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俄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

2023-10-07

中俄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1篇

〔提 要〕 2015年中俄貿易額持續下滑,未能如期實現雙方領導人早前提出的貿易額目標。究其原因,除受世界經濟形勢低迷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外,也有兩國自身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相互投資內生動力趨緩等因素發生作用。中俄貿易額下滑并沒有影響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迅猛發展勢頭,雙方各領域合作依然取得重大成果。展望未來,雖然實現中俄貿易額的穩步增長和下一個5年貿易額目標仍面臨諸多挑戰,但雙方經濟互補性強和市場空間廣闊等優勢依在,中俄貿易額長期穩定增長仍具有堅實基礎。

〔關 鍵 詞〕中國、俄羅斯、中俄貿易、中俄關系

中俄貿易結構一直比較單一,能源和原材料等低附加值商品占據相當大比例。在前些年大宗商品價格處于高位推升中俄貿易額不斷增長情況下,兩國貿易結構性問題雖被一再提起,但并不十分突出。2015年全球出口值大幅下滑,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低,中俄貿易結構的脆弱性開始凸顯,雙方未能如期完成兩國領導人共同提出的2015年要使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貿易額的再次大幅下滑并未對兩國關系的發展及其他領域合作造成負面影響。展望未來,中俄貿易增長的機遇仍大于挑戰,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亦將歷久彌堅。

一、中俄貿易額下降原因

中俄貿易額繼2009年金融危機最困難時期大幅下滑后,2015年又出現下滑,全年貿易額總值僅為641.7億美元(4227.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8%。其中中國對俄羅斯出口328.25億美元,同比下降34.4%,俄羅斯對華出口313.45億美元,同比下降19.1%。中俄貿易額幾近跌至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最低水平。中俄貿易額的再次下降,是世界經濟整體形勢和兩國內部經濟發展狀況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大環境的負面影響

2015年,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形勢嚴峻復雜,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大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長幅度僅為3.1%,比2014年萎縮0.3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連續第五年放緩。隨著全球經濟不振、國際市場需求的低迷,近年來國際貿易一直保持兩倍于全球經濟的增長態勢已然不在。2015年,全球出口值出現幾年來少有的大幅下跌,世界70個主要經濟體出口持續下降,進口均為負增長。前9個月,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韓國、印度、南非和巴西的貨物貿易出口額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2%、12.8%、9.2%、13.2%、6.6%、16.6%、7.9%和16.8%。前10個月,全球出口值降幅超過11%。國際貿易的負增長使全球經濟復蘇進程放緩,也一定程度地制約了中俄兩國經濟和貿易規模的發展。

(二)兩國經濟下滑制約了貿易規模擴大

在歐美制裁和油價連續走低雙重打擊下,俄羅斯金融經濟形勢持續惡化。2015年,俄羅斯經濟下滑3.7%,通脹高達12.9%,居民實際收入從2014年11月起連續14個月萎縮,下降4%。受居民收入減少影響,俄羅斯零售額銳減10%,投資額下滑8.4%,工業生產嚴重衰退,建筑業相比2014年萎縮3倍。在此背景下,2015年俄羅斯與主要貿易伙伴國貿易普遍下滑,自非獨聯體國家進口總額為1615.71億美元,同比下降36.4%。歐盟在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從2014年的48.1%下降至44.8%,俄羅斯對歐洲國家貿易總額下降37%~38%,其中對德國、荷蘭、意大利的貿易分別下降34.7%、40.1%、36.8%。為應對危機,俄羅斯聯邦政府不得不采取包括對總統在內的所有公職人員減薪10%,以及將此前對建設“超前發展區”投入890億盧布削減至420億盧布,數量也從14個減到5至6個等措施來解決應急和民生問題。

金融經濟形勢的惡化極大地影響和抑制了俄羅斯的投資和國內消費,導致俄羅斯對來自中國的服裝、鞋、手機、電腦等日用品的需求明顯下降。經濟危機使俄羅斯失去在華能源市場部分份額。俄羅斯政治信息中心有關俄中關系發展報告認為,土庫曼斯坦和卡塔爾已成為中國天然氣消費的重要供應國。今后,俄羅斯對華天然氣的出口量只能占到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的約20%~25%和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的15%~20%。由于中國天然氣市場需求增長趨緩,“俄羅斯已不能仰仗中國日益增長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最終也無法借助對華供應來彌補其出口收入的縮水”。

同樣,受內需不振和房地產市場低迷等諸多因素疊加效應影響,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全年GDP增速下降至6.9%,較2014年下跌0.4個百分點。在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進出口貿易額出現少有的“雙降”局面。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4.59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人民幣,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人民幣,下降13.2%。煤炭、銅和鋼材進口量則分別下降29.9%、0.3%和11.4%。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貿易分別下降6.5%和12.1%。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10.6%。除對美國和東盟出口保持增長外,中國對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貿易普遍下滑。

(三)雙方相互投資有所收縮

2015年以來中國對俄羅斯直接投資(FDI)大幅下滑,上半年對俄FDI降至20%,下半年降幅雖有所收窄,但截至11月對俄投資總體仍下降15.2%。與此同時,一方面由于經濟增速放緩、能源進口渠道進一步多源化,中國對天然氣等能源需求的迫切性相對減弱;另一方面國際油價持續走低,中國能源企業在與俄方有關經“西線”管道對華供氣價格的談判中已無再讓利空間,導致雙方經該管線對華供氣的最終合同一直未能簽署。

2014年底和2015年初盧布暴跌使俄羅斯一度對盧布兌換外幣和匯款出境采取非公開“應急”資本管制措施,導致包括中企和華商在內的在俄羅斯外商所得盧布利潤兌換美元匯回國內成為問題。由于從俄羅斯向外匯出訂貨款數額受限,導致涉俄貿易拖欠貨款違約行為比例急劇增加,有關部門受理對俄貿易報損率大幅上升78.6%。這使中國投資商特別是中小企業在俄羅斯擴大經營規模信心遭到重挫。加之俄羅斯國內人力成本上升、盧布貶值和市場需求低迷等因素,華商在俄經營規模大多有所收縮。俄羅斯專家調查顯示,除勞動力價格居高不下、可獲技術有限和基礎設施不完善等降低中國投資者對俄羅斯興趣外,執法不當(占受訪者的66%)、經濟形勢不穩定和投資者缺乏保障(占受訪者的58%)、腐敗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占受訪者的52%)等也是重要影響因素。而且,國際評級機構對俄羅斯的負面評級、在勞動配額方面的限制以及對在俄營商不利的思維定勢也一定程度影響了中國投資者的積極性。2015年6月俄羅斯有關部門對在俄境內142家(其中31家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中企調查顯示,只有21%的公司愿意在2016年繼續在俄投資,40%的公司表示未來5年繼續在俄發展。受盧布下跌和俄羅斯經濟動蕩影響,早前莫斯科市政府與中國公司達成的投資約60 億美元建設新地鐵線路和周邊房地產意向性項目受到波及。此外,俄羅斯不少人認為向中方開放某些高科技領域合作有“喪失主權的風險”,而恰恰“正是出于這種擔憂,中國人從未被允許參與重要項目,這種情況已持續了幾十年”。

俄羅斯實業界對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和需求下降的憂慮有所加深。在俄羅斯一些人看來,鑒于企業和銀行無法靠中國來填補西方貸款的空缺,俄羅斯不應期待中國對其廣泛投資。尤其是鑒于中國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至少會拉降俄羅斯GDP增幅0.7個百分點,俄羅斯有專家早就敦促政府不應與中國經濟捆綁得過緊,而需要尋找其他能源銷售市場,這也一定程度地掣肘了俄羅斯決策層全速推進對華合作的決心。此外,“俄羅斯政府部門中的中國問題專家不多,……決策者不了解中國”,許多人“弄不清楚該如何與中國人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內展開俄中經濟對接”,也是影響兩國擴大經貿合作的一個重要因素。俄羅斯是在最后一刻才決定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因為“俄羅斯一直認為中國經濟很快便會下滑,對北京取得的成就估計不足”。

(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使中俄貿易額“自然縮水”

