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論文范文

2023-09-17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論文范文第1篇

一、民間音樂創作的集體性和資源的共享性是創造精神的基礎

所謂民間音樂, 顧名思義, 就是來自民間的音樂, 是老百姓在長期的時間和生活中自然流露感情的一種載體。傳統民間音樂的創作有別于現在的音樂創作, 不是某一個或某幾個專業的音樂家創作出的代表其思想或是情感或是其他的一個音樂作品, 而是由廣大的人民群眾創造的, 是一個集體智慧的成果, 這就使得民間音樂在民間更有人緣, 更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鳴, 當熱也更受喜愛。馬克思曾經說過,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只要是來自人民的作品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心聲, 是永遠都不會落伍的。

比如在民歌中, 常常會用到號子這一藝術形式, 這是一種帶有呼號性的歌曲。通常是與勞動伴隨著, 歌曲的節奏與勞動的節奏相一致, 勞動干勁給鼓舞了, 勞動熱情也提高了, 可以起到刺激勞動積極性和舒緩勞動疲勞度的作用, 有氣勢的同時的又具實用性和優美的音樂節奏感。

再比如另一種民間音樂的存在形式——采茶歌舞, 它也是來自勞動中。我國南方是種茶圣地, 每每到了收獲季節, 就有采茶女肩背竹簍在郁郁蔥蔥的茶園里采茶。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色, 采茶女會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曲, 哼起小調, 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舞者們背著背簍, 在舞臺上載歌載舞, 歡悅的歌聲配上優美的舞姿, 將實際的采茶情景再現于舞臺上, 又是一次民間音樂的藝術升華。

二、民間音樂創作的即興性和傳播的口頭性是創造精神的源泉

我國民間音樂是與勞動人民密不可分的, 二者的關系是天然存在的。特別是我國的少數民族的人民, 他們的能歌善舞已是不爭的事實。每年的春晚上, 少數民族的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是不可缺少的年夜飯的主菜之一。這些音樂的由來并不是每位著名的音樂家的手筆, 而是千百年來的勞動人民即興創作的, 他們沒有彈奏泛音時, 要注意彈奏要雙手配合緊密。左手需要輕巧觸弦。而避免用力壓弦, 右手則需要保證聲音的顆粒, 避免敲擊琴弦, 而要輕輕彈撥, 視樂段的需要進行力度的變化。這樣才能使泛音輕盈和靈巧。

總結

《暗香》這首作品通過古箏的作韻完美的展現了“梅之傲”。作品很多音都可以表現梅花孤傲的形象。單獨的音、倔強的聳立表達了《暗香》的優柔與耿直。而整首曲子通過各種作韻技巧將《暗香》的每個細節描繪得如生如動?!栋迪恪愤€具備很經過所謂的專業訓練, 更別說什么創作技巧了, 但他們的創作卻是那么的自然流暢, 旋律或清新婉約, 或朗朗上口, 總之都像是經過專業作者幾經咀嚼費盡心思千錘百煉出來的精品, 這就是勞動人民創作的魅力之所在。因為這些民間音樂的產生完全是盡興的, 也許就是某一剎那的情感的爆發, 真實而深刻, 不作任何修飾的表現出來。正是這種即興性, 才使得我國民間音樂的創作是極富創造性的, 是永不過時并能永葆青春的, 同時還是專業創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藏。

三、審美情趣多樣性和審美理想的一致性是創作精神的根本

我國是文化豐富的多民族國家,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的審美是有差別的, 喜歡的東西也是有區別的, 表現在民間音樂上, 是音樂風格和樂器的多種多樣。比如蒙古族的人民的豪爽粗獷反映在音樂創作上, 典型性的就是氣息寬廣悠揚的長調, 而苗族則給活潑甜美的感覺, 在音樂上呈現出來的則是歡悅輕快的飛歌。在地域的差別上, 南方和北方人民的審美也是有所不同的。北方民間音樂給人的感覺質樸豪爽渾厚的感覺, 而南方音樂則是給人一種小橋流水的婉約之感, 有種不緊不慢娓娓道來的呢喃儂語的細膩之感, 這就是典型的地域差別帶來的音樂欣賞和音樂創作的不同。就整個中國而言, 其審美理想又是一致的, 在中國這個大背景下, 中華民族的兒女都是樂觀向上、積極熱情的, 心地善良的, 反映在音樂創作山個, 就會發現只要是中華民族的民間創作有一種內在的精神是在流傳的, 音樂精神是相通的, 審美理性是一致的。在我國傳統的民間音樂與西方音樂的對比中, 這種區別顯而易見。一首中國民謠, 無論是哪個地區哪個民族的, 只要是與一首外國民謠對比, 我們馬上能辨別出其中的不同味道。正是這種多樣性與一致性的有機結合, 才使得我國的民間音樂創作既能多種多樣, 又是有我們的靈魂的有中華民族特色的。

四、總結

我國的民間音樂創作,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 已成為受到廣大民眾歡迎的藝術形式之一, 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理應承擔其音樂的傳承責任, 使其一輩一輩地傳遞下去, 為我們的后代帶去歡樂, 也保留精神財富。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傳統民間音樂的創造精神, 了解了我國民間音樂的特有性質, 通過對音樂的創作精神的更為深入的研究, 來促進其更為磅礴的發展。

