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范文

2023-10-01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村,社會保障,現狀,未來發展

1. 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

1.1 農村社會保障的覆蓋率大幅度提升

社會保障是由國家主導、公民主動參與的一共維護社會生活的安全網絡建設, 社會保障包括了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社會優撫四個方面。理論上來講, 社會保障是國家為國民正常生活建立起來的一個安全體系, 享受社會保障是每個公民的權利, 然而農民的生產經營特征以及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導致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覆蓋率極低。農村人口占我國人口總量的50%以上, 擔負著國家農業發展的重任, 對這部分人口進行社會保障建設, 是鞏固國家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必須。我國從21世紀開始重視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新農合”的建立, 由政府、個人、集體共同籌資, 以大病統籌維護建立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成為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一個標志。目前, 新農合在農村的覆蓋率已經超過了80%, 這標志著農村社會保障的覆蓋率大幅度提升, 我國在農村推行社會保障工作初見成效。

1.2 農村社會保險類的發展

“新農合”的建立標志著我國農村的醫療保險事業建設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這極大程度地解決了農民看病貴、看病難、公共醫療設施差的問題。除了醫療保險之外, 其他社會保險類型也開始在農村推行, 其中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推行最為矚目。農村養老問題是農民生活中的一大難題, 靠子女養老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養老觀念, 然而,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在農村凸現出來, 人口緊縮政策導致農村青壯年所要負擔的老人增多, 養老十分吃力, 一些地區和政府開始將城市養老制度推行到農村, 鼓勵民眾購買養老保險, 雖然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并不廣, 大多數農民對購買保險用以養老的方式認可度較低,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也存在漏洞, 但是, 養老保險確實已經在農村開始推行, 這是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一個表現, 也是農村人民生活方式改善的表現;另一個保險項目的發展也標志著農村社會保障的變化, 即城市農民工的失業保險, 傳統的農村生產活動依靠土地, 只存在耕作風險, 不存在失業風險, 但是隨著農民工進城打工人數的增多, 保障打工的收入, 成為保證農民家庭正常生活的關鍵, 而參與失業保險, 這能夠有效地避免農民工的失業造成的家庭經濟風險。雖然農民工購買失業保險的比率不足10%, 但是, 這已經成為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1.3 社會保障給農村居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社會保障還包括了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 這兩項是專門針對缺乏生活能力、生活極為困苦的人群進行的, 受地域發展限制, 這樣的人群通常存在于農村當中, 因此, 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的不斷發展給農村居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國在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過程中以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解決了大部的“極度貧困”問題, “農村低?!闭叩膶嵤┦?0%以上的極度貧困的農村家庭脫貧, 這些人的生活質量得到保障, 直接提高了農村整體的生活面貌;除了農村低保政策的推行之外, 國家還將留守兒童和老人作為特殊的享受社會福利和優撫的人群給予相應的救助, 留守兒童和老人是農村生產模式變化后產生的特殊群體, 這部分群體得到的救助, 直接解決了農村家庭生活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農村居民生活質量能夠得以保證, 其整體生活幸福感和滿意度就會有所提升, 農村社會治安也更好。

2. 農村社會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社會保障與城市社會保障之間存在差距

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建設使得農村開始呈現出與城市相等同的社會保障結構, 相關的制度建設也在逐漸完善, 這是社會公平逐漸發展的表現之一。然而, 由于歷史因素和農民心理特征因素影響, 農村社會保障與城市社會保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用于農村的社會保障資金較之城市更少, 無論是籌資方面還是社會保障資金應用方面, 農村的社會保障資金發展道路都更加坎坷, 社保資金始終處于缺乏的狀態, 使得社會保障事業推行較為困難;另外, 農村與城市的社會保障制度不一致, 農村居民能夠享受到的社會保險額度無法與城市人口相比, 有一些社會保障待遇, 農村居民根本享受不到, 例如農村居民沒有“住房公積金”保障待遇, 然而, 農村居民仍舊存在在城市購房的需要。這些差距成為農村社會保障工作推行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也是未來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方向。

2.2 農村社會保障的項目發展比重失衡

社會保障包括了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社會優撫四個方面, 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保證某一區域的人民生活安全, 根據人民生活的需要發展社會保障項目, 社會保障各個項目的發展應該是平衡的, 而對于我國農村社會保障來說, 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項目發展比重失衡的問題, 雖然率先開展新農合是應農村居民生活需求而開展的醫療保險普及工作, 但這并不意味著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以及其他保險類型不是農村居民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影響到生活質量, 因此社會保障項目的普及應該是同步的, 單純解決看病問題, 而仍舊面對著養老、經濟收入、住房需要等生活壓力, 農民的生活水平就不能說是全面地提高了, 社會保障對農村居民生活安全維護存在“短板”, 這也是社會保障發展重要解決的問題。

2.3 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缺乏監管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目前是這樣一個管理格局:民政部門管理社會救助、衛生部門管理新農合、而養老保險則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這種政出多門、條塊化、垂直化的管理格局不利于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長遠發展;此外, 由于監督機制和力度的不夠, 在農村社會保障中, 部分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利用手中的權力, 利用制度的漏洞以權謀私為親朋好友攫取國家社會保障提供的物質利益。這種現象在低保評定、救濟發放、醫療報銷、農村義務教育免費午餐經費使用過程中屢見不鮮, 在許多地區嚴重存在, 極大地造成了社保資金的浪費, 是目前農村社會保障發展過程中必須予以關注的一個現實問題。

3. 農村社會保障的未來發展方向

3.1 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 拉平農村與城市社會保障之間的差距

使農村社會保障與城市社會保障之間的差距縮小, 真正體現出社會保障的公平性, 就需要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按照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 單獨對農村居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是不科學的, 而農村與城市融合又是國家發展之必然, 因此, 要展示社會保障的公平, 使農村居民能夠充分享受到社會保障, 就必須盡量縮小城鄉差距, 使農村居民主動成為城市社會保障所維護的群體中的一分子, 這是拉平農村與城市社會保障差距的最有效辦法。城鄉一體化建設不僅包括了居住環境建設, 同時還包括文化知識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設。

