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淺談中國城市化進程范文

2023-10-09

淺談中國城市化進程范文第1篇

民,只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鎮,最終在非農產業獲得穩定的就業,留在農村中的勞動力才能從專業化、大規模的農業經營、生產活動中獲得更高的收入,進而在增加收入的基礎上擴大農村的消費需求。

(二) 加快城市化進程,對控制人口起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意味著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而城

鎮化是一個人口增長自動得到控制的社會經濟過程。城市市民收入雖然高,但是城市生育、撫養、教育子女的成本比農村要高的多。城市中這種撫養子女的高消費成本和生育的高機會成本的約束,使人口增長得到控制。從而對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具有明顯的意義。

(三) 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是更好地推進工業化的需要。加快城市化進程,大力發展工業,特別

是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與世界經濟交往中用便宜勞動力創造的產品和服務換取自己因土地資源稀缺而不能充分生產的產品,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速城市化進程,使更多的農村居民轉換為城市居民,將極大提高消費貨幣化程度并改善原有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結構,增加對包括耐用消費品在內的工業消費品的需求量,從而為城鎮市場中已趨于飽和的消費品開辟出一個新的更為廣闊的市場,進而使目前因需求不足而聚集起來的巨大工業生產能量得以釋放,并為延緩某些產業部門的衰退期和促進新興產業部門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此外,加速城市化進程還將引發大規模的交通網絡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及居民住宅建設,從而極大地促進建筑工業和道路修建工業的發展。

(四) 城市化進程中,為城市與農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用城市文明引導農村文明,改

造農村文明,是促進農村社會進步,提高農民素質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推動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促進了城市居民對自身以外文化的接受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對流動人口本身的認同與接受。

(五) 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于改變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推動中國的城

市化進程有利于降更多的農民轉化為城市居民,增加城市居民的數量和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推動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

(六) 推進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內需,從而更好地推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乃拉動經濟增長的“三

駕馬車”之一,推動城市化進程將增加增加中國城市居民的數量,并且擴展中國城市區域的范圍,進而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購買力增強,擁有更強的購買力。所有這些都將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內需,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七) 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城市作為一個國家經濟國

淺談中國城市化進程范文第2篇

民,只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鎮,最終在非農產業獲得穩定的就業,留在農村中的勞動力才能從專業化、大規模的農業經營、生產活動中獲得更高的收入,進而在增加收入的基礎上擴大農村的消費需求。

(二) 加快城市化進程,對控制人口起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意味著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而城

鎮化是一個人口增長自動得到控制的社會經濟過程。城市市民收入雖然高,但是城市生育、撫養、教育子女的成本比農村要高的多。城市中這種撫養子女的高消費成本和生育的高機會成本的約束,使人口增長得到控制。從而對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具有明顯的意義。

(三) 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是更好地推進工業化的需要。加快城市化進程,大力發展工業,特別

是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與世界經濟交往中用便宜勞動力創造的產品和服務換取自己因土地資源稀缺而不能充分生產的產品,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速城市化進程,使更多的農村居民轉換為城市居民,將極大提高消費貨幣化程度并改善原有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結構,增加對包括耐用消費品在內的工業消費品的需求量,從而為城鎮市場中已趨于飽和的消費品開辟出一個新的更為廣闊的市場,進而使目前因需求不足而聚集起來的巨大工業生產能量得以釋放,并為延緩某些產業部門的衰退期和促進新興產業部門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此外,加速城市化進程還將引發大規模的交通網絡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及居民住宅建設,從而極大地促進建筑工業和道路修建工業的發展。

(四) 城市化進程中,為城市與農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用城市文明引導農村文明,改

造農村文明,是促進農村社會進步,提高農民素質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推動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促進了城市居民對自身以外文化的接受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對流動人口本身的認同與接受。

(五) 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于改變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推動中國的城

市化進程有利于降更多的農民轉化為城市居民,增加城市居民的數量和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推動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

(六) 推進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內需,從而更好地推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乃拉動經濟增長的“三

駕馬車”之一,推動城市化進程將增加增加中國城市居民的數量,并且擴展中國城市區域的范圍,進而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購買力增強,擁有更強的購買力。所有這些都將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內需,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七) 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城市作為一個國家經濟國

淺談中國城市化進程范文第3篇

(一) 區域城市化的發展呈非均衡狀態

由于自然環境、區位條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歷史發展基礎等影響因素的不同, 中國城市化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區域間城市化的發展始終維持著東部地區相對較高、中西部地區相對較低的格局, 發展水平自東向西呈梯度遞減態勢。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7》、《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7》

從區域城市化水平看 (表1) , 城鎮和城鎮人口相對集中于東部地區。東部沿海地區城市化水平較高, 城鎮密度高;而在中、西部地區, 城市化表現為城市規模擴張的極化階段, 城市數量少, 城市化水平較低, 城鄉二元結構明顯。東部地區以不足10%的面積, 集中了全國44%的城鎮人口、35%的建制市和32%的建制鎮, 而占全國國土面積2/3的西部地區, 僅擁有22%的城鎮人口、25%的建制市和35%, 的建制鎮。東部地區城鎮密度遠高于中部、東北和西部地區。從城市化率來看, 東北和東部地區分別為55.53%、54.12%, 中、西部地區分別為38%、35.72%。這種區域城市化水平的差異大體與工業化水平的差異相一致。此外, 在城鎮體系、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經濟和現代化水平等方方面面, 各地區也存在顯著差異。

