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民營科技論文范文

2023-04-04

民營科技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人類社會已經悄然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在科技的推動下,我國多數企業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也逐漸擺脫傳統的模式,融入更多創新性元素,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因此,本文先對大數據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進行簡單分析,然后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最后,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模式進行介紹,旨在為企業人力資源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創新

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也與時俱進。企業逐漸將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思維等引入到人力資源管理中,對傳統的管理觀念和方式進行適當調整,加快大數據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融合。在現代社會中,人才的競爭是企業之間競爭的關鍵,人才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發揮人才的優勢。因此,加強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大數據與人力資源管理的聯系

大數據是當前時代的主要特征,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數據信息的數量呈現出暴增的模式。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并不在于數據信息數量的掌握,而是在于對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處理,通過專業處理后的數據來實現數據本身的價值,包括為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以及內部發展環境,為企業的整體發展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現階段,我國多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都會更多地收集相關從業人員的數據信息,包括工作崗位信息、員工基本信息、員工流動信息等內容,這些內容共同組成了企業人力資源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在企業中,大數據不僅僅代表著數據的量,同時也包括數據本身的價值。在企業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能夠為企業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數據,構成企業內部的大數據平臺,反過來,平臺中所包含的信息也能夠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數據分析,由此可見,二者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此外,大數據的發展會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創新契機,特別是在管理觀念方面、人才補足方面、宏觀管理方面等。龐大且全面的數據為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幾大模塊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支持,讓人才招聘和配置更加符合企業發展需求、讓企業的績效考核更加具有針對性、讓薪酬激勵機制更加科學合理、讓員工關系更加融洽,創造一個良好的企業內部工作氛圍和環境,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真正價值。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在現階段的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也開始借助大數據的高效化、便捷性、高精度等方面的優勢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其發展現狀并不樂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管理觀念方面

在現階段的企業中,部分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直覺地認為人力資源的工作就是負責招聘人才,進而使得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淪為招聘的“傀儡”,進而無法通過計算機來對大數據進行有效應用,阻礙了企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和企業自身的發展。此外,更多的企業老板更傾向于用自己的親戚、好友等來擔任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員工,這樣的思想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同時也無法發揮出大數據的優勢。

2.管理方式方面

企業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員工的支持,而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則是企業建設和培養高素質員工的搖籃。在實際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相對較為落后,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如:一些企業將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招聘等同,無法對人力資源規劃、人才配置、培訓開發、勞動關系管理、績效管理以及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有更加深切的了解,進而無法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直接影響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效果,影響企業的發展。

3.管理團隊方面

在企業中,由于很多企業的領導都會將精力更多地放在效益上,反而在人力資源管理團隊的建設方面較為疏忽,不僅管理團隊不完善,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如:一些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對六大模塊的宏觀調控能力等。還有一些管理人員的思維觀念較為落后,進而導致其在行為上固守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沒有對大數據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展開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也沒有辦法全面發揮出大數據的優勢,使得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滯后于時代,滯后于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這樣,不好的內部環境會讓企業的內部系統“癱瘓”,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非常不利。

4.輔助機制方面

崗位調配以及獎懲機制都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必要的輔助機制。但是在當前的企業中,部分企業對崗位的調配管理不到位,存在更多的主觀因素和情感因素,導致評價不合理、不公正,員工無法在企業中明確并得到適合自身的崗位,長此以往,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崗位設置和調配、人才的配置等方面的工作,進而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獎懲制度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機制之一,但是在當前的企業中,員工的獎勵和懲罰更多地取決于領導,領導階層往往會憑借主觀印象來對員工進行評價和獎懲,而領導階層往往無法真正了解員工的實力,進而導致員工的能力與績效無法真實體現出來,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獎懲制度的制定必然會失去意義,同時也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

三、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基于上述內容可知,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要明確大數據的特點和優勢,并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創新,從管理觀念、方式、團隊以及輔助機制等方面進行創新,為企業人力資源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管理觀念創新

管理觀念的創新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在大數據背景下進行創新的關鍵環節之一。在創新管理觀念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

第一,樹立宏觀管理觀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要樹立宏觀管理觀念,樹立大數據觀念。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雖然分為幾個模塊,但是每個模塊之間都有著一定的關聯性,相關管理人員應當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將模塊之間有效連接,形成“六位一體”的觀念。第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要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樹立大數據觀念。大數據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征,如:大量、混雜、相關性較強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需要樹立正確的大數據觀念,能夠從海量的人才數據中篩選出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人才信息,能夠更加精準地搜索和定位需要的人才數據,能夠借助數據的相關性來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應當要自覺樹立正確的大數據意識,將大數據意識滲透到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人才招聘、人才培訓、崗位設置與調配、績效管理、薪酬福利待遇管理等方面,時刻將大數據觀念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通過大數據的高效化、便捷化、精準化特點來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此同時,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將大數據觀念與傳統管理觀念中的精髓結合到一起,形成新的管理觀念,并將其積極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

2.管理方式創新

在管理方式上,也應當要加強大數據的使用。與傳統人工管理占據主導地位的管理方式相比較,在管理的過程中融入“大數據管理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大數據的應用效率,切實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和質量。第一,利用大數據來展開招聘管理。在招聘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來進行招聘管理,一方面借助大數據針對性地搜尋和篩選需要的人才類型和崗位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夠借助大數據來對相關人才的綜合能力進行全面測評,避免其濫竽充數。同時,通過大數據也能夠提高招聘的效率,如:先讓相關人才將其詳細的求職信息發送到指定郵箱地址,進行初步篩選,這樣能夠節省很多招聘的時間,提高招聘效率。第二,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和展開培訓管理。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員工各個方面的信息都可以通過相應的計算機數據庫來進行存儲和記錄,而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針對性地分析出員工在工作、生活以及性格方面所表現出的不足之處,進而根據分析結果展開針對性的培訓,提高培訓的效率。如:根據數據庫中所記載的某個員工各方面的記錄,發現其存在嚴重的消極心理,那么就可以對其采用針對性措施來提高其心理積極性。

3.管理團隊創新

人力資源管理團隊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對整個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除了要負責提升其他員工的綜合實力以外,還應當要負責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第一,引入新鮮血液。為了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團隊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企業應當要積極引入高素質人才,如:具備計算機操作能力、人力資源管理綜合能力、宏觀調控能力等方面能力的人才,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從根源上提升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第二,加強對管理團隊的培訓。企業還應當要注重對管理人員的培訓,一方面培訓其計算機操作能力、大數據意識,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其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使其具備更加先進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如:定期舉辦培訓講座、交流會等。

4.輔助機制創新

第一,合理運用大數據分析和調配崗位。在崗位調配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來進行分析和模擬,將崗位需求與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化對比和匹配,使員工能夠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一個員工的口才非常好而動手操作能力相對差一些,那么就可以讓其更多地參與到業務洽談活動中,反之則可以將員工劃分到實踐性較強的崗位上,更好地實現員工的價值。第二,制定更加規范化、公平化的獎懲制度。企業應當要根據大數據來制定更加規范化和公平化的獎懲制度,可以更多地借鑒網絡上、國內外先進且成功的案例,將獎懲制度逐漸公平化、規范化。如:針對不同員工、不同崗位、不同工作環節進行全面的大數據分析,根據難易程度及分析結果來進行綜合評定,提高結果的公平性。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企業的發展已經離不開網絡的支持。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重點管理的對象,因此,為了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發展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應當要對當前時代下的“大數據”進行深入了解,并將其積極應用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內部環境和人力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昭.大數據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8):70-71.

[2]姜雪.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應用與創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9):83-84.

[3]李娟.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路徑[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8):25.

[4]陳文山.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32):215.

[5]母海林.大數據背景下的茶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J].福建茶葉,2018,40(06):63.

[6]張雪梅.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發展及創新研究[J].民營科技,2017(10):116.

[7]崔新瑞.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變革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7(09):92-93+115.

[8]劉可婧.淺析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發展[J].人才資源開發,2017(16):183-184.

