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海洋經濟行業分析范文

2023-09-18

海洋經濟行業分析范文第1篇

摘 要:【目的/意義】以福建省東山縣為例,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探討海洋生態保護與海洋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問題,探索黨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堅持陸海兼顧、扎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在驅動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作用路徑,為促進海洋經濟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提出具有參考性的建議?!痉椒?過程】通過構建海洋生態保護與海洋經濟耦合協調模型,運用熵值法對東山縣生態保護與海洋經濟發展耦合協調度進行測算,得出東山縣2015-2018年海洋生態保護與海洋經濟發展的協調度變化趨勢?!窘Y果/結論】結果表明:東山縣耦合度協調總體呈衰退趨勢、生態環境發展水平衰退,未建立長效運行機制;還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足、海洋環境的質量日趨下降、海洋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海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培育海洋生態文明意識、建立海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科學技術創新投入、優化海洋經濟產業結構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耦合協調性;熵值法;海洋經濟;生態經濟保護

Key words: coupling coordination; entropy method; marine economy; ecological economic protection

海洋經濟體系又被稱作“藍色經濟”[1],是由海洋社會、海洋經濟與海洋生態系統三大部分構成的開放性的自組織經濟發展體系。21世紀是人類發展海洋經濟產業的重要節點,中國作為世界主要漁業國,海洋經濟自然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走向海洋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將“走向海洋”上升到國家戰略宏觀層面[2]。鑒于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良好的海洋經濟理應需要依賴于海洋生態的有力保護[3]。

然而,由于當前各種經濟活動的加劇,海洋生態環境系統不斷遭到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呈現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態勢。許多學者研究認為,環境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的關系目前正處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左邊,即海洋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海洋環境卻在不斷惡化。我國在發展海洋經濟時也存在著環境污染、資源浪費、過度開發以及不合理掠奪等問題,生態壓力居高不下,因此海洋經濟與生態環境能否協調也引起了國內眾多學者的關注。劉賜貴[4]認為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要充分尊重海洋的自然規律,以海洋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不斷提升資源集約節約和綜合利用效率,促進人與海洋的長期和諧共處,最終實現海洋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同春芬等[3]針對統籌海陸生產要素配置以實現海陸雙棲共同開發這一觀點指出,海洋低碳經濟是一種突出的海洋生態文明,強調能源節約應與環境保護并行,強化實現資源可持續、環境友好、永續發展的新經濟形態。魏婷等[5]指出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不僅具有經濟效益,也具有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應全面提高海洋資源利用的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呂祥等[6]提出生態系統極易受損且自我修復能力弱,如何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重視海島的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協調,是保障海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綜上所述,當前的研究多數為總體宏觀的理論定性研究,微觀角度的定量評價研究則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福建省東山縣為例,運用耦合協調度計算法對東山縣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度進行測算,并根據實證結果結合我國海洋經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海洋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建設性思路與參考性意見。

1 東山縣海洋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現狀

福建省位居中國東南沿海,是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海岸線總長約3300 km,擁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經濟在福建山海協作的發展戰略中占據著重要的一極。

東山縣位于福建省的南部,隸屬漳州市,是一個海島縣,由東山島(東山島俗稱蝶島,是東山縣的主島,面積220.18 km2,為福建省第二大島)及其周邊4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瀕臨東海與南海[7],是連接廈門經濟特區與汕頭經濟特區的重要海上門戶。東山縣作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全國重要的出口海捕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省級海洋產業示范園區(經濟區水產品加工園),在福建省的海洋經濟強省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以建設環境優雅的生態旅游海島和海洋經濟強縣為“兩大戰略目標”,東山縣通過實施科技帶動、項目帶動、轉型升級以及結構調整,近年來該縣發展的海洋經濟日趨呈現出強勁的成長態勢。2018年東山縣海洋捕撈產量130602 t,遠洋漁業總產量34636 t;水產品加工總量544000 t,加工產值262.5億元,水產品出口額79.9億元;海水養殖面積7068 hm2,產量245804 t [8]。東山縣海洋生態環境良好,根據近年來的海洋環境監測結果,其近岸海域水質達到《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第一類及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近岸海域面積的比例為80.2%,水質狀況總體良好;沉積物監測指標符合《海洋沉積物質量GB18668-2002》中的第一類標準;大部分區域養殖貝類監測指標符合《海洋生物質量GB18421-2001》中的第一類或第二類標準。

2 研究方法與研究數據

2.1 研究方法

耦合是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系統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的衡量,耦合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定量地描述海洋生態保護與區域經濟間的協同發展程度。但考慮到耦合度不能體現兩個系統間協調發展水平的高低,故選取耦合協調度來進行評價。東山縣海洋生態保護與區域經濟增長的耦合協調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東山縣生態文明建設情況,體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因此將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與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兩個子系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關系定義為耦合關系。

2.2 數據來源

數據主要來源于2015-2018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海洋統計年鑒》、《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信息官網、中國海洋報官網,以及東山縣統計局、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相關統計年鑒和對應年份的國民海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

2.3 數據處理

2.3.1 數據標準化處理

鑒于不同數據指標的比較存在差異難以進行量綱,并考慮到其本身的原始單位不相同,形成較為直觀的對比存在困難。為提高對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兩者綜合評價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本文通過標準化處理去除量綱的影響,具體處理步驟如下[9]:

3.1.1 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

生態環境質量需要多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本研究基于可再現性、代表性和科學性原則,從海洋水質檢測達標率、城鎮污水處理率、排污口入海氮(磷)排放總量以及浮游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H[11] 4個方面綜合評價海洋的生態環境質量情況,結合東山縣生態保護現狀和國內外相關理論研究,采用熵值法生成東山縣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指標說明如下,具體數值見表3。

(1)海洋水質檢測達標率。海洋水質檢測質量一般分為5個等級[5],分別是清潔、較清潔、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7]。本指標的海洋水質達標率以《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為依據,根據海洋功能區達標率水平即東山縣近岸海域海水水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面積的比例對東山縣海洋水質進行評價。

(2)排污口入海氮(磷)排放總量。大量氮(磷)元素會促使海水富營養化、造成海洋生態環境污染惡化,排污口入海氮(磷)排放總量是指氮(氨氮)、磷(總磷)年入海量的總和。

(3)浮游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H)。根據《海洋監測規范》(GB 17378.7)計算的浮游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H)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體受污染的程度。一般而言,環境越健康,群落多樣性指數越高,污染環境的群落多樣性指數就越低。

(4)城鎮污水處理率。城鎮污水處理率是指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的一級標準下,對主要超標污染物如化學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總磷值和氨氮值等處理情況的量化評估值。

3.1.2 海洋經濟發展評價指標

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則由海洋漁業產值、海洋水產品加工業產值以及海洋旅游業規模這3個能夠較好地反映東山縣海洋經濟發展情況的指標構成[12],指標說明如下,具體數值見表4。

