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五

2023-07-01

第一篇: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五

解讀《中國制造2025》

2015-07-15 12:39:00 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張莉

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中國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完成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任務、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推動“中國制造2025”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政府立足于國際產業變革大勢,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國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其根本目標在于改變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通過10年的努力,使中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為到2045年將中國建成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制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背景和意義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產業,也是一國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德國憑借強大的制造業優勢依然保持了經濟的穩定增長,成為受危機影響最小的國家。德國提出的“工業4.0”被譽為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金融危機后,各國都開始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美國提出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并采取多種措施“吸引制造業回流”,英國提出了“高價值制造業戰略”,日本提出了“產業復興計劃”、法國提出了“新工業法國”等。制造業的競爭將成為未來大國競爭的關鍵。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也需直面這場競爭,以大國戰略思維和戰略布局,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新優勢。

“大而不強”,一直是困擾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難題。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生產國,產值占全世界的20%,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過210多種,但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電力、煤炭、建材等15個行業,技術水平普遍比國際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技術差距主要在于技術指標水平低、數字化技術運用低、自動化水平低等方面,即使在具有較高技術的通訊、半導體、生物醫藥和計算機等高新技術出口產品中,國內企業獲得授權的專利數也還不足40%。由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多數產業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在世界知名品牌中,中國產品的品牌寥寥無幾,幾乎沒有占領發達國家市場的知名品牌。中國迫切需要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出口具有中國自主品牌的產品。

中國作為一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發展中國家,制造業落后于早已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的發達國家也是客觀必然,但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中國已建成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業、裝備工業、消費品工業、國防科技工業、電子信息產業組成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和豐富的產業配套能力,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中國出口產品占世界總出口的比重達到12%。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為19%,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25%。家電、皮革、家具、羽絨制品、陶瓷、自行車等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達到50%以上。這些都成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堅實基礎。

推動“中國制造2025”旨在通過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中國的制造強國進程。對現階段的中國,其戰略意義尤其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順應國際經濟發展的大勢。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高新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產業結構的演進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趨勢,以技術和服務為主要拉動力的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信息產業成為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加速,綠色經濟成為主流,中國需要加快跟進。二是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地位。國際分工已由產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發展,歐美國家將加快自身“再工業化”進程,進一步發揮在新技術、新產品領域的創新優勢。中國需要逐步向國際分工中高端發展,謀求參與國際分工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提升。三是搶占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國際競爭已全方位展開,圍繞制造業的技術、品牌、生產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化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將進一步增加對全球制造業價值鏈的控制和主導。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唯有提升制造業的發展層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正如《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所言,中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必須放眼全球,加緊戰略部署,著眼建設制造強國,固本培元,化挑戰為機遇,搶占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目標和任務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吨袊圃?025》行動綱領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確立了更明確的目標,即中國建設制造業強國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十年,要進入世界制造強國之列;第二個十年,要進入世界強國的中等水平;第三個十年,即到2045年,要進入世界強國的領先地位,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制造強國。第一個十年,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到2020年,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穩固全球制造業中心地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優勢產業;到2025年,工業化、信息化融合,形成一批跨國集團和優勢產業集群,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明顯提升。

根據行動綱領,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需完成九大任務,包括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和任務與德國“工業4.0”、美國的“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相比,重點在于提高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這與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基礎和現實條件是相符合的,并沒有將目標和任務定的過于“高大上”,而是更多立足于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升。

德國與美國因為制造業本身就在中高端,國內研發技術、創新能力、資本充足度都較強,其目標和任務要明顯高于中國。美國、德國的制造業發展計劃,核心是“制造+信息化+服務”,具體表現為“軟硬兼施”,即以軟件為主導,以信息化和互聯網技術提升制造業研發和生產水平;雙管齊下,以制造+服務延長制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以柔性的定制化和個性化服務將制造業與消費者直接連接;互聯網+制造,以電子商務的渠道和網絡信息技術將制造業與市場緊密相連??梢?,德國與美國是在實現中國制造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十年的目標和任務。因此,中國制造并不是要和德國、美國的制造業計劃相比拼,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術革命的成果,走好自己的路。

九大任務可以提煉出六個關鍵詞,這六個詞相加就是“中國制造2025”的內涵,即“創新+融合+品牌+綠色+服務+國際化”。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也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內生力量,政府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為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互聯網+”就是實現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推動智能制造,以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為中國制造的產品拓展營銷渠道。品牌是中國商品綜合品質的體現,是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式,中國制造需要更多的品牌產品,甚至是國際品牌產品來支撐。綠色制造是中國制造的必由之路,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業將逐漸被淘汰,環境友好型生產方式將成為中國制造業的主流,將服務融入產品生產與銷售過程中,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銷售與售后服務,使商品與服務資源獲得最優化使用,形成制造+服務的最優化效應。推動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化,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利益最大化。