3.2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 平衡社會保障工作的發展速度

農村社會保障各項目發展不平衡, 主要是由于農村居民的安全需要導致的, 但是, 社會保障由于具備安全維護作用, 就必須以“風險規避”為發展的目標之一。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農民工群體的迅速擴大已經使養老和失業等問題凸顯出來, 社會優撫和救助也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生活的需要, 因此, 完善社會保障體制建設, 成為未來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的發展方向。一方面, 國家和政府需要對農村居民生活問題進行客觀的調查和科學的預計, 以此來制定農村社會保障體制的發展路線;另一方面, 一切有利用農村社會保障資金收集、優化利用的方法, 都應該被納入到社會保障體制建設中來, 以此促進社會保障工作的實際發展。

3.3 建立監督管理機制, 確保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的真實有效

要成立省級和縣級農村社會保障管理委員會, 有委員會統一協調管理農村社會保障工作, 分管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的部門統一由委員會管理和監督, 在委員會領導下統一開展工作, 避免各自為政, 分割管理造成的管理混亂職責不清的現象, 為農村社保的轉移辦理, 和城鄉銜接提供方便。完善農村社保監督機制, 引入人大、政協、群眾、司法、媒體等監督力量, 參與到社保監督工作中來, 對社保工作中的資格認定、資金發放等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 確保社保工作在陽光下開展, 社會保障各項資助用在最合適的地方, 及時發現和懲治各種農村社保工作中出現的違紀違法行為。

結語

綜上所述,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績, 農村居民的生活安全得到了基本的保護。發現農村社會保障工作中的問題是進行社會保障發展方向估計的正確方法, 而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 必然也是以農村居民的生活需要為主要目標進行的。

參考文獻

[1]葉金國.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財政資源配置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北學刊, 2015 (07) :101-102.

[2]劉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缺失與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5 (06) :115-116.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范文第2篇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現狀

(一) 參合狀況。

2008年8月22日, 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在“健康新村工程”公益活動啟動儀式上透露:截至2008年3月31日, 全國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 (市、區) 已達2, 139個, 占全國縣 (市、區) 的81%;覆蓋農業人口7.99億人, 占全國農業人口的92%;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業人口6.85億, 占全國農業人口的78%。新農合的發展速度極為迅速, 到2008年基本可以實現全覆蓋。以山東省為例, 自2003年啟動新農合試點以來, 至2007年已覆蓋農民6646.41萬, 農民參合率90.08%, 全省參合農民總數達5987.15萬, 134個有農業人口的縣 (市、區) 全部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比全國提前一年基本建立起新農合制度。

(二) 資金來源及籌資水平。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 現階段由各級政府的財政補助和農民繳納的參合費構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標準, 在經濟發展不同地區可以有所不同。原則上講, 參合農民人均籌資標準是30元, 其中農民繳費不低于10元, 地方財政補助不低于10元, 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除市區以外的農民的人均補助是10元。從全國情況看, 試點地區籌資情況較好, 人均籌資水平超過了“人均30元”的標準。從2008年開始, 各級財政對參合農民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 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參合農民按40元給予補助, 并對東部省份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補助, 計劃單列市和農業人口低于50%的市轄區也全部納入中央財政補助范圍;地方財政也要相應提高補助標準, 地方增加的資金, 應以省級財政承擔為主, 盡量減少困難縣 (市、區) 的負擔。農村“五保戶”、特困優撫對象、低保戶、六十年代精簡退職人員等救助對象個人繳費從特困醫療救助基金中資助。

(三) 資金使用情況。

從總體上看, 基金使用情況體現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宗旨。住院補償占新農合支出資金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上。從對2004年和2005年的基金流向不同醫療機構的比例來看, 總體來說, 住院費用縣級醫療機構所占最多, 且兩年相比差距不大, 說明農民住院多選擇在縣級醫療機構;而與2004年相比較, 2005年門診補償費用的流向構成略有變化, 主要體現為流向縣級及縣以上醫療機構的補償費用比例有所下降, 流向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的補償費用比例有所增加, 其原因可能與各地門診費用補償進一步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有關。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取得初步成效

(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制度框架和運行機制基本形成, 管理制度不斷完整。試點地區已經建立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組織體系, 制訂了實施方案和規章制度, 并根據實際運行情況, 對合作醫療實施方案、管理制度進行了多次調整, 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辦法, 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 為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奠定了基礎。合作醫療基金運行基本平穩??偟膩碚f,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體制的雛形已經形成, 新農合對農民的健康保障作用逐步顯現。

(二) 試點地區農民參合水平總體較高,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得到大多數農民的支持。2007年9月5日, 衛生部陳竺部長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行情況時稱, “截至2007年6月30日, 全國開展新農合的縣 (市、區) 達至112, 429個, 占全國總縣 (市、區) 的84.87%, 參加合作醫療人口7.2億, 占全國農業人口的82.83%”。試點地區農民參合水平高, 一方面是因為各級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因為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認識有所提高。

(三) 試點地區參合農民抵御大病經濟風險的能力得到增強。合作醫療基金的3/4用于住院費用補償, 充分體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為主”, 重點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互助共濟制度這一宗旨。通過近3年的試點, 次均住院補償費用已接近農民人均純收人的1/49, 西部和中部地區的比例更高, 分別是27.8%和26.1%。合作醫療對住院費用的補償使參合農民抵御大病經濟風險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強。2005年試點地區農民參合率達75.7%, 部分地區已達90%。五保戶人口參合率高達88.06%, 貧困人口以及特困人口的參合率約70.8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了試點地區大多數農村居民及貧困農民。與此同時, 農民看病就醫率有所提高, 小病拖、大病捱的情況有所減少, 醫療負擔有所減輕,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有所緩解[2]。

(四) 促進了衛生服務設施利用水平的提高和農村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 為農村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了機會。根據調查資料, 實施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之后, 參合農民與不參合農民相比, 就診次數有一定提高, 未就診次數下降。同時, 參合農民的住院率高于不參合農民。這說明參合農民提高了對衛生服務的利用量, 促進了農村衛生資源利用程度的提高。大多數試點地區對基層醫療機構設置了低于高級別醫療機構的起付線和高于高級別醫療機構的補償比例, 這對促進參合農民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試點地區降低起付線和提高補償比例, 參合農民流向基層醫療機構, 尤其是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的比例有所提高。2005年有約2/3的住院補償費用流向了縣級和鄉鎮醫療機構, 約4/5的門診補償費用流向了鄉村兩級醫療機構, 流向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的門診補償費用比2004年增加了3.6%。參合農民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增加了這些醫療機構的經營收人, 促進了基層醫療機構人力資源和物資設備的有效利用, 為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人力、物質基礎[2]。

