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大學生科學素質論文范文

2023-03-17

大學生科學素質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面對新課程、新理念、新內容、新的教學手段。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物理教師轉變觀念;終身學習、以人為本的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最終形成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關鍵詞:轉變觀念;終身學習;以人為本;教學手段

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為“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構建新的評價體系?!苯處煹乃刭|包括認識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三個方面。其中認知結構起導向和支配作用,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起保證作用。面對新課程、新理念、新內容、新的教學手段,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的教學觀提出了挑戰,新課標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終身的學習,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不斷反思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與主體,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做到“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從多方面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導教師與新課程一同成長。因此。物理教師的發展必須與課程改革齊頭并進。

一、轉變觀念、開放實驗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正確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這是各學科教師今后發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觀念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的,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教師應該是設計者、指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合作者與研究者。

比如,教師對實驗的觀念的轉變。以前,實驗室基本上是按照教科書的設計,讓學生根據“菜單”而進行驗證性實驗,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備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實際上是一種資源浪費。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求學生通過探索、自己去設計實驗,選擇所需實驗器材,收集實驗數據,歸納并總結規律。為此,實驗室應向學生開放,使學生了解、接觸、熟悉各種實驗儀器設備,為學生進行科學探索作充分的準備。要改變目前實驗室封閉式管理為開放式管理?,F有實驗室的課程資源,已滿足不了新課程背景下數量繁多、形式多變、探究性的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雖然學??苫ㄥX向專門廠家購買,但仍然達不到要求。必須廣泛收集實驗器材,不斷來充實實驗室的課程資源。器材收集途徑,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完成:①留心日常器具。例如:利用廢棄的飲料瓶可進行探索壓強、制作滑輪等實驗;利用廢舊自行車上的零件,可做摩擦、杠桿、運動和力等實驗:利用玩具激光發射器可制作平行光源;酒瓶底可作凸透鏡利用;玩具小車可做慣性實驗;利用收錄機上零件可做諸多的電學實驗……②建議學生自購??勺屚瑢嶒炐〗M的學生合購一套或二套物理學習學具。把各班上的每個實驗小組的學具集中起來,實行資源共享,就可完成相當數量和種類的教學實驗探究活動。③指導、鼓勵學生自制。④利用報廢的實驗儀器設備。例如:“影響蒸發因素”的演示實驗,需用可變速吹風機,實際上可用報廢投影儀上的風扇和報廢學生電源上的電壓檔位調節器,做成一個理想的吹風機。⑤向社會求源。有時實驗室的課程資源。因暫缺一時又難以找到,會影響實驗教學,就必須到社會上去尋找。例如:探究“磁體磁場”中要用到的細鐵屑。用量大純度高,可到鐵器加工廠去取,再經過物理方法的提純,就可利用。⑥向大自然取源。例如:某實驗小組在觀看鳥類標本時,發現啄木鳥的嘴尖細而硬,和鴿子等鳥不同,該小組要探究這里面的物理原因,向物理實驗室提出,要求提供活的啄木鳥和鴿子,這種情況只能向大自然取源。通過上述方法。不但豐富了物理實驗室的課程資源,而且培養了師生的創新意識,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終身學習。優化知識結構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自然學科,它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豐富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在專業素養方面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新課程對物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隨著科技的發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涌現,并不斷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師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新課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張通過物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學習人類社會豐富的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新課程對物理教師還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信息技術與教材的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與開發等能力。

當前的科學研究呈現多學科交叉的新特點。作為基礎學科,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將“研究性學習”列入了課程計劃,并充實了課外閱讀資料、選學內容、家庭小實驗等知識。在新課程內容框架下,絕大多數教師由于知識的綜合性與前瞻性不足。難以獨自很好地完成對學生課題的所有指導工作,要求教師之間必須建立起協作的工作思想。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他相關學科。從習慣于孤芳自賞到學會欣賞其他教師的工作和能力,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教師一起取長補短。

