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計量模式分析論文范文

2023-12-16

會計計量模式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當前的會計計量模式不能完全滿足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下會計計量的多元化和復雜化的要求,提出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以人均GDP作為輔助計量單位、以機會成本為計量屬性的會計計量模式。

【關鍵詞】普惠金融服務;會計計量

0.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所謂普惠金融,就是能夠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主要任務就是讓列于正規金融體系之外的農戶、貧困人群及小微企業,能及時有效地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具有天然優勢,它是一項金融戰略,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

1.農村商業銀行開展普惠金融的優勢

農村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理念更為徹底,脫胎于60多年歷史的農村商業銀行鄉土氣息更為濃厚。農村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內涵更為豐富。首先,客戶覆蓋面廣,服務對象從農村地區低收入群體擴展到了城市白領、小微企業、弱勢產業。其次,產品和功能更加符合普惠金融需求,除了存款類產品,還提供諸如小額信貸、支付、結算、保險、養老金發放等服務,模式也由單一的線下拓展為線下線上并行,網絡化、移動化特征明顯。

2.普惠金融服務模式的商業可持續

普惠金融不是政府扶貧,它不同于政策性金融,也有別于普遍服務,而是既要履行社會責任,又要遵循商業可持續原則。在普惠金融模式下實現商業可持續是世界性難題。如何實現開展普惠金融業務和追求商業可持續之間的平衡。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期,金融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步伐明顯加快,移動金融、網絡金融等新的經營業態不斷涌現,這無疑對普惠金融的經營模式、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發展普惠金融,實現商業可持續化需要采取稅收優惠、財政貼息、財政補助等多種手段,加大對普惠金融服務的政策支持,不斷完善農村金融機構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金融資源流向普惠金融體系。需要制定差別化監管政策。提供普惠金融的機構具有種類多、差異大、風險高、盈利能力弱等特點,可以通過“寬嚴相濟”的差異化監管,如適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監管要求,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主動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3.構建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下的會計計量模式

普惠金融服務模式需要政府的支持,而政府的支持是建立在公平的前提下。當前的銀行會計計量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下會計計量的多元化和復雜化的要求,構建適應普惠金融服務模式要求的會計計量模式,促進商業可持續化已成為當前要務。

3.1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以人均GDP作為輔助計量單位

在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下,將貨幣作為主要的會計計量單位是會計制度的必然選擇,而且從計量意義上講,可以以當地公布的人均GDP作為計量單位。但是由于計量的差異及其轉化的復雜性,以及建立一套公信力體系和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來評價普惠金融效果很困難,在現階段以貨幣為計量單位是當前金融模式下會計計量單位的首選。但是,可以考慮以人均GDP作為輔助的會計計量單位。

3.2引入會計計量新理念

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下需要考慮消耗資源和增加運營成本給銀行帶來經濟影響,這種影響的量化由于具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因此,在進行會計計量時除了原有的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可變現凈值、現值和重置成本5種計量屬性,還需要引入服務機會成本。服務機會成本是指銀行采用普惠金融服務經營模式的成本,是建立在機會成本的基礎上的。機會成本是指一種資源(如資金或勞力等)用于本項目而放棄用于其他機會時,所可能損失的利益。使用機會成本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出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某項經濟活動的代價,從而促使人們比較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資源。從目前形式來看,對普惠金融的投入是必然的,否則將來國家或者企業為環境支付的成本會使其失去競爭力。但是,銀行采用普惠金融的經營模式必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那么其所放棄的非普惠金融經營模式下的最高收益就是節能機會成本。

銀行采用普惠金融模式所發生的機會成本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即可量化計量,在財務會計報表中作為考核的經濟指標反映,這樣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才能順利地展開,為普惠金融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普惠金融服務成本計量屬性的運用跟公允價值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滿足一定條件的計量屬性,其實際計價可以是歷史成本,也可以是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和現值中的一種。

4.小結

我國目前正以社會公平為考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取向,大力要求銀行優化服務方式,發展普惠金融服務。會計最重要的職能在于向利益相關者提供客觀的和決策相關的會計信息,合理進行普惠金融服務成本計量。只有這樣才能推進我國普惠金融服務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發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各項配套尚未完善,相應的會計計量模式還處于初探階段,隨著時間的推進,會計計量模式會更趨于成熟和完善,并能適應和促進普惠金融服務的發展。 [科]

【參考文獻】

[1]李國華.“普惠金融”是怎么回事[J].求是,2014(03).

[2]呂家進.普惠金融具有商業可持續性.中國經營網,2013,1125.

[3]吳春璇.低碳經濟模式下會計計量模式構建[J].廣西科學院學報,2011(05).

會計計量模式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公允價值是我國新會計準則制定之后,引入的一個新的概念,這一概念的引入,有利于我國與國際在會計計量方面做好銜接。本文首先介紹了公允價值的定義及其特點,進而闡釋了其在資產計量中的具體應用,希望能夠為研究公允價值的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允價值;資產計量;運用

我國新會計準則與傳統的會計準則相比,有很多的不同,其中公允價值的引入就是最好的例子。實際上,公允價值已經在外國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而且逐漸的向國際會計的方向發展,近些年來,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因此也將公允價值這種計量方式也得到了我國學者的關注。

一、公允價值的定義

關于公允價值的定義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界定,不同的國家其界定方式也不同,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國外學者對公允價值的界定:公允價值簡單的說是指一定的金額,只是這個金額是在貿易雙方知情而且是在公平的基礎上產生的金額;而我國的學者對公允價值是這樣界定的:它值得是一種金額計量方式,只是這種方式是在公平交易中完成,其交易項目是資產以及負債,這種交易是在雙方都知情的狀態下完成的。從國內外這兩種界定中,我們能夠總結出公允價值具有的主要特點:

