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化學的化學價范文

2023-09-20

化學的化學價范文第1篇

摘要: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針對高一學生在新課改下初、高中化學銜接中可能出現的學習問題,結合學科特點,作者就化學教師如何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著重從學習方法指導、非智力因素、學習心理輔導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化學教學;銜接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17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初中生進入高中化學學習后,面對學習內容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深、學習方式的改變,部分學生學習化學時非常困惑;且由于學科種類增多、學業負擔的增重及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良、個性意志薄弱等原因,極易導致化學學習的兩極分化或化學學業不良學生的增多。因此,針對以上問題,結合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要求,筆者認為在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科學方法作為科學素養的核心之一,愈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镀胀ǜ咧谢瘜W課程標準》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學生所應掌握的具體科學方法,如“在化學學習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能設計并完成一些化學實驗”。必修模塊1、2中也詳細指出“認識實驗、假說、模型、比較、分類等科學方法對化學研究的作用”、“初步認識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條件控制、數據處理等方法在化學學習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通過實驗認識化學反應的速率和化學反應的限度,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等。

雖然,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的心智水平和思維能力獲得了很大發展,已具有較強的分析與綜合能力;但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后,一些學生由于固守于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和以往的不良學習習慣,使得已具進步的認知能力在學習效果和學業成績方面未得以體現。如:憑借初中階段的學習經驗,一部分學生認為“化學上課時聽不聽無所謂,只要課后多花點功夫就行了”、“預習在化學學習中不重要”、“考試前認真看書就能考出不錯的成績”、“化學學習只要多背、多做題就可以”、“做化學實驗就是看著玩、做著玩”等,這些觀念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學生高中化學學習的效果和認知水平、認知能力的提高,也影響教師化學教學的正常開展。因此,高中化學學習的初始階段,教師有必要提前了解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習目標分析、學習化學的意義討論、個別談話等途徑,讓學生重新認識化學、了解化學,轉變原有不良的化學學習觀點,促進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孔子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教”??梢?,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而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成為必需。因此,高中學習初始階段,在強調學習方法掌握、學習方式轉變的新課程理念下,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本學科的學習特點、獨特的科學學習方法。如:指導學生做好預習,帶著問題上課認真聽講,有重點地做好筆記,注意力集中在思考、理解層次,而不是忙于將教師講解的化學知識不分主次地抄記下來;指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歸納的方法進行系統地復習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識,而不是零碎地死記硬背;指導學生通過聯想、類比、類推等方法解決新問題;指導學生明確實驗觀察的目的和任務,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地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認真分析、概括,得出一般規律,而不僅是停留在觀看實驗現象上等。這些操作性的具體學習方法為培養學生認知能力提供了落腳點,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學習方式轉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方式轉變是此次課程改革的重點。普通高中化學教科書必修1(蘇教版)創設了一系列有助于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情景。如教材以“物質的分類”、“溶液與膠體性質的比較”、“銅、鐵及其化合物的應用”、“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等大量內容為載體,多次出現“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調查研究”等科學探究活動,目的在于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在“做”中去主動學習科學,認識、彌補自身不足。

在科學探究教學活動中,筆者認為“藝術、恰當的提問”是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方式?!吧平陶弑厣茊枴?,陶行知先生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提問是發揚學生主動精神和創造才能的極好途徑。開放性、生動有趣、環環相扣、逐步推進的提問,不但是探究活動的主要線索,也促使學生在準備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維、深入地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也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展示和發展個性的機會。當然提問的形式可以多樣性,如師問生、生問師、生問生,也可是個體問群體,群體問個體。但在具體教學中,應避免提出諸如“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或“看到……了沒有”、“得出……結論了沒有”等無思維價值的問題,這些無實質內容的提問不但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也無法真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

學生合作能力、與人交往能力、自我設計能力培養也是此次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社會建構中,認知沖突由學習主體與他人的觀點不同引發,由于每個學習者對問題認識的深度與廣度不同,因此對同一問題的認識往往會因人而異,有的較全面、有的較片面、有的則完全錯誤。因此,社會建構主義者認為通過學習中的合作與討論能使學生超越自己的認識,看到與自己不同的理解,從不同方面更加豐富的了解與認識事物;在教學中應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與討論,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充分交換對同一事物或觀念的不同看法。事實研究表明,當學生發現他人觀點與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觀念更合適解決問題時,較易對自己的觀念提出懷疑,產生認知沖突與求知心理;而丹瑟里恩(Danserean,1993)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到的知識比單獨學習時多得多,且合作學習有助于克服錯誤觀念。

