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

2023-06-28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第1篇

來源 蓮山課 件 w w w.5 Y K j.Co M 1.

地球 教學目的:

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陸分布和面積的大小。 3.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4.了解地球內部的基本結構。 重點

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 難點

地球內部的結構。 教具

地球儀、小船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常??吹酱贿M港出港。為什么從遠處駛來進港的船只總是先看見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而出港向遠方駛去的船只總是先不見船身,然后桅桿才逐漸隱沒在海平線下?

出現這種現象是什么原因?與地球的形狀有關嗎?

二、新課

(一)地球的形狀 實驗

模擬實驗:將小船模形貼著地球儀表面來回移動,從另一側觀察小船模型。

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能夠說明地球是一個圓形的球體。

月食的時候地球的陰影是條曲線。 是誰最早證實了地球的形狀?

指導閱讀p4 《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漫長歷程》 簡介 麥哲倫環繞地球的航行

(二)地球有多大?

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千米

(三)海洋和陸地

觀察地球儀,了解地球表面海陸的分布情況,估算海洋和陸地的面積,使學生對地球表面海陸的分布情況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

海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0

陸地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3/10 拓展

平原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多少?

平原面積占陸地面積的1/4

(四)地球內部有什么

a)

介紹地球內部概況

b)

指導閱讀p8的

“地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作業:1.查找、收集人類近代探索地球形狀的歷史和數據。

2.查找資料,了解更多有關地球內部結構和物質組成的知識。

板書設計: 1.地球

一、

地球的形狀

是誰最早證實了地球的形狀? 麥哲倫環繞地球的航行

二、地球有多大?

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千米

三、海洋和陸地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的7/10

平原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1/4 陸地約占地球表面的3/10

其他地形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3/4

四、地球內部有什么 2.

太陽 教學目的:

1.認識到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 重點

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 難點

有關太陽的一些知識 教具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萬物生長靠太陽嗎?

二、新課

一)太陽給地球帶來了什么? 1.太陽直接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

2.太陽輻射維持了地表的溫度,成為大氣、水運動及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來源; 3.煤炭、石油等礦產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4.太陽能還可以被太陽灶、太陽能電池等裝置被人們直接利用。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萬物會怎么樣? 二)能量巨大的太陽

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對流層和大氣層。核反應區半徑約是太陽半徑的1/4,其間進行的氫核聚變提供了太陽經久不衰的巨大輻射的能源。在輻射區內,通過光子的多次吸收、再發射過程把核反應區發射的高能γ射線變成低能的可見光和其他形式向外傳送到對流層。對流層里物質的對流、湍流(及湍流產生的噪聲)和大尺度的環流把太陽內部的能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并通過光球輻射出去。

太陽每分鐘發出的總能量約為每分鐘2.273×1028焦。而地球上僅接收到這些能量的22億分之一。太陽每年送給地球的能量相當于100億億度電的能量。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三、作業:調查周圍的人們怎樣利用太陽能。

板書設計 2.太陽

萬物生長靠太陽嗎?

一、太陽給地球帶來了什么? 1.太陽直接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

2.太陽輻射維持了地表的溫度,成為大氣、水運動及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來源; 3.煤炭、石油等礦產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4.太陽能還可以被太陽灶、太陽能電池等裝置被人們直接利用。

二、能量巨大的太陽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3.

月球 教學目的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2.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 3.了解更多的有關月球的知識。 重點

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 難點

月相變化的規律 教具

三球儀、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農歷二月初一晚上,某牛棚的的牛被偷走了。第二天,探長把某嫌疑犯捉回來審問。疑犯對探長說:“我昨晚借著月光,看見張三從牛棚中偷走了牛”。探長馬上斷定疑犯在撒謊。 為什么探長說他在撒謊?是不是牛被偷的晚上根本沒有月光?每個月的初一是否有月光?怎樣能知道呢?

二、新課

一)觀察月相的變化

教師在教室制作一張大的觀察記錄表,讓學生把每天觀察的記錄畫到表中。 同學們對月相進行了一個月的觀察,大家有什么發現? 分析觀察記錄表,找出月相變化的規律。 二)月相變化的原因

做一做模擬實驗,思考產生月相變化的原因。 出示月球模型。

月球黑和白的一面分別代表什么?月球繞地球轉一圈大約要多長時間? 教師:

月球黑的一面是太陽照不到的一面,從地球上看就是黑色的。月球繞地球轉一圈需要29.5天,代表一個月相變化周期。 演示三球儀

觀察三球儀三球間的相互運動,思考月相變化的原因。

對月相變化的原因進行解釋。 三)登陸月球

出示美國宇航員成功登陸月球的圖片。

假如你是宇航員,即將登陸月球,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地球和月球的環境有哪些差異?

說說登陸月球應該作的準備,并說明為什么。

三、作業:搜集更多有關月球的資料,制作月球知識手抄報。

板書設計 3.月球

一、觀察月相的變化

二、月相變化的原因

三、登陸月球 4.白天與黑夜

教學目的 1.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 2. 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3. 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 4. 探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重點

使學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 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難點

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教具

地球儀、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把白天簡稱為晝,黑夜簡稱為夜,晝夜交替一次為一天。 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晝夜不停地交替出現呢?

二、新課

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

1.我們用手電筒表示太陽,地球儀表示地球,做一個晝夜交替的模擬實驗。 2.出示地球自轉示意圖。

小結:

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約需24小時,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在一天當中,正對太陽時就是白天,繞到背向太陽的一面時就是黑夜。 二)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 指導閱讀P21 三)世界各地的晝與夜

在同一時刻,北京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紐約的太陽已經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晝夜變化存在著差異。

由于世界各地的晝夜存在著差異,同學們可以借助網上交流了解在同一時刻各地的時間、晝夜狀態是不同的,體會世界各地晝夜的差異,進一步理解晝夜變化是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 四)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晝夜變化也會對動植物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 指導閱讀P23 哪幾種動植物的生長活動受晝夜變化的影響較明顯? 小結:

大多數動植物的生長活動都受晝夜變化的影響。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有關動植物生長活動受晝夜變化影響的知識。

板書設計 4.白天與黑夜

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

二、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

三、世界各地的晝與夜

四、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5.春夏與秋冬

教學目的 1.

了解四季的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2. 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重點

通過陽光直射與斜射的對比實驗,觀察并了解陽光的直射與斜射不同的效果。 難點

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具

兩塊大小一樣的金屬片,每塊的背面粘貼一支溫度計、大鏡子、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為什么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冬天的太陽暖洋洋的?

二、新課

一)直射與斜射有什么差異? 出示一個手電筒,分別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引導學生觀察直射和斜射時光束有什么不同。 (直射時光線集中,照射面積小;斜射時光線不集中,照射面積大。)

直著照和斜著照,得到的光束有什么不同?被照射區域的溫度有什么區別? 直射和斜射是否會形成不同的溫度呢? 做書上的實驗,邊實驗邊記錄。 小結 :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陽光在同樣的高度直射與斜射會形成明顯不同的溫度。 二)四季的成因 我們已經知道,陽光在同樣的高度直射與斜射會形成明顯不同的溫度,地球以一年為周期圍繞太陽公轉,由于地球始終是傾斜著身子在公轉,所以對某一地區來說,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陽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也就形成了明顯不同的溫度。 三)四季變化與我們的生活

地球上不同地區的四季氣候不同。有的地區冬天特別冷,夏天比較涼爽;有的地區冬天比較溫和,夏天特別酷熱。我們所在的地區屬于哪一種呢? 我們通常是如何躲避嚴寒酷暑的呢? 四)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

動植物寒冬沒有棉衣,酷暑沒有空調。他們是如何抵御嚴寒酷暑的呢? 介紹動植物抵御嚴寒酷暑的典型方式。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動植物抵御嚴寒酷暑的方式。

板書設計 5.春夏與秋冬

一、直射與斜射有什么差異?

二、四季的成因

三、四季變化與我們的生活

四、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 6.祖國各地的春天

教學目的 1. 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2. 通過網絡課堂了解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認識祖國各地春天的特征。 重點

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難點

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天有什么特征?春天從一年之中的什么時候開始?今天,我們就通過網絡課堂來探究、了解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認識祖國各地美麗的春天!

二、新課 指導閱讀P30-31. 關于春天的研究內容是很多的,如氣溫升高、降水、花開、蛙鳴、小草返青、大樹發芽等等,我們首先要“提出研究內容”,然后“完成各項研究內容”,再“討論與交流”,最后“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

(一)現在,我們就選定一個研究內容:如“一周氣溫的變化”。 1. 研究內容:一周氣溫的變化 2. 完成各項研究內容;記錄本地一周每天的平均氣溫 3. 討論與交流:通過網絡課堂與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討論、交流 4. 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國各地春天有哪些差異,并把研究成果發表在“小學科學網”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二)我們也可以選定另一個研究內容:如“油菜開花的研究”。 1.研究內容:油菜開花的研究

2.完成各項研究內容;記錄本地油菜開花始期、開花盛期、開花末期。 3.討論與交流:通過網絡課堂與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討論、交流

4.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國各地春天有哪些差異,并把研究成果發表在“小學科學網”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7.種子和幼苗

教學目的 1. 了解種子的基本結構。 2. 知道種子萌發需要的一些外界條件。 3. 了解種子萌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重點

知道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 難點

了解種子萌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平時見到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由種子萌發生長而成的。 是不是每一顆種子都可以發芽呢?什么樣子的種子能發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種子和幼苗》(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什么樣的種子能發芽? 出示兩組菜豆種子(被蟲蛀過的菜豆種子和未被蟲蛀的菜豆種子)以及提前幾天用兩組菜豆種子(被蟲蛀過的菜豆種子和未被蟲蛀的菜豆種子)做的發芽情況的實驗。 解剖一顆完整的菜豆種子,觀察其內部結構。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對比,然后說說什么樣的種子才能發芽。 得出:結構完整的種子才能發芽。 二)喚醒種子里的生命

同樣的種子,為什么在倉庫中不發芽,種到地里就會發芽? 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樣的外部條件?

出示一組(三個杯子)發芽情況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

三個杯子里分別放了相同數量的種子和土壤,只是1號杯空氣充足,無水;2號杯水和空氣均適量;3號杯水較多,缺乏空氣。

觀察不同情況下種子的萌發情況,思考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樣的環境條件? 得出:

種子萌發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 三)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并用簡單的文字或圖畫記錄下來。

(1. 種子從外界吸收足夠的水分后,原來干燥、堅硬的種皮逐漸變軟,整個種子因吸水而呈現膨脹,終于將種皮撐破。

2. 種子吸水后,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貯存在胚乳或子葉里的不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簡單的可溶性物質。

3. 種子的胚根、胚芽、胚軸很快地生長起來。

4. 種子里胚根首先突破柔軟的種皮,向下生長,形成主根。

5. 胚根伸出不久,胚軸的細胞也相應生長和伸長,把胚芽或胚芽連同子葉一起推出土面。) 四)拓展:子葉的作用

子葉在幼苗生長的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幼苗萌發后的子葉為什么不會慢慢長大,反而慢慢枯萎了呢? 你認為子葉對幼苗的生長有什么作用呢? 同學們可以課后做個實驗來驗證子葉的作用:

選用兩株剛出土且差不多大小的幼苗,一株去除子葉,另一株不去除,然后把兩株幼苗種在一個盆里,過幾天觀察看看實驗的結果是什么樣的。

三、作業

網上學:各種各樣的種子

1.請同學們上網了解更多植物種子的特點和用途。

2.請同學們觀察和收集自己周圍一些植物種子方面的資料并和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7.種子和幼苗

一、什么樣的種子能發芽? 結構完整的種子才能發芽。

二、喚醒種子里的生命

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

三、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

四、子葉的作用 8.植物長大了

教學目的 1. 通過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 2. 了解植物的生長是有周期性的。 重點

1.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

2.了解植物生長的四個主要階段:種子、幼苗、開花、結果。 難點

收集植物生長過程的數據,分析數據并找出規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株植物萌發以后生長很迅速,但它會一直這樣快速地生長嗎? 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會有哪些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植物長大了》(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探究植物生長的規律 1.數據記錄

植物生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變化,比如植株長高、葉子變多等,我們可以用測量、統計等方法記錄這些變化。

定期觀察一株植物的生長過程,并把收集的數據記錄下來,例如綠豆可以采用記錄高度變化的方法、黃瓜則可以記錄新增葉片的數量等等,請同學們選定一株植物進行觀察,然后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P43的記錄表里。

想一想,植物生長過程中還會發生哪些變化? 2.數據處理

用圖表把數據列出來,有助于對數據進行分析。 3.結果分析

分析植物生長高度變化記錄表可以發現哪些規律? 二)植物生長有哪幾個階段?

植物一生的四個階段是:種子、幼苗、開花、結果,根據你的記錄填寫P45的圖表。 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周期是不是都一樣呢?

三、作業

查找資料,探究不同植物其生長過程的規律一樣嗎? 板書設計 8.植物長大了

一、探究植物生長的規律 1.數據記錄 2.數據處理 3.結果分析

二、植物生長有哪幾個階段?

植物一生的四個階段是:種子、幼苗、開花、結果 9.養蠶

教學目的 1. 了解蠶一生的不同階段的特點。 2. 了解蠶幼蟲期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 3. 經歷飼養小動物的過程,描述動物生長的大致過程。 重點

蠶一生的生長和變化。 難點

觀察、比較蠶不同階段的特點,研究蠶幼蟲期生長過程中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蠶寶寶多可愛啊,它長大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讓我們一起進入蠶寶寶的世界,看看它的一生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課題)。

二、新課

蠶和很多動物一樣,生命都是從卵開始的。 一)觀察蠶卵

剛生出來的蠶卵是淡黃色橢圓形的,長1.2~1.3毫米。 二)蠶卵是怎樣孵化的?

適合的溫度下蠶卵會逐漸變成紫黑色,兩個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蟻蠶。 蟻蠶把卵殼咬破后,先露出頭部,然后爬出卵殼。 三)蠶寶寶怎樣長大?