(五) 覆蓋面不斷擴大。2003年全國已經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310個縣 (市) 開展了試點, 覆蓋農業人口9, 504萬人, 全國共籌集資金30.2l億元。試點工作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和認可, 農民參合的積極性高漲。截至2005年6月, 全國已有641個縣 (市、區) 開展了新農合試點, 占全國縣 (市、區) 總數的21.7%, 達到每個地 (市) 至少有一個試點縣, 覆蓋2.25億農民, 參合率為72.6%。經過調查, 85%以上的參合農民對新農合制度表示滿意。截至2006年年底, 全國51%的縣 (市、區) 開展了新農合, 參合農民4.1億, 受益面逐步擴大, 補償農民4.2億人次, 補償金額逐年增長, 累計補償242億元。試點地區農民醫療負擔有所減輕, 看病就醫率提高, 新農合受到農民廣泛歡迎。截至2007年6月30日, 全國開展新農合的縣 (市、區) 達2, 429個, 占全國總縣 (市、區) 的84.87%, 參加合作醫療人口7.2億, 占全國農業人口的82.83%。2008年全覆蓋的目標現在看來基本可以達成, 很多省份如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已提前實現了全覆蓋。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忽視初級衛生保健。

初級衛生保健 (primary health care, PHC) 是指通過預防、治療和社區保健服務來達到或維持人群的基本健康水平。從消費者的需要和利益來看, 初級衛生保健是消費者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 團體、家庭和個人均能獲得的, 費用低廉、人們樂于接受的衛生保健[3]。但在我國, 提及醫改話題, 公眾和媒體更多地關注新方案如何能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由醫療服務引發的社會問題。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毛群安認為, 當前, 公共衛生體系不健全是衛生改革與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因此,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之一應是加強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 保證絕大多數人的健康, 提高疾病預防控制能力, 讓大多數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是衛生部門的兩大部分, 前者是重點、后者是難點。醫療公共衛生帶有一定社會福利性質的公益事業, 面向廣大社會公眾, 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還可能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損失;而醫療服務則主要致力于緩解相對少數人的病痛, 恢復其健康。

據現行政策規定, 新型合作醫療的政策方向以大病為主, 即政府補助的人均20元和農民自繳的人均10元, “主要補助大額醫療費用或住院費用”, 而對年內沒有發生大病者, “要安排進行一次常規性體檢”。這導致繳費農民的實際受益面只能等于其大病的發生率, 并影響了農民參保的積極性。新型合作醫療過分強調以大病為主, 有以下弊病:第一, 容易產生誤導。大病為主就是治療為主, 資金向醫療傾斜, 預防保健在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中沒有地位, 加之預防保健資金一直短缺, 操作總是向資金的優勢方傾斜, 從而可能偏離農村衛生工作的總方向。第二, 在實際操作中, 大病為主過分強化衛生機構地位, 容易誤導資源配置方向, 形成資金向公辦機構轉移支付, 甚至保護落后。這些都可能會與提升農民總體健康水平、提高農村醫療機構服務質量的意愿相違背[4]。

2005年衛生部與世界銀行的27個試點縣的現場調查顯示, 住院率為4.0%, 而慢性病患病率為16.5%。在農村, 真正需要優先關注的、與廣大農民基本健康關系最為密切的是常見病和多發病。定位于保大病與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目標相悖, 也不可能獲得良好的衛生投入績效。經對若干地區實施方案的測算, 參保人可獲得的大病補貼最多只能達到醫療費用的30%~40%, 這種補貼水平無論對于防2范因病致貧還是對于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都不具有太大的實際意義[5]。

(二) 無法做到應保盡保。

我國現行狀況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享有的唯一的醫療保障制度, 但該制度不但未將所有農民悉數納入, 而且即便對于參保農民來說, 也因存在起付線和封頂線問題, 醫療需求也得不到很大保障。

各地為了保障新農合資金的安全往往規定了不同水平的起付線和封頂線。起付線也稱為絕對免賠額, 從減少交易成本、節約衛生資源的角度看, 其設立是必要的, 這是一種效率與公平的博弈。醫療保險基金的使用應該是有門檻的, 通過這道門檻來提高人們的費用意識, 提醒人們不能浪費有限的醫療資源。但是, 從效率的角度看, 基本醫療保險設立起付線會影響需方正當的醫療需求;從公平的角度看, 設立統一的起付線而不考慮家庭和個人承受力的差異, 會對低收入者造成負擔, 從而削弱風險分擔這一基本功能的發揮。許多地區醫療保險政策規定, 門診醫療費用只能使用個人賬戶, 不能使用統籌基金。這導致部分低收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小病拖成大病、重病, 給個人和醫?;鹪斐筛蟮膿p失。

現行醫保政策規定, 封項線以下的醫療費用由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共同承擔, 而封頂線以上的醫療費用則沒有社會保險保障, 屬于商業保險的范疇。在不少貧困地區, 存在不少農民, 盡管“在新農合的籌資中, 中央財政為中西部農村居民的補助比例實際上占到了整個基金的40%, 地方政府占40%, 群眾自愿繳納是20%”。即便這20%他們也支付不起, 這就使他們完全置身于任何醫療保障之外, 得不到任何保障, 而這部分人因所處環境的惡劣和基本醫療條件的欠缺, 更加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更加需要醫療保障的保護。

由此, 我們可以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發展迅速, 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時, 也存在巨大的制度缺陷, 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存在覆蓋和功能“盲點”的。這些不足使得僅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己之力, 既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即盡可能減少農民患病可能, 借以此來減輕自己的資金壓力;又不能做到將所有農民的醫療保障“一兜到底”, 無法解決所有農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因此, 要實現完善農民的醫療保障、不斷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的目標, 我們還有更多的工作去做。

參考文獻

[1].鄧大松, 劉昌平.2005~2006年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72

[2].陳佳貴, 王延中.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99

[3].梁君林.人口健康與中國健康保障制度[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6:106

[4].汪柱旺.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J].宏觀經濟管理, 2005, 9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范文第3篇

1 農民工醫療保障缺失的根源

農民工作為生活在城市的“邊緣人”,醫療保障嚴重缺失。勞動保障部一項調查表明,2006年農民工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10%左右[1]。農民工醫療保險覆蓋率低,醫療費用自付比例大,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1 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滯后