摘要:我國傳統的民間音樂歷史悠久, 是傳統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間音樂由于其源自生活, 內容是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所以受到民眾的歡迎, 又由于民間音樂的創作高于生活, 所以也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國度, 民間音樂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經過幾千年的發展, 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練、洗禮, 糟粕盡去, 精華留存, 歷久彌新, 這主要是由于傳統民間音樂具備的創新精神。本文就我國傳統民間音樂的創造精神展開論述, 揭示出其歷久彌新的秘訣所在。

關鍵詞:民間音樂,創作,藝術,傳統

參考文獻

[1]周凱模.建構云南民族音樂的理論系統之斷想[J].云南:音樂研究.1998

[2]丁煜倫, 鐘義娜.云南音樂文化的現狀與展望[J].云南:云南藝術學院.2008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論文范文第2篇

1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內涵釋義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在傳承中攜帶了諸多的文化傳承,如服飾傳承、禮節傳承、儀式傳承等等,并且我國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無世界級的重大項目,所以在項目的傳承方面,并不是每個項目都有明確的作者,諸多的項目只是將其作為本民族的一種文化進行傳承,進而讓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逐漸成為該民族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在傳承的過程中,需要傳承者經過該項目的專業素質訓練、項目文化淵源熟讀與項目傳承手段聯系等多項要求,才能熟練的將其進行掌握,除此之外還需將該項目的技術達到一定的水平,達到一定的強身健體的功效。此外,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還具有一般體育項目的特征,參與者可通過參加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愉悅身心、增強體質。

諸多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都是來源于人們日常生活方式,且由于各個民族居住的環境的差異,導致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從而產生了各種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而任何一項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都能在該民族得到較好推廣與傳承,深受該民族人們喜愛,參與度較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極易開展。

依據各自主體不同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可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類為中華民族傳統優秀體育項目,是指該類體育項目已在我國大部分的地方得到了充分的開展,它不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民族或地區開展的體育項目,且在民運會上也是正式比賽項目等;第二類為民間優秀體育項目,這類項目開始僅限于各民族之間的節慶活動或者再日常生活中,無正式的比賽,但開展的范圍較為廣闊,如氣功、拔河、跳繩等;第三類為少數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這類項目開展只限于各個少數民族之間內部開展,其他地區幾乎不會有過多的開展,獨具少數民族特色,如壯族的搶花炮、佤族的打陀螺、藏族的響箭等。

2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藝術化思考

至今,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發展面臨著現代化中多種文化的沖擊與影響,以往的發展道路已不在適應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發展,現階段如何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現代流行藝術元素進行結合,尋求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發展的新道路,成為了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對于如何體現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性,我們需要從藝術學的角度出發,借鑒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現代體育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案例,思索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藝術的結合,并通過對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形成的路徑進行分析,提出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新路徑,如太極、散打、竹竿舞等等,這類具有一定表演性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且在我國諸多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都是以節慶活動為契機,以文藝表演為主要方式來展現,實際上這也是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最為直接、簡單的一種形式。而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發展是歷經了多種形式的轉換,從簡單到復雜,從量變到質變,現今才能以一種文化底蘊濃厚的活動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歷經歷史的洗禮后,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不斷開始走向藝術化的過程。研究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發現,現今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都開始與我國全民健身以及體育產業化發展相結合,并逐漸突出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運動價值的特點,這對于社會的推廣將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因此,如何將我國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藝術進行結合,逐步走向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的發展道路,是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發展的新途徑之一。

3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可持續發展分析

自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以來,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通過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當地的民俗風情以及民族藝術有機的結合,使得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愈加擁有文化的底蘊。在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來說,在傳承中既要體現出自身獨具的特色以外,還需更加注重該民族所特有的民族藝術資源,需要將這些民族藝術資源的融合,從民族藝術中吸取文化的底蘊與精神的靈感,從而使得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能夠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大多數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都根植與該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內涵,它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并且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區的同一項目所表現出來的民族個性也會有所差異。但對于傳統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來說,如果不能與社會生活的發展以及人們的審美意識不相協調的話,在很大程度是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可與傳承,導致該項目將會失去它原本在現實生活中應有的位置。越來越多的傳統民族體育研究者認為,只有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民族藝術進行合理的整合,然后再將其融合的結果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中去,這樣既能體現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文化價值,也能體現民族藝術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當地的傳統民族藝術進行結合,既是傳統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也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傳承,同時也增添了文化交流的手段。

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傳統民族藝術進行整合,不僅可以促進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當地社會發展進行緊密的結合以外,還能促進傳統民族藝術資源的開發與保護。通過兩者的整合,讓人們了解我們古人的生存歷程,了解這些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起源,認識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并將那些瀕臨失傳的傳統民族文化進行有效的結合,尋找合適的載體,予以保護。

