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農村老年教育論文范文

2023-10-02

我國農村老年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突出,國家通過政策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動員社會力量開展老齡科研,穩定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文明國家。農村老年教育,面向我國占老年總人口六成以上的農村老年人,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農村;老年教育;性質;社會意義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簡介:常美玲(1969—),女,漢族,陜西省榆林人,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助理研究員,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

樓世洲(1957—),男,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學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老年教育是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漸發展起來的,19世紀50-60年代法國率先成為老年型國家,1973年全世界第一所老年大學在法國誕生,我國于1983年成立了第一所老年大學,標志著老年教育開始受到重視。我國農村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較低,2000年,60歲以上城市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為31.08%;而農村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達到54.24%,超過城市水平23.16個百分點。大力發展農村老年教育不僅是提高農村老年人文化水平的需要,而且更是由于農村老年教育的性質決定其具有不容忽視的社會意義。

一、農村老年教育的性質

所謂農村老年教育,廣義上是指影響農村老年人的知識、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的各種活動;狹義上是指以農村老年人為對象,實施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即學校教育。概括地講農村老年教育就是以農村老年人為對象實施的教育活動和農村老年人自行學習的活動。從其性質看,農村老年教育是全民終身教育的內容,是農村老年人社會化的過程,是提高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途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一)全民終身教育的內容

全民終身教育包括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全民教育,就是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包括農村老年人;終身教育就是指教育系統為每個人提供一生參與學習的機會,使其進行不斷學習、提高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包括幼兒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因此,農村老年教育是全民終身教育最后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缺少了農村老年教育,全民終身教育就是不完整的、不徹底的。

我國是世界上總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來,全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呈現出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在不斷增加的趨勢。根據近年來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01~2006年0~14歲所占當年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22.5%、22.4%、22.1%、21.5%、20.3%、19.8%,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當年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7.1%、7.3%、7.5%、7.6%、7.7%、7.9%,同時,鄉村人口所占當年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62.3%、60.9%、59.47%、58.2%、57.0%、56.1%,城鎮人口所占當年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37.7%、39.1%、40.53%、41.8%、43.0%、43.9%。這些數據表明六年來我國農村人口總數逐年減少,城鎮人口數量增加,同時, 全國老年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老年人口數量增加。

分析結果:農村人口總數減少的同時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農村老年人口占全國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即與城市相比,農村老年人口數量更多。早在200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46%,其中農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重為65.82%,經過六年來的不斷增加,農村老年人口的數量相比城市更多了,農村老年人已成為全民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老年教育將成為21世紀教育發展的新沃土。因此,要發展全民終身教育離不開農村老年教育。

(二)農村老年人社會化的過程

農村老年人社會化是指農村老年人隨著環境和自身狀況的變化而不斷學習新的角色規范,接受新的角色期待,承擔新的角色責任和義務的過程。農村老年人個體老齡化會出現社會地位降低、社會角色模糊、社會參與減弱等諸多特征,在社會生活中顯露出生理機能降低、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增多,生活幸福指數降低,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教育活動影響農村老年人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提供參與社會活動、生活融入社會的機會,使農村老年人能夠適應生活環境、社會角色的變化,積極應對個體老齡化帶來的巨大挑戰,把老年生活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三)提高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途徑

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標準包括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長、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是指農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和疾病治療有所保障;老有所長、老有所為是指農村老年人擁有知識技能,為家庭、為社會有所作為;生活內容豐富,生活質量提高,自然老有所樂了。而這些對于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農村老年人來說,首要解決的是老有所學的問題,這是提高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

目前農村老年人普遍具有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據調查,農村老年人愿意與子女住在一起的占66.2%,但在社會經濟轉型以及家庭小型化、社會流動性頻繁化、家庭養老觀念弱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村老年人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的同時自身老年生活質量也沒有保障。農村老年教育探索的就是如何為農村老年人提供獨立生存的思維方式,提供獨立生存的技能,幫助農村老年人“超越自我”, 提高自養能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長、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標。

(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廣大農村地區。農村老年人生活安居樂業了,農村社會才能安定團結,全社會才會和諧穩定。而在現實情況下,廣大農村老年人文化素質比較低,接受老年教育的機會卻較少,生活質量僅限維持最低生存狀態。雖然相關法律規定了農村老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但在如何向農村老年人提供教育,如何保障農村老年人的受教育權利等方面,依然存在著法律上的空白。作為全國教育事業組成部分的農村老年教育,發揮成人繼續教育作用,向農村老年人提供受教育機會,提高農村老年人的文化素質和維權意識,強化農村老年人遵守法律、遵守社會道德的自覺性,成為促進農村家庭和睦,維護社會和諧的穩定器。

二、農村老年教育的意義

農村老年教育的性質決定農村老年教育的意義。因此農村老年教育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是構建新農村養老文化的需要;是提高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需要;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一)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教育結構調整,促進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農村老年教育是全民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學習型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農村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已形成一個不可忽視的特殊群體,這個群體不僅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尤其是我國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部取消,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使農村人民生活顯著改善,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斷提高,精神需求日益增加,學習欲望不斷增強,不僅渴求衛生保健知識,防老抗病、頤養天年的知識,而且也關心國家大事,愿意為國家建設發揮余熱作用,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新技能,適應新環境、開拓新視野。在新世紀知識化、現代化、信息化的新階段,知識更新換代,技術日新月異,全民學習無時無刻。農村老年教育正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我國素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傳統,農村老年人在接近人生終點的道路上不停頓學習進取,大多數是為了生存需要,也有部分老年人為了發展自身?!稇椃ā返谒氖鶙l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習是老年人的權利,也是老年人的義務,農村老年教育為農村老年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平臺,保障了農村老年人受教育的權利,營造了終身教育的社會風氣。21世紀是一個學習型社會,學習離不開教育,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就是終身教育制度的建立,農村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農村老年人實現終身學習的一條道路,是促進社會文明發展的表現形式,是建設學習型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二)構建農村養老新文化的需要

在今天經濟改革的大潮中,傳統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農村家庭養老盡管在一段時間內仍發揮作用,但由于人口政策、家庭結構、城市發展、經濟建設等因素決定了農村居家養老成為發展趨勢。由于“養兒防老”、“多子多?!钡挠^念在農村根深蒂固,因此大多數農村老年人不愿意到養老院、福利院度過晚年。這些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由于生活條件差和體力過度透支,普遍比城市同齡人早衰老,一旦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往往會成為家庭的負擔。躺在床上,坐在門口,靠在墻角成為農村老年人的主要“社會工作”,他們失去了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人生價值,消極生存導致失去了社會角色。

國際老年協會組織的調查發現,受過教育的老年人比沒有受過教育的老年人擁有更確信的精神上和身體上活動的自我形象。城市老年人文化素質較高,退休后能夠繼續從事社會工作,大批專業人才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技術、經驗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發揮余光余熱。農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較低,需要提高認識,改變傳統養老觀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主動走出小家庭,組建農村老年人集體自養、聯養的群眾組織,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道德教育,加強輿論宣傳,發揚中華民族傳統孝文化,弘揚全社會慈善意識,開通多種捐贈渠道,加強善款管理,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包括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大力營造社會各階層積極參與志愿活動、支持志愿活動的氛圍,建立健全各級志愿者組織,引導健康老年人、中青年人、少年兒童向生活困難的農村老年人提供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經常性的自愿者服務,把農村家庭養老變成農村社區養老網絡,構建農村社會養老新文化。

