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醫學教學探究論文范文

2024-01-01

中醫學教學探究論文范文第1篇

一、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大學英語教學是教育部高度重視的一門大學必修課。隨著世界一體化新格局出現, 大學英語的培養目標不再是單純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基本功, 而是培養學生的對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2007年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一文提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特別是聽說能力, 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 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 提高綜合文化素養, 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時隔8年后, 2015年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指南》再一次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增強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根據教育部指示,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就翻譯的題型可以看出, 從歷年短句的翻譯題型改為段落的漢譯英題型, 而且段落翻譯命題都是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相關聯, 考察學生英語基礎語言知識的同時, 深化了大學生的母語文化。為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授大學英語這門課程時, 不僅僅要準確講授語言知識點, 更要選擇良好的教學方法。

二、英語教學法

教學工作是一種由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共同合作, 完成對規定教材的體會理解以有益于學生行為和經驗的活動。教學法是由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共同實現教學實踐并完成教學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教學法是融合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為一體的一套復雜體系.國外對外語教學法的研究比較早, 而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從大量的英語文獻可以總結出, 外國英語教學從重視讀寫, 到否定重視讀寫。又從重視聽說, 到否定重視聽說??梢哉f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就是所謂的翻譯教學法。很多學者批判了翻譯法, 因此教育工作者改良了這種教學法, 發展成了認知教學法。接下來, 又出現了依舊是重視聽說的視聽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 然而相繼出現的這些教學法對教學效果還不是很理想, 還是沒能解決英語教學中的難題。國內對教學法的研究比較晚, 也是植根于國內英語教學的現狀, 模仿國外的教學方法。最近幾年以來, 比較常用的教學法有“雙外”教學法、TBL教學法、PBL教學法等。隨著大學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我國教育部重視, 尤其是一再強調“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增強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這使得更多的教學專家和學者專注于研究不同教學法對英語學習者的受益程度和影響, 旨在不斷探索出更高效的教學方法。

三、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與教學法

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它是結合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向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 需要調動眼睛, 耳朵, 嘴等各大感官進行參與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而教師在教學中應起到主導作用, 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的實際應用能力。如何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一直是國內外教育界的難題。然而教學法可以解決大學英語教學這一難題。英語教學法從翻譯法到認知法再經歷到交際途徑法等一系列方法, 與國外教學的發展歷史相似, 在整個過程中, 我們分析各種教學方法的演變就不難發現, 每種教學方法又衍生出一些小方法, 例如暗示教學法, 小組合作教學法等。作為醫學院校, 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法的選擇。國外西醫歷史比較悠久, 發展比中國早很多, 世界上很多先進的醫學儀器, 醫學藥品, 醫學理論和治療方法都是通過傳播的途徑為我國所用, 這就使得醫學院校的大學生們一定要有非常高的英語水平, 來滿足到國外參加國際會議進行國際交流訪問、出國深造學習的要求。把國外先進的醫學理論思想帶回我國,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解決我國醫學上的難題。另外, 中醫院校的學生更應該學好大學英語這門課程, 學生們可以結合自身專業的優勢, 把中醫專業基礎知識與較強的英語語言溝通能力結合起來, 把我國優秀傳統中醫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跨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因此, 作為醫學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師更要重視教學法的選擇。教師要了解各種教學方法的利與弊, 而且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應該把各種教學法分開來用, 而是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群體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或者結合幾種教學方法適用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 要根據教學效果, 隨時調整教學方法, 以達到最佳的適用于醫學院校的教學方法, 為國家培養新世紀的復合型優秀人才, 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摘要:進入到二十一世紀, 掌握英語是每名大學生所必備的基本素質, 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既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知識又具有良好英語語言溝通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本文作者從高校英語教學現狀出發, 介紹了國內外英語教學法, 旨在形成獨特的適用于醫學院校的大學英語的教學法。

關鍵詞:醫學院校,教學法,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旺盛今.轉型期我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若干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 2010, 7 (2) :26-30.

[2]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分會.大學國際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58-61.