路徑和措施

提高創新能力是“中國制造2025”的首要任務?!吨袊圃?025》行動綱領明確提出,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源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其具體路徑包括: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提高創新設計能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完善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形成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強化知識產權運用等。提高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水平,并非僅采取這些措施就能達到,關鍵還在于理念創新,要摒棄對傳統路徑的依賴,既要能夠引進和利用國際先進的技術創新成果,還要重視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的推廣和產業化,形成全社會鼓勵創新、重視創新的氛圍。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行動綱領也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一言概之,就是要推動互聯網+制造業,通過互聯網制造業的融合,引領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物聯網+工業,云計算+工業,移動互聯網+工業,網絡眾包+工業等模式,通過互聯網與工業的聚合裂變,實現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邁進。

品牌建設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品牌是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中國制造業的品牌塑造面臨三重困境:一是中國企業品牌意識不足,打造品牌的能力不夠;二是中國企業品牌難以打入國際市場,難以與具有悠久歷史的國際品牌抗衡;三是打入國際市場的中國品牌受到惡意打擊,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利用中國品牌進行資本炒作等?!吨袊圃?025》提出了加強品牌建設的路徑,包括: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加快提升產品質量、完善質量監管體系以及引導企業制定品牌管理體系,圍繞研發創新、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全過程,提升內在素質,夯實品牌發展基礎等。品牌建設包含質量和營銷多個層面,只有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中以人為本,以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融入企業的文化價值、經營理念與產品特色,才可能打造出被市場接受與認同的品牌。

推行綠色制造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保障。綠色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中國政府向世界承諾的減排整體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5%。對于碳排放總量長期處于世界前列的大國而言,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唯有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綠色經濟。推動綠色制造的路徑包括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到2025年,制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建立。推動綠色制造的關鍵是要全社會都形成綠色發展的理念,否則,發展綠色制造的企業可能會因為成本高而不去采取綠色發展模式,在市場上難以與后者競爭。因此,要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準體系,開展綠色評價;強化綠色監管,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體系,加強節能環保監察,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引導所有生產者從事綠色生產。

此外,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國際化、強化工業基礎、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都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在此基礎之上,行動綱領還提出了要重點發展十大領域和實施五項重點工程。十大領域分別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五項重點工程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同時,提出了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以及健全組織實施機制等。

要實現和完成“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和任務需要采取多種路徑和措施,甚至各個地區都需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基礎和特色采取相應的路徑和措施,不能盲目趨同,一蹴而就。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國際環境之下,制定制造業發展計劃,要貫通生產、流通和消費,不能將生產制造孤立于供應鏈體系之外,尤其是不能將重點鼓勵性產業集中在某一個甚至某幾個領域,否則,很可能又重復產能過剩之路,甚至形成中國制造的產量第一,但市場需求卻不高的局面。所以,在各地執行《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時,還是要鼓勵特色發展,創新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更要避免在國際市場低價傾銷,自相殘殺。推進《中國制造2025》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市場主體乃至各個領域的共同努力。

第二篇: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四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四: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的任務艱巨而

緊迫

【發布時間:2015年05月19日】 【來源:規劃司】 【字體:大 中 小】

經過建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但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未來的任務依然艱巨而緊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就,專利申請數量大幅上升,2014年我國授權的發明專利共計23.3萬件,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大量的關鍵零部件、系統軟件和高端裝備基本都依賴進口。例如,2013年,我國80%的芯片都依賴進口,進口總額達到了231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5%,進口額超過了原油,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制造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動力不足、活動不夠活躍,尚未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不足,是缺乏重大突破性、顛覆性創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我國基礎研究比例不足5%,僅僅是發達國家比例的1/4。原隸屬于各工業部門的院所改制為企業之后,更多的資金、人力和管理開始從共性技術領域轉到應用技術和商業化領域,不再從事共性技術的研發,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主體弱化。同時,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擁有不同的評價機制和利益導向,各自創新活動的目的嚴重分化,科研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產學研合作創新的有效機制尚未形成。由于創新能力不強,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尚處于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制造—加工—組裝”環節。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推動我國制造業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圖1 2012年各國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對比圖(單位:%)

二、產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國企業

我國制造業競爭力不強,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領軍企業發展不足,在有些國家和地區,“中國制造”已成為質量低劣的代名詞,嚴重損害了國家信譽和形象。首先,我國產品質量和技術標準整體水平不高。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不合格率高達10%,出口商品長期處于國外通報召回問題產品數量首位,制造業每年直接質量損失超過2000億元,間接損失超過萬億元。以玩具生產為例,從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全面實施一年來,歐盟RAPEX通報、召回中國大陸制造、出口到歐盟國家的玩具產品共498起,每月都有20起以上中國大陸產玩具因質量安全問題被歐盟RAPEX通報/召回。其次,我國企業在品牌設計、品牌建設和品牌維護等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品牌化展滯后。2014年,在世界品牌500強中,我國內地僅有29個品牌入選,遠低于美國、法國和日本。第三,標準體系整體水平不高。據統計,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占比不到0.5%,標準更新速度緩慢,“標齡”高出德、美、英、日等發達國家1倍以上。第四,我國行業領軍企業發展水平與我國的制造業大國地位也很不相稱。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34.3萬家,工業增加值達到21.07萬億元,居全球第一,但中國大陸地區進入“世界500強”的工業企業僅36家,領軍企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遠低于工業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要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的名牌產品,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制造”整體形象,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質量轉變。