(三)提高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需要

老年問題通常是每一個人生活道路上必然要面對的。首先是老年生理問題,個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生理和心理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老化,有些疾病如老年人高血壓、心腦血管病、骨質疏松、關節炎、糖尿病、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癥等老年性疾病會隨著年齡增加呈高發、多發趨勢。農村老年人普遍缺乏相關疾病預防常識,對一些老年病不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控制疾病發展。其次是老年心理問題,身體健康狀況不良可以導致老年人參與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生活環境閉塞,生活內容單調,生活情緒低落,極易引發郁悶、孤獨、失落等心理問題,使老年生活質量下降。農村老年教育幫助農村老年人提高文化知識水平,增加老年衛生保健常識,了解自己身體變化,做好思想準備,防止疾病致殘,促進身體康復。同時,調整心理狀態,走出家門,主動參加社區文化、娛樂活動,豐富生活內容,正確把握社會發展對老年群體的要求,養成以科學理性和樂觀向上的態度來了解社會、參與社會,融入社會發展之中,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發揮創造力,積極應對老年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如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影響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方方面面,均需通過老年教育渠道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維權意識,以保證提高老年生活質量。

(四)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我國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城鄉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趨勢還未根本扭轉,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農村老年人是社會弱勢群體之一,他們的幸福安康與國家社會建設息息相關,因此,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農村社會體制改革,擴大農村公共服務,完善農村社會管理,促進農村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農村老年人能夠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以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独夏耆藱嘁姹U戏ā返谒臈l規定:國家保護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這些規定為農村老年人公平享受社會建設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一項堅實的法律基礎。

近年來,我國政府重視老齡事業的發展,國務院成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全國的老齡工作。我國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農村,政府立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廣大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農村貧困老年人救助制度,創造了結對幫扶、認養助養、志愿服務、走訪慰問等多種救助形式,普遍為農村貧困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扶助。發展老年文化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國家重視保障老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加大投入,積極扶持,推動老年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多學制、多學科的老年教育體系。農村老年教育通過活躍和豐富廣大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幫助農村老年人增長知識、豐富生活、增進健康,從而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以促進社會和諧。

根據統計資料表明,1998年與1996年比較,城市老年大學增長率為7%,而鄉、村老年學校增長率為85%,農村老年學校增長速度快于城市已經成為我國老年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村老年教育發展速度快于城市,其原因在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城鄉倒置”和“未富先老”的特征?!俺青l倒置”是指目前我國農村的老齡化水平高于城鎮1.24個百分點,這種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到21世紀后半葉,城鎮的老齡化水平才將超過農村,并逐漸拉開差距。這是我國人口老齡化不同于發達國家的重要特征之一?!拔锤幌壤稀笔侵肝覈谏形磳崿F現代化,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的,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萬美元以上,而我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一千美元,仍屬于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農村經濟實力更差。由此產生農村養老問題比城市更加嚴重的局面。而農村老年教育可以通過影響老年人個體的觀念、技能等,提高整個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文化素質,以求得全體社會成員對農村養老問題群策群力。因此,發揮教育服務社會功能,深化農村老年教育意義,嘗試解決農村養老問題,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成為21世紀教育研究的一項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徐勤.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有關老年人口主要數據[EB/O L].

http://www.cnca.org.cn/include/content5.asp?thing _id=10727 2007~12~6.

[2] 于莉.論老年教育的時代使命[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40.

[3] 臺恩普等.從“城鄉調查”看我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EB/O L].

http://www.cnca.org.cn/include/content5.asp?thing _id=10506 2007~10~18.

[4] 程學超,王洪美.老年心理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

[5] 彭燕.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及特征[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07~111.

我國農村老年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一、舉辦論壇講座, 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論壇講座是引領農村老人健康生活的主陣地。我們講座的內容比較廣泛, 根據我校對老百姓的學習需求調查, 結合鎮政府的要求和我校實際, 我們聘請講師團, 定期舉辦高質量的講座。論壇講座主要開設有國家政策宣傳、生活小竅門、健康養生、安全知識、法律常識、美食廚藝、消費維權等方面知識。如“健康養生”講座, 我們特邀相關醫生就老年病的預防、養護、飲食、鍛煉等制訂了一系列的健康講座課程。

我校的 “論壇講座”已經成為農村百姓的學習家園, 很受老年人的歡迎。系列講壇活動推動了全民學習, 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 引領了老百姓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構建了和諧社區的新風尚。

經過幾年的實踐, 農民的迷信思想不再濃重, 迷信活動大大減少, 打麻將等賭博活動明顯減少, 學習意識增強, 到我校借閱圖書的人數明顯增多, 聽講座和參與各種活動的人數也逐次增多。

二、增加文化活動, 豐富老年文化生活

農村很多老年人子女外出打工不在身邊, 缺少家庭關愛, 所以更需要相關部門的關愛與幫助。在農村為老人開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動, 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就成了我們成人學校思考的問題。

每個農村老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特色活動, 把積極健康的、百姓喜聞樂見的、人氣較強的活動, 通過定期舉行、舞臺刺激, 逐漸打造成長效品牌活動, 如門球、廣場舞、剪紙、太極拳、農民書畫社、家鄉戲等。有了幾個品牌社區活動, 就會形成聚合效應, 就能聚更多人氣, 吸引更多的老人參與到傳遞正能量的社區教育活動中來。

廣場舞為什么能風靡全國, 因為它是公益性的免費活動, 抓住了群眾追求健康的真需求。它可以使百姓在舞曲中釋放壓力、忘卻憂愁、陶冶情操、愉悅心情, 更可以在活動中結交好友、交流感情、增長見識、了解信息。我們社區工作者只要從公益性和群眾的真需求出發, 定能打造出幾個社區教育品牌活動, 人氣也會越來越高。

我們結合農村實際, 多措并舉, 整合資源, 在教育活動內容、方式上不斷創新, 真正做到為民所想、為民所需, 使農村老人潛能得到發揮, 心靈得到安頓, 社會更加和諧, 文化更加繁榮。

三、形成多方合力, 營造農村學習氛圍

關愛農村老年人是多方的責任, 鎮政府、農村成人學校、村委會、企業、志愿者等, 只要各方形成合力關注農村老年教育和生活, 就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農村成人學校要起到牽頭和組織的作用, 經常與相關單位部門、愛心企業以及志愿者保持聯系形成合力, 合作開展關注農村老年教育的活動。充分發揮草根明星的帶頭作用, 每個村都有自己的草根明星, 因為他們在某個方面在本村是佼佼者, 所以他們的知名度較高。有明星肯定就有粉絲, 把這些草根明星吸收到農村教育隊伍中來, 從而會聚集更多粉絲, 形成聚人氣的良好效果。