中醫學教學探究論文范文第2篇

一、SPOC概念和主要教學過程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 又稱“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首次由伯克利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的阿曼德·??怂?(Armando Fox) 教授提出。其中, Small相對于MOOC中的Massive而言, 適合于小范圍 (學生人數在幾十至幾百人) 授課;Private相對于MOOC中的Open而言, 對學生準入條件極為嚴格, 達到課程設置的條件者方可被納入課程的學習, 這能讓通過申請的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責任感及緊迫感, 提高學生重視學習的程度, 增強學習的動力。它是指使用MOOC平臺的技術、資源以及教學手段, 以在線方式授課的校內課程, 一般以本校學生為授課對象, 同時結合教師線下, 即傳統模式下的實體課堂教學形式[3]。

SPOC基本教學過程為: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安排, 每周定期向學習者發布教學視頻, 布置學習任務并發起線上交流及討論的學習行為。學生在課程導引或清單的幫助下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完成任務, 如視頻觀看、作業和線上討論。在課堂上教師進行現場授課, 處理在線討論中尚未解決的重點和難點, 并進行測試。SPOC借助MOOC技術上的支持, 將教師從重復、單一、繁重的傳統授課行為中解脫出來, 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其他教學活動的開展中, 如任務協作及互動等。

二、醫學院校中醫類課程設置特點

自2013年以來, 安徽中醫藥大學圍繞辦學定位、辦學特色, 結合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衛生服務以及衛生改革對中醫藥教育的需求[4], 實施了新一輪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 各門課程針對不同專業具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

醫學課程前后連貫性很強, 各課程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關聯, 形成課程設置的有序性和課程教學的連貫性。我校以課程建設為抓手, 通過重構課程體系、改變傳統授課模式的方式, 進一步提升醫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一) 合理設置課程模塊和比例

安徽中醫藥大學將課程分為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四大版塊, 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分比例控制在3∶4∶3左右, 即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占總的理論課程數的70%。

(二) 精心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

圍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將原有的課程進行篩選、刪減并再次分類, 加強各專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加強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 將學科之間的壁壘打破, 調整并整合專業基礎課程的門數與內容??茖W規劃專業基礎課程, 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及課程結構, 構建基于學科層面, 充分體現加強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專業基礎課程體系。

(三) 科學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科學設置中醫類醫學生專業方向課程, 以滿足學科發展和社會的需求, 以促進專業和個性發展為目標, 科學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注重融入學科前沿內容, 加強教學內容的更新及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 堅持教學、科研相結合, 倡導研究性的教學, 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及科研能力, 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的提高。鼓勵在發揮原有特色優勢的基礎上, 用于創新, 不斷發展, 設置新的體現專業特色課程。

針對不同課程版塊, 我校在課程建設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 廣泛推行學生通識課程教育

通識教育選修課在線選課與學習管理的加強, 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 同時拓展專業視野。利用超星爾雅和智慧樹選課平臺, 安排學生進行選課, 學生通過在線學習完成相應的章節習題, 并通過平臺在論壇與授課老師定期交流。

2. 大力推進校本通識教育選修課建設

按照課程建設規劃, 加強校本課程建設, 豐富學校通識教育課程庫, 完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自2016年以來, 24門課程被立項為校級通識教育選修課程, 教師通過線下授課, 逐步推行線上課程, 嘗試課堂翻轉。同時, 出臺相關制度文件, 鼓勵教師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建課, 符合學校課程建設要求的, 給予課時量和經費上的支持, 并納入學校課程庫由學生選課。

3. 精心打造校本網絡課程建設

校本網絡課程的建設, 意味著學校課程建設工作的深入, 以建設優質精品課程, 優化課程結構為目標, 開發建設具有我校學科優勢和特色的課程, 建立與我校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建設工作, 促進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目前, 已有14門課程納入我校2017年校本網絡課程建設項目立項名單, 3門已在智慧樹全國共享平臺上線, 1門在校內平臺上線。

其中, 通識教育課根據學校修讀學分的要求, 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選課, 滿足修讀要求并通過考試后獲取學分。而校級通識教育選修課通過立項 (預) 建設的辦法, 要求立項的課程負責人在學校教學網絡平臺進行課程錄制, 通過驗收后安排學生進行選讀。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圍繞我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 不同專業所要求修讀的中醫類課程不盡相同, 在教學實踐中, 教師尤為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因材施教。這跟MOOC的大量、共享這些特征不匹配, 因此選用SPOC模式更加合適。

