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論文范文

2023-10-04

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微博作為新的信息傳播平臺,也不斷豐富著人們的生活。在小學品德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如何利用微博構建與學生交流的平臺,以微博為載體,夯實小學品德教育,拓展小學品德教育的新局面值得每一位教師思考。

關鍵詞:微博時代;機遇;挑戰;途徑

在小學品德教育多樣化的今天,我們既要不斷豐富品德教育的內容,同時也要不斷更新品德教育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品德教育水平。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利用微博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品德教育,不僅有利于拓展小學品德教育空間,也有利于小學品德教育的發展,對小學品德教育具有積極意義。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微博的出現給小學品德教育提供了一個信息傳播平臺,小學品德教育工作者應注意到微博在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積極發揮微博的作用,嘗試利用微博展開品德工作,促進小學品德教育的有效開展。

一、微博給小學品德教育帶來的機遇

傳統的小學品德教育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只能局限于特定范圍,教育手段比較單一,受時間地點等條件限制,很難進行大規模的教育活動。微博時代,由于微博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全天候視頻、語音、文字交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無論是否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都可以進行溝通和交流??旖莸慕涣髌脚_,給信息的傳播帶來了巨大的便捷條件,利用微博進行小學品德教育,有助于豐富品德教育內容,促進品德教育的廣泛開展。傳統的小學品德教育內容主要來源于一些正統的渠道,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政治性。微博時代,小學品德教育可以突破傳統品德教育模式,打破以往資源有限、內容貧乏的困境,利用網絡平臺,挑選出能引起小學生興趣的、高質量的教育內容,這些教育內容,既可以是科學知識,也可以是文學藝術;既可以是愛國主義方面的題材,也可以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楷模。教師可以利用網路,將這些具有正能量的文字、圖片、視頻通過網絡地址鏈接傳播到微博上,使品德教育工作克服以往教育內容少、教育模式單一的局面,促進小學品德教育的新發展。傳統的品德教育主要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學習,很難獲得有效的學習效果。利用微博開展品德教育,不僅可以使交流雙方地位平等,同時還可以確保師生雙方和諧溝通,這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主動接受信息,并根據信息內容積極參與,使品德教育能夠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微博對小學品德教育的挑戰

雖然微博給小學品德教育帶來了機遇,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微博對于品德教育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微博在帶來機遇的過程中,也給小學品德教育帶來了挑戰。首先,不少家長反對孩子上微博,主要原因在于小學生自制力差,如果經常上網關注網絡,可能會導致學習分心,以微博加強品德教育想法不錯,但是,網絡給人帶來了便捷的同時,也帶了許多問題。如微博上的內容缺乏審核關卡,不僅可以傳播正能量的信息,也會有一些負面信息在里面傳播,孩子經常瀏覽這些內容,不僅不利于品德教育的開展,反而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另外,如果孩子日常生活太專注于發微博,就會導致其學習分心,嚴重者甚至上課都不好好聽講。

三、微博時代小學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微博時代下,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利用微博進行品德教育工作。我們可以通過微博將德育工作具體化。如:在微博上與學生經常溝通交流,利用微博為學生答疑解惑,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增進師生關系。小學生思想單純,有什么情緒和想法,都喜歡在微博上表露出來,老師和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微博的作用,通過微博,及時了解學生、孩子的思想動態,以便于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及時疏導,幫助其走出困惑。任何新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因此,為了有效地把握微博在小學生品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我們要不斷健全管理辦法,積極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意識。小學生正處于認知期,對小學生而言,任何新鮮事物都可能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如果因為害怕網絡對于小學生產生負面影響而不讓他們使用網絡或微博,往往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小學生使用網絡或微博這一現象,規范局域范圍內網絡運作,建立健全各類管理辦法,通過必要的技術及時過濾不真實的信息,阻止各類不良信息進入校園。同時,我們還要積極教育引導孩子,讓他們懂得不能因為玩微博而違反紀律、影響學習。

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他們的健康發展直接影響祖國的未來發展,所以,作為小學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認識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微博這一新載體,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微博的教育功能,趨利避害,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促進小學生品德教育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瑞.對網絡時代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J].學周刊,2012.

[2]潘來寬,劉虹谷.微博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新思路[J].新課程:小學,2014.

