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藥制藥范文

2023-09-17

中藥制藥范文第1篇

1傳統中藥生產工藝

傳統中藥生產工藝如下:藥材炮制(炒、炙、煅、煨、烘焙、水飛、洗、淋、泡、漂、浸、潤、挑、揀、簸、篩、刮、刷、切等)—提取(水煎煮法、浸漬法、滲漉法、改良明膠法、回流法、溶劑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和升華法等)—分離(離心法、板框過濾法)—精制(澄清劑法、醇沉法)—濃縮(常溫濃縮、減壓濃縮)—干燥(減壓干燥、烘干)—制劑。

2現代中藥生產工藝

2.1微波浸取

微波技術獨特的“體加熱原理”及其產生的一些“附加效應”,細胞由于吸收微波能,細胞內部溫度迅速上升,使其細胞內部壓力超過細胞壁膨脹承受能力,細胞破裂[1,2]。細胞內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較低的溫度條件下萃取介質捕獲并溶解。微波萃取技術與現有其他的萃取技術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具有質量高、產量大、省時、溶劑用量少、反應或萃取快、產率高、產品質量好、后處理方便、安全,但其方法要求的裝備復雜,溶劑選擇范圍窄,投資成本較高。

2.2超臨界流體萃取

超臨界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SF)是一種物質狀態,當物質在超過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以上,氣體與液體的性質會趨近于類似,最后會達成一個均勻相之流體現象。超臨界流體具有類似氣體的較強穿透力和類似于液體的較大密度和溶解度,具有良好的溶劑特性,可作為溶劑進行萃取、分離單體。超臨界流體萃取分離技術具有萃取效率高、收率較高、可以有選擇地進行中藥中多種物質的分離、操作溫度低、操作方便、節省勞動力和大量有機溶劑、能耗低、提取時間快,生產周期短、工藝流程簡單、減少三廢污染等優點,但也存在對水溶性成分溶解能力較低、設備造價較高、更換產品時清洗設備較困難等缺點[3,4,5]。

2.3雙水相萃取

雙水相萃取是指利用物質在互不相溶的兩水相間分配系數的差異來進行萃取的方法。兩種不同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混合時,當聚合物濃度達到一定值,體系會自然的分成互不相溶的兩相,這就是雙水相體系。雙水相萃取具有萃取條件溫和、活性成分損失少、設備投資小、操作簡單等優點。

2.4離子交換樹脂

不少中藥的有效成分是帶電荷的或所帶電荷與其他組分相異,可利用離子交換來進行分離。離子交換樹脂具有比較成熟、可再生、成本較低、,容易實現大規模生產等優點。

2.5超細粉碎技術

超細粉碎技術是一門跨學科、跨行業的高新技術,把機械粉碎和氣流粉碎兩者原理結合起來,達到亞微米級的粉碎程度,是當今最先進的超細粉碎方法之一。超細粉碎技術特別適用于大部分為植物的根莖類、纖維素較多的中藥材的粉碎。超細粉碎技術具有粒度極細、比表面積大、分布均勻、表面活性高、化學反應速度快等優點。

3中藥制藥設備使用

按制藥設備產品基本屬性分8大類:原料藥機械及設備、制劑機械、藥用粉碎機械、飲片機械、藥用檢測設備、制藥用水設備、藥品包裝機械、其他制藥機械及設備。中藥制藥常用設備主要有超臨界流體萃取設備、自動煎藥濃縮機、滲漉設備、提取罐、動態提取-濃縮機組、連續提取器、離心機、板框壓濾機、多功能沉淀罐、大孔樹脂吸附機組、搖擺制粒機、濕法混合制粒機、高速攪拌制粒機、干式擠壓制粒機、沸騰制粒機、熱風循環烘箱、噴霧干燥機、沸騰干燥器、真空干燥箱、雙錐回轉式真空干燥機、真空低溫連續帶式干燥機、冷凍干燥設備、遠紅外干燥器、微波干燥、旋轉壓片機、單沖壓片機、全自動壓片機、多層壓片機、高效包衣機、全自動膠囊充填機、滾模式軟膠囊機、滴制式軟膠囊機、旋轉制粒機、離心制粒機、快速整粒機、泛制法設備、滴制法設備、立式選丸機、滾筒篩、多功能制丸包衣機等。我國目前所藥制設備傳統制劑設備多,設備缺點是費時、費能源、粉塵飛揚嚴重。企業應該逐步更新制藥設備并建立三級保養制度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企業應該制定詳細的設備使用操作規程,規定設備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安全需知等內容。按照新版GMP要求制藥設備應具有滿足藥品生產所需的工藝功能和衛生、安全等配套功能,設備結構及其所用材料,不窩藏、滯留物料,不對加工的物質形成污染、也不對生產以外的環境產生污染或影響、且易于操作、維修、清洗的設備。

