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護理實訓總結范文

2023-07-13

護理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1 實驗儀器、設備損壞原因

針對我院實訓中心實驗儀器、設備損壞的情況, 分析原因具體有以下幾種。

1.1 學生缺乏愛護公共財產的意識

學生愛護公共財產意識的欠缺主要表現為實驗器械的遺失。學生在上實驗課前需從實訓中心領取實驗器械, 準確記錄交接實驗器械的數目。學生在上實訓課時由于缺乏保管意識, 不填寫交接記錄, 送回實訓中心時數目不清, 導致個別實驗器械丟失;學生對實驗器械保管和愛護意識不強, 導致實驗器械容易掉落損壞, 如在婦產科護理實訓中, 學生觀看或測量骨盆模型時將模型墜地斷裂;學生在母嬰分娩模型上任意刻畫, 導致實驗模型面目全非。

1.2 學生對實驗儀器使用不熟練

學生對實驗儀器使用不熟練主要為初次操作時, 如進行中心吸痰練習時負壓瓶內液面過高, 學生不會倒出負壓瓶內的液體, 結果導致液體進入中心負壓裝置內;插入中心壓力表時對接不當, 折斷對接頭;使用氧氣筒給氧時扳手擰開過度, 導致扳手散落。

1.3 學生對操作手法不熟悉

學生對操作手法不熟悉體現在學生觀看教師示教時不仔細。如學生練習中心給氧時氧氣表托住不穩, 導致氧氣表墜地折斷;在進行中心吸痰時按壓中心負壓裝置方向沒有垂直按壓, 將負壓裝置的蓋子損壞, 壓片不能彈出。

1.4 任課教師沒有強調使用注意事項

實驗室有很多器材昂貴, 教學時教師不強調, 學生見到精密器材和仿真模型時非常好奇, 經常將器材拆分查看。徒手心肺復蘇是護理核心技術之一, 心肺復蘇在多門課程中訓練, 而挪威制造的心肺復蘇模型“anny”價格昂貴, 達2萬多元。授課教師若未強調模型的昂貴, 學生易趁教師不注意時拆看模型;教師若未強調使用注意事項則易致此模型氣囊吹破, 仿真人的衣服拉鏈脫落, 仿真人模型的肢體離斷等。

1.5 儀器設備沒有操作使用程序

如電動吸引器負壓的調節過度, 造成壓力調節失敗的假象, 使儲液瓶內液體過多進入馬達致電路短路;我校實訓中心有近50個仿真人體模型, 這些模型常用于輸氧、吸痰、鼻飼、導尿、晨晚間護理等操作練習, 模型在反復練習和搬運中損壞嚴重, 模型肢體、頭部脫落, 致鼻飼時鼻胃管插不進。

1.6 實驗帶教教師不夠重視

如教師未強調輸氧操作和灌腸操作時玻璃接頭是易碎品, 部分學生練習時易出現頻繁將玻璃接頭墜地的現象。測試時教師若未強調血壓計的開關為水銀開關, 部分學生練習時易將血壓計水銀倒出, 致使水銀槽內水銀不足等。

2 對策

針對我院常見的實驗儀器損壞的問題, 根據損壞的原因采取相對應的方法。

2.1 培養學生養成愛護公共財物的良好品質

在實驗室應強調愛護公共財物的重要性。我們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 就應該將節約意識貫穿在實驗過程中, 損壞公共財物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同時影響了下一班的正常學習。愛護公共財物是每位學生應盡的責任, 養成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有助于學生提高其職業信譽。

2.2 課堂強調使用程序和方法

所有有實驗課的教師在第一堂實驗課時應首先強調實驗室器材的管理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對每一次實驗課要使用的器材應強調其使用程序和方法, 尤其是某些貴重設備或精密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如心電監護儀、人工呼吸機、除顫儀等。

2.3 設備上張貼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

學生練習時可將注意事項掛放在儀器上, 方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隨時查看;實驗教師班班強調用法和跟班帶教, 在學生動手操作前再強調一次操作程序和重點注意事項, 并在實驗中隨時觀察, 及時注意學生的使用情況。