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于被學生選擇的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為自學行為。時刻保持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的態度,力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為本的創新教學模式

威廉A·沃德(Willian Arthur ward)曾說“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崩蠋煻济靼走@樣一個道理,要想讓學生學到東西,學生得自己渴望學習而不是老師逼著學。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方法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擔任主角,學生必須愿意學而且努力學才行。長期以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個性化因素及心理發展規律,導致學生獨立人格喪失、思維收斂、想象力及創造潛力受壓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現象屢見不鮮。新課程重視以人為本,關注對學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對思想品德的培養,強調學生應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質。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這一切只有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實現。

俗話說: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獲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能單靠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的復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采眾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新,又要著眼實際,積極參與創設啟發式、開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開發并不是素質教

育的全部,學生的學習目的、興趣、意志、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是推進教學進程與實現教學效果的動力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著發動、維持、調節的作用。在改進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物理教學的特點與藝術性,進—步發揮非智力因素的潛在影響。在授課中重視物理實驗和物理知識的講授,結合介紹物理學家的故事,物理趣聞和物理史料,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體會物理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作用:善于對比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引發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質疑習慣,引導學生尋找當前問題與自己已有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強化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最后還應通過比較、分類、類比、歸納演繹和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法,向學生展示知識的來龍去脈,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學啟于思,思啟于問”。在新課標下的課堂應是這樣: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的養育圣殿,它是學生成長的殿堂,是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學生品味生活的“夢想劇場”。在這里學生有了探索新知識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學習興趣、熱情、動機以及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得到豐富,有了親身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個人價值、社會價值、科學價值等的認識就有可能進一步發展。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求知欲。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由“愛學”到“學會”,再到“會學”,最終掌握物理學習的科學方法與科學思維。

四、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化是實現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

新課程改革是應時代之需而提出來的。重視實驗教學及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積極開發和制作相應的教學輔助軟件和直觀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實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投影儀、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為教學現代化創造了良好的硬件條件。它改變了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記憶。比如過去認為抽象難懂的物理微觀世界的東西,通過計算機的模擬演示,變得直觀、形象,有助于學生理解。網絡的發展使物理網絡教學成為可能,從而有利于豐富學生知識。完成探究性學習任務。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而教師素質的高低是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有了一流的教師,才會有一流的教育,才會出一流的人才。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當代物理教師應認清未來教育中教師的職責和使命,盡快完成角色轉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最終形成高素質有創新能力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王世泰)

大學生科學素質論文范文第2篇

學校教育的特點是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學生的特點是具有發展潛能的廣闊性和不確定性。

我校作為天津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先進單位,不斷加強科普能力建設,通過由天津市科委資助的“天津市實驗中學科學素質教育綜合示范校建設”實踐研究,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努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建立健全科學素質教育機構,營造科學素質教育氛圍

1.“文化”、“理念”引領,構建科學素質教育生態環境。

“求真求實,思學思新”是實驗中學的校園文化,“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培養具有良好個性的全面發展的人”是實驗中學的辦學理念,在此基礎上積極構建科學素質教育的生態環境。

2.構建教育管理體系,為科學素質教育的實施保駕護航。

成立科學素質教育領導小組,設立科學素質教育工作例會制,建立科學素質教育發展性評價機制,學??萍冀逃齾f會不斷吸納新的科技教育教師,幾乎涵蓋中學所有學科,形成科技教育骨干教師團隊。

3.完善軟、硬件建設,為科學素質教育搭建平臺。

軟件建設上,為提高我??茖W素質教育教師隊伍的素養及教學水平,我們采取“請進來”、“走出去”、“顧問制”等方式,先后邀請北京市天文館,天津市氣象局、地震局、環保局等部門的專家到我校做專題講座,并聘請北京市天文館景海榮副館長、天津市科技館李玉明館長作為我??茖W素質教育的“首席顧問”。同時,先后派56人次參加由華東師大霍益萍教授主持、中國科協組織的“全國青少年科學教育師訓計劃”,并選派教師赴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瑞典等國家進行學訪,旨在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科學素質教育師資隊伍。

