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海洋生物范文

2023-09-19

海洋生物范文第1篇

感恩媽媽 ,是您給了我生命 。是您讓我健康 成長 。您付出的畢您得到的更多,是您的細心教我學習 ,謝謝您,我長大后一定會更加努力賺錢養您。

感恩老師 ,是您把知識大門的鑰匙交給了我,讓我懂得了許許多多的知識,讓我在書海里面尋找 到樂趣,我一定不會忘記這些曾經教過我的老師。

感恩小伙伴,是你們陪伴著我一起開心玩耍,一起認真學習,一起快樂 的成長。

感恩作文100字

(二)

望著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樂章;看著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出那一幅感人的畫面;不禁覺得,這個多彩的世界需要感恩,愛是這個世界最神奇的力量,而感恩讓我們有真摯的友情 ,溫暖 的親情 ,浪漫的愛情。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 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 。親友為你付出的不止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

感恩作文100字

(三)

爸爸,媽媽,謝謝你們把我養大。要不是你們,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我;要不是你們,我就根本不會有這么多的幸福與快樂;要不是你們,我根本就沒有這么多好朋友和親人。爸爸,媽媽謝謝你們把我養大,讓我了解這么多的知識,是你們讓我知道這么多的數字,拼音和漢字。最最感謝的是,你們讓我體會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還有最要感謝的是,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要好好孝敬父母和各位長輩。我將來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

感恩作文100字

(四)

愛是純的,心是誠的,感恩是真實的,感動是永恒的,感恩的心便是充實而幸福的。感恩的心是一條悠遠的小溪,滋潤著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讓愛和溫情在你我心間流淌。“嘩啦啦„„”小溪歡快地向前,帶著我們走向遠方。

感恩作文100字

(五)

生命在愛中孕育,在愛中誕生,在愛中成長,生命源于愛。世界因愛而精彩,生命因愛而幸福,人生因愛而快樂!

因為父母,我來到了這個美麗而又精彩的世界。他們用慈愛的目光,溫暖的雙手,伴我成長。

海洋生物范文第2篇

2008年12月5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11號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早在1992年,加拿大就已經在當年的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發出這一

世界海洋日清潔大梅沙

提議,每一年都有一些國家在這一天舉辦與保護海洋環境有關的非官方紀念活動。但直至2009年聯合國才正式確立其為官方紀念日。

2009年是聯合國首次正式確定的“世界海洋日”,聯合國希望世界各國都能借此機會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體味海洋自身所蘊含的豐富價值,同時也審視全球性污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被確定為“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

世界上很多海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海洋日,如歐盟的海洋日為5月20日,日本則將7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確定為“海之日”。[

2010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李海清介紹,“關愛海洋——我們一起行動”的主題,旨在號召大家加入到愛護海洋、保護海洋、發展海洋事業的行列中,為實現海洋的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而共同努力。

他說,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的主場活動定在天津,由“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慶祝大會、“關注海洋,啟航夢想”全國海洋書法繪畫攝影展暨國際兒童海洋繪畫展和“大海的故事”文藝晚會以及天津特色活動幾大部分組成。同時,全國所有的沿海省、市、區、縣都將同時舉辦形式

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海監船舶、科考船、實驗室以及部分海洋科普基地都將免費向公眾開放。

李海清介紹,除6月8日當天的活動外,“第三屆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2010全國海洋知識夏令營”、“愛我藍色家園”征文、國民海洋意識調查,海洋知識進校園以及制作播出海洋公益廣告等活動也正在陸續進行。 2008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將每年的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此后,我國將原有的7月18日全國海洋宣傳日調整到6月8日,更名為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2011 2011世界海洋日:辛亥百年、海洋振興 國際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通過。1982年12月10日訂于牙買加蒙特哥灣。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從1973~1982年共舉行11次會議。

《公約》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簽署《公約》的國家和地區有158個,到1993年12月31日止,已有60個國家批準或加入《公約》。中國于1982年12月10日簽署了《公約》,但尚未批準《公約》。

《公約》共分為17個部分,計320條,9個附件。第一部分是《公約》的用語和范圍,第二部分是領海和毗連區,第三部分是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第四部分是群島國,第五部分是專屬經濟區,第六部分是大陸架,第七部分是公海,第八部分是島嶼制度,第九部分是閉?;虬腴]海,第十部分是內陸國出入海洋的權利和過境自由,第十一部分是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海底及其底土區域,第十二部分是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第十三部分是海洋科學研究,第十四部分是海洋技術的發展和轉讓,第十五部分是爭端的解決,第十六部分是一般規定,第十七部分是最后條款。附件一是高度洄游魚類,附件二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附件三是探礦、勘探和開發的基本原則,附件四是企業部章程,附件五是調解,附件六是國際海洋法法庭規約,附件七是仲裁,附件八是特別仲裁,附件九是國際組織的參加。

《公約》編纂國際海洋法的習慣規則,規定了12海里領海寬度,肯定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度,確定了沿海國對大陸架的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豆s》明確宣布,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區域及其底土以及該區域的資源為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其勘探和開發應為全人類的利益而進行 海洋面積遼闊,儲水量

