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護理學業畢業論文范文

2023-03-20

護理學業畢業論文范文第1篇

文獻標識碼:A

初中學業水平測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最后一次考試,也是高中階段選拔的重要依據。在復習過程中,由于思想品德課內容繁雜、復習量大,使許多同學甚感棘手。因此,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與備考策略,使思想品德課的復習依“法”進行,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思想品德課的復習呢?我從以下方面淺析這個問題。

一、明確目標,培養興趣

要想學生在學業水平測試中考出好成績,抓好復習工作尤為重要。而要搞好思想品德課復習工作,就必須做到復習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無序性,首先必須明確思想品德課的學業水平測試評價標準、評價內容。思想品德的學業水平測試評價內容不僅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更關注學生的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真正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其次,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思想品德知識,有利于我們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有利于我們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我們的健康成長和未來人生的發展。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做到自主學習、學會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搞好思想品德課的復習。

二、依據課標,把握教材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犊荚囌f明》是當地制定的、命題時必須遵循的考試文件。所以,教師在復習備考時,必須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了解考試的要求,明確考試的內容。在教學和復習時做到不超綱,不越位,界定清楚每個知識點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讓教學和復習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尤其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細致分析,讀懂弄清每一句話的含義和所透露的信息。我們都知道,學業水平測試題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因此,我們在復習時要按照《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準確把握教材內容,既不降低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也不隨便提高要求,在理論聯系實際和運用分析上下功夫。

三、夯實基礎,構建體系

基礎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學業水平考試突出能力的考查,但必須以扎實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作為鋪墊。近幾年的試題中,最能體現課程改革方向命題趨勢的開放性試題,答案也都幾乎源于教材的知識點(基本概念、原理),通過課外熱點問題考查對課本知識的遷移、靈活運用能力,即考查運用所學概念、原理、觀點和生活經驗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思想品德從七年級到九年級教材的復習要全面、系統,復習前要對所有的知識點要認真梳理,構建整體知識結構,使學生弄清各知識點的含義及相互關系,并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分類、比較、歸納、綜合,形成知識體系,做到全面系統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夯實基礎,這是搞好復習的前提。也就是要求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事實。目的是通過復習,能夠對思想品德課的所有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書。最起碼要通曉教材,搞清各課的課題,全面復習,理清知識脈絡,并能從整體上把握每一課的內容。其次,要科學、準確地把握每一個知識點,少背多思,注重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特別是《考試說明》要求理解和運用的內容,往往是命題人設計主觀試題的依據。再次,要融會貫通,構筑體系。對照《考試說明》要求,既要抓住貫穿教材的線索并依據其內在聯系概括、歸納、總結、綜合,使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系統化,網絡化;又要注重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搜索教材是與之相關的內容串聯在一起,由一個點向周圍發散開來,打破教材原有的秩序,形成新的知識體系。這樣,在具體運用的環境下,就能做到對想用的知識“信手拈來”,快速而又準確。

四、專題突破,關注熱點

在復習過程中,經過對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的研究和回歸教材后,我們可以做以下工作。根據課程標準和試卷的內容結構及比例,以專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復習,例如以:認識自我;自尊自強;學法用法;交往與溝通;權利與義務;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承擔社會責任;法律與秩序;認識國情,愛我中華;時政熱點等專題。先進行考點歸納、并回歸教材,使知識點更加條理化,更加全面,更加精煉。在此基礎上設計相應的有針對性的過關例題,強化訓練,重點突破。這一階段要對主干知識進行梳理串聯構成科學、系統的知識網絡,構成樹狀的知識結構。以某一知識為主干,把相關知識進行匯總,打破教材次序,圍繞時政熱點,得出一定范圍內綜合的考試問題,以及相關的解題方法與技巧。這是在前期的基礎之上,再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的一個過程。復習中要關注社會“熱點”、學會用教材知識去透析社會現象。緊密結合時事與社會熱點話題,緊扣時代脈搏,與時俱進,是思想品德學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想品德學業水平命題的一大特點。

五、模擬訓練,掌握技巧

考前模擬訓練最大意義在于找出自己復習的漏洞,以便補救。模擬考試在形式和題量上接近學業水平考試,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前一段復習內容的檢測,通過模擬考試,學生在學習中的弱點和不足以及自己復習的漏洞清楚地表現出來,從而得到及時補救。同時同學們可以繼續把錯題整理出來,經常翻翻看看,從而有效地防止“一錯再錯”的現象。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每一次模擬考試,來培養學生應對學業水平考試的技能,適應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比如,答題時,首先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其次,應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盡量做到不漏題、不看錯題、不審錯題。最后,提高組織答案的能力。培養學生恰當地使用思想品德術語,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地予以表達。為此在平時訓練中應注意提高書寫速度和書寫工整,表達要有層次性,要有邏輯性等等。當然模擬考試還可以訓練答題時間和速度,鍛煉同學的考試心理,訓練學生快速進入考試狀態。認真考試,就能鍛煉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緩解對學業水平考試的神秘感,做到把模擬考試等同于學業水平考試,視學業水平考試如同模擬考試。

(責任編輯 文思)

護理學業畢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利用“2017年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與就業調查”中的工科專業畢業生數據,測量發現約有18%的被調查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利用Logit模型對影響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各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工科畢業生的課程性學習參與程度越高,自主性學習參與程度越高,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就會顯著下降;畢業實習與專業的關聯度越緊密,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越低;而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師的教學行為等因素均未對專業技能不足產生顯著的影響效果;對口就業的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顯著較低。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的探討證實,專業層面的校企合作項目可以有效降低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發生率。建議重點加強學生的學業考核評估力度,實施產學深度融合,強化本科生畢業實習、工作與所學專業的對口性。

關鍵詞:地方高校;工科畢業生;技能不足;教育質量

一、 問題的提出

我國正處于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創新驅動發展和“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些都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但目前,我國的高技術人才還存在較大缺口[1],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也屢見報端。2019年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要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工科作為以基礎科學結合生產實踐發展起來的學科,強調學生的知識應用和實踐性。工科教育可以為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工業化強國目標提供重要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

當下,我國工科教育培養的畢業生其技能狀況如何,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的生產發展需要?如果存在技能不足,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本文將利用2017年我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與就業調查”中的工科學生數據,測量地方本科院校中的工科專業學生技能不足的發生率,并從個人/家庭特征、工作特征和大學教育質量三方面入手來探討其影響因素,尤其聚焦于學校人才培養的典型環節對畢業生發生技能錯配的影響作用。對上述問題的探討無論是對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變革、響應國家“新工科建設”戰略,還是建設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滿足企業行業的發展需要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文獻回顧