2015年的國際油價同比下跌43%~45%,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平均降幅也超過14%。2015年底美國商品調查局大宗商品(CRB)價格指數滑至380點,比上年最高位降幅24%,跌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水平。2015年中國進口鐵礦砂和原油9.53億噸和3.34億噸,分別增長2.2%和8.8%,可價格卻分別下降11.6%和29.3%。在此背景下,雖然俄羅斯全年對華原油出口達到創紀錄的3762萬噸,同比增長28%,可出口額卻未升反降。同樣,中國從二連浩特口岸進口木材同比增長2.4%,其進口額卻減少3.1%。兩國貿易中的低附加值商品的增量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中不斷縮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指出,2015年俄中貿易額下降主要是油價下跌所致。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強調,俄中雙邊貿易額大幅下降“首先是與商品價格變化有關”,從實際數量來看,兩國的商品貿易量是增長的。

二、中俄關系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國家間政治關系長期缺失經濟基礎的強有力支撐,必然會影響兩國全方位合作深化。2015年初以來,隨著中俄貿易額的不斷下降,不僅西方一些政客乘機再次唱衰中俄關系發展前景,俄羅斯國內對中國抱有成見的某些人士的陳詞濫調也隨之泛起,他們認為在中國市場需求放緩、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深化對華金融經濟和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并非正確選擇,對中國在俄羅斯一些銀行正常的資金流動和調配也捕風捉影地大肆炒作。然而,中俄關系是建立在彼此高度政治互信基礎之上的新型國家關系。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形勢,中俄兩國互為依托,相扶相持,抱團取暖需求進一步上升,戰略協作愈加默契。雙方不失時機地共同發表關于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推動雙邊關系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一)俄羅斯主流社會繼續深化對華關系認識

“中國風”能揚俄羅斯“經濟帆”,已逐漸成為俄羅斯主流社會共識。如今,俄羅斯國內主流社會普遍認為,在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后,俄羅斯發展與歐美合作的多年期盼已經破滅?!爸袊鴰缀醭闪硕砹_斯唯一具有全球體量的伙伴。當我們意識到取消制裁無望之時,也明白了與西方的沖突只會不斷增長,與中國的關系因而具有了戰略性質”。何況,中國不僅在經濟規模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冶金、機械制造、微電子、運輸和能源機器制造等領域也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俄羅斯完全可以利用中國技術和設備發展現代化建設。

俄羅斯官方不斷強調,中國不僅不是俄羅斯的威脅,而且還是其“可靠的伙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本國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迅速發展起來的中國絕不是俄羅斯的威脅,“我已感受到他們的合作意愿”。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稱,“那些喜歡搬弄是非的人說俄中合作互補只是俄羅斯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原材料的鼓噪完全是居心叵測的陰謀”。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局長羅莫達諾夫斯基認為,俄羅斯不存在中國移民擴張問題,有關對中國在向俄羅斯人口擴張的傳言純粹是胡說、捏造和完全錯誤的,俄羅斯聯邦境內的中國移民數量僅比德國移民多1萬~2萬。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更是表示,俄羅斯對外貝加爾邊疆區可能出租耕地給中國公司一事并不擔心,“沒有任何理由懷疑中方有覬覦俄羅斯聯邦領土的計劃和意圖”,而“只有那些不了解事情本質或是不想厘清真相、另有圖謀的人才會發表中國會奪取俄羅斯土地之類的言論”,對這些鼓噪“無須理會”。

與那些別有用心鼓噪“中國威脅論”的人相反,俄羅斯相當一部分精英對深化對華各領域合作的緊迫感不斷上升?!盎谒季S惰性、無知和唯歐洲是從論等主觀因素,導致俄羅斯已錯失20年良機,未能從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第一波騰飛浪潮中分得一杯羹”。這使得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海灣國家、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成了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競爭對手,俄羅斯不再是中國唯一重要能源合作伙伴。而且,俄羅斯與中國聯合研發寬體客機和重型直升機等項目的高科技領域“合作窗口期也是有限的”。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在“上述領域的合作需求也會逐年下降”。為此,“將‘西伯利亞車廂’掛到不斷提速的中國快車上”已是俄羅斯在本世紀的當務之急。盡管俄中貿易結構不盡如意,可近年來俄羅斯高層和主流社會開始承認兩國貿易結構單一問題的責任并不完全在中方,因為除了航空、核能和尖端軍工等領域里的一些敏感技術外,俄羅斯幾乎無法再提供任何能吸引中方投資者的有競爭力的高科技產品。

(二)戰略互信和戰略協作水平不斷提升

2015年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在雙邊和多邊場合正式會晤5次,雙方就國際和地區熱點及雙邊關系現狀等問題不斷交換意見、協調立場,規劃中俄關系的未來走向。在中俄第11輪戰略安全磋商期間,雙方都強調反對外部勢力介入他國政權更迭,反對依據個別國家國內法律標準實施單邊制裁;呼吁摒棄冷戰舊觀念,共同倡導國際社會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在習近席年內首訪俄羅斯期間,中俄簽署《國際信息安全保障領域政府間合作協議》,相互承諾不向對方發起網絡攻擊,加強國際信息安全方面的合作及有關潛在風險和威脅數據的交換,共同應對網絡安全威脅。中國始終反對歐美對俄羅斯單方面制裁。在西方普遍唱衰俄羅斯、國際三大評級機構連續下調俄羅斯主權信用評級和大批企業信用級別之時,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給予俄羅斯最大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本外幣信用等級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信用等級“AAA”和“A-”評級,穩定的評級展望。俄羅斯對于中國的支持亦投桃報李。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宣布常駐圖瓦共和國的達賴駐俄羅斯代表洛桑格勒及其助理洛桑次仁為“不受歡迎的人”,限期離境并永遠不準重回俄羅斯。普京總統強調,“達賴喇嘛不僅被視為宗教領袖,還被視為政治活動家,俄羅斯反對將宗教問題與政治牽扯在一起”。拉夫羅夫外長公開表示,達賴喇嘛若想訪問俄羅斯就必須遠離政治;南海、東?;蚱渌S虻娜魏螤幎硕肌皯斣跊]有外部勢力干預前提下找到各方均滿意的解決方案”。

在西方普遍抵制俄羅斯舉辦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和中國舉辦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背景下,兩國最高領導人攜三軍儀仗隊分別出席對方慶典活動,并重申堅決反對世界某些勢力企圖否認歷史、篡改二戰勝利成果、歪曲紐倫堡、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結果的言行,彰顯中俄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不容踐踏的堅定決心。兩國還不失時機地簽署《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俄方重申支持中方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方繼續支持俄方積極推進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一體化進程。梅德韋杰夫總理在訪華并出席中俄總理第20次定期會晤前夕表示,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兩國是真正的睦鄰友好和相互尊重的典范,“如果其他國家之間都能有像俄中這樣的關系,那么全世界都可能因此受益”。

(三)軍事和高科技合作不斷擴大

2015年初,俄中雙方就在中國境內完成建造12322型“歐洲野?!钡顷憵鈮|船合同達成協議。10月,俄方重申將按期向中方提供S-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中國成為俄羅斯允許出口這一最新式武器的首個國家。11月,雙方正式簽署對華出售24架蘇-35多功能戰機合同,中國又成為首個海外訂購該款戰機的買家。俄方還同意再向中國提供100臺用于FC-1/JF-17“雷電”戰機的克里莫夫RD-93渦扇發動機,并積極與中方就對華出售“伊斯坎德爾-M”和“龍卷風-G”多管火箭炮等戰術導彈系統進行談判。中俄聯合軍演更加貼近實戰,5月和8月,兩國海軍在地中海海域和彼得大帝灣海域、克列爾卡沿岸及日本??沼蛳群笈e行代號“海上聯合-2015(Ⅰ)”和“海上聯合-2015(Ⅱ)”實兵聯合演習,兩軍著重演練了在陸??辗矫嬗行Х揽?、反艦、反潛、反破壞的協同行動能力,雙方首次實現火控雷達和聲吶等“核心數據共享”,凸顯中俄戰略互信的高水平。雙方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AC)與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UAC)達成寬體客機初步設計方案。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合作項目委員會決定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框架下建立衛星導航合作機制。在習主席訪俄期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與俄羅斯直升機公司簽署聯合生產先進的重型直升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陜西省政府和中俄投資基金及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簽署關于向協助俄方向中國和東南亞推廣和銷售近100架蘇霍伊SSJ-100客機協議。中俄雙方還就在中國境內組裝生產20架卡-32A11BC消防用直升機達成協議。中國國家發改委和中國鐵路總公司與俄羅斯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簽署莫斯科—喀山高鐵建設合作備忘錄。雙方簽署的科經貿項目合同累計已達近萬億美元規模。