巨大,因而長期以來是地球上最穩定的生態系統。由陸地流入海洋的各種物質被海洋接納,而海洋本身卻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然而近幾十年,隨著世界工業的發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趨嚴重,使局部海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并有繼續擴展的趨勢。

海洋生物范文第3篇

1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核心在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即實驗室工作人員所處理的實驗對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時,通過在實驗室設計建造、個體防護、嚴格遵從標準化操作規程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的感染,確保周圍環境不受實驗對象的污染[1]。

2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分級

2.1 分級起因

據記載,在微生物實驗室中曾多次發生感染性疾病。在上世紀與實驗室相關的感染性疾病有傷寒、霍亂、馬鼻疽、布氏菌病和破傷風等病例。1947—1973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記錄了109例實驗室感染[3]。1949—1951年,Sulkin和Pikel發表的有關實驗室感染的調查報告,使人們認識到實驗室內培養基或標本的處理及含菌塵粒的吸入是工作人員被感染的主要途徑[4]。1974年,美國CDC/NIH首次提出將病原微生物和實驗室活動分為4級的概念[5],作為從事致病微生物實驗室工作的一般參考。隨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制定的《微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的生物安全》和WHO頒布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基本沿用了此種模式。

2.2 級別劃分

由于病原微生物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感染方式對健康人體造成切實的或潛在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微生物的致病性、感染與傳染的嚴重程度、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有無將其生物危害分為1—4級。我國制定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4989-2004),則根據實驗室生物因子對個體和群體的危害程度分為4個級別(危害程度由低至高),為確保操作人員、周圍環境不被微生物感染或污染,從事上述生物危害病原體檢驗或研究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也分1—4級,簡稱為BSL 1—4(Biosafety level ,BSL)級,實行分級管理[6]。

3 生物安全2級實驗室要求[7—8]

3.1 實驗室建設和設施

實驗室的建設和設計應著重考慮生物安全防護問題,確保實驗人員和環境的安全,同時保護實驗對象不被污染。例如,從事高致病性微生物工作時氣溶膠形成的問題;節肢動物或嚙齒動物橫行造成的環境污染;實驗室人員進出、樣本檢驗、有毒試劑使用等工作流程問題。應從功能上劃分清潔區和污染區,實驗工作區域、休息場所、樣本接收及處理、生物廢棄物的處置、安放實驗設備和耗材的地方均應清楚地加以區分。

實驗室的墻、天花板、地面應光滑,易于清洗,防液體滲漏,抗化學腐蝕、可消毒,地面應防滑;工作臺面應耐酸堿、有機溶劑腐蝕,耐中等以上的溫度,防液體滲透,可消毒。實驗室出門處應有洗手池,水龍頭開關應設計成用肘部或腳操作,有緊急噴淋設備和洗眼裝置,以保證緊急情況發生時可以立即處理。應有專門的污水排放管道,污水排放前應作消毒處理。實驗室應考慮提供不循環的向內氣流,如不能,則應考慮開窗,這時應安裝防節肢動物出入的紗窗。實驗室的同一樓中應有高壓滅菌器、滅火器、可靠的供電系統和緊急情況下方便疏散的照明燈。在工作場所之外提供實驗人員攝食和休息的地方,提供放置工作人員外衣或生活物品的設施等。

3.2 樣本運送

應按照有關病原微生物或樣本規范運送的要求,將樣本放在可靠、安全、經檢測合格的容器中運輸,嚴防對人員、環境的污染。

3.3 實驗操作

所有的實驗操作應降低氣溶膠或泡沫的生成,操作應在二級生物安全柜內完成。感染性材料的離心操作應使用安全的離心杯,或密封的離心機轉子,在生物安全柜中開啟或封閉感染性材料。禁止用嘴吸取液體。盡可能避免使用注射器。發生液體濺出、溢出等事故時應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及時處理并有相關記錄備案。

3.4 個人防護

應根據操作需要穿工作服(或防護服),離開實驗室時應脫去工作服并留在實驗室內,限制在實驗室以外的場所穿工作服。接觸感染性物質的操作,應戴防護手套,操作完畢或離開實驗室,接觸干凈區域前應摘手套,防止污染其他表面或環境。應穿防護鞋(套),在特定區域操作時應穿特殊的鞋。當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而必須采取外部操作時,應戴口罩、護目鏡、面罩或其他個體呼吸防護用品、防濺出的保護裝置,保護臉部皮膚和黏膜,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3.5 生物廢棄物處置

生物廢棄物是指經實驗分析后被丟棄的含有已知或未知微生物的材料,廢棄物管理是保障生物安全的最后環節[9]。實驗樣本在處理和進行實驗時產生的廢棄物如吸頭、離心管、平皿等應放入適當的容器或防漏的高壓袋內,實驗結束后立即就地高壓滅菌。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性液體物質、廢棄的液體標本、培養物等應放在盛有消毒液的防滲漏的專用容器中并及時加蓋。實驗中使用的銳器如針頭、注射器、玻璃器具等應放入專用的堅固容器,加蓋。高壓滅菌器應規范操作,保證滅菌效果。

