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現代文學精神研究論文范文

2024-01-07

我國現代文學精神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外國文學研究是推動文化跨國交流的重要基礎,但隨著信息化、網絡化及全球化的沖擊,我國外國文學研究面臨著研究對象不足、研究對象分布不均以及研究方法偏差等問題,針對此,提出深入挖掘跨文化研究與跨學科研究,推動不同國家,不同學科之間的文化交流。

關鍵詞:外國文學;文化研究;研究方法

一、引言

外國文學研究作為一項基礎研究領域內的重要學科,有助于培養外語人才,推動中外文化溝通交流,促進我國文學發展。新時代以來,外國文學研究不斷發展,在研究方法、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面對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發展的沖擊,外國文學研究在研究領域、研究方法方面個也面臨一些發展困境。文章重點分析了當前外國文學研究面對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二、外國文學研究定義

外國文學與翻譯文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盡管外國文學教學中離不開翻譯過來的文學,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翻譯文學。外國文學包括中國文學之外的各國文學,遍布世界各地,是各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文化載體,記載著各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價值觀的演變,與中國文學共同構成世界文學[1]。不同時期的外國文學具有不同的時代特色,由此而形成鮮明的時代性特點。以文藝復興時期與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學對比為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受人本主義思想影響,反對神學,提倡以人為本,以人反對神,例如英國的莎士比亞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等創作的戲劇、小說之中,都充滿著對教堂的抨擊與人性的歌頌;到了18世紀啟蒙運動興起,作為歐洲人的思想解放運動,側重于歌頌自由、平等與民主,例如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中,主人公的行為也是人們思想進一步得到解放的表現[2]。

三、新時代外國文學研究的困境

經過20世紀的發展,我國外國文學研究已取得一定的進步,有關于外國文學研究的項目立項數量不斷增加,盡管如此,新時代外國文學研究在研究隊伍、研究對象以及研究方法方面仍有待改進。

(一)研究教師方面

高校教師是進行外國文學研究的主體隊伍,但外語專業的教師中,多數教師研究領域不固定,有時研究文學翻譯,有時研究語言教學模式,研究范圍不固定,難以形成系統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外國文學的教師,多側重于英美文學這類通用語種的文學,研究非通用語種的教師數量不多。加之于缺乏系統的學術訓練,導致教師不僅數量不足,學術水平也較為有限,在對外國文學研究中無法達到中西貫通的效果,難以引領新時代外國文學研究發展。

(二)研究對象方面

首先,當前我國外國文學研究領域存在研究對象分布不均衡現象。目前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成果多是有關歐美文學或西方文學研究的,而拉美文學、亞非等非通用語種的研究成果則較少,甚至是無人研究。但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下,一些非通用文學的影響力持續提高,亟待引起學者重視。其次,外國文學研究領域存在較強的跟風現象。一些學者面對熱點話題,斷然放棄自己的研究對象,為了評比職稱,跟風研究同一類熱門話題,尤其是每年的課題申報中,總難免出現申報成果與課題關聯不大的情況。這種跟風、扎堆現象造成一些領域相似成果扎堆出現,一些領域卻仍是空白,不利于外國文學研究發展。

(三)研究方法

文學的研究多是以文學文本為基礎進行,隨著西方批評理論的興起,為我國學者進行外國文學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但與此同時,中外文化差異下,西方文學批評理論也對我國文學帶來一定不良影響。當前外國文學研究領域中的一種極端傾向是,以新批評為代表的研究。它將文學作品看作單獨的個體,割裂了文學作品中的故事背景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3]。多數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基于現實生活而生出的感悟,并通過作品傳遞出作者的價值觀念,因此,文學研究不可與現實割裂。另外還存在一種極端是外國文學研究領域逐漸產生一種研究文學必須有理論支撐的理念,而一些學者在沒有深入理解西方文學理論的基礎上就強行套用各種理論,并不能增加文章的文學價值[4]。因此,進行外國文學研究時,如何增加研究方法與文學作品的契合度,也是外國文學研究面臨的一大困境。

四、新時代外國文學研究的出路

為推進我國外國文學領域的研究發展,間接推動我國文學發展,針對外國文學研究的困境,從拓展文化研究范圍及研究方法方面提出對策。

(一)跨文化研究

當前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研究對象、研究范圍具有較強的局限性,集中于研究英美等熱點文學。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下,各國文學不斷發展,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例如文學界權威性較強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國籍越來越多。加強不同國家文學作品之間的溝通交流更需要依賴于外國文學研究者的研究。而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背后都蘊含著本國的文化,因此,為更準確地理解文學作品,帶給讀者更貼合原著的譯本,研究者可以積極拓展文化研究范圍,積極探索跨文化、跨國別的外國文學研究新路徑,助力文學作品跨國傳播。

(二)跨學科研究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種社會思想和學科之間交流更加緊密,學科之間也包含知識的相通性,為擴大研究范圍,創新研究內容,外國文學研究者可以積極探索跨學科研究外國文學的研究方法,探索站在社會學、歷史學、政治文化等不同學科的角度分析文學文本中蘊含的審美價值。推動文學在各國的流通。

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深入探索,才能建立完善的外國文學研究框架,推出具有更高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陳海疆.翻譯文學、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關系探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5):160-161+163.

[2]包曙光.文學作品閱讀中不可忽視的背景因素——以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比較為例[J].考試周刊,2016(56):21-23.

[3]王立新,王鋼.外國文學研究的理念、路徑與方法——南開大學王立新教授訪談錄[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9(02):72-80+125+2.

[4]金莉.21世紀外國文學研究芻議[J].當代外語研究,2021(01):8-15+1.

作者簡介:李曼,女,1976-6 漢族,廣西北海,北海職業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歷,組織人事處處長,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

我國現代文學精神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關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其內涵、形成、演變、價值、傳承與弘揚等幾個方面。由于缺乏對工匠精神、中國傳統工匠精神、西方工匠精神三者之間的區分與對比的深入研究,學界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研究還有諸多未洽之處。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形成與演變、衰微原因、當代價值、傳承與弘揚,及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等,都還需要更準確、深入的探討。缺乏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精細分析,抽象地談論工匠精神,將工匠精神口號化、標簽化,是難以提出有效弘揚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具體方案的。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國傳統工匠精神;述評

文獻標識碼:A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sman Spirit

MEI Qijun, LUO Yuzhong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The study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sman spirit mainly focuses on its connotation, formation, evolution, valu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Due to the lack of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distinction and contrast amo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manship, and western craftsmanship,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inconsistency i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manship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sman spirit needs to be explored in depth, with a more accurate generalization for its connotation,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ts decline, its contemporary value, its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as well as its relation  wit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cking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man spirit, viewing it in an abstract way, sloganizing and labeling it, it is difficult to propose specific plan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man spirit.

Key words:

craftsman spirit; 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sman spirit; review

自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的研究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相關期刊論文呈現爆發性的增長。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匠精神的內涵、價值和培育上,特別是工匠精神的培育上。相較而言,關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研究,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深度上看,都顯得非常薄弱。目前關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形成、演變、價值、傳承與弘揚等幾個方面。筆者擬對此作一個簡要的述評,以期對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一、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

研究工匠精神首先要回答何謂工匠精神,即工匠精神的內涵是什么。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研究也是如此。薛棟把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概括為“尚技”和“崇德”兩個層面,“尚技”包括“按乃度程”的工作標準、“切磋琢磨”的工作態度和“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而“崇德”則包括“修身正己”的做人準則和“經世致用”的利民情懷。[1]余運德認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是中華文明及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態度維度”上專心致志的心態、“質量維度”上一絲不茍的追求、“技術維度”上精益求精的作風和“道德維度”上愛崗敬業的品質。[2]魏明孔認為,對中國古代工匠精神而言,精益求精是其追求,專心致志是其特點,堅守傳承是其靈魂,創新發展是其境界,協作和諧是其風尚,誠信義氣是其理念,吃苦耐勞是其前提。[3]宋蕊楠、劉煥明認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擁有專注、求精、堅守、創新四個特點。[4]張文軍認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體現在講實際、重勞力、崇執著、尚精細、要誠信、須擔當、求大道、善創新、厚師承等九個方面。[5]

