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學意境人物形象設計論文范文

2024-01-07

文學意境人物形象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就攝影與意境,情與景——意境的基本結構,以及攝影意境的審美效果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作為攝影教師還應不斷發現和創造新的時代意境,并到生活中去尋求藝術之源。

關鍵詞:意境;審美;攝影

意境是中華民族獨創的古典美學范疇,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體現。攝影意境是攝影家依據自己特定的思想情感、品格特性、性情特征將自然景物人格化,且通過攝影藝術(不同焦距的鏡頭、大小景深、冷暖色彩、各類線條、物體質感等)把自己的意念滲透到被攝景物之中,從而再通過攝影藝術作品表現出自然景物的形體特征,進而使作品具有現實審美意義,最終達到與觀賞者共鳴的效果。

1 攝影與意境

意境的美學內容,始見于中國曲古詩詞,而后逐漸擴展?,F在,“意境”這個概念已經被用得相當普遍了。正如文藝美學家胡經之所言:“藝術實踐的結果證實了:繪畫、攝影等造型藝術可以創造意境,音樂、舞蹈等抒情藝術也能創造意境。戲曲、小說、電影等綜合了抒情、敘事、戲劇因素的藝術可以創造意境,接近于實用藝術的園林也未嘗不能創造意境。這里意境作為藝術本體,已經深入各門藝術中,成為各種藝術的一種內在結構和意蘊……”盡管各種藝術有各自的藝術規律,但也有共同規律。從一定意義上講,意境已經成為我國各類藝術共同的美學范疇。在20世紀20年代,著名文學家劉半農就在他的攝影專著《半農談影》中明確提出攝影意境問題,而郎靜山也在他的“集錦攝影”中運用和體現了藝術意境。

當然,各種藝術都須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去創造意境。就攝影而言,它源自西方,而且是以現代科技手段來反映生活的,同時它的門類眾多,雖然同為攝影,但它們各自的品種不同、體裁不同、用途不同、社會價值不同、作者的拍攝用意及表現技法也都不一樣,因此對每類攝影是否都有創造意境的必要,或者說都適宜于創造意境,那就不能一概而論了。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泵缹W家宗白華也認為,創造意境要“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借以窺見自我心靈的反映……”這樣看來,創造攝影意境的題材領域還是比較廣的,因為意境既表現宇宙生機,也表現人生境界。

2 情與景——意境的基本結構

情與景是意境內在的基本結構,是構成意境的重要因素。人們說起意境問題,談論的中心往往就是“情景交融”,有的甚至把它當作意境的同義語。從哲學意義上講,情景二元是意境內在的主要矛盾,它們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情與景是既矛盾而又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我們創造攝影意境就是要協調好情與景的矛盾關系。協調得好,景中寓情,情中含景,則意境生;協調不好,情與景格格不入,兩相抵悟,則無意境可言。

然而,要真正做到情與景水乳交融,渾然天成,首先須要處理好以下兩點:一是對“情”的提煉與升華,二是對“景”的遷想與情化。所說對“情”的提煉與升華,就是要對“日常生活情感”進行過濾、提煉、凈化,從而升華為“審美情感”。所謂“日常生活情感”,大體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種感性現象所引起的情感或情緒沖動。

3 攝影意境的審美效果

在攝影意境表現中,所產生的“所見者真”,“所知者深”的審美意境,是獲得良好審美效果的必備條件。攝影在帶給大眾“沁人心脾”“豁人耳目”審美愉悅的同時,也帶給了大眾內蘊持久、靈深遠闊的審美效果。

3.1 內蘊持久的審美效果

一幅充分體現意境的優秀攝影作品,具有內蘊持久的審美效果。內蘊持久是指所內含藝術魅力是長久的,就像中國文學史上《唐詩》一樣經過千年來,含蘊雋永,魅力持久。至今仍能給人們以很高的藝術享受。從攝影的角度來看,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的優秀攝影作品,都具有意境的內蘊,其藝術魅力都內蘊持久。

攝影作品意境所產生的內蘊持久的審美情感,體現著攝影作品對讀者具有長久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這一點在新聞攝影之中尤其突出。首先體現的是新聞攝影意境的真實與新穎特征,再融合其他意境特征塑造典型事件、典型人物,達到畫面表現形式的內容、形式、意境的統一,此時所產生的意境立刻具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深深地吸引住受眾的視覺,喚醒和激發受眾的真實情感,使該新聞攝影作品成為輿論的中心、關注的焦點。

3.2 靈深遠闊審美空間

靈深遠闊要作為空靈的深遠而又寬闊空間來理解。攝影意境表現的產生過程,是由人的意識所產生的豐富審美想象空間和審美意象所構成的。這種審美空間是雙向的,它是在攝影者及受眾的思維意識中形成的廣闊審美空間。對攝影意境的審美空間應從三個層面來理解,即局部性、整體性、透明性。這三個方面構成了新聞攝影意境的深遠審美空間。

攝影意境審美空間的局部性,是指在深遠而又寬闊空間里存在著無數個局部的空間。由攝影者選擇最具有意境表現性的審美空間加以應用,并和受眾的思維在這空間里相遇,形成溝通空間。對審美空間即空靈的直接理解就是在攝影形式表現中留有空白,局部空白對畫面的表現形式是極為重要的,在中國畫里叫“計白當黑”,是利用空白讓人產生想象與聯想,來補充其空間。

審美空間的整體性。是從整體上來考慮審美空間的。一方面體現在人的思維里對審美空間整體性的思維,是立體的、無邊的“無極之境”(莊子語),而且存在著深度、高度、寬度。這個空間是攝影者產生靈氣的空間,靈氣在這個空間里運動,是攝影者在深遠而又寬闊的空間里產生著審美想象,即指對攝影意境的審美想象是不受空間限制的。因而審美想象是更廣闊的、拓展的空間,這也是人類的宇宙觀的體現。

空靈透明性是空靈深層的體現。劉熙載認為:“無一語及于事實,而言外無窮”,(劉熙載:《藝概·詩曲概》)表面空靈不是空曠無物的,而是包含了無窮的景物,無窮的意境,層層呈現,清澄透徹。形成了一種含蓄的透明。因而攝影意境也需要的一種含蓄美的體現,能清澄透徹地形成攝影意境的藝術魅力??侦`透明性在攝影意境的體現中,主要是指表現新聞事件與典型性的透明性。對拍攝事件與典型性的選擇應透明清澄地理解透徹,要在全方位的空間里展開調查。

作為新時代的高校攝影教師,在新時代的藝術形式高速發展下還應不斷發現和創造新的時代意境,并到生活中去尋求藝術之源。一是關于意境的時代性問題?!耙饩场笔莻€動態的概念,隨著時代的前進,藝術意境也須隨之而不斷豐富、充實新的因素。我們的社會生活正在不斷發生新的變化,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正處于新的變化之中。攝影家也應不斷發現和創造新的時代意境。二是生活是藝術之源。意境當然是源于生活。上面在談到情景交融的具體過程中,情起主導作用,但歸根結底,情還是來自于生活的觸動,所謂觸景而生情。所以要明確意境的創造,畢竟是先“外師造化”,而后才是“中得心源”,這兩點也是指導我們創造攝影意境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宗壽,彭國平.大學攝影基礎教程(第三版)[M].浙江攝影出版社,2009.

