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質量安全管理論文范文

2023-03-12

質量安全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安全管理 制度 提高 管理水平

1 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

1.1 安全管理及安全管理制度概述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安全管理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生產經營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項管理,為生產經營保駕護航??梢哉f,只要安全管理做到了位,企業就不會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不僅為生產經營活動立下了赫赫戰功,更是為樹立和提高企業的外部形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安全管理重在人、機、環、管四個要素,人又是非常核心的要素。據資料顯示,近年來所發生的事故,有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因此要實現安全管理,管好人是重中之重。要管好人,安全管理制度是核心,安全生產責任制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安全責任制是根據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法規等,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各級人員在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充分體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安全責任制是企業崗位責任制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企業中最基本的安全制度。實踐證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切實嚴格執行的企業,發生工傷事故和職業性疾病的幾率就會減少。反之,會出現職責不清,相互推委,安全生產工作就會出現無人負責,無法順利開展的被動局面。

隨著生產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安全責任制在不斷地進行修訂和完善,從而達到科學化、合理化和規范化。要使安全工作得到提升,就要對安全工作的各個環節加強控制,運用精細管理的思想,細化每個工作步驟。通過事前制定標準,事中控制過程,事后評價考核,實行對安全生產的全天候、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與控制。

1.2 安全管理制度的分類

安全體現全員、全過程的管理,體現設備、工藝、電氣、土建等各專業的管理。其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管理制度,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獎懲制度、安全檢維修制度、事故隱患與排查制度、工藝安全管理、設備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人員行為安全管理、作業過程安全管理、特種作業管理制度、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廠區交通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等等。安全管理不但要從手段和技術上,使物處于安全狀態,更是要通過制度來規范人的不安全行為,從而在人、機、環、管四個方面采取措施,斬斷事故發生的各個鏈條,進而杜絕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1.3 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過程的法寶,在安全管理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安全生產職責。以制度的形式,明確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各級部門的安全生產職責,使全體從業人員知道“干什么”和“怎么干”,以及“由誰來干”,有利于避免相互推諉,有利于實現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2)規范人員的安全行為。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章和操作規程,規定了生產操作時應“怎樣干”,有利于提高操作水平和技能,避免因不安全行為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3)建立和維護安全生產秩序。企業明確規定了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規的具體方法、生產的工藝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使企業能建立起安全生產的秩序。企業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制藥機制,能有效制止違章和違紀行為,激勵員工自覺、嚴格地遵守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該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有利于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維護安全生產秩序。

2 安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的問題

2.1 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1)安全管理制度針對性不強。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目的是要讓員工學會、讀懂,并嚴格執行。但是,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針對性不強,洋洋灑灑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幾百萬字,作為企業的員工真的會去熟記于心嗎。國家安監總局?;就鹾扑鹃L曾經講過一個案例:他曾經到一個企業進行安全檢查,企業負責人拿出一大本安全管理制度,但一塵不染,當即問他,這么厚的管理制度,大家都熟記于心了嗎,都能熟記于心嗎,我看這么新,估計束之高閣很長時間沒有看吧,說得這位企業負責人“無地自容”,連忙承認確實沒有熟記在心,將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認真整改。

(2)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形式,內容空洞。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國家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近年來上至國家,下到各企業集團、個體企業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企業為搞好本單位安全工作,在消化吸收國家、部委下發相關安全文件、安全條例、規章的基礎上,制定發布了大量安全文件和管理制度,但在實際的安全生產工作中,安全事故還時有發生。追根求源,就是在制定制度時重形式、輕內容,重制定、輕操作。

(3)安全管理制度面面俱到,操作性差。

現在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謂是面面俱到,國家安全法律、法規、文件、標準等要求的要一個不漏的制定,別家企業有的也要仿照制定,唯恐差缺。其實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煉,在于實用、在于有用。當然國家要求的基本制度,適合企業自身的其他制度,必須制定,且應當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4)安全管理制度來源于上級,吸收不好,轉化不細。

近年來,國家安全生產工作總體穩定,事故指標連續趨好,這與國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分不開。在事故發生后,從國家層面連續不斷地出臺安全文件、安全標準,無疑為提高安全生產工作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此,企業在這些制度、標準出臺后,往往根據自身特點,進行消化吸收,并進而轉化為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從初衷看,肯定是非常好的,也是必要的,但從實際來看,企業在吸收和再制定過程中,存在吸收不好、轉化不到位的現象。這樣一來,企業職工就對安全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后果。

(5)安全管理制度仿照其他企業,照搬照抄,不切合實際。

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一般不是“閉門造車”而來的,往往會到其他企業進行考察和學習,初衷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實際上,可能沒有認真地分析企業間的時間、空間差異,就盲目照搬照抄,存在不切合企業自身實際的可能性。

2.2 安全管理制度在宣傳貫徹上存在問題

(1)宣傳、教育力度不夠。

制度制定的再好,若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理解,也就無法落到實處,無法順利執行。因此,安全管理制度若要得到員工的認同、理解,教育和培訓顯得格外的重要。但實際情況,往往不令人滿意。制度發布后,沒有進行必要的宣傳和教育,或宣傳的力度不夠,有的只是在報紙上走走形式,沒有得到廣大干部職工真正的理解和認同,員工知之甚少,或根本就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能不折不扣的執行嗎?答案是明確的,不可能實現不折不扣的執行,這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出現安全生產事故有必然的趨勢。

