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課程設計學生總結范文

2023-07-29

課程設計學生總結范文第1篇

1 / 29

目錄

目錄 ....................................................................................................................................... 1 設計任務書 ............................................................................................................................... 2 課程設計任務 ........................................................................................................................... 2 程序功能實現: ....................................................................................................................... 3 1.程序主體 ............................................................................................................................ 3 2.流程圖: ............................................................................................................................ 4 3.模塊說明 ............................................................................................................................ 4 3.1、主菜單四個選項 ...................................................................................................... 4 3.

2、教師功能菜單 .......................................................................................................... 5 3.3、學生功能菜單 .......................................................................................................... 5 3.

4、查找菜單 .................................................................................................................. 6 4.源代碼及說明 ................................................................................................................. 6 4.1、listStuTea 類 ............................................................................................................ 6 4.

2、Menu 類 ................................................................................................................ 10 4.3、StudnTeach 類 ....................................................................................................... 16 4.

4、Student 類 ............................................................................................................. 19 4.5、Teacher 類 ............................................................................................................. 19 4.

6、Person 類 ............................................................................................................... 20 4.7、lkExecption類 ........................................................................................................ 21 4.

8、MainStuTea類........................................................................................................ 23 5.操作方法和測試結果 ...................................................................................................... 24 5.1.1、教師信息顯示 ..................................................................................................... 24 5.1.

2、教師信息添加 ..................................................................................................... 24 5.1.3、教師信息刪除 ..................................................................................................... 25 5.1.

4、教師信息查找 ..................................................................................................... 26 5.2、學生菜單實現 ........................................................................................................ 28 6.設計體會 .......................................................................................................................... 28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 / 29

設計任務書

問題描述:

編寫程序對大學里的人員進行管理。大學里的人員主要由學生、教師和在職進修教師(既是學生又是教師)組成,各類人員均有姓名、電話和住址等信息,學生另有所屬專業信息,教師另有所在系部、授課信息及工資信息,在職進修教師具備以上各類人員的信息。

要求:

1、設計Person類,保存各類人員均有的姓名、電話和住址等信息。

2、設計Student類或接口,繼承Person類,并添加所屬專業班級信息。

3、設計Teacher類接口,繼承Person類,并添加所在系部信息,授課信息及工資信息。

4、設計StudenTeacher類,繼承Student類接口和Teache類接口。其具備以上各類人員信息。

5、把創建的所有StudenTeacher對象按照其所屬系部依次組織在一個文件中方便查詢、修改、刪除及添加等操作。

6、對各類的對象進行信息輸入操作,輸入信息包括該類對象的所有信息。

7、對各類的對象進行輸出操作,顯示輸出該類對象的所有信息

課程設計任務及設計人

設計任務: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課程目的:

1、復習、鞏固Java語言的基礎知識,進一步加深對Java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2、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既動手又動腦,獨立實踐的機會,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鍛煉學生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適應實際,實踐編程的能力;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3 / 29

3、培養學生在項目開發中團隊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及能力。

課程要求:

1、對系統進行功能模塊分析、控制模塊分析正確,符合課題要求,實現相應功能;可以加以其他功能或修飾,使程序更加完善、合理;

2、系統設計要實用,編程簡練,可用,功能全面

3、說明書、流程圖要清楚

4、記錄設計情況(備查,也為編寫設計說明書作好準備);

5、要求采用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及鋸齒型書寫格式,要求上機調試通過和按設計報告格式。

6、本設計需要實現Java的面向對象開發運用到的有Java的接口,Java的繼承,Java的異常處理,Java類的封裝。能夠在異常輸入的情況下,能正確處理。最后得到正確結果。

程序功能實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按照課程的要求實現學生和教師的基本信息的錄入。 把輸入的教師和學生信息顯示出來。

有姓名和專業兩種查找方式去分別把老師和學生的信息查找并且顯示出來。 刪除選項可以刪除相應學生和老師信息。

用switch語句實現菜單功能,字符界面做到簡潔清晰

異常處理處理錯誤的輸入并且返回錯誤的提示,更正后填入正確數據。

1.程序主體

1、 設計分析:

1.1、 實體是實現程序思想的主要方式,首先應該分為學生和老師2個入口,分別做查詢和信息添加、顯示、刪除和查找的功能。

1.2、 學生和老師的信息輸入考慮要求多名信息考慮用對象數組去實現。但是對象數組的刪除不是本學期的內容。且排序麻煩??紤]用其他方式實現信息錄入,查閱相關信息發現可以使用list對象實現信息錄入和刪除。

1.3、 菜單使用switch語句實現菜單功能,菜單的相互調用實現功能的循環。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4 / 29

2.流程圖:

3.模塊說明

3.1、主菜單四個選項

學生入口: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5 / 29

這個模塊與學生功能模塊相連。

教師入口:

這個模塊與教師功能模塊相連

顯示全部信息:

這個模塊顯示所有的老師和學生信息

3.2、教師功能菜單

顯示教師信息:

這個模塊顯示輸入的教師信息,如果不存在提示輸入信息

添加教師信息:

這個模塊添加教師基本信息

刪除教師信息:

這個模塊按照序號刪除教師信息,如果不存在提示信息輸入

查找教師信息:

按照姓名和專業查找教師信息

返回上一級菜單: 返回主菜單

3.3、學生功能菜單

顯示學生信息:

這個模塊顯示輸入的教師信息,如果不存在提示輸入信息

添加學生信息:

這個模塊添加教師基本信息

刪除學生信息:

這個模塊按照序號刪除教師信息,如果不存在提示信息輸入

查找學生信息:

按照姓名和專業查找學生信息

返回上一級菜單: 返回主菜單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6 / 29

3.4、查找菜單

按照姓名查找:

查找模塊,按照姓名查找,如果不存在則提示輸入信息。 按照專業查找:

查找模塊,按照專業查找,如果不存在則提示輸入信息。

返回上一級菜單: 返回主菜單

4.源代碼及說明

4.1、listStuTea 類

用來實現學生和教師數據添加、刪除、查找的方法

import java.util.*; import lkExecption.LKExecption; public class listStuTea extends StudnTeach{

final int SIZE = 50;//最大學生和教師人數

listStuTea[] st = new listStuTea[SIZE];//學生和老師對象數組 Scanner into = new Scanner(System.in); List list1=new ArrayList(); List list2=new ArrayList(); public int getTeaNumber() //返回教師鏈表長度 { } public int getStuNumber() //返回學生鏈表長度 { } public int getNumber()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list2.size()+list1.size(); return list2.size(); return list1.size();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7 / 29

} public void FindStuName() {

} public void FindTeaName() {

String tpname; boolean zy = true; StudnTeach point;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教師姓名:"); tpname = into.nextLine(); for(int i = 0;i

} point =list1.get(i); if(tpname.equals(point.name)) {

} //break; System.out.println("要查找的姓名存在"); { showTea(i,point); zy = false; //標志位 } String tpname; boolean zy = true; StudnTeach point;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學生姓名:"); tpname = into.nextLine(); for(int i = 0;i