民營科技論文范文第2篇

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

項目概念 :民營科技企業(民辦科技機構)是指以科技人員為主體創辦的,實行自籌資金、自愿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機制,主要從事科技成 果轉化及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或實

行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的智力、技術密集型經濟實體。它不僅包括集體經濟、合作經濟、股份制經濟和個體經濟 、私營經濟的民營科技企業,而且包括由國有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大中型企業創辦的實行國有民營的科技企業,還包括外商投資和港、澳、臺商投資、合資和合作舉辦的科技型企業 。

申請條件:

1. 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

2. 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自籌資金、自愿結合、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3.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及其發展方向,主要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以及新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經營業務;

4. 實際生產經營時間滿一年以上;

5. 從業人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20%以上;

6. 擁有專利或者專有技術;

7. 技術性收入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全年營業收入的50%以上;或者技術性收入占全年總營業收入的20%以上;

8.用于研究開發的經費支出占全年總營業收入的2%以上

所需材料:

1.《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資質確認申請表》;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3.《稅務登記證》副本復印件;

4. 企業章程;

5. 提供企業法人及主要從業人員情況的證明材料;

6. 專利、專有技術等相關知識產權的證明材料;

7. 企業上一財務報表。

民營科技論文范文第3篇

1 民營科技企業簡述

說到民營企業, 大家的第一反映大概都是各種小作坊、小工廠, 經營的項目主要是各種手工業、制造業, 然后經營的好一些的可能也就是比這樣的民營企業看起來好一些而已, 其實如今我國的民營企業的發展已經今非昔比了, 過去的民營企業確實如上文提到的那樣, 形式小、經營項目少、市場競爭力小, 但是隨著這些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 我國的民營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我國的民營企業不只企業的形式壯大了許多, 企業經營的內容也更加的多種多樣, 而且民營企業中有不少已經涉及到了科技這類技術性較強的處于時代前沿的企業。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民營科技企業的相關內容。民營科技企業具有成長性強, 靈活性強, 創新性強, 能夠適應市場的多樣化需求等特點。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民營科技企業的優勢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的民營科技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民營科技企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1]。民營科技企業在我國的市場經濟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 但是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有些問題逐漸地凸顯出來, 特別是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方面的問題, 極大地限制了該類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要解決這類問題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想要更合理的解決籌資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們首先要了解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的具體要求。

2 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要求

2.1明確資金需求。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明確資金需求。民營科技企業如果要進行籌資和融資, 就要首先明確企業到底需要融資多少資金, 然后再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去為企業尋找籌資的來源。做到這一要求, 這就需要對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都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 在進行籌資融資活動時能夠正確地估計企業接下來需要的資金的具體數目。一個沒有周轉資金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 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是否有充足的資金, 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再好, 項目再好, 各種策劃再好, 沒有可以投入的資金又怎么能夠進行下一步的發展呢?所以說, 資金對于企業的運營和進一步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進行籌資融資活動時要有一個準確的估計, 才能在這個基礎上順利地進行相應的籌資和融資活動, 選擇合適的籌資和融資的方式, 為企業的發展注入血液。

2.2降低資金成本。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民營企業籌資和融資要求的第二點:降低資金成本。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 在企業進行籌資和融資的活動之前, 要進行一個合適的估算過程, 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再去進行相應的籌資和融資。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的方式和渠道有很多, 但是不同的融資渠道存在不同的理財方式, 不同的籌資方式帶給企業的資金壓力也不同。因此, 企業要以降低資金成本為目的, 謹慎認真地考慮融資的渠道, 選取正確的資金來源方式。降低資金成本大致有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方面就是盡量減少籌資融資時需要的資金數目, 這樣才能更容易達成預定的目標。我們試想一下, 當你需要兩個億和四百萬時, 一定是四百萬更容易達成, 可選取的籌資和融資的方式也更加廣泛。第二個層面就是在選擇籌資和融資方式上, 我們一定有許多種方式可以選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種方式的代價各不相同, 需要支付不同數額的利息, 所以在做出選擇之前一定要進行相應的計算, 選擇更加合理的籌資和融資方式, 降低資金的成本, 做到理性籌資。

2.3合理安排結構。民營企業的籌資融資的要求的第三個方面就是:合理安排結構。這里的結構指的是資金的結構, 我們要知道的是, 運營合理的民營科技企業的資金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自由資本, 另一部分是融入借入資本, 二者相互融合配合企業的資金周轉, 來完成一個企業的發展與經營。需要合理安排的結構就是指合理安排自由資本和融入借入資本的結構, 對這兩個部分進行合理的分配, 這才達到合理安排結構的要求。兩方面的資本不可以出現較大傾斜, 否則將導致資金的結構不合理, 也許短時間內并沒有什么大的影響, 但是當緊要關頭, 企業急需資金周轉時往往會起到非常不利的影響, 甚至會導致破產這樣嚴重的后果。所以企業的管理方面一定要有專業的人士負責, 相關的規章制度一定要嚴格, 并且在進行工作中要嚴格的規范員工, 保證企業的良好發展。

3 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現狀

民營科技企業在我國的科技企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對于我國科技力量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民營科技企業是吸納高科技成果的有效載體, 研究院所、高校產生的科技成果, 絕大多數由民營科技企業吸納、轉化。因而, 民營科技企業已經成為加速我國科技產業化和推動科技進步的新生力量[2]。雖然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的地位十分重要, 但是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道路并不順利, 在其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礙, 這就是該類企業的融資和籌資問題。民營企業的背景大都來源于民間, 沒有龐大的資金系統的支撐, 所以在發展中經常需要進行籌資和融資活動, 來緩解燃眉之急, 以保證企業能夠順利地發展下去。但是在籌資和融資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些問題給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甚至導致一些企業的破產。所以, 找出這些問題的根源, 并且幫助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解決這類問題是如今社會的當務之急, 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得到順利的發展, 保證我國的科技力量穩步增長, 鞏固我國的國際地位, 促進我國的快速發展, 為人們創造更加便捷美好的生活, 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萍嫉陌l展是這一切的根本, 那么促進科技發展的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就是根本的根本, 解決其發展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就可以上升到是在解決我國發展的根本問題這一層面。

4 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問題

4.1資金短缺。通過上文對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現狀和籌資融資現狀的分析, 我們可以發現, 企業的資金短缺是最根本的一個問題, 需要最先解決這個問題, 才能在此基礎上繼續解決其他的問題。資金短缺之所以是最基本的一個問題是因為這些籌資融資活動都是在資金短缺的基礎上發生的, 如果不存在資金短缺這一問題, 那么也就不需要繼續研究在民營科技企業籌資和融資方面發現的問題了。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 資金在一個企業的正常運行和進一步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這一切得以實現的基礎, 所以資金短缺問題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并且該問題還引發了后面的一系列問題, 所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資金短缺是制約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如果一個民營企業存在資金基礎薄弱、資金運轉不周、可自由支配資金短缺等問題, 就會使企業的發展受到障礙, 嚴重的民營科技企業將會出現生產斷鏈, 產品供不上需求, 客戶與訂單量驟降, 那么就會形成產業化的惡性循環, 最終導致企業的破產[3]。也就是說資金短缺只是這一問題的一個簡單的表現形式, 其最終產生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所以我們需要提高對該類問題的重視程度, 著重解決這一類問題。

4.2體系落后。導致民營科技籌資和融資活動存在問題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我國民營科技的體系比較落后。這里的體系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民營科技企業自身的體系的落后, 二是指對該類企業的支持體系的落后, 這些支持體系包括有金融借貸體系, 社會政策體系等等。我們先來簡單的分析一下第一個體系———企業的自身體系, 這里包括企業的具體運作方式, 企業對社會的服務方式還有企業的發展方式等等, 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發現, 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和日、美等發達國家的科技企業在發展、運作等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不同, 當然我們不可以直接就說國外的發展體系比較優秀, 但是我們通過幾例具體的實例進行分析, 發現國外的科技企業的發展體系確實有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地方。第二個體系———社會支持體系, 這類體系主要指出了企業自身的各種體系之外, 外力給予的支持體系??梢赃@樣說, 同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的社會支持體系非常不完善。特別是在籌資和融資方面, 我國的支持體系在這里存在著支持范圍窄、手續繁雜、償還力度大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存在無一不對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限制的作用, 同時還對民營科技企業的籌資和融資活動的進行帶來了非常多的麻煩, 導致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比較緩慢, 并且導致該類企業的發展的風險較大。