參考文獻

[1]李天略,紀明慧,舒火明,陳光英,馬建文,潘龍奎.微波輔助提取-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花梨木揮發油成分[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9(8).

[2]張帆,齊小花,鄒明強,解瑞麗,李錦豐,楊屹,張宏桂.微波輔助萃取-分光光度法測定細梗胡枝子葉中總黃酮的含量[J].時珍國醫國藥,2009(6).

[3]位華,宓鶴鳴,柳正良.超臨界流體萃取結合柱色譜法從廢次煙葉中分離純化茄尼醇的研究[J].中草藥,2005(5).

[4]張荔,吳也,肖兵,李曉東,陳洪.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研究新進展[J].福建分析測試,.2009(2).

中藥制藥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藥制藥技術,教學團隊建設,人才培養方案

我校中藥制藥技術教學團隊源于中藥教研室,建于1962年,經過近5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一支與中藥制藥行業緊密結合,層次合理,結構優化,業務能力強的“雙師型”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團隊通過與企業的密切合作,從中藥制藥技術所需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3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根據醫藥市場需求,培養適應中藥制藥行業一線崗位的技能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1 轉變教育理念

筆者通過研究分析國內外校企合作教學、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借鑒勞動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模式等最新教育理論,結合中藥制藥行業對專業人才經驗、知識要求較高等特點,歸納形成本專業教育理念,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緊扣中藥制藥行業生產特點,利用企業真實的生產、管理情景,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形成。

2 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筆者借鑒工科職業教育模式以及制藥企業實際生產過程和職業崗位需求,開發人才培養模式內涵,采用“工學交替、1+1+1”校企合作新模式,構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1]。

2.1 緊扣中藥制藥企業生產過程需要,確定職業崗位 (群)

筆者在深入行業、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專業教師和職業教育專家進行討論,研究確定了中藥制藥技術面向的3個核心崗位群:中藥前處理生產崗位群、中藥制劑生產崗位群和中藥制劑質量控制與檢驗崗位群;4個拓展崗位群:中藥調劑崗位群、中(成)藥營銷崗位群、制藥企業基層管理崗位群和中藥研發技術輔助性崗位群。

通過對以上7個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及工作能力要求分析和論證,制訂了新的教學計劃,從而實現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用工標準之間的“零距離”。

2.2 構建以應用為宗旨課程體系

突破原有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獨立體系,以“工學結合”為指導,以“必需、夠用、實用”為原則,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制訂培養方案,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進行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特色鮮明、適應中藥制藥行業現狀的課程體系。同時以“職業標準”為依托制定課程大綱。學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過程,就是對將來工作崗位熟悉與學習的過程,職業標準中的能力要求,就是教師的講授內容。

2.3“工學交替、1+1+1”人才培養模式

該人才培養模式由基礎課學習期、技能化訓練期和頂崗實習期3部分構成。具體做法是:第一學年(1、2學期)為基礎課學習期,學生在校學習公共課和專業基礎知識。第二學年為技能化訓練期,上半年采用直觀教學、實驗教學、社會實踐、崗前培訓等方式,進行專業技能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下半學年由兼職教師帶領學生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進行生產、實訓,任務完成后返校學習未完成的專業課程。第三學年(5、6學期)為頂崗實習期,學生根據自身就業意向選擇就業企業,頂崗實習預就業,并進行畢業設計。學生以企業員工身份進入企業,在企業技術專家的指導下承擔具體工作,接受企業培訓及管理考核,按業績獲得相應崗位津貼,使學生在真實崗位環境中獲得工作經驗,提升綜合素質。