4 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簡介[10]

4.1制訂嚴格的實驗室操作和技術規程

要求實驗人員應在處理致病性和致死性病原方面受過專業訓練,并有監督機制。實驗室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隔離服,所有與生物病原等操作有關的步驟,都應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止裝置內進行。

4.2 一級屏障

安裝包括系列生物安全柜、各種密閉容器和其他為了消除或減少暴露于有害生物材料設計的工程控制設施等一級屏障。

4.3 實驗室建筑設計符合二級屏障的標準主要用于防止感染性微生物逸出進入環境,避免相鄰區域的工作人員和環境暴露于可能的感染性氣溶膠之中。實驗室工作區和公共通道分開,使用消毒設備和洗手裝置;實驗室工作區是一個完全密閉的空間,實驗室只設置密封結構的觀察窗。整個實驗室空氣成負壓狀態;實驗室的進風要經初、中、高效三級過濾,以清除或殺滅含有的病原體[11],室內空氣外排必須經過特殊裝置過濾,百分之百地殺滅可能存在的各種病原體。所有物品必須要經過高溫、高壓的無害化處理才能帶出實驗室,以確保外部環境的安全[12、13]。

5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7、8]

5.1 組織與人員職責

成立生物安全委員會,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參觀者的生物安全負責。制訂和修改生物安全管理計劃,保證計劃的貫徹實施并進行安全檢查。實驗室應任命協助管理層工作的生物安全員,生物安全員負責提交生物安全計劃和培訓計劃,對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提出建議和指導,對微生物的危害性作評估,監督操作過程中的生物安全,及時發現隱患,提出解決方案。

5.2 生物安全手冊編寫生物安全手冊且方便員工獲取、閱讀并遵照執行。內容可包括:① 評估實驗中接觸的微生物的危害級別;② 標準或特殊安全操作規程;③ 個人防護要求;④ 意外發生時應急處理程序;⑤ 生物廢棄物處置;⑥ 實驗設備安全消毒程序;⑦ 內務管理制度;⑧ 員工培訓方法與記錄。

5.3 內務制度在實驗室入口明顯位置張貼生物危害標志并表明實驗室生物安全級別,出口處應有發光指示標志。保證工作區域整潔有序。非實驗有關人員、外來參觀、進修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實驗室。實驗室內禁止吸煙、攝食、飲水或其他與實驗無關的活動,實驗設備維護或運出修理前進行消毒。

5.4事故處理制訂報告危險隱患或事故發生的程序。所有報告以文件形式保存,對事故原因、經過、處理及預防作詳細說明。

5.5安全培訓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清楚地了解工作中存在微生物的種類與危害級別,自愿從事實驗室工作,接受安全教育,遵守生物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為防止出現差錯、事故,避免操作人員獲得實驗室感染,必須經常地對所有員工進行生物安全培訓,保證每個人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術,有識別和控制生物危害因子的能力,掌握接觸病原微生物后預防感染的方法。新進人員工作前應熟悉操作規程和個人防護知識,通過崗位培訓考核后方可獨立工作。

5.6健康檢查操作人員應定期作健康檢查,從而監測實驗感染所得的疾病。操作人員就職前進行體檢,在健康時,采集血液并按規定儲存,提供有效的主動或被動免疫,對孕婦等易感者免于接觸或從事高度生物危險性操作作出規定,實驗室發生事故或員工生病時應立即報告,對實驗室獲得性感染的個人作早期檢查。需要時應向每個人提供醫學評價、疾病監測和治療,有關記錄應存檔。

6 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狀和對策

隨著國家對實驗室的認可和論證工作的全面展開,我國已經出臺了《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的實驗室安全的標準法律法規,從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儀器設備、實驗室清潔和消毒、廢棄物處置等方面管理入手,使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得到強化和規范。然而,由于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涉及面廣,相關職能部門多,相關人員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和自覺性還有待強化,目前在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隱患。主要存在有關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完善落實,對相關人員的安全防護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的培訓亟待加強,安全設施需要完備等缺陷[14]。另外,一些臨床門診實驗室和非醫療系統實驗室在生物安全建設和管理方面既缺少有效的防護設施,也缺少生物安全防護意識,是生物安全防護比較薄弱的領域,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基于上述現狀,在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上應進一步理順管理體系,明確有關部門職能,形成有關部門各司其職、有機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大對生物安全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全面加強生物安全工作的能力建設;加強生物實驗室建筑設計與施工的規范管理;加強生物安全知識的傳貫徹力度等措施。只有采取多管齊下的對策,才能盡快將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納入標準化和規范化科學管理的渠道,才能充分發揮生物安全實驗室的作用,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

7 工作體會

實驗室生物安全不是新出現的學科。自人類開始有醫療行為時就存在有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問題。當一個生物樣品從人體采集后,進行樣品運送到實驗檢測,以及剩余樣品的處置,直至檢驗報告發出這一連續過程中,始終貫穿實驗室生物安全。