1.蠶寶寶剛孵化出來時,小小黑黑的,頭部和身體也是黑黑的顏色,大約只有3毫米,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身體全部都是毛,看起來很像小螞蟻,所以叫做“蟻蠶”。因為蟻蠶的身體很小,所以要移動蟻蠶時,不要用手去抓,最好用毛筆驅趕蟻蠶到紙片上再將其移走。 2.要注意養蠶的注意事項(P48)。

3.觀察蠶在幼蟲階段體長的變化,記錄觀察數據,并將數據用圖表表示出來。 4.分析圖表,蠶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體長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四)觀察蠶的幼蟲

蠶幼蟲的身體結構:蠶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共13節。頭部有口和六對單眼,胸部有三對尾端尖突的足(胸足)。腹部有四對圓形肉質的足(腹足)及一對尾足。腹足可以幫助蠶在桑葉上四處爬行。蠶的身體兩側有黑色的小點,稱為“氣孔”,是蠶的呼吸器官。 蟻蠶生長幾天后就要脫皮。脫皮后,蟻蠶就變成了二齡蠶。蠶幼蟲在生長過程中要脫四次皮,最后變成五齡蠶。

蟻蠶和五齡蠶的異同點:

蠶 五齡蠶 小 結

不同點 頭部較大 身體發黑

全身都長毛 頭部很小 身體白色

全身無毛 外形有差異

相同點 身體都分為頭部、胸部、腹部 身體都具有三對胸足,四對腹足及一對尾足 身體結構相同

五)蠶繭里有什么? 五齡蠶后,蠶的身體變黃且呈透明狀,皮膚緊繃,且不愛吃桑葉,這時蠶就準備結繭吐絲了,蠶先向周圍吐絲,以固定繭的位置,然后再吐絲將自己包圍起來。一只蠶所吐的絲,其長度可達1000~1500米。

蠶繭內還有一套蠶皮,那是化蛹時,蠶蛻下來的。剛開始,蠶蛹是白色柔軟的,不久就漸漸變色,最后呈褐色變硬。蠶蛹的身體的正面是一節一節的,蠶蛹的腹部可以隱約看到翅膀的紋路和觸須及三對足,蛹的側面有氣孔。 六)觀察蠶蛾的外形

經過10~15天,蛹會蛻去蛹殼而羽化成蛾。

蠶蛾頭部上有發達的復眼、梳狀的觸角,口器退化。胸部三節,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雌性7節、雄性8節,7對氣門。腹部末端有發達的外生殖器,雄蠶蛾身體較小,觸角稍大;雌蛾身體較大,但觸角稍小。蠶蛾雖然有嘴巴,卻不再吃任何東西。

雌蛾尾端散發氣味引誘雄蛾前來交配,交配后不久雄蛾死去,雌蛾開始產卵。雌蛾一般可以產五百個左右的卵。產完卵后不久,雌蛾也會死去。 七)蠶的生長階段

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蠶卵、幼蟲、蠶蛹、蠶蛾。

三、作業

網上學:動物的一生

1.比較蝴蝶和青蛙的一生與蠶的一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了解其他一些常見的動物的一生。 板書設計 9.養蠶

一、觀察蠶卵

二、蠶卵是怎樣孵化的?

三、蠶寶寶怎樣長大?

四、觀察蠶的幼蟲

五、蠶繭里有什么?

六、觀察蠶蛾的外形

七、蠶的生長階段

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蠶卵、幼蟲、蠶蛹、蠶蛾。 10.我們在成長

教學目的 1. 了解自己成長過程中外貌發生的變化。 2. 知道一些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 3.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變化的特點,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識。 重點

了解人在成長過程中外貌發生的變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 難點 青春期的主要身心變化的特點,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最近彬彬的聲音怎么變得沙啞了?

彬彬要長大了嗎?從哪些方面能夠說明人在不斷生長著?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課《我們在成長》(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相冊里記錄的變化

搜集一些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仔細研究一下,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外貌是怎樣變化的,描述自己的外貌變化情況,把它記錄在P55里。 二)研究身高、體重的變化

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但外貌發生了變化,身高和體重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怎樣才能知道近幾年自己在身高和體重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呢?

1.到校醫室查一查自己幾年來的身高和體重的記錄,并將收集到的數據設計成表格記錄下來。

2.分析數據,發現身高和體重的變化規律。

3.你的身高和體重每年增加的情況都一樣嗎?在哪一年增加得最快?(男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2、13歲開始增長較快,女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1、12歲開始增長較快)。 三)我們長大了

除了身高、體重增加之外,我們的身體還出現了哪些變化?

在長大的過程中,少年兒童的身體會悄悄地發生變化。男生開始長胡須,頸部開始出現突起的喉結,聲音變得很低沉;女生的乳房開始漸漸地發育,月經也開始出現,無論男女都開始出現“青春痘”。這些變化是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標志。 四)健康成長

指導閱讀P58資料 小結: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發育得好,能給一生的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礎;發育得不好,往往會影響一生的健康。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青春期的保健。由于人在青春期各方面生長發育很快,所以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增加營養。另外,還要注意保證睡眠,加強鍛煉,預防疾病。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的青春期保健知識。

板書設計

10.我們在成長

一、相冊里記錄的變化

二、研究身高、體重的變化

男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2、13歲開始增長較快。 女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1、12歲開始增長較快。

三、我們長大了

四、健康成長

11.植物生長靠什么

教學目的

1.認識植物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養分。

2.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對植物生長會產生影響。 3.知道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有水、養分、空氣、陽光、溫度等。 重點

知道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包括水、養分、空氣、陽光、溫度等。 難點

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與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波波、妍妍、琪琪三個好朋友走到一個墻角邊,發現墻角邊的兩株植物長得大小不同。 為什么生長在相鄰位置的兩株植物的生長狀況有很大不同呢? 植物的生長需要什么條件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一課《植物生長靠什么》(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

觀察書上的一組對比實驗,得出植物的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營養。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土壤里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這些養分溶解在水中,能被植物吸收。 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壤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豐富,最適合植物生長。 2.黏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 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較少。

根據三種土壤的特點,把你的預測填寫在P64“我的預測”里。 四)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營養,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

陽光、空氣、溫度會對植物產生什么影響呢?

1.如果植物的生長缺少了陽光,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2.如果植物的生長缺少了空氣,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3.如果植物的生長沒有適宜的溫度,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得出:陽光、空氣、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 五)拓展:制作豆苗迷宮 指導閱讀P67

三、作業 制作豆苗迷宮

板書設計

11.植物生長靠什么

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壤土

保水保肥、養分豐富 2.黏土

能保水保肥、養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 3.砂土

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較少

四、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 陽光 2. 空氣 3. 溫度

五、制作豆苗迷宮

《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的原因。

2、通過課文中小組活動的觀察和記錄,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精神。

3、學生能通過查資料了解一些動物的食量,并能自覺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了。(播放多媒體課件,琪琪和波波去動物園玩,看到許多動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新課的主角是動物。你們喜歡動物嗎?

生:喜歡!

師:你們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呢? 生1:我喜歡大熊貓。它是我們的國寶。

生2:我喜歡猴子,蹦蹦跳跳的,聰明又伶俐。

生3:老師,我喜歡小鳥,因為它們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多好啊!而且它們還是農民伯伯的好朋友呢!

生4:„„(學生們都很積極發言。)

師:是啊!動物們真的很可愛,而且有很多還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呢!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它們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動物)那動物要吃東西嗎? 生:當然要啊! 師(邊說邊板書):“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那么我們下面分小組來討論一下: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

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小結。

1、師:如果你們感到饑餓的時候,你們會怎么做? 生1:我會找零食吃。 生2:我會去吃飯。

師:對了,我們人類饑餓時會找東西吃。原因是什么? 生3:吃了東西,我的小肚子就不會咕嚕咕嚕響了。(笑) 生4:吃飽了就不會餓壞了。餓壞了就會死的。 生5:如果人要生活下去,就應該吃東西。

師:嗯,同學們都討論得很好,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人要生存,必須吃東西。動物也一樣。(師生共同小結)。

教師小結:通常情況下,動物和我們一樣,一段時間不吃東西就會感到饑餓。我們在饑餓的時候會感到乏力。這是因為食物在我們的身體里會轉化成身體需要的物質和力量。這些物質會被身體所吸收,它所產生的能量可以提供運動的力量,并維持體溫。其他動物也是這樣,它們要生長、運動和維持體溫就要不斷地進食。

2、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各種動物在開心地吃東西)同學們,看畫面。剛才我們討論完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外,現在再來想一想“動物所吃的食物能起到哪些具體的作用呢?” 生1:老師,我想兔子吃了紅蘿卜以后,更會蹦蹦跳跳,而且它天天吃得好的話,會很快地從小白兔變成大白兔。

生2:我想豹子吃了肉以后,會更有力氣,跑得更快。

生3:小雞吃了東西后會慢慢長大,母雞吃了東西后,會繼續下蛋,孵小雞。 生4:„„ 師:同學們的意見還不錯,這也是動物維持生命的目的。但是不同的動物吃的食物可能不同。(出示“我的記錄”)

動物 蚯蚓 麻雀 螞蟻 青蛙 食物

(多媒體播放:蚯蚓、麻雀、螞蟻、青蛙在野外覓食的片斷。)同學們仔細觀察,看小動物們吃什么東西,然后記錄在表格里。 ①抽

一、兩位同學的記錄表檢查。 ②學生發表意見。(學生們發現了多種答案:麻雀除了吃害蟲外,也會吃一些果實;螞蟻除了吃餅干外,也會吃一些甜的食物;青蛙除了吃蟲子外,也會吃飛蛾。)

(教師小結:同學們發表的意見都很好,也非常正確,說明大家平時都有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

3、師:(投影出示課本中的彩圖)同學們,根據動物剛才的食性,我們可以把動物來分分類: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

動物 甲蟲 蝙蝠

喜鵲

蛇 老鼠 食物 樹葉 昆蟲

種子、昆蟲 小動物 種子 動物 兔子 松鼠

狐貍

鹿 食物 草 果實、昆蟲 果實、小動物 草

①植食性動物:

②肉食性動物:

③雜食性動物:

<1>讓學生觀察,小組討論。 <2>分類、檢查答案。

三、知識拓展:小動物,大食量(讓學生根據資料提示進行閱讀,豐富課外知識。)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除了學習到動物為什么吃東西和吃什么東西外,也知道部分動物的食性和食量,大家一定還想知道更多有關動物方面的知識,那么自己就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看誰搜集得最多、最好。另外大家也要明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和我們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一定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小結并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教學評價:

1、這是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的一篇課文,它主要是圍繞“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和“動物吃什么”這兩個話題展開。課文中出現的動物很多是學生們平時見過的和常接觸的,所以知識方面都挺豐富,生活常識不錯。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后基本上都能作出一個小結。

2、在這節課的設計上運用了多媒體去創設情境,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用課件創設本冊書的主題人物琪琪、波波去動物園玩的情景,通過看動物而引出新課中的一些問題和內容。

3、知識拓展方面:從課文中學到的內容再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通過上網或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收集相關內容,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并進行了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第十三課《植物繁殖的奧秘》 內容標準: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植物可用不同的器官繁殖。 3. 關注和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術。 能力培養

1. 能對開花結果現象提出自己的解釋,并能用實驗找到答案。

2. 能認真仔細地觀察實驗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現象,并對實驗現象做出科學的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發現生物繁殖的規律,體會自然界的奧秘。 2. 保持探究科學的興趣。

3. 通過對繁殖新技術的了解,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設計意圖

“生命怎樣延續”這一單元是繼“生物的生長”、“生物的需求”之后又一以探究生物為主題的單元,本單元仍然明顯延續了前兩個單元的布局,按照先學植物,再學動物的順序進行教學。教材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學習的方法,在觀察比較能結果和不能結果的花的異同以及胎生和卵生動物的不同類別,從而知道生物進行繁殖的多種方式。 “植物繁殖的奧秘”是“生命怎樣延續”單元的第一課。本課主要闡述了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先從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入手,探究花的多種傳粉方式和種子的傳播方式,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在本課中,教材并沒有對某一種典型植物進行研究,而是通過一系列觀察、比較、搜集信息、分析歸納的活動,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在該課中共有4個活動。通過第一個活動,讓學生能夠溫故而知新,了解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各部分的主要作用?;顒?和活動3則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搜集信息、分析歸納的方法,認識植物的多種傳粉方式和多種傳播種子的方式。在活動4中,通過扦插、壓條等人工繁殖方式的學習,了解植物的營養繁殖方式。 在教材的驅動頁中,利用卡通主題人物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幾朵花都凋謝了,怎么還沒有結果呢?”這一類問題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問的真實問題,孩子們往往會對能結果的花和不能結果的花的結構產生探究的欲望。所以教材安排了第一個活動:探究植物結果的奧秘,讓學生在做比較實驗后發現有無雌蕊是植物能否結果的關鍵。據此,又自然地引出一些新問題,如:“只有雌蕊就能結果嗎”、“雄蕊的作用是什么呢”等等。教材接著安排了一個可以體現雄蕊在結果過程的重要作用的活動:給植物進行人工授粉。經歷這個活動,學生不但了解了“雄蕊的作用”,還溫習了上學期曾經學習的果實和種子的有關知識。教材安排的第三個活動就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果實里的種子怎樣才能傳播出去完成延續生命的任務呢?在這個活動里,學生通過搜集資料進行分析,了解種子傳播的多種方式。但是,如果植物沒有種子,還能不能繁殖呢?在生活中,像香蕉等許多果實里的種子發育不良,并不能承擔延續生命的任務。那么這些植物如何繁殖下一代呢?教材安排了第四個活動:不用種子可以繁殖嗎?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多種繁殖方式。

教學流程

思考討論——實驗觀察——搜集信息——分析交流

重點難點

運用對比實驗、搜集信息、分析歸納等方法進行研究,了解花的多種傳粉方式、種子的多種傳播方式和植物繁殖的多種方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媒體:出示課本圖片。

問題:為什么這幾朵花都凋謝了還沒有結果呢? 目的:再現生活中的現象,引出探究主題。

二、活動一:探究植物結果的奧秘

導入:植物為什么要開花后才能結果?是不是只要開花就會結果? 討論:學生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討論和猜想。

任務:觀察植物開花結果的過程。選兩朵剛開放的、有雌蕊的花,把其中一朵的雌蕊摘去,對比觀察。

觀察:兩朵花在生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交流:各小組進行匯報和交流。

媒體:播放“開花結果” 視頻 ,觀察花變成果實的過程。

討論:討論花在結果過程中的變化。想一想,這些變化與結果有什么聯系。

目的: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記錄、匯報和交流,知道植物必須要有雌蕊才能結出果實。

三、活動二:給植物傳粉

媒體:出示玉米人工授粉的圖片。

問題:為什么要給植物進行人工授粉呢?

引導:如果是像玉米這類種子較多又密集的農作物,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產量。 活動:嘗試進行玉米人工授粉。收集玉米花粉,為玉米雌蕊傳粉。

觀察:如有可能,進行為期兩個月左右的觀察,比較經人工傳粉和沒有經人工傳粉的玉米棒在結籽飽滿程度方面有什么不同。 交流:各小組根據觀察結果進行匯報和交流。 拓展:人工傳粉的方法也適用蟲媒花嗎?

四、活動三:了解種子的傳播

媒體:播放“種子的傳播” 視頻 。

導入:植物結果后,是怎樣將果實和種子傳播出去的? 問題:種子的傳播有哪些方式?

討論: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資料,了解種子傳播的方式。 交流:將搜集的資料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和分享。

歸納: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植物的種子形成了不同的結構特征,以便完成延續生命的任務。

五、活動四:不用種子可以繁殖嗎? 導入:植物只能用種子進行繁殖嗎? 媒體:播放“植物的營養繁殖” 視頻 。

問題:像香蕉、甘蔗,這些植物一般不容易結出種子,沒有辦法通過傳播種子來完成延續生命的任務。它們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繁殖的呢?

引導: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 搜集:通過多種途徑搜集營養繁殖的有關資料。 交流:將搜集的資料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分享。

引導:人們為了優化一些植物品種,常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嫁接、扦插、壓條等技術方式進行繁殖。

拓展:利用網絡,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術。

六、課堂小結。

14. 卵生和胎生

教學目的

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知道幾類動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3.了解生物繁殖有關的技術問題。 重點

認識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難點

了解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兩者之間的差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雞蛋。

雞為什么要下蛋?小雞是從雞蛋里孵出來的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四課《卵生和胎生》(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哪些動物是卵生的? 還有哪些動物也生蛋呢?

小結:大多數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脊椎動物里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也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產在水中的卵,通常軟而無殼。產在陸上的卵,通常較硬甚至有殼。

二)哪些動物是胎生的? 什么是胎生?