3 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內實訓基地有中央財政支持建成的生物制藥技術實訓基地,包括固體制劑、液體制劑和生物制藥等6條仿真GMP生產車間;藥用植物園,品種達1 200余種;藥品質量檢測中心;中藥標本館,收藏各類標本3萬余種;南陵丫山野外天然藥用植物園。這些實訓基地可實現對外服務,接受外校師生實訓或企業員工培訓,實現資源共享。

校外實訓基地有附屬中醫院院內制劑中心,1家附屬藥廠,3 家教學藥廠及省內外實習就業基地40多處。這些實訓基地滿足了學生校外綜合專業技能實訓、頂崗實習和就業需要,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提供了保障。

與蕪湖市政府聯辦的生物藥業科創中心作為我校的“教、科、研”中心實驗室,使中藥制藥技術專業的產學研結合邁上新臺階。

4 師資隊伍建設

我校按照“企業引進與到企業掛職培養相結合,專職與兼職互補,內聘與外聘兼顧”的思路進行師資隊伍建設。目前,中藥制藥技術教學團隊擁有教師25人,其中專職教師15人,兼職教師10人,且65%屬于“雙師型”教師。

(1)建立教學團隊人員流動機制,不斷引進行家能手,淘汰不適應行業發展和專業要求的教師;建立競爭機制,促進教師水平穩步提高[2]。

(2)實施行業技術首席專家培養計劃、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教師行業技術定向培養計劃。按照高職高專教育教師職業教學能力、行業技術水平“雙過硬”要求,通過培訓、交流、定期換崗等措施,加快專職教師專業技能培養,促進兼職教師提高教學水平[3]。

(3)提升校企產學研能力。繼續實施中青年教師科研和科技服務工作計劃,鼓勵中青年教師通過科技特派員、校企合作科研、企業顧問、技術調研等多種形式深入生產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和技術推廣工作,確保專業教學團隊技術水平與行業技術水平協同發展。

我校通過中藥制藥技術教學團隊建設,利用專業帶頭人的核心和輻射作用,集中不同學科背景和知識結構的教師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利用老教師在師德師風、治學態度和日常教學工作中的傳、幫、帶作用,指導中青年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完善青年教師“青藍工程”帶教制度,提升其教育教學能力,進而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通過專兼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使專兼職教師在教學中相互探討、深度融合,不斷完善人才教育方法[4]。

參考文獻

[1]王曉穎.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探索專業素質教育[J].藥學教育, 2007, 23 (2) :37~38.

[2]邵愛民.探析高職院校高效教學團隊建設的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 2010, 11:113.

[3]宋正和, 秦松祥, 李曙生.高職院?!半p師”結構教學團隊構建的思考和探索[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 10 (2) :10~11.

中藥制藥范文第3篇

2、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3、“八個對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4、中醫藥院校生物制藥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5、爭當大灣區中醫藥發展排頭兵

6、關于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的幾點思考

7、中藥現代化之路的曲折分析

8、明興 制造“時尚中藥”

9、基于中藥制藥特色的工程制圖教學改革研究

10、以膜分離技術構建中藥制藥工藝技術創新能力平臺

11、全球生物制藥產業發展態勢

12、創新思路承接產業轉移回歸工程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13、入世五年看入世對我國制藥業的影響

14、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分析理論教學的幾點思考

15、中藥產業:廣西的“聚寶盆”

16、中藥微生態發酵技術研究進展與展望

17、天江藥業變革中藥加工老傳統

18、探討中藥制藥工程理論研究和實踐

19、仲景宛西制藥:文化的“錢景”

20、制藥工藝項目的質量控制措施

21、對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建設的思考

22、中藥制藥過程數據集成、數據挖掘與可視化技術研究

23、中國質量萬里行走進金木藥業集團金木藥業 蓄勢待發

24、醫藥院校制藥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建設實踐

25、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創新中藥制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6、制藥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27、讓兒童先遠離中藥注射劑

28、中藥材及制劑干燥工藝與裝備現狀及問題分析

29、制藥工程專業建設實踐與發展

30、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與教學內容改革研究

31、中藥制藥工藝學考試方法改革探討

32、學分制下制藥工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33、藥學(本科)相關專業教育體系現狀與人才素質關聯性的研究