目前,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保障標準制訂工作顯得滯后,不能適應社會人力資源結構的變化和滿足眾多勞動力人口對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需求。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建設落后,大量農民工游離在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之外?;趹艏贫鹊膮⒈H后w劃分使農民工缺乏可行而有效的險種。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超出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的承受能力。近年來,部分地區先行探索,為農民工建立的與城鎮職工類似的醫療保險或大病醫療保險,但保障范圍與保障水平又相對較低。農民工回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于其常年在外,籌資時間錯過或漏過,導致不能按時繳納參合費用。

同時,大城市醫療消費水平較高,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償比例和標準都是參照農村的經濟水平,農民工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的補償很難解決其在城市就醫的問題,同時也增加了控制農民工在外就醫行為的難度[2]。

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稿指出:簽訂勞動合同并與企業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要按照國家規定明確用人單位繳費責任,將其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其他農民工根據實際情況,參加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務工所在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但具體的實施方案、細則尚未制定,兼顧農民工收入偏低的實際情況,實行低標準進入,漸進式過渡,確定合理的繳費率與報銷待遇仍需相關部門做出政策支持。

1.2 勞動管理部門管理、經辦服務能力有限

農民工醫療保險對勞動管理部門的管理和經辦服務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近幾年來,地方政府對解決農民工醫保問題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目前,農民工醫保管理手段、方法稍顯落后,操作較為繁瑣。網絡體系不健全,各個統籌區域的農民工醫療保險業務信息網絡不能與其他統籌區域連接,造成信息缺失,轉接環節銜接不好,不能適應農民工高流動性這一特點。目前政府在農民工醫療保障投入、運行監管方面還沒有完備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3]。這些都大大影響了農民工醫療保障運行的效率。

1.3 農民工醫保關系接續、異地就醫和費用結算困難

目前,農民工醫療保險實行的是屬地化管理,各地呈現出“諸侯割據”現象。農村與城市、城市與城市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在具體制定農民工醫療保障政策時因地制宜,參保費用的收支水平、醫保目錄內藥品和診療項目等都有差異,直接阻礙了農民工醫保關系接續、異地就醫和費用結算。加之農民工自身的流動性較大,在一個地方繳納的參保費用不能在另一個地方繼承、接續,農民工在異地就醫的費用不能回原參保地結算報銷,但原參保地的醫保經辦部門卻直接無償占有農民工離開前繳納的參保費用,損害了農民工的經濟利益,影響了農民工在新的工作所在地參保的積極性。

2 政府職能缺失的主要表現及分析

2.1 在農民工醫療保障方面政府職能定位不夠準確

社會發展水平越高,政府福利責任就承擔得越大。我國政府最終要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化,以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提供經濟性、社會性和制度性公共服務,更好地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4]。政府作為公共產品供給者、公共服務提供者,政府在農民工醫療保障籌資方面沒有盡責,參保費用大多由企業與個人承擔。部分地方政府有失公正,沒有將農民工與本地職工一視同仁、公平對待[5]。與城鎮和農村居民參加醫療保障相比,農民工醫療保障的投入機制與各級政府的財政責任至今仍不明確。若中央轉移支付不到位,則可能造成地方政府為了減少地方財政支出和考慮本地居民利益,而對農民工醫療保障持消極態度。

醫療保障公平是社會公平的主要體現,政府財政補助應該同樣流向進城務工人員[6]。平等對待外地農民工,不是對農民工的“照顧”,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農民工的道義支持上。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國家和政府不僅有責任、也有義務為農民工提供醫療保障[7]。

2.2 農民工缺乏與用人單位對話的權利和有效的維權途徑

農民工相對于資方而言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再加上自身維權意識較低與維權途徑的不暢,當面臨選擇“醫保”與“飯碗”時,農民工大多只能做“沉默的羔羊”。與用人單位發生利益沖突時,少數人是自己解決,或與熟人一起商量解決,但這種方式很容易使他們對社會與雇主產生不滿,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其他階層或間接的渠道對農民工權益遭受侵害的表達,如傳播媒體的同情、學者的正義等,很難真正起到維護農民工權益的作用。個案的不斷累積,一旦突破臨界點,演變成社會風險,必然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8]。

2.3 行政執法難,政府管理職能未能有效發揮

近年來,行政執法部門對查處侵犯農民工權益現象的力度加大,但仍有用人單位不按規定執行政策,少繳、漏繳農民工醫療保險參保費用,致使農民工醫療負擔加重。據北京一項調查顯示,花錢看病農民工人均支出醫療費用是885.46元,就業單位為他們看病的平均支出為72.30元,不足實際看病支出的112[9]。部分地區的勞動保障部門對于真正落實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的規定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不按醫保規定執行的用人單位的處罰力度還不足以產生有效影響。甚至有的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區經濟,吸引或留住投資商,勞動監察執法部門在查處損害農民工權益中存在“行政不作為”的現象。對于不按規定繳納醫保費用的情況查處不力或視而不見,損害了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障的利益。而對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障仍沒有作出具體規定的地區,農民工維權缺乏問責的文件基礎,政府無形中與用人單位形成了損害農民工參保利益的共同主體。

2.4 輸出地政府缺乏農民工權益代言與保護意識

農民工在城市缺少對與自己利益相關的社會事務的發言權,沒有合法的、制度化的利益訴求渠道。能否參與城市的管理直接關系到農民工的切身利益,農民工在城市政治地位較低,幾乎沒有政治參與的機會,使農民工的利益被相對剝奪[10]。只有輸出地政府才有與農民工輸入地政府平等對話的權利,所以,農民工輸出地政府應該做農民工權益的代言人。遺憾的是輸出地政府缺乏這種代言意識與保護能力,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主要由輸入地政策和文化意識決定。“公平對待外來農民工”等口號眾多,但大部分長期處于“文本”狀態。無論是在農民工輸出地還是輸入地,將“保護農民工利益”的政策切實落實均有較大難度[11]。

3 發揮政府社會職能,切實推進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3.1 政府加強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目前,政府應該提供足夠的制度資源,統一農民工醫療保障工作機制,對經濟欠發達地區規定托底條款和保障的最低標準,使公共服務的提供、監督和評價有據可依。各部門、各地區要認真貫徹國家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指導意見,結合實際抓緊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及具體辦法,建立適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辦法,完善醫療保險費用的征收與管理系統,整合統計、公安、人口和計生等部門的資源,推進農民工信息網絡建設。