(2)宣傳、教育形式單一。

制度出來后,要得到廣大職工的遵守,除了要強化教育力度外,教育培訓方式也必須多樣化,簡單的形式得不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傳輸便捷,可供宣傳教育的手段非常多,不僅要利用好傳統的宣傳手段,更要利用好現代的宣傳方式。形式多樣化,更能得到廣大員工的認同,能讓員工在不經意中獲得相關信息,且記憶深刻,員工也才可能在日常的生產活動中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

(3)宣傳、教育針對性不強。

安全制度“只對事,不對人”,也就是說安全制度人人平等。但是,安全制度的培訓教育一定要有強烈的針對性。在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分清受教育和培訓的對象,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且在分清對象的基礎上,分重點進行教育和培訓,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分管理層、技術層和操作層進行分期分批地宣貫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各取所需。

(4)宣傳、教育形式主義嚴重。

制度要深入人心,只注重形式是遠遠不夠的。在宣傳教育和培訓過程中,不能只就制度而制度,一定要從制度制定的背景、來源,以及結合沒有執行這些制度而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宣傳和貫徹,還可以輔以必要的考試來檢查和督促宣貫的效果。只注重形式而輕視內容的教育和培訓,一定達不到良好的效果,且容易使人產生厭倦和疲憊,甚至產生抵觸情緒,“費力不討好”,后患無窮。

2.3 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活動中執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1)領導沒有以身作則,帶頭模仿作用未充分體現。

對于各項制度,首先應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才能順利實施和推進。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更是離不開領導層的“以身作則”。這里指的領導,不僅包括高層,更包括中層和基層領導,甚至班組長。實際情況,往往不容樂觀。領導的帶頭和模仿作用十分見效,但不“以身作則”造成的負面影響更是不可估量,因此,領導一定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地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為廣大員工樹立榜樣。

(2)學習、宣傳不夠,員工對安全管理制度不理解、不知情。

制度是規范人的行為,是防止發生安全事故的法寶。但是由于宣傳教育培訓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沒有得到廣大職工的理解和認同,往往是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罪魁禍首,這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因此,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職工理解和認同。只有職工學懂了安全管理制度,知道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才會主動去遵守和執行,才會有效地避免事故,有效地為生產經營活動“保駕護航”。

(3)責任心問題,認為不嚴格執行也不會帶來不良后果。

責任心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了責任心,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在安全生產上會無窮后患。責任心注重細節,安全管理、安全生產也必須注重細節,細節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必要條件,那些“大而華之”“差不多”思想的泛濫,必將對安全生產工作造成不良后果。責任心的養成,在于平時的積累,在于做事的態度,在于素質的提高,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集團、一個個體企業,一定要重視教育,注重責任心的培養,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發達、企業的生產經營才能經久不衰。

(4)由于人的經驗、懶惰、逆反、僥幸等心理,故意不嚴格執行。

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會的人,有著千差萬別的性格和千差萬別的習慣,對事、對物、對制度的理解和執行也會千差萬別。管理制度對于個體的人來講,由于經驗、懶惰、逆反、僥幸心理的影響,確實存在對制度執行的差異,認為過去的經驗、不嚴格按照制度也沒有發生事故,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忽視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嚴格執行。雖然,事故的發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一旦事故鏈條被全部接通,事故的發生肯定就是必然的,因此一定不能報有僥幸心理,認為這次未發生,下一次也一定不會發生,那就大錯特錯了。

(5)人的素質較低,無法完全落實制度。

人的素質有高有低,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工作能力的大小,但不應是不嚴格執行安全制度的借口。但人員素質的低下,確實有可能導致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嚴格執行,尤其是企業承包商外聘的相關人員,由于文化水平較低、物質精神需求較低,在工作的過程中往往認識不到危險的存在,認識不到危險有害因素,工作常常是我行我素,不按照有關的規定和制度辦事,無法完全落實相關的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對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務必針對這些實際情況,不厭其煩地講解制度、規定,讓他們真正懂得安全管理制度、規定的內容,并嚴格執行。

3 如何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1 安全管理制度在設計上要充分體現“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思想

(1)安全管理制度應精煉,且具有可操作性。

安全管理制度是為了約束人的安全行為,規范辦事的程序,因此務必做到精煉、精簡,容易理解,利于操作。制度要有層次,要分類別,既要顧及全面,也要分清主次。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在制定過程中,一定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真空,不留死角,力求做到不交叉、不重疊,責任明晰,職責分明。注重崗位職責,不管個人喜好,只要你是這個崗位,就應當履行這個職責。務必實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過程一視同仁。

(2)安全管理制度要切合企業實際,不能照搬照抄。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背景和特點。企業務必根據裝置要求、工藝要求、人員結構、原料性質、產品性質等自身特點,制定出切合自身實際的安全管理制度,絕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

(3)安全管理制度應嚴謹,決不能模棱兩可。

制度既然是約束人的安全行為,規范做事的程序,務必要做到科學、嚴謹,經得住推敲,經得住考驗,決不能這樣也可,那樣也行,這是制度能嚴格執行的前提條件,否則既不能約束人的安全行為,也不能規范做事的程序,還會適得其反。

(4)安全管理制度發布前應充分征求意見。

安全管理制度在發布前,應向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征求意見,并在收集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認真討論、研究,把符合的意見寫進制度。制度正式發布后,需一段時間的試運行,一旦正式實行后,就應當不折不扣的執行。

3.2 安全管理制度的貫徹要有的放矢,形式多樣,注重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制度已然制定,決不能束之高閣,一定得讓職工學習、理解,并在此基礎上不折不扣的執行。為了讓廣大職工理解和認同,制度的宣傳貫徹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為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宣傳貫徹的方法和形式就顯得特別重要。如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強化,注重內容的同時,注重外在形式,采用寓教于樂、案例結合等方式,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和宣貫工作。