4 結論與建議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具有極強的舞臺觀賞效果??赏ㄟ^將這些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與民族藝術進行有效的結合,讓人們接觸更多的舞蹈藝術與民族藝術,讓現代藝術與民族藝術充分的結合,并逐步回歸民族藝術。因此,構建原生態的實景舞臺,將舞臺與天然的真實景觀進行完美的結合,成為了藝術追求的目標。構建出大型的舞蹈劇場,讓這些大型的舞臺,結合當地獨特的自然風景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讓整個舞臺的表現不僅具有自然山水的秀美,而且還能體現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文化魅力,讓整個舞臺充滿真實的畫面。

強化藝術性體育人才的培養,讓其不僅懂得民族藝術,還能對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具有一定的熟知,再將兩者進行結合,最終呈現出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發展的道路。身體之美是指提供參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后體型得到塑造,最終體現出優美的體態,達到良好的健身效果,突出健康之美。而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有別于其他一些體育項目,特別是競技體育項目,對美的標準也有一定差異,其更加注重的人們身體機能的掌控以及身體健康的保持,因此,在傳統民族體育項目中就會更加的突顯身體機能的改善與身體健康的保持。所以,在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的過程中就更加需要增添出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身體美,將其具有的以及所提倡的健身效果與藝術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可使得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藝術化走向平民化,而且還能讓更多的人群能接觸到它,最終可讓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摘要:體育與藝術的結合已逐漸成為我國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體育項目的藝術性與日俱增。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發展情況進行論述,主要從我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特征以及內涵、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藝術化思考、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展開討論。針對上述研究動態,提出構建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文化實景舞臺、強化藝術性體育人才培養、突顯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身體之美等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發展對策。

關鍵詞: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藝術化,發展路徑,藝術化

參考文獻

[1]張厚福.優秀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知識產權保護[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8(21):20-24.

[2]鄭玲玲.云南傣族傳統體育藝術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7(30):158-160.

[3]汪雄,唐文坤,呂金江.花腰彝民族體育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4,3(36):112-115.

[4]黃璐.文化體育建構[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9(3):116-120.

[5]黃璐.中國是否產生過體育——論體育起源兼評《理解的藝術》一文[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22(1):1-6.

[6]黃璐.中國沒產生過體育——兼評《奧林匹克精神與體育文化》一文及其評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1):3-6.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論文范文第3篇

一、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筑發展的影響

建筑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藝術瑰寶, 但它同時也是社會政治的集中反映。儒家傳統思想對封建時代的園林建筑立意產生了深遠影響。園林建筑的物質外殼如亭、堂、館、軒、齋等, 更多的是充當一種在文化禮儀及習俗上與“天地”及“先祖”溝通交流的物質媒體。而臺的雛形是“靈臺”, 主要功用是祭奠天地祖宗。

從我國園林建筑的發展來看, 早期的園林建于自然中, 充滿了求仙的神秘氣氛。漢代后期造園逐步消失神秘氣氛以大自然為師法對象。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園林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時期。文人士大夫為逃脫政治動亂, 加上受到佛教、道家思想的影響, 大都崇尚玄談, 寄情山水, 他們在名山大川中求超脫、找寄托, 自然山水成了他們居住、休息、游玩, 觀賞的現實生活中親切依存的體形環境, 謳歌自然景物和詩文山水畫開始出現。但是, 人又不可能實現其游遍天下名山大川的理想, 于是就在家庭園中布置山水花木, 既可實現其山林簡樸的生活理想, 又可籍之獲得神游宇宙的樂趣;既可以之寄托神仙境界, 又可視其為超越塵俗清心養慮之所, 私家園林應運而興。

二、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筑立意的影響

中國古典園林要在有限的地域內創造無窮的意境, 顯然不能照搬自然山水, 而必須通過造園家對自然的理解, 并加上主觀創造才能達到目的, 在造園活動時主要靠園林空間的創造來得以實現。

莊子在《逍遙游》中把萬物生存的道落實到精神上, 強調人要追求精神上的完全解放, 并提出以“心齋”、“坐忘”來作為體驗道的手段, 這種功夫必須以“無欲、無知、無己”的修養而得虛靜之心, 并對事物作純知覺的直感活動, 同時以通天地之情的共感而求達到物我兩忘的境地。莊子這一思想表現在造園上, 就是不能照搬照抄自然山水, 而是對大自然進行深人的觀察和了解, 并從中提煉出最高, 最富感染力的藝術形象, 用寫意的方法創造出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意境, 而所謂“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正是最好的概括;莊子的“游心”思想對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創造影響極大, 莊子認為要“以天地之心為心”, 方可“欺契造化, 與道同機”, 才能不受現實的拘束, 在切實認識客觀事物后, 經過主觀的美的感情, 選擇繽冶, 構成美的意象, 從而“由無得一, 由一得多, 由多歸于一”。

三、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筑布局的影響

從布局上來看, 中國園林建筑大多呈現出嚴格對稱的結構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兩種形式, 這兩種建筑布局風格分別我國傳統古典美學中儒家美學思想和道家美學思想的集中反映。