三、SPOC模式在我校中醫類課程教學中開展的優勢

針對我校課程版塊組成、不同專業中醫類課程的設置內容, 同時結合醫學院校專業課程較其他專業偏多, 專業課程時間安排緊湊, 師資不足的特點, 開展SPOC模式是對傳統課堂的一種挑戰, 線上和線下并行的方式也與當前熱門的“混合式課堂”有著一定的聯系。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優勢[5]。

(1) 學習資源豐富, 通過圖片、音視頻等素材的加入, 從視覺、聽覺角度刺激學生, 不僅使學習變得有趣, 還能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吸收力。利用網絡信息資源, 多形式資料在課程內容的加入, 能簡化授課理論內容, 增強課程生動性、立體性, 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同時, 利用線上討論的方式, 按照專業及主題進行分組討論, 有效解決大班教學模式死板、互動性差的問題。

(2) 針對不同的專業編排不同的網絡課程, 能增強專業針對性和有效性, 提高學生學習時間自由度。醫學生在完成課堂共識教學后, 利用課余時間針對本專業課程內容進行在線復習, 減少了實體課堂學習課時數, 增加了網上學習課時數。這種不限時間、地點的方式, 一定程度上緩解醫學生課業內容多、學習壓力大、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時間安排緊湊的問題, 讓醫學生學習的時間更加自由。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 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合理搭配, 能增強學習內容的針對性, 使學習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3) 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有力支持?;赟POC教學模式特點, 課程設計的完備、小規模的授課更能促進學生結構的合理性, 能有效降低了混合學習的難度, 為高效率教學提供機會。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和引導者, 在SPOC模式下, 可全方位了解學生的特征及學習狀態, 通過線上數據的統計監測及線下學習互動體驗, 教學更具個性化, 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的, 也增強了教師的成就感。隨著互動的不斷深入, 師生協作度大大提高, 為開展教學活動如自主學習等提供有力的支撐。

綜上所述, 在MOOC的大背景下, 在醫學院校中醫類課程中使用SPOC模式, 可以能有效節約教師成本, 高效率利用網絡教學資源, 充分調動學生求學積極性, 開展教學活動, 提高學生課程學習效率, 是培養符合當代時代要求的中醫類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學研究內容。

摘要:SPOC是在MOOC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課程教學模式, 體現了網絡教學與傳統方式的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利用SPOC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優勢, 以安徽中醫藥大學為例, 探究SPOC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中醫類課程上的運用。以期有效提高中醫類課程對不同專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MOOC,SPOC,中醫課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賀斌, 曹陽.SPOC:基于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 2015 (3) :22-29.

[2] 丁翠娟, 等.MOOC背景下高校SPOC教學改革研究進展[J],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 (1) :71-73.

[3] 金遠平, 王茜, 徐冬梅.“數據結構”課程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05, 27 (4) :9-12.

[4] 王鵬, 等.中醫類醫學生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醫教育ECM, 2015, 34 (3) :1-4.

中醫學教學探究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授學生化學知識技能的同時,還得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為此,本文主要基于學科素養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  學科素養 初中化學 教學探究

引言

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對于教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初中化學學科同樣如此。為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而且還得加強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促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不過因為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依舊沿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對于學科素養培養比較忽視,這樣不僅影響到初中化學教學目標的達成,而且對于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也極為不利。就這一方面來說,加強基于學科素養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意義重大,具體分析如下。

一、抓住化學學科特征,培養學生思維方式

初中化學學科有著自身獨有的學科特征,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不僅需要注重細節,而且還得關注到實踐與觀察。對于一些化學變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合理區分,以便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同時,初中化學教師還應該注重教學與生活的結合,以便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具體而言,就是需要教師結合化學學科特點,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促使學生核心素養更進一步。

例如在“走進化學世界”這一章節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得認識到這是學生化學學習起點,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物質性質與發生的變化,讓學生了解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針對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化學實驗室中,為學生介紹相關的藥品與取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課堂主體性的體現,引導學生深入一線進行觀察,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化學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二、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在學生綜合素養培養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還不是很成熟,對于事物缺乏全面性的認識。針對此,在教學實踐中,初中化學教師應該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便達成良好的模仿作用。除此之外,初中化學教師還應該有步驟、有意識的當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和課下有效復習。