首先,對象全,無論是資產,還是負債,都可以有公允價值;其次,靈活性,公允價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以及空間的變化產生變化,也就是說,不同的時間其公允價格是不相同的,不同的地點其公允價格同樣也是不相同的;再次,不可加性,傳統的成本計算,就是各個資源成本相加,但是公允價值卻不能將資源成本這樣相加,換句話說,如果利用的是公允價值,那么,其資源成本之和未必是各個資源成本相加,在這種狀態下,就需要對資源進行反復的評估,以保證每種資源都能得到合理的評價;最后,交易存在一定的預期,如果利用公允價值進行交易,那么通用情況下,其交易代表反映的都是整個市場的期望,而不是個人的期望。

二、公允價值在資產計量中的運用

很多行業都可以進行資產計量,比如投資性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及其企業合并中的應用等。接下來筆者就詳細的介紹一下公允價值在這些行業中的應用。

1.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行業中的應用。因為該行業的后續計算,一般都是利用成本模式,所以要想利用公允價值,必須滿足相關要求:一方面,該行業所在的區域其交易要十分活躍,另一方面,相關企業必須能夠從市場中獲得該行業或者與此相類似的行業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與之相關的信息,這樣才能對公允價值的估計才不會出現太大偏頗。如果企業想要使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需要加兩個明細科目,一個是成本;而另一個是公允價值變動,這兩個科目都隸屬于投資性房地產科目。

2.公允價值在金融資產行業中的應用。雖然金融資產可以劃分為4類,但是能夠應用到公允價值的,只有兩類,一類是需要公允價值計量而且要將其變動計入到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而另一類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這兩種資產都可以應用公允價值對其進行計量。

當公允價值對前者進行計量時,需要考慮金融資產和市場是否能夠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將該資產在市場變量變化時產生的作用準確的反映出來,在對前者類型的資產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時,無論是初始確認,還是后續計量都要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如果這兩個環節出現了差額,要將這個差額轉變為投資收益,如果這期間出現了問題,要合理的調整好公允價值;而如果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運用公允價值,需要注意兩種情況,一種是雖然在初始確認時,應該使用公允價值進行全方位的計量,但是因為該資產是可供出售的,所以對于可供出售的這部分資產就不能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是要將其算到初始入賬金額中;另一種情況是,正常情況下資產負債表日都應該根據公允價值進行有效的計量,但是如果這其中存在可供出售的資產,那么,這種情況下,如果公允價格發生了變化,產生的損益是不能計入到當期中的,而應該將其算作時所有者損益。

3.公允價值在企業合并中的運用。這里所指的企業合并要滿足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不能再同一控制下,換句話說就是通過一次交換交易就能夠實現企業合并。這種企業在合并時會出現庫存商品的問題,這時就可以將庫存商品當作是合并對價,利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將其算作是主營業務收入中,而且要將其轉換成一定的成本。

三、應用公允價值應該注意的問題

公允價值計量方式雖然適用性很強,但是如果不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計量,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反而會使計量陷入混亂,起不到公平交易的作用,在其應用時,最應該注意的問題就是應與歷史成本計量相結合,我國當前市場經濟尚未完全形成,不可能將所有的會計要素或會計事項都統一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公允價值計量不可能脫離了歷史成本而單獨存在。長期以來,在我國歷史成本計量占據主要地位,推行公允價值更應以歷史成本計量為基礎,尤其在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嚴重的背景下,更不可能大規模、大范圍運用公允價值,今后的發展趨勢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將同時共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公允價值在資產計量中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這種計量方式為交易雙方都提供了合理發展的空間,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現出公平。我國在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方式上還不算很成熟,但是隨著我國各種行業的發展,公允價值計量方式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相關問題,否則會使其失去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剛.對我國現行會計制度中資產計量問題的探討[J].河南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02(03)

[2]羅拉.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8(03)

[3]高寧會,王安寧.公允價值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與債務重組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03)

會計計量模式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一、股份支付存在問題分析

(一)股份支付會計確認問題

現階段企業發展過程中,針對股份支付會計確認方面,仍存在著可行權數量估計呈現出不精確的問題。在具體股份支付準則執行過程中,其股份會計確認過程中會進行費用觀理念的應用,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費用中納入有關成本,而負債或者權益中納入貸方。而該準則中雖然已經明確提出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賬務處理,囊括對最終行權的估計股票期權數量,以及等待期中員工的實際離開數量。但是卻不存在任何該估計的具體明確要求和依據,這就導致部分企業抓住此漏洞,進一步影響企業自身財務的準確性[1]。

(二)股份支付漏洞

現階段我國相關會計準則的實施,針對信息披露而言,其要求與標準過于簡單化,并且部分地區連明確規定都尚未制定,對信息披露過程中某些關鍵性指標沒有明確具體的要求。而當前我國企業對股份支付政策的應用,已經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其信息披露的內容無法滿足于相關解釋的目的,與此同時,報表者的實際要求也無法得到有效滿足,進一步導致部分企業財務信息數量未達到標準要求,影響到家務報表實際作用與價值的體現。

二、股份支付會計確認計量完善優化措施

(一)注重對股份支付會計確認方式優化

1、規范行權數量

我國相關部門需要重視對行權數量估計的相關會計準則出臺和實施,其中需具體包括行權數量估計方法、估計依據等內容。與此同時,針對估計依據而言,切不可僅憑借人員的主觀性判斷,同時需要進行相關檢測機制與評測方式的科學引進。例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對人力資源考評結果的應用,對員工進行綜合評價,判斷其對象未來離開企業的可能性,以及對企業的發展等[2]。

2、具體披露要求可行權數量方法

建議我國相關部門進行相關會計準則的更新和出臺,其中囊括對可行權數量方法進行披露的規定。進而實現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的提升,并提高股份支付會計處理效果?,F階段我國所實施的會計準則缺乏對可行權數量的科學判斷,與此同時,也未提出可行權數量披露要求,導致企業的可行權數量呈現出無人監管的情況,促使部分企業開始肆意估計可行權數量。所以,需重視對相關披露要求和機制提出,進而實現對企業股份支付會計確認計量效果的進一步提高。

3、完善責任機制

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相關責任機制的構建和完善,如若發展企業所估計的可行權數量與員工的最終行權數量存在較大差異,企業需要對出現差異的原因進行清楚解釋,并且該原因需通過相關監管機構的分析與研究,如若原因不合理,需對誤差較大企業進行一定程度處罰。