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的建設,需要依靠政府職能的高效率發揮,否則,可能會流于形式,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3.2 農民工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應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農民工醫療保障管理經辦機構要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時要加快農民工醫保信息化建設進程。首先完成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的目標,條件成熟時建設一個完備的全國、省、市、縣級中心數據庫,實現全國、省、市、縣四級業務聯網,逐步實現省級甚至是全國統籌。在政策上取消農民工流動后醫療保險轉接的限制條件以及轉接后待遇的兌現問題。在政策調整的前提下,規范轉移的操作辦法,改變目前現收現付的狀況,做實個人賬戶,解決醫療保險轉接與權益累計的問題,讓農民工沒有后顧之憂,最終實現醫療保險有保障,在哪參保都一樣的理想狀態。同時,制定措施,減少辦理環節,使農民工醫療保險轉接更加方便、暢順[12]。未來條件允許也可以出臺相關硬性規定,實行全國農民工醫保統籌,讓賬戶跟著農民工走,農民工持一張IC卡,為參保農民工在全國范圍內的醫療保險“通存通兌”提供條件。

3.3 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醫療機構之間積極配合

勞動保障應當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與醫療機構,做好農民工的醫療保障工作,緩解農民工的就醫問題。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完善醫療費用結算辦法,簡化手續,為農民工提供優質、便捷、價格適宜的醫療服務。利用“億萬農民工健康促進行動”,開展農民工輸出地、輸入地的廠礦企業、餐飲等農民工集中地的健康教育與醫療保險知識宣傳,普及基本衛生知識與法規。農民工輸出地的勞動與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與農民工輸入地相關部門協調,增加信息共享交流,共同維護農民工的醫療保障權益。

3.4 加速立法進程和執法力度,依法維護農民工權益

政府應當明確責任主體,起草、制定和完善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法律法規。做好農民工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大維護農民工權益的執法力度,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依法嚴厲查處用人單位侵犯農民工權益的違法行為,健全農民工維權舉報、投訴制度,有關部門要認真受理農民工舉報投訴并及時調查處理。開辟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簡化程序,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3.5 將農民工醫療保障納入政績考核范圍

將農民工納入本地醫療保障與公共衛生體系作為政績考評內容之一,追究政府行政機關和官員在建立農民工醫療保障方面的責任,引導政府部門和官員的行為,確保農民工的醫療保障工作切實落實。

各級政府即使沒有外在壓力,也應積極主動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自身職責,而不是被動地加強和改善對農民工的醫療保障。農民工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其城市財政實力較強,已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撐農民工的醫療保障體系。

3.6 提高農民工的自身素質與社會地位

對戶籍制度、成人教育體系和工廠培訓體系繼續進行大范圍改革,消除地域與身份歧視,提高農民工的文化素質和工作能力,培育農民工在城市的生存與發展能力。但戶籍、職業與地域的轉變只是農民工外部特性的轉變,農民工還應該在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社會參與等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政府在對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時,同樣要開展職業道德、心理素養和社會公德教育,提高農民工的自身素質,促進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感。提高農民工自身素質和社會地位,讓他們更好地與城市社會融合,為農民工享有公平的醫療保障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摘要:現今我國進城和在鄉鎮企業務工的農民工總數在2億人左右,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農民工的醫療保障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在農民工醫療保障方面定位不準、職能缺失,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滯后、經辦管理能力不高,再加上農民工自身文化素質、維權與參保意識較低,其醫療保障權益屢遭侵害。要完善農民工醫療保障必須發揮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妥善解決農民工基本醫療保險問題,這是維護農民工醫療保障權益,使農民工病有所醫的重要途徑。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范文第4篇

一、蘇北落后地區發展現狀

(一)蘇北地區的界定

蘇北地區,即指江蘇省內的北部地區。蘇北地區行政劃分包括徐州、淮安、鹽城、連云港、宿遷5個地級市,共40個縣(市、區)。與蘇南、蘇中相比,蘇北城鎮化發展程度低,為當地農民提供的就業崗位較少;經濟發展方面,在人均生產總值和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上都遠低于蘇南、蘇中,且存在很大差距。

(二)蘇北農村老人生活現狀

王旭光在蘇北連云港贛榆區墩尚鎮抽樣調查了161位老人,獲得的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調查結果顯示:在年齡分布方面,60~69歲的占58%,70~79歲的占30%,8O歲及以上的占12%;在文化程度方面,不識字的老人占32%,小學文化占54%,初中文化占12%,其他占2%;在勞動能力方面,65%的老人力不從心,不能從事農業耕作,32%的老人能夠從事少量農業耕作,3%的老人還可繼續農業耕作;在養老模式選擇方面,161位老人中自我養老、家庭養老、土地養老和社會保險養老的人數分別是107、42、8和4人,由此可見,在蘇北農村地區,選擇自我養老和家庭養老模式的老人占百分比較大,為92.5%。

二、蘇北地區農村養老保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自我養老能力不足

在生活保障方面,蘇北農村老人勞動能力漸漸喪失,沒有固定收入,偶爾勞動所得的收入很少,不足支撐自身養老。等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就必須依賴外出打工的兒女和政府政策的幫扶救助。在生活環境方面,因蘇北地處落后地區,住房條件差且居住分散,農村老人缺乏基本的服務條件、業余生活單調。在思維方式上,大多數蘇北農村老人文化程度較低,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不認同新型的養老模式。由此可見,蘇北農村老年人的經濟保障能力很弱、生活環境較差、思維方式較保守,自我養老能力明顯不足。

(二)家庭養老功能弱化

首先,蘇北地區由于經濟落后,大多數農村青壯勞動力去蘇南城市或上海、杭州打工,有些甚至更遠,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近距離一年只能回家鄉一兩次,遠距離的回家機會更少。農村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首批獨生子女家庭大大縮減了多子女家庭比例,3+2+2(即小家庭一家三口和雙方父母)家庭變多,由過去的“與父母合居”逐漸向“與父母分居”模式轉變。其次,子女與父母長期分離,淡化了相互之間感情,傳統文化中尊老、敬老、養老的美德逐漸淡忘。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城市達到70%,其中農村留守老年人口達4000萬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這些都加劇了該地區農村家庭養老功能的不斷弱化。