(二) 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推力有余而拉力不足

我國長期以來實施的農村與城市隔置的戶籍制度, 將就業、住房、醫療、社會保障等若干身份性福利附加于城市人口集團的現實政策, 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二元經濟社會制度, 一方面造成農業勞動力相對低劣的生產生活條件及顯著低水平的勞動報酬, 使他們不安心于農業生產和在農村發展, 推動農業勞動力要么向城市轉移, 要么只能作為閑置勞動力留在農村;另一方面造成城市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拉力不足———現有的制度安排不給他們城市戶籍, 不允許他們享受市民待遇, 他們只能成為農民工或外來人口, 遭受劣質生存條件, 阻礙他們向第二、第三產業的成功轉移。

當前的障礙主要表現在:第一, 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現象相當突出, 特別是同工不同酬、工資低且無保障及克扣、拖欠工資的現象比較普遍。第二, 農民工工作環境惡劣, 勞動強度大, 勞動保護條件差。第三, 對農民工的管理仍然采取防范式、排斥性的管理方式, 重收費而輕視對農民工提供公共服務。第四, 農民工的素質和技能培訓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這些障礙的存在, 違背了城市化自身的發展規律, 導致農業不能更好地支持工業發展, 更導致城市化不能更多遵循市場規律自發、順利地進行, 而是更多地依賴政府的“造城市”運動。

(三) 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程度低

改革開放30多年來, 我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不斷改善和調整。1978~2008年, 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5.8%, 2008年GDP達到300 670億元,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8.2∶47.9∶23.9, 轉變為2008年的11.3∶48.6∶40.1。從業人員從1978年的40 152萬人增加到2008年的77 480萬人, 平均每年增加1144萬個就業崗位, 全國年均從業人員年均增長2.2%, 勞動力在三大產業的就業結構由1978年的70.5∶17.3∶12.2, 轉變為2008年的39.6∶27.2∶33.2。然而, 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并未對城市化進程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雖然存在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內在要求, 城市卻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就業崗位, 農業剩余勞動力無法實現向第二、第三產業有效轉移。

究其原因, 一方面由于我國長以來奉行重消費、輕積累, 偏重重工業、抑制農業和輕工業的產業發展政策, 導致產業結構表現出很大程度的偏差。另一方面, 由于我國處在工業化初中期向中后期演進的歷史階段, 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占有較大比重, 它們主導的經濟增長對勞動就業的吸納能力呈遞減趨勢, 導致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卻難以帶來就業結構發生質的飛躍。這可以從我國三次產業的就業彈性變化和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的不同得到反映。

在1979—2008年間, 第一產業的就業彈性最低且經常為負數;第二產業總體上呈下降趨勢, 在1999~2002年間甚至出現負數;第三產業則一直具有最高的彈性系數。這說明, 第一產業增長對就業拉動作用最小, 第二產業高于第一產業但趨于降低, 第三產業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具有巨大潛力。

從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看, 圖1顯示第一產業就業結構偏差。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及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比重都持續下降, 二者之間一直保持較大偏差。

從圖2看, 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及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比重均緩慢上升, 二者之間長期存在明顯偏差。盡管在1984年以前, 第一和第二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都有縮小的趨勢, 但總體而言, 它們都保持了較大的就業偏差。

從圖3可以看出, 第三產業的就業偏差則長期呈現趨于合理的態勢。

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偏差揭示出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兩個問題:一是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工業轉移存在技術要求和包括頑固性制度安排在內的就業進入壁壘;二是農業剩余勞動力不能向第二產業有效轉移。

三、推進城市化進程的主要對策

(一) 提供差異性公共服務

1. 從整體上優化產業結構。

通過對企業發放貼息貸款、征收結構性關稅、加速折舊等財稅政策, 扶持支柱工業、改造傳統工業、培育新興工業, 促進第二產業大量、有效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

2. 推動地區間產業合理分工。

激勵中西部地區依據資源配置條件和比較優勢, 科學、合理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例如, 對中西部地區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實施財政貼息, 對相關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免征關稅等。

3. 促進東部與中西部城市化協調發展。

一方面, 通過稅收優惠、稅費減免等稅式支出政策支持東部地區依靠自身積累與實力, 利用市場比較優勢, 大力發展城市企業服務、城市教育服務、為居民生活綜合服務等城市“軟服務”;另一方面, 通過加大中央對欠發達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增加政府投資等手段, 加強對中西部地區城市基礎設施、城市交通等城市“硬服務”的區域性政策支持。在此基礎上, 改變國家直接投資經濟項目和城市建設的傳統模式, 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改善城市化發展環境, 吸引更多的政策性誘導投資。

(二) 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統籌城鄉發展

1.調整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向和結構,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 增加對農村建設的投入。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 國家基本建設資金增量主要用于農村, 國家征用土地轉讓收益主要用于農村。

2.建立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體制。逐步把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重點發展基礎教育, 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包括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義務教育, 從制度上根本解決農村的義務教育問題。此外, 還應該在經費投入、辦學條件、師資力量上逐步統一城鄉標準。

3.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盡快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使之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一是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的實施范圍、籌資模式、保險形式和管理體制等。二是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對象應包括:因缺少勞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因災因病及殘疾致貧的家庭;無勞動能力, 無生活來源及無法定撫養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三是推廣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廣2003年開始建立的新型合作醫療試點的有益經驗, 使其制度化;探索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可持續籌資機制, 將各級政府的補助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建立農民連續“參合”的獎勵機制。