(二)注重股份支付披露的優化

1、股權信息披露數量進大幅度提高

針對股權支付激勵政策的實施,在計劃信息披露方面,需要進行數量要求的提升,建議相關部門出臺關于信息披露的規定,具體包括需提高企業計劃信息披露數量,并有效增加相關信息披露內容[3]。例如針對企業權益公允價值的確定,企業需具體披露使用的是哪種估值模型,并詳細解釋為何應用改模型,還需進行估值模型參數的有效闡述。另外,針對模型關鍵性參數而言,企業需明確闡述其真實來源,并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原始數據的闡述。

2、強化監管會計信息披露

需要基于對現階段監管情況的掌握,對企業股權支付會計信息的披露進行強化監管,需要在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進行詳細的體現。同時其相關監管工作的開展并不是監管部門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各方信息使用者都積極參與到配合工作之中。針對會計披露而言,是一種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與準確性的主要手段,所以需注重對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有效強化。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股份支付會計確認計量的完善與優化,實現企業創新性發展,避免利用漏洞獲取利潤的現象的出現,并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必須重視對股份支付政策的執行,并結合對科學優化措施的應用,進一步提高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摘要:近幾年, 作為企業的主要激勵手段, 股份支付逐漸顯現在人們的眼前, 備受人們的關注。在此背景下, 越來越多上市企業開始重視對股份支付政策的實施。但是縱觀現階段各個企業對股份支付準則的實施, 仍尚存些許不足之處, 導致部分企業通過非法操作來獲取高額利潤?;诖? 本文針對企業股份支付會計確認計量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分析,股份支付

參考文獻

[1] 步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會計實務確認與計量問題的思考[J].現代企業, 2015 (7) :56-57.

[2] 丁靜.對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成本費用會計計量規則的解讀和探討[J].中國注冊會計師, 2018, 233 (10) :93-97.

會計計量模式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稅務會計;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異同點

在全球化與市場化的競爭環境下,現代企業十分關注自身會計體系的完善,其中最為關鍵的兩部分便是稅務會計核財務會計,雖然二者有著緊密的聯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準確把握二者,以此保證企業會計體系的科學性與合法性,本文從會計計量角度出發,研究了二者的異同點。會計計量主要是指利用貨幣或其他量度單位,對企業各項經濟業務及其結果進行計量的過程,其最為顯著的特征便是借助數量關系,以此明確物品或事項間的聯系,為了充分發揮會計計量的作用,應準確選擇計量屬性,同時也要規范確定計量單位。會計計量推動了現代會計的發展,在實際工作及理論研究中,應對稅務會計計量屬性同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給予高度的關注,本文對二者進行了概述,旨在掌握其異同點,進而豐富會計理論,促進會計實務的開展。

一、稅務會計計量屬性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概況

1.稅務會計計量屬性

稅務會計作為會計體系的一種,是由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及納稅申報構成的。通常情況下,稅務會計被視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延伸,此觀點成立的前提條件為稅收法規日漸復雜。在我國稅法中闡述了稅務會計計量屬性的相關內容,但此內容未能得到理論界的關注,同時,國家也未能對其進行明確闡述,導致其缺少規范性。雖然稅務會計計量屬性缺少理論支持,但其具有實踐性,同財務會計相比,差異顯著。在此情況下,本文對稅務會計計量屬性的研究是必要的,通過對稅法相關內容的深入研究與準確把握,以此提煉與歸納稅務會計計量屬性,進而為各種應交稅金的計算與申報工作提供法律依據與理論保障。同時,從立法角度出發,各國稅法均高于會計規范,因此,工作實踐與理論研究中均要高度重視稅務會計計量屬性。相關學者通過研究,提煉與歸納出四個稅務會計計量屬性,分別為歷史成本、重置成本、現行市價與公允價值。

2.財務會計計量屬性

財務會計作為現代企業的基礎性工作之一,主要是開展各項經濟管理活動,通常是指核算與監督企業資金的流動情況,為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人員或部門提供企業經濟信息,如: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等。在財務會計發展過程中,其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分別為商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及現代經濟時代,在各個階段,財務會計均顯現出了各異的特點。為了準確把握財務會計,由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提出了五種會計計量屬性,分別為:歷史成本、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實現凈值與未來現金入量的現值。近幾年,現代會計提出了公允價值,將其視為一種新的計量屬性。

二、二者的相同點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二者均屬于會計學科。稅務會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質性,它以財務會計為前提條件,具體的工作內容為監督與管理納稅人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對于稅務會計而言,其工作的基礎為財務會計,但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不符合現行會計的事項,同時,在調整稅收籌劃階段也需要注意相關的事項,此時便需要借助稅務會計的相應方法展開計算或調整,此后再與財務會計相融合。

1.主要計量屬性均為歷史成本

對于企業財務會計而言,其最為重要的計量屬性之一便是歷史成本,其原因為:在企業生產與經營過程中,其業績認定主要是利用貨幣量化歷史實現的,此時的財務會計屬于正常的經濟活動。歷史成本屬于過去交易過程中的公允價值,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與客觀性,因此,逐漸成為了財務會計的重要計量屬性。目前,歷史成本主要用于交易中或事項出現時的初期認定。

2.補充計量屬性均為重置成本

對于企業財務會計來說,歷史成本的優勢十分顯著,但在實踐中,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借助其他相關的計量屬性進行補充。由于會計信息質量具有相關性,因此,可以將重置成本作為財務會計的補充計量屬性,通常情況下,將其用于盤盈企業的固定資產。

在稅法中使用重置成本,需要關注扣除成本的合理性,具體的應用體現在兩方面,分別為土地增值稅的計算與企業固定資產的盤盈。土地開發商對可去除的舊房屋或建筑物等部分進行價格評估時,利用重置成本,將其視為可以扣除成本。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房地產價格時常波動,如果土地開發商仍以歷史成本計算扣除成本,則難以準確計算應扣除的成本。同時,在企業盤盈固定資產過程中,將重置成本的價值視為其計稅基礎。