圖2 2012年各國出口產品召回通報指數

三、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

我國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導致資源能源需求強勁,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而且,一些地方和企業單純依靠大規模要素投入獲取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效益,造成能源資源利用率偏低和環境污染嚴重。據英國BP公司統計,我國單位GDP能耗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美國的2.4倍、日本的3.65倍,同時高于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資源與環境成本低廉,資源與環境價值未能得到體現,市場機制難以發揮合理配置資源環境要素的基礎性作用。環境監管不力與違法成本偏低也是誘發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013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3年全國平均霾日數為35.9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華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霧和霾日數范圍為50~100天,部分地區超過100天?!?013 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我國地下水質為較差和極差的占比合計約60%。要大力研發應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提高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能力建成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向綠色低碳轉變。

圖3 2012年各國制造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對比圖

四、產業結構不合理,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

長期以來,我國制造業發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優勢、通過引進技術和管理迅速形成生產力來實現規模擴張,依靠投資進行拉動,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工業發展尚缺乏統籌協調,區域產業發展同質化問題嚴重。在產業結構方面,我國制造業中資源密集型產業比重過大,技術密集型產業偏低,鋼鐵、電解鋁、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光伏、風電等新興產業也開始出現產能利用不足。據統計,2014年中國有24座新增高爐投入運行,年設計產能為3500萬噸,產能仍將持續被增強。但是目前在建、擬建生產線仍有30-40條,新產能仍以10%的幅度遞增。我國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停留在批發零售、運輸倉儲等低端服務領域,許多關鍵領域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直接影響到向服務轉型的程度和效果。在集群發展方面,部分傳統行業集中度相對偏低,產業集聚和集群發展水平不高,工業發展尚缺乏“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協調機制。要推進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優化制造業布局,逐步化解產能過剩,加快制造與服務的協同發展,推動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向高端化、服務化方向轉變。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夠

兩化深度融合是建設制造強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轉變發展方式注的重要動力,是打造工業競爭新優勢,在向工業化邁進的過程中搶占先機的重要條件。不過,我國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兩化融合仍有巨大潛力可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水平仍然滯后于發達國家。2012年我國網絡就緒度指數(NRI指數)為4.03,低于美、日、德、韓等國,由51位下滑至2013年的58位。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生產方式和工藝流程的意愿偏低,大部分地區和行業仍處于以初級或局部應用為主的階段,且不同地區、行業及不同規模企業間信息化水平差距明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安全的高端核心工業軟件主要依賴進口,信息化與信息安全相關領域人才儲備嚴重不足。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已開始步入制造業與信息技術全面綜合集成,以數字化、網絡化應用為特點的新階段。例如,德國的制造水平、信息化發展水平世界領先,已經開始推進工業4.0戰略。而按照德國的劃分標準,我國工業企業整體處于2.0的水平,需要補上從工業2.0到3.0的差距,才能實現4.0的方向發展。要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推動我國制造模式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圖4 2012年各國網絡就緒指數(NRI指數)對比圖

六、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提高產業國際化程度、鼓勵企業“走出去”是我國制造業發展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制造強國,實現“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路徑。據商務部公布的數字,2013年對外直接投資總量達到1078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了近40倍,境外中資企業數超過2.5萬家。不過,我國的工業企業“走出去”仍處于初級階段。在投資規模上,我國對外投資的存量只占世界的2.5%,相當于美國的10%左右,中國的海外凈資產相當于日本的一半左右。產業類型上,主要集中在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石油等能源資源行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術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許多企業欠缺對外投資的長期發展戰略與人才儲備,缺乏大型投資管理和大型資本運作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對國際市場變化做出的反應也相對滯后。同時,中國本土企業對各個東道國的投資環境、法律體系、文化底蘊、外商投資政策點等總體上缺少深入了解,投資風險。另有一項統計顯示,我國海外礦業收購失敗率高達70%-80%,顯示出我國在提高產業國際化程度、提升全球化經營能力等方面任重道遠。要實施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推動重點產業國際化布局,引導企業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推動我國制造業國際地位進一步躍升。

總體上看,建設制造強國的任務艱巨而緊迫,如能加快推進,就能推動我國制造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如果行動遲緩,不僅資源環境難以承載,而且會錯失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必須積極創造有利條件,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工業結構整體優化升級,加快實現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轉變。

第三篇: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推動電力裝備發展

電力裝備是實現能源安全穩定供給和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包括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配電設備等。

一、主要成就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了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

(一)電力裝備產量穩居世界首位

自2006年開始,我國發電設備年產量連續9年超過1億千瓦,占全球發電設備產量的50%以上;截止2014年底,我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為13.6億千瓦,已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自2008年開始,變壓器年產量連續7年超過10億千伏安,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為57.8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現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力裝備制造大國。2014年,電力裝備制造業實現的工業總產值超過5萬億,主營業務收入5.33萬億元,實現利潤3112億元,進出口總額1649億美元。

