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明生態范文

2024-03-20

文明生態范文第1篇

人是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 人也是生態演化進程最具智慧的物種, 也可以說生態演化的全部意義就在于我們人類走上這個演化的舞臺。而當人類走上演化的舞臺, 生態的演化進程和方向就因人的存在而發生了變化, 這種變化使今天的人類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

同樣, 人也是城市的一個組織部分, 是人性的演化催生了城市, 城市也推動了人類的自我發展, 而人類的發展則選擇了實證主義科學體系作為自己發展的工具, 選擇了功利牽引作為發展的驅動力。以致我們今天在這個驅動力的推動下, 在這個工具驅使下, 正在步向背離人性的方向發展。一定的意義上講, 驅動力決定著系統的運動方向和模式。也就是說這種外在享受的模式, 會引發人體的機能和人類種群的機能在享受中退化, 而最終走向毀滅。

同樣, 人是科學技術的創造者, 也是使用者, 人作為科技的主體,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 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所選擇的科學體系不是加強人體或者是人類內在的修行, 而是強化人外在的享受??茖W作為一個工具, 我們需要知道兩件事, 一是這個工具正確使用的條件;二是錯誤的使用這個工具的后果。那么正確的使用科學這個工具的條件是什么?一是民主, 二是道德。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民主體系, 科學一定會成為權力的幫兇, 如果沒有高尚道德的支撐, 科學一定要淪為金錢的奴隸。錯誤的使用的結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自我的毀滅。

我們今天所說的科學, 是實證主義科學體系, 這是一個試錯體系, 也可以說是一個盲人摸象的模式。在自然面前, 人類要認知的世界是一個無限的世界, 但人的認識能力是一個有限的能力, 這兩者就如螞蟻在高山面前, 永遠無法明白山的形狀與內涵。每一個人, 每一個領域, 看到的世界都只是一個斑痕, 要想實現正確的認知就必須有一個高度的民主與自由的爭論環境。否則科學一定是權力幫兇。

道德是什么?道德, 我個人理解就是兩個含意, 即:天道和人德。那么何謂天道?何謂人德?

天道就是自然之道、宇宙之理。人德就是天人之合、人倫之規、人際之禮、國民之法。

道德的核心是生命的信仰, 不同的生命信仰會有不同的道德體系。正確的信仰才會有正確的道德, 而正確的道德才能有效的規范我們的行為, 科學才能在正確的方向上運行, 否則科學只能是金錢的奴隸。今天社會大量的現實也在證實科學是如何淪為金錢的奴隸。人們不僅偷盜金錢, 人們為金錢可以偷盜人體器官。這些事例都在不停的證明沒有道德制約的科學的可怕。

生態是人類生存演化的基礎, 但人類不是生態演化的基礎, 人類要想作為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 人類就必須承天意、遵天道、守天規、循天律, 按宇宙之心性建人類之信仰, 規范人類之道德。從類才有可能成為地球上一個良性的物種。

回首人類的發展歷程, 我們會看到, 當人類政治覺醒時, 人類建立了憲政民主體制, 人類把權力關進了籠子, 讓權力成為服務的工具, 而不是統治壓迫的工具。人民真正的成為國家的主人。讓封建王朝那種主人為所欲為地奴役仆人成為了歷史。當人類財富覺醒時, 人類建立了公民福利社會, 人們明白健康的權力、受教育的權力、住房的權力, 就如同我們呼吸的權力一樣, 是政府為人民提供的基本保障。人們不會為凍餓街頭而擔憂。人們在這基本的保障下, 人們在一個沒有負擔的前提下自由地去實現他生命的奮斗。在我們中國, 我們財富的覺醒是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 我們在期待先富起來的人帶領我們共同走向富裕。當人類科學覺醒時, 人類擺脫了蒙昧, 人類也因此而擁有與自然抗爭的能力。今天大地與蒼天記錄了人類在過去370年過度地使用這一能力所留下的罪惡。今天人類需要生態的覺醒, 讓人類擺脫欲望的控制回歸生命的本真。

讓文化引領生態覺醒

生態的覺醒, 我理解有四個方面。一是生命意識覺醒, 人要明白生命的本源是什么, 生命的歸宿是什么, 什么是生命的當下, 最重要的是人需要一個正確的生命信仰。二是生存意義的覺醒, 人需要知道生為何, 何為生, 人世上萬物是因人而生, 因人而在, 萬物因人而存, 人為萬物而生, 人與萬物互需互依, 相生相促, 人對萬物具有不可推卸的養育責任, 人不能恣意妄為。三是生活目的的覺醒, 人需要明白生活不是一次滿足個人欲望, 或者是追求個人欲望的旅程, 而是一次尋找生命真諦的求索。人只有通過這種不懈的追求與努力才能讓生命得到真正的安息, 讓靈魂得到真正的永生。四是生產目標的覺醒, 人類的一切生產活動, 不僅是要保證人類自身存活和享受的需要, 更是人類心靈與機體功能進化的需要, 人類要通過身心機能的不斷進化及其有利于這種進化的生產與創造, 來實現超越生命, 超越自我, 最終完成人類應該完成的生命使命。

古往今來, 無數的先賢圣哲, 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智慧, 在他們智慧光輝的普照下, 今天, 我們需要一顆贖罪的心, 通過生態修復來救贖我們自己,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 地球就是地球, 沒有人類也是地球, 而沒有地球, 人類便不成其為人類。因此, 人類破壞生態、踐踏地球, 就是在踐踏人類自己;人類修復生態、拯救地球, 就是在拯救人類自身。所以, 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通過感恩地球, 感恩萬物, 來抑制那顆永無止境的欲望之心, 我們還需要一個正確的生命信仰, 從而實現返回人應有的生命本真。