以經典文獻為據進行闡述,是研究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內涵的一種思路。彭兆榮以《考工記》為據,認為 “大國工匠”“工匠精神”不僅包括國家建造、圣人之作、百工之業、美用相融、世代相傳的工匠形制,還包含天人合一、一點四方、和睦萬邦、治理天下的大國風范。[6]潘天波也是以《考工記》為據,從物質和信息兩個層面分析了由信念、行為、價值三部分構成的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核心基因。[7]孫曉玲分析了《考工記》蘊含的“技高為尊”“匠活神圣”“敬天愛人”“精細執著”等中國傳統工匠精神要素。[8]

少數民族傳統工匠精神是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組成部分,學界對此也有研究。楊祖華將侗族工匠精神的內涵概括為三個方面: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忘名忘利、質量為上;敬畏自然、天人合一。[9]魯班是我國古代工匠界的杰出代表,學界對魯班工匠精神也有探討。李國良、周向軍認為“魯班工匠精神堪稱我國工匠精神的典范”,并對其內涵進行了闡釋。[10]此外,學界還有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內涵的某一方面的探討,如王曉航對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向善性”的闡述,[11]劉宇明的碩士論文從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身三重維度分析了中國傳統工匠精神蘊含的“誠”“信”“敬”的倫理內涵。[12]

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既有一般工匠精神的共性,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要準確地概括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還必須把工匠精神放在不同的文化視域中審視,即對中外工匠精神進行比較。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肖群忠、劉永春將中國文化視域下的工匠精神與西方文化視域下的工匠精神作了一個簡要的對比,認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體現為“尚巧”的創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態度和“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而“非利唯藝的純粹精神”“至善盡美的目的追求”和“對神負責的精業作風”則是西方工匠精神的特征。[13]徐舒靚在《中國工匠精神的傳統》一文中提及,“中國古代的工匠們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以‘學藝先做人’‘德藝兼修、以德為先’‘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為代表的工匠精神”,而“西方的工匠往往依托于嚴謹的科學知識和精密的儀器儀表,講求理性”,[14]但他并沒有對此展開分析。

由于缺乏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及其與西方工匠精神對比的深入研究,學界在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這一問題上,眾說紛紜,未形成共識,甚至出現完全相反的理解。例如,有人認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是“程式化”的,與創新精神相悖,[15]有人則認為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包括“勇于創新”。[16]有的解讀傳統工匠精神時隨意發揮,如認為傳統工匠精神包含“科學精神”“崇尚法治”[17]“愛國為民”等內容。[18]這顯然不符合史實,名為弘揚工匠精神,實則混淆視聽??梢?,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還需要準確地提煉、概括。

二、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形成與演變

關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形成與歷史上的演變,目前學界只有一些零星的探討。白云翔對漢代工匠精神的形成進行了探討,認為漢代各種工匠和各級官吏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和嚴密完整的監督管理體制以及物勒工名的做法為產品質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也正是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下,形成了漢代工匠精工細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9]劉森林在對明代江南造物設計中士匠互動的鉤沉、梳理、分析的基礎上指出,“明代江南造物構建了近世的設計高地,士匠締造了亙古未有的合作黃金期,共同模塑了彌足珍貴的工匠精神”。[20]張迪將我國傳統工匠精神的演變分為四個階段:以注重簡約樸素、切磋琢磨為特征的孕育階段;以崇尚以德為先、德藝兼修為特征的產生階段;以主張心傳體知、師徒相承為特征的發展階段;以提倡開放包容、勇于創新為特征的傳承階段。[21]這種劃分雖值得商榷,但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探索。此外,趙瓊瓊的碩士論文以“青銅器”為例,對東周時期的工匠精神進行了探討。[22]

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形成與歷史演變還需要系統地研究。學界在論及中國傳統工匠精神時常常以春秋時期為例,特別是以墨家的言行作為佐證。這是缺乏說服力的。因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影響人們的文化心理結構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對工匠的輕視以及工匠的社會地位低下等都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形成,以致于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并不存在工匠精神。這就需要揭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形成機制,需要從經濟基礎、政治制度、文化氛圍等外在因素和傳統工匠的生產方式特征、行業情感與信仰、自我實現與精神滿足等內在因素對傳統工匠精神的形成予以闡釋。

雖然中國古代工匠的社會地位總體比較低下,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工匠的社會地位還是有差別的。不同歷史時期,影響工匠精神的外在因素也不相同。因此,不同歷史時期的工匠精神并不完全一樣,這就需要對傳統工匠精神的演變進行深入地研究。

學界雖然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形成與歷史演變研究得很少,但對當代中國工匠精神衰微的原因卻探討得比較多。劉立紅分析了近代中國工匠精神逐漸淡化的原因,認為傳統儒家思想不利于工匠精神成為主流精神,“文革”時期“以階級斗爭為綱”消解了工匠精神,而改革開放后不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畸形的價值評價體系和“快富”“大富”的動機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價值觀滲透沖突使得工匠精神進一步遭遇挑戰。[23]曾憲奎認為當前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工匠精神傳承的社會文化環境;二是傳統工匠精神沒有與現代工業的有機融合;三是在過分追求速度增長的粗放型經濟模式下,企業過分關注短期利潤最大化。[24]喻文德從倫理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國工匠精神失落的原因:“士”尊貴、“工”卑賤的職業等級觀念;“重眼前、輕長遠”的實用價值取向;“不敬業、不進取”的職業道德生態。[25]苑利認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衰微的原因與“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價值標準、錯誤的商業評價標準、大機械化生產的迅速崛起、物質生活的極度貧乏以及精英教育上的“去技能化”等多重因素有關。[26]張善柱認為,傳統技術工人培養體系的瓦解阻礙了工匠精神的傳承,“重文化、輕技術”的文化傳統阻礙了工匠精神的弘揚。[27]與上述分析不同,閔繼勝認為中國當代“工匠精神”的缺失,不能歸咎于外部環境變遷、倫理文化的悖論和工匠制度的缺乏,而是收入水平導向下消費者理性選擇的結果。[28]與此類似,劉曉認為“價廉物美”的消費觀扼殺了“工匠精神”。[29]

上述關于當前中國工匠精神衰微或缺失的原因分析盡管很有啟發,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不少論文認為傳統文化,如儒家思想、“重文化輕技術”的文化傳統、“學而優則仕”和“士尊工卑”的觀念等,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傳承。這些分析雖然不無道理,但問題在于這些傳統文化觀念一直存在著,歷史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中國歷史上的工匠精神卻為何并未因此斷絕,而是長期存在、傳承了下來呢?又如,把當前中國工匠精神衰微或缺失的原因歸結為科學技術的祛魅、資本邏輯的功利主義、[30]大機械化生產的崛起、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價值觀滲透等,都是非常片面的,不能解釋同樣社會環境下的德國、日本為何不缺工匠精神。此外,把當前中國工匠精神衰微或缺失的原因歸結為“重眼前、輕長遠”的實用價值取向、“不敬業、不進取”的職業道德生態、“價廉物美”的消費觀等,也缺乏深層次的原因分析??梢?,當代中國工匠精神衰微的原因還需要系統分析與合理解釋。

三、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

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是工匠精神成為關注熱點的邏輯前提。討論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也是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研究的重要方面。劉煥成、吳婷婷從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物的現代化向人的現代化的轉變四個方面闡述了傳統工匠精神的現代價值。[31]王國領、吳戈認為,“面對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和人民群眾消費需求提升的形勢,落實‘中國制造 2025 戰略’,克服當下社會中急功近利的價值追求和工具理性,推動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都在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盵32]張吉生闡述了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倫理價值,認為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內在基因之一,“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傳統美德的倫理追求”,“引領著時代精神的倫理取向”。[33]吳穹認為,回歸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對鍛造國民素質有著重要作用。[34]

上述關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的探討,或側重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或側重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工匠精神雖然在傳統手工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但其作用和影響并不局限于某一領域。當然,不少文章還只是籠統地探討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而不是具體地探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這二者是有差別的,探討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并不意味著認可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因為很多文章所探討的工匠精神實際上是特指德、日等國的工匠精神。

