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項目任務教學工程機械論文

2022-04-18

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項目任務教學工程機械論文(精選3篇)》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摘要: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和軍隊院校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難以達到基層維修崗位需求和專業技能型士官人才培養的需要。本文結合當前軍隊院校教學改革的趨勢,立足自身專業特點,探索了項目任務式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效果良好,效益明顯。

項目任務教學工程機械論文 篇1:

任務驅動式應用型本科機械制圖CAD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摘 要] 現代工業領域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及科學素養,在傳統的本科機械制圖CAD課程中引入了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以“塊與屬性”這一學習模塊為例,探索從課前網絡自學,到課上教師直觀演示,再到科研項目子任務布置,學生分組認領項目任務,師生互動交流合作完成不同梯級的任務并由學生進行完成情況匯報,最后由教師總結,提煉重點與難點的創新課堂模式。實踐效果證實,在機械制圖CAD課程中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符合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貼近00后大學生的個性與思維,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值得進一步推廣運用。

[關鍵詞] 任務驅動式教學;機械制圖;應用型人才

[基金項目] 南京工程學院高層次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YKJ201901)與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資助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孫夢馨(1989—),男,江蘇常州人,博士,南京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講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精密驅動、機械設計研究;馮 勇(1975—),男,重慶人,博士,南京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先進制造、機械工程研究。

一、引言

近年來,由于國內新興工業領域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高等教育在提升學生專業性的同時,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性、職業性與實踐性。為此,國外諸多院校以培養高學歷的專門型人才為目標,推出了備受好評的雙元制高等教育模式下的應用科技大學“學士”。新的培養模式對學生的理論水平與實操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在完成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具備獨立完成科研或工程項目的能力,在工業產品開發的工程中融入創新思維以及變革意識[1]。近年來,國內院校針對早先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狀態也進行了相關的改革,一方面從源頭上,加強了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從教學內容上,在教學大綱的修訂中引入了更多地以工程應用為導向的課程,在課程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實踐教學環節以及校企聯合工程活動[2,3]。

在傳統課堂中引入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是應用型大學課程改革的主要手段之一。傳統課程作為課程改革的主戰場,是改革成效的試金石[4,5]。本文以我校機械工程領域專業本科機械制圖課程CAD教學模式的探索為例,分析了適應新形勢的教學策略,介紹了運用于CAD課堂中的任務驅動式教學[6]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教學實例。

二、工程教育對機械制圖CAD課程的要求

工程制圖課程是將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的經典工學基礎課程,對照工程教育以及本校機械專業學生畢業需要具備的指標點,并結合課程自身的發展趨勢,該課程在實施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以下能力。

1.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識圖、繪圖的工程實踐能力,并且將工程制圖專業知識應用于實際工程機械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領域解決相關復雜工程問題。

2.能夠將工程機械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復雜問題轉化為工程制圖可以表達的形式,從圖紙中分析得到有效結論。

3.能夠針對工程應用,進行特定需求設計,繪制圖紙,并在圖紙設計中體現創新意識。

4.能夠使用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例如二維三維CAD建模軟件對裝備制造過程進行建模、預測、模擬和優化。

三、00后學生群體特點與相應教學策略

機械制圖CAD課程的學生對象主要是大一學生,他們已經具有了機械制圖的基礎知識,然而對于復雜的工程圖的識別與繪制能力還較為欠缺,機械專業知識薄弱。在開展應用型人才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對新入學的00后學生群體特點有大概的了解。結合課堂實踐教學,總結該學生群體特點主要包括:第一,新生代的學生普遍關注國家大事,具有渴望成功的心態,然而做事時缺乏耐性,缺少嚴謹治學的作風;第二,剛走出高中的學生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感到厭倦,更喜愛進行動手實踐操作性的學習;第三,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本科低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比較差,需要老師進行適時的引導,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比較強。