交流、討論時,教師要有計劃性、靈活性。當學生的發言明顯出錯時,教師要及時糾正,避免討論引入歧途;當學生對非重點問題無休辯論時,教師要因勢利導,及時給出正確的見解;當討論出現冷場時,教師要提出啟發性、引導性問題;當少數學生置之度外時,教師可指定他們回答相關簡單問題或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促使其參與討論。

小組討論時分組要合適,成員分組、成員人數確定要以小組討論能順利進行、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為目標。小組討論期間教師要巡視,及時了解動態、引導思維、解答疑難問題。討論結束后,為避免學生的認識雜亂無章教師要及時做總結或綜述,便于學生形成清晰、正確的科學結論。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培養,加強學習心理輔導

提高化學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心理過程,在新課程的化學教學中,需要學生交流、合作,善于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但由于語言表達、思維不活躍、學習基礎差等原因,一些學生對新的學習方式產生了恐懼與自卑感,從而心理上拒絕參與探究和合作學習,在學習上產生惡性循環。因此有必要采取適當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措施,加強學習心理輔導,讓學生克服化學學習中的心理障礙。

1. 利用最近發展區原理體驗成功感,激發學習興趣

課程改革強調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性作用的充分發揮。但由于受升學壓力、社會譽論壓力等因素影響,學生的主體性在初中階段可能還未得以真實體現,仍處于相對被動學習的局面,思想上仍習慣于接受式學習,以致只要一涉及“開放式話題”,部分學生即出現無所適從的茫然神情。因此,在高中化學學習前期,有必要采取積極措施,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已有研究表明,注重最近發展區原理的應用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即在學生已有知識與能力水平的基礎上,設計超出其已有水平但能通過自身努力解決的問題。如:如何證明鈉與水反應后生成的產物?在已有“堿能使酚酞溶液變紅”、“點燃氫氣的特征爆鳴聲”、“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守恒”等知識基礎上,學生通過理論分析與實驗證明應能解決此問題;又如學習原子結構時“對α粒子散射實驗的思考與討論”等。筆者在教學中發現,當一些學生發現自己能夠解決這些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時顯得尤為興奮,并且這種高漲的情緒也傳遞給其他學習相對被動的學生,如果在適當時機再給予鼓勵與表揚,更能激起學生之間相互競爭的心理,形成雙贏效果。

2. 利用理論聯系實際引發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造性的科學”,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隨著社會活動的增多與思維能力的提高,高中學生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常見問題,加強化學與生活和科技的聯系,不僅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也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新課改下普通高中化學教科書必修1(蘇教版)重視化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幾乎每一專題的知識內容都體現出“來源于日常生活、生產,回歸服務于日常生活、生產”的特點,如“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從礦物到基礎材料”、“硫、氮和可持續發展”;同時配以學生熟悉的大量日常生活、生產彩色圖片,學生感興趣的“化學史話”,學生好奇的“資料卡”等,力求反映化學的科學發展史與現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將學生引入化學的知識海洋世界,如“膠體的應用”、“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同位素的應用”、“夸克的發現”、“氯的發現”、“生物煉銅”“水泥和水泥的標號”、“分子篩”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挖掘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一些化學現象和事實,為學生創造一種熟悉、奇妙的學習情景,并同時利用實驗、模型、標本、實物、影像等一切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情況下,也有利于引導學生產生新的動力,促進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3. 利用評價培養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對學習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的學習自我期待適合度受到外部評價的影響,所以評價影響的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價具體涉及作業中評價,課堂中評價、測驗中評價、探究活動中評價、課后表現評價等。新學習方式下的評價應側重于對學習過程中的個體心理的激勵,其中表揚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激勵方式;試卷測量是學習評價中較為重要的內容,不僅要通過客觀的量化讓學生公正地評價自己學習的效果,也要通過定性的主觀題讓學生在心理上獲得一種良好的肯定暗示,通過測試的合適難度和梯度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距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達到激勵和診治的目的。

此外,還要考慮如何在教學中教會學生自我激勵,引導對學習失敗進行正確的自我歸因,指導學生學會怎樣增強學習毅力、培養學習意志,如何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如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如何克服學習中出現的生理疲勞、興趣減退等方法,這些都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王祖浩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化學的化學價范文第2篇

化學史在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化學能夠增加人的知識, 但是學習化學史卻能增加人的智慧, 因為化學史反應了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它不是靜態的知識而是動態的發展過程, 在化學史的學習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能體會科學的思想和方法, 了解化學精神, 并且能夠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學習化學史可以讓學生們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了解化學的全局, 并且還能借鑒前人失敗的教訓, 提高專業素質培養科學的世界觀, 同時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強其創新能力;學習化學史還能讓學生了解化學的實驗過程, 明確化學理論和實驗的辯證統一關系, 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學習化學史的意義, 并且在編排教材的時候會適當的引入一些實例, 以此來教育學生。