硬件建設上,先后投資近百萬元,建設了“紫微垣天文研究室”、“生物創新實驗室”等33間創新實驗室,為科學素質教育活動奠定了物質基礎。

二、創建具有實驗中學特色、高效的科學素質教育體系

1.多學科交叉滲透,構建科學素質教育課程研發體系。

各學科教師深挖與科學素質教育有關的內容,充分整合學科教學進行科學素質教育活動,調動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

2.科學素質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中內含著科技創新教育的潛能,在活動中自然地進行科學素質教育,真正實現“潤物細無聲”。

3.科學素質教育與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的整合。

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我們注重對科學素質教育具有重要引導作用的課程的開發,根據我校具體情況,研發了一系列科學素質教育校本課程,自編科學素質教育教科書,如“創新思維”系列天文篇、生物篇、物理篇、IT篇等百余門校本課程。

4.科學素質教育與德育工作、團隊活動的整合。

①科學素質教育活動“主題化”。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展示師生取得的科技成果,我校每學年舉辦一屆有鮮明主題的校園“科技節”或“科技活動月”活動,依據學生特點和教育主題,分別開展了以“水”、“天象”、“建筑”、“橋”等為主題的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全員參與,感受到科技無處不在的魅力。

②學校、家庭和社會相融合,實現科學素質教育無縫鏈接。為了調動家庭實施科學素質教育的積極性,我校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通過家訪、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形式指導家長共同學習,更新觀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家長在網上獲取有效信息、學習知識的能力;定期舉辦家庭科普知識講座和擂臺賽。

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校內科學素質教育必要的延伸和補充。我校十分重視社會科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學??茖W素質教育與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平臺。

三、構建“六維度”科學素質教育評估體系,提升科學素質教育的高效性

在確定科學素質教育的評價標準時,我們注意到了學校教育的特點是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學生的特點是具有發展潛能的廣闊性和不確定性,經過反復實踐最終確定采用評價指標從模糊到清晰的三級指標的方式,這樣既保證了評價角度的全面與包容,又保證了第三級指標清晰可操作。評價的指導思想是確定性和發展性并重,評價的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并重,評價表的作用是指導和激勵并重。

評價表的第一級指標設定六個評價維度,這是學校對科學素質教育課程的總體要求,也是教師進行科學素質教育的切入點。第二級指標共18項,是對第一級指標的操作分解,是對教師提出的比較清晰的操作要求。第三級指標共 48 項,是對學生提出的清晰要求,以及對教師教育教學指導中重點關注點的清晰要求。為了便于定量給出評價的結果,以各項賦分的方式給出課程的最終評價。

學生科學素養提升是一個系統全面的工程,我們在“科學素質教育綜合示范校建設”取得一定成績的基礎上還要不斷思考和探索,長期、系統地開展好科學素質教育,使之能更上一層樓?!?/p>

大學生科學素質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毫無疑問,化學為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不幸的是,在公眾享受著化學恩惠與成果的同時,卻鮮有人對化學有一個較為全面與客觀的認識,在一些人眼中,化學甚至與有毒有害等價。固然,這與化學產品的不合理使用乃至于濫用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毋庸置疑的是,公眾對化學缺乏認識與理解,即我們化學科學素質的缺乏。毫無疑問,中學時期是培養科學素質的關鍵時期。就目前形勢而言,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就中學化學教育與科學素質培養進行淺顯的探索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學化學 教育 科學素質 培養

一、關于化學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化學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化學科學素質的基礎,更是中學化學的基本內容。重視化學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是我們國家中學化學教學一直遵循的。雖然此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它的不足與缺點。筆者以為,此種教學方法的缺點大致可以歸分為以下兩點。