人類的任何覺醒都需要文化的引領。我認為文化有兩個核心, 一個是生命的信仰, 一個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在這說的生命過程是指, 文化就是人性遠離魔性同化天性的過程。人性可以概括為“吃、性、思、行”四個要素, 這四要素的反復迭代構成了我們人類復雜而豐富的社會。同樣, 天性也可以概括為四個要素“真、愛、善、仁”, 天性的強大制約力引導著人性、同化著人性, 使其遠離魔性。相應的魔性就具有“欺、淫、惡、暴”的特性。今天, 人類的文化更多的是背離天性, 所以我們更加的需要一種能讓人性回歸天性的文化, 讓天性同化人性的文化。它應該是真實的文化、博愛的文化、大善慈悲的文化、克已施仁的文化。為此, 我們是否可以說文化就是那個在生命信仰牽引下, 讓人性回歸天性遠離魔性的過程和那個過程中一切人類的觀念和行為體系??梢哉f中華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燦爛輝煌, 就是因為我們易家倡導的“協和”, 醫家倡導的“辯證”, 道家倡導的“真”與“德”, 佛家倡導的“眾生平等”與“圓融”、“至善”, 儒家所倡導的“仁義”、“孝敬”、“忍讓”, 墨家倡導的“兼愛”、“非攻”, 無不是天性對人性的引領。這, 也是中華古文化具有強大同化能力的根本所在。

在修復地球家園行動中修復靈魂

今天, 我們都知道世界面臨嚴重的生態問題, 中國的情況更加嚴重, 各界有識之士奮起急呼。大量的數據與現實提示我們:如果一個國家在大地的悲鳴中崛起, 如果一個國家是在生靈的痛泣中發展, 那么它所實現的復興絕不會是一個偉大的復興, 而是災難深重的罪惡之舉。

國家的希望在于人民的覺醒, 民族的希望在于人民的覺醒, 今天人類的希望就在于人類的覺醒。生態文明一定是要以人類的生態覺醒為前奏, 只有生態覺醒才能開啟生態文明。希望更多的先知先覺者加入喚醒人類生態覺醒的行列。

最后, 我要說明一個問題, 今天, 中國的大地上, 支撐我們這個生態大廈的各種棟梁已經被蛀蟲所腐蝕。生態的大森林已經變成了蛀蟲們的金錢和美女的樂園。承擔起生態修復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沒有任何懸念的交給了小草。正是小草的執著和犧牲, 才會重構明天的生態之森林, 重建明天的生態之大地。那些匍匐在大地上的小草, 他們是生命的希望和人類的明天。

生態人類就是生態時代的人類,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從自己開始, 從呼喚你周圍的人們開始, 去實現我們的使命。

文明生態范文第2篇

中國共產黨在十六大以前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主要集中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十七大將其拓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 也就是加了一個社會建設, 所以稱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 從過去的三位一體變成了四位一體。在十八大報告上又從四位一體拓展到了五位一體, 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

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重要議題, 這在中共歷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 足見高層對中國生態環境的憂慮與重視。報告第八部分專門闡述了這個問題, 有些提法令人振聾發聵。比如說, 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天藍、地綠、水凈”關乎到中華民族復興大業, 關乎到“全球生態安全”。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嶄新階段

(一) 人類已經歷了多種文明洗禮。從原始文明發展到農耕文明, 再到工業文明, 最后到生態文明, 人類經歷了百萬年。

1. 原始文明

原始文明時期, 歷時上百萬年。當時人們懼怕自然, 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 物質生產活動主要依靠簡單的采集漁獵。

2. 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持續了七千年至兩萬年。鐵器的出現使人類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人們學會利用自然, 出現了傳統的商業城市。

3. 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僅有300年左右的歷史。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 歷時三百年。這個時期是人類歷史上物質財富極為豐富的時期, 因為我們認為依靠科學技術發明, 人類可以創造一切, 可以挑戰自然?,F在要重新反思工業革命以后的現行發展模式。這個發展模式中, 從資源的采掘、利用、消費, 最后變成垃圾, 這個過程是不可持續的。

4. 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的兩大核心要義, 一是強調生物的多樣性。各類物種, 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應該共生共榮, 形成一個生態鏈, 不能因為一種物種的發展而侵害, 甚至毀滅其他物種發展。二是強調循環發展。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資源, 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 是循環發展的。

當代生態危機表明, 以往的文明模式, 即工業時代的文明模式, 已不適應當代人類的實踐, 也無法正確處理當代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思維方式下, 人們可以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而善待自然, 可以采取某些措施阻止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發生, 但是由于工業文明模式的內在局限和缺陷, 它不能解決全球性的、整體性的生態危機。

正如人類歷史上經歷過狩獵與采集文明、農耕文明的先后更替一樣, 工業文明的時代已經走向衰落, 過時的文明形態必須終結, 而應該代之以新的、生機勃勃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

(二) 生態文明是對工業文明的反思

生態文明的提出促使我們工業文明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挑戰自然, 發展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工業文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城鎮化。目前, 城市以占全球2%的表面積容納了全球約50%的人口, 在創造全球80%以上GDP的同時, 也消耗著全球85%的資源與能源消耗總量, 排放著同等規模的溫室氣體。

伴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愈演愈烈, 我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城市既是環境問題的肇事者, 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1. 中國面臨城鎮化高速推進的挑戰

中國高速的經濟發展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已經迅速改變了中國的產業結構、城鄉格局、資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結構, 對世界能源、資源、生態環境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城市用水17億m3;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能耗6000萬噸標準煤;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建設用地1004km2;每提高1%城鎮化率, 新增鋼材、水泥、磚木等建材總重量達6億噸。

2.“城市病”的主要表現

(1) 城市災害頻發, 城市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2) 城市頻現大面積、持久性灰霾, 區域大氣污染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3) 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依然較為嚴重, 城市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

(4) 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加劇, 停車難問題突出。

(5) 城市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 中小城市集約度較低, 部分城市中心城區密度過高。

(6) 房價的過快上漲和投機性炒作大幅增加房地產業風險和社會不穩定性。

(7) 城中村環境、安全問題突出, 成為城鎮化進程中城市建設的詬病。

(8) 城市居住空間分異, 貧富差距拉大, 城市的整體性被肢解。

(三) 生態文明是人類歷史嶄新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歷史一個嶄新的文明, 生態文明中我們追求建設什么樣的城市, 是健康城市、宜居城市、魅力城市、田園城市、山水城市、綠色城市、低碳城市或者是生態城市?

