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流冷鏈工作計劃范文

2023-08-31

物流冷鏈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關鍵詞:VMI;疫苗冷鏈;牛鞭效應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6-0014-04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ccine cold chain is expati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ullwhip effect and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vaccine cold chain, a VMI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VMI related theory. In this inventory management model, operation processes and supplement strategy are analyzed in the vaccine cold chain system.

Key words: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accine cold chain; bullwhip effect

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即供應商管理庫存,供應商通過獲取用戶的庫存數據和負責維持用戶的庫存水平來優化供應鏈的運作績效。VMI關注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補貨,利用先進的數據庫和信息處理技術,保證實時監測商品庫存水平、預測商品流量,從而有效確定什么時間補貨以及補多少,并快速完成補給任務,從而獲得較高的用戶滿意度。

1疫苗冷鏈物流的特點和要求

1.1疫苗冷鏈的定義

疫苗的質量與溫度息息相關,一些主要的疫苗廠商如葛蘭素史克將其定義為“Cold Chain:A set of measures intended to ensure that a given product shall be kept at the right temperature range from its production up to the final user”。國內對疫苗冷鏈的研究很少,大多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從業人員對實踐工作的總結:“為保證疫苗從生產單位到基層接種單位的效價而裝備的多環節鏈式冷藏、冷運設備稱為冷鏈(cold chain);而同人員、運轉經費、管理措施組成的一個完整系統稱為冷鏈系統(cold chain system)。”

傳統疫苗冷鏈的定義,多以滿足疫苗品質需求的合適的溫度環境為定義的核心,關注相應的技術手段、設施設備及配套的運作。本文將其概括為:為確保疫苗從生產到接種全過程溫度受控,保證疫苗質量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技術性措施。

本文從供應鏈的角度對疫苗冷鏈進行定義:疫苗冷鏈,即疫苗冷藏供應鏈,是連接疫苗生產商、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并整合上述組織的技術與運營,形成的疫苗供應網絡,并確保疫苗從生產直至消費者接種時,在其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中,使疫苗始終處于2℃至8℃的溫度環境之中,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疫苗的質量。

傳統的疫苗冷鏈定義與本文的定義的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

1.2疫苗冷鏈物流的特點

1.2.1質量是疫苗冷鏈的首要目標

疫苗冷鏈的首要目標是保證疫苗的質量,疫苗冷鏈的目標存在一個嚴格的最低質量水平約束,在此基礎上取得服務水平與成本之間最優的權衡。

1.2.2冷鏈成本高

疫苗的加工、儲存、配送的各個環節都需要特殊的冷藏設施,從而導致疫苗冷鏈很高的投入成本和運作成本,而且這些成本難以在短期內回收。除固定成本外,疫苗冷鏈的運營成本也很高。

1.2.3質量控制難度大

由于疫苗直接對人體起作用,而且疫苗在控制傳染病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對其質量控制要求非常嚴格。比較重要的是加工過程的3P(Products、Processing、Package)原則和3C(Chilling、Clean、Care)原則以及儲運過程的3T(Time、Temperature、Tolerance)原則。要保證疫苗的質量,就必須保證包括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質量以及接口環節的質量,使疫苗始終處于合適的溫度狀態下。這不僅僅是硬件設備的問題,還需要一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作為保障。

同時,疫苗在流通過程中,需要經過從生產商、經銷商到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后到地段醫院等多個環節,在這段時間里疫苗要經過多次存儲、轉運,也給有效的質量控制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1.2.4運營和技術的復雜性

疫苗冷鏈運營的復雜性體現在運輸安排、庫存控制等方面。以庫存控制為例,疫苗的庫存控制有其特殊性,疫苗需要較長的生產周期(如流感疫苗的生產周期在半年左右),生產商無法做到連續的供給,一批疫苗生產完畢后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轉移到下游的各個環節,疫苗的需求往往也會因疫情的出現而突發性增長,同時,疫苗產品均具有一定的保質期(最長為2年,最短為6個月),從生產商到地段醫院之間存在相當多的流通環節,這些因素給有效的庫存控制帶來了難處。