} if(zy) System.out.println("沒有該學生"); if(getStuNumber()==0) System.out.println("警告!!!學生數據為空請添加數據"); point =list2.get(i); if(tpname.equals(point.name)) {

} System.out.println("要查找的姓名存在"); showStu(i,point); zy = false;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8 / 29

if(zy) System.out.println("沒有該老師"); if(getTeaNumber()==0) System.out.println("警告!!!老師數據為空請添加數據");

} {

public void FindteaSpec() String tpSpec; boolean zy = true; StudnTeach point;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教師專業:"); tpSpec = into.nextLine(); for(int i = 0;i

} if(zy) System.out.println("沒有該專業的老師"); if(getTeaNumber()==0) System.out.println("警告!!!老師數據為空請添加數據"); point =list1.get(i); if(tpSpec.equals(point.getteaSpeciality())) { showTea(i,point); zy = false;//標志位 }

} {

public void FindstuSpec() String tpStu; boolean zy = true; StudnTeach point;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學生專業:"); tpStu = into.nextLine(); for(int i = 0;i

} if(zy) System.out.println("沒有選修該專業的學生"); point =list2.get(i); if(tpStu.equals(point.getstuSpeciality())) { showStu(i,point); zy = false;//標志位 }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9 / 29

if(getStuNumber()==0) System.out.println("警告!!!學生數據為空請添加數據"); } public void showStu(int n,StudnTeach point) { point=list2.get(n); System.out.println("學生編號:"+n);

System.out.println("姓名:"+point.name+" 性別:"+point.sex+" 年齡:"+point.age);

System.out.println("電話:"+point.phone); System.out.println("地址:"+point.address); System.out.println("專業:"+point.getstuSpeciality()); System.out.println("班級:"+point.getClassname()); }

public void showTea(int n,StudnTeach point) { point=list1.get(n); System.out.println("教師編號:"+n);

System.out.println("姓名:"+point.name+" 性別:"+point.sex+" 年齡:"+point.age);

System.out.println("電話:"+point.phone); System.out.println("地址:"+point.address); System.out.println("專業:"+point.getteaSpeciality()); System.out.println("工資:"+point.getPay()); }

public void addstu(int n) throws LKExecption {

st[n] = new listStuTea(); st[n].add(); st[n].setClassname(); st[n].setstuSpeciality(); list2.add(st[n]); if(list2.size()!=0) System.out.println("添加學生成功");

}

public void addtea(int n) throws LKExecption {

st[n] = new listStuTea(); st[n].add(); st[n].setteaSpeciality();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0 / 29

}

st[n].setPay(); list1.add(st[n]); if(list1.size()!=0) System.out.println("添加教師成功");

}

public void delTea() {

}

public void delStu() {

}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被刪的學生編號"); int k =into.nextInt(); if(list2.size()<=k||k<0) System.out.println("刪除失敗!編號不存在請重新輸入!"); else { list2.remove(k); System.out.println("刪除成功"); }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被刪的教師編號"); int k =into.nextInt(); if(list1.size()<=k||k<0) System.out.println("刪除失敗!編號不存在請重新輸入!"); else { list1.remove(k); System.out.println("刪除成功"); } 4.2、Menu 類

字符菜單的實現

import java.util.*; import lkExecption.LKExecption; public class Menu {

Scanner into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um = 0; List list=new ArrayList();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1 / 29

StudnTeach point = new listStuTea();//遍歷指針 public Menu() throws LKExecption{ } public int setIn() {

} void MainMenu() throws LKExecption//主菜單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1.教師入口"); System.out.println("2.學生入口"); System.out.println("3.顯示全部信息"); System.out.println("4.退出管理"); switchMainMenu(); } void FindMenu()//查找菜單 {

} void MenuTea1_1() throws LKExecption//老師菜單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1.顯示教師信息"); System.out.println("2.添加教師信息"); System.out.println("3.刪除教師信息"); System.out.println("4.查找教師信息"); System.out.println("5.返回上一級菜單");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1.按照姓名查找"); System.out.println("2.按照專業查找"); System.out.println("3.返回上一級菜單"); //switchMainMenu(); int t; String tpNum = null;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 return t; t = new LKExecption().Num1Execption(tpNum);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選項"); tpNum = into.nextLine(); t = Integer.parseInt(tpNum); MainMenu();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2 / 29

} switchMenuTea1_1(); void MenuStu1_1() throws LKExecption//學生菜單 {

} void switchFindStuMenu() throws LKExecption//查找學生菜單 {

} void switchFindTeaMenu() throws LKExecption//查找教師菜單 {

int t; t = setIn(); switch(t) { case 1: int t; t = setIn(); switch(t) { case 1:

} point.FindStuName(); FindMenu(); switchFindStuMenu(); break; point.FindstuSpec(); FindMenu(); switchFindStuMenu(); break; MenuStu1_1(); switchMenuStu1_1(); break; System.out.println("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switchFindStuMenu();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1.顯示學生信息"); System.out.println("2.添加學生信息"); System.out.println("3.刪除學生信息"); System.out.println("4.查找學生信息"); System.out.println("5.返回上一級菜單"); switchMenuStu1_1(); case 2: case 3: default: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3 / 29

} void switchMainMenu() throws LKExecption//主菜單 {

int t; t = setIn(); switch(t) { case 1:

MenuTea1_1();//老師顯示菜單

break; MenuStu1_1();//學生顯示菜單

break; if(point.getNumber()==0) System.out.println("警告!!!數據為空請添加數據"); else{

} for(int i = 0;i

point.showTea(i,point); point.showStu(i,point); for(int i = 0;i

} point.FindteaSpec(); FindMenu(); switchFindTeaMenu(); break; MenuTea1_1(); switchMenuTea1_1(); break; System.out.println("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switchFindTeaMenu();

point.FindTeaName(); FindMenu(); switchFindTeaMenu(); break; case 2: case 3: default: case 2: case 3: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4 / 29

}

} MainMenu(); break; System.out.println("歡迎再次光臨!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break; System.out.println("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switchMainMenu(); case 4: default: void switchMenuTea1_1() throws LKExecption {

System.out.println("----------------"); int t; t = setIn(); switch(t) { case 1:

if(point.getTeaNumber()==0) System.out.println("警告!!!教師數據為空請添加數據"); for(int i = 0;i

FindMenu(); switchFindTeaMenu(); break; MainMenu(); break;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5 / 29

}

} 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switchMenuTea1_1(); void switchMenuStu1_1() throws LKExecption {

} System.out.println("----------------"); int t; t = setIn(); switch(t) { case 1:

} if(point.getStuNumber()==0) System.out.println("警告!!!學生數據為空請添加數據"); for(int i = 0;i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6 / 29

4.3、StudnTeach 類

繼承于教師和學生接口實現它們抽象方法,且繼承人類屬性。

import java.util.*;

import lkExecption.LKExecption; class StudnTeach extends Person implements Student,Teacher{