我們城市轉型要實現從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為特征的褐色發展轉向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綠色發展;發展的方式要實現由“從搖籃到墳墓”的線性發展轉向“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發展;城鄉空間要實現從粗放、無序、非均衡轉向集約、有序、均衡的發展方向;發展模式要實現從對A、B模式的揚棄轉向新型C模式的探索。

人類必須結束的是產生危機的文明觀, 而不是文明的歷史。人類文明的歷史是一條連綿不斷的長河, 每一種新晉的文明形態都是對前一種文明形態的揚棄。

生態文明對于工業文明既有否定, 也有承續。工業文明時代所創造的輝煌的科學技術、偉大的思想理論、不朽的藝術成就和空前的社會發展, 我們必須充分肯定和繼承。工業文明時代關于要做自然的主人、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 需要進行根本性的改造。

我們要終結的是一個時代的文明模式, 而人類文明的歷史不會終結。

二、生態城市是實現生態文明的空間載體

20世紀70年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與生物圈 (MAB) 計劃”中提出了進行人類聚居地的生態綜合研究的倡議, 旨在世界范圍內推動生態學理論廣泛應用于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生態村落的規劃建設與研究。

(一) 生態城市是追求的目標

1 9 8 4年, 前蘇聯生態學家O.Yanitsky提出生態城市思想。生態城市的本質是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系統的生態化, 也就是人類向自然生態系統學習的過程。

在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先生倡導下, 國內也進行了大量生態城市理論研究。如馬世駿先生認為, 城市生態系統可分為社會、經濟、自然3個亞系統, 各個亞系統可分為不同層次子系統, 彼此互為環境。

遵循現階段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 對于中國城鎮化的戰略目標基本設定為:到2050年, 中國的城鎮化水平達到70~75%, 全國經濟中城市經濟的貢獻率達到90%。中國城市的單位能量消耗和資源消耗所創造的價值在2000年基礎上提高15~20倍, 爭取到2040年實現能源消耗的“零增長”, 爭取到2035年實現溫室排放“零增長”。爭取提早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四倍躍進”的目標 (見表1) 。

(二) 生態城市是追求的過程

生態城市的建設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 他是一個長期的理論探索和實踐驗證的過程, 至少需要20年 (見圖1、表2) 。

中國的生態城鎮建設始自江西宜春于1986年提出的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已經有越來越多城市開始嘗試這方面的規劃建設實踐。

截至2012年2月, 提出以“生態城市”或“低碳城市”等生態型的發展模式為城市發展目標的地級 (含) 以上的城市共有280個, 占相關城市比例的96% (見表3) 。

(三) 生態城市是發展模式

這種發展模式倡導一種低成本、低代價, 同時也是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更持續的發展方式。這種發展模式區別于工業化過程中以“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小汽車、城市蔓延式發展、貪圖舒適奢華的個人享受和丟棄式產生垃圾”為特征的不可循環的發展模式。

這種發展方式是由褐色轉向綠色, 由線性轉向循環, 由粗放非均衡轉向集約均衡。生態城市的發展模式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滿足人類基本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下, 有節制地獲取資源, 減少化石燃料使用, 減少小汽車的使用, 是一種新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旨在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 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見圖2—4) 。

(四) 生態城市是一種價值理念

1. 發展理念的認識

生態城市核心價值觀就是強調自然為本, 尊重自然, 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強調多樣循環, 多元多樣發展、循環利用、和諧共生;強調和諧幸福, 以人為本, 提升生活和工作條件。

2. 生態城市發展與展望

(1) 生態城市理念需要不斷深化。生態城市強調尊重過去, 著眼未來;遵循平衡、共生、發展、循環原則;以全壽命周期思維方式來比較和選擇產業類型與生態技術。生態城市建設需要將生態學最小干預自然、讓自然做工理念貫穿到整個規劃、設計管理全過程。要以人為本, 把人的因素與生態并重, 確立人是生態的保護者。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 積極倡導低碳生活, 傳遞生態理念, 在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都體現綠色生活理念。

(2) 生態城市技術需要不斷創新。生態技術的研發、推廣與應用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生態城市建設技術涉及城市規劃與設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設計、產業發展選擇、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廢棄物處理與管理、綠色交通規劃與管理、能源生產與利用、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數字信息技術等方面。當前迫切需要對各項生態技術開展系統性、整體性的嘗試與整合, 形成生態城市建設集成技術, 進一步指導生態城市建設。

(3) 生態城市發展政策需要不斷提升。低碳生態城市仍處于不斷探索中, 當前對生態城市起促進和保障作用的法規政策體系還很不完善, 政策、市場、技術三方聯動的體制創新仍需不斷探索。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涉及的能源、資源、土地、水、環境保護、經濟等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銜接, 應形成明確的引導生態城市發展的法律規劃體系和技術導則。

三、結語

浩瀚無垠的宇宙中, 地球孕育了神奇的生態系統, 孕育了這個星球上最美麗的花朵——生命, 正是這種強大的生命力使人類歷史得以延續, 創造了人類的偉大文明。

文明生態范文第3篇

摘 要: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靈魂,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生態文化的引領和支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生態文化,提倡用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