四、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目前學界工匠精神研究最為集中的領域,“職業教育”“高職教育”“高職院?!薄芭嘤薄奥窂健薄芭嘤窂健薄叭瞬排囵B”等是其關鍵詞。[35]正如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不等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一樣,工匠精神的傳承弘揚與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傳承弘揚,也是不能混淆的,二者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實際上,真正探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弘揚的文章非常少。

段衛斌認為,被“遮蔽”的本土工匠精神的價值和意義需要重新審視,本土工匠精神也需要在“現代性”及“后現代性”的語境下進行重構。[36]路寶利等人認為,由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在歐洲框架主導的“被現代化”過程中被遮蔽、斷裂乃至喪失,職業教育長期執守“能力本位”理念將本已疏略的“工匠精神”進一步“懸隔”,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重建與傳承不僅需要通過打破遮蔽、揚棄特質、邏輯始端來回歸“匠道”,以清理本土與外來之“邊界”,而且需要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西方”“道與器”的張力中重建,需要將工匠精神嵌入“課程”以至傳承。[37]劉志彪認為,短缺的市場環境以及計劃經濟體制消滅了競爭和消費者本位,從而鏟除了工匠精神的土壤,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缺乏支撐工匠精神的文化,因此,重塑工匠精神需要建設支撐工匠精神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管理文化、體制文化、價值觀文化。[38]

不可否認,眾多關于工匠精神培育的探討,特別是職業教育領域的探討,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當代弘揚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啟示。但是,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當代弘揚顯然不能局限于某一領域,它需要從宏觀層次的文化培育、中觀層次的制度建設和微觀層次的職業教育三個層次進行系統地研究。另外,有些基礎理論問題,如傳統工匠精神的存續條件與當代轉換,也需要進一步厘清。

五、中國傳統工匠精神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承載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傳統手工技藝在大機械化生產的今天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代召喚工匠精神,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工匠精神的關系也成為“非遺”與傳統工匠精神研究的一個議題。周秀梅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進行了探討,認為“非遺”項目之所以能夠流傳千百年,根基在工匠精神的堅守,“而非遺的保護和命運走向,最終亦取決于工匠精神的重塑”。[39]胡鄭麗認為,傳統工匠精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的重要因素——工匠精神是非遺傳承的核心力量和特殊機制,是非遺品牌的塑造之魂,是非遺之美的真實寫照,非遺的傳承離不開工匠精神的支撐。[40]李斌、袁大鵬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在精髓的非物質性包含了工匠精神”,“可以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大好形勢培育工匠精神”。[41]劉芹等人從“非遺”展陳的角度進行探討,認為中國傳統工匠精神是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活的靈魂,傳統手工藝的展陳設計應該將這一精神展現給觀眾,激發觀眾對我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認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42]王焯從企業人類學的視角,通過問卷調查和個案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結論:傳統工匠精神是老字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優勢所在,在企業的傳承與變遷歷程中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43]此外,有的學者還以具體個案為例進行探討。肖鳳翔、王金羽以負責清朝皇室建筑設計營造的“樣式雷”為個案,分析了工匠世家的工匠精神的培養及其教育意蘊。[44]孫發成、鐘宏云對武義大漆髹飾技藝中的“工匠精神”傳承及實踐進行了探討,認為“工匠精神表現為對技藝傳承的使命感、對傳統的敬畏與發掘以及對精致化產品的追求”,“它不僅是傳承人堅守技藝的動力,而且是產品秉持高品質的保障,更是工藝創新與發展的源泉”。[45]

雖然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一般比較多地關注傳統技藝及其相關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而對工匠精神關注不夠,但工匠精神無疑是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應有之義。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不僅要傳承傳統技藝,更要傳承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弘揚反過來必將促進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五、結語

從目前研究狀況看,關于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中國傳統工匠精神還需要系統而深入的研究。首先,很多人對工匠精神存在模糊乃至錯誤的認識。有人一談工匠精神,就言必稱“德”“日”,或流連于德國經過宗教浸濡的“職業主義”,或津津樂道于日本的工匠文化。誠然,“德國制造”“日本制造”質量毋庸置疑,其蘊含的工匠精神也值得學習,但由此忽視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發掘與弘揚,不僅不利于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而且蘊含著危機。一篇題為“工匠精神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培育”的論文,認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技藝經驗是工匠精神得以形成的技術前提,中世紀宗教改革的勞動觀念轉變是工匠精神得以形成的思想條件,手工業行會制度及其技術繁榮是工匠精神得以外化的社會動因。[46]這篇在很短時間里被引三百六十多次的論文僅有一小段文字提及中國古代工匠文化,仿佛中國古代根本不存在工匠精神。學界的這種狀況亟需我們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進行深入的研究,并有效地傳播,以正視聽。其次,對中國古代輝煌的技術文明背后的傳統工匠精神進行系統地研究,不僅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而且對于回應全球技術危機的現代性難題也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再次,只有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內涵、實質、形成及演變進行系統地研究,才能探索出當代中國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徑。缺乏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精細分析,單純地強調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將工匠精神口號化、標簽化,炒作“匠心”“匠作”“匠造”等概念,是難以提出有效弘揚工匠精神的具體方案的。

參考文獻:

[1]薛棟.中國工匠精神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6(25):8-12.

[2]余運德.“工匠精神”的歷史淵源及其文化模式的價值觀思辨[J].開封大學學報,2018(2):42-47.

[3]魏明孔.精益求精 創新傳承——中國古代的工匠精神[J].文史知識,2016(9):10-15.

[4]宋蕊楠,劉煥明.文化自信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J].江南論壇,2017(7):30-32.

[5]張文軍.我國傳統“工匠精神”管窺[J].科技資訊,2017(12):224-225.

[6]彭兆榮.論“大國工匠”與“工匠精神”——基于中國傳統“考工記”之形制[J].民族藝術,2017(1):18-25.

[7]潘天波.《考工記》與中華工匠精神的核心基因[J].民族藝術,2018(4):47-53.

[8]孫曉玲.《考工記》與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內涵[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24-29.

[9]楊祖華.侗族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解析[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1):47-51.

[10]李國良,周向軍.魯班工匠精神的現代傳承[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7(5):7-13.

[11]王曉航.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向善性及其啟示[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7(8):48-51.

[12]劉宇明.中國傳統倫理視域中的工匠精神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12-18.

[13]肖群忠,劉永春.工匠精神及其當代價值[J].湖南社會科學,2015(6):6-10.

[14]徐舒靚.中國工匠精神的傳統[J].中國藝術,2017(9):37-39.

[15]潘天波.工匠精神的社會學批判:存在與遮蔽[J].民族藝術,2018(5):19-25.

[16]曾美海,羅同昱.論古代工匠精神的價值內涵[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4):46-50.

[17]趙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特點及其價值追求[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8(2):118-124.

[18]曹典.西蜀古代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特點與價值提升研究[J].藝術科技,2017(11):19-20.

[19]白云翔.漢代工匠精神是如何鑄就的[J].人民論壇,2017(27):142-144.

[20]劉森林.明代江南造物設計中士匠互動的再估計——兼述工匠精神[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02-114.

[21]張迪.中國的工匠精神及其歷史演變[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5-48.

[22]趙瓊瓊.試論東周的工匠精神--以青銅器為例[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7.

[23]劉立紅.當前我國工匠精神淡化的基本原因及培育途徑[J].中國經貿導刊(理論版),2017(29):73-75.

[24]曾憲奎.工匠精神與我國制造業競爭力提高[J].學術探索,2017(8):97-101.

[25]喻文德.工匠精神的倫理文化分析[J].倫理學研究,2016(6):69-73.

[26]苑利.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J].文史知識,2016(9):3-9.

[27]張善柱.當前我國工匠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7):100-101.

[28]閔繼勝.中國為什么缺失“工匠精神”:一個分析框架及檢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5):616-622.

[29]劉曉.“工匠精神”是個副產品[J].職教通訊,2016(16):75-77.