儒家講中庸之道, 注重萬物的和諧, 中正, 均平, 循環, 建筑的布局喜歡用軸線引導和左右對稱的方法求得整體的統一性。受儒家美學思想的影響, 園林宮區的格局, 包括結構、位序、配置皆必須依禮而制, 皇家園林中的宮殿建筑和私家園林中的住宅建筑, 以及寺廟園林建筑在設計上多取方形或長方形, 在南北縱軸線上安排主要建筑, 在東西橫軸線上安排次要建筑, 以圍墻和圍廊構成封閉式整體, 展現嚴肅、方正, 井井有條, 這些是儒家的均衡對稱美學思想在園林建筑中的反映。

受道家美學思想的影響,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在布局時采取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基本原則, 力圖使人工美與自然美相互配合, 相互增色, 園林建筑多以輕巧活撥的造型, 開敞流通的形式, 與自然相諧調, 從而達到“雖由人作, 宛如天開”的境地。園林建筑山水園部分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則, 返璞歸真, 呈現出不規則、不對稱的布局。園林建筑布局上高低錯落, 如圓明園、頤和園和避暑山莊在造園的思路上巧用地形劃分景區, 在每個景區布置不同意境、趣味的景點, 并使用對景、借景、隔景、透景等傳統手法, 形成各自的特色。環境空間構成上手法靈活多變, 藏露曠奧、疏密得宜, 曲徑通幽, 柳暗花明, 令人目不暇接, 瀟灑超脫, 逸趣橫生。追求天趣是中國古典造園藝術的基本精神, 把自然美與人工美高度結合起來, 將藝術境界與現實的生活事例為一體, 形成了一種把社會生活、自然環境、人的情趣和美的理想都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可居、可游、可觀的現實的物質空間。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筑、山水、繪畫、雕刻、園藝、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我國現存的古典園林, 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藝術瑰寶, 體現了特定時期的特定審美標準, 這一審美情趣對我國園林建筑藝術的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本文從我國古典園林建筑發展、立意和布局三個方面, 淺析了我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中的傳統美學。

關鍵詞:傳統美學,園林建筑,藝術設計

參考文獻

[1]杜汝儉、李恩山、劉官平:《園林建筑設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86年。

[2]謝建明:《論建筑的藝術意蘊》, 《東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2, (6) :72。

[3]張春彬:《解讀中國古典園林建筑》,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 (3) 。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論文范文第4篇

一、平面設計與我國傳統藝術之間的聯系

隨著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 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也越來越多, 這也是平面設計的產業發展越來越大的原因, 在這種歷史潮流的推動下中國的平面設計者們為了在競爭中占據前沿, 開始了現代設計與傳統藝術的結合。因此,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 現代平面設計的很多創意都是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 本土化是中國平面設計的一個大趨勢, 這也是多元文化潮流的象征, 而二者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

1、現代藝術發展的需求

平面設計需要最新的創意和靈感, 是時尚行業的一員, 但是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 這些流行因素必須能持續存在, 接受大眾審美的考驗。所以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設計都漸漸的被新興事物所取代。突出現代社會的特征是平面設計的基本要求之一, 這就需要設計者注意到當下流行的因素以包含在自己的作品中。但單純的流行因素不能保持長久穩定, 這就需要和沉淀多年的傳統文化藝術瑰寶相結合, 保證平面設計的新穎性和穩定性。

2、藝術領域競爭的需求

平面設計工作還是以市場份額和盈利為其發展目標, 這就導致傳統的文化藝術和現代的平面設計之間有一定程度的沖突。但如果能對傳統藝術進行有效的借鑒, 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產品設計, 提升自身競爭力。

3、文化藝術民族化的要求

傳統文化藝術中存在著沉淀下來的多民族因素, 平面設計在借鑒的時候也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多民族文化的影響。所以, 平面設計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形成統一的風格, 利用多民族文化實現現代藝術和傳統藝術文化的結合。

二、平面設計對我國傳統藝術的借鑒

傳統文化經歷了多年的發展, 更何況我國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本身文化承載了藝術因素足以為平面設計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風俗習慣和傳統的文化載體都包含了多樣的文化因素, 受到了人民的喜愛。豐富的民族語言和悠久的發展歷史, 以及多彩的民族文化都為我們的平面設計師提供了無數的創作思路, 比如傳統的繪畫藝術、書法藝術以及裝飾藝術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 分解其創意。當今中國置身于全球經濟化中, 接受外來文化的沖擊, 這有利有弊。好處是中國平面設計工作者可以借鑒其他文化的長處, 完善自身設計, 壞處是在紛繁的藝術設計中失去自己的特色。這也就對藝術工作者提出了要求, 要立足于本國傳統文化, 以傳統文化作為發展的出發點, 尋求創新和升華。

1、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借鑒

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 也漸漸與其他文化有了結合而形成了多元的格局, 比如說水彩、國畫、工筆等都有自身的特色和多元的藝術特色。以水墨畫為例, 不追求工整的筆觸, 而是隨意和灑脫的畫面感, 需要藝術家深厚的藝術境界。再如工筆畫, 對畫家的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要用精致的筆觸做出精細的作品。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概念也被逐漸應用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 給平面設計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思路, 擴張了其思維, 也為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2、對中國傳統漢字書法的借鑒