Scanner into = new Scanner(System.in); float pay = 0;//工資

String classname = null;//班級 String stuSpec = null;//老師專業 String teaSpec = null;//學生專業

void add() throws LKExecption {

}

public void addstu(int n) throws LKExecption{

}

public void addtea(int n) throws LKExecption{

}

public void setPay() {

String tpNum = null; try{ //add();

//setteaSpeciality(); //setPay() ; //add();

//setClassname(); //setstuSpeciality(); setName(); setSex(); setAge(); setPhone ();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地址"); address = into.nextLine();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7 / 29

}

}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工資:"); tpNum = into.nextLine(); pay = Integer.parseInt(tpNum);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 pay = new LKExecption().Num1Execption(tpNum); public float getPay() {

}

public void setClassname() {

}

public String getClassname() {

}

public void setstuSpeciality() {

}

public String getstuSpeciality() {

}

return stuSpec;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專業:"); stuSpec = into.nextLine();

return classname;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班級:"); classname = into.nextLine();

return pay;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public void setteaSpeciality() {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專業:");

teaSpec = into.nextLine();

}

public String getteaSpeciality() {

return teaSpec; }

public void show(boolean b, int num, StudnTeach point) {

}

public void showStu(int num, StudnTeach point) {

}

public void showTea(int num, StudnTeach point) {

}

public int getStuNumber() {

return 0; }

public int getTeaNumber() {

return 0; }

public int getNumber() {

return 0; }

public void delStu() {

} Java程序設計

18 / 29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19 / 29

} public void FindteaSpec() { } public void FindTeaName() { } public void FindstuSpec() { } public void FindStuName() { } public void delTea() { }

4.4、Student 類

接口、學生的抽象方法

public interface Student {

} abstract void setstuSpeciality(); abstract String getstuSpeciality(); abstract void setClassname(); abstract String getClassname();

4.5、Teacher 類

接口、教師的抽象方法

public interface Teacher {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0 / 29

} abstract void setteaSpeciality(); abstract String getteaSpeciality(); abstract void setPay(); abstract float getPay();

4.6、Person 類

定義人類的基本屬性

import java.util.*; import lkExecption.LKExecption; public class Person {

Scanner into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name; int phone; String address; String sex; int age; public void setName() {

} public void setSex() throws LKExecption {

} public void setAge() { String tpAge = null; try{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性別:"); sex = into.nextLine(); if(sex.equals("man")||sex.equals("woman")) {} else

} catch(LKExecption lk) { } sex = new LKExecption().sexExecption(sex); throw new LKExecption();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姓名:"); name = into.nextLine();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1 / 29

}

}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 age = new LKExecption().NumExecption(tpAge);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年齡:"); tpAge = into.nextLine(); age = Integer.parseInt(tpAge); public void setPhone () {

} String tpNum = null;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 phone = new LKExecption().Num1Execption(tpNum); System.out.println("請輸入電話號碼:"); tpNum = into.nextLine(); phone = Integer.parseInt(tpNum);

4.7、lkExecption類

自定義異常類

package lkExecption;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LKExec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Scanner into = new Scanner(System.in); public String sexExecption(String mg) {

String str; boolean pd = true; do{

System.out.println(mg+" 不是正確的性別,正確的性別為 man 或者 woman"); str = into.next();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2 / 29

} //System.out.println(mg+" 驗證");

if(str.equals("man")||str.equals("woman")) { } }while(pd); return str; pd = false; public int NumExecption(String mg) {

String num = null; int tpNum = 0; boolean pd = true; System.out.println(mg+" 請正確的數字或者不在范圍內!請重新輸入!!"); do{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num+" 請正確的數字或者不在范圍內!請重新輸num = into.nextLine(); tpNum = Integer.parseInt(num); if(tpNum>120||tpNum<0) //范圍判斷 throw new NumberFormatException(); else pd = false; 入!!");

}

} public String charExecption(String mg) {

final String[] str={"null"};//這里指定 規定字段 boolean pd = true; do{ System.out.println(mg+" 不是正確字段,請輸入指定的字段"); mg = into.next(); for(int i =0;i

23 / 29

}

} } }while(pd); return mg; public int Num1Execption(String mg) {

} String num; int tpNum = 0; System.out.println(mg+" 不是數字!請輸入數字!!"); do{

try{

}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mg+" 不是數字!請輸入數字!!"); } num = into.nextLine(); tpNum = Integer.parseInt(num); break; }while(true); return tpNum; 4.8、MainStuTea類

主函數調用

import lkExecption.LKExecption; public class MainStuTe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LKExecption { Menu lk = new Menu(); }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4 / 29

5.操作方法和測試結果 5.1.1、教師信息顯示

選擇一進入教師信息入口

選擇一進入教師信息查看

因為我們沒有添加教師信息,所以他要求我們添加教師信息

5.1.2、教師信息添加

選擇二進入教師信息添加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5 / 29

教師信息添加成功,如果不是指定字段輸入,出現異常則重新輸入 如下為添加的信息輸入顯示

5.1.3、教師信息刪除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6 / 29

5.1.4、教師信息查找

專業查找

現在添加三個教師信息,如下顯示

首先使用專業查找,我們查找computer專業的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7 / 29

查找其他math專業

查找不存在的專業

姓名查找

再添加一個同名的教師

查找lisi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8 / 29

5.2、學生菜單實現

學生信息采取同樣測試

6.設計體會

這個課程設計可以的設計心得,可謂十分波折。全部的源代碼都出自自己,其中的list排列我們還沒有學習。在這里要感謝google感謝baidu。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代碼。當然網上只有相似的課題沒有相同的代碼,list排列經過自己一小時的摸索可以了解了部分的運用,首先寫了一個test類來測試這個用法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開始:"); String a = "A", b = "B", c = "C", d = "D", e = "E"; 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a); list.add(e); list.add(d); Java程序設計 大學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29 / 29

list.set(1, b);// 將索引位置為1的對象e修改為對象b list.add(2, c);// 將對象c添加到索引位置為2的位置 list.add(e); list.remove(1); Iterator it = lis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System.out.println("結束!"); } } 再想了一下把它添加進了listStuTea對象,全都的代碼完成用了一天的時間,在原來想起寫500多行的代碼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這個課程設計中實現了。這個課程設計真的使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在接口的使用還不是很好的和實際模型很多的結合起來,這是鍛煉較少的原因,前期的分析也幼稚的表現了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在層次結構上浪費了較多的時間。 總之在這方面的鍛煉還是比較少,我想不管是在以后布置下來的課程設計才去編寫代碼,這是不可行的,得在平時多多鍛煉。

課程設計學生總結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站在服裝與服飾設計人才培養的角度,分析了工藝教學的存在價值。進而介紹了北服服飾設計方向在通識教育中展開的教學設計方式,旨在實現使“小班制”工藝教學標準化的同時,保有“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效果。文中以兩項工藝課程為案例,分別從傳統工藝啟發設計思考、工藝環境提升設計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工藝工作營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效果。最后從“技能培養”到“工藝啟發設計思考”的轉變上,提出了自己的教學觀點。