[2]羅琳.攝影基礎教程[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3]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文學意境人物形象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戲劇, 指以語言、動作, 舞蹈, 音樂, 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 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導演指的是在戲劇演出、影視制作團隊中, 整合全部藝術元素的藝術生產負責人。導演藝術是以文學劇本為依據, 以演員表演為主體, 運用和組織各種藝術手段, 在舞臺上進行綜合的二度創造的藝術創作活動。其主旨在于把文學性劇本內容轉化為活生生演出形象, 使之和諧、統一、風格完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戲劇導演是一個貫穿的完整過程, 從劇本的閱讀、演員的選擇與合作, 到舞臺空間、服裝化妝、燈光等的設計, 都是導演工作的組成部分。導演工作的具體進程, 包括前期的案頭工作, 如總體構思 (演出現實意義、演出立意的形象種子等) , 處理原則 (如關于體裁、風格等) , 舞臺美術的總體樣式以及分析劇本、分析人物和人物行動等。進入排演階段, 即是與演員合作塑造人物形象是體現導演藝術的主要一環。務必使各項藝術因素能融合、和諧、統一, 創造出一臺完整、完美的戲劇演出形象。

2 文學意境

所謂“意”, 指思想感情, 是在理解、認識現實生活基礎上形成的典型感受, 是“情化的理”, 又是“蘊理的情”;所謂“境”是所描寫的具體景物, 即鮮明的生活圖畫;是從大量的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富有特性的藝術形象。“意境”, 就是作者的“真感情”與客觀的景物融為一體而創造出來的感人的人工藝術境界。

戲劇導演的專業教學統稱“導表演實踐課”, 但是在課程表里面是看不見這樣叫法的這門課程, 因為它被拆分為三個階段:導表演基礎、導演創作、導演藝術。除“導演藝術”僅僅只是學生一個畢業作品的體現之外, 其他的“導演創作” (包括“話劇片段”和“戲曲片段”訓練) 和“導表演基礎”都包括幾塊內容, 尤其是“導表演基礎”它包括7個小品的綜合訓練:“觀察生活小品”、“詩詞意境小品”、“事件小品”、“畫面小品”、“音樂音響詩詞意境小品”、“戲曲單人小品”、“戲曲綜合小品”。“導表演基礎”和“導演創作、導演藝術”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將導演學中各種元素量化, 讓學生從每一個元素中體驗戲劇創作過程和導演在這個創作中必須把握的重要環節。學生在完成這所有的訓練時會有4次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這就是—“音樂音響詩詞意境小品”—“戲曲綜合小品”—。那么文學意境練習包括了“音樂音響詩詞意境小品”, “戲曲綜合小品”, “話劇片段”。

3 戲劇導演專業如何進行文學意境練習

文學意境的練習是成為一名戲劇導演的重要學習階段, 那么如何練習才能得到提高。

首先, 要運用創新思維。導演可以突破劇本的約束, 多角度, 多形式去挖掘在劇本中蘊涵的但未表達出來的主題思想。在今天的現實題材創作中仍然需要突破各種舊的和新的模式思維, 我們需要創作中的“個性”或者說“獨特性”或者說“不同尋常”, 如舞劇《紅樓夢》將中國經典文學名著首次以舞蹈的形式呈現在舞臺上;楚劇《三月茶香》劇目在保持楚劇藝術風格的基礎上, 揉合音樂劇、舞蹈的元素, 拓展戲曲表演手法;川劇《易膽大》更是將現代的聲、光、電融入現場, 豐富劇情。眾多古老的劇種也在不斷的創新中, 煥發出新的活力。

其次, 堅持以演員為中心, 學會借助其他元素。導演是要通過把握整體, 總體的效果和全局, 也就是說要有一個統一的導演構思來指揮。而且主要藝術的表現手段就是表演, 也就是要以表演為中心。這是無法代替的事實, 舞臺上要靠的是演員的表演, 整個演出的命運最終掌握在演員的手中, 因此導演還要不斷地調動他們的創作積極性, 這樣從而使每個演員的表演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加體現出“演員是導演的重要表現媒介”。戲劇是個行動的藝術, 直接體現“行動”的是演員, 所以演員的表演藝術是戲劇二度創作的主體。如歌劇到舞劇《白毛女》“喜兒”的扮演者田華將自已在農村度過的苦難經歷很好地融進了角色中, 真實而細膩地表演出了喜兒的痛苦、仇恨與歡樂, 從而出色地塑造了一個苦大仇深、樸實、善良而又富有斗爭精神的農村姑娘的形象。陳強把黃世仁演得十分逼真。扮演的反派人物善于從生活出發, 探索反面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獨特個性, 揣摩角色的心里活動。兩個角色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栋酌反罅窟\用民間舞蹈、傳統戲曲乃至民間武術的動作, 使之與芭蕾舞藝術相結合, 深受群眾歡迎。在配器方面巧妙地將板胡、竹笛和打擊樂器等一些民族樂器融于管弦樂之中, 對于渲染劇情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如劇中采用三弦藝術將地主黃世仁和狗腿子穆仁智的狡詐和猥瑣形象刻劃得栩栩如生。

最后, 深化視覺思維。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其規律的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演形象思維的目的, 則是在一個戲劇空間內建立一個視覺與聽覺系統, 使觀眾對舞臺上展現的事件與人物形象迅速感知并且獲得認識。因此, 視覺思維可以看成導演創作形象思維的一個組成部分。視覺思維由于具備一般形象思維的基本特征, 因此它屬于形象思維的一種。視覺思維涉及到舞臺的設計, 人物造型, 色彩, 舞臺構圖等。最終目的是要使觀眾獲得一個舞臺印象。導演在舞臺視覺形象的創造中也同樣運用這樣的“抽象”概念。在《風雪夜歸人》 (張奇虹導演) 中那條碩大的白圍巾是魏蓮生愛情的抽象化, 它的開啟與放下代表了那段無奈愛情的開始與結束。由此可見, 舞臺意象的獲得來自于導演的視覺思維, 而且是這種思維深化后獲得的新的舞臺形象。

摘要:戲劇導演藝術通過創造完整的舞臺演出來反映生活、塑造人物, 解釋某種哲理思想。在有限的舞臺上如何展現戲劇的思想, 要求在戲劇導演的教學中進行文學意境的練習, 堅持以演員為中心, 綜合多種表現手法, 運用創新思維, 這也是一個戲劇導演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戲劇導演,教學,文學意境

參考文獻

[1] 孫冉.從“白毛女”開創中國式歌劇[Z].2007.

[2] 楊玉東.戲劇導演的創新思維研究[J].理論研究, 2005 (3) .

[3] 蔣文銘.古典戲曲文學的意境品裳[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3, 9.

[4] 劉志新.當代戲劇導演教育[J].藝術教育, 2003 (2) .

[5] 張文龍.論電視戲劇的導演技巧[J].當代電視, 2000 (S8) .