胎生和卵生有什么不同?

哪些動物通過胎生方式繁殖后代?

小結: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是通過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三)特殊的繁殖方式:

1.產卵的哺乳動物——鴨嘴獸 2.“胎生”的鯊魚

3.卵胎生動物:它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間的情況。錐齒鯊、星鯊、某些毒蛇(如蝮蛇、海蛇)、某些熱帶魚和胎生蜥、銅石龍蜥等均為卵胎生動物。 四)資料:動物的克隆技術

指導閱讀P86“動物的克隆技術”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動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板書設計

14. 卵生和胎生

一、哪些動物是卵生的?

大多數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

脊椎動物里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也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

二、哪些動物是胎生的?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是通過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三、特殊的繁殖方式:

1.產卵的哺乳動物——鴨嘴獸 2.“胎生”的鯊魚 3.卵胎生動物:

四、動物的克隆技術 附:

科學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試卷

班級

姓名

一、填空:50% 1.陸地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

/10。 2.地球內部由、 和 三個部分組成。 3.植物生長的四個主要階段:、 、

、。

4.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

、

、

、

。 5.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 動物。 6.以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 動物。

7.以植物和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

動物。 8.花粉傳播的方式有:傳粉、 傳粉和

傳粉。 9.有些植物可以用

、

、

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 10.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是通過

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二、簡答題:20% 1.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樣的外部條件?

2.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

三、問答題:30% 假如你是宇航員,即將登陸月球,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蓮山課件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第2篇

來源 蓮山課 件 w w w.5 Y K j.Co M 1.

地球 教學目的:

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陸分布和面積的大小。 3.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4.了解地球內部的基本結構。 重點

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 難點

地球內部的結構。 教具

地球儀、小船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常??吹酱贿M港出港。為什么從遠處駛來進港的船只總是先看見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而出港向遠方駛去的船只總是先不見船身,然后桅桿才逐漸隱沒在海平線下?

出現這種現象是什么原因?與地球的形狀有關嗎?

二、新課

(一)地球的形狀 實驗

模擬實驗:將小船模形貼著地球儀表面來回移動,從另一側觀察小船模型。

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能夠說明地球是一個圓形的球體。

月食的時候地球的陰影是條曲線。 是誰最早證實了地球的形狀?

指導閱讀p4 《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漫長歷程》 簡介 麥哲倫環繞地球的航行

(二)地球有多大?

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千米

(三)海洋和陸地

觀察地球儀,了解地球表面海陸的分布情況,估算海洋和陸地的面積,使學生對地球表面海陸的分布情況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

海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0

陸地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3/10 拓展

平原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多少?

平原面積占陸地面積的1/4

(四)地球內部有什么

a)

介紹地球內部概況

b)

指導閱讀p8的

“地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作業:1.查找、收集人類近代探索地球形狀的歷史和數據。

2.查找資料,了解更多有關地球內部結構和物質組成的知識。

板書設計: 1.地球

一、

地球的形狀

是誰最早證實了地球的形狀? 麥哲倫環繞地球的航行

二、地球有多大?

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千米

三、海洋和陸地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的7/10

平原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1/4 陸地約占地球表面的3/10

其他地形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3/4

四、地球內部有什么 2.

太陽 教學目的:

1.認識到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 重點

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 難點

有關太陽的一些知識 教具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萬物生長靠太陽嗎?

二、新課

一)太陽給地球帶來了什么? 1.太陽直接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

2.太陽輻射維持了地表的溫度,成為大氣、水運動及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來源; 3.煤炭、石油等礦產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4.太陽能還可以被太陽灶、太陽能電池等裝置被人們直接利用。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萬物會怎么樣? 二)能量巨大的太陽

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對流層和大氣層。核反應區半徑約是太陽半徑的1/4,其間進行的氫核聚變提供了太陽經久不衰的巨大輻射的能源。在輻射區內,通過光子的多次吸收、再發射過程把核反應區發射的高能γ射線變成低能的可見光和其他形式向外傳送到對流層。對流層里物質的對流、湍流(及湍流產生的噪聲)和大尺度的環流把太陽內部的能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并通過光球輻射出去。

太陽每分鐘發出的總能量約為每分鐘2.273×1028焦。而地球上僅接收到這些能量的22億分之一。太陽每年送給地球的能量相當于100億億度電的能量。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三、作業:調查周圍的人們怎樣利用太陽能。

板書設計 2.太陽

萬物生長靠太陽嗎?

一、太陽給地球帶來了什么? 1.太陽直接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

2.太陽輻射維持了地表的溫度,成為大氣、水運動及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來源; 3.煤炭、石油等礦產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4.太陽能還可以被太陽灶、太陽能電池等裝置被人們直接利用。

二、能量巨大的太陽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3.

月球 教學目的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2.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 3.了解更多的有關月球的知識。 重點

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 難點

月相變化的規律 教具

三球儀、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農歷二月初一晚上,某牛棚的的牛被偷走了。第二天,探長把某嫌疑犯捉回來審問。疑犯對探長說:“我昨晚借著月光,看見張三從牛棚中偷走了牛”。探長馬上斷定疑犯在撒謊。 為什么探長說他在撒謊?是不是牛被偷的晚上根本沒有月光?每個月的初一是否有月光?怎樣能知道呢?

二、新課

一)觀察月相的變化

教師在教室制作一張大的觀察記錄表,讓學生把每天觀察的記錄畫到表中。 同學們對月相進行了一個月的觀察,大家有什么發現? 分析觀察記錄表,找出月相變化的規律。 二)月相變化的原因

做一做模擬實驗,思考產生月相變化的原因。 出示月球模型。

月球黑和白的一面分別代表什么?月球繞地球轉一圈大約要多長時間? 教師:

月球黑的一面是太陽照不到的一面,從地球上看就是黑色的。月球繞地球轉一圈需要29.5天,代表一個月相變化周期。 演示三球儀

觀察三球儀三球間的相互運動,思考月相變化的原因。

對月相變化的原因進行解釋。 三)登陸月球

出示美國宇航員成功登陸月球的圖片。

假如你是宇航員,即將登陸月球,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地球和月球的環境有哪些差異?

說說登陸月球應該作的準備,并說明為什么。

三、作業:搜集更多有關月球的資料,制作月球知識手抄報。

板書設計 3.月球

一、觀察月相的變化

二、月相變化的原因

三、登陸月球 4.白天與黑夜

教學目的 1.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 2. 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3. 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 4. 探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重點

使學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 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難點

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教具

地球儀、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把白天簡稱為晝,黑夜簡稱為夜,晝夜交替一次為一天。 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晝夜不停地交替出現呢?

二、新課

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

1.我們用手電筒表示太陽,地球儀表示地球,做一個晝夜交替的模擬實驗。 2.出示地球自轉示意圖。

小結:

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約需24小時,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在一天當中,正對太陽時就是白天,繞到背向太陽的一面時就是黑夜。 二)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 指導閱讀P21 三)世界各地的晝與夜

在同一時刻,北京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紐約的太陽已經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晝夜變化存在著差異。

由于世界各地的晝夜存在著差異,同學們可以借助網上交流了解在同一時刻各地的時間、晝夜狀態是不同的,體會世界各地晝夜的差異,進一步理解晝夜變化是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 四)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晝夜變化也會對動植物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 指導閱讀P23 哪幾種動植物的生長活動受晝夜變化的影響較明顯? 小結:

大多數動植物的生長活動都受晝夜變化的影響。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有關動植物生長活動受晝夜變化影響的知識。

板書設計 4.白天與黑夜

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

二、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

三、世界各地的晝與夜

四、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5.春夏與秋冬

教學目的 1.

了解四季的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2. 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重點

通過陽光直射與斜射的對比實驗,觀察并了解陽光的直射與斜射不同的效果。 難點

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具

兩塊大小一樣的金屬片,每塊的背面粘貼一支溫度計、大鏡子、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為什么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冬天的太陽暖洋洋的?

二、新課

一)直射與斜射有什么差異? 出示一個手電筒,分別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引導學生觀察直射和斜射時光束有什么不同。 (直射時光線集中,照射面積小;斜射時光線不集中,照射面積大。)

直著照和斜著照,得到的光束有什么不同?被照射區域的溫度有什么區別? 直射和斜射是否會形成不同的溫度呢? 做書上的實驗,邊實驗邊記錄。 小結 :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陽光在同樣的高度直射與斜射會形成明顯不同的溫度。 二)四季的成因 我們已經知道,陽光在同樣的高度直射與斜射會形成明顯不同的溫度,地球以一年為周期圍繞太陽公轉,由于地球始終是傾斜著身子在公轉,所以對某一地區來說,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陽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也就形成了明顯不同的溫度。 三)四季變化與我們的生活

地球上不同地區的四季氣候不同。有的地區冬天特別冷,夏天比較涼爽;有的地區冬天比較溫和,夏天特別酷熱。我們所在的地區屬于哪一種呢? 我們通常是如何躲避嚴寒酷暑的呢? 四)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

動植物寒冬沒有棉衣,酷暑沒有空調。他們是如何抵御嚴寒酷暑的呢? 介紹動植物抵御嚴寒酷暑的典型方式。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動植物抵御嚴寒酷暑的方式。

板書設計 5.春夏與秋冬

一、直射與斜射有什么差異?

二、四季的成因

三、四季變化與我們的生活

四、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 6.祖國各地的春天

教學目的 1. 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2. 通過網絡課堂了解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認識祖國各地春天的特征。 重點

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難點

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天有什么特征?春天從一年之中的什么時候開始?今天,我們就通過網絡課堂來探究、了解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認識祖國各地美麗的春天!

二、新課 指導閱讀P30-31. 關于春天的研究內容是很多的,如氣溫升高、降水、花開、蛙鳴、小草返青、大樹發芽等等,我們首先要“提出研究內容”,然后“完成各項研究內容”,再“討論與交流”,最后“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

(一)現在,我們就選定一個研究內容:如“一周氣溫的變化”。 1. 研究內容:一周氣溫的變化 2. 完成各項研究內容;記錄本地一周每天的平均氣溫 3. 討論與交流:通過網絡課堂與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討論、交流 4. 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國各地春天有哪些差異,并把研究成果發表在“小學科學網”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二)我們也可以選定另一個研究內容:如“油菜開花的研究”。 1.研究內容:油菜開花的研究

2.完成各項研究內容;記錄本地油菜開花始期、開花盛期、開花末期。 3.討論與交流:通過網絡課堂與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討論、交流

4.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國各地春天有哪些差異,并把研究成果發表在“小學科學網”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7.種子和幼苗

教學目的 1. 了解種子的基本結構。 2. 知道種子萌發需要的一些外界條件。 3. 了解種子萌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重點

知道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 難點

了解種子萌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平時見到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由種子萌發生長而成的。 是不是每一顆種子都可以發芽呢?什么樣子的種子能發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種子和幼苗》(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什么樣的種子能發芽? 出示兩組菜豆種子(被蟲蛀過的菜豆種子和未被蟲蛀的菜豆種子)以及提前幾天用兩組菜豆種子(被蟲蛀過的菜豆種子和未被蟲蛀的菜豆種子)做的發芽情況的實驗。 解剖一顆完整的菜豆種子,觀察其內部結構。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對比,然后說說什么樣的種子才能發芽。 得出:結構完整的種子才能發芽。 二)喚醒種子里的生命

同樣的種子,為什么在倉庫中不發芽,種到地里就會發芽? 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樣的外部條件?

出示一組(三個杯子)發芽情況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

三個杯子里分別放了相同數量的種子和土壤,只是1號杯空氣充足,無水;2號杯水和空氣均適量;3號杯水較多,缺乏空氣。

觀察不同情況下種子的萌發情況,思考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樣的環境條件? 得出:

種子萌發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 三)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并用簡單的文字或圖畫記錄下來。

(1. 種子從外界吸收足夠的水分后,原來干燥、堅硬的種皮逐漸變軟,整個種子因吸水而呈現膨脹,終于將種皮撐破。

2. 種子吸水后,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貯存在胚乳或子葉里的不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簡單的可溶性物質。

3. 種子的胚根、胚芽、胚軸很快地生長起來。

4. 種子里胚根首先突破柔軟的種皮,向下生長,形成主根。

5. 胚根伸出不久,胚軸的細胞也相應生長和伸長,把胚芽或胚芽連同子葉一起推出土面。) 四)拓展:子葉的作用

子葉在幼苗生長的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幼苗萌發后的子葉為什么不會慢慢長大,反而慢慢枯萎了呢? 你認為子葉對幼苗的生長有什么作用呢? 同學們可以課后做個實驗來驗證子葉的作用:

選用兩株剛出土且差不多大小的幼苗,一株去除子葉,另一株不去除,然后把兩株幼苗種在一個盆里,過幾天觀察看看實驗的結果是什么樣的。

三、作業

網上學:各種各樣的種子

1.請同學們上網了解更多植物種子的特點和用途。

2.請同學們觀察和收集自己周圍一些植物種子方面的資料并和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7.種子和幼苗

一、什么樣的種子能發芽? 結構完整的種子才能發芽。

二、喚醒種子里的生命

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

三、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

四、子葉的作用 8.植物長大了

教學目的 1. 通過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 2. 了解植物的生長是有周期性的。 重點

1.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

2.了解植物生長的四個主要階段:種子、幼苗、開花、結果。 難點

收集植物生長過程的數據,分析數據并找出規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株植物萌發以后生長很迅速,但它會一直這樣快速地生長嗎? 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會有哪些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植物長大了》(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探究植物生長的規律 1.數據記錄

植物生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變化,比如植株長高、葉子變多等,我們可以用測量、統計等方法記錄這些變化。

定期觀察一株植物的生長過程,并把收集的數據記錄下來,例如綠豆可以采用記錄高度變化的方法、黃瓜則可以記錄新增葉片的數量等等,請同學們選定一株植物進行觀察,然后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P43的記錄表里。

想一想,植物生長過程中還會發生哪些變化? 2.數據處理

用圖表把數據列出來,有助于對數據進行分析。 3.結果分析

分析植物生長高度變化記錄表可以發現哪些規律? 二)植物生長有哪幾個階段?

植物一生的四個階段是:種子、幼苗、開花、結果,根據你的記錄填寫P45的圖表。 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周期是不是都一樣呢?

三、作業

查找資料,探究不同植物其生長過程的規律一樣嗎? 板書設計 8.植物長大了

一、探究植物生長的規律 1.數據記錄 2.數據處理 3.結果分析

二、植物生長有哪幾個階段?

植物一生的四個階段是:種子、幼苗、開花、結果 9.養蠶

教學目的 1. 了解蠶一生的不同階段的特點。 2. 了解蠶幼蟲期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 3. 經歷飼養小動物的過程,描述動物生長的大致過程。 重點

蠶一生的生長和變化。 難點

觀察、比較蠶不同階段的特點,研究蠶幼蟲期生長過程中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蠶寶寶多可愛啊,它長大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讓我們一起進入蠶寶寶的世界,看看它的一生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課題)。

二、新課

蠶和很多動物一樣,生命都是從卵開始的。 一)觀察蠶卵

剛生出來的蠶卵是淡黃色橢圓形的,長1.2~1.3毫米。 二)蠶卵是怎樣孵化的?

適合的溫度下蠶卵會逐漸變成紫黑色,兩個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蟻蠶。 蟻蠶把卵殼咬破后,先露出頭部,然后爬出卵殼。 三)蠶寶寶怎樣長大?