工作錯配是勞動力市場長期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20世紀70年代起受到學界廣泛關注。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視域逐漸從其中的教育錯配問題轉向更能反映個人實際能力、指標測量更加合理的技能錯配研究。[2]技能錯配從縱向維度來看,可分為“技能過度”和“技能不足”兩種情形。后者是本文關注的研究對象。技能不足,主要是指勞動者具備的實際技能低于工作要求的水平。[3]

技能不足的測量方法主要有自我報告、數學統計和直接測量三類。其中,自我報告法采用受訪者對其在工作中的技能使用情況進行主觀評價的方法來測量。該方法簡單易行,調查成本較低,是學者們普遍使用的方法。[4]在使用自我報告法所做的研究中,歐洲職業培訓發展中心的一項關于技能與工作的調查,測量了2014年歐洲28個國家的勞動力技能錯配水平。結果顯示,28國勞動力技能不足平均發生率為23.2%;該報告還計算了應屆畢業生的技能不足水平,發現各專業領域平均技能不足發生率約為24%,工科專業(工程和計算機技術)在22%-25%之間。[5]

盡管國外關于技能錯配的大規模調查與實證研究正在興起,但其研究主要聚焦于技能過度問題,對技能不足的關注較少。國內關于技能不足的研究則剛剛起步,實證研究成果較少。梳理技能不足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發現:(1)在勞動者個體和家庭特征方面,有研究指出男性技能不足的現象高于女性[6][7],不過也有報告得出相反結論[8]。在前期的研究中,有學者用教育不足作為技能不足的代理變量,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性別、父母受教育情況和個體學業成績對錯配并沒有顯著影響,而家庭收入則對教育不足有正向影響。[9](2)在工作特征方面,技能不足更容易發生在高技能需求的工作中。有研究顯示,高科技企業發生技能不足的概率更高。[10]相比于簽訂長期合同的勞動者而言,簽訂短期工作合同的勞動者由于經常更換工作,在技能積累方面處于劣勢,因此簽訂長期工作合同的勞動者發生技能不足的比例低于后者。[11]此外,于洪霞對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的研究發現,不對口就業對教育錯配有正向影響效果,對口就業情況越差,發生教育不足的可能性越大。[12]而且在職業流動過程中發生行業領域轉變的勞動者更容易發生技能不足。[13](3)在教育因素方面,個體接受的高等教育質量會影響其技能水平,進而影響勞動者技能錯配。 [14]從教育系統層面來看,教育質量越高,勞動者技能匹配的比例越高。[15]高等教育系統與技術實踐的導向性越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越緊密,勞動者發生技能錯配的可能性越低 [16],反之,則更容易發生技能錯配[17]。

總之,目前國內外關于技能不足的實證研究數量較少,對其中影響技能不足發生因素的分析尚不夠深入、全面,尤其在技能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學校教育的研究上,仍然將其視為一個“黑箱”,無法甄別出具體的教育生產的各環節對技能不足發生的影響作用。

關于我國工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當下學者們在闡釋新工科建設的理念時強調較多的是,學校辦學應服務產業發展需求,突出教育教學的實踐導向[18];教育教學改革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動作用[19]。同時,有學者基于過程要素模型提出了師資隊伍、課程和教學設備設施等新工科專業建設質量的評價指標。[20]結合我國工科教育人才培養的相關討論,本文擬利用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工科畢業生數據,將工科教育質量分為學生的學習參與、實踐類課程、教師教學行為和實習安排等關鍵的過程性指標,來重點探討工科教育的人才培養過程對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影響,以期對現有的技能不足理論和工科教育人才培養改革有所增益。

三、 數據與方法

(一)數據與變量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來自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與就業調查”課題組的實地調查。該課題于2017年6月底調查了全國覆蓋不同地區的41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四畢業生,在每所院校內抽取應用型較強的學科專業進行整群抽樣,得到4410份有效的、已確定工作去向的總畢業生問卷。本文以其中的工科專業學生問卷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包括計算機、電子信息、機械和電氣等專業類的學生問卷2656份。

因變量方面,調查問卷利用主觀自我報告法測量了畢業生的技能不足問題。具體而言,筆者將調查中“我的專業技術能力與實操能力滿足當前企業需求”中回答為“很不同意”和“較不同意”的樣本定義為“專業技能不足”者,回答為“較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樣本定義為“專業技能適切”者。需要注意的是,題項測量的是畢業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實操能力的不足與匹配問題,因此本研究將技能不足限定為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問題。

自變量方面,本文重點關注工科畢業生所接受的大學教育質量?;谇拔牡奈墨I研究,此處主要選取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以及在課程、教學和畢業實習等環節上體現出工科教育的應用性與實踐性的若干指標來測量(具體測量題項見表1)。具體而言,一方面,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行為的自我評價指標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得到了包括課程學習參與(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數為086)和自主性學習參與(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數為073)兩個公因子。另一方面,基于過程要素模型,分別聚合學生對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師教學行為和畢業實習的自我評價指標,得到了衡量工科教學過程質量的三類指標①:一是工科學生所接受的實踐類課程的“量”和“質”,分別用該類課程在總課程所占比重和課程的應用實踐性來衡量;二是專業課任課教師的引導互動型教學水平和實驗實訓課程的教學條件;三是畢業生實習與其專業的對口性。

其他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家庭基本信息和工作特征變量。個人/家庭信息包括畢業生的性別、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經標準化后可比較的高考分數、母親的受教育年限和家庭年收入;工作特征包括工作單位性質、合同期限、工作單位所在城市等級以及是否對口就業。以上指標的具體含義見表1。

(二)研究方法和模型

本文使用Logit模型來分析影響工科畢業生發生技能不足的因素,重點探討大學教育質量因素對技能不足發生率的影響,具體模型如下:

其中,因變量Pi代表畢業生是否發生技能不足;自變量IND代表個人特征,包括男性、學生干部、高考分數、母親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等特征;變量JOB代表單位性質、合同期限、對口就業和就業地區等特征;變量HE代表畢業生所接受的本科教育質量,包括課程性學習參與、自主性學習參與、實訓實習學分占比、課程的應用實踐性、引導互動型教學水平、實踐教學條件和實習對口性等因素。參數b、c和d分別反映了各因素對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影響程度。

四、 實證結果

(一)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

首先,比較工科畢業生與其他學科專業類畢業生的技能錯配發生率可知(表2),被調查的2656名已簽約的工科畢業生其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是18.07%,略高于理科畢業生,遠遠高于人文藝術類畢業生。

其次,對工科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作進一步統計描述,將樣本按照本科專業目錄粗略分為三類,同時按照其院校的辦學體制劃分不同的組別,得到表3結果??芍?,(1)不同的工科專業的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差異很小,可看作一致。計算機/電子信息類的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為181%,是最高的;土木類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最低,為1805%。因此,下文可以把這三個專業類的樣本視作一個整體進行回歸分析。(2)不同辦學體制的院校之間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差異較小。省屬本科院校的工科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最高,為1865%;民辦高校次之;最低的是市屬本科高校,為1705%,低于省屬高校不到兩個百分點。