因為目前社區教育以公益性為主, 所以要招募志愿者、本地能人、社區工作者, 成為公益性草根教育師資隊伍。充分利用社會師資資源, 開拓志愿者、實習生、離退休人員等多種師資渠道模式。有了草根教育隊伍, 才能把農村老年教育盡可能地搬到群眾家門口, 讓農村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參與自己喜歡的教育活動。

老年人不僅有求知求樂的需求, 還有服務社會、展示自我的強烈愿望。因此我們注重發展老年義工和老年志愿者, 發揮老年人的能量。他們可以為社會提供文藝演出、為節慶演出或大型公共活動維護秩序、為群眾寫對聯、為青少年做傳統教育報告、為政府宣傳政策等, 他們在付出中體現了人生價值, 真正實現了 “老有所為”。

我國農村老年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的:以銀川市興慶區X社區為調查點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分析銀川市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探索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方法: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問卷訪談法等。結果:銀川市社區老年人社區健康教育教育來源單一、形式陳舊、內容相對窄化等。結論:針對存在的問題,本論文就銀川市的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需要從來源、方式、內容、滿意度四個方面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提出推進策略。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現狀分析;策略

人口老齡化是新世紀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銀川市面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按照國際通行定義,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7%的國家或地區,被稱為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或地區[7]。我國老年人的標準是60歲以上,而2003年銀川市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9.24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5%,標志著銀川市人口年齡結構從2003年開始步入老年型社會。

人口老齡化將直接影響國民收入分配、勞動力供給和消費市場,并通過這三個變量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10]。同樣,快速的人口老齡化對銀川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大的挑戰。因此,如何通過健康教育實現“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本文通過對銀川市興慶區X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其健康教育的水平深入了解,分析X社區健康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本社區的選擇

興慶區X社區是銀川市最早建立起來的社區之一,也是目前老年人居住最多的社區之一。該社區現有人口兩萬兩千多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745人,大概占12%左右,明顯該社區已率先進入老齡化社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適合作為個案研究分析。

1.2 調查對象

本次研究的調查對象有:樣本社區的老年人、樣本社區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樣本社區的居委會工作者。

1.3 數據收集方法

統一培訓調查員,發放問卷對興慶區X社區60歲以上老人進行調研,對沒有文化、不會寫字、視力較差不愿填寫的,以問答形式調查員代填,不簽署答卷者姓名。

1.4 數據分析方法 文獻復習法、理論聯系實踐法、統計表法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X社區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此次問卷訪談X社區的老年人200位,由統計知,X社區受訪的老年人中男性占32%,女性占68%,75歲及以下的老人占88%,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97%,所從事職業工人農民占九成多??梢娫撋鐓^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職業類別少,他們對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認識和了解較膚淺,這為健康教育的開展和實施、保健防病知識的普及帶來了難度,不利于衛生知識的宣傳和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

2.2 X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的來源

從圖3可以看出 ,X社區老年人獲得健康教育的來源主要是:電視、講座和書籍報紙。X社區計劃教育開展不全面,針對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形式單一。在社區的走訪觀察和與老年人的交流訪談中發現,X社區沒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專欄,幾個月出一次健康教育展板,專家衛生機構的義診活動也寥寥無幾,健康手冊多以宣傳藥品為主,教育視頻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數老年人主要是自己在家看電視。健康教育講座多以社區組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宣講為主,過于理論化、缺乏實踐性、舉辦期數少。

2.3 X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方式

從表2可以看出,X社區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社區居委會組織開展的一些健康教育活動,但也是偶爾舉辦。外來專家講座沒有,社區醫務人員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也非常少,有1%的人回答經常會,分別有8%和2.5%的人認為偶爾會,13.5%和35.5%的人認為很少有,有高達75.5%和61%的人認為沒有。有三項1%回答經常會的是200位被調查對象中的其中的兩位,他們均是年事已高的患病老人,社區居委會和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工作人員得已證實,她們經常進行健康教育的重點對象是該社區80歲以上患重病的孤寡老人。她們認為不能普遍和經常開展的原因是:人員配備、資金有限,日常工作雜、忙;年齡相對小、無病、生活可以自理的人無須進行深入和經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動。

2.4 X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內容

如圖4所示,X社區的老年人認為自身健康與上述因素均有關系,其中體育鍛煉、睡眠質量、良好心情排在了前三位。這三者與人的健康關系密切相關,而它們又與心理衛生健康關系息息相關,良好的心理衛生健康可使人形成正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幫助人形成良好的心情,提高睡眠的質量。

其次是醫療技術、醫療費用、籌資比例。從這一點反映出,老年人還是很注重治療,思想觀念仍舊停留在傳統的醫學模式上。由于物價消費水平的上漲,而且絕大多數的老人是工農階層,并且有相當一部分人表明他們患有老年常見?。ǜ哐獕?、糖尿病等)。因此對他們來講資金是壓在他們身上的另一個重擔。

最后是政策法規、居住環境、健康知識。X社區的老年人認為它們相對來說不太重要,所給的評分值相對低一點。但是我們知道政策引導行動方案,居住環境決定生存質量,健康知識指導行為習慣,它們一樣非常的重要。

2.5 X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滿意度

從上表看,老年人參與的健康教育活動非常局限,絕大多數人參與的主要是電視健康知識節目。其中三大主要活動的滿意度如上圖所示,老年人對電視節目較滿意,但對于衛生機構組織的健康教育活動及健康報和宣傳冊多數人評價一般或不滿意。

3 討論

當前,銀川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有四十多家。其中,33家定點社區衛生服務站啟用“一元錢看病”。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和設備配備較為齊全,社區衛生服務活動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社區健康教育還存在明顯不足,尤其是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從上面的調查結果和對社區居民、社區居委會及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訪談綜合分析出銀川市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及給出的建議如下:

3.1 老年人社區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健康教育的內容過于抽象化,只具有“理論性”,而不具有實踐性。在社區健康教育中,社區護士單方面的為居民提供健康指導,不具針對性。

其次,資源短缺,形式單一。因社區衛生服務人力資源和資金相對不足,健康教育在社區還不夠普及。社區中的醫護人員平時工作量很大,經常只做一些缺乏動員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如發放宣傳冊和張貼宣傳報,無法達到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特別是老年群體,大部分老人文化水平較低 ,加上視力下降,對宣傳手冊上的文字看起來很累。

最后,健康教育者缺乏主動性,缺乏“上門服務”的實踐和時間,缺乏對社區老年人實施健康教育的主動性。

3.2 老年人社區健康教育的建議

3.2.1 在健康教育形式方面

健康教育的形式應多種多樣:1)計劃性教育:按計劃定期講課,并同時發放自己準備的圖文并茂的小冊子,通過語言、文字、圖畫讓老年人樂于接受,時間安排合理。2)示范性教育:針對老年人對醫學知識的認識差異,對某些技術操作過程給以示范。如血糖檢測,血壓測定,康復運動動作的做法等。由社區醫務工作者示范給患者或聽課者,并給予反復操作練習,直到搞清楚為止。3)電化教育:運用磁帶、光碟播放有關疾病的發病原因激勵、臨床表現如何配合某些特殊的檢查治療等。