文學意境人物形象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虛實相生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思想,在當代藝術設計中仍顯現出無窮的魅力,然而與古代藝術相比,今天的設計更多的是過度推崇視覺沖擊力及工業化的表現特征,只取其形而未傳其神。針對當代藝術設計中的這種普遍現象,從具體表現形式、意境審美和創作精神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批判,提出當代設計藝術應從傳統文化當中的文化意蘊、藝術精神以及藝術手法等方面借鑒其精髓,并與當代設計文化水乳交融、相映生輝。

關鍵詞:傳統藝術;當代設計藝術;虛實相生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4.0003

“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及相互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作品中的意象,開拓作品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實相生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思想,在當代設計藝術中仍顯現出無窮的魅力,然而與古代藝術相比較,今天的設計更多的是取其形而未傳其神,那么當代設計到底有著怎樣的藝術風貌和時代要求,應該引起怎樣的反思?

一、傳統藝術中的“虛實相生”美學

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對“虛”“實”關系的高度重視和特殊把握,尤其在古代繪畫領域,“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皩崱笔侵笀D畫中勾畫出的實物、實景以及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古代繪畫立足于“實”而追求“虛”,充分展現了“實”與“虛”之間的藝術張力。

(一)“虛實”觀念的思想淵源

中國古代藝術理論關于虛實關系的探討有著深遠而錯綜的文化與思想淵源,其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道家的“有”“無”之說。先秦道家論“有”“無”,絕對地貴“道”而賤“物”,重“無”而輕“有”,在老子和莊子那里,對“無”的推崇是以對“有”的否定為條件的。從生成論的角度看,“有”是由“無”化生而來的。從功用論的角度看,“有”的功用完全依賴于“無”,附屬于“無”。從本體論的角度看,“無”乃是全,是無限,是“有”的根本,“有”則是偏,是具體,必然有局限[1]。

到魏晉玄學興起后,先秦道家在“有”“無”問題上的極端見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彌補。簡言之,即貴 “無”而不絕對廢 “有”。也就是說,魏晉玄學在維持貴“無”的基本思路的同時,有條件地肯定了“有”的相對意義[2]。這確立了“有”與“無”是相互依存、相互生發的辯證關系,并以此推動了古代藝術理論中對“虛”“實”關系的探索。自宋代以后,古代藝術理論在論述“虛”“實”關系方面已漸成風氣。

探析中國古代藝術理論“虛實相生”觀念的思想淵源還來自于佛教文化,佛家以“空”作為佛法的最高境界,“空”是佛教最根本的概念,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的本性是“空”,禪宗進一步主張由“有”悟“空”,這些思想,對古代藝術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傳統藝術中“虛”與“實”的運用

中國古代繪畫理論探討“虛”“實”關系,基本上是與山水畫的興起同步的。古代繪畫十分講究含蓄蘊藉,藏而不露,重視無畫之處,把無形當有形,使虛與實對立統一起來,這是中國繪畫的大膽創造。古代繪畫中的“知白守黑”能使“無畫處皆為妙境”,這種意象的表現使實體形象和虛空部分融為一體,畫面顯得靜中有動,充滿意境。這種貌似無意的留白,是中國人整體感知世界的特征。于空白處求大意,見虛見涵,映襯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虛”“實”在書法當中的運用更集中地體現在氣韻境界的創造上。韻在書法中是超越線條之上的精神意態。書法在創作中,即使筆畫斷了,氣仍不斷,這種相連不斷的氣就是氣勢。書畫家在運用毛筆與墨的濃淡協調變化中,使點線的粗細、長短、斷連、枯潤、緩急等所形成的藝術效果,如同音樂一般既有差異性、多樣性,同時又有韻律和節奏;章法上則力求氣貫意連,虛實互映,都是在著意而不刻意中進行的??轁耧w白的運用,能敏感記錄下運筆的速度,變化出多種層次,具有豐富的色感和韻律,因而,書法藝術使人看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白相互穿插交錯,虛實相生,使作品有一種流動感,富有生氣。

在古代建筑園林中, “虛”“實”關系的處理上表現為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藝術情趣,虛實分布非常靈活,與書畫藝術的構圖法則異曲同工。一般說來,在空間設計上,動者為虛,靜者為實,輕者為虛,重者為實,次者為虛,主者為實,遠者為虛,近者為實,在造境上則如文人畫境般以少勝多的寫意追求。在園林上講究掩映,處處實則板滯,處處虛則空無。在建筑室內方面則運用家具陳設、字畫、玩器等布置手段,虛實相映,創造出一種含蓄而高雅的室內空間意境和氣氛,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修養的特征。

(三)傳統藝術中“虛實相生”的美學觀

“虛”與“實”作為對立統一的范疇,是以對方為存在條件的,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生發,形成一種互補關系,兩者不可分割,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作品若能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才能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思維和想象空間,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

古代藝術論“虛”“實”,并非毫無側重。雖然“虛”與“實”相兼,但審美取向更認為“虛”是關鍵之所在,是內在的靈魂與神髓。藝術家必須掌握“實”的基本功,但更重要的是“虛”的創造能力,“虛”絕非無,它是主觀情感和客觀物象交相融會而形成的意境,而虛實相生的意境往往是“實”所難以單獨表現的,因此“虛”作為古代藝術的精髓而備受推崇。

“虛”與“實”的有機配合,可以增強藝術表現力,形成強大的藝術張力,其藝術效果并非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意味著一種拓展的藝術天地?!疤摗迸c“實” ,均能從相互關系中受益?!皩崱币颉疤摗倍?,“虛”因“實”而成?!皩崱辟x予“虛”以藝術生命,“虛”則帶給“實”藝術靈氣[3]。清代方薰的《山靜居畫論》云:“所謂畫法,即在虛實之間。虛實使筆,生動有機,機趣所之,生發不窮?!?/p>

“虛”“實”關系是處理構圖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從構圖層面而言,中國書畫藝術除了以線造型特點之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空白的積極參與,即“虛”的創造。中國書畫的空白地位非常重要,是其“半壁江山”,沒有空白,便失去了東方藝術特有的言簡意遠的優勢,空白對于畫面的空間結構和意境創造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虛”與“實”的恰當處理不僅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提煉主題,塑造形象,還可以開拓意境,豐富內涵,調動觀賞者的聯想與想象。不似之間形簡而意無窮、有形有意、無形有意、無形無意、記白當黑,陰陽關系、虛實考量、構圖不受透視約束[4],因而包含著很深的東方文化哲理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從“虛”“實”關系的角度分析,意境是“虛”,“實”映帶暗含著“虛”,意境創造的真諦就在于因“實”而生“虛”。

二、當代設計藝術中“虛實相生”的廣泛運用

“虛”與“實”在當代設計藝術實踐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無論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還是在建筑景觀空間中的運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虛實相生法在具體運用時有多種情形,有以實帶虛、以實襯虛、以實涵虛、虛實相生等。