(二)專業技能不足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模型(1),對影響工科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因素進行Logit回歸,具體系數值見表4中的(a)列和(b)列?;貧w結果發現,模型的準R2為0121,LR統計量為12232,對應的P值為000,整個方程系數的聯合顯著性很高。該Logit模型準確預測的比例為8335%,模型設定較好。

可知,在大學教育質量方面,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畢業生在讀期間的課程性學習參與程度每增加一個標準差,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幾率比會顯著降低171%;畢業生的自主性學習參與程度每增加一個標準差,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幾率比會顯著降低471%。也即,學生個人在專業課程方面越努力,越主動積極開展自主性學習,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將顯著降低,尤其是后者的影響作用更強。而實習實訓學分占比、課程的應用實踐性、引導互動型教學水平和實踐教學條件等因素對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沒有顯著影響。也就是說,接受了不同的實踐課程安排和不同的教學水平的畢業生,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沒有顯著差異。此外,畢業生的實習工作與所學專業的對口性每增加一個單位,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幾率比會顯著下降59.9%。

在個人及家庭特征方面,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家庭總收入較高的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要顯著低于家庭總收入較低的畢業生,更具體地,家庭總收入每增加一萬元,工科畢業生發展專業技能不足的幾率比會顯著降低36%??梢哉f,經濟上處于優勢地位的家庭的本科工科畢業生,相比于那些經濟上處于劣勢地位的家庭的畢業生而言,其所掌握的專業應用技術和實操能力更能滿足企業的需要。而性別、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畢業生的高考分數和母親的受教育程度則對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沒有顯著影響。

在工作特征方面,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對口就業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幾率比約是非對口就業畢業生的0.5倍,也即后者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幾率比是前者的2倍,非對口就業的畢業生更容易發生技能不足。不難發現,對本科學歷的工科畢業生而言,非對口就業、所學非所用,是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重要因素。而其他諸如工作單位性質、工作合同年限和工作所在城市的等級等因素對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沒有顯著影響。

本文分別采用三種方法對上述模型(1)的Logit回歸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首先,使用穩健性標準誤進行Logit估計(結果見表4中的列c)。結果發現,列(c)的穩健標準誤與列(a)中的普通標準誤非常接近,可知模型設定較好。其次,變換解釋變量來估計模型。以刪去課程性學習參與變量為例,所得估計結果列(d)與全模型列(a)的估計結果一致。但前者的模型擬合優度下降,準確預測的比例下降,且AIC和BIC值均高出全模型??芍?,列(a)的全模型的解釋力度更強,設定更好。對于其他教育質量的自變量做同樣檢驗,得到了相似的結果(限于篇幅,省略)。最后,采用二層Logit模型估計,得到了一致結論??紤]到課程、教師教學和實習安排相關的變量是專業層面的特征,采用二層Logit模型進行估計,結果見列(d),這與列(a)的估計結果是一致的。綜上可知,上文對工科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影響因素分析是穩定、可靠的。

(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的影響

前文發現,實踐類課程的設置、引導互動型教學水平與實訓教學條件等辦學水平指標對畢業生專業技能發生率無顯著影響。為何會出現這一結果?這可能部分是由當前工科教育改革的不徹底或執行不到位所導致的。王武東等人的調研發現,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的新工科建設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密切性不夠,“新瓶裝舊酒”,產學合作深度不夠。[21]為進一步驗證該結論,筆者選取了被調研院校是否進入應用型本科轉型試點高校(以下簡稱“轉型試點院?!保?、是否入選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產教融合院?!保┖蛯W生所在專業是否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項目(以下簡稱“校企合作項目”)等指標,替代課程和教學等指標代入模型(1),得到Logistic回歸結果見表5。

模型(a)和(b)的回歸結果表明,控制了個人/家庭信息和工作特征之后,被調查院校是否入選轉型試點院校和產教融合院校對畢業生的技能不足均無顯著影響??赡艿脑蛴袃牲c,一是院校層面所獲得的國家財政專項項目并未惠及、覆蓋到被調查的工科專業建設中;二是由于缺乏組織和制度的保障,自上而下的項目建設難以激發學校內在的改革動力[22][23],課程與教學水平的提高并未內化為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這進一步驗證了表4中的結論。

模型(c)結果表明,所在專業有校企合作項目的畢業生相比于無校企合作項目的畢業生,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幾率比下降了31.1%。這說明,與勞動力市場聯系緊密的工科教育,有效地彌補了單純學校教育的不足,促進了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滿足了企業實際工作所需。此外,在各模型中,自主性學習參與對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均呈現明顯的負向影響,也即自主性學習參與程度越高,其發生技能不足的概率越低,與前文結論一致。

五、結論與啟示

總之,對2017年全國本科院校的工科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工科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為18.07%,即接近兩成左右的工科畢業生接受本科教育訓練后,所掌握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實操能力無法滿足企業的工作需要。工科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發生率略高于理科和人文藝術等專業畢業生;不同的工科專業大類之間、不同辦學體制的院校之間畢業生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差異較小,結果相對穩定。

對專業技能不足影響因素的回歸結果表明,首先,在本文重點關注的本科教育質量方面,學生個人的課程性學習參與和自主性學習參與都對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有顯著的負向作用,尤其是自主性學習參與的影響效應更強。而專業課程的應用實踐傾向、實踐類課程的占比、學校的實踐教學條件和專任教師采用引導互動式的教學行為均未對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產生顯著的影響效用。此外,畢業生實習工作與專業的關聯度越緊密,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明顯越低。其次,在個人/家庭特征方面,畢業生發生專業技能不足,更多是受到家庭經濟收入的影響。在工作特征方面,對于初入職的畢業生而言,對口就業的畢業生,其發生專業技能不足的概率顯著降低。

為進一步驗證,分析了應用型本科轉型試點院校和產教融合院校等項目的影響,發現這兩種有代表性的財政專項對工科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不存在顯著的影響。也即,公共財政資金支持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盡管提高了受資助院校的辦學條件與辦學水平,但課程設置和教學行為等辦學資源的提升所產生的效益,并未傳遞到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工作崗位的適切性上。這種辦學水平提升與學生專業技能發展之間的斷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財政專項項目在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的局限性,即難以激發院校的內在改革動力,以緊跟并服務于行業企業的實際技能需求。另外,專業層面的校企合作項目可以有效地降低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足的發生率。再次證實,與勞動力市場緊密聯系,是我國工科教育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關鍵因素。