3.2.2 健康教育內容方面

內容要十分精煉,形式新穎,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應注意克服求全求細的系統性教育,健康教育除了有目的、有計劃地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安排時間外,還要在護理過程中適時進行,將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1)針對老年人中的一些特殊人群的需要,如長期經受某種慢性病的老齡患者、空巢高齡老人等,應為其提供連續針對性的服務。2)向老年人宣傳防病知識,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病意識;向社會宣傳疾病的有關知識,加強親屬對老人的健康關愛指導。3)做好社區心理衛生咨詢;社區醫務工作者在執行隨訪的過程中,要做好老年人心理疾患的咨詢指導。如用藥及預防疾病的復發知識,子女問題要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耐心客觀的講解,讓老年人和家屬給予理解,并給予健康指導。4)提高意識,增強對自身身體變化狀況及健康知識的關注。如經常檢測關注自身的血壓、體重等指標,了解其變化狀況,及時做好預防和康復工作。

3.2.3 健康教育滿意度方面

(1)效果評價:1)直接觀察:通過交談觀察判斷教育對象的知識水平有無提高,不良行為有無改變。2)直接提高:了解老年人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根據病情如:高血壓、發燒及骨折的急救措施是什么,生活中自我保健等。

(2)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滿意度:1)在向老年人講解演練如何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等同時,應注意講解時間不宜過長,以免使老年人接收過多內容而無法真正領會,應以量少次多的健康宣教方式為主。 2) 對老年人實施健康教育時語言準確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用語富有感染力;在與老年人交流時將對老年人的愛心、同情心和真誠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言語中,設身處地為老年人著想,要了解他們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家庭情況,盡量使醫學用語變得通俗易懂。同時要掌握好用語的準確性,如指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服藥物時,不但要告知老年人及其家屬每天口服幾次、幾片,還要告知劑量、服藥方法及注意事項等,以免因口服方法不當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對老年人不良行為的干預,要講清道理,舉出正反例子,使老年人從心底里感到不良行為的危害;語氣要適度,否則會使老年人產生抗拒心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以至于老年人對健康教育的不理解和不滿意。

參考文獻:

[1] 包家明,顧惠娟.對開展護理健康教育認識誤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1 年06期:28-30

[2] 傅紅瓊,朱丹.我國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J].護理研究,2005年07期:53-55

[3] 陳福星.老年教育概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48-50

[4] 胡曉云,陳新,毛宗福,王全,崔丹.中國健康教育,2009年第06期:43-46

[5] 顧秀蓮.中國老年教育的國際背景研究[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9:32-35

[6] 鄔滄萍,王琳,苗瑞鳳.中國特色的人口老齡化過程、前景和對策[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28-30

[7] 姬春,李新輝.國內外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現狀與展望[J].護理研究,2006年32期:17-18

[8] 田立霞,王贊旭,王春梅,賈向春.健康老齡化的促進對策[J].中國公共衛生,2003年02期:12-17

[9] 劉利江,劉輝.我國高校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與發展方向.陜西教育(高教版),2003年 第10期:31-33

[10] 劉廣彬.教育與居民健康:我國教育的健康收益實證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09-05-01:18-19

[11] 吳瑜瑜.我國社區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當代醫學,2010年 第25期:13-14

[12] 王晶.老年人體質與生存質量相關關系的研究[D].2008年:9-10

[13] 朱靜嫻,林梅.社區健康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2011年 第09期:25-27

[14] 張良鏗.美國老人寄宿所學習機制在我國實施可行性之研究[D].臺灣;中正大學,2007.5:19-20

[15] 張靖,李道萍.老年人健康教育中引入創新擴散理論的策略探討 [J].護理學雜志,2009,17(24):23-24

我國農村老年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為了解重慶市城市和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狀況、分析城鄉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差別以及其影響因素。我們從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社會支持、休閑娛樂等四個維度對重慶城鄉老年人進行了抽樣調查。相關調查數據統計顯示,城鄉老年生活質量狀況存在一定差異,城鄉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也存在較大差別,應該有針對性的對城市和農村老年人提供不同的養老、醫療等照料服務。

關鍵詞:城市老年人;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

引言

2000、2006、2010年三次全國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經濟狀況明顯改善,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升,社會參與水平提高,老齡服務體系快速發展,居家養老意愿占據主流,空巢、獨居老年人顯著增加,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老年群體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由于我國是一個城鄉二元結構非常明顯的社會,導致城市和農村在經濟、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這種結構性的不平等在城鄉居民的生活狀況中也有反映,尤其是在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中反映尤為明顯。在其勞動年齡階段,城鄉勞動收入差距大,農村勞動者難以老年所需的資金,年老后,在如養老金、福利設施等方面國家投入資源更傾向城市,因此,城市和農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狀況和滿意程度應該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截至2012年底,重慶市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口584.41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7.47%;80歲以上高齡老人82.22萬,占老年人口的14%;老齡化率在西部排名第一,全國排名第五。2013年,重慶市常住人口為2970萬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732.76萬人,城鎮化率58.3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237.2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1.66%。其中,0-14歲人口占16.40%,比重下降0.27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占71.72%,比重下降0.0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占11.88%,比重上升0.30個百分點。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困境。其中,低齡老人數量大也寓示著重慶市老齡化將加速發展。

一、重慶市城鄉老人的生活狀況

隨著“積極老齡化”的提出,老年人的養老、醫療、生活狀況也備受各界的關注。重慶市城鎮老人自我感覺“健康”的比例是47.15%,農村老年人則是35.25%,城市比農村高出11.9個百分點。城鎮與農村老人自我感覺“基本健康”的比例基本相當。但農村老人自我感覺“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比例比城鎮高出8.58個百分點。農村自我感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也比城鎮要高出1.4個百分點。

重慶市農村老人有勞動收入的比例比城鎮高出34.08%,但有離退休養老金的比例比城鎮低46.16%;農村獲得低保的老人數達5.38%,比城鎮高1.13%;農村有家庭其他成同供養比例為為41.15%,比城鎮高出11.4%。但提醒的是,2011年新型農保實現了全覆蓋,農村老人領到80元以上養老金的比例達95%以上。至于“其他”項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儲蓄、保險、社會救濟、出售財產、金融資產性收入和親友贈送等,但城鎮、農村老人的“其他”收入均較低,僅為2%左右。

二、調查數據分析

本次以重慶市渝中區大溪溝街道、茄子溪街道和梁平縣云龍鎮、合興鎮四個地區的老年人為調查對象,2013年在重慶市人口信息中心的帶領下展開的社會調查,共發放問卷840份,回收問卷814份,有效問卷812份,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如下:男性384人,占47.3%,女性428,占52.7%;60-64歲占29.3%,65-69歲占21.7,70-74歲占20.2%,75-79歲占11.7%,80-84歲占10.8%,85歲及以上占6.3%,已婚有配偶的占64.8%,無配偶的占35.2%,初中及其以下的文化程度87.1%,中專以上的文化程度占12.9%。