2 高中化學史的呈現方式

在化學教材中化學史的展現方式主要集中于四種, 分別是科學視野、圖片資料、科學史話、資料卡片, 在對教材中的化學史資料進行總結分析之后可以發現, 目前的化學史在教材中的編排存在著一些問題。

(1) 化學史內容的呈現位置固定在對兩本化學教材進行整理之后發現化學史的呈現位置很單一, 在高中教材中主要是出現在正文或者閱讀史中, 很少一部分出現在資料和注釋中, 而且大部分的化學史的呈現方式都是以語言描述為主, 有的有部分插圖, 但是數量并不多而且都是以化學家的肖像為主, 而以單獨的圖片形式呈現出來的化學史少之又少。這樣的安排容易讓老師和學生忽略這些部分, 認為化學史是可學可不學的內容, 這種觀念嚴重影響了化學史教學的效果。

(2) 化學史的內容簡單粗略對高中化學教材中的化學史進行總結就可以發現, 化學史的描述比較簡單。對于重大的實驗化學史做得相對比較詳細, 但是對于一些科學方法和歷史上對應的知識的發展情況和過程并沒有詳細的描述, 這樣的安排會讓學生誤以為在化學研究歷史上都是很順暢的, 這樣不利于發展他們的科學精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般只是對其做一個簡單的描述, 并不會深入的去講述, 這樣學生就會忽略這些看起來“邊緣化”的知識。

(3) 高中化學化學史的教學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由于很多的老師不重視化學史的講解, 使得學生也忽略了這方面的知識, 化學史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很多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只是簡單的提一句某某科學家是怎么做這個實驗的、或者是怎么發現這個規律的, 并沒有對其做深入的講解, 因此學生就不能在這方面受到啟發, 忽略了化學史的作用。

3 對高中化學史編排和呈現的一些建議

高中化學的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化學知識還要使學生了解科學精神, 明確化學的意義, 以此對化學史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目前雖然很多的專家都開始注意化學史對學生的重要意義, 而且在教材中也呈現了一部分, 但是由于其“邊緣化”的位置使得化學史的教學并沒有達到效果, 因此要不斷的優化化學史的編排。

(1) 增加化學史的內容在化學教材中很多的化學史知識都被學生認為是無關緊要的, 因為其在教材中呈現的位置很固定, 而且描述量非常少。在化學教材中應該增加化學史的內容, 不僅在量上增加還要在質上優化。通過對化學史仔細的描述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使學生逐漸的認識到化學史的重要性。例如在描述科學家的時候不能只是簡單描述其姓名、年齡、出生地、成就等基本的信息, 還要將科學家發現這個規律的過程描述出來, 這其中即包括積極的方面也包括失敗的經驗, 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 發揮化學史的多重功能化學史的教學不僅涉及到化學知識還包括了很多人文精神, 科學知識固然很重要, 但是其中的歷史文化知識也是不容忽略的, 因為文化知識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間接的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要確保能夠將化學史的內容融入到化學知識中, 從而間接的影響學生的思想, 并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習化學史有其積極的意義, 教師應該注重這一部分的內容, 以化學史為化學教學的起點來進行化學知識的教授。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瘜W史是一門非常有趣的科學, 在教授的過程中要用啟發式的方式, 讓學生能夠自己獨立的去思考去體會, 還要注意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彌補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 例如可以播放一些偉大化學家的化學實驗過程, 以此來增加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

摘要: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 但是其發展也有一定的過程, 化學有著自己的發展歷史??茖W史和自然科學相結合是目前教育的熱點以及發展趨勢, 很多的交叉也都注意到了這一點, 但化學史在化學教材中的呈現方式并不是特別合理。本文就圍繞著這一主題進行研究, 主要分為三部分, 首先總結了化學史的意義, 之后分析了高中化學教材中化學史的呈現方式和存在的問題, 最后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化學史,高中教材,編排方式,呈現形式

參考文獻

[1] 關婷婷.中學化學教材中化學史的呈現研究[J].廣東化工, 2008, (11) :153-156.