(1)海洋漁業產值。海洋漁業產值指在海洋中開發和利用水域,通過采集捕撈與人工養殖各種有經濟價值的水生動植物以取得水產品的總產值,反映了經濟方面開發漁業資源的規模和產能。

(2)海洋水產品加工業產值。海洋水產品加工業產值指制造有經濟價值的水生動植物的冷凍制品、干制品、熟制品等生產行業的總產值,衡量經濟方面加工創造的附加值和生產力。

(3)海洋旅游業規模。海洋旅游業規模是指主要活動在濱海地區、海上、海底、海島的旅游的總量,因而可以通過東山縣旅游總收入來表示海洋旅游業規模,有助于評估東山縣第三產業經濟發展情況。

3.2 評價模型的測度

3.2.1 綜合評價得分

基于以上分析,將表1中經熵值法處理的權重與無量綱后的各項指標數值代入綜合評價模型Uq,可得東山縣2015-2018年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評價體系與海洋經濟發展情況評價體系,得分見表5。

由評價體系得分結果可知,2015-2018年間海洋生態環境質量U1總體呈降低趨勢,海洋生態環境情況不容樂觀,亟待采取相應措施使其與日趨增長的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協調配合。

3.2.2 耦合協調度

運用熵值法、耦合協調度模型測算出2015-2018年東山縣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與海洋經濟發展情況耦合協調度關系,結果如表6所示。

4 結論與對策

4.1 結論

本研究選取東山縣作為生態環境和海洋經濟發展的代表,對其生態環境與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的耦合協調性進行研究。

從海洋生態環境質量來看,東山縣生態環境發展水平整體趨于下降,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由2015年的0.991下降至2018年的0.4760(表5)。雖然生態系統的4項指標中正向指標城鎮污水處理率整體呈波動上升,反向指標排污口入海氮(磷)排放總量(mg/L)整體呈波動下降,但正向指標中海洋水質檢測達標率變化不大,略有下降,浮游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H)持續下降,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表明局部海域污染加重,生態系統較為脆弱。

從海洋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東山縣海洋經濟的3項指標除2018年海洋水產品加工業產值受當年的市場大環境因素影響下降外,均呈正增長的效果,表明東山縣海洋經濟開發總體進程加快。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來東山縣加大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資金建設投入,建立漁港海漂垃圾示范點,海洋生態環境評價指數U1從0.4714上升至0.6952,表明東山縣生態環境治理有所成效,加強了對海洋經濟的承載作用。

從總體上看,東山縣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和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兩大系統存在耦合互動關系,耦合協調度總體呈衰退趨勢(表6)。評價類型由2015年的嚴重失調衰退類經濟滯后型發展到2016年的勉強協調發展類環境滯后型,再到2017年的中度失調衰退類環境滯后型,雖然耦合互動關系向良好轉變,但2018年則轉變成嚴重失調衰退類環境滯后型,耦合協調水平提高存在瓶頸,生態環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洋經濟發展,表明東山縣生態環境發展尚未建立長效運行機制。

分析其原因,具體如下。(1)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足。東山縣公眾的生態意識仍較薄弱,如在無居民海島上采石、采砂、采伐林木、填海連島等盲目開發海洋、不科學的用海行為導致新的海洋問題不斷產生;環保統一監管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尚未真正形成,尤其是海岸帶管理以及跨越行政區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14],環境保護綜合協調能力不強;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對生態環境保護能力薄弱,對環境監測和預警能力欠缺,環境綜合治理和修復難度較大。(2)海洋環境的質量日趨下降。海島生態環境脆弱,過度開發會給海島生態和環境造成極大壓力,目前,東山縣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總體水平仍較低,綜合效益不高,不同程度存在著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等現象。且隨著東山縣經濟的發展速度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污染形式更加多樣化,陸源污染持續擴大;水產品深加工、玻璃等工業項目陸續投產以及不科學的種養殖方式,導致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增加,重點養殖水域水質受到污染[8];生產及生活中污水處理率較低,污染物減排壓力加大,生態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3)海洋科技水平有待提高。2020年是福建省“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的最后一年,東山灣作為福建省六大海洋經濟密集區之一,海洋科技如海水養殖生物遺傳育種的核心技術、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海水綜合利用技術、海洋生態修復與海洋微生物處理污水等技術的開發應用整體水平與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程度均較低,科技對海洋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貢獻率仍不高[13]。海洋科技與環保生態方面的人才匱乏、科技力量薄弱、科技儲備不足,亟須提高海洋科技水平,滿足經濟發展與海洋生態保護的需要。(4)海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東山縣海洋經濟產業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產業結構中第一、二產業占比極高。傳統的海水養殖業、海洋捕撈業、水產加工業在東山縣經濟發展中仍占主導地位,且該類產業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海洋旅游(休閑漁業)、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業、海洋(漁業)工程裝備制造業及其他環境友好型新興海洋產業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扶持并培育為海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4.2 對策

4.2.1 培育海洋生態文明意識,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

強化環境污染整治協同監督力度,積極開展海洋生態修復,恢復受損海洋生態系統功能;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預警,推進構建海洋生態安全格局,編制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和管控措施;全面開展海洋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相關活動,將海洋生態教育引入課堂,形成公眾參與機制,帶動公眾積極地投身于海洋生態文明建設[14];政策資金支持向環境保護傾斜,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海洋生態保護建設,牢固樹立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4.2.2 建立海洋生態補償機制,有效改善海洋環境的質量

東山縣應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機制,并結合企業環境目標責任制、環境影響追責制度、排污許可證、海域使用證、限期治理制度[14]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長效地改善海洋環境。實現海洋污染有償,加強陸海統籌管控,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監管陸源污染物排海,督促企業污染減排設施的建設和規范運行,逐步提高企業污染減排的能力。

同時,進行不合理養殖清退工作、加強保護珊瑚礁保護區;進行海灘治理、海岸修復,推進海岸保護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建立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制定東山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限時定期管控,引導“示范區”建設;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強海水養殖污染控制,加大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強海上傾廢排污管理和港灣海洋垃圾清理工作,逐步減少入海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有效改善海洋環境質量,海陸污染綜合防治。

4.2.3 加大科學技術創新投入,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東山縣應加大科技投入,實現科技成果和產業效益的高度對接,推進海洋科技創新、產業融合發展。如積極引進深水網箱等先進養殖技術、建立永久性的科研和種苗繁殖基地[15],實現養殖創新;完善海陸空交通物流通道、依托冷鏈配送、低溫保鮮技術,進一步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區域的互聯互通,打造貿易物流大通道;高效協同應用大數據監控、遙感技術等先進技術,進行科學研究管理和長效檢測。

