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育應用研究范文

2023-09-22

教育應用研究范文第1篇

隨著國家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持續推進, 已經形成了數字化學習所需的技術環境。同時, 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高速發展, 再一次推動了我們學習方式的變革, 我們的學習從數字學習升華為智慧學習。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實現基于群智感知的知識獲取和開放動態環境下的群智融合與增強, 支撐覆蓋全國的千萬級規模群體感知、協同與演化。2018年4月, 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利用大數據技術采集、匯聚互聯網上豐富的教學、科研、文化資源, 為各級各類學校和全體學習者提供海量、適切的學習資源服務, 構建以個性化、智能化教學應用為核心的資源服務體系。本文以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為感知單元, 設計與實現移動群智感知系統, 感知、采集和分析智慧學習環境中產生的各類數據, 建立學習者模型, 推薦和分享給學習者所需的資源和信息, 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思想, 激發學習者興趣, 促進學習者的主動學習, 提高學習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二、智慧學習環境

智慧學習環境是一種能感知學習情景、識別學習者特征、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與便利的互動工具、自動記錄學習過程和評測學習成果, 以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的學習場所或活動空間。智慧學習環境是普通數字化學習環境的高端形態, 是教育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黃榮懷, 2012)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學習理論的發展, 智慧學習環境總體上將更加注重“數據挖掘”和“應用模式”方面的研究, 具體表現為以下六點。

(1) 個性化。每個學習者性格、認知水平、學習興趣等存在差異, 未來智慧教育的設計將根據學習者模型和學習情景, 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資源和工具, 以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

(2) 微型化。電子書和電子教材的興起, 學習者更加喜歡碎片化的學習, 喜歡短小精悍的信息, 喜歡使用更加便攜的設備進行學習, 日后智慧學習資源和學習設備將更趨于微型化發展。

(3) 智能化。隨著物聯技術、云計算、普適計算等的不斷發展, 以后的智慧學習設備和智慧學習平臺將更加智能, 交互能力更強, 以滿足學習者更佳的用戶體驗。

(4) 感知化。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的發展, 為智慧教育的情境感知提供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支撐, 未來智慧教育將通過移動設備和感知設備進行教育數據的挖掘, 對數據進行分析、分類、分享, 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廣泛的信息, 為研究者提供更豐富的數據特征。

(5) 多元化?;ヂ摼W的發展, 將使我們的智慧教育環境實現校際, 城際, 甚至全世界的互通, 支持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學習的無縫銜接、和不同學生的無間合作、與不同專家的即時互動等屆時我們的學習系統、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將更加豐富多樣, 形成一個互利互惠的智慧學習生態圈。

(6) 視覺化。智慧教育需要考慮不同的學科和知識需要采用哪種視覺化的呈現方式, 未來虛擬現實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等將廣泛應用于實際教學活動, 把信息以最優的方式傳遞給學習者。

三、移動群智感知

移動群智感知的定義是普通用戶的移動設備 (手機、平板電腦等) 作為基本感知單元, 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協作, 實現感知任務分發與感知數據收集, 完成大規模的、復雜的社會感知任務 (劉云浩, 2012) 。傳統的傳感技術面臨著諸多問題, 如節點覆蓋不足, 安裝維護成本高昂, 規模也難以擴展。移動群智感知利用各類移動設施 (如智能手機, 可穿戴設備, 智能汽車等) 呈現新的傳感范式。大量的移動設備用戶以及他們天然的移動屬性推動這種新的傳感范式快速發展, 即通過傳感強化的移動設施獲取某一地的情況, 例如位置信息, 周邊環境, 噪音水平, 交通流量等, 未來也有可能了解諸如環境污染等更為具體的信息, 并且在全社會領域與各類專業人士, 如衛生保健人員, 公共事業從業者等共享各類信息。各類移動設施收集的信息與云端的信息將推動移動群智感知替代傳統的傳感設備, 并應用于更廣泛的領域。

本研究通過大量文獻文獻, 國內外關于群智感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環境監測、城市交通管理、信息采集和語音識別、數據優選和任務分配算法、激勵機制等五個研究領域。有學者認為與傳統的基于靜態傳感設施相比, 群智感知計算的優勢在于大量社會人士共同協作完成一項幾個人不可能完成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龐大任務 (南文倩, 2013) 。有學者將群智感知應用于環境監測, 對空氣質量和城市路面進行監測 (孟想, 2018;吳陳沭, 2015) 。有學者通過采集記錄大量用戶的行為、路徑來刻畫建筑物內部結構 (Ni L M, 2004) 。微軟研究院通過對室內用戶進行跟蹤建立與室內結構匹配的“指紋——位置”關系數據庫, 從而實現室內定位 (Bahl P, 2000;劉云浩, 2012) 。有學者利用群智感知對騎車路線的選擇, 城市私家車軌跡恢復, 行車視頻記錄, 智慧城市交通系統, 車聯網路徑優化, 交通狀態預測等進行了研究 (Goldman J, 2009;Zhang D, 2011) 。有學者設計與開發了基于群智感知信息采集與分享系統, 進行校園活動或自然災害數據采集 (南文倩, 2013) 。有學者利用群智感知對城市噪音監測、實時細粒度噪音感知、噪聲地圖平臺、噪音收集展示、語音識別系統等進行了系統研究 (吳文樂, 2014;劉魯濱, 2015;霍志強, 2016;伍斯龍, 2013) 。有學者對群智感知的數據優選和任務分配算法進行了系統研究, 包括優選選擇機制、視頻評測技術、目標搜尋算法、機會式數據分發、突發事件描述方法、任務分配算法、參與者選擇方法、情境識別方法、分布式存儲、行為特征分析、眾包機制、安全技術等視角 (何欣, 2017;熊峰, 2016;Mingjun Xiao, 2015等) 。有學者對移動群智感知的激勵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 (賈超鵬, 2018;Kawajiri R, 2014等) 。