(三)農村自身存在的問題

1. 從歷史延續看,蘇南地區地理區

位、工業基礎優勢明顯,經濟內生動力和外部推力較強,而蘇北地區一直以農業、漁業為主導產業。農民人多土地少,鄉鎮(村)企業、培育農戶不發展,農村勞動崗位少,年輕勞力多外出打工,留守農村的只剩老弱人員,農民依靠土地自足養老能力降低。在相對貧困的蘇北農村地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尚可維持,但若遭遇疾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生活就會陷入困頓不堪的境地,所以蘇北農村養老保障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

2. 農村基層養老功能缺失。

蘇北農村由于經濟貧困和社會發展滯后,村級可支配資金偏少,現有落后的蘇北農村集體經濟不能為基本的養老服務和人力資源提供支持,村級基本沒有養老服務組織及養老機構,大多數村委會也沒建立老年人活動組織和活動場所;同時,由于多種客觀原因還造成村級養老金發放不及時,農村大多數老人享受不到基層組織的養老福利。蘇北村級基層組織功能缺失、經濟貧困、資金缺乏等因素給蘇北農村養老帶來很大影響。

(四)國家層面存在的問題

1. 國家財政資金壓力大。

根據2015年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法規,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自2014年7月1日起由原來的55元/月提高至70元/月(2)。對于現在的政府財力狀況而言,就當前人口老齡化加劇背景下,農村基礎養老金的支出壓力很大,大幅提高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不切合實際,僅僅靠國家財政資金很難保證農村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

2. 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給付缺乏保障。

一是政策有待完善。新農?;菊咭幎M6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人享受社會養老待遇,無須繳費可直接領取養老金,但有“捆綁”的必要參保條件,即其符合條件的子女要參加新農保,若子女不愿意或不能及時參保,會影響父母領取養老金。二是有參保真空現象。農村老人由于對政策不了解、參保意識不強、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等原因未參保,導致其無法享受新農保政策。三是補助費偏低。盡管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較過去有所提高,但物價上漲,現有養老金標準遠不能滿足老人每月基本生活需要。

三、完善蘇北地區農村養老保障的基本措施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財政的支持力度

一是明確政府在養老保障體系中的職責,建立合理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二是加大養老專項財政資金投入,增加“新農?!蓖度氡?,調動農民個人參與積極性,同時考慮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在江蘇省內,應更多地為蘇北落后地區給予政策傾斜,對于特殊群體,投入專項資金。例如:對農村無社會保障老人和喪失勞動力的老人在最低生活保障基礎上給予專項資金補貼,保證他們基本養老。三是堅持現有政策、制度,統籌城鄉發展,做好新農保、城居保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相互銜接。四是養老保障要結合“三農”建設問題,加強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出臺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爭取各種外部投資、技術引進等方式來幫助扶持農民,確保他們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促進農業增效,保障農民利益,提高農民收入。

(二)發展農村的“多支柱養老保障模式”

綜合考慮國家養老保障政策及蘇北地區財政現狀,采用“多支柱養老保障模式”可以緩解蘇北地區農村養老保障相關問題(3)。具體闡述如下:

1. 非繳費型的最低養老保障。

這是憲法給予公民的保障權利,由政府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通過發放救助金來提供養老支持,尤其體現在加強五保戶的養老保障上。在具體操作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充分尊重老人意愿,從老人的實際情況和客觀的地理條件出發,通過入住養老院的集中供養或提供資源讓其在親屬家養老等方式開展。

2. 繳費型的社會養老保障。

目前正在實施的新農保,即籌資是由個人、集體和政府共同承擔,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在政策方面,要逐步探索取消新農保家庭捆綁參保政策,努力實現全覆蓋;在宣傳方面,村干部應帶頭,解讀政策,引導農民自覺參保。

3. 家庭(或居家)養老保障。

家庭養老的優點是:(1)成本低,老人的生活開支和日常照料由家庭成員提供;(2)滿足老人的心理需求,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養老是我國孝道的體現,仍然是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如今,雖然社會養老已成趨勢,但并不會完全替代家庭養老,從某些角度來說,精神慰藉比物質提供更重要。對農村老年人來說,在自己晚年生活中,希望和子女一起生活,家庭養老是自然而然的精神選擇,符合中國國民的情感需求,也是目前我國主要養老方式。

4. 綜合型養老保障。

根據發達國家地區的實踐經驗,結合蘇北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建議如下:(1)探索采取“民辦公助”模式,鼓勵社會組織或個人興辦養老機構,促進民辦養老院的競爭與發展,政府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進行監控,給予相關優惠政策,縮減各類行政費用,按照入住老年人數量予以一次性資金補貼。(2)政府還應引導民辦養老院跳出傳統的養老服務思維,探索適合落后地區農村的養老服務模式,豐富服務內容,統一管理,連鎖經營,建立品牌服務;探索土地換保障模式,蘇北地區可以根據《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精神,探索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或承包地經營權的抵押、擔保、轉讓,盤活農村資源,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使農民“以房養老”、“以地養老”成為可能(4)。

(三)積極推進醫養結合

加強與高等院校及職業院校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實訓基地,大力培訓農村專業醫護人員,選擇醫藥衛生專業的優秀大學生或職業院校護理學員到基層農村支醫,提升村鎮級相關人員的醫療、管理、營養、護理、康復、心理等方面綜合素養;鼓勵中小養老機構設立醫務室,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解決醫療資源貴、老人負擔不起的問題,使老人有尊嚴地養老。

(四)大力推進正確養老觀念的宣傳教育

農村老人本身存在的固有觀念以及對養老政策的認識不足,因此,通過宣傳教育樹立正確的養老認識顯得非常重要。未來要完善養老保障、養老福利、養老保險“三位一體”的養老體系,做到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作補充。農村年輕人要提前進行養老規劃,參加政府的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也可根據需要進行商業保險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民占人口的大多數,是當之無愧的農業大國,而老年人口不斷增長,使農村養老保障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養老模式勢在必行。江蘇蘇北農村為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分析其養老保障現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議要以科學發展理論為基礎,積極宣傳樹立正確養老觀念、加大政府財政的支持力度、發展農村的“多支柱養老保障模式”、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建立和完善農村養老保障機制,是新時期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基石,也是推動新農村發展以及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

摘要:隨著我國農村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探究基于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農村養老保障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以經濟欠發達的江蘇蘇北地區農村為例,分析了該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重點研究該地區農村自身養老功能的弱化、養老模式的缺失及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希望對類似的農村落后地區養老保障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農村養老,蘇北地區,現狀分析