搭建科技創新交流平臺、大力宣傳具有海島地方特色的優化服務平臺,將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相聯系。加強與省內外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為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培養、引進高技術人才,并根據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需要提高瀕海勞動者的素質,為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4.2.4 優化海洋經濟產業結構,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立足東山縣地理環境與資源優勢,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廣生態捕撈業、生態養殖業、生態加工業,并大力發展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海洋能開發等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和促進濱海旅游業服務產業的發展。

漁業捕撈方面,遵循“保護近海、拓展外海、開發遠洋”的原則,可持續開發海洋漁業資源,高效綠色開發,提升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實現漁業捕撈可持續;水產養殖方面,通過承包、租賃、優惠貸款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企業+漁民”新型養殖模式的構建,將企業環境目標責任制和海洋生態補償制相結合,實現生態養殖;水產加工方面,切實推進建設區域水產品交易中心和東海岸保稅倉儲物流中心建設,吸引集聚,做大做強海峽兩岸(福建東山)水產品加工,并發展上中下游配套的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群,強化產業協作,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高綜合效益,實現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宏芳,沈善瑞,陳潔,等. 生態經濟系統的一種整合評價方法:能值理論與分析方法[J]. 生態環境,2005(1):121-126.

[2]金希,屠強. 第六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聚焦環渤海[J]. 海洋世界,2012(12):12-14.

[3]同春芬,周真. 生態文明視角下發展海洋低碳經濟的戰略思考[J].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3(2):31-36.

[4]劉賜貴. 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J]. 海洋開發與管理,2012,29(6):16-18.

[5]魏婷,李雙建,趙鵬. 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綜合效益評價研究[J]. 環境保護科學,2012,38(4):81-84.

[6]呂祥,方忠彪. 海島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問題研究——以舟山群島新區為例[J]. 生產力研究,2018(8):99-103.

[7]巫麗蕓,何東進,游巍斌,等. 福建東山島災害生態風險的時空演化[J]. 生態學報,2016,36(16):5027-5037.

[8]張亞麗. 東山島綠色空間網絡構建研究[D]. 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9.

[9]崔木花. 中原城市群9市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關系[J]. 經濟地理,2015,35(7):72-78.

[10]孫泗泉,李軍軍. 福建省環境經濟耦合性及其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研究[J]. 紅河學院學報,2018,16(5):96-100.

[11]夏軍,王中根,左其亭. 生態環境承載力的一種量化方法研究——以海河流域為例[J]. 自然資源學報,2004(6):786-794.

[12]劉定惠,楊永春. 區域經濟-旅游-生態環境耦合協調度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20(7):892-896.

[13]歐陽志云,趙同謙,趙景柱,等. 海南島生態系統生態調節功能及其生態經濟價值研究[J]. 應用生態學報,2004(8):1395-1402.

[14]李振宇,王建琴,褚新東. 玉環建設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J]. 浙江經濟,2013(23):52.

[15]楊光梅,閔慶文,李文華. 我國生態補償研究中的科學問題[J]. 生態學報,2007(10):4289-4300.

海洋經濟行業分析范文第2篇

加快構建具有青島特色的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

現代漁業持續提升。青島成功獲批全國第一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全球首艘10萬噸級游弋式智慧漁業養殖工船“國信1號”簽約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增至16處,約占全國1/9。青島全市水產品年產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

海洋制造業加速提質。青島誕生了多個世界最大、中國第一的海洋工程裝備,全球最大40萬噸新型礦砂船、世界最大噸位“海上石油工廠”P70等世界頂級產品建成交付。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建成海洋多(寡)糖工程藥物、現代海洋藥物、現代海洋中藥等6個產品研發平臺,管華詩院士團隊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海洋藥物“GV-971”成功上市、在研抗腫瘤藥物BG136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青島全市海水淡化能力達22.4萬立方米/日,約占全國1/5。圍繞重點行業、龍頭企業組建產業聯盟,全市海洋領域產業聯盟達到5個。

海洋服務業快速發展。青島組建了總規模110億元的3支海洋產業基金。浦發銀行、青島銀行均成立了海洋經濟金融服務事業部,提供各類融資支持超過200億元。大力發展海洋文旅產業,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鳳凰島(金沙灘)藝術節、青島國際啤酒節等海洋節會享譽國內外,“十三五”期間海洋旅游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6%以上。

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海洋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笆濉逼陂g,青島每年滾動推進100多個涉海重點項目,海洋固定資產投資約占全市1/4左右。2020年1月至11月,134個涉海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5億元,達到年度計劃投資的102%。同時,圍繞總投資330億元的中國北方(青島)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總投資600億元的國信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總投資300億元的中魯遠洋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和配套漁港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海洋生物醫藥及中藥材貿易產業集聚區等重大項目,以及海上風電、海水淡化、深海裝備制造等領域,謀劃建設一批海洋產業集聚區,加快推動青島海洋產業集群化、專業化發展。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青島瞄準百億級大項目開展精準招商,制定出臺了《青島市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攻堅方案》,梳理了10條海洋領域重點產業鏈條,與戴德梁行、上海寶茂集團等專業化招商平臺開展戰略合作,2020年1月至11月,青島海洋領域新簽約項目98個,計劃總投資2097億元,其中200億元以上項目3個;年產值將超過500億元的新加坡Tuff海工等一批優質項目正在加快引進落地。

加快匯聚優質海洋創新要素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繼續走在前列

頂尖創新平臺支撐作用持續增強。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進入快速發展期,超算升級項目落戶。以“蛟龍”“海龍”和“潛龍”為代表的系列大洋深潛裝備體系在青島實現了“三龍聚首”?!皷|方紅3”“藍海101號”“深藍號”等先進科考船入列。海洋領域首個冷凍電鏡中心環境適配系統建成。

海洋關鍵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大洋能量傳遞過程機制及其氣候效應項目、赤潮災害處置等11項海洋領域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載人深潛器等國家大型科技設施群項目順利推進,萬米級水下滑翔機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續觀測世界紀錄。

產學研協同創新邁出新步伐。2019年,青島完成涉海技術交易67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21億元,增長15.6%。聯合清華大學和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加快推進在青島組建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構建“強核心”+“大平臺”+“產業化”的海洋科技創新模式,在青島打造海工裝備領域國內離岸人才基地和研發中心。同時,青島積極推進北大藥學院、沈陽藥科大學在青島設立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目前均已有明確意向,正在加快推進。

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的作用更加凸顯

航運中心建設步伐加快。2019年,山東港口集團在青島掛牌成立,青島港在A股上市。全球領先集裝箱自動化碼頭建成投產,生產效率位列沿海集裝箱港口第一位。預計2020年,青島港將完成貨物吞吐量6億噸、集裝箱2200萬標箱,“十三五”期間年均分別增長3.8%和4.8%。