實驗室生物安全以往我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際工作中談及的很少。自2004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生了SARS病毒實驗室感染事件后,引起了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近年來陸續出臺了有關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規及規范管理性文件,將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納入規范管理體系。

實驗室生物安全作為體系管理,必將會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來系統管理,這樣就會使原來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受到約束。為此,每個工作人員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原有的不規范的行為要干預,錯誤的陋習要改變,盡可能將對人員、環境的生物污染控制到最低。當然也要注意,不要因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而超越了實際工作現狀,影響正常的臨床診斷、疾病控制、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同時,必須考慮到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有共性,亦有個性,要針對不同的實驗對象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建議在??茖W校中,開設實驗室生物安全課目,應該讓??茖W生在接觸專業前,就有實驗室生物安全這一完整概念。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海洋生物范文第4篇

海洋生物醫藥行業是指以海洋生物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進行海洋生物化學藥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藥物的生產活動,包括基因、細胞、酶、發酵工程藥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藥用氨基酸、抗生素、維生素、微生態制劑藥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診斷試劑;血型試劑、X光檢查造影劑、用于病人的診斷試劑;用于動物肝臟制成的生化藥品等。

更多關于海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可查看《2015-2020年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我國海洋生物產業以基地化、園區化為特征的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個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6個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海洋醫藥與生物制品產業集群,以湛江為核心的粵東海洋生物育種與海水健康養殖產業集群,福建閩南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集聚區和閩東海洋生物高效健康養殖業集聚區等。

近年來海洋經濟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被列入重點發展領域,主要是由于其對于緩解資源瓶頸、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技術創新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海洋油氣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等戰略新興產業,近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

我國海洋生物技術和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距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

1 差距主要體現在,海洋生物科技創新與國外和陸地對比還有差距;資源調查、評估和保護不夠,海洋生物資源的獨特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平臺建設等產業創新支撐體系還較薄弱;海洋生物龍頭企業相對較少,與小微企業互補不足,產業生態還未建立完善。

海洋生物醫藥行業要想獲得更快的發展,需要企業和政府的協作,政府方面,需要在資金扶持、人才培養以及行業發展引導等方面做出努力,而作為直接參與者的企業,則需要在創新能力培養上加大投入,企業可以通過設立科技儲備基金,投資一些基礎性研究項目作為知識儲備,或者通過資金缺陷法收買研究人員科研成果對其進行后期研究,縮短周期并加快產品的產業化發展,避免新產品前期研究的投資風險。

文中數據參考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未經前瞻產業研究院書面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海洋生物范文第5篇

新課程強調教學中應遵循“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的世界觀,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學習并掌握一定的生命科學知識和技能,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并且能將學到的知識充分地運用到生產和生活當中。倡導探究性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本節課的難度相對較大,因為這節課既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等方面的知識,又涉及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一節綜合課;既與我們人類自身的實際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又與全球的環境、資源密不可分。因此,本節課應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采用自讀,小組討論、圖例展示、分析計算、實例介紹等方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到生物學科知識,再運用生物學科知識去指導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辨證思維和發散思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相互交流總結,取長補短,以獲取新的知識體系;突出體現新課標“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探究性學習”的理念。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對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學生了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特點。

3、使學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過程,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總結,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的思維能力,從而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通過圖片等的觀察,培養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

3、通過生動有趣的例子激發學生討論、交流的欲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正確認識我們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和資源意識,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特點。

2、碳循環過程。 教學難點

1、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分析。

2、生態系統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關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查找有關生態農業及溫室效應等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請大家欣賞一段動畫!并討論后面的問題。(大屏幕出示這樣的情境動畫)

魯賓遜流落到一個荒島上,那里除了有能飲用的水以外,幾乎沒有任何食物,隨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雞、15kg玉米。然后出示問題:你認為以下哪種生存策略能讓你維持更長的時間來等待救援?試說明理由。下面有兩項選擇:

1、先吃雞,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時用一部分玉米喂雞,吃雞產下的蛋,最后吃雞。 學生討論。

師:大家都很聰明,都選擇第二個答案,理由也比較充分,因為第二種吃法可以給他提供更多的能量,使他能維持更長的時間來等待救援。一切生命活動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沒有能量的供給也就沒有生命和生態系統。能量的流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就是能量流動,在能量流動的過程中伴隨著物質循環。那么,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是怎樣流動的?物質是怎樣循環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設計思想從學生喜歡的動畫入手,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思考,再加上教師語言的小結,直接切入本課主題,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將枯燥的問題形象化、生動化和趣味化。

二、新課教學

活動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1、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問題:

生態系統能量的源頭是什么?怎樣流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是怎樣流動的?

2、播放課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示意圖。

3、學生回答: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太陽能。

4、引導啟發:不是所有的太陽能都參與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只有被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才能流動。

5、師生談話:生產者是如何固定太陽能的呢?是生產者(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固定在有機物中的。那么能量又是怎樣流動的呢?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流動的。我們把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個營養層次稱為營養級。那么能量是怎樣逐級流動的呢?第一級是綠色植物,第二級是以植物為食的動物,第三級是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以此類推。

6、分組討論:能量在流動過程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你能發現什么規律么?