1.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的化學教育也不能獨善其身。在中學化學的資料中,化學知識大量地被“考點化”,解題模式也“類型化”,從而導致了教學目標的“應試化”,知識的“考點化”使整個知識系統分崩離析,導致了整體的模糊。從而,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化學的原來面貌,也更不用談化學素質了。解題訓練‘模式化”表現為做大量的套題,以借此掌握解題方法,因此產生的惡果是使化學教學失去了實踐性、針對性、多樣性。

2.現在我們使用的中學化學教材偏重與理論知識,從而與我們現實生活有所疏離,使得化學科學與人們的距離變得遙遠,人們也很難感受到化學自身獨特的魅力了,難以體現化學學科的人文精神。

以上所說的問題有其各自的背景,引發了我們對化學教學的思考?;瘜W學科是一門自然學科,化學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化學知識與科學素質的價值,讓學生認識到化學世界的美好。

二、科學方法與思維

近年來,關于學習化學的科學方法與科學思維的討論此起彼伏。毫不夸張地說,科學的方法與科學的思維是學習化學的翅膀,借此我們可以在奇妙的化學世界中自由地翱翔??蓡栴}是如何讓毫無化學基礎的中學生從書本出發,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模型方法、實驗方法、邏輯方法被稱為學習化學的三個核心方法。這些方法的靈活運用既具有啟發性和探索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中學時期學生的核心學習任務應該是思維方面的訓練,不宜太過追求思維方式的技巧性,否則就是主次不分。因為思維素質有個體性和創造性的特征,中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思維素質才能在化學學科中找到突破口。而思維素質的訓練必須與化學教學內容與化學實驗同步進行?;瘜W實驗是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化學的魅力的重要途徑,具有豐富的前景,利用潛力大。在中學化學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形象思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些應該在教材中得到相應的響應?;瘜W科學方法與思維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應該實踐之后再訓練,從而漸漸積累。因此,中學的化學教學應該重視學生的參與性,也要重視化學教學中教和學的關系。

三、科學精神和價值

科學精神和價值包含科學態度、科學價值、科學思維等價值形態,這些也可以統稱做科學價值觀。我們在中學教學中,對這一部分重視程度顯然遠遠不足。原因是,一方面我們國家對化學方面的教育一直以來太過于注重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另一個方面是我們國家正在轉型,因此一些人難免心氣有點浮躁,很顯然這也影響到了中學化學教學。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在古代中國的科技遙遙領先于西方,而現在卻只能望其項背,跟著別人的步伐行色匆匆。筆者以為,科學的目的在于孜孜不倦地探索,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事物的本質。而中學的化學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化學的應用價值與社會價值等價值。在中學化學中,學生應該具有質疑探索的學習品格以及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毅力。學生可以通過歷史上一些關于元素的發現以及一些定理的創立的故事了解化學,通過一些因為濫用化學試劑或藥物來塑造自身求真識偽,要培養自身一心向上的科學品質,通過化學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迫切問題如溫飽、疾病等,樹立自身的責任感和對化學的科學態度。我以為,這或許是中學中化學教育所具有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汪陽.中學化學教育中科學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王莉梅.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探索[D].新疆師范大學,2007.

[3]曾國瓊.優化課堂教學 培育科學素質[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4.

作者簡介:

彭柏文(1980- ),男,漢族,重慶梁平人,本科,中教二級,山西省臨汾市第一中學教師,研究方向:化學教育。

(責編 高偉)