漢字承載了我國幾千年歷史發展的印記, 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 漢字文化藝術內容豐富, 對于平面設計有很大的借鑒意義。說到漢字, 不得不提及的一種藝術便是書法了, 書法有多種類型, 經過長久的變化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漢字和書法兩者很好的將中華文化與藝術表現形式結合起來, 為現代的平面設計工作者提供了創意和思路, 也展現了平面設計的深刻內涵。書法藝術的發展歷史悠久, 從古代至今, 一個字能演化出多種表現形式。書法這一藝術表現形式是我國文化的獨特象征, 有象形文字、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在世界整個文化發展中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為文化研究的載體。中國人對書法有較深的了解, 審美也向其靠攏, 對書法作品表達了較高的審美情趣, 因此書法作為平面設計中必要的因素已經成為了平面設計工作者的重要裝備, 恰當的使用書法這一表現形式能很好的展現中國人的審美和創意。

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 中國作為東道主, 在很多平面設計中都完美的引入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因素, 美輪美奐的“中國風”給外國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開幕式上的表演給全世界以極大的震撼。“中國印”的設計就很好的融合的傳統書法與現代設計, 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 也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印在設計上就可以作為現代平面設計工作者設計的模板, 其創意結合了中國傳統書法文化和現代簡潔的設計。“舞動的北京”的設計靈感主要是中國的書法藝術, 將中國漢字、篆刻藝術以及文字表現結合在一起, 向世界傳達了內涵豐富的中華文化。印章中的“京”進行了巧妙的藝術設計, 設計成了一個向前奔跑的人, 寓意著奧林匹克精神, 很好的體現了現代體育精神, 同時也展現了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3、對中國傳統裝飾文化的借鑒

中國的裝飾文化內容豐富, 在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出多樣的裝飾圖案, 這些圖案多具有深刻的寓意, 是多年來從紛繁復雜的歷史發展中演化過來的, 其承載的文化數不勝數。我國傳統的建筑裝飾一般是代表著“吉祥如意”的意義, 這類形象也十分受客戶的歡迎, 也與現代平面設計的理念相契合, 展現了當代人民的品味。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多采用的圖案有中國結、水波紋等, 這些都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現代平面設計工作者要很好的融合現代元素和傳統裝飾圖案, 并進行一定的藝術創作以升華整個作品, 展現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創作藝術。

這是在中國民間多年發展流傳下來的藝術, 在建筑物、圖畫中都能找到其歷史淵源。最多的就是代表吉祥的美好寓意, 這是多年來勞動人民在生活中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創造的圖案, 在多年的發展中逐漸演化成了中國的古老文化藝術, 蘊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運用這種圖案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人們潛移默化的對這種圖案表達的美好寓意表示喜愛。中國的傳統圖案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也是古今對話的一種媒介, 是聯系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的橋梁。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中, 對奧運火炬設計了“祥云”圖案。這一設計創意來源于千年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藝術因素。“祥云”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鹁娴膱D案來源于中國的紙卷軸, 作為中國聞名中外的四大發明之一, 紙對于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紙在過去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向了世界各地, 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軌跡?;鹁嫔系拇蠹t色是來自于漢代的藝術形象, 這一大膽又極具創意的設計來源于漢代, 設計者故意采取了撞色的設計表現出美好的視覺效果, 也得到了中外的贊美?;鹁娴谋壤懈钔昝? “祥云”浮雕使整個圖案盡顯奢華與高貴, 傳統文化的魅力借助“祥云”給外國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結語

中國傳統藝術因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我國傳統藝術來源于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 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創意元素, 足以提供參考材料供現代平面設計者借鑒。平面設計工作者將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結合在一起, 也能為傳統文化的復興提供幫助?,F代平面設計要想持續不斷的得到關注和進步, 就要以人民的喜好為出發點, 充分借鑒傳統的藝術元素, 將二者進行融合, 實現新的發展。對于現代的平面設計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不僅體現了現代時尚觀念, 也融合了傳統藝術的精髓。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代, 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各式各樣的文化也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現代平面設計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面對多種多樣的信息的時候怎樣能保持自身的特色并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 這是所有的平面設計工作者都要思考的問題。中國傳統藝術文化歷史悠久, 給平面設計工作者帶來了無限的靈感來源。我們要將這種優勢繼續發揚光大, 在設計的過程中將中外古今的藝術因素與中華傳統藝術因素相結合, 展現出中華文化的魅力, 同時也為平面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意和新鮮血液。

摘要:我國歷史悠久, 傳統文化積淀下的成就是我國當代社會發展的淵源, 我國的傳統文化已經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藝術, 對于現代的平面設計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不僅體現了現代時尚觀念, 也融合了傳統藝術的精髓。本文旨在對平面設計對我國傳統藝術元素的借鑒進行分析, 以為現代藝術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平面設計,傳統藝術,文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躍成.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 2013 (14) .

