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課程建設的內科學論文范文

2024-03-16

課程建設的內科學論文范文第1篇

近代化是表示向近代文明變化、向近代文明過渡的概念。它是人類社會各個方面綜合變化的歷史過程,不能單純把它理解為工業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一是在生產力發展方面,即手工操作向機器生產的變化;二是在生產方式方面,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變化;三是在政治方面,由封建專制向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變化。近代化標志著人類文明進入一個新的高度的變化。近代化也叫現代化.中國近代化卻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兩易主角和內涵。中國近代前80年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資產階級,內涵是資本主義化;之后無產階級躍居近代化主角,近代化的內涵也隨之而變成為社會主義開辟道路的新民主主義化、社會主義現代化.

近代化發生在封建社會后期,貫穿于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社會主義確立、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必經階段。它是以科技為動力,以工業化為中心,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機器工廠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場為主要標志,并引起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的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

第一部分舊中國的近代化

————道路曲折

一.近代化發展歷程和階段特征

1、起步階段(1840~1895年):擔負近代化任務的主角是地主階級洋務派,主要在經濟領域。主要特征是:以“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

①政治上:洋務派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并未將政治體制的近代化提上議事日程。

②經濟上: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民族資產階級也開始創辦近代工業。

③階級關系上: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產生,資產階級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階級改革派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向西方學習;洋務派創辦新式學堂,培養科技人才,派人出國留學。由于洋務運動的需要,近代化開始由經濟領域逐漸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領域滲透,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就此開啟。

⑤軍事領域:洋務派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⑥外交領域:1861年總理衙門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外交由傳統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轉變。

2、整體發展階段(1895~1927年):擔負近代化任務的主角是資產階級,近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全面展開。主要特征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近代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探索近代化的層次由淺入深——學習西方由“器物”遞進到“制度”。

①政治上:政治體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維新變法運動,想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 從北洋軍閥的統治來看,對內專制獨裁,對外投靠帝國主義,中國的近代化進程遇到了逆流; 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來看,制定民主革命綱領,領導工農運動,進行國共合作,開創了中國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紀元。

②經濟上:在“實業救國”的浪潮下,以工業化為主體的經濟近代化有了長足發展。它分為兩個時期:一是甲午戰爭以后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維新思想與頑固派的論戰、革命派與?;逝傻恼搼?、新文化運動等,民主主義思想廣泛傳播,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3、曲折前進階段(1927~1949年):在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極為尖銳復雜的歷史環境下,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幾乎陷入絕境。

①經濟上,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實行了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推動了經濟領域近代化進程,但官僚資本的形成和壟斷,又使民族工業的發展日益萎縮??箲鹌陂g,原有的工業在日本侵略下遭到嚴重摧殘??箲饎倮?美國壟斷資本與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相結合,又把中國近代化事業推人絕境。

②政治上,國民政府對日本侵略的妥協退讓,對共產黨、工農群眾的屠殺影響了民主制度的正常發展;實行保甲制度和特務統治;制定“偽憲法”確認以蔣介石獨裁統治為核心的國家制度。

二.中國各階級階層探索近代化的活動

(一)地主階級御辱圖強活動

1.抵抗派(林則徐、魏源等):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御辱圖強,學習西方——洋務思想萌芽。

2.洋務派: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創辦近代軍事民用工業,以求“自強”、“求富”,籌劃海防,培養人才。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第一步。

(二)農民階級——救國救民的民主運動

1.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運動。前期:將從西方學來的拜上帝教與《天朝田畝制度》結合,試圖武裝推翻清政府,建立農民階級的理想王國。后期:提出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資政新篇》——賦予新時代特征和意義,但均未實現。

2.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提出具有樸素愛國情感的“扶清滅洋”口號——對中外反動勢力限于感性認識,拒絕西方近代文明,注定了失敗結局。

農民運動的歷史啟示:

1.充分表現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2.平均主義和盲目排外的極端性又充分表現了農民階級保守與落后性——小生產者自身局限性。

3.農民階級不能擔當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領導重任。

(三)民族資產階級——救亡圖存的社會變革活動

1.早期維新派——脫胎于洋務派。主張:否定單純繼承洋務派主張——主張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學習西方,奠定了康梁維新思想的基礎。

2、康梁維新派。 主張: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同儒學思想結合形成較系統的維新理論——挽救民族危機,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提倡西學——以日本為師,超越洋務派“中體西用”。實踐:掀起維新變法運動,改良道路行不通,民主政治的近代化理想未實現。

3、資產階級革命派。 主張: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國情結合提出三民主義政治綱領——武裝推翻清朝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以美國為師,超越維新派“改良以君主立憲政治”的近代化探索。實踐:革命派發動武裝起義,推翻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一系列發展工商業的法令、措施,但未改變中國社會性質,民主共和的近代化理想破滅。

4、實業救國派(“南張北周”為代表)。主張:在辛亥革命鼓舞下,主張創辦實業以振興民族經濟,抵御外國列強入侵而強國。實踐:一戰期間掀起創辦實業高潮,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 結果:民族工業未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未實現國家富強。

