與社會和諧的長期發展道路上來。

一、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特征

商業生態系統是指網絡環境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企業組織之間、企業組織和個人之間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及其優勢互補不斷進行物質、價值和信息交換以實現價值增值所形成的復雜經濟群體。商業生態系統就是借用自然生態學的概念來解釋企業組織與其環境之間的關系, 該理論認為任何企業組織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與其他組織和其所處的環境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美國學者詹姆士·穆爾 (James F.Moore) 認為商業生態系統不僅包括企業供應商、銷售商和顧客之間的垂直關系, 同時也包括政府、研究機構、中介機構、等相關性組織間的關系, 此外還涉及經濟、技術和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因此, 商業生態系統是一個強調系統成員多樣性、企業生態位分離的具有協同性、再生性的復雜系統。

二、產業園區商業生態系統“三聚”模式

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為產業園區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路徑, 從系統的結構層次上, 產業園區商業生態系統包括吸收傳遞物質和能量的各種獨立企業個體 (核結構) 、提供物質和能量的源種群 (鏈結構) 以及環境 (網絡系統) 三大部分。這些個體間分別獨立又相互關聯, 通過交易網絡、技術網絡、社會網絡等發生各種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并成為園區發展的內在動力。依此理論, 園區在促成產業園區持續發展、園區商業生態系統形成的過程中, 產業園區自身要集聚核心企業、主導產業的同時, 引導扶持配套企業和相關機構形成“鏈”, 進而聚集各種資源促進企業間自我組織、相互協同, 提供園區企業成長的資源條件和環境空間。這種分結構層次的產業園區持續發展模式稱為“三聚”路徑。

(一) 聚核

即基于競爭優勢的核心企業的集聚和主導產業的植入。園區的核結構主要由脫穎而出的大企業和同類型的中小企業構成, 形成大企業主導、中小企業共生的主導產業, 該結構的構成決定了園區的類別和發展方向, 也是園區發展的主力軍。法國經濟學家Francois Perroux在“增長極”理論中提出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 建議園區建立“發展極”明確主導產業。核心企業是促成產業集聚效應和園區整體演進的引擎, 核心企業通過投資、創新、知識轉移等行為可以帶動其他企業的發展;堅持發展特色主導產業可以避免產業結構雷同, 從而形成比較優勢使產業園區持續性演化。

(二) 聚鏈

即縱向產業鏈以及圍繞主導產業的橫向服務鏈的合作與聚集, 產業園區可以通過縱向產業鏈和橫向服務鏈形成專業化的分工和服務體系, 建立密集聯系, 促進企業在本地的“根植”。隨著園區的發展, 產業園區核結構形成一種“場”效應, 產生集聚功能吸引相關企業不斷聚集, 如內部企業不斷衍生和分化, “核”企業采用分工協同的方式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 (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和需求商等) 入駐其產業園區;另外一些“核”企業采用高度本地化的發展策略, 將研發中心、區域總部, 甚至各種配套服務企業 (包括金融機構、科研機構、服務中介機構等) 遷入園區, 進而促使外部企業大量涌入和集結。由此形成園區縱向和橫向的“聚鏈”式發展模式。

(三) 聚網

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園區商業生態系統是一種集生產、知識技術以及社會網絡構成強聯結的體系, 需要做到園區生產、技術、文化、社會生活環境全方面的發展, 形成內資與外資、內生與外延、區內與區外、硬基礎與軟實力的混合集聚。園區的基礎配套設施、創業的社會文化環境、政策環境、技術環境、市場環境等恰等于園區商業生態系統的“陽光空氣和土壤”。園區企業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環境的支持并受到環境的制約, 同時隨著園區的生命力不斷提高對外部環境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也在增大, 政府僅有加以正確引導和自我重組, 讓環境更加促進“核”的適時生長更替, 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保證園區的持續發展生命力。

三、結語

我國產業園區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 需遵循園區發展的“三聚”理論, 從聚核、聚鏈發展到綜合階段聚網。就現今國內園區發展階段, 應從深化改革、科學發展、內涵提升、合理布局以及政企聯動幾個方面共同推進, 加快園區自身的改革創新和升級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寧, 任浩, 甄杰.商業生態系統視角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的“三聚”路徑[DB/OL].百度文庫, 2013-11-13.

