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流服務市場需求論文范文

2024-03-15

物流服務市場需求論文范文第1篇

(一) 專業基礎技能方面:要求具有計算機運用技能、人際關系溝通技能和良好的耐挫能力

在物流企業中, 需要物流市場營銷人才具有如下計算機運用技能[1]:由于目前網絡的全面普及, 因此要求物流營銷工作人員能進行一定的硬件操作, 并能較為熟練地使用相關軟件, 比如能較為熟練地進行計算機輸入和輸出;要求能準確地進行文件管理并能自如地啟動和運行相關的應用程序;要求能熟練掌握至少一種輸入方法, 且每分鐘要求能輸入40-50個漢字;能較為快速地在電腦上建立和修改文件及文件夾;能自如地對文件等進行復制、粘貼、刪除和移動;會利用壓縮文件進行壓縮并能解壓縮包;會熟練使用WORD或WPS進行文字輸入和處理;會進行打印、掃描、復印等工作;會利用計算機搜索相關資源, 并能有選擇性地進行上傳和下載軟件等操作;會收發郵件等。

在物流企業中, 需要物流市場營銷人員具有較強的人際關系溝通技能。其原因在于:物流市場營銷人員需要不斷去開發客戶并不斷進行客戶維護和管理。在開發客戶時, 物流營銷人才需要向物流用戶不斷展示本物流企業的實力、能給予物流用戶的條件、能提供的物流服務, 以吸引物流用戶不斷將物流業務引入本物流企業;在客戶關系處理時, 需要展示良好的客戶關系管理能力, 既要在遇到物流客戶咨詢和投訴時能迅速進行處理, 還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對物流客戶關系進行精心的維護和管理。以上這些工作, 都需要極強的人際關系溝通能力來支撐。

在物流市場營銷人員的工作中, 必須具有良好的耐挫能力。其原因在于:在物流營銷人員的工作中, 尤其是在工作伊始, 在開拓客戶和維護客戶時, 常會遇到物流用戶的不理解和不支持, 遇到各種阻力和失敗。因此, 物流營銷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耐挫能力, 才能使自己維持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心態, 進而不斷繼續做好工作, 直到工作順暢、達成目的為止。

(二) 專業職業技能方面

要求具有扎實的物流市場調查能力、目標市場營銷分析能力、物流產品策劃能力、價格制定能力、渠道策劃能力、促銷策劃能力、產品銷售能力、客戶開發及客戶關系管理等諸多能力。

物流營銷人員需要對物流營銷的整個流程極為熟悉并擅長運作。物流營銷流程包括物流市場分析、物流目標市場營銷、物流營銷組合策略制定、物流產品銷售等四個環節。其中, 物流市場分析需要物流營銷人員具有扎實的市場調查和分析能力;物流目標市場營銷需要物流營銷人員具有對物流目標市場進行市場細分、物流目標市場選擇和物流目標市場定位的分析, 因此需要具備物流目標市場營銷分析能力;物流營銷組合策略一般包含物流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四大戰略, 因此, 物流營銷組合策略的制定要求物流營銷人員能具有物流產品策劃能力、價格制定能力、渠道策劃能力、促銷策劃能力;物流產品銷售需要對產品進行銷售并能開發和維持好物流用戶, 因此要求物流營銷人員具有產品銷售能力、客戶開發及客戶關系管理能力。

二、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與企業需求對接狀況及原因剖析

(一) 專業基礎技能方面的能力基本具備。

據筆者對物流企業的高職物流營銷人員進行調查, 發現他們在專業基礎技能方面的能力已經基本具備

其原因在于:在高職院校物流營銷人才的培養過程中,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計算機運用技能、人際關系溝通技能和耐挫能力都進行了較好的培養。以湖南省為例, 高職院校在對物管專業和對物流營銷專業的技能抽查考核方面, 均對計算機輸入和輸出、輸入方法、輸入速度、建立文件、解壓和壓縮文件、打印、掃描、復印、搜索資料等方面進行了較好的訓練, 因此, 只要高職院校學生在學校能夠順利地完成技能抽查, 則進入物流企業后, 其在計算機運用技能方面已基本具備。此外, 在高職院校, 教師們都較為強調培養學生的周末兼職能力和在課堂上較為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因此, 經過兩年半的課堂培養和兼職的熏陶, 高職院校學生基本能較好地運用專業基礎技能方面的能力來適應物流營銷業務和物流企業的要求。

(二) 專業職業技能方面的某些能力較為欠缺

尤其是市場調查能力、目標市場營銷分析能力、產品策劃能力、價格制定能力、渠道策劃能力、促銷策劃能力較為欠缺。

據筆者調查, 高職學生在專業基礎技能方面的能力較為具備, 但相反, 在專業職業技能方面的能力較為薄弱。原因在于: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考分數普遍較低, 他們對學習文化知識方面的興趣相對來說較低, 卻對使用電腦以及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培養較感興趣, 同時, 他們在高考備考和高考失利的過程中, 已基本能使自己較快地從挫折中調整情緒, 加之高職院校的老師善于利用他們的優勢有針對性地、耐心地進行引導和教育, 因此, 他們對專業基礎技能方面的能力能較快地掌握和運用;但與此同時, 高職院校學生高考的失利, 已經使有些學生對自己專業職業技能的獲取能力缺乏足夠的信心, 他們認為專業能力較難掌握, 因此, 這種畏懼和不自信心理導致某些學生會對專業職業技能能力敬而遠之, 從而導致他們對上述專業職業技能能力如市場調查能力、目標市場營銷分析能力、產品策劃能力、價格制定能力、渠道策劃能力、促銷策劃能力均多少有所缺失。

三、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與企業需求對接策略

(一) 制定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崗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計劃