5、激進民主主義者(新文化運動前期)。主張:全面學習西方文化,提出民主與科學口號,矛頭直接指向儒學為核心的傳統倫理道德,實現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以美法為師。動搖了儒學正統地位,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但因脫離群眾,無法實現。

6、民主黨派和中間人士的第三條道路(解放戰爭時期)。主張: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也不贊成中共主張,建立西方式資產階級共和國。結果:實踐證明走不通,最后轉向中共共同反蔣建立新中國

資產階級探索規律與認識

(1)民族資產階級克服了農民和地主階級的局限性,取得反帝反封建的一定的成果,推動了民主革命的發展。

(2)因其軟弱妥協的局限性,未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其政治目標——民族獨立與政治民主化不能實現,近代化也就難以實現。

(3)民族資產階級不能勝任民主革命領導,但因其革命性決定了它是民主革命的團結對象。

三.影響中國近代化的因素

(一)先天的不利條件:

1. 資金準備不足,沒有資本的原始積累,缺乏資金儲備。

2. 技術準備不足,只有手工技術,缺乏機械化操作技術。

3. 人才準備不足,只有經濟型的人才,缺乏通曉國際現代化大勢和能經營管理大機器生產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 思想準備不足,中國傳統的重農輕商、重陸輕海、重義輕利等觀念,都是發展近代工業的思想障礙。

(二)面臨三大政治障礙:

1.外國資本主義的阻撓、破壞。依據不平等條約進行軍事、經濟、政治侵略,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帝國主義還和中國封建主義結合起來,使中國資本主義始終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發展

2.封建專制統治的阻礙:中國封建專制統治長達兩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別完善,封建的意識形態特別頑強。落后的小農經濟占主體地位。當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之后,清朝統治者并沒有從鴉片戰爭的失敗中清醒過來,反而愚昧無知,不思進取。

3.官僚資本主義的壓制:在中國資本中,官僚資本占有壓倒優勢,民族工業無力與之抗衡??谷諔馉?、解放戰爭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在日、美等帝國主義勢力和官僚資本的摧殘、壓迫下,日益萎縮。

(三)缺乏正確的道路、科學的決策和安定的環境。

1.從道路上來看,歐美各國的工業化一般是從輕工業開始,而后延伸到重工業。在工業化的同時,農業都有一個相應的較大變化,給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中國的近代化在從重工業領域中開始后,農業始終沒有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化,拖了工業化的后腿。無論是歐美還是日本,工業化開始之前,資產階級都通過政治革命掌握了統治權,為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證;中國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國的成立才最終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業化的規模和速度。

2.從決策上來看,歷屆統治者都沒有把知識結構的變革放到極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國在長時期內一直是一個文盲半文盲的國家。缺乏現代知識的推動,使中國的近代化一直為缺少人才、技術而困擾。由于歷屆政府都代表了反動落后的階級,違背廣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從發展生產力的主觀愿望出發來制定內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中國近代化的正常進行。

3.從環境上來看,戰爭和革命不斷,使中國政局(社會環境)長期動蕩。

(四)推動因素:

1.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帶來先進技術、生產方式和思想文化,加速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沖擊舊制度和舊觀念??陀^上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

2.先進的中國人積極向西方學習,不斷探索救國道路。統治者為維護統治,也進行部分改革,客觀上推動了近代化。

3.中國近代化起步于兩次工業革命之交,為較快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中國近代化的特點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總特點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因此,與歐美各國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顯的具體特征:

(一) 近代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排斥和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

(二) 近代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在中國近代化啟動時期曾扮演過微妙的角色,資產階級則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

(三)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技術、人才和思想的準備不足,它的推動力主要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間自發創辦近代企業為先導,通過自由競爭發展資本主義,而是主要依靠政權的力量,以官辦軍事工業為起點,從軍需到民用,從國營到民營,從重工業到輕工業。

(四) 發展畸形。近代工業的產業結構不協調、不配套,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很小,重工業特別是鋼鐵、機械、電力、石油等工業尤為微弱;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和沿江地區。

五.中國近代化的啟示

(一)中國近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不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任務,要想實現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產黨在領導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后,中國的近代化才迎來新紀元。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和取得民族獨立,是實現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證,實現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和取得民族獨立的最終目的。不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地位,不解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掠奪和壓迫,近代化就無法實現。

(二)從閉關自守到對外開放,這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長期的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也正是對外開放,使中國得以吸收和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一切先進的生產技術、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國走向世界。中國要真正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堅持改革開放。

(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推動近代化的首要條件。中國近代化的啟動與發展過程,充滿著前進與倒退、革新與守舊的斗爭,每一次斗爭都是對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價值觀念得到逐漸更新。但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形態,頑固地阻礙著中國近代化的前進。清除它的影響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繁重的任務。

(四)知識結構的變革是現代化的核心和終極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識結構變革程度的基本內容。歐美等國的近代化過程貫穿著三次科技革命,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工業化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而中國近代的科學技術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沒有發展起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中一開始就宣布要“求知識于世界”,確立教育作為立國之本的國策。在30年左右的時間里,造就了一個龐大的現代知識分子群體,為日本的現代化源源不斷地輸送強大的動力。而在中國,直到1905年才廢除科舉制,開始建立新式的教育體制。新中國建立前,知識結構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它仍然是一個文盲和半文盲占絕大多數的國家,仍然是一個和現代知識隔膜的國家。由此可見,國家要富強,經濟要發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平膛d國是實現中國四個現代化的科學決策。