(一)經濟狀況評價比較

農村老人對個人經濟狀況的評價,有48.5%的老人選擇大致夠用,30.28%的老人選擇有些困難,11.4%的農村老人選擇比較寬裕,8.9%的老人選擇很困難,僅有0.7%的農村老人選擇很寬裕;城鎮老人超過被調查人員的一半近57.1%的老人選擇了大致夠用,22.9%的城鎮老人選擇了有些困難,11.4%的老人選擇比較寬裕,很困難選項的選擇比例為7.3%,選擇很寬裕的城鎮老人占比1.3%??梢?,農村老人對于個人經濟狀況的評價低于城鎮老人對于經濟狀況的評價。

(二)健康狀況比較

在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中,農村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比例為54.6%,城市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比例為60.8%。農村老年人與城市老年人自我感覺身體健康的比例大致相近,分別為25.5%和23.4%;而自我感覺身體基本健康的農村老年人比例卻比城市老年人低14個百分點,自我感覺不健康但能自理的農村老年人比城市老年人比例高出7.2個百分點,完全不能自理生活的農村老年人比例為7%,而城市老年人比例為1.8%。調查結果顯示,盡管,農村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比城市低,但是,城市老年人比農村老年人對健康的自我評價更高,生活能夠自理能力也比農村老年人強,相比之下,農村老年人更需要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務和護理服務,城市老年人更需要醫療保健服務。

(三)社會支持比較

在農村老人情形中,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與率為43.4%,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與率為12.8%,城鎮老人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與率為33.3%,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與率為7%,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與率為2.5%,商業養老保險為1.6%,企業或集體養老補貼為0.4%。由各項數據可看出,城鎮居民多樣性更多,也便于發展多支柱養老保險。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村老年人占98.4%,參與職工醫療保險的比例較低,僅占2.3%;但城鎮老人中,76.6%參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1.6%參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還有2.9%參與商業醫療保險;2.3%享受公費醫療,但仍有3.6%的仍未參加醫療保險??梢娹r村僅有新農合,但城鎮居民多樣性更多,也便于發展多支柱醫療保險。

(四)休閑娛樂比較

可知,休閑娛樂活動方面,休閑娛樂活動方面,看電視聽廣播是城鄉老齡人群的主要方式,農村比例45.6%,城市為42.3%,城鄉差異不明顯;但是在讀書看報這一休閑方式中,城鄉差異非常明顯,城市僅有5.9%,城市卻高于農村近16個百分點高達21.5%;體育健身方面,農村比例僅有2.5%,城市為8.8%,幾乎是農村的4倍;麻將作為娛樂方式,城市居民14.2%也明顯高于農村的6%;農村老齡人口用手機比例為7%,也低于城市的13.3%;至于上網,城市3.5%的比率依舊是農村0.4%的八倍以上。而農村在其他比例為8.7%,高于城市的0.9%??梢?,看電視聽廣播是城鄉老齡人群的主要方式,但農村老人休閑娛樂活動項目相對更為單一,娛樂休閑總體水平也較低。

可見,對生活不滿意的農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比例非常接近。但是,對生活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城市老年人比例明顯比農村老年人高,而認為生活狀況不好不差的農村老年人又比城市老年人多。說明,不管農村還是城市,對生活不滿意的老年人都是少數,認為生活質量一般的老年人卻超過一半多,反映出提高和改善生活質量的要求。

四、重慶市城鄉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本文自變量主要從老年人的人口社會學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社會支持、休閑娛樂這五大方面運用Spearman相關系數探討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其中人口社會學特征選取了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四個指標。經濟條件包含經濟狀況、住房兩個指標。由于調查問卷特有的限制性,本文只選取了健康狀況、兩周患病率和慢性病種數三個指標。社會支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福利三個指標。而日常生活則選取閑暇活動、家庭成員關系兩個指標,其中,閑暇活動是測量精神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

(一)人口學特征與生活滿意度

人口學特征包含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等,不同的人口學特征對老年人的生活、環境等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從而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也不同。研究不同人口學特征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探索人口學特征影響生活評價的規律,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相關分析顯示,性別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可忽略;值得探討的是,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與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之間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影響,年齡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有配偶的農村老年人對生活滿意度越高;但是,城市老年人卻沒有存在此類或者相反的關系。

(二)經濟狀況與生活滿意度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老年人對經濟狀況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其對整個生活的評價。因此,老年人的經濟狀況是必不可少的變量。

不管農村老年人還是城市老年人,經濟狀況對其生活的自評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經濟狀況自評月寬裕、沒有領取低保的老年人對生活的評價越高。

(三)健康狀況與生活滿意度

老年人是否經?;疾?、能否自理日常生活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其心情,而一個人對生活的主觀評價就依賴于其心理狀況,因此,選取了健康狀況自評、有無慢性病兩個變量分析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

相關分析顯示,農村老年人對生活的滿意度與自身的健康狀況密不可分,與健康狀況、有無慢性病皆呈負相關。自我感覺越健康、沒有患慢性病的農村老年人對生活越滿意;雖然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與生活滿意度之間也存在同樣的關系,可關系并不密切。

(四)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

目前,為提高我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努力加強建設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其中就包含了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的建設,說明當前養老問題并不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本文選取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兩個變量來分析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由上表可看出,城市老年人只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才與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呈明顯的正相關,而參加養老保險卻沒有明顯的關系;值得反思的是:農村老年人沒有參加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對生活越滿意。

(五)休閑娛樂與生活滿意度

閑暇活動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對于老年人而言,老年人不用工作和學習,因此,老年人的空閑時間就很多,那么空閑時間的活動安排就成了其生活的重要部分。除去閑暇活動時間外,老年人的其余的時間差不多都是與家人共同相處的時間。

由上表得知,體育健身、用手機等休閑活動對老年人生活質量都有影響,只是拋開這兩項活動后,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打麻將等休閑活動對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同樣有影響。

五、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得出農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差別很大。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用手機對農村和城市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相同。但是,農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人口學特征、社會支持和其他休閑娛樂之間的影響差別很大。與城市老年人相比,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非常明顯影響的因素有: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公共娛樂、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等,因此養老服務的供給上,應當注重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落實農村圖書室和村廣播站的建設,除此之外,還應當盡可能地提高農村的文化程度,特別重視高年齡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需要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老人社會生活狀況的社會支持因素特殊關注的是:參加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合作養老保險的農村老年人對生活狀況并不滿意。這種不滿意的原因有兩種:一是不管養老保險還是醫療保險都不能解決農村老年人日常消費和看病貴的問題;二是農村和城市的保險待遇差別很大。因此,應該加快對農村和城市社會保障一體化的建設。(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陳彩霞.北京市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和生活滿意度的比較[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3年

[2]唐曉誠.北京市老年人生活狀況及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3月

[3]段昆.離退休老人生活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3月

[4]陳薇.武漢市女性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5月

[5]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老年人生活質量調查內容及評價標準建議(草案)[J].ChinJGeriatr,oet.1996,Vol.15

[6]陳薇,周瓊.關于老年人生活質量研究的綜述[J].蘭州學刊,2008年第1期

[7]韓少梅,張承訓.我國城鄉獨居老年人生活狀況分布[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9年