[2]李玉瓊.網絡環境下企業生態系統的形成機理探析[J].改革與戰略, 2007 (02) .

商業生態系統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商業生態系統,縫隙型企業,企業成長,內容分析方法,評價指標

一、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 企業的成長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也不斷改變, 形成了以競合關系為特征的生態格局, 編織成富有生態特點的網絡體系———商業生態系統。美國學者詹姆斯·穆爾1993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競爭的新生態學”, 提出了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 以生物學中生態系統這一獨特的視角來描述市場中的企業活動。伴隨著商業生態系統的不斷進化, 逐步分化成三種類型的企業, 即網絡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和縫隙型??p隙型企業作為商業生態系統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 為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以及種群的多樣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處在夾縫中的縫隙型企業, 其生長卻受到了系統內外不同因素的影響, 應該采用何種方式應對成長環境的變化, 如何抓住外部的機遇提升自身的能力從而在生態系統中取得更為有利的位置, 是縫隙型企業發展必須考慮的問題。構建一套縫隙型企業成長指標體系將有助于該類企業的科學評價, 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理論基礎

企業成長問題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重要課題。由于不同理論觀點對企業成長的內涵認識不同, 目前有關企業成長理論研究呈現出“叢林現象”, 企業成長理論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

關于企業成長, 現有文獻主要從企業成長周期、企業成長因素、企業成長機制與成長戰略等內容展開。其中有關企業成長因素的理論對于建立企業成長指標體系有直接關系, 并有眾多學者從該角度進行了探討。本文將企業成長因素理論分為內生因素理論和外生因素理論, 其中內生因素成長理論主要從企業內部分析其成長因素, 認為企業的資源、內部能力和知識等因素決定企業的成長;外生因素成長理論認為企業的外部環境如政策、經濟文化、產業變革等因素是影響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例如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等學者的規模經濟理論、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波特的產業競爭理論等。希爾等人提出了PEST分析模型, 該模型為分析企業外部成長的宏觀環境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工具。在國內, 范明, 湯學俊 (2004) 認為產業力緯度、技術力緯度、制度力緯度以及市場權力緯度構成為企業可持續成長的四個維度, 之后郭蕊 (2005) 對此進行補充和改進, 增加了財務和社會環境維度。楊增雄, 張煥勇 (2005) 從企業家能力角度出發, 構建了企業家能力與企業成長關系的模型, 為企業成長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關于產業集群和企業成長的關系, 陶守強 (2006) 從社會網絡角度分析了企業可利用產業集群網絡獲取多方面的成長優勢。針對商業生態系統中的中小企業, 認為商業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共生企業之間基于價值網絡的協同能力和適應性創新是中小企業成長的主要原因。

根據企業在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商業生態系統中的企業可被分為三類典型企業, 其中縫隙型企業在商業生態系統中充當參與角色, 并不承擔構建網絡、管理網絡的關鍵職能。盡管有不少學者關注商業生態系統問題的研究, 但關于縫隙型企業的相關研究還不成熟, 目前主要集中于縫隙型企業的相關概念研究、縫隙型企業內部資源和戰略研究, 以及縫隙型企業的外部環境———商業生態系統的健康性研究。關于縫隙型企業成長內生因素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企業內部資源因素和企業所采取的戰略??p隙型企業成長的外生因素主要體現在商業生態系統的健康性, 其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使該方面的研究得以逐步深化, 如M.Iansiti, R.Levien (2004) 、胡斌等 (2006) 、馬凌 (2007) 等的研究。

已有研究對企業成長指標體系的構建給予了較多關注, 但針對商業生態系統下縫隙型企業成長的研究文獻很少, 其中劉光偉 (2011) 的研究較為系統。目前關于縫隙性企業的成長研究遠未成熟, 并且縫隙型企業的成長不可能單獨依賴內部或外部實現, 其成長不僅取決于企業內部的資源和能力, 也取決于縫隙型企業的外部環境———即商業生態系統的健康性與穩定性, 以及縫隙型企業面臨的政治, 經濟等宏觀環境。因此, 基于縫隙型企業成長的內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理論, 建立評價縫隙型企業成長的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必然的思路。