根據上文的調查結果及剖析可知:對于高職物流營銷崗位的學生, 在繼續進行專業基礎技能方面的能力、提高他們信心的情況下, 要加大對他們的專業職業技能方面能力的培養力度。

也就是說:高職院校要一如既往地培養高職物流營銷人才的計算機運用技能、人際關系溝通技能和耐挫能力等專業基礎技能, 培養其自信心和學習的激情;同時, 要做出詳細的針對物流市場調查能力、目標市場營銷分析能力、物流產品策劃能力、價格制定能力、渠道策劃能力、促銷策劃能力、產品銷售能力、客戶開發及客戶關系管理等專業職業技能的培養計劃, 并根據計劃進行嚴格和有效實施。

(二) 對接企業需求, 進行高職《物流市場營銷》課程建設

不論是物流管理專業, 還是物流營銷專業, 要培養對接企業需求的高職物流營銷人才, 就必然要通過《物流市場營銷》這門課程進行培養。

因此, 高職院校應對接物流企業的需求, 根據物流營銷的流程和規律, 進行高職《物流市場營銷》課程建設, 且其重點是要從課程培養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考核評價等方面來進行建設, 特別是對課程的建設和實施要重點針對高職物流營銷崗位學生在專業職業技能方面的薄弱環節。

(三) 循序漸進, 進行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崗位學生的技能培養

根據物流營銷的規律, 應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第一, 不要操之過急。教師應針對高職物流營銷人才的兩年半的培養, 幫助學生分階段分學期樹立培養目標, 與學生約定每學期應學會些什么知識、鍛煉些什么技能, 并每學期要求和幫助學生檢查與考核一次, 看其是否每學期都達成了預定目標。

如果沒有, 則要幫助其改進;第二, 對于《物流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 一定要對整個物流營銷流程和規律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 耐心地使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每個學習任務進行深入理解與運用, 從而使高職物流市場營銷人才真正得到培養。

摘要:創新創業背景下, 高職學生的物流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對物流企業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但高職學生的物流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與企業需求對接還存在一些問題, 影響了物流企業的發展。本文首先調查了物流企業對高職物流市場營銷人才職業能力的需求, 其次對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與企業需求的對接狀況及原因進行了剖析, 最后提出了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與企業需求對接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企業需求,對接

參考文獻

物流服務市場需求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團體保險;市場需求;宏觀與微觀

團體保險市場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不同費率水平下,投保團體愿意且能夠購買的團體保險商品的數量。通俗的說,團體保險需求是指團體出于穩定持續經營的考慮而為員工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人身保險商品的需求和團體為員工提供人身保險商品的現實經濟能力。

影響團體保險需求的兩大根本性因素是團體安全需求和購買能力。在團體安全需求的基礎上,購買能力決定了企業人身保險需求的最終真實形成。購買能力取決于團體人身保險商品的價格及團體人身保險購買者企業在持續經營中的盈利能力。所以,安全需求是團體人身保險需求的基礎,是必要條件。購買能力是團體人身保險需求的關鍵,是充份條件。團體面臨的風險則是團體人身保險需求產生的基礎。

團體保險市場需求主體是指面臨特定潛在風險,希望通過購買保險來保障其面臨風險,并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和消費能力的團體。

一、團體保險市場需求的引致原因

一般而言,團體保險的保險責任與個人保險并沒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其提供保障的功能與個人保險基本相同,為什么會導致團體保險市場的需求呢?原因表現在:

1、企業人力資源風險與企業責任。“沒有風險就沒有保險”,沒有企業人力資源風險的存在就不會導致團體保險需求。企業為了尋求企業風險的保障,就需要為企業成員購買保險,以履行企業或雇主責任,同時維護企業人力資源的穩定和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與國家公共責任。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條件下,國家將社會保障實現社化,國家的公共責任負擔逐步向企業和個人轉移。于是,當國家將公共責任向企業轉移時,就導致了團體保險需求的產生。企業通過為員工購買團體保險,可以為企業員工提供有效的風險保障,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

3、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的轉變。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的逐步轉變,作為企業員工福利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體保險需求產生。

4、工會力量的逐步壯大。 工會在與企業主的談判中更具話語權,在爭取員工福利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5、團體保險的運作優勢。

(1)手續簡化。團體保險將大量的同質保單集中統一管理,可以簡化投保運營手續。大量節省保險經營運作成本。

(2)滿足全體員工的投保需求。團體保險一般沒有體檢要求,這樣能夠保證全體員工都能夠獲得保險保障。

(3)享受稅收優惠。稅法規定,部分保險費可以稅前列支進入企業成本,賠款可以免交個人所得稅,利于企業以低成本為員工提供福利待遇。

二、團體保險市場需求的影響因素

(一)宏觀環境因素

1、社會保障制度與國家公共責任。

社會保障制度是影響團體保險市場需求的一個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團體保險是廣義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部分,一國社會保障制度直接影響軒團體保險市場的需求。

自1991年以來,我國逐步實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社會保障負提的一部分逐步轉移向企業和個人,以形成國家、企業、個人共同負責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國家責任轉向企業的這一過程中自然也就產生了團體保障需求,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團體市場迅速發展的最直接原因。

2、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

關于企業責任、員工基本福利待遇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完善對團體保險市場需求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或者說將直接決定團體保險市場的需求規模。國家關于企業對其員工責任的法律法規越健全,團體保險需求越大。例如:美國的法律對員工福利計劃與退休計劃的公正性提出了明確的約束,根據《國內稅收法》只有當員工福利計劃滿足非歧視性要求時,才能給予稅收優惠,若偏袒于高收入員工,則不能予以稅收優惠。這對于推動員工福利計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政策作為影響團體保險商品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團體保險市場的需求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一國對團體險的經營、團體保險保費、保險金受益等方面采取越優惠的稅收政策,保險公司提供團體保險產品的成本越低,投保人為團體保險產品支付的實際費用也越低,從而將很大程度上刺激團體保險市場需求。