7、播放課件:生態系統能量流向示意圖。

(推薦一個同學歸納其中心內容,其他同學補充,老師點撥指導。)

8、師生交流:在能量流動的過程中,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有三個去處: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了,即通過細胞呼吸釋放和生命活動利用了;儲存在體內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營養級;沒被利用的枯枝落葉和下一營養級攝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糞便中的這一部分被分解者釋放出來。因此,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

設計思想本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本部分的教學策略是先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然后播放教師自己制作的直觀性較強的“能量流動圖解”使學生對“能量流動”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通過學生小組討論與教師引導啟發相結合、師生談話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能量流動的過程”有深刻的理解,突出體現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理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辨證思維和發散思維,對生態系統是中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理解更加深刻,讓學生感受到生物之間是緊密聯系的,有利于培養學生辯證的生物學觀點。 活動二: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1、教師語言導入: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中還伴隨著物質循環,其中碳循環就是非常重要的物質循環。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氣體是空氣中的主要氣體,也是碳參與物質循環的形式之一。下面我們就來討論,碳循環是怎樣進行的?

2、復習鞏固:寫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說明二氧化碳在此過程中的作用。

3、學生分組討論,并完成教材P92的填圖,結合書中的課文,練習描述碳循環。

4、師生共同小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生態系統中,主要依賴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變成有機物,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和其他生物體中,因此從碳循環可見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基石;除此之外,微生物也能把二氧化碳合成為有機物。另外,生物體內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可將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氣中;還有一部分生物遺體沒有被分解者分解,轉變成為地下的石油和煤,暫時脫離循環,但一經開采燃燒,便可產生二氧化碳返回碳循環。

5、教師引導探索:近年來,由于人類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燒化石燃料以及環境污染,因而使大氣中CO2的濃度明顯增加,導致溫室效應。那么應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請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6、小組討論并回答。

設計思想本部分是本節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我采用的教學策略是:從回顧舊知入手,通過知識遷移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再通過分析、討論、交流、填空等形式加深對“碳的循環”知識的理解;通過“課堂延伸”引導學生利用新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的理念,并展開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STS)教育,并通過“溫室效應”問題的討論,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活動三: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師: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都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實現的,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著食物鏈(網)流動,而能量又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態系統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復,兩者密不可分。

師:請大家閱讀書后的課外探究,了解什么是水體富營養化,并且回去做模擬實驗,或制作一個小的生態球。

設計思想通過簡單的語言對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之間的關系進行概括,使學生知道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之間是彼此聯系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也是密不可分的。有利于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辯證的生物學觀點。再加上課外探究的設計,使學生更加理解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實際意義,將課堂內容引申至實際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欲望,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世界觀。 【教后反思】

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第一節(26.1):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 【設計依據與構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的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經過近兩年的生物課學習,特別是現行初中生物教材始終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對本節課的教學已經有了大量的知識儲備和感性認識。本節課的設計是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對以前學過的知識的再現,引導出新的學習內容,揭示知識之間內在的客觀規律,使他們體驗到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帶來的樂趣;通過對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的生態環境的研究,學習調查和觀察的方法,加深對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認識,提高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生物的情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及環境保護等內容,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生物圈中生態系統的類型。

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3、生態平衡的概念和特點。

4、了解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特點。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覺為維持生態平衡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當前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認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生態平衡的概念及特點。

2、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特點。 教學難點

生態平衡的概念和特點。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幾種生態系統的視頻資料、掛圖、自制的生態瓶等。 課時計劃3課時 【教學流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景)

復習生態系統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 引出:地球上生態系統的種類。

設計思想開門見山直點主題,既復習鞏固已學的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新課教學

1、生態系統的種類和特點: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通過視頻材料所要解決的問題:

(1)通過欣賞生態系統的視頻資料說出:生態系統的種類和特點

(2)利用課件,出示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并總結出各種生態系統的共同特點: 生態系統內部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流動。

每種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有限的,實例: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學生:對比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的組成,比較這些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

結論: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越強。 設計思想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視頻教材能夠再現各種生態系統的自然狀況,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加深印象。

2、生態平衡: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災害對生態系統瞬間造成的破壞、人為因素對生態環境的調節能力的破壞的現象。提出問題:(引出生態平衡的內容) 學生分析得出結論:

(1)分析一個處在正常狀態下的熱帶草原生態系統和一個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得出:生態平衡的概念。

(2)分析生態系統的組成,得出生態系統是一種動態平衡。(注意:種類和數量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設計思想創設新奇的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邏輯思維的能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3、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的總和構成了生物圈:

利用課件播放電影科幻片《The Day After Tomorrow 末日浩劫》(又名:明天過后)中,全球生態平衡被破壞后,出現的各種自然災害的場面(地震、雪災、海嘯、冰雹和龍卷風等自然現象)。引出地球上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個大的生態系統中:生物圈 自學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的位置和概念。