5 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研究

5.1完善自身服務體系。對于上文提到的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特別是籌資融資方面的問題, 接下來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以幫助我國民營科技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首先是要完善該類企業的自身服務體系, 上文已經提到, 和西方的發達國家這類企業的發展狀況相比, 我國的民營的科技在發展中自身的體系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首先要從企業的自身開始考慮, 如何合理地解決這類問題。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借鑒國外該類企業發展中的相關經驗, 這樣可以保證少走彎路, 有效的縮短發展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最終的發展目的, 同時對于自身的各個體系的發展要探索具體的發展之路, 對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籌資和融資問題要積極地探索, 不要只考慮外界的問題, 還要從自身考慮這類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樣才能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順利的達到目的。不要忽視自身的問題, 否則外界的條件再合適, 自身的條件達不到, 存在的問題也不會得到有效的解決。

5.2構建合理支持體系。除了從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的自身考慮解決問題辦法, 我國的社會和政府也應考慮如何合理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緩慢, 發展過程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不只是企業自身不完善造成的, 我國的社會大環境也有著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合理調整我國的社會支持環境, 保證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的順利發展, 如何完善相應的政策, 保證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的資金問題得到保障, 不再出現資金斷鏈導致企業破產等問題, 保證企業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能夠順利地通過籌資和融資的各種方式快速地獲得有效的支持, 并且完善償還的制度, 降低企業償還的壓力等等方面的改變都需要外界的支持。所以外界支持體系的完善對于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籌資融資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兩個體系相輔相成, 共同作用, 一起促進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的良好發展。

6 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 幫助讀者大概了解了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在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并詳細的分析了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在籌資和融資中遇到的問題, 同時進行原因分析, 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現狀給出了兩點整改性意見, 一是從企業自身的發展中進行相應的改變, 二是從外界的支持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見, 望社會能夠給予這類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希望支持類的制度和措施能夠更加完善, 從實際中切實解決這些問題, 給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適合的外界支持環境。

參考文獻

[1]忻學慶.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高科技企、IU如何選擇融資渠道[J].科技金融快訊, 2006 (01) .

[2]周彩虹, 李廉水.政策供給與我國中小高科技企業的發展[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8 (02) .

民營科技論文范文第4篇

1 廣東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取得的成績

30多年來, 伴隨著廣東省經濟高速持續增長, 廣東省民營經濟取得了迅猛發展,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歷程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 改革開放初期—20世紀80年代初期, 為孕育、復出階段。這一階段以個體工商戶為主的是農民和城市待業者。1978年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地將黨的工作重心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 “五老火鍋宴”打開了個體、私營經濟的“禁區”。1980年8月, 中央宣布: “鼓勵和扶持個體經濟適當發展, 一切守法的個體勞動者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

廣東省個體工商戶由1979年年底的1.56萬戶發展到1982年年底的25. 16萬戶。容志仁, 廣州最早的個體戶之一, 也是全國第一位成名的個體戶, 曾經受到胡耀邦總書記和時任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的接見和表揚。這一時期的個體經濟具有強烈的試驗色彩, 扮演“邊際的、填補空白的角色”。

第二階段: 1983年—20世紀90年代初期, 為鞏固、積累階段。這一階段民營經濟主要成分是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和憲法修正案, 為我國私營企業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政策空間。廣東省對個體私營經濟實施分類指導, 引導其向生產型、外向型發展, 在沿海地區推廣發展“三來一補”企業的經驗, 在山區推廣利用山區資源, 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經驗。到1988年年底, 全省個體私營企業達到99萬多戶。1989—1991年省注冊登記的私營企業分別達到16226戶、21736戶和25763戶。因受到國內政治風波的影響,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個體私營經濟的有效發展。

第三階段: 1992—1997年, 為崛起、飛速發展階段。期間鄧小平南巡講話, 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將個體、私營經濟從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地位提升到“重要組成部分”, 極大地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其間, 廣東省私營企業戶數由1992年的3.28萬戶增長到1997年的12. 03萬戶, 年平均增長接近25% , 居全國之首。各地以不同形式出臺的政策和措施, 尤其在經營的資格、范圍、方式等方面的進一步放寬促民營經濟發展明顯。

第四階段: 1998—2001年, 為調整階段。1998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 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被認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法律程序寫入了國家根本大法。2000年, 江澤民針對非公有制經濟領域中出現的新情況, 發表了多次重要講話。

1999年廣東省委省政府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決定》, 省人大也通過了《廣東省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權益保護條例》, 制度環境繼續得到改善, 但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 民營經濟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惡化。省私營企業戶數增速由1998年的17.5%滑落為1999年的14.0%, 首次出現下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最低點。省民營經濟發展進入短暫的調整階段。

第五階段: 2001年至今, 為上規模、上水平階段。2005年2月出臺《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政府文件。

2001年, 省委省府提出實行民營經濟上水平戰略。2003年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通過《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 相應配套出臺12個辦法。“十一五”期間, 省私營企業數量實現翻番, 由44.9萬多家增加到94.8萬多家。2012年省民營經濟生產總值超2.9萬億元, 占全省GDP的比重超一半, 較2013年增長9. 1% , 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4. 6% ; 民營經濟單位數為502.16萬個, 安排就業崗位2924.11萬個, 完成進出口總額2870.9億美元。據統計, 2011年, 全省民營科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670億元, 同比增長20% , 上繳稅金580億元, 同比增長28% 。面對全球經濟從低迷中艱難恢復的現狀和廣東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形勢, 省民營科技企業積極推動產業升級, 出現了一些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民營科技園園區建設扎實推進, 已經成為集聚民營科技企業和發展民營經濟重要載體。據統計, 2012年全省共有14個民營科技園, 其園內民營科技企業達到5628家, 總產值3000億元, 同比增長14% , 上繳稅金240億元, 同比增長35% ; 園區共建有技術研發機構385家, 擁有知識產權數13111項, 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分別達到470多家和100多家。這有力地推動了全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日趨完善。

2 阻礙民營科技發展的問題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應清醒地看到, 廣東民營經濟粗放式的發展方式未根本改變, 區域發展也依然不均衡, 廣東省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 年營業收入超50億元民營企業約有90%在珠三角; 橫向比較, 投資方向和規模決定了未來較長時間的發展潛力, 與同是民營經濟發展大省的江蘇省對比, 廣東省民間投資規模、行業、比重等指標也與之有著較大差距。因此, 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緩慢、國內宏觀調控防止部分行業的過熱的情況下, 廣東民營經濟的適應和發展能力將受嚴峻考驗。

一是規?;l展水平不高。2012年廣東省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155家大型骨干企業中, 民營企業42家, 占比僅27.1%, 其規模比重偏低是民營經濟的短板。在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查活動中, 廣東入選榜單的民營企業只有23家, 僅占全部的4.6%。

二是產業科技層次不高。從主營業務看, 廣東民營經濟多選擇進入資本要求較少、技術門檻較低的商貿流通業和傳統制造業, 處于產業鏈的低端又愈發集中趨勢, 缺乏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據統計, 2012年廣東個體工商戶從事批發零售業為255.01萬個, 制造業為36.61萬個, 兩類合計占比超80%。私營企業同樣如此, 從事批發零售業46. 63萬個及制造業29. 54萬個, 合計比重為60. 6% , 且上述比重與2011年相比有略微提高。相比之下, 在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現代服務業領域, 廣東省民營企業涉足較少。2012年制造業完成投資3495. 42億元, 占民間投資當年總量的比重為34.4%, 同比略微下降0.2個百分點; 房地產業完成投資4384.69億元, 占民間投資的比重為43.1%, 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 而現代服務業民間投資總額占投資的比重還不到4.0%。綜上廣東省民營經濟結構現狀反映, 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制造業所占比重存在逐年降低的趨勢, 而地產業的擠出效應日益明顯, 產業結構失衡的加劇已導致可持續發展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產業科技層次低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效益質量。以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為例, 2012年廣東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勞動生產率為15.5萬元/人, 低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16.0萬元/人, 更遠遠低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50. 4萬元 /人。從收入利稅率來看, 民營工業企業為8. 4% , 與全省和“三資”企業收入利稅率持平, 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低3.1個百分點。