3.3 領導要“以身作則”,帶頭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領導必須重視,才能形成一種高壓態勢,使各級管理人員不敢有絲毫懈怠。領導是企業的決策層和管理層,要搞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務必齊抓共管,照章辦事,堅持原則,做嚴格執行制度的典范,給員工樹立榜樣,做到上行下效,才能有影響力和說服力。

3.4 安全獎懲制度應做到獎罰分明、獎罰及時

安全績效考核一定要獎罰分明、獎罰及時,嚴禁獎罰失衡、時效滯后、避重就輕、考核不公和尺度不一。企業務必按照獎懲的相關條款,進行及時有效的獎罰。

3.5 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必須持續、持久、固化

制度一旦發布,務必持續、持久執行,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嚴格,明天松懈,這邊嚴格,那邊松懈,更不能“搞運動”,一定把制度進行固化,在執行上一視同仁,并逐步形成企業的安全文化。

3.6 安全管理制度應與時俱進,進行適時修訂和完善

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情況發生了變化,制度也會存在過時或不適應企業發展的狀況,因此,制度一定要與時俱進,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一旦存在不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一旦與國家新的制度相抵觸時,務必進行及時的修訂和完善。

4 結論

總而言之,安全管理制度在企業安全生產活動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安全管理活動的重要手段。一個企業安全制度的好壞以及安全制度執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進而關系到企業的整個管理水平。只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了嚴格執行,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狀態,杜絕了人的不安全行為,企業必定能實現安全生產,獲得持續、穩定的生產經營業績,走上一條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毛海峰.現代安全管理理論與實務[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2] 田水承,景國勛.安全管理學[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 張景林,林柏泉.安全學原理[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質量安全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教育質量;質量價值關系;高職質量標準:高職質量管理

作者簡介:閔建杰(1955-),男,湖北應城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學校教學管理。

教育質量是教育領域一個永恒的話題,特別是當高職教育迅猛發展的時候,高職教育的質量成為社會所關注的話題。2008年12月戴冬秀先生在《職教論壇》上撰文《關于高職教育質量的三個問題》(以下簡稱“戴文”)對什么是高職教育質量等問題進行了闡述。戴文對深入理解高職教育質量內涵,加強教育質量管理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完全套用企業質量管理的模式卻值得商榷。

一、什么是教育質量?

戴文引用了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基礎和術語》中的規定“質量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高職教育的質量就是高職教育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那么什么是高職教育的固有特性呢?回答是在高職教學主要環節中體現出來的“高等性和職業性”。這種界定模糊了高職教育質量的真正涵義,并從字面上容易產生歧義,如果直接從文字來理解,高等職業教育的高等性越高,教育質量越高;或者職業性越強,教育質量越高。這肯定不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實際。戴文這種對高職教育質量的理解,也不符合教育質量基本內涵,是將工業或者商業關于質量的概念生硬的套在教育質量問題上,忽視了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目標除了直接的經濟意義還有更深的人本意義,

什么是質量?在質量管理學上對質量有這樣定義:質量“是反映實體(產品、過程或活動等)滿足明確的或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總和”。美國質量管理協會和歐洲質量管理組織認為:質量是產品或服務內在特性或外部特性的總和,以此構成其滿足給定需求的能力。這里的實體的特征是質量的載體,其表現是這種特征能夠滿足人的需要能力或程度的大小。換一種方式說就是:產品或服務具有滿足人們需要的性質,這種性質能夠滿足人們需要能力的程度就是質量。從更深層面上看,質量概念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關系,即一種物的能力特性對人需要的價值關系。其中“實體”是價值客體,滿足的對象是主體,質量是客體對主體的有用性的程度評價,正如肖化移先生所說:“質量的定義實際上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部分是本質質量,即產品或服務的特性或特征;另一部分是評價質量,即用戶對實體滿足其明確或隱含需求能力的評價。”

在經濟生活中,質量關系是明晰的經濟關系,“實體”是生產者提供的,“實體”的特征是滿足消費者需要。質量關系是一種明了的、可以通過金錢來表示的經濟關系:“實體”對消費者有用性的程度決定了質量的高低,從而決定了使用價值量的大小,使用價值是價值量的載體,“實體”的質量用經濟量來計算,就是所謂的優質優價。

但是,教育過程并不是簡單的經濟過程,所包含的是與人的再生產相關的復雜的社會關系。第一,教育并非簡單的經濟行為,學校并非簡單的經濟組織,學校對社會提供的教育服務,既有其經濟性的一面,也有非經濟性的一面,經濟上的有用性并不能包含全部教育質量價值關系;第二,教育質量評價具有多環節和間接性。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不象經濟活動中,一個人到旅館,對旅館提供的服務質量可以直接評價,因為他就是最終消費者,教育服務直接對象是學生,而最終消費者還包括家長、用人單位、政府和社會,教育質量的評價者主要是這些沒有參加教育過程的間接最終消費者。因此,對教育質量的準確評價只能以學生為載體,通過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作出間接評價;第三,教育質量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學生、家長、政府、用人單位等。這些主體對教育質量評價的標準并非完全一致,比一般的產品或服務質量評價要復雜得多:第四,教育過程影響因素復雜性和教育質量形成的復雜性。學生是具有能動的主體,學校提供的服務質量對學生的質量起主要作用,但同時仍然有大量的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其復雜程度遠非生產過程可以比擬。