2.4 制訂經濟賠償制度

制訂經濟賠償制度, 通過一定的經濟賠償提高學生對貴重器材的重視。經濟賠償制度應具體到賠償比例、賠償數額。學生在損壞貴重設備或儀器后學??墒杖∩倭康慕洕r償, 將費用用于臨床設備的保養上, 也讓學生認識到損壞東西進行賠償是其應盡的責任。

2.5 小組責任制

在小組責任制中我們將上實驗課的班級分成22個小組, 每組實驗器材準備一份, 設立一名責任小組長, 器材的保管和使用注意事項由責任小組長負責, 實驗后由責任小組長對實驗儀器、設備進行整理、清點。

2.6 科代表、班干部責任制

有些實驗課一個班級需要2處或更多實驗教室, 學生分散練習。在實驗教師本來不多的情況下, 器材管理很難到位。我們采取科代表、班干部負責制, 每間教室設一名班干部管理實驗小組長, 實驗小組長管理小組成員。練習前后由班干部和實驗教師進行交接, 清點數目。

3 結果

在開放實驗室時, 通過以上措施我們收到非常顯著的效果, 器材的損壞和遺失率由27%下降到了11%。

我們通過對護理實驗室物品損壞原因進行分析, 采取相應措施后,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避免了對國家財物和資源的浪費, 同時也加強了對學生的管理。實驗器材管理在交接、使用及賠償過程中做好登記工作是我們建立和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前提, 同時也是做到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責任明確的前提條件[2]。通過以上措施我們提高了實驗室的工作效率和實驗器材的使用率, 保障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 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 加強了學生的公共道德意識, 進一步明確了崗位職責和工作程序, 同時加強了學生對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對醫療糾紛的防范意識。

參考文獻

[1]陸秀花.護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J].當代護士 (綜合版) , 2006, 3:26~27.

護理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1.教學方法方面

目前, 我校的護理教法雖提倡以學生為主, 教師為主導, 但在實訓課上多以老師準備好用物, 雖然在課前會給予案例或情景, 但實際上還是以“示范—練習—指導”這樣的流程進行教學。老師過分強調操作程序的精確性、操作動作的規范性, 導致學生在上課時死記操作流程、練習時“照方抓藥”地模仿, 限制了學生思維的開發, 使護生雖能做到嚴謹但不靈活, 雖規范但無創新, 缺乏應變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進入臨床后對應急事件缺乏應變反應能力。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 始終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時時處處為病人著想, 幫助病人解除病痛之苦。[2]在以往上實訓課時, 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操作程序, 但如果出現超時情況時, 還是讓學生把整個操作程序完成, 在實訓考核中對超時的學生扣分相對較為寬松。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自我創新以及提高就有所欠缺。

2.實訓設備方面

隨著現在醫療條件的提高, 學院的教育水平提高, 對實訓課的設備也不斷提高, 先進的醫療器械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疾病, 所以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讓學生早接觸、早學習, 有利于學生學到最先進的臨床護理技術, 以后才能更好的適應于醫院的環境。但我院護理實訓場地面積過小, 實訓設備不齊全, 目前實訓教學基地只是普通教室, 床位數為10張, 平時學生上課練習時分為10組, 平均每組3~4人, 這顯然增加了學生輪換練習的周期, 練習的機會相應減少, 這樣的教學條件不利于學生很好的練習, 護理實驗室是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的重要場所,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先進的實訓室以及先進的實訓器材對學生技能訓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二.解決對策

1.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學習的方式方法, 在這個方式方法中教師是引導, 引導學生如何學習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實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 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開的狀況, 將課堂移至實驗實訓中心, 理論與實踐教學合二為一, 教學做相互結合、相互促進。[4]操作示范是護理實訓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 實訓教師在操作示范過程中, 要按照實訓指導教材的要求進行, 示范過程中要邊演示、邊講解, 把每一步都仔細講清楚, 在示范過程中放慢動作, 以放慢的速度為學生演示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在示范結束后, 可以詢問學生或通過在示范過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訓考核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一個重要方式, 是促進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5]實訓課開始課前回顧十分重要, 開篇提問,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與學生一起回顧上一堂的實訓內容, 比如導尿術, 可以詢問其操作的目的、操作的要求、操作的注意事項等等, 加深學生對此項操作的記憶力, 增強學習的氛圍, 防止實際操作不懂裝懂, 導致學習不良的后果。