(二)電力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發電成套裝備、特高壓輸變

1 電成套裝備、智能電網用成套裝備等為代表的電力裝備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技術裝備及產品包括:

發電設備:1000兆瓦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700兆瓦及以上水電機組、1000兆瓦級核電機組等;300兆瓦 F級重型燃氣輪機。

輸變電設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成套設備、±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設備、智能電網用輸變電成套設備。

關鍵核心零部件: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和大型核電機組用安全閥、大型發電機組用保護斷路器、5英寸7200伏/3000安、6英寸8500伏/4000~4750安電控晶閘管、5英寸7500伏/3125安光控晶閘管、±80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直流輸電換流閥。

(三)電力裝備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能力顯著增強 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國成功研制出一批適合我國國情、國際領先的電力裝備,并已先后應用于河南沁北600兆瓦超臨界火電工程、浙江玉環10000兆瓦超超臨界火電工程、寧夏靈武1000兆瓦超超臨界空冷火電工程、四川白馬超超臨界循環硫化床工程、三峽水電工程、溪洛渡水電工程、向家壩水電工程、嶺澳二期核電工程、三門核電工程、官廳

2 —蘭州東±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云南—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一批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有力地確保了國家“西電東送”能源戰略的順利實施。

二、面臨的形勢

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總體復蘇態勢疲弱。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因此,科學分析和認識電力裝備面臨的發展形勢,對于實現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一)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與做優增量并舉的深度調整,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面臨上下雙重壓力,電力裝備制造業需要完成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堅持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化、低水平擴張,化解淘汰過剩及落后產能,推進提質增效;堅持提高產品品質和品牌形象,

3 大力實施產品質量控制、質量信用評價與品牌推進戰略,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堅持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商業模式,提高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內部挖潛,縮短產品升級換代周期,努力提高企業競爭力,走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向智能化轉變

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正在蓄勢待發,智能制造日益成為生產方式轉變的重要方向。德國發布“工業4.0”計劃,將通過互聯網、高科技、大數據、虛擬制造信息技術與實體制造技術融合,實現智能制造。美國先后發布了《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制造業促進法案》、《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主要支持清潔能源、下一代機器人、3D打印、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意在搶占新一輪產業革命主導權。歐盟將啟動“火花”計劃,到2020年將投入28億歐元用于研發民用機器人,涉及制造業、農業、醫療、交通運輸、安全等各領域,有望為歐洲創造24萬個就業崗位,為增強歐洲工業競爭力插上新翅膀。

要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關鍵是要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

4 的智能化水平。在新能源、能源互聯網、智慧城市、電動汽車、儲能等新興領域,整合資源,集中攻關,力爭取得關鍵領域的實質性突破。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的作用,搭建產業基礎技術平臺,持續推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零部件、共性基礎技術、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的研發應用。

(三)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向綠色低碳轉變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長方式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要求能源生產必須走綠色低碳路線,而電力供應緩和的局面則為這一轉型提供了機遇和可能,推動火電“近零排放”、安全穩妥發展核電、加大可再生能源占比成為當今能源生產和利用的最主要方向,相關電力裝備具有較大的需求空間。

為解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日益嚴重的霧霾問題,2014年5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將推動重點地區12條能源輸電通道建設。2014年9月,發改委、環保部、能源局聯合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燃煤電廠需達到燃機排放水平。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計劃增加,將涉及電力、清潔能源等領域一批重大工程項目,為重點解決清潔能

5 源電力輸送,國家電網公司預計開工“六交八直”共計14條特高壓線路,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化變電站。

(四)制造大國向強國轉變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正處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階段,但存在著基礎理論和材料研究不足、核心共性技術和核心工藝儲備不夠、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資源和環境壓力不斷增大等問題,整體競爭力仍需要繼續提高,最大癥結主要是低端過剩,高端不足,優質增量缺乏。

電力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要瞄準國際創新趨勢、特點進行自主創新;將優勢資源整合聚集到戰略目標上,力求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進行多種模式的創新,既可以在優勢領域進行原始創新,也可以對現有技術進行集成創新,還應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依托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提升自主設計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建設,發揮其在行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加強新興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爭取國際標準話語權;加快創新人才和技能人才培養,推進管理創新,提升競爭軟實力。

6

(五)“一帶一路”的戰略總體布局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要加快實施“走出去”

我國正在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隨著“一帶一路”規劃的實施,我國將通過合作投資推動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方面的合作將立足于能源項目、工程建設、裝備制造等領域,電力裝備可能以整套設備甚至工程總承包、項目運營的形式出口,未來電力設備海外市場空間廣闊。

經過多年發展,電力裝備制造業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加工制造能力強,價格優勢明顯。我國已經在大型發電機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電、輸變電設備的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相差無幾,部分產品已經達到或超過國際領先水平。“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將為電力裝備制造業提供很大機遇和市場空間,同時也是化解國內電力裝備制造業產能過剩的有效途徑。