因此,教育質量是學校、學生、家長、用人單位、政府、社會之間的質量價值關系,是學校提供的具有經濟、政治、文化、人本等廣泛效用的教育服務,通過以學生為載體,家長、用人單位、政府、社會對其進行多方面有用程度作出評價的質量價值關系。所以,教育質量反映的價值關系是一般的產品或者服務反映質量價值關系無法比擬的,簡單的用產品質量的概念套在教育質量上是錯誤的。

二、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評價

質量必然包含著評價,沒有評價就沒有質量,評價是質量價值關系的具體展現。經濟活動中物品或者服務質量的評價可以依靠人們的直接感覺甚至是物理的化學的測量來完成。教育質量評價絕對不是那樣簡單的事情:

第一,目標復雜性。經濟活動的目標是滿足人們需要,目標是明確和肯定的。但是教育的目標中,有個人的目標,個人的目標中有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的目標,有謀生的目標,有興趣愛好的目標。還有家庭的目標、政府的目標、社會評價的目標、某些思想流派對教育理解的目標等等。甚至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教育評價沒有一個可以肯定準確的目標。

第二,標準不同。產品質量評價的標準就是最終需要者消費的標準,是明確和肯定的;而教育質世的標準包含著復雜的關系,是不明確或者難以確定的。教育評價從19世紀起源時是以學生的學力定量化作為標準,后來對教育質量的測量一直圍繞這一思想展開,但是學生的學力也好,學生的學校效果評價也好,其標準都是根據當時的某種社會需要設定的,相對的,有時甚至是錯誤的。

第三,評價對象不同。經濟活動中,質量評價針對的對象是產品或者服務本身,對產品或服務本身作出評價。教育活動中,教育服務所面對的是學生,學生在社會上來說是未成熟的主體,不能對教育活動本身作出評價,只能對這種活動的結果,即培養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教育評價中雖然人們提出了形成性評價,好象是在對教育活動過程進行評價,但是這種評價仍然是借助學生作為載體來完成評價。

第四,評價主體不同。經濟活動中評價的主體是產品或者服務的消費者,是產品或者服務的最終完成者。但是,在教育領域,教育服務分為直接消費和間接消費,學生是教育服務的直接消費者,而學生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經過人們的引導才能對教育作出相對的評價。只有教育服務的間接消費者,用人單位、家長等才能根據自身的需要對教育質量作出實際的評價。但是,他們又不可能進入教育這個非常專業非常復雜的領域來評價教育質量,因此,教育質量的實際評價主體是作為技術中介形式

存在的教育專家或者政府組織委派的教育專家。

總括上述教育質量評價的特點可以看到,在教育質量評價中,是由社會中介根據“意識形態”的要求,確定一個理論上的目標和標準,在技術上依靠專家評價才能識別。學校再用這個標準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以達到教學質量評價的目標。這里要肯定一點:這并不是社會在評價教育質量,或者說教育最終消費者在評價教育質量,只是社會中介的一些教育專家在一定的“意識形態”指導下評價教育質量,這種評價具有極大的相對性和模糊性。

職業教育的主要特點是直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所謂高等教育的職業性是教育為職業提供所需要的文化、技能和學術基礎,并以有限的功利性為參照實現教育的社會價值”。作為職業教育主要最終消費者之一的用人單位怎樣評價高職教育的教育質量,社會怎樣評價高職教育的教育質量始終是一個非常困惑的問題。復雜的千變萬化的利:會需要,要想做出一個理論上通用的質量教育評價標準是極其危險的。復雜的教育過程對社會外部來說,幾乎是一個不透明的黑箱,試圖對職業院校的質量進行直接評價也是不成功的。對我國基礎教育以后的教育的質量評價,曾提出的評估標準、就業率等,實踐證明風險還是很大。

國外對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有的依靠以社會最終用戶需要為標準制定的職業資格來評價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有的依靠社會最終用戶組成的社會中介組織來評價教育質量,有的甚至是直接由政府深入職業教育過程,組織開發課程來控制和評價職業教育的質量。這些評價方式有各自的特色,而其中最根本的是根據教育質量的本質特征,準確的定位評價的對象和設定評價的目標。

三、高職教育質量評價的質量標準

戴文就如何衡量高職教育質量標準,提出了一個終結性標準,一個形成性標準。二者為因果關系,其中提出終結性標準是高職教育質量和最終表現形式,是結果;形成性質量標準決定了終結性質量的好壞,是終結性質量標準的實現手段和形成過程。戴的觀點值得肯定。但是,在具體的高職質量標準中,他依據《企業標準體系》提出三種標準,核心是所謂的技術標準,其次是管理質量標準和工作質量標準。

很明顯,戴文的這種劃分忽視了教育質量內涵的復雜性,忽視了高職教育質量自身內在的邏輯聯系。高職教育的質量標準只能是綜合社會多主體對教育需要基礎上的標準,是在這種需要基礎上,按照高職教育規律進行技術分析,按照高職教育管理規律進行邏輯延伸構建高職教育質最標準體系:

(一)高職教育終結性質量標準

高職教育終結性的標準是什么?這在技術上仍然需要認真的研究。對高職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很客觀上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時點,這個過程甚至很長。如有的院校在學生質量評價中,引入了初次就業崗位的概念。同時人們也注意到,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工作了相當一段時間后,最終穩定于一定層次的崗位的現象。因為學生離開學校后,既是學校教育質量的展現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繼續學習提高的過程。