三、二者的異同點

財務會計通過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可靠、真是你的會計信息,以此維護企業的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需要核算資金利益,則借助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便可以保證角色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稅務會計的基礎為財務會計,它直接聯系著企業的稅務問題,主要是對企業內部納稅活動中涉及的資金進行記錄和報告,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的眾多資料與信息均來自于財務會計,但其計量對象主要為公司稅務問題,因此,二者存在一定的差異。

1.在歷史成本方面

稅務會計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為確定計稅基礎,通常情況下,采用歷史成本作為其計量屬性,主要是由于歷史成本滿足了計稅基礎的要求,如:可靠性、準確性等,同時,可以將其視為計稅基礎的準則。因此,在稅務會計中歷史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企業財務會計中,歷史成本的重要性并不凸顯,主要是由于新興金融衍生業務十分關注公允價值,同時,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為了保證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財務會計計量的相關性給予了高度重視。因此,在企業財務會計中,歷史成本的重要性低于稅務會計。

2.在公允價值方面

(1)適用范圍

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相關性計量屬性,在企業財務會計中重要性十分明顯,如果相關工作符合公允價值的計量條件,在對其進行計量時,便可以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例如:關于交易性金融資產與投資性房地產,此類資產計稅的基礎通常為歷史成本,但如果企業難以確定歷史成本與當前市場價格時,稅務會計便可使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此時的公允價值作為補充計量屬性,僅限用于資產計量。

(2)使用目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金融業務不斷創新,同時,資產負債表外的業務及新興金融工具的業務也隨之出現,在此情況下,企業內部財務會計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上述業務屬于財務會計履行中存在的合約,一般情況下,企業不需要支付初始凈投資,或者支付較小初始凈投資即可,同時,與負債間的轉移、新興金融工具相關的資產均可在合約到期后或履行時才能實現,因此,核算此類金融業務時,應使用公允價值。

(3)使用態度

稅務會計使用公允價值時,應遵循國家稅法的相關規定,確保稅基計算的準確性。但稅務會計在使用歷史成本過程中,受其真實性、客觀性及可驗性等因素的影響,要求各項經濟活動應滿足真實發生的要求,同時還要具備相應的交易記錄,在此情況下,稅務會計公允價值才可以正常使用。但部分業務類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致使其缺少交易記錄,因此,稅務會計常應用其他計量屬性。與其相比,財務會計對公允價值的使用較為簡便,以此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企業為了獲得生存與發展,十分關注自身的會計理論與實踐。本文介紹了稅務會計計量屬性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的異同點,旨在為企業財會人員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以此指導其工作實踐,進而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結合將更加緊密。

參考文獻:

[1]葉睿.分析對比稅務會計計量屬性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J].商場現代化,2015,27:196-197.

[2]李高波.稅務會計計量屬性及其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的比較[J].財會月刊,2010,01:7-8.

[3]黎云付.稅務會計計量屬性及其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的比較[J].時代金融,2015,08:155.

[4]張小靜.試論稅務會計計量屬性及其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的比較[J].商場現代化,2015,05:244.

[5]陳世權.稅務會計計量屬性及其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的比較[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181.

[6]楊海亮.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計量屬性的異同[J].財會學習,2015,10:113.

作者簡介:黃琬珂(1993.04- ),女,漢族,江蘇省常州人,現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財務決策與控制

會計計量模式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雖然加密貨幣已逐漸得到飛速發展, 但當前包括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內的各大準則制定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原則仍然眾說紛紜。 通過梳理當前澳大利亞、日本、白俄羅斯、韓國已出臺的加密貨幣會計核算指導意見, 以及《國際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和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意見, 對當前加密貨幣會計核算進行理論探索。 進一步地, 從案例研究的角度出發, 以A公司對加密貨幣的會計處理為例, 在分析其對財務報表影響的基礎上, 評價其加密貨幣會計處理方式的允當性。 最后, 綜合案例研究結果和各國經驗與政策, 為會計主體所持有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提出建議。

【關鍵詞】加密貨幣;會計處理;確認與計量;無形資產;披露

一、引言

當今時代,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 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 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發展①。 作為互聯網技術驅動的創新發展產品之一, 2021年以來, 加密貨幣迎來新一波投資熱潮。 華爾街大行競相推出加密貨幣投資和交易服務, 以特斯拉基金和橋水基金(Bridgewater,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為首的一些金融機構高調宣布持有以比特幣為主的加密貨幣。 同時, 美國比特幣公司Coinbase在納斯達克上市, 將加密貨幣投資高潮推向高峰, 使得其價格節節高升, 截至2021年5月初, 加密貨幣市值高達24910.51億美元②。 然而, 2021年5月11日, 隨著特斯拉宣布暫停接受比特幣購車計劃, 比特幣價格急劇下降, 截至2021年6月26日其價格跌至11893.77億美元②。 2021年5月18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要求成員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5月21日,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進一步明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加密貨幣在大部分國家未取得合法地位, 但由于它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低成本等特點, 可以方便交易、提高支付效率和便利跨境交易[1] , 因此仍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 自2008年比特幣概念提出至今, 其總市值由起初的13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1月1日的8042億美元②; 交易價格由最初發行的0美元提高到2021年9月份的48187美元;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加密貨幣約為7050種③; 吸引的交易所用戶數量高速增長, 在2021年4月Coinbase公布的上市前的第一季度報告中, 已核實用戶數達5600萬, 同期增長約800%。

然而, 與加密貨幣在實務中的高速發展現象相反, 對于會計主體所持有的加密貨幣應當如何進行會計核算, 如今全球各大會計主體仍未有一致意見。 IASB在2016年12月啟動了對加密貨幣會計核算的項目研討, 歐洲財務報告咨詢組(EFRAG)在2020年7月發布了《加密資產(負債)會計核算》討論稿, 此外, 澳大利亞、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各大會計機構或職業團體也紛紛就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問題發表了意見, 但到目前為止, 仍未就加密貨幣的會計處理出臺明確的準則要求。 加快討論并制定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準則對于市場監管和衡量相關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公允性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此, 本文從加密貨幣的持有人角度出發進行研究, 梳理當前各大國際會計組織和職業團體機構對加密貨幣會計核算的處理建議, 對加密貨幣資產類別的判定、確認與計量建議進行總結。 為進一步探究加密貨幣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和核算方案的合理性, 本文以A公司作為研究案例, 通過分析其加密貨幣會計核算結果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討論其核算方案的允當性, 并在上述研究結論的基礎上, 提出相關建議。