三、重點方向

(一)發展目標

到2020年,電力裝備技術水平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掌握國際標準制修訂話語權;構建涵蓋煤、水、氣、核、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在內的多元電力供給裝備研發制造體系,自主化率達到90%;輸變電成套裝備全面滿足國內電網建設

7 需要,自主化率達到95%。

到2025年,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完善產業配套,形成完整的研發、設計、制造、試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大型火電、水電、核電等成套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及儲能裝置市場占有率超過80%。輸變電成套裝備100%實現智能化,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自主化率達到85%。

(二)發展重點

1.火電裝備。掌握煤電機組環保升級改造技術,提高機組能源轉換效率,實現煤電機組超凈排放。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對外工程總承包,帶動火電成套裝備走出去,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重點發展:1000兆瓦超超臨界超凈排放煤電機組(含二次再熱)、600兆瓦及以上超(超)臨界燃用新疆準東煤鍋爐、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高水分褐煤取水煤電機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機、400兆瓦級G/H級重型燃機、大型火電機組控制系統等。

2.核電裝備。實施核電裝備自主創新和產業化專項,建立完善的核電裝備自主化產業體系,核電裝備安全性和先進性滿足國際標準最高要求。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對外工程總承包,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批量出口能力。重點發展:CAP1400核電成套裝備,華龍一號核電成套裝備,高溫氣冷堆、鈉冷快堆、釷基熔鹽堆核電機組。

3.可再生能源裝備。實施智能電網成套裝備創新專項,

8 實現大容量儲能裝置自主化,大容量儲能技術及兆瓦級儲能裝置滿足電網調峰需要,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瓶頸。風電、光伏發電、小水電、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形成較大規模,滿足我國能源結構調整需要。全面掌握700兆瓦及以上大型水電機組設計和制造技術。加快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開拓步伐,加快水電成套裝備走出去。重點發展:1000兆瓦等級超大容量水電機組、700米及以上超高水頭沖擊式水輪機組、40兆瓦及700米水頭及以上抽水蓄能機組、15兆瓦及以上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高效太陽能發電設備、5兆瓦及以上風力發電設備、兆瓦級先進大容量儲能裝置等。

4.輸變電成套裝備。全面掌握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成套裝備設計和制造技術,提升輸變電成套裝備技術水平,新型高溫超導輸變電設備實現工程應用。實施變壓器等電力裝備能效提升計劃,進一步提升電力裝備能源轉換效率。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對外工程總承包,帶動輸變電成套裝備走出去,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重點發展: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成套裝備、±800千伏及以上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裝備、±200千伏及以上柔性直流輸電系統及成套裝置、智能電網用輸變電設備和用戶端設備、綠色環保型高效輸變電設備、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高溫超導材料及高溫超導輸變電設備等。

9

5、關鍵零部件、材料及配套體系

著力突破阻礙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的瓶頸問題,開展電力裝備用關鍵零部件、材料自主研發并實現工程應用,加快電力裝備試驗驗證平臺建設,切實增強電力裝備制造業持續創新能力。建立300兆瓦及以上重型燃氣輪機設計、研發和試驗驗證體系,突破燃氣輪機高溫葉片等關鍵制造工藝;開展輸變電成套裝備可靠性和特殊環境適應性研究,形成完善標準、試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建立大容量電力電子成套裝置等試驗驗證平臺,國產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滿足國內輸變電設備需要。重點發展:重型燃氣輪機壓氣機、高溫部件及控制裝置;大型核電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冷卻劑主泵、控制棒驅動機構、堆內構件,大型核電汽輪機焊接(整鍛)轉子,2000mm等級末級長葉片,大型半速汽輪發電機轉子。高溫氣冷堆、鈉冷快堆、釷基熔鹽堆核島關鍵主設備;1000MW等級空冷機組先進、高效、低成本空冷系統;超超臨界煤電機組用三類閥門;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發電電動機,可變速水泵水輪機轉輪,調速系統,交流勵磁及控制保護系統,太陽能大型高效吸熱、儲換熱主設備及控制系統;太陽能大型高效吸熱、儲換熱主設備及控制系統;生物質能和垃圾發電氣化裝置;大容量發電機保護斷路器;智能輸變電設備用智能組件;高電壓大電流真空滅弧室;高壓直流輸電用套管;金屬薄膜直流電容器;柔性直流輸電用高

10 壓高功率IGBT模塊;變壓器出現裝置;絕緣材料與電工合金。

四、政策建議

(一)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利用轉制研究院所和用戶已經建成實驗室的基礎,加強共性技術研發。搭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打破目前存在的技術不能共享,各企業獨自為戰的局面,實現資源和成果共享。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國家已有專項計劃加大對電力裝備的支持力度。

(二)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完善產業布局的步伐 根據電力裝備上下游配套關系,加快結構調整、企業聯合和產業重組,向產業鏈的兩端延伸,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塑造產業集群優勢,實現科研、設計、制造、成套服務、金融和工程施工一體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和大型企業集團。