高職教育終結性標準,應該是高職教育過程校內終結所要達到的標準(人才培養目標)。戴文提出四個方面:培養目標的實現、學生能力增長、畢業生勝任崗位、無違規。戴文這樣提出終結性標準是不科學的。這四個方面中,第一個方面包含了后面的所有方面。培養目標的實現,培養目標是什么,不就是學生的能力增長、素質提高等等內容?至于形成性衡量標準實際上是對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的評價。他提出了教學策劃合理、教學準備充分、教學活動正常、教學結果合格。但是僅僅是這樣的評價是遠遠不夠的,

根據高職教育質量的特征,高職教育的終結性標準應該是反映教育最終消費者要求的實證性的標準:第一,充分反映用人單位的需要:第二,在技術上分解分析,符合教育規律;第三,充分反映人的成長的本質要求;第四,符合社會主導的意識形態的要求。

(二)高職教育課程質量標準

高職教育過程的質量標準是高職教育的內部質量標準,即高職院校根據終結性質量標準,分析、研究確定的教學各個方面的內容標準。其中,教育的載體主要是課程,因此過程質量標準主要是課程質量標準。

高職教育的過程質量標準是由教育專家的工作來確定的,即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和終結標準的要求,分析學生達到標準需要知識能力素質,根據分解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育內容,序化確定科目課程,確定各門課程的質量要求及其教學方法和方式。具體體現教育過分解質量標準的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各個科目課程的教學大綱,,

學校教育除了具體的科目課程外,有大量的教育內容通過學校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職業教育的實踐活動米完成,根據培養學生的素質需要,確定這些活動的教育質量標準,即所謂隱形課程的質量標準。

(三)高職教育的管理質量標準

戴文設想在高職教學質量管理過程中直接套用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平臺是不合適的。高職教育的管理質最標準是高職教育過程中,根據教育的終結目標及其教育過程管理要求確定的具體管理評價質量標準。主要內容包括:

課程管理質量標準。主要是評價教學內容組織是否達到終結性質量目標的要求,包括所謂各種專業質量的評價標準,各種科目課程的評價標準,各種教材、教案、課件的質量評價標準等。

教學行為的質量標準。主要是依據終結性質量標準確定的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質量評價標準。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教育行為的主要承擔者,學校的教育質量的主要承擔者,因此,教師的教學質量標準內容多、制定復雜、評價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教學管理過程的質量標準。主要是根據終結性質量標準要求和上述兩個方面質量管理的要求,確定的對于內部各個管理單位和管理環節的質量要求,包括對教學管理部門、院系管理部門、教研室基層教學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等直接的教育教學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評價和為教育提供間接服務的行政、后勤等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評價標準。

(四)工作崗位質量標準

工作崗位質量標準屬于管理質量標準,但是這類標準是具體到每一個人,在管理實踐中有特殊的意義,它是將學校教育過程的各項質量要求最后落實到具體的教師或者學校管理人員、后勤工作人員,是學校終結性質量標準在學校具體辦學實踐中的最終具體化。

具體包括工作標準或崗位工作質量標準,指在執行相應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時與工作崗位的職責、崗位人員基本技能、工作內容、要求與方法、檢查與考核等相關的重復性事物和概念,它是確保執行力的最有效的途徑,用來規范和約束每個崗位的,具體做法是將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的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所要達到的工作質量標準進行明確的規定,并配套以相應的考核辦法。

四、高職院校的質量管理

高職教育質量與企業等經濟單位的服務質量是有非常大的差異的,這些差異決定了我們不能簡單的將企業的質量管理模式引用到學校教育質量管理中來。戴文主張全盤引入ISO9000系統來細化或者規范高職院校質量管理,在管理實踐上面臨明顯的局限性。

第一,高職教育質量的載體是還沒有成熟的人這種特殊的社會主體。他既是社會的主體,有自己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習慣、生活閱歷等等,并且是能動的,具有創造性的,又是職業教育的對象。他們可以主動的接受教育和影響,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拒絕某種教育和影響。在某種社會條件下,可能是非常有效、有質量的教育,在另一條件和環境下,可能對學生毫無作用,沒有質量。這種情況與經濟活動根本不相同。

第二,學校文化對高職教育質量形成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認在經濟領域文化對企業生產有重要作用,但是這種作用是通過員工的活動體現,與產品質量本身無直接聯系。在學校教育中,學校文化對學生學校效果——教育質量直接發揮作用。一所教學質量優異的學校,首先是學校文化底蘊深厚,教師、環境等各種形成質量的要素同時也成為學校文化的要素,對學生的心靈行為發生深刻的影響,直接構成教育質量的內涵。

第三,教育質量和教育活動的不確定性。教育從根本上是人的社會本質的反映,人的本質是極其復雜、變化和發展的,教育質量在本質上是變化和發展的。即使在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也不能說其質量就是絕對的優異。同時,教育過程是人與人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過程,具有極大的創造性和不確定性,教無定法即是這種不確定性的說明。任何僵化的質量管理模式,都可能扼殺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都可能背離教育的內在要求。

因此,高職教育質量管理可以借鑒現代企業質量管理的先進方法和模式,特別是對學校運行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完全可以用現代企業管理質量管理的模式,如ISO9000質量管理標準體系。

但是對高職教育過程來看,不能直接套用企業質量管理的模式,不能用所謂標準化的模式來扼殺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高職院校的質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高職質量管理也是建立在文化管理基礎上,體現高職質量管理的規律要求。戴文對高職教育質量管理提出的所謂的質量管理的三全原則:全程化、內容全面化、監控人員全員化:多樣性原則:監控層級多級化、監控形式多樣化:快速反饋和持續改進原則,均是直接搬用于企業的質量管理,如果真正的將這些原則和管理模式用于學校,在實踐上必然會面臨大量的矛盾,同時也將扼殺教師與學生的主體精神。