34、魅力西峽展雄姿 和諧龍鄉譜新篇

35、淺談制藥企業的物料供應商選擇及審核

36、產學研結合創新機制研究

37、固體廢棄物預處理中藥制藥廢水的實驗解析

38、矢志不渝的中藥全球夢

39、自動煎藥機存在的問題及應用前景分析

40、中藥提取中新技術的應用研究

41、國粹中藥,不可重蹈“四大發明”之覆轍

42、中藥質量源于設計方法和應用:工藝建模

43、論中藥制藥工程科技創新方略及其工業轉化

44、中藥鑒定學實驗教學改革模式與實踐

45、全程優化教學法在中醫藥院校工科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46、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化學的教學方法探析

47、中醫藥院校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工程素質培養初探

48、基于整合藥理學的中藥注射劑質量風險管控策略及關鍵技術

49、芻議制藥工程中制藥工藝創新技術要點

中藥制藥范文第4篇

1 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踐能力要求

為使中藥制劑技術專業人才適應現代化中藥產業的要求, 我們根據本專業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 確定了本專業學生的能力要求。

1.1 中藥制劑生產前處理崗位能力

具備中藥材的凈制、水處理、切制、干燥、炮制等操作技能和相應設備及器具的使用與維護能力;熟悉水凈化設備, 切藥機、炒藥機、廂式干燥器等常用設備的性能, 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及飲片炮制方法、質量控制等, 并具備相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1.2 中藥制劑中間過程制備崗位能力

具備中藥的粉碎、篩析、混合、干燥、提取、過濾、濃縮等操作技能和相應設備及器具的使用與維護能力;熟悉粉碎機和篩粉機的性能, 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項及特殊藥物的處理方法;熟悉多功能提取罐、回流提取罐、板框壓濾機、單效或三效蒸發器的性能, 并掌握其適用范圍、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

1.3 中藥制劑成型生產崗位能力

具備中藥固體制劑、半固體制劑、液體制劑、注射劑的生產和相應設備及器具的使用與維護能力;熟練掌握片劑、沖劑、丸劑、膠囊劑、口服液和糖漿劑等常用中成藥劑型的生產流程及所涉及的各環節的生產操作技能, 并具備相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熟悉攪拌機、制粒機、沸騰制粒機、熱風循環烘房、壓片機、糖衣鍋和蜜丸機等常用設備的性能, 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熟悉蒸汽滅菌柜的性能, 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項;熟悉鋁塑包裝機、顆粒分裝機、旋轉式液體灌封機及半自動、自動膠囊灌封機等常用分裝設備的性能, 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1.4 中藥制劑檢驗崗位能力

具備原輔料、中藥飲片、中間體、固體制劑、液體制劑檢驗技能及相關儀器的使用與維護能力;掌握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薄層掃描儀、紫外分光光度計、酸度計、升降式崩解儀、溶出度測定儀、澄明度檢測儀等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項。

2 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主要內容

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訓教學, 是實踐教學的重點, 主要在中藥藥劑實驗室、藥學綜合實訓室, 以及通過GMP認證的附屬藥廠進行。中藥質量檢測實訓教學, 主要在藥學系中藥中心實驗室、中藥制劑分析實驗室, 實習企業質檢室進行。中藥炮制實訓教學, 主要在中藥炮制實驗室、通過GMP認證的附屬藥廠炮制車間、通過GMP認證的飲片廠進行。中藥鑒定實訓教學, 主要在中藥鑒定實驗室及中藥標本館進行。醫藥營銷實訓教學主要在實習企業營銷部進行。

3 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實施方式

3.1 實驗實訓教學

實驗實訓教學是實踐教學體系的中心環節, 為提高實驗實訓效果, 學校對藥學系中藥制藥技術專業相關實驗室 (如中藥藥劑實驗室、藥學綜合實訓室) 加大了投入力度, 購置了中藥多功能提取罐、多沖旋轉壓片機、噴霧干燥機、冷凍干燥機、流化制粒機等先進制藥設備, 并將通過GMP認證的附屬藥廠作為學生的實訓基地。

3.2 綜合實訓和技能強化

綜合實訓是涉及本專業多門核心課程和多個實踐環節知識技能的實訓項目, 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實訓時, 學生可根據處方和要求, 設計合理的制備工藝, 制出相應的成品, 并以此作為考核依據。技能強化主要在實習前進行, 分別以制藥工藝和設備使用為主線, 對學生進行常用劑型制備和設備操作等方面的強化訓練, 使學生能依照制藥工藝使用相關設備操作標準, 獨立制備出所需要的劑型。在學生實習前, 對其進行集中強化技能培訓, 使其盡快適應實習崗位。