(三) 促進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

1.實施城市吸納農民工的財稅優惠政策, 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積極發揮財稅政策的支持引導作用, 加大基礎設施等公共工程建設, 為農民工就業創造機會和條件。包括:積極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增加農民工就業機會;延長對中小企業的減免稅期限, 進一步提高計稅工資費用扣除標準, 加大對企業吸收農民工的稅收優惠;積極支持工業化方式組織的農業生產, 為農村勞動力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等。

2.大力支持第三產業發展, 使之盡快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主渠道。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 是產業結構演進、升級的必然要求和結果。國際經驗表明, 隨著資本技術構成和生產集約化水平的提高, 第一、第二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越來越小, 第三產業將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主要渠道。我國第二產業增加一個就業崗位需要投入7萬元, 而第三產業增加一個就業崗位只需投入2萬元, 投資第三產業的經濟社會效益明顯高于第二產業。目前, 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已超過60%, 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在40%左右, 而我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2009年僅為34.1%, 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勞動力就業的潛力相當大。因此, 應實施貸款貼息、稅收優惠、專項轉移支付等多種財政政策支持第三產業的發展, 使之盡快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渠道。

3.直接和間接手段結合, 加大人力資本投資, 緩解結構性失業。我國勞動力數量龐大但素質偏低, 勞動力總量的供大于求和高科技勞動力的供不應求并存。勞動力的結構性失業成為解決當前就業問題的難點。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轉變教育觀念, 實施終身教育, 提高人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政策實施過程中, 要將政府直接投入和間接引導社會資金相結合, 大力增加人力資本投資, 從而緩解乃至解決勞動者結構性失業難題。其中, 政府直接投入應主要用于加大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發展的力度;應間接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擴大職業培訓, 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和就業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紅軍, 等.城市經濟學的理論演變與新發展[J].社會科學, 2007 (11) .

[2]馮云廷.試論城市經濟學的研究范式[J].天津社會科學, 2008 (1) .

[3]陳秀山, 等.區域經濟理論[M].上海:商務印書館, 2009.

淺談中國城市化進程范文第4篇

中國計生委辦公廳主任張春生表示, 人口流動和遷移是個經濟問題、社會問題, 也是資源問題, 說明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快速轉型、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關鍵時期, 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農村人口持續大量地進入城鎮, 為中國經濟高速、持續發展提供大量源源不斷地廉價勞動力。但大量“沒有城市戶口”的農村人口進入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 也帶來和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包括貧困、強拆、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性挑戰, 健全的社會管理, 以及教育、醫保等公共服務等。

報告指出, 大約76%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農二代”, 希望永久生活在城鎮, 但是他們面對著在城市生活的高成本, 以及缺乏應有的教育、醫保、住房、社會保障等福利的挑戰。由于無法享受跟城里人一樣的教育, 以及職業培訓, “農二代”當中的4.5%每月收入低于人民幣500元, 27%每月不足1千元, 20%因在城里住不起而不能在城鎮工作。不到一半的農民工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報告承認目前流動人口生存發展中有幾大問題需要關注, 其中包括勞動技能整體偏低、社會保險參保率低、房租負擔過重、低收入階層入不敷出, 以及子女教育等。

淺談中國城市化進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縣域城市化,問題,發展路徑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世紀, 中國進入加速轉型階段。在這一特殊階段, 以縣域空間為載體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農村如何發展、農民如何實現地域和身份的轉換是一個重大課題。早在20世紀60年代, 法國社會學家孟德拉斯就曾指出城市化的發展趨勢, 他在書中提出:“二十億農民站在工業文明的入口處:這就是20世紀下半葉當今世界向社會科學提出的主要問題。”[1]到了20世紀80年代, 法國社會結構的變遷證實了孟德拉斯的觀點?,F在已是21世紀, 世界范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高速發展依然是全球城市發展的主流態勢。有學者指出:“21世紀初中國出現的城市化浪潮, 是一場巨大的社會變遷, 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全員參與過程。這個過程將有5億—7億農村人 口以各種方式涌入城市, 這是人類歷史的一個空前而規模巨大的人口遷移——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面對這巨大的社會變遷, 中國城市表現了城市社會來臨的一場變革……當代中國社會正處在城市社會的入口處。”[2]縣域城市化是中國整體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縣域城市化的發展為整體城市化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一、問題的緣起

縣域城市化可以有效減少農村人口, 可以有效地解決區域發展中的利益失衡問題??h域城市化的發展是中國區域綜合發展的基礎, 縣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基本保障。如果多數縣域的城市化、現代化得不到穩定快速的發展, 國家整體發展將缺乏穩定的根基。“甚至可以說當代中國社會問題的根源來自于城市化水平低和鄉村的落后。”[3]縣域城市化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縣域城市化狀況直接關系到全國城市化的發展水平。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以來, 縣域經濟的發展、縣域城鎮體系的完善、縣域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 轉移消化了大批的農村剩余勞動力, 并幫助大批農民實現了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轉變, 縣域城鎮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化的重要陣地。

中國縣域城市化的總體水平是滯后的, 而且存在著地區差異性和不平衡性。由于沒有統一、整體的規劃, 各個縣域的政府部門, 甚至是一個政府內的各個部門都各自為政, 自成體系, 基礎設施重復建設, 產業結構趨同。建設上的重復和鋪張會浪費大量農用土地, 不合理的產業發展也會造成縣城與大中型城市的產業結構趨同、縣域鄉鎮企業無法與城市大中型企業競爭的惡果??h域整體發展規劃的缺失, 不利于城市和區域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h域城市化的發展缺乏整體觀念, 導致縣域城市化發展的凌亂性、隨意性, 缺乏設計和引導, 勢必會影響縣域城市化的總體發展??h域城市化發展水平的滯后, 使縣域城市化在整體城市化系統中的功能大打折扣。中國的縣域城市化問題, 是一個關系到中國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大戰略問題。認真研究中國縣域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和發展路徑, 有利于加快中國縣域城市化的發展。