。

課程建設的內科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科學素養;小學科學;課程;建設

當前很多小學科學教師依然將知識與技能作為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目標,而忽略了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這就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制約了素質教育理念的高效踐行。本文將從科學核心素養培養角度對小學科學課程建設策略進行詳細的探究。

一、滲透樂高WEDO課程實現跨學科學習

為提高小學生在編程、技術、工程及科學等方面的能力,小學科學課應依據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需求,及時引入與學生學習需求與學習能力相符的樂高WEDO課程。通常情況下,這一課程涵蓋空間科學、地球、生命科學、物理四個領域。比如,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中設計的引導性實驗有《小孔成像的研究》《材料的性質與用途》《運動與力》《簡單電路》《光的傳播》《天空中的星體》《位置與運動》《地球運動與天氣變化》等,還有很多開放性實驗《熱在氣體、液體中的傳遞》《認識固體的熱脹冷縮》《研究雨的形成原因》《研究水的沸點與冰點》《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如何加快物質的溶解》等。比如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就有一節《建橋梁》的課程,需要學生分析怎樣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橋梁。學生在實際教學中就可用樂高積木自主或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搭建三個類型的橋梁:懸索橋、拱橋及平板橋,并借助實驗的形式在穩定程度、承受能力方面將三種類型的橋梁進行比較。與傳統的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模式相比,應用性、開放性的工程任務可使得學生享有更多的親自參與機會,使得他們在現有條件下自主進行各種體驗,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學課程理論知識,并在親自操作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最終切實發展自身的科學核心素養。

二、重視科學課程與工程教育活動的結合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科學與藝術、工程、技術、數學等學科的交叉性與聯系也更加緊密。因此,要想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快速培養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就需要教師大膽將科學課程與工程與技術課程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得學生不僅可參與科學探究過程,還能在教學中提出一些界定技術與科學難題、使用與設計模型、實施與計劃研究、闡釋與分析數據等,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依據科學課程特點研發STEM課程。在建設以科學核心素養培養為中心的小學科學課程時,學校應恰當地把工程實踐與思想應用到科學課程教學中,并依據教材內容,自主研發一系列STEM課程內容,像“設計一座橋”“制造超級肥皂泡”“設計一副3D眼鏡”“制造紙火箭”“設計樂器”等。學校研發的STEM學習內容與傳統的以科學課程教學內容中制作單項作品的方式不同,其涵蓋有數學、工程、技術、科學四種要素,倡導學生應用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活動,并借助討論修正、分析設計方案科學性、研發解決措施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水平。

三、研發拓展性課程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

依據生產生活實際及現代科技條件,教師應努力創新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方式,努力為學生設計出拓展性課程,盡可能滿足多種類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兩點:①在低年級教學中開設趣味課程,做好學段銜接工作。當前,很多小學一二年級都開設有校本課程,其中就有很多與科學知識有關的學習內容,這就為科學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因此,為更好地讓小學科學課程與校本課程銜接,以充分發揮校本課程在學生科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就需要低年級科學課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深入了解校本課程的內容與教學方法,最好能親自參與到校本課程教學中,或者借助培訓教育的形式盡可能多地掌握低年級學段學生的科學素養情況。在此基礎上,能將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與校本內容恰當銜接,從而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課程學習習慣,并最大限度激發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積極性。②設計創新性的科學拓展課程。學??梢罁W生的興趣愛好創建一些科學類社團,像愛迪生啟智、海模、遙控航模、模擬飛行、氣象科普等,在社團中由科學課程教師隊伍與校內各個學科教師聯手研發拓展性課程內容,并依據各個學段學生的特點為各個學段學生設置與之特點相一致的學習內容,還應允許學生依據自身需求跨年級、跨班級甚至跨校區自主選擇拓展課程。

總之,建設以科學核心素養培養為中心的小學科學課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務,需要學校立足實際,借助資源整合、頂層設計的方式,設計出高位、前瞻的課程教學目標及開放、靈活、豐富的教學內容,并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從而使得他們在親自操作、合作探究中不斷豐富自身的科學課程知識、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最終大幅優化自身的科學核心素養及綜合素質。

(責編韋淑紅)

課程建設的內科學論文范文第3篇

日本目前實施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日本稱小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理科)是日本文部科學省2008年頒布、2011年開始實施的。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根據最新公布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制定了小學科學課程的評價標準,并于2011年公布。日本小學科學課程的評價標準由“對自然的事物和現象的關心、熱情、態度”“科學的思考、表達”“觀察、實驗的技能”以及“關于自然的事物和現象的知識、理解”四個方面組成,并且貫穿日本小學科學課程的目標、內容,使日本小學科學課程的評價與其目標、內容一致。

日本小學科學課程評價與課程目標一致

日本小學科學課程的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年級目標,日本小學科學評價與其總目標和年級目標都是一致的。

1.日本小學科學總目標及評價

日本小學科學的總目標是:親近自然,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實驗,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謀求對自然的事物和現象伴有實感的理解,培養科學的看法和想法。