大學生科學素質論文范文第4篇

為了系統地進行科學素質教育, 則必須明確什么是科學素質, 它的內容和結構包含哪些方面及其各結構要素間的關系, 并據此確立素質教育的目標和采取的方法。所謂科學素質, 是指一個人從小養成、不斷發展、最基本又是終身起作用的科學素質和心理品質??茖W素質是由知識結構、智力結構和非智力因素結構三個層次所組成的一個系統結構。其中知識結構由知識因素和學科結構組成, 智力結構由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組成, 非智力因素結構由道德結構、意志結構和審美結構等組成。智力結構是素質結構的主體, 非智力因素結構在知識結構和智力結構的形成過程中同時形成的, 三者互為影響, 相輔相成。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 各個工程領域和科技分支都離不開圖樣。工程圖樣通常被喻為“工程師的語言”, 它是表達設計思想, 傳遞技術信息的重要工具。所以, 在工業學校普遍開設的“機械制圖”是一門技術基礎課。由于其在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地位, 使得機械制圖課程在人才的素質培養中起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可以認為工程識圖、繪圖能力是現代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才能力的最基礎部分。那么, 在機械制圖教學中如何發揮工程制圖學科的本身特點, 充分發揮機械制圖課程在培養學生素質方面的優勢, 系統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呢?

1 掌握知識結構

機械制圖課程, 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質與工程實踐能力的技術基礎課。因此為了培養出適應于21世紀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 則必須使機械制圖的知識體系突破傳統的框架, 從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

(1) 機械制圖課程與其后續的專業課是有機結合的和互相滲透的。例如零部件的互換性, 在后續的《公差與配合》課中要重點闡述;而零件的加工工藝性, 是《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的內容。因此, 在這些章節的教學中, 要把握適用、夠度, 僅講解怎么標注、如何繪制即可。

(2) 注意與工程實際的結合。在零件圖與裝配圖的教學中,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 可參觀一下金工實習車間的零件加工和工裝過程, 使學生在學習本章時聯系到實際應用, 較快地掌握。

(3) 將當今科學技術的新進展、新成果內容引入教材, 以優化知識結構, 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有效地接受到新東西, 開拓自己的眼界。

(4) 針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要求, 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如啟發式、提問式等) 和多種教學手段, 尤其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結構。

2 培養思維方法, 發展智力因素

機械制圖課的中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繪制、閱讀工程圖樣的能力。其最關鍵是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使學生通過投影的方法, 在頭腦中筑起溝通空間形體和平面圖形間的“橋梁”, 為今后實際工作中的功能、工藝、造型結構等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的做法是:第一, 在制圖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幾何模型為學生示范, 這樣做比較形象直觀, 可以加深記憶, 效果較好;也可以采用形體的立體圖和與之對應的投影圖相配合, 這樣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 我們可以有系統地、分門類地由簡單到復雜地將各種各樣的空間形體畫成立體圖和投影圖, 讓學生通過閱讀來豐富其頭腦中的空間形體“信息庫”。第二, 讓學生通過大量的作業練習, 經過一步步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單到復雜的練習過程, 來鞏固由空間形體到平面視圖間的聯系, 逐步提高想象力, 掌握看圖的方法和技巧, 從而提高觀察力、思維力和實踐能力。第三, 隨著學生空間想象力的提高, 就可以做一些構造形體設計的訓練 (即組合設計) 。這樣的形體構思訓練, 可以讓學生更充分地發揮想象力, 培養富于創造性的設計能力。同時, 開展一些畫圖、識圖的制圖競賽, 即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 開展立體一畫圖一識圖的比賽, 進行三比:比針對空間立體的表達方法;比繪圖的線型和技巧;比空間立體的想象能力。這樣做既鞏固了學過的制圖知識, 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第四, 采用多媒體CAI課題輔助教學, 使抽象乏味的知識變得逼真有趣,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以此全力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綜合歸納能力的發展。這樣, 使學生既更好地掌握了知識結構, 又提高了科學素質。