1.蠶寶寶剛孵化出來時,小小黑黑的,頭部和身體也是黑黑的顏色,大約只有3毫米,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身體全部都是毛,看起來很像小螞蟻,所以叫做“蟻蠶”。因為蟻蠶的身體很小,所以要移動蟻蠶時,不要用手去抓,最好用毛筆驅趕蟻蠶到紙片上再將其移走。 2.要注意養蠶的注意事項(P48)。

3.觀察蠶在幼蟲階段體長的變化,記錄觀察數據,并將數據用圖表表示出來。 4.分析圖表,蠶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體長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四)觀察蠶的幼蟲

蠶幼蟲的身體結構:蠶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共13節。頭部有口和六對單眼,胸部有三對尾端尖突的足(胸足)。腹部有四對圓形肉質的足(腹足)及一對尾足。腹足可以幫助蠶在桑葉上四處爬行。蠶的身體兩側有黑色的小點,稱為“氣孔”,是蠶的呼吸器官。 蟻蠶生長幾天后就要脫皮。脫皮后,蟻蠶就變成了二齡蠶。蠶幼蟲在生長過程中要脫四次皮,最后變成五齡蠶。

蟻蠶和五齡蠶的異同點:

蠶 五齡蠶 小 結

不同點 頭部較大 身體發黑

全身都長毛 頭部很小 身體白色

全身無毛 外形有差異

相同點 身體都分為頭部、胸部、腹部 身體都具有三對胸足,四對腹足及一對尾足 身體結構相同

五)蠶繭里有什么? 五齡蠶后,蠶的身體變黃且呈透明狀,皮膚緊繃,且不愛吃桑葉,這時蠶就準備結繭吐絲了,蠶先向周圍吐絲,以固定繭的位置,然后再吐絲將自己包圍起來。一只蠶所吐的絲,其長度可達1000~1500米。

蠶繭內還有一套蠶皮,那是化蛹時,蠶蛻下來的。剛開始,蠶蛹是白色柔軟的,不久就漸漸變色,最后呈褐色變硬。蠶蛹的身體的正面是一節一節的,蠶蛹的腹部可以隱約看到翅膀的紋路和觸須及三對足,蛹的側面有氣孔。 六)觀察蠶蛾的外形

經過10~15天,蛹會蛻去蛹殼而羽化成蛾。

蠶蛾頭部上有發達的復眼、梳狀的觸角,口器退化。胸部三節,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雌性7節、雄性8節,7對氣門。腹部末端有發達的外生殖器,雄蠶蛾身體較小,觸角稍大;雌蛾身體較大,但觸角稍小。蠶蛾雖然有嘴巴,卻不再吃任何東西。

雌蛾尾端散發氣味引誘雄蛾前來交配,交配后不久雄蛾死去,雌蛾開始產卵。雌蛾一般可以產五百個左右的卵。產完卵后不久,雌蛾也會死去。 七)蠶的生長階段

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蠶卵、幼蟲、蠶蛹、蠶蛾。

三、作業

網上學:動物的一生

1.比較蝴蝶和青蛙的一生與蠶的一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了解其他一些常見的動物的一生。 板書設計 9.養蠶

一、觀察蠶卵

二、蠶卵是怎樣孵化的?

三、蠶寶寶怎樣長大?

四、觀察蠶的幼蟲

五、蠶繭里有什么?

六、觀察蠶蛾的外形

七、蠶的生長階段

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蠶卵、幼蟲、蠶蛹、蠶蛾。 10.我們在成長

教學目的 1. 了解自己成長過程中外貌發生的變化。 2. 知道一些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 3.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變化的特點,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識。 重點

了解人在成長過程中外貌發生的變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 難點 青春期的主要身心變化的特點,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最近彬彬的聲音怎么變得沙啞了?

彬彬要長大了嗎?從哪些方面能夠說明人在不斷生長著?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課《我們在成長》(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相冊里記錄的變化

搜集一些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仔細研究一下,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外貌是怎樣變化的,描述自己的外貌變化情況,把它記錄在P55里。 二)研究身高、體重的變化

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但外貌發生了變化,身高和體重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怎樣才能知道近幾年自己在身高和體重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呢?

1.到校醫室查一查自己幾年來的身高和體重的記錄,并將收集到的數據設計成表格記錄下來。

2.分析數據,發現身高和體重的變化規律。

3.你的身高和體重每年增加的情況都一樣嗎?在哪一年增加得最快?(男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2、13歲開始增長較快,女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1、12歲開始增長較快)。 三)我們長大了

除了身高、體重增加之外,我們的身體還出現了哪些變化?

在長大的過程中,少年兒童的身體會悄悄地發生變化。男生開始長胡須,頸部開始出現突起的喉結,聲音變得很低沉;女生的乳房開始漸漸地發育,月經也開始出現,無論男女都開始出現“青春痘”。這些變化是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標志。 四)健康成長

指導閱讀P58資料 小結: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發育得好,能給一生的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礎;發育得不好,往往會影響一生的健康。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青春期的保健。由于人在青春期各方面生長發育很快,所以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增加營養。另外,還要注意保證睡眠,加強鍛煉,預防疾病。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的青春期保健知識。

板書設計

10.我們在成長

一、相冊里記錄的變化

二、研究身高、體重的變化

男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2、13歲開始增長較快。 女生的身高和體重從

11、12歲開始增長較快。

三、我們長大了

四、健康成長

11.植物生長靠什么

教學目的

1.認識植物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養分。

2.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對植物生長會產生影響。 3.知道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有水、養分、空氣、陽光、溫度等。 重點

知道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包括水、養分、空氣、陽光、溫度等。 難點

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與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波波、妍妍、琪琪三個好朋友走到一個墻角邊,發現墻角邊的兩株植物長得大小不同。 為什么生長在相鄰位置的兩株植物的生長狀況有很大不同呢? 植物的生長需要什么條件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一課《植物生長靠什么》(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

觀察書上的一組對比實驗,得出植物的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營養。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土壤里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這些養分溶解在水中,能被植物吸收。 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壤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豐富,最適合植物生長。 2.黏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 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較少。

根據三種土壤的特點,把你的預測填寫在P64“我的預測”里。 四)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營養,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

陽光、空氣、溫度會對植物產生什么影響呢?

1.如果植物的生長缺少了陽光,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2.如果植物的生長缺少了空氣,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3.如果植物的生長沒有適宜的溫度,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得出:陽光、空氣、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 五)拓展:制作豆苗迷宮 指導閱讀P67

三、作業 制作豆苗迷宮

板書設計

11.植物生長靠什么

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壤土

保水保肥、養分豐富 2.黏土

能保水保肥、養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 3.砂土

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較少

四、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 陽光 2. 空氣 3. 溫度

五、制作豆苗迷宮

《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的原因。

2、通過課文中小組活動的觀察和記錄,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精神。

3、學生能通過查資料了解一些動物的食量,并能自覺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了。(播放多媒體課件,琪琪和波波去動物園玩,看到許多動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新課的主角是動物。你們喜歡動物嗎?

生:喜歡!

師:你們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呢? 生1:我喜歡大熊貓。它是我們的國寶。

生2:我喜歡猴子,蹦蹦跳跳的,聰明又伶俐。

生3:老師,我喜歡小鳥,因為它們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多好啊!而且它們還是農民伯伯的好朋友呢!

生4:„„(學生們都很積極發言。)

師:是啊!動物們真的很可愛,而且有很多還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呢!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它們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動物)那動物要吃東西嗎? 生:當然要啊! 師(邊說邊板書):“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那么我們下面分小組來討論一下: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

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小結。

1、師:如果你們感到饑餓的時候,你們會怎么做? 生1:我會找零食吃。 生2:我會去吃飯。

師:對了,我們人類饑餓時會找東西吃。原因是什么? 生3:吃了東西,我的小肚子就不會咕嚕咕嚕響了。(笑) 生4:吃飽了就不會餓壞了。餓壞了就會死的。 生5:如果人要生活下去,就應該吃東西。

師:嗯,同學們都討論得很好,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人要生存,必須吃東西。動物也一樣。(師生共同小結)。

教師小結:通常情況下,動物和我們一樣,一段時間不吃東西就會感到饑餓。我們在饑餓的時候會感到乏力。這是因為食物在我們的身體里會轉化成身體需要的物質和力量。這些物質會被身體所吸收,它所產生的能量可以提供運動的力量,并維持體溫。其他動物也是這樣,它們要生長、運動和維持體溫就要不斷地進食。

2、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各種動物在開心地吃東西)同學們,看畫面。剛才我們討論完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外,現在再來想一想“動物所吃的食物能起到哪些具體的作用呢?” 生1:老師,我想兔子吃了紅蘿卜以后,更會蹦蹦跳跳,而且它天天吃得好的話,會很快地從小白兔變成大白兔。

生2:我想豹子吃了肉以后,會更有力氣,跑得更快。

生3:小雞吃了東西后會慢慢長大,母雞吃了東西后,會繼續下蛋,孵小雞。 生4:„„ 師:同學們的意見還不錯,這也是動物維持生命的目的。但是不同的動物吃的食物可能不同。(出示“我的記錄”)

動物 蚯蚓 麻雀 螞蟻 青蛙 食物

(多媒體播放:蚯蚓、麻雀、螞蟻、青蛙在野外覓食的片斷。)同學們仔細觀察,看小動物們吃什么東西,然后記錄在表格里。 ①抽

一、兩位同學的記錄表檢查。 ②學生發表意見。(學生們發現了多種答案:麻雀除了吃害蟲外,也會吃一些果實;螞蟻除了吃餅干外,也會吃一些甜的食物;青蛙除了吃蟲子外,也會吃飛蛾。)

(教師小結:同學們發表的意見都很好,也非常正確,說明大家平時都有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

3、師:(投影出示課本中的彩圖)同學們,根據動物剛才的食性,我們可以把動物來分分類: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

動物 甲蟲 蝙蝠

喜鵲

蛇 老鼠 食物 樹葉 昆蟲

種子、昆蟲 小動物 種子 動物 兔子 松鼠

狐貍

鹿 食物 草 果實、昆蟲 果實、小動物 草

①植食性動物:

②肉食性動物:

③雜食性動物:

<1>讓學生觀察,小組討論。 <2>分類、檢查答案。

三、知識拓展:小動物,大食量(讓學生根據資料提示進行閱讀,豐富課外知識。)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除了學習到動物為什么吃東西和吃什么東西外,也知道部分動物的食性和食量,大家一定還想知道更多有關動物方面的知識,那么自己就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看誰搜集得最多、最好。另外大家也要明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和我們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一定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小結并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教學評價:

1、這是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的一篇課文,它主要是圍繞“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和“動物吃什么”這兩個話題展開。課文中出現的動物很多是學生們平時見過的和常接觸的,所以知識方面都挺豐富,生活常識不錯。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后基本上都能作出一個小結。

2、在這節課的設計上運用了多媒體去創設情境,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用課件創設本冊書的主題人物琪琪、波波去動物園玩的情景,通過看動物而引出新課中的一些問題和內容。

3、知識拓展方面:從課文中學到的內容再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通過上網或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收集相關內容,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并進行了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第十三課《植物繁殖的奧秘》 內容標準: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植物可用不同的器官繁殖。 3. 關注和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術。 能力培養

1. 能對開花結果現象提出自己的解釋,并能用實驗找到答案。

2. 能認真仔細地觀察實驗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現象,并對實驗現象做出科學的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發現生物繁殖的規律,體會自然界的奧秘。 2. 保持探究科學的興趣。

3. 通過對繁殖新技術的了解,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設計意圖

“生命怎樣延續”這一單元是繼“生物的生長”、“生物的需求”之后又一以探究生物為主題的單元,本單元仍然明顯延續了前兩個單元的布局,按照先學植物,再學動物的順序進行教學。教材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學習的方法,在觀察比較能結果和不能結果的花的異同以及胎生和卵生動物的不同類別,從而知道生物進行繁殖的多種方式。 “植物繁殖的奧秘”是“生命怎樣延續”單元的第一課。本課主要闡述了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先從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入手,探究花的多種傳粉方式和種子的傳播方式,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在本課中,教材并沒有對某一種典型植物進行研究,而是通過一系列觀察、比較、搜集信息、分析歸納的活動,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在該課中共有4個活動。通過第一個活動,讓學生能夠溫故而知新,了解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各部分的主要作用?;顒?和活動3則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搜集信息、分析歸納的方法,認識植物的多種傳粉方式和多種傳播種子的方式。在活動4中,通過扦插、壓條等人工繁殖方式的學習,了解植物的營養繁殖方式。 在教材的驅動頁中,利用卡通主題人物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幾朵花都凋謝了,怎么還沒有結果呢?”這一類問題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問的真實問題,孩子們往往會對能結果的花和不能結果的花的結構產生探究的欲望。所以教材安排了第一個活動:探究植物結果的奧秘,讓學生在做比較實驗后發現有無雌蕊是植物能否結果的關鍵。據此,又自然地引出一些新問題,如:“只有雌蕊就能結果嗎”、“雄蕊的作用是什么呢”等等。教材接著安排了一個可以體現雄蕊在結果過程的重要作用的活動:給植物進行人工授粉。經歷這個活動,學生不但了解了“雄蕊的作用”,還溫習了上學期曾經學習的果實和種子的有關知識。教材安排的第三個活動就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果實里的種子怎樣才能傳播出去完成延續生命的任務呢?在這個活動里,學生通過搜集資料進行分析,了解種子傳播的多種方式。但是,如果植物沒有種子,還能不能繁殖呢?在生活中,像香蕉等許多果實里的種子發育不良,并不能承擔延續生命的任務。那么這些植物如何繁殖下一代呢?教材安排了第四個活動:不用種子可以繁殖嗎?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多種繁殖方式。

教學流程

思考討論——實驗觀察——搜集信息——分析交流

重點難點

運用對比實驗、搜集信息、分析歸納等方法進行研究,了解花的多種傳粉方式、種子的多種傳播方式和植物繁殖的多種方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媒體:出示課本圖片。

問題:為什么這幾朵花都凋謝了還沒有結果呢? 目的:再現生活中的現象,引出探究主題。

二、活動一:探究植物結果的奧秘

導入:植物為什么要開花后才能結果?是不是只要開花就會結果? 討論:學生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討論和猜想。

任務:觀察植物開花結果的過程。選兩朵剛開放的、有雌蕊的花,把其中一朵的雌蕊摘去,對比觀察。

觀察:兩朵花在生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交流:各小組進行匯報和交流。

媒體:播放“開花結果” 視頻 ,觀察花變成果實的過程。

討論:討論花在結果過程中的變化。想一想,這些變化與結果有什么聯系。

目的: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記錄、匯報和交流,知道植物必須要有雌蕊才能結出果實。

三、活動二:給植物傳粉

媒體:出示玉米人工授粉的圖片。

問題:為什么要給植物進行人工授粉呢?

引導:如果是像玉米這類種子較多又密集的農作物,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產量。 活動:嘗試進行玉米人工授粉。收集玉米花粉,為玉米雌蕊傳粉。

觀察:如有可能,進行為期兩個月左右的觀察,比較經人工傳粉和沒有經人工傳粉的玉米棒在結籽飽滿程度方面有什么不同。 交流:各小組根據觀察結果進行匯報和交流。 拓展:人工傳粉的方法也適用蟲媒花嗎?