通過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來調動企業投保團體保險的積極性,鼓勵員工參加團體保險計劃,可促進團體保險市場發展,改善企業勞資關系,最終減輕政府的社會福利負擔。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對團體保險市場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4、經濟發展環境。

一般來說,一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發展形勢越好,國家對團體保險市場的發展予以的優惠政策將越多,同時,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將越強,員工對保險保障的需求也越旺盛,以上因素,都將有力的促進團體保險市場需求。

(二)微觀環境因素

1、價格。

團體保險市場需求與團體保險的費率呈負相關關系,即團體保險商品費率上升,團體保險市場需求下降,反之,費率下降,團體保險市場需求上升。

2、企業制度的類型。企業制度類型與市場越貼近,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越注重于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與凝聚力的塑造,其對團體保險的需求越大。

3、工會的談判力。一般來說,工會組織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地區或企業,團體保險的需求也就更大。

4、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只有當企業或雇主把團體保險作為其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重要手續,而主動向其員工提供時,團體保險市場需求及能如涓涓細流,流淌不息。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市場化轉變,以及現成企業制度的建立,必將導致政府和企業的觀念轉變,利用團體保險塑造企業氛圍、提高企業凝聚力、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將長久的促進團體保險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邁克兒·帕金著:《經濟學》(第五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頁。

[2]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6頁。

[3]菲利普·科特勒等著,梅清豪譯:《營銷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

物流服務市場需求論文范文第3篇

近日,第三屆雪仙麗中國家居服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初評在深圳光明新區雪仙麗工業園居家服飾博物館舉行。在嚴格的評審、專業的考量下,20幅作品從來自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的數干幅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總決賽。

大賽以“時尚·藝術·健康家屬·新生活”為主題,以“時尚、藝術、健康、環?!睘榛{,通過創作演繹家居服流行趨勢,呼吁行業和社會更關注家庭和居家文化。

參加這次大賽初評的評委有深圳市雪仙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慶成、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姜綬祥、華聯工商進修學院主任王蘊武、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劉興邦、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服裝系主任王家馨。每一幅優秀的作品都可謂是優中選優,需要通過多方面的考量:首先,在創意上,作品要具有設計師獨到的藝術思想和文化背景:其次,在作品結構上,要遵循家居服的舒適理念,考慮消費者穿著的舒適性:再次,制作生產上要符合市場需求。

最后,評委團一起舉行了封箱儀式,20幅入圍作品不會再更改,以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最終決賽結果將在2015年5月的SIUF中國(深圳)國際品牌內衣展覽會期間揭曉。

物流服務市場需求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基于對不同版本《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之解讀,文章對當前我國面向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之現狀進行了綜合性分析,針對目前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問題; 對策

1.引言

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著英語學習者的反應、翻譯水平和能力測試的反饋信息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而逐漸浮現。羅選民(2002)按照學習者的專業屬性把翻譯的教學對象分為大學翻譯教學和專業翻譯教學兩大類別。為了避免概念混淆,筆者把前者稱之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后者為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目前,英語翻譯教學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后者,即英語專業翻譯教學,而前者卻處于翻譯教學與研究之邊緣地帶。本文擬就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其對策。

2.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目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處于英語翻譯教學研究之邊緣地帶。此現狀從我國翻譯界學者們關于德利爾(Jean Delisle)所提出的“翻譯教學”(Pedagogy of Translation)與“教學翻譯”(Pedagogical Translation)之辯論即可窺其一斑。關于上述爭議,普遍的觀點是:翻譯教學的重心為翻譯技巧與知識之傳授,旨在培養翻譯之專才;而教學翻譯被視為外語教學手段之一,旨在幫助學生掌握相關語言點,從而提高其外語水平。誠然,翻譯教學與教學翻譯在關注的重點方面的確存在差異。然而,在我國翻譯教學研究領域普遍存在的一種觀點是:“教學翻譯指語言教學中的中外互譯,它對譯文的要求較低,比較適合與翻譯專業課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外語教學;而作為教學目的的翻譯教學則是專業的,它對譯文的要求較高”(羅選民,2002)。眾所周知,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教學翻譯主要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而很少應用于英語專業教學。筆者以為,譯界學者之重翻譯教學而輕教學翻譯的態度有將教學翻譯邊緣化之嫌。事實上,教學翻譯的確被邊緣化,甚至有研究者有失偏頗地將翻譯教學之不良影響歸咎于教學翻譯(裴劍波,2003)。

教學翻譯邊緣化的直接影響之一就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在翻譯教學領域的邊緣化。不僅如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領域,翻譯教學也被邊緣化了。首先,作為指導及檢查大學英語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于翻譯教學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進程中主要有四部教學大綱:即《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高等學校理工本科用)(1985年版,后簡稱《理工科大綱》)、《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高等學校文理科本科用)(1986年版,后簡稱《文理科大綱》)、《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高等學校本科用)(1999年版,以下簡稱《新大綱》)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2004年版)。在上述四部教學大綱中,《理工科大綱》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和譯的能力,并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基礎階段和專業閱讀兩個階段的差異,對學生在翻譯能力方面給出了具體的規定。然而,1986年版的《文理科大綱》則只是強調語言基礎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聽的能力,而對學生在翻譯方面的能力卻沒有提出任何要求。1999年版的《新大綱》在其教學目的中重新提及了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其重點仍然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盡管在翻譯能力方面它要求兼顧到學生英譯漢和漢譯英兩方面的能力?!缎麓缶V》的一個亮點是針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不同的階段對學生的翻譯能力提出了不同的具體的要求。2004年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的教學目標集中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方面。它與《新大綱》在對學生翻譯能力培養方面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根據大學英語教學的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三個層次的不同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具體要求。從上述教學大綱內容分析不難看出,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處于邊緣化地位。