[8]重慶市城鄉老年人精神衛生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比較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年

我國農村老年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辈⑶颐鞔_指出:“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比駥W習、終身學習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全國各地各種終身學習的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的人口比重在總人口中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2008 年國家統計年鑒》,2007 年我國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4.64%,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0.35%。截至2012 年年底,中國60 歲以上老年人口約1.9 億人,占總人口的14%。2014 年9 月,中國60 歲以上老年人已悄然突破了2 億人大關。2014 年中國老齡委辦公室發布消息稱,未來20 年我國平均每年增1000 萬名老年人,到2050 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到全國人口的1/3。

由此看出,老年人作為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老年教育也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重視、推動老年教育對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全社會都應對老年教育給予高度重視,積極參與、推動老年教育的健康發展。

在這支龐大的老年人隊伍中,農村老年人占老年人總人口數的75%,他們也同樣有終身受教育的權力,并且他們的教育在根本上決定了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實際效果。因此,要花大力氣抓好縣、鄉、村老年教育的普及工作,把老年教育的工作重心放到廣大的鄉鎮社區和農村,以滿足廣大農村老年人的求知求樂的需求。

我國的社區教育起步于20 世紀80 年代,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扶持下,社區教育已經逐步發展壯大,已經走向規范化和成熟,并且為國家的持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社區教育在教育連續性、社會適應性、教育手段多樣性,以及教育與社會各部門的合作方面都較好地適應了這些原則要求,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職業教育,社區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社區教育必須積極參與到老年教育這一潮流中去,而且應該在這個舞臺上發揮主導作用。

目前,江寧區淳化街道總人口17 萬多人,60 歲以上老年人27822 人,占總人口的16.3%,其中農村老年人16621 人,占老年人的59.7%。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趨勢,淳化街道老年教育事業在創建、摸索中不斷前進,在開拓、創新中不斷提升。

下面就淳化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在農村老年教育培訓方面的實踐和思考,談一些做法和體會。

1 提高思想認識,重視老年教育

從年齡段來劃分終身教育體系,應包括從幼兒、青少年一直到老年的人生各個年齡段。在我國,對于人口比例遠遠超過10%的老年教育而言,無可非議地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農村實際情況來看,只有老年人群最有閑暇時間,他們是目前我國社區教育的主流對象,因此離開老年教育,“終身”二字就根本無從談起。

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老年教育,是貫徹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要求的重要環節。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文明進步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發展老年教育也是時代要求、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因此,對于基層的社區教育中心來說,必須把握新形勢下的時代要求,充分認識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更加堅定從事老年教育的決心和信念,踏踏實實地做好老年教育的隊伍建設和志愿者隊伍建設,為農村老年教育是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截至2014 年年初,淳化街道有集鎮老年學校2所,學員172 人,社區老年學校29 所,學員6677 人,占老年總人數的24%,社區辦學率100%。這些舉措進一步擴大了農村老年教育的覆蓋面,夯實了農村基層老年教學網點,強化了農村老年教育的網絡建設,把老年教育資源重點向社區和農村傾斜,從而推動了本街道農村老年教育的穩步前進,確保了淳化街道老年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2 堅持“尊老”為先,體現“服務”理念

老年人年紀大、體力弱、行動有時會有所不便,所以開展老年教育活動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這些身心特點,不但要把老年學校作為一個學習的場所,一個活躍身心的平臺,而且還應該為他們做好各種服務工作,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服務,在細節上要更加精雕細琢,讓他們感到自己是這兒的主人,感到溫馨,獲得尊重。

另外,老年人記憶力差,但他們興趣廣泛,閱歷豐富,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所以還應“寬松、靈活”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倡導他們自覺自愿,不考勤,不額外增加老年人的精神壓力和任何負擔,讓老年人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樂趣,在“潤物細無聲”中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在這方面,淳化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就一直秉持服務老人的理念和宗旨,每次上課之前,為老人準備好開水、茶葉、杯子等服務用品,并且在課堂之外還備有象棋、撲克、門球等文體活動用品,以便于他們放松、休息。課堂中還有專門提供服務指導的教師,以便老年人的不時之需。這些舉措都極大地方便了老年學員,也增加了老年學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每次上課很多老年學員都早早的來到學校,容納數百人的大教室基本都座無虛席,一名88 歲的老學員數學期中從沒落下過一堂課。

3 營造優良環境,創設快樂氛圍

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老年人的全面發展,使之成為積極的現代老年人。通過開展老年教育,適當提高老年群體的文化素質,使老年人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學有所為,并增強老年人生活、生存能力,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實基礎。

從老年人個人角度而言,他們的學習教育沒有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等功利性特征,而是更多的傾向于人文歷史、科普知識、醫療保健、休閑養生等方面的人文教育。

因此,他們在學習、教育中更需要的是感受學習的氛圍,享受學習的過程,分享學習的快樂。他們沒有明確、硬性的學習目標,不需要強有力的記憶,只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知識、體驗快樂,他們需要和看重的是這一提供感知和體驗的學習過程。因此,老年學校更需要親和力強、善解人意的老師,而對知識廣博、善于表達等方面的要求反倒不在首位。這就更需要對教學過程予以研究、加以改進,為他們更創造舒適、安心的學習環境,營造出濃濃的人文關懷的校園氛圍,使他們“賓至如歸”,有“家”的感覺和歸屬感。

4 開展深入調查,滿足學習需求

只有真正滿足老人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實效性的教育服務,才能真正的吸引老年人參與到學習中來。憑空想象進行的教育必然吸引不了人,不合民意的教育也不會有生命力。因此,每學期開學初和學期結束之際,中心都發放有關調查問卷,調查老年人對教學的滿意程度,以及他們對學校今后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結合學校實際和老人們的意見和建議,中心著重進行了以下有關方面的教學和講座。

4.1 有關時事政治和法制宣傳

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中心及時聯系了黨校專業教師進行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專題講座,為老年人了解時事、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八大精神、樹立法治信仰起了積極地推進作用。

另外結合農村老年人的有關贍養、財產分割以及其他的法律問題,中心邀請了法庭的有關專業人士做了專門的法律法規的知識講座,為老年人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法律教育課;結合“3·15”消費者權利保護日以及全國消防宣傳周中心都組織安排了相應的知識講座和宣傳。這些活動和內容都極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法律素養和綜合素質,為創建和諧社區乃至創建和諧社會出了一份力。

事實證明,社區老年學校在有關黨的政策宣講、法制法規的普及方面是大有可為的,并且也深受老年人喜愛和重視。

4.2 有關養生保健、心理衛生、科普宣傳等促進健康的教育

由于老年人年歲已高,身體機能的退化,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健康和心理問題,養生保健自然也成為他們極為關注和重視的重點內容之一。健康的身體也是生命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為此,中心把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放在了老年學校的教學內容的首要位置,每學期都邀請相關衛生醫療部門的專業人士來進行醫療保健、休閑養生方面的專業講座和科普宣傳,從衛生常識、飲食起居到疾病防治、養身保健、心理衛生等方面分門別類的講解,并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咨詢解答,為老年人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不斷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素質,做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中心還根據老年人的自身狀況和本地特點,系統地、有針對性地開發老年社區教育所需要的各種課程與讀本,豐富老年學校的教育資源。通過這些休閑養身、健身運動等方面的知識讀本,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認識,不僅讓他們理解健康的理念和方法,而且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不僅滿足了老年人學習向上的需要,同時也滿足老年人怡情養性的需要,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自身的心理、生理健康水平。