注釋

1吳玉韶.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2黃云婷,吳青蔚.江蘇農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基于蘇南、蘇中、蘇北的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0(7)

3王旭光.農村養老狀況及改進措施---以江蘇省贛榆區墩尚鎮農村為例[J].北京農業,2015(5)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范文第5篇

姓名:XXX

院系:XXX學院

組別:第X組 調研時間:XX-XX 調研背景:

中國在2008年9月1日實現了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開啟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新時代。幾年來,義務教育的取得的成績有喜有憂。教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農村教育影響廣泛,關系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然而,由于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影響深入人心,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群眾生活脫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實踐目的:

農村中小學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筆者對所在的新莊村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 實踐內容: 1.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例舉問卷題目如下: (1).你對學校好壞的評價標準(

)

A.學校的升學率

B.是否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C.學校是否有名師

D.學校環境

(2).您了解當前國家關于義務教育的政策嗎?()

A.非常了解 B.比較了解 C.一般 D.不太了解

(3).你認為教育應該是(

)

A.識字就行

B.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C.讀到哪算到哪

D.終身教育

(4).你認為教育應該改進的地方(

)

A.國家的硬件設施

B.老師的態度

C.國家對教育的政策傾向

D.收費

(5).如果你的孩子在藝術方面有優勢,你的態度是(

)

A.無論花錢多少,都支持他深造

B.如果花錢很多,就反對

C.沒考慮過

收集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信息。然后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采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鎮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鎮義務教育的大計。在訪談人群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采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2.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鎮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占GDP 2%的比例。。筆者在一篇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 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后到達農村中小學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于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現狀二:師資力量薄弱

在農村中心的小學中的老師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借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后。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閱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中小學生教師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

造成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中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老師的晉級加薪。于是老師們也顧不了“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加入應試教育的行列。筆者所在地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輔導,晚上初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沖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小學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 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脫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后的農村青年不能盡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初中畢業后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于兩難

由于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公辦學校的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并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并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v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并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

由于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面對兩種性質的學校,面對兩種相差懸殊的教育質量,面對掌上明珠的兒女和捉襟見肘的家庭境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處于兩難境地。那就是,如果讀免費的公辦學校,家長將無經濟負擔,但由于本鄉鎮最優質的師資被強行抽調到“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讀“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孩子得到較為優質的教育,但家長要卻付出具大的犧牲。這種兩難境地,正是目前農村教育的困境。隨著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尤 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筆者家鄉這樣的“民辦” 學校面臨的沖擊和生存的風險與日俱增。

現狀七:初中學生流失現象死灰復燃

除學生家庭經濟困難這一主要客觀原因外,還有教師敬業精神差、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質量低下等,也是導致學生厭學進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有些家長們認為孩子升學無望,紛紛通過各種關系把孩子轉到區直學校就讀,家庭條件較差的便索性讓孩子輟學。 3. 改變農村教育現狀的策略

根據調查的情況,筆者建議,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應當采取以下策略:

對策一: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

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應當查清農村中小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待遇落實情況,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完善對農村教育投資的監督機制,嚴防中間環節的克、挪、卡、要,確保??顚S?,并且還要力保各校將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從而逐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對策二:全面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加大師資培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師,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完善農村教育資源尤其師資資源配置,促進農村教育的公平正義。

對策三: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教師“減負”。

在我國大部分農村中小學,由于受現代企業制度的影響,曾經風靡一時的推行所謂的“末位淘汰”機制,廣大農村教師因擔心自己本就來之不易的“鐵飯碗”砸在質量上、丟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貪黑長時間同學生泡在一起,致使應試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學生由此產生厭學、逃學的現象。有的教師生怕下崗,便以透支身體健康為代價,長期自主加壓,延長工作時間,更有甚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障礙。

據調查,在農村中小學教師中由于擔心教學質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歲左右中年教師最為突出。此外,在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由于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個人收入有限,他們往往身心俱疲。我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農村中小學教師身上大力弘揚人文精神,落實人文關懷,不遺余力地為他們減輕工作壓力,消除心理障礙,為在廣大農村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鋪平道路。

對策四: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和諧發展。

加強和改進農村中小學學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學教育階段青少年身心成長發育的特點,把握好不同學生個體的個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學業基礎,從而有的放矢的對他們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標。抓緊這時期的德育工作,將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社會生活發生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正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不斷沖擊,致使現階段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一時無所適從。因此,我們的德育教育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并有機結合傳統美德,把握新時代特點,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教育的全過程。要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于教材之中,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形式,把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努力營造出寬松、和諧、愉悅的“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環境,為培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策五:深化教育改革,徹底改變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局面

農村中小學教育要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國家要著力改革農村中小學課程,設置一些體現農村教育特點的實用性課程,使之在提高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對策六:針對我鎮“國有民辦”實驗學校舉債辦學、舉步維艱,而且對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沖擊較大,造成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狀況。

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在充分征求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依法進行收購,恢復公辦學校的名分,并且將優質的師資資源與另外幾所義務教育中小學進行平衡的基礎上重新整合,分期償還建校債務,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促進我鎮義務教育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進程。

對策七:針對初中學生輟學現象死灰復燃的現象。

一方面要加大義務教育宣傳和實施力度,確保困難學生不會因貧失學;一方面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 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樂學善學,減少學生因厭學而輟學的情況發生。同時,要完善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機制,切實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評估序列并不斷提高評價指數。從而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一盤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學生流失。

總結體會: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不僅對家鄉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現狀有了較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對改革發展家鄉農村義務教育提出了粗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向往,增強了發奮學習、頑強拼搏的信心和毅力,為日后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梢哉f,受益匪淺。在此,真誠感謝學院團委給予我這次難得的接受鍛煉教育的機會,真誠感謝家鄉父老給予的配合支持。

書山有徑勤為路,學海無涯苦作舟。我一定會充分利用在校的學習時間,認真學習,實現自己的價值,并努力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

中國教育的偉大篇章:教育發展大提速 陳培瑞 基礎教育新課改:反觀與前瞻后的沉思

郭曉明 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的進展與反思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現狀范文第6篇

關鍵詞: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模式選擇

一、社會保障與社會保障體系的內涵

1935年美國頒布的《社會保障體系法》中記錄著社會保障體系, 這也成為其最早出現的地位。當時, 社會保障體系被直接翻譯成為社會安全。由于該詞較為簡明地表達了意思, 因此, 社會保障一詞逐步被國際勞動組織接受并在一系列的公約、文件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使得該詞一直被沿用到現在。