[2] 邱裕.論平面設計構成要素的審美特征[J].大舞臺, 2012 (07) .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論文范文第5篇

1 儒家的比德自然審美觀

儒家文化對我國大部分藝術都有一定的影響, 而園林作為一種表達美的藝術形式, 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國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的美學思想里, 一切美的根源在于人本身, 而不是物, 并且不僅在于人的外貌和形體, 主要是指人的人格和精神思想, 即儒家所謂的“倫理人格”。儒家思想對文人性格以及審美修養存在潛在影響力, 這種審美體現在園林意境風格等方面?!靶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說的是中國人傳統的人生理想, 而當中的根基就是“修身”, 即一個人自身品格的修養。實際上自身品格的修養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過程, 可見其重要性。因為“修身”的重要, 又出于對大自然的敬畏, 人們需要通過大自然中的事物來印證這種崇高的人生理想?!氨鹊隆奔串斈承┳匀皇挛?(松、柏、玉石等) 的一些特點引起人們對美好品德的聯想時, 人們便將自然物的這種特點作為這種美好品德、道德情操的象征, 由此使這種自然物成為某種美好品德的比喻, 是為比德[2]。

通過園林植物來體現“君子比德”思想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子曰:“歲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天氣最寒冷時候, 其它植物都凋零, 唯有松柏長青, 挺拔不凋落。人們往往把松柏的自然生態特征比作人堅韌不拔, 抵御嚴寒的堅強品格。通過植物推崇某種高尚的人格, 在植物賦予文化內涵的同時, 也形成了特定的園林藝術。比如,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常見的“歲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就是儒家“君子比德”思想的經典代表。

2 儒家的中和自然審美觀

儒家所遵循的中庸之道, 在孔子看來, 不偏不倚, 適中才是萬物最美的存在方式?!爸姓? 不偏不倚, 無過不及之名”[3]。不論是個人, 家庭乃至整個社會, 偏執的性格往往導致矛盾重重, 從而成為社會動蕩的潛在威脅。儒家文化從整體社會安定出發, 把人的品格修養成節制自我、不溫不火, 這樣既有益于自我又對社會長治久安起著重要作用??鬃拥倪@種“適中”的審美觀產生出了居中對稱的審美習慣, 并主要體現在我國的古典建筑文化當中。典型的代表是我國皇家園林和寺廟園林中建筑的設計 (圖2-1) 。

儒家中和思想的另一方面是“和”?!昂汀奔唇y一, 但并不是相同、雷同, 而是指在差別中尋求統一, 統一中又各有特點, 即所謂“和而不同”。相同的是表現的內容相同, 主題一致;差別是在表現形式上, 凸顯個性特點?!爸泻兔缹W”的內在要求即為“和而不同”的思想。具體到園林中所涉及的方面有很多, 比如形式與風格, 造園材料、色彩、線條等。比如, 在一個中式風格的園子里, 要做到在內容的變化中追求形式上的統一, 就不能做一個西方現代風格的展覽館。在同一個園林中, 每個景區各具特色, 但從整體上說, 建筑風格, 色彩變化都應統一于全園。又如一座假山, 一組建筑, 無論單體還是群體, 在選材上既要有變化又要保持整體的一致, 湖石與黃石假山用材就不可混雜, 片石墻面與水泥墻面必有主次比例。建筑材料是木構、石構還是磚鉤必有一主題, 切勿等量混雜。

除了形式與風格, 色彩在我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中也體現出和而不同的思想。園林景觀雖為人工景觀, 但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是人造的自然。而大自然因其五彩繽紛的顏色而美麗非常, 因此, 在景觀設計中對色彩的恰當應用是添彩的一筆, 比如南方建筑的粉墻黛瓦, 北方皇家建筑的金碧輝煌。在2種文化背景下它們的色彩都自成體系, 南方的園林建筑以黑白為主, 而北方的尤其是皇家建筑以色彩鮮艷為主, 雖差別甚大, 但仍統一于中國文化獨特的色彩體系, 這也是受到儒家中和審美觀的影響 (圖2-2) 。

此外, 中國的建筑風格形式多樣, 亭臺樓閣等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這些建筑形式同時出現于同一個園林中, 并且相互對應, 形成一個和而不同的園林美景。雖然這些建筑的樣式各異, 但都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融和, 使得這些建筑顯得協調統一 (圖2-3) 。儒家強調的是“仁愛”思想, 一種美好的品質。當一個人能做到愛自己、愛別人、愛社會以及一切美好的東西時, 他的人格就達到了大雅之境。這是我們所追求的, 儒家審美情懷下的中國園林, 和諧統一, 溫文爾雅。

3 儒家的生態自然審美觀

儒家文化產生于我國傳統的農業文化, 因此, 儒家文化也深知“順應自然規律”的重要性, 只有順應自然規律, 對大自然的資源合理利用, 才不會影響人的生存空間, 使得人與自然的關系長久發展下去?!安贿`農時, 谷不可勝食也”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 生態的農耕并永續發展。雄厚歷史底蘊的中華文明孕育出內涵豐富的人文精神。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影響深遠, 彰顯了我國文化的非凡氣度與包容精神, 和而不同的人文境界, 中華文明底蘊深厚, 而其中儒家“和而不同”的審美觀亦是影響深遠?!昂投煌钡膶徝烙^體現的是一種包容的精神, 奠定了儒家生態性的審美心境[4]。中華民族的多樣性導致了文化的多樣性, 只要合理存在不破壞社會整體都可以融入。儒家文化使得各種不同的文化存在于社會和諧的環境氛圍中, 體現出一種非凡的智慧, 這使中國文化形成一種“生態”的審美觀。在儒家“生態自然”審美的影響下, 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的關系得到了調和, 使我國源遠流長的農耕經濟得以持續?,F代科技曾一度以目空一切的的態勢橫掃而來, 當現代生態壞境惡化帶來嚴峻的環境問題時, 才使我們意識到曾經的文化中有著不可摒棄的科學合理成分。人們在發明使用科學技術的同時容易忽視自然, 而自然會因此懲罰人類的過失?;谌寮覀惱韨鹘y產生的農耕文化, 形成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良性的生態關系。中國的農耕文化, 實際上就是告訴人們要順應自然, 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廣博的知識來治理自己的田園, 方方面面都體現出人與天和諧共存的狀態。當代景觀設計要能運用好儒家生態倫理道德的傳統思想, 景觀與人文才能從道德層面上真正達到和諧共處。