[30]肖薇薇,陳文海.工匠精神衰微的現代性困境與超越[J].職業技術教育,2016(25):13-18.

[31]劉煥成,吳婷婷.從中華優秀文化基因角度探析工匠精神的現代價值[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118-124.

[32]王國領,吳戈.試論工匠精神在現代中國的構建[J].中州學刊,2016(10):85-88.

[33]張吉生.試論“工匠精神”的倫理價值[J].中國培訓,2017(14):21-23.

[34]吳穹.從工匠精神的回歸談國民素質的鍛造[J].北京教育(德育),2016(11):66-69.

[35]李獻鋒,李名梁.基于文獻計量學視角的中國“工匠精神”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41-47.

[36]段衛斌.守“拙”與維“新” 中國工匠精神理性回歸的幾點思考[J].上海工藝美術,2018(1):104-106.

[37]路寶利,楊菲,王亞男.重建與傳承:中國“工匠精神”斷代工程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4):124-134.

[38]劉志彪.重塑孕育“工匠精神”的制度和文化土壤[J].金融經濟,2016(13):13-15.

[39]周秀梅.工匠精神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藝術評論,2016(10):66-70.

[40]胡鄭麗.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的工匠精神[J].文化遺產,2018(4):152-158.

[41]李斌,袁大鵬.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J].服飾導刊,2017(6):22-25.

[42]劉芹,劉洋,戎鎵咪. “工匠精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展陳核心[J].中華文化論壇,2018(1):81-86.

[43]王焯.“工匠精神”:老字號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人類學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101-106.

[44]肖鳳翔、王金羽.“樣式雷”世家工匠精神培養的現代教育意蘊[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5):51-55.

[45]孫發成、鐘宏云.武義大漆髹飾技藝中的“工匠精神”傳承及實踐[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68-73.

[46]李宏偉,別應龍.工匠精神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培育[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5(8):54-59.

(責任編輯:方英敏)

收稿日期:2019-04-08

基金項目:

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國學單列課題“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研究”(18GZGX13)。

作者簡介:

梅其君,男,湖南漢壽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技術哲學與技術人類學。

羅煜中,男,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術哲學。

我國現代文學精神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內容提要 本文認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一方面為現代和諧美學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這種新型和諧美的現實展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主體與對象高度和諧統一的社會,從和諧美學看,和諧社會就是更新、更美的社會。本文通過生產勞動、日常生活背后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和諧關系的發展,分析了新型的社會美、自然美、人自身和諧美和藝術和諧美的新特點。和諧精神點亮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整體的美,也點亮了我們社會中一切個體的美。

關鍵詞 和諧美學 和諧社會 和諧關系 和諧人格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在《關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決定中,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任務,這為和諧美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大機遇,也給和諧美學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和諧美學認為“美是和諧”,而和諧是歷史的、動態的,它由古典素樸的和諧美,經近代對立的崇高美,向現代更高、更新的辯證和諧美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一方面為現代和諧美學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這種新型和諧美的現實展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主體與對象高度和諧統一的社會,從和諧美學看,和諧社會就是更新、更美的社會。黑格爾曾說古希臘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是“一個美的時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發展的一種和諧,是一種不完滿的完滿,是無法與今天全面發展的現代人與現代和諧美相比擬的?,F代社會主義新型的和諧社會,既超越了古代農業社會田園牧歌式的和諧,超越了歷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畢達哥拉斯數的和諧宇宙、柏拉圖的“愛情”世界和“理想國”。這個新的和諧社會,是在現代科技基礎上,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的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的過程中構建的,它的形成將意味著從近代開始一直在主體基礎上對立、分裂中演進,不斷向現代、后現代極端化發展的動蕩不安的時代將逐漸成為過去,而新的和諧社會將開辟出一個新的美的時代,它將總結和超越過去一切的和諧社會,它將是一個自覺的充分發展的和諧時代。

如生產勞動過去被狹隘地理解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觀活動,而從和諧美學看來,它應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諧的關系性的概念,勞動實踐的涵義非常豐富,它不只是人類創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而且是創造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關系不斷發展的活動。但迄今為止生產勞動的和諧卻是有限的,原始勞動的和諧是素樸的,是在強大自然威力壓抑下喚醒的神話式的和諧。農業社會的勞動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園牧歌式的和諧。工業社會的勞動,一方面是異化的勞動,是物對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體的膨脹,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殘自然,導致生態失衡與自然的分裂對立。只有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生產勞動,人與物、人與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諧,才真正開始全面實現馬克思所說的人們的勞動也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的”,人們才在勞動對象、勞動產品、勞動過程中,創造并感受到和諧,體驗到快樂,勞動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華為一種人生的享受。同樣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不但生產活動是和諧的,產品的流通、交換、消費的活動也不只是一種商業行為,而同時是一種審美活動。人們購物不但是為了滿足使用的需要,同時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審美含量,購物的過程變成一種觀照體驗快樂的過程。買方與賣方也不單是交易的關系,而且是一種互助合作的關系,交易的過程也變成在互動中不斷提高彼此審美素養的過程。

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藝術生產的關系也發生了重大變化。1959年我在《馬克思關于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發展的不平衡規律,是否適用于社會主義文學》一文中曾說:“馬克思關于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發展不平衡規律”,“已逐漸失去作用,正在被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發展相適應的新規律所代替”。當然,適應不是沒有矛盾,不是沒有不平衡,而是社會主義社會能自動調控物質生產與藝術生產的關系,使之在動態中不斷達到新的適應,新的協調,更高的平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和實踐,必將進一步把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產,在動態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協調起來。我們更應該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入地研究藝術生產、精神生產與和物質生產相互適應和諧發展的新規律,以有力地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要,而當前人們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諧適宜、協調有序的方向發展著。食不只是胃腸的需要,而且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我國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認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國的飲食文化始終體現著一種中和意識和趣味?,F在各種食品更講究造型的獨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調和,使人們吃出一個和諧來,吃出一個美來;衣著不單是遮體御寒,已越來越注重個性化、人格化和親和力,注意新穎而得體,時尚而靚麗,讓人們穿出一個和諧來,穿出一個美來;房屋不單是為了居住,追求實用而美觀、溫馨而舒適的美化裝飾,已漸成為家居的普遍風氣,它為人與環境、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的和諧創造了更多的物質條件。一位美學家曾形容審美的愉悅像坐在家里那樣自由自在,這種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國大地興起,讓人們住出一個和諧來,住出一個美來;行也在蘊釀著巨大的變化,不但自行車王國正逐步為轎車所擠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適和愜意的出行,逐步讓人們行出一個和諧來,行出一個美來??傊粘I钫趯徝阑?、和諧化、人文化。但我這里所說的生活審美化,與有些同志所說的“審美生活化”不同?!叭粘I畹膶徝阑笔前焉钌A到精神的審美的高度,而所謂“審美日常生活化”是讓審美與生活看齊,把理性的精神的審美降至感性的物質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實是把審美感性化、快感化、生理化,越來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內涵,這是后現代消解和否定審美與日常生活差別的一種反映。審美自然包括感性的快感,但它又必須超越感性,使感性與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體驗和諧地統一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審美境界。