1.2.5設施設備的專用性

由于特定的溫度范圍,以及避免不同類型貨物之間的相互污染,疫苗冷鏈所需的冷庫、冷藏車等主要的設施設備均只能用于疫苗及其他一些無毒生物制品,不能和普通的食品(奶制品、水果、蔬菜、肉類等)冷鏈的設施設備共用。

1.3國內疫苗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疫苗的流通和零售一直由疾控預防控制機構(CDC)壟斷,中國的疫苗供應鏈結構如圖2所示。

盡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至今仍然是疫苗流通的主渠道,但本文認為,隨著廠商分銷能力的加強,特別是廠商的冷鏈運作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中國的疫苗流通渠道將逐漸演變為以廠商為主體,簡化中間環節,直接覆蓋銷售終端的新格局,如圖3所示。

1.3.1渠道庫存激增

當前的疫苗冷鏈運作模式導致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環節的過大庫存,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這一方面,各級CDC通常是盡可能采購疫苗,一般以其庫存容量為上限;另一方面,廠商直接客戶增加導致渠道庫存需求增長。在疫苗流通渠道結構的轉變中,伴隨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逐級退出疫苗分銷,并轉變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接種點的進程,廠商將面臨數量眾多的直接接種點。相比以往通過省級CDC進行疫苗調撥的模式,廠商面臨著更大的渠道庫存需求。

1.3.2疫苗冷鏈中的牛鞭效應

在疫苗冷鏈建設的廠商主導模式下,將形成更為簡化的疫苗供應鏈結構,廠商將直接面對接種點,這種變革帶來的是供應鏈級數的減小,弱化了牛鞭效應。但是,因需求預測修正產生的牛鞭效應仍然存在。同時,廠商之間的短期博弈,造成CDC向廠商訂購量增加,需求信息扭曲,而廠商通常還要考慮優先滿足大客戶和資信良好客戶的訂單,造成此類客戶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而許多小客戶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滿足,甚至面臨短期缺貨的狀態。

在VMI模式下,由廠商管理終端結點的庫存,廠商能夠準確了解各終端結點的庫存和需求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作為需求預測的依據,從而減小牛鞭效應。同時,VMI模式下,廠商主動進行分貨,通過對各CDC的庫存和銷售信息的了解,對其訂貨量、訂貨周期、配送時間作出決策,避免各CDC進行博弈,有效地降低因CDC自主的采購決策導致的短期供需失衡,減少廠商和小客戶的失銷損失。

1.3.3疫苗戰略儲備與有效供給問題

為有效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政府高度關注疫苗的戰略儲備,通常要求省級CDC來進行規劃和實施。但是,這種做法存在明顯的缺陷。一方面,過多的儲備會因疫苗過期而導致巨大損失,不可能每個省都設立足夠應對可能的疫情危機的疫苗存量;另一方面,大多數突發性事件并不是全國性的,當某一區域出現疫情時,該區域的疫苗存量不能滿足緊急的需求,必須從其他區域緊急調撥疫苗,這在操作上存在諸多困難,調撥成本也很高。

廠商的疫苗冷鏈實施VMI,成品庫存更多的掌控在廠商手中,即把分散的應急庫存集中起來,當某一區域出現突發疫情時,廠商能夠通過集中的庫存儲備向指定區域進行緊急配送,(注:按現有的冷鏈運輸方式,緊急配送時間不超過24小時)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這也避免了從分散的結點回收疫苗和二次運輸的時間消耗,并降低運輸成本。

2VMI在疫苗冷鏈配送中的實現方式

2.1基于VMI的疫苗冷鏈庫存管理模式設計

本文設計一種以經銷商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式(如圖4所示):生產商將取消自己的產成品庫存,并可增加應對突發性公共健康危機事件的半成品庫存;經銷商作為供應鏈上最主要的存儲結點,承擔“蓄水池”和調撥配送中心的職能;CDC的采購部門與生產商和經銷商的銷售部門共享疫苗終端需求信息,CDC保持較低的庫存水平,經銷商的物流部門負責CDC的庫存控制。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