(一)虛實相生法平面設計藝術中的運用

從構圖形式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除了全滿構圖以外,當代設計也喜歡追求空白的運用,利用強烈的虛實對比來突出視覺形象,這與現代緊張快捷的生活方式相聯系??瞻讜故鼙娂凶⒁饬?,使插圖和標題更加醒目,空白的版面設計必須留有一定的空間,這樣背景闊大爽朗,不僅增強其作品的深度感,突出主體,達到簡潔明了、視覺沖擊力強的功用,而且能夠喚起欣賞者舒展的情緒,提供了悅目的生理基礎,有一種無限延伸的視覺美感,空白的美學價值還在于使得審美思維突破具象的審美對象而引向抽象的聯想,從而獲得心理的愉悅感。

“含蓄美”的表現手法也常常運用到“空白意識”, 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例如在廣告創意中,影視廣告常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或是運用中國書畫中的空白手法,中央電視臺的文藝頻道、生活頻道、戲曲頻道等的形象廣告都采用過古代水墨藝術的手法來表現東方神韻,其形象畫面虛實相映,含蓄雋永。平面廣告的形式美也喜歡利用空白構圖,畫面也時常留有一定的空白空間,形成聚散對比,即將密集的圖形元素與松散的空間形成鮮明對比,有聚有散,有主有次,適當地穿插聯系,形成一種節奏與韻律。

從當代的一些平面構成、裝飾畫、插畫設計作品也可以看到,畫面主體(實空間)之外的空白部分(虛空間)在視覺設計中的存在和作為,從實處落筆,憑虛處傳神,尤其是虛實互動的抽象造型,使得作品更耐人尋味。

(二)虛實相生法在空間設計藝術中的運用

在當代建筑景觀空間的設計中,虛境指由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的空間,虛境通過實境來實現,實境要在虛境的統攝下來加工,虛實相生成為意境獨特的結構方式,隨著人類建筑技術的不斷突破,“虛”空間與“實”空間的處理關系更加靈活自由,相互交錯融合,因此出現了越來越復雜的建筑景觀形式,并創造了新穎、壯觀的新城市空間。

在設計理念上,當代建筑景觀崇尚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趨向簡潔的風格,講究細節處理,并注重內部功能,強調結構的邏輯表現。形式多以機器隱喻為基礎,即所謂“機器美學”,機器美學追求機器造型中的簡潔、秩序和幾何形式以及機器本身所體現出來的理性和邏輯性,以產生一種標準化的、純而又純的模式。其視覺表現一般是以簡單立方體及其變化為基礎,強調直線、空間、比例、體積等要素,并拋棄一切附加的裝飾。因此,在當代設計中,“虛”“實”關系的處理上更多地表現為用純凈的幾何構圖與流動的空間形式來象征機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了工業時代的本質特點。

三、當代設計藝術中“虛實相生”的美學觀反思

當代設計雖然繼續傳承了古代藝術“虛”與“實”的美學思想,但由于人類技術的革新,審美觀念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形式到內容、從客觀物象到主觀精神與審美層次來看,“虛”與“實”的關系在作品中所體現的具體表現形式、意境審美和創作精神方面無不帶著時代的烙印,并表現出強烈的工業特征和視覺沖擊力,而缺乏傳統藝術中令人回味、含蓄雋永的境界與高度,這應當引起我們當代藝術設計者的反思。

首先,從當代設計作品的表現形式方面來說,工業革命給現當代設計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印刷技術、建筑技術、電腦軟件技術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設計的手法,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模式,也形成了崇尚高科技方法和觀念的審美文化,理性美、智慧美、技術美的體現成為一些作品創作的一種新追求,人們對新技術、新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愛好,所以設計創意以此為出發點,將電腦制作、電腦繪圖、電腦排版等方法應用于創作之中。目前,已有許多像三維動畫那樣強調技術效果的廣告,還有CG(Computer Graphics)圖像也創造了全新的視覺美感,高科技派的建筑也開始將機械的精細準確用在了建筑設計上。從這些當代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出,“虛”與“實”的關系處理似乎多停留在形式上的傳承,其追求更多的是技術美之表現,是形式與技術的令人震撼,而很難調動起欣賞者更多的聯想與想象。設計師應該在運用新技術的同時,更多地注重意境的創造,例如華裔建筑師貝聿銘的建筑作品就致力于新材料、新結構的探索,但又注重虛實相生的結構特征,從而創造出頗具東方氣質的作品。當代設計師應將虛實相生的傳統美學思想融入到當代設計之中,必然會得到新的感覺、新的趣味和新的境界。

從構圖層面上,當代設計推崇滿構圖的形式。這種滿構圖的基本含義就是畫面空間被越來越多的客觀物象所填充,這說明,當代設計更加追求直抒胸臆,而不滿含蓄中的不確定因素給人們帶來的可能存在的迷惑,另一方面,在新時代的審美取向下,滿構圖的表現更富有視覺沖擊力,容易記憶;從版式編排上,當代設計慣用整齊的幾何形,或是蒙德里安式的布局,即采用一系列水平線、垂直線、長方形等將版面分成幾何構圖,或是單調的網格式排版,雖然注重了“虛”“實”對比,強弱鮮明,但顯得機械味太濃,缺乏個性。

當代設計更強調在信息的洪流中快速脫穎而出,更注重視覺表現力,但是,人情味的缺乏,文化意蘊的單薄,必然會使作品缺少趣味性、生動性,其弊端也日趨暴露出來。所以,越來越多的設計開始追尋古代書畫藝術中的用筆之美,意態之美,結體之美。但是對傳統的繼承不應停留在表面,不是僅僅表現在運用書畫當中的筆觸與墨法加入到當代設計之中,拼湊成任意的、機械的“蒙太奇”,而應從傳統中汲取某種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挖掘提煉其更深層的文化內涵!

其次,從意境審美層面上看,意境的創造不僅是古人的追求,對現代設計也具有精神啟迪,然而與古代藝術設計相比,今天的設計更多的是取其形而未傳其神,只是在構圖形式和空間形式上注重了“虛”“實”關系,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沖擊力,但缺乏意境的創造。古代藝術家在構思的過程中,面對種種物象,其情感與物象彼此融合后,又經過作者的組合與聯想等等,然后將其表達出來。這時所表達出來的字或畫像,表面上只剩下了整個過程最后的環節,其他大量的情感與哲理等都全部積淀在字或畫之中,因此,蘊藏在這些字或畫的背后,還有相當多的東西要靠觀眾去想象和體驗才能感受到,這就是意境的魅力。然而,現代生活的快捷與緊張,往往不能給與設計師充足的時間以精心創作,而觀眾每日面對巨大的視覺信息,也難以仔細體會作品的更深層的內涵。但是,我們也能偶爾發現好的設計作品,它能夠做到虛與實、顯與隱、有限與無限的統一,這樣的作品往往能夠吸引我們駐足停留,細細品味,常常讓我們在喧囂的社會中有那么一刻的感動,真心希望這樣的作品能越來越多。

在建筑景觀設計中,古代園林,不僅是塵外之境,也是藝術之境,既是畫境、詩境,也是曲境,而古代建筑納景入室,賞心悅目。與古代藝術相比,當代的建筑景觀設計缺乏如詩如畫的意境,難以在有限的空間表現無限的天地,往往只是更凸顯超大尺度的體量感以及工業時代的特點。當然除了滿足人類戰勝自然和突破技術的現代性作品外,當代設計中也不乏有像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這樣充滿意境、耐人尋味的建筑與景觀作品, 其“虛”“實”相生的韻味依然熠熠生輝、令人陶醉,這正是當代設計中所缺乏的。