三是集聚科技人才的優勢下降。受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人口戶籍管理政策限制, 以及公共服務水平發展不平衡等多種因素影響, 全國人才紛紛南下的現象已經大不如改革開放初期明顯。高級人才的待遇已失去優勢, 長三角地區的收入水平在很多領域高于廣東, 對高端人才的吸引政策也更優惠, 如杭州市一個海歸博士如果享受完所有優惠政策, 可以得到一千萬元資金扶持, 包括專門區域的低價購房、辦公場所租金補貼、項目啟動資金扶持等。另外, 廣東民營企業、尤其是工業制造類企業反映高技能人才短缺、流失嚴重。這一方面是本地職業教育發展滯后, 另一方面是長期在廣東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向長三角、環渤海、原居住地等地區轉移就業。這削弱了廣東民營科技的人力資源優勢, 增加發展潛在風險。

四是政策制定與出臺落實缺乏前瞻性。尤其是思想觀念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指導思想上的欠缺, 特別是忽視了地方文化與港澳地區的消極面的影響。毗鄰港澳, 受惠嶺南文化, 廣東民企先行一步, 飛速發展, 但港澳地區主要以服務業為主, 制造業也主要局限于勞動密集型行業, 這是廣東民企近年來創新不足的外因之一; 同時, 嶺南文化過于講究近利, 追求快餐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營企業家的開拓創新動力。30多年來廣東出臺的各項扶植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中, 在如何改變民營企業家的思想觀念、戰略科技理念方面略有欠缺。因此, 改變政府發展民營經濟的職能, 及時調整相關政策法規已迫在眉睫。

五是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欠缺。不少企業反映, 目前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民營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前不久由國家版權局公布的2009年十大網絡侵權案中有三起案件涉及了網游私服問題。某網站使用非法軟件程序, 侵犯騰訊公司相關游戲著作權一案的涉案金額達到2000多萬元。因為參與侵權的企業數量多, 而且打官司花費大, 耗時長, 因此在維權問題上僅靠單一個企業的力量不僅難度大, 效果也并不理想。知識產權保護的欠缺導致部分民營企業家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 放棄了科技創新的動機, 這在文化、服務等行業尤其明顯。社會上有種說法, 廣東老板造假很在行。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廣東民營企業的仿制能力很強, 卻甚少把精力放在創新上。另外, 法律執行力的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也是導致創新能力削弱的一個重要因素, 尤其是地方政府出于保“GDP”或其他需要, 對違法民企的包庇和過度保護, 間接導致部分民企科技創新動力不足。

六是政府資金直接投向企業的方式, 容易出現社會公平問題及滋生腐敗。投向企業的科技資金來源于財政資金, 屬于全民所有, 其分配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應該符合全民利益和采取公平原則, 但是現在科技資金往往集中投入到一些大企業名企業而不是最需要支持的成長中的科技企業, 導致企業之間差距越拉越大, 有違政府作為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平維護者的立場和身份。另外, 政府資金直接投向企業容易助長企業的尋租行為, 圍繞科技資金的分配形成了中介或者掮客群體, 他們利用關系可以搞到科技資金, 但是要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報償, 個別掌握資金分配權的政府官員和專家也與這些中間人私相授受, 滋生腐敗。

3 走群眾路線的改革, 更利于以最少成本提升民營科技的發展速度與效益質量最大化

3. 1 走群眾路線, 符合中國國情

左右傾路線錯誤的慘重歷史代價教訓告訴我們, 毛澤東的走群眾路線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理論方法, 是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最大成果的武器。

在中國革命初期, 以王明為代表的錯誤路線是站在國際共產主義立場看蘇聯革命成功案例, 毛澤東是站在群眾立場看中國國情。王明等人盲目崇拜國內外軍事專家, 看不起毛澤東這位代表廣大群眾一員的“土農民” ( 非黃埔軍校畢業生) , 結果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嚴重失敗, 把長期艱苦積累的大好革命成果基礎在短期內幾乎全喪失, 付出沉重代價。為實現中國夢, 毛澤東堅決抵制用“單純軍事觀點”路線取締群眾路線所實施以城市為中心奪取政權的錯誤戰略。尤其忍辱負重、不畏被排擠的捍衛“非單純軍事觀點”的群眾路線方針是:“農村包圍城市”、“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紅軍絕不是單純地打仗的, 它除了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之外, 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項重大的任務”、“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總之, 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 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等思想, 并最終帶領中國共產黨取得最終的勝利。

中國革命戰爭最終勝利告訴我們: 只有站在群眾立場, 才能發揮集體才智, 創新建立一系列符合國情的舉措。高超智慧并不是來源于專家的思想, 而是來源于老百姓, 來源于群眾之中。因此, 面對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 我們所遇到的問題, 都應該從群眾中尋找答案, 而不是找幾個專家來解決。因為群眾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 他們才最有發言權。

3. 2 脫離群眾的執政行為使經濟環境更加錯綜復雜, 會增大科技成本

一些政府領導只關心執政行為有無風險, 不愿站在群眾立場去解決問題。由于為政府出謀劃策的各類財經專家幾乎都來自大學、研究機構、國企、政府部門, 其工資由財政支付, 且職稱和職位是由政府部門核批 ( 本文統稱:國有財經專家) , 這就決定其多站在政府立場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加上一些政府領導喜歡“單純經濟觀點”, 無形中使脫離群眾的“單純財經觀點”盛行, 出現政府一些政策脫離中國實際。而來自群眾“民間財經智者” ( 包括第一線的注冊會計師等財經專業人士) , 靠自己智能與深入市場運作創造取得收入, 最熟悉市場變化情況卻沒有發言權。例如, 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單純GDP數據”指標, 把實現短平快的政績放在第一位, 不努力從戰略上做可持續提高科技創新質量來增財政收入的工作, 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導致產業結構發展失衡。這是導致科技內生動力的產業群數量與質量均較低的主因。

2013年9月13日《羊城晚報》登經濟學家李稻葵承認“中國金融業對不起百姓”。但更本質的問題是: 一些金融機構只追求“單純抵押物貸款數量”, 而不設法采取多種金融產品手段 ( 非要抵押物) 支持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民企, 相反喜歡買美國國債和雷曼兄弟資產等金融產品, 結果導致金融經濟軌跡怪圈是: 一方面西方強國得到中國資金或外匯來發展其高科技, 回頭又迅速進入中國市場傷害民族科技企業發展, 另一方面民企科技卻得不到自己銀行創新金融產品手段支持導致難抗擊外國高科技。與此同時, 因過度支持房地產經濟又導致中國產業結構發展失衡和土地財政矛盾等復雜性突出。顯然這幾方面巨大反差已嚴重阻礙民族科技發展, 這種金融體制未充分支持實體經濟已導致有形與無形損失無法估量。

3. 3 從降低科技成本及提高科技綜合效益角度出發, 落實 “宏觀要穩、微觀要活”, 突破利益固化藩籬

一是狠抓因執行力低導致潛在成本上升的問題。只有及時先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苗頭, 才能避免因積重難返所造成的高代價。遵循“當事者迷, 旁觀者清”客觀規律, 集民智解決地方政府因體制機制上頑癥痼疾而產生的問題, 及時防止因利益固化藩籬而使“經濟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所增解決問題的成本。

二是要突破地方政府處事的“單純行政程序”, 尤對突發事件等重大科技創新問題要創新特事特辦的高效執政。如因等級制度森嚴, 一些領導又極少與長期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交流工作和思想, 凡事按程序逐級匯報, 導致出現一些部門領導因不熟悉具體民企科技創新情況做出錯誤的判斷或事情的延誤。此過程不僅浪費大量民企創新成本和行政資源成本, 更重要的是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客觀上易導致民企對政府不信任進而激化矛盾。

三是廣州稅務局追求“單純數據和軟件精細化”業務造成增加民企成本的負面作用: 如民企每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 年度現金流量表已基本能反映整個經營財務狀況。但稅局卻層層分解這3個報表而增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地稅納稅申報表 ( 綜合) 等包括附表20多份。同時各報表中既有國稅與地稅各異報表和共性報表, 據此又分別搞兩稅局電子報稅管理系統。尤其國稅還增不同報表分別進入各異程序特煩瑣復雜 ( 如分等級的數據數字證書納稅人與非數據數字證書納稅人、不同申報軟件要符合不同CTAIS電子數據等) , 加上電子報稅管理系統朝令夕改升級, 企業財務人員難適應稅局申報程序善變所導致若某個數影響某一報表未上傳到 ( 稅局不收紙質報表) 電子報稅系統就把被罰款全責推到企業身上, 且其他已上傳成功報表不能減責。畢竟是稅局軟件設計造成! 有時為上傳到其一個報表需到稅局幾次冤增時間人力交通等成本和稅局行政成本。按常理, 只要企業無論上傳到國稅還是地稅其一報表, 就是非故意而主動交報表, 就不應承擔被罰款等連帶責任!