4.3有關因地制宜,結合鄉土風情進行人文歷史教育

都說故土難離,人老了更是如此??伤麄儗χ孀孑呡吷畹募亦l還有太多的陌生和認識上的不足,特別是現在的“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大拆大建既讓他們迷惘,也使他們對明天充滿向往。為了使他們更好的記憶和認識這片故土,我們特意安排組織了《話說五朵金花》《美麗馬場山》以及其他有關鄉土知識講座和風土民俗、中國傳統節日等方面的授課,對老年人進行相關人文歷史、風土鄉情及歷史變革的講授,進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人文素養,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推動了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設,為和諧社區的建設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4.4 積極開展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文體活動

老年人無需為學歷、就業等問題而勞心費力,而是為豐富業余晚年生活、為提高生活質量而學習,所以除了講的知識要盡量對他們的口味,使他們感到實用有效之外,還應該通過各種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活動來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學習熱情,寓教育于活動之中。中心根據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喜好,成立了戲曲小組、老年門球隊等活動小組,并為此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迎重陽戲曲演唱會、區老年門球比賽、釣魚比賽、摜蛋比賽等,這些活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全體老年學員的極大歡迎,也使老年人“展示自我,服務社會”的愿望得以充分展示。

每學期中心還結合季節和本地區實際帶領老年學員走出去,讓他們感受自然和生活的美。金秋十月,中心組織老年學員參觀菊花展;江寧區正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中心帶領老年人開展“魅力江寧行”;在南京江寧秣陵無線谷,老人們仿佛走進了一個高科技網絡時代。

通過以上這些“有人氣、接地氣”活動的開展,使老人們走出了家門、校門,走向了社會,親近了自然。大家在一起,不但看到了家鄉和社會的變化,鍛煉了身體、開闊了視野、舒展了情懷、豐富了知識,而且在活動中交流了感情,增進了友誼,進一步達到了提高老人們生活質量的目的。

根據老年人自身實際情況,因時制宜地開展講座、活動,老年人在老年學校的學習中不僅學到知識,掌握健康養生之道,還提高了老年人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增長了知識、豐富了生活;在學習過程中老年人不僅陶冶了情操、增進了健康,還實現了自我展示、服務了社會,而且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交流與合作,結交了朋友,增進團結與友誼,在學習中提升了自我價值。

總之,農村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農村老年教育的主要力量,社區教育中心必須深刻認識到抓好農村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老年教育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創新農村老年教育工作,進一步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老年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造美好、幸福、和諧的新農村,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文章結合淳化街道老年學校的工作實踐和相關經驗,就社區教育如何開展老年教育工作進行了探索和思考。文章著重從4個方面對新形勢下農村老年教育的培訓實踐展開思考,總結工作方式方法,旨在探索農村老年教育的新途徑。

我國農村老年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文獻分析

根據《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到2050年, 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31億, 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31%。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迅速發展, 老年護理行業的空間會越來越廣闊, 必將成為未來護理專業學生施展才能的重要舞臺[1]。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及患病率升高, 加大了對衛生服務及衛生服務人員如醫師、保健師尤其是護理人員的需求, 基于這一需求, 國內許多護理院校開設了老年護理學課程, 以培養適應人口老齡化的護理人才, 順應社會發展對老年護理人才的需求[2]。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在護理專業陸續開設了老年護理學課程, 并設置為必修課程。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 老年護理學課程在國內各院校逐漸受到重視, 本文通過對國內有關老年護理學課程教育教學相關的文獻進行分析, 以期為更好地培養符合我國衛生服務需求、實用型的老年護理人才提供參考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檢索策略

采用文獻研究方法分析國內公開發表的關于老年護理學課程教育教學相關的文獻。以“老年護理學and教育”、“老年護理學and教學”為檢索詞, 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CNKI) 、中文科技全文數據庫 (VIP) 、萬方全文數據庫, 數據庫收錄文獻的時間到2015年7月。

1.2 文獻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1) 研究領域為老年護理學; (2) 研究的內容為老年護理學課程的教育教學; (3) 研究對象為護理專業各層次學生。排除標準: (1) 主要研究其他老年內容的文章, 如老年慢性病、養老機構、老年護理等; (2) 僅出現老年護理學等字眼而未做深入研究分析的文章; (3) 重復發表的文獻; (4) 報刊介紹的簡短報道。

1.3 文獻評價方法

根據題目和摘要初篩文獻后, 再按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選擇, 獲取所有符合要求的文獻全文, 仔細閱讀每篇文獻, 將文獻按外部特征和內容特征錄入Excel, 制訂分析單元和類目系統, 由兩名評價者獨立評價, 遇到不同意見經討論后達成一致意見。應用文獻計量方法對符合條件文獻的發表年份、收錄期刊、作者單位、作者地區、科研資助、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進行分析。

2 研究結果

2.1 文獻數量和年度分布

依據納入標準、排除標準進行嚴格篩選后, 檢索到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相關文獻128篇, 其中2002年2篇 (1.56%) , 2003年5篇 (3.91%) , 2004年2篇 (1.56%) , 2005年2篇 (1.56%) , 2006年5篇 (3.91%) , 2007年6篇 (4.69%) , 2008年7篇 (5.46%) , 2009年12篇 (9.38%) , 2010年10篇 (7.81%) , 2011年9篇 (7.03%) , 2012年15篇 (11.72%) , 2013年23篇 (17.97%) , 2014年20篇 (15.63%) , 2015年10篇 (7.81%) 。

2.2 作者相關情況

第一作者單位為衛生學校12篇 (9.38%) 、??茖W校38篇 (29.69%) 、本科院校67篇 (52.34%) 、醫院11篇 (8.59%) ;按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域進行統計, 第一作者分布于28個地域, 排名前幾位的分別為廣東省12篇 (9.38%) , 湖南省10篇 (7.81%) , 陜西省9篇 (7.03%) , 浙江省8篇 (6.25%) , 河北省、河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均為7篇 (均占5.47%) , 見表1。

2.3 收錄期刊情況

收錄期刊49種, 其中碩士論文2篇, 84篇文獻 (65.63%) 被收錄在21種常見護理專業期刊中。文獻總數排名前幾位的期刊分別為《護理研究》15篇 (11.72%) , 《中華護理教育》和《衛生職業教育》均為12篇 (均占9.38%) , 《護理學雜志》6篇 (4.69%) 。其他期刊收錄42篇, 主要為《中國醫藥指南》、《今日健康》、《中國傷殘醫學》、《中外醫療》、《中國醫藥導刊》等一般學術期刊, 見表2。