日本小學科學的總目標的表述包含態度、知識、技能和思考四個方面,分別與“對自然的事物和現象的關心、熱情、態度”“科學的思考、表達”“觀察、實驗的技能”以及“關于自然的事物和現象的知識、理解”四個評價方面對應。并且,每個評價方面都明確了它的評價要旨(見表1)。

2.日本小學科學的年級目標及評價

日本小學科學的年級目標分為三至六年級的各年級目標(見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日本小學科學三至六年級各年級目標都有兩項內容,因為日本小學科學內容被劃分為“A 物質·能量”和“B 生命·地球”兩個領域,年級目標的兩項內容分別對應A、B兩個領域內容。并且,年級目標是各年級各領域的具體內容對總目標的表述,更加具體和詳細。

日本小學科學的年級目標評價與總目標評價是一致的,也是由四個評價方面組成(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日本小學科學評價與小學科學課程總目標評價和年級目標評價是一致的,即與課程目標一致。

日本小學科學課程評價與課程內容一致

1.日本小學科學的課程內容

日本小學科學的課程內容劃分為“A 物質·能量”和“B 生命·地球”兩個領域,三至六年級每個年級都有A、B兩個不同領域的內容。日本小學科學的課程內容共有31個單元(見表4)。

日本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對每個單元內容的要求都有詳細說明,方便教師在教學時落實課程標準,在內容的范圍和難度上有可依據、可規范的操作,確保課程實施、落實到位。例如,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對六年級“杠桿的平衡規律”單元內容的具體要求為:使用杠桿,調查杠桿的結構及作用,通過改變施加力的位置和大小,對杠桿的平衡規律應該持有一定的看法和想法。具體包括以下三項:在距杠桿支點等距離的兩端掛上物體,當杠桿水平平衡時,兩端所掛的物體是一樣重的;改變施加力的位置、大小,杠桿將發生傾斜,當杠桿水平平衡時有一定的規律;在我們的周圍有利用杠桿的平衡規律制作的工具。

2.日本小學科學的課程內容評價

日本小學科學的課程內容評價包含領域內容評價和單元內容評價。日本小學科學的課程內容評價與日本小學科學的目標評價一樣,也是由四個評價方面組成,現以六年級“A 物質·能量”領域內容評價為例(見表5)對領域內容評價加以說明。日本小學科學課程的三至六年級每個年級都有A、B兩個領域內容,每個領域內容都有類似表5的評價標準。

表6為六年級“杠桿的平衡規律”單元內容評價,可以一窺單元內容評價。日本小學科學課程共有31個單元內容(見表4),每個單元內容都有類似表6的評價標準。

通過表5和表6可以看出,不論是領域內容評價還是單元內容評價都是從“對自然的事物和現象的關心、熱情、態度”“科學的思考、表達”“觀察、實驗的技能”以及“關于自然的事物和現象的知識、理解”四個方面進行說明的,這保證了小學科學的評價與課程目標、內容的一致性。

課程建設的內科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院校的特色課程,課程內容豐富。課程的授課對象涉及多個專業,學生的知識背景不同,因此學習方式具有多樣性,學習環境具有開放性,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文章指出:應深挖課程中的育人元素,將“德育”融入課程教學目標;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探索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加強高校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高等教育強國的政治前提和核心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系列的新戰略、新部署、新措施。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并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2]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3]上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公安院校是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重要使命,因此全面加強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個人品質以及科學觀,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警察職業意識,對為基層公安培養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應用性、復合型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诖?,本文對公安教育的專業基礎課程——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教育進行了實踐探索和梳理。

一、刑事科學技術課程介紹

(一)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性質

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院校的特色課程,是從事公安工作的人員必須學習的專業課程,在專業課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刑事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重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在公安一線工作中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二)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現狀

首先,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授課對象涉及多個專業,學生的知識背景不同,且學生多為“00后”。學生具有廣闊的視野和活躍的思維,他們的學習方式具有多樣性,他們的學習環境具有開放性,因此很容易受到各因素的影響。

其次,警務化管理方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律性,但一旦脫離管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會降低,對自己要求不高,不能完全認識到刑事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最后,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涵蓋了痕跡檢驗、文件檢驗、理化檢驗、法醫檢驗、刑事圖像檢驗等內容,知識體系龐大,但課時有限,一般為每周3個學時。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一些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教學的“硬”任務,而忽視了德育這一“軟”任務,而有的教師雖然將思政教育寫入教案,但是更多的是以教材基礎內容為準,缺乏格局觀,與專業結合不緊密。此外,一些學生以拿學分為目的,并非真正想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因此,應對刑事科學技術課程進行改革,深挖該課程的思想政治資源,將正確的價值和理想信念呈現在課堂上,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引領學生前行,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二、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推動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是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指明了方向。

大學所有課程都具有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公安院校承擔著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使命,而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院校學生的主課程,教師更應利用好課堂教學這一環節,深度挖掘提煉課程中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并將其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擔負起課程思政工作的主體責任,提升學生對公安工作的認同感、使命感、自信心。

(二)推動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是培育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公安學警的需要