雖然快節奏的時代要求當代作品能達到瞬間記憶的效果,因而常常采用塊面感極強的視覺語言,但當代設計也完全可以追求簡潔而富有想象空間的意境。例如,一些受禪宗精神影響的設計作品,其創作形象雖然簡單,逸筆草草,但無筆墨處卻有著無限的內涵,寓意很深,能令人久久回味。因為這類作品意蘊更加深遠,因而總是讓人時時想起,反復玩味,甚至樂于和別人一起分享它的魅力,因此有些好的作品用“味”而不用“視”作為美感的核心理念是耐人尋味的,雖沒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及令人震撼的視聽效果,但給人的情感體驗更顯細膩、微妙,含意雋永,余味無窮,作品的心理空間大大擴展了,恰好揭示了審美意蘊的空靈性、模糊性、無限性。在這里,“味”不只是一種感覺,更是對事物本質的深層理解[5]。這類作品重在感性訴求,情景交融統一,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從而產生“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的審美意味,最終達到預期的聯想與想象之效果,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筆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這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最高范疇——境界產生的基礎,其對當代設計仍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中國人歷來講求傳“意”,這對當代的中國設計必然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追求虛實相映的形式感的同時,力求作品能傳達更多的意,而非一些設計師只注重形式的差異性而顯現出的文化內涵不深。

另外,當代設計在審美方面的另一個鮮明特點就是追求震撼。偉大的作品總是震撼人心的,這不僅是形式上的沖擊力,而且更應是思想的穿透力。當代作品往往利用對視覺或其他感官的強烈刺激來試圖達成這一審美訴求,在具體創作中,藝術家經常采用超現實手法或者運用夸張、特寫的形式處理技法,故意將形象設計成超出正常比例,或者將人的情感無限放大給消費者看,這種夸大處理往往能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這表現在當代作品中,“虛”與“實”的運用更多地體現在強烈的對比關系與動靜組合中,因為這樣更能使作品富有張力,卻缺少了含蓄雋永、耐人尋味的思想。隨著后現代主義的發展,社會大眾從過去審美活動中的被動地位逐漸變為審美活動的主體,擁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相應地,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當代設計也更趨于科技化、互動化、個性化、符號化等美學特征[6]。但是美的事物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存在不同的類型,人類對審美的體驗也是相當豐富的,而是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表示“美”的各種不同。古代藝術中那種“虛實相生”所產生的言外之意,音外之韻,境外之味,形外之神,使有限的畫面充滿著無限的主觀想象的“美”——這在當代設計中并不意味著淘汰,這種充滿哲學意蘊的“美”更應該成為當代設計的一種補充。當代設計師應該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藝術領域中去尋找靈感,以發展我們的民族設計。

再次,從創作精神層面上看,中國古代藝術充滿了哲學意蘊,體現出東方人的精神追求。古代藝術家的精神境界和滲透在作品中的抽象審美意識與當代設計意識不同,中國的書法作品通過線條的起伏流動,通過線條的粗細、曲直、枯濕飛白等變化充分表現出最瀟灑、最靈動的自由精神。國畫當中的留白自然生動,虛實相映,表現出有機的和諧精神;中國的毛筆,具有傳達自由變動形式之特殊效能,在線條美、結構美的教養領悟中,古代藝術家以絕對的藝術自由而全神貫注于形式美——如崇拜不規則的美,國畫的S形構圖,或不絕地取逆勢卻能保持畫面的平衡,或者另辟蹊徑于奇、險、邊角的構圖處理,他們慧黠的手法使當代人驚嘆不已。當然自由并非毫無拘束,否定一切規律,而是要求設計師能充分地施展想象力,不斷地去探索挖掘新的“美”。

當代設計總體上多呈現對立變動的傾向,更多地是用理性思維方式構圖,難免出現刻板單一、形式雷同的作品。而且當代世界籠罩著一種規格化、形式化的氣氛,印刷品的泛濫復制,使藝術走向商業化,包括現代書畫在內的現代藝術等等,都表現了形式化思想對人的異化[7]。因而,追求形式自由,必然要與多元化的社會相適應,當代設計應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汲取自由之精神,從中國古代藝術當中體悟“虛實”關系所體現的自由精神對今天的設計是頗具重要意義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與傳統藝術相比,面對工業化的發展和信息的洪流,當代設計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時代需求,“虛”“實”關系的處理更多地呈現出科技化、互動化、個性化、符號化的工業時代特征,卻缺乏意境的創造和自由的精神。然而,時代不僅僅需求形式上的“虛”與“實”交融,更需要思之有味的東西,如何在日益信息化、科學化的文明中,保持住人間的詩意、生命的意義和藝術的憧憬,它要求當代設計師應將目光從高科技轉移到民族文化領域,轉移到人的精神世界中去,在滿足當代設計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更多地從傳統藝術中的文化意蘊、藝術精神以及藝術手法等方面借鑒其精髓,讓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文化相映生輝,并通過嘗試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文化有機結合,來探索未來的設計之路。

[參考文獻]

[1]楊鑄.中國古代繪畫理論要旨[M].北京:昆侖出版社,2011.

[2]李峰.中國畫構圖法則[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5.

[3]曹玉林.當代中國畫體格轉型[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4]張法.中國藝術:歷程與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陳望衡.中國美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7]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文格)

文學意境人物形象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比宋镄蜗笤O計課程,就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滿足人們追求美、向往美的心理愿望?;谶@個社會現實需求,在中職院校中提升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實效,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就中職院校如何優化教學措施,提升教學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探尋創新的教學實施策略,希望能夠對行業教學研究起到借鑒意義。

[關    鍵   詞]  人物形象設計;教學策略;優化

“形象設計”這個詞匯的誕生,是屬于外國的舶來品。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著嚴格的規范要求,但是流傳至今逐步在歷史的顛沛流離之中分解得支離破碎,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實施,“形象設計”這一舶來品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出現了一大批行業從業人員。隨著時代發展進步,“形象設計”行業有了快速發展。傳統的形象設計只是狹義的美容美發工作,在新的時代“形象設計”已經有了廣義的發展?!叭宋镄蜗笤O計”是“形象設計”中的一個分類,在中職教育中開展人物形象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人物形象設計的定義及其本質內涵

人物形象設計教學是培養具備良好形象設計素養的實用性專業人才,這些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高雅的審美情趣、專業的形象評判力、良好的藝術想象力、創新的設計創造力等素養,在工作實施中打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人物形象,滿足社會群眾對美的追求向往。

(一)人物形象設計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人物形象設計不同于我們傳統概念中的美容美發,美容美發是人物形象設計中一個實踐操作的環節,只是對人物的發型造型進行設計后的定型處理。全面的人物形象設計要根據人物的個性特點,綜合分析他們的優勢與不足,為人物量身打造專業的形象設計方案。這個形象設計方案的內容包括發型、服飾、妝容、形體、姿態等內容,充分呈現人物的優美氣質,以各種外在的形象展示其內在的氣質內涵,呈現出人物的個性化氣質特征。