針對新學情,在機械制圖CAD課程教學中制定了針對性教學策略,可以分為四個層面。

1.從思維層面上,做到因材施教。其含義在于,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具體到課程教學上,可以在課前布置自學測驗,根據測驗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組,選擇有梯度、難度各異的項目任務分配給不同的組別完成。

2.從理念和方法層面上,做到理實結合。其含義在于,在工程教育中,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針對具體工程背景,向學生介紹相應制圖理論知識。具體到實踐課堂上,可以講科研項目分割為易于實施任務教學的工程實踐案例,在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題展開任務驅動式教學。

3.從手段和過程層面上,做到由淺入深。其含義在于,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一些簡單的基本操作入手,循序漸進,逐步啟發學生深入理解掌握進階知識。具體到教學單元上,以CAD中“塊與屬性”一節的教學為例,可以由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圖形引入“塊與屬性”的基本操作方法,通過多個工程實例的講解,加深學生對整節課中的重點難點的理解,掌握塊命令以及屬性編輯的使用方法。

4.從結果層面上,做到融會貫通。其含義在于,在完成基本教學后,啟發學生在熟練掌握課堂知識的基礎上,針對具體的工程案例熟練調用所學知識點。具體到教學形式上,可以通過不同任務布置,組織學生開展分組競賽法,合作與競賽并舉,使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主動的轉化、吸收所學知識,最終達到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應對不同的工程問題的效果。

四、任務驅動式教學具體方法

為了更好地開展實施任務驅動式的教學,在工程教育要求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以及上節四個層面的教學策略的指引下,總結并采用了以下一系列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法。

1.課前自學法。通過微課、雨課堂、藍墨云班課等在線教育平臺在課前提供自學材料,布置自學任務,通過習題的設置來檢測學生對新舊知識的掌握程度。

2.直觀演示法。在課堂上通過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實際例子引入新課(如動漫人物的CAD繪制方法等),直觀的進行知識的講授與操作的演示,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及簡單的操作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任務教學法。從課題組承擔的科研項目中分割部分與CAD制圖相關的子任務,由老師闡述任務背景,明確任務的執行對象,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探討結束后,形成難度梯度不同的子任務,由學生分組領取任務完成。

4.互動式教學法。學生分組認領不同的任務后,合理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在每組學生展示完后,予以適當的點評,提煉該任務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按照每組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以及完成質量進行評分,作為課程的形成性評價內容之一。

五、任務驅動式的教學設計實例

以機械制圖CAD教學中“塊與屬性”一節的內容為例,說明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的具體設計。

1.通過網上課程的自學,掌握“定義圖塊”的方法與步驟,學完后完成網上的課前小測試,題目類型可以包括新知識的選擇題和舊知識的應用題,教師在網上檢查學生習題完成情況,在課上予以講評,并根據題目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

2.提出問題“如果要繪制多個造型類似的動漫人物,逐個繪制既耗時又容易引起錯誤,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币龑W生思考解決辦法,引入CAD中的塊功能,在課堂上演示利用塊進行動漫人物的重復繪制,并加以改變圖形比例/標注等操作,總結塊操作的優點。

3.提出任務。進行比例流量閥的工程圖繪制。首先在課堂上進行比例流量閥的實物展示,大致說明其工作原理以及發展趨勢,接著對現有比例流量閥在局部進行修改,引入創新設計的過程。將整個的繪制任務分割為三個難度梯級不同的子任務:例如:一星任務,運用塊與屬性命令在溢流閥上蓋中添加表面粗糙度符號;二星任務,運用塊與屬性命令在工程圖標題欄中添加可編輯信息;三星任務,運用動態塊命令在零件圖上添加不同類型的粗糙度符號。

由教師解釋每個任務的執行對象以及實質,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分好組的學生分別認領準備解決的任務,合作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隨時關注各組任務進度。