(四)金融、能源、基礎設施、農業和人文合作取得新成果

金融合作不斷擴大。俄羅斯首次向資本金低于50億盧布的中資銀行開放投資其戰略公司的大門,莫斯科交易所正式開設人民幣/盧布期貨交易業務。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俄羅斯對外經濟銀行和俄羅斯對外貿易銀行先后簽署巨額貸款協議,向俄羅斯儲蓄銀行提供60億元人民幣信用額度。同時,俄羅斯銀行開設人民幣貸款業務,盧布現鈔在綏芬河市流通試點正式實施。雙方遠程銷售領域合作悄然興起,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在線交易平臺成為俄羅斯客戶購買中國商品的最大電子商務平臺。2015年9月,中俄邊境貿易首個跨境B2C電子商務支付平臺正式開通。自2014年10月中俄兩國央行簽署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后,2016年3月,中國央行再次表示,未來將根據需要繼續啟動與俄方的本幣互換合作,這無疑對推動雙方在金融領域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能源合作穩步推進。2015年6月,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國段正式開工建設后,中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俄方經“東線”管道對華輸氣項目諒解備忘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共同開發魯斯科耶油氣田和尤魯勃切諾-托霍姆油氣田合作框架協議》和俄羅斯石油公司收購中國石油化工集團30%股份協議,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與俄羅斯西布爾集團簽署收購俄方部分股權協議。

跨境江橋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2015年9月,在雙方正式簽署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大橋及跨江索道項目建設和運營協議之時,兩國的同江—下列寧斯闊耶跨江鐵路大橋項目中方段鋼梁架設完畢,主體工程接近尾聲。12月,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與俄羅斯聯邦公路署就在雅庫茨克市附近建設跨勒拿河大橋項目簽署合作備忘錄。

農業合作突飛猛進。2015年前7個月,俄羅斯對華農產品出口額上升33%。中國浙江華俄興邦投資有限公司與外貝加爾邊疆區政府簽署開發一處約11.5萬公頃荒地意向協議,用來種植糧食、牧草、養豬和發展其他農業設施建設等項目,租期49年。9月,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中國國際經濟合作投資公司、精功國際集團等與俄羅斯遠東發展部共同注資成立“俄羅斯遠東農工產業發展基金”,為擴大兩國農業合作搭建投融資平臺。12月,兩國簽署有關俄羅斯對華出口小麥條件議定書。

人文交流日趨活躍。中國在俄留學人數已位居世界第二。2015年前9個月,有111.7萬中國公民前往俄羅斯,其中58.3萬名為游客,占赴俄外國游客10%,中國首次成為唯一赴俄游客數量增長的國家。中國游客僅在莫斯科的消費全年即約達8億到10億美元。在圣彼得堡舉行的主題為“全媒體時代下如何做好國際傳播”的首屆中俄媒體論壇期間,雙方簽署包括聯合拍攝電視劇等近60項合作協議。俄羅斯首部全畫幅大型動畫電影《冰雪女王》在華上映大獲成功。中方拍攝的多集微電影《你好,中國》之《中國創客》在俄羅斯也受到廣泛好評。中俄兩國總理共同出席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閉幕式暨中俄媒體交流年開幕式,并勉勵兩國青年和媒體朋友繼續深入了解彼此的國情和文化,當好文化交流、民心溝通的橋梁,為兩國社會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公共產品,增進兩國人民發自內心的真誠友誼,讓中俄兩國友誼薪火相傳。

三、未來中俄貿易額增長機遇大于挑戰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第一副部長阿列克謝·利哈喬夫認為,俄中兩國能以多快的速度恢復貿易和投資額的增長“在同等程度上取決于我們雙方”。不僅俄中經濟和監管當局,還有兩國企業界,都急需新的合作手段和機制?;谌蚪洕唾Q易大環境以及中俄各自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兩國在未來5年實現20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額目標既有機遇,也面臨巨大挑戰。

一是中俄各自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未有明顯緩解。對俄羅斯來說,在油價和盧布匯率仍不斷下跌的情況下,其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增加。2016年俄羅斯政府預算是在每桶50美元油價基礎上制定的,如果油價長期在這此基準下徘徊,俄羅斯財政將入不敷出。加之歐美又相繼作出延長對俄制裁決定,無疑使俄羅斯金融經濟雪上加霜。對中國來說,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貿易進入深度調整期,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多種因素影響,在繼續擴大進出口貿易上的壓力依然較大。俄羅斯“分析信用評級公司”(ACRA)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歐洲經濟的持續低迷“將使俄羅斯的出口加速缺乏先決條件”。鑒于未來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油價低價徘徊的情勢,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已公開表示,2020年俄中貿易額要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可能需要在時間上作出調整。

二是解決兩國貿易結構問題難以一蹴而就。普京強調,雖然改變經濟結構單一是俄羅斯要務之一,可要想在短時間內改變它并不可能,這需要一個長期的、大量投資過程。2015年,俄羅斯對華貿易結構仍未有明顯變化,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仍占對華出口的60%以上,木材和有色金屬分別約占10%和7%,機械設備占比不足1%。雙方真正付諸實施的大項目合作不多,市場和中小企業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鑒于中俄貿易結構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觀的實際情況,中方早就強調兩國雙邊貿易的“質”比“量”更為重要,即中俄貿易“在2020年前增加到2000億美元是質量的指標,而不只是量的增加”。中方認為兩國在航空、航天和其他高科技領域有提高貿易質量的前景。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中俄經貿合作面寬、互補性強、市場空間廣闊的基本結構并沒有改變,雙邊貿易額長期穩定增長仍具備堅實基礎,中俄實現雙方領導人提出的2020年貿易額目標仍有巨大的潛能和機遇。

首先,兩國領導人都有如期實現這一目標的堅定決心。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重申,2020年以前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有望實現。李克強總理也強調,盡管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復雜,給中俄作為兩個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帶來新的挑戰,但中俄雙方都沒有回避矛盾,中方對中俄未來合作前景充滿信心,對務實合作簽署的文件落實有信心。鑒于2016年國際貿易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兩國領導人已責成各自主管部門制定應對舉措,積極尋找擴大兩國貿易、提質增量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落實兩國元首關于深化雙邊合作達成的重要共識,中國商務部與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還簽署了《關于促進雙邊貿易的諒解備忘錄》,達成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增長的15項舉措,以確保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及各領域合作的持續穩定發展。

其次,兩國仍有擴大貿易和相互投資的巨大潛能。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約50%下降至25%,但中國仍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年增幅依然是西方經濟體的2至3倍。未來5年,中國經濟僅保持6.5%的年增幅就完全能夠在節制投資、防止經濟過熱的情況下,確保到2020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任務。雖然中國經濟出現下行,但市場運行、對外投資、外貿出口和吸引外資情況仍好于全球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俄羅斯經濟也有轉好跡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6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環境有望改善,略好于2015年?;葑u主權信用評級認為,俄羅斯經濟2016年將恢復增長約0.5%,2017年會加快到1.5%。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預測2016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7%,年末通脹為6.4%,其經濟將迎來小幅增長和通脹速度放緩。為進一步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增長,2016年初以來,俄羅斯國家杜馬批準俄中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稅漏稅的政府間新協定,俄羅斯央行批準在俄羅斯各銀行可使用人民幣資產補充注冊資本,期待“今年就能看到一些來自中國的新銀行進軍俄羅斯市場”。2016年3月,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批準的2016年國家反危機行動計劃強調,為促進經濟增長模式結構性轉變,俄羅斯將進一步改善經商條件和監管環境,扶持中小企業、進口替代和非原料產品出口,實現經濟多元化,使經濟邁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最后,中俄經貿互補性強,具有擴大貿易與開展大項目合作的客觀條件。中國是世界能源消費第一大國和全球第一出口大國,并有望成為全球第一進口大國,其不僅對能源和原材料具有剛性需求,而且還迫切希望引進高新技術。俄羅斯不單是資源大國,還是科技強國,其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俄兩國具有擴大貿易額的良好條件。在未來25年,“俄羅斯與歐洲國家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將有可能減少”,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無疑“為俄羅斯打開通往這個有前途市場的大門”。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副總裁亞歷山大·梅德韋杰夫指出,盡管當前俄羅斯經濟形勢非常復雜,但該公司仍可在不舉債及無中國方面參與的情況下,自行完成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整個項目。中俄“一園兩地”合作項目也取得新進展。2016年2月,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的中俄絲路創新園首個產業項目“中興深藍科技產業園”在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正式開建。俄羅斯蘇霍伊商用飛機和北斗導航等一批中俄重大項目將在此落戶。俄方位于斯科爾科沃創新中心地區的產業園也在積極吸引諸如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落地。據俄羅斯相關調查顯示,盡管俄羅斯深陷金融經濟危機,一些中企開始謹慎安排對俄投資,但2016年初以來,多數在俄中企(57%)仍計劃擴大在俄市場存在。