公安院校是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院校的學生是公安隊伍的重要后備軍,學生只有樹立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才能成為“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公安事業接班人[4]。而課程教學是實現高素質公安人才培養的主要手段,刑事科學技術作為公安院校的專業必修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將思政元素貫穿于常用刑事科學技術項目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講解中,可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公安姓黨”這一政治屬性,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推動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是拓展課堂教學建設的需要

刑事科學技術課程介紹常用刑事科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通過課堂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公安工作中常用刑事科學技術項目的操作方法。但該課程內容體系多,學生涉及多個專業,知識背景差異大,因此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拓展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十分有必要。教師在著力傳授刑事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內容的完善、教學效果的評價中,可以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

三、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挖掘課程育人元素,將“德育”融入課程教學目標

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是:通過該課程的知識學習,使學生了解刑事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常用的研究方法,讓學生掌握實際工作中常用刑事科學技術項目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這些專業知識的學習可以為學生的公安實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順利適應本職工作。

在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從理論知識、實驗、技術應用等方面充分挖掘該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資源,將思政目標融入課堂教學中,如在課堂上引入公安戰線的學者、專家的事跡[5],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個人品格、科學觀,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等,充分發揮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專業育人和德育育人作用。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如表1所示。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手段的革新,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應不斷擴展,通過深入推動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多角度、多手段地進行該課程的隱性教育。

一方面,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要整合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啟發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應以講授法為主,同時采用問題式、訓練與實踐式、歸納式等教學方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

講授式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利用多媒體與傳統板書輔助教學。如在講解工具痕跡的分類時,結合多媒體講解兩大類痕跡,并板書兩大類痕跡的形成、結構、特征的流程圖,在總結知識點的同時,直觀展示教學重點。問題式教學法[6]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具體問題,啟發學生發現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如在講解乳突紋線細節特征時,引用兩枚同卵雙胞胎右手食指捺印的指印,讓學生判斷兩枚手印是否為同一人所留并指明原因,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法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該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7]。刑事科學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該課程包括九個實驗,可通過實驗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對制度的遵守和對科學的敬畏等。如在茚三酮顯現汗潛手印的實習中,學生發現一些民警會將待顯客體放在塑料袋里,然后沖其吹氣,學生當時并沒有考慮其用意是什么。通過實驗講解,學生明白了茚三酮顯現汗潛手印需要加熱加濕,以加快顯現速度,將待顯客體置于塑料袋內并沖其吹氣,恰好能夠增加溫度和濕度,從而加快顯現速度。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實踐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強化了學生對科學對專業知識的敬畏心理。另外,可將歸納式教學法貫穿于課堂全過程,注重對每一節課、每一章內容、每一個問題中知識點的總結。

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要充分利用網絡進行討論交流。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校園網絡成為師生重要的學習生活空間,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給學生推薦有關公安知識、文學、法學等方面的公眾號,如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刑事審判參考等。這些公眾號發布的有關報道能夠激勵學生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認同感,從而提升他們的職業自信心,促使他們樹立為民服務的意識。也可以利用一些熱點事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使學生實時接受最新信息。還可以向學生推薦相關的影視資源,如《無問西東》《和平飯店》《燃燒》等,讓學生在線上線下討論其中蘊含的公安知識以及觀看感想,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對正義的追求,增強為打擊犯罪鍥而不舍的偵破意識等,也能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

此外,課前演講是南京森林警察學院一項具有特色的課前活動,設在每日第一節課之前,學生演講時間為10分鐘。豐富的演講主題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個人品格和科學觀,演講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教師點評是傳播正能量的重要環節。如對“欣賞自己”主題的演講,教師點評時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合理規劃個人發展;對“清與濁”主題的演講,教師點評時結合時事熱點,培養學生清正廉潔、奉公守法、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三)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可根據刑事科學技術教學大綱和課程教學目標,結合人才培養方案,深入挖掘該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將知識點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個人品質和科學觀等思想政治資源擴充到教學內容中,設計課程思政育人結合點,引導學生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以及道德情操的提升[8]。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教學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如表2所示。

(四)探索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推進課程育人質量的提升

課程考核是檢驗課程育人成效的重要環節,也是促進教師與學生重視課程育人的重要手段[9]。刑事科學技術課程采用“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采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筆記、平時作業以及實驗作業的方式進行量化考核;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70%,采用終結性評價,通過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量化考核。具體評價內容如下。

形成性評價的要素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作業及測驗,思政內容的過程評價側重于對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思想道德行為,如是否按時上課、課堂紀律如何、獨立思考表現如何以及在掌握專業技術知識的同時是否樹立了正確的三觀等。此外,該課程的實驗教學占據較大比例,應對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流程與操作的情況以及實驗操作過程的規范性與紀律性等進行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學習結果的重要途徑,該課程的終結性評價方式為閉卷的期末考試,考核學生對內容的綜合理解與運用。思政內容的終結性評價側重于圍繞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思考與研究能力”等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定。

四、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每一位教師、每一門課程、每一項工作、每一項活動都負有育人職責。刑事科學技術課程作為公安院校的專業基礎課程,涉及的學生多,將思政內容融入專業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順利實現育人與育才的統一。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在課程教學中深挖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豐富課程的德育目標和能力目標,并將其作為評價指標,把思想教育與價值引領融入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和諧發展,使學生的獲得感大幅上升。

[ 參 考 文 獻 ]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08)[2020-08-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8/c1024-28935841.html.