針對上述發現,筆者建議如下:一是,應充分重視大學生的學習投入對其專業技能成長的能動作用。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近年來,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聚焦于改善本科院校辦學條件和提升專業建設的改革舉措,并開始重視對學生學業的考核和評估。但是,相比國外高校,我國本科教育的學業考評總體上過于寬松,“寬進寬出”,亟需改革。需要強調的是,本文的研究樣本來自地方本科院校的畢業生,與央屬高校為代表的精英高校在學生素質和教育質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規模上,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部分,因此,這一大學生群體的學習投入問題尤其需要重視。針對學生學習投入的積極效用,應一方面加強本科學生學業質量要求,制定一套基于學習過程的系統的考核淘汰制度,強化學位畢業考核、嚴格把關;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學業輔導和講座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盡快樹立人生理想,充分激發、調動學生的個人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內驅力,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增長才干。

二是,高等工科學生培養應立足于“新工科建設”,實行產學深度融合,緊密聯系勞動力市場,滿足經濟發展需要。一方面,利用已有的各類項目工程建設平臺,汲取政府和行業協會等多方資源,以滿足行業企業的實際技能需要為育人導向,轉變思路,深入開展育人模式改革,并將項目建設成果在校內其他工學專業上推廣、復制,擴大受益面。另一方面,探索符合各校實際情況的產學合作模式,積極鼓勵企業的參與。當前,新工科建設中存在著產學合作組織和制度保障不足、社會和企業資源引入機制不明確等問題。[24]為此,有必要加強產學合作的組織和制度建設,設立產學合作制度改革試點區,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科研技術成果的應用轉化機制,調動企業和學校雙方深度參與的積極性。

三是,學校應重視工科學生畢業實習工作,加強畢業生對口就業引導。一方面,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來保障學生實習的合理權益,確保實習內容與專業緊密相關,提高學生的畢業實習收益;另一方面,加強學校就業指導服務,充分提供對口行業的就業信息,引導學生對口就業,以降低非對口就業對個人專業技能發展的負面影響。

注釋

①本研究對專業類層面如課程設置、教師教學行為和實習安排等情況的調查是基于學生個體的評價,因此通過Rwg和ICC檢驗后,把學生個體層面的數據聚合取均值,得到各專業類層面數據。

參考文獻:

[1]李心萍.新職業人才市場搶手.[EB/OL].(2019-06-23)[2020-03-09].http://www.gov.cn/xinwen/ 2019-06/23/content 5402489.htm.

[2]Badillo‐Amador ,Lourdes ,Vila L E .Education and Skill Mismatches:Wage and Job Satisfaction Consequ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13,34(5):416-428.

[3]Quintini G.Over-qualified or Under-skilled:A Review of Existing Literature,OECD Social,Employment and Migration[M]//Working Papers No.121.OECD Publishing,2011.

[4]McGuinness S,Wooden M.Overskilling,Job Insecurity,and Career Mobility[J].Industrial Relations:A Journ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2009,48(2):265-286.

[5][11]Cedefop.Insights into Skill Shortages and Skill Mismatch:Learning from Cedefop’s European Skills and Jobs Survey.Luxembourg:Publications Office[R].Cedefop Reference Series,2018:106.

[6]Yin Z Z K Y.Over-and Underskilling in the Malaysian Labour Market:Evidence from the 2003-2012 Labour Force Survey (LF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2016,6(11):2222-6990.

[7]Falter J M.Mismatch and Skill Utilization: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DB/OL].(2009-04-09)[2020-03-10].https://ssrn.com/abstract=993358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993358.

[8]Livanos I,Núez I.Rethinking Under-Skilling in Europe [M]//Skill Mismatch in Labor Markets.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2017:279-304.

[9][12]于洪霞.高校畢業生工作與學歷匹配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0(4):1-5.

[10]Haskel J,Martin C.Technology,Wages,and Skill Shortages:Evidence from UK Micro Data[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1,53(4):642-658.

[13]Cedefop.Skills,Qualifications and Jobs in the EU:the Making of a Perfect Match? Evidence from Cedefop’s European Skills and Jobs Survey Luxembourg:Publications Office[R].Cedefop Reference Series,2015:103.

[14]Kostas Mavromaras,Peter Sloane,Zhang Wei.The Scarring Effectsof Unemployment,Low Pay and Skills Under-utilization in Australia Compared[J].Applied Economics,2015,47(23):2413-2429.

[15]Dickerson A,Green F,Henseke G,Mane F.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Skill Underutilization[R].Cedefop & IZA,2015.

[16]Flisi S,Goglio V,Meroni E,et al.Occupational Mismatch in Europe:Understanding Overeducation and Overskilling for Policy Making[R].JRC Science and Policy Report,Luxembourg:Publication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4.

[17]Desjardins R,Thorn W,Schleicher A,et al.OECD Skills Outlook 2013:First Results from the Survey of Adult Skills[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13,30(7):1144-1168.

[18]吳愛華,楊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設引領高等教育創新變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

[19]李家俊.以新工科教育引領高等教育“質量革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6-11.

[20]劉衛東,熊楊,張丹平.基于過程要素模型的新工科專業建設質量分析與評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34-40.

[21][22][24]王武東,李小文,夏建國.工程教育改革發展和新工科建設的若干問題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52-55.

[23]郭建如,周志光.高職示范校的組織學習、組織防衛與糾錯能力——基于高職示范校C校的案例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55-65.

(責任編輯鐘嘉儀)

護理學業畢業論文范文第3篇

(漳州第二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企業用人需求的改變,職業教育以“寬進寬出”模式培養出的畢業生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所學專業相應的工作崗位。在這種背景下,建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對于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進行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將進一步發展教育評價理論及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應用。同時,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能夠有效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構建原則 構建策略

當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和工業化轉型時期,需要大量的對技能要求不高的服務型勞動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帶來《關于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助力扶貧攻堅的提案》,使得職業教育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但我們應當看到,職業教育仍然是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特別是職業教育的質量問題,已成為廣大老百姓比較關心的話題?;诖?,我們開展了《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研究》的課題研究。經過近兩年的研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筆者就結合課題研究的相關成果來談談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一、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含義

所謂評價,就是對某事物的價值作出評判。教育質量評價,是指根據相關標準,專門針對教育活動滿足社會與個體需求的水平做出評判的活動。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普通教育的質量評價是有所區別的,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兩方面:

(一)教育目標——培養順應市場需求的人才

所謂職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以培養職業技能為目的的一種教育形式,所以職業教育以培養順應市場需求的人才為教育目標,具有明確的職業性,這與普通教育是有著明顯區別的。職業教育的專業方向是根據企業需求的職業崗位設置的,培養出的學生經過短暫培訓就能直接走上工作崗位,而且對相應崗位的業務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說,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夠勝任職業崗位的人才。