3.3 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全面提高學生崗位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我校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學生有長達一年的實習期。在實習期間, 實習企業對學生按準員工對待, 學生從事崗位工作有工資報酬。通過頂崗實習, 學生能了解制藥企業各部門的設置及整體運作模式, 熟悉GMP對制藥生產設備的要求;熟悉各種藥物的經營管理環節及倉庫檢驗等工作程序, 掌握藥物的生產工藝、設備安裝調試和維修的程序。通過頂崗實習, 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下, 使學生在藥品生產、工藝規程、崗位操作、質量控制、設備維護等不同崗位上, 接受規范培訓, 具備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踐能力, 積累工作經驗, 使其畢業后能迅速地適應相關工作。

4 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4.1 工學結合

工學結合是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關鍵環節, 也是讓學生順利走向就業崗位最有效的途徑。該模式分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 主要是大一和大二上學期, 在校內實訓室、實訓中心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第二階段, 主要是大二下學期, 進行崗位能力培養和崗位技能訓練。學生先后在校內實訓工廠、校外實訓基地或訂單培養企業, 參與中藥制藥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第三階段, 主要是大三實習期間, 進行綜合能力、職業技能和頂崗技能訓練。實行頂崗實習制, 讓學生提前了解生產工藝流程和行業動態, 做到學以致用, 在“做中學、學中做”, 為就業奠定基礎。

4.2 校企融合

校企融合是職業教育市場化的必然趨勢。學校根據企業人才需求, 適時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等;根據各制藥企業的要求, 廣泛開展“訂單式”培養。“訂單式”培養, 就是與企業簽訂協議, 制定人才委托培養目標, 是較適合高職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一種模式, 既加強了校企聯系, 又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目前, 我校已與匯仁藥業、博士達藥業、博雅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訂單式”人才培養合作。其中與我市著名的上市制藥企業博雅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設的“博雅班”, 學生在3年學習期間有計劃地到該企業見習、實訓、頂崗實習, 畢業后全部到該企業工作。

4.3 科學考核

中藥制藥范文第5篇

1 膜分離技術概述

在膜分離技術中使用的膜, 具有選擇性分離的功能, 為了使其能夠對抗高溫, 同時能夠具有對酸堿的耐受性, 因此通常在該技術中選擇無機膜, 主要材料包括金屬以及陶瓷兩種。膜分離技術主要根據混合物中不同分子的粒徑, 對其中需要使用的有效成份進行分離, 同時還具有濃縮以及精制的作用。

2 提取活性成份

中藥材包括植物類以及動物類兩種, 而在植物類的藥材中具有非常復雜且多樣的化學成份, 包括有機酸、蛋白質、生物堿以及糖類, 除此之外還有纖維素、酚類以及無機鹽等, 這些成份都具有不同的相對分子質量, 其中最高的能夠達到幾百萬Da, 最小的只有幾十Da。而在中藥制藥工作中所需要分離出的有效物質, 即目標產物, 通常只具有較小的分子量, 不會超過千位Da。在傳統中藥制藥所使用的分離技術中, 最常用的為水提醇沉工藝, 但是該種方法分離出的目標產物, 其濃度相對較低, 制成的中藥劑具有吸水的特性, 因此保存起來非常困難。使用膜分離技術對目標產物進行分離, 能夠在分離過程中減少有機溶媒的使用劑量, 另外能耗也相對較低, 在保證藥物質量的同時還能夠減少生產的成本。比如使用相對分子質量為10000的超濾膜對銀杏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進行分離, 能夠發現其透過率超過85%;使用相對分子質量為80000的管式膜對姬松茸中的多糖進行分離, 所得的活性多糖具有非常高的純度, 能夠達到78%左右, 同時回收率也超過75%[1], 因此能夠看出, 在對中藥材活性成分進行提取的時候, 使用膜分離技術能夠提高目標物的純度、透過率以及回收率, 對有效成份的浪費較少, 所得的產物相對較多。