生產勞動、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與對象、人與人的關系,和諧社會的理想歸根結底就是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現代和諧,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原始時代也曾產生過一種團結互助的關系,但那是未分裂的、素樸的和諧。我國古代儒家也曾設計過人與社會和諧的方案,如在家庭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舉案齊眉;在國家講君明臣忠,將相諧和,君民同樂,長治久安;在社會上講睦鄰友好,交友誠信,“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諧關系。但這種和諧的社會關系,一方面是為適應宗族關系和封建等級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現為主體依賴于客體、個人依附于社會、心理意識服從于道德律條的不自由。古代夢想的和諧社會是片面的、虛幻的,甚至沖淡和掩飾了階級對立的現實。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突破和揚棄了古代的和諧,把一切社會關系置于利害對立的基礎上,二元對立也成為西方現代、后現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現代、后現代文化一直是在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的二元對立中嬗變的?;恼Q是二元對立極端化的產物,它一方面把對立推向兩極,另一方面又與“無差別”相關聯,消解和抹殺一切矛盾、差別,是一個矛盾的悖論。在這個悖論中,前期的荒誕側重于向兩極對立的極端發展,后期的荒誕,特別是其近來的動向,更側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殺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極端,否認和消解一切差別。誕生于后現代語境中的生態主義和生態美學(西方稱環境美學),強調人與自然的“整體和諧”,同樣表現了這種消解矛盾否認差別的思潮。因為在這種“整體和諧”中,側重強調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態發展的一個環節,人與動物是平等的。在反人類中心主義的旗幟下,人與自然的差別,人的社會性、主體性、能動創造性消失了,以人為本不見了,而突現出來的實是以自然為本,實是人統一于自然的整體和諧,人與自然無差別的整體和諧。新的和諧社會關系,將結束近、現代的絕對對立,吸收、融合后現代趨向和諧的有益觀念,重新創造一種和諧自由的社會關系。這種和諧的社會關系,是現實的規律性的真實存在,遠遠超越了古代虛幻、片面、素樸的和諧。它以新的互助互愛、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新關系代替利益對立和相互爭奪的舊關系,開創了人類和諧處理自身關系的新時代。社會美是人與社會的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型的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將創造一種更新、更高的社會美。

人與社會的和諧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無機軀體,自然與人的和諧在實踐中產生與發展。沒有人與自然的和諧,沒有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人與社會的和諧就沒有物質基礎,人與社會的和諧就難以實現。當然人與自然的和諧又依賴于人與社會的和諧才能完成,正像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社會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沒有人與社會的和諧,也就難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學家諾曼·萬爾頓曾說,“只有與地球和諧相處,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而只有人們之間和諧相處,才能做到與地球和平相處”。人與自然的和諧是自然美和生態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人與自然向更高的和諧發展,也將不斷促使自然生態日益變得更新、更美。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落腳點是人,人與自身的和諧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關鍵與核心,只有人與自身的和諧,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諧發展,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實現。試想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身心畸形、靈魂與肉體分裂、理性與感性失衡,哪里能談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呢?

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是人,是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出發點,是為了人;構建和諧社會實踐要落實到人,而構建和諧社會的歸宿也是人,都是為了要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這種全面發展的人,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造就,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成熟,和諧社會是現代和諧人的搖籃?,F代和諧人既富有突出的個性,又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一切社會關系和諧自由的內涵內化為自己的真正的人的本質。他是感性與理性都充分發展,而又和諧統一的人?,F代全面和諧的人遠超越了古代人,古代人的和諧是原始的未充分發展的,是單純的、不豐富的、有限的。他也超越了西方近代、現代、后現代人,從近代開始人們就在理性與感性、靈魂與肉體二重性格的裂變和斗爭中備受煎熬,而隨著現代、后現代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技術理性和價值理性對立的極端發展,一方面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使理性虛構了自我迷信,理性主體的妄自尊大,無度的粗暴的征服和摧殘自然,陷于自然的無情報復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喪失,感性主體的膨脹和淪落,人或異化為“甲蟲”、非人,或裂變為“單面人”、碎片人,或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兒。和諧社會為后現代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構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園,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有家可歸了,人類漂泊無依的時代也將成為過去。和諧社會的構建,將是非人時代的終結,將是理性妄自尊大時代的終結,將是真正現代自由人的新生。他把必然升華為自由,把受動轉化為主動,具有充分的創造活力,成為最有主體主動性、歷史創造性的現代人,成為既有主觀目的又合“客觀目的”的真正的歷史的主人。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指出:“人類全部力量的全面發展”就是人類歷史的“目的本身”,從根本上說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本身”?,F代社會主義的自由人,將是和諧全面發展的人,將是社會美的核心和主體自身,將是自然美的創造者,藝術美的立法者。藝術美源于現實美又高于現實美,藝術和諧美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藝術概括和審美創造,是新型的現代和諧自由人,以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新型和諧關系的典型反映和理想的表現,它也將隨著和諧社會、和諧人格的不斷完善,不斷發展,日益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總之,和諧社會的精神是把社會和諧化、審美化,從美的本質上說和諧社會就是美的社會,和諧的關系就是美的關系,和諧的人就是美的人。和諧的精神照亮了我們社會整體的美,也點亮了我們社會一切個體的美。當然這是我們的理想和目標,我們現在和這個理想還有不小的距離,但可貴的是和諧社會的提出和構建,已朝這個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這個光輝理想一定會逐步變成明天燦爛的現實。

①周來祥:《馬克思關于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發展的不平衡規律,是否適用于社會主義文學》,原載《文藝報》1959年第2期。后收入《周來祥美學文選》(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3—1265頁。

②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2頁。

③諾曼·萬爾頓:《最終的安全:政治穩定的環境基礎》,王正平、金輝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頁。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文藝美學中心、美學研究所)

責任編輯 宋蒙

我國現代文學精神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融資是現代經濟運轉的必要條件。近年來,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融資收縮。這是生產能力階段性過剩和微觀機制變化的綜合反映,主流是健康的,但也有負面影響。自1998年以來我國出臺的多項政策措施具有明顯的克服融資收縮負面效應的特點,效果是好的。未來一些年份,我們應圍繞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雙轉變\"安排宏觀經濟調控,既保證經濟的較快增長,又不能失之過松。從短期考慮,一要保持較大的國債發行力度,二要處理好防范金融風險和增加貸款的關系;從長期考慮,則應順應形勢發展,搞好財政、金融改革,積極發展金融市場。

關鍵詞 融資收縮 微觀機制 宏觀政策

作者張新澤,1946年生,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副司長,高級經濟師

我國經濟的長足增長和體制改革的深化,已將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進程推入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里,社會融資收縮趨勢明顯。本文試圖通過對融資收縮產生原因的分析,總結1998年以來宏觀政策實施的經驗與教訓,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宏觀經濟調控、克服融資收縮負面影響、保證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融資原理和融資收縮

(一)融資的一般原理

融資是資金短缺單位與資金富余單位通過建立債權債務關系,使資金短缺單位從資金富余單位取得資金使用權,即資金短缺單位從資金富余單位融入(借入)資金,或者說資金富余單位向資金短缺單位融出(貸出)資金。一般情況下資金借入者借入資金的目的是將其用于投資,也有用于消費的,但目前我國數量還很少。

企業、金融、政府、住戶各經濟部門的儲蓄總和為國民總儲蓄,即國內總儲蓄,它是在向國外凈借入資金為零的情況下,一國資本形成的資金量。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各經濟部門投資額的總和為總投資,或稱資本形成總額。在不考慮資本向國外流出和從國外流入情況下,一國總投資等于國民總儲蓄。若考慮資本流出流入則是,當一國總投資大于國民儲蓄時,需要資本流入,以國外儲蓄彌補國內投資來源不足;當一國總投資小于國民儲蓄時,會發生資本流出,國外利用本國儲蓄。

在多數情況下,社會各經濟單位和各經濟部門的儲蓄不等于投資,因而才有了融資。一般情況下住戶部門是資金富余部門,資金凈融出;企業部門是資金短缺部門,資金凈融入;政府部門在多數情況下是資金短缺部門,需要融入資金。

融資是現代經濟運轉的必要條件。一方面經濟單位借入資金用于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因此,社會資金(資本)周轉狀況影響經濟單位融資,決定社會融資狀況。另一方面,融資數量影響資金短缺單位投資數量,最終影響總投資數量。如果出現強烈的融資收縮趨勢,又沒有進行有效治理,必然會影響經濟增長,破壞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二)融資收縮和通貨緊縮

本文論述宏觀經濟運行和宏觀經濟形勢,通篇使用\"融資收縮\"一詞,而未用\"通貨緊縮\"。這是為了更準確地描述當前市場和體制劇烈變化中,我國融資領域的\"收縮\"或\"緊縮\"現象形成原因及其特點。