3.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邊緣化,使得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日益凸現。

①翻譯課程的設置處于尷尬的境地。據筆者不完全統計,面向[HT][HJ*2/5]李忠華(1972-),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翻譯研究大學英語教學的翻譯課程幾乎無一例外地被設置為公共選修課,甚至有些院校根本就沒有設置面向全院大學英語教學的翻譯理論和實踐課程。翻譯課程之公共選修課的性質使得翻譯教學處境日益艱難,主要表現為:其一,修課時限短,授課課時嚴重不足,很難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院校對于選修課的修課期限給出了極為嚴格的規定,通常為一學期,每周2課時。這對于完成翻譯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授課任務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授課只能是蜻蜓點水般點到為止,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二,鑒于對翻譯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性之認識,選修翻譯課程的學生數量眾多,往往一個班的修課人數高達200到300人,因而翻譯教學實踐無法展開,授課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其三,由于選課學生數量多,學生的英語和漢語水平參差不齊,而且部分修課的學生只是抱著修學分之目的,使得教學互動難以進行。

②正如上文所述,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只是在翻譯能力方面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沒有制定整體性的教學計劃。目前面向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處于各自為陣的狀態,甚至在同一院校內從事翻譯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教師之間也缺少溝通,更不用說高等院校之間就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相關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盡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針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三個層次的不同對學生的翻譯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是對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并沒有給予明確的指示,因而不同層次的翻譯教學之間難免會產生教學內容銜接等方面的問題,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妨礙教學目標的實現,

③目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仍然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知識傳播單向地由教師指向學生,注重翻譯的終端效果,即學生的譯文。因而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合作和互動相當有限,學生之間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從而無法保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由于修課學生多,教師不可能一一提供反饋信息,學生亦無從了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因而不利于其翻譯能力的提高。此外,傳統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方法片面強調語言知識和翻譯知識的傳授,而輕視翻譯技能的培養,極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翻譯實踐能力。

④盡管大學英語有多部全國性的統編教材,然而幾乎沒有一部全國統編的專門面向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教材。據李德鳳等(2006)統計,“近五年來,各地出版的翻譯教材、翻譯指南、翻譯手冊之類的書籍達三百余種”,然而大多數教材大同小異,框架和內容基本相同,而且“內容比較陳舊”,“大多質量不高,謬誤多多”。筆者調查發現,多部由教育部推薦在全國范圍內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幾乎都對翻譯理論和技巧避而不談,更不用說對其進行系統性介紹和講解。這一點更加凸現了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邊緣化之現實。

⑤測試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檢測手段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鮮有針對學生翻譯能力的測試題型。從1985年到1995年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實施的十年當中,均未出現翻譯測試的題型。故黃忠廉等(1997)、陳恪清(2002)等學者力陳將翻譯作為四六級測試的一個題型固定下來的重要性。然而,近年來,翻譯題型在四六級考試中仍然時有時無,且測試題型單一。大學英語四、六級一直被視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和評價高等院校綜合辦學水平的一個硬指標。因而,高等院校、教師和學生對翻譯教學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⑥近些年英語專業研究生擴招以及各種高校翻譯師資培訓給高校翻譯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然而與從事專業英語翻譯教學的師資隊伍相比,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而且正如穆雷(2004)所述,“雖然目前翻譯教師的年齡和職稱結構等較之十年前以及大學英語教師來說已經逐漸趨于合理,但是多數翻譯教師還是缺乏嚴格的職業訓練和學術訓練”。李德鳳等(2006)認為,“在不少院校,不少從事翻譯教學的教師缺乏應有的翻譯理論素養和翻譯實踐經驗……”。上述觀點基本上反應了我國翻譯教學師資的現狀。

除了上述關于翻譯教學課程的設置、教學計劃、教學模式、教材及師資建設等問題之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主體——學生方面,也存在著英語基本功不扎實、漢語基本功以及翻譯技巧欠缺等諸多問題(張美平,2005)。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拓展,社會對各種翻譯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翻譯人才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盡管我國“目前已有400多所本??圃盒i_設翻譯課程,其中部分院校還設有翻譯院系以培養專門的翻譯人才”(李德鳳,2006),但“翻譯教學與學習者和社會需求的矛盾日趨加大”。僅僅依賴于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來培養翻譯人才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各種專業翻譯人才的需求,而且,經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培養出來的翻譯人才并不能立即為各種專門行業和專業技術領域翻譯需求服務。因此,解決大學英語教學范疇內的翻譯教學問題顯得日趨緊迫。

4.對策

面對我國翻譯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譯界研究者見仁見智,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盡管其中相當部分是針對英語專業翻譯教學而言的,但對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而言,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肖紅(2005)提出了“翻譯作坊式”教學法,即設置類似商業翻譯中心的翻譯作坊,由兩名或多名譯者集中進行翻譯活動,譯者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合作解決翻譯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該教學模式之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從翻譯實踐過程中來領會翻譯技能與策略,強調學生的參與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學生既是參與者和學習者,又是合作者。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起著向導、組織、顧問、監督者及機會創造者的作用。

基于David Nunan(2001)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置理念,李德鳳等(2006)提出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翻譯課程設置”。李德鳳等認為,“‘以學習者為中心’是指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興趣、能力、學習方法,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在與學習者本人協商的基礎上,共同制定以一個適合該學習者的學習目標”。該課程設置既充分考慮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互動性,也充分協調了學習者、翻譯教學和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旨在培養出學活、用活知識結構并能順應、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翻譯人才。

通過比較不難看出,盡管上述兩種翻譯教學模式在提法上有所不同,然而其指導精神如出一轍:即為對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翻譯教學模式的一種摒棄;強調翻譯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翻譯教學過程中的協商與互動;強調學習者的參與和合作;強調學習者對翻譯技能和策略的領悟。