3 精制與濃縮生產

3.1 中藥液的精制生產

在傳統方法中, 使用水提醇沉工藝對中藥液進行精制, 但是該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 會使得到的產品具有較大的黏度, 另外還可能延長生產流程, 同時降低了藥液的質量, 使其中含有較多的微?;蛘咂渌s質, 降低了藥物的效果, 因此使用該種方法精制的中藥液, 如果經過長時間的靜置, 就可能有沉淀物出現。但是如果使用膜分離方法對中藥液進行精制, 就能夠只得到具有需要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成分, 有效排除其他分子質量的雜質, 得到口感良好同時藥液顏色透亮的中藥成品, 除此之外膜分離方法精制的藥液還能夠具有較長時間的保質期。相關研究顯示, 綠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癌的作用, 如果使用膜分離技術將其從綠茶中分離出來制成藥液, 能夠提高其溶液的特性, 同時具有超過85%的截留率[2]。

3.2 去除針劑中的雜質

除了丸類、片類以及口服液類的中藥, 中藥注射劑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但是為了提高中藥注射劑的效果, 需要對其中的熱原進行去除, 常規情況下使用的技術為高溫或者是化學藥劑等, 可能會影響藥物使用效果, 而使用膜分離技術, 就能夠使去熱原處理之后的中藥針劑, 無論在效果還是其他方面都能夠符合藥典的相關要求。因為在膜分離技術中使用的超濾膜, 不會對藥液中的有效成份進行截留, 但是能夠去除熱原, 除此之外還能夠將產品回收率進行相應的提高。曾經有學者對吸附法以及膜分離技術對中藥制劑的分離澄清效果進行了研究, 發現使用吸附方法以及超濾方法進行澄清之后, 所得藥液的熱原濃度小于0.01ng/ml, 明顯低于使用吸附法所得的10-100ng/ml熱原濃度。

3.3 藥液濃縮方法

在現代化中藥制藥工程中, 除中藥提取、除雜以及精制等環節之外, 濃縮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 該環節所要達到的目的包括節約能源, 同時還要提高藥液的質量以及使用效果。而常規的濃縮方法通常都采用高溫, 如果藥物對溫度較為敏感, 那么就會影響其質量和使用效果, 比如制備蘆薈濃縮液, 需要通過噴霧干燥等方法將凝膠液中的大量水分進行清除, 但是常規方法可能會損失掉其中的有效成份, 因此如果使用膜分離技術, 采用雙級分離膜就能夠在濃縮的同時, 降低其中有效成份的損失。

4 結語

在現代中藥制藥過程中, 需要經過有效成份提取、過濾、濃縮以及精制等多個環節, 每個環節的技術都會對最終的藥液質量造成影響, 因此需要根據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 選擇最具有優勢的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雖然發展時間較短, 但是在現代中藥制藥過程中具有非常多優勢, 不僅操作簡單, 還能夠避免溫度、雜質等因素對藥液造成的影響, 具有廣泛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韓偉, 羅文鋒, 孫曉海等.固體膜分離技術在中藥制藥中的研究進展[J].機電信息, 2012 (11) :13-16.

中藥制藥范文第6篇

1 中藥制藥工程科技創新方略

中藥制藥工程在技術上的創新發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需要整合各個技術環節,從生產、品質等方面進行探索,提出切實可行的科技創新方案。

1.1 中藥制藥工程集成科技的創新方略

所謂的集成科技是中藥藥物生產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對于藥物創新而言,能夠實現多種技術的有機結合,適應于生產的各個環節,可以實現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濃縮以及萃取,將繁瑣的工作流程進行簡單化處理,并將這些工作過程與計算機輔助技術完美的結合起來,確保整個生產過程都在監控狀態下開展,從而提高中藥制品的質量。

1.2 中藥制藥過程的創新方略

中藥制藥工程在生產中包括的環節眾多,對整個過程進行創新是基于設計理念的一種應用,它能夠實現對制藥過程的全面控制,掌握生產的根本技術,然后結合實際做好分析與檢測。通過創新技術方式,將集成技術融入中藥生產過程,對其物理和化學性質做出判斷能夠了解藥物質量問題,并保證檢測的及時性,從而通過設計降低風險,完善中藥制藥質量監測體系。