(1)疫苗生產商的成品庫存都轉移到了經銷商的配送中心,使得原本由生產商和經銷商構成的局部供應鏈系統的庫存控制問題實際上就轉化成了普通企業的庫存量控制問題。

(2)從供應鏈整體看,減少了庫存點和相應的倉庫設立費及倉儲作業費,從而降低了供應鏈系統總的庫存費用。在減少物流環節,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提高了供應鏈的整體工作效率。

(3)供應鏈結點企業間銜接更加緊密,加強企業間信息的共享與實時傳遞,生產商和經銷商通過了解CDC每日銷售信息,可以進行更為準確的生產和供應計劃,降低牛鞭效應的影響。

(4)經銷商(以及生產商)對CDC的庫存進行管理,降低了CDC的平均庫存量,并且使得有計劃的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模式得以實現。

(5)整個供應鏈系統更具協調性和敏捷性?;赩MI的疫苗冷鏈系統運作模式增強供應鏈結點企業間緊密性,也提高了其整體的協調性和敏捷性,對市場需求更具有快速響應能力,同時,經銷商的庫存蓄水池能夠更加有效的應對因局部區域發生突發性疫情產生的緊急需求。

2.2疫苗冷鏈VMI運作流程

疫苗冷鏈系統的VMI運作流程如圖5所示:

(1)CDC將庫存余量與日銷售量等信息傳遞給經銷商;

(2)經銷商對收到信息進行有效性確認,并傳遞給生產商;

(3)經銷商的VMI預測系統對CDC的需求進行預測;

(4)生產商對CDC的需求進行策略性評估,如策略性的增加或減少供給,或者當供應不足時進行策略性的調劑等;

(5)經銷商根據VMI預測系統提供的預測需求量、預先為該CDC確定的補庫策略(安全庫存量、配送提前期、客戶服務水平等)以及生產商的策略性評估建議,計算出原始訂單;

(6)經銷商根據庫存管理系統確認實際庫存量,以此修正原始訂單為實際可以出貨的訂單,根據運輸管理系統確定是否可能實現經濟的運輸安排,同時對該訂單對應的庫存進行鎖定。產生修正訂單后傳送給CDC;

(7)CDC進行原始訂單的核對和確認,并將正式訂單傳遞給經銷商;

(8)經銷商根據收到的正式訂單,進行貨物準備及配送作業,同時把發運信息傳送給CDC,以便其進行驗收準備,并將相關信息傳遞給生產商存檔;

(9)CDC依據供應商提供的發運信息,待疫苗到達后進行驗收和入庫。

2.3基于VMI的疫苗冷鏈補庫策略

在基于VMI的疫苗冷鏈庫存管理模式下,疫苗廠商不再是被動地按照CDC的訂單發貨和補充訂貨,而是根據自己對眾多CDC需求的整體把握,主動安排合理的補庫作業,既滿足CDC銷售的需求,同時也使自己的庫存管理更加合理,從而帶來供應鏈上供需雙方的成本降低。在整合發貨的概念之下,疫苗冷鏈系統面向接種點(CDC)的補庫有三種策略,并且對應不同的CDC。

(1)基于時間的補庫策略。即為CDC確定一個相對固定的補庫間隔期,這種策略注重的是達到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和配送規模效益的均衡。通常,對于需求平穩,且需求量不大的的CDC采取這類策略。

(2)基于數量的補庫策略。當某一結點的庫存達到庫存下限時,立即對其進行補庫運輸。在這種策略之下,顧客的服務水平能夠得到保證,尤其是當疫苗在某一特定時間地點出現大規模需求時,這種策略能夠及時配送,但由于對各個CDC配送的時間是隨機的,可能無法取得配送的規模效益。通常,對于需求量大的重點CDC,采取這類策略。相比基于時間的配送策略可以獲得較高的服務水平,且由于結點需求量大,能夠獲得規模經濟的優勢。

(3)基于時間和數量的混合發貨策略。即上述兩種策略的綜合,對配送區域內的CDC庫存進行動態跟蹤,當CDC的庫存余量達到補庫點時,或達到配送間隔期時,即對CDC進行配送補庫,并以每次配送決策后為時間零點,進行下周期的決策。通常,對于當前雖然需求量不大,但被廠商視為重要的CDC結點,可以采取此類策略,以盡量降低其缺貨率,保證此類客戶獲得較高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Gerber, N. Objective Comparisons of Consignment, Just-in-time and Stockless[J]. Hospital Material Management Quarterly, 1991,13(1):10-17.