(二)教育方式——強調應用性和理論性的結合

對于普通教育,一般注重理論性。比如,某些本科畢業生的專業理論學得很好,但是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還是一個學徒,工作方面的很多東西需要向師傅們學習。而對于職業教育,其培養出的學生走上崗位以后,幾乎不需要經過“實習”這一關,就能干好工作,因為職業教育強調應用性和理論性的結合。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就包含相應崗位所需要的理論和技術,他們畢業后能將所學的理論和技術運用到相應的職業崗位中,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職業教育應該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質量評價體系。

二、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現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內容包含很多方面,如教師的教學評價、學生的學業評價、專業與課程評價等。為了便于分析與歸納,現將職業教育質量的評價分為如下三類:學生評價、學校評價與社會評價。

(一)學生評價

學生評價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外顯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對自己的就業滿意度、職業能力等所作出的評判。學生的外顯評價,是指來自于企業用人單位對學生所表現出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等方面所作出的評判。學生是開展職業教育活動的主體,職業教育質量如何,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學生能否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所以,學生評價可以算是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忽視學生評價在職業教育質量評價中的重要地位,是當前職業學校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指標,往往得不到重視。

(二)學校評價

學校評價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專業與課程評價、教員教學評價、學生學業評價、學生就業評價等多個方面。職業學校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以其專業與課程設置應以企業需求為依據,以保障培養出的人才滿足相應的職業崗位的要求。

但是,某些職業學校的專業與課程評價和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沒有完全對接,缺乏系統的評價組織與科學的剖析、處置信息的方法。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操作能力的量化有一定的難度,職業學校就因難而退,常常以傳統的“筆試”代替“操作、演示評價”,缺乏比較科學系統的評價措施。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下,學生的主動性難以發揮,達不到有效地、多角度地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目的。另一方面,職業學校的管理沒有達到精細化的程度,對不同專業崗位的教師,沒有制定專門的評價標準,更談不上對專業職業崗位特殊要求的質量評價體系。目前,各職業學校對理論性教學的質量缺乏嚴格的要求。

(三)社會評價

社會評價主要是指獨立于職業學校之外的較為公平的第三方所進行的評價。職業教育的社會評價主要由如下三方組成:①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的企業;②職業學校所在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③與職業學校無利害關系的社會中介機構。由于企業希望通過評價改善畢業生的技能,教育主管部門希望通過評價達到對職業學校宏觀管理的目的,社會中介機構希望通過評價提高自己的社會聲譽,因此職業教育質量的社會評價還算是比較客觀公正的。

但是,某些職業學校在對用人單位做出的評價反饋方面,還存在不足。一方面,某些職業學校對用人單位的評價信息不重視,不主動積極地了解評價信息。另一方面,某些職業學校沒有針對評價反饋信息制訂相應的處理或改進計劃。某些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評價存在問題,一方面,某些教育主管部門缺乏必要的、多元的監視與評價機制,對職業學校教育質量的評價,滯后于現代科技、信息技術。例如,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考試成績作為對職業學校教育質量評價的主要依據,而學生職業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等卻不作為教育質量評價的重點內容。另一方面,某些教育主管部門對職業學校教師的評價參照學歷、職稱等標準,忽視對教師職業技能的評價。

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關系到職業學校的專業規劃、人才培養目標、教育教學管理等諸多方面,所以在構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堅持開放性與教育性統一、客觀性與科學性統一、導向性與激勵性統一、主體性與多元性統一、可操作性與實效性統一等原則。具體內容如下:

(一)開放性與教育性統一

職業學校通過“教育”這一形式培養出的畢業生,最終是要走進企業、走上工作崗位的,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要接受企業與社會的考驗,所以職業教育是一種開放的社會化教育,對其教育質量評價應當堅持開放性與教育性統一的原則。通過社會評價的信息反饋,職業學校了解到當前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如何培養才能達到企業的用人要求,從而為職業學校建立和改進當前的專業課程體系、制訂以“提高技能”為目標的教學計劃提供可靠的現實依據,使職業學校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客觀性與科學性統一

既然是對職業教育質量進行評價,那么就要力爭讓評價更客觀。因為不同職業學校的教師、學生、設施設備、管理水平等都不盡相同,所以在評價過程中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進行教學質量評價。如此,就要在評價透明的基礎上采取多層面評價,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同時,在建立職業學校評價體系時,要根據教育的發展規律和當前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制定評價指標,以職業學校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幅度”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實現客觀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三)導向性與激勵性統一

對職業學校教育質量進行評價,其最終目的是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同時促進職業學校改進專業課程設置,調整教育方向。所以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具有導向性和激勵性作用。通過教育質量評價,職業學校立足長遠,制訂較高標準的長遠發展規劃,努力提高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對企業而言,要激勵他們為職業學校培養高質量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對于家長,要激勵他們配合職業學校共同管理教育好學生,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出努力。對于教師,激勵他們結合崗位需求來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授課能力與水平。

(四)主體性與多元性統一

雖然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對象是一所職業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但是其評價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所以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評價主體的作用。一方面要把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核心,定位于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崗位適應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要通過對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看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程度。同時,一所職業學校教育質量,不是由學?;蚰巢块T單方面評定,而是由企業、家長、學校、教師、學生、教育主管部門、第三方機構等多元化共同進行評價。多元性的評價,有利于從不同的視角看待職業學校的教育過程和教育效果,客觀公正地反映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要堅持主體性與多元性的統一。

(五)可操作性與實效性統一

對職業教育的教育質量的評價,可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因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包括的層面多、信息量大,所以制定的評價體系要相對簡單,量化程度高,這樣才便于操作,才不會使評價結果失真。同時,制定的評價指標體系要科學合理、淺顯易懂,操作起來容易把握,這樣才能保證評價有實效,從而客觀反映職業學校教育質量的真實狀況。因此,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應當堅持可操作性與實效性相統一的原則。

四、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評價方法的選擇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結論的可信度與評價的方法是否科學有直接的關系,方法科學,可信度高。對職業教育質量的評價,可采取如下幾種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法

所謂定性評價,就是根據評價實施者的認識和經驗確定職業學校的教育質量,側重于對職業學校的抽象分析與評價。所謂定量評價,就是對職業學校教育質量進行數量上的分析,從而對其教育質量進行評判。對職業學校進行教育質量評價的實施者,多數是職業教育過程的參與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比較科學。

2.調查研究法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對職業學校教育質量進行評價的時候,如果在調查的基礎上評價,則能夠使評價結果更真實可靠、有說服力。在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調查方法,如,對職業學校的整體辦學質量進行評價,可選用抽樣調查法,而對于教師個體的評價,則可選用問卷調查法。

3.實驗研究法

所謂實驗研究法,就是有系統地操縱某些實驗條件,然后觀測與這些實驗條件相伴隨現象的變化,從而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因為制定出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否符合職業學校的實際、是否符合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認知規律,在正式實施評價之前都是求知數。為了使評價不脫離實際,使評價結果更有可信度,可以開展評價之前,在不同范圍進行試用,創造條件進行多次實驗,為求評價結果準確可靠。