設計思想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親身體會到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大的生態系統中,為不出現末日浩劫中的場面,提高自覺保護環境意識。 (第2課時)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景)

播放當前我國各地的自然、經濟的專題片,把學生分成分城市、農村、山區、海濱四個小組進行討論:當前城市、農村、山區、海濱的經濟發展特點及環境狀況: (根據自己對不同地區資料的掌握情況,自由分組) 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對所在小組的研究情況進行匯報交流。

設計思想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我國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情況展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分組討論,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培養了合作學習的意識;通過交流,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

二、新課教學

在匯報交流總結時,教師提出:中國人口最多的農民,所從事的產業是農業,那么,我國以前靠天吃飯的農業狀態和現在的農業狀況有什么不同呢?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出:

1、農田生態系統(典型的人工生態系統)。

欣賞一組從網上下載的圖片,比較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生系統和一片農田生態系統。 分析:對比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生系統和一片農田生態系統什么差別。

得出結論:(1)經過人工改造的生態系統是不穩定的,其生態平衡需要人類的維護。 (2)人類需要對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有利的生態系統。

設計思想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學習求知。課件中使用了從網上下載的圖片、視頻等資源,體現了資源的共享是時代的要求,學習的根本在于擁有共同的資源。

2、閱讀材料:教材P100,了解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

設計思想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學會分析、運用材料,為突破教學的重點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

3、方案一:出示老師制作的生態瓶。

討論:瓶內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的生態系統還是人工的生態系統。 如何維持瓶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方案二:根據實驗小組討論如何制作一個小的生態瓶。

1、根據問題,作出假設,討論和提出制作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的方案。

2、分析影響這個小型生態系統的因素、討論如何維持瓶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方法。 設計思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情景創設中,強調創設盡可能實在的真實情景,因為真實的情景接近學生的生活體驗。上面兩個方案都給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啟發學生思維的拓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第3課時)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景) 復習:

1、農田生態系統的結構特點。

2、利用課件展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圖片,分析二者有什么區別。

設計思想由此引出本節課的主題,使課內學習與課外調查活動得到有機結合,使知識系統化。

二、新課教學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研究型課題:對比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 學生:室外調查觀察前準備

1、把學生每8人分成一組。

2、觀察過程中認真填寫觀察記錄。

3、觀察結束后討論研究觀察題,并形成自己小組的探究報告。

4、在考察過程中注意安全! 附表:

研究性課題用表(樣表) 思考題:

1、分析采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綠化和美化環境的優缺點?

2、如何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之間進行對比實驗。

設計思想本環節的設計,將課堂由室內延伸到室外,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小組內研究,培養學生之間的協作與謙讓的人際交往技能,增強自信心,培養參與社會決策的能力。在形成研究報告的過程中深化了課堂內的學習成果。 第二節(26.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 【設計依據與構想】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最好的教育是個性化教育,最好的學習是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增強實踐能力,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主要從學生已有的書本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出發,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心理需求,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愛護生物、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及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我們當前自然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2、認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 能力目標 舉例說出人類生活對生態平衡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生熱愛生命,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我們怎樣來保護自然環境。 授課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通過剪輯形成的頻資料: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等。 學生準備,對比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的調查報告。 【教學流程及分析】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景)

利用課件出示資料:2005~2007年歷屆世界環境保護日的主題。

師:請同學們分析近幾屆世界環境保護日的主題,總結出設立世界環境保護日的目的是什么?

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聯系上節課觀看的資料片片段,進行研究討論。

師生共同總結:全世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大的生態環境中,為了保護這個生態系統內的生態平衡,全世界各國人民必須攜起手來,作出自己的貢獻。

設計思想本導入改變了以往由復習引入新課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學生熟知的近幾年的世界環境保護日的主題的分析,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有利于本節教學內容的展開。

二、新課教學

(一)生物圈是人類的繁榮家園

師:利用課件播放視頻資料: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生:討論:

1、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2、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各種不同生態系統的總和,假設其中某一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會對其他的生態系統產生什么影響?從而得出生物圈是一個整體。

設計思想利用視頻資料再現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了更加清楚的理解,也改變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達到了承上啟下的目的。

(二)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園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

1、遭到人類破壞且無法恢復的生態系統的對比照片。

2、x疆的藏羚羊遭到偷獵后的悲慘場面與青藏鐵路建設為了保護藏羚羊的遷徙路線而修建的橋梁的照片。

3、閱讀教材P107:水葫蘆和云南滇池。 學生討論:

(1)目前東北虎所受到的最大威脅是什么?