編輯 溫雪蓮

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立足教材,適當延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表現愛國主義的音樂作品就像滿天的繁星一樣,數不勝數。筆者恰當利用這些作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學習《我的祖國》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聆聽歌曲范唱。婉轉優美的獨唱、氣勢磅礴的合唱使學生很快聯想到一幅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畫卷,深深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然而,他們并不能真正感受歌詞的內涵,于是筆者向學生補充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斗中,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英勇戰勝敵人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當講到影片《上甘嶺》中戰士們忍受饑渴、克服困難,堅守在坑道里,懷念祖國,思念家鄉時,再唱起這首歌,看到學生的情緒在一步步高漲,于是筆者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充滿感情的朗誦,使學生思想感情引起共鳴,為學習旋律作好鋪墊。筆者隨即奏響歌曲的前奏,帶領學生一氣呵成學完歌曲,使學生聚集在胸中的愛國熱情得到淋漓盡致的宣泄,課堂教學漸入佳境。

像這樣愛國教育的音樂作品有很多很多,恰當地運用這些作品,立足教材,適當延伸,能使學生在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的同時,振奮他們的愛國熱情,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

利用合唱訓練,滲透集體主義教育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加強培養學生的共同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顯得尤為重要?,F在的學生大多是家中的獨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的寵愛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存在忽視集體的觀念,常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合作精神的缺乏成為許多獨生子女的素質缺陷。新課程標準提倡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在長期的合唱訓練中,筆者始終貫徹著這一原則。

合唱是多聲部的和聲美與復調美,要求每個成員音準、音量的控制以及音色的變化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它是通過個人與聲部、聲部與整體之間的默契配合來達到共性要求的。在分聲部訓練中學生很容易出現“各自為戰”、比音量等情況,有學生表演不好,其他學生還幸災樂禍,譏諷、嘲笑。久而久之,易造成不良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間對立的人際關系。為此,在合唱隊訓練中,筆者刻意滲透學生之間的合作。筆者很注重讓他們自己站出來,不光聽自己的聲音,也要聽別人的聲音,自己來評價、體驗。比如練聲的過程中,筆者請各聲部出一名學生站在指揮邊上聽,然后指出自己聲部的不足,其他學生則由此改進。學生參與評價后,自己有了切身感受,知道的確唱得不對,其他學生情感上也比較容易接受,有利于他們不斷提高發聲技巧。在學生不斷的評價與被評價過程中,他們提高了演唱水平,更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合作學習、共同提高的快樂,體驗到不同聲部間既有區別,又要相互融合,唇齒相依、相輔相成的集體主義精神得到升華。

音樂編創,注重自信心的培養

新課程音樂教材設計了音樂編創活動的內容,這為開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是教師發現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機會。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類的性情中最強烈的是渴望受到別人認同的情緒。而小學生的這種渴望無疑比成人顯得更為突出。常常有一些“五音不全”的學生怕上音樂課,怕教師點名演唱而引起全班學生的哄堂大笑,越是如此,心中的自信越不足,也就越害怕看到教師的目光。教學中,筆者常注意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充分運用他們的這一“閃光點”來上出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如在小組活動中,讓有舞蹈特長的學生進行動作創編,讓節奏準確的學生進行伴奏,讓歌聲優美的學生演唱歌曲。特別是在旋律作曲中,筆者將優秀的學生作品寫在黑板上,其中也有“五音不全”的學生的作品,再請音準較好的學生來進行視唱,并指導學生進行點評:他的作品什么地方比我好?通過表揚,提高學生創作的熱情、學習的自信。

(作者單位:山東省章丘市水寨鎮中心小學)

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小學生;思想品德;教學探究

一、用真情實感進行課堂教學

在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老師是學生第一位精神及心理的指導老師,所以,老師可以用真情實感來打動學生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即所謂的情感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情感。(1)師生情感。思想品德老師應該與小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隨時了解學生心理及其情緒的變化情況,除了保持與學生之間是師生關系外,更應該成為朋友關系。只有老師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與學生處理好關系,學生才會喜歡老師講的課,才會愿意敞開心扉,學習也會變得積極樂觀。老師應該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品德的課堂中,讓學生愿意學習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掌握好人生的方向盤。(2)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思想品德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樹立孝順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主動去與父母談心,了解父母的生活,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對父母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的恩情。

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主要作用是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個人的價值,在愛國思想為主題的前提下,進行思想教育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學生的道德情操主要包括熱愛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尊重年長者,愛護年少者,孝順家長,樂于助人等各方面。(2)用自身的道德情操感化學生。老師個人的道德品質直接影響到學生。所以,思想品德老師也要注意個人的行為舉止,擁有優秀的道德情操,包括職業道德、行為舉止、自身的道德品質等各個方面,只有思想品德老師自身做好榜樣,學生才會從心底佩服,愿意去跟老師學習。除此之外,老師要不斷地進行知識庫的更新,只有與時俱進的新思想才會跟上時代的腳步。

綜上所述,在小學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的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并且用真實的情感來打動學生,讓學生自愿地去學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除此之外,老師要注意培養自身道德情操,給學生做好榜樣和楷模,同時去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逐步成長,走向成功的巔峰。

參考文獻:

李晶.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13.