另外, 若統計全廣州民企在支付審計報告費同時, 還要冤增國稅地稅的2個納稅報告費, 畢竟3個報告內容多樣性與重復共性冤增人工、時間、紙張等成本, 加上冤增兩稅局、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兩種事務所協會等全部成本將浪費巨大! 其實3個報告共性基礎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可合并一個報告反映多用途來減輕企業負擔 ( 國外是一種稅局和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只需一個審計報告) 。遺憾還導致民企財務因忙于應付稅局所增“數據細化搬運工”的時間和成本, 難解脫精力來顧及民企運營所帶來的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

更嚴重的是當前國家急缺自己的高端實務創新人才參與國際人才競爭! 而培育其人才前提是具備綜合性知識實務鍛煉機會基礎才能上升高層次創新觀點。但少數國有財經專家頂層設計的“單純財經精細化”納稅環境把中國注冊會計師業務分解成3種事務所 ( 國外無分會計、稅務、評估事務所) ! 導致一方面中國注冊會計師無機會在綜合性知識環境的實務鍛煉本身就是侵害弱勢群體發展權利益! 另一方面3種事務所人才被“數據細化搬運工”所限無法解脫, 扼殺了他們從財政支出績效、信用評級、財經法律、政策評估等方面思考和發現提出《探索以最少行政成本保障食品安全》、《分析稅局追求“單純數據和軟件精細化”增稅額與增社會成本的利弊》等高端大事建議, 此無形損失才是巨大! 正如習近平所強調“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要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癥痼疾,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英明的。

四是反對形式主義, 落實集民智的人才戰略。聽民智以解決民生問題固然重要, 更重要學劉備三請“民間智者”諸葛亮出山的精神, 不唯學歷, 努力去發現本單位、本地區具有理論實務兼容的一線“民間財經智者”, 這比舍近求遠地引進高學歷人才的成本更低、更實用有效。其次應當在政府或國有財經專家中吸收一些“民間財經智者”來改變缺失民企的實踐知識。再則有效拓寬集民智的暢通渠道。如報社的時評與理論者均是國有財經專家、高官、大企業家等“強勢群體”, 無“弱勢群體”難反映到不同觀點和反對聲音, 更難發現有獨到見解的“弱勢群體”民企中創新人才。最后要改革政府公務員結構唯“單純年輕化”的負作用, 更重要是在保障集民智、德才兼備的前提下實現年輕化。如個別政府部門在提升干部時重視提拔一些沒有在基層科技民企鍛煉過的大學生公務員, 造成執行力下降和科技成本上升。同時易形成大學生公務員唯上不唯下、脫離群眾的怪象。這也是一些政府公務員易滋生腐敗和“四風”問題趨于年輕化的主因。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有財經專家控制和壟斷了整個財經方面的高級職稱市場而利益固化的藩籬突出, 長期以來多數“弱勢群體”的中“民間財經智者”難獲得高級職稱而難有機會參政議政, 喪失了話語權。尤其唯“單純高理論水平”做標準阻礙具有理論與實踐兼容的第一線“民間財經智者”獲高級職稱。違背了理論來源于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來落實集民智的人才戰略!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 一些國有財經專家的“單純高理論水平”在涉及國家重大決策意見時, 卻極少以市場為導向的及時聯系實際給出系列解決實體方案, 很少體現以最少成本獲得最大政治和經濟效益為出發點來解決實際問題, 有的問題不但未解決, 反而積重難返更嚴重! 如反腐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等。尤其在一些頂層設計方面更缺少實踐知識。如國有高級審計專家并未善于發現因體制機制上導致一些審計部門難發現不符市場的自身問題而持續出現審計質量創新不足的頑癥痼疾。表現在只注重事后的傳統審計, 不善于從本省市場的角度出發, 從頂層設計去研究發現審計對象的業務功能等所涉及宏觀方面問題進行事前出具審計咨詢報告來防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解決提升涉及本省的國力等問題, 其農業、財稅行政、金融、文教科技的審計業務部門, 從未出具過《探索以最少行政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稅局為追求“單純數據細化”和“單純軟件精細化”業務造成增加企業成本的負面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的“單純GDP數據”指標造成產業結構失衡的負面作用》、《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單純貪大求洋數據”造成阻礙微型民企科技發展的負面作用》、《如何從審計方法和效果發現和防止腐敗發生》等審計咨詢報告。顯然這些事前頂層設計審計咨詢報告比目前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報告和離任審計報告更具有創新性、前瞻性、防范性, 尤其努力發現以最小的成本解決提升國力等咨詢價值更具有可持續的社會效益性! 反倒是“民間財經智者” ( 作者本人) 首創在2013年12月20日國家發改委的《中國經貿導報》發表《探索以最少行政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議》、在2014年3月廣東省財政廳的《廣東理論與實踐》刊物發表《走群眾路線更利于降低行政成本》等文章。顯然這些文章的解決方案證明, 任何政府改革的核心應圍繞以最少的行政成本提升社會綜合效益最大化才是根本。尤其對當前行政改革進入深水區, 走群眾路線到目前仍存在口號、空話、套話大于實際的現象提供了案例對比的貢獻意義更大??傊? 要改革高級職稱性質缺失非市場性、非實踐性。唯按少數國有財經專家思維軌跡設計來決定廣大民間財經智者高級職稱命運是不公平的。民間財經智者也應該有權力評定國有財經專家高級職稱實踐能力是否符合市場性而具備相應的高級職稱實際能力。建議取締長期在第一線的職業中國注冊會計師不屬職稱范圍的規定。對具備既有一定的理論實踐, 又有法律、財政支出績效、財務審計、經營管理等復合型的綜合實踐知識能力與智慧, 同時既有宏觀戰略眼光實踐經驗, 又有微觀實戰戰術的專業水準, 使之更有效積累廣泛的資源信息與運作能力服務于社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 應當取得高級職稱。才能充分發揮全民公平的智慧與專業能力的創造力。

五是在科技興國方面, 全力支持民企科技市場發展空間機會。首先, 一些地方政府要改變追求“單純貪大求洋政績”的觀念。避免只對引進知名外商、大國企、名院校興奮度高, 對支持已擁有的自主核心科技民企興奮度低。如2013年7月18日《廣州文摘》報登: 與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被美國拒之門外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是美國“八大金剛” ( 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爾、蘋果、甲骨文、微軟) 產品占據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其中涉及政府、軍隊、武警、軍工企業的單位幾乎100%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奧巴馬任微軟前安全總管霍華德為網絡安全總指揮, 這不僅使中國國家機密和個人私密將蕩然無存, 更重要導致侵占了民企科技的市場機會空間。若國家要改變此現狀, 需花巨大科技成本更換此基礎設施。

六是提高法律執政力, 減少“純法律化”降低科技成本。應看到, 科技創新是系統工程, 好比生產產品工序有固定流程一樣, 科技創新也有其路線和規律, 即科教育人投資→科技創研投資→取得專利產品及其相關投資→產品市場化基地建設投資→ 專利產品投放市場化投資。當今民營科技企業融資瓶頸導致科技成果無法及時實現, 更導致很多民營科技企業不敢再持續研發投入。而由法律專家參與打造的《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未能更多聽取“弱勢群體”中的其他專業人士和民營微型科技企業家的意見, 未能以專利為出發點來解決上述問題。與此同時, 所涉及科教育人投資、科技創研投資、取得專利產品及其相關投資階段均無法發揮原投資功能效果, 造成浪費極大。如: 廣東天地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取得世界領先的環保新型納米免充氣防彈防爆迷彩色輪胎專利產品, 因難解決產品市場化基地建設資金而導致好產品無法走向市場化, 導致巨大科技投資浪費。