4.各組完成任務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給予評價,并且針對表面粗糙度以及工程圖標題欄的國家標準進行知識的學習與回顧,根據任務完成中的具體操作,提煉塊與屬性的創建、保存、插入、應用、編輯、修改、管理等重點與難點內容,最后總結并布置相關制圖作業,對所學知識進行回憶與鞏固。

整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流程如下圖所示。

六、結語

實踐證明,通過對傳統的機械制圖CAD課堂進行變革,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的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整體教學效果,在推進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基礎操作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在遇到復雜工程問題時探索、設計、分析、求解的能力。在任務的設置上考慮了根據學生能力進行分組,認領適合于自身基礎與素質的梯級任務,做到了因材施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實踐創新精神,為培養符合工程教育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鄭雷,周海,陳青,等.地方工科院校學科建設模式與應用型人才培養[J].大學教育,2018(6):144-146.

[2]雷菊珍.專業認證背景下機械制圖教學方法改進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245-246.

[3]張中偉,吳立輝,朱登潔,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6(24):68-71.

[4]王寅.角色扮演在互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18):186-187.

[5]賈丙輝,馮勇,薛小強.主題探究模式下專業基礎課有效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15,13(16):157-158.

[6]劉紅梅.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法的構建與應用[J].江蘇高教,2016(4):71-73.

作者:孫夢馨 馮勇 鄭璐愷 方錫武

項目任務教學工程機械論文 篇2:

工程機械維修專業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探索

摘  要: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和軍隊院校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難以達到基層維修崗位需求和專業技能型士官人才培養的需要。本文結合當前軍隊院校教學改革的趨勢,立足自身專業特點,探索了項目任務式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效果良好,效益明顯。

關鍵詞: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維修;

隨著先進技術在國防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工程機械的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對維修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培養維修人才的方式應適應崗位需求,對接崗位需要[1]。為此,工程機械維修專業進行了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了以“項目任務式”為核心的維修專業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培養的學員具有“寬基礎、厚理論、強技能、高質量”的特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實施背景

傳統職業教育模式是重在向學員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強調專業知識的科學性與系統性,教學上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但忽視了對學員操作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2];強調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員為中心,教員教什么學員就學什么,忽視了學員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在教學方法上常采用“填鴨式”,教學進度上齊步走。從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來看,突出表現為學員理論學習興趣不高、知識理解不到位、技能掌握不熟練、崗位適應性較差。

而目前基層維修崗位需要的是具備扎實專業技能的維修技術人才,要求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過硬的專業技能。因此,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迫在眉睫。

二、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實際是項目式—任務式兩個層次的實踐教學模式[3]。

任務式教學。以教員為主導,學員為對象,要求學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員指定的任務內容。通過合理地將理論課教學內容融入到實踐操作中,并強調理論的實際應用性,而非純理論的灌輸。

項目式教學。以學員為主體,教員為輔助,在任務式教學的基礎上,綜合前期理論教學內容,3~5個學員為一組,要求學員在相對靈活的任務時間內,在開放的實踐條件下,完成預定的項目目標。實踐項目任務內容和完成形式可由教員或學員自主確定,項目內容一定是與崗位實踐或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最好能夠結合故障維修案例,讓學員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過程帶來的快樂,激發學員進一步學習和創新的意識,也達到了全面培養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綜合能力的目標。

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以教員為主導,學員為主體,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知識有機融合,以具體任務目標為牽引,按照“知識初步認知+知識接受理解+知識實踐運用+能力拓展提升”螺旋漸進的學習規律,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指導學員開展實踐操作,凸顯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作用,引導學員自主探索任務完成方式和方法,最后通過創新評價總結方式,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效提升。

三、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1.課程選取及介紹

工程機械柴油機課程主要學習工程機械柴油機基本構造、工作原理、維護保養和故障排除知識,培養學員使用、維護與維修的能力,對達成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本文以該課程中“氣門間隙調整”為典型課例,探索“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在本專業的創新應用。