三、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思路與方法

本研究對于縫隙型企業成長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力圖體現全面性、科學性、可比性和動態性的原則, 通過科學方法的運用提取相關指標, 根據指標間的邏輯聯系構建指標體系。在指標選取方面, 做到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企業成長的內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相結合。并且, 企業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構建的指標體系不僅應有靜態指標以反映企業當前的發展水平, 同時還應該包括企業成長的動態性指標以反映企業未來和潛在的發展態勢。例如財務指標中, 應有靜態指標即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 同時應有動態性指標即企業的成長發展能力。

為了保證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可信度, 在指標選取方面, 本研究運用了文獻內容分析方法, 該方法是對文獻內容進行系統性研究的一種專門方法。本研究的文獻收集來源是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共進行兩次檢索。第一次檢索是以“企業成長”、“指標體系”為關鍵詞, 同時為使指標更具有說明性和發展的特征, 將文獻時間定位為1999年至2012年。通過精確檢索以及來源刊物的權威性比較, 共得到96篇核心期刊文獻。第二次檢索是以“企業成長因素”為關鍵詞, 共得到14篇文獻。鑒于企業成長研究的相關文獻比較多, 本研究以來源刊物的權威性以及內容的相關性作為篩選文獻的重要標準。通過閱讀文獻摘要, 剔除了與本研究問題相差較遠的文獻, 最終篩選得到了21篇文獻。另外, 依據指標體系構建的全面性原則, 還進行了相關題名檢索, 補充與本研究密切相關的11篇文獻。綜上, 共得到28篇核心期刊文獻, 4篇學位論文, 總共數目為32篇的文獻樣本。對于樣本文獻進行指標梳理和統計, 得到四類一級指標, 主要分為財務類指標 (38個) , 人力資源類指標 (12個) , 市場類指標 (18個) , 研發創新類指標 (25個) 。之后, 對于二級指標進行了頻數統計, 例如二級指標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出現19次, 管理者素質出現17次, 研發投入出現10次等。通過對樣本文獻中的指標進行分析和處理, 形成了本研究指標體系建立的文獻基礎。

四、縫隙型企業成長的評價指標體系

依據企業成長相關理論文獻, 結合商業生態系統下縫隙型企業的特征, 在提出縫隙型企業成長指標體系后, 進行了專家問卷調查, 結合相關專家意見, 對指標體系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尤其是在二級和三級指標方面做了較大的調整。例如一級指標由先前的六項合并為五項, 將“技術創新”一級指標合并到“產品 (服務) 與市場”中, 原因在于技術創新類指標針對的是產品或者服務的創新, 使指標體系結構更加清晰。在二級指標中, 企業管理領域的專家指出“縫隙市場的營銷能力”應作為影響縫隙型企業成長的因素, 經過相關文獻的查閱和分析, 增加了該指標。最終提出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五、結束語

商業生態系統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銀行金融業的關注度增加。經濟發展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現代經濟發展中保護環境的重要方式即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排放。銀行金融為現代金融業的核心,需增強保護環境意識,響應時代的要求,并與實際結合采取措施,利于現代銀行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本文以低碳經濟為背景,為金融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促進經濟發展。

關鍵詞:保護環境;金融機構;未來發展

銀行機構應順應低碳經濟的發展,創新發展模式,通過變革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因為現代銀行金融產業發展迅速,以往的金融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狀,不利于銀行的發展。全球的溫室效應也并不能得到改善。銀行企業需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以解決當前的問題。為創新金融發展模式,相關銀行機構需要增加對低碳經濟的了解,并結合實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擺脫傳統模式的約束,使銀行金融在低碳經濟條件下有更好的發展。

一、低碳經濟發展下銀行金融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一)銀行機構缺乏對低碳經濟的認識

低碳經濟的發展對于銀行金融來說有制約作用,這些因素使銀行金融產業發展受到阻礙。從銀行結構自身的角度分析,即缺乏對低碳經濟的認識,這是大多數銀行機構都存在的問題。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多個,例如低碳經濟理論發展的時間較短,使金融機構并不了解其各個環節的運行,在低碳經濟的立項、審批與管理方面都缺乏了解。所以金融機構創新模式的道路并不順利,具有較多阻礙。

(二)銀行金融與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不同

低碳經濟發展以可持續理念為主,經濟活動的進行應堅持低碳環保的理念,但是社會成本會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銀行金融機構并不愿進行低碳發展,因為低碳經濟成本高降低自身收益,并且國家并未提出相關有利政策,缺乏國家的支持,風險補償力度小,且有關的稅收減免制度并不完善,缺乏風險擔保,使金融機構在發展低碳經濟時的成本增加,所得利益減少。