二、縣域城市化進程中的突出問題

中國縣域城市化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其特征主要包括縣域城市化進程的滯后性、縣城城市化拉動力不足、縣域城市化的不平衡性等特點。

1.縣城的城市化拉動力不足

縣域是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場域, 而縣城在縣域中又處于中心位置, 在城市化進程中理應承擔重要的職能。但是, 目前縣城的建設和發展在縣域城市化推進過程中還是一個薄弱環節, 縣城的區域首位度并不高, 其輻射帶動作用非常有限, 難以發揮推動整個縣域城市化發展的功能。“全國縣城中近半數的縣城人口不足5萬人, 約76%的縣城人口不足10萬人。以安徽省為例:2000年, 全省61個縣城 (含縣級市) 中, 36.07%的縣城人口不足5萬人, 77.05%的縣城人口不足10萬人, 10萬~20萬人的縣 (市) 僅占22.95%??h城規模偏小, 影響了縣城功能的健全, 制約了二、三產業集中區的形成, 農業富余勞動力在縣城就業機會減少, 城鎮化水平低, 縣城難以真正發揮縣域經濟核心與龍頭的中心地位作用, 輻射帶動力弱。”[4]

2.縣域城市化發展的不平衡性

縣域城市化的不平衡性根源在于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市) 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有90個、東北地區有5個、中部地區有11個、西部地區有4個??h域經濟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性決定了縣域城市化的地區不平衡性。比如, 四川省的鹽邊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屬攀枝花市北部近郊。全縣面積達到3269平方公里, 下轄4個鎮、12個鄉、165個村、862個村民小組、7個居委會。2006年末, 全縣總人口197948人, 其中非農業人口只有27508人, 占全縣總人口的13.89%, 僅有漁門、紅格、永興、桐子林四個規模比較大的集鎮, 縣域城鎮化水平非常低。

3.制度性障礙的普遍存在

首先, 戶籍制度存在障礙。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并與之密切相關的教育制度、醫療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排斥, 限制了外來人口從“體制外”進入“體制內”的路徑。具體表現在:國家政策規定容許有合法住所、有穩定就業或收入來源的農民在城鎮落戶, 但許多發達地區的城鎮只對本地農村人口放開進城進鎮的戶口限制, 而對符合上述條件的外地農民工到小城鎮的落戶并未放開。其次, 社會保障制度滯后。目前, 中國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初步建立, 但是很多地方還缺乏適用于進城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 進鎮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遠遠落后于時代發展, 難以向進鎮農民提供生存的基本保障, 導致進鎮農民存在一定的生存危機和心理危機。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字顯示, 外來農民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比例分別只有3.4%和2.7%, 這也基本反映了我國農民工的社?,F狀。這種狀況制約和影響了縣域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最后, 土地制度制約農民流動?!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 農村土地歸農民集體所有, 但是農民集體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導致土地所有權主體不清, 阻礙了土地使用權的轉讓, 農村土地無法自由流轉, 使土地成為城市化的反拉力, 造成了農民和土地之間的人身依附關系, 阻礙了農民的城市化轉移。而且現行的征地補償標準過低, 農民無法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 致使失地農民難以支付城市化的各項成本。由于土地使用權不能轉讓, 很容易導致稀缺的土地資源無法得到最優配置和自由流轉, 造成龐大數目的剩余勞動力被緊緊地拴在土地上, 從而成為城市化進程的一個“瓶頸”。

4.縣域鄉鎮企業布局分散

在城鄉人口流動受限制的狀況下, 縣域農村選擇了發展鄉村工業、走“內生型”城市化的道路。鄉鎮企業在最初建立的時候就存在著“就地辦廠、就地取材、就地銷售”的限制, 這些限制使鄉鎮企業無法擺脫地緣性和血緣性的束縛與限制, 形成“村村點火, 戶戶冒煙”的格局, 鄉鎮企業的“遍地開花”是農村的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無法合理流入大中城市的一種無奈選擇。有資料顯示, “鄉鎮企業的80%分布在自然村落, 70%分布在行政村所在地, 12%分布在鄉鎮所在地, 只有1%分布在縣城及周圍。”[5]位于村的鄉鎮企業明顯缺少城市化集聚的成分, 這種分散的布局, 容易導致土地資源的浪費。更為重要的是, 鄉鎮企業的分散布局不利于規模效益、積聚效益的發揮, 不能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還不利于市場的建設和縣域城鎮的發展, 影響縣域城市化的發展。