例如在“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這一課程知識教學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首先就得做好榜樣,規范自己的書寫,以便達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然后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講,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課后布置相應的作業,督促他們規范化的書寫。通過這種方式,必定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幫助他們形成基本觀念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化學這門課程還是剛開始接觸,所以存在著一定的新穎性。不過如果初中化學教師盲目應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將會掩蓋出這種新穎性,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針對此,要求初中化學教師加強重視,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基本觀念,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

例如在“制取氧氣”這一實驗教學中,初中化學在課前導學環節,可以提出問題:“氧氣的重要性?我們生活中哪些情況需要用到氧氣呢?”這樣能夠很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為接下來的實驗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之后,教師便可以適時引入實驗,不過在實驗之前,教師應該進行方法與原理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之后再動手進行實驗操作與演示。在這種方法下,學生的興趣必定十分高漲,注意力也會非常集中,教學效果自然也會更加的理想。

四、小組合作實驗,強化學生科學探究意識

實驗是化學學科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對于學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針對此,初中化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合理進行實驗操作,如小組合作探究便十分合適。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化學比較抽象化,不過部分化學現象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就是不能深入分子結構清楚觀察。這一情況便成為了化學實驗的意義。具體而言,只有將化學實驗合理帶入課堂,有意鍛煉學生的探索精神,才能真正強化學生的學科素養。

例如在“酸、堿的化學性質”這一課程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得為學生闡述酸堿化學性質,然后將生活中學生接觸到的酸堿事物列出出來,以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講解酸堿指示劑的應用,教師學生通過其他化學試劑進行酸堿的檢測。最后再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驗證,以便促使理論知識的內化,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加強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這樣有助于推動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提供助力。在具體教學中,初中化學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課堂主體性的體現,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引導學生用實驗的方式進行化學本質的探究,從而實現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快樂。

[ 參  考  文  獻 ]

[1]孫敬人.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21(31):135-136.

[2]聶文鵬,閆永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基礎教育論壇,2019,07(35),341-342.

[3]李添丁.淺議初中化學的育人功能與觀念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34):136+142.

中醫學教學探究論文范文第4篇

群文閱讀是統編語文教材的教學改革理念之一,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類文”教學有重要指導意義。散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鄉土散文作為散文的特殊類型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群文閱讀實現“類文”的相互組合,可以實現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銜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閱讀能力的同步提高。

一、鄉土散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意義

1.豐富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

鄉土散文通常描寫特定的風土人情、社會風氣,具有濃郁的時代特征、地方色彩和個人烙印。這是散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通常情況下,為了實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教師會讓學生精讀、深讀文本,以此強化學生對閱讀方法的認知,為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然而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單純精讀、深讀一篇散文很難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也無法舉一反三地鑒賞散文,很難讓學生學到更多閱讀方法。而群文閱讀可以通過增加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同類散文豐富的內容、優美的語言、廣泛的題材、真摯的情感、深遠的意境等。隨著閱讀量的增加、閱讀面的拓展,學生自然而然會掌握散文的鑒賞方法,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學習金曾豪的散文《家里的灶頭》,可以把《故鄉的食物》(汪曾祺)、《每一個故鄉都在消逝》(王開嶺)、《馬橋詞典》(韓少功)等作品放在一起進行類文化閱讀。這樣既可以擴展對作者、作品的理解,也可以融合散文與小說不同的文體特點,從內容、技法、思想等多方面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構建模塊化閱讀專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體驗散文魅力,培養文學素養

“核心素養”既是新課標對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鄉土散文的寫作形式靈活,語言生動優美,感情充沛,是作者“感乎外物,情動于中”的作品,正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鮮活載體。鄉土散文能讓學生了解鄉土文化和感悟鄉村生活,在多維度生活觀照中學會比較與分析,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進而提高文學素養和鑒賞能力。