[2] 鮑爾索克斯,克勞斯. 物流管理: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M]. 林國龍,等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3] 劉麗文,袁佳瑞. VMI環境下的庫存與發貨模型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2003,11(5):31-36.

物流冷鏈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1、中國冷藏藥品冷鏈物流現狀

(1)冷藏藥品冷鏈物流的經營規模

據中國醫藥商業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冷藏藥品約占醫藥銷售總額的25%,冷藏藥品冷鏈物流的市場規模巨大。

(2)缺乏專業化的冷藏藥品冷鏈物流企業

目前現實中冷藏藥品冷鏈物流是由具有藥品經營資質的藥品經營企業各自承擔,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設備也僅限于企業自有的冷庫、陰涼庫和少數冷藏車,受企業經營區域和規模限制,冷鏈配送范圍一般僅為單個省個別幾個地區。

國內迄今尚無專業從事冷藏藥品冷鏈物流的、具有覆蓋全國市場配送能力的專業化冷鏈物流企業。

(3)冷藏藥品冷鏈物流的運輸狀況

①運輸載體

※自主制冷動力冷藏車;

※保溫材料制備的、加冰袋或冰排降溫的被動式保溫箱;

※安裝制冷設備的主動式保溫箱(受客觀條件限制,采用的企業極少)。

②運輸方式 A、近距離(單程200公里以下):

※經營企業自有冷藏車配送,

※經營企業自有廂式貨車運載被動式保溫箱配送,

※被動式保溫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運輸。

B、遠距離(單程超過200公里以上):

※藥品生產企業自有冷藏車運輸(采取此方式的生產企業甚少)。

※生產或經營企業采用被動式保溫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運輸。

③物流途徑

※被動式保溫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采用廂式貨車的公路運輸,

※被動式保溫箱委托中鐵物流的鐵路運輸,

※采用中鐵冷鏈物流專用被動式保溫箱的鐵路運輸,

※被動式保溫箱委托航空貨運公司的航空運輸。

④溫度監測

※采用冷藏車自備的溫度監測設備,由駕駛員監測;

※采用經驗證的被動式保溫箱,由物流公司承諾在時限內送到收貨單位?!倦S意性大,可控程度低】;

※在同一批被動式保溫箱中隨機放置數個溫度記錄儀,到貨后回顧性查驗。

(4)藥品流通行業冷鏈管理現狀

① 冷藏藥品經營企業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日漸健全。

各企業根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建立了冷鏈管理相關的可操作的制度(SMP)和程序(SOP),從藥品冷鏈經營質量管理入手,制定涵蓋了冷藏藥品的收貨、驗收、養護、出庫發貨復核、送貨等具體操作標準。

② 冷藏藥品經營企業冷鏈基礎設施設備日漸完善。

各企業根據冷藏藥品的特性,重視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設置有冷庫、陰涼庫、常溫庫、冷藏車、冷藏箱、雙路電源(或備用發電機組)等,嚴格遵守溫度要求,確保冷藏藥品倉儲和運輸的安全。

③ 冷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 冷鏈管理理念落后。

只注重倉儲、運輸過程的溫濕度變化結果管理,忽視了導致溫濕度變化的直接、間接因素(如制冷機、庫門、冷凝器、電源等)的監管。冷鏈管理缺乏系統化管理的理念。

※ 冷鏈管理不注重物流過程,可追溯性差。

即使使用冷藏車送貨也只能保證到貨驗收時,驗收員直觀地了解藥品到貨時的溫度,在途溫度無法即時顯示、追溯,更無法得到完整、客觀的在途溫度記錄。在途溫度的記錄和追溯成為冷藏藥品流通環節中的空白。