5.縣域城鎮吸納能力有限

首先, 城鎮就業機會缺乏。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 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利益如就業、醫療、入學等也在逐步剝離, 戶口本身對進城農民的吸引力也在逐漸變弱, 真正吸引人口向城市流動的是城市就業機會。目前, 很多城鎮的就業機會缺乏, 工業發展緩慢, 鄉鎮企業發展不足, 影響了城鎮就業機會的提供。其次, 城鎮人口規模過小。美國經濟學家??怂雇ㄟ^研究表明, 只有當城鎮規模處于5萬人附近時, 它們的輻射能力才能夠覆蓋全國農村。目前我國建制鎮的人口規模以1萬到5萬人為主, 約占80%, 其中1萬至2萬之間的城鎮最多, 占28.2%;其次是2萬至3萬和3萬至5萬的城鎮, 各占25%左右。[6]城鎮規模偏小會大大限制第三產業的發展, 會造成城鎮土地使用的浪費, 導致城鎮吸納效應、集聚效應不足, 難以形成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城鎮基礎設施, 影響生產要素、產業簇群的生成。最后, 城鎮戶口的吸引力相對弱化。小城鎮戶口逐漸失去計劃經濟體制所賦予的附加功能, 20世紀90年代以來, 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這些改革使城市居民原先享有的一些具體的好處要么形態發生轉移, 變得不那么直接, 要么部分或全部消于無形。

三、縣域城市化的發展路徑

縣域城市化的發展, 不僅在于政府如何推動城市的發展, 增強城市的吸引力, 還在于清除農民進城的制度障礙, 發展縣域經濟與產業布局, 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政府要通過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設計, 促進經濟要素和人口要素向縣域城鎮集聚, 推動縣域城市化的發展。

1.縣城的場域功能與結構升級

佩魯曾指出, “增長并非同時出現在所有地區, 而是以不同的強度出現在增長點或增長極, 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擴散, 對整個經濟具有不同的終極影響。”[7]佩魯提出的增長極概念是指產業上的, 實際上增長極還是一種區域發展的極化??h域城市化應重點發展縣城, 抓住縣城這一核心和增長極帶動邊緣區的發展。就中國現實國情而言, 優先發展縣城, 是促進縣域城市化的戰略選擇。第一, 把縣城納入大城市群發展空間??h城作為縣域空間的首位城市, 是縣域空間發展的極核, 必須考慮其環境即大城市群的發展空間。應該把縣城納入相應的城市群的空間, 使縣城充分吸納城市群的各種要素, 承接城市群的產業轉移, 接受大城市群的文化輻射和文明傳播。第二, 縣城的國家戰略重構。應該把縣城納入一種國家戰略的體系, 除了發展超級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外, 還應發展縣級城市。從中國整個社會結構變遷的角度來講, 國家的下一個戰略重點應該是縣域空間中的縣城, 充分實現縣城的場域功能與區域結構的升級。第三, 產業園區載體的功能提升。圍繞縣城建設產業園區, 產業園區的規劃要與縣城的發展相結合, 使產業園區成為提升縣城功能的重要載體。第四, 縣城特色主導產業的打造??h城必須挖掘自身的特色, 形成自己的特色主導產業, 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這樣不僅能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還能集聚大量的農村人口到縣城就業和居住。

2.城鎮生活方式與品質再造

中國未來的城鎮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主渠道, 將有可能集中中國最多的城市居民, 城鎮將成為社會文明的主要空間載體。城鎮的發展目標就是加速縣域城市化的進程, 就是要把農民變為市民, 實現農民的產業轉移和空間轉移, 并實現農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轉變。第一, 重點發展具有優勢條件的城鎮。根據小城鎮的發展歷史來看, 并不是所有的小城鎮都能成長為城市。很多小城鎮并不具備“循環累計效應”, 只有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城鎮才具備城市的“循環累積效應”。因此, 在縣域內應該從社會學的角度尋找區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極”, 創造地域合理的生產力結構體系。第二, 塑造城鎮的差異化定位。在市場經濟環境下, 有很多城鎮定位雷同, 缺乏相應的分工體系, 對縣域城鎮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為了避免縣域城鎮的功能雷同, 應以縣城為中心, 對縣域內的城鎮進行合理布局和專業規劃, 形成一種相互分工、合作生產的城鎮功能體系。第三, 導入城市生活方式要素。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種現代生活系統, 這一系統包括城市性的廣場、休閑場所、咖啡館、茶館、健身場館、大商場等。通過現代生活方式要素的引入, 實現文化上的侵入與接替, 用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要素重構小城鎮的生活方式。第四, 城鎮基礎設施的升級與完善。城鎮必須加強城鎮道路發展規劃, 完善城鎮路網結構, 做好城鎮天然氣利用工程規劃建設, 加大對建制鎮供水工程的投入, 優化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布局, 做好污水、垃圾處理項目的建設安排等。

3.鄉村建設與新田園生活樣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應重點建設一批中心村, 實現鄉村城市化, 創造一種新田園生活樣態。鄉村城市化是鄉村存在的一種高級形式, 是居民點的城市化, 包括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等達到或接近城市水平。第一, 對零散分布的“空心村”進行合并。這樣不僅可以把部分小的自然村落重新變為農業耕地, 還可以減少村莊的數量, 對空心村進行合并的同時, 還要積極實施“遷村并點”。以一定地域內區位條件優越、資源基礎較好、實力強的村莊為核心, 合并鄰近的弱小村莊, 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功能的中心村聚落形式。第二, 優化農村經濟結構。鄉村要改變那種單純以種植業為主的經濟結構, 要發展鄉村工業、商業、農業等, 成為一種綜合經濟體。第三, 農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塑造。生活方式城市化, 就是鄉村居民在生活方式上達到或接近城市水平。城市的文化、文明會輻射到農村, 改變地域的傳統生活方式。第四, 城市文明對鄉村的重構。主要是通過發展農村教育, 開發農村智力, 培養農業人才, 大力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 用先進的知識武裝農村和農民。