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多文本的閱讀中感受散文的魅力,體驗作者的情感。此外,單純地閱讀一篇散文,很難發揮“育人”價值,在這種情況下,群文閱讀的優勢便能體現得淋漓盡致,從而實現“學科育人”的目的。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滲透,極大地拓展了教學廣度,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文學美的體驗,更容易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興趣的引領下,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思維品質、文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散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應用策略

1.精選閱讀材料,實現類文化教學

如何挑選群文閱讀的文本,不僅關系到散文教學質量,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閱讀文本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閱讀量、理解能力以及興趣愛好。首先要挑選具有典型鄉土特點的散文,其次還要關注文章風格和語言特色,盡量選擇風格相似的散文進行對比閱讀。以《葡萄月令》(汪曾祺)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再挑選《臘梅花》(汪曾祺)作為拓展文章,讓學生對比閱讀,學習狀物抒懷的寫作手法。此外,在群文閱讀中,教師還要重視不同文本之間的思維關聯性,盡量選擇具有思維互補性的文本,引發學生思考,更好地梳理閱讀思維。在《老房子》(王振東)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設置“人與物的對話”的閱讀主題,挑選《空蕩蕩的院子》(張蟄)、《風中的院門》(劉亮程)等與老屋或院落有關的文本進行群文閱讀,設置“這些文章描寫的老屋或院落有哪些特點”“這三篇散文的主旨情感分別是什么”等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答案,讓學生明確散文中的特定意象,提高自主閱讀與分析能力。

2.精心組合文本,實現專題化閱讀

鄉土散文是非常適合群文閱讀的體裁,既適用于研讀一個作家的文集,也適合專題式、不同作家的漫讀。研讀與專題式漫讀的結合,能拓展學生的閱讀廣度與深度。這也是舉一反三、以點成面的閱讀過程,把若干篇散文圍繞某個專題串聯起來,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思維能力與辨析能力。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把同一個類別、不同風格的散文組成群文,打破單一的、孤立式的閱讀模式。

比如,蘇教版教材中“月是故鄉明”的專題下分別收錄了《我心歸去》(韓少功)、《想北平》(老舍)、《今生今世的證據》(劉亮程)等散文,已經為學生提供了閱讀思路:這些都是充滿濃厚鄉土情結的散文,可以充分體驗不同作者描述的故鄉情。在閱讀單篇散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閱讀鑒賞角度;群文閱讀時,則建議教師走下講臺,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導權,鼓勵學生自由進行專題式漫讀,教師只傾聽學生的討論并進行適時引導。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要只滿足于教材中的專題,要盡量再延伸出新專題,比如“遙遠的他鄉”,可以選擇《今生今世的證據》這篇以新疆為背景的散文,很多學生對新疆比較陌生,同時又充滿好奇與向往。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適應離自己生活較遠的散文作品;根據群文類型化閱讀要求,還可以在專題中加入李娟的以新疆為背景的“羊道三部曲”,幫助學生了解文本的創作背景。專題化閱讀,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專題的意蘊,觸摸散文的靈魂。

3.精細打磨成果,實現多元化展示

有的學者提出:“群文閱讀是在較短的時間內針對某個議題開展的多文本閱讀教學?!彼?,如何選擇群文閱讀的議題十分關鍵,清華大學附中的王君老師認為:群文閱讀最初的感受就像“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隨著閱讀的深入,眼前便呈現出“豁然開朗”的境界。所以,群文閱讀的議題,是教師在深入研讀選文、反復思考的基礎上設置的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議題應該小而集中,給學生指明閱讀思路,方便學生由淺入深地閱讀。在《江南的冬景》《故都的秋》《云南冬天的樹林》的群文閱讀中,可以設置“挖掘景語中內蘊的情語”的議題。閱讀教學,本質上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群文閱讀的課堂上,更多的時間是學生在自學、感悟和探索,這也是學生和文本進行深入對話的過程。當學生閱讀完本文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展示閱讀成果,用語言描述閱讀體驗。學生可以個性化地展示自己喜歡的文章段落,比如,充滿感情地模仿《朗讀者》節目的形式推薦作品,也可以圍繞某個段落進行情境表演。重點是通過學生的展示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強調在同一個議題下鑒賞文本,以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高中散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對師生雙方而言都會有極大的收獲。