集疏運能力不斷增強。設立歐亞班列青島運營中心,截至2019年底,青島港已開辟海上航線173條,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海鐵聯運箱量138萬箱,同比增長20.7%,連續5年蟬聯全國港口海鐵聯運冠軍。青島成功獲批生產服務型(港口型)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國際郵輪母港區加快建設。青島同步推進產業導入和區域開發,引進船舶管理、航運保險、航運交易、海事律所等高端航運服務機構,截至目前落地項目36個,投資規模達620億元。

更高水平推動海洋領域對外開放青島在“雙循環”格局中的“雙節點”優勢更加突出

國際海洋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笆濉逼陂g,青島累計建成各類企業海外研發中心48家、海外聯合實驗室5家、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9家。成功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現代海洋產業路演、世界海洋科技大會、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等活動和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東亞海洋博覽會等高端展會。

“兩區”成為海洋產業突破發展的重要載體。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以發展現代海洋、航運物流等產業作為重點,19項海洋領域試點任務70%已落地實施;上合示范區海洋合作中心建設快速起勢,總投資100億元的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業園、總投資13億元的香港港青大健康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建設。

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打造“水清、灘凈、岸綠、灣美、島麗”的美麗海洋

實行最嚴格的海洋生態保護制度。青島制定出臺《青島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構建完善灣長制等各類制度體系,自然岸線保有率已達40%。高質量完成海岸線調查修測試點任務。

海洋生態修復成效顯著。青島實施“藍色海灣”等生態修復工程,累計整治修復岸線110公里。持續打好滸苔處置攻堅戰,積極爭取自然資源部支持開展源頭治理,創新實施關口前移、航道外線打撈等措施,千方百計消滅滸苔于海上,海陸清理比例由2015年的1:1提高到2020年的30:1,滸苔上岸量創2008年以來最低。

堅決打擊海洋違法行為。青島堅持守海有責、謀海為民,實施有獎舉報、聯合執法、執法全程記錄等措施,強化執法過程,豐富執法手段,2020年共查獲伏休違規漁船380多艘,沒收涉漁“三無”船舶100余艘,伏季休漁和海上執法管理秩序大幅提升。

5年來,青島瞄準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加大產業培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推動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海洋經濟的動力活力持續激發。在新的起點上,青島將著力優化海洋產業結構,加強海洋科技創新,提高深海資源開發能力,深化海洋開放合作,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努力為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Qingdao adhered to coordinated land and sea development and sped up the building of world-class seaports, a perfect modern marine industrial system, and a green and sustainabl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us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marine economy. In particular, since 2019, the CPC Qingdao Committee has launched the initiative to boost marine development, which aims to scale new heigh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by focusing on the formidable tasks covering six areas of marine industry, marine ports,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pening-up, marine ecology, and marine culture.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city’s marine output value increased by 5.5% or so in 2020, accounting for 29.3% of the regional GDP.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Qingdao’s marine economy registered an annual average growth of 13.3%.

海洋經濟行業分析范文第3篇

——學習十八大心得體會

11月8日,全國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隆重開幕。五年一次的黨代會,是中國共產黨展現自信開放的舞臺,是國際社會觀察世界最大執政黨的窗口。作為學生黨員,我深入學習會議報告,淺談以下幾點學習心得:

一、“聚光燈下的會議”

“聚光燈下的會議”是開放透明的鮮活詮釋。

開放透明,“鼠標點擊下的中國”。無論是“國務院公報”微博,還是《人民日報》“聽政”微博,簡短務實的話語都倍受關注,從官方發聲到公眾關注,“網絡問政”成為黨與群眾、政府與公眾互動的紐帶。通過網絡暢通民意通道,讓人民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互聯網給個人的饋贈,也將給執政方式帶來新的變化,使得政聲與民聲愈加同頻共振。從此,“公開”成為一項基本原則,“回應”正由選擇題變為必答題,“互動”成為衡量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尺。

開放透明,不僅是媒體云集,記者穿行,更體現在我黨不回避熱點難點,敢于觸碰現實問題和敏感話題。從收入分配改革到干部財產公開,從房價動向到股市震蕩,從養老到醫療,數十場發布會,每一次問與答,都是黨心與民意、關注與回應的良性互動,傳遞著執政者的理性思考,折射出執政黨的自信。

二、“新”詞涌現

1、首提“美麗中國”

在日常生活中,“美麗”和“中國”都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在字字珠璣的十八大報告中,通過總書記之口說出這一詞匯,“美麗中國”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蘊藏著多層寓意。

“美麗中國”,簡而言之即重生態文明的自然之美。從“人定勝天”的萬丈豪情到“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評價的“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被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提倡“美麗中國”既給我們指出科學發展的具體方式,又給我們指明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愿景。同時,“美麗中國”,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歷史,更美在人文。守護山清水秀,再現天藍地綠,從資源過度消耗與污染中脫身,我們需要決心、信心,更要依賴嚴格完善的制度和每個人的自覺。

2、以“倒計時”的緊迫感建成“小康”

十八大報告勾勒出了一個美好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現在開始計時,到2020年還有不到8年的時間。經濟指標要翻番,人們的權利和尊嚴要得到保障,社會要更加公正、和諧,生活和環境要從容而宜居。用短短8年時間解決這些問題,沒有緊迫感是不可能的。 在中國特色的“問題發展學”中,中國面臨的“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但“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正是我們面向未來的信心與底氣。

事實上,改革也面臨“知易行難”的問題,尤其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后,所有人均能獲益的帕累托式改進已經很難出現,勢必要進行利益的規范和調整。如果缺乏憂患意識和緊迫感,8年將如白駒過隙、

轉瞬即逝,而一些難題如果不能迅速著手解決,則就像擊鼓傳花,集聚更多的矛盾和問題。這次大會“建成小康社會”的沉重許諾,“倒計時”式的緊迫感,需要不同領域確定改革的規劃和時間表,步步推進,且只能如期,也必須如期建成。

三、奏響民生改善的時代強音

從對“全新”字眼進行理解認知后,再從一名普通民眾的角度去看報告,則樸素、簡單多了。民生永遠是最大的主題。一切的發展都是:為了人、依靠人、發展人、人共享。是的,天底下“人民”最大,人民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這種權利應該被擺放在最高的位臵。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等,都是民生領域里的關鍵詞,決定著“幸福”或“美好生活”的含金量。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夠彰顯更多公平,為更多人鋪展夢想的跑道;如果我們的收入比物價跑得更快,日益完備的公共保障體系能夠為更多人的命運托底……那么尊嚴,就將像陽光一樣灑滿更多人的臉龐。