4 小結

通過對儒家思想的簡單闡述得出儒文化影響下的審美觀, 在這樣的審美體系下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古典園林, 建筑風格及布局。在今天新舊文化沖突的年代, 急需對傳統儒家文化進行全新、全面的認識。傳統古典園林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不容質疑地傳承與發展, 使得傳統藝術憑借自己獨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園林之巔。

我國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中貫穿著儒家的審美文化, 因此, 我國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應當從中汲取營養, 抓住儒家審美文化的精華, 在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結合時代的特性, 對生態自然的關注和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已經成為當今設計的重要因素。只有將儒家傳統審美與當今園林設計趨勢相結合, 融會貫通, 讓現代園林在滿足傳統儒家審美藝術的前提下, 還要肩負起社會的需求, 使得現代景觀設計真正成為蘊含地方文化民俗特色、人與自然和諧美以及符合中國審美文化的需求, 從而創造出大眾易于接受認可乃至贊賞的, 具有中國特色與時代氣息的園林佳作。

摘要:中華上下5000年的文明積淀了我國絢麗多彩的文化, 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影響深遠, 其中, 儒家審美觀也對我國傳統園林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儒家的“比德”、“中和”以及“生態”等自然審美觀對我國傳統園林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為現代新中式園林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儒家,審美觀,傳統園林,景觀藝術

參考文獻

[1]肖亮瓊.古典園林中傳統哲學研究——基于儒、道、禪傳統哲學下的風水景觀[D].安徽:安徽農業大學, 2012 (6)

[2] 張開城.君子人格與“比德”[D].上海:學術月刊, 1995

[3] 遲成勇.論中庸的倫理意蘊[D].西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7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傳統民間藝術;藝術傳承;藝術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表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文化不僅凝聚了一國民眾的智慧,也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和弘揚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秉承著“講好中國故事、民族故事、地方故事”的重要理念,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大力弘揚和發展優秀中華民族文化,促其在新時代發展環境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與活力,熠熠生輝,充分展現獨特魅力并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一、民間藝術的含義及分類

民間藝術一般指的是傳統民間藝術,即源自并發展于民間,由老百姓在生活勞作中自行探索和發展起來的藝術。民間藝術形式豐富多樣,既有民間音樂藝術,也包括民間戲曲等。目前,包括臉譜、剪紙藝術等在內的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藝術領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華兒女憑借著卓越的智慧、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創作了大量不同的民間藝術。這些民間藝術即使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也表現出強大生命力,在新時代發展環境下熠熠生輝,充分綻放光彩?;趧撟骷妓嚨牟煌?,可將傳統民間藝術大體劃分為印染類、音樂類、篆刻類等?;趧撟髦黧w的不同,可將其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農民創作,另一類則是手工業者創作。

二、傳統民間藝術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

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源于傳承,若無傳承,則不會發展。但是傳統民間藝術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集中表現為下述三個方面。

(一)傳承主體斷層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很多民間藝術品類已難以創造可觀的收益,嚴重制約了民間藝人的創作及傳承積極性,同時,在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的今天,老一輩的民間藝術家相繼離世,使得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嚴重受阻。同時,以皮影戲為代表的民間藝術,技藝難度高,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掌握其精髓,無法將習得的民間藝術知識和技能轉換為可觀收益,這就嚴重挫傷并打擊了年輕人學習傳統民間藝術的積極性。因此,諸多傳統民間藝術正逐步走向沒落,面臨著被遺忘、被損壞及消失的危險境地。

(二)傳承主體創新力差

文化創新是傳承和發展傳統民間藝術的關鍵所在,唯有立足于時代發展需求不斷創新和發展,才能夠使得傳統民間藝術永葆生命力,促其在汲取最新成果的基礎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更新和發展。但是包括皮影戲、安塞腰鼓、面塑等在內的多項民間藝術的傳承者以農民為主,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其創新意識薄弱,創新能力差,制約了傳統民間藝術的創新與發展,而這則直接造成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缺乏新意,無法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補充新的內涵和內容。