4.產業集聚與提升城市就業

縣域城市化發展必須以產業發展為支撐, 必須以集聚在城鎮的鄉鎮企業為支撐。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空間載體, 產業園區不僅僅是一種經濟空間, 還是一種社會結構空間, 具有獨特的城市化價值。產業園區的發展路徑:第一, 探索鄉鎮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的政策和措施。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吸引鄉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制定土地使用費的相關優惠政策, 比如減免稅收等, 以此來降低進入產業園區的成本;新建鄉鎮企業必須集中到鎮以上的產業園區, 分散在村的鄉鎮企業在擴建時必須進入產業園區;鄉鎮企業也可以采取土地置換、土地入股等方式, 解決鄉鎮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所需的土地問題;在用地和信貸等政策上明確規定, 凡新建的鄉鎮企業進入產業園區的, 均給予用地和信貸方面的優惠。第二, 通過工業園區建設和城鎮建設規劃, 引導鄉鎮企業向產業園區合理聚集, 提高各地區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 改變鄉鎮企業分散布局的狀況;以縣域城鎮建設和改造為依托, 積極建設產業園區的生活服務設施和各項基礎設施, 提高產業園區的吸引力。第三, 把產業園區建成產業鏈的集群?;诋a業鏈的產業集群是產業園區發展的主脈, 是產業園區發展的主導。要圍繞大項目, 形成一條產業鏈, 比如鋼鐵、汽車等產業, 往往能產生1∶10的帶動功能。

5.制度投入與社會結構創新

城市化作為社會結構變遷過程的載體, 與社會制度密切相關, 通過制度性投入, 實現社會結構的創新與再造。在戶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 只有對土地、就業、社會保障等相關綜合制度進行改革, 才能推動新一輪城市化的發展浪潮。首先, 改革戶籍制度。一是建立居住地戶口的彈性管理體制, 實行有效的動態管理。采用國際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記戶口的原則, 實行以居住地劃分城鎮戶口與農村戶口, 以職業劃分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制度。二是剝離與戶籍制度掛鉤的各項就業制度、福利保障制度, 弱化戶口所附帶的各種福利性制度。三是推行有利于吸引資金和人才的戶口遷移政策。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鼓勵智力移民和投資移民, 提高縣域城市化的層次。四是進一步放開縣域小城鎮的落戶定居條件, 制定一系列在城鎮落戶所需時間、落戶收費、落戶后待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其次, 加強土地制度改革。通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積極探索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機制, 建立農村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 允許農民對承包的土地出租和有償轉讓, 并允許農民的土地作為資本入股。對于已轉為城鎮戶口而退出宅基地的農戶, 政府應給予一定的補償。要培育土地流轉市場體系, 建立土地流轉中心, 積極發展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 實現土地有序流轉。另外, 政府還應制定相應的政策, 合理處理農村宅基地問題, 鼓勵農民進城就業居住。最后, 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 已成為縣域城市化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進城農民包括很多種類, 由于各類農民工在城鎮的生活、工作與流動狀況不同, 對社會保障項目的需求也不同。另外, 由于雇主與雇工的關系不同, 其各種社會保障的需求滿足條件也不同。這些因素決定了不能建立一種全覆蓋的、一刀切的社會保障體系。對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必須走柔性化的路線, 循序漸進地推進。

參考文獻

[1] (法) 孟德拉斯著, 李培林譯.農民的終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

[2]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中外城市形象比較的社會學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2.

[3]張鴻雁.侵入與接替——城市社會結構變遷新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0.

[4]胡厚國.縣城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基本對策[J].城市規劃, 2004, (09) .

[5]何念如, 吳煜.中國當代城市化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6]李炳坤.論加快我國小城鎮發展的基本思路[J].管理世界, 2000, (03) .

淺談中國城市化進程范文第6篇

城市化, 是工業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社會、經濟現象, 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進步狀況和生產力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發展, 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展十分迅猛, 其城市人口的增長速度大大高于發達國家。中國是一個人口規模龐大的國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脹, 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2009年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45%, 并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城市化和城市建設正成為中國面臨的緊迫任務。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 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不斷發生變化, 資源、環境、人口等社會經濟問題也日益尖銳, 環境問題已成為阻礙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世博會是歷史上第一次以城市為主題的世博會, 圍繞“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建設生態而文明的城市, 如何讓已經建成或城市化了的地方離“美好生活”更近。因此, 高度重視城市化發展建設中的環境問題, 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城市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現狀

環境問題是指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破壞以及城市化和工農業高速發展而引起的空氣、噪聲、水等資源的污染。當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一方面發達國家在工業升級的過程中把淘汰工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并向第三世界輸出垃圾;另一方面, 發展中國家自身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 使自己的環境資源過度開發, 其環境正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損害, 不少地方已經出現經濟發展與環境破壞之間的惡性循環, 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和人類生存空間的健康維護。目前, 中國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城市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后果, 出現了許多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 甚至影響人類生存的種種問題。

1. 空氣和水污染日益嚴重。

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于生活、工業及汽車尾氣的排放, 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劇增是人類生存環境惡化的一大原因。部分城市中工廠的高度集中化, 使得煙塵排放量也高度集中, 煙塵中的有害氣體彌漫在空氣中, 與水蒸汽結合形成酸雨, 使得土壤、植被嚴重污染, 危害著人類健康。而城市機動車的增加, 汽車尾氣的排放又加劇了空氣的污染。據有關部門統計, 汽車廢氣造成的污染比重呈上升趨勢。近年來, 已引起中國高度重視的是日益頻繁的沙塵暴的肆虐。據中國氣象資料記載, 沙塵暴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而最近幾年更是頻頻發生, 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和身體健康, 對城市的危害極大。