2.改善實訓環境, 我院實訓中心加大投資, 創建了現代化的模擬病房, 購置了各種新型的實訓設備。先進、充足的實訓設備保證了每名學生都能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全面的基礎護理實訓操作, 使學生的護理操作水平不斷提高, 縮短了和臨床的差距。學生面對模型人自言自語, 進行自我介紹或交流, 感覺自己好可笑、好尷尬, 學生只會照著教師的話死搬硬套, 不帶感情而無一點真實感。護理技術操作中凡能在真人身上做的操作, 盡可能在真人身上實施, 創設真實的疾病環境, 學生通過真人、真景、真練護理實訓教學, 變單一訓練為混合病例模擬訓練, 增加了多種病情的情境模擬, 縮短了護理教學和臨床護理實踐的距離。

三、結束語

為了提高護生技能操作的綜合質量, 必須改變目前《護理技能操作實訓手冊》和考核標準中的“頭重身重腳卻輕”的情況, 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很好適應護理技能訓練教學, 應利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實訓器材才是提高實訓教學的最好方法。在新型的設備上教師可邊講解邊示范, 重點地觀察, 獲得最佳效果, 學生也能很快的接受, 更重要是接觸了新模型更能有效的練習操作。教師除了要加強對護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外, 更要嚴格要求自己, 自己的言行要符合護理倫理規范, 身教重于言教, 努力做好學生的楷模。在具體教學中, 教師應根據具體專業的教學內容, 創造性地靈活運用, 充分體現“做中學, 做中教”的教學理念, 真正提高實驗實訓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邢彩珍熊振芳.護理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光明中醫, 2012, 27 (9) :1911-1913.

[2]梁霞.護理實訓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 2010, 28 (11) :70-72.

[3]羅惠琴, 朱曉丹, 李抗, 等.護理學基礎實訓室開放管理的探討[J].護理實踐研究, 2010, 7 (1) :80-81.

[4]范鳳華, 苑廣霞, 張成蘭.淺談如何上好內科護理實訓課[J].職業技術, 2015, 179 (5) :059-060.

護理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1、綜合穿刺模型(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穿刺包。腹膜透析模型

2、除顫儀、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診斷床

3、血糖儀、胰島素筆等配套設備

4、霧化器、三腔二囊管、搶救車、生命體征測量工具

5、內科實訓室墻壁上可以掛展板:展示典型內科疾病的預防措施和健康教育,比如支氣管哮喘、冠心病等。

護理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我校普通全日制(中職)助產專業2007級170名學生,均為女生,平均年齡17歲,分為3個班,每班56~57人。

1.2 方法

1.2.1 確定教學項目

將護理專業技術實訓中的實驗教學內容分為5個大項目。(1)生活護理:備用床準備、麻醉床準備、臥床病人床單更換、壓瘡的預防和護理、特殊口腔護理。(2)生命體征的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測量及繪制,體溫計的消毒。(3)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無菌技術操作、隔離技術基本操作。(4)診療技術:皮內注射、皮下注射、肌內注射、靜脈注射及藥物過敏試驗方法、周圍靜脈輸液方法。(5)各種置管病人的護理:鼻飼病人護理、灌腸操作、女病人導尿、氧氣吸入、吸痰護理。

1.2.2 模擬情景教學方法

每個操作項目分為5個步驟:(1)篩選簡要臨床案例;(2)將案例進行分析,并作適當的點撥與指導;(3)制訂計劃并示教;(4)將全班學生分成20個小組,每組2~3人,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互飾病人和護士,完成操作項目,教師巡視指導;(5)師生共同進行操作測評,每個項目均安排2~3學時進行練習。

2 結果(見表1)

表1顯示,采用模擬情景教學法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實踐能力明顯提高。

3 討論

中職生年齡較小,學習主動性差,學習方法不當[2]。雖然經過醫學基礎知識和專業課程的學習,他們已經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有限。在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中采用模擬情景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將專業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平臺,學生可根據教材上的案例去思考,如同直接面對一位病人,鮮活的案例拉近了學校和醫院的距離[3],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增強了實踐能力。