\"融資\"是住戶、企業、銀行等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收縮\"是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取向。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下,資金融入者融入資金目的是運用資金以取得收益。資金融入者的收益預期決定其對資金的需求。資金融出者融出資金的目的,是在收回本金的同時,還能夠得到利息或股息收益。資金融出者的收益預期決定其對資金的供給。社會資金(資本)周轉狀況和微觀經濟機制狀況影響經濟單位的融資,從而決定著社會上是否出現融資收縮;而且,在市場清淡時社會融資收縮趨勢的強弱,反映了微觀經濟機制市場化程度,即融資收縮本身是市場經濟下微觀經濟主體對疲軟市場的反映。

目前,我國有很多人喜歡用西方經濟學用語\"通貨緊縮(Deflation)\"來描述經濟運行周期狀況。其實,西方經濟學者大都是針對某一問題或描述某一時期經濟的具體情況時運用Deflation這個術語的。當這個術語與貨幣政策相聯系時,其含義是由于過分減少貨幣供給而造成了物價下降;而當這個術語與經濟周期相聯系時,其含義是經濟衰退或產出下降、失業增加,或生產者為還債而傾銷導致物價下跌;當這個術語與產品成本相聯系時,其含義是技術進步、生產率提高引起物價下降。由此可見,西方對Deflation沒有深入的理論研究,在概念及其涵義上沒有權威的規范,因此較有影響的《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也未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辭條。不過各種描述有一點基本一致,即多數人都用其描述宏觀經濟運行或貨幣運行狀況,而不涉及微觀經濟機制。

我國將Deflation翻譯為\"通貨緊縮\",就漢語文字而言,恰與\"Inflation\"譯為的\"通貨膨脹\"相對應。于是,許多人便從中文字面上理解其含義,也將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作為相對應的一種貨幣現象:通貨膨脹是由于貨幣數量過多引起的物價持續、全面上漲,通貨緊縮則是由于貨幣數量減少引起的物價持續、普遍下降。按照這樣一種邏輯,目前我國出現的需求不足、物價下降,就是貨幣(通貨)供給過少造成的。實際上,即使可以用Deflation概括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也并非主要由貨幣原因所致,即不是通貨(貨幣)供給過少引起了Deflation(不是通貨緊縮引起的\"通貨緊縮\")!顯然,Deflation譯法有失偏頗,會誤導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形勢變化原因的分析、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其實,在信用貨幣制度下,從技術上講,只要有貨幣需求,貨幣供給就可無限擴大。因此真正由貨幣供給原因造成的Deflation是容易治理的,似乎不需要花大氣力進行理論研究。

然而,由于當前我國出現的\"通貨緊縮\"不是由貨幣供給過少引起的,因此,必須對Deflation繼續研究。我國存在不存在Deflation ,若存在又屬什么類型,以及這一外來語如何翻譯等,都需探討。至于當前我國微觀經濟主體融資行為及其特點,\"通貨緊縮\"一詞是無法正確表達其義的。

二、 融資收縮是我國經濟變化的階段性特征

從1998年年初開始人們已普遍感覺到,我國融資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是銀行\"慎貸\",對申請貸款項目的否決率大大提高;二是投資者很難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融資積極性大大降低。這些現象說明在我國已出現了明顯的融資收縮趨勢。大量資料表明融資收縮已經成為我國進入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雙轉變\"攻堅階段后融資領域發生的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現象。

(一) 我國出現融資收縮的背景

1. 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戰后各國大多采取美國技術范式發展本國經濟,因而造成了產業結構的趨同。而趨同的產業結構所依賴的是容量狹小的世界市場。這是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大缺陷[注解:雷達、趙靖:《關于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經濟學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6期,第18-19頁。]。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雖然很多,但世界范圍的結構性生產過剩才是東亞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世界性的生產能力過剩,使我國需求不足雪上加霜,我國不能再像前十幾年那樣繼續依賴世界市場來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了。這種依賴性在國內需求不足時最明顯,1990年凈出口增長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 1997年為23%。但到了 1998年凈出口增長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降為3%[注解:《中國統計年鑒》1999年卷,第67頁。],1999出現逆向變化,初步估計為-5%。

2. 我國生產能力過剩,經濟增長方式進入轉軌新階段。

經過近20年的經濟高增長,我國經濟已告別\"短缺\"。目前城鎮家庭萬元以下耐用消費品已基本飽和,農村家庭大件家電擁有量雖然還較低,并且全國也還有幾千萬人仍未擺脫貧困,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城鄉居民的\"衣食\"問題已基本解決,\"用\"的問題也已解決了一大部分,\"住行\"的問題也正處于解決之中。經濟出現了階段性的生產過剩。據對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286種工業產品的產銷分析,1995年182種工業品生產能力利用率低于80%,占83.6%。這其中,有18種工業品生產能力利用率低于50%;182種工業品產銷率低于95%,占63.6%〖ZW(〗國家統計局科學研究所:《研究參考資料》,1997年5月14日。]1995年上半年對440種主要工業品排隊,供過于求的占22%,供不應求占5%。到1999年上半年,供過于求的占87%,供不應求的工業品幾乎沒有。這說明我國工業品生產能力閑置狀況比1995年更加嚴重。

上述分析說明,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我國經濟已基本走完了它的外延式、粗放型數量擴張與高速增長的路程,逐步進入一個內涵式、集約型持續增長的軌道,即國民經濟次高增長階段[注解:參見劉迎秋《中國經濟正進入次高增長階段》,1998年12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這個時期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對企業壓力最大的時期。

3.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微觀經濟運行機制正在發生質的變化。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機制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企業的生產已不再依賴政府的計劃而依賴于市場。這種依賴關系可通過存貨比率(存貨投資占GDP的比例)的變化加以說明(參見圖1)。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9年卷,第67-68頁。

在傳統體制時期,企業往往特別注重自身生產的運轉,較少注意市場。經濟景氣時,產品旺銷,市場物資短缺,企業產成品庫存下降,其他存貨會有所上升,但存貨總量會減少;經濟緊縮時,市場清淡,企業照舊生產,企業產成品庫存增加,其他存貨可能下降,但存貨總量會增加。1995年之前即如此,存貨比率與經濟增長呈反相關關系。1988年9月開始實行的\"雙緊政策\",使當年存貨比率比1987年上升了1個百分點,達5.9%,1989年進一步升至10.4%。其后,隨著經濟走出低谷,存貨比率逐漸下降,1992年基本回落到1987年水平。1993年7月清理整頓,經濟增長幅度走低,其后三年存貨總趨勢上升,但升勢已經緩慢,1995年存貨占GDP比重為6.1%。但是,1995年之后以上規律發生逆向變化,雖然GDP增長增速逐年降低,市場銷售空前困難,但存貨比率連年下降,到1998年已降至2.8%。

國家銀行商業化進程加快。1995年5月頒布的《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為經營原則。這就抑制了銀行的擴張沖動和政府的盲目干預,并出現了\"經濟效益好的企業銀行爭著貸,經濟效益差的企業銀行拒絕貸\"的現象。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于1999年開展的一次調查表明,商業銀行貸款重點正迅速從一般國有企業轉向效益好的企業。到1996年,非國有經濟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重上升為38.9%,1997年進一步上升為40.3%,1998年則達到了41.8%。應該看到,銀行機制變化,進一步強化了對企業行為的約束。

以上三方面便構成了當前我國出現融資收縮的大背景。

(二)融資收縮趨勢的形成

首先,在經濟發展出現階段性轉換,投資預期收益不確定、并以下降為主的情況下,企業融資必然傾向于收縮。隨著我國國有企業向現代化企業制度的轉變。企業的預算\"硬約束\"將代替\"軟約束\"。過去,企業投資可以不計成本,經營可以不講效益?,F在企業投資及其生產的盲目性受到抑制。而在轉軌尚未完成的現階段,由于企業還缺少單獨應對市場疲軟的經驗,面對形勢的劇烈變化,有些企業茫然無措,因此必然對投資格外謹慎。

其次,銀行行為商業化會進一步強化其風險意識,抑制其貸款規模的擴張\"沖動\"。一是銀行風險意識增強后其貸款行為將趨于審慎,企業效益沒有普遍提高的情況下會影響銀行融資總量。二是企業信譽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銀行為規避道德風險會減少這類企業的貸款。三是銀行制度建設滯后,要建立既體現約束又體現激勵機制的貸款管理制度,并使之完善也需要時間,這種情況也制約著銀行貸款的增加。