同時, 水資源的匱乏與污染也日益成為嚴峻的問題。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 而很多城市更是嚴重缺水。城市化規模的迅速擴大, 高樓大廈的增加, 代之以過量的地下水開采, 使得水資源的稀缺更是雪上加霜。過量開采的直接后果是有的城市出現了沉降, 如2003年媒體曾報道西安市地面下沉, 出現很大裂縫的新聞。這些現狀的存在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災難隱患。近年來, 頻頻發生的各類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這和人類對水資源或其他自然資源的不當開采不能說是沒有關聯的。除此之外, 中國城市水資源的污染問題也相當突出,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 尤其是各種洗滌劑、洗衣粉等化學產品的大量使用, 使城市廢水中的化學成分和有毒物質比例上升, 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大量的污水挾帶著有機污染物、氮磷等營養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難降解的有機物傾倒入江河湖海, 造成了嚴重的水環境污染。據有關部門統計, 有70%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任何處理, 或雖經處理, 也未達標就直接排放了, 有些污水未經處理, 滲入地下, 不僅影響地下水資源, 還對土壤、植被造成了二次污染。最近騰訊新聞網報道, 中國產的包括“紅塔山”、“紅雙喜”等十三種品牌的香煙被檢測出重金屬超標, 原因可能就是來自受污染的土壤。近年來水污染事件也不斷發生, 2007年震驚全國的無錫太湖藍藻水污染事件, 造成無錫市整個城市市民的飲水危機。號稱“高原明珠”的云南滇池水質因污染, 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治理, 截至目前, 滇池水污染治理累計投資已達115.18億元!大量事實證明,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經濟增長不是科學發展觀所倡導的和諧發展之路。

2. 城市的高密度開發加劇了土地資源的匱乏。

中國土地資源的缺乏和城市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模式決定了土地資源的有限性。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 經濟活動日益擴大, 外來務工人員以及流動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人口急劇膨脹。為解決城市人口的生活就業等問題, 提高城市化水平, 各地興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高密度住宅區的興建、道路等級的不斷提高、路網密度的不斷加大, 新工業、新地產層出不窮, 尤其房地產開發如火如荼。高樓林立, 房屋密集, 街道交錯, 到處是水泥建筑和馬路, 難尋一塊空地。很多房屋和道路等基礎設施的不斷修建, 增加了不透水地表面積和排水工程, 減少了滲透, 增加了流速, 不僅嚴重影響了地表生態系統的原生態, 破壞了自然界的循環系統, 更導致了土地資源匱乏的加重, 城市環境自凈能力的降低。

3. 城市規模擴大使道路供給與交通需求矛盾加劇。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 城市規模增大, 交通需求也日益增加。交通引致的環境、資源等問題凸現。近幾年各大城市機動車急劇增加, 但道路設施的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機動車的增長速度。道路供給與交通需求之間的矛盾在加劇。盡管有關部門在緩解交通矛盾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但這種增長速度的差異使得道路擁堵的情況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別是大中城市更為突出, 上下班高峰時間的擁堵現象更為常見。車輛運營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 車輛排放的污染物使城市空氣狀況日益惡化, 而道路的嚴重擁堵更加重了空氣的污染程度。另外, 城市化和工業化使城市人口過度集中, 工業生產、建筑施工、商業經濟、交通運輸等活動所產生的噪聲帶來的噪聲污染也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城市交通問題已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之一。

4. 城市垃圾的治理滯后。

城市垃圾包括工業垃圾和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中國每年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約為1.7億噸, 而經無害化處理率只有約30%, 全國垃圾的堆存量約為50億噸。盡管國務院和中央有關部委早有要求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和重點鄉 (鎮) 都建設垃圾處理廠, 但垃圾處理效果仍不理想。中國目前治理城市垃圾主要采用焚燒、堆肥、填埋國際通用的垃圾處理傳統技術, 但由于城市化的迅速擴大使垃圾量增長較快, 而利用率卻偏低, 垃圾的處理及再利用技術相對滯后, 居民生活垃圾基本上未作無害化處理, 大部分都是一倒了之, 一埋了事。有的隨意堆放在城市的一些死角甚至公共場所, 形成了二次污染源。一次性塑料袋、薄膜大棚的使用和不恰當的廢舊處理, 形成了“白色污染”, 其不可降解的毒性即使埋入地下也會導致土壤性質發生變化, 對植物生長及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二、城市化建設中加強環境保護的思考

“發展是硬道理”, 但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求得的經濟發展將使我們失去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是有悖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 要處理好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問題, 使城市建設和變化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1. 加強教育, 樹立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

目前中國人民的環保意識和整體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 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還在于教育。尤其要加強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教育, 讓民眾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污染的危害性。通過加強教育, 增強各階層人的環境意識水平, 以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為目標來發展城鎮, 使一般居民能意識到保護自己生活環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營造一個良好的城市文明新風尚。首先, 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 加強宣傳教育, 普及和提高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和環保道德水平, 強化每個公民的環保責任和社會責任感。同時, 重視兒童的生態文化教育, 以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的教育為結合點, 向兒童傳授環保知識, 灌輸環保意識, 使城市建設得以良性循環。其次, 鼓勵民眾選擇一種有益于資源環境保護的生活方式, 倡導“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把有助于環境保護的意識見諸日常生活的各種行為中去, 倡導以步代車或盡量使用自行車作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減少私家車出行量;倡導使用布袋子、菜籃子, 拒絕“白色污染”;提倡節約型辦公、提倡綠色不浪費筵席、提倡綠色無污染產品。把環保意識作為衡量一個人文化道德水平的標準之一, 努力促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2.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政府運行機制。