二、低碳經濟發展下銀行金融的發展對策

(一)銀行機構人員增強對低碳經濟的認識

低碳經濟優點眾多,不僅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能夠保護環境,對銀行金融業務的開展也有積極影響,推動銀行金融可持續,增加生機與活力。為了更好的促進低碳經濟的運行,相關人員需要進行學習,多多了解低碳經濟,將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與銀行金融相結合,相互交流借鑒,將低碳經濟理念融合到企業文化之中,借鑒低碳經濟的成功經驗,向發達國家學習。銀行金融機構需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多方面增加對低碳經濟的了解,進而增加整個銀行金融業對低碳經濟的認識度。

(二)增加信貸投入度

由于銀行機構并未完全認識低碳經濟,可以通過加大低碳經濟信貸的方式,以促進低碳經濟的反戰,并能夠增加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銀行金融機構需培養人員低碳意識,在本企業內部宣傳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并且需要制定長期合理的金融計劃方案,逐步向低碳的經營模式轉變。為促進銀行金融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應增加對低碳項目的資金投入,并且以有利政策對模式轉變進行引導,多個方面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人員在了解低碳經濟的同時,在低碳業務方面也要多加研究,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低碳經濟的發展進行預測,預測其中的風險并提前設計解決方案,在風險出現時及時控制,并合理增及信貸的投放。例如核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增加信貸促進發展進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三)增加低碳經濟發展的風險管理

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風險經營的管理必不可少。良好的風險經營工作能夠減少危機的出現,進而促進低碳經濟的健康發展。就目前來看,低碳經濟的發展并不能取得過高的盈利,也缺乏先進的技術,并不能控制成本,資金利用率低,項目的經濟回報率低,進而并不能吸引更多的資金,增加了經營風險。銀行金融機構在增加對低碳經濟投資的同時,也要注重風險的預測管理,當危機出現時及時拿出應對措施,以穩定項目的運行,最大程度降低損失,增加金融企業的利潤。銀行金融機構在選擇低碳項目進行投資時,要對這些項目進行分析,盡量選擇經濟強度高的項目,且有較大的企業對其進行擔保。銀行金融選取分期、貸款投入等方式,盡可能降低風險。建立健全全面的規章制度,對于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規范,有利于投資程序的發展。

(四)建立專業團隊

通過建立專家團隊的方式提供人才。商業銀行的主要商貸對象為高科技且創新性高的企業。商業銀行的技術結構并不完善,對企業的運營狀況并不能做出準確預測,需要專家團隊的幫助。商業銀行邀請貸款方面的專家,臨時組成團隊,精準分析借款企業的組織層、技術等,最后生成書面報告,為銀行金融機構的管理人員提供借鑒。

(五)建立銀行信息交流平臺

建立銀行信息平臺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信息資源。平臺能夠增強銀行各部門的交流,加快信息流通。更重要的是能夠將企業財務與生產連接起來,加快資金流動。創新型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即商業銀行。通過信息交流平臺,金融機構能夠隨時審查申請借款的企業的經營狀況,為是否為其提供貸款提供了數據依據。減少銀行金融企業的成本,直觀的了解相關企業的信息,進而有利于銀行開展相關業務,在符合市場狀況與自身財務狀況的基礎上,對創新性企業進行貸款,該平臺能夠提供基本信息,以增加企業收益。

三、結束語

在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銀行金融也在面臨著機遇的同時也有挑戰。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由于對低碳經濟的認識不足,缺乏經驗與風險管理等原因,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并不順利,受到技術、制度等多方面的限制。為了促進銀行金融低碳經濟中的發展,需要對限制銀行金融機構轉型的因素進行分析,對出現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即將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管理,進而促進金融業可持續發展,迎接低碳時代的全面到來。

參考文獻:

[1]馮富帥,李紅霞.低碳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研究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8

[2]王育寶,陸揚,王瑋華.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耦合研究新進展[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5)

[3]史丹.綠色發展與全球工業化的新階段:中國的進展與比較[J].中國工業經濟,2018(10)