二、重要文獻綜述

自2016年以來, 國外逐漸興起對加密貨幣會計核算問題的研究。 烏克蘭學者Tetiana Yatsyk[2] 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制定的角度出發, 提出應該建立標準化的加密貨幣分類法, 以幫助會計師判斷其會計核算方案; 由于加密貨幣富有創新性和多樣性, 因此難以采用統一規范的會計核算規則。 通過對兩家澳大利亞上市公司和日本對加密貨幣的核算情況進行分析, Tetiana Yatsyk指出, 盡管加密貨幣符合無形資產和存貨的某些特征, 但現有會計準則對于以投資為持有目的的無形資產和存貨并沒有明確的會計規范。 因此, 他建議IASB應修訂相關資產準則, 使加密貨幣可以得到更好地計量。

Procházka[3] 提出: 一方面, 區塊鏈記錄經濟行為使審計有了新的難度; 另一方面, 加密貨幣的興起督促會計準則制定者盡快為加密貨幣制定合理的核算標準。 Procházka結合加密貨幣的歷史波動價格指出, 當加密貨幣用于投資目的時, 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型可以為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提供最相關、最有用的信息。 同時, 不同持有目的的加密貨幣應當分屬于不同的資產類別。

我國對于加密貨幣會計核算相關的文獻十分有限, 當前我國學者將研究重點主要放在將加密貨幣劃歸為何種資產類別上。 馬洪[4] 通過以比特大陸IPO招股書為切入點探索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模式, 對其資產類別的確認、后續計量、收入確認等具體核算準則提出了幾點質疑。 比特大陸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并把加密貨幣確認為一種無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 基于比特大陸獲取比特幣的主要途徑, 馬洪認為, 將加密貨幣確認為無形資產只是簡單地套用《國際會計準則》, 他建議可將加密貨幣劃歸為金融工具及存貨等。 由于加密貨幣市值波動大, 馬洪還認為, 比特大陸對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而不采用公允價值確認損失, 會使其有虛增資產、虛增利潤之嫌。

加密貨幣是區塊鏈發展的產物, 其會計核算也與區塊鏈的技術息息相關。 袁廣達、郭譯文[5] 從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三個方面闡述了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 他們認為, 區塊鏈技術既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可信任性、追溯性等, 也可以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平以及審計效率等。

當前, 國內對于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研究和討論才剛剛起步。 本文在梳理澳大利亞、日本、白俄羅斯和韓國以及各大會計職業團體關于加密貨幣的核算意見之基礎上, 以A公司對加密貨幣的核算為例, 分析其會計處理的允當性, 以期為企業持有加密貨幣的確認和計量提供參考和借鑒。

三、加密貨幣會計核算規范的國際動態比較

由于加密貨幣的發展勢頭迅猛, 各國的準則制定機構和各大會計職業機構或組織都比較關注其核算規范問題。 以下將分別從加密貨幣的資產類別判定以及計量與信息披露兩個方面來梳理各方主體的意見。

(一)加密貨幣的資產類別判定

根據IASB的概念框架, 資產是由企業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從這一點來看, 由企業或個人持有的加密貨幣是符合“資產”的定義的, 這在各國會計準則理事會和各大會計團體中已普遍達成一致。 但是, 鑒于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分類較復雜, 不同資產類別之間的計量和核算差異較大, 在加密貨幣究竟應當屬于哪一類型的資產這一問題上, 各組織間的看法存在差異, 使該問題成為加密貨幣會計處理中最具爭議性的爭論焦點之一。

目前, 至少已有日本、白俄羅斯、美國等國家明確表達了對加密貨幣資產類別的看法, 本文整理如表1所示。

當前會計業界對于加密貨幣究竟應該確認為哪類資產這一問題, 主要在已有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融資產”“存貨”“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之間進行討論, 本文將主要對前四類資產進行分析。

1. 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各大會計職業機構或組織普遍不認可將加密貨幣確認為“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理由如表2所示。

因此, 盡管加密貨幣可以在特定交易平臺上兌換法定貨幣或者其他商品和服務, 但是由于受眾尚少, 其交換媒介的職能大大受限, 還不能像現金一般作為交換媒介。 此外, 由于價格浮動巨大, 因此加密貨幣亦不具有貯藏價值職能。 市場上也從沒有用加密貨幣進行定價或者比較商品和服務價值的行為, 因此價格尺度這一職能也不存在。 所以, 目前會計業界普遍認可“加密貨幣不屬于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2. 金融資產。 對于加密貨幣是否屬于“金融資產”的爭論, 主要焦點在于加密貨幣的持有者是否與其他方之間存在合同關系。 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金融工具呈報與披露》(IAS 32)以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 9), 金融工具是依據合同而成立的。 各大職業機構或組織對加密貨幣能否判定為金融資產的意見如表3所示。

3. 無形資產。 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IAS 38), 加密貨幣符合沒有物質實體這一要求, 是可以識別并單獨辨認的。 因此, 加密貨幣似乎符合IASB關于無形資產的定義, 澳大利亞和美國均提出可將加密貨幣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但是, 企業持有加密貨幣的目的也可能是為購買商品或服務、用于投資或作為員工激勵的對價, 并非只為“生產或經營目的而持有”。 此外, 無形資產都是按成本進行計量的, 而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幅度巨大, 甚至很多企業購買加密貨幣本身就是為了投機或者賺取買賣價差。 因此, 如果考慮持有目的的多樣性和成本計量的適用性, 加密貨幣可能并不完全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