中醫學教學探究論文范文第5篇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摘 要] 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對中醫藥學概論課程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提出樹立信心、合理分配學時,巧用成語、情景教學、翻轉課堂、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等多種方法,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 鍵 詞] 中醫藥學概論;教學效率;方法

中醫藥學概論是藥學及相關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課程包括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和中成藥學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1]。內容涉及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精氣學說等古代哲學思想,繁雜而抽象[2],學生理解難度大,且之前無相關銜接課程,對于藥學及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加之課時較少,學生普遍反映枯燥乏味、難學厭學等。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在中醫藥學概論的教學方法上做一些研究和探索,以達到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的的效果。

一、樹立信心,提高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第一次課的時候總體介紹這門課程的內容及特點,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教師的基本授課計劃。其次,用幾個典型的工作案列引出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實用性,要讓學生從內心去接受它。再次,告知學生學習重難點所在,以及一些學習的方法、途徑和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認識該門課程的重要性。

二、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合理分配學時

結合學生今后的工作就業崗位,合理設定各部分教學課時。從藥學專業建設的核心崗位和工作任務來看,藥品銷售中做好藥學服務,合理指導用藥是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為了突出本課程的實用性,會把教學重點放在最后一部分“常用中成藥及應用”上,但是要學習好該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的“中醫基礎理論”是基礎。

三、多種教學方法融合運用,豐富教學課堂

(一)巧妙運用成語、典故、生活俗語融入學習。中醫中的陰陽、五行、藏象學說雖較抽象難理解,但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將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成語、俗語、典故、傳說和課本內容聯系起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點。

(二)情景式教學。本課程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很多難理解的知識點,我們可以讓師生共同參與,用情景的形式將其表現、表演出來。為了突出教學效果,應當對設計的場景及學生的表演提前多遍演練。另外,在情景演練結束之后需要對其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小結,避免上成一堂表演課,本末倒置。

(三)翻轉課堂,角色互換,教學相長。在講解常見中藥及中成藥的應用過程中,可以間歇性地嘗試讓學生自己來當老師,從查閱資料、制作課件、語言表述等多方面來鍛煉學生,然后由學生來提問及回答,最后由老師來點評和補充。筆者通過這樣的案例實施,發現經過幾次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也給教學帶來了大量的題材和思路,實際上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當然,為了鼓勵大多數學生的高質量參與,一定要認真記錄每一個(組)學生的表現,作為平時成績的考核依據之一。

(四)前后聯系,融會貫通。督促并指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學習過程中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對比和總結,將前后有聯系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并運用于實際生活,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五)卡片預習、復習法。制作一部分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可以寫上一個專業名詞、一句話、一些關鍵詞或者一個預設場景,課后將需要預習的卡片發給各小組或某學生本人,課前進行抽卡片復習。這樣的方式可以督促學生強制預習和復習,剛開始的時候學生會有些不習慣和抵觸,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學會讓學生分享他們自己的轉變和進步,前后對比,從育人的角度進行引導。通過實踐,大多數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就能欣然接受和積極參與。

(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除了制作精致的PPT課件之外,還要結合一些動畫視頻來教學,如在講解藏象學說中各臟腑的功能及關系的時候,可以收集一些較好的動畫給學生看,形象生動的視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較為抽象的理論

知識。

四、調整考核方式

將考核方式從傳統的卷面考試改為綜合考試,考試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卷面成績兩部分構成,各自比例可根據不同專業和學時適當調整。平時成績中包含課堂表現、出勤、網絡自主學習、作業等多方面,同時還應當細化其中各部分的分值比例,讓成績有據可依,體現公平公正。

以上是筆者在中醫藥學概論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該課程的開設對藥學類專業學生在今后的就業中有著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有很強的實用性。教師在教學過程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總結和反思,緊跟時代,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許兆亮,王明軍.中醫藥學概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李梅.中醫藥學基礎[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許銀鳳(1982—),女,云南省大理市人,碩士,現任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醫藥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中醫學教學探究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根據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科學探究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探究活動與合作學習獲取知識,關注學生渴望了解化學知識的情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活動,并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激發興趣,誘發探究動機;重視實驗教學設計,營造探究環境;巧問善誘,提高學生的思維空間;開放性歸納總結,使學生真正具有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 探究能力 有機整合