關鍵詞:生態文化生態文明

一、生態文化的內涵及生態文化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生態文化包括廣義的生態文化,即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的反映人與自然關系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生態文化是以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為取向的價值觀念、情感態度及心理意識,體現在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及消費方式文化,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經濟與環境相協調的文化。

二、遼寧省生態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眾參與生態自覺意識缺失。一是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把環保行為貫徹滲入到日常的社會生活中。二是雖然公眾的生態意識逐漸增強,但公眾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生態文化建設中,公眾沒有真正參與生態文化建設的決策和監督。

(2)城市特色文化的生態失衡。當前,我省不少城市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對城市文化的塑造缺乏科學的認識與時代感的把握,重物質建設輕精神建設傾向嚴重,造成城市特色生態文化發展不足,城市精神缺失現象明顯,主要表現為城市特色文化建設體系不健全,對人們的思想認識與生活生產行為無法形成科學的規范與引導。

(3)培養人才職能中的生態失衡。文化建設離不開對人的教育。教育是生態意識、生態倫理等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物質主義導致目前人才培養職能中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失衡。高等教育長期存在偏重技術知識的教育,忽視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論的教育。受功利主義影響,高等教育以技術教育為主要內容,致使科學主義泛濫,大學功能趨于技術化和商業化,人文教育重視不夠。

(4)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生態失衡。近些年來由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的迅疾改變,影視的普及與流行藝術的影響,加上外來文化的沖擊等文化生態的變化,導致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面臨危機。一些有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壞,依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各種雜技、習俗、禮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消失。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由于人們經濟利益的驅動,外來商業文化的侵襲,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搖錢樹”進行商業化運作,破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原生態的特質與美感。

三、加強遼寧省生態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努力實現教育生態化,培養生態型人才。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人才培養應著眼于通識教育理念,調整教育結構,盡量將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與人才生態化發展相適應。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和負責任的公民,他們能夠融入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通過學習適應當前和未來社會所需課程,獲得適當的職業資格,包括高水準的知識與能力。

(二)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實現人才文化環境生態化。(1)優化教育結構,改進教育模式,培養多層次創新人才。教育中強調科技創新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搭建校內外實踐平臺。制定科技人才創新計劃,實施高等教育獎學金計劃,吸引、培養、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從事科學研究工作。(2)突出科技主體的協同效力,優化科技創新團隊。遼寧省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指出:堅持人才投入優先保障、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制度優先創新,讓人才真正成為創新驅動的核心要素。第一,要抓住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機遇,加快構建具有遼寧特色的自主創新體系,放手讓科技人員和企業自主創新,放開讓市場自主轉化創新成果,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充分激發科技創新原動力。第二,大力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領軍型企業人才、創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質專家型人才,并積極吸引國際高層次人才和海外留學人員來遼寧創新創業。第三,建立以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為代表的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突出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機構與市場的對接轉化機制和聯合攻關的利益分配機制,共同提升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能力。第四,從人才發展的優化性、生態性、可持續性整合、優化科技創新團隊。積極引進海外研發團隊,通過國際科技合作開展高端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計劃。第五,高度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3)培育自主創新文化,激勵自主創新精神。面對文化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圍內文化的轉型,在構建自主創新文化時特別需要以遼寧省傳統文化的精華作為基礎,提高全民創新素質,實施青少年創新計劃,為青少年認識科學、建立創新意識搭建平臺。其次,遼寧省要努力培育建設創新型公眾素質。要扎扎實實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完善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的長效工作機制,發揮新媒體強大的宣傳功能,弘揚科學精神,提升公眾科學素養。

文明生態范文第4篇

一、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礎

生態文明是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成果的總和,是人與自然交流融通的狀態,它既表明人類應該用更文明而非野蠻的方式來對待大自然,又表明在文化價值觀、生產和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上都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的嶄新視角。其內涵包括三點: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即樹立自然生態法則的文化價值需求,體悟自然是人類生命的依托,把對自然的愛護提升為一種不同于人類中心主義的宇宙情懷和內在精神信念。二是生態系統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即遵循生態系統是有限的、有彈性的和不可完全預測的原則,形成生態化的產業體系,使生態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三是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的消費觀,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即人們的追求是一種既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其基本內容是:尊重自然,承認物種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權利;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強調人類的功利和幸福不能超越自然界所允許的范圍;保護生態環境,生態先于一切;主張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礎,體現在:

1. 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體現在:

(1)生態文明建設決定了生態環境狀況,從而決定了社會成員的聚、散狀況,人員多少和風俗習慣等,近而決定了公共權力的產生、消亡,權力大小以及運作規則等,在此基礎上才能產生政治文明, “環境在宏觀上影響著政治區域的結構、功能和政治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制約著政治區域系統的運行以及政府高層決策者的政治舉措。”[2](2)自然生態有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改變了其作用條件,尊重、利用其發展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可改造的范圍內,就產生了生態文明,在此基礎上,才會產生政治文明,“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3](3)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強調按自然生態法則、規律辦事,自然是人類生命的依托,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生存,政治文明才能產生,因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4],“政治離開活生生的個人,就無法運轉。”[4](4)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這會導致社會、經濟、文化、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這是政治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3]由此可見,“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2. 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礎,體現在:

(1)生態文明在政治領域中的表現,在政治領域中取得的一切積極成果,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制度規定、各政治行為主體的生態環境保護行為文明和意識文明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補充”;二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意識的加強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文明中的“生態部分”在整個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突出,因為它關系到整個人類及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2)生態文明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強調生態環境保護,使人們可在尊重和利用自然和生態規律的基礎上,促進自然物質、各種生物自身及其它們之間的健康、有序循環,促進它們的正常生長,從而增加其數量,修復并有效保護生態系統,近而增加、擴大勞動對象,促進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因為“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的基礎和前提”、“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3],從而為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物質文明成果是人類最基礎的文明形態,從根本上講,它決定著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物質基礎;精神文明又為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5](3)生態文明尊重自然和生命,強調人類的功利和幸福不能超越自然界所允許的范圍,這有利于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和居住環境,“生態文明的發展應該幫助人類從這種環境中擺脫出來,使人們能夠在優美、和諧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從而恢復精神生活在人類全部生活中應有的地位”[3],進而為人類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實現奠定自然條件,并為其他人權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從而推動政治文明的發展,“自然條件作為人權的一個前提,并非一種孤立的存在,它與人類的生產發展水平、生產發展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4)其可持續的生產觀和消費觀可導致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消費,為政治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權的可持續實現提供了前提和基礎。相反,會阻礙政治文明建設和政治發展,“人權的實現程度與自然條件的給予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當人對自然的利用程度超過自然的承受限度,自然條件便會以報復的形式取消人權的前提。”[4](5)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可為政治文明建設提供持續的人口、物質和文化基礎,并提供有益的借鑒:一方面,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既可使各生物物種自身內部保持有序、有效循環,優勝劣汰,使其種群、物種健康生長,增加和擴大人類的勞動對象,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為政治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可持續的物質基礎,又可使各物種之間保持有序、有效平衡,形成良好的相互競爭、相互依賴的和諧共存狀態,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為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基礎;另一方面,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為人類政治文明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如“公平競爭、適者生存”的自然、生態法則可用于政治制度、政治行為和政治意識的建設之中;各物種之間既相互競爭又和諧共處可用于各國的政治文明建設之中,用于政治文明的多樣性和共存性之中等等。

3. 生態文明建設是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和內在要求。

(1)從靜態角度來看:一是尊重自然,承認物種的天然生存權利和價值,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平等,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既可不斷增加物質和精神財富,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從而使人們從內心深處承認、接受、認可和支持現行政權,增強政治統治的合法性,提高政治權威,“在現代政治中……合法性越來越取決于統治階級與政府的實際作為……經濟職能已成為國家為其政治統治贏得大眾廣泛支持的重要手段”[4],又可促進政治參與,更好地實現政治民主和人權,“一般而言,經濟發展和政治參與呈正的相關關系”[6],還會導致平等觀念的內涵增加,使平等由過去的等價交換、經濟平等、政治[人人]平等轉變到今天的等價交換、經濟平等、政治[人人]平等、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物種之間的平等,大大增加了平等觀念的內涵,從而推動政治文明的發展,并導致“民主”、“人權”等觀念的變化,由過去只強調人的民主、人的權力發展到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物種之間的平等、各物種各自的生存和發展等權力,從而大大推動了政治文明發展的理念。二是保護生態環境,生態先于一切,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從而要求增加生態環保等方面的政治結構或相關部門的環保職能,導致政治結構分化和功能專門化,推動政治發展,因為“政治現代化就是政治結構的分化和功能的專門化、政治權威的法理化以及廣泛的政治參與”[7]。三是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和消費觀,它強調形成和發展生態產業,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導致生態環保方面的參與不斷擴大,政治制度不斷完善、政治文化日益更新、政治行為不斷變好,推動政治發展,“一般認為,權威的理性化,結構和功能的分化和專門化,大眾參與以及文化的世俗化,是現代政治的基本標志。”[8](2)從動態角度來看,生態文明建設:一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增強國家的合法性,促進權威的理性化;二能導致政治結構分化;三能為政治參與擴大奠定物質基礎,推動政治文明建設??傊?,“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我們在價值觀念、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深刻的變革,必須在多個層面同時下大力氣,進行堅忍不拔的努力。”[3]

二、政治文明促進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相輔相成、互為條件、不可分割:一方面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促進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1. 政治文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在:

(1)不斷進步的政治文化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政治文化是社會成員在長期的政治社會化和政治實踐中所形成的,直接影響人們政治行為的、相對穩定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它直接影響人們的政治行為,表現在促進或阻礙人們的政治活動。政治文化按社會成員對輸入和輸出的取向可分為地域型政治文化、臣屬型政治文化和參與型政治文化三種,其發展趨勢表現為:地域型政治文化轉向臣屬型政治文化,再轉向參與型政治文化。參與型政治文化是指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的輸入和輸出都有認知、情感和評價,這有利于政治行為主體積極參與各政治行為,包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行為,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現代社會的民主政治文化氛圍中、社會成員普遍具有較強的政治主體意識,自然要求廣泛的政治參與。”[9](2)良好的,如有利于實現民主與人權的政治行為習慣,政治參與習慣等,可使社會成員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到各級政權體系及其決策系統中去,促使政治體系民主和科學決策,從而有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3)進步的政治符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動力,如廣泛宣傳、標識各種生態環保標記,可時刻提醒人們注意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洪流之中去,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定的政治符號……更具有直觀的刺激作用,從而產生特定的政治心理效應和定式。”[6](4)權威的理性化是生態文明建設強有力的推動器和保障。一方面,權威的理性化本身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承認、接受、認可和支持現行政治體系,因此,只要現行政治體系號召全社會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承認、接受、認可和支持政治體系的社會成員都會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洪流之中去,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因為“政府具有合法性的時候,民眾對政府的統治會自覺加以服從,即使出現抵觸,也不會危及根本統治”[8];另一方面,權威的理性化會導致政治參與的擴大,從而實現民主和科學決策,確保政治決策不出現失誤,這有利于保障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只有公民廣泛地參與政治,他們才會將自己對政治現代化的看法、設想、程序、步驟和方案充分表達出來,政治體系才能集思廣益,減少決策失誤,順利地推進政治向前發展。”[7](5)政治結構的分化有利于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門機構,完善其職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眾所周知,政治現代化是指由傳統政治轉變為現代政治的過程,它包括權威的理性化、結構的分化和參與的擴大三個方面,是現代化在政治方面的體現,而政治結構的分化是指政治機構的科層組織更精密、更復雜,它會導致政治功能的專門化??梢?,政治文明建設必將導致政治結構的分化,這有利于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專門機構,完善其職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6)參與擴大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