4.行動研究法

這里所說的行動研究法,是指在職業學校的教育環境中,評價實施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以解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教學質量評價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很多因素對評價結果的準確程度產生影響。實踐證明,行動研究法能夠適應職業教育的復雜性,是一種解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問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二)評價內容的確定

1.培養目標的評價

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能夠直接走上工作崗位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學校課堂教學必須圍繞這一培養目標展開。與此相適應的,構建職業學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需要圍繞這一培養目標實施,把培養目標的評價列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重點組成部分,而且要占有比較大的分量。

2.培養方式的評價

職業學校培養出的人才能否適應企業的工作崗位,與職業學校的培養方式也有一定的關系。比如,職業學校如果不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那么培養出的畢業生必然不能勝任與所學專業相對應的崗位。當前有很多職業學校試行“前廠后店”、“校企合作”等培養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所以對職業學校培養方式的評價,應當作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3.職業能力的評價

職業學校培養的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是評價教育質量的一個根本性標準。當畢業生走進企業以后,如果很好地快速地適應工作崗位,就能充分說明該職業學校的教育質量很好。相反,如果畢業生上任后,工作干得不怎么樣,甚至很差,說明職業教育質量不好。所以,對畢業生職業能力的評價,應當作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

綜上所述,當前的職業教育評價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并堅持相關原則,采取一定的方法,才能發揮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最佳效用。

參考文獻:

[1]宋愛華.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3):139-139.

[2]黃秋蘭.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4).

[3]謝樹方,唐以志.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教學評價機制的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7):55-63.

護理學業畢業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學習品質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環節,是衡量學生學會學習核心素養的重要尺度。課堂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關系到學生學習品質的形成和培育。本研究基于301名八年級學生的有效數據,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前后測比較,探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積極、具體、及時、多樣化的課堂評價對學生學習品質發展的影響。結果表明,課堂評價方式的改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實驗組學生學習成績自評為“優”的比例在后測中有提高;實驗組學生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的后測得分均高于前測得分;實驗組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之間的相關程度后測中更高;實驗組課堂評價對于學習品質的影響后測時明顯提高,且大于對照組??梢?,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的課堂評價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性、好奇心、開放思維、熱愛學習和洞察力等學習品質,對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發展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課堂評價;學習品質;積極心理學

一、引言

(一)學習品質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環節

2016年公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了我國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與基本內涵,其中,學會學習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學習品質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環節,是衡量學生學會學習核心素養的重要尺度[1]。

學習品質包括好奇心與興趣、主動性、堅持與注意、創造與發明、反思與解釋[2]。也有學者認為,學習品質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傾向及行為特質[3]??梢?,學習品質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關系到學生學習能力的長遠發展。

以塞利格曼等人為代表的積極心理學家,強調教育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4],并歸結出六大美德24項積極心理品質[5]。(表1)。其中,“智慧”美德中的“創造性”“好奇心”“開放思維”“熱愛學習”“洞察力”五項積極品質關系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與學生學習品質關系最為密切。本研究基于積極心理學研究視角,將“智慧”美德分類下的五種積極心理品質界定為學習品質,并以青少年積極心理品質問卷(顧海根編制)中關于“智慧”美德的分問卷,作為學習品質的評定工具。

(二)課堂評價關系到學生學習品質的形成和培育

課堂評價是指圍繞學校日常教學活動的各種評價形式的總稱[6],通常泛指所有收集有關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的活動,既包括各種課堂練習、課堂測驗以及課后作業,也包括教學情境中師生問答和引導,還包括教師對學生表情、動作、學習狀態和個性特征等情況隨時隨地的觀察和判斷[7]。

課堂評價是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發展學會學習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積極的課堂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時的課堂評價,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的課堂評價,有助于學生掌握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的課堂評價,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進行審視和反思。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增進個體的積極體驗、歸屬感和自我控制感是培養積極品質的重要途徑[8]。對于學習品質正在發展過程中的未成年人來說,課堂上對他具有重要意義的人(如老師、同伴)的評價,會影響到其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體驗、歸屬感和自我控制感[8]。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課堂評價,提倡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通過給予學生肯定和接納,幫助學生建立歸屬感,通過鼓勵學生自我評價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幫助學生建立自我控制感。

(三)實踐積極心理學視角課堂評價的必要性

在過去較長的時間內,課堂評價中存在評價以糾正錯誤和問題為導向、評價對象只是被動地接受評價、評價方式整齊劃一、評價內容簡單模糊、缺乏具體性和個體性等問題,學生在課堂評價中難以根據課堂評價及時調整學習情況,難以掌握學習中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難以產生積極體驗、歸屬感和自我控制感。因此,實踐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課堂評價,探討積極、及時、具體、多樣化(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的課堂評價,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好奇心、開放思維、熱愛學習、洞察力等學習品質,提升學生學業表現,促進學生潛能開發,發展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選取s市s區某校八年級學生301人,按照自然班級單位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學生152人(男生80人,女生72人);實驗組學生149人(男生74人,女生75人)。對照組和實驗組教師均為新調任教師,僅建議實驗組教師在課堂評價時注意給予學生積極、及時、具體、多樣化的評價。本研究采用前后測對照研究,前測實施時間為八年級開學初,進行一學年的課堂評價改進實踐(實驗組),并在八年級結束時實施后測。

(二)實驗組課堂評價實踐方式

實驗組教師實踐“積極”“及時”“具體”和“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其中,“積極”指教師在評價中把立足點放在發現學生的優勢、肯定學生的進步上,在與學生溝通時,注重通過眼神、表情和話語等表達積極期待;“及時”指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及時反饋、及時批閱,不輕視、不忽視;“具體”是指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有針對性的、有改進建議的評價,幫助學生明確調整和改進的方向;“多樣化”是指課堂評價的主體和形式多樣,教師評價、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幫助學生培養自我反思能力,提升學習自主性。

(三)問卷

1.問卷內容

(1)學習品質問卷

該問卷(青少年積極心理品質問卷-“智慧”分問卷,顧海根編制)主要考察學生與學習有關的積極心理品質,從“創造性”“好奇心”“熱愛學習”“開放思維”和“洞察力”五個維度進行分析,每道題目描述一種與學生學習有關的情境,數據分析其信度得知,可靠性系數α為0.832。

(2)課堂評價問卷

該問卷主要考察課堂評價情況,從“積極”“具體”“及時”“多樣化”四個維度進行分析,每道題目描述一種與課堂評價有關的情境,數據分析其信度得知,可靠性系數α為0.736。