關鍵詞:工藝教學服裝與服飾設計人才培養教學案例設計思維

一、工藝教學與服裝服飾設計人才的培養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學科基礎教育,主要以培養設計思維、掌握制造工藝、拓展表達手段、充實設計理論、綜合實踐訓練五大模塊為主。五大模塊相輔相成,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設計基礎知識來分析與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專業設計技術力、溝通與表達能力,使學生初步具備思辨力、創造力、想象力與實現力。北京服裝學院在該專業中細分了諸如女裝、男裝、針織、運動裝、服飾傳承與創新、戲劇與影視服裝設計等服裝設計方向,以及配飾、珠寶首飾、箱包、鞋品等服飾設計方向。以服飾設計的4個方向為例,學院每年招收120余名學生,將其隨機編成5個自然班。一、二學年以自然班為單位,統一接受學科基礎通識教育。二年級結束時根據學生興趣、志愿、擅長方向與成績,劃分至上述4個方向中。到了三、四學年,這4個方向對標時尚產業中的細化分支,再分別開設不同的核心課程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

工藝教學與實踐是設計人才培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將設計落地實現的能力與想法的傳達效果。服飾設計4個方向在一、二學年所開設的工藝教學,以滿足學生實現想法為主要目的,重點傳授學生各項基礎制造工藝的操作方法,帶領學生熟悉相關傳統手工藝的工具材料,意在拓展學生對造物方式的認知廣度,并具備基本的造物手段。學生通過通識教育的工藝教學,建立對工業化制造技術與傳統工藝造物手段的普及性認知,并能從可實現的方式倒推,獲得將抽象的意想呈現出來的技能,為進入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到了三、四學年,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各方向工藝課程的教學重點與實踐方式大不相同。有的方向會圍繞某項工藝深入研習,甚至設計實踐課程都圍繞此工藝展開。有的方向則不再單獨開設工藝課程,只在某些設計實踐課程中展開小的環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各方向在對工藝種類的選擇也千差萬別,有的注重工業化生產模式的制造方式實現創新想法,有的注重傳統造物技術的傳承,有的注重跨學科聯合創新技術與材料等。

二、通識教育中工藝課程的教學安排

工藝教學中的重要工作就是工藝實踐,設計學科的實踐環節往往是以師生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指導。在一、二年級時面對5個自然班120 余名學生,以傳統教學方式展開該項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以往的工藝教學時長在56~72學時,對于掌握一項工藝并靈活運用,這些時間遠遠不夠。服飾設計方向涉及到的工藝種類甚多,即使是進行4~6周的連續教學與練習,減少一半的種類也安排不開。為了避免課程過多、過雜的填鴨式教育,北服服飾設計方向綜合現有設備與工具、教室與工藝室資源、師資力量等資源因素,將工藝教學分為“基礎工藝教學”與“傳統工藝教學”兩部分,分別提出了解決方式。

基礎工藝教學為必修課程,根據服飾設計的常用造物方式,篩選出了3大類工藝,分別是紡織工藝、皮革工藝與金屬工藝,每項工藝56學時。將120余名學生平均分成A、B、C學習組,每組40人左右。3門課程同時開課,并重復開設3次,具體安排如下表(圖1)。此工藝課涉及的細化門類較多,但工藝實踐均以基礎練習為主。例如紡織工藝課程,涉及印、染、縫、織、繡5個類別,印、染工藝各占8學時,其他工藝分別占16學時的授課與練習時間。理論授課占1/3的時間,以認識工具、材料、最基本的技法為主,同時帶入簡單的工藝歷史與工藝在服飾中應用方面的知識。在工藝實踐中,“印”為絲網印工藝練習,包括曬版、制版、調色、固墨一整套工序;“染”則是先用4學時分別進行整體染、局部染、段染、扎染練習,再用4學時進行綜合材料、綜合方式的染色實驗;“縫”傳授機縫相關技能,從如何剪布到穿針引線、調試機器,再到各種機縫和手針的基礎針法;“織”傳授經緯交織與編結工藝;“繡”傳授線繡的基本技法。作業要求簡潔明了,全部為各項工藝的制作小樣與工藝筆記。課程目的明確,完全將工藝當成一項技術手段去進行,沒有安排任何圖形繪制與設計工作,促使學生多動手,手眼協調,手帶動腦。

傳統工藝教學為選修課程,安排在沒有其他課程的小學期,以工作營的形式展開教學,開設有珠繡、琺瑯、金繕、皮草、髹漆、印染、皮雕等多種類手工藝課程,由各身懷絕技的學院教師與外援教師分別教學。課程設有人數限制,一般為20人以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報其中1門,先報先得,所有課程接收人數總和大于學生數。授課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大體一致,只是在教學的時間與地點安排上更加靈活??偣?0學時,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在兩周時間完成授課。不同工藝課程的授課模式基本一致,均是在掌握基本工藝基礎上,引導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創意進行綜合性的設計實驗。由于授課期間沒有其他課程交叉安排,上課地點也可根據課程需要在外地的實習基地進行。

工藝所呈現出的更深邃的文化價值,以及經幾千年人類生活積淀得出的生產方式,更能在設計的調研與形態等研究創想中起到關鍵性的引導作用?;A工藝教學只能起到讓學生達到初步認識的效果,且不提靈活運用一項工藝,就是熟練掌握的程度都達不到?;\統的廣泛認識和練習,也僅能幫助學生在設計創想時聯想到更多的可實現方式,基本具備制作模型樣板的能力。若以這樣的程度進入專業教學,學生缺少工藝文化方面的素養,設計研究與實踐效果將大打折扣。工藝工作營是基礎工藝教學的延伸,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其興趣與需求開設個性化教學,學生通過各自喜愛的工藝去理解傳統造物的博大精深。受過不同工藝訓練的學生,進入同一個方向接受專業課程培養時,也能更直接地將更多元的工藝文化帶入設計思考當中。

三、工藝與設計拓展的教學案例

《工藝與設計拓展》課程群所開課程,均是“小班制”的工藝工作營。雖各工藝項目不同,但課程的授課目的均為更好地拓寬學生的專業技術與創意思維,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課程注重先引學生入門,再從單項工藝的美感與技術手段出發,結合現代材料與審美,產生有趣的創意并進行綜合性設計實驗。讓學生在了解一項工藝的同時,掌握一種實驗手段,為以后的專業學習做好準備。筆者有幸參與了此課程群中的兩項工藝課程的教學與輔助工作,在此進行課程比較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金繕工藝與設計拓展