化學的化學價范文第3篇

1 高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必要性

因為大學面向社會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基地, 在綠色事業方面應作理性與實踐的示范, 并把綠色理念深入滲透到學生的內心。特別是化學專業的學生, 綠色化學觀念更有著特殊意義。1997年, 由中央電視臺等單位組成的一個調查組對淮河污染狀況的調查表明, 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是沿岸一些中小型化工廠、造紙廠、染織廠。而這些污染工廠的負責人中, 有相當一部分是8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3]。事實表明, 在相當一段時期里, 我國大學生的綠色意識教育是一片空白。這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 對大學生進行系統、全面、深刻的綠色意識教育意義深遠且緊迫。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真正具有綠色意識的一代新人, 使學生無論以后從事何種職業, 都具有一定的環境知識、較高的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

2 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與實踐

2.1 高校教師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高?;瘜W教師要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這在整個化學教育過程中是始終貫穿的?;瘜W教育應體現綠色化學的新內容, 圍繞防止環境污染、提高原子經濟性、盡量減少化學合成中的有毒原料和產物、設計安全的化學品、新型催化劑的開發、提高能源經濟性、降低事故可能性的安全生產工藝等基本原則, 化學教師可對課程內容進行革新。如在普通化學的教學過程中, 可以將“使二氧化碳成為更好溶劑的表面活性劑的設計和應用”作為一個教學單元。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的破壞等與大氣污染, 而造成這種后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機動車的使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這些這樣內容展開綠色化學教育。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綠色化學意識, 培養學生從事綠色化學研究開發的能力。

2.2 在教材使用過程中體現綠色化學教育

在《有機化學》教材中涉及到關于農藥如六六六、有機磷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保幼激素等的內容, 可從目標產物的綠色化出發, 對農藥進行評價和探索性創新。如六六六雖然有很高的殺蟲活性, 為農業的增產增收起了歷史的積極作用, 但這些農藥嚴重污染環境, 且對人畜毒性極高, 目前它們正被以內源性的昆蟲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為代表的化學信息物質類生態農藥所代替。其中典型的實例如天然的昆蟲拒食劑, 如印苦楝子素, 它沒有明顯的毒性, 但能影響各種各樣的害蟲, 且只要0.02mg/m2的量就可以阻止沙漠蝗的侵食。羅姆-哈斯公司合成了無神經毒性的二?;骂悮⑾x劑, 從而取代了有機磷酸酯殺蟲劑[4]。通過這種具體的綠色化學實例教育, 能強化學生環境觀念, 同時讓學生懂得科學技術本身就具有生態價值, 包含綠色化學在內的綠色科技, 是人類與自然在高層次上和諧共處。

2.3 課堂內容結合生活案例

因為大學生已經具有非常完備的生活能力和較為豐富的社會知識, 將課堂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 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更能提高教學效果。如2008年國家提出“限塑令”, 那么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談論這一措施的根由和意義。在籌備奧運會期間, 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改善受到多方關注與支持, 新配方汽油、環境友好柴油、燃煤脫硫工藝等等都可以結合在各階段的課堂內容中。這樣不僅鞏固了教學效果, 并且可以使學生主動關心重大的綠色化學研究成果, 如環境友好的海洋生物防垢劑、造紙業的綠色漂白劑、汽油工業的清潔生產技術等等。通過探究這些身邊的綠色化學實例, 可以更加深入并切實的加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主動設立一道綠色的防線。

2.4 設計和進行綠色化學實驗

在實驗課教學中, 可從原料或起始物的性質、實驗方法、反應條件、產物或目標分子這四種因素進行創新, 把綠色化學原理和實踐引入實驗教學中。

對傳統實驗進行改進, 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 減少有毒害物質的使用和產生。如在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實驗中改用醋酸鈉的酚酞溶液來代替二氧化氮。開展微型實驗以及小量-半微量實驗, 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同時, 既節約了藥品和時間、又可減少污染、提高安全性。對于實驗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廢液等, 可以引導學生設計處理和回收實驗。如銀鏡反應在試管壁上生成的銀, 可用硝酸溶解, 回收處理又可得到硝酸銀。采用全封閉的試驗系統。如Cu和濃硝酸的反應, 如果在用導管連接的試劑瓶和試管中進行, 既能看到棕紅色的NO2氣體產生, 又能用堿液吸收NO2避免了空氣污染。

采取組合式化學實驗。利用各實驗間的相關性進行重新組合, 構成新的實驗方案。如把“苯甲酸的制備”得到的產品用作“重結晶”中的粗品, 再把重結晶后的純品用于“物質熔沸點的測定”。

2.5 設計開放研究性課題

教師可選擇布置學生力所能及而又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課題, 讓學生自主探求解決環境問題的新方式。如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的使用調查, 因為其生產原料是石油, 屬不可再生資源, 而且對環境污染和破壞嚴重。其他還有飲用水源中陽離子濃度調查報告、本區降雨酸度的調查、白酒中甲醇含量的調查、水發食品中甲醛含量的調查等。這樣既可使學生感覺到身邊就存在化學污染, 每人都有責任推廣綠色化學理念, 又能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進取精神, 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積累社會經驗。