(三)文化發展空間萎縮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的文化需求基本能夠比較容易地得到滿足。商業文化的強勢發展對民間藝術的原生態造成了嚴重沖擊,層出不窮的新娛樂方式慢慢地取代了已有千余年歷史的傳統習俗活動,如陜西的安塞腰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人開始通過手機或者電視滿足自身的娛樂文化需求,參與安塞腰鼓表演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銳減。很多民間劇團由于喪失了表演場域而無奈地解散??梢哉f,傳統民間藝術生存表演空間的不斷縮小,其實已釋放出了傳統民間藝術發展動力不足、面臨消失境地的危險信號。對此,我們應給予高度重視,積極采取合理手段避免傳統民間藝術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沒落。

三、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策略

(一)將傳統民間藝術靈活合理地引入校園

要想實現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那么當務之急是培養專業的傳承人。由于傳統藝術的掌握者大部分是民間藝人,一般會通過家傳、收徒等方式進行傳授。但是隨著老藝人們的相繼辭世,為其所掌握的民間藝術則陷入了瀕臨失傳或者消失的危險境地。針對這種情況,可將傳統民間藝術靈活合理地引入校園,通過教育的形式傳承和弘揚傳統民間藝術。第一,編寫教材,開設藝術課程。根據課程標準,結合民間藝術發展現狀,編寫生動有趣且嚴謹規范的民間藝術教材,同時靈活設計和安排藝術課程,以授課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民間藝術的認識和了解,逐步增強民間藝術傳承意識。第二,邀請民間藝人進課堂,使學生近距離接觸民間藝術大師,令其真切地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譬如,在進行民間剪紙等相關知識、技藝的傳授時,可邀請行業內比較權威且認可度較高的藝術大師進入校園,由其向學生們生動形象地講解民間剪紙的相關知識,在學生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為后期專業學習民間藝術甚至成為專業藝術工作者夯實基礎。

(二)增強民眾的民間藝術保護和傳承意識

在保護和弘揚本土民間藝術方面,政府部門需要積極發揮作用,為民間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可靠支持,具體可從下述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嚴謹成熟的政策。針對深受民眾喜愛的優秀民間藝術,政府可通過制定政策的方式為其提供有效的保護,依托于政策的力量,鼓勵并引導更多民眾接觸并學習優秀民間藝術,全面夯實優秀民間藝術的群眾基礎,便于其傳承和發展。第二,創設專項扶持基金。對于在保護和傳承傳統民間藝術方面表現出色或貢獻卓越的民間藝術工作者,應從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表揚和獎勵他們。這不僅是對其歷年工作的積極肯定,也能夠為其繼續保護和傳承民間藝術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使其更積極、更主動地投身于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工作。第三,全面搜集民間藝術資料并妥善保存與管理。相關部門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全面搜集與民間藝術相關的資料,在對其全面整理和積極修復后,依托于先進成熟的技術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保存與管理,深入挖掘并充分發揮民間藝術的藝術價值。第四,政府可每年定期組織和開展民間藝術專業比賽。在比賽之后,對表現出色的人員給予豐厚的獎勵,使其更堅定、更有信心地堅守在民間藝術傳承和發展之路上,以此為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夯實重要的人才基礎。同時,舉辦比賽也有助于提高民間藝術的知名度,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民間藝術。譬如,在弘揚和發展皮影這一經典民間文化藝術時,可在多個城市舉辦少兒皮影大賽,吸引孩子們參與,擴大學習隊伍、夯實傳承基礎。在舉辦大賽之前,政府可通過海報或視頻等形式來宣傳此類大賽,以此為皮影相關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

(三)利用科技傳承傳統民間藝術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直接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在網絡上了解和學習傳統民間藝術。對于皮影戲這一經典且生動有趣的民間文化藝術,可為其制作系列視頻,在比較熱門的平臺上進行投放,既有助于人們近距離接觸皮影藝術家及其創作的藝術作品,也能夠加深人們對民間藝術的了解,繼而使受眾群體不斷擴大。另外,也可將民間藝術相關內容制作為嚴謹科學的紀錄片,向民眾科普更多的民間藝術知識,消除他們對民間藝術的偏見和誤解。譬如,將先進成熟的科學技術與中國源遠流長的戲曲藝術融合在一起,打造成富有中國戲曲特色的動畫片。這不僅有助于宣傳中國戲曲,也能夠推動國產動畫的發展,使新一代少年兒童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了解更多與中國戲曲相關的知識,激發他們對中國戲曲的興趣,有助于中國戲曲等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四、結語

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構成,傳統民間藝術凝聚了古人卓越的智慧,重視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是促使其永葆生命力并得以世代延續的有效手段。在傳承和發展民間藝術方面,每一個國民都應增強傳承意識,保持使命感,全面準確地把握民間藝術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同時也需要深刻意識到傳承并發展民間藝術并非只是為了留存歷史,更多是為了捍衛國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在傳統民間藝術文化中孕育出與時俱進的新文化、新思想、新藝術。

參考文獻:

[1]尚誠.傳統民間美術資源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傳承與應用探析[J].當代旅游,2019(8):273.

[2]陳水英.傳承民間文化藝術與發展群眾文化分析[J].當代旅游,2019(8):67.

[3]劉佳.傳承、發展與傳播: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未來之路徑[J].民藝,2018(2):48-51.

作者單位: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上一篇:鋼鐵企業電力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中職班級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