過去十年,中國共產黨已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十八大報告再次向人民莊重承諾:“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這些允諾性的闡述,已不單是口號,它已轉變為有著具體標準的約束。承諾之重,不在于其宏大和嚴肅,當它被更親和的話語表達出來,訴說民眾平凡而具體的心愿時,無疑更抵達人心。人民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權利,執政黨的承諾給這種權利以實現的路徑。向

人民承諾,為人民履責,這對執政黨承諾的實現,是一種智慧的考驗。“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已響亮地喊出了施政宣言,未來他們將如何兌現承諾?“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人們有理由充滿期待。

“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新目標溫暖人心。這是一個偉大的承諾,是一個富有雄心和誘惑力的數據,是個溫暖人心的量化指標,是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生動寫照。實際上,收入倍增計劃離普通民眾并不遙遠,只是一直以來在國家的宏大敘事中,增加收入顯得具體而微。十八大就是將這種宏大與微觀進行交集,使民眾美好的期許和執政黨規劃的藍圖,在時間里重逢,現實中相遇。當下社會貧富分化的嚴峻現實,輪番的物價上漲使民生的痛感和焦慮一直存在。目標的實現必將意味著百姓的錢袋子更鼓,生活將更富足且有質量。這無疑讓民眾在抱怨“什么都在漲,就是工資不漲”呼喊中,看到一絲希望。要實現這個溫暖人心的目標,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完成更加繁重的發展任務。居民收入不是無源之水,必須有與之匹配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發展質量。收入分配改革的重點是如何縮小收入差距,難點是如何理順社會分配關系。在收入改革中,“切好發展蛋糕比做好蛋糕更重要”,政府應著眼長遠,為收入分配改革制訂明確的目標,同時還要靠發展靠制度確保實現。比如加強建立工資正常增長的保障制度,縮小收入分配差異擴大化趨勢;調整稅收制度,政府適當給企業和個人減稅等。

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其攻堅點在于權力的謙卑與收縮,以及對權力運轉的監督與制約。“自由幸福之追求,長久治安之希冀”,是謂國民與國家的共同心愿?;赝雮€多世紀前的中國歷史剖面,彼時的中國共產黨正懷抱“趕考”心態,躊躇滿志地開始由革命黨向執政黨角色的最初轉換,時至今日,厘清權力屬性,依然顯現出其迫切性。讓民眾享有更幸福、更有尊嚴的生活狀態,竭盡所能“為人的自由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是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的大使命、大考驗。

當權力成為樂趣,各種后果滋生;當制度成為“制約”利器,社會才會規范有序。十八大報告屢屢鮮明提及的制度建設表明:執政黨的成熟不僅表現于思想、理論,更體現于制度。依靠制度的力量,公權將成為公器。因此,“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同時,我們更應意識到“讓制度約束權力,讓人民監督權力”的重要。

五、聆聽“中國聲音”之我見

“中國聲音”為何?十八大的內容詮釋,十八大的鄭重承諾,用“中國聲音”向世界傳達“中國信息”。對內而言,它要凝聚共識、匯集心力;對外而言,它需表達自我、利于溝通。“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中國聲音”抹去了視而不見的粉飾太平,向追求求真務實的道路闊步前行。

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不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目標不變;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

和平發展的道路不變……這是一種力量、一面旗臶、一個方向;是一種傳承、一種堅守、一種自覺的行動。

海洋經濟行業分析范文第4篇

為搶占海洋開發主動權,全面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去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對藍色經濟區總體目標、基本思路、發展重點等方面作出明確安排。根據這一部署,山東省30多個省直部門歷時一年,編制完成15.9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和6.4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組成的半島藍色經濟區總體規劃綱要,同時完成26個專項規劃。規劃主體區確定為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濰坊、日照六市以及濱州的無棣縣和沾化縣所轄陸域,共涉及51個縣市區,聯動區包括規劃主體范圍之外的省內幾大區域。

根據規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3000多公里海岸線為主軸,突出做大做強海洋經濟這一主線,堅持交通同網、市場同體、環境同治、產業聯動、信息共享,將7市51個縣市區設定為主體區,與其他市縣區組成聯動區,互促互動,聯動發展,從而實現陸域與海域的統一大布局。

在半島藍色經濟區空間布局上,山東提出構建“三帶三區”總體發展框架,即在16萬平方公里海域上,由近及遠形成海岸、近海、遠海三條開發保護帶,此舉相當于將山東的陸域面積擴展了一倍,既可承載養殖捕撈、遠洋漁業、海洋食品等海洋經濟第一產業,也可承載造船、海洋新能源、生物產業、海洋工程、環保產業、海洋化工等海洋經濟第二產業,更可承載旅游、物流、海洋信息產業等海洋經濟第三產業。

規劃提出,按照“突出重點、凸顯特色,接長短板、拉長鏈條,提升素質、拓展空間”的思路,重點選擇鏈條長、關聯度高、帶動效應大的產業,以科技研發為先導,實施集中突破,著力在海洋生物產業、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能源礦產業、現代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業、海洋文化旅游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生態環保產業八個方面形成產業優勢。這八大產業,體現了高端技術、高端產品、高端產業引領發展的方向,在“藍色產業體系”的框架之下,拓展經濟區發展新空間。

青島市響應省的號召,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和實施“海上山東”建設戰略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海洋開發與管理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和科研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充分做好“海”的文章。 加大海洋規劃立法,堅持依法管理,建立規范的海洋開發新秩序。我市始終把規范海洋資源開發作為海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堅持開發與管理并重,科學

配置海域資源,嚴厲打擊非法圍填海、非法采砂和海域污染等違法行為,依法維護了海洋開發秩序。近年來,我市編制完成了《青島市海洋功能區劃》,制定實施了《青島市海洋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青島市海域使用管理條例》以及海岸帶規劃、海洋漁業管理等地方性法規。同時,切實抓好海域使用管理“三項制度”的落實,大力推行海洋功能區劃制度、海域使用權屬管理制度和海域有償使用制度。目前,海域使用登記率、確權率和年審率均達到99.8%以上。我市先后被確定為國家級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區、中國海監執法示范單位,2006年,我市被評為全國海域使用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海洋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全國海洋執法先進單位、全國科技興海先進單位,并被授予“全國海洋綜合管理特等獎”。