2.教學準備

(1)學情分析

“氣門間隙調整”是該課程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維修專業學員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可操作性強,操作難度適中,知識前后聯系,具有鮮明代表性,適合探索“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該部分內容與實裝聯系緊密,與崗位需求對接密切,能夠維持學員的學習的注意力,通過進一步針對學員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進行創新實踐,能夠保持學員學習興趣不流失。

學員在學習該內容之前,通常學習過機械基礎、機械識圖等專業基礎課程,懂得一般的機械原理;學習過柴油機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柴油機基本術語表示和工作循環;學習過配氣機構的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配氣機構的零部件組成和安裝位置,這都為該部分內容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是,學員對氣門間隙可能造成的故障問題、故障機理、調整方法等不甚了解,也是學習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

(2)教學設計

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需要按照“以學員為主體、以教員為主導”指導思想,弱化教材的“教學材料”特征,強化教材及教學資源的“學習資料”功能,按照“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以問題為中心構建工作任務。在學習實踐中,學習并不是漫無目的,而是需要圍繞預先設定的問題進行。這些問題是任務中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其中包含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問題解決過程也就是相應的認知和技能獲取過程。

在本課例中,提取“什么是氣門間隙”“為什么調整氣門間隙”“怎樣調整氣門間隙”3個主要問題牽引教學過程,形成基本教學思路,具體學習氣門間隙認知、配氣相位、氣門間隙調整的知識,培養氣門間隙調整的能力。

(3)活頁教材

活頁教材是基本教材的重要補充,通常以單個任務為單位,以活頁的形式將任務貫穿起來,強調在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基礎上的實踐和應用,培養學員掌握一定理論的基礎上,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適用于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多體現以學員為主體的前提下,加強教材和學員之間深層次互動[4,5]。

本次課圍繞“氣門間隙調整”,按照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以完成任務為目標,以思考問題為引導,以相關課程知識鏈接為支撐,以動畫視頻素材為補充,創新教學方法手段,靈活教學組織形式。

3.教學實施

(1)情境創設

學習情景是工作任務和問題發生的基礎性因素,是任務實施和問題發生的必要條件。結合崗位需要,參考故障案例,創設“裝載機動作無力、排氣冒黑煙、氣門室異響”的故障現象,引發學員思考分析,得出“氣門間隙不正確”的初步結論,明確“氣門間隙調整”的主線任務。

(2)任務分析

圍繞任務目的進行分析,引發“什么是、為什么、怎樣做”的思考,總結得到學習氣門間隙概念、配氣相位、調整方法等知識技能的必然需要,進而明確學習目標。

(3)相關知識學習

教學環節1:根據學員自學能力,結合課程學習需要,提前布置“什么是氣門間隙”的自學任務,引導學員主動學習、自主思考,首先從概念層面認識氣門間隙的基礎知識。

教學環節2:立足教學保障條件,組織學員現場查看氣門間隙位置和大小,實現從理論認知到體會認知的深化提升,解決“什么是氣門間隙”的問題。

教學環節3:引入配氣相位的概念,引導學員思考討論“表示氣門啟閉時刻”的合理方法,得到用曲軸轉角表示“氣門啟閉時刻及持續時間”的基本方式。

教學環節4:引導學員思考“每個工作循環所對應的曲軸轉角大小”,結合實裝柴油機半剖模型,分析得到“進氣提前角、遲閉角,排氣提前角、遲閉角”等概念,認識氣門的實際工作過程,為后續分析氣門調整方法奠定基礎。

教學環節5:結合配氣相位的知識,進一步進行小組討論,提供拓展知識鏈接,分析“氣門間隙過大或過小”對柴油機工作狀況的影響,回顧故障案例,解決“為什么調整氣門間隙”的問題。

(4)任務指導

教員指導說明“氣門間隙調整”的基本原則,講解示范“氣門間隙調整”的常用工具和步驟,幫助學員獲得氣門間隙調整的基本技能,初步解決“怎樣調整氣門間隙”的問題。

(5)任務實施

教學環節1:明確任務工單,利用實裝教學條件,組織學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實施。