第三,各級政府直接干預銀行和企業經營現象減少,投資決策權向企業轉移,原來由政府運用行政辦法連通的融資渠道逐漸被截斷,而符合市場規則的融資渠道尚未全面形成,加上缺少法律和擔保體系的保證,因此也在客觀上造成了融資收縮的結果。

總之,在微觀經濟機制逐步市場化的情況下,如果經濟不景氣,社會融資就會出現收縮。對于這種現象,如果用市場觀點去分析,就會得出其主流是健康的結論。當然,融資減少必然表現為投資下降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當前,融資收縮過強已給我國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使需求不足加重,也需要加以調整。

我國現代文學精神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萬物平等”思想、佛家的生態思想都蘊含著豐富的生態觀,對我國現代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習和思考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思想,能夠為我國現代生態理論建設作支撐。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天人合一”

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道、佛的生態觀出發,研究分析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思想,針對我國現在出現的公民意識薄弱、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缺乏國際合作等問題,提出相關解決對策,為我國現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路徑。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觀

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凝結了儒家生態思想的基本原則,屬于儒家思想其中的一個基本哲學命題。但是,“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儒家獨創的,它是通過歷代中國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所形成的一種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觀念。

在孔子看來,天是指自然界??鬃釉唬骸疤旌窝栽??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這邊所說的“天”就是指自然界。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天沒有說話,但是它卻主宰著世間的一切,四季照常變化,生物繼續生長。所以說,孔子雖然去除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但是還是認為“天”是具有主宰性的。他還指出“富貴在天”的思想,認為人的貴賤取決于天的“天命論”??鬃诱J為,人和天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聯系,也就是人和自然界是一體的,天地萬物與人不可分割,即“天人合一”。關于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主旨是道德境界的問題,是人的道德達到一種高度后,人與天地合二為一的一種精神感受。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說,他認為天是人格神,天創造了人,因此,天是有意志的,天和人是可以相互感應的。

儒家的“天人合一”,是指萬事萬物的發展和規律,認為人的行為需要符合天地萬物的法則。從這可以看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主體是人即以人為主體,通過更加深入的認識天,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人和自然萬物的和諧與統一。

2. 道家老子的“道生萬物”宇宙生命觀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标P于這句話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一致認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并且,老子認為宇宙萬物是平等的,人和其它的自然萬物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為他們都是由“道”而生。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態倫理思想的核心與根本規律,貫穿在整個理論體系當中?!暗婪ㄗ匀弧笔侵柑?、地、人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相互依賴而存在。天地人的發展離不開自然之道,也就是受自然客觀的制約。我們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為了自己的需要而做對生態有破壞的實踐活動,不能任意妄為,我們應該付諸行動來保護生態平衡。

老子認為“道”是產生萬物的根本原因,對待萬物應當一視同仁。正因為道家“萬物平等”的這種思想,要求我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遵循自然客觀規律。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我們也要體現這種平等的觀念,把人與自然的平等共存作為首要條件,從而改變人們的價值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3. 佛家的生態思想

佛家認為人與自然之間是沒有明確界限的,提出“萬物一體”的主張。佛家認為世界萬物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都是整體的一部分。關于萬物的生命,佛家認為“眾生平等”,世間萬物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要尊重萬物的生命,擁有慈悲之心。

在“萬物平等”的基礎上,佛家還提出了普度眾生的慈悲情懷?!洞笾嵌日摗肪硎f:“諸罪當中,殺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狈鸺业牡谝淮蠼渎删褪恰安粴⑸?,佛家認為人和自然萬物的每一條生命都值得被愛護,要有慈悲之心,要用慈悲精神感化眾人、教導眾人。從而,讓每個人都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得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感悟。佛家的這種慈悲情懷所強調的是對其它生命體的關懷之情,主張善待世間萬物,珍惜每一條生命,所以佛家要求佛徒吃素,也是對每一個動物生命的珍惜。

佛家對保護自然這方面的行動是積極主動的,其“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道德追求,使得人在保護自然時,擁有一種使命感,使得保護自然的行為成為自己的一份責任。

二、“天人合一”思想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和合”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強調“和合”強調和諧。和合文化對我國有很重要的時代意義,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現代生態文明建設。

“天人合一”是“和合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思想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價值,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觀的重要來源?!凹纫G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绷暱倳涍@是在提醒我們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保護環境,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應同時進行。我國強調可持續發展觀,提出高質量發展措施,都與環境問題息息相關。環境破壞是不可逆的,所以在發展時必須高度重視“綠水青山”的作用。習總書記又說:“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闭f明習總書記把生態環境放在了經濟建設前面,強調了任何經濟發展都不能以犧牲大自然為基礎而存在,力求人們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人們生存的根本?!皩幰G水青山”的觀念與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天人合一”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強調了要保護自然的意識。儒家“天人合一”以人為主體,通過人對自然的認識再去保護自然,促進自然的和諧統一。那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這個時期,結合習總書記所說的“寧要綠水青山”的深刻內涵,是不是可以強調“以自然為主”的觀念呢?從自然本身出發,以自然為主體,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共生的境界。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膨脹導致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溫飽問題是首要問題,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時期,談何保護生態環境。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期,為了發展經濟,不斷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促進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的耕地面積也不斷減少。在當今,中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發展還是第一要務,但是,我國現在已經大面積脫貧,生態問題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在經濟大發展的時期,我國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態問題。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而導致的環境問題可以看作是人類經濟活動的結果。自從有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人類就一直在向自然索取,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不斷索取導致了生態系統的循環,從而出現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工業革命后,工業發展給人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但是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例如:工業廢水的不合理排放、工業廢氣對大氣的污染、對原材料的不斷需求等等,這都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和合文化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合”思想承認個體差異性,強調差異中的一致、矛盾中的統一。當然,當代的“和合”思想和傳統的“和合”觀是有區別的,如今我們所強調的“和合”實際是經過“揚棄”后的“新和合”,結合了當今實際情況更具有時代意義。在保護自然的同時,也必須把經濟建設融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各方面的發展,推崇發展和保護的步調相一致?!昂秃衔幕笔俏覀冎袊鴤鹘y文化的精髓,我們要科學學習“和合文化”,將“和合”思想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

三、“萬物平等”觀對增強我國公民生態意識的啟示

我國以農立國,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深入人心。受中國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百姓們大都重視生產發展,而相對忽視了環境保護的問題。這種觀念一直延續到今天,已經在公民們的思想觀念中深根發芽,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這是導致公民生態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數字媒體迅速發展,多種多樣的娛樂搞笑節目深受公民們喜歡,觀看這些節目成為他們休閑的方式,并且逐漸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相比這些娛樂搞笑節目,生態新聞報道缺乏趣味性,并且比較嚴肅,公民們也就不太愿意去關注這類型的節目和新聞,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度明顯很低。其實,生態環境保護標語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在樹木草坪多的地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這句標語隨處可見,但是見多了大家都習慣了,對于這種環境保護的標語看見了也不在意。

對于生態文明思想的內容,公民可能有所了解,但真正了解又付諸行動的少之又少。因此,在理論和思想層面上,要結合公民實際生活情況大力宣傳生態文明保護的重要性,增強生態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價值觀;在實踐上,各地要開展更多深入到群眾中去的實踐活動,從實際中讓公民理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已經實施垃圾分類舉措,但是還沒有全部普及。相關部門一直都是通過報紙或者節目頻道從理論上呼吁公民們保護環境,在實踐上的行動還很有限,致使公民們對垃圾分類等等活動的具體做法還很不了解,這也是一大問題,需要重視起來,開展更多的活動使得公民可以理論聯系實際,更好的樹立生態保護意識。

道家的“萬物平等”思想是從老子開始的,老子認為人也是萬事萬物中的一部分,在道面前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莊子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物無貴賤”的思想。道家的萬物平等觀是基于“道法自然”的,道家超越了人的自我優越感,對以人為中心的思想進行了批判,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佛家也提倡“萬物平等”的觀念,佛家認為“眾生皆平等”,強調慈悲憐憫之心,這對增強公民保護自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有一定意義。