突出港口龍頭地位,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努力構建海洋產業新體系。一是突出港口發展。青島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港口西移和區港聯動的順利實施,為青島港口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拉動了西海岸迅速騰飛。目前,青島港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2006年總吞吐量突破2.24億噸,集裝箱突破770萬標準箱,集裝箱、原油、礦石的吞吐量均位居全國前三位,成為中國綜合功能最強的億噸大港。二是深度開發濱海旅游。青島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濱海旅游資源品位和知名度較高,秀麗的山海風光、迥異的建筑風格,形成了渾然一體的“山海城”旅游景觀。我市抓住承辦奧帆賽的歷史性機遇,確立了“帆船之都、度假天堂”的城市形象定位,突出“山、海、城”特色,將旅游重點從海岸推向海上,給濱海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快現代漁業發展。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大力開展原良種繁育、工廠化養殖、健康生態養殖、深??癸L浪網箱養殖、蝦池立體養殖海參等現代高效漁業建設,積極引進外資,不斷提高海產品的外向度和精深加工能力,加粗延伸海產品產業化鏈條,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有效地提升了海產品產業化的整體水平。2006年完成水產品產量125萬噸、產值89.5億元。水產品出口創匯13.24億美元,占全省40%,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四是海洋船舶工業、海洋鹽業、海洋藥物及生物制品、海洋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迅速,2006年實現產值超過155億元。青島已成為海洋船舶工業的重要集聚地,北海船廠西遷及中船重工海西灣修造船基地和配套項目進展順利,韓國現代造船項目等一批大項目已經啟動,船舶工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我市還被確定為國家級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城市和產業化基地,年海水利用量為8.85億立方米,日均242萬立方米,海水利用量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先進水平。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海洋局專門在青島召開全國海水利用現場會推廣了經驗。

實施“科技興海”戰略,增創海洋經濟發展新優勢。海洋科研是青島的一大優勢,在最近召開的市第十次黨代會上把打造國家海洋科研中心列入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為海洋科研增添了新的動力。“十五”以來,我市分別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中50%、91%的海洋科研項目,爭取各類科研資金達6.8億元。近三年來,市政府共投資2400萬元,重點扶持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黃海所、中國海洋大學、省海水養殖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聯合建設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每年7000多萬的科技三項經費有近50%用于海洋科研開發、基地建設和人才培養;每年約7000萬元的海域使用金,主要用于海洋科技、海洋開發與管理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目前,全市擁有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化制品企業100多家,海洋活性物質及新材料等企業近百家,已經初步形成集群效應。加強海洋環境保護,促進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近年來,我市深入開展海洋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近岸海域環境監測,定期發布《青島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以

控制污染物排??偭繛槟繕?,嚴格實施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效遏制了海洋環境污染,實現了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良性循環。近幾年,投資6.6億元實施了前海一線截污整治工程,拆除了區域內全部鮑參池等養殖設施,恢復了海域的自然面貌;投資1700多萬元,組織開展了對膠州灣的保護和治理工作,建設了一批海洋自然保護區;結合奧帆賽籌備工作,積極建設國家級海洋環境監控區,重點加強海洋水文、水質和海域赤潮監控預報,維護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

青島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建設海洋強市

(一)加強海洋管理,努力構建海洋管理新秩序。嚴格執行《青島市海洋功能區劃》,認真落實海域使用審批程序,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搞好海洋環境監測,嚴格控制陸源污染排放,搞好膠州灣綜合整治,加快海洋資源自然保護區建設,確保依法用海、科學用海、節約用海、集約用海,逐步建立起規范、科學、高效的海洋管理新體系。

(二)突出發展重點,優化海洋經濟結構。突出發展臨港工業,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深度開發現代漁業,積極拓展海洋服務業,爭取到2010年二三產業占海洋經濟的比重達到85%。港口方面,加快建設前灣港深水泊位,在有條件的港灣規劃建設港口集群,構筑功能多元化的綜合性大青島港,努力構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臨港產業方面,統籌配置產業項目,使專業產業園區和復合型臨海經濟帶交相呼應,協調發展。旅游方面,繼續抓好主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培育度假旅游、觀光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商務節會旅游等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海洋漁業方面,以現代高效漁業為目標,加快建設水產原良種培育體系、水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深水網箱和工廠化養殖基地、休閑漁業示范區及漁業物流與貿易中心。

(三)實施科技創新,增強海洋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駐青海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優勢,加快建設青島國家海洋科研中心,構建海洋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加大對重大科技興海項目的扶持力度,爭取在海洋生物技術、海洋工程技術、船舶制造技術、海洋信息技術、海洋化工技術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成果,推動產學研相結合。加快國家深海潛水基地建設,加速特種海洋新材料研究、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利用研究、海水種苗繁育技術研究,爭取盡快實現新突破;積極推進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項目。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未來??茖W開發海洋資源,是解決人口的劇增,資源匱乏和環境惡化三大世界難題的必然選擇。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發展海洋經濟,順應了人類發展的大趨勢,代表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方向,我國是海洋大國,海洋問題是關乎世界經濟重要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2003年國務院引發了新中國第一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奮斗目標,這些年歷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培育海洋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的勢頭,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日俱增。前年四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山東調研時強調,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提出的新的要求。特別是特別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這是我國區域經濟目標戰略的新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山東省具有發展海洋經濟的諸多優勢,實現藍色經濟發展戰略取得了重要的

進展,文登南海新區作為山東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九大核心區之一,先行一步,掌握先機,抓住了發展藍色經濟的主動權,發展海洋經濟打造藍色經濟區,是一項開拓性、創新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進行深入研討,不懈的探索,找出一條又好又快發展的路徑。

圍繞藍色經濟和藍色經濟的發展,我想提出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是要統籌海陸的發展,藍色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與海洋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打破了海是海、陸是陸的傳統觀念,不是單純對海洋資源進行開發,而是把海域、陸域作為整體建設,強調技術、產業、土地、海域的優化配置。統籌推進海陸經濟的發展,找準突破口,找準思路,重視統籌海陸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海陸產業對接,聯動發展,積極引導海洋產業鏈向內陸的延伸。海洋產業與臨港產業、設海產業互為延伸。

二是要統籌產業的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對沿海經濟造成了很大沖擊,但是產業結構合理,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沿海地區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這啟示我們必須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文登南海新區的規劃標準非常高、度假服務業可以為制造業提供支撐,產業區域制造業可以有益推動度假區服務業的繁榮,但是我們要看到,要真正的形成合理的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健康的發展。必須提高項目進區的門檻,多發展一些新能源、環保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的服務業,加快發展海洋產業,全面提高海洋資源綜合開發和高效利用水平。這些工作南海新區正在做,一定要把握原則,堅持做下去,形成規模,形成拉動。

三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是崛起的關鍵。在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業的同時,沿海地區要依托自身豐富的資源,大力發展工廠化的養殖、水產、毛皮動物養殖等高附加值產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建立統一規范的城鄉人力資源市場,抓住開發用工需求量,抓住就業機會多,加大轉移農村勞動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四是要統籌生態發展,生態保護是藍色經濟區的命脈,命脈不在,一切無從談起,保護和開發相結合,成為藍色經濟區重要建設,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要牢固的樹立環境優先、有序發展的理念。把林地、濕地、海洋、沙灘作為寶貴資源保護,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突出中集約用海用地,提高單位岸線和用海投資程度,保護與開發要統籌規強海資源的建設,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調發展,做到經濟建設與生態的保護雙贏。在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業的同時,沿海地區要依托自身豐富的資源,大力發展工廠化的養殖、水產、毛皮動物養殖等高附加值產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建立統一規范的城鄉人力資源市場,抓住開發用工需求量,抓住就業機會多,加大轉移農村勞動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海洋經濟行業分析范文第5篇