四、活動三:了解種子的傳播

媒體:播放“種子的傳播” 視頻 。

導入:植物結果后,是怎樣將果實和種子傳播出去的? 問題:種子的傳播有哪些方式?

討論: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資料,了解種子傳播的方式。 交流:將搜集的資料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和分享。

歸納: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植物的種子形成了不同的結構特征,以便完成延續生命的任務。

五、活動四:不用種子可以繁殖嗎? 導入:植物只能用種子進行繁殖嗎? 媒體:播放“植物的營養繁殖” 視頻 。

問題:像香蕉、甘蔗,這些植物一般不容易結出種子,沒有辦法通過傳播種子來完成延續生命的任務。它們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繁殖的呢?

引導: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 搜集:通過多種途徑搜集營養繁殖的有關資料。 交流:將搜集的資料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分享。

引導:人們為了優化一些植物品種,常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嫁接、扦插、壓條等技術方式進行繁殖。

拓展:利用網絡,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術。

六、課堂小結。

14. 卵生和胎生

教學目的

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知道幾類動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3.了解生物繁殖有關的技術問題。 重點

認識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難點

了解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兩者之間的差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雞蛋。

雞為什么要下蛋?小雞是從雞蛋里孵出來的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四課《卵生和胎生》(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哪些動物是卵生的? 還有哪些動物也生蛋呢?

小結:大多數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脊椎動物里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也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產在水中的卵,通常軟而無殼。產在陸上的卵,通常較硬甚至有殼。

二)哪些動物是胎生的? 什么是胎生?

胎生和卵生有什么不同?

哪些動物通過胎生方式繁殖后代?

小結: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是通過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三)特殊的繁殖方式:

1.產卵的哺乳動物——鴨嘴獸 2.“胎生”的鯊魚

3.卵胎生動物:它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間的情況。錐齒鯊、星鯊、某些毒蛇(如蝮蛇、海蛇)、某些熱帶魚和胎生蜥、銅石龍蜥等均為卵胎生動物。 四)資料:動物的克隆技術

指導閱讀P86“動物的克隆技術”

三、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更多動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板書設計

14. 卵生和胎生

一、哪些動物是卵生的?

大多數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

脊椎動物里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也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

二、哪些動物是胎生的?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是通過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三、特殊的繁殖方式:

1.產卵的哺乳動物——鴨嘴獸 2.“胎生”的鯊魚 3.卵胎生動物:

四、動物的克隆技術 附:

科學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試卷

班級

姓名

一、填空:50% 1.陸地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

/10。 2.地球內部由、 和 三個部分組成。 3.植物生長的四個主要階段:、 、

、。

4.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

、

、

、

。 5.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 動物。 6.以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 動物。

7.以植物和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

動物。 8.花粉傳播的方式有:傳粉、 傳粉和

傳粉。 9.有些植物可以用

、

、

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 10.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是通過

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二、簡答題:20% 1.種子萌發需要什么樣的外部條件?

2.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

三、問答題:30% 假如你是宇航員,即將登陸月球,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蓮山課件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第3篇

藍村二小

姜從梅

【教學目標】:

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學習,了解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陰刻、陽刻、虛實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體會“勤奮”與“毅力”帶給人的影響;明白要認真觀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特色和藝術表現。

【難點】:運用藝術語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并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作業本和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工具的擺放,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二、學生交流資料:

請2~3位同學向大家介紹齊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語言簡單的介紹)

三、引導欣賞:

預設 【運用藝術語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并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

1.小故事——從木匠到人民藝術家

2.《群蝦》(課件出示)〈對比真的河蝦與對蝦〉

最初,齊白石畫的蝦,長臂和軀干變化不多,長須也大多畫成平擺的6條長線。他自己很不滿意。于是,他在家中案頭擺了一只大海碗,碗里養著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蝦。齊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細觀察小蝦的活動。從此,他畫的蝦就更加神態多變,活靈活現了。河蝦與對蝦的結合,創造了藝術中的“蝦”。 設計意圖:【了解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陰刻、陽刻、虛實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

3.齊白石筆下的花鳥魚蟲

他為什么會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奮刻苦)

一天,齊白石跟師傅出去做活,在顧主家見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與顧主好說歹說借了回去?;丶液?,他跟母親商量好,從每月工錢里拿出一點錢來買紙和顏料,一筆一畫地臨摹起來。白天干活晚上畫畫,常常畫得兩眼酸痛,連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園畫譜》全部被他臨摹了下來。從此,這本畫冊成了他的美術教科書。

在齊白石八十九歲高齡時,還堅持每日作畫數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以后畫工筆畫會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輕時畫了很多張工筆的小蟲,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內容。年紀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畫中添加寫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規定的繪畫量。

欣賞幾幅齊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師引導分析)

中國畫:《蛙聲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魯班門下

書法:發揚民族文化

4.齊白石不僅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篆刻家和詩人。

他所畫花鳥蟲魚蝦蟹,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煉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態活現。論畫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5.分組研究(欣賞、學生模仿分析)

書中其他作品的特點(意境、表現方法、畫面效果等)

選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談談它給你的感受。

四、小結:

第2課:20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

藍村二小

姜從梅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感受馬蒂斯的藝術他色,通過收集資料,了解馬蒂斯的藝術成就與藝術生涯,嘗試使用馬蒂斯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剪紙作品。

感受與我國傳統剪紙不同的外國剪紙,體會馬蒂斯的藝術風格,樂于了解人類多元文化藝術的成就。

【重點】:了解馬蒂斯的藝術特色(如藝術表現手法、色彩特點、藝術成就等),區分馬蒂斯的剪紙與中國傳統剪紙。

【難點】:用馬蒂斯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剪紙。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作業本和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工具的擺放,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二、欣賞與比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紙是我國的傳統民間剪紙?哪一幅是馬蒂斯的作品?為什么這樣區分?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通過收集資料,了解馬蒂斯的藝術成就與藝術生涯,嘗試使用馬蒂斯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剪紙作品】。

三、介紹馬蒂斯:

馬蒂斯擅長什么?

他無論在繪畫還是在剪紙還是裝潢設計中都很有成就。

觀察與比較:(課件出示)

1.馬蒂斯的畫在造型上有什么特點?(簡練)

比較馬蒂斯的《金魚》、畢加索的《多拉瑪爾肖像》、高更的《靜物》。

2.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較馬蒂斯的《藍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音樂》、拉菲爾的《椅中圣母》。

你認為馬蒂斯最愛使用的顏色是什么?

3.馬蒂斯的剪紙與中國剪紙有什么區別?

欣賞馬蒂斯的剪紙與中國民間剪紙。

設計意圖:【了解馬蒂斯的藝術特色(如藝術表現手法、色彩特點、藝術成就等),區分馬蒂斯的剪紙與中國傳統剪紙?!?/p>

四、通過本課的欣賞,你對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試一試,用馬蒂斯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一幅自己喜愛的作品。

第3課、《精細的描寫》

藍村二小

姜從梅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發現平時不注意的細節,能用線條精細的表現物象。

通過欣賞與表現,感受我國傳統的繪畫技法,體會線描畫的精美、細致,激發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重點】:組織線條精細的表現物象的方法。 【難點】:組織線條的方法,觀察與表現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自己身邊的物體、作業本、彩色筆或勾線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工具的擺放,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二、欣賞分析:

1.出示門采爾的素描《兩個中國香爐》

簡單解釋素描的含義,區分結構素描與光影素描。

解釋素描、速寫、線描畫的關系。預設:【通過欣賞與表現,感受我國傳統的繪畫技法,體會線描畫的精美、細致,激發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p>

2.對比: 出示圖片:《葵花》及修改圖。

那一幅更精美?為什么?

回憶:在用線條作畫時,應該注意什么?

3.通過欣賞這些精細地描寫,你注意到那些細節?

這些細節用什么樣的線條來表現?

為什么用這樣的線條呢?你能給它換另一種形式的線條嗎?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發現平時不注意的細節,能用線條精細的表現物象】。

4.你認為,用什么樣的線條,如何組織,才能更精細的表現物象?

教師示范兩種線條的組織形式,請學生再畫出幾種。

能否對物體的細節使用想象中的線條?

三、安排靜物寫生

教師指導作畫。學生完成寫生。

四、展評與小結:

重點評價線條的組織與細節的表現。

第4課、《色彩的對比》

藍村二小

姜從梅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完成一幅作業。能力目標:通過欣賞、分析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色彩對比現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通過欣賞我國古建筑及民間工藝品中對色彩的運用,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熱愛生活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色彩的對比關系,感受對比的形式美感。 【教學難點】:藝術實踐中對比色的選擇與搭配。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生活中有很多對比現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樣。出示課題:色彩的對比 講授新課:結合圖片分析:預設:【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完成一幅作業。通過欣賞、分析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色彩對比現象?!?/p>

1.哪些色彩是對比色?(出示色相環)

2.引導學生分析色相環中的色彩,找出對比色。

3.總結:色相環中互為150。一180。的色彩為強烈對比。

4.山示色卡,請學生挑出幾組對比色。

5.生活中的對比色。提問:我們周圍哪兒有對比色?

6.觀察教材上的圖片,找出有哪些對比色?給你什么感覺?

7.分析課本上畫家作品。提問:畫面上用了哪些對比色?有什么作用?

8.繼續分析課件——藝術作品中對比色的作用。

二、運用色彩的對比進行民間工藝品色彩設計。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我國古建筑及民間工藝品中對色彩的運用,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p>

1.為學生提供民間工藝品設計圖。

2.分析如何用對比色設計顏色。

出示部分運用對比色的剪貼畫作品,引導學生課后進一步練習。

三、作業展評:輔導學生完成作業,組織學生展示作品并評價。 課后小結:

第5課讓色彩動起來

藍村二小

姜從梅

【教學目標】

1.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對比的形式美感,運用色彩的對比完成一幅有動感的作業。

2.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色彩的對比,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如何用色彩的對比關系表現動感 【教學難點】:對比色的運用及畫面動感的表現 【教學準備】:圖畫紙或彩色復印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幾幅利用對比色制作的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預設:【引導學生感受色對比的形式美感,運用色彩的對比完成一幅有動感的作業?!?/p>

二、講授新課

出示課題:讓色彩動起來

1.欣賞課本上法國安德烈德蘭的作品《查靈克羅大橋》。

(1)介紹畫家

野獸派畫家的藝術共性是色彩明朗、筆觸粗獷。這幅作品正是畫家時斷時續的追隨野獸派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2)組織小組探究以下問題: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對比?給你什么感受?這幅畫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分組討論小組反饋

2.分析課本第11頁左上角第

三、

四、五幅作品。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色彩的對比,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提問:這幾幅畫是如何利用色紙產生色彩對比的?我們用對比色作貼畫可以怎樣利用彩紙?

學生討論:如表現風景,可以選擇紅色的底紙,用綠色的紙剪貼一些樹,再用其他對比色剪貼一些形象„„

4.這些作品能給我們動感,除了色彩還和其他什么因素有關系?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如何對比色紙剪出有動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業

利用對比色制作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學生作畫。

四、展示

組織學生作品展并評價

小結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表達與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養同學們的想象力以及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展現春天的圖片、兒歌、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春天在哪里

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和參與觀察活動,激起對春天的興趣,為本單元的學習作好準備。

2.引導 初步了解表達與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一、提出問題

1.引入:春天是怎樣的?你們能在我們校園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嗎?……

2.師:關于春天,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填寫在“問題銀行”里。

3.師:我們可以選擇什么方式來講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詩歌、繪畫、童話劇、調查報告等。)

二、表達與交流

(一)故事與繪畫

1.出示圖片。這是美麗的春天圖,圖上有什么?(太陽、云、樹、草地)

看著這張圖可以講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講圖上有的東西,然后再講圖上沒有的和自己想象出來的東西。邊看圖邊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樹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動物,正在干什么?)

2.請一同學們講述,可以和老師說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說清楚。評價同學們的講述,啟發同學們大膽地展開想象。

(二)童話劇

1.在教室里開辟表演區,讓提前布置的同學戴上頭飾,表演《小公雞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討論下春雨的情景。組織同學們演唱并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

3.觀察圖片說出種子的發芽過程,并做動作表現春雨中的事物。

三、布置作業

初步思考尋找春天的計劃。

第二課時尋找春天

目標

1. 體驗表達與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 認識春季的一些特點, 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 。

一、講述目標

本課制定“尋找春天”的計劃,確定展現春天特色的表達方式,并開始實施。

二、制訂計劃

1

1. 選擇研究春天的合適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確定一個研究主題。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發生的變化?春天的氣溫怎樣變化?春天的種子怎樣發芽?等等。

調查、實驗、種植、觀測等,都是比較實用的方法。兒歌、繪畫、觀察日記、研究報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組的主題可能不適合探究,教師要幫助他們修改為可行的活動。

2.填寫書面計劃

① 結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師指導學生繪制計劃表。

② 填寫具體的行動步驟。

3. 分工

① 確定小組成員的職責。

② 準備材料。

③ 日程安適。

三、實施計劃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計劃,開展實踐研究。分別進行調查、編寫兒歌、彩排舞蹈、繪畫、實驗等活動。

比如,指導學生采集、制作花的標本。

(1)講述:春天的花是很美麗的,如果我們把這些花采集起來,夾在書中,多好啊!書上這幅圖告訴了我們采集花和夾花的方法。

(2)采花要注意的事項:

①不要采公園里的花,可以采野花或家里養植的花。

②采集的花要完整,要帶上一些枝葉。不要采蟲咬過的花。

③采集春天的花后,把它們按照開花日期的先后夾在書頁里。

④夾花時,要把花的姿態擺好,放平,夾住,壓一下。隔一二天,再把書打開看一看,夾的花不要與書頁粘連。

如果時間不夠,則再增加一個課時。

第三課時講述春天的故事

目標

全面了解表達與交流的常用方式及其方法,并通過概念圖引導學生主動總結,提高認識。

一、表達與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展示前一階段的研究成果,舉行“春天的故事會”。

組織學生分組交流,根據表達與交流的不同形式,設計若干交流活動區域,分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學生了解多種表達與交流的形式,獲得與春天有關的科學知識。

要求:把觀點講清楚,認真傾聽他人的見解,積極參與交流活動。

二、反思與評價

1.引導學生圍繞“誰選擇的表達與交流方式比較合適?誰表達的內容清晰準確、形象生動?”展開討論。

2.填寫“評議鑒定書”。

三、總結

指導學生概括大家的表達與交流方式,填寫表達與交流方式概念圖,總結表

2 達與交流的常用形式及其方法,形成比較 系統的認識。

四、活動延伸

開展“季節信箱投遞”活動,引導學生隨時發現各個季節的科學問題進行研究,將研究過程和結果用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投向季節信箱,在今后的學習中與大家一起交流。

變幻的天氣 第一課時 氣象萬千

【目標】

1. 了解氣象的基本常識。

2. 制定《氣象科普小報》編輯計劃。

【 過程 】

一、引入

1. 談話,確定主題,感受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關心天氣。

每年的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這個日期與 我們有什么關系嗎? 外星人友友 又 將與同學們一起經歷編寫《氣象科普小報》的全過程, 我們來給他說說地球上的氣象吧。

師生舉例:草船借箭、借東風、排澇抗旱等事例。

講述:世界上有些地方沒有冬天,終年炎熱,揮汗如雨,人們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樣。有些地方千里冰雪,寒冷刺骨,人們住在冰塊砌的屋內烤火取暖。有的時候,晴空萬里,驕陽當頭;有的時候,陰雨連綿, 寒風刺骨 。這說明了在現實社會中,了解天氣的變化是多么重要,無論是人類的生產活動,還是生活 學習,無一不與天氣有著密切的聯系。

學生分組討論:為什么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了解天氣情況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交流:還有哪些人比我們更加關心天氣,為什么?(如漁民、旅客、農民、戰士、建筑工人等。)

結合教材P12,教師指導學生將其他學科與科學相結合,用兒歌、古詩等描述天氣情況。

2. 角色扮演 : 呼風喚雨

引導學生關注天氣現象,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說說自己對天氣變化的感受。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通過姿體語言來表達同學們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達到補充、鞏固的目的。

二、明確目標

講述: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編寫一份 《氣象科普小報》。

1. 討論 內容

我們準備向外星朋友介紹什么?