(二)人物形象設計可以有效提升人物的社會形象。古語云“倉廩實而知禮節”。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物質文明得到極大滿足的狀況下,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更加重視,形象設計也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一個具有良好個人形象的人,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人際交往之中有個“七秒理論”,那就人與人在七秒內會建立第一印象,這個印象的取得就是從人物的舉止、妝飾、著裝中得到的,這個印象會給人們的交往帶來重要影響。因此,良好的人物形象設計可以有效提升人物的社會形象。

(三)人物形象設計可以有效提升人物交往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的自我信任,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經常會出現缺乏自信心的狀況。如兩個女人走在一起,一個職業女性,一個家庭主婦,兩個人的氣質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如果不注重人物形象設計,那么作為家庭主婦,在公眾場合的交往之中會缺乏自信心。通過專業性的人物形象設計,我們可以充分展現家庭主婦為人妻、為人母的內在賢惠特質,通過這種特質展現的人物形象設計,增強她的社會交往自信心。

二、中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教學現狀分析

人物形象設計教學是發現美、展現美的學科,作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人物形象設計綜合素養,可以創新開展人物形象設計工作,實現人們追求美的心理愿望。但是當前在中職院校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其教學實施現狀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中職院校培養的人物形象設計人員專業素養不全面。人物形象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專業工作,涉及人物的很多方面,但是在中職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很多學校對整個行業的專業性認識不夠,沒有建立科學的教學培養目標。中職院校將人物形象設計課程普遍認同為美容美發課程,在教學計劃的設置上,僅僅注重美容美發專業性知識學習,這種對教學實施的片面性側重,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全面獲取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知識,導致他們實施人物形象設計的專業技術水平不足,專業素養能力不夠。

(二)中職院校的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不匹配。社會上的時尚之風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是作為學校教學實施,其課程標準內容的更新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人物形象設計工作又是一門最追求時代前沿文化的課程,這兩個截然相反的客觀現實,導致中職學校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滯后于時代發展,學生畢業后難以很快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他們所學習的內容已經脫離了市場現實需求,落后于市場的流行文化,導致他們專業素養能力不能全面發揮作用,在就業上競爭力不足。

(三)中職院校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個性特點不足。人物形象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涉及的內容非常多。中職院校開展人物形象設計教學的時間是短暫的,在這個有限的時間內,學生全面學習全部內容是不現實的,這種普遍化的教學模式,缺乏個性化特色,學生感覺什么都學習,但是對所有人物形象設計課程內容感覺都掌握得不夠牢固,理解得都不深入,在具體從事人物形象設計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缺乏個性化的專業特長。

(四)中職院校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實踐性不夠強。中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在當前的模式下,都是學校先開展理論學校,到了畢業階段到實習單位進行實踐鍛煉,相當于學校與社會的銜接融合。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銜接方式,實效性是不夠強的,學校理論與實踐有著滯后性,學生所學理論在實踐運用中沒有現實基礎,找不到與課程標準內容相吻合的地方,學生在脫離理論指導的實踐之中,無法很好地融入實踐之中,其社會工作適應能力不夠。

三、中職院校優化人物形象設計教學的策略

人物形象設計是專業性的技術工作,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素養,作為中職院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緊緊把握住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特點規律,優化學校教學實施手段,拓展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充實教學實踐,全面促進人物形象設計教學效果提升,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設計能力。

(一)建立科學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理念。教學理念對教學實施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是教師開展教學實施的行動綱領,起到方向指引的重要作用。作為中職院校在開展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實施中,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需要培養哪種類型的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學校的特長優勢,注重學生專業素養的個性化特征打造。通過這種具有濃厚的學校個性化特色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實施,可以全面促進學生專業素養提升,強化他們實施人物形象設計的能力,實現學校的教學目標。

(二)構建完整合理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計劃。完整的教學計劃是確保教學措施落實的基礎。人物形象設計教學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人物形象設計能力,是需要進行全面深入的實踐操作的。中職院校在進行理論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實踐操作的融合運用,通過踐行“教學做相統一”理念,實現教學目標。作為中職院校,在擬定人物形象設計教學計劃的過程中,要充分研究分析社會上人物形象設計的發展變化規律,探究這門學科的發展方向及前景,根據這些研究分析結果,客觀地擬定人物形象設計學科教學計劃,確保其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性。學生在中職院??茖W規范的教學計劃引導下,在學習開展過程中,能夠緊扣時代發展主題,根據社會發展規律同步開展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知識學習,可以實時與社會進行銜接溝通,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進行檢驗,深入開展人物形象設計學習。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形式,促進自身人物形象設計能力全面提升。

(三)充分拓展人物形象設計教學手段運用。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高新技術已經全面運用到了學校課堂教學之中。中職院校開展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同樣可以運用高新技術教學手段,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專業課程教學中,需要分析不同的服飾特點,教師不可能找一個模特,直接進行各種服裝的現場穿著展示,效果雖然很好,但是實施的過程比較困難。教師為了彌補這種課堂教學的缺陷,可以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網絡上豐富的人物形象設計教學資源導入課堂教學之中,以動畫、視頻、圖片的形式聲情并茂地展現這些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直觀的感覺之中探究到課程的深厚內涵,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創新中職學校人物形象設計教學形式,提升教學效果。新的時代要求新的教育實施,尤其像人物形象設計這種具有很強實踐運用性的學科,傳統那種就課程標準進行純理論講解教學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課堂的學習需求。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就要全面把握好這種時代發展特征,創新課堂教學的形式,注重在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實施實踐操作。理論是需要通過實踐檢驗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解再透徹,都不如實踐運用效果好。如我們在進行人物形象設計中,關于發型的設計效果,我們不可能在人物的頭上進行試驗練習,如何提升學習效果呢?教師在教學實施中,就可以利用計算機模擬處理軟件,進行各種不用設計方案的電子化再現,讓學生在這種仿真模擬實踐之中,感受不同設計效果,提升實踐練習效果,促進學習效果全面提升。

(五)注重學生的文化修養培養。人物形象設計是一個藝術設計學科,不但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設計修養,同時要求學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人物形象是一個綜合素養的體現,不僅在于人物的外在形象,其更重要的要展現人物的精神內涵。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深入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內涵,注重他們綜合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了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培養了良好的審美意識,在進行人物形象設計過程中,才能透過人物的表象特征,發掘其深層次的魅力閃光點,其所做的人物形象設計才有充分展現人物的個性化魅力。

四、結語

人物形象設計課程作為中職院校教育中的一門新型課程,在新時代發展之中有了廣泛的拓展延伸,尤其是在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深刻轉變的態勢之下,如何創新開展中職院校的人物形象設計學科教學工作,是需要深入探究的課題。中職院校教學,培養的社會實用性人才,人物形象設計是發覺美、展現美的實用學科,學校在教學中需要以實踐拓展形式開展教學,全面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青.我國化妝美容專業學歷制教育的探析研究[D].山東藝術學院,2017.

[2]王海霞.基于市場導向的中職形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D].魯東大學,2017.