摘 要:隨著Intemet的發展,對于HTML所構建的靜態網頁已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而ASP是構建功能相對簡單的動態網站的首選腳本程序,由于ASP的簡單性,以及使用ASP的同時,選擇了操作簡單的ACCESS數據庫作為后臺數據庫,對于兩者都是較為容易被破解或下載,所以我們在設計ASP+ACCESS構建網站時,必須對其安全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ASP 安全性 數據解密

中圖分類號:F062.5 文獻標識碼:A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1.不斷完善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法規和政策。依法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是德國的成功經驗之一。這給我國帶來了極為深刻的啟示。目前我國循環經濟立法十分不足,還沒有形成促進循環經濟的法律體系,但已經有了一些與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防沙治沙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為了加強依法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我國不僅要為各行各業制定和實施專項法規,而且要盡快出臺一部循環經濟基本法,需要盡快制定一部像德國1996年《循環經(下轉第106頁)(上接第103頁)濟與廢棄物管理法》那樣的一部基礎性的核心法律。借鑒德國依法推進循環經濟的經驗,我國要注重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的執法監督機制。否則,就會影響我國循環經濟立法執法的有效性。

2.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中介組織的作用。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需要建立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社會中介組織。在這方面我國應當借鑒德國的“綠點標志”系統和DSD的運作模式,引導工商企業集團、行業協會聯合起來,成立專業化的第三方資源再利用公司和技術服務公司,通過市場機制調節廢棄物的回收利用。資源回收領域涉及到的行業眾多、地區廣泛、情況復雜。因此,要在一些主要領域分別組建由生產廠家、商業企業、運輸企業以及行業協會等單位組成的、全國性或區域性范圍的中介組織,建立起類似德國“綠點”標識的行動計劃。德國的經驗表明,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來發展循環經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污染者付費”原則,可促進廢棄物的源頭消減,激發企業的創造力,創造商業機會并提升產品競爭力。

3.鼓勵和扶持循環經濟技術的開發和引進。政府可以在循環技術方面進行前期投入,通過技術創新基金、循環專利技術購買補貼等手段,鼓勵企業通過自我革新和引進購買技術,進行產品設計、工藝流程改進以及廢棄物循環利用。國家要集中力量組織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建設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應把技術攻關列為重點,選擇具有廣泛推廣前景的先進適用技術,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選擇重點企業組織技術攻關,避免把資金用在一般的工程建設中。鼓勵各種民間組織參與循環經濟的發展,鼓勵通過現有行業協會或建立新的循環經濟專業協會,建立循環技術服務中心、清潔生產中心等專業組織,開展循環經濟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信息支撐體系。

4.以綠色消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德國的經驗告訴我們,“以消費促生產”是一種有效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綠色消費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我國目前正處于由總體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發展階段,而在這一階段必然會發生消費規模的急劇擴張和消費結構的升級轉型。如何將我國的消費變動趨勢引導到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軌道上來,無疑是一項重大歷史課題。為此,需要積極促進綠色消費,使之蔚然成風。我國不僅要推進企業清潔生產,而且要以垃圾分類處理和包裝減少為突破口,展開全社會的循環經濟活動??梢栽谌舾尚^進行垃圾分類試點,而后全面推廣。采取行政措施嚴厲遏制企業產品包裝越來越豪華的趨勢。建立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可以引領綠色消費發展。由于消費規模大和市場帶動作用明顯等特點,政府綠色采購可以成為我國建立綠色消費模式的“火車頭”。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供應商為了贏得政府這個市場上的大客戶,會想盡辦法增強其產品的綠色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技術創新,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對環境和人體的負面影響程度。

5.鼓勵公眾參與發展循環經濟。在德國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大多數德國人都積極響應減少或回收廢棄物的號召,并付諸實施,公民個人和非政府組織成為推動循環經濟順利發展并取得良好功效的中堅力量。這是非常寶貴的一條成功經驗。

當前,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公眾文明意識的制約,我國公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較差,奢侈鋪張的消費行為仍有發生。為了使公眾轉變生活觀念和培養新的生活方式,從而積極自覺地參與循環經濟發展,我國需要做到:一要通過教育、培訓、宣傳、推行環境友好產品標志和循環利用產品標志等方式,大張旗鼓地普及循環經濟知識;二要鼓勵居民實行生活垃圾的分類分揀,對那些沒有利用價值而且危害性強的廢棄物,國家可以考慮進行有償回收或對回收行為進行獎勵;三要提倡綠色生產生活和文明消費方式,鼓勵公眾購買循環經濟產品;四要建立和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鼓勵公眾對企業和政府的環境行為進行監督。

參考文獻:

1.崔旭.德國循環經濟的發展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可借鑒性分析[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6(3)

2.戴宏民.德國DSD系統和循環經濟[J].中國包裝,2002(6)

3.馬榮.德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概況[J].中國環保產業,2005(5)

4.王均奇.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完善投資體制[J].經濟師,2006(4)

5.Azbar Nuri.Upgrading an existing treatment system to adopt cleaner production principal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

6.Ashford Nicholas A.Reflections on the First Decade of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2 (10)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責編:芝榮)

海洋經濟行業分析范文第6篇

摘 要:從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國夢”的關系出發,闡明當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分析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提出建設海洋生態文明以實現中國夢之對策:多層次宣傳引導,構建和諧海洋理念;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規;踐行核心價值觀,樹立海洋生態文明正確倫理觀;實施科技興海,強化海洋環境與資源保護;創新驅動發展提高海洋經濟效益。

關鍵詞:海洋生態文明;中國夢;建設

1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中國夢的應有之義

海洋生態文明的建設,是需要公民主觀能動地去把人、海洋與社會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從而達到物質與精神的和諧發展。此外,在詮釋“中國夢”的過程中,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單純的被理解為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而應該是逐步建立海洋經濟開發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二者之間動態關系,在二者的互相支持與認同下共同發展和諧共榮的海洋生態文明。

(1)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貫穿實現中國夢的始終。自近代開始,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共同追求的中國夢,彰顯的是我國人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探索與實現。同時,從人類發展歷史背景的角度而言,生態文明也是人類社會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而生態文明的實現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海洋文明建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設海洋文明更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涵。中國夢的主要內涵之一體現為海洋強國戰略下的“海洋文明強國”。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它巧妙地融合了黨的 “五位一體”總體戰略布局,主要體現為海洋物質文明、海洋精神文明、海洋政治文明、海洋社會文明、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在思想和制度兩個維度上進行人海和諧共生的發展模式的探索,確保海洋生態和人文生態兩種文明的發展都可達到和諧發展的狀態。