2. 政治文明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在:

(1)政治制度的性質、完善程度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性質、價值取向和力度。一般來講,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其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是為全體人民利益服務的,它能真正代表全體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制定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職能在于大力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9],相反,資本主義性質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其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整個資產階級的利益需要,是為了整個資產階級順利賺錢、持久賺錢的需要,因此,其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往往受到其整體利益需要的限制,無法從根本上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這是由其階級局限性決定的,“資本主義國家……它以維護和服務于整個資產階級利益為根本原則,資本主義本質上是維護和實現資產階級利益的工具。”[9](2)理性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政治權威、日益分化的政治結構和不斷擴大的政治參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障,因為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有權威的、強有力的政治體系,尤其是各級政府,需要有專門負責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機關,需要有廣大社會成員的積極參與。(3)日益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保障,表現在國家制度、法律制度和政黨制度分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和組織保障。

三、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的有機結合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生態文明必然要與政治文明相結合。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的結合是指人們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文明建設的過程及成果日益統一和融合起來,合二為一,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一方面生態環境問題日益進入政治領域,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日益成為政治活動和政治關系的重要內容,并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來推動政治文明建設;另一方面,政治行為主體及其政治關系和政治活動日益關注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用政治文明建設的過程及其成果來保障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使政治日益生態化。

參考文獻

[1]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31.

[2]文傳浩, 文小勇, 陳炳燦.論政治生態化[J].思想戰線, 2000, (6) :50.

[3]辛鳴.黨員干部學理論2008[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8:265-272.

[4]楊光斌.政治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247-448.

[5]徐志宏, 秦宣.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231.

[6]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221-361.

[7]李元書.政治發展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4-230.

[8]燕繼榮.政治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44-303.

文明生態范文第5篇

1. 生態道德的內涵

從倫理學角度進行分析研究, 人類倫理道德發展的新境界是生態道德, 在生態文明的背景之下對農民的生態道德進行解析具有一定的意義。以人類為中心的道德是人類最傳統的道德觀念, 這樣的觀念直接忽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生態道德能夠體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平等關系, 讓人們承認自然界的存在價值, 讓大家能夠保護大自然, 同時生態道德還是可通過持續發展觀進行具體體現, 更是農村經濟發展與進步的有力支撐, 我們必須提倡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

2. 農民生態道德與農村生態文明的統一性分析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屬于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 需要具備廣闊的空間維度與一定的時間, 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的環節與內容比較多, 包括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文化方面、思想方面等等, 然而生態道德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最主要內容。道德作為倫理范疇內, 在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系中作出了相應的體現, 道德主要存在于農民的生產模式中。因此, 農村在推行生態文明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農民的生態道德建設, 將二者進行統一。

3. 農民生態道德的養成必須依靠生態道德教育

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關注度越來越高, 農民的生態教育也在迅速的發展, 生態教育是我國的“戰略主題”中的一部分, 開展農民生態道德教育對農村的生態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在農民的生態教育中將生態倫理的觀念內化到農民的信念中, 利用農民的行動體現生態教育的重要性, 使農民的生態意識一步步提高。通過生態道德的教育使農民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生存, 在農村實現生活方式向生態化方向的轉變以及生產方式向低碳化轉型。生態道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農民的生態道德意識, 幫助農民改變自身的價值觀, 推動國家生態發展。

二、分析農民生態道德中存在的問題

1. 農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致使生態道德教育達不到理想效果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正在逐步完善, 農民對于傳統的經濟利益追求的價值取向已經植入到農民的思想觀念中。我國現階段仍然處于經濟發展的轉型階段, 正在逐步的調整農村發展的產業結構, 因此, 農民傳統的價值觀念與生態價值觀念的矛盾一直存在。農民對于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度僅僅停留在表面, 當在行動中遇到經濟利益的時候, 他們一般會選擇經濟利益而放棄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 而國家缺乏對于農村生態的法制監管, 因此, 農民的生態道德的教育更流于形式, 農民生態道德教育根本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 農民的生態道德教育缺乏理論性和實踐性

目前農民生態道德教育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 欠缺由理論到實踐的道德轉變, 農民的生態道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無法進行統一。生態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人、自然、社會, 而在農民生態道德的養成過程中缺乏實踐性, 僅僅看重的是理論知識方面的灌輸, 使農民缺乏情感方面的體驗, 這種脫離實際情況的農民生態道德教育與他們的生活脫離, 造成生態道德教育達不到效果。這個時期的我國農村正在面臨經濟轉型, 農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較弱, 我們必須對農民進行實踐性的生態道德教育讓他們意識到將生態意識轉變為社會行動的真正意義, 讓農民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自覺提高生態道德素質。

3. 農民整體的生態道德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我國在農村改革開放的建設過程中, 使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農民過多的追求經濟利益直接忽視了自身精神層面的建設, 他們認為生態環境問題可以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加以解決, 而忽視了生態道德的建設。隨著我國生態文明進程順利推進, 城市公民的生態意識已經覺醒, 但農民對于生態意識僅僅停留在思想層面并沒有付諸于行動, 我們要轉化農民的內心信念, 將生態道德觀念外化為具體的行動中, 讓農民承擔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義務。

三、提高農民生態道德的相關對策

1. 樹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培養農民生態道德素質

行動的先導是意識,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能夠維護“三農”生態安全為農民謀福祉, 提升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以及方法, 培養農民生態道德素質, 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主要目的是為農民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態環境。全社會必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級地方政府、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等多渠道的加大生態道德思想建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 讓農民能夠樹立生態文明觀、道德觀、價值觀、消費觀, 加強農民對于周邊環境的生態保護意識, 維護農村的綠色環境, 倡導農村文明建設, 讓“文明進步、積極向上、保護生態”的觀念深入農民的內心深處, 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的群眾基礎。