※ 冷鏈環境監管技術落后,缺乏實時監管、實時查詢和冷鏈溫度追溯的技術手段。

現行制度及所采用的溫度檢測技術手段其冷鏈環境監管數據是各企業建立在自覺性基礎上的“自我求證”的數據,缺乏科學、客觀、公正的第三方監管機制。充其量只能做到根據藥品在本企業倉儲、運輸的溫度監測結果,回顧性地判定藥品質量合格與否,無法科學地追溯藥品在本企業驗收入庫前的溫度狀況,更無法獲得藥品從生產企業成品庫出庫后的整個冷鏈儲運過程中的客觀、可靠的溫度數據,即使存在冷鏈“斷鏈”的事實,也無從知曉。

※ 冷鏈物流溫度保障存在的問題嚴重

現實中,部分生產、經營企業藥品長途運輸采用的是泡沫塑料保溫箱加冰袋或冰排的被動降溫方式。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箱體內溫度波動大,受路途遠近、環境溫度高低、在途時間長短等客觀因素影響,采用這種冷鏈送貨方式,貨到簽收時藥品幾乎難以達到規定溫度要求。

(5)目前國內已經有部分專業經營冷藏藥品的批發企業冷鏈管理理念先進,軟硬件水平高,代表了當今中國冷藏藥品冷鏈管理的高水平。

全國各地都有少部分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走差異化經營的路子,逐漸積累和形成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多以經營血液制品、細胞因子、疫苗等冷藏藥品為主,所經營的冷藏藥品市場份額可達到本地區的40%左右,經營規模達到5~10個億元左右。

物流冷鏈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導讀]醫藥冷鏈是一個龐大的物流系統,涉及到多個環節,為保證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接收單位的運轉全過程中均保證冷鏈不斷鏈,需要在冷鏈儲存、搬運、分揀、配送等各個環節確保藥品一直處在一定的溫度區間內,需要冷鏈物流的各類技術裝備、存儲設施、貨運裝備的支撐。

醫藥冷鏈物流的關鍵是要實現全程溫度控制,確保降低醫藥品的損耗,最大限度保證品質,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從目前需要冷藏的藥品來看,中國醫藥冷鏈最容易斷鏈的環節就是醫藥的冷鏈運輸環節。

醫藥冷鏈是一個龐大的物流系統,涉及到多個環節,為保證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接收單位的運轉全過程中均保證冷鏈不斷鏈,需要在冷鏈儲存、搬運、分揀、配送等各個環節確保藥品一直處在一定的溫度區間內,需要冷鏈物流的各類技術裝備、存儲設施、貨運裝備的支撐。

從工廠到配送中心,從配送中心到省級客戶或地區二級配送中心,從省級客戶到市級客戶再到縣級客戶,最終到用戶,每個環節均需要冷藏,也需要冷鏈運輸,需要冷藏設施與設備,需要冷藏車、疫苗運輸工具,到終端客戶冷鏈藥品運輸量很小,冷藏車運輸不經濟,需要移動冰箱、冷藏箱、保溫箱等。

中國冷鏈物流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政府和各級藥品批發部門對冷鏈物流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對于冷鏈運輸環節,普遍缺乏重視,更缺乏統一的操作規范與冷鏈運輸標準,缺乏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山東疫苗事件的發生后暴露出的冷鏈問題引起整個社會和政府對醫藥冷鏈物流的重視。藥品冷鏈運輸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成本會大幅度上升,同時由于缺乏誠信和全程可視化監控設施,有些物流公司也可能難以保證全程的冷鏈運輸。

很多醫藥公司為了確保冷鏈藥品不斷鏈,確保藥品安全,往往是醫藥公司自己組織冷鏈運輸,但是自己進行冷鏈運輸有存在著資金投入不足,運輸能力不夠,運力難以優化,冷鏈運輸貨源難以整合等現象,還會出現冷藏車容積利用率低下,返程難以配貨等現象,嚴重浪費資源。

此外,冷鏈運輸中也存在著設備設施缺乏專業性,缺乏專業人才,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尤其是冷鏈運輸普遍缺乏全程、透明的運輸監控管理體系,缺乏先進的冷鏈運輸全程溫度控制技術標準,缺乏先進的、系列的冷鏈運輸設備。