由此可見,在中俄雙方共同的不懈努力下,隨著兩國宏觀經濟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新貿易方式的實施,必將出現中俄貿易提質增量的新機遇,兩國貿易額將逐漸恢復增長,最終如期實現兩國領導人提出的貿易額目標。

中俄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中俄兩國自古以來以其特有的自然環境、生活方式及社會歷史進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生活模式。然而在這一文化生活模式里中華民族與俄羅斯民族之間又有差異和相似之處。文章對比差異和相似,不斷尋找兩個民族發展的契機,從而促進兩個民族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 文化生活 中華民族 俄羅斯民族

同樣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中華民族和俄羅斯民族由于自然環境、生活方式及社會歷史進程的不同和差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生活模式。研究兩國的飲食文化不僅有利于促進中俄文化的發展,更能為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

一、兩國文化的起源

文化這一概念歷來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因為文化本身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會有相關的文化綜合體出現,然后經過一代一代人的不斷繼承、發揚、改進和積累,形成一個逐漸趨于成熟的文化綜合體模型。這個過程告知我們文化乃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擁有自己種族延續歷史過程的鮮明特性。每個民族在不知不覺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并且在不斷繼承和發揚。

1.中國文化的起源

經過五千年的風雨洗禮,華夏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華夏文明不斷發展延續、創造出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先后經歷了巫山人——元謀人——南田人——北京人——山頂同人幾個發展階段,初步形成了三大文化區:河洛文化區、海岱文化和江漢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了第一次全國大融合。到了秦漢之際,由于秦始皇一統天下,通過戰爭消除了北方的威脅,終于形成了地域包括長城以南,有共同文化、共同語言的漢族。以儒、道、釋為支柱諸子百家并行發展的思想文化構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雖然中華民族文化經歷了鴉片戰爭時期的封閉落后,但如今已與世界文化接軌并不斷發展。

2.俄羅斯文化的起源

俄羅斯民族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9至13世紀古羅斯民族時期。因為俄羅斯特殊的地理位置——毗鄰歐亞大陸各發達的國家,地理位置相對開闊,與外界有一個廣泛的聯系,所以自古羅斯民族至今俄羅斯民族在熏陶西方文化、沐浴東方文化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形成了其特有的中西合璧的文化概念。

二、中俄兩國飲食文化差異對比

吃穿住用行是一個人存活在這個時間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不能離開這些。這其中吃又排在首位,即飲食。吃什么、怎么吃,一個地區或者民族的飲食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而中俄兩國的飲食文化的差異很自然地就成為兩國民族性格差異的一種外在表現。

1.中國的飲食文化

(1)酒文化。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時期,且種類繁多,是中國文明的標志之一,有深厚的內涵。意境說:中國人飲酒講究意境,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就酒醒花前坐、酒醉花下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品德說:中國人喝酒講究酒德,即喝酒、敬酒是要有禮有節,“酒能養性亦能亂性”。

(2)茶文化。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世界聞名,是茶的故鄉。中國人喜歡喝清新淡雅的綠茶,用沸水沖泡,香氣四溢,再配置以茶道器具特別是紫砂壺一類,充分體現了清新淡雅之意境及君子之風。

(3)食文化。中國的食文化講究博大精深。中國人注重菜品的精致和豐富,招待客人往往是一桌豐盛的菜肴方見主人的熱情及對客人的重視,例如滿漢全席在極盡奢華的同時,也展示出主人對客人的重視程度。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一道菜便詮釋了一種文化理念和內涵。中國飲食文化可以與時代、地域、技法及喜好程度等劃分開來。例如在中國比較聞名的各大菜系之分。中國飲食文化講究的是慢補調養之說,陰陽五行、葷素搭配。

2.俄羅斯飲食文化

(1)酒文化。俄羅斯的酒伏特加起源于水,人們賦予酒“生命之水”一說。俄羅斯大部分地區處于高緯度,氣候寒冷,環境惡劣。俄羅斯人用酒來取暖,抵抗嚴寒。伏特加是俄羅斯的一種民族品格象征。自由說:俄羅斯人喝酒豪邁、大方,不勸酒直到喝倒為止,希望在酒的世界中擺脫束縛、得到解脫。逃離說:俄羅斯人喜歡喝烈酒,希望烈酒能麻醉自己甚至是麻痹自己,以逃離生活、遠離塵世。

(2)茶文化。俄羅斯的茶文化歷史并不長,直到十八世紀茶葉才在普通百姓中傳播開來。俄羅斯人喝茶喜歡味道相對較重的紅茶,再配以砂糖、方糖、巧克力等用茶炊引用,展現了俄羅斯人獨特的民族性格。

(3)食文化。俄羅斯大部分地區位于高緯度,所以一般人都喜歡喝烈酒,除此之外俄羅斯人還喜歡油大味厚、味道濃重的食物。他們以面食為主,用黑麥烤制的面包,即大列巴。在中國哈爾濱的一些大商場中會出售一些名為俄羅斯列巴的大型軟面包。但是一些從俄羅斯回來的人經常說這樣的列巴不正宗,正宗的還是那些黑黑的可以打碎茶杯的大面包。除此之外,魚子醬、酸牛奶、咖啡等是俄羅斯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雖然俄羅斯的傳統美食不如中國一樣精致,但是在粗獷、隨便的背后詮釋了俄羅斯人樸實無華的生活方式和獨特的生活方式。

三、結語

中國和俄羅斯在世界歷史和文化中都在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文明支系。雖然,文化習俗和文化生活有差異,但是兩國之間、兩個文明支系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認同。我們應把這種精神文明的認同構建成兩國共同發展的深層次資源。

參考文獻:

[1]王洪玲.中俄飲食文化差異探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

[2]王敏,孫鳳波.中俄茶文化之管窺[J].伊利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3]李子銀.從傳統節日看中西文化差異[J].科教文匯,2007(4).

課題項目: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科研項目申報的論文。項目編號MTIJZW201324。

中俄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3篇

各位專家:

文化部開展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工作,是在新的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的形勢下,著眼于美術館的專業性建設,特別是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中國美術館全體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到這次評估工作勢必進一步推動全國美術館的發展與建設,也向我們這樣有比較悠久辦館歷史的國家館提出了新的課題。按照評估工作的要求,全館進一步分析了我們館的歷史優勢、這些年的發展和面臨的問題,把評估作為謀劃未來和思考建設的契機。在這里,我簡要向各位專家做中國美術館的自評工作匯報。

一、綜合管理

中國美術館是在中國美術界和全社會擁有極高認知度的國家美術館。1958年中國美術館館舍的興建,是新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標志;1963年開館,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館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作為國家美術博物館的性質。經過幾代美術館人的努力,特別是在中國美術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美術館成為展示中國美術時代成果,滿足人民群眾藝術欣賞和審美需求,收藏和保存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優秀作品的重鎮。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美術館和中國美術一樣,步入復蘇和建設的新時期,一方面,通過舉辦大量老藝術家進入創作鼎盛時期的展覽和反映中青一代藝術家的積極探索,為全社會的思想解放與美術界的藝術創新營造了學術氛圍,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外優秀藝術展覽,為拓寬社會審美視野和中國美術借鑒吸收外來經驗提供了直接的支持。對傳統、當代、國際三個方面美術成果的關照,成為中國美術館工作的基本視野。進入21世紀以來,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方針指引下,國家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美術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屬性。在文化部的正確領導和文化部藝術司的支持下,中國美術館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實踐新的文化發展理念,把工作重心調整到為公眾服務的平臺上,以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方向,以著力建設現代形態美術館、提高專業水平為目標,辦館宗旨與方針更加明確,探索了一系列改革與機制更新,在展覽、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和國際交流等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功能。