1.3 中藥制藥工藝品質創新方略

中藥制藥的質量是其需要保證的第一關,在生產過程中要融入新的創新技術,對工藝做出判別與質量監控,制定嚴格的生產標準,進一步改進參數與設計環節,確保每一個產品質量檢測過程都符合標準,不斷提高中藥制藥的工藝質量。

2 中藥制藥工程的工業轉化

中藥制藥工程要想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質量,實現大規模生產,就必須向工業方向轉化。由于第三次技術革命的到來,中藥制藥工程也發生了變化,將高技術產品應用于生活,突出智能化生產的優勢,是制藥工程的發展新趨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闡述一下如何將中藥制藥朝著工業方向轉化。

2.1 控制模式的轉化

目前的中藥制藥工程在生產中仍屬于平面控制方式,無法突出技術上的優勢實現創新發展,將其轉化為立體控制,有助于增強其中的技術含量,優化中藥制藥的工藝品質,并將整個生產環節納入監測過程,真正實現一體化經營,確保工程制藥技術創新發展。

2.2 PAT理念的發展轉化

PAT理念是中藥制藥工程科技創新的主要方向,以該理念為指導,能夠全面研究整個中藥的生產過程,做好質量控制與技術研發。在藥物生產的原料選取到中間生產環節,再到最后的質量監測都集成系統化管理,創設一條完善的生產鏈條,加強風險防范工作,從而確保藥物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省去不必要的中間環節,采用精細化工藝方法保證藥物的質量,切實提高中藥產業的競爭水平。

2.3 現代化生產設備的轉化

中藥制藥工程科技創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嚴格的管理、技術的創新以及質量的保證。因此,在工業化轉化的過程中必須完善生產設備,在原有的陳舊設施的基礎上更換設備,不斷增加資金的投入數量,研制出更加智能化、耗能低的高品質設備,并將計算機、多媒體和數字化生產應用其中,完善控制與操作,加快設備的運行效率,確保生產出高質量、大批量的中藥藥物,真正實現工業化現代生產。

2.4 多種學科的交叉轉化

中藥制藥工程科技創新方略的提出以及工業轉化的推進,不僅僅涉及到某一個學科,而是多領域、多學科的交叉互動和連接,必須將多種學科集合起來,實現綜合利用。具體而言,要把中藥制藥基礎科目、藥物學和制藥工程有機整合在一起,遵循合作共贏的發展戰略深入做出探究。在生產的過程中還要發揮各種學科的集中力量實現協調發展,整合好創新的各個步驟,確??萍汲晒蚬I成果的轉化,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市場經濟全面開放,中藥制藥工程作為藥物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必須堅持轉化和創新,提高其中的科技含量,實現集成化、智能化和數字化生產。也就是說,中藥制藥工程一定要在科技上堅持創新,建立最新的生產體系,實現藥物生產的飛速發展。在生產工業化轉換的過程中,還要保證全面性,在控制模式、PAT理念、生產設備以及學科交叉性上做出轉化,將藥物生產的提取、濃縮以及萃取都置于監控體系之下,真正實現集成化生產,從而全面提高工程科技的質量。

摘要:近年來,我國百姓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中藥制藥工程作為醫藥業內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藥學事業積極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科技的創新發展和藥物研發領域的突破,傳統的中藥制藥工程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瓶頸,技術創新力度不夠,無法成為新興產業,很難帶動整個中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國中藥制藥工程必須在科學技術上堅持創新,為藥物研究提出新的發展戰略,并將其向工業化方向轉化,搭建中藥制藥技術平臺,保證其朝著智能化與數字化的方向邁進。

關鍵詞:中藥制藥工程,科技創新,工業轉化

參考文獻

[1]程翼宇,瞿海斌,張伯禮.論中藥制藥工程科技創新方略及其工業轉化[J].中國中藥雜志,2013,1:3-5.

[2]朱旭松,周偉,包麗萍.中藥制藥工程科技的創新策略分析及其在工業上的轉化[J].生物技術世界,2013,4:54.

[3]程翼宇,瞿海斌,張伯禮.中藥工業4.0:從數字制藥邁向智慧制藥[J].中國中藥雜志,2016,1:1-5.

[4]李正,康立源,范驍輝.中藥制藥過程數據集成、數據挖掘與可視化技術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15:2989-2992.

上一篇:夏天來了作文范文下一篇:小康創建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