七是一個正確高明的決策, 首先基于廣泛性、針對性、時效性信息為前提, 不是單靠少數國有財經專家、高官、洋顧問的信息, 只有從新增廣大群眾信息中才能獲得完整信息。中國人只有靠自己建立以集民智為主體的“弱勢群體民間智囊團”, 將“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國有財經專家與民間財經智者”的信息資源整合才能創新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障礙, 才能以最少的科技成本促進民企可持續發展, 提高科技綜合效益, 實現“強國夢”。

4 下一步推動廣東省創新型民企科技做大做強的建議

政府執政服務關鍵是要完善有利于創新的體制與機制———如構建有利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教育體制與交流機制; 建立以公平為原則, 以政府稅費讓利為主的“普惠政策”機制與制度; 切實加大對市場價值模糊、社會資本驅動乏力、單個企業無法完成的基礎研究領域和產業公共技術研發的投入; 營造和完善鼓勵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等, 為企業夯實和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的源泉基礎與積極性。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4. 1 近期的發展目標是: 要完善各項政策, 建立金融與民企的創新聯盟

( 1) 落實有關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各項扶持政策。切實抓好我省各項自主創新政策的落實, 加快制定《廣東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實施細則》、《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企業研發機構“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廣三資融合建設模式促進我省民營科技園發展的意見》的配套落實政策、實現目標的路徑圖和時間表, 實現創新政策對創新鏈的全覆蓋, 為自主創新提供良好法制環境。應在適當的時機出臺鼓勵民營企業進行行業間甚至跨行業間的兼并收購的相關法律法規, 部分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會出現創新不足、止步不前等現象, 兼并收購同行是幾百年來發達國家企業已被證明由小做大并繼續存在并發展下去的最佳途徑與選擇。政策應宣導和鼓勵、支持實體經濟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通過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轉型升級改造當中, 避免通過高風險的借貸行為形成短期的經濟收益。

( 2) 推廣發揮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與產業基金相結合的促新優勢模式。建立以“政府主導, 社會參與”的國有公司扶持中小企業的聯盟, 以幫助和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參照發揮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與產業基金相結合的促新優勢, 如筆者已在2013年12月20日國家發改委的《中國經貿導報》發表《探索以最少行政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議》 ( 摘要內容: 針對很多專家和學者對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提出很多建議, 但需大幅度增加行政成本均未能長效根本解決, 更片面認為只要加強執法監督管理和完善法律是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萬能手段”。對此, 作者首創提出“……構建科學有效的食品安全防控體系, 切實提高財政支出績效……發揮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與產業基金相結合的促新優勢等系統戰略工程的思路與方法……大力培育發展、廣泛樹立宣傳本地區農業科技相關的龍頭企業的產品品牌及通道來做大市場……。) 廣東可參照拓寬思路, 將政府部門的企業扶持資金集中起來做科技產業聯盟引導基金, 引導民間資本的投入, 在創新成果的轉化、企業的孵化、市場的開發、品牌的樹立以及人才的培養等方面, 為民企科技提供從金融、產品到市場的全方位服務, 幫助更多的民企科技成長, 還可通過公司的運作, 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 提高財政支出績效。

( 3) 加大對創新型中小民企科技的宣傳力度, 為資本、人才和企業的對接營造平臺。學習江蘇電視臺的“非誠勿擾”相親節目, 在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上策劃企業和金融業對接的節目, 不僅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更利于提高全民對民企科技的關注度, 增強創新意識, 促進轉型升級。

4. 2 中期的發展目標是: 完善法律法規, 創新營造公平競爭的法制環境

( 1) 立法保護私有財產。加大宣傳憲法已明確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力度, 樹立社會共識, 給民營企業主吃“定心丸”。對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虛報注冊資本罪”、第一百五十九條的“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 有可能被用于對民營企業主的“選擇性執法”, 在調研中民營企業主對此普遍反映強烈。建議由省高院和省檢察院聯合出臺政策, 對于已有現金投入、成為公司注冊資本, 后由公司股東或其他往來方以借款形式借用, 對公司的日常經營不構成重大損害的, 不以以上的罪名追究。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 個人股東把應得的分紅再投入公司須繳納20% 的個人所得稅, 這極不利民企自身積累和發展。建議將該稅的地方留成部分以財政補貼的形式返還, 促進民企用凈利擴大再生產, 增就業和稅收。

( 2) 重視知識產權服務, 營造尊重、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風氣。建議由省政府有關部門牽頭, 設“知識產權保護基金”專用于向法律中介組織購買對民企科技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服務。如北京市政府為保護動漫游戲產業的知識產權專利, 專門向市財政申請一筆800萬元用于設立動漫游戲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的專項基金。建議借鑒通過設立“知識產權專門法庭”、給重點企業授予“知識產權重點保護單位”、典型案例的查辦和宣傳等措施, 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 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好風氣。

4. 3遠期的發展目標是: 先行先試, 進一步推動廣東省教育和科技體制的改革, 為民企科技的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意和人才

企業的創新來自人的創新思維, 政府改革的注意力和著力點也應向產業鏈的上端轉移。要徹底改革以學歷、職稱為唯一標準的人才觀, 改革以論文發表為主要標準的職稱評定體系, 建立以在本行業的實績為考核標準的職稱評定制度。改革高等院校的應試教育模式, 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模式, 借鑒發達國家的寬進嚴出的入學方式, 采取靈活的考試方式和學年制。讓更多有實踐經驗的社會各界人士進入大學深造及講學, 在加大人才引進的同時, 培養出更多的本土人才。加強對帶項目的高端人才的引進, 借鑒廣東引進大量奧運冠軍級體育人才的范例, 科技人才如果也能下這樣的力氣去引進, 可在短時間內取得很好的效果。這需要建立良好的評估機制和各個環節的配套政策, 更關鍵是政策要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跟進才能對政策長期有穩定作用。同時要加強對優秀科技人員和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產品或項目的宣傳, 一個鐘南山可以提高整個廣東醫學界在全國的形象, 像宣傳明星人物一樣去宣傳優秀的科技人才、創新人才, 不但可提升廣東的形象和增強人才的吸引力, 也可提升廣東人的自豪感與幸福感。加強科技資金的監管力度。目前科技資金投入不少, 由于監管不足, 往往只要有本事申報成功, 后續有沒有起作用缺乏監督, 導致扶持資金起不到多大作用, 反而引發了一些權力尋租和腐敗行為。應完善制度加強資金管理; 對申報的科技項目分類別實行專家評審, 切實做到以制度規范科技資金分配使用; 以公示制度確保資金發放, 嚴格按照文件規定對創新基金項目資金配套、專利資助及獎勵資金以及兌現科技獎勵等實行公示制度, 確保資金發放到企業和個人手中; 以聯合監管制度確保資金落實到位, 協同監察、審計和財政對科技資金從撥付到最終使用進行全面核查, 加強科技資金運行全過程監督, 有效防止科技資金被擠占、挪用等, 確??萍假Y金落到實處, 發揮實效。

走群眾路線才能有效拓寬科技成果信息渠道。這就必須要科學化地建立支持自主創新的獎勵制度。比如, 會計師事務所有很多機會與民企打交道, 但注冊會計師協會并無制定獎勵辦法要求注冊會計師應及時向政府反映和推薦這些民企科技成果與處境, 更無從市場角度分析與評估專利核心技術成果價值。對其有效推薦, 政府可按購買服務價值作用給予勞務報酬。再如, 工商部門應當改變對新成立的民企只管辦證, 不跟蹤營業范圍與創新科技關聯度的可持續發展性。這幾年, 審計部門幾乎是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和離任審計而創新內容不多, 無評價過自主創新對民企效益與可持續發展關聯度, 也無評估過銀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結構對自主創新的效能 ( 比如: 通過評估貸款給房地產與貸款給自主創新專利民企的比較, 分析可持續科技價值所影響的國家競爭力) 。對于支持自主創新的公務員, 可根據貢獻大小應予獎勵, 也可以提級 ( 畢竟一個好的自主創新項目啟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及提升國力是不可估量的) 。對社會其他人員, 政府也要制定規章給予獎勵??傊? 創新型國家舞臺, 不應只有幾個中央或省市領導在舞臺唱歌, 更要有民眾參與伴舞, 才有氣氛! 才有活力!