為了解決醫藥供應鏈普遍存在的問題,鏈四方團隊依靠醫藥冷鏈物流、醫藥供應鏈信息化、軟硬件研發經驗,依托醫藥行業頂尖冷鏈專家團隊,歷時1年多時間完成了新一代醫藥供應鏈安全服務監測云平臺的研發,依托互聯網+物流的中央指導思想,融入GMP、GSP、新《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三大法規要求,秉承極致、開放、融合、共贏的經營理念,以冷鏈物流訂單為中心,通過SaaS服務云平臺整合上下游和三方物流企業,完成全程冷鏈物流可視化、運輸途中及中轉倉庫溫度全程監測、物流KPI統

一、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服務范圍擴大、標準的制定,透明醫藥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

整個醫藥供應鏈安全服務監測平臺(SCMsafe鏈四方)通過集成企業ERP系統、WMS系統、GPS系統、庫房溫濕度系統、冷鏈監控系統、TMS車輛調度系統等,多方滿足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批發企業、三方物流企業、終端收貨客戶對冷鏈藥品在途物流可視化、透明化以及質量管理要求。

物流冷鏈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一是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相較于一些發達國家,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冷鏈物流體系,大約

90%的肉類、80%的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另一方面,冷鏈物流的發展還僅僅停留在運輸與冷藏環節,運用先進信息技術的冷鏈物流管理體系還明顯不足,很多運輸過程還采用棉被、塑料苫蓋等“土保溫”的方法,技術裝備相對落后。雖然冷凍食品產銷冷鏈情況稍好,但由于部分產品流入集貿市場拆零散賣,冷鏈出現了中斷現象。中國農業網2018年7月16日報道,由于冷鏈系統不完善,我國每年約有1200萬噸水果和1.3億噸蔬菜被浪費,冷鏈物流相較于普通物流的成本也要高出四至六成?!冬F代商貿工業》2018年07期刊發的《溫州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指出,在溫州區域,果蔬采摘后露天或者在常溫庫存放,用常溫車運輸銷售,造成腐爛損失嚴重,每年的經濟損失達到了幾千萬,損失總量高達近萬噸。

二是我國冷鏈物流成本高、利潤低。近幾年來,能源的價格不斷升高,導致冷鏈物流的成本也不斷上漲。此外,冷鏈物流的設備水平不足,也使物流費用大幅增加。由于冷鏈物流的商品價格高,加上經銷商對市場的不了解,很多物流行業人員被迫只能選擇低標準的冷鏈物流或者選用普通物流,從而制約了冷鏈物流的發展。據《經濟參考報》2018年8月7日報道,我國常溫物流運輸的利潤率為10%,冷鏈物流運輸的利潤率僅有8%,而發達國家冷鏈的利潤率高達20%-30%。較高的冷鏈物流成本、較低的利潤率,成為了阻礙很多物流企業進入的門檻。2018年8月7日,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對《經濟參考報》的記者表示,由于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企業往往愿意在高端食品、高端藥品方面進行冷鏈物流投入。而對于大部分社會物流基礎設施,以及普通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企業積極性并不高。

三是冷鏈物流設施設備不完善。我國冷鏈物流設施設備嚴重不足,冷藏庫、冷藏車等冷鏈設施設備數量投入太少,而需要使用冷鏈物流進行運輸儲存的產品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現有的冷鏈資源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2018年6月20日,《勞動保障世界》刊發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文章指出,在冷藏運輸率方面,我國僅有15%,而美國達到了85%,日本達到了98%。冷藏車是我國生鮮農產品物流的主要運輸設備,我國總數量約為5.4萬輛,不到美國的20%、日本的32%,且我國冷藏車數量僅僅約占全部物流運輸車輛總數的5‰,而在英國、德國該比例遠遠高于我國,分別為2.8%、3.1%。中國產業信息網2018年08月03日報道,因為我國冷藏車數量甚少、冷藏保鮮設備落后,我國蔬菜摘后損失率也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我國蔬菜摘后損失率高達25%