2. 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 增強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保證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保障, 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的切身利益相關聯與農村的和諧穩定發展相關。政府要制定有效的農村環境保護的相關條例, 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農村的環保保護的管理力度, 對農民環保的違法行為必須嚴厲懲處, 這樣才能維護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 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國家要加強農民種植的技術含量, 推廣環保的農業高新技術, 有效降低化肥農藥使用對水土污染的影響, 降低農村企業的工業污染, 有效改善農村土壤、水體和空氣環境的質量。同時, 還要建立農村抵御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應急能力, 解決危害農民健康和影響農業生產的環境問題, 保障農村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

3. 統籌城鄉發展, 創建生態文明村

創建“生態文明村”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生態文明能夠改變以往農村落后的衛生條件差的生活方式、改善居民生產環境, 實現農民家庭奔小康的愿望。國家還要深化農村領導干部創建生態文明村的認識, 做好推廣工作。采取“政府推動, 基層聯動, 經濟驅動, 示范帶動”的有效措施, 積極調動農民參與生態文明村的建設中去, 使生態文明村普及化、實際化。

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村的相關硬件建設的投入, 加快“三農”發展的步伐。第一我們要以生態文明村作為載體, 加強生態文明村的硬件建設方面的投入, 搞好農村道路建設, 解決農民出行難的問題, 對于有效改善農村的投資環境是很有幫助的, 還能有效帶動農業生態產業化發展, 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第二我們要優化農民的居住條件, 提高農民生態道德意識。加大農村綠化工程的有效實施, 讓農村處處綠樹成蔭, 鳥語花香。

4. 提高農村生態文化建設, 建立新農村文明鄉風

發展農村和諧文化, 倡導生態文化理念, 農村干部要正確樹立生態文化意識, 注重農民生態道德教育。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對農村干部以及村民進行進行生態文化的教育、培訓, 使農民認識生態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最終形成全體農民共同養成生態環保的習慣。還要完善農村生態文化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集娛樂、體育、休閑、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大院;完善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硬件設施, 如擺放垃圾分類箱、懸掛節水節電的指示牌等具有標志性的設施;建立生態文化教育培訓基地, 在村里設置文化生態宣傳欄, 利用農村的文化設施對生態文化理念進行傳播, 倡導農民采取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開展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 形成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

四、農民生態道德教育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1. 農民生態道德教育中要體現創新性

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 要在農民身邊開展生態文明教育, 通過協調多方面的關系, 積極利用生態資源幫助農村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通過農村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先進文化不斷發展、管理體制不斷完善, 才能激發農民的創新精神和環保意識, 我們要發揮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推進農村科技發展、教育發展、生態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協調統一, 才能提升農民生態道德素質。

2. 增強農民生態道德教育經費投入

生態道德教育經費與生態文明教育范圍的大小、程度的深淺、受教育人數的多少息息相關, 它是制約農民生態道德的物質因素。我們為了更好的保證生態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 需要從多方面來籌集經費。

首先, 地方政府要起到帶頭作用, 加大投入農民生態道德教育經費, 把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當成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 這才能有效吸引農民提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其次, 吸引環保企業投入經費, 有效提升農村生態文明教育工作的開展, 使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民生態道德教育之間協調發展。最后, 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開拓農民生態環保意識, 引導農民將資金投入到農村生態產業中去, 有增加生態道德教育經費的投入。

摘要: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工程能夠體現綜合性、長遠性、科學性, 要更好的樹立農村生態文明, 就必須加強農民生態道德方面的培養, 才能有效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統籌城鄉的持續發展, 創建農村生態文明村。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生態文明背景下農民生態道德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關鍵詞:生態文明,農民,生態道德

參考文獻

[1]郭少華.新型城鎮化視域下農民生態道德素質提升問題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5年08期.

[2]汪倩倩, 諶力, 汪麗.生態道德教育的理論探析[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2013年04期.

文明生態范文第6篇

一、農村生態倫理建設的重要性

2007年,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 胡錦濤同志把生態文明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之一, 要求在人民群眾中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吧鷳B文明”首次載入中央文件, 黨的十八大, 再次將生態文明將設提上重點議程, 進一步闡述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 生態文明是我們黨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念的又一個重大理論創新,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也是建設生態社會主義的方向。在一個農業大國里, 增強農民的生態意識, 加強農村生態倫理建設, 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它不但是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開辟了新途徑, 是解決“三農”問題, 拉小貧困差距, 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消除社會矛盾,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壯舉, 更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 關系子孫后代福祉的千秋大計。因此, 培養和確立我國農村正確的生態意識和生態倫理的價值取向以及生態倫理道德規范, 有利于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 協調和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道德關系;保護生態環境, 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促進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推動農村以及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協調發展道路, 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二、農村生態倫理建設的問題

(一) 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欠缺

首先, 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平與保護環境之間存在矛盾, 農民的整體生態意識淡薄。農民作為生態建設與改造的直接參與者, 其生態意識的高低, 直接關系到生態環境的好壞。而農民對生態環境的憂患意識明顯不足, 他們更關注環境目前對自身的影響, 而對將來可能發生的生態危機盲目樂觀, 對外在的生態破壞視而不見, 由于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農民的環保意識, 而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其次, 農民的責任意識不強。隨著生態的惡化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人們開始意識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而農業生產作為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由于自然資源的公共性, 以及環境污染帶來的外部性, 人們為了獲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斷向自然索取資源, 將由此帶來的影響外部化, 自身由此承擔的后果最小化, 而給整個生態系統卻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友好生態環境的維護靠每個人生態意識的提高, 而不是一部分人破壞環境獲取個人私利, 由大部分人買單。最后, 農村居民對生態價值認識不足, 違背人類與自然環境生存發展的規律, 將人的意志凌駕于自然之上, 認為自然界是為人類服務的, 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去隨意的改造自然、榨取資源, 生態系統被破壞, 遭受自然災害的報復。