金繕工藝源于中國,是一種運用大漆材料的黏合性修補殘缺器物的工藝,多用于修復陶瓷、玻璃、木器、漆器等器物。在日式美學“侘寂”風格較受歡迎的當下,欣賞這種審美理念的人們十分熱衷這種修復殘缺美的技法。在首飾、手包等服飾產品中,金繕工藝也成為了其中的一種裝飾手法。開設金繕工藝工作營的目的,一方面想借助這種易于上手的工藝了解漆工藝的工具、材料與基礎技法;另一方面在掌握金繕修復技法的基礎上,嘗試使用這種裝飾語言與新材料結合進行服飾設計,進而拓展學生的創造力。由于大漆自然干固需要一定的時間,課程安排每次半天,持續兩周。第一周使用金繕工藝修復一件陶瓷器皿;第二周以小組為單位,從對金繕工藝的物理作用、美學意義與裝飾效果等方面進行討論,融合現代服飾常用材料進行服飾產品設計;最后一天進行了結課匯報與總結(圖2)。大漆的干固需要達到溫度在28℃左右,濕度在60%~80%之間,需要蔭房、烤箱等設備支持;另外,課程需要使用玻璃板、刮鍬等特殊工具,以及薄荷油、大漆、金箔等特殊材料。因此,在課程準備時便提前將教室布置好,并將工具、材料組合成課程實踐材料包,進行了統一購買。

金繕工藝相對其他工藝來講,在授課時更加注重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大漆材料的黏合作用,以及對將裂痕的破敗感轉為熠熠生輝的特殊裝飾語言的理解。同學們在第一階段教學開始時,躡手躡腳不太敢與大漆接觸,全副武裝硬著頭皮地把器物的碎片黏合在了一起。次日,當他們看到器物完好如初的形態時,紛紛感嘆大漆的神奇效果(圖3)。進一步將金箔賦予其中,修復后的器物仿佛鸞鳥涅槃重生,相比破損之前的器物給人呈現出了更多的哲學意味與思考空間(圖4)。同學們經自己手賦予器物新生,更加深刻體會了此項工藝的意義,慢慢開始喜愛大漆材料。進入第二階段的服飾創新設計,心中呈現出了很多想法。有的從色彩的角度出發,將不同色調的陶瓷碎片黏合在一起后,搭配波普色系的TPU軟質材料;為了讓整體統一,舍棄某些在接縫處貼金箔的最后修飾,以色漆進行協調(圖5)。有的從綜合材料的角度出發,將玻璃、陶瓷碎片較為契合的邊緣連接在一起,配合皮革、織物,以金線貫穿其中協調各類材料的視覺效果,最終形成耳飾產品(圖6)。從作業效果來看,雖達到了教學目的,但留給創新設計的時間有些局促,在設計思考與制作方面很多學生深感意猶未盡。另外,由于學生對大漆材料逐漸放松警惕,導致課程結束時出現大范圍漆過敏的狀況,所幸課程結束后便是假期,有充足的時間緩解不適。

(二)皮草工藝與設計拓展

《皮草工藝與設計拓展》課程是在浙江海寧的北服創新園皮草實習基地中進行的,專門聘請了我國皮草設計大師刁梅教授為學生傳授工藝與設計方面的相關內容。課程為期5天,每天上下午分別3課時,晚上2課時。第一階段為認識裘皮與工具設備的基本操作,為期兩天。第二階段為學習制作裘皮的基本技法,進而設計制作出適合服飾產品的皮草小樣,為期三天。

在外地的實習基地進行工藝教學,雖需要提供完全沒有其他工作安排的教學時段,但材料集中、工具設備齊全,教學環境優勢顯而易見。在認識材料階段,很多輔助性材料在其他工藝課程中可能只能以圖片、視頻、小樣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但此次皮草工藝課程中,不僅各種類別、各種顏色的狐貍皮、水貂皮、浣熊皮齊全,還有一整層的博物館詳細展示了皮草工藝的發展歷史,以及如何挑選皮草、皮草的基本技法等重要基礎知識,教學樓外的大型輔料市場也為課程提供了調研的必要條件(圖7)。對學生來說,實習基地提供了多元覆蓋、全方位沉浸式學習環境,更能集中注意力地對工藝材料進行理解與思考(圖8)。進入裘皮基本技法學習階段,很多同學都是從復刻一件料樣入手,結合手邊能找到的簡單的輔料,將主輔料通過材料、色彩、形式美感進行對比與融合,形成一件較為完整的作品。例如圖9,學生舍不得丟棄最初練習皮草切割時切下來的條狀狐貍毛,又尋得其他同學在制作時剪除的眾多真絲質彩條輔料,與狐貍毛猶如銀髯般的毛質感受相互協調,在形態、質感上追求統一,色彩上尋求對比。該生以前輩制作的一塊將條狀狐貍毛與針織物結合的小樣為樣板,使用同樣的技法將三者結合在一起。完成小樣后,嘗試圍繞身體進行服飾表現,并整理出了一系列應用效果圖(圖10)。實習基地留存的往屆優秀的皮草樣板,無論從針法、設計思路還是搭配形式,均在觸感、立體的視覺感受、穿戴方式等方面為學生提供了直接的參考。指導老師、輔導老師的多方啟發固然重要,但僅用5天時間讓學生從一無所知到做出一塊服飾可用的創新皮草料樣,這樣的學習效率與實習基地提供的全方位教學條件密不可分。

四、從“技能培養”到“工藝啟發設計思考”

我們往往認為設計與工藝是兩個門類,一個屬于思考分析范疇的“道”,一個屬于制作生產的“器”。但從解決社會需求這個角度來看,設計與工藝卻都在以同樣的方式做著同樣的事情。我們現在看到的傳統工藝,在當時的社會中與現代設計一樣,都是運用當時先進的各學科知識,使用當地易于獲取的材料,以可實現的技術,為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只是在現代,傳統工藝逐漸走向了工藝美術,可以拿來隨意使用的傳統工藝制品越來越少,更多的是隔著玻璃罩子的奢侈品、藝術品與收藏品。當下消費社會中,“工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問題引人深思。北服屬于高水平特色大學,在工藝教育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標準,并非在工藝技能的熟練度,而是在具備操作能力的基礎上,能否運用本項工藝的思考方式,站在相關材料、工具的角度提出解決方案。教學目的不是復刻工藝,更為重要的是現代應用與創新工藝的過程。

教師傳授知識與技能,有時會不自覺地以自我輸出為主,而忽略了學生方的輸入效果?,F代社會的教學方式容易把學生培育成具備高超背誦技能的人,學生也許是記住了知識,卻沒有真正理解也不會使用。在物質經濟發達的社會中,我們不再需要為了某項生活要求(例如剝皮、生火)冥思苦想,同時也失去了為生存而創造的本能。工藝技能的培養,可以誘發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自覺思考,進而誘發創造本能。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工藝文化的精髓,暫時忽略“看的藝術”,以“用的藝術”為核心,使用設計思維對比傳統工藝與器物解決的問題,思考當下社會需求,提出創新型解決方案。如此理解工藝教育,再對標北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工藝課程能提升的不僅僅是設計基礎知識、藝術修養和審美力以及專業設計技術能力。在研究與分析能力的培養上,學生可以從更為多元的角度去分析復雜的設計問題。在解決方案的提出方面,學生能綜合古今的社會技術水平、文化等因素,從不同的視角引發思考。在創新設計思維能力的構建上,也能夠通過理解工藝的形成背景與當時的生產需求,來幫助學生融合邏輯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柳宗悅.徐藝乙譯.工藝文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吳振韓.從南洋勸業會看清末學校手工藝教育[J].藝術設計研究,2019(01):120-126

[3]何思倩,張明.“民意的傳承與創新.設計專題實踐教學啟示.[J].裝飾,2017(285):110-111

[4]趙娜.傳統工藝融入現代教育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J].美術教育研究,2019(04):128-129

[5]嚴加平,李卉.中國傳統刺繡手工藝文化引入現代服裝設計教學的探討[J].輕工科技,2018(12):81-82

[6]大木武男(日)、西村央子(日).現代における工蕓教育の意義と可能性について(關于現代工藝教育的意義與可能性).[J].千葉大學教育學部研究紀要,2015(46):103-112。

[6]唐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運用研究——以新平花腰傣服飾為例[J].設計,2017,30 (17):90-91.