商業生態系統論文范文第5篇

眾所周知, 今年, 是宏觀經濟環境最為嚴峻的一年。美國次貸危機、汶川大地震、越南經濟危機、物價飛漲、人民幣升值等, 使中國企業的正常發展遭遇了極大的挑戰。也正因為此, 主辦方希望通過尋找那些充滿“韌性”的商業模式, 給身處“寒冬”的人們帶來更多的思考與啟迪。

現如今, 幾乎所有胸懷大志的中國企業家在創業之初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就是關于“商業模式”的問題。而其實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有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商業模式”的概念, 但是直到90年代才真正流行開來, 而“商業模式”對于中國的啟蒙則更是借了風險投資的東風, 因為要吸引風投,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清晰的商業模式。

全球化、信息技術的發展, 互聯網產業的快速成長和產品生命周期縮短, 使得競爭格局產生了巨變。哈佛商學院教授直指: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低成本優勢是一種構不成商業模式因而無法持續的優勢。

《經濟學人》情報社的調查顯示:超過50%的CEO認為從現在起至今后一段時間, 商業模式的創新比產品或服務的創新更重要。但中國企業對商業模式的實踐往往陷入對概念的誤讀和缺乏章法的泥潭, 無法獲得持久的盈利能力。

對于創業企業和尋求轉型的成熟企業, 對商業模式的探索是無法回避的議事日程。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 人們更容易對這個時髦而抽象的名詞有具體而全面的感受。這也正是每年的“最佳商業模式評選”活動總能引起許多人關注的原因所在。

在我看來, 它遠比那些所謂的“百富榜”評選要有意義得多。

不過, 個人對“商業生態”的關注要更甚于對“商業模式”的關注。

因為脫離了對“商業生態”的思考而只是片面去關注“商業模式”, 所獲得的答案只能是片面而有失偏頗的。比如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 雖然它影響的是中國乳業的“商業生態”, 但卻使蒙牛這樣的“最佳商業模式”也變得黯然失色。

長期以來, 人們形成了一種商場如戰場的觀念。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的部門之間、乃至顧客之間、銷售商之間都存在著一系列的沖突。

美國學者詹姆士·穆爾 (James F.Moore) 1996年出版的《競爭的衰亡》一書, 標志著競爭戰略理論的指導思想發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學中的生態系統, 這一獨特的視角來描述當今市場中的企業活動, 但又不同于將生物學的原理運用于商業研究的狹隘觀念。后者認為, 在市場經濟中,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似乎僅僅表現為最合適的公司或產品才能生存, 經濟運行的過程就是驅逐弱者。而穆爾提出了“商業生態系統”這一全新的概念, 打破了傳統的以行業劃分為前提的競爭戰略理論的限制, 力求“共同進化”。

好一個“共同進化”, 它其實是“韌性”之上的完美升華。

有“韌性”的商業模式如果能建立在“共同進化”的“商業生態”之上, 才會變得更具“韌性”。

用句時下業界最流行的話就是“抱團過冬”。

顯然, 它比馬云若干年前說的那句“與其站著死, 不如跪著活”的著名“過冬論”, 又更進化了一步!

付新華

擁有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 擁有平面媒體、廣告公司以及企業主等領域的多年工作經驗。

商業生態系統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面對利率市場化等一系列復雜的內外部環境,銀行的價值創造面臨嚴峻考驗。面對形勢,應對挑戰,如何提升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轉型是必然選擇,從粗放到精細化,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是必由之路。目前,商業銀行各層級的管理者和客戶經理在對客戶價值識別、客戶盈利性分析,以及如何提升客戶綜合貢獻度等方面的認知還不足,甚至一些基層機構在考核導向定位、考核指標設置等方面有偏差,從而導致與戰略目標的偏離。文章從客戶價值識別出發,借助銀行管理會計系統,深度探尋客戶價值創造的發現之旅。

關鍵詞:商業銀行 管理會計 EVA

一、引言

銀行利潤最終來源于客戶,要提高盈利能力,就要關注客戶價值的挖掘。圈到客戶不是目的,深度識別客戶價值,調整策略,對客戶精耕細作,提升客戶綜合貢獻度,創造更大價值才是最終目的。

經濟增加值(EVA)和風險調整后資本回報率(RAROC)是銀行評價客戶綜合貢獻的兩個重要指標。EVA反映客戶價值貢獻的大小,RAROC反映客戶價值貢獻能力的高低。