教學環節2:小組成員進行思考討論,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氣門間隙調整”的方法,實現理論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學員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創新的能力。有的小組進行逐缸調整,按照1到6缸、先進氣門、后排氣門的順序進行調整,期間多次搖轉曲軸,費時費力;有的小組進行兩遍調整,只搖轉曲軸一次,較快較好完成所有氣門間隙的調整。

(6)評價總結

教學環節1:各小組分享任務實施過程,對照評價標準完成自評和小組互評,自評查找問題,互評查找不足,實現“組內互學互助、組間競爭提高”良好局面。

教學環節2:教員對學員任務實施過程進行評價,對比不同調整方法的優缺點,總結得到氣門間隙的常用調整方法——兩遍法,達到“畫龍點睛”的目的,引導學員實現操作能力的升華,最終解決“怎樣調整氣門間隙”的問題。

四、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的反思

為驗證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對同專業、同年級兩組不同學員(每組8人)進行了試驗驗證。對A組學員授課時采取傳統教學模式,按照“教員講授指導、學員聽講練習”的思路進行授課;對B組學員授課時采取前述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整體授課時間均為90分鐘。

課后,按照統一標準,采取理論測試(15道客觀題,1道主觀題)、技能考核的形式對兩組學員進行針對性考核,具體成績如下表所示。

從成績分析和考核過程來看,B組學員成績要明顯優于A學學員。具體表現為:B組學員對氣門間隙的認識更清晰,對配氣相位的理解更深入,對氣門間隙調整的方法掌握更牢固,對操作步驟的掌握更熟練。

分析原因,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通過課前自學、問題引導、分析討論、實踐驗證,充分調動了學員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增強學員學習過程的參與度,有效加強了學員對知識的實際體會和感悟,形成了有效“情景記憶”。而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員對知識的接受處于被動地位,要求學員通過記憶、理解實現學習,隨著授課過程的推進,學員課堂專注力下降,學習興趣降低,實際體會不深,最終造成教學效益不高。

參考文獻:

[1]. 高職汽修專業“任務導向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J]. 劉建美. 職業技術教育. 2010,31(29):54-57.

[2]. 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探索[J]. 王皖發. 教育科學. 2012(5):92-94.

[3]. 基于項目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 李磊,周宏根. 中國電力教育. 2014(27):69-70.

[4]. 活頁式教材設計及應用探索與實踐[J]. 陳高鋒,付建軍.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0(5):26-27.

[5]. 類型教育視野下職教教材的定位與實現策略[J]. 陸俊杰. 職教論壇. 2019(10):47-51.

作者:劉君

項目任務教學工程機械論文 篇3:

基于企業特色的《零件鉗加工》一體化項目教學實踐

項目工作任務的實施過程是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包含布置任務、分析交流、小組討論、制訂計劃、任務實施、展示報告等教學環節,是德國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不僅僅是讓學生完成一項課堂任務,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怎樣解決問題,并注重整個過程,通過整個項目工作過程,使學生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方法與職業素養、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

企業特色零件鉗加工一體化教學項目工作筆者憑借在2013年參與徐工高級技?!聡┚S英公司技術合作培訓項目的機會,系統學習了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先進職教理念、教學流程、教學方法和課程開發模式,對德國雙元制教學中的項目教學法有切身的體會,通過在德國施維英公司生產車間的學習,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系統思考后并形成下文,供職業教育同行借鑒。

一、教學的組織程序

項目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程需要設置項目,師生通過共同實施這個項目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刹扇》纸M學習、信息交流的形式,在整個教學中,教師的作用發生變化,即由單純講課變為項目實施的指導者,學生則由被動的聽課者轉為項目的實施者。

項目教學按規定流程進行,遵照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個步驟來組織課程教學,體現對不同教學階段及關鍵環節的掌控。