4. 存貨。 那么, 加密貨幣是否屬于“存貨”呢?對這個問題的判斷, 依然取決于企業持有加密貨幣的目的。

只有當企業或個人是為了在經營過程中持有加密貨幣以待銷售時, 加密貨幣才符合“存貨”的定義, 適用《國際會計準則第2號——存貨》(IAS 2)。 此外, IAS 38中也提到, 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不適用于IAS 38的規范, 而應當參照IAS 2進行會計處理。 不過, 對于企業長期持有用于投資目的的加密貨幣, 普華永道和澳大利亞會計準則委員會均提出, 這種情況下就不適用IAS 2的規范了。

除上述意見或看法之外, 還有組織或個人建議, 當企業持有加密貨幣是為了投資時, 可以考慮參照“投資性房地產”引入“投資性無形資產”來進行規范[9] 。 或者, 將加密貨幣作為一種全新的資產, 單獨制定專門的會計準則。

(二)加密貨幣的計量與信息披露

1. 加密貨幣的計量。 對于加密貨幣的計量, 一般認為, 無論將其分類為何種資產類別, 對于外購取得的加密貨幣, 都應當按照取得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但是, 關于加密貨幣的后續計量則因確認資產類別的不同而存在較大分歧。 例如: 當加密貨幣被確認為“存貨”時, 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進行計量; 當加密貨幣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時, 則不進行攤銷處理, 但每年需要進行減值測試。

此外, 關于加密貨幣的后續計量也在公允價值模式和成本模式之間存在爭議。 當加密貨幣存在活躍交易市場時, 可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但如果不存在活躍交易市場, 則只能采用成本計量模式。 此種情況下, 在加密貨幣持有期間, 還需要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資產減值》(IAS 36)的要求, 定期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必要的資產減值準備。

表4展示了澳大利亞會計準則理事會(AASB)和日本會計準則理事會(ASBJ)對加密貨幣后續計量的建議比較。

2. 加密貨幣的信息披露。 根據加拿大注冊會計師協會和日本會計準則理事會的建議, 除了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遵循所確認資產類別的披露要求, 報告主體對于持有的加密貨幣至少還應當披露以下信息: (1)加密貨幣的重要特征和持有目的; (2)年末持有的加密貨幣數量; (3)選擇加密貨幣會計處理政策的依據; (4)如果選用成本模式, 應披露如何依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公允價值計量》(IFRS 13)確定加密貨幣的公允價值; (5)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市場風險信息。

而日本會計準則理事會還提出, 當企業出售加密貨幣時, 應將銷售收入、加密貨幣的成本列于利潤表, 并補充披露以下信息: (1)企業持有加密貨幣的數量和金額, 并按有無活躍市場進行分類, 對于兩個類別的加密貨幣數量與金額也需要列示; (2)交易商為客戶持有的加密貨幣的數量或金額。

四、加密貨幣會計處理對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以A公司為例

(一)A公司背景介紹

A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高速、低功耗定制芯片設計研發的科技公司, 其客戶包括對加密貨幣感興趣及尋求AI解決方案的個人及企業, 在行業領域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其背景特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 市場規模巨大。 如果按2017年的收入計算, 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基于ASIC(集成電路)的加密貨幣礦機公司, 占有全球74.5%的市場份額。

2. 利潤增長迅速。 受加密貨幣投資風潮的影響, A公司的利潤增長率令人驚嘆, 在案例研究期間其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28.2%。

3. 擁有一套較為完整的加密貨幣會計核算標準。 A公司的加密貨幣會計核算標準經本文整理如圖1所示。

A公司認為, 它所持有的加密貨幣是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無形資產”。 但與普通流動資產相比, 加密貨幣仍然具有明顯不同的特質, 因此A公司在資產負債表中并沒有將加密貨幣報告在無形資產項目之下, 而是直接將其作為一個單獨的流動資產項目進行列示的, 只是在會計處理上參考了使用壽命不確定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

(二)加密貨幣會計核算對A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A公司在資產負債表中將其持有的加密貨幣列示為一項單獨的流動資產項目, 并以成本法進行計量。 這樣的會計處理容易誘使信息使用者錯誤理解公司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 這是因為, 依照無形資產準則報告流動資產本身就非常奇怪, 更何況A公司并沒有就所持有加密貨幣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披露。 也就是說, A公司可能存在將一些流動性不高、變現能力不強的加密貨幣也報告為流動資產的情況, 從而導致流動資產虛高, 影響公司內部信息使用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對資產流動性的判斷。

因此, 企業至少應當配合披露所持有加密貨幣的類型及各種類型是否都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 以及企業的持有意圖。 只有當A公司持有的各類加密貨幣均具有活躍市場并且交易不受限制, 符合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快、變現能力強的特點時, A公司的處理方案才是合理的。 但是, 如果A公司持有的某一類別加密貨幣根本沒有活躍的交易市場, 或者A公司的持有意圖并非短期目的, 則其加密貨幣不具有報告為流動資產的理由。

此外, A公司參照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對加密貨幣進行后續計量, 即采用“成本+減值測試”的模式。 這樣做避開了加密貨幣的市場價值波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簡化了會計處理工作程序, 降低了會計處理難度。 但是, 加密貨幣本身就是全球價值波動范圍最大的資產之一, 當加密貨幣的市場交易價格出現劇烈波動時, 會使得資產負債表中的數字無法代表其真正的價值, 當加密貨幣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比較高時, 會對企業財務指標造成較大影響。

(三)加密貨幣會計核算對A公司利潤表的影響

作為全球最大的加密礦機生產公司, A公司披露了其在各項經營活動中的收入確認政策, 具體如表5所示。

A公司接受客戶以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購買礦機與服務, 因此, 當A公司在交易中收到加密貨幣時, 按收款日該加密貨幣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 由于加密貨幣的市場價值波動頻繁, 導致已確認收入金額與這部分加密貨幣在變現時可兌換到的法定貨幣金額之間往往存在差異且差異較大。 因此, 按上述報告的收入與按照傳統法定貨幣和收入確認原則報告的收入相比, 在信息質量方面明顯存在差距。

A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都與加密貨幣的市值變動息息相關, 由于其將近30%的礦機銷售收入都是通過加密貨幣來支付的, 因此正確區分加密貨幣的銷售收入和公允價值變動十分重要。 但是, A公司對所持加密貨幣僅按“成本+減值測試”的模式進行計價, 從而在利潤表中忽視了加密貨幣的公允價值變動對公司業績的可能影響。

此外, 由于A公司對加密貨幣使用“成本+減值測試”模式進行計量, 所以在出售或者處置加密貨幣時, 按出售所得與加密貨幣的賬面價值之差額確認出售損益, 并報告在利潤表中的“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項目之下。 這是因為A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礦機銷售和礦場服務等, 加密貨幣的持有與處置并不是其主營業務, 因此列報為“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 但是, 這樣列報是在假定A公司僅在經營活動中持有加密貨幣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如果A公司通過銷售商品取得加密貨幣后, 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判斷會選擇對加密貨幣進行投資, 那么此時還將其報告為經營活動的“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是不是就不合適了呢?