中國美術館現有在職正式員工131人,在崗人員研究生以上學歷35人,占27.6%,大學文化程度77人,占60.6%。近5年加快招聘、引進專業人才,加大人員業務培訓,員工隊伍的知識結構與專業素質有較明顯改變。后勤管理與服務委托專業物業公司承擔,有200余員工在崗上班。我館在新一輪的機構調整中,為加強藝術品收藏,將收藏職能從原典藏部中抽取出來,單獨建制;為加強公共服務與社會聯系,設立了公共關系部;為加強信息傳播與辦公信息化,成立了信息與傳播部;為加強藝術品修復,組建了藝術品修復中心籌備組。目前,共有18個處級職能部門。全館事業經費來自國家財政撥款、文化部專項補助、本館事業收入,及部分項目社會贊助。近五年來,在項目經費補助上得到了較大的支持,有力地促進了事業的全面發展。

中國美術館實行“開門辦館”方針,援請美術界專家組成顧問委員會、藝術委員會、收藏評鑒委員會、策展委員會、展覽資格評審委員會,在各項業務工作中獲得有力支持。

中國美術館建館以來,即建立了比較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近些年根據工作的拓寬和形勢的發展,進一步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各部門分工負責、重大項目通力協作的工作模式,運行機制效率總體比較高,體現了綜合管理、綜合服務的特征與水平。

二、建鞏與環境

中國美術館現有主樓建筑面積230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共8000平方米左右,辦公區面積3500平方米左右,館內藏品庫房實際使用面積1700平方米,館外租用北京中外運公司海關監管庫設立臨時周轉庫房,總面積達1400平方米。

2002年,國家投資1.4億元對中國美術館主體建筑改造和內外裝修,近幾年,館內也不斷投入,進行前后廣場、公共電梯、中控系統等修繕改造,展覽、庫藏條件及服務設施得到提升和完善,能夠基本滿足美術館各方面功能的需要。例如,在安全保障方面,有駐館武警部隊全日制警衛,館區安裝有各類攝像頭186個,展區、畫庫和圍墻四周設有紅外線監控報警系統,中控室實施24小時值班監視。安全保衛制度和崗位管理一向完備嚴格,與中央、北京市及東城區警衛、安保系統業務合作密切,確保中央領導來館參觀、重大活動和展區、庫房安全無恙。館內恒溫恒濕設備比較先進,采用樓宇自控系統和空調變頻裝置,基本保證展廳內溫濕度和空氣潔凈度的要求。展覽設備配置比較完善,展具、燈具備量充足。由于中國美術館的建筑風格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加上我館注重環境美化,不斷完善展覽服務條件和公共服務措施,使中國美術館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建筑造型和優良的參觀環境成為美術界和廣大觀眾喜歡的美術文化家園。

三、藏品資源及利用

中國美術館以收藏中國近現代至當代優秀美術作品,特別是名家名作為重點,同時收藏富有藝術特色和文化遺產價值的民間美術作品,兼及收藏世界各國優秀藝術作品,藏品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與中國文化特色,目前藏品總量達10萬余件。

中國美術館的收藏目標是繼故宮博物院收藏保存中國古典美術精華之后,建立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的發展序列。20世紀中國社會經歷了從戰爭、動蕩走向發展、建設的歷史巨變,20世紀以來的中國美術在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變遷中,在中西文化交匯碰撞的條件下,在現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中,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文化內涵,是百年來中國社會變化發展的重要視覺文獻,具有不同于西方美術發展邏輯的中國文化現代性意義。一方面借助歷史的優勢,中國美術館的藏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相當可觀,不乏名家經典和各時期代表作品,例如20世紀前半葉的幾大名家、新中國的現實主義創作、80年代一批有影響的作品以及歷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但另一方面,由于較長時間里政府經費投入量和持續性不足,也使收藏捉襟見肘,導致藏品有許多缺鏈。我們迫切地感到,作為國家美術館,應該盡全力搶救式地收藏歷經滄桑已難能可貴的歷史作品,特別是老一輩藝術家留下的財富,應該著力收藏為中國美術做出創造性貢獻的重要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應該注重收藏反映當代美術多樣發展的優秀作品,構成中國美術不斷發展的現代面貌。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藝術市場的快速發展,美術資源已通過不同渠道流向社會,因此,加大收藏工作力度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近些年,我們一方面運用每年500萬元以上的常規收藏經費,在來館舉辦的各項展覽中選擇收藏優秀作品,另一方面,從2005年開始

承擔落實由文化部、財政部設立的“20世紀國家美術收藏獎勵和捐贈計劃”。在老一輩和著名藝術家無私奉獻精神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專家委員會論證收藏項目,把關學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從2005年開始,至今實施了近50個捐贈收藏項目,包括張仃、華君武、李平凡、劉迅、王琦、力群、武必端、趙延年、汪刃峰、趙望云、唐一禾、莫樸、吳作人、滑田友、李瑞年、蘇天賜、朱德群、劉峴、吳冠中、靳尚誼、楊之光、蘇高禮、喬十光、蔡亮、龐均、林崗、龐濤等一大批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在這些項目的實施中,我們感念藝術家的奉獻,認真舉辦捐贈作品展、學術研討會、新聞傳播、出版捐贈作品集等一系列活動,弘揚捐贈者的崇高境界,在藝術界和整個社會產生了良好和強烈的反響。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入藏國家美術館,極大地加重了館藏作品的份量,增添了國家藝術財富總匯,也更為清晰地呈現出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發展史的主線。

中國美術館自建館以來,即開始收藏民間美術。1980年以來,不斷加大力度形成民間美術收藏的重點和特色。2005年以來,在民間美術收藏上,先后接受了王樹村、馬正榮等收藏的民間藝術品,并通過研究帶動收藏,多方尋訪,充實了5000余件具有很高藝術水平的民間美術作品。目前,館內設有民間美術部,專門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與此同時,還增加了書法、陶瓷和攝影的收藏。在德國著名藝術收藏家彼得·路德維希夫婦捐贈國際現代藝術品117件的基礎上,近些年來也注重通過各種方式收藏外國美術作品。明年春節期間,我們將以建館以來接受捐贈收藏的主要作品構成大型展覽,向社會宣傳藝術家的奉獻精神,讓捐贈藏品供廣大群眾欣賞。

利用藏品形成固定陳列,是美術界和我們的長期愿望,但是,由于現有展覽空間面積的局限,以及不斷增長的各種展覽的需求,我們在不能舉辦長期固定藏品陳列的情形下,調整做法,采取以研究性專題相對長期展覽的方式,經常性地舉辦不同類別的藏品展,以不斷提供觀眾對美術館藏品豐富性的認識。近些年來,使國家美術資源為社會共享,正在成為我們愈發明確的理念,并且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大規模地在各種大型主題展、專題展、國際交流展中運用藏品,使許多以往較少展示的藏品得以與公眾見面。例如,在2008年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美術作品展”,2009年舉辦的“新中國美術60年”等大型展覽中,館藏作品就發揮了主干性的作用。此外,還先后運用藏品策劃主辦了“四大家”、“農民·農民”、“明清繪畫精選——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藏品聯展”、“長風萬里西部情——中國美術館藏精品展”、“天邊的彩云——中國美術館藏少數民族題材作品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美術作品展”等專題展,不少展覽巡回各地展出,讓全國各地的觀眾有機會欣賞國家美術藏品。幾年來,調動藏品總量數千件,充分發揮了藏品的作用,得到了美術界和觀眾的好評。

中國美術館的藏品庫房基本條件良好,幾年來加強了數字化建設,形成了藏品數據庫,為研究藏品和策劃展覽提供了方便,也在美術館網站上便于觀眾欣賞,出版了多種捐贈作品集和藏品集,目前,正在積極加快數字美術館的建設步伐。