客戶EVA=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經營費用-風險成本-所得稅-資本成本

=稅前利潤×(1-所得稅率)-資本成本

=凈利潤-資本成本

客戶RAROC=凈利潤÷客戶占用經濟資本

一個個客戶所創造的EVA之和就構成了商業銀行各級分支行的總EVA,一個個客戶盈利能力的匯聚就綜合地反映各級分支行的盈利能力。提升客戶的價值創造能力也就提升了所在行的價值創造能力,分支行創造的EVA就越多。

管理會計中,分類客戶的分類標準和方法很多,可以按客戶的價值貢獻分類;按對公和個人分類;對公客戶可以按客戶類型、企業規模、行業、所屬部門分類,也可按有效無效、有貸無貸等分;個人客戶有標準的四分類,也可按有效無效、有貸無貸分類等。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進行分類分析,比如前XX大存款客戶盈利性分析,前XX大貸款戶盈利性分析、金融總量前XX強客戶盈利性分析等等。限于篇幅,本文按照上述分類方法選擇幾項進行盈利性分析。

二、基于管理會計系統客戶盈利性數據分析

(一)按對公和個人分類的盈利性分析

從表1看出,2015年對公客戶創造的EVA為2.54億元,占比43%;對公客戶RAROC為22.18%,營運成本率0.40%,信貸成本率0.52%。個人客戶所創造的EVA為3.4億元,占比57%;個人客戶RAROC達到73.42%,營運成本率0.95%,信貸成本率0.08%。直觀分析對公客戶的價值創造能力低于個人客戶。稍進一層的分析可以看出,對公客戶撥備較多,達到1.26億元,信貸成本率達到0.52%,說明對公信貸客戶不良較多,影響該支行對公客戶價值創造能力;同時資本成本2.5億元,遠高于個人客戶0.59億元,導致RAROC值明顯低于個人客戶。

(二)按有貸無貸分類的盈利性分析

表2是對公有貸戶和對公無貸戶的客戶盈利性匯總分表,從表中看出,對公有貸戶的EVA為-0.16億元,RAROC為10.24%;對公無貸戶的EVA為2.6億元,RAROC為786%。從數據上看,對公有貸戶的創利能力不如無貸戶,進一步分析,是因為對公貸款的質量不高,出現了較多不良,計提了較多撥備,同時經濟資本占用較高(占用系數8.7%),從而影響了對公有貸戶的總體創利能力。

(三)按企業規模分類的盈利性分析

表3是對公無貸戶和對公有貸戶按規模分類的盈利性分析表,從表中看出,對公有貸戶的大、中型客戶EVA為正、小型、微型客戶的EVA 均為負數,主要原因還是不良的多,減值較多;對公無貸戶中,所有層級客戶的EVA都為正數,微型客戶EVA產出率相對較低。盈利性分析不僅要分析創利能力強的客戶,更要分析應創利卻又虧損的客戶,虧損原因分析更為重要。

(四)按企業所屬行業分類的盈利性分析

表4是對公有貸戶按行業分類的盈利性分析表,從表中可看出,農林牧漁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EVA為負,其余行業EVA為正;其中教育業、房產、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建筑業、交通運輸等行業創造EVA較多。RAROC較高的行業有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公共管理、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以及房地產。

(五)個人客戶四分類的盈利性分析

表5是個人客戶四分類盈利性分析表。從表5看出,由于大眾客戶數量多,存貸款規模大,因此所創造的EVA最多,達到1.31億元,占到全部個人客戶EVA的48%,其次是個人富??蛻?。個人富??蛻艉蛡€人高端客戶的價值創造能力較強,RAROC分別達到310%和764%,但是從量的角度分析,兩類客戶的基數都偏小,個人富??蛻舸婵钶^多,達到106億元,但貸款規模較小,日均余額只有3.6億元;個人高端客戶貸款只有531萬元,存款有9.45億元。對個人富??蛻艉蛡€人高端客戶的貸款營銷應當高度重視。

(六)個人客戶按AUM(金融資產)檔次分層盈利情況分析

表6是個人客戶按照個人AUM(金融資產)檔次分層分類的盈利性分析表。從表中看出,個人客戶創造EVA最多的是AUM 0.2~20萬元之間的客戶,EVA合計1.42億元,占個人EVA總額的53%。