參考文獻:

[1]戴冬秀,關干高職教育質量的三個問題[J],職教論壇2008(12)上:21-24

[2]伍愛,質量管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2

[3]肖化移,姚海娟,職業學校教育質量的理論探析,職教通訊,2008(05)

[4]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楊天平,沈培健,學校質量管理新概念[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12

[6]趙學義,論高等教育的職業導向,教育發展研究2008(11)

[7]劉拓,國外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分析及啟示,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8]閉建杰ISO質量標準不能代替學校自身管理[N],中國教育報,2008-01-07(05)

[9]康萬棟,文化管理:學校管理的新走向[N],中國教育報,2009-04-28(06)

責任編輯 徐惠軍

質量安全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輸變電工程;安全質量管控;監理對策

引言:企業單位依靠先進的管理制度、最前沿的設備裝置,來確保電網能夠安全高效地進行電力傳輸。輸變電工程會給國家和企業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其中,又可以分為直接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部分。直接效益是指國家電網等部門可以獲得的部分;社會效益則是向工廠和礦山提供更多的電力,使企業和地方政府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是還存在難以預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在作業過程中會存在很多不穩定的因素,以至于發生一些意外事件。

1 質量控制管理

(1)變電設備管理

對于輸變電工程設備當中所采用的各種電氣設備而言,在其安裝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重點關注其設備所應安裝部署的區域是否與設計人員提供的圖紙要求保持一致,尤其是對于室內的各種變壓器設備來說,施工人員要確保其與圖紙要求相一致,從而盡可能地避免由于后期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而引發一些安全事故。施工人員在安裝變電設備的過程中,需要確保變壓器所在的軌道與其輪距之間是否保持一致,對于一些特殊的變壓器需要特別對待,如配備氣體機電保護的設備,需要確保其頂部氣蓋沿繼電器的氣流方向進行流動。在安裝變電設備之前,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質檢工作,如所安裝的設備必須具有專業的質量合格證明以及由廠家所提供的設備技術文件及各種質量檢測報告等。同時需要由專業的檢修人員對設備進行檢查,確保該設備內部結構穩定且外部不存在物理損傷等情況。同時需要對設備的各種閥門進行密封檢查,確保其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故障,從而提高電氣設備的運行質量,從而有效地使其能夠正常穩定地工作。

(2)電纜敷設管理

對于輸變電工程而言,除了各種變電設備的安裝之外,其中的電纜敷設也是尤為重要的,尤其是對于一些通訊設備的施工來說,施工人員要確保電力電纜與控制電纜之間保持一定的分層,同時要重點關注其電力與信號電纜之間的綁扎方向,要使其方向符合相關的要求,此外還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距離。若施工人員在電纜綁扎過程中,沒有重視電纜之間的距離,從而導致整個電纜之間的順序不符合要求,極易可能導致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會由于電力電纜對其中的控制電纜造成不必要的干擾從而增加設備的能源消耗。因此,在該工程當中,施工人員要對電纜進行分層敷設作業,從而按要求對電力及控制電纜進行區分管理。

(3)高壓設備管理

其高壓設備安裝也是重要的質量控制環節之一,施工人員在進行安裝作業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盤柜在運輸工程中是否存在零器件丟失或損壞的情況,需要在安裝過程中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若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備內部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及時進行反饋,禁止工作人員自行進行處理。此外,對于高壓設備的運輸環節而言,需要確保工作人員之間能夠有效地進行配合,從而完成對于高壓設備的裝卸工作,為了確保高壓設備的運行質量,在運輸過程中需要有專業的電氣裝置進行運輸,同時在裝卸之后對其進行質檢工作,以確保其在運行過程中避免發生故障。

(4)設備維護管理

許多電氣設備會長期處于運行工作的狀態,其在運行過程中,就會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潮濕或空氣中各種顆粒物質,甚至可能會由于某些物質而導致電氣設備受到腐蝕,設備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從而影響輸變電的工作效果。因此,需要專業的維修人員定期對其進行相應的檢修工作,使得所有的電氣設備能夠保持最佳的性能要求,對存在問題的機械設備,需要及時進行處理或更換,同時需要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來對電氣設備進行更新換代。為了確保電氣設備的工程質量,維修人員在進行檢修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作業,對設備進行維修時,需要按照相應要求進行作業,同時將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反饋,從而確保檢修環節的質量安全。

2 安全控制管理

(1)重視安全培訓

為了有效地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效率,施工單位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任務,從而加強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各種機械設備的使用,同時確保每位施工人員能夠重視起現場的安全管理制度,讓工作人員能夠自覺遵守相應的安全條例,從而高效地完成各自的建設任務,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人為因素而導致的意外事故的發生。因此,安全培訓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無論采用線上還是線下的培訓方式,施工單位均需要定期對員工進行相應培訓。

(2)培養安全責任感

通過對于大量輸變電工程項目分析可知,發生于現場的各類安全事件,大多都是由于施工人員的不當操作行為所導致的,之所以會出現違規操作,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更多是由于施工人員自身不具備較強的安全責任意識,沒有重視現場的安全管理,從而才造成此類施工事件的出現。因此,施工單位需要重視培養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確?,F場的監管人員能夠有效地落實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從而為施工人員提供安全的作業環境。管理人員需到項目現場進行相應的考察工作,根據現場的真實情況以及所規劃的相應設計圖紙,制定一系列現場安全管理條例,確保相關人員在進行安全管理時能夠有所依據,按照相應的制度要求進行工作。此外,企業單位為了強化對于項目現場的管理力度,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監管,對工作人員所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糾正。