綜合考慮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并在借鑒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筆者針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看法,以供參考。

第一,改變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之中的邊緣化現狀。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需要在理念上摒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與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之區別對待,摒棄傳統的大學翻譯教學模式。誠然,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確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兩個領域的翻譯教學有著高、低兩個層次不同的要求,因為即便是英語專業學生也存在著英語水平、漢語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筆者認為,之所以有些學者會產生上述想法是由于其思維仍囿于傳統之翻譯教學方法。李德鳳等(2006)持有類似的觀點,他們認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翻譯學習目標“從理論上講,在中國大陸地區應該是可行的,盡管在翻譯課程設置的具體操作過程中,這可能是一種高難度目標,尤其是對我國大陸地區的高校而言,人力物力都是不濟的,但關鍵在于老師、學生和學校以及社會能否改變傳統的教育哲學”。筆者以為,在教育和教學理念百花齊放的今天,從事翻譯教學和研究的研究者應當持魯迅先生之“拿來主義”精神,兼收并蓄地從教育心理學等領域吸取養分,以促進翻譯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改革。

第二,中國高等院校數量眾多,各地區院校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缺少全國性的關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各地區或各高校應根據本地區或本院校的實際情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大綱,以指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筆者認為,各地區或院??梢愿鶕?004年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有關三種不同要求下對于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要求的相關內容,制定出更具體和更切實可行的翻譯教學大綱,并根據大綱要求,在充分考慮學生所需、市場所求的情況下,統一編寫適合當前經濟文化發展形勢和翻譯教學新理念的翻譯教材。

第三,翻譯教學大綱制定之后,還必須有能夠完成大綱所規定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合格的翻譯教學師資。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從事翻譯教學的師資狀況不容樂觀,因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從眼前著手,著力培養英語、漢語能力強,對翻譯教學和研究感興趣的年輕教師,以滿足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發展之需求。

第四,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應當摒棄過去重知識輕技能的授課形式。翻譯教學應該集中在學生翻譯實踐過程中所使用的認知與元認知策略等方面,以培養學生的翻譯技能和技巧,并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英漢雙語表達能力。

此外,正如譯界學者黃忠廉等(1997)所倡導的那樣,翻譯測試必須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檢測的常設項目,使之成為促使學生重視和提高翻譯實踐能力的外在動機。

最后,要促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發展,還必須充分利用翻譯研究和教學領域的新成果和新工具。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已經成為翻譯研究和教學領域一種重要的工具?;谡Z料庫的翻譯教學具有以下優勢:(1)語料庫的檢索軟件能夠實現動態語境的共現,為翻譯實踐和教學提供真實自然的語料有效的依據;(2)語料庫的統計功能能夠實現翻譯文本等值概率分析,從而使某個特定的詞的在相應的文本中的對應情況和特征數據化、直觀化,對翻譯教學起到促進作用;(3)語料庫的統計功能還能夠實現譯文和譯者風格的量化分析,從而以科學數據直觀地呈現譯文和譯者的風格。盡管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具有上述優點,然而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領域的應用幾乎為一片空白。在當前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和強調教學互動性和合作性的翻譯教學模式下引進語料庫輔助翻譯教學無疑將會促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發展。

5.結語

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維果茨基對教學和發展的關系進行了分析,他突出了教學的作用和地位,他認為“教學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彰顯了教師的主導地位(麻彥坤,2005)。運用到翻譯教學領域,該理論可以解讀為:翻譯教學促進了學習者翻譯能力的發展,因為正是翻譯教學賦予學習者運用翻譯技能與技巧的能力,構建了學習者翻譯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石。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翻譯教學在培養翻譯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們應當充分認識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努力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塑造一大批既懂外語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的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 Nunan,David.The Learner_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 陳恪清.大學英語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的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7).

[3] 黃忠廉 劉麗芬.翻譯:CET_4不可或缺的題型[J].外語界,1996(1).

[4] 李德鳳 胡 牧.學習者為中心的翻譯課程設置[J].外國語,2006(2).

[5] 羅選民.中國的翻譯教學:問題與前景[J].中國翻譯,2002(4).

[6] 麻彥坤.維果茨基與現代西方心理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60-61.

[7] 穆 雷.翻譯教學發展的途徑[J].中國翻譯,2004(5).

[8] 裴劍波.論教學翻譯對翻譯教學的十種不良影響[J].高教論壇,2003(1).

[9] 肖 紅.“翻譯作坊”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1) .

[10] 張美平.翻譯技能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J].中國科技翻譯,2005(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物流服務市場需求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所要討論的是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金融業發生深刻變革,金融人才市場需求出現重大改變的新情況下,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應如何適應市場要求,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改變培養方式的問題。

關鍵詞: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專業設置的調整;高職金融人才的培養改革趨勢

山西金融職業學院把人才培養模式確定為“三位一體”培養模式,即把學生培養規范為職業素質教育、專業能力教育和實踐能力教育三個階段。金融系作為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主要培養陣地,應適應學院的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把金融系變為培養金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所要討論的是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金融業發生深刻變革,人才需求市場出現重大改變的新情況下,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應如何適應市場要求,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改變培養方式的問題.