課程設計學生總結范文第3篇

夾具設計任務書

一、題目:軸套類零件錐面槽加工工序專用機床夾具設計

二、應提交的內容:

1、夾具裝配總圖

夾具裝配總圖應能夠清楚地表示夾具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各元件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和外輪廓尺寸?;静襟E如下:

a、參考草圖,設計布局。先用雙點劃線勾出工件輪廓; b、依定位元件、導向元件、夾緊裝置、分度裝置、其它機構及夾具體的順序畫出夾具結構;

c、標出尺寸、公差及技術要求。

2、夾具零件圖

繪制所有非標準零件。

3、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說明書包括: a、目錄

b、設計任務書 c、前言 d、設計思想及不同方案的比較

e、零件加工工藝規程,精確到每次走刀的加工余量

0.01f、根據所確定的工藝方案,分析?3??0.01尺寸公差的合理性

g、定位分析與定位誤差計算,定位誤差分析內容:1)分析槽深度尺寸的

0.015定位誤差(徑向+軸向);2)技術要求槽中心線穿過?50??0.015圓柱軸心,試分析該位置要求的定位誤差。

h、對刀裝置設計 i、分度裝置設計

j、夾緊機構設計及夾緊力計算 k、夾具操作動作說明 l、設計心得體會 m、參考文獻

三、原始資料及要求

1、生產綱領:年產5000件;

2、零件圖(見下圖)

3、每次加工一個零件。所有表面均為加工表面。開槽工序在所有其它表面的加工完成之后。

圖1:零件圖

說明:

1、回轉軸套類零件。錐面上均布3個槽。

2、錐面可以按照120º頂角加工,槽亦做相應處理。

3、考慮到加工成本,圖中所有

課程設計學生總結范文第4篇

授課學期:2013年春 授課學時:64學時 教學對象:1012401 課程類型:專業基礎課 授課地點:7208教室

授課時間:第1周——第6周:周二5-

8、周四1-

4、周五5-

8、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明確素描構圖與形式美的基本含義,掌握構圖與形式建構的基本方法。

2、掌握寫生觀察與表現的基本方法,學會主動駕馭和使用基本的素描要素建構自己的素描方式,傳達自己的審美取向和個性趣味。

3、提升自己的對寫生與創作的認知,拓展視野,合理使用素描技術手段,能夠通過寫生達到創作的基本目標。

4、學會在自由、控制之間尋找素描關系的平衡點,達到感性控制,理性表達。

5、要求學生自主建構學習方式,重點掌握課程研究的方法;所有的理論知識不由教師講解,采取學生獨立搜索——集中討論與陳述——檢測個人收集狀況——個人整理——歸納匯總。與課程有關的圖片資料盡可能由學生自主收集,并展開分析和討論,學會分類、歸納、分析、綜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6、課程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重視每個學生和班級整體的學習過程,將知識和技能訓練化解為獨立的課題研究,并延伸到普遍的知識和能力訓練。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構圖的基本方法與畫面表現

2、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及其運用

3、素描寫生與創作的基本方法及其關系研究 難點:

1、構圖的多樣性與主題、自主審美趣味的內在統一

2、形式美感與主題、個性審美的關系

3、素描寫生與創作的區別與聯系

三、教學的方法

1、課題式研究

2、討論與講授

3、多媒體演示

4、課堂實踐訓練

四、學習準備

1、用于素描的各類工具與材料

2、素描練習本:8開速寫本1-2個。用于素描的圖示語言探尋,尋找視覺方式的圖示呈現。

3、學習日記本(16開本)。用于記錄課堂知識、討論方案、思維方式等

4、定畫液

五、教學準備

1、教案、課件、圖片等

2、各種風格的素描大師作品。

3、教材與輔助書籍等。

六、學習要求

1、記錄學習、研究、思考的過程

2、充分運用學校圖書館、網絡等學習平臺

3、強化學生自主探究、集體討論、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

4、尋找自己的興趣點,深入研究興趣支持下的學理可能性。

5、探尋和提供有價值的知識點、思維方式、表達可能性、形式美感等。

6、整理每周教學與交流所獲取的信息和完成的技能訓練作業,按照課題要求和順尋,形成文本、圖片資料集各一冊。改變過去技能教學中每次課程結束時每位學生只有幾張素描紙完成的零散作業。

七、作業提交要求

1、每次課后根據教學安排,在下次課必須提交相關作業資料,便于課堂討論和研究、交流、整理。教師將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做好課堂記錄,以備課程結束后提供評分的依據。

2、課堂作業提交一般以文本(筆記本、速寫本)、圖片、作品、實物等方式。

3、最終提交的作業文本必須包含從第一次課開始到課程結束的所有文字、圖片、圖表等,可以是打印、手寫或者復印。

4、所有提交的作業用于展覽、存檔、評分的基本材料,不得短缺。

八、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講 被建構的畫面

一、教學內容:

(一)理論教學:

第三章 素描構圖與形式美法則 (8學時) 第一節 素描構圖原理

1、構圖概述

2、構圖的突破——質疑高考構圖模式

3、構圖原理 (1)圖形與背景 (2)負空間 (3)視覺中心 (4)明區與亮區 (5)速度感與壓迫感 (6)視點選擇 (7)比例 (8)平衡與節奏 (9)場面安排 (10)畫幅與畫面邊角

(二)實訓項目:素描構圖訓練

目的要求:根據構圖原理,探索構圖形式,要充分運用原理,自主經營畫面,完成5個以上不同的畫面構圖,畫幅不大于32開。畫面完整、精致。作業不少于5張。 內容:人物、靜物、風景均可

二、教學要求:掌握并學會運用基本的構圖原理,學會主動建構畫面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構圖的基本原理的掌握與運用

四、教學難點:突破高考構圖模式達到構圖原理的靈活運用

五、教學準備:

1、 理論搜素:有關構圖的基本原理、中國傳統繪畫中關于“經營位置”的闡述、西畫中的構圖,以及歷代繪畫大師對于構圖、經營位置的理解和表述。

2、 圖片收集:尋找中外從古至今經典型的作品各10件以上,并打印3——5張。

3、 課件與講義。

4、 卡片紙:8×10厘米的卡片紙20張。自行設計其他各類尺寸規格的卡片紙共20張。

六、教學時間:12學時——其中課堂講授與討論:2學時,學生訓練:3學時,習作研討與評述:1學時。

七、教學基本流程與要求

1、畫面與視覺心理平衡感覺實驗:形狀、大小、數量、方向、位置、顏色、肌理、空間等,直線的水平、垂直、傾斜。線的粗細、形狀、數量等,視點、視角、視距。

2、討論與歸納:根據實驗請學生總結歸納畫面構圖所應該加以考慮的主要內容、原理、方法等。

3、理論講授:(詳細內容將《素描:構圖與形式美》講義)

4、歷代經典作品分析:根據所講、所總結的原理展開對經典作品的深層分析。在復印的畫面加以表述,寫出200字以上的文字評述。

5、寫生中的構圖訓練:面對同一對象完成10個以上的構圖小稿,要求充分考慮和運用構圖原理,并結合自己的審美趣味加以練習,盡可能地展開,以拓展自己的思維。(以校園內的風景為對象)

6、作業展示、研討和評述。

八、課余的事:

1、深入研讀有關構圖學理論知識和經典繪畫作品,并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想。

2、有針對性地將相關的構圖原理知識轉化為視覺圖形,以探索構圖多樣性的可能。

3、查找有關形式美原理的知識,尋找你認為美的自然物像、攝影繪畫作品10個以上??梢韵螺d,可以是實物或實物拍攝。

第二講 美的形式探尋

一、教學內容:

(一)理論部分

第二節 素描中的形式美法則

1、何為形式美?

2、形式的衍變與發展

2、形式美的基本法則 (1)對稱與均衡 (2)比例 (3)重復

(4)對比與統一

(5)節奏與韻律

(6)重點與非重點 (7) 視線流程

(二)實訓項目:形式美的法則訓練 目的要求:根據形式法則,充分運用素材完成形式探索,完成不少于5張的畫面,畫幅不小于64開。畫面完整、精致。作業不少于5張。 內容:人物、靜物、風景均可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基本的形式美法則并運用在素描寫生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和素養。

三、教學重點:形式美的法則

四、教學難點:形式美法則的理解和運用

五、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形式美原理的知識,下載、摘錄至筆記本。尋找你認為美的自然物像、攝影繪畫作品10個以上??梢韵螺d,可以是實物或實物拍攝。

2、卡片紙:32開卡片紙10張。自行設計其他各類尺寸規格的卡片紙共5張。

3、課件與講義。

六、教學時間分配:共計12學時,其中:案例分析、自主探究與研究討論2學時,理論講授2學時, 實訓聯系6學時,作業研討與評述2學時。

七、教學基本流程與要求

1、案例分析:對自己收集到的圖片資料展開分析:將畫面或實物的明顯或暗含形式因素提取出來并表示與畫面中,并用自己的、專業化的語言加以描述。

2、討論與歸納:根據分析請學生總結歸納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方法等。

3、理論講授:(詳細內容將《素描:構圖與形式美》講義)

4、寫生中的形式美訓練:尋找自然中具有較強形式感的物象加以表現,并構造屬于自己的畫面形式美感,完成5個以上的構圖小稿,要求充分考慮和運用形式美原理,并結合自己的審美趣味加以練習,盡可能地展開,以拓展自己的思維。

5、作業展示、研討和評述。

八、課余的事:

1、深入研讀有關形式美的理論知識,感受自然中的形式美,分析經典繪畫作品中的形式美,并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想。

2、有針對性地將相關的形式美原理知識轉化為視覺圖形,以探索形式美多樣性的可能。

3、查找有關素描寫生、創作的知識,尋找你認為是寫生的靜物、風景、人物素描作品6張以上,尋找你認為是創作的靜物、風景、人物素描作品6張以上??梢韵螺d,可以是實物或實物拍攝

第三講: 師法自然 第三章 素描寫生到創作 第一節 素描寫生概述 教學內容:

1、為什么寫生?

2、觀察與取舍

3、自然的恩賜——感受自然與生命

4、主體的表現——我在哪?! 項目十:風景寫生

目的要求:面對客觀對象時懂得取舍,重視畫面的完整,加強個人對于自然地感受和表達,強化藝術感覺,形式和技術不限。不小于16開紙3張以上作業。 內容:自然風景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從寫生的基本方法,強化個人感受與表達,學會積極主動建構畫面關系。

三、教學重點:寫生中的觀察與取舍

四、教學難點:寫生中的感受表達

五、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寫生方法與原理的知識,下載、摘錄至筆記本。尋找你認為美的寫生靜物、人物、風景畫作品10個以上??梢韵螺d。

2、課件與講義。

六、教學時間分配:共計12學時,其中:案例分析、自主探究與研究討論2學時,理論講授2學時, 實訓聯系6學時,作業研討與評述2學時。

七、教學基本流程與要求

1、案例分析:對自己收集到的圖片資料展開分析:將畫面與實物的明顯區別與聯系,并用自己的、專業化的語言加以描述。

2、討論與歸納:根據分析請學生總結歸納寫生的基本原理、方法等。

3、理論講授:(詳細內容將《素描:寫生與創作》講義)

4、寫生訓練:尋找自然中具有較強形式感的物象進行寫生,并構造屬于自己的畫面,完成5個以上的構圖小稿,要求充分考慮和運用不同的觀察方法,取舍、嫁接原理,并結合自己的審美趣味加以練習,盡可能地展開以拓展自己的思維。

七、課余的事

1、風景、人物或花卉的線描寫生。

2、經典作品的畫面結構分析

第四講 感悟與表達

第三章 素描寫生到創作 第四章 第二節 結構與色彩 教學內容:

1、結構

(1)結構的含義與地位 (2)物象結構 (3)畫面結構

(4)物象結構與畫面結構的關系

2、色彩

(1)素描中色彩的含義與地位 (2)自然色彩在畫面中的轉化 (3)色調 (4)情緒傳達 項目十一:結構訓練

目的要求:理解物象生理結構并表達清楚,具備形體結構觀念,構建合理的畫面結構關系。完成不少于3張的結構素描。 內容:靜物為主,兼及其他

二、教學要求:理解結構的基本含義,深入理解物象生理結構、物象形體結構、畫面結構。學會運用色調傳達個人情趣和情緒。

三、教學重點:結構的理解與表達;色素描中的色調與情緒傳達

四、教學難點:畫面結構處理;自然色彩在畫面中的表現欲個人情緒傳達

五、教學準備:

1、理論搜素:有關結構的基本理論、中國傳統繪畫中關于“應物象形、骨法用筆”的闡述,以及歷代繪畫大師對于結構的理解和表述。

2、 圖片收集:尋找中外從古至今經典型的作品各10件以上,并打印3——5張。

3、 課件與講義。

六、教學時間:12學時——其中課堂講授與討論:4學時,學生訓練:6學時,習作研討與評述:2學時

七、教學基本流程與要求

1、經典作品結構分析與評述、總結歸納。

2、寫生練習:風景為主。結合構圖研究、結構分析進行寫生練習。

3、理論講授:(詳細內容將《素描結構與色彩》講義)