3 培養科學精神, 發展智力因素

空間想象力的過程主要是形象思維, 同時也伴隨著思維的復雜的心理活動。根據形象思維的規律, 結合看圖時想象過程的特點, 在機械制圖課的教學中, 我們圍繞培養學生建立空間想象力, 提高閱圖能力, 繪圖能力這一主線, 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百折不撓、堅持真理的意識品質, 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嚴謹細致、尊重科學的工作作風的教育, 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 國家標準《機械制圖》是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法律性文件, 一切表達方式方法都應以標準為依據。因此, 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后, 必須要嚴格遵守國家標準《機械制圖》的有關規定, 同時教育學生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要置于國家的法律法規之下, 任何無視國家的法律自行其事、自搞一套的做法都是有害的, 都是不允許的。又如鑒于圖樣在工程技術中的重要作用, 工程技術人員就不能畫錯和看錯圖樣, 否則, 會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因此, 教育學生在學習中要養成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和樹立認真的工作態度。工程圖樣的閱讀, 是本課程中最難懂又是最重要的章節, 閱圖時要求將幾個視圖按照投影關系聯系起來看, 想象出空間形狀, 然后按照各形體的組合方式及相對位置綜合分析, 最后想象出整體。此時我們就教育學生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 一分為二地分析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任何將原本是“有機結合”的問題, 割裂起來看都是片面的, 是形而上學的表現。在機械制圖學習方法的教學中, 要求學生必須理解基本概念, 掌握基本規律, 必須多看實物, 多接觸實際, 多進行平面到空間、空間到平面的反復實踐。以此教育學生任何正確認識的獲得, 都是經過反復實踐得到的。工程制圖知識的獲得, 只有通過大量做習題練習才能鞏固, 以此我們教育學生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 要求學生克服懶惰的思想, 培養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總之, 機械制圖課程不僅是工程專業必備的技術基礎課, 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課。因此, 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是本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每一位從事機械制圖教育的教師, 必須肩負起這一重任, 把學生素質的培養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摘要:本文從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方面, 針對機械制圖課的特點, 探討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的方法和途徑。

大學生科學素質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為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發展學生自主意識、提升學生生命質量,通過強化“勤業社”自主管理課程,組建“特長社”能力拓展課程,形成“實踐社”主題活動課程,從而構建起青蘋果德育課程群,全面提升“青蘋果家園”品牌影響力。

關 鍵 詞德育課程;自主管理;青蘋果家園

文獻編碼A

“青蘋果”是杭州文三教育集團少先隊員的象征,寓意正在成長的少先隊員就如青蘋果一般,雖然還“青澀”,但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經過文三人十多年來的努力,“青蘋果社團”已從一個學校的兒童社團組織演化為教育集團兒童精神家園,從一校上千人參與到四校五千余師生共享,促進兒童陽光快樂成長,從“我能行”升華為“我們能行”,成為了文三教育集團德育品牌的代名詞。

實踐表明,學校文化建設只有融入到學校課程之中,才是生根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學校課程只有體現學校的文化特質,承載學校文化使命,才是真正的帶有校本性質的課程[1]。課程群是與單門課程相對應的一種課程建設模式,整合性是其重要特征。通過對課程的創新規劃、設計,填補原有課程間的空白,刪除課程間的重復,從而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2]。學校為了更好地培養兒童自我管理能力、發展兒童自主意識、提升兒童生命質量,在原有活動基礎上,提煉、重組“青蘋果三社”家園課程體系,構建起青蘋果德育課程群,全面提升了“青蘋果”社團的品牌影響力。

一、“勤業社”自主管理課程

大隊部是少先隊管理運作的核心機構,少先隊小干部的工作能力是決定學校少先隊工作開展實效的關鍵力量。青蘋果勤業社是青蘋果家園的核心組織,側重于少先隊管理服務,主要以“青蘋果”自主管理、“我能行”自主招聘、“招標會”自我保潔為載體,給學生創設自主管理的空間,讓他們自由地發展興趣愛好,凸顯自己的個性能力,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自我培養、自我優化和自我完善,并進而形成自主管理課程系列。