(二) 農業產業鏈單一, 農民收入水平低

我國大部分地區還停留在靠田吃田, 靠山吃山的小農經濟體中, 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出售初級農產品或者出賣勞動力, 由于技術水平低, 產權不清晰, 農民自產自銷, 很少引進新的產業鏈, 將單一的小農經濟向規?;a轉型, 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 將產、加、銷、農工貿融為一體, 增加農民的收入。

農民經濟文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生態保護意識。文化水平低, 導致目光短淺, 加上經濟收入水平低, 生活沒有保障, 他們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 掠奪式的開發自然資源, 濫砍濫伐和過度放牧等耗竭性利用土地資源引起的環境污染;城市高污染的工業轉向農村, 自然生產中過度使用化學品引起的環境污染;發展高收益又高污染的造紙、玻璃、化學等工業, 只顧眼前和局部利益, 經濟增長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 人們的生活進入小康水平, 將有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環保中還來, 改善自身的居住環境。

(三) 地方部門的環保宣傳工作落實不到位

我國許多地區, 領導干部和普通群眾都存在輕環保、重經濟發展的思想, 將經濟發展水平作為干部績效考核的標準, 因此, 他們在處理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矛盾關系時,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經濟建設上, 而在環保的宣傳教育和管理工作上力度不到位, 農民對環保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知之甚少, 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 人們獲取環保知識的渠道、形式單調, 很難調動農民的環保積極性。

(四) 對破壞環境行為的懲治力度不夠, 責任不明確

地方部門對于環保的政策法規落實不到位, 對破壞、污染環境的行為、事件往往執法不嚴, 許多鄉鎮和私營企業多是低水平起步, 其工藝和設備的技術水平, 在環境保護方面能力不足, 同時為了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將工業生產帶來的污染的難題通過走后門轉移給環保部門。而在綜合治理方面, 環保部門相關的資金、技術、人才欠缺, 沒能積極調動各界的積極性, 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眾的力量聯合起來, 共同維護生存的環境。

三、加強農村生態倫理建設的對策

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惡化, 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 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絆腳石。加強農村生態倫理建設就是對農村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所造成的危機重新審視并加以改造, 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結合, 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 加強環保宣傳教育, 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由于生態反應的滯后性, 人類沒有及時嘗到生態破壞帶來的苦酒, 而對生存的環境盲目樂觀, 政府要制定環保長遠教育規劃, 豐富宣傳、教育的內容與方式, 貼近農村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 采用新聞媒體報道、公益廣告的形式, 有計劃的宣傳環保知識、生態文明知識, 促使農村居民具備環保意識, 并養成應有的生態道德行為。加強農村垃圾治理工作, 明確農村居民的責任觀念, 誰污染誰治理, 對重大違規污染事件進行嚴厲懲治, 并通過新聞媒體曝光, 避免個人為牟取私利而將環境保護置之腦后, 由此帶來的后果分攤給廣大的民眾。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植根于全民族深層次的自覺意識, 開展生態倫理教育, 使人們正確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 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目前與長遠的各種利益關系, 為子孫后代的延續發展負責。

(二) 加強領導干部的環保意識培養, 完善管理領導體制

建立一個高效的領導班子, 加強領導干部的生態倫理教育, 掌握一定的生態倫理專業知識, 提高整體文化素質。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先鋒帶頭作用, 以身作則的宣傳環保理念, 將環保工作列入考核項目之中, 使他們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環保之間的關系, 改變以往破壞式的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帶頭參加義務活動, 如清掃公共場所的垃圾, 義務種草植樹活動, 抵制食用國家野生保護動物等, 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和其他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權和職責, 各職能部門分工協作, 團結合作, 齊抓共管, 為保證生態倫理建設任務的貫徹落實提供組織保障。

(三) 發展生態農業, 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平衡發展

鼓勵生態農業科研技術的推廣, 不斷創新, 充分吸收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 開發節能、降耗, 不危害環境的新產品, 推廣“生態綠色產品”, 發展環保產業, 建立生態示范區, 整合資源, 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 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 根據給地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地域優勢, 發展各具特色的生態產業鏈。發展生態旅游, 提倡生態消費, 使人們在體味田園風和新鮮鄉土氣息中, 更能貼近自然和農村, 一方面使農民增收, 同時也增強了人們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意識。

(四) 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

首先國家從政策上, 要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為農村生態倫理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高標準嚴要求, 對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及時整治或者責令關閉, 地方政府應積極配合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地方法規和自治條例, 并依法治污防污, 保證生態倫理建設的順利進行。對資源利用嚴格加以規范, 從制度上杜絕越權批地、超標占地、非法占地的現象, 收回私人對礦產資源的開采占用權, 對礦產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避免礦產資源的浪費和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同時,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是關注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 生態環境的好壞是衡量民族文明程度的標志, 農村生態倫理建設是與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因此, 國家要在資金上給與大量的投入, 將富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 加強信貸的投入, 保證農民生產的順利進行, 農民的物質生活得到改善, 才有更多的精力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 有序的進行生產。加強對環保部門及社會各界環保單位的資金支持, 防治并舉, 保證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徐謀昌.從生態倫理到生態文明.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2009.

[2]王周.農村生態倫理建設研究.湖南師范大學, 2003.

[3]盧黎歌, 李小京, 魏華.生態倫理思想的覺醒與當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困境.西安交大學報, 2011.

[4]謝雨萍, 鄧祝仁.發展生態農業旅游對鄉村生態倫理的影響研究.旅游學刊, 2006.

[5]梁山.生態經濟學.中國物價出版社, 2002.

[6]張寶莉.農業環境保護.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微商建議范文下一篇:未來財富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