3.1 以學生為主體并按護理程序進行護理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中采用模擬情景教學法證明了這一點。開設此課程是在第二學年的第二學期,此時學生已完成絕大多數課程的學習,即將進入臨床實習階段。通過模擬情景教學法,把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技術操作相結合[4],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內容。護理專業技術實訓的每一章都是先讓學生熟悉案例然后進入護理程序。如:首先分析病人病情,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確定病人的合作程度和自理能力。然后進行用物準備;細分操作步驟,教師對操作難點再次演示,并請一名學生回示,其他學生觀看并指出存在的問題,教師指正。接著學生互飾病人和護士進行模擬訓練,教師巡視指導,進行個別指正。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講評。實踐證明,采用此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護理技能。

3.2 緊密結合案例并按病人需求實施人性化護理

在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中采用模擬情景教學法,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互飾病人和護士,可以對如何與病人進行溝通有較為深刻的體會,對操作技術的完成更富人性化。加強對學生人性化護理意識的培養,是教育與臨床接軌的必然要求[5]。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不僅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過程,也是在技術操作中融入人性化護理內涵,使技術操作與人文關懷緊密結合的過程。通過實訓不僅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條件,而且使學生在模擬的臨床情景中護理病人,給學生提供了在臨床情景中思考和決策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護理技術必須以人文關懷為基礎,以病人為中心,這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將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建立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模式。方法 采用模擬情景教學法, 結合臨床案例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實施整體護理。結果 模擬情景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實踐能力。結論 在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中采用模擬情景教學法, 給學生提供在臨床情景中思考和決策的機會,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關鍵詞:助產專業,護理專業技術實訓,護理技能

參考文獻

[1]張美玲.護理專業技術實訓[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林細吟, 尤黎明, 萬麗紅, 等.護理本科生護理學基礎技能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J].中華護理教育, 2009, 6 (7) :298~300.

[3]劉巍, 劉玉錦.護理專業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華護理教育, 2009, 6 (3) :134~136.

[4]黃允香.強化集中示范在中職護生護理程序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 2009, 6 (2) :93~94.

護理實訓總結范文第5篇

肺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兒肺炎的病原、病理生理及預防措施。

二、熟悉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處理。

三、掌握肺炎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地點】兒科病室,教學綜合樓。

【時數】2學時

【教具】輸氧設備,聽診器,體溫計,病例。

【見習內容及方法】

一、教師帶領學生見習典型急性支氣管肺炎病例。

(一)詢問病史重點:

1. 發病誘因:受涼史,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觸史。

2.詢問疾病的發生經過,如發熱(體溫變化、熱型)、流涕、鼻塞、打噴嚏、咽痛、咳嗽性質,氣促、發紺、呼吸困難及中毒癥狀,煩躁不安與精神萎靡、抽搐、嘔吐、腹脹、腹瀉等。

3. 既往健康情況:佝僂病、營養不良、結核病或結核感染、先心病等病史,是否?;己粑栏腥炯膊〉?。

4. 免疫史:詢問卡介苗接種情況。

(二)體查要點:

1.注意發育營養狀況,精神狀態,病容,呼吸頻率、節律、深度,呼吸與脈搏比例,鼻翼扇動、三凹征、發紺等;觀察流涕、鼻塞、咳嗽情況,重癥病人應測血壓。

2. 注意病變體征(粗濕羅音、細濕羅音、哮鳴音等)。

3.注意腹部有無腹脹,肝脾大小、質地、壓痛、腸鳴音及心臟情況。

二、通過病例分析了解支氣管肺炎的

(一)實驗室檢查:

1. 周圍血象應注意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是否增加或降低。

2.重癥時血氣分析的變化。

3.病原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細菌培養、肺炎支原體分離鑒定;血清學檢查等。對重癥肺炎或有膿毒血癥表現者,應作血培養或局部分泌物培養。

(二)主要癥狀體征,重癥肺炎的臨床表現(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腦病、中毒性腸麻痹等)及主要治療。