[3]何娟.中高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現狀分析[J].設計,2015(15):92-93.

文學意境人物形象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平面設計中,動漫形象是其中的關鍵元素,能夠大大強化平面設計的視覺效果,同時亦具有提高平面設計總體水平的作用。相關平面設計工作者在進行動漫形象設計時,應當充分把握其藝術特性,才能將其動漫形象的優勢良好展現,而產生優質的視覺表現力,將其藝術價值發揮到淋漓盡致。本文就平面設計中動漫形象的視覺藝術價值展開了探究,并提出了相關的應用建議和方法,以期作為參考。

關鍵詞:平面設計;動漫形象;視覺藝術價值

引言

平面設計屬于一種二維平面空間,其主要是將設計目標和設計想法進行表達的一個過程。在動漫形象設計板塊,其既是平面設計的關鍵部分,亦承載著增添平面空間趣味性及觀賞性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動漫形象設計時,要先了解其藝術規律和作用,選擇適當的設計手段,加強平面視覺沖擊力,發揮其視覺藝術價值,才能創作出更加優質的作品。

一、平面設計與動漫形象中審美要素的基本概況

(一)平面設計的概念

平面設計主要是指具有藝術性及專業性一種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形式的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可通過各種設計手段和圖片、符號等呈現出自己的想法和要表達的信息。平面設計工作者可通過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等專業技巧,來完成自己的設計目標,

(二)動漫形象獨有的審美內涵

針對動漫形象設計來說,其對于整個設計作品的后期傳播都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結合娛樂化的表達方式來融入自己想要傳遞的思想內涵、人文精神和信息,從而打造優質的動漫角色動漫形象。通過動漫角色能夠賦予商業產品相應的信息,促使動漫形象更具鮮活性和個性化,展現其性格,換而言之,通過動漫形象能夠將所傳達的信息理念表現出來,同時也能彰顯出設計者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內涵。這樣才能設計出經典、受人喜愛的動漫藝術形象,成為整個平面作品的點睛之筆,而產生全新的視覺藝術表現。

二、平面設計中視覺審美元素作用

(一)增強平面設計作品的經濟性

現階段來看,平面設計在商業設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斷強化平面設計的經濟性是商業設計的關鍵目標。通過視覺審美元素能夠充分激發平面設計的優勢充分展現,可見運用視覺審美元素能夠發揮吸引受眾目光和關注的作用,從而產生良好的宣傳反應,且能將其轉化為企業知名度和產品等,有利于為企業創收更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實際設計工作中,相關人員要善于利用審美元素來達到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目的,從而增強商家的形象宣傳效果。

(二)突出設計作品的秩序性

在視覺審美元素設計當中,需要堅守一定的規律和原則,以強化平面設計的秩序性。優秀的平面設計應當表現出良好的層次感和排序感,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商家的產品信息及想要傳遞的內容呈現出來。關于對消費者的信息表述,應當合理地運用審美元素來達到理想的設計目標和效果,繼而促使平面設計能夠實現對作品秩序性的排序,強化整體設計作品的審美元素效果。這樣亦能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關注度及認可度,便于理解其中的內涵,提高接受程度。

三、平面設計當中對動漫形象的視覺藝術予以表現

(一)以平面之間相互轉換的形式進行表現

在二維平面設計空間中,需要對作品所展現出的大小和特殊形式予以合理的組織和布置,繼而產生特殊的圖形形式,才能達到對動漫形象主體展現和重要作用。此外,在二維平面設計和相統一的額空間表現中能夠促使平面構成元素和動漫形式予以相互轉換,采用一種二維空間的形式和正負形的作用,來創設平面和動漫之間的轉化空間。通過這種特殊性轉換方式和空間轉換的表現形式,能夠逐漸增強總體設計作品的讀取性及趣味性特性,致使平面設計在表現方面哪怕簡單但也具有較強的視角效果。

(二)有效的運用傳播載體的形式進行表現

在平面設計當中,在特殊化的審美元素中能夠展現出較強的視覺沖擊效果,以給人一種良好的感官體驗。而在此過程中能夠將設計目標的功能,通過動漫的方式展露出來,且賦予一定的趣味性,綜合當下這種特殊性的傳播模式中,主要是以文字表述為內容的基礎,而后再在后期融入相應的設計風格,實現文化內涵及設計理念的表達。在設計平面工作過程中,還會涉及到一些結合文字的特殊風格,使得平面設計能夠很好地容納文字、圖像等多元化內容,繼而彰顯出其個性化藝術化的特征。

(三)通過不同的動漫角色來提升平面的表現

在動漫設計過程中,可以設計多個動漫角色,在這其中包含動漫藝術表現中的人物角色及其他類形象等,這些均能結合特殊的造型意識突出動漫所具有的形象特點。這便能夠促使整個設計在后期對平面采取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動漫角色創建不同的表現方式,構成特殊化的視覺語言符號,繼而強化整個設計作品的多元特點。同時,這也能為受眾傳達更為豐富的信息,感受作品的魅力及個性。

(四)以不同的動漫造型來展現不同的平面設計風格

在現代化的平面設計中,動漫的制作形式呈現出了豐富化的特征。從動漫的形象表現上來說,可以彰顯出的風格也是多樣化的,而其中主要涵蓋了漫畫及寫實這兩種不同的風格。從而整個圖形的造型設計上來看,動漫這一形象的表現方式,通常較為夸張,并且大部分情況下采取的是一種變形的表現方式,促使動漫設計中彰顯出其生命力和完美性。對于漫畫來說,風格是其最為明顯的代表性符合和特征,能夠很好地彰顯出角色的人物個性,使得動漫這一角色能夠以滑稽且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梢哉f,漫畫設計中的造型是最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部分,在藝術表現風格上,通常賦予了不同的設計思想和文化,再結合特殊的圖像進行整合和處理,成為鮮明的動漫造型,這樣能夠傳達給受眾更好的視覺體驗,且能使其感受到整個繪畫作品的藝術氣息和設計理念。

四、動漫形象的視覺藝術價值

想要保障動漫角色的審美標準,就要從改善動漫形象入手,即打造形象、生動的動漫角色。在平面設計中,豐富的畫面及創作手法能夠促使受眾對平面設計中的各項感官元素予以深刻地了解,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通過創建鮮明化的動漫角色,滿足設計標準及發展需求,可以說在動漫形象設計中呈現的角色,能夠為平面設計增強審美效果。通常情況下,動漫設計都屬于商業設計范疇,即結合商品特點及表達信息,賦予其相應的情感因素。

在平面設計中,動漫形象的視覺設計元素可通過夸贊或形象化的創設表現方式,促使動漫角色鮮活且極具特征,充分彰顯其角色的個性,在個性化特征的運用下,也賦予了動漫形象豐厚的藝術價值。

總結

綜上,在平面設計創意中的視覺藝術價值主要彰顯在視覺空間轉換方面,動漫形象的視覺藝術彰顯方面。在二維及三維空間的轉換上,有利于提高平面設計的質量,從而增強平面設計的真實效果和三維立體感。而動漫形象則是商業設計中的關鍵元素,有了它的加入能夠提高總體平面設計的視覺效果,同時也有助于強化商品的宣傳效果,助力平面設計優勢及藝術價值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馬朝輝.試分析平面設計中動漫形象的視覺藝術表現形式[J].風景名勝,2019(6):1.