一、問題提出背景

山西省在“十二五”期間,將實現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戰略目標。山西實施經濟結構轉型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笆濉逼陂g,我省固定資產總投資達到5萬億,每年平均1萬億,光靠現有銀行的存款貸款去支持遠遠不夠,必須要有全方位的資金介入。晉商曾經的輝煌為建立中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了一個歷史依據,也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將太原城市圈打造成區域金融中心,不僅能擴大投融資渠道,創造就業機會,更為重要的是,這本身便是山西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更是支持山西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山西銀監局公布了《山西銀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山西省將實現“市市有股份制銀行、縣縣有國有銀行、村村有電話銀行”的目標?!笆濉逼陂g山西還將繼續引進2家以上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該省設立分支機構,再引入1家外資銀行入駐該省,同時推進銀行機構和網點合理布局。我省除了國有商業銀行外,還相繼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數家股份制的商業銀行。這些銀行的成立,迫切需要一大批具備各方面綜合素質的金融人才。這些都為我院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雖然每年社會用人單位對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人才需求基數是巨大的,但是我們不能太樂觀,如果我們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理論方面比不上普通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在實踐動手能力上也不能高人一籌的話,那我們培養的高職畢業生處境就不容樂觀了。

二、專業設置的調整

我國金融機構門類多,金融業大量的一線工作崗位龐雜,所需知識領域寬泛,根據教育部的專業分類,我國高職院校金融類專業具體包括:金融管理與實務、國際金融、金融與證券、金融保險、保險實務、醫療保險實務、資產評估與管理、證券投資與管理、投資與理財、證券與期貨等l0個專業,這些專業,主要是針對我國銀行、證券、保險、投資、信托等各類金融機構各崗位人才需要而設置的,體現了較強的職業定向性和針對性,但是,由于各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與職業崗位差異巨大,如果上述各專業設置過細,專業口徑過窄,不利于學生就業的選擇。有些學校選擇了大金融的概念,在經濟系下設金融管理實務專業,培養的學生口徑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公司,這種選擇雖然培養的學生知識面寬,但專業性又不強。建議我院作為金融類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既不能太細也不能太寬,應設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金融保險專業、投資與理財專業。而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又過于寬泛,適應金融人才市場的要求,在專業基礎上設置商業銀行方向、農村信用社方向、證券投資方向、其他非銀行金融方向(包括互聯網金融、信托、租賃、小額信貸等)。這樣既培養了保險、證券等行業的專門人才,又涵蓋了銀行等其他金融領域的就業市場。

三、高職金融人才的培養改革趨勢

高職金融專業應如何培養一線所需的金融人才?我們在2012年暑期在山西金融業范圍內通過問卷調查、現場座談等形式對金融一線崗位進行了廣泛調研,得出以下結論。

1.營銷技能已成為金融領域高度重視人才要素,因此加強有針對性的營銷類課程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應在今后的專業體系建設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首先,從調研訪談和調查問卷的相關資料來看,金融行業各崗位人員都會或多或少地參與到各類金融產品的營銷中,營銷成果在其績效評估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其次,從現代金融行業的特征來看,目前金融核心競爭力不僅聚焦在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金融產品的創新,而且更聚焦于如何將這些產品向各類客戶群進行營銷推廣的方法和手段上。正因如此,各類金融企業已紛紛設置了多層級的營銷部門和營銷機構,如商業銀行在總行、分行、支行、基層網點分別設置了相應的營銷機構,兼具金融業務知識和營銷技巧的人才自然而然也將成為各金融企業爭奪的對象。

而目前,在我專業培養體系當中,營銷課程設置、營銷技能培訓的定位不清、關注程度不夠,與目前金融領域對營銷技能的高度重視有較大落差。營銷理論和技能的培養只是一個點綴類的課程,課時只有2課時,內容也只是涉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營銷理論和技能的講授,針對性和適用性并不強。因此,在今后的專業建設中,我們需加大營銷類課程的課時,尤其是針對性較強的金融產品營銷課程的安排和相應的技能實訓,切合當前金融人才的需求要素。

2.缺乏合格的“客戶服務型”、“業務操作型”實用型人才是金融機構面臨的一個困境,因此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各金融基層崗位的實務操作能力和服務技能的培養。目前各金融企業對于“客戶服務型”、“業務操作型”等基層崗位的員工有較大的需求,一方面在于市場提供合格的專業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在于本科以上學歷員工對于“客戶服務型”及“業務操作型”崗位的就業穩定性較差,違約、跳槽的現象頻繁,因此造成各金融機構一線員工的極度短缺。也因此許多金融企業已意識到了員工隊伍的崗位層次特點后,在招收一線員工時已開始將重心調整到動手能力強、掌握業務基本技能高職院?;虼髮T盒5膽笇W生上。對此,我專業應抓住當前的市場機遇,緊緊圍繞我們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在學生的專業技能、實物操作培養方面加大力度,為社會提供更合格的實用型人才。

面向金融領域基層崗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是我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但在實物操作和技能培養方面我專業的工作仍有所不足,從各項調研資料看,在服務技能、業務操作等這些經常出現在金融企業工作中的技能培養上,我們雖有相應的學習和實訓,但這些學校的學習和實訓大多只是接觸了相關技能的皮毛,在深度、與實際情況接合度上還有不小的差距,并脫鉤于金融行業目前的規章制度,因此,我專業應在下一步的教學改革中充分挖掘、匯總和整理當前金融企業一線的工作流程、所需的專業技能、所對應的規章制度,從而安排更合適的教學內容,設計針對性更強的技能實訓。

3.復合型人才在金融人才市場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在重視傳統金融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的同時,我專業應適當增加相關金融領域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金融機構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是新一輪金融開放和競爭的需要。這里的復合型,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所需人才涉及的專業知識面應更寬,如金融創新、期貨投資、保險代理、網絡經濟等專業知識,另一方面是應用這些專業知識的相關技能更多更強,尤其是能夠用流利的外語交流,熟練地利用電子計算機處理各類金融業務,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的人才將倍受青睞。同時,隨著近來來證券和保險市場的擴展和成熟,對人才的需求數量大增,通曉多方面知識理論的復合性的畢業生無疑在進入這些行業的門檻時會占據優勢和主動。因此,在加強我專業傳統優勢的專業課程外,適度增加相關金融領域的理論與技能培養,并進一步加強外語和計算機應用的技能培養也應成為我專業改革的一個必備之項。