1.自主選:建立組織機構

青蘋果勤業社實行三級制管理體系,一級層面為決策層,二級層面為執行層,三級層面為實施層。執行層和實施層中每個社的正副社長和社員都有相應的職責,相互監督、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了讓更多的隊員有展示提升的機會,多方面鍛煉學生的崗位服務意識和管理能力,學校組建了電視臺、工作室、報社、基金會、假日聯盟、隊校、督察社、禮儀社、西湖文化少年研究院等9大社團,并由近200名校級隊干部組成了社團體系,服務內容涵蓋了校會主持、禮儀宣傳、紀律維權、環?;?、活動策劃等多個方面。

2.愿挑戰:參與自主“三會”

勤業社“招聘會”。 每年一屆隆重的“勤業社人才招聘會”堅持了17年,只要是二到六年級的少先隊員擁有“我能行”的自信,愿意為隊組織、為隊員服務,都可以參加“勤業社”招聘會。由于招聘會賦予了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結果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他們成長中彌足珍貴的經歷。學生在一次次的競聘過程中,會得到來自同伴、學長、教師、家長的指導,同時也進行著自我教育,促進了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

包干區“招標會”。每學年開學初,大隊部都會舉行“包干區招標會”,目的是培養隊員的主人翁精神,鍛煉勞動技能,樹立責任擔當意識和自立、自理、自強的意識。其主要形式為開展秀美家園保潔招標會,對各中隊的包干區和綠地養護進行競標管理,責任到中隊。這個過程讓學生充分體驗了自主的快樂,培養了愛家的責任感。

書香周“才藝會”。學校一直堅持將12月最后一周定為“校園書香周”,舉行“小伢兒書香才藝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學生一學期來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生“靜心閱讀、用心體驗”,在玩中學,學中玩,快樂成長。

3.勤參與:體驗自主課程

以其中的“西湖文化少年研究院”的運作為例,社員在社長的組織下,討論按年級段策劃不同的研究活動內容:低段側重于開展易引發情感共鳴的,富有童趣的體驗性游戲活動;中段嘗試開展以信息采集、考察參與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高段可側重于有一定內蘊的,以課題探究、創新設計為主的研究性活動。比如在“楹聯文化”實踐活動中,不同年級就有不同的安排:一年級“彩筆繪楹聯”,畫畫西湖美景;二年級“童聲誦楹聯”,吟唱易記、優美的楹聯;三、四年級“楹聯大搜尋”,到相關景點尋找摘抄、攝影記錄、理解含義;五、六年級“楹聯賞析會”,與學科教學結合,欣賞體會,并嘗試自創楹聯?!拔骱幕芯吭骸边@一特色社團組織的運作,深刻挖掘其內涵,與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融為一體,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道德認知,成為既自主又有內涵的人。

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3]。學校每年一次的勤業社招聘重組,流程、規則清晰,過程公正公平,參與面廣。學生在自主管理課程體驗中學會自我管理,學會責任擔當,成長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

二、“特長社”能力拓展課程

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周二“特長社”課程建設?;谏鐖F開展的目標性、序列性和自主性要求,學校力求長期規劃,穩步實施,實現了“特長社”課程建設的綜合推進。目前已初步形成“琴棋書畫”藝術教育、“跑跳投踢”健身競技、“科技創行”特色項目課程體系。

1.設計多彩社團課程

建立目標體系。初步構建以基礎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為取向的“生本·自主·和諧”的社團校本課程目標體系,以三個卡通人物“棒棒”“廣廣”“靚靚”為主人公冠名三大類型社團,培養學生三大素養,即棒棒健身社培養身體素質,廣廣博聞社培養科學素養,靚靚才藝社培養藝術修養等。

形成課程結構。 下屬各小學分別設置40余個社團,既有興趣普及型社團,也有技能提高型社團。三大類型社團均下設若干個小社團,形成了良好的社團架構。

組建課程全覆蓋網絡。社團設計遵循三結合原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思路相結合,在教師自主申報的基礎上,學校根據需要并結合教師潛能,催生一些潛質性社團;普及類和提高類社團相結合,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自主選擇;階段性和持續性相結合,讓每位學生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社團成長鏈,實現個性化的成長。