AUM 0~1萬元的三檔客戶貸款日均余額95.8億元,占個人貸款總量的70%,但存款卻僅占個人存款總量的12%;說明該類客戶基本上是低端的房貸客戶,辦一張卡用于還貸,其他業務較少或不在該行辦理主要業務,產品覆蓋度不高;AUM 1~20萬元的三檔客戶貸款余額35.4億元,存款112億元,RAROC分別是78.5%和137%,兩檔客戶質量較好。

三、提升商業銀行客戶價值創造能力的措施

通過對客戶盈利性的相關分析,有利于提升客戶發展空間,挖掘客戶的經濟增加值。從經濟增加值的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出,一方面要創造更多利潤值,另一方面則是合理控制經濟資本。

1.加快結構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加快發展輕資本占用業務,通過策略調整和優化,提高經濟資本分配效率,保持資產規模增長,創造更多價值。一是加快發展投行等輕資本占用業務。從目前來看,投行業務等業務占用經濟資本較少,應當下大力氣發展,但也要防范未來可能會面臨的政策風險。二是加快發展個人類業務。根據歷史數據,個人類業務年均貸款平均經濟資本占用為3.0%~3.5%左右,而對公業務經濟資本占用一般在6.5%~6.9%左右。雖然個貸綜合收益率略低于公司類貸款綜合收益率,但從經濟資本占用角度看,在經濟資本總量控制情況下,加快發展個貸業務可獲得更高EVA。

2.優化對公客戶結構和行業結構。從經濟資本計量規則看,搶抓優質客戶和增強緩釋措施是其重要導向。優質客戶的置換需要較長時間,且操作難度和營銷成本比較高,將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需要在價值創造理念指導下持續地去做。同時,在面對客戶營銷的行業選擇時,應充分考慮不同行業的經濟資本占用差異。比如,戰略性客戶、基建貸款、能源交通等傳統優質業務的經濟資本占用較低,而批發業務、貿易融資類產品等行業和產品的資本占用較高。因此,應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對戰略性客戶、基建貸款、能源交通等傳統優質業務的投入。

3.加強定價管理,完善差異化定價,推進業務轉型和創新。利率市場化對貸款的長期影響取決于各家銀行客戶結構的調整變化。應對利差收窄的市場環境,需要加快客戶結構調整,夯實中小客戶基礎,提升分行盈利水平。一是貸款規模分配還要繼續堅持與定價水平指標的掛鉤,在同等條件下,信貸規模優先支持定價水平較高的客戶;二是優化貸款定價授權,堅持以RAROC目標為引導,遵循“好客戶充分授權,未達標客戶提高要求”的核心理念,引導提升價量匹配能力;三是完善配套定價考核,鼓勵支行緊盯市場,在現有基礎上提高自身價格水平。

4.加強信貸管控,控制經濟資本。經濟資本是對銀行業務經營活動實際承擔風險大小的量化,包括信用風險經濟資本,市場風險經濟資本、操作風險經濟資本。加強信貸結構管理,提高高信用等級客戶信貸占比,加強評級管理,防止經濟資本無效占用,將有限的資源投向風險回報更高的領域,提高價值創造效率。

5.關注資產質量,加強風險防范。信貸資產質量影響到全行的經濟效益,貸款不良率的高低對貸款損失準備的提取也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凈利潤。因此,在積極進行信貸業務推廣的同時,要加強對客戶質量的把控,選擇客戶評級較高,抵質押擔保全面,所屬行業經濟資本占用較低的客戶進行信貸業務的發展。進一步加強貸前調查、貸中審批和貸后管理,建立客戶風險預警監測,把好貸款關口;剖析貸款不良原因,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加快信貸風險消化處置。

參考文獻:

[1] 黃靜如,陳曉玲.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創新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2016(7):46-51

[2] 趙栓文,劉青.管理會計在我國商業銀行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6(7):19-22

[3] 解云霞.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價值觀淺析[J].農村金融研究,2016(7):52-54

[4] 嚴靜.管理會計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例[J].中國商論,2016(2):38-40

[5] 申香華.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前景與路徑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5(10):113-115

[6] 葉生英.商業銀行管理會計下多維度盈利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5(9):70-72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南昌洪都支行財務會計部 江西南昌 330000)

[作者簡介:陳平(1980—),江西九江人,男,博士研究生,中國建設銀行南昌洪都支行財務會計部。]

(責編:若佳)

上一篇:課程概念探析論文范文下一篇:珠寶玉雕專業畢業論文題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