現代社會需要具有鮮明個性、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瘜W課程標準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科學探究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達到提高全體公民整體素質的目的?;瘜W課程標準將教學目標的維度增加,突出了學生發展的需求,教給學生在用化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時應有的觀察視野、思考角度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供開放和主動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以辯證的方式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活動,通過探究活動與合作學習獲取知識,關注學生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因此,化學課堂教學成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轉變學生過于依靠傳授式的學習方式,筆者從多年的工作中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和探索。

一 激發興趣,誘發探究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要設法激趣以誘發探究動機。有趣的化學實驗是激趣的最好素材。例如,教學《燃燒的條件》一課時,課前給學生變個小魔術,沾濕的手帕,噴灑酒精,點燃手帕,手帕燃燒,當火焰熄滅后,手帕卻完好無損。又如,探究燃燒的條件中,在一個鐵盤上放少量蠟油,中間放一根浸滿油的棉線,將鐵盤平放在水中,點燃棉線后,向水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銨并使溶解,會看到火焰熄滅,依據現象你能發現什么問題?針對學生發現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中順利地完成有效教學,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 重視實驗教學設計,營造探究環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但初中教材中的實驗大多是驗證性的實驗,其內容比較平淡,缺乏趣味性和主動性,學生實驗的目的只是為了簡單地驗證化學原理,培養基本的操作技能,如果不加以精心設計,就不能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不能主動地思考問題,達不到認知平衡,所以要仔細地探究初中化學里的許多實驗合理地設計安排,緊緊抓住基本原理。若在教學中靈活使用,做一些改革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學習“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教師常常按部就班地規范操作,不厭其煩地強調試管炸裂的原因,學生并不知道什么是試管炸裂,不妨故意設計一個使玻璃儀器炸裂的破壞性實驗。

操作1:將玻璃片沾上水,不擦干,用坩堝鉗夾持加熱,可觀察到玻璃片炸裂。

操作2:把玻璃片加熱,滴入幾滴水,玻璃片炸裂。

操作3:將連好的玻璃導管實驗設置固定在鐵架臺上,導管一端插入水中,加熱試管,導管口有氣泡,停止加熱,可觀察到水槽中的水進入導管,使試管炸裂。如果換成是你,制取氧氣應該注意什么呢?這樣既加深了印象,掌握了操作原理,又營造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三 巧問善誘,提高學生的思維空間

巧問善誘是營造自主探究,廣域的思維空間的主要手段,能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調動感知器官,激發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和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善于問,要會問、要問得恰當,問在知識的關鍵處,問在難易適中處,使學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在大腦中展開,形成開放式探索性思維,使他們的思維水平及探究能力不斷提高。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利用燒瓶、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氣體,做噴泉的實驗,學生的探究欲一下被激發出來,順勢提出:為什么會形成噴泉呢?讓學生在求索問題的答案中形成自主的探索空間。除巧設疑問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評價,并給予不同水平的學生以表現的機會,以激其情,奮其志,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及探究能力都得以不斷地提高。

四 開放性歸納總結,使學生真正具有探究能力

課堂教學中常常會有一些與本節知識有關的,即本節知識的生長點,但這些知識又不屬于本節必須掌握的內容。為了不沖淡本節課的主題,使知識緊湊,課后指導學生查找相關資料進行深化,學生的思維就不會受到本課的限制,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創造潛能,調動其探究積極性。例如,探究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中,讓學生歸納總結已有的二氧化碳的有關物理性質,再搜集二氧化碳在社會生活中對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歸納總結出二氧化碳的利與弊。這樣,使學生開動腦筋,大膽嘗試,開闊學生的視野。

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化學教育是片面的?!蔽覀儜斢脤嶒灲鉀Q化學問題,使學生各項智力因素得到發展,故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育形式?;瘜W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知識,培養科技素質,逐步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究的能力,并能應用到各個社會領域。

參考文獻

[1]李乘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房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五大方略[N].中國教師報,2009

[3]周繼紅.中師課堂教學效率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2

〔責任編輯:高照〕

上一篇:研究對象統計學論文范文下一篇:語文識字課教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