在我國, 過去的社會保障主要由幾個方面組成, 即勞動保險、社會優撫、社會福利等??偟膩碚f, 社會保障主要是指國家通過一系列的立法規定, 通過采取強制性的手段對國民收入進行一系列的再分配的過程, 最終形成了專門的基金, 從而對于生活上有困難的社會成員進行各種物質上的幫助, 以此來保證整個社會的穩定的一系列的制度等的總稱。

目前,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大致可以分為基本保障體系與補充保障體系兩大部分。前者主要是指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社會福利四個方面的內容;后者主要是指單位補充保障、社會互助保障、個人儲蓄保障三個方面的內容。

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存在具有重大的意義與必要性, 主要可以體現大以下五個方面:

(一) 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去解決“三農”問題, 不斷地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內容, 而在這個過程中, 降低農民自身的風險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更進一步地說, 降低農民風險的最根本、有效的辦法是給予農民均等的國民待遇, 使他們能夠像城市居民一樣平等地去享受社會保障。從這里可以看出,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會加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

(二) 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所謂農民就是專門從事農業生產與經營活動的主體。然而, 由于目前市場的競爭以及自然災害的不斷發生, 加之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強有力的施行, 這進一步使得農戶居民的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等, 最終使農民家庭保障功能不斷地降低;與此同時, 由于受之前的城鄉二元制原有體制的強有力的制約, 社會保障制度主要面向的對象是城市里的居民, 而專門針對農村居民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并未能夠得到建立, 而值得注意的是, 障農村居民的最為基本的生活、醫療才是最終實現整個社會和諧與穩定重要方面。

(三) 促進社會公平的需求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我國的廣大農民只能被排除在社會保障制度之外, 而這種制度本身就拉大了整個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距離, 從這里可以看出, 這種做法的本身就不會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公平與穩定。與此同時, 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并強調,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因此, 從這里可以看出, 進化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然, 都應該成為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的對象。

(四) 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

只有社會保障制度才能夠保持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就目前而我, 我國的城鄉居民的生活還不斷地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比如失業的風險、疾病的風險等。與此同時, 當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之時, 他們往往不能夠與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到平等的社會保障的權利, 而這種現象是越來越嚴重;還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我國農村的平均收入還很低, 加上醫療條件相對較差, 這導致我國近年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民的整體比例正在不斷上升, 同時, 伴隨著全國上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擴大, 農民自身去抵御風險是很弱的, 可以說, 他們時刻都處于貧困的境地。因此, 必須通過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議來維持整個社會的穩定。

(五) 推動經濟發展的需要

如果占整個社會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收入增長非常緩慢, 并且缺少相應的社會保障, 那么這種現象必然導致對未來的整體性的預期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因此, 從這里可以看出, 如果能夠建立一個整體的社會保障體系, 那這將直接有利于農民收入的增長、從而解除農民的問題, 最終增強農民對于未來的信心、增加他們對于消費的信息, 最終使得整個社會保障制度成為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有利保證。

三、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問題

雖然目前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非常必要, 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 我們仍然需要看到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

(一) 農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而言, 我國的土地產權制度是國家, 而農民所有的只是占用土地的使用權;與此同時, 我國目前的土地流轉基本上是沒有市場的, 從整體的角度來說, 一級市場由國家進行控制, 而進一步的二級市場也不允許農民的進入, 這使得他們在土地交易中的權利始終是被剝奪的。

(二) 農村社會保障籌資水平難以提供有效保障

目前我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仍然采取的是以個人繳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的策略, 同時國家還會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 在目前我國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中, 他們大多往往采用的是人均負擔10元的繳費制度;而最低保障金則主要來源于鄉鎮企業的大力支持。然而, 這樣的方式就相當于設置了一個較高的準入門檻, 社會保障產生了一個嚴重沖突:越是需要保障、需要救助的貧困地區、低收入人群, 越無法加入并享受到社會保障。

(三) 農村與農民社會保障法規、制度缺失

現階段,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是唯一一部對我國的農村五保進行規定與管理的法律, 除此之外, 我國再也沒有一部法律對此進行規定。而這種法律的缺少則又給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例如保障資金來源不穩定、保障管理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等問題。

(四) 戶籍制度充當社會福利保障分配工具

就目前而言, 二元戶籍制度將居民區從形式上劃分為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然而, 國家對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鎮居民建立一系列的、非常全面的保障體系, 對他們而言, 社會保障、就業、住房、教育等各方面的都會受到很好的待遇;可是, 擁有“農業戶口”的居民的社會福利主要靠自己解決??偠灾? 在目前這種戶籍約束的情況下下, 農民工不僅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吃、住、就業、醫療等問題, 還需要不斷地去承擔農業勞動力在城市就業的成本。

四、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模式選擇

針對目前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所存在的問題, 本文列舉了三種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可選擇的模式。

(1)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可以借鑒社會保險型模式。從目前來看, 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種方式:A.現收現付制;B.完全積累制;C.部分積累制。而在這三制度中, 現收現付制主要是通過以近期橫向收支平衡作為相應的指導而進行的基金籌集模式, 而這種模式能夠成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可以借鑒的模式。

(2) 農村醫療保障可以分為農村公共衛生、農村合作醫療及農村補充醫療等三個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模式設計, 這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A.農村公共衛生制度是整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基礎;B.農村合作醫療作為農村醫療保障的主體,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充分地借鑒福利國家型模式和社會保險模式。

(3) 農村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項目可以借鑒福利國家型模式, 也就是說, 通過以政府為直接責任主體, 將提供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作為政府的法定責任。既然《社會保險法》已頒布, 那么農村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就應當長期化、穩定化。

參考文獻

[1]李斌寧.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述評[J].經營與管理, 2006, (05) .

[2]姚家祥.論發展農村社會保障的國家責任[J].黨政干部論壇, 2006, (11) .

[3]李倩, 鄭丹.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北方經濟, 2006, (02) .

[4]李鴻敏, 李丹, 韓志勇.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與對策[J].農場經濟管理, 2004, (03) .

[5]我國將加快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J].農村財務會計, 1997, (07) .

[6]李思經.試論國外農業研究信息體系的管理[J].情報雜志, 2005, (05) .

上一篇:我愛我家主題活動設計范文下一篇:溫州中考英語作文背誦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