4.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誠信正直、富于進取、有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應聘者始終是用人單位極其重視的環節,因此,在此方面的培訓應貫穿于專業教學的全程。隨著金融市場競爭的激烈,同其他行業一樣,金融企業也不斷暴露出一些敬業精神欠缺、責任心差、協作配合不強、服務意識欠佳、職業信心不足、法律意識淡薄等不良現象。許多從業者缺少吃苦精神,不能接受加班;缺少奉獻精神,企業或管理者提出的正當要求都被當成交易,動不動就談條件加薪、斤斤計較,只會索取不愿付出,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極大困難,正在影響并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因此,在企業招聘和員工培訓工作中,各企業都把對員工職業道德的考核放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

而在我專業的教學中,職業道德培養顯然做得還很不到位也很不足,在調研中學生也反映出了這一點,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在設置職業道德相關課程的同時,也需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并將這種培訓貫穿于學生在校學生的全程。

5.員工的創新意識、應急處理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企業應對競爭、發展壯大的有力基石,提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善于培養、引導、鼓勵我們的學生增強自己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創新力已成為企業應對競爭的有力武器,而處理、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是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的法寶,因此,這幾項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現代企業突出重視的環節。因而,作為為金融企業輸送人才的基地,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分析處理問題能力方面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此,在今后的專業建設上,我們提出如下建議:在教學方法上,減少“老師講、學生聽,照本宣科,上課互動環節少、學生主動提問少……”的傳統教學模式,鼓勵代課教師嘗試可以開拓學生創新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力、能動力的多種教學方法;在課程講授中,多提出一些有爭議性和探討性的話題,多提供一些多變的教學內容背景;在技能操作與實訓中,多設計一些發揮學生創造力和能動力的實訓方案,以此使我們的學生逐步培養起打破規則、探求研究新的變化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思維。

參考文獻:

[1]楊則文.高職金融專業“七個三”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會計之友,2010,(12).

[2]魏飚,王學濤.十二五”時期山西銀行機構和網點將實現鄉村全覆蓋[N].經濟參考2011-05-30.

[3]http://www.ldzy.com/jwc/JinRong_ZY/2-1/18/18-SheHuiXuQiuXianZhuangJiWeiLai.htm.

物流服務市場需求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珠寶首飾行業是我國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之一,社會大眾對其的需求也越來越旺,所以有必要對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現狀展開研究。本文對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企業競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并提出對應的解決對策,旨在促進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關鍵詞:珠寶;首飾;企業競爭;發展;策略

珠寶是一種可加工為裝飾品、具有工藝美觀價值以及稀有特性的物質,可劃分為人造與天然兩種珠寶首飾。珠寶首飾行業作為國內的傳統產業,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已經成為繼汽車、住房后的第三大消費熱點。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投資、收藏珠寶,使得我國的珠寶首飾行業產銷兩旺,未來具有可觀的發展前景。

1.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現狀

1.1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區域分布

現如今,我國的珠寶首飾行業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個區域:環渤海地區(代表:北京)、長三角地區(代表:上海)、珠三角地區(地區:廣州-深圳),這些區域集中了我國將近一半的人口基數、2/5以上的富裕階層以及4/5以上的珠寶首飾公司,具有龐大的珠寶消費力與生產力。從市場份額來看,我國的華東地區累計營業收入占據全國第一,接著是華北地區;按省/直轄市來劃分,我國珠寶首飾營業收入占比前三名的分別是上海、北京以及廣東省。

1.2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發展態勢

從2010年至今,國內的珠寶首飾行業發展一路高漲,新成立企業數量逐漸增加,于2019年國內新成立珠寶企業數量達到400多家。我國的珠寶首飾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在逐年擴大,截至2018年,國內珠寶首飾行業規模達到6900多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6.7%,發展態勢良好。整體來說,國內的珠寶首飾行業正從最早的數量型增長逐漸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個性化、高質量的珠寶首飾正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成長空間大。

1.3中國珠寶首飾行業市場環境現狀

從市場環境來看,我國珠寶首飾市場高度分散、集中度比較低,競爭激烈。  現如今,國內的珠寶首飾市場主要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包括國外品牌、香港品牌以及內地大陸的品牌。其中,寶格麗、卡地亞等國際知名珠寶首飾品牌將高端市場壟斷,老鳳祥、周大生等內陸品牌與六福珠寶、周大福等港資品牌占據珠寶首飾品牌的中高端市場,還有一些地方性小品牌在各自的區域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為了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搶占市場份額,我國珠寶首飾行業中的“翹楚”也紛紛加速開店,例如老鳳祥網點在2018年凈增加數量達到350家,周大福在內地開設門店同年也凈增了540家,周大生凈增數量最多,達到651家。整體來說,目前中國的珠寶首飾行業競爭激烈,企業數量眾多,競爭越演越烈。

2.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現狀下企業競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本土品牌競爭力有待提升

近年來,我國本土品牌的競爭力得到很大提升,可是相比“三足鼎立”競爭格局中的其他兩大競爭力,本土品牌還是處于劣勢?,F如今,國際知名珠寶品牌借助其高端路線已經占領了國內的高端珠寶首飾市場,而中端市場還有香港的珠寶品牌與本土珠寶品牌共同競爭,并且香港珠寶品牌還更具有優勢。

2.2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

現如今,國內的珠寶首飾企業數量繁多,可是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大規模龍頭企業卻比較少。國內珠寶首飾行業的集中度還比較低,珠寶首飾品牌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還是以低層次的價格競爭為主。這一問題使得一大批管理水平落后、核心競爭力缺乏的珠寶首飾企業被淘汰兼并,導致行業整體經濟效益下滑。