2.開發特色課程

規范開發,彈性管理。學校的社團課程設置采取了“三自”申報流程:第一,教師自主申報,需撰寫詳細的申報方案,確定選修課程的總體培養目標,編寫課程提綱等。第二,小組自主評估,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從課程設置的創新性、有效性、合理性等方面,對社團課程進行綜合評估。第三,社團自主管理,課程開發小組成員、編寫教師、有興趣使用該教材的教師組成課程共同體,定期開展分享交流會。

形成梯度,整合創新。學校目前已開發了近20個社團課程,比如“閃酷攝影師”“變廢為寶”“絲襪花”等,大大豐富了學校創新人才人文素養培養的課程體系。其中的拓展性課程“有趣的漢字畫”整合了美術和語文學科特色,是漢字形意相融的創意課程。課程嘗試引領學生建構出字中有畫,畫中有字,字畫一體,亦字亦畫的視覺新形式。利用圖與字來強化信息,提升漢字的趣味性與吸引力,彰顯了課程的個性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也開拓了教師開發社團課程的思路。

“特長社”能力拓展課程建設是社團開展的原點,特長教師的培養是社團建設的基點,活動體系的構建是社團運行的支點。通過系列社團能力課程的構建與文化提煉來輻射學生活動,進一步彰顯了“全員、自主、鍛煉、創新”的文三學生社團課程特色,豐富了學?;顒游幕膬群c外延,從而樹立起學校社團課程品牌。

三、“實踐社”主題活動課程

學校以“實踐社”為載體,依托地域優勢、特殊紀念日和學校特色,健全實踐體驗活動體系,以“五節六周六禮”為活動主線,開發了系列課程。

童趣課程:校園“五節”繽紛渲染。 以校園“五節”即繽紛童樂節、智慧數學節、創意童玩節、動感體育節、博雅書香節為載體,將學科學習與節日活動有機結合,根據不同的節日特點設置月課程、周課程和日課程,通過表演、競賽或游戲等多種形式加以展示,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探究課程:場館“六周”多元體驗。 學校充分發揮杭州豐富的博物館資源優勢,組織學生走進場館體驗生活,加強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們創造更多接觸社會、感受人文的機會,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心。

愛心課程:綜合“六禮”溫情浸潤。 學校以學校、家庭、社會為載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分別在各年級中開展不同禮儀活動,如“一受”——“入隊親享禮”,“二施”——“懷舊傳承禮”,“三獻”——“溫情孝心禮”,“四贊”——“十歲成長禮”,“五瞻”——“公民風尚禮”,“六尊”——“畢業感恩禮”等,給孩子搭建活動平臺,使隊員在小學六年生活中感受濃濃的親情,讓一個個難忘的瞬間成為隊員珍貴的記憶。

多年來,學校通過童趣課程、探究課程、愛心課程等實踐社課程群,開通豐富的活動渠道,搭建多元的展示平臺,不斷將學生帶入人類優秀文化的精神寶庫,讓他們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學習和交往,獲得了基礎性學習能力、發展性學習能力和創新性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

青蘋果德育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讓文三校園煥發出勃勃生機,家園氛圍更加濃厚。而“青蘋果家園”也成就了置身其中的每一個學生、每一位老師,成為文三德育的靈魂。文三學子在其中學會交往、鍛煉能力、發展個性,從一個個青澀的“青蘋果”成長為紅熟的“紅蘋果”。

參考文獻:

[1]帥寧華.基于學校文化的課程再造.[J]中小學德育,2016(6):22.

[2]李慧仙.論高校課程群建設[J].江蘇高教,2006(6):74.

[3]周鳳林.學校德育頂層設計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34.

(作者單位: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團總校

浙江杭州 310012)

責任編輯 余志權

上一篇:大學生公民素質論文下一篇:體育運動與健康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