文學意境人物形象設計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對于動漫游戲的作品來講,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動漫游戲中的人物設計,它象征著一種文化,同時也體現出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特征與文化體系,對于不同的國家而言,由于其地域性的問題,使其文化存在差異,因此,創作的動漫游戲也不相同。

關鍵詞:動漫人物設計 形象設計 色彩 時代性 動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現在的動漫人物設計有了更為多元化,立體化和形象化的要求。從一開始的簡單人物發展到現在立體的,多層次,多方面,更為形象和生動的方向發展??偨Y為從簡單化面向為復雜化,從抽象形象到具象形象的發展過程。早期的動畫人物都是運用單一的線條和色彩表現的,就連動畫的動作都是單一而簡單的。原形象都是用非常傳統的人工手繪進行的設計。而在20世紀初的美國,動畫大師沃德迪士尼打破了當時的單一簡單的藝術設計形式,設計出了迪士尼工廠經典而典型的動漫人物—— 米老鼠和唐老鴨。使之成為現代動漫的始祖。

1 計算機的使用給予的動漫人物設計更具有時代性

1.1 電腦和網絡逐漸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家庭之中

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電腦及網絡的出現,給當時的動漫設計帶去了新穎的繪畫設計和制圖軟件,從而也帶來了新的動漫繪畫形式。由此之后,動漫人物形象的設計無論是從表現手法,色彩,材料還是在動作上都有了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具有時代氣息。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視覺沖擊和享受。

1.2 人物造型的豐富

計算機和網絡的出現不僅給動漫人物的制作帶去了新的技術,還使人物的設計方面具有更強的美術造型。對于不同的故事情節,動漫、動畫人物更為具體和形象。而在這些方面的運用,歐美和日韓等國家運用的非常的熟練。他們在人物的造型方面和故事情節中的背景設計遠遠超過了中國,占據著主導地位。其中,歐美等國家在游戲方面中體現出來,日韓等國家主要體現在動漫制作。

1.3 網絡游戲中形象具體的動漫人物

2007年,美國暴雪公司制作了一款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網絡游戲《魔獸世界》在當時網絡游戲的風靡時代中脫穎而出。從前期的設定,即人物設定,場景設定和故事的背景都是經過仔細研究和深思熟慮的。當然最為重要的中間環節就是人物的設計。整款游戲其人物設計的的背景都是依照歐洲古代的奇幻人物而來的并由之組成的。他們的設計多數符合的歐洲人的體態特征及其種族體系。包括了堅韌的矮人,有著聰明科技的侏儒人和平凡中庸的人類。而在部落的設計方面的設計則設定比較偏于邪惡,狂暴,恐怖,貪婪和神秘的各類人物形象,他們的設計都很人性化和具有個性化?!赌ЙF世界》這款走著歐美硬派風格的漫畫人物設計在造型上嚴謹不失個性,突出了種族特有的藝術概括,以強烈的歐美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讓每一個單獨的設計都聯系了重大的劇情。充分的表現出了歐美的藝術形式。

1.4 與現實相符合的背景設計

與較早的游戲和動畫情節中的背景相比,其中的背景更為現實。例如《魔獸世界》中的背景,運用了現代技術的電腦設計,使之更為逼真與形象。與之前的單一的色彩和手繪風格的情景更吸引人,引人入勝。

2 越來越豐富的動漫人物形象設計

隨著動漫游戲產業的形成,人們對人物形象的設計要求的就更高。而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決定著一部動漫游戲是否成功。他的設計通常還會體現出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地域和文化的差異和特色。是一種新的文化的代言。

2.1 具有中國特色的人物形象設計

在我國的動漫游戲的人物形象中往往都具有強烈的東方色彩和中國的傳統色彩。他們在動漫游戲的人物形象設計中經常會采用許多的傳統文化。比如民間的剪紙,中國水墨畫,戲曲,皮影戲等。而在這些強烈的文化表現形式下卻設計出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優秀的作品,例如《大鬧天宮》和經典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這些早期的動漫動畫作品中,不僅體現出一種人文關懷還體現了一種現代社會的向往。而這些動漫作品中的人物設計往往是很簡單的線條以概括的形式加上寫意的水墨技法塑造而成的。不僅有著自己的特色風格,還將我們國家特有的文化發揚光大。

2.2 優秀的人物設計往往給人最深刻的印象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動漫作品在人們的生活中誕生了。曾經占據一代青年時期的優秀動漫作品給一代人帶來了歡樂。譬如我們熟悉的《黑貓警長》,那只聰明伶俐,富有正義感的黑貓警長,那只狡猾的一只耳老鼠,和耳熟能詳的主題曲給一代人帶去了歡樂,男女老少無論是誰,都知道其中的故事。當21世紀到來時,接連不斷的誕生了更多的優秀的動漫作品,他們不僅具有中國的特色之上還借鑒了許多外來的信息。例如風靡一時的由大宇公司出品的一款盡管是日本引擎制作的游戲《仙劍奇俠傳》,但是游戲中的人物通過優秀的中國設計師的巧妙設計和豐富的想象,給予李逍遙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英俊的外表和活潑的個性,與中國的神話故事相結合的故事情節,使之成之為在當時網絡游戲層次不窮的時代里脫穎而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 色彩的多樣與豐富,給予人的新的視覺沖擊力

從早期的簡單的動漫游戲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的幾乎是簡單的單色,例如紅色就是紅色,藍色就是藍色。但是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動漫游戲人物上無論是身上的衣著,皮膚,飾品,武器還是背景顏色,動物皮毛上都有著豐富的顏色。大到天空上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變換,小到一個石頭的光學轉變,都呈現出了不同的多姿多彩的顏色。顏色的運用不僅讓人覺得生動形象,還能更為的吸引人。而人物不管是走還是跳,這些豐富的顏色都會隨著人物的一動一靜隨之變換,沖擊著人的視覺。

2.4 生動的肢體語言,活靈活現

早期的動漫游戲人物動作行為都比較簡單,跑跳等這些基本的動作之外,沒有什么創新的動作。而現代的動漫游戲人物卻比早期的人物有著更為豐富的肢體語言。游戲中的人物的打斗,動漫中的飛天,遁地都能活靈活現的制作和呈現出來,如果說人物的個性是一個動漫游戲本質特征,顏色使人物更為鮮活的話,那么動漫游戲中的肢體語言就使之更為生動。讓一個網絡虛擬的形象賦予了生命,人物形象更為生動,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

3 結語

綜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動漫游戲這個產業或會越來越繁榮。其上升空間也會越來越大,當然也會有更多的玩家,愛好者參與到這個新興的產業之中,使之經久不衰。

參考文獻

[1] 倪鑌.動漫游戲角色設計—— 動漫與媒體藝術[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10).

[2] 翟翼翠.影視動畫造型設計[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上一篇:高師美術專業教育實習論文范文下一篇:苯乙烯對醇酸樹脂改性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