2.6 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試題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選擇體現綠色化學教育的試題, 也是強化學生對綠色化學認識的一種有效途徑。在高?;瘜W教育中, 教學內容要與學科發展同步, 適時更新, 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在今后的生活和發展中有用武之地。同樣, 在化學學科作為必修課的高校中, 試題庫的內容也要與時俱進, 保持與學科的發展方向與重大進展相銜接。因此, 在試題中體現綠色化學概念是重要也是必然的更新措施。尤其對于理工科院校的學生, 本身對試題較為重視, 那么在其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更有利于鞏固和加深學生的綠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7 適時向學生介紹綠色化學最新的研究進展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 他們并不滿足于課堂上接受的內容, 加之通訊技術的發展、各種媒體在生活中的滲透、網絡的普遍應用, 他們接觸到的世界也越來越廣闊。他們更希望了解最新的、實用的知識, 可以對現在和將來的發展又一定的用處。事實上, 綠色化學正是化學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是重要的研究和開發領域。因而,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 可以插或者以小講座形式適時的向學生介紹綠色化學發展的最新動態, 使他們感覺到自己是與學科同步發展的, 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并進一步促進和加深綠色化學觀念的深入滲透。

3 結語

在當前高?;瘜W教育中, 教育工作者的一大任務就是把綠色化學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化學教學體系中, 并使之成為21世紀化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綠色化學教育首先要加強和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 在化學系列課程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 幫助學生樹立綠色意識, 并培養從事相關科學研究的能力, 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

摘要:在高?;瘜W教育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環境保護意識, 增強社會責任感, 提高從事綠色化學研究與開發的能力。本文討論了在高?;瘜W教育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一些實踐, 對具體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瘜W教育,綠色化學,實踐

參考文獻

[1] 周國芬.綠色化學-師范化學教育的新理念[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6, 9 (5) :121~123.

[2] 潘一, 等.綠色化學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化學工業與工程技術, 2005, 26 (5) :26~29.

[3] 劉凌.綠色意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新視野[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1999 (2) :51~53.

化學的化學價范文第4篇

1994年, 國家教委高教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大學召開了“關于為高等學校文科、財經、政法等類專業學生開設化學選修課的教學和教材建設研討會”, 意在使學生通過化學課程的學習, 了解化學在科技進步中的作用和地位, 了解化學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特色, 透過化學這個窗口, 體會到自然科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依存的關系[1]。

《化學與社會》就是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而面向文科類學生開設的一門新課程, 是一門反映化學學科與人類、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密切關系的課程。學生透過化學這個窗口, 了解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與滲透, 了解化學在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和地位, 體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依存的關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拓寬知識面和加強文理滲透, 引起了國內眾多高校的重視。

我校從2007年開始也為非化學專業學生開設了《化學與社會》公共選修課,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結合其他高校和教師的教學經驗, 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1 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生活實際, 深入淺出

本門課程開設的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反映當代化學前沿, 體現多學科間的滲透與融合, 重在創新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痘瘜W與社會》是以化學知識為主線, 以人們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和社會廣泛關注的相關問題為視點, 闡述化學與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的密切關系。內容緊隨時代的脈搏, 不斷更新, 通過社會熱點找問題, 貼近日常生活講道理。例如:“問題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是一種什么物質為什么要添加它?瘦肉精是怎么回事?蘇丹紅的危害在哪里?在新聞報道中經??吹侥承┗瘖y品導致的皮膚過敏或致斑, 甚至中度的案例, 原因何在?媒體泛濫的保健品廣告真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嗎?小小水銀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如何處理不慎打碎的溫度計或體溫計?轉基因技術與轉基因食品的是與非;現在的技術能克隆人嗎?酸雨、臭氧層破壞對地球上的生物有多大的危害?……講授章節主要有化學與飲食體健康、食品安全;化學與化妝品健康;裝修污染;化學與生命;化學與藥物;化學與環境;化學與農業, 化學與國防建設等。

《化學與社會》面向的學生是非化學專業的學生。由于高中的文理分班制以及我國的高考制度導致了很多文科的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認識的缺乏, 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痘瘜W與社會》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目的, 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 所有的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落腳點, 能夠貼近生活, 真正成為學生們所關心、感興趣的內容, 學生們就不會感到陌生和抽象,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一旦有了學習的興趣, 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學習動力, 對于化學也是一樣。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更多的情景, 讓更多的生活場景走入課堂, 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化學的魅力, 認識和領悟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以此調動學生的好奇心, 把化學的概念和基本知識貫穿到敏感事件中去理解、認識和掌握, 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授課方式靈活, 教學手段現代化