綜上所述, 由于缺乏對應的會計準則指引, A公司參考無形資產的核算建議, 對所持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直接采用了“成本+減值測試”的計量模式, 未根據所持加密貨幣的類型、持有目的和意圖等進行區分, 因此無論是資產負債表信息還是利潤表信息, 在信息質量方面都還欠缺保障。

五、結語

當前, 針對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問題, 世界各國以及各大會計職業團體或機構并未出臺明確的、統一的、完善的會計政策或指導意見。 與此同時, 隨著世界范圍內加密貨幣投資熱潮的興起, 加密貨幣的市值波動較大, 由此, 針對加密貨幣建立起合理完善的會計核算方式對于經濟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借鑒各大會計職業機構或組織對會計主體持有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意見, 以及A公司加密貨幣核算對財務報表產生的影響, 本文認為, 未來關于加密貨幣的會計建設應牢牢抓住以下三個關鍵: (1)考慮加密貨幣的持有目的, 區分加密貨幣的類型和特征, 不同類型和特征的加密貨幣可能具有不同的流動性與風險。 (2)可以參照金融工具準則, 充分考慮企業管理加密貨幣的方式和加密貨幣本身可能帶來的現金流量特征, 謹慎劃分加密貨幣的資產類型, 并對劃分理由和依據進行詳細披露。 (3)在相關準則的制定或規范過程中, 應充分重視加密貨幣的市場價格高波動性和加密貨幣本身內在價值的虛無性。

經濟越發展, 會計越重要。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技術的進步, 會計核算遇到的新問題也會層出不窮, 加密貨幣便是其中的一例。 此外, 考慮到加密貨幣的流動性、市值高波動性等其他重要特征, 關注加密貨幣本身內在價值、謹慎劃分加密貨幣資產類型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相信, 在抓住上述三個關鍵的基礎上, 通過密切關注加密貨幣的發展動態, 多研究實務案例和聽取各方意見, 一定能妥善解決加密貨幣的會計核算與報告問題。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項目編號:19YJA790114);重慶市社科規劃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項目編

號:2020YBGL92)

【作者單位】1.墨爾本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 墨爾本 3053;2.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重慶 400044

【 注 釋 】

1 節選自習近平總書記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14年11月19日)的賀詞。

2 英為財情—加密貨幣總市值(https://cn.investing.com/crypto/charts?__cf_chl_jschl_tk__=pmd_5ErXyT4qjwYyDuVWaUt7vHdeGBG4IPOXfoiiAMuaX3Y -1634804601 - 0 - gqNtZGzNAjujcnBszQ

o9)。

3 數字貨幣行情_所有加密虛擬貨幣實時行情_英為財情(https://cn.investing.com/crypto/currencies)。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金以文,唐昆.加密貨幣的會計處理[ J].新理財:公司理財,2017(4):43.

[2] Tetiana Yatsyk. Methodology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of cryptocurrencies according to the IFRS[ J].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8(6):53 ~ 60.

[3] Procházka D.. Accounting for bitcoin and other cryptocurrencies under IFRS: A comparison and assessment of competing models[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Accounting Research, 2018(24):161 ~ 188.

[4] 馬洪.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會計處理方法——透過比特大陸IPO招股書來探討加密貨幣的會計處理方法[ 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2):83 ~ 86.

[5] 袁廣達,郭譯文.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中的應用探析[ J].財務與會計,2019(6):73 ~ 74.

[6] PwC. In Depth: A look at current financial reporting issues[EB/OL].https://www.pwc.com/sg/en/insurance/assets/ifrs17-current-financial-reporting.pdf,2017-06-30.

[7] EY. Applying IFRS accounting by holders of crypto assets updated Ocotober 2021[EB/OL].https://assets.ey.com/content/dam/ey-sites/ey-com/en_gl/topics/ifrs/ey-apply-ifrs-crypto-assets-update-october-2021.pdf?download,2021-10-04.

[8] IFRS. Holdings of cryptocurrencies[EB/OL].https://www.ifrs.org/content/dam/ifrs/supporting-implementation/agenda-decisions/holdings-of-cryptocurrencies-june-2019.pdf,2019-06-10.

[9] 管書悅,朱丹,郝小渝,史慧燃.數位加密貨幣的會計處理規范探討[ J].月旦會計實務研究,2020(6):97 ~ 107.

(責任編輯·校對: 羅萍  劉鈺瑩)

會計計量模式分析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圍繞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的原則展開論述,指出了會計確認計量的原則應該服從并服務于企業利潤最大化這一中心目標而不是拘泥于條條框框的禁錮這樣一個思想。這是因為,現行的會計準則有不利于企業發展的一面,故有待改進。

關鍵詞:會計原則;確認計量;企業價值創造

文獻標識碼:A

1選題背景

眾所周知,財務會計的原則是指在會計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或者說會計遵循的準則。包括會計信息質量的原則與會計確認計量的原則,其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原則包括:客觀性、相關性、可行性、一貫性、及時性、明晰性、重要性;會計確認計量的原則包括:權責發生制、配比、謹慎性、歷史成本、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實質重于形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暴露出來了不少的問題,會計確認計量原則也不例外,尤其是權責發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有待改進。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國際研究現狀

主要是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成果,以公認會計原則最為著名即:GAAP(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英文縮寫。主要有以下原則:

(1)BUSINESSENTITY:會計主體。

(2)objectivityPRINCIPLE:客觀性原則。

(3)COSTPRINCIPLE:歷史成本原則。

(4)GOING_CONCERING:持續經營。

(5)STABLE_MONEY_UNITY:穩定貨幣假設。

(6)MEPERIODPRINCIPLE:分期假設。

(7)REVENUERECONGNITIONPRINCIPLE:收入確認原則。

(8)MATCHINGPRINCIPLE:配比原則。

(9)FULL_DISCLOSUREPRINCIPLE:充分披露原則。

(10)CONSISTENCYPRINCIPLE:一貫性原則。

(11)MATERRIALITYPRINCIPLE:重要性原則。

(12)CONSERVATISMPRINCIPLE:謹慎性原則。

2.2國內研究現狀

主要是以下一些會計政策、會計準則等:(1)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3)企業會計制度;(4)財務會計基礎—西南財大出版社;(5)中級財務會計—西南財大出版社;(6)中級財務會計—上海財大出版社;(7)高級財務會計—上海財大出版社;上述對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的原則做出了詳細論述,但是均沒有強調靈活運用會計的確認計量原則為企業的利潤最大化服務這一觀點。即,沒有強調活用會計原則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這一說法。

3企業債務重組方面的會計確認計量原則方面的思考

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依據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梢?,債權人有所損失、而債務人卻有利得;這就明顯是一種零和博弈,債權人失去的收入正好是債務人的利得,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捎靡韵聨追N方式予以匡正:(1)債轉股,指的是將債權人放棄的債權確認為股本或實收資本;股本(或實收資本)的公允價值與股本(或實收資本)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2)債轉債,指的是債務人經過與債權人協商,將其債務指定給債務人的債務人償還,換句話說,由債務人的債務人為債務人償還債務。(3)債權人兼并債務人,采用的是吸收合并的會計賬務處理方法。上述三個辦法將避免債權人的損失,沖破謹慎性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的禁錮,最大限度地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債務人賴賬。

3.1債轉股

我們系現在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其處理辦法: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銷售一批產品給乙公司,價稅合計100萬,款項未收。由于乙公司發生財務困難,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舊未能收到款項。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與甲公司協商,進行債務從組,甲公司將應收賬款轉為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由此取得乙公司的普通股20萬股,每股面值1元,市價3元。已經辦妥相關手續?,F行準則下的賬務處理:

解:(1)債務人乙公司的會計賬務處理為: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1000000

貸:股本2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4000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400000

(2)債權人甲公司的會計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600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300000

壞賬準備10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1000000

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債務重組,乙公司少還40萬的債務,而甲公司則損失了40萬的債權,乙公司之所得正好是甲公司所失,這正好是一個典型的零和博弈,很有可能是乙公司賴賬的結果。因此,我們建議作如下賬務處理:

解:(1)債務人乙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600000

貸:股本2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400000

(2)債權人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60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600000

上述處理辦法有效避免了現行債務重組所帶來的弊端,有利于切實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債務人借債務重組賴賬;同時,這里否定了謹慎性原則,按照收付實現制進行處理,而不拘泥于權責發生制的束縛,為企業利潤最大化服務。

3.2債轉債

下面舉例說明: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銷售一批產品給乙公司,價稅合計100萬,款項未收。由于乙公司發生財務困難,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舊未能收到款項。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與甲公司協商,進行債務從組,乙公司以其對丙公司的應收賬款(之前乙公司賒銷了200萬的產品給丙公司)來償還甲公司的應收賬款,丙公司同意上述處理辦法。

解:(1)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丙公司100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1000000

(2)乙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1000000

貸:應收賬款—丙公司1000000

(3)丙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丙公司1000000

貸:應付賬款—甲公司1000000

3.3兼并

當債務人處于資金鏈短缺、但是債務人的產品卻有較好的市場前景時,可以采用兼并方式解決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債權人用應收賬款作為兼并債務人的資本。其賬務處理如下:

(1)債權人。

借:資產類科目(公允價值)

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

營業外收入(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或者,

借:資產類科目(公允價值)商譽(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

(2)債務人,作全部科目余額的抵消分錄。

4權責發生制下收入費用的確認計量思考

與權責發生制相對的是收付實現制,只有將上述二者巧妙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準確核算企業的利潤。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

[例]甲公司于2012年12月1日銷售100萬產品給乙公司,增值稅稅率17%,收到23.4萬貨款;當日,支付辦公樓2012到2015年的租金37萬,年利率為10%。[要求]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解:(1)權責發生制下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234000

應收賬款—乙公司936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0

借:待攤費用370000

貸:銀行存款370000

借:管理費用10000

貸:待攤費用10000

(2)收付實現制下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

借:管理費用370000

貸:銀行存款370000

(3)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結合的處理方法:

借:銀行存款234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

主營業務收入200000

借:待攤費用360000

貸:銀行存款360000

借:管理費用39842.22

貸:待攤費用39842.22

注: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當期的管理費用=10000+120000*0.1*(1/1.1+1/1.21+1/1.331)=39842.22由此可見,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能更準確的確認計量,從而更為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現金流,為充分挖掘企業潛能創造條件。

5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會計確認計量原則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當然,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其一,我國的會計政策是政府主導,而西方的會計政策是民間主導的,因而存在利益沖突的矛盾??偟膩砜?,我國的會計確認計量原則有著明顯不利于企業而有利于政府的一面,如,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收入與支出,這一原則是產生企業稅負過重的重要原因。其二,我國的會計政策正處于與國際會計政策接軌融合的過程中,過于拘泥于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從而使企業失去了主動性,原本屬于企業的收益不敢確認、費用卻因為貫徹謹慎性原則而多記,這就會造成企業利潤的降低、同樣也不利于政府稅收。其三,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改進,此間難免有一定的漏洞,政策存在很大的滯后性而缺乏前瞻性。

參考文獻

[1]葉建芳,孫紅星.會計英語[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2]彭鵬翔.高級財務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中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4]梁萊歆.高級財務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5]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上一篇:循證決策知識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灌區節水改造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