四、展覽與社會影響

展覽是美術館的主業,美術館通過舉辦展覽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功能。中國美術館建館以來,舉辦過數千個美術展覽,見證了中國美術的發展,其影響自不待言。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著重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加大自主策劃的力度,改變一味被動接展的狀況,如何加強精品意識,使文化服務內容的創新與文化服務手段形式的創新相得益彰,如何把好申辦展覽資格審查關,普遍提升展覽質量。經過幾年的調整,現已形成三方面齊頭并重的格局:一是根據國家重大文化活動安排和著眼美術發展形勢,自主策劃了一大批思想性強、主題鮮明的大型展覽和學術展覽。在展覽內容上也從美術擴展到書法、篆刻、工藝美術、攝影藝術和新媒體藝術。二是與美術院校、美協、畫院系統合作,共同策劃組織專題展和學術展,并注重接納和支持全國各地大型美術展覽來館展出,體現美術全局視野。三是依靠展覽資格審查委員會,認真把好申辦展覽質量關?,F在,自主策劃和合作策劃的展覽在時間、規模上超過展覽總量的50%。與此同時,科學安排展期,形成常年好戲連臺、精品紛呈的局面;極大地加強了展覽展示設計和平面設計,重點展覽重點投入,使觀眾入館常進常新,獲得新穎的藝術體驗;在重要展覽舉辦時召開學術研討會,使美術館成為學術智慧交匯碰撞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在策劃和組織展覽中,我們堅定地按照黨的文藝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用優秀的展覽項目引導美術界的創作思想,滿足社會的審美需求,使美術館的展覽成為建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體主流的組成部分。例如“新中國美術60年”、“國際新媒體藝術展”、“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展”、“情境書法大展”等展覽都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中國美術館的展覽,為中央領導了解美術發展狀況、關心美術家和支持美術事業提供了觀賞與調研的平臺。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已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踏訪次數最多的文化單位。江澤民、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同志及文化部領導來館參觀,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美術館的建設。例如,李長春同志在參觀“首屆中國動漫藝術大展”之后,對國家十部委作出了推動動漫事業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在參觀“不負丹青——吳冠中紀念特展”之后,指出“中國美術館舉辦‘不負丹青——吳冠中紀念特展’很有意義”,并發表了“做德藝雙馨,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文藝家”的重要講話。

作為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中國美術館承擔執行了大量對外交流任務項目,同時還積極與世界各國著名美術館建立了業務關系,引進了大量優秀外國藝術展,也在世界多個國家舉辦藏品展、專題展,推動了美術領域的“中國文化走出去”。近年來,在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澳文化年、中意文化年、歐羅巴利亞中國藝術節等期間,我館策劃了幾十個有特色、有質量的展覽,2009年我館在海外舉辦的展覽就多達17個。

此外,我館還發起和舉辦了首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和江蘇省文化廳、江蘇省美術館合作舉辦了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和上海美術館等合作舉辦了“國際現當代美術館年會”。

五、公共教育與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教育是美術館體現公共性和公益性的重要指標。中國美術館在全國美術館界較早組建專門職能的公共教育部,現有正式員工7人,并長年吸收實習生和組織志愿者參與工作。

由于中國美術館的活動內容豐富,面向社會的受眾面大,我們必須思考“泛教育”與“精教育”、普及性

與專門性的關系問題,力求首先做好公共教育的基本服務,在此基礎上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層次。

第一、基本服務。包括常年開設的專家學者講座。根據大型美術展覽主題和美術發展趨勢,邀請藝術家、美術及文化界專家學者舉辦講座,深化公眾對展覽和美術狀況的了解,提供觀眾與策展人、藝術家、學者的對話現場;在重要展覽中提供語音導覽、志愿者講解。目前培訓有一支穩定的志愿者隊伍,工作效果出色。例如在舉辦墨西哥壁畫“三杰”展覽期間,墨西哥文化部長來館參觀,隨機點名的志愿者能夠用英語為其講解,其在異國他鄉看到中國志愿者能用國際語言講解自己國家藝術,十分感動。

第二、專門項目。這方面主要針對三類觀眾。一是少年兒童教育。通過連續舉辦“我在中國美術館畫畫兒”、“兒童美術夏令營”、“親子家庭美術體驗”等活動,形成兒童美術教育的固定項目,開發了一批教材,并開展兒童美術創作評獎等活動。我館與北京城郊20多個少年宮、中國兒童中心、各區縣教研中心等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年受益兒童達數萬人次。二是大學生審美教育。與北京40多所高校建立了聯系,包括組織“十萬大學生走進中國美術館”,運用館藏作品組成20世紀中國畫、油畫兩個展覽,參加“高雅藝術進校園”,把校園展廳打造成高雅藝術空間,并輔以講座,收到了強烈反響。三是社會特殊群體。如邀請農民工參觀展覽、組織農民工子弟參加美術活動,組織汶川大地震災區兒童美術活動等。事實證明,公共教育既要有“面”——在數量上形成覆蓋規模,還要有“點”——根據中國實際實施專門教育,體現美術館的社會關懷意識。

第三,作為國家美術館,我們應該不斷提升公共教育的內涵,在學術層面上,探索“美術館教育”這一國際性學術課題。幾年來與聯合國開發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歌德(中國)學院等機構合作,舉辦了不同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和培訓班,深化了公共教育的理論研究。目前擬建立高層次的“中國美術館論壇”和全國美術館教育協調與培訓中心,和各美術館一起經常交流,著眼于方興未艾的美術館人才需求,進一步推動中國在美術館教育方面的發展。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我館通過展訊、電話查詢、展覽資料、網站等形式,基本滿足觀眾的需求。除此之外,這些年加大了與媒體的聯系,與首都及全國百余家大眾媒體、專業媒體建立了固定關系,每年舉辦媒體工作表彰總結會,評選中國美術館好新聞。在公共關系中注重建立媒體關系,一方面使美術館的展覽和學術活動得到深入的報道,成為美術館活動的社會延伸,另一方面,促進了中國媒體特別是大眾媒體提高美術報道和傳播的水平,并使美術館的功能和工作特性得到社會更大的認知。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大眾媒體對美術館活動的報道給予了突出的重視,引起了公眾對美術館工作的關注,這對建構嚴肅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的社會意義具有積極的作用。

經過努力,我館年觀眾量逐步增加,在繼續成為美術界交流的中心之外,成為觀眾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家園。年觀眾總量上升到90~100萬左右,2008年觀眾總量達108萬人。目前正在準備實施全面免費開放。

六、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的建設

作為一個老館和大館,中國美術館現在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關鍵點上,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優勢與不足、挑戰與機遇。目前突出的問題和需要加強的方面主要有:現有編制數為80年代所定,20余年未曾增加編制,按編制數自然減員招聘新員工數量有限,而事業發展很快,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因此員工數量和素質還不能達到高標準的規范,美術館功能得不到全面充分地體現,需要抓緊向國家申請編制,擴大隊伍;現有庫房已越發不能滿足增長的收藏數量需求,也影響了對藏品的深度研究和進一步科學分類,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現有公共服務空間不足,需要擴大觀眾休閑閱覽區;要進一步加強美術史和藝術博物館學研究,使中國美術館業務發展的理論基礎不斷提升等等。

為了切實加強國家重大文化設施建設,中央已決定在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興建建筑面積近13萬平方米的國家美術館。新館設計在概念性設計方案招標中,得到國內國際著名建筑設計機構107家的積極響應,經資質評審,選定了20家進入第一輪設計,目前,項目任務書已制定完畢。在調研國內外已有美術類博物館建筑功能和多年來聽取美術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國家美術館將重在實現藝術博物館的功能,除高標準的藏品庫和完善的學術研究與公共服務區之外,突出兩大主題:一是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的長期固定陳列,以歷史發展為主線,同時設立重要美術現象、重要藝術家專室,大規模陳列館藏作品。二是前瞻美術的未來發展,為多種型態的視覺藝術提供充分展示條件。在此基礎上,設立三大收藏展示區,即書法篆刻、民間美術和國際藝術,通過以中國美術為主體、兼顧國際藝術的展示格局,彰顯中國美術在21世紀的文化影響力。

在硬件建設的同時,我們將在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制度建設、機制創新等方面作好軟件建設。以新館建設為契機,以這次評估為新的起點,中國美術館正在迎向一個深化改革、加快調整、全面建設的新時期。

在這里,我謹代表中國美術館再次衷心感謝各位專家對我們工作的長期關心和支持!歡迎各位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

中俄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學校在校生及每年的畢業生數量龐大,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學生得就業壓力不斷提升,雖然各高校都會設置大學生就業指導這門課程,但是最終起到的作用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教育教學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課程內容往往在就業過程中難以實際應用。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教育改革提升人才教學質量,從學校的角度考慮能夠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能顧讓學生更好的就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接下來筆者將就大學生就專業指導課程教育改革進行探索分析,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大學本科;就業指導;改革探索

引言:

高校畢業生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主力軍,推動我國邁向社會主義強國的中流砥柱,而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成了困擾學校和學生的一個問題,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國在高等素質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正是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校就業指導教學的改革。