2.3珠寶首飾企業缺乏創新

目前,國內珠寶首飾企業在營銷與產品研發上投入比較少,在商業模式與產品設計方面缺乏創新,導致珠寶首飾企業的營銷模式陳舊、珠寶首飾產品同質化嚴重且附加值不高。

2.4珠寶首飾文化體現不足

我國珠寶首飾企業目前對文化的挖掘還比較欠缺,珠寶文化欠缺。這主要表現為:珠寶佩戴文化和珠寶銷售文化脫節、珠寶銷售文化和珠寶產品文化脫節、珠寶產品文化和珠寶企業文化脫節。我國珠寶消費主要以大眾消費為主,而消費者對珠寶的認識普遍減少,因此,珠寶產品能否體現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對珠寶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現狀下的企業競爭策略

3.1提升本土品牌競爭力

為提升本土品牌的競爭力,國內的珠寶企業應積極打造本土品牌特色,并不斷提升本土品牌的美譽度與知名度,進而擴大本土品牌的市場競爭份額。首先,本土珠寶企業應探索多元化的投資渠道,積極引進資金支持,借助資本市場作用來加強珠寶首飾行業的資源整合與配置,進而成功集中各方力量來組建品牌知名度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珠寶首飾行業。其次,在珠寶首飾設計方面,珠寶企業應當結合“以人為本”的傳統思想精華,不僅要考慮寓意還要考慮珠寶首飾的功能性、佩戴舒適性等,為多層次需求的消費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進而提升珠寶首飾本土品牌的競爭實力。

3.2加強企業渠道建設

珠寶首飾與其他消費品不同,其高昂的價格與佩戴的美觀性決定了其試戴體驗服務的重要性,許多消費者更愿意到店親自挑選并試戴后才更樂意購買,這就決定了珠寶首飾線下實體店體驗銷售的不可或缺性。在市場需求的引導下,珠寶首飾企業光靠“價格優勢”而不求異求新是無法贏得市場的,必須要精心謀劃,突破固有的營銷壁壘,加強企業的渠道建設,實現營銷模式創新,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目前,零售環節已經成為我國珠寶首飾行業銷售占比最大的環節,再加上我國線上銷售方式的風行,珠寶首飾企業可借助渠道擴張來建立全國范圍的營銷網絡。珠寶首飾企業必須緊跟市場變化,在實體網點銷售渠道的基礎上積極拓展電子商務渠道建設,并將全部銷售渠道進行細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而提升企業的市場份額。例如周生生從2019年初,就在不斷探索并實踐“電商重生”的市場活躍計劃,例如雙十一淘寶直播、七夕金箍棒系列等,該企業一直在不斷嘗試與解鎖珠寶首飾消費的新姿勢,這也為其他珠寶企業的創意營銷打開了一扇扇大門。

3.3加大珠寶首飾行業的研發創新投入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珠寶首飾企業要有所行動,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提升員工素質,培養高技術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并且引進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與生產技術,爭取早日占領購買力最雄厚的高端珠寶市場。首先,加大珠寶研發投入。通過強化服務與創新機制,形成以政府投入為輔、企業投入為主、中介機構參與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科技投入體系,進一步搭建珠寶首飾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其次,珠寶企業應積極挖掘品牌內涵,在全業務周期展開創新,增強產品工藝與設計水平,并改革商業模式與營銷手段。例如目前的珠寶市場,不僅有珠寶共享、珠寶分時換新等交易模式的創新,還有珠寶首飾的產品創新,如3D打印珠寶設計、AR首飾等,這些創意創新都將會成為珠寶首飾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著珠寶企業不斷進步。例如我們的大型珠寶企業老鳳祥在店內擺列了一臺“首飾智能體驗一體機”,可以供客戶根據自己的喜好在虛擬場景中DIY設計珠寶首飾,還提供試戴產品,店內的所有產品都可以在一體機中找到并進行試戴,可以稱作是新時代的時尚體驗。因此,珠寶首飾企業應當與時俱進,結合消費者需求不斷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展開精準設計,進而讓大家看到珠寶首飾企業的革新與進步。

3.4升級珠寶首飾的文化內涵

珠寶的創意創新是引領性的,是珠寶文化的載體,它既要傳承文化,又要符合當代的潮流。首先,在中國展開珠寶首飾設計必須要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珠寶首飾產品,才能在中國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其次,珠寶企業在設計珠寶方面,不僅需要立足傳統文化,取其精華,還要積極融入現代元素,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進而達到珠寶設計現代設計和傳統工藝的融合與發展。設計師應當不斷學習中國民族文化,激發創作靈感,并將設計和靈感相融合,進而樹立屬于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形成獨有的設計風格。同時設計師要不落俗套,對傳統的珠寶首飾設計進行傳承與改進、更新,加入一些時代元素,設計出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高質量珠寶首飾。珠寶文化為珠寶首飾企業品牌提供長久生命力,促進珠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珠寶首飾企業幾乎都有“做世界一流珠寶企業”的美好愿景,但是一流的珠寶企業不僅僅是指可觀的營業收入,還包括本土品牌競爭力、多渠道建設、研發創新以及珠寶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內容。珠寶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就需要在上述幾個方面中“對癥下藥”,制定相應策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份額,實現珠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沙拿利,付堯.我國珠寶首飾產業現狀分析——基于珠寶首飾上市公司年報[J].資源與產業,2018,20(06):102-107.

[2]柳函.變革2015:珠寶行業4.0時代到來[J].文物天地,2016(03):114-115.

[3]袁孟,鄧宏兵,吳婷婷.中國珠寶產業發展態勢研究[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15,17(06):51-56.

[4]趙春菊.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策略探討——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視角[J].現代商業,2014(01):150-151.

上一篇:數控機床維護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鋼鐵出口貿易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