(3)學業成績自評

本研究還關注學生學業成績與“學習品質”與“課堂評價”的關系,所有學生對自我學習成績情況進行自評,分為“優”“良”“中”“差”四個層次。

2.問卷計分方法

學習品質問卷和課堂評價問卷各包含16題,分別包含正向計分題目11題,反向計分題目5題。正向計分題目選項賦分分別為“完全不符合”1分、“比較不符合”2分、“不確定”3分、“比較符合”4分和“完全符合”5分;反向計分題目選項賦分分別為“完全不符合”5分、“比較不符合”4分、“不確定”3分、“比較符合”2分和“完全符合”1分。學習品質問卷和課堂評價問卷的總分均為90分。

3.問卷分析

采用SPSS 22.0對問卷數據進行描述統計、推斷統計、相關和回歸分析。

三、結果

(一)性別差異

在“學習品質”方面,從前測結果來看,男生平均分為64.39,女生平均分為64.56;從后測結果來看,男生平均分為66.43,女生平均分為64.81。相比前測結果,男生比女生后測結果差異大,但兩組差異未達到顯著(p>0.05)。

在“課堂評價”方面,從前測結果來看,男生平均分為59.39,女生平均分為59.61,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從后測結果來看,男生平均分為68.26,女生平均分為66.11,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相比前測結果,男生和女生后測結果均有提升,對比男生、女生各自前測和后測,均差異顯著(p<0.001),其中男生提升幅度更大(圖一)。

(二)“學習成績自評”變化的組間比較

對學生自我學業成績自評結果的進一步分析發現,相比前測,對照組后測時自評為“優”的比例有所下降(前測24%,后測16%),自評為“良”(前測53%,后測54%)、“中”(前測17%,后測22%)、“差”(前測6%,后測8%)的比例有不同幅度的增加;相比較而言,實驗組后測自評為“優”的比例比前測時有所增加(前測17%,后測27%),自評為“良”(前測53%,后測48%)、“中”(前測22%,后測19%)、“差”(前測8%,后測6%)的比例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圖二)。

(三)“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的組別差異

在“學習品質”方面,對照組前測平均分為64.95,后測平均分為65.43;實驗組前測平均分為63.96,后測平均分為65.80。兩組前后測之間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性差異(p>0.05),但實驗組的提升幅度較對照組更大。

在“課堂評價”方面,對照組前測平均分為60.78,后測平均分為67.50;實驗組前測平均分為58.14,后測平均分為66.85。實驗組對課堂評價的后測結果有所提升,且差異顯著性(p<0.001)(圖三)。

(四)“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之間的相關

相關分析(表2)結果發現,“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之間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其中,對照組“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的相關程度前后測變化不大(前測r=0.554,后測r=0.602);實驗組“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的相關程度有大幅提升(前測r=0.374,后測r=0.765),且相關的顯著性增強(前測p<0.05,后測p<0.001)。

(五)“課堂評價”對“學習品質”的影響

為檢驗“課堂評價”對“學習品質”的影響,研究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課堂評價方式的改變的確對于學生的學習品質產生了影響(表3)。其中,對照組“課堂評價”對“學習品質”情況的影響前后測變化不大(前測35.7%,后測38.4%),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課堂評價”情況對“學習品質”情況的影響力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前測11.3%,p>0.05;后測58%,p<0.001),其     中影響最顯著的為“積極”維度(p<0.001)和“具體”維度(p<0.05)。

四、討論

(一)性別差異

從性別角度來看,男女生在“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兩方面都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但從變化趨勢來看,不管是對自身學習品質的評價,還是對課堂評價方式的評價,男生得分的平均值均從前測的“稍低于女生”,發展為后測平均值“高于女生”。

一項為期八年的青少年發展研究表明,相比女性青少年,“成就定向”的男性青少年通常有著更強的集體歸屬感和自我控制感[9],男性更注重通過獲得成就形成對自我價值的判斷[8]。我們推測,青春期階段男生對于學業成就的動機逐漸增強,此外,這個階段男生在空間、計算、操作以及語言方面的大腦機能逐漸發育完善,使得男生在“創造性”“好奇心”“開放思維”和“洞察力”等學習品質方面也不斷發展。隨著男生各方面表現的改變和提升,他們得到教師的積極評價也會越來越多,和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也促進了他們學習品質的發展。

結合研究的結果,提醒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考慮到男生女生在語言發展、情緒感知、書寫運動等方面發育程度的差異,注意對不同階段處于相對弱勢的一方,給予更多的接納和鼓勵,如對初中階段女生,在她們遇到學業中的挑戰和困難時,給予積極、具體、及時、多樣化的指導,幫助她們建立學業自信、提升學習品質。

(二)學業成績自評比例變化和差異

在學業成績自評分析中,對照組后測自評為“優”的學生比例有所下降,而實驗組后測自評為“優”的學生上升了10%,可見,在教師有意識調整課堂評價方式的實驗組中,學生對自我學業成績的評價有所提高。

來自腦科學的研究認為,所謂學習,就是大腦對刺激做出反應,在腦部神經元之間構建新的網絡連接的過程[10]。與所有接觸到的知識信息一樣,外在的評價也是一種刺激,一方面,課堂評價能夠幫助學生的大腦決定哪些神經元需要被激活,從而對大腦中輸入的信息進行調整和糾正;另一方面,大腦根據課堂評價提供的信息,幫助學生不斷調整學習策略,直到試探到正確的反應。青少年正處于大腦神經網絡不斷形成和修剪的關鍵時期,適時適當的課堂評價有助于幫助他們決定大腦中哪些與學習密切相關的網絡連接需要保留,哪些無關緊要的網絡連接應該剪除。

因此,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及時、具體、積極、多樣化的評價顯然對于學生起到了正向的激勵作用:反饋讓他們更加清楚地知道要保持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同時調整和糾正不恰當的習慣和策略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也就是說,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課堂評價方式有助于學生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審視反思的學習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

(三)課堂評價改進的效果和影響

在教師“有意識調整課堂評價”的實驗組中,學生后測對“課堂評價”的認可度較前測有顯著提升(p<0.001),可見實驗組教師的“課堂評價”有切實的改進。實驗組“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之間相關程度的大幅提升(r=0.765)顯示了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課堂評價和學生學習品質之間的良性互動:一方面,學習品質更好的學生,更容易獲得積極的課堂評價;另一方面,學生得到積極、具體、及時的課堂評價,會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好奇心、熱愛學習、開放思維和洞察力,對自身的學習品質評價也隨之提高。

回歸分析進一步驗證了我們的假設,實驗組后測時“課堂評價”對于“學習品質”的影響力大幅提升(解釋率為58%,p<0.001),其中,“積極”和“具體”的課堂評價對于學生學習品質的影響是最大的,對此我們從積極心理學研究中找到解釋:

第一,增進個體的積極體驗是實現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來自于外在重要他人(如教師)的積極評價、鼓勵和接納,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來自腦科學的研究也表明,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將血清素釋放進大腦,確保大腦和身體內部的信息傳遞得更加順暢[10]??梢?,積極正向的評價有助于學生應對壓力,完成學習任務,學會學習。

第二,增進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掌控感,也是發展個體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在課堂評價中,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興趣、知識基礎、智力發展水平、性格等都存在個體差異性。研究發現,相對于簡單的分數或等級,詳細的、含有改進建議的課堂評價對于改進學生學習更有作用[11]。因此,給予學生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課堂評價,更加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學習策略,提升自我效能,促進學習動機,從而學會學習。

五、結論

本研究基于積極心理學研究視角,探討了積極、具體、及時、多樣化的課堂評價對學生學習品質發展的影響。結果發現,課堂評價方式的改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改進課堂評價的實驗組學生,學習成績自評為“優”的比例在后測中有提高,后測對課堂評價的認可顯著高于前測,“學習品質”和“課堂評價”之間的相關關系顯著且在后測中有大幅提高,后測中“課堂評價”對“學習品質”的影響比前測顯著提升。結合研究結果,建議教師在學生學習行為發生時,根據學生心理和認知發展特點,給予“積極”“及時”“具體”“多樣化”的課堂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提升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和反思能力,發展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強. 小學生學習品質實證評價——基于浙江省2018年小學教育質量監測的數據分析[J].浙江教學研究,2019(5):23-26.

[2]鄢超云.學習品質:美國兒童入學準備的一個新領域[J]. 學前教育研究,2009(4):9-12.

[3]陳朝暉,王俠,陳堯. 學習品質評價體系內容解析[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5):54-56.

[4]Seligaman E P,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5]Peterson C,Seligman E P. Value in Action(VIA)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s[DB/OL]. http://www.positivepsychology.org/taxonomy.htmL,2002.

[6]丁念金,素質文化視野中的課堂評價理念[J].現代教學,2012(3):79-79.

[7]Guskey T R. How classroom assessment improve learning[J]. 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3,60(5):1-6.

[8]任俊. 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Stein J A,Newcomb M D,Bentler P M. The effect of agency and communality on self-esteem:gender differences in longitudinal data[J]. Sex Roles,2003(26):465-483.

[10]大衛·蘇澤等著.教育與腦神經科學[M].方彤,黃歡,王東杰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1]Black P,William D. 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 Phi Delta Kappan,1998,80(2):139-144,146-148.

(作者單位:上海市松江區教育學院,上海,201600)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

護理學業畢業論文范文第5篇

“我們躋身在人才濟濟的星空下!日月光華中有我們閃亮的眼睛,我們規劃的秋天已退去童話的色彩,一個真實的現實可以開墾一萬個美麗的未來!”

因為這句話,我對大學無限憧憬,我一直相信努力了就會有收獲.但現在,在憧憬中我也漸漸迷失了自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沒有了努力地激情。沒有目標,讓我找不到方向。我想我得給自己規劃規劃學業了,給自己的將來指明一條明亮的路。未來并不是隱藏在我閑庭漫步的云彩后,只有我看準了未來,踏過艱辛后,才有燈火闌珊處尋她千百度的感覺。

一、 個人特質分析

1. 優勢和特長

性格活潑開朗,交際能力強,做事認真耐心,以心待人,喜歡與小伙伴分享彼此故事。有較強的領導和組織能力。

喜歡騎自行車游玩,喜歡看各種動漫,喜歡打球。喜歡跑步,因為跑步可以讓自己放松。喜歡聽音樂,無聊時喜歡找朋友聊天。

2.劣勢和不足

脾氣有點倔強,有時候做事會不考慮別人感受,主觀意識強。知識積累不足。

二、 農業機械專業行情分析

“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機械制造業受益于國家政策鼓勵、資金投入、財稅優惠等多個方面的扶持,隨著科研、生產、開發

體系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并穩步保持快速發展態勢,農機工業主要總量指標已經位于世界前列。2006-2010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51億元,帶動地方和農民投入約1105億元,補貼購置農機具1078萬臺(套),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2010年,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了50%,標志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機械化生產方式大于傳統生產方式的歷史性轉折,我國農業生產的變革進入了以機械化生產方式為主導的新時代。

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農業裝備板塊將成為國家優先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特別是當前我國農機化已經由初級階段跨入了中級發展階段,預示著我國農業機械化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時代。農機化發展進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發展農機工業前景廣闊。

三、 大學期間發展目標

1. 學習目標

努力學習好本專業相關知識,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等相關證書要過。盡量輔修學習一門管理學知識。多閱讀一些名著、文化等書籍,讓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一定了解和認識。

實現目標方法:

上好每一節基礎課和專業課。每天背40個單詞,練習30句英語口語。在假期實踐學習計算機編程。

2. 社會實踐技能發展

大學四年自己要建立一個好的人脈圈,建立和鍛煉自己的團隊,多參加假期社會實踐,讓自己在實踐里早點與社會接軌。鍛煉培養社會與企業需要的高端能力。主要鍛煉自己交際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組織能力等。

實現目標方法:

處理和班上同學關系,建立好一個友好和諧的班級友誼圈。加入學生會社團等組織,一方面鍛煉自己能力一方面擴展自己人脈圈。在校期間可以適當利用空閑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兼職,假期參加一些志愿者、三下鄉等活動。多參加一些演講等活動,平時可以多讀讀演講稿。

3. 思想道德培養養成好的習慣

大學更重要的一面就是培養一個人的道德與習慣。大學期間自己要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一個好的習慣。讓自己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都是有益的人。

實現目標方法:

勇于面對挑戰,關注周圍生活百態,辨別善惡是非,提取別人意見,時常反省自己,及時彌補自己不足。關注國家發展,多閱讀書籍,讓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充實。

學習規劃路線:

1. 四年學習目標規劃

第一、專業知識掌握牢固。

第二、社會能力和社會經驗要能達到一個企業的要求。

第三、自己要比其他人掌握更好高端能力:口語表達,團隊合作,組織能力等。

第四、自己的人脈要達到較好的一面,和自己的朋友建立互幫互助的關系。

第五、在校期間能和企業有一定的接觸,了解一些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方式。

2.學年的目標

大一:注重大學基礎知識學習和對大學的認識及未來職業的設想,了解本專業相關職業,并清楚知道專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參加學生會、社團,做一些兼職,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自己得到充實和提高。

大二:著重基本能力的培養,培養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思想和一個好的習慣。并開始鍛煉自己的高端能力。

大三:目標放在擇業上,參加專業指導,專業方向,職業方向的相關培訓。開始收集了解認識一個公司的經營管理方式。

大四:以就業為主。了解收集工作信息,寫簡歷,面試交流等求職心得。

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最后我會做到比自己現在規劃的更好更成

上一篇:護理畢業設計論文下一篇:護理大學畢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