1、大學生就業現狀

國家調查大學數據顯示近年來,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每年增加三十萬左右,而伴隨著近兩年的疫情,社會就業率呈現不同比例的下降,這樣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現在的每一個企業都希望能夠通過學校招聘,招聘到優秀人才來進行培養,但總是能夠聽到抱怨的聲音,與此同時卻還有一些能力較強的畢業生“懷才不遇”。之所以能夠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就是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強,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不能夠將自己的專業技能應用到實際當中去,還有一部分學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并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最后發現自己并不適合這份職業,從而辭職。所以當代大學生一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卻沒有很充分地準備去面對面試官,去面對受傷的這份職業,所以導致大學生就業率低,離職率高等問題。

2、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面臨的問題

2.1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各大高校都會開設就業指導這門課程,但課程本身逐漸成為一種“流程”,學生們抱著拿學分的態度去學習這門課程,導致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依然沒有改善。并且,在一些高校當中,就業指導教育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只是單純的開設這門課程,并沒有設置專業地教師進行授課,這也是導致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從而導致學生并沒有掌握良好的就業技能。

2.2就業環境變化迅速

每年的六七月份將會有大批畢業生涌入社會,就業環境也是在不斷地變化,企業在招聘的時候越發注重畢業生的能力和素養。在這種不斷變化的就業形勢下,勢必會導致觀念的變化,很多學生不肯“屈身”就業,企業也不會隨意許諾,呈現出就業市場的“求穩不如求新”的形勢。在這種情況下,就業指導教育就會存在著與就業環境間的時間差,不能適應新的就業形勢,這樣對于學生的教學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3、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創新策略

3.1加強就業指導理論研究

大學生就業指導這門課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使得學生提前了解就業形勢,學習應聘技巧及職業生涯的規劃等,對于高校來說其實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充分發揮客戶才能的教學價值,就要針對就業方面做更多的理論研究,了解最新的就業政策及國家規劃的方向等,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教學內容貼合實際,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就業指導教育教學的指導意義。

3.2理論實踐相結合

對于就業來說,理論只是一方面,實踐也是重中之重,在面向就業時,更加從容淡定,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才能夠得到面試官的青睞。所以就業指導不僅要講述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進行一些實踐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將傳統的授課形式做一下調整,可采用分組的形式,比如分成兩組,A組先作為面試者,B組作為面試官進行模擬面試,然后再翻轉角色,不斷進行訓練,這一過程可以請一些專業的HR進行旁聽指導,這樣不僅能夠學習到理論知識,還能夠積累些許經驗,在真正求職的過程中也會更懂得如何推薦自己,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3.3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的評價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如果課程評價單純依靠理論考試,必定會導致學生課堂“劃水”的情況,而改變課程評價體系,比如結課時不僅要提交一份個人簡歷,還要利用這份簡歷來向考核老師推薦自己,展示自己,簡歷的好壞作為評價的一部分,而學生的表達也作為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將課堂模擬招聘作為考核的一部分。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要完全投入到學習中,通過這種完善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限度上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技巧和經驗。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的就業指導教育不能單純的作業一門課程,更要將其打造成一種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樞紐,讓學生能夠通過就業指導教學更好地將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展現給面試官,從而讓學生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讓企業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提升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韋柳.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32):93-94.

[2]李瑋,杜偉,田潤平,谷曉紅.與時俱進 突出雙創——《大學生成才與職業發展》課程改革與探索[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4):23-24.

中俄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5篇

( 一) 中國刑事訴訟審前階段檢察監督概述

我國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缎淌略V訟法》也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活動的全過程依法實行監督。所謂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是指對公安機關, 法院等司法部門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而進行的監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機關, 刑事訴訟程序的全過程都由它進行監督, 作為整個刑事訴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審判前程序自然就需要檢察機關進行監督。刑事訴訟活動的審前階段, 即立案和偵查階段兩個階段。在我們國家, 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具有特殊的職能定位, 檢察機關作為監督機關行使法律監督權的同時還作為公訴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公訴權, 這就使檢察機關具有雙重職權。刑事訴訟活動的審前階段是整個刑事訴訟活動的基礎階段, 這一階段的結果直接決定著犯罪嫌疑人是否會被提起公訴, 決定著他會接受法律的何種懲罰, 在此階段加強檢察機關的檢察監督對保護人權, 體現司法公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二) 俄羅斯刑事訴訟審前階段檢察監督概述

俄羅斯的檢察監督是聯邦國家檢察機關以俄羅斯聯邦的名義實施的, 檢查是否準確地遵守俄羅斯聯邦憲法, 是否準確地執行俄羅斯聯邦現行法律的一種特殊活動。刑事訴訟監督也就是對刑事案件的全過程是否以法律執行所進行的監督。俄羅斯檢察制度是從18 世紀開始的, 彼得一世設立了檢察機關, 任命總檢察長為國家違法案件的訴訟代理人, 從此開啟了俄羅斯的檢察之路。經過一系列的司法改革, 尤其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列寧領導著一群社會主義活動家開始建立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列寧的理論為一般監督理論, 據此理論建立起來的檢察制度旨在對法律進行全面監督, 從此以后, 檢查制度開始在整個國家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之后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上下一體, 集中管理的獨立的領導體制。在刑事訴訟活動中, 檢察機關以國家法律監督者的身份參與訴訟活動, 造成檢察機關權力過于大過被告方, 被告方無法與控訴方平等對抗, 法院也做不到絕對的中立, 這顯然不符合俄羅斯所要建立的法治國家的目標。

俄羅斯現行刑事訴訟制度是從蘇聯解體之后經過幾次司法改革逐步建立起來的。俄羅斯的刑事訴訟檢察制度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 比如減少檢察院一般性的監督職能等等都促進了俄羅斯的刑事訴訟制度朝著現代文明的法制方向發展。隨著辯論原則和訴訟雙方平等等基本原則的確立與實施, 檢察機關對訴訟活動進行法律監督的范圍逐漸縮小, 在檢察長參加刑事案件的庭審過程中, 檢察長不再作為法律監督者出席而是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與辯護方進行平等辯論。

二、中俄刑事訴訟審前階段檢察監督比較

( 一) 中國刑事訴訟審前階段的檢察監督

一般刑事訴訟分為立案, 偵查, 審查起訴, 審判和執行五個階段, 相應地, 檢察監督也可以分為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和執行監督, 審前階段則是指立案、偵查兩個階段。

1. 立案監督

立案階段, 是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開始階段, 也是是否啟動訴訟程序的關鍵階段, 對刑事立案程序進行監督是檢察機關對整個刑事訴訟監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 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院、法院、海關緝私部門、監獄偵查部門等機關都享有法定立案權, 但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檢察機關對立案進行監督的范圍卻遠遠沒有這么廣泛, 可以說是過于狹窄, 除了公安機關, 人民檢察院對其他擁有立案權的機關的立案監督并沒有在立法中涉及, 并且對公安機關立案監督的情況也并不全面。

2. 偵查監督

偵查階段是刑事公訴案件的必經程序, 也是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一個較為基礎和獨立的訴訟階段。偵查監督指的是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活動中, 依照法律規定對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監督主要監督其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在我國, 檢察機關不僅承擔著檢察監督職能, 同時還承擔著對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職能, 所以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權不僅針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 還包括對其直接受理的案件偵查活動的監督, 即對自偵案件的法律監督。檢察機關對自偵案件的處理全部由檢察機關自己掌控, 其他機關無法介入, 從而形成自批自捕, 自偵自訴的現象。

( 二) 俄羅斯刑事訴訟審前階段檢察監督

根據《俄羅斯聯邦刑事訴訟法典》的規定, 檢察長是被授權以國家的名義, 在俄羅斯聯邦刑事訴訟法典規定的職權范圍內, 在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刑事案件, 并對初步調查和預審活動的實施機關執行法律情況實施監督的公職人員。在偵查搜查活動領域里, 檢察機關一般通過書面要求、書面指示、異議、申請書、提請書等文件及預先警告等方式對法律執行情況進行檢察監督。