《化學與社會》這門課程不能按照普通化學教學大綱組織教學, 也不能完全采用科普的形式, 否則都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內容的安排以必需和夠用為度, 不求理論的系統性。在聯系實際的基礎上, 注重突出科學性、趣味性、新穎性、先進性和適用性。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 采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 并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長處, 如多媒體教學、教學參觀、專題講座以及觀看與講授內容相關的影片和錄像等。例如中央電視臺的《健康之路》、《探索與發現》以及湖南衛視的《百科全說》等節目都會給我們提供很多對健康有益的信息, 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相關視頻資料, 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3 注重信息的反饋

教育應當堅持以人為本, 課程效果應以對學生當前與長遠的影響及其發揮的作用為判據[1]。在開展《化學與社會》課程教學中, 要重視學生的反饋信息, 隨時關注學生需要什么, 對什么感興趣, 不是向學生宣傳化學如何重要, 而是讓學生明白化學對他的專業學習、乃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幫助, 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自覺地學習化學, 利用化學知識去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總之, 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科學, 已經滲透到了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 它在整個自然科學中的關系和地位, 正如[美]Pimentel G·C在《化學中的機會──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指出的“化學是一門中心科學, 它與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需要都有密切關系。”它不僅是化學工作者的專業知識, 也是廣大人民科學知識的組成部分, 化學教育的普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更是提高公民文化素質的需要。

摘要: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在高校對非化學專業的學生開設《化學與社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拓寬知識面。本人結合自己這幾年的教學實踐, 從講授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信息反饋幾方面談了幾點體會。

關鍵詞:化學與社會,教學內容,授課方式,信息反饋

參考文獻

化學的化學價范文第5篇

1 精細化學品化學內容特點

精細化學品化學是系統闡述各類精細化學品的定義、分類、制備方法、構效關系等理論和方法的一門學科, 具有內容繁雜、配方多和學科交叉性強等特點。

1.1 內容繁雜

精細化學品具有專用性強、批量小、品種多、技術密集和附加值高等特點, 主要涉及涂料、膠粘劑、日用化學品、皮革化學品、造紙化學品、油田化學品、橡塑助劑、水處理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等諸多領域。目前常用的教材都包括表面活性劑、農藥、染料、顏料、涂料、藥物中間體、食品添加劑、日用化學品和石油化學品等經典內容, 書中詳細介紹了化學品的結構、功能、作用原理、制備方法及工藝過程, 并詳細列舉了一些典型產品。

1.2 配方多

精細化學品的組成成分繁多, 具有同種功能的試劑品種多, 可選擇性強。由于化學合成過程的復雜性, 即使采用相同化學成分也有可能得到不同功能的產品, 同時在精細化學品商業化時又存在復配過程, 因而使得精細化學品的配方包羅萬象, 成為自身的一大特色。

1.3 學科交叉性強

精細化學品化學內容涵蓋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化工原理、化工工藝、材料學等諸多專業, 是基礎知識和專業學科的綜合。

2 結合專業進行精細化學品化學教學改革

2.1 教學內容改革

(1) 在原有內容上突出重點, 強調專業應用。

如上所述, 精細化學品化學內容繁雜, 涉及的領域很多, 已有的教材對各類化學品介紹的都比較詳細。如果讓任課教師從頭到尾系統全面地進行講解, 并要求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這一目標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是很難實現的。因此, 需要教師結合本學校的專業特點、學生擇業和考研的關聯對所教的內容進行選擇重組, 這樣才能突出重點, 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依據我校專業特點, 在《精細化學品化學》這門課程中我們應該重點講述表面活性劑、添加劑、農藥、藥物中間體和石油化學品等內容。

以往通過教師對精細化學品的分類講述, 諸如定義、特點、發展、典型產品的生產等, 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精細化學品理論知識, 掌握了課堂上所講的典型精細化學品的生產技術??荚嚨臅r候, 也可以取得較高的成績, 但卻不具備理論聯系實際, 學以致用的能力。經常有同學會問“老師, 我們學了那么多的化學品, 跟我們的專業有關系嗎?”或者是“那么多的精細化工領域, 如果我們擇業或將來從事科研該如何選擇呢?”, 鑒于此, 精細化學品化學在進行內容重組的同時, 還有必要特別強調其在專業方面的應用。我們可以在講授“表面活性劑”這一章時, 除了詳細介紹表面活性劑的定義、特點、分類等基礎知識, 還應該特別強調表面活性劑在煤化工領域的應用。例如: (1) 不同類型表面活性劑在煤浮選方面的應用; (2) 表面活性劑在降低瓦斯強度, 提高安全采煤方面的應用; (3) 表面活性劑在水煤漿制備方面的應用等。在講授“添加劑”這一章時, 可以強調添加劑在水煤漿制備以及燃煤固硫、助燃等方面的應用。通過這樣的改革, 可以讓學生初步建立一個實用的概念, 自覺意識到《精細化學品化學》這門課程在所學專業中的地位, 從而引起重視。