(三)完善相應財稅政策

加快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風險補償機制。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適當提高部分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出口信貸資金投放,支持國內企業承攬國外重大工程,帶動成套設備和施工機械出口。完善節能環保產品補貼政策,對購買高效節能環保裝備

11 產品的終端用戶給予補貼,并適當延伸高效節能環保裝備產品的制造企業。建議國家的財稅等相關政策向裝備制造業傾斜,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出臺有利于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相關財稅政策。

(四)積極擴大國際交流、培育國際化品牌

在滿足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的基礎上,加強與國外企業合作,充分發揮國外、國內兩種資源優勢,實現“借船出海”,借鑒和利用跨國公司成熟的銷售渠道和經營模式,憑借國內企業的優勢,形成利益共同體,擴大“走出去”的途徑,并逐步在國際上形成中國品牌,提高國際競爭力。

12

第四篇:中國古代清正廉潔警句格言解讀之五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出處】文天祥《正氣歌》。

【大意】在艱難困苦的時候,崇高的氣節才越能顯示出來,這種氣節永垂青史。

【提示】這是文天祥在獄中寫的詩句。當時元朝統治者絞盡腦汁,以~厚祿相誘,勸他投降,可他絲毫不為所動,并寫《正氣歌》一詩以明志,表現了他的錚錚鐵骨。這種民族氣節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這樣的英雄人物,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出處】于謙《無題》。

【大意】名聲與氣節重如泰山,個人小利與欲望則輕如鴻毛。

【提示】這是明朝保衛北京城的名臣于謙所寫的詩句。公元15世紀,北方瓦剌(西部蒙古人)向明朝大舉進攻,明朝皇帝被俘,大部分大臣逃離北京,惟有于謙為首的抗戰派擔負起保衛京城的重任,打敗了瓦剌。被俘的英宗回京后,卻對抗戰派下毒手,殺害了于謙。廣大人民對于謙表示極大的同情與尊敬,在北京為他建了祠堂。于謙臨難不屈、堅持民族氣節的行為,本身就是“名節重泰山”的最好體現。

第五篇:《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

【發布時間:2015年05月22日】 【來源:工信部裝備工業司】

《中國制造2025》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明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成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發展戰略,為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汽車產業是制造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

從制造強國看,汽車產業以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對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被列為國家的戰略性競爭產業。以汽車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延續了百余年,歐美日等制造強國也無一不是汽車強國。當前,以第三次工業革命為背景,全球技術創新與經濟復蘇日趨活躍,汽車產業又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涉及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技術創新最全面、大規模的載體與平臺,因此再次成為工業革命和工業化水平的代表性產業。

無論是從創新驅動發展,還是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大規模效應與產業關聯帶動作用的汽車產業都應是戰略必爭產業。中國汽車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1.53%,與汽車強國4%的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其原因就是我們在產業鏈的低端,是制造而非創造,因此汽車工業做強將為國民經濟發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時,汽車工業極強的產業關聯與帶動性,也是中國制造業技術創新水平的集中體現。

二、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制約因素

(一)對汽車產業在制造強國建設和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戰略地位認識不足,清晰系統持續的產業發展戰略和頂層設計缺失。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迅猛,但汽車產業發展戰略依舊不清晰,缺乏系統完整的汽車強國戰略。汽車產業政策的不持續性,導致國內汽車市場波動大,企業產能要么難以適應,要么出現閑臵,加劇了國內市場的低水平競爭,產業大而不強。

(二)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自主創新能力偏弱。目前,我國主要汽車集團在乘用車平臺技術、發動機系統、新能源電池等領域仍未完全掌握關鍵技術,尚未形成完整工業體系及能力。

(三)缺乏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平臺與創新體系支撐。目前,我國初步建立官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但是由于產業組織結構、企業規模及治理模式等多種因素制約,對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究仍偏弱,另外,目前尚無跨行業、跨領域、跨技術的協調管理機制。

(四)傳統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薄弱,供應鏈體系不完整,制約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由于我國傳統汽車及其相關產業的創新能力、研發投入強度相對薄弱,相關產業鏈尚不完善,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和關鍵元器件依賴國外,制約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五)商業運營模式、人文等軟環境發展滯后,自主品牌培育仍需時日。目前,汽車產業主導的商業模式仍未確定,汽車文化環境建設滯后,同時國產汽車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性能等方面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缺乏核心競爭力。

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

隨著全球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面臨能源、環境和安全的壓力日益加大。從可持續發展看,汽車產業必須解決能源、污染、安全和擁堵全球公認的四大汽車公害,低碳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汽車已被認為是最終解決方案。

美日歐等國家都已提出了汽車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目標,并通過加強技術創新、跨產業協同融合等規劃,加快推動實現汽車產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清潔能源技術發展大背景下的轉型和變革。

在低碳化方面,主要汽車發達國家基本都提出了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達到2020年5L/100km,2025年4L/100km左右的目標。

在電動化方面,在各國政府的積極推動和主要汽車制造商努力下,基于動力電池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不斷加快。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30萬輛。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世界汽車銷量的30%。