(2)偷獵和改變鐵路設計方案這種做法有什么本質的不同? (3)我們人類對環境越是干預,環境就越向好的方向變化嗎? (4)為了保護生物的共同家園,我們應當做點什么? 聯系生活實際,各抒己見。(使課堂教學的氣氛推向高潮)

小結:可持續發展戰略包括人口、生產和環境保護三個方面的多項政策和行動計劃,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生物圈是人類調整自身和自然之間關系的一項有深遠意義的戰略轉變。 設計思想本環節使學生在具有大量知識儲備的前提下,通過分析、歸納,最后概括形成一種思想,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抓住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

1、課后以實驗小組為單位,按照教材要求進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形成調查報告在下節課上交流。

2、課后通過多種渠道收集關于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如何保護環境等有關的資料,為下節課模擬召開“保護生物圈研討會”做準備。 (預習:“保護生物圈研討會”,并明確分工。)

設計思想老師并沒有固定要求學生去調查的場所,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從不同的角度、思維去進行調查,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使調查面更廣,更加豐富;增加了下節課準備的時間,增大了課堂的容量,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第2課時)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沿教室四周依次坐好) 主持人宣布“保護生物圈國際研討會”現在開會,宣布:

(一)主題: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那么,在這個大的世界環境下,如何處理環境和經濟的發展關系。

(二)大會議程:

1、大會推選“主席”、“副主席”各一名和會議秘書處(做記錄的同學)。

2、每個小組選派一名同學宣讀上節課進行的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的調查報告。

3、本次大會以辯論會的形式進行,首先由一名同學代表本國陳述本國的觀點,其他國家代表待其陳述結束后向該國提出一些問題。

4、陳述國其他成員可以互補回答。

5、會議秘書處根據記錄,形成綜述總結報告,提交大會主席和副主席。

海洋生物范文第6篇

針對發展生物技術及產業的難得歷史機遇,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的《中國的生物技術與生物經濟》一文中指出, 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也在迅速崛起, 2008年全國生物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 生物技術人才初具規模, 目前擁有國家、部門和地方政府資助的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近200個, 技術和產品研發人員2萬多人。

————數據————

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380萬公頃, 落后于發達國家

自1996年轉基因商業化以來, 全球共種植了近10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 尤其是最近幾年, 種植規模逐年擴大, 發展速度驚人。據中國農業新聞網數據, 2008年美國3530萬公頃全國玉米作物中有85%為轉基因作物, 其中78%為雙性狀或三性狀雜交作物, 只有22%為單一性狀的雜交種。轉基因棉花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的全國種植面積占到90%以上, 雙性狀復合型占到美國所有轉基因棉花的75%, 澳大利亞為81%, 南非為83%。2005年, 轉基因作物的全球市場價值為50多億美元, 2009年猛增到85億美元, 轉基因作物的推廣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美國為例, 美國通過轉基因技術實現了谷物生產低成本和高品質, 在世界谷物貿易中長期占據霸主地位, 搶占了世界62%玉米市場和60%大豆市場。

我國在轉基因品種的培育以及商品化推廣等多個方面還遠遠落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 但我國有豐富的作物種質資源, 作物種質資源總量達39.2萬份, 從1986年至2005年, 我國對已有的作物物種資源共進行農藝性狀鑒定35萬余份 (如表1) 。

2020年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分別達到60%和34%

緩解能源壓力, 開拓生物質新時代, 需要生物技術強有力的支撐。據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預計, 2020年,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國一次性能源需求將在25—33億噸標準煤之間, 最少是2000年的一倍。2020年前至少要新增年產煤炭7—10億噸, 否則會重新出現煤炭供應緊張的嚴峻局面。2020年, 我國石油消費量將達到4.5—6.1億噸, 國內可供量1.8—2.0億噸, 天然氣需求總量將達到1450—1650億立方米, 進口量為500—600億立方米, 兩種重要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將分別達到60%和34%。因此, 必須發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源是最重要的一種替代能源, 美國等一些國家提出發展“氫經濟”。開發和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質能, 以燃料酒精、生物柴油部分代替汽油, 以沼氣代煤和天然氣, 將為緩解能源壓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專利成果占全行業17%, 前景可期但成果產業化堪憂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政府有意培育的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年來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并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據科學技術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數據顯示, 我國生物產業總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過去5年, 如表2,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增長了2倍, 研發經費增加了4倍, 國際上發表論文增加了6倍, 申請臨床研究的藥物數量增加了8倍, 專利數量增加了10倍。預計到2020年,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將達到6萬億元的規模。

然而, 生物醫藥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狀況不理想正成為困擾產業發展的瓶頸。生物醫藥研發經費占醫藥產業整體研發經費的比重不到15%, 卻發表了包含生物技術、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在內的占全行業43%比重的論文;相比之下, 其專利成果僅占了全行業的17%, 而且這一比例還有下降的趨勢。這種研發成果在論文和專利上比重差距較大的現狀, 暴露出我國生物醫藥研發成果產業化能力的薄弱。

————分析————

保障食物安全, 生物途徑最有效

預計到2020年, 我國人口將達到14.5億, 要保障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 糧食產量必須達到6.3億噸。在耕地不斷減少、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 要實現這一目標, 糧食單產必須提高40%-60%, 因此, 利用轉基因技術和分子育種等培育超高產農作物新品種是最有效的途徑。在保障糧食供應的同時, 還應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 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因此, 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品種將大幅度增加西部地區的植被覆蓋率, 再造秀美山川;抗旱作物將使10億畝旱地變為中高產田, 抗鹽植物將可能使5億畝鹽堿地變成農田。