在審判前程序中, 檢察長對執行法律的情況進行監督, 相應地, 檢察長在監督過程中享有一定的權限, 目的是為了使初步調查和預審活動的實施機關采取法律規定的所有措施, 以捍衛受害人和受害組織的權利和合法權益, 并且采取措施保護個人免受非法的和證據不足的指控, 以及對其權利和自由的限制。在實施刑事追訴活動時, 檢察機關可以對俄羅斯聯邦刑事訴訟立法劃歸其職權范圍的犯罪案件進行偵查, 同時, 檢察長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實施刑事追訴活動。

( 三) 中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之比較

中俄兩國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發展到如今都是逐步完善的過程, 俄羅斯刑事訴訟的檢察監督相比于我國有所縮小也是由國情決定的。每個國家的歷史進程不同、文化傳統不同、法律淵源不同, 所以實行的檢察監督的職能和程序有所不同。他們雖然會不完善, 但總歸是發展變化的, 是會趨于完善的。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 不同國家的交往愈加密切, 各個國家的檢察監督也會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的。

就立案監督來講,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活動作了專門規定, 監督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對于公安機關不立案的, 檢察機關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理由, 并審查其理由成立與否; 檢察機關認為該立案而公安機關不立案的或者是不該立案而立案的, 檢察機關有權向公安機關提出糾正意見。相比于我國, 俄羅斯關于提起刑事案件的決定權統一由檢察長行使, 只有經過檢察長同意之后, 刑事案件才能被提起。很明顯, 我國檢察機關對立案的監督屬于典型的事后監督, 而俄羅斯在刑事案件提起之前必須經過檢察長同意則屬于事前監督, 具有提前預防的作用, 比我國的事后監督更有效。

關于偵查監督, 我國偵查監督的主要對象是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 主要是對專門調查工作是否依法進行實施的監督和對有關的強制措施是否依法進行實施的監督, 這些也都屬于事后監督, 這樣的監督很難有效避免公安機關偵查活動中的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 只能在違法行為發生后予以補救。在俄羅斯, 檢察機關對偵查階段各個行為的監督也實現了事前的監督。比如偵查員和調查人員在審前程序中需要采取逮捕、羈押等決定的, 都應當先報經檢察長審查, 檢察長認為沒有問題之后, 再由檢察長向法院提出采取這些行動申請, 最后根據法院的決定實施這些行動, 這些決定需先向檢察長提出申請, 由檢察長批準決定。這實際上賦予了俄羅斯檢察長的事前監督權。對于我國刑事訴訟的審前階段, 我認為應該借鑒俄羅斯的提前監督的經驗在我國也實行事前監督, 事前監察與事后監督相結合。

摘要:檢察機關對司法活動的監督越來越被學界重視。本文通過對中俄兩國檢察機關對刑事訴訟審前階段的監督入手, 比較兩國檢察機關在審前階段監督的區別, 旨在從中吸取有益經驗, 進而對我國刑事訴訟活動的審前階段檢察監督加以完善。

關鍵詞:檢察監督,審前階段,檢察長

參考文獻

[1] 劉向文譯.檢察監督[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2009.

[2] 蘇日嘎拉圖.論刑事立案監督[D].內蒙古大學, 2010.

[3] 周衍東.刑事立案監督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 2010.

中俄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持續上升,教育體制不斷創新與改革,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逐漸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培養綜合素質能力較高、有思想有主見的人才是現如今的主要教育工作。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大學生身上肩負著國家繁榮的使命,因此要培養發展全面人才,創新教育管理。本文通過對國內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又具體探究了高校教育管理問題,針對國內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措施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教育管理創新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進行創新改革,高校教育呈大眾化趨勢,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根據調查顯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人,較2016年畢業人數增加30萬人。對于就業形勢嚴峻的現狀,要鼓勵大學生積極進行創業,創業已經成為提升大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以大學生為主體,對當前就業形勢進行展開分析,探討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措施。

一、國內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1.社會產業結構不合理

大學生是社會經濟中高端勞動力,而目前的就業市場大多數較為低端,薪資較低,工作待遇不好,許多大學生接受不了這種條件,而社會產業結構無法為大學生提供高端就業崗位。大學生在就業當中大多數能力處于不上不下的狀態,就業崗位雖多,但是相對應的崗位人才卻極度缺乏,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問題中最主體的原因是眼高手低,脫離實際。

2.大學學校擴招缺乏合理性

近幾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飛速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是諸多大學學校進行擴招。有的觀點認為,大學擴招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多一個考入大學的機會。還有的人認為,大學擴招可以為社會提供有用之才,并為人才培養以及提高勞動者素質提供有利條件,大學擴招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不否定大學擴招的積極作用,但是相對應的大學擴招對社會也會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大學擴招,畢業生數量增加,就業崗位與畢業生數量不成正比,導致諸多大學生處于“畢業等于失業”的狀態,使得整個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以下表格反映了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大學、青海師范大學3所高校大學生畢業情況。

二、高校教育管理問題

1.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不突出

我國絕大部分高校仍在實行“重書本、輕實踐”的教育狀態中,以至于所培養出的大學生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需求。專業素質教育的根本性問題仍沒有被重視也導致了我們社會上出現了沒有公司愿錄用無工作經驗的人,進而使就業壓力增加。

2.當代大學生整體的人文素質與需求單位存在差距

我們現如今為市場經濟社會的同時也是知識經濟的社會,對素質的要求也是全面的,不僅要求各項專業素養能力突出也要對他們的整體人文素質有更高的要求。因為在我國部分大學的管理制度畸形導致在教育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思想素質,導致部分學生思想素質低下,影響了當今社會上各企業對大學生的評價,同時也對應屆畢業生就業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3.學生的就業心理與現實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許多大學生忽略了企業對人才的多樣性需求,而很容易使學生所向往的崗位與現實中形成落差,進而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失去自信使之茫然失措,只是由于部分高校在就業觀念上缺乏教育性,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價值觀的引導。

三、國內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的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措施

1.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應建立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理念,使之順應社會、企業、大學生的順勢之舉。同時也可通過簡歷就業心理咨詢中心,通過心理咨詢專員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時效性的就業思想教育指導,進而改變學生的就業感知,引導其積極自信、努力進取的就業心態。全面地提高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是我國等教育發展的核心目標,也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具體而言我們要在基本課程教材建設中深化教學改革;實行彈性學制;支持學生參與專業科學實踐;加強就業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成為解決我國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的關鍵一步。

2.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首先,我們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建立一個符合要求的理念。其次,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就業咨詢等方式來引導大學生在我國新的社會形勢下所應追求的觀念。

3.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教師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主要體現為教書、管理、服務三個方面,主要體現出其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做到內外兼修,為學生樹立一個標桿、楷模、方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告知學生應有一個怎樣的價值觀與標準取向。同時也要對高校的教師進行專業化、素質化的培訓,通過師德較高的優秀教師,與校方各部門的通力配合,共同促進學生就業方向的思想理念政治教育。

4.建立評價體系,推進創業教育發展

創業教育是為了適應經濟社會和發展戰略需求而產生的教育理念。雖然各高校都加大了對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探討,但是創業人才的培養卻毫無進展。造成這一現象不僅僅這幾點,而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幾個內容:一是課程的內容目標是否都是圍繞創業教育為最終目的;二是師資的條件與水平是否足以達到標準;三是評價學校的創業教育情況;四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評價指標。

5.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與創新,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較低,因此要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培養高素質的全面人才。在教育教學模式方面,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建設相對應的學生實習基地。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是我們如今知識經濟時代對市場人才、社會人才的需求,更是我們培養具備專業性職業素養的人才的必然選擇。同時教師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及時把握住時代特征,深入的剖析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創業特點,及時的更新自身的思想,改善教學體系。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能力培養工作,才能為我國的現代化基礎建設培養出擁有著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國銓.新常態下高校就業管理工作創新的策略與方法[J].福建質量管理,2016,(01):35.

[2]張廣樂.淺析以構建高校就業服務體系為載體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15,(01).

[3]吳穎穎,周貞云,臧梓何.大學生就業能動力作用及其協同路徑研究——基于社會管理創新下就業協同分析[J].科技信息,2014,(02):253+257.

[4]臧梓何,周貞云,吳穎穎.政府牽動大學生就業的協同作用與路徑研究——基于社會管理創新下就業協同分析[J].科技信息,2014,(04):11-12.

[5]武夢蓓,周貞云,蔡之瀾.高校推動大學生就業的協同作用與路徑研究——基于社會管理創新下就業協同分析[J].學理論,2014,(03):97-98.

上一篇:海洋文化旅游論文范文下一篇:財政性學前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