(2) 結合專業, 新增內容。

為了充分反映學科的最新進展, 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學科目前新發展的動態, 有必要補充新的教學內容。但是所選內容必須反映成果的重要性及學科發展趨勢, 并結合學校專業特點、本地資源及發展情況以及本課程的學時[2]。我校主要以煤化工為主, 包括煤的開采、洗選、燃燒利用和清潔轉化, 并逐步向精細化工交叉滲透。因此我們在傳統的內容基礎上可以新增添一些由煤炭轉化制備精細化學品的內容。例如: (1) 從煤焦油中提取精細化學品煤焦油是煉焦工業煤熱解生成的粗煤氣中的產物之一, 目前提取的主要產品有萘、酚、蒽、菲、咔唑和瀝青, 這些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醫藥、染料、涂料和農藥中; (2) 以煤氣化合成氣為原料開發Cl精細化學品煤氣中的CO、H2以及產品鏈上的甲醇等產品, 與其他領域的化工產品交叉可以開發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Cl精細化學品; (3) 從煤液化制備的油品中提取精細化學品煤液化油是煤液化的初級目的產品, 其組成結構非常復雜, 可以通過加工精制提取上百種化學物質, 是精細化工原料的重要來源。新增的內容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更重要的是將精細化學品化學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 在提高學生對專業認識的同時, 培養了其專業熱情, 一定程度上為后續擇業和科研提供了方向。

2.2 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目前精細化學品化學實驗常常是讓學生依照講義, 按部就班地進行, 這在基礎實驗課中就培養學生基本技能來說是可行的, 但作為專業實驗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 不利于創新性人才和應變性人才的培養, 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革。

(1) 充分利用精細化學品配方多的特點。

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指定某一類型產品, 讓學生自己查閱相關資料, 確定配方, 然后經學生小組討論、指導教師通過后再進行實驗。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角色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不僅培養了學生查閱文獻的能力, 而且鍛煉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以后的科研打下基礎。

(2) 實驗內容的選取盡量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大多數學生都會對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事物感興趣, 實驗也不例外。比如合成洗滌劑、洗發香波等, 一旦學生了解到通過實驗就能夠制備出自己所用的日常用品后, 會對此次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 并且在實驗過程中特別認真, 在此過程中如果教師再適當地進行引導, 就會激發起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欲望。

(3) 加強實踐環節。

我院老師主要從事煤化工方向, 具有一些從煤化工制備精細化學品的實例, 例如煤炭浮選研究、水煤漿的制備、煤焦油的分離和提取等??梢猿浞掷么藯l件, 帶領學生進行參觀, 展示其制備的產品, 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精細化學品和煤化工行業。同時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認識實習, 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真正結合。

摘要:根據精細化學品化學的內容特點, 從我校專業實際出發, 對精細化學品化學進行了教學改革。通過重組教學內容, 強調專業應用和實驗教學將此課程與煤化工這一專業特點有效結合, 以期為我校學生建立專業優勢, 為后續擇業和科研打下基礎。

關鍵詞:精細化學品化學,教學改革,內容

參考文獻

[1] 馬文輝, 張樹軍, 郭祥峰, 等.構建精細化學品課程教學新模式[J].高師理科學刊, 2007, 27 (3) :111~112.

化學的化學價范文第6篇

1 綠色化學的內涵

1.1 綠色化學的定義

綠色化學 (green chemistry) 亦趁稱可持續的化學 (sustainable chemistry) 。綠色化學就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學產品的設計、開發和加工生產過程中減少或消除使用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害物質的科學。

1.2 綠色化學的基本原理

(1) 防止—防止產生廢棄物要比產生后再去處理和凈化好得多。

(2) 講原子經濟—應該設計這樣的合成程序, 使反應過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進到終極產物中。

(3) 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應出現—無論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 使得設計合成程序只選用或產出對人體或環境毒性很小最好無毒的物質。

(4) 設計要使所生成的化學產品是安全的—設計化學反應的生成物不僅具有所需的性能, 還應具有最小的毒性。

(5) 溶劑和輔料是較安全的—盡量不同輔料 (如溶劑或析出劑) 當不得已使用時, 盡可能應是無害的。

(6) 設計中能量的使用要講效率—盡可能降低化學過程所需能量, 還應考慮對環境和經濟的效益。合成程序盡可能在大氣環境的溫度和壓強下進行。

(7) 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術上、經濟上是可行的, 原料應能回收而不是使之變壞。