一是建設一支廉潔、高效、透明的政府職能隊伍。這樣能夠使信息共享, 同時又能協調政府與社會各方面的關系, 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從而使管理職能與資源配置得到合理地利用。二是建立完善的政績考核制度, 將考核指標與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進步三者的協調發展結合起來, 這樣, 保證了城市建設順利施行, 倡導了生態意識, 普及了生態價值觀。同時將政績考核與城市建設掛起鉤來, 既改變了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作風, 又能帶動城市建設的持續發展。三是加大環境保護的監管力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執法監督體系, 從而有效控制環境污染, 改善環境質量, 做到有法可依, 真正使城市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上來。

3. 控制人口增長, 提高人口素質。

城市化中出現的問題很多是由人口膨脹引起的, 因此對人口進行控制非常有必要。隨著地區及部門經濟的加快, 城市之間、城鄉之間以及不同地區之間的人口流動也隨之加快。應加強常住人口及流動人口的管理, 建立引導機制, 積極宣講和認真執行計劃生育政策。通過經濟手段和政策鼓勵控制生育, 調整人口年齡結構和地區分布。要進一步研究流動人口以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規律, 既要合理流動又要嚴格控制人口出生率。同時, 通過普及高等教育提高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 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生產力布局的可持續發展。

4. 統籌規劃, 綜合平衡, 合理規劃與布局。

城市的規劃和布局涉及到自然、經濟、技術和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各地要在遵循國家宏觀城市化建設戰略的前提下, 統籌規劃, 綜合平衡, 根據各地區自然資源、地理條件、經濟基礎、生產力水平、歷史文化背景等因素來確定城市化建設的未來發展趨勢、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 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城市建設道路。首先, 城市的布局要考慮地形、氣象、水文等對環境的影響。新建城市、擴建城市都必須詳細勘探、計算土地資源、散發性條件、河流 (湖泊) 等自然環境條件的綜合承載能力。避免出現能源透支、土地資源透支、自然環境透支、水源透支情況發生, 在城鎮新擴建之初, 密切注意水源、能源等綜合承載能力的最大限度, 縮減不必要的浪費。城市的工業要根據行業性質布局, 并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規律和河流的自凈能力。杜絕對水源的污染。其次, 強化城市內部布局的功能分區, 把城鎮工業、商業和居民區等分開布局, 以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原則把各功能區布局在城鎮的最佳位置。形成城鎮合理的功能分區。多中心、多層次、張弛有度的格局不僅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還便于管理。再次, 通過城市土地價格機制, 控制城市規模的惡性膨脹。以地租地價來調節土地需求, 通過有償使用土地, 可以杜絕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現象, 緩解城市土地需求膨脹與供求短缺的矛盾, 使城市經濟的運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 減少盲目擴張。

5. 加快“產業革命”步伐, 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

首先, 實施制度創新, 樹立“保護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的思想, 優化產業結構, 提高投入產出效益, 摒棄粗放型的發展模式, 開展清潔生產和綠色產品生產, 走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態化發展模式, 實現以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和最少的資源消耗, 獲取最大的經濟發展效益,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其次, 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 大力支持新技術、新工藝、新能源和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 淘汰落后產能, 把環保產業列為優先發展領域, 依據生態經濟學理論, 用生態工藝代替傳統工藝, 保持環境系統基本的生態過程和生命的延續, 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利用。第三, 以節約資源、利用資源為原則, 提高對垃圾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加快資源開發及再生利用的研究與推廣, 重新確定“廢物”價值, 減少廢物垃圾的產生, 盡可能地把有害環境的垃圾、廢棄物減少到最低程度。第四, 發展清潔交通, 減少廢氣排放。中國很多城市現在已開始使用清潔能源的出租車、公共汽車、電車等交通工具, 使得汽車廢氣排放量大大降低, 既節約了能源, 又凈化了空氣。

6. 加強環境管理和城市綠化。

首先, 加強廢水、廢氣排放的監管力度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改變用水習慣, 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開發凈水新技術, 使其達到排放標準, 將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推廣節水技術和裝置, 宣傳節約用水理念, 提高節約意識。其次, 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生物資源, 防止水土流失, 控制污染, 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 保持良好生態循環。再次, 加強城市園林綠化, 植樹造林, 退耕還林, 涵養水源, 既優化了城市大氣質量, 又起到了美化城市環境、防風固沙的作用??梢燥@著改善環境,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結語

法國總統薩科奇最近在評價世博會時如是說:“當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不斷增加, 與之相關的城市發展、城市改造、生活環境、甚至城市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都成為核心問題。我們怎樣才能使城市變化適應新的需求?怎樣應對新的挑戰, 特別是保護好環境?”

的確, 如何重新考慮城市與自然的關系, 使這兩者不再相互對立, 而是融為一體, 這不僅是世界城市發展的命題, 更是中國城市化所面臨的問題。我們期盼著“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的理想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賈華強.發展經濟學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10:4.

[2]楊艷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淺析[J].中國集體經濟, 2009, (28) .

[3]范亮春.淺談城市化建設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及其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05, (7) .

上一篇:七年級語文期末總結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溝通與協調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