討論 : 全面比較地球上氣象的種類,篩選出一些典型的、常見的氣象,并了解它們形成的基本原因。

確定 《氣象科普小報》的主要組成部分。

3

2. 了解 編輯科普小報的一般流程

(1) 確定主題。根據教學要求、學生愛好或社會熱點選擇主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特點。

(2)搜集素材。針對主題,有目的地通過實驗、訪談、調查、查閱等方式,搜集相關信息,包括文字記錄、圖片、表格等,并對搜集的素材進行必要的整理、選擇。

(3) 排版編輯。要求做到版面生動活潑,圖案新穎貼切,不出現科學性錯誤。

(4) 展示交流。展示自己制作的科普小報,互相參觀學習,虛心聽取修改意見,不斷改進編輯水平。

3. 計劃與組織

編輯科普小報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涉及諸多的環節,所以,組織、準備程序十分重要。

學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見, 參考教材P14, 制定出書面的“編輯計劃” 。

三、布置作業:

學生課后調查下一周的天氣情況數據。

根據各組的計劃,搜集相應資料。

第二課時 春風拂面

【目標】

1. 會做模擬“風的形成”的實驗。通過搜集資料和實驗,了解風的成因。

2. 能用 5 個以上的詞匯來描述不同的風。

【 過程 】

1.交流、提問

(1) 引導: 友友所在的星球上可能沒有風,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友友對風很好奇 , “風”是一種地球常見的氣象, 我們來 向友友介紹一下吧 。

(2) 交流: 介紹不同類型的風。采用了教材 上 “找詞語”這種形式, 要求 能用 5 個以上的詞匯來描述不同的風 。通過理解這些詞匯的含義、判斷使用的準確程度,來體會地球上各種不同的風的特點,以及它們與人類、環境的關系。

(3) 提問:友友 問了許多問題,同時,同學們也可能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來填寫“問題銀行存折”吧。

2.假設、計劃

(1) 教師幫助學生 確定一個感興趣、 通過實驗 可能找到答案的問題 。如:風是怎么形成的?

(2)作出自己的假設性解釋。

(3)制定研究計劃,準備驗證這個假設性解釋的正確性。

3. 驗證性實驗

(1)觀察 P17 實驗箱,介紹實驗箱的構造和實驗方法。

(2)分組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3)提問:在模擬實驗中,你看到了什么現象?點燃蠟燭前線香的煙是怎樣流動的?點燃蠟燭后線香的煙流動的路徑又發生什么變化?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如下要點:蠟燭燃燒的熱量使南方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

4 上升從煙囪排出; 南方的 空氣變少,壓力變小,冷空氣從左箱 北方 的孔流人補充, 向南方移動,然后又受熱上升……形成空氣流動,產生一股小風,這股風的動力就是蠟燭燃燒的熱量。)

(4)小結:是蠟燭燃燒的熱量使空氣流動成風的。

4. 研究自然界的風是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

( 1 )提問:自然界里的風是什么力量產生的?是人力、電力、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

(2)思考并討論:根據剛才做的模擬實驗,想一想自然界里是否有類似的情況? 實驗表明:由于不同地區的溫度差異,導致空氣受熱程度不同,熱的空氣會上升,冷的空氣會下沉并向低氣壓區移動,空氣的移動就形成了風。

(3)小結:在太陽的照射下,地球表面各處的氣溫都不相同,氣溫較高的地方,空氣就會變輕上升,氣溫較低的地方,冷空氣就流向了氣溫高的地方補充,這樣空氣不斷流動,也就形成了風。

歸根到底,推動地球上的大氣流動成風的能量來自太陽。

5.結束語

講述:風的種類中包含有“龍卷風”,它威力無窮,甚至可以將人卷上天空,友友和四個小主人公就一不小心被龍卷風卷上了云端,他們在云里頭有什么奇遇呢,且待下一課的學習。

第三課時 漫步云端

【目標】

1.會觀察云量, 能用餅形圖來表示統計結果。

2. 會用模擬實驗來解釋云的成因。

【 過程 】

一、 觀察與提問

講述: 友友和四個小主人公被卷到云端,待靜下心來,發現除了騰云駕霧的感覺外,云本身也有好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提問:友友就提出了“云是怎樣形成的”“云是怎樣變成雨的”等問題,同學們也會有更多的問題,先把它們記錄在“問題銀行”中,大家要一起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二、 計劃與組織

指導 :同學們 選擇一個問題或知識點作為研究目標,制定一份簡單的研究計劃,做好小組成員分工。

三、 實施計劃

按照 計劃好的步驟,采用合適的方法,搜集必要的事實和證據,再整理這些信息,形成最后的結論。

不同的小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開展研究。

1. 搜集資料 。教材以“知識鏈接”的形式呈現了一個案例,告訴同學們關于云的形成的知識,以及云與霧的相同與不同。除了文字資料,圖片等也是常用的資料類型。

2. 觀察與測量 。 通過親歷觀察、測量云量的活動,搜集數據 。

a.提問: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使用了晴天、多云、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

5 對云量的觀察。那么,這些不同的天氣狀況是怎樣來劃分的呢?

b. 介紹方法: 閱讀教材P20圖片,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分。

c. 室外觀察:觀察天空中的云量 、 云的高度和云的形 、 在觀察云的過程中,將結果記錄下來,以統計表的形式進行整理,并采用“餅形圖”的形式來輔助表達活動結論。

4. 設計一實驗, 設計 具體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同學們可以在回憶的基礎上自主設計和進行實驗。

四、討論: 除了以上問題,還準備在科普小報上介紹哪些關于云的知識呢?

五、拓展活動:P22 測量雨量個實驗,來演示云霧的形成。 結合 三年級時已經做 過的 類

第四課時天氣預報

【目標】

1. 知道天氣預報的流程。

2. 了解預報天氣的常用簡單方法,能堅持長期的天氣預報活動。

3. 能制作“氣象科普小報”。

【 過程 】

一、 趣味閱讀

1.閱讀:P23 連環畫“下雨了” 。

2.討論: 下雨前的 有哪些 常見現象 ? 如:空氣悶、龜殼上凝結的水、燕子低飛、烏云等。

3.講述: 天氣預報 。大家經???或聽)天氣預報嗎?你為什要看(或聽)天氣預報呢?(從天氣預報中可以知道未來天氣的變化,我們就可以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帶雨具等等。)

除了同學所說的以外,由于天氣變化, 影響著生產、交通等很多部門的活動,所以天氣預報對于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并且掌握正確收看(或收聽)天氣預報的方法。

4.討論: 天氣預報在生產、生活和其他領域 有哪些 重要意義 ?

二、討論與交流

1.提問: 還有哪 些事物和現象也可以用來預報天氣呢?

2.舉例: 除了上面提到的現象外,一些動物、植物,包括人也能感覺到天氣變化并做出反應。 請 同學們列舉 5 個以上“天氣變化影響生物行為”的例子。

3. 圖片分析

講述:P24 教材上的圖片,基本說明了天氣預報的出臺過程,大致可以把這些過程劃分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傳遞信息”三個環節。

同學們要在預報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國家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 長期測量

講述: 同學們可不可以預報天氣呢?是可以的。除了利用身體的感覺器官來預報天氣變化外,使用工具可以使我們的預報更準確。

6

討論 :我們 準備預報哪幾種氣象?如何比較準確地預報天氣?

閱讀:P27,氣象諺語是人們長時期觀測的總結,很幫助我們預報天氣。我們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

計劃: 分小組, 準備進行中長期的測量、預報工作。這種活動是有相當難度的,堅持、認真、責任心是做好長期測量的必要保證。

在一定的時候,教師 將 檢查同學們的工作進度和質量, 請大家 定期整理搜集到的信息,以備將來制作科普小報時使用。

四、 制作科普小報

講述: 前面的活動通過搜集資料、觀測實驗等方式,掌握了大量關于氣象的信息,現在到了完成本單元目標的時候了。

怎樣才算是一份好的《氣象科普小報》 呢?請同學們閱讀 教材提供 的三點標準,同學們還可以在討論的基礎上修改,甚至制定出量化評價表,然后,依照標準的要求開始編輯工作。

編輯工作需要大約一節課的時間,制作完畢,大家根據事先制定的標準進行評價,并把小報貼在教室外面的櫥窗里,展示同學們的勞動成果,豐富其他同學的氣象知識,接受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五、 單元評價

組織同學們對本單元的活動進行回顧, 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學生的活動:

1. 能積極參與 制作氣象小報 的過程 , 能與小組成員和其他人愉快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動。

2. 會收集、整理、查閱資料。 能用科普小報的形式表達和傳遞自己的天氣預報信息。

3. 能長期堅持 測量天氣現象。掌握簡單的氣象預報常 識并對未來氣象進行預報。

六、作業

完成P28“挑戰自我”

知道圖片含義的基礎上,整體理解天氣預報的流程

第三單元 玩具總動員

第一課時電動玩具大拆裝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表達與交流展示電動玩具的魅力,激發探究的欲望。

2、通過拆裝玩具,了解玩具的內部的構造,奠定創作的基礎。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對電動玩具的興趣。通過對電動玩具內部的研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有甩發現,為下一課電磁鐵的研究埋下伏筆。 教學過程

1、在上一節課結束時,談話引入。

小時候,我們玩過過各種玩具,甚至有的同學現在還保存著許多玩具,還在玩玩具,是嗎?誰有電動玩具,請舉手示意一下。喜歡電動玩具嗎?誰能說出自己為什么喜歡電動玩具。

7 好,下節課,我們將學習新的單元《玩具總動員》。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喜歡的電動玩具或已經損壞的電動玩具帶到學校來,我們共同來探究一下玩具里的奧妙好嗎?

2、組內演示、交流帶來的電動玩具。

上節課,老師希望大家帶來一些自己喜歡的電動玩具或已經損壞的電動玩具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起探討研究,誰帶來了請舉手。好,下面請各小組的同學先在組內交流、演示自己帶來的電動玩具,講一講發生在這些電動玩具上的小故事。5分鐘后,各組選出最有趣的電動玩具,在全班給同學們演示或講解嗎?

3、各小組將選出的電動玩具在全班展示,并猜想玩具里的奧秘。

每個展示的同學要先介紹自己的電動玩具叫什么名字,它是怎樣操作的,會做什么動作,有什么奇妙的地方,然后再進行演示。同學們在觀看的過程中要猜想一下,它里面是怎樣構造的,為什么那樣奇妙。

誰能猜想出哪種玩具里面的構造,或已經知道哪種玩具里面的構造,請上講臺來給同學們講解一下,好嗎?

4、實驗與記錄

他們的猜想對嗎?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奧秘,想打開研究一下嗎?如果是壞玩具,你想知道里面哪個地方壞了嗎?在打開之前請注意以下幾點:(1)、如果是沒有損壞的玩具,要盡量避免損壞玩具的零部件,如果拆的過程中不小心,可能會把玩具拆壞。希望玩具的主人有心理準備。(2)、拆裝玩具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它的結構,并做好記錄。(3)、注意安全,鑷子、螺絲刀等工具比較尖利,避免被扎傷。電烙鐵的以熱部分非常熱,要放在支架上,不要觸摸,也不要燙傷其它物品。(4)、最好是拆開、裝好一個玩具后,再拆開另一個玩具避免零件混亂。裝好后,要仔細檢查桌子上有沒有遺漏的零件,要及時重新裝好。能做到嗎? 學生分組拆裝與記錄,教師要巡回指導。

5、整理與分析

剛才大家拆裝了喜歡的玩具,探究了其中的奧秘。下面請各組整理一下自己小組的拆裝記錄,分析一下它的動力裝置是什么,它們是怎樣工作的。剛才同學們猜想對嗎?哪些猜對了,哪些沒有猜對?小組之間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小組的探究結果。

6、哪個同學能說一說剛才拆裝玩具的收獲?誰知道電動玩具的動力裝置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發出聲音,會唱 同的歌曲,會發出彩色的光芒?

教師講解:電動玩具里面都有一個電機,它通過導線和電池一起組成一個電路。接通開頭,電機的轉動軸就開始轉動,轉動軸能通過齒輪、連動桿帶動玩具動起來。有些玩具里面安裝了小燈泡、小喇叭,它們可以把電能轉化成光、聲音等。電動玩具里面裝有不同的集成電路,哪些歌曲、彩光都是靠集成電路控制的。

7、剛才有同學把壞的玩具修好了吧?課下,可以仔細研究一下自己的壞玩具,究竟是哪里壞了,能不能修好。如果修不好,它的哪些部件還是有用的,可以當作配件去修理其它玩具。

8、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節課我們將研究小電動機里面奧秘。如果你有舊的電動機或壞玩具的電動機請帶到學校來,我們一起研究。

8

第二課時玩轉電磁鐵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定性地了解電磁鐵的構成和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2、知道電能產生磁,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電磁鐵的應用。 教學重點

由學生對通電后小電機為什么轉動的強烈興趣引人,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提問、猜想與驗證發現通電線圈具有磁性,進而認識電磁鐵,研究電磁鐵。 教學過程

1、學生交流對小電機已有的了解。小電機是電動玩具的主要動力裝置,誰能說一下你對小電機有多少了解。

看來有些同學已經對小電機有了一些了解,知道電池裝反了,電機會倒轉,小電機里面有磁鐵。

2、觀察小電機的內部結構,提出問題,進行研究。

(1)、想探究一下小電機通電后為什么會轉嗎?讓我們打開小電機看看里面的結構吧。打開小電機要注意以下幾點:A、小電機的拆裝難度比較大,很容易拆壞,最好使用無法修好的玩具中的小電機。B、小電機的后蓋和外殼的連接處要用最小的平口螺絲刀撬開,螺絲刀口比較尖銳,要注意安全。C、拆裝時要仔細觀察后蓋和外殼的安裝位置,以便安裝時水會裝反。D、小電機里面有鋼絲卡件取出時用鉗子夾緊,注意不要讓它彈出丟失。

(2)、誰能說一下小電機里面有什么構造?對小電機里面的構造誰發現有什么問題?(學生可能產生的問題有:小電機里面的磁鐵起什么作用?小電機里面的電線為什么要繞成一圈一圈的?小電機里面為什么繞成三組?小電機里面為什么要用磁鐵?)