民營科技論文范文第5篇

民營企業對淮安地區經濟增長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但其發展過程面臨著嚴峻的競爭態勢和生存壓力。民營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取勝, 必須提高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實現轉型升級。如何促進淮安民營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淮安加快實現蘇北中心城市戰略目標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根據對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現狀調查資料, 梳理了制約淮安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速度不快, 產業轉型升級緩慢的原因, 提出化解淮安市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阻力和瓶頸, 推進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的對策建議。

2 淮安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現狀

2.1 民營工業企業基本現狀

近年來, 淮安市民營工業企業發展政策環境趨于寬松, 自主創新能力逐步提升, 數量穩定增長, 成為淮安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窗裁駹I工業企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 大多數民營工業企業以傳統產業為主, 科技創新人才數量偏少, 創新能力不足, 高新技術企業層次不高, 數量偏少, 規模不大, 多數隸屬機械制造、紡織、輕工、建材類產業, 現代新興產業特別是代表新興產業的軟件和服務外包業、物聯網產業所占比重較少。2010年, 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數量有1000家, 企業注冊資本大多在100萬元-1000萬元之間, 每萬人口擁有科技人員數排位在全省12位, 每萬人口擁有科學家和工程師人員數排在11位。調查的民營工業企業中從屬各種類型的高新技術企業比率為37.82%。2010年, 全市民營企業開展出市級以上新產品1036個, 有4個產品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 31個產品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 63個產品被認定為市高新技術產品。但自主品牌的量還是偏少, 被調查的民營工業企業擁有自主品牌數量在5個以下的企業占比達45.51%。“十一五”期間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8.25%提高到2010年的20%, 翻了一番多, 民營工業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

2.2 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現狀

科技創新對民營企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認識有提升, 民營高新技術產值快速增長。2010年全市民營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值479.17億元, 同比增長94.92%, 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19.79%, 這與科技創新對民營企業發展產生重要性影響認識提升有一定的關聯。

科技創新在民營工業企業發展中穩步推進, 成效形如顯現?;窗裁駹I工業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數目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2010年全市主新技術產業領域中民營企業申請專利2045項, 占全市專利申請量的67%。根據調查數據分析顯示:發明專利申請數在5個以下的企業為18家, 發明專利申請數在5-10個的企業有3家。新產品開發數目1個的企業有58家, 新產品開發有2個的企業為12家, 新產品開發有3個的企業為4家, 新產品開發有4個以上的企業為4家。有139家企業實現了500萬以上的新產品銷售收入。

科技創新能力得到增強。2010年, 全市建成民營企業院士工作站4個, 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個, 新獲得批準省級高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 建設省級以上科技科技企業孵化器12家, 孵化面積達到28萬平方米, 孵化民營企業150余家, 吸引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12家。在被調查的156家企業中, 2家企業有院士工作站, 12家企業有省級研發平臺。企業的產品技術占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有6家, 占比3.85%;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企業有16家, 占據10.26%;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的企業有28家, 占總比重的17.95%;處于省內領先水平的企業有59家, 占37.82%。企業設備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有4家, 占比重的2.56%;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企業有24家, 占比重的15.38%;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的企業有25家, 占16.03%;工業企業設備技術水平份額最高的為省內領先水平, 有53家企業, 占據比重的33.97%。

科技創新外部環境不斷優化, 形成鼓勵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氛圍逐步濃厚?;窗舱块T開展以101%的服務理念服務民營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活動, 提供科技創新財稅優惠政策, 為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搭建平臺, 及時發布科技信息, 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環境得到優化, 形成較寬松的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環境氛圍。2010年, 淮安稅務部門共抵扣所得稅3977萬元, 減輕企業科技創新負擔, 降低科技創新風險, 營造出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寬松環境。調查的民營工業企業認為當前科技創新環境較好, 選擇環境狀況好的企業比例占32.48%;認為環境狀況較好的企業比重占28.03%;選擇一般情況的企業比例占23.57%;而認為環境狀況差的企業只比例占0.64%。

科技人才激勵政策不斷完善?;窗餐晟坪蛢灮駹I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 吸引科技人才到民營企業工作。2010年, 全年共引進各類科技創新人才85名, 引進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30多名, 通過培養有14人獲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1000萬元資助, 在促進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調查數據顯示:認為民營工業企業要吸引留住科技人才應該提高工資待遇比例占的17.79%;認為民營工業企業要吸引留住科技人才應該營造創新氛圍比例占15.62%;認為民營工業企業要吸引留住科技人才應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比例占的8.03%;認為民營工業企業要吸引留住科技人才應該改善生活環境比例占10.85%;認為民營工業企業要吸引留住科技人才應該完善科技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成長體系比例占40.4%;選擇了提供住房保障比例事24.4%。

3 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

3.1 創新意識不強, 創新能力不足

安于現狀, 怯于創新的思想觀念在淮安民營企業中普遍存在并較為嚴重, 參與市場競爭意識不強, 對科技創新提升企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力的認識不清晰, 企業創新能力不強?;谑袌鐾卣沟娘L險和競爭的壓力環境, 大多民營企業在已有的發展基礎上, 不能解放思想, 創新意識不夠, 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提升企業層次。不少民營企業安于現狀,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不能有效自主創新, 危機意識薄弱。創新意識不強導致民營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轉型升級困難, 在地方經濟發展中難以發揮較大的貢獻。

3.2 高素質的技術創新人才還比較缺乏

民營工業企業中高素質科技型人才數量不多, 特別是高層次企業創新領軍人才較少, 制約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窗彩惺墙K高技術人才凹地, 每萬人口擁有科技人員數排在13個地級市的12位, 每萬人口擁有科學家和工程師人員數排在11位, 民營企業高技術人才更顯稀缺, 制約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窗参萍紕撔氯瞬诺沫h境不夠濃厚, 政府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吸引科技創新人才, 鼓勵民營企業引進和培養科技人才, 真正能夠享受到科技人才優惠政策的民營企業不多, 影響到民營企業科技人才集聚。在調查的民營工業企業中, 本科及以上學歷從業人數在50人以上的只占2.6%左右, 10-50人的企業占7.7%左右, 5-10人的企業占15.5%。高級職稱有10人以上的民營企業只占11.8%。

3.3 企業科技創新經費投入偏少

民營工業企業自身科研經費投入明顯偏低, 導致企業研發效率不高。調查數據顯示:科技經費投入在1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63.4%, 科技經費投入在10-50萬元的企業數占14.1%, 科技經費投入在50-100萬元的企業占9.6%, 科技經費投入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占10.9%。根據國際慣例, 企業研發投入應當占銷售收入的5%以上, 低于3%就可能被市場淘汰,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一般占銷售收入的10%以上。大部分民營工業企業由于市場競爭激烈, 企業利潤空間普遍較小, 加上融資渠道還不暢順, 遇到資金回收緩慢的情況, 只能將有限資金用于生產周轉, 研發經費難以保證。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過低已成為制約民營企業技術進步和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3.4 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企業不多, 規模偏小

淮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民營工業企業企業不多規模不大, 大多數企業年末資產在1000萬元到5000萬元之間。2009年和2010年相比, 資產規模呈上升趨勢, 但上升趨勢速度較緩慢。根據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年末資產數量在500萬元以下的企業數下降3家, 年末資產數量在500-1000萬元之間的企業數量下降12家, 年末資產數量在1000-5000萬元之間的企業數量上升了12家, 年末資產數量超過10000萬元的企業數量上升了2家。