此外, 為保障食品安全, 從根本上改善人民膳食結構, 需要生物技術強有力的支撐。我國許多農產品有害物質殘留嚴重超標、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食物安全事件日益增多, 形勢嚴峻。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的使用將大幅度降低農業化學品的污染, 新型食品添加劑、保鮮劑的應用將大幅度提高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來自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的數據顯示, 2007年中國食品工業產值已突破30000億元, 僅是農業產值 (48893億元) 的61%, 加工水平滯后。按發達國家水平計算, 我國食品工業產值至少還有20%的潛力。挖掘食品工業潛力, 依靠生物技術形成第四代食品, 將形成25000億元的產業, 為1000多萬人提供就業機會。

生物醫藥技術, 防治疾病新思路

據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的數據, 目前我國艾滋病感染者達到84萬人, 預計到2010年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將超過1000萬;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約450萬例, 居世界第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過1.2億人, 占世界攜帶者的1/3;糖尿病患者超過2000萬人, 血吸蟲病患者達到80萬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仍持續上升, 2002年的死亡率是1953年的兩倍, 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占人口總死亡、勞動年齡人口總死亡、特別是最佳勞動力損失人口總死亡的60%—70%左右。人口和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堪憂, 每年出生的近1700萬人中4%—6%有出生缺陷, 嚴重影響民族整體身體素質?;蛟\斷、基因治療等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為預防和治療難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并可以大幅度降低出生缺陷率。

綠色能源, 緩解資源壓力改善生態環境

我國是個化石能源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 預計到2020年, 我國的石油自給能力無法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石油資源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 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我們只有通過節約能源、開發新的可再生替代的生物能源才能保障能源安全。

此外, 我國約85%的二氧化硫和28%的總懸浮顆粒物是由于煤炭燃燒造成的, 導致城市空氣質量下降和30%的國土受酸雨危害。200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 占世界總量的13%。如果保持現有的資源利用和污染排放水平, 到2020年, 資源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是現在的4.4-4.8倍;到2030年前后, 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可能超過美國, 居世界第一位。如果保持現有環境質量, 資源利用率必須提高4—5倍。利用生物能源, 可以減少環境午飯, 同時生物技術大幅度增加綠色植被, 吸收CO2將從根本上凈化空氣, 減緩氣候變暖的趨勢。

水土流失也是我國很重要的生態環境問題, 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356萬平方公里, 占國土總面積的1/3;全國沙化土地169萬平方公里, 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8%, 需要發展抗旱、抗鹽堿的生物新品種, 增加地表覆蓋;遏制我國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劇的勢頭需要依靠生物技術培育抗旱、抗鹽堿的生物新品種。

————建議————

生物產業與信息產業相比, 具有明顯的特點, 技術壟斷、市場壟斷程度較低, 為廣大發展中國家, 特別是生物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國應采取重大舉措, 像當年抓“兩彈一星”那樣抓“生物經濟”, 在生物經濟時代再創輝煌。

政策支持, 營造發展環境

應實施專利戰略和標準戰略,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保護國內市場, 開拓國際市場。盡快制定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技術產品標準, 建立檢測技術、安全監控、安全預警、風險評估、進出口監控體系, 提高我國生物技術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和國際競爭能力。同時營造有利于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環境。并大力發展生物技術中介機構, 為加速生物技術成果的轉化和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

人才培養, 打造產學研隊伍

應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打造一支國際一流的人才隊伍。著力營造崇尚科學, 尊重人才, 激勵創新, 寬容失敗, 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創新文化與環境。注重和加強優秀人才培養, 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帶頭人;造就一支既具備科技知識和長遠戰略眼光又了解市場和產業發展需求的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和科技型企業家隊伍;政府、學術機構以及企業聯合推動, 設立生物技術領軍人物基金, 吸引和凝聚尖子人才為國服務和創業。

資金投入, 健全創新體系

應加大對生物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公共投入力度。公共投入重點支持原始創新性研究、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研發, 基礎設施、共性技術平臺建設, 健全國家生物技術創新體系。

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全社會投資機制和體系。積極鼓勵和吸引企業界、金融界等方面對生物技術研究的投入。在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方面, 應逐步形成政府給予引導性支持, 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為主的格局, 逐步形成適合我國國情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創業投資體系和運行機制。

國際合作, 提升研發水平

應鼓勵以各種方式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迅速提升我國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水平。

鼓勵和支持國內機構與國外機構合作, 在國外建立生物技術前沿和核心技術方面的聯合實驗室、研究機構, 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和華裔科學家的作用;同時, 吸引和支持國際知名大學、研究院所在國內建立分支或合作機構。

進一步加強與外國公司的合作, 按照“風險共擔, 利益分享”的原則, 鼓勵建立研究和開發的合作機構或合資企業, 合作開發新技術, 研制新產品, 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上一篇:學期安全工作計劃范文下一篇:工傷事故分析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