三、由教師帶領學生制定肺炎的護理計劃。

【思考題】

一、試述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時抗生素的使用原則及療程。

二、闡明重癥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表現。

三、試述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指征。

四、如何識別肺炎的并發癥。

【病案分析】

患兒,女,3歲,因持續高熱、咳嗽、氣促2周入院?;純翰∈枷丛枋軟?,咳嗽,為單聲咳,喉中有痰鳴,持續發熱39~40℃至入院時不退,同時伴有氣促。在外院已用青霉素、氨芐青霉素10天未見效,起病來無吐瀉及抽搐。體查:T39.8℃,P150次/分,R50次/分,Wt 9kg。精神差,氣促,面色較蒼白,鼻翼扇動,口周發紺。咽部充血,頸軟。有少許濕羅音。心率150次/分,心律齊,心音可,未聞雜音。肝肋下3cm,質地軟,脾未捫及。無腦征。血象:WBC

9/13.5*10L,N 0.70,L 0.30。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⑴患兒的臨床診斷

⑵制訂一份護理計劃

※<標題二>

《兒科護理學》臨床見習大綱

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兒(包括足月兒、早產兒、過期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正常體重兒、巨大兒、小于胎齡兒、大于胎齡兒、高危兒)的定義、生理特點和護理。

二、掌握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鑒別要點。

三、熟悉病理性黃疸常見的幾種病因及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特點。

四、掌握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的臨床特點。

五、掌握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的診斷與處理。

【地點】新生兒病房

【學時數】2學時

【教具】帽子、口罩、拖鞋、棉簽、聽診器、經皮膽紅素測定儀

【見習內容及方法】

一、由教師帶領學生復習各種新生兒的定義(最好采用多選題方式討論復習)。

二、每個同學穿好隔離衣,戴好口罩、帽子,在新生兒病室門前換鞋,進入新生兒病室參觀新生兒的護理。

護理內容:

(一)保持室溫在18~22℃,相對溫度40~50%。

(二)每天全身沐浴一次(注意保護臍部、眼、耳)。

(三)臍部護理:先用2%碘酊消毒臍孔,再用75%酒精涂擦一次,若臍帶已干燥,可用消毒剪刀斷臍。

(四)臂部護理:沐浴后擦干臂部并涂鞣酸軟膏。

(五)密切觀察新生兒一般情況(包括精神狀態、哭聲,有無黃疸,胎便及小便情況等),若發現傳染病及時隔離。

三、教師示教足月兒與早產兒外觀上的區別,新生兒體溫、呼吸、心率、皮膚、粘膜、口腔、臍帶、大小便、神經反射的特點以及新生兒的幾種特殊生理狀態(生理性黃疸、乳腺腫大、假月

經)。

四、參觀母嬰同室,了解母乳喂養的優點及方法。

五、觀察出現黃疸的新生兒,并根據黃疸出現的時間、程度,持續時間,消退時間,全身情況判斷新生兒黃疸屬生理性抑或病理性,并討論理由。

六、由教師在新生兒??撇》拷o學生介紹溫箱的使用、蘭光治療儀的使用

七、由教師帶領對母嬰同室的母親進行相關健康指導

八、一般介紹新生兒呼吸管理的內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氧療法及輔助呼吸)。

【思考題】

一、 圍生期、新生兒期的定義是什么?

二、新生兒的膽紅素代謝有什么特點?

三、小兒出溫箱的條件是什么?

四、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

五、母乳喂養的優點?

六、 如何鑒別引起新生兒呼吸障礙的各種疾病?

【病案分析】

張小毛,女,1.5天,發現皮膚黃染20小時入院,系第一胎,足月平產,于生后12小時發現患兒皮膚黃染,不燒,不嘔,無抽搐,吃奶尚可,解胎便1次,尿色深。

PE:T37℃(肛),R35次/分,心率120次/分,足月新生兒貌,哭聲宏亮,全身皮膚及粘膜中度黃染,未見皮疹及出血點,鞏膜明顯黃染,口唇不紅,咽部正常,心肺正常,腹平軟,肝右肋下1.0cm,脾未及,臍干燥,脊柱四肢無畸形。

血常規:Hb 100g/L,WBC 14.0×109/L,N 0.35,L0.45,Pt 350×109/L

血生化:肝功能正常,HbsAg(-), 血清總膽紅素,18mg/dl (307.8umol/L),直接膽紅素 1.0mg/dl(17.1umol/L)。

問:1. 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2. 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上一篇:發動機實訓總結下一篇:證券實訓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