(8) 盡量減少派生物—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多余的衍生反應 (用于保護基團或取消保護和短暫改變物理、化學過程) , 因為進行這些步驟需添加一些反應物同時也會產生廢棄物。

(9) 催化作用—催化劑 (盡可能是具選擇性的) 比符合化學計量數的反應物更占優勢。

(10) 設計要考慮降解—按設計生產的生成物, 當其有效作用完成后, 可以分解為無害的降解產物, 在環境中不繼續存在。

(11) 防止污染進程能進行實時分析—需要不斷發展分析方法, 在實時分析、進程中監測, 特別是對形成危害物質的控制上。

(12) 特別是從化學反應的安全上防止事故發生—在化學過程中, 反應物 (包括其特定形態) 的選擇應著眼于使包括釋放、爆炸、著火等化學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 綠色化學在實驗中的體現

2.1 中學化學試驗項目的選取和確定

根據實驗大綱要求, 充分考慮試劑和產品的毒性, 整個過程中產生的“三廢”對環境的污染的情況, 盡量排除或減少對環境的毒害、危險性, “三廢”后處理困難的實驗項目, 應選擇低毒、污染較小且后處理容易的實驗項目。例如:考慮到硝基苯及苯的毒性, 硝基苯、溴苯制備實驗可以刪去;而改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代替。

2.2 努力改革實驗方式

要努力減少實驗對玻璃儀器的依賴性。有些顏色變化明顯的定性實驗可放在點滴板中進行, 如指示劑與酸或堿作用實驗、Fe3+的顯色實驗等, 有些定性實驗可放在濾紙上完成, 如電解飽和食鹽水, 檢驗醛基存在等。

2.3 將有毒實驗改成封閉實驗

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很多的有毒實驗, 如氯氣的制備與性質實驗、二氧化硫的制備與性質實驗, 這些實驗都是有毒的, 我們可以將實驗改為封閉的實驗。氣體的制備實驗, 必須將實驗在封閉的狀況—步進行, 必須進行對尾氣的處理, 如氯氣的制備實驗, 教材中就有用Na OH溶液進行尾氣的回收。而氣體的性質實驗, 我們可以做到完全封閉。例如:氯氣、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都可以用堿液或水吸收;硫化氫與二氧化硫的實驗可以在封閉式裝置中進行, 硫化氫燃燒實驗, 也可以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 使產生的二氧化硫經漏斗在作用下通過其連接的U型管 (內盛稀氨水) , 吸收液可作化肥使用等等。

2.4 推行微型實驗

要對常見實驗儀器進行微縮, 對常用試劑要給出限量, 實驗中除了可使用已研制成功的井穴板等微型儀器, 還可以把容量瓶、燒瓶、啟普發生器等微型化。在微型化帶來實驗現象不明顯時, 可借助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把實驗結果放大。

2.5 在實驗教學中采用“講—演—練—做”的模式

講:先講實驗, 在講實驗的過程中, 強調一些新儀器的操作方法。

演:教師先演示實驗, 并在演示過程中強調試劑的用量, 操作的規范性, 以及操作步驟, 做好誤差分析。

練:中學化學實驗要求學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確而且規范化, 使學生在藥品的取用、物質的稱量、液體的量取和轉移、物質的加熱、玻璃儀器的洗滌、溶液的過濾等方面做到動作準確、操作熟練、運用靈活。對于這些操作的練習, 我們并不一定要用真的藥品, 可以用一些替代品, 例如:我們要練習液體的取用, 有些同學就用藥品—鹽酸溶液來取用, 按照規定取出的藥品是不能倒回去的, 那取出后沒用就倒掉了, 這不是浪費藥品嗎?因此, 我就用水代替液體, 這不僅讓學生真正的練習了液體的取用, 而且也節約了藥品, 使學生知道應該怎樣使用藥品。加強學生的基本操作的學習, 使學生能更好的做實驗, 為此打好基礎。這樣減少了藥品的損失和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做:練習熟練后學生開始做。

摘要:推行綠色化學教育, 大力開展綠色化學研究, 實踐綠色化學科技成果的應用, 完全可以在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做出十分有益的貢獻。本文試通過綠色化學的基本原理的介紹, 再從綠色化學角度分析教材, 探究中學化學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綠色化學,化學教學,實驗

參考文獻

[1] 李軍.化學實驗室綠色化之思考[J].化學教學, 2002 (1) .

[2] 董昌耀, 楊世忠.中學綠色化學教育實施策略探討[J].化學教育.

[3] 錢貴晴.微型化學實驗與M.L.的研制[J].化學通報, 1999 (1) :48~51.

[4] 朱文祥.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學教育[J].化學教育, 2001, 1:1~2.

上一篇:三方合作協議書范本范文下一篇:環境問題分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