在智能化方面,世界先進國家已將汽車產業的發展藍圖確定為要實現基于網絡的設計、制造、服務一體化的數字模型。如,德國工業4.0清晰定義了基于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設施及制造服務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以及明確了從汽車機電一體化到智能駕駛信息物理融合推進時間表。歐盟計劃2050年形成一體化智能和互通互聯汽車的交通區,互聯汽車將于2015年上市。

2014年中國汽車銷量達2439萬輛,截至2014年底,汽車保有量1.45億輛。近年來,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已接近60%,交通領域石油消費占比接近50%,其中近80%被汽車消耗。同時,城市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汽車成為環境污染排放的重要來源,由此可見,汽車產業肩負改善交通、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等的重要責任,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實現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發展刻不容緩。從中國汽車產業的現狀看,依據汽車產業的現有基礎、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節能減排法規的促進下,經過“十三五”期間的扎實推進與重點突破,有可能在“十四五”形成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優勢領域。

四、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1. 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

2. 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到2020年,打造明星車型,進入全球銷量排名前10,新能源客車實現批量出口;到2025年,2家整車企業銷量進入世界前10。海外銷售占總銷量的10%。

3. 配套能力明顯增強。到2020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市場占有率80%;到2025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系統實現批量出口。

4. 逐步實現車輛信息化、智能化。到2020年,實現車-車、車-設施之間信息化;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實現區域試點。

(二)燃料電池汽車

1.關鍵材料、零部件逐步國產化。到2020年,實現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批量化生產的質量控制和保證能力;到2025年,實現高品質關鍵材料、零部件實現國產化和批量供應。 2.燃料電池堆和整車性能逐步提升。到2020年,燃料電池堆壽命達到5000小時,功率密度超過2.5千瓦/升,整車耐久性到達15萬公里,續駛里程500公里,加氫時間3分鐘,冷啟動溫度低于-30℃;到2025年,燃料電池堆系統可靠性和經濟性大幅提高,和傳統汽車、電動汽車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實現批量生產和市場化推廣。

3.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進一步擴大。到2020年,生產1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并進行示范運行;到2025年,制氫、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區域小規模運行。

(三)節能汽車 到2020年,乘用車(含新能源乘用車)新車整體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到2020年,商用車新車油耗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智能網聯汽車

到2020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五、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一)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純電動汽車是指其動力系統主要由動力蓄電池和驅動電機組成,從電網獲得電力,并通過動力蓄電池向驅動電機提供電能驅動的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一種能從外部電源對其能量存儲裝臵進行充電的混合動力汽車,具有純電行駛模式。圍繞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主要在以下重點領域開展工作:

1. 研發一體化純電動平臺。開發高集成度的電動一體化底盤產品技術,高度集成電池系統、高效高集成電驅動總成、主動懸架系統、線控轉向/制動系統、集成控制系統,實現整車操縱穩定性、電池組安全防護、底盤系統的輕量化的研究應用。

2. 高性能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和增程式器發動機。開發高性能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開展離合器、電機及變速箱集成開發、混合動力系統控制和集成技術開發。重點掌握新型結構發動機、高效高密度發電機的開發,研究高效發動機與發電機的集成的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增程器系統的自主開發和配套能力。

3. 下一代鋰離子電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電驅動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建立和健全富鋰層氧化物正極材料/硅基合金體系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下一代鋰離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的產業鏈,并推動高功率密度、高效化、輕量化、小型化的驅動電機的研發。

4. 基于大數據系統的智能化汽車產業鏈建設,突破車聯網應用、信息融合、車輛集成控制、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建立基于大數據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和生產配套體系,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突破環境感知與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信息支撐平臺與協同通信技術、智能決策及智能線控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的車輛集成技術、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技術等關鍵技術。

(二)燃料電池汽車

燃料電池汽車是指利用氫氣和空氣中的氧在催化劑作用下,在燃料電池中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作為主要動力源的汽車。圍繞燃料電池汽車,將主要在以下重點領域開展工作:

1.燃料電池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碳紙、膜電極組件、雙極板等關鍵材料批量生產能力建設和質量控制技術研究。開展高功率密度電堆用的低Pt催化劑、復合膜、擴散層(碳紙、碳布)、高性能及耐受性質子交換膜材料、高可靠性及低鉑擔量的膜電極(MEA)、高性能及高可靠性的金屬雙極板的開發和質量控制技術的研究,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2.燃料電池堆系統可靠性提升和工程化水平的研究。提高催化劑及其載體的抗氧化能力,質子膜的機械和化學穩定性;改進燃料電池材料制備工藝和質量控制,提高電堆設計水平;驗證電堆運行壽命,解決車輛運行條件下的電堆均一性問題;結合車輛動態運行特征,對系統級運行與操作條件做匹配優化;實現系統級壽命驗證與參數表征,提高產品級壽命;提高系統零部件的可靠性,開展系統可靠性分析與設計改進。