(3)、同學們的問題有很多,但其中基本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小電機里面的電線為什么要繞成一圈一圈的?”“和小電機里面為什么要用磁鐵?”這兩個問題上,關于這兩個問題請各組同學討論一下,作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利用材料超市里的材料進行研究。

(4)、學生匯報。學生匯報后教師小結:通過探究大家發現,線圈通電后像磁鐵一樣有了磁性,如果在線圈中間加有鐵芯,磁性就會更強。它的磁性是因為通電產生的,所以我們把這種中間插有鐵芯的線圈叫做電磁鐵。

第三課時小小玩具發明家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創新能力。

2、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創新精神。

3、互相交流,對別的小組作品的制作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的靈感,發現已有電動玩具的不足,或把幾種玩具的優點集中在一起,或創作自己的電動玩具作品。在制作過程中要做好記錄,為信息發布會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9 本課分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出示比賽通知,使同學們明確要求。然后集思廣益,進行初步的設計,第二部分是課外制作,教師要關于學生的制作過程,及時了解制作過程,幫助做學生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第三部分評選小組代表作品,讓學生充分做好信息發布會的準備。

(1)、出示比賽通知??煞陆滩闹械?ldquo;通過”以科學老師的身份擬寫一份比賽通知。

(2)、組織發動各小組討論一下計劃創作一個什么樣的電動玩具,讓學生交流各自的創意和設想,然后確立一種或幾種方案。

(3)、各小組把最終確立的方案用圖畫加簡單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商量一個制作方案,小組同學進行分工,收集材料,進行制作。

(4)、制作過程應在課外進行。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制作進度,幫助學生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難,盡量讓每個小組都能拿出自己的創作。

(5)、各小組都制作了自己的電動玩具,下面請各小組同學在小組內展示、介紹、交流自己設計制作的電動玩具,然后通過民主評議的方式從中選出一件優秀作品代表本小組參加全班比賽。如果是小組同學共同的作品要把每個人制作的資料收集在一起,做好信息發布會的準備工作。

第四課時信息發布會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對別人作品的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通過信息發布會與他人交換意見。

2、能及時反思自己的作品,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和建議。 教學重點

信息發布會是一個發布和推廣自己研究成果的活動。讓學生了解和經歷信息發布會,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與交流能力。 教學過程

1、籌辦信息發布會。剛才,各組都評出了自己的優秀作品,下一步就是舉辦電動玩具信息發布會了。信息發布會時間定于5月8日下午第二節課。信息發布會是一個發布信息和推廣自己研究成果的活動。那天,大家不僅可以制作自己的展板,還可以利用教室里實物投影器給大家進行講解和演示,各組的展示時間不超過5分鐘。希望各組做好籌備工作,能充分展示出自己設計的電動玩具的奇妙之處,使大家明白自己的設計思想、制作過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組內同學要做好分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準備。

2、在學生課外籌備信息發布會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準備進度,幫助學生解決制作過程中的困難。教師也要做好組織工作,比如信息發布會場地的安排,每個小組的發布順序,選出信息發布會的學生主持人,連接好實物投影器等。

3、課前同學們都做了信息發布會準備工作,現在開始信息發布會,請主持人上場。(信息發布會大約進行30分鐘)

4、反思與評價。剛才,各小組都在信息發布會上發布了自己的電動玩具信息。對各組的電動玩具設計和制作你有什么建議的疑問可以直接站起來發言。你認為我們舉辦的信息發布會成功嗎?為什么?

5、請同學們以定紙條的形式對剛才各小組的玩具進行評價,寫出它們的優缺點,缺點和自己的建議并分別交給各小組。

10

第四單元

變廢為寶

第一課時 “廢物”知多少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廢物的種類,質量、處理方法的調查活動,做好調查的準備、實施整理分析、完成調查報告等工作。

2、了解我們周圍的廢物的處理方法。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意識到物質的利用會給環境帶來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人對環境負有責任。 教學重點

對我們身邊的廢物進行調查、研究、指導學生完成調查報告。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教師出示教材中的大象漫畫,引導學生對這幅漫畫進行分析??梢詮囊韵聨追矫孢M行分析:圖畫的是什么?它的身體由什么組成?看了這幅畫我們有什么想法?盡可能地讓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感想。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地引入“廢物”這一話題,引導他們體會到***就在我們周圍,并且數量很大,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2、問題交流。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物”是多種多樣的,并且數量很大,引導學生提出一些想研究的問題。學生很自然地聯想到生活中和“廢物”有哪些,是怎樣處理的,讓學生把日常生活中見過或聽過的***名稱、處理方法填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然后組織大家一起來交流。引領學生從材料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廢物,關注 廢物的處理,體驗到保護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性。

3、調查與研究。面對這么我的“***”,只停留在回顧與交流這一層次,學生的認識還比較膚淺,應該讓他們針對這一內容深入地開展研究活動,經歷調查研究的過程。這一五一節不僅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單元教學內容中落實二級目標的重要環節,教師必須充分展開調查活動的過程的教學與指導,把學生的視野從校園、家庭引向更廣闊的天地,為以后的教學做好精心的準備。

首先組織學生討論:要詳細了解廢物的種類、質量和處理方法,我們應采取什么方法進行研究?當學生回答用調查法研究后,進一步追問:調查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在調查研究前應做好哪些準備?需要強調的是,學生在以往的探究活動中,已經初步體驗過調查研究、積累了很多感性認識,所以要啟發學生討論回答以上問題,教師設計了“方法提示”,內容包括:確定調查主題,選擇調查范圍和對象,調查人員的分工,制定調查計劃,搜集和整理事實材料,完成調查報告等。如果學生討論的結果不夠全面,教師可以適時地進行“方法提示”,給予點撥與指導。

接下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實施調查計劃,開展調查活動,特別要提醒和指導學生認真填寫調查記錄表,做好調查記錄,并對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然后指導學生寫出調查報告,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完整的調查報告包括哪些項目。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做到扶放適度,既不能盲目地灌輸,也不能盲目地“放羊”。必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范例,效果可能更好些。

11

第二課時廢物不廢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親歷調查活動,感受廢物有很大的再利用價值,了廢物的處理方法,商討哪種方法更合理、科學。

2、了解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認識這些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3、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以“變廢為寶”為主題寫出調查研究報告,提高表達與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廢物再利用價值和科學處理方法,了解在廢物的再利用中物質發生的變化,有的是可逆的,有的是不可逆的,以“變廢為寶”為題寫一份調查報告。 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教師先引導學生分組利用廢舊卡紙(包裝盒)制作“廢物利用大風車”,并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接著按教材上的提示分組游戲,讓學生充分說說*廢物品的其它用途,選出小組內的優勝者,然后引領學生交流游戲體會,在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體會的過程中,感受到廢舊物品還有許多用途,從而揭示課題“廢物不廢”。

2、調查廢物的再利用。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許多廢舊物品都有重復使用或者回收再利用的價值。教師要引領學生把視野向外拓展,組織學生[實地采訪、調查、查閱資料等,了解廢物的利用價值和科學處理方法,把調查的結果填寫在資料卡上,使學生感受到變廢為寶、處理廢物的方法不斷出現,然后討論:在處理廢物的做法中哪些是科學合理的?哪些還需要改進?最后還可以組織學生把暢想將來處理***的新方法。

3、了解廢物處理中的物質變化。通過上一環節和教學,學生對*廢物的再利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教師要將學生的探究觸角引向更深層次,關注物質在使用和廢物利用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變化。指導學生分析物質的變化,有的是形態上的變化,有的是生成了新的物質。接著組織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把結果記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交流小組內的分析結果。

在學生交流物質變化是哪種變化之后,教師有目的地舉例說明這些變化有的是可逆的,有的是不可逆的。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變化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盡可能地讓學生交流,從中滲透環保教育,培養資源意識。

4、指導學生做好展示研究成果的準備。本課引領學生對***的利用價值和處理方法進行研究,選取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研究成果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為下一課開展研究交流會做準備。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討論選取什么方式來表達研究成果。如果學生想的方式不全面或者比較單一,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提示,以便使學生的表達更加豐富多彩。最后要求學生以“變廢為寶”為主題,寫出垃圾分類處理與利用的調查報告。

12

第三課時“變廢為寶”研究交流會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廢物再利用的價值,滲透環保意識和資源意識。

2、讓學生在研究交流活動中,體驗探究的愉悅。

3、通過經歷調查和交流活動,感染學生樂于用學到和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下感受*廢物再利用的價值和“變廢為寶”的研究,引導學生展示與交流研究成果。 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為了激發學生參與交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材特意設計了“變廢為寶”調查交流會通知旨在創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更加新穎而有吸引力的引入形式。

2、組織研究交流活動。為了對教師和學生和教學活動起到引領作用,教材不僅設計了“變廢為寶”調查研究聊天室、“變廢為寶”宣傳展板、“變廢為寶”小制作展示臺、“使用一次性物品好嗎?”辯論會等交流形式,而且每一形式還配有場景圖,便于課堂操作。

上課前,教師為對學生調查研究展示的成果進行摸底,把同一展示形式的成果適當歸類,劃分好展區,布置好展臺,上課時,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有秩序地進行交流,每到一個展區,參與調查研究活動的學生負責給予介紹。最后,組織學生針對本次交流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從而培養學生保護資源、節約資源的意識,滲透環保教育。

第五單元 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第一課時 尋找微生物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提出問題,學會猜想與假設。

2、在教師指導下,學會搜集資料,驗證猜想方法。

3、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重點

通過“食物品嘗會”活動,學會從提出問題中進行準確的猜想與假設。 教學過程

1、通過“食物品嘗會”提出問題,并能選擇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食物品嘗會”是開啟本單元的一個關鍵活動。組織開展了這個活動,對于后續內容的展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個活動中用到的食品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食物,有條件的學??杉w購買,沒有條件的學??稍谏险n前作為一個作業布置給學生,請學生上這次課時帶來。除了教材中提到的酸牛奶、豆腐乳、泡菜外,其它由微生物“加工”的食品同樣具有這樣的作用。

泡菜是一大類蔬菜經過乳酸菌的乳化作用形成的,許多含碳水化合物較為豐富的蔬菜都可以成為制作泡菜的原料,如大白菜、蘿卜、卷心菜、黃瓜、青椒、橄欖、芹菜、甚至蘋果、梨等等都可以制作成泡菜。我國的南方和北方制作泡菜

13 的蔬菜種類有較大的差異。

為了有利于學生提出問題,“食物品嘗會”要有對比食品:鮮牛奶與酸牛奶,新鮮豆腐與豆腐乳,新鮮蘿卜與泡菜蘿卜等等。

這一教學環節的關鍵是引導學生能夠準確地猜想出微生物參與了食品加工過程。這是能否使學生們“找到”微生物的重點。

2、抓住猜想到的微生物,搜集資料,驗證猜想。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教學教程較為簡單,學生做起來應該得心應手??梢越o學生介紹搜集資料的途徑,比如書籍《十萬個為什么》、報紙《少年報》和上國際互聯網。此外,還有期刊雜志,可引導學生拓寬搜集資料的途徑。

3、歸納出微生物的簡要特征及其包含的類型,在解答“食物品嘗會”提出的問題中,整理分析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這一簡短的教學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連接后面兩個課題的起點,又是學生的興趣點、興奮點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把“微生物”與學生生活中的一個個真實的現象有機地嫁接起來,點燃興趣點,引發興奮點,為探究《人類的朋友》和《微生物的危害》奠定基礎。

第二課時人類的朋友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分析“發面”的實驗數據,知道酵母在發面過程中的作用。

2、觀察、認識酵母菌,知道酵母菌的形態特征。

3、利用多種方法,研究、發現以食用菌為主的更多的有益微生物。

4、利用微生物知識,制作泡菜。 教學重點

實驗證明酵母菌、細菌(乳酸菌)等是人類的朋友。 教學過程

1、把生活常識移入課堂,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知道酵母菌在發面中的作用及影響酵弱菌生長繁殖的要素。“發面”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但把“發面”活動拿到課堂中來,對學生來說卻是一件易事。在做這個實驗前,面與水的比例酵母粉數量的多少,水溫的高低,都需要老師耐心細致地向學生介紹清楚。雖然是生活常識,但對學生來說卻不是一件易事。特別是發面過程中不要用溫度過高的水,水溫過高,會直接影響發面的過程。因為酵母菌不能在高溫中生活。更重要的是,高溫水會傷害學生,如不注意,會燙傷學生。

對發面過程的觀察與記錄,需要事先準備好記錄紙,要不斷提醒學生注意時間,否則從記錄的數據中難以找到規律,“我們的發現”也就不準確了。

培養、觀察酵母菌,實驗可操作性強,學生一定也非常喜歡,但在觀察過程中,需要老師再次重復顯微鏡的使用方法,這既是實驗規則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學生進行的一項養成教育。

2、通過多種方法,研究有益的微生物,了解、發現、交流更多微生物的利用價值。教材中給出了調查、查閱資料和采訪活動等研究活動,其中的調查和采訪等方法,僅在課堂上是完不成的,需要進出教室,走進社會,走向自然。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探究性學習,《課程標準》中給予的要求是:調查生活中的真菌,特別是食用菌種類。因此,教室外的探究應以食用菌類知識為主,可就近調查食用菌生產廠,到農貿市場采訪等等。

教材第62頁的一段圖文對話,其用意是提醒學生,有些菌類很漂亮,但并

14 不是都能食用,有的毒性很強,誤食會危及生命。同時,讓學生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交流更多微生物的利用價值,教材中沒有展開,但卻是重要的教學環節,要拿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發現,交流自己的研究過程,為后面撰寫科學小論文積累材料。

3、制作泡菜,驗證有益菌的價值與作用。這是一個課外“動手做”活動。教材中對制作過程交代得很清楚,在課堂上還要進一步點撥,使學生不僅能親手制作泡菜,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動手,清楚泡菜生產過程中細菌的作用,以及泡菜的營養價值。

第三課時微生物的危害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親身經歷,知道常見的有害微生物。

2、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3、知道怎樣才能與微生物和平共處。 教學重點

尋找微生物危害的證據,討論并思考與微生物和平共處的措施。 教學過程

1、交流曾經遭受微生物危害的親身經歷,并調查影響我們生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病毒)種類,教材上探探感冒后,回憶一段痛苦的經歷。相信人人都會有類似的遭遇或經歷。課堂上,要抓住這一典型事例,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比如,被狗咬傷后打狂犬疫苗,是為了預防狂犬病;長痄腮,要與同學隔離,等痊愈后再上學,目的是避免把病毒傳染經給其他同學;等等。有了這樣的切身經歷,再引導學生獲得相關事實與證據,學生的思路就打開了。降了教材上有的流感病毒、病菌、大腸桿菌之外,學生還會找到各種各樣的證據。在此基礎上總結歸納,填寫常見致病微生物調查表,學生一定會得心應手。

2、知道怎樣與微生物和平共處,避免不應有的危害。2003年驚心動魄的“非典”,2004年春天肆虐的禽流感……發生在學生眼前的一個個高新科技領域的真實事件走進了教材,體現了強烈的生活和時代氣息,通過這樣一個個鮮活的事例,給學生留下一個討論與思考的空間。既然微生物這樣防不勝防,并且我們與微生物擁有共同的生活環境,那么怎樣才能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呢?“接種疫苗,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身體健康。”這只是與微生物和平共處的兩個方面,還有有效的措施,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等。

第四課時我研究的微生物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梳理自己研究過的微生物,整理最有意義的結論或發現。