二、教學的組織過程

結合學校實際及培養目標的需要,從企業生產領域和技能教學領域出發,設計提煉出了圍繞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涵蓋一定知識內容與技能的項目課題,下面以“泵車模型的制作”項目為例,來描述說明整個項目教學過程。

1.學情分析

所授課班系工程機械裝配調試與維修班,該班級同學是高中畢業層次的學生,他們對工程機械產品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求知欲望,經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后,年齡和身心更趨成熟,他們具備有一定動作協調能力、形體認識能力,并具備較強的數學計算能力和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優點是學習領悟能力較突出,在學習任務實施過程中只要老師能正確合理的引導,將使學生持續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致,學生已初步具備制圖基礎、基本機械常識等專業知識。

2.教法分析

(1)教學引導。導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情景描述,教學短片展示企業現場工作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并由學生提出本次學習任務,積極思考并舉例,使學生對本課題有充分認識和理解,從而啟發學生對下階段學習的思考。

(2)教學切入。提出項目,供學生決策選擇。教師根據學習任務特點,提出若干項目任務,并將學生分組理解工作任務和要求,積極思考并舉例,提出本組學習項目。

(3)教學難點。項目計劃,學生分小組獨立組織制定。教師提供本次學習任務所需相關資料、信息和與項目相關硬件等,分組后由小組成員查找相關信息、知識及能力需求,充分討論、理解項目任務,制定詳細的項目實施計劃書,教師在本階段引導、巡視、交流、答疑,分組論證,充分討論、理解和做好項目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4)教學重點。項目實施,小組獨立實施操作。教師巡視、觀察、記錄,小組每人都參與全過程并做好全過程信息的搜集和記錄。

(5)教學實效。評估,學生與教師共同評價。問卷、總結,小組記錄整理、討論、互評,代表示范,自我評價,教師通過點評、問卷和總結等方式對本項目教學做。

(6)教學方法,包括激勵法、引導文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演示PPT、教學短片、實際操作訓練等。

(7)教學特點是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精神和獨立決策能力。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起引導、協助和學習過程中相關的服務工作。

3.教學過程

(1)導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情景描述,教學短片、PPT展示企業工作現場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并由學生提出本次學習任務,積極思考并舉例,使學生對本課題有充分認識和理解,從而啟發學生對下階段學習的思考。

(2)提出項目,供學生決策選擇。教師根據學習任務特點,提出若干項目任務,并將學生分組理解工作任務和要求,積極思考并舉例,提出本組學習項目。

(3)項目計劃,學生分小組獨立組織制定。教師提供本次學習任務所需相關資料、信息和與項目相關硬件等,分組由小組成員查找相關信息、知識及能力需求,充分討論、理解項目任務,制定詳細的項目實施計劃書,教師在本階段引導、巡視、交流、答疑,分組論證,充分討論、理解和做好項目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4)項目實施,小組獨立實施操作。教師示范、巡視、觀察、記錄;泵車的結構原理、鉗工技能操作要領;相互做好全過程信息的搜集和記錄,并歸類整理記錄信息;強化安全操作、文明生產、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能力的培養;構建獨立工作、決策以及團隊意識等的綜合能力。

(5)評估,學生與教師共同評價。課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結果性相結合、單項考核和綜合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三、教學的總結反思

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具體歸納為以下以點:

1.使學生真正感覺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學與企業產品實際的有機結合,將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

2.使學生學會了怎樣學習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能的方法,學會了學習,體驗了知識技能的“邊學邊用,活學活用”的價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步形成,學會了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做中學,學中做,邊做邊學。

3.使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讓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培養了學生協作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初步形成了團隊意識。

4.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分析取舍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5.鞏固拓展了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完成專業任務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6.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協作精神,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社會能力及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

通過實施項目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能更好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也培養了社會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1\]宋軍民.零件鉗加工.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9(1).

\[2\]徐洪義.裝配鉗工.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1(1).

作者:蔣煒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城市公用事業運作轉變論文下一篇:質量評價水利水電工程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