3.汽車、備用電源、深海潛器等燃料電池通用化技術研究。開展燃料電池通用化技術研究,2020年,實現關鍵技術攻關,研發出新一代的金屬雙極板電堆,2025年,完成商業化產品全產業鏈的建設。

4.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可靠性提升和成本控制技術。開展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與優化,實現燃料電池整車可靠性提高;推動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膜、炭紙、催化劑、MEA、雙極板等)及系統關鍵部件(空壓機、膜增濕器、電磁閥、車載70MPa氫瓶等)國產化,開發超低鉑,非鉑催化劑,降低材料成本,促進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化和工程化,實現燃料電池系統設計模塊化,并改進生產制造工藝。

(三)節能汽車

節能汽車是指以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系統,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優于下一階段目標值的汽車,主要涵蓋先進汽柴油汽車、替代燃料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圍繞節能汽車,將主要在以下重點領域開展工作:

1.整車輕量化技術、低滾阻輪胎,車身外形優化設計。推廣應用鋁合金、鎂合金、高強度鋼、塑料及非金屬復合材料等整車輕量化材料和車身輕量化、底盤輕量化、動力系統、核心部件輕量化設計。形成低滾阻輪胎開發技術、節能、安全、舒適等性能控制技術、低風阻整車開發技術、整車智能熱管理技術等整車集成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能力。

2.柴油機高壓共軌、汽油機缸內直噴、均質燃燒和渦輪增壓等高效率發動機,提高熱動能量轉化效率。促進柴油機高壓共軌技術的自主開發,推動柴油發動機在乘用車上的應用。推動高效汽油發動機的自主開發和產業化,提升熱動能量轉化效率,降低能耗。促進汽油機缸內直噴、均值燃料、廢氣再循環+高壓縮比、可變氣門正時(VVT)、可變氣門升程(VVL)、廢氣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技術等高效燃燒技術的開發與自主供應;低摩擦軸承、低粘度機油、激光珩磨等低摩擦新產品和新工藝的開發;形成電子節溫器、電子水泵、智能發電機等高效附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能力。

3.商用車自動控制機械變速器、高效變速器、節能空調、起停技術和制動能量回收技術的研究優化。實現雙離合器總成、電液耦合液壓閥體、液力變矩器、高壓靜音油泵核心技術突破與國產化。促進機械變速器自動控制、變速器多檔化、手動變速器平臺化、提升變速器效率,與國際趨勢接軌。研究優化節能空調技術、啟停技術、制動能量回收技術和零部件的開發,實現國產化批量供應。

(四)智能網聯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臵,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化決策、自動化控制功能,使車輛與外部節點間實現信息共享與控制協同,實現“零傷亡、零擁堵”,達到安全、高效、節能行駛的下一代汽車。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將主要在以下重點領域開展工作:

1、基于車聯網的車載智能信息服務系統。在現有的Telmatics系統基礎上,為乘客的安全便利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2、公交及營運車輛網聯化信息管理系統。全面升級及優化公交、出租及各種運營車輛信息服務及管理系統,為專業駕駛員的安全、綠色與高效出行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同時為營運管理與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系統的監控、調度和管理服務。

3、裝備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包括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盲區預警系統、駕駛員疲勞預警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及預測式緊急剎車系統,能提供至少兩種可共同運行的主要控制功能,如自適應巡航控制(ACC)與車道偏離預警的結合,以減輕駕駛人負擔。減少交通事故30%以上,減少交通死亡人數10%以上。

4、裝備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包括結構化道路下和各種道路下的自動駕駛系統,可執行完整的安全關鍵駕駛功能,在行駛全程中檢測道路狀況,實現可完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最高安全車速達到120km/h,綜合能耗較常規汽車降低10%以上,減少排放20%以上。

六、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路徑

(一)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研發和產業化支持。掌握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加大對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的研發支持和產業鏈建設,以及促進傳統能源動力系統應用新一代增壓直噴、混合動力、低摩擦等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形成完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體系,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及燃料電池汽車工程化和產業化水平,促進節能產品的應用。

(二)搭建產業共性技術平臺,加強優勢技術的共享應用以及通用技術與部件的聯合批量供應。發揮產業創新聯盟的作用,加強統籌協調,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采取多種形式的商業化合作模式,創新供應體系,建立行業共享的汽車產品開發數據庫,全面提升我國汽車工業自出開發能力和整體技術水平。

(三)完善標準法規體系,提升檢測評價能力,加強產品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制度和汽車產品公告制度,嚴格執行準入條件、認證要求;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以及充電、加注技術和設施的相關標準;制定分階段的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和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目標值標準,實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和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標示制度。

(四)完善政策保障體系。通過稅收、補貼等鼓勵政策,加強混合動力系統的規模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完善充電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并加快制氫、儲氫、加氫等配套體系建設;加快燃料電池在交通、通訊、能源、航空、船舶等領域的應用,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五)加強國際合作,強化國際化布局。加強在新技術、新材料、關鍵零部件等方面的合作開發,加強國際化產業布局。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法規的制定,為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走向國際奠定基礎。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picc在腫瘤患者的應用下一篇:年度村黨建工作匯報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