2、把自己最滿意的研究結論或發現定成格式規范的科學小論文。

3、比較誰的研究論文既規范又全面地表達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學重點

整理在研究微生物的過程中得出的最有意義的研究結論或新發現,寫成科學小論文。

教學過程

15

1、整理研究資料。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已經研究了有益的微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并在學生之間進行了交流。整理資料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前面的研究過程和結論進行系統總結與歸納的過程。

2、撰寫科學小論文,有了材料,這個教學環節最為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掌握科學論文的結構。再就是對材料的聯取舍,把有用的、能證明結論或最新的發現的材料寫進論文里。

3、展示論文。主要對內容和格式兩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這也是表達與交流的一個重要方面。找出不足,才能修正錯誤,不斷進步。

第六單元像不像

第一課時

我像誰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通過經歷完整的家庭成員特征調查活動,強化“在活動的基礎上寫出完整調查報告”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引導學生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有遺傳的,了解遺傳和變異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家庭成員特征調查活動,并寫出調查報告。 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在家庭里,我長得像誰?哪些特征最像?”教學引入就是從這一問題開始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平時的觀察直接回答。由于問題貼近學生生活,同時學生又缺乏有目的、細致的觀察,因此回答起來可能會不全面,但這就是知起點,教師要給予適度的肯定和鼓勵。

2、家庭成員特征調查活動。在前面第四單元《變廢為寶》中,重點培養學生用調查研究的方法開展活動,并寫出調查報告的能力,本單元可以看成是對這一能力的強化訓練。

教學時,從引導學生制定調查活動計劃展開,教材里的樣張只是對教學活動的引領,調查對象,調查時間和步驟,調查的家庭成員的特征等,都要根據每名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確定。接下來的調查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進行,但要提醒學生認真做好記錄。

整理與分析調查活動記錄是教學難點,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契機,教師一定要認真組織,這一環節千萬不能蜻蜓點水,草草了事。建議本環節放在第二課時進行,通過引導學生個人發現、小組交流、集體匯報等教學形式展開探究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教材設計了圖片分析的活動形式,希望能夠對教學活動給予一定的指導。最后,引導學生完成調查報告,并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可以一模一樣嗎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參與“克隆技術能給我們帶來什么”辯論會,了解和體驗辯論會的組織、程序、表達技巧,努力實現二級目標。

2、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克隆技術,關心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教學重點

16 組織學生參與“克隆技術能給我們帶來什么”辯論會。 教學過程

1、閱讀與討論。讓學生閱讀“多利的誕生與克隆技術”,然后引導討論:克隆羊多利與一般有性繁殖的羊有什么不同?克隆技術能給我們帶來什么?通通過過討論與交流,啟發學生認識與繁殖有關的生物技術問題。

2、組織辯論會。對于“克隆技術能給我們帶來什么”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會有一些零碎、模糊的認識,甚至出現不同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組織一場辯論會是很有必要的。辯論會是一種重要的表達與交流方式,但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卻很少經歷,因此,本活動是落實本單元二級目標的重頭戲,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價值。

根據本套教材的編寫思想,探究能力的培養采取自主體驗的學習方式進行。為此,教學時可以逐步提出以下問題:組織辯論會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辯論會包括哪些基本程序?辯論時要注意哪些表達技巧?引導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或者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教材中設計了“方法提示”,旨在對學生適當指導。當學生對上面的問題形成統一認識之后,辯論會正式開始。最后,可以引導學生把活動的感想和觀點記錄下來,會后與同學作交流。

第七單元科學探究成果展示會 第一課時我們觀摩去……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觀摩活動產生興趣。

2、注重觀摩后的收獲交流,選擇喜歡的表達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3、培養學生關心日常生活的科技產品、新事物的習慣,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社會問題。 教學重點

分析成功案例的成功之處。 教學過程

1、參觀引入。引導學生通過觀摩展示廳中論文臺、發明臺中的作品、分析運用了哪些表達與交流方法,通過參觀答辯臺,注意總結答辯的技巧。教學時,提醒學生觀摩前做好各項準備。

2、討論交流。觀摩成果展示會后,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進一步深化小論文、發明報告等撰寫的方法,答辯的內容及其技巧。在此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與交流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第二課時我們的成果展示會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借助觀察后的收獲,選擇喜歡的表達與交流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2、培養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培養學生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重點

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進一步表達與交流的重要性,深化表達與交流的方法。 教學過程

17

1、成果展示。組織學生向大會提交自己的論文、發明報告、調查報告等成果;組成答辯委員會,進行現場答辯。教學中,也可先以小組為單位,然后參與全班的交流,還可以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年級的展示。

2、交流與評價。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評價他人表達與交流的效果,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成果獎和最佳表達獎,并申述評選的理由。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評價不要走向極端,應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學目標:

1.了解新疆人的聰明智慧; 2.知道新疆地域遼闊,氣候干旱; 3.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了解魯明善編纂的《農桑衣食撮要》,坎兒井的由來。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了解新疆地貌特征。

教學準備:音樂素材及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閱讀角——了解魯明善及他的著作《農桑衣食撮要》。

二、進入新課:

1.同學們閱讀“知識窗”

2.引導學生了解坎兒井的由來及作用。

三、知識窗

1、翻開書本的35頁,新疆農業上的發展。

2、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中國-農業認識以及看法。

3、問:為了讓新疆的農業更進一步發展,我們要怎么做? 學生討論并得出答案。

四、活動園

查資料,找一下新疆各族人民興建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五、板書設計:

第10課 農業發展出人才

魯明善 農桑衣食撮要》 坎兒井 地下水引上地上

第11課 科學技術促發展

教學目標:

1.了解新疆科學技術的顯著。 2.知道“克隆”的含義。

3.學會與周圍朋友家人探討科學技術。 教學重點:了解少數民族信息化的進步普及。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向科學靠近。 教學準備:視頻資料及有關參考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閱讀角——打開少數民族信息化大門的吾守爾.斯拉木院士。

二、知識窗

1.閱讀北山羊的克隆實驗,了解新疆克隆實驗取得的重大進展。 2.新疆加快科技事業的發展,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取得了一批創新型科研成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分組討論,請小組長代表發言。

小結: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多變化。新疆各族人民積極進取,用勤勞和智慧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三、活動園

查一查,新疆還有哪些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在班里給同學們介紹他們的事跡和成果。

四、板書設計:

第11課 科學技術促發展 打開少數民族信息化大門 北山羊的克隆實驗

第12課 民間文學集智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進一步知道民間文學題材的多樣性。

能力目標:學會欣賞內容豐富的文學形式。

情感價值: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者的情感和理想。 教學重點:學會欣賞內容豐富的文學形式。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者的情感和理想。 教學方法:示范法 觀察法 談話法 課 型:新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阿凡提的故事嗎嗎?

你們知道阿凡提的 故事象征的什么嗎?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民間文學集智慧。

2翻開書第39頁一起學習閱讀角阿凡提的故事。

3請學生自己讀一遍故事內容。

4 指名請學生分段讀,并思考講了阿凡提的什么 故事? 5 小組內討論交流,并請小組代表做好發言備。

6 班內小組代表反饋,知道阿凡提是智慧的象征。

他的故事揭露了統治者的殘暴、貪婪,嘲笑 了為富不仁的愚昧 、無知,體現了勞動人民智 慧、樂觀、豁達向上、富裕智慧和正義感的優秀 品質。

三、結課

小結: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在新疆這個地域 遼闊的民族眾多的廣袤土地上,既有對平凡人物 的贊美,也有對英雄獨特的表達方式,贊揚了英 雄的勇敢、智慧和奮斗精神。

作業設計:把今天學的知識說給自己的好朋友或爸爸、媽媽聽。 第13課 歡迎您到我家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熱情好客是新疆 各族民族共同特點,知道新疆是個好地方。

能力目標:知道新疆的地方特色。

情感價值: 培養做一個學生熱情、真誠、好客的新疆人。 教學重點:了解新疆的飲食文化地域特色。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熱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 教學方法:示范法 觀察法 談話法 課 型:新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想不想邀請外地的朋友到我們新疆做客? 你們知道我們新疆人事怎樣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嗎?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歡迎您到新疆來。

2翻開課本一起學習閱讀角我的新疆行。

3請學生自己讀一遍故事內容。

4 指名請學生分段讀,并思考新疆人是如何招待朋友的?

5 小組內討論交流,并請小組代表做好發言備。

6 班內小組代表反饋,哪些現象表現了新疆人熱 情好客。為什么說朋友的這一趟新疆行,心靈、 行囊都收獲滿滿,請同學們回答問題。

三、結課

小結: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說乎!”熱情好客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特點。 每一位來新疆的 人,不僅可以享受鮮美的瓜果、 可口的美食,而且還欣賞傳統的工藝品、具有民 族風格的歌舞,更會被新疆人的熱情真誠好客打 動,都會感慨的說新疆是個好地方。

作業設計:學唱歌曲 甜甜的歌兒迎賓客

第14課 五湖四海是朋友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新疆生活著許多外國朋友

能力目標:知道新疆有哪些國家的留學生。

情感價值: 感受新疆獨特的風光和文化魅力。

教學重點:了解新疆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元的民族文化。 教學難點:繼續培養學生熱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 教學方法:示范法 觀察法 談話法 課 型:新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在新疆有哪些國家的留學生嗎?

你們知道知道他們為什么留在新疆嗎?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湖四海是朋友。

2翻開書46頁一起學習閱讀角在新疆生活得外國 留學生。

3請學生自己讀一遍故事內容。

4 指名請學生分段讀,并思考新疆有來自哪些國 家的留學生?他們為什么會選擇留學在新疆?

5 小組內討論交流,并請小組代表做好發言準備。

6 班內小組代表反饋,近二十年來,新疆累計接 受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馬來西亞等等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5000名六學生。

7 教師問:這些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答:省略

三、結課

小結: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新疆以獨特的風 光和文化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他們看 到新疆的變化,也帶走了在新疆的見聞,讓全世 界都感受新疆的變化和新疆人的熱情。

作業設計:如果有外地來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家人會怎樣接待他呢?

第15課 互相尊重講禮貌

知識目標: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地方

能力目標:知道新疆有哪些民族共同生活。

情感價值: 感受新疆得民族團結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了解新疆的大地上生活了多少個,各民族之間互相尊重將禮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互相尊重講禮貌。 教學方法:示范法 觀察法 談話法 課 型:新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在新疆生活著哪些民族嗎? 我們身邊有哪些民族的學生?

不同民族的人們在一 起生活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略)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互相尊重講禮貌。

2翻開書48頁一起學習閱讀角回族大媽白秀珍家的春節。

3請學生自己讀一遍故事內容。

4 指名請學生分段讀,并思考回族大媽白秀珍家里生活著多少個民族?

他們為什么能夠團結友愛的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

二、新授

5 小組內討論交流,并請小組代表做好發言準備。

6 班內小組代表反饋,白秀珍大媽的家庭是有回、哈薩克、漢、維吾爾、俄羅斯、塔塔爾、達斡爾七個民族組成的43個人的大家庭。

這個大家庭溫暖團結友愛,和諧的種子感染著每一個人。

7 教師問:同學們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維護民族團結?

學生答:省略

三、結課

小結: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我國是禮儀之邦, 只要講究禮儀,事情就會做得恰到好處。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就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作業設計:如果有外地來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家人會怎樣接待他呢?

第16課 大家來跳新疆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新疆文化生活,居住在這里的各民族都能歌善舞。

能力目標:知道新疆舞蹈的發展,感受新疆舞的獨特魅力。

情感價值: 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的新疆人。 教學重點:了解新疆是一個“歌舞之鄉”這里居住的民族都能歌善舞。

教學難點:了解新疆舞蹈的發展,感受新疆舞的獨特魅力。 教學方法:示范法 觀察法 談話法 課 型:新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在新疆是一個“歌舞之鄉”嗎?

你們喜歡新疆的音樂和舞蹈嗎?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六單元能歌善舞的新疆人大家來跳新疆舞。

2翻開書50頁一起學習能歌善舞的新疆人。

3請學生自己讀閱讀角各民族共跳廣場舞。

4 指名請學生分段讀,并思考廣場舞蹈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好處? 新疆有哪些著名的廣場舞?

5 小組內討論交流,并請小組代表做好發言準備。

6 班內小組代表反饋,廣場舞凈化的是心靈,美化的卻是世界。像《黑走馬》、《蒙古舞》抒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7 教師問:新疆舞蹈藝術發展的歷史和影響?

學生答:省略

結課

小結: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新疆舞蹈藝術歷史悠久,遠在西漢時期,新疆于瞋樂,健舞等西 域舞樂傳入新疆,又通過中原傳入日本等鄰國, 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業設計:課余時間組織一次活動,大家一起學跳新疆舞,感受各民族舞蹈的獨特魅力。

第17課 新疆歌曲傳四方

教學目標: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賓及他的音樂作品。 2.了解新疆各民族民歌。

3.學會欣賞各民族民歌優美動聽的旋律。 4.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新疆民族民歌,培養學生欣賞民族歌曲的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培養學生欣賞各民族民歌優美動聽的旋律。 教學準備:新疆民歌的音樂素材以及一些圖片。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引入新課

播放歌曲達坂城的姑娘,欣賞完后問: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有人會唱嗎?會的同學給大家唱一下。

幻燈片出示王洛賓的圖片以及歌曲與他的簡介讓學生了解。 二.知識窗

將學生分為四人小組,選一組代表朗讀知識窗新疆民歌。讓學生給他改正錯誤并請其他組學生評價。

問:從他剛才讀的這篇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歌曲的伴奏樂器有哪些? 著名的民族民歌有哪些?

小結:新疆是個多民族地區,這里有很多少數民族,他們能歌善舞,所以新疆有“歌舞之鄉”之稱,新疆各民族民歌優美動聽,主要伴奏樂器有手鼓、冬不拉、熱瓦甫、鐵鼓等。還有好多流傳全國的民歌。所以同學們生長在新疆這片土地上,更應該多多學習咱們的新疆民歌。

三.活動園

同學們都知道哪些民族的歌曲和樂器,互相說說,會唱的學生給大家唱一唱。 四.板書設計: 第十七課 新疆歌曲傳四方

達坂城的姑娘 西部歌王王洛賓

第18課 歌舞人才代代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新疆人才輩出,產生一大批演奏家、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

能力目標:知道新疆快樂的舞者 康巴爾汗,能夠了解他的故事,知道他的著名作曲。

情感價值: 培養一代代新疆人,成為新疆文化繼承和發揚者。 教學重點:了解新疆新疆快樂的舞者 康巴爾汗。 教學難點:了解新疆音樂舞蹈藝術的發展。 教學方法:示范法

觀察法 談話法 課

型:新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嗎在新疆歌舞人才代代出,你們知道快樂的舞者康巴爾汗嗎?

你們知道他的故事嗎?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歌舞人才代代出。

2、翻開書57頁一起學習歌舞人才代代出。

3、請學生欣賞《阿娜爾汗》、《劃船區》,然后自己讀閱讀角快樂的舞者康巴爾汗。

4 、指名請學生分段讀,并思考為什么一說到新疆 舞蹈家就想起康巴爾汗?

你們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他還受到哪位國家領導領導人的接見?

5、 小組內討論交流,并請小組代表做好發言準備。

6、 班內小組代表反饋。

7、教師問:新疆產生哪些音樂家?

他們為新疆藝術作出哪些貢獻。

學生答:省略

三、結課

小結: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新疆不僅有一批老藝術家,還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才。

上一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下一篇: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