編輯 王團蘭

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一、將學生的現實生活引進課程資源

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我們要盡力做到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如教學《我長大了》一課,課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學生在嬰兒時、幼兒園時、小學時照的三張照片做成課件,再布置學生準備一些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上課時,我用課件展示三張照片,請照片中的學生談談成長中的感受,讓鮮活的現實生活與教科書結合在一起,引出教學主題。再讓學生在小組中分別介紹一件自己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并講一講有關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學生帶了大大小小十多雙手套,都是他媽媽一針一線親手勾出來的。這位疼愛孩子的母親打動了很多人的心。從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中學生體會到了父母在養育子女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他們在心中油然生出對家長的愛。

由于教學設計讓教材與兒童的真實生活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進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因此,課堂教學的回歸生活使學生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撥動了學生的心弦,引發了學生的體驗。

二、教學方式生活化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可以在各種活動中實現。

第一,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與文本對話。

課本劇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讓學生融入文本之中,讓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喚起他們已有的經驗和體驗,并根據自己的認識水平參與辨析。

如教學《家里的我》時,在“快!快!不能快點嗎?”這一環節,我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提供的幾個事例,結合平時的實際進行演出。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學生真實生活的寫照,表演起來入情入境,對學生的觸動較大。這樣的角色扮演,不僅使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獲得體驗,而且還為師生、生生對話搭建了舞臺。表演之后,學生對“時間是寶貴的,要珍惜時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感悟。

第二,引進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進行價值引導。

引進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讓學生閱讀文本,加上學生已有的經驗,再現生活中的某個行為片斷,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總是蘊涵著十分豐富的行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們觀察、體驗、探究,從而得出自身的價值判斷。

如教學《我的小伙伴》時,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長補短”環節,可讓學生憑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經驗,進行小組討論,設計一些場景,再在組內分工合作進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過程中,教師隨機進行價值引導,諸如,誰有過這樣的體驗?這是真正的取長補短嗎?說說理由。學生通過觀察、傾聽、評價,感悟到真正的取長補短應該是大家一起進步,一起提高的過程,而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引導學生進行“模擬”生活

學生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在立足課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模擬”生活,讓品德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學時空。

如教學《放學路上》,可以在校園內模擬人行橫道和紅綠燈的場景,讓學生“真實”地體驗應該如何遵守交通規則,怎樣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樹立一種“教學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學”的觀念,既要讓教學走進兒童的生活,又要讓生活走進成長中的兒童。通過教學,把兒童與其真實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意識地把兒童帶回到真實生活中去,去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反思他們的生活,使我們的品德與生活教學能更加貼近兒童的生活,體現回歸生活,實現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生品德教育的策略也發生著改變,在“微網絡”時代的影響下,我們引入小學生品德教育的創新策略,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向模范人物學習策略,通過“微閱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策略,通過“微圖片”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策略,通過“微生活”引導學生感受良好行為的策略,讓品德教育更有實效性。

關鍵詞:“微網絡”;小學生品德教育;創新性策略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讓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微網絡”時代小學生品德教育的策略也悄然發生變化,我們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向模范人物學習策略,通過“微閱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策略,通過“微圖片”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策略,通過“微生活”引導學生感受良好行為的策略,讓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效果更好,讓學生們更受益。

一、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向模范人物學習策略

網絡上經常會有一些感人的視頻,有利于學生的品德教育的內容,把這些內容截取下來,形成微視頻,然后再發送到群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根據看到的內容講述一下大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或者讓學生討論,在學生頭腦中加深印象。視頻中的內容大多都是模范人物,慢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榜樣的力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向榜樣人物學習的印象。

對于一些典型的案例,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截取,變成微視頻在課上觀看,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視頻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品德課的教學效果。通過“微視頻”讓學生體會到高尚的品德對人的意義,做人要像視頻中的模范人物那樣,才會得到人們的敬仰和愛戴,這樣才是做人的目標和標準。微視頻的使用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品德教育,讓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教學手段更加靈活。