3 加強監理的措施

想要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首先要具備的必須是科學的施工理念,因為輸變電工程作為一項復雜的需要具備強執行力的綜合性工程,其施工方面工序十分復雜且對技術要求也特別嚴格。要建設合格的輸變電工程首先要把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施工監理的體系完整化全面化,建立合適的施工管理的措施,同時吸收其他發達國家的輸變電工程建設的經驗,并結合實際合理運用 樹立科學的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監理理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從我國現存發展階段的根部出發進行改變,不但施工監理理念要緊跟時代化發展更要緊跟我國國情,以此不斷建設出高水平化高質量化的輸變電工程。

另外除了監理理念之外還要關注監理的制度。為了保證監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必須明確責任制,建立相關的監理制度并進一步完善監理體系,如果工程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么負責這個環節的工作人員就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監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腦將監理制度錄入電腦。這種方式運用了信息化技術,讓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到企業或者團隊的監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且有利于形成團隊意識,能夠幫助工程監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4 總結語:

進一步加強輸變電工程的監理作用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施工團隊的發展空間,還能夠進一步提高輸變電工程施工項目的整體建設質量,并且能夠充分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項目的整體安全性及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陳坤化.提升輸變電工程安全質量管控的監理對策探討[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9(10):47-49.

[2]魏強.提升輸變電工程安全質量管控的監理對策探討[J].環球市場,2019,000(032):188.

國網江蘇省電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質量安全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城市的發展促進了建筑產業鏈的繁榮,建筑工程在現代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社會也越發關注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問題。安全無小事,科學開展質量安全管理,規避安全隱患,提高工程質量成為建筑產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工作。本文講述了目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真實情況,將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可采取措施,為廣大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希望推動建筑工程安全建設,避免安全隱患,提高產業實力。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對應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對人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社會發展中,建筑工程施工水平越來越高,但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問題依舊令人堪憂,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施工,引發了很多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導致施工事故的發生。所以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仍是建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企業之間競爭的關鍵。因而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加強質量安全控制和分析,確定建筑工程質量合格。施工人員也要加強安全教育,不斷增強安全意識,防患于未然。

1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施工企業沒有管理機構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協調來完成的,但現如今我國自身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施工過程中個承包單位各自分工,缺乏整體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筑工程違規轉包,在施工中部分承租方時為了在工期內完成施工而漠視施工質量,工程的質量安全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導致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形同虛設,部分建筑企業為了賺取更多利潤,以降低安全防護的費用來實現盈利,這些現象都時有發生。

在施工中,企業為快速完工,壓縮工期,不顧質量。當前建筑單位只靠政府對工程的質量督查對質量安全進行管理,沒有自己獨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施工單位將建筑工程分包給不同的施工單位的過程中,沒有將相關的施工責任進行轉包人的分配。同時也沒有將施工技術及施工要求等進行明確,施工過程中個承包單位各自分工,缺乏整體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使得工程安全問題沒有保障。并有政府部門權責不明,執法不嚴,建筑企業不嚴格實施安全管理制度。

1.2 施工人員不夠專業

施工人員水平層次不齊,缺乏安全意識?,F階段,由于施工人員的構成復雜、流動性強,影響了建筑施工的質量。施工人員的受教育程度不同且普遍較低,不遵守施工要求,不能夠按照規范施工,造成各種安全事故,如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等此外,施工人員沒有強烈的安全意識,不能正確的使用勞保用品,導致安全防護措施的功能發揮不徹底,存在安全隱患甚至引發安全生產事故。

1.3 材料、設備質量不達標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礎。施工材料設備的質量,是影響工程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建筑材料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整個工程的質量其標準和性能決定著建筑物的不同質量安全等級??煽康脑O備、優質的材料是保證施工整體質量,保證施工進度、造價控制的關鍵。

當材料不達標時,這個建筑施工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對工程造價和工期也會相映產生很大影響。施工企業若不能實現對材料的有效管理,妥善處理材料、及時更新設備、配套建設項目,就會影響企業的整體施工水平。在材料管理方面,施工企業沒有實現有效的管理體系,沒有妥善管理材料,不能按正常規定合理堆放(如鋼筋被雨淋長銹,水泥受潮結塊等),從而影響了項目施工質量。在材料的質量管理中不能嚴格把控每一環節,導致材料質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對于一些施工材料如果在進人到施工現場中沒有進行嚴格的質量抽檢,很容易導致劣質材料用到建筑過程中,這些材料的使用輕則需要重新返工,重則就會導致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使得整個建筑工程缺乏合理的質量監控而失去安全性。

2 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改進對策

2.1 完善施工企業的管理系統

企業必須有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統,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的管理,才能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一個做建筑的企業想要長久,只有在做好質量安全管理系統的前提下才能更穩定的發展,與其他企業相比拼,有優秀的成果。尤其在招標、報建等環節,必須遵照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為工程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首先要有強有力的領導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在施工時組織有效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施工工作,發生突發事件或安全問題時及時反饋跟蹤處理,與成員良好溝通并解決安全問題,還需時常對施工項目進行安全質量檢查并進行報告;此外,完善質量安全管理系統,組織質量安全管理體制,安排逐級管理,定期舉行工程例會,及時解決安全隱患;最后,加強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的內容包括各類質量管理制度、學習培訓制度、技術交底制度等。要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企業管理層需要多在安全管理方面下功夫,嚴格管理,力求形成完善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體系。在每一階段每一個小工程中都要安排專業安全管理人員,切實確保安全監督執法能力得到實施。在施工過程中,也要聯合檢查,使工程實體建設質量和安全等級符合國家相關的驗收標準要求。若有質量安全隱患和未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施工的工程,要加大處罰力度,依法追究相關施工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2.2 提高施工人員專業素質