(3)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助推中國夢的“海洋強國”篇章。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目前國際新時期的重要選擇。海洋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是海洋經濟發展必須賴以依靠的途徑,而在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當中,需要多維度地進一步對海洋探索。另外,人類目前的生存需求與海洋舊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日益顯著,必須要通過樹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來平衡二者關系,減緩二者的矛盾以達到經濟發展與海洋生態環境共贏的目標。因此,建設海洋生態文明不僅是新時期下進步的重要抉擇,也滿足海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

2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海洋構成了我們生存星球的絕大多數面積,為全球的生命系統提供重要的資源支持,而伴隨著以經濟發展為首要前提的時代下,人類的行為對海洋生態系統平衡造成許多不可逆轉的損害。進而當前建設我國海洋生態文明正遭遇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海洋生態文明意識欠缺。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的禁錮,導致了我國尚未實現自主性的生態文明理念,因此需要在生態環保意識宣傳上有所提升。而依舊存在一些政府部門在海洋經濟區始終堅持“GDP第一”的發展理念,任由企業污染而不采取相關措施,對環保法律予以漠視;在經濟區內,完善相關的生態環?;A設施進度緩慢,許多企業隨意排放廢物;相關群眾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全民參與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還需要不斷提升。

(2)海洋產業結構有待調整。近些年來,我國在海洋產業上呈現出多方位和諧發展的良好勢頭,依據《中國海洋統計年鑒》的統計,自2001到2010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從95I8.4億元上升至39572.2億元,共計增加了3.2倍。然而在我國海洋開發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開發過度和不合理等問題,海洋產業結構存在著非科學性弊端,沿海產業布局沒有達到合理安排,而在投入、能耗和污染方面依舊存在著遠超標準量的傳統產業發展方式并未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3)海洋生態環境遭受嚴重威脅。近些年來,由于采用粗放型外延式經濟增長方式令大量生態資源進行無意義損耗,雖然我國通過建立一些藍色經濟區借以推進海洋經濟高速發展,但其結果卻令海洋資源和生態系統的承受能力有所減損,在海洋經濟上所獲收益與生態資源損耗方面難以平衡,致使經濟提升缺乏后續力量。藍色經濟區經濟的提升急切需要通過集約式轉變提升方式,從而進一步深化。

(4)海洋文化建設水平不高。海洋文化作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視,但現階段我國海洋文化發展水平還不高,地區發展不平衡,海洋文化的生產能力、傳播能力、消費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強。國民海洋觀念較為薄弱,而且對公眾的宣傳力度也不夠,這種現象也是由于現階段我國海洋文化建設總體建設水平不高所致。

(5)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滯后。自改革開放開始,30多年以來,我國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文件,其中包含了20余部資源與環境相關的法律,100余件法規規章,這些文件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了大力推動。但從目前中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需求角度分析,這些海洋相關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無法很好貼合我國當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海洋生態保護的實現依舊缺少完善的法制和規范保障。

3 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實現中國夢之對策

中國夢當前的首要目標是能夠在未來八年內,將我國發展為小康社會。而這其中,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達成為小康社會的實現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目前中國小康社會還處于低水平發展,尚且缺少足夠資源的小康社會要求我們從多方面去完善,因此只有堅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凝聚起強大的力量,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有力的保障,解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實現中國夢的相關應對方法如下:

(1)多層次宣傳引導,構建和諧海洋理念。地區政府可以利用一些與海洋有關的節日如世界海洋日等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活動,并以此為契機,開展多維度的海洋文化宣傳,深度挖掘海洋民俗和歷史文化,大力推進海洋文化宣傳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公司,建立相關的海洋環保志愿者隊伍,為公民參加海洋環保行動營造良好環境,使民眾可以在親海、近海,體驗海洋無窮魅力的過程中慢慢地在他們心中樹立海洋生態文明與和諧海洋觀念。

(2)加快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提高海洋經濟效益。各地海洋經濟開發區可以通過區位和資源的優勢進行進一步深度建設,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為生態產業深化進一步努力,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對工業生產和機構分配調整,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同時在旅游文化產業加強投入。加強沿海地區的宏觀調控,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優質海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提高經濟效益,以科學用海為依據,以維護海洋生態健康為根本原則,著力推進海洋資源集約利用,培養海洋高科技人才,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借此實現海洋生態的和諧發展和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統一。

(3)實施科技興海,強化海洋環境與資源保護。推進自主創新,實現創新國家的目標,是當前我國發展的重要核心戰略。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將科技創新作為根本動力,用其來維系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建設與發展海洋生態相關的產業。同時,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也需要以科學決策作為根本前提,遵循科學規律,建立科學建設,實現科學決策,推動科學發展。而建設海洋生態文明過程中更需宣傳海洋知識,以此作為重要依托,在對海洋基礎知識進行大力推廣和宣傳的同時,培養專業的海洋生態建設方面的人才,為建設海洋生態文明提供社會資源基礎和人才儲備。

(4)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規。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完善的有關海洋生態保護和建設的法律法規,在“依法用?!钡囊笙?,健全涉海法律法規體系,嚴謹遵守海域海島的相關使用管理制度,大力完善對涉海項目的論證、審批和監管,確保海洋開發的有序和規范。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作為首要準則,多方面進行政策宣傳,執法檢查,使建設海洋生態文明的過程中從“有法可依”達到“有法必依”。

(5)踐行核心價值觀,樹立海洋生態文明正確的倫理規約。海洋環境保護有著與海洋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海洋經濟的推進必須建立在對海洋生態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的基礎上,這是人與經濟社會、生態系統的基礎倫理關系。對海洋生態文明正確倫理觀的有效宣傳,不僅僅只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同時也是構成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前提。而只有健全良好的海洋生態倫理制度,才更加能夠提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可能性,才可以實現人與海洋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

4 結語

總而言之,實現“中國夢”需要堅持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因為這是必經途徑。目前,我國所面臨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期,是生態文明從關注理念變化到制度健全的新階段,完善海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健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成為強化海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短期目標,讓我們進一步深化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從精神動力智力上支持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曲金良.海洋文明強國:理念、內涵與途徑[ J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494).

[2]呂振波,張晉.藍色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SWOT分析[ J ],人民論壇,2013,(17).

[3]劉健. 淺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問題[ J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4,(2):30.

[4]傅英,龔耘.中國海洋文化的現狀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 J ] 管理觀察,2011,(27):194-195.

上一篇:晚會策劃方案范文下一篇:足浴技師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