通過“微視頻”的使用,我們發現了同學們的變化,他們頭腦中逐漸有了模范人物的形象,言語之間也會談到模范人物,舉例子時也會提到模范人物,這大大提高了教師們的積極性,說明微視頻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加強了教師們不斷努力的動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微視頻的運用,讓微視頻更好的為學生的品德教育服務。

二、通過“微閱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策略

閱讀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應該注重閱讀的重要性。教師要通過微博,微信等形式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教師要加強在文字方面的處理能力,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平時利用文字來感染學生,做好網絡中的“微閱讀”工作。每天通過微信群讓學生讀一些經典的,思想教育的文字,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思想觀念。在文字中讓學生受到教育。

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教育的結果,而是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形成的,所以教師要注重文字的推敲和積累,需要每天讓學生通過“微閱讀”來強化自己的思想觀念,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文字的教育效果不同于視頻,文字是一種動腦的過程,需要學生們在頭腦中理解和內化,所以在品德教育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可忽視。但文字教育的過程需要教師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經歷,教師也要利用好網絡資源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在課堂上可以利用五分鐘時間進行微閱讀,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通過文字積累達到教育的目的。文字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樣的,可以洗滌心靈,讓人不斷成長,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正需要這樣的教育手段,用文字來感化學生,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斷思考,讓品德內化成自己的行動,逐漸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三、通過“微圖片”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策略

教師通過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同學們當中有很多優秀的案例,教師通過圖片收集,將這些案例編輯成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在微信訂閱號中宣傳,讓學生們向這些榜樣學習,教育效果也不錯。同學們會以上訂閱號為榮,大家都會加強自己的品德表現,希望能夠被老師看到,拍到。微圖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借用一些反面的例子,讓學生對一些壞行為進行強化,要求自己不要做。有些圖片看起來好笑,但大多數學生也是做的,比如亂扔垃圾,如果在圖片中強化一下,學生在扔垃圾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印象,不能亂扔垃圾。同時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強化行為方式,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無論是正面的例子還是反面的例子都可以讓學生們對行為方式產生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讓學生不斷改正自己的壞的行為,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老師也是需要付出的,要看到學生的變化和進步,及時提出表揚,鼓勵學生的改變。

教師也會在生活中不斷收集,不斷積累,用最經典的圖片來教育學生,給學生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圖片學生更容易記住,也更形象,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的例子都能讓學生記住教育的內容,在實踐中產生好的教育效果。

四、通過“微生活”引導學生感受良好行為的策略

學生日常的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挖掘學生的日常生活,把生活中表現優秀的案例錄制成視頻讓學生觀看,教育效果也很明顯。我們還會發現日常生活中感動的瞬間,拿到課堂上讓同學觀看,讓學生感受自己身邊的感動,教育效果更好。良好的行為是值得弘揚的,通過微生活的形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自己做得好,就有走進微生活視頻的可能。學生們也會在自己的行動上變得積極和主動,讓自己的品德教育落實到行動上。

微生活的感染性是很強的,學生在微生活的影響下會不斷審視自己的行為,不斷強化優秀行為習慣的養成,老師每表揚一種好的行為,同學們就會強化一下這一行為的做法。比如老師觀察到有一位同學在操場上主動撿垃圾,馬上拍視頻記錄下來,然后在課上通過微視頻的形式讓同學觀看。之后就會在同學們當中就把撿垃圾作為自己的行為要求,只要在校園內看到垃圾,學生們都會義無反顧的拾起,這就加強了教育的效果,這是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悟,才能不斷形成一種習慣。

教師看到教育效果之后,也會增強自己在課余時間觀察學生的動力,不斷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讓“微生活”豐富起來,還可以動員家長錄制一些同學們在家里的優秀表現,成為教師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們一些直觀的行為,讓學生去感受,去學習。還可以利用微信的訂閱號等形式,把學生的精彩表現以小視頻和文字的形式編輯好,作為榜樣進行宣傳,強化好品德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微網絡”時代讓小學生的品德教育策略發生了改變和創新,無論是通過“微視頻”、“微閱讀”、“微圖片”還是通過“微生活”的教育形式,都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微時代”的到來,教育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但我們追求的就是教育的品質的不斷提高,教育效果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于虹.小學品德課堂中情境創設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教育,2018(18):23-24.

[2]鄧桂紅.生活化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40+143.

[3]徐誠.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90.