3.5 政府財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強

政府財政經費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財政經費科技支出穩步增長, 為民營工業企業科技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但與民營企業科技創新需要相比, 財政經費支持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2010年, 市財政安排科技資金經費1570萬元, 安排專門經費300萬元支持留學生創業園建設, 安排國家創新資金60萬元支持留學生創業園測試平臺建設, 投入科技創新經費增幅超過財政收入增幅。民營工業企業得到財政投入科技經費支持力度尚感不足, 財政支持民營工業企業穩定增長機制還沒有形成, 具有較大彈性, 淮安地區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科技活動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科技撥款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蘇北地區平均水平。

3.6 企業融資渠道需要拓寬

民營企業融資環境也有所改善, 但融資難仍然是阻礙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面向民營企業的科技小額貸款、科技成果轉化風險投資、科技擔保工作開始啟動, 但在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對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需要資金的有力支撐。民營企業大多由于資信差、尋保難、抵押難, 很難從銀行獲取貸款, 科技創新所需融資渠道不暢, 阻礙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進程。根據對民營工業企業調查:在調查的企業中, 認為創新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緊張, 融資困難比重達到53.2%。2009年和2010年相比, 淮安市民營工業企業金融貸款獲取科技經費數量沒有明顯的變化, 金融貸款在10萬元以下的企業數都是12家, 金融貸款在10-50萬元的企業數下降了1家, 金融貸款在50-100萬元的企業數上升了1家, 金融貸款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也上升了1家。

3.7 產學研結合度低

2009年和2010年相比, 淮安市民營工業企業委托高等院??萍冀涃M支出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根據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委托高等院??萍冀涃M支出在10萬元以下的企業數下降了1家, 經費支出在10-50萬元之間的企業數上升了2家, 委托高等院校經費支出在50-100萬元之間的企業數都是2家, 而經費支出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上升了1家。

4 促進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對策

4.1 進一步提高認識, 營造科技創新濃烈氛圍

民營經濟已成為淮安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將影響地區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發展質量的提升。政府重點工作需要重視加快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工作, 每年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會議, 政府各部門、民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 企業家、科研技術人員參加, 宣傳科技創新政策舉措, 提出創新目標和任務。開展科技創新成果總結和考核活動, 總結經驗, 樹立典型, 表彰先進, 表彰中應該增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份額。

4.2 完善科技人才的激勵機制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 民營科技企業技術創新必須擁有一批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知識的技術型創新人才, 人才不足己成為當前困擾民營科技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努力引導民營科技企業高層經營管理者樹立“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以才生財”的理念, 鼓勵民營科技企業制定科技人才引進和培育的有效措施, 吸納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保證科技人才安心創新、創業, 并保障和維護科技人員合法權益;加大高新技術項目帶頭人、創新團隊的培養, 加快培養一批高新技術領軍人物和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復合型高新技術企業家隊伍。

4.3 健全科技創新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民營科技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取決于企業與市場相結合的有效運行機制。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形成民營科技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和基礎條件, 是民營科技企業提高技術創新和管理能力的橋梁。政府需要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做好服務與協調工作, 不斷強化社會中介機構為民營科技企業服務的功能。第一, 政府要轉變對民營科技企業的管理職能, 推動建立包括資金融通、信用擔保、創業輔導、技術支持、管理咨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服務體系。第二, 完善民營科技企業信息資訊體系。要建立向全社會開放的包括政策信息、技術信息、市場信息在內的企業信息網絡和信息發布渠道, 提高民營科技企業的信息獲得能力和信息開發能力。第三, 建立和完善專家咨詢評估系統, 協助政府部門組織好技術創新項目咨詢、招標、評估論證、鑒定驗收等工作, 并為民營科技企業提供資信評估、企業診斷、項目論證、管理咨詢、質量標準認證等咨詢服務。第四, 進一步開展科技中介服務, 為企業科技創新搭建科技橋梁。技術創新的關鍵之一是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4.4 構建民營科技企業的多元化投入體系

民營科技企業由于從事的是高風險、高增長的高新技術產業, 發展過程中的風險系數大大高于傳統產業。政府應采取各種措施, 暢通民營科技企業融資渠道, 促使其盡快做大做強。第一, 加大財政科技投入, 提高財政預算中科技支出的比例, 保證財政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第二, 爭取省風險補償資金, 提升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推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第三, 建立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 促進民營科技企業更快發展。廣泛吸收社會各方面的資金, 建立多種形式的風險投資基金, 擴大風險投資的規模, 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社會化、科學化的風險資金運作機制, 擴大風險投資的范圍, 提高風險投資的質量。第四, 協調銀企關系, 增加銀行對科技企業的貸款投放。加強民營企業與銀行聯系, 建立互利互惠, 真誠合作的新型銀企關系。健全信用擔保體系, 加強銀行和企業之間的互利合作, 為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第五, 利用技術產權交易市場融資, 為中小企業提供持續的私募機會, 使其通過產 (股) 權的融資不斷達到上市標準??萍汲晒椖咳谫Y、科技型中小企業產 (股) 權融資、科技型中小企業產 (股) 權轉讓、技術參股等技術產權交易品種, 特別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 中小企業應積極利用。

4.5 構建促進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體系

第一, 建立健全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扶持政策, 針對民營工業企業的實際困難, 對已制定鼓勵企業科技創新政策進行全面疏理, 結合國家、省省政府對蘇北五市和淮安的特殊政策, 及時補充和完善, 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并分解責任, 明確考核辦法, 強化落實力度。第二, 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稅務部門利用各種平臺開展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宣傳活動, 為民營企業有效地運用稅收政策提供支持, 會同財政部門幫助民營科技企業規范財務核算和管理, 加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充分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第三, 設立知識產權專項資金, 重點資助發明專利申請和專利產業化。從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上交的所得稅、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提取設立專項資金, 重點支持企業、行業組織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建立政府采購高新技術產品協調機制, 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產業和標準。第四, 建立支持民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財政補貼制度, 對民營工業企業的新產品、新工藝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技術改造、予以財政補貼, 解決民營工業企業創新的資金問題。第五, 建立擔保代償金和再擔保制度, 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擔保機構, 引導和推動各類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機構的緊密合作, 采取債權投資、股權投資、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等多種方式, 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發展技術產權交易市場, 鼓勵和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到國內外證券市場上市。

4.6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凈化企業創新環境

知識產權制度既能有效保護創新者利益和積極性, 也能促進技術合理、有償地擴散,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鼓勵自主創新至關重要。護知識產權, 必須制定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與政策體系, 嚴格執法, 完善執法監督, 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形成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與工商、文化、公安、法院等部門齊抓共管局面, 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改進和完善保護知識產權的方式, 適當降低專利申請費用和專利年費的標準, 縮短侵權訴訟周期, 降低被保護者的成本。完善專利信息平臺和專利預警、服務系統, 加強專利信息檢索服務。建立健全專利指標評價體系和專利統計制度, 使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專業化、國際化。

4.7 采用多種方式, 促進產學研合作創新

第一, 積極推進千企技術創新平臺建設計劃, 圍繞淮安五大千億元產業培育以及重大項目實施專項, 加大財政投入, 有計劃地建設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加快企業自行建立研發中心優化服務環境, 使之真正成為吸引科技項目和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平臺。第二, 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新機制, 推進產學研戰略聯盟的創新, 提高層次,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支持和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共建研發中心和企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 建立健全專家咨詢、技術轉讓 (合作開發) 、共建研發機構, 共同創辦高科技實體等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共同發展的產學研合作模式, 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的轉化, 鼓勵、引導地方高校融入地方經濟、服務地方經濟。第三, 貼緊民營工業企業需求, 開展科技咨詢和科技培訓活動, 組織地方高校和科研機構中具有高級職稱的科研人員, 對本地企業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 結合學科、專業特點與企業掛鉤, 參與企業決策論證, 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參考文獻

[1]江蘇省統計局.江蘇統計年鑒2011[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0.

[2]淮安市科技局[EB/OL].http://kjj.huaian.gov.cn/, 2011-10-1/2012-1-10.

[3]蘇北發展網[EB/OL].http://www.sbfz.gov.cn/.2010-6-12/2012-1-10.

[4]池仁勇, 趙瑋妮.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政策的比較[J].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0, (18) :100-103.

上一篇:今日科技論文下一篇:小學科技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