想要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的總體效果,有必要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量安全意識,對施工隊伍進行系統的培訓??梢宰尮ぷ鹘涷炟S富的員工帶領新員工,讓新員工多方面向老員工學習經驗,加強技術指導。對于不同崗位上施工需求不同的施工人員,在擔任職務之前要對其擔任職務進行系統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提升其技術及安全意識。還要進行突發事件的安全措施培訓,在危險發生時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正確措施。使施工人員意識到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項目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同環節的要點,確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有效落實,才能保障施工安全。培訓之后要有系統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不同薪酬,從而提高施工人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并且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培訓工作的質量。

2.3 嚴格管理建筑材料

在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中,建筑工程所用材料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的關鍵。

材料管理員的專業素質要好,這是提高材料管理工作的基本,從根本上保障材料合格,才能有效保證建筑安全性。采購材料時負責人要把好關,對提供材料的生產廠家謹慎選擇,認真嚴格檢查質量合格證,質檢報告等。然后要認真檢驗試驗所用材料,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檢驗工作時要做好數據記錄寫成報告,在檢驗合格之后才可以用于施工,沒有通過質量檢測的材料堅決不可以投入使用。供應商要選擇具有國家生產許可,一定的生產實力和供貨能力,具有社會信譽的正規廠家,保障良好材料貨源。要保障材料各項出廠資質的完整,確認材料的型號,質量標準符合建筑施工需求。破損、失效的材料都嚴禁進去施工場所,假冒偽劣材料更是不能出現在施工場所內,嚴格管理,定期對材料取樣再次檢查,確保所有材料的指標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總而言之就是對建筑工程所用的材料進行嚴格把關,做好對建筑材料的監督監察工作,加強對材料的管控。

結束語

在當前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質量安全問題是整個工程的重點,相關人員要切實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對自身的建設工期進行合理的規劃,不能單方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視了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在建筑施工中,必須將質量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對現有問題做出有效對策,加強每一環節的管理,確實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王鳳飛.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13(7).

[2]陶利勇.談施工階段建設單位的現場質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3,39(16).

質量安全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民以食為天,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這些無不都在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本文旨在研究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探索我國食品質量安全質量管理的應對策略,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事業的發展提供借鑒也為人們大眾生活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質量。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中存在的問題

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意識薄弱。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是國家大事,但是我們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公民對于食品質量管理的意識還是十分的薄弱,在食品行業的企業中,也不能引起重視,只要達到國家的最低標準要求即可,有的食品企業甚至無證經營,自己加工生產生產食品的工人也十分的不注意各自的衛生,使細菌通過手接觸。食品質量安全包括很多的方面有原料問題、飼養時的飼料問題、化學問題、添加劑的問題等都經常出現,所以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意識薄弱是食品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食品質量安全標準不完善。曾經的“三鹿奶粉”和“蘇丹紅一號”事件可謂轟動全國,食品質量的安全問題從那時起才真正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也就暴露了我國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對于食品質量安全的標準不完善,導致了管理質量的下降,使得食品企業就存有了僥幸的心理,造成了危害社會的公共事件。而在西方國家,對于食品質量安全的標準是十分嚴格的,我們國家出口西方國家的食品只有達到他們國家的標準,才可以出口,可以說是對食品質量安全是嚴格的把關。但是在我們國家的食品質量安全的標準還不是和健全,需要政府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標準,使食品企業的生產者加大管理力度,從源頭制造端提升食品質量標準。

食品質量安全監管不到位。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一直是我們國家在食品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政府和食品企業內部由于監管的不到位,導致了食品行業出現了普遍的質量安全的問題。在政府的工作中,作為食品監管最權威的機構,在對企業進行抽檢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紕漏的問題,食品行業內部的監管小組也時常出現監管不到位的現象,在監管的過程中,總是容易出現草草了事的現象,也放任了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的出現。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存在的最內部的原因就是有害微生物所引起的食品變質,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出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事物自身出現了問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腸桿菌以、沙門氏菌等都是經常出現在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他們的出現會使人體產生腹瀉,甚至食物中毒的現象。當然還有很多的外部因素,例如食品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為了節約成本,降低設備和操作方面資金的投入,衛生消毒設施不達標,導致食物受到細菌的污染,這些都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與全面質量管理應對之策

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一切要以人為本,黨中央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黨政同責、標本兼治,加強統籌協調,加快完善統一權威的監管體制和制度,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國家應當把食品質量安全上升到國家管理層面,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做好監督食品質量安全的工作。

對于食品質量問題嚴肅處理。國家在對某網絡訂餐平臺的勒令整改、假冒知名品牌奶粉流入市場查封、對億元工業明膠大案嫌疑人逮捕,等等捍衛人民食品安全的嚴厲措施也表現出了現在國家食品質量問題的打擊力度。

加大監管力度。任何一個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只要是1%的食品安全風險,落到一個消費者、一個家庭頭上,都是100%的不幸。只有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對食品行業樹立嚴格的標準要求,嚴格按照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打造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切實防范食品安全質量問題的出現,讓人民群眾共享食品安全發展果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要,在分析了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現狀及基礎上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對策,為保障人們以后更加高水平的生活,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

上一篇:安全管理制度論文下一篇:煤礦安全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