作者簡介:劉燕芳,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河臺鎮第二小學,長期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能適應社會發展,改變教育教學模式,管理班級工作。

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新課改目前在學科類學習中可以看到有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上卻并沒有明顯的改革,通過對當前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育現狀作分析,并對于如何改善小學思品課提出了幾個建議。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改革;思想品德課改

當前新課改已經在全學科全階段進行開展,而小學的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認可,但是目前,還有大批的學校將應試教育放在前面,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往往被忽視,課程的改革沒有落實,有很多的學校在進行思想品德課時只是走形式,真正在做教學改革的并不多。

一、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現狀

1.應試教育觀念大行其道

全國各地的小升初的考試中大多還是以語文、數學為主,有的還會加上英語,將這幾門學科作為入學資格的評定。而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有部分地區的小升初也增加了小學生的品德與社會等科目的相關考試,然而這些科目所占的比重卻低,而有考試,就會有應試的教育,所以,面向考試的教育還會繼續。另外,應試教學也并不是沒有任何好處,它首先為教育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讓學生可以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讓學生公平競爭,學生可以全面地學習知識。但是缺點在于以升學為目的的教學,著重對于學生智育的培養,而對于德、智、體、美、勞其他幾個方面都沒有涉及,對于思想品德方面的培養比較欠缺。

2.課程的價值并不被大眾所認可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的重視并不如對其他學科的重視,學生、老師及學校都不太重視這門課程。而學校及社會方面,認為思想品德課并不是主要學科,甚至低于音樂、體育等學科。而有的學校在德育的活動方面下的工夫比較多,但是對于思想品德的課程價值卻并沒有認識到,在課堂教學時并不重視,而在學校里,思想品德課程有很多是學校的其他老師兼任的,所以說,學校方面對于思想品德課并不重視。

3.思想品德課教師專業發展停滯不前

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的品德、心理及專業等方面的培養,所以需要老師在這些方面有深入的學習與發展,在新課改的引導下,優秀的思想品德老師應該是不斷學習與發展的。然而在現實中,思想品德課卻并沒有專業的老師隊伍,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采用兼課來進行的。老師隊伍并不穩定,據統計,思想品德課實施了十幾年,可以任職在6年以上的老師還不到一半,大部分老師都是兼帶這門課程,而它所帶來的后果就是老師沒有專業程度,對思想品德課并不熱情,老師隊伍的培養也存在問題,這些情況導致了思想品德課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

二、如何進行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改革

1.深刻認識品德課課程性質

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是以小學生為主,要求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讓他們樂于探究,熱愛生活,而思想品德課一定要認識到以下兩個特征:首先,遵循生活性,要以兒童的生活為課程的學習基礎,其次是學習的開放性,讓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從課堂一直延伸到家庭及社會。第三則是思想品德課的活動性的特征,要讓小學生直接可以參與到主題活動或者是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的參與和動手動腦相結合,來實現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

2.積極開展教學活動

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是一門以“活動”為主的綜合課程,可以讓學生通過活動、游戲及一些實踐活動,將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滲透進來,這也是實現課程目標最主要的實現途徑。所以,老師在思想品德課上不僅僅是將品德行為規范講解給學生聽就可以了,還要引導學生去積極參與活動,讓活動成為思想品德課的最主要的載體,因為思想品德課并不是要求學生去背誦,最終的學習目標是將課程所學內容滲透到行為規范中,所以要多開展教學活動,而且在活動中,要強調思想品德課在現實中的意義,讓小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老師在活動中的主要任務是營造好活動氣氛,并且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體驗生活,對于他們的情感及行為習慣等方面進行影響,而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則取決于活動的設計以及開展是否切合實際,是否讓小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的。

3.切實圍繞目標展開教學

在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中,教學目標應該是將小學生的情感知識行為等多個目標完全融入,所以,思想品德課老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多個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過程也要對多維目標有所涉及。思想品德課要圍繞三條主線,即“兒童與自我、兒童與自然、兒童與社會”,要密切圍繞這條主線,讓小學生通過和他們的自身生活相關聯的社會環境、實踐活動以及社會關系來將思想品德課的內容轉化為實際,對于情感認知方面有所領悟,在這個基礎上塑造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行為準則,對于道德觀及價值觀開始有自己初步的判斷。

綜上所述,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改革,要通過改革課堂的形式以及教師對于思想品德課課程目標的理解與認識方面進行改革,讓小學生可以將思想品德課與實際的生活和行為相關聯,多利用活動讓小學生來領悟思想品德,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也是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楠.《品德與社會》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2]魯艷敏.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資源開發中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運用[D].云南師范大學,2016.

編輯 魯翠紅

上一篇:ICU護理管理風險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新形勢高校行政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