2.4 課題資金來源情況

獲得的128篇文獻中, 無基金項目支持的文獻91篇 (71.09%) , 校級課題資助13篇 (10.16%) , 市級課題資助3篇 (2.34%) , 省級課題資助21篇 (16.41%) 。

2.5 文獻類型

以總結或體會類文章為主的66篇 (51.56%) , 其次為實驗性干預對照研究41篇 (32.03%) , 描述性研究13篇 (10.16%) , 文獻綜述研究7篇 (5.47%) , 質性研究1篇 (0.78%) , 見表3。

2.6 研究對象

本科學生43篇 (33.59%) , 未提及學生層次38篇 (29.69%) , 高職學生24篇 (18.76%) , ??茖W生17篇 (13.28%) , 中職學生3篇 (2.34%) , 專升本學生3篇 (2.34%) 。

2.7 研究內容

探討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的77篇 (60.16%) , 教學模式的27篇 (21.09%) , 實踐教學的14篇 (10.94%) , 課程建設的8篇 (6.25%) , 教學評價的2篇 (1.56%) 。

3 討論

3.1 論文發表數量與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的研究現狀

隨著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迅猛發展, 養老護理教育專業化問題迫在眉睫[3], 加強老年護理教育, 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已是當務之急[4]。本研究結果顯示, 關于老年護理學課程教育教學的文獻最早見于2002年, 隨后總體呈上升趨勢。文獻的質和量是衡量學術期刊吸收和傳遞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標,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專業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5], 由研究結果可見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日趨受到重視。2012年開始文獻數量上升幅度比較大, 這可能因為近三年來老齡化帶來的醫療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各種媒體宣傳力度的增大以及全國老年護理學術會議等的開展, 更多的護理教育工作者了解了老年護理, 加深了認識, 故而參與此類科研的人數增多。

3.2 作者相關情況與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的研究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 作者單位以本科院校為主, 中高職院校較少??赡芤驗槲覈o理教育中本科教育所占的比重不斷加大, 老年護理工作更加需要高水平、高層次人才, 所以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日益重視該門課程的教育教學[6]。但是由于老年護理人才缺口很大, 高職高專類及中等專業衛生學校也應積極開展相關教育教學研究, 發揮培養專業人才的作用。第一作者分布地域主要集中在廣東、湖南、陜西、浙江、河北、河南、廣西等地, 云南、貴州、福建、寧夏較少, 大致可見我國老年護理學教育在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發展較快, 北部次之, 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較慢。這可能與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政策支持、意識情況以及各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不一樣有關[7]。

3.3 文獻收錄期刊情況與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的研究現狀

表2顯示, 收錄期刊49種, 84篇文獻 (65.63%) 被收錄在21種常見護理專業期刊中 (文獻總數排名靠前的期刊為《護理研究》、《中華護理教育》、《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學雜志》, 均不是北大版核心期刊) 。42篇文獻 (32.81%) 被《中國醫藥指南》、《今日健康》、《中國傷殘醫學》、《中外醫療》、《中國醫藥導刊》等一般學術期刊收錄。因此可見, 雖然論文數量在增加, 但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一方面, 可能與我國目前的晉升體制有關, 出于功利性目的, 院校教師盲目追隨本領域研究熱點, 但因投入時間、精力不夠或缺少培訓等原因對所研究領域了解不夠深入, 因而研究質量不高;另一方面, 也有可能是院校教師對于科研方法學或統計學的應用不嚴謹, 從而出現了研究論文水平偏低的情況[8]。

3.4 課題資金來源情況與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研究現狀

獲得的128篇文獻中, 無基金項目支持的文獻91篇 (71.09%) , 省級課題資助21篇 (16.41%) , 校級課題資助13篇 (10.16%) , 市級課題資助3篇 (2.34%) 。說明護理人員課題申報意識不高, 大多是自己教學工作的總結, 沒有上升到科學研究的高度。目前的科研基金資助來源主要是省級、校級課題, 市級課題較少, 尚未有國家級課題和國際課題, 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從我國實施科技興國和人才創新的戰略角度講, 更應該加強課題申報, 爭取更多的資金和資源, 用科學思維和方法解決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深化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研究和人才儲備。

3.5 文獻類型與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的研究現狀

總結或體會類文獻66篇 (51.56%) , 實驗性干預對照研究41篇 (32.03%) , 描述性研究13篇 (10.16%) , 文獻綜述研究7篇 (5.47%) , 質性研究1篇 (0.78%) 。這表明到目前為止, 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研究以總結或體會類文章為主, 其次為實驗性干預對照研究, 質性研究最少。說明護理教育者已經認識到老年護理人才的重要性, 能夠從教學工作中積極總結和探討。在分析實驗性干預對照研究文獻時發現, 大部分文獻提到了隨機分組, 但具體使用哪種隨機分組方法沒有交代, 僅有2篇文章提到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 可見論文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不強, 提示護理人員應定期參加各種專題講座和研討會, 各院校也需要定期派優秀的教師赴港臺或國外學習他們先進的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理念, 加強地區間與國際間的溝通與交流, 提升科學研究水平。

3.6 研究對象與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研究現狀

以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的文獻43篇 (33.59%) , 高職學生、??茖W生、中職學生、專升本學生較少, 原因可能與文獻作者大部分來源于本科院校有關, 但是未提及學生層次的文獻有38篇 (29.69%)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 要使學生學習有意義, 必須要評估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搭建新舊知識有機結合的橋梁, 促進新舊知識的相互轉化, 促使學生認知結構逐漸完善, 提高知識的保持率[9]。由于護理專業各層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身心特點和學習規律不一樣, 因而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也不盡相同, 建議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明確交待研究對象層次, 以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也便于閱讀、借鑒和交流。

3.7 研究內容與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研究現狀

分析14年來的研究文獻發現, 我國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主要探討課程教學方法的文獻77篇 (60.16%) , 教學模式的27篇 (21.09%) , 實踐教學的14篇 (10.94%) , 課程建設的8篇 (6.25%) , 教學評價的2篇 (1.56%) 。主要集中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探討 (其中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提到的頻率最多) , 對實踐教學、課程建設、教學評價的研究不足, 教學團隊建設, 護生從事老年護理相關工作的意愿、看法、影響因素、教育教學干預對策研究幾乎沒有看到。提示今后的研究內容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入。老年護理學是研究、探討用護理手段或措施解決老年人現在和潛在健康問題的學科, 老年護理教育是按社會需要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社會活動[10]。然而有研究指出[11], 老年護理學教育是培養老年護理人才的前提和基礎, 但老年護理工作緊張, 薪酬相對較低, 往往被認為是不具有挑戰性的職業, 很少成為護理學生未來職業的首選。在西方國家, 大量研究表明護理學生不喜歡老年照護[12,13], 表示畢業后不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理學生比例較高[14,15]。而中國的現狀更不容樂觀, 在校護理學生表示不愿意從事老年護理者高達92.9%[16]。提示今后老年護理學教育教學的研究內容可能還要關注護理學生對老年人的態度、工作環境、社會地位、經濟收入等認知及教育干預對策研究。

上一篇:國內研究生德育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服務企業內部營銷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