4、歷代經典作品分析:根據所講、所總結的原理展開對經典作品的深層分析。在復印的畫面加以表述,寫出200字以上的文字評述。

5、寫生中的結構訓練:面對同一對象完成10個以上的有關結構的小稿練習,要求充分考慮和運用觀察方式和取舍原理,深入表達對象結構關系,建立屬于自己的畫面結構,并結合自己的審美趣味加以練習,盡可能地展開,以拓展自己的思維。(以校園內的風景為對象)

6、作業展示、研討和評述。

八、課余的事:

1、深入研讀有關結構的理論知識和經典繪畫作品,并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想。

2、有針對性地將相關的針對自然中具有強烈結構感覺的物體進行寫生練習,并構造屬于自己的畫面結構感覺。

3、查找有關創作的知識,尋找你認為美的繪畫作品10個以上??梢韵螺d

第五講 中得心源

第三章 素描寫生到創作

第四章 第三節 素描寫生到創作 教學內容:

1、寫生到創作的含義與目的

2、寫生到創作的基本程序與方法

3、作者與作品

重點:寫生到創作的程序與方法

難點:素材中的取與舍,畫面關系的合理建構 基本要求:

項目十二:寫生中的色調訓練

目的要求:充分感受并表達客觀自然的色彩色調關系,并強化自己的主觀感受,表達在畫面中,使畫面具備一定的情景氣氛。作業不少于2張。 內容:風景、靜物為主,兼及人物及其他。

項目十三:從寫生到創作訓練

目的要求:必須是根據寫生收集的素材整理完成具有一定情趣或意義的作品,單幅畫不小于4開紙、系列畫不小于32開4張。畫面完整、精致。表現形式不限。 內容:風景、人物、靜物均可。

二、教學要求:掌握素描從寫生到創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學會探討表達內容和畫面形式的統一性。

三、教學重點:素描創作的基本程序與方法。

四、教學難點:創作立意,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五、教學準備:

1、理論搜素:有關創作的基本理論、中國傳統繪畫中關于“氣韻生動”的闡述,以及歷代繪畫大師對于創作的理解和表述。

2、圖片收集:尋找中外從古至今經典型的作品各3件以上,并打印2張。

3、課件與講義。

六、教學時間:20學時——其中課堂講授與討論:2學時,學生訓練:16學時,習作研討與評述:2學時

七、教學基本流程與要求

1、經典作品分析與評述、總結與歸納。

2、寫生到創作練習:根據寫生作業展開創作,風景為主。結合構圖研究、創作意圖進行草圖探究、小稿練習、放大為正稿。

(1)色調創作練習:面對對象寫生,并賦予畫面移特定的色調關系,以傳達特定的情緒和氛圍。

(2)根據寫生稿,整理出創作小稿3幅以上,選擇最為滿意的一幅放大為正稿。

3、理論講授:(詳細內容將《素描寫生與創作》講義)

4、歷代經典作品分析:根據所講、所總結的原理展開對經典作品的深層分析,主要探尋畫面構圖、造型、色調、形式感等美術語言如何傳達作者的思想觀念和意圖,確切表達主體,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性,作品的內在張力、視覺中心的控制、節奏和韻律感的形成等,寫出500字以上的文字評述。

5、草圖與小稿訓練:面對同一對象完成10個以上的不同表現形式的小稿練習,要求充分考慮和運用構圖、觀察方式、取舍原理、創作意圖等,結合自己的審美趣味加以練習,盡可能地展開,以拓展自己的思維。(以校園內的風景為對象)

6、作業展示、研討和評述。

八、課余的事:

1、深入研讀有關帶有主題性的經典繪畫作品,并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想。

2、有針對性地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視覺圖形,并構造屬于自己的畫面結構感覺。

3、查找有關創作的知識,尋找你認為好的繪畫作品10個以上??梢韵螺d

課程總結——課程資料整理與習作匯報展覽

(一)資料整理與要求

1、根據全部課程的課題要求和順序,將課堂內和課堂外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匯總,分類加以整理——文字部分、圖片部分、實訓習作部分,以及閱讀的文獻來源等。

2、所有資料分類整理后按照課題順序裝訂成冊—— A4紙規格,提交至任課教師。作為評分的依據。

3、課堂訓練冊和筆記應該成為學業成績評價的基本依據,每位同學須妥善保管,并加以整理。

(二)習作匯報展覽與要求

1、展覽內容:課堂訓練冊、筆記本、收集的文本與圖片、課堂實訓習作。

2、展覽時課堂實訓自作必須加以裝裱,嚴格展覽的效果。

3、每位學生都必須參加課程匯報展覽。

4、展覽活動的具體組織和舉辦具有班級自主籌劃、實施和檢查,指導教師須認真加以指導。

課程設計學生總結范文第5篇

本次課程設計的任務要是設計一個單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工作條件為兩班制工作,使用年限為5年,單向連續運轉,載荷平穩。課程設計中最麻煩的是初步的計算,齒輪、軸、軸承、鍵、電動機等等的零件都需要計算、校核。然后最重要的就是畫圖,當然這也是費時間的。畫圖不僅要求畫圖能力好,還應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以及整體觀念。這個步驟也能檢查設計書是否完美。設計過程中我出了好多錯誤,電動機和齒輪的計算在校核的時候發現都不符合,所以都得重新選擇。還有畫圖時軸承蓋也出現了小問題。但是整體效果還是蠻不錯的,無論是速度還是完成的質量都還令我滿意。

還好天公作美,整個課程設計時間里武漢并沒有顯示出它夏天該有的威力。好像老天在幫我們一樣,要么淅瀝瀝的小雨,要么并不高溫的晴天,這天氣在武漢的夏天來講還是很好的。還有一個有利因素就是我們率先搶得先機占到了教室,搶到了畫圖桌、空調。全班同學都在跟賽跑似的,爭先恐后沒日沒夜的畫圖計算。有的就干脆不午休了,中午都在畫圖,還有的甚至吃飯時間都沒有,直接讓同學帶飯回教室,晚上回去還得計算校核,就為了早點完成任務。以前只有在高考前才有過這么緊迫,那么高強度的學習想想就可怕,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咋過來的。

我覺得課程設計是個對自我檢驗及修正的過程。在這次設計過程中暴露了好多問題,比如對概念不清楚、公式不理解、作圖能力不好等等。這也是今后學習當中應該注意到的問題和提高的地方。讓我加深了《對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的學習,尤其是齒輪這方面的知識,還學到了設計--校核這種方法。我深深的體會到課程設計不是孤立的一門課,它牽涉到好多學科,有互換性、工程圖學、金屬工藝學,機械設計基礎等。這個課程設計讓我鞏固了好多知識,學到了好多知識。

上一篇:學生課程設計總結下一篇:網絡課程設計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