物流冷鏈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1.1 供應鏈組成要素造成的風險

1.1.1 機會主義風險。

冷鏈物流占物流鏈的一部分, 現在應用冷鏈物流客戶不是很多, 但有一定的比例, 有的物流公司自己這方面客戶不是很多, 沒有穩定的客戶, 盲目進行冷鏈物流項目, 這是一種機會主義, 必須經過科學調研, 要調研不充分, 會給物流公司造成一定的損失, 形成了物流供應鏈的危機, 冷鏈物流項目構建需要費用高, 必須科學進行, 避免機會主義帶來的風險。

1.1.2 企業運作風險。

物流供應鏈的建設是一項復雜過程, 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 必須科學的進行項目運作, 把風險降低到最低范圍, 物流產業涉及到多個環節, 一旦每個環節出現問題, 對整個供應鏈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必須科學合理的進行物流產業的運行, 提高其運行的高效率, 科學合理的進行物流供應鏈的完整性。

1.1.3 信息溝通障礙風險。

物流的供應鏈涉及多個企業, 企業之間必須有效的進行信息溝通, 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各企業都是一個獨立經營管理的經濟實體, 實際上供應鏈也就是比較松散的企業聯盟, 一旦擴大供應鏈規模, 供應鏈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 供應鏈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錯誤信息。信息傳遞延遲的情況下會直接影響上下游企業的溝通, 溝通不暢的話很容易導致客戶需求以及產品生產的理解產生分歧, 無法真正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而且, 更重要的是可能會出現牛鞭效應, 造成企業庫存過量, 造成資源浪費。冷鏈物流的儲存等需要大量的費用, 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必須保障企業之間信息溝通沒有障礙。

1.2 供應鏈外部環境風險

1.2.1 市場需求識別風險。

現在是市場經濟, 在市場杠桿的調節下, 冷鏈物流必須具有市場的識別能力, 能承擔一定的市場風險, 冷鏈物流在北方夏季應用比較多, 在冬季也有一定的市場, 對農作物, 藥品等保鮮作用。物流企業在建立冷鏈物流的過程中, 必須進行市場的調研, 具有承擔市場風險能力, 根據市場規律進行辦事, 符合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需要, 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識別風險。

1.2.2 經濟政策風險。

一旦國家經濟政策有所調整, 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供應鏈的投資、資金籌集以及其他的經營管理活動, 進而增加供應鏈的經營風險。比如, 產業結構調整的情況下, 國家勢必會盡快出臺相應的調整政策以及措施, 對某些企業施加鼓勵, 指明供應鏈投資方向。同時也會對某些產業采用相應的限制措施, 使供應鏈之前的投資承擔重大損失風險, 供應鏈只有籌集到大量資金才可以支持產業調整。

2 冷鏈物流供應鏈風險防范對策

2.1 建立科學的應急處理機制

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 冷鏈物流供應鏈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物流公司必須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建立一套科學完成的應急處理機制, 有必要建立一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能有效的觀察物流供應鏈的參數, 能更加科學的進行調節供應鏈物流產業的風險指標, 在必要的時候能果斷的采取有效處理措施, 提升起其實際的應用效果。

2.2 制定科學的供應鏈風險分析系統

為了有效應對供應鏈風險, 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供應鏈風險識別、評估、確認以及管理系統, 也被稱為供應鏈風險分析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管理環境和風險分析、管理指導思想和風險分析、管理目標和風險分析、管理理論方法和風險分析、管理解決方案和風險分析等。

總之, 冷鏈物流是物流供應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必須科學合理的發展冷鏈物流, 促進物流產業的發展, 拉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世界虛擬經濟快速發展, 為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 必須科學合理的發展物流供應鏈, 這是物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摘要: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很快, 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物流的供應鏈的科學發展, 對物流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最近幾年人們對物流的供應鏈提出新的要求, 根據客戶的需求, 冷鏈物流得到快速發展, 比如在醫藥, 農產品等運輸都需要冷鏈物流。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冷鏈物流風險成因分析, 希望能為研究冷鏈物流的專家與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冷鏈物流,風險成因,分析

參考文獻

[1] 戴爾君.探究我國企業R&D籌資風險控制[J].中國總會計師, 2015 (11) .

[2] 曾田秀, 鄧如柯.供應鏈風險問題及風險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 2014 (36) .

上一篇:物流經理工作計劃下一篇:物流季度工作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