[2]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 (2018-09-10)[2020-08-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10/c1024-30284579.html.

[3] 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EB/OL]. (2019-03-19)[2020-08-25].http://china.cnr.cn/news/20190319/t20190319_524547360.shtml.

[4] 郭聲琨在全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黨和人民忠誠衛士[EB/OL]. (2016-12-26)[2020-08-03].https://www.mps.gov.cn/n2254314/n2254315/n2254317/n2254375/n2254379/c5582907/content.html.

[5] 沈鄭燕.公安院校刑事影像技術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法制與社會,2019(10): 196-197.

[6] 徐平.問題式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冢汉D蠋煼洞髮W,2013.

[7] 呂孝敏,闞緒平,朱華炳.“發現式”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1): 41-44.

[8] 田應輝,徐森.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專業課教學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0(4): 48-51,88.

[9] 劉宏達,萬美容,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收稿時間]2020-07-28

[基金項目]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B20009);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B19029)。

[作者簡介]李雙雙(1991—),女,山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刑事科學技術。王樂(1989—),女,甘肅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刑事科學技術。

課程建設的內科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為了提高學生內科護理學的學習效果,根據教學目標,內科護理組的教師們積極參與內科護理學的改革和創新,尤其是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做到將課堂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對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達到教學和臨床很好的銜接,護生反映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中專衛生學校 內科護理學 課程改革

一 中專內科護理課程內容的改革

中專衛生學校內科護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也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內科護理學課程的學習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和今后的臨床實踐都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從教材的選擇上看,目前選用的內科護理教材內容與本科和高職教材相比較為簡單,疾病的種類較本科和高職教材少,少數名詞的提法也不是很準確,有些理論和觀點甚至是幾十年前的,因此這樣的教材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沒有與時俱進,不能體現臨床醫學的最新動態。理論過時還在沿用,這樣學生掌握不到最新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為彌補教材的不足必須結合本科教材備課,也要上網查找相關疾病的新進展,對各系統疾病進行了增加和修改,同時對每個章節的內容也進行了完善,力求將最新的知識傳輸給學生。

二 中專內科護理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學模式是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它主要回答了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人才這兩個根本性的問題。培養目標中的崗位培養目標是這幾年新提出來的,即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必須具備的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熟練的職業技能。隨著我校的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逐年增長,造成老師工作量劇增,大量時間反復忙于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無力進行好的嘗試與創新,這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為此在實際教學中采取多系統教學模式,把內科護理教學分為四大模塊,分別為呼吸系統和傳染病、消化系統和血液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和風濕性疾病,每個模塊由相應的一位教師執教。這樣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同時也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課程設計、制定教案、制作課件、查找資料、豐富課堂內容,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在教學中讓學生去探索、去體驗、去實踐,以便能培養符合醫院實際需求的合格人才。

三 中專內科護理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近年來,我們學校的內科護理教學一直徘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傳統的教學手段相對落后,一本書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整個課堂以老師教為主,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感受。本來內科護理理論知識就有些枯燥,極易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這種方法更不利于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

1.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平時在跟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內科護理理論內容枯燥乏味、抽象難懂,沒有實驗操作課來得直觀而有趣。因此,在內科護理的學習中,學生普遍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不情愿學、害怕學,甚至不去學。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一狀態,我們內科護理教研組的幾個老師坐在一起商量討論,決定從學習材料上入手。通過網絡搜索和相關資料的查找,在課件制作上,我們插入一些相關疾病的特征性圖片和視頻,通過這些手段,讓學生對疾病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和理解。運用計算機軟件和多媒體投影設備,可以讓內科護理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克服了枯燥乏味的缺點,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2.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

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靈活應用啟發式教學法。使用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選用一些與該疾病相關的名人的圖片和一些比較生動的漫畫,或是當時比較熱門的新聞報道,去吸引學生的眼球;提出啟發學生思維的課堂設問,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3.大力開展情境教學

在當前的職業教育發展形勢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已占據了中職教育的統治地位。為了做到將課堂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達到教學和臨床很好的銜接,情境教學法必不可少。情境教學法就是以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學生今后將從事的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實際的臨床護理工作任務為引領,為學生模擬一個臨床實踐的情境,讓學生自己進行角色扮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中等??平逃龔娬{以培養護生動手能力為核心,突出護理專業的特點,強化臨床課程教學環節,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護理人才。我們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采用上述多種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單純依賴老師講解、護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讓護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有效地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使護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學習為了考試向為了解決問題轉變,明顯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實踐能力。

總之,中專衛生學校內科護理學課程的改革終究是為了一個目的,即根據學生今后的職業崗位需求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多種教學方法應用于內科護理教學,有效地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極大促進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內科護理的教學質量。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田玉梅、岳琳、閻青等.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提高內科護理教學質量[J].今日科苑,2009(20)

〔責任編輯:林勁〕

課程建設的內科學論文范文第6篇

世界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走過100多年,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保護形式,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創意”。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水平是可持續發展時代的一面鏡子。建設和管理好國家公園不僅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反映,還是一個國家治理能力、社會文明素養和國民素質的體現。