首先,加強公民的生態意識是首要的問題。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應當理論結合實際,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開展有關生態的各種主題活動,呼吁大家參與,讓公民們從實踐中感受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其次,應從青少年抓起,呼吁各大高校創立生態小分隊,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并組織互相交流的活動,從而增強學生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感。最后,生態文明建設應更加普及,應傳達到每一個城市每一個鄉村,由黨員帶頭,黨組織發布宣傳活動,挨家挨戶宣傳,呼吁廣大民眾參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切實加強公眾的生態意識。

道家和佛家的萬物平等觀強調了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和自然也是平等的,人們應該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吸取這種萬物平等觀中優良的部分,并結合實際,切實加強我國公民的生態意識,把理論付諸行動。

四、為全球生態治理提出“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道家的“道生萬物”思想強調物我平等即人與自然的平等關系;佛家的生態思想強調的是眾生平等以及佛家一直堅持的“慈悲為懷”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和自然被認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人離不開自然,沒有自然的存在,人無法生存便也不存在了;自然離不開人,人通過實踐活動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一旦人不存在了,自然界只能是宇宙中的一個“死體”,沒有誰來認識改造它,它也就失去了探索的價值。馬克思認為,自然界是無機的身體,自然界和人彼此依存。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合作,人類之間的關系沒有因為距離而遙遠,人類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的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組成部分。通過戰略定位、戰略部署、法治建設等等,以確保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發展了馬克思的自然觀,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主張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隨著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交往合作越來越密切,生產不斷擴大、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在經濟大發展的時期,如果我們忽略生態環境的問題,那么我們必將受到環境對我們的“懲罰?!苯洕l展固然重要,但生態環境保護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把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這兩方面同時推進,并且我們得意識到世界是一個整體。我們在重視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得注意要有生態合作意識,要有全球生態意識。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萬物平等”思想、和諧思想都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價值,有利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讓全球進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對話。

參考文獻

[1]曲文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

[2]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7.

[3]葉舒憲.從生態人類學看老莊的社會理想[J].海南大學學報(哲)1994,(3).

[4]習近平.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J].求是,2019,(03).

[5]趙梓博.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對生態文明的啟示[J].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2011,(11).

作者簡介:

[1]張宇文,(1997-),女,江蘇蘇州,,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15009,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哲學。

[2]惠樹倩(1998-),女,江蘇蘇州,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基金項目:江蘇省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新項目(KYCX20_2739):馬克思恩格斯居住思想的當代研究價值

(蘇州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我國現代文學精神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當代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廣泛傳播,讓我國在國際文壇樹立了良好形象,在增強國家軟實力方面做出不菲貢獻。通過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與世界各國對話、交流,使中國贏得了尊重與地位。因此,英語世界的中國當代文學翻譯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已成為保障我國強國策略的重要途徑。但是從英語世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亟需改善,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英語世界 中國現當代文學 翻譯

當前我國已經將“走出去”作為傳播文化的重要戰略,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的水平則對文化傳播成果產生重要影響,這一課題目前受到國內外出版界與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以下將對英語世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發展的優化對策。

一、翻譯選材現狀與對策

目前英語世界翻譯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有很多,題材范圍寬廣,但是普遍缺乏系統性,具體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選擇的作品大多受到作家所處學術地位的影響。例如,夏志清在《現代小說史》中表揚了張愛玲的文學作品具有藝術美感,所以張愛玲作品被廣泛關注并大批量翻譯,如《金鎖記》、《色、戒》等均被翻譯為英文版本,知名譯者包括Julie Lovell,Karen Kingsbury等;再有,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對我國山西作家李銳和曹乃謙的作品予以肯定,英國國家大量翻譯他們的作品;其次,英美出版商大多關注我國被貼上“禁書”標簽的作品,忽視了我國文學作品的質量水平。雖然一些作品翻譯成英文,但是沒能體現出文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再有,目前翻譯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以小說和詩歌為主,劇本翻譯較少,究其原因很多外國讀者閱讀中國文學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國社會學著作,而真正關注我國文學的讀者非常少。

解決翻譯選材的問題,應該從改進選題方式著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翻譯選題應該著眼于全球目光,體現當今主流價值觀,如人性、權利、自由、環保、尊嚴等,這些能夠引起全球讀者興趣的話題,更易產生共鳴。通過選擇翻譯作品,體現了我國的獨特文化,也表現了我國融入世界文化的意識,因此選材要體現我國的民族精神、民族氣派。

二、國際市場接受現狀與對策

英語世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的水平將直接影響我國作品在世界的傳播效果,而文學作品的銷量則是最好的反饋。但是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我國文學作品在國外的銷售情況并不理想,尤其是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圖書館中鮮有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分析原因主要為:首先,大多讀者對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的了解較少,對我國的研究有限,缺乏興趣;更有一些西方專家學者對我國的文學作品存有偏見,往往以西方國家的眼光評判其他國家作品,認為我國文學作品的藝術性欠佳,缺乏美感;其次,我國本土作家也應針對作品翻譯的現狀從自身查找原因。過去,我國作家的創作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與制約,始終圍繞“服務與政治”展開,而很多作家根本不懂外語,寫作時過于隨性,沒有從國際發展角度選擇寫作題材,寫作的內容不具備國際化視野,寫作技巧與國際作品需求不相符,作品略顯粗糙。再有,翻譯不精準,缺乏專業的漢英譯人才,也是阻礙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進入世界文學領域的重要原因;即使我國有很多優秀的現當代文學作品,但是無人有能力翻譯,影響了翻譯質量水平,不僅無法還原作品本意,還可能導致外國讀者對我國文學作品產生誤解和負面看法,例如,Eoyang認為一些譯者在翻譯中國現當代文學時類似于基督教中“說方言”的形式:“scholarly glossolalia or academic speaking in tongues”,認為很多時候翻譯并不是以交流為目的,而是單純的直譯。這是由于國外讀者本身對我國的文化、政治、發展等不了解,他們只有通過文學作品認識中國,如果不能如實翻譯作品內容,必將影響我國文學作品的水平。

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走入世界,必須迎合海外讀者的風格,適應國際文學作品的接受環境,這就需要針對國外文學環境、國外讀者需求等進行深入分析。

我國對西方文化的引入與翻譯經過了多年歷史,但是西方國家主動翻譯我國文學作品卻時間較短,由于文化基礎薄弱,導致西方國家的讀者難以接受我國的文學作品。尤其西方國家的普通讀者對我國作品的認知度不足,僅能從淺層次了解我國文化發展,對我國文學作品的接受水平和接受程度偏低;過去,西方國家的作品為了迎合我國讀者需要,將作品中的很多章節刪減、修改,并將小說以章回體的形式表達,便于我國讀者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對外翻譯也要考慮西方讀者實際情況,不能過于貪婪,而是注重作品的質量。鑒于西方國家的讀者對我國作品認識有限,可減少全譯本的數量,適當推出改寫本、節譯本,循序漸進地過渡到全譯本,則更利于國外讀者的接受與認可。另外,我國文學作家也要提高國際發展意識,了解國外的文學研究水平、文學研究方向等,向國外輸送更多專業的漢學家,了解國外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評價情況,加強與國外漢學界的合作,翻譯出更多適合國外讀者的譯本作品。

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入世界文化領域,是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翻譯與對外傳播,應秉持“潤物細無聲”的原則,綜合考慮國際市場的文化傳播傾向與需求,從選材、翻譯、出版等多角度優化,與國際市場對話、交流,尋找適應中國現當代文學全面推廣的渠道,將對我國實現文化傳播目標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駱萍.中國當代文學英譯與出版路徑探索——以畢飛宇《青衣》與《玉米》英譯出版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5,08:118-120.

[2]王建開.走出去戰略與出版意圖的契合:以英譯作品的當代轉向為例[J].上海翻譯,2014,04:1-7.

上一篇:外科優質護理安全文化論文范文下一篇:創業扶持體系自主創業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