偉大智慧:最佳創意百年發展

百年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的歷程讓國家公園在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時代大放異彩,其自然及自然保護宣傳教育功能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時代重要的基地,對于喚起社會的生態保護意識、提高可持續發展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國家公園的管理水平與時俱進,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越來越受到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重視,國家公園實現了整體數量、個體面積多方面的增長。

世界自然保護運動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環境保護運動以前)從景觀保護到實現全面保護管理。第二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1992年)建立公有共管體制,平衡利益相關者關系,自然保護運動從歐美國家擴展到世界各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建立世界自然保護地分類體系。第三階段(1992年至今)隨著可持續發展時代的到來,世界自然保護進入生態系統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的新時期,國家公園的宣傳教育功能日益凸顯,國際社會將國家公園作為喚醒民眾生態保護意識、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窗口之一。

第一階段:美國國家公園建設源于搶救自然景觀資源,在這一階段,最常采取的保護措施是劃一塊地,將其封閉起來。為了實現資源保護和景觀利用,旅游開發被用來作為森林等自然資源掠奪的替代性經營活動。國家公園將資源保護與旅游經營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媒體將自然美景向社會擴散宣傳。這個階段的國家公園就是公園,一個擁有自然美麗景色、能夠開展旅游活動的公園。

第二階段:“公有共管”決策機制授權審核通過,組織或個人參與公園特許的“合作經營”活動,基本建立了國家公園的“公有共管共營”管理模式。很多國家、地方和私人及組織(企業、商業社團、NGO、集體等)對于自然保護地的影響源于歷史或現實的土地資源產權,因為允許進行旅游利用,可以通過經營國家公園的資產獲得經濟收益,因此就有了社區參與旅游、設立旅游產品及服務的特許經營項目等可持續利用(或合理利用)的市場經濟體制通行做法。

第三階段:國家公園在開展自然和自然保護知識教育、提高社會可持續發展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在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體系中,自然和自然保護宣傳和教育是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國家公園必須成為綠色發展最重要的宣傳教育基地,這是其基本的社會責任和義務。而在世界國家公園的發展中出現了大量既是國家公園,又是聯合國自然文化遺產,受到世界人民廣泛歡迎的經典公園,并努力升級國家公園的品位和內涵,成為世界公認的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中璀璨的明星。

世界精華:至精至彩博大深厚

遍布世界的國家公園是一個萬花筒,收藏了世界自然與文化的精華。我們很難用科學技術專業術語來描述國家公園這樣一個既專業又浪漫、既科學又藝術的“人類最偉大的創意”。

100多年來,國家公園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地、歷史文化遺跡等交叉,成為世界自然保護運動中最受歡迎和迅速發展的一種類型。世界各國根據各自的情況和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需要,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國家公園。這其中,既有鬼斧神工的自然地質公園,也有基于野生動植物保護目的的保護區類型國家公園,還有各種生態系統保護類型的國家公園,更有很多歷史文化遺址類型的國家公園。遍布世界的近萬個國家公園,大小不一、包羅萬象,琳瑯滿目、精彩紛呈。

在美國的科羅拉多高原上有一條世界著名的旅游線路,將黃石、大提頓、大峽谷、錫安、布萊斯等世界地質奇觀國家公園連接起來。在非洲,原來屬于歐洲殖民者狩獵保護地的賽倫蓋地、馬賽馬拉、克魯格等成為獨立國家的國家公園。這些國家公園保護了非洲獅子等“五大狩獵動物”。在茫茫的大海也建立了大量海洋國家公園,論面積排世界前8位的國家公園均在海上。即使是在北極圈內也有極地、冰蓋、冰川類型的國家公園,如瑞典的薩勒克、芬蘭的于萊斯山、丹麥的東北格陵蘭國家公園等。茫茫冰雪世界里的國家公園多具有荒野生態系統保護職能,也是喜歡探險和冰雪運動的人的最愛。在中東的黃沙中有很多歷史文化類型的國家公園,這些公園記錄了在中東這片幾經滄桑的土地上、各種文化沖突遺留的自然和歷史文化痕跡,記載了迷人的古代神話傳說。如以色列的凱撒利亞遺址公園記錄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恩恩怨怨,土耳其的特洛伊古城遺址公園為希臘神話畫上了一個句號。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記錄了鄉愁、農牧文明、人類奮斗歷程的國家公園。如美國的大霧山、法國的策文涅斯等。這一類國家公園就是一部自然與人類文明歷史的教科書。游覽這樣的國家公園,不僅能領略自然風光、民風鄉愁,還能學習到很多歷史人文知識。

世界的國家公園是自然、歷史文化、景觀和社會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對那些具有偉大的自然美(自然遺產)和記錄了我們偉大思想的歷史證據(歷史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的特殊區域。在這片特殊區域里,不僅有美麗景觀,還有深刻的自然科學和歷史文化內涵。來到國家公園,閑暇的旅游變成了豐富的學習之旅,用輕松的狀態收獲更多。

基礎命題:保護管理旅游利用

國家公園一般被認為是一個以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為主、游憩娛樂管理為輔的保護區,允許科研、教育、生態游憩與參觀等負面影響較小的活動。妥善處理保護與利用這對基本矛盾,平衡資源保護與旅游經營之間的關系成為國家公園管理的基本問題。之所以國家公園被認為是“人類最偉大的創意”,從其設計之初就采取了用旅游活動替代掠奪性森林資源砍伐和“刀耕火種”土地開發的方式,巧妙地獲得經濟效益,而不是將自然資源徹底毀掉。

從世界各國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的100多年進程來看,保護與利用一直是管理必須面對的根本矛盾?;诒Wo與利用這對矛盾,不同產權狀況、歷史背景、自然保護素養等造就了世界各國自然保護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差異以及不同的結果。

從世界各國建設國家公園的管理體系來看,建設和管理國家公園首先要解決產權和管理體制問題。在實現自然資源產權公有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相應的機構、購買土地及資源,這個過程不僅要經過多個機構和技術環節的論證和評估,還要解決資金籌措問題,建立管理機構和組織,往往費時費力,需要多方協商,成本和代價高昂。

早在1872年,美國的黃石第一個擁有了國家公園的稱謂,但直到1890年美國國會審議通過了由謬爾提議的《約塞米蒂自然寶藏》和《建立國家公園的條件》兩個“國家公園的百年報告”后,才確立了國家公園的法律地位。在100多年時間里,美國成立了國家林務局來管理國有林、林區的草原、濕地和內陸水體以及荒野,由內政部分別管理國家紀念地、國家公園、國家小道和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避難所,由農業部管理國家草原,并由此建立起由聯邦政府管理的國家自然保護地分行業行政管理體系。德國則建立了聯邦領導國家公園、社會管理自然公園和文化公園、其他機構管理一般公園的格局。在20世紀上半葉結束之前,歐洲國家也在自然保護區的基礎上建立了一些零散的國家公園。直到20世紀的后30年,在原來自然保護區的基礎上,才建設了大量國家公園,基本上形成了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并存、多種體制并存的局面。

只能通過“公有共管共營”這樣的折中方案來完成國家公園為公眾服務的過程,也就有了基于市場經濟和私有產權的大量公共產品生產和管理理論與復雜管理方法,存在大量資源托管、屬地化管理、委托代理等形式。國家公園管理面臨的問題日益呈現,由于歷史與現實原因、自然與社會多重矛盾、眾多利益相關者博弈、不同管理層的目標協調等諸多不確定性,管理決策在面對保護與利用矛盾的時候變得異常復雜。

如今,人們似乎形成了對國家公園很普遍的認知,即“國家公園管理=保護+旅游”。但隨著旅游和人類活動的加強,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經濟不發達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的貶值現象普遍存在。

璀璨明珠:國家公園星海拾貝

梅薩維德國家公園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蒙特蘇馬縣。這個公園保護著普韋布洛考古遺址,1906年由國會和“環??偨y”西奧多·羅斯福批準建立,占地212.4平方公里。這座公園是北美最大的古崖居建筑遺址,是美國最大的人文歷史考古保護區。它在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梅薩維德將人類傳統農業文明與自然關系的萬年故事濃縮在一個公園,以小見大,從中能了解生態文明和文化價值,其所揭示的傳統農業文明興起和衰落過程發人深思,是世界著名的人文科學教育基地之一。這個公園牢牢把握住了國家公園更重要的建設和管理目的。

德國和捷克共和國交界的奧爾山國家公園是歐洲大陸工業革命的先行地區。礦業科學和早期的工業生產方式誕生在這片土地上,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曾深入礦區進行調查研究,解剖礦業生產過程,了解礦工生活,為創作《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積累了調研資料。300年前,提出可持續林業經營的漢斯·克洛維茨和林業科學的“祖師”海因里?!た扑彩窃谶@里率先開始了對現代林業進行科學管理的嘗試。2019年,該地區成為世界遺產,理由是這片山地記錄了礦業及礦業科學發展的歷史、記載了近現代森林與人類關系的演變過程,在工業文明、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各個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法國的策文涅斯國家公園位于法國南部的策文涅斯山區,覆蓋了阿德和阿韋隆的部分地區。策文涅斯國家公園是一座文明世界中游牧文化遺產的孤島,它的經濟資源貧窮到不適合建城市,它的綜合資源富裕到不能被社會遺棄。該地區具有豐富的地理、自然和文化意義,成為歐洲人旅游的打卡地,這里有農牧文化帶來的鄉愁,有傳統美食和悠久的歐洲城邦故事,還有石頭建成的鄉村城堡和現代社會難得一見的游牧生產生活方式,來此一游似乎又回到了中世紀。2011年,該公園成為卡塞斯與塞文尼斯地中海農業與游牧文化景觀世界遺產的一部分。

瑞士聯邦只有一個國家公園,就是瑞士國家公園,成立于1914年8月1日,是歐洲最早的國家公園之一,面積為174.2平方公里,位于瑞士東部的西里申阿爾卑斯山脈。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的成員。在近現代歐洲工業發展進程中,這片山區始終保持了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優美的環境、傳統的生產與生活方式讓這片山地成為現代社會中一幅美麗的圖畫。童話中美麗浪漫世界是什么樣,到了瑞士的山區你就會知道。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上一篇:企業環境會計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餐飲空間室內設計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