終上所述, 國內外關于群智感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環境監測、城市交通管理、語音識別、室內定位等領域的應用, 已經產生了關于這些領域的數據采集、優選、任務分配算法和激勵機制等方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但目前對教育領域的應用和研究尚未成熟, 研究者尚未系統關注對教育群智大數據的挖掘、優選和決策。從整體動態趨勢來看, 移動群智感知和智慧學習環境構建在理論和技術層面可以無縫融合研究, 移動群智感知理論指導下的智慧學習環境更加契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思想, 使學習活動往智能化、泛在化、主動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四、移動群智感知智慧教育應用

云計算、物聯網、普適計算等新興技術手段已經在智慧學習環境構建中廣泛應用, 為智慧學習環境構建提供了各類技術保障, 使我們的學習更加智能。移動群智感知作為另一種全新的技術理念, 勢必將為智慧學習環境的建設帶來又一次的革命性的變化, 促進我們的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智慧學習環境下, 我們能夠通過設備感知學習者所在的學習環境, 分析學習者學習行為, 記錄和評價學習者學習過程和成果, 推送學習者所需的學習資源和學習信息, 實現個性化的學習, 促進終身教育的發展。本文根據智慧教育功能結構, 分析移動群智感知系統的概念、特征、要素等, 認為面向智慧教育的移動群智感知系統模型應該包括數據源層、數據采集與傳輸層、數據處理與感知層和應用層四個層次。數據源層包括移動設備感知的數據和移動網絡中的數據, 數據采集與傳輸層主要包括數據采集與預處理、群智任務感知分發、時效性數據傳輸、群智參與激勵機制等, 數據處理與感知層主要包括群智大數據的感知、分析和分類, 應用層則包括學生活動、位置感知、學習偏好、資源推送、信息分享等。移動群智感知技術可以解決智慧學習環境中的群體數據主動感知與數據質量問題, 利用大量普通用戶隨身攜帶的移動設備 (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 感知學習者周圍環境、移動路徑、學習行為等數據, 通過設計的移動群智感知系統收集和分析學習者的大量數據信息, 根據學習者需求和偏好對數據進行優選計算, 提高數據質量, 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資源, 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移動群智感知技術可以解決個性化資源推薦的群智精準決策問題, 通過分析現有智慧學習環境的缺陷, 構建基于移動群智感知的智慧學習環境, 設計最優的決策方法和機制, 提高學習資源決策和推送的效率, 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群智精準決策支持服務。

五、總結

技術革命背景下, 學習環境的變革將是必然趨勢, 即從數字學習環境進化為智慧學習環境, 智慧學習環境的特征將更加契合學習者的深層學習需求。先進的智慧學習環境的構建需要融合多種智能設備和智能技術, 并以學習者為中心, 對智慧學習環境中的學習者的特征、認知水平、已有知識基礎、學習偏好、活動軌跡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 本文通過以移動設備為感知單元, 通過移動群智感知系統感知學習者的這些學習信息, 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數據, 計算學習者的學習偏好, 推送學習者所需的學習資源, 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促進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

摘要:近幾年,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發展, 為學習方式的變革提供了新的動力, 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等學習方式產生并迅速發展, 從而以移動設備為感知源的移動群智感知研究得到了學者們的關注。本文首先介紹和分析了移動群智感知和智慧學習環境的定義、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探討了面向智慧教育的移動群智感知系統的模型和作用, 為智慧學習環境的構建和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移動群智感知,智慧教育,智慧學習環境,移動群智感知系統

參考文獻

[1] 黃榮懷, 楊俊鋒, 胡永斌.從數字學習環境到智慧學習環境--學習環境的變革與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 2012, (1) :75-84.

[2] 楊現民.信息時代智慧教育的內涵與特征[J].中國電化教育.2014, (1) :29-34.

[3] 楊現民, 余勝泉.智慧教育體系架構與關鍵支撐技術[J].中國電化教育, 2015, (1) :77-84.

[4] 張立新, 朱弘揚.國際智慧教育的進展及其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 2015 (5) :54-60

[5] 劉云浩.群智感知計算[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信, 2012, 8 (10) :38-41.

[6] 南文倩等.基于群智感知的校園活動信息采集與分享系統[J].信息網絡安全, 2013, (12) :20-23.

[7] 何宏等.群智感知網絡研究現狀與發展[J].吉林大學學報 (信息科學版) , 2016, 34 (03) :374-383.

[8] 熊永平等.機會群智感知網絡關鍵技術[J].中興通訊技術, 2015, 21 (06) :19-22.

[9] 謝樹云等.基于群智感知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統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 2014, 22 (20) :49-51.

[10] 黃涵霞等.移動終端群智感知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 2014, 24 (06) :6-9.

[11] 陳薈慧等.移動群智感知應用[J].中興通訊技術, 2014, 20 (01) :35-37.

教育應用研究范文第2篇

一、利用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啟發學生思維

眾所周知, 物理是一門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利用適當的實驗去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 是我們教師教好物理, 學生學好物理的關鍵。在初二學生學習物理的第一節課, 我就要求學生回去自己通過實驗驗證擺的等時性, 重現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用長短不同的繩子和輕重不同的石塊研究擺動規律, 并做實驗記錄。學生積極性很高, 他們有的分組實驗有的家長協助, 雖然所得結果略有出入, 記錄方法各有不同, 但學生通過此次實驗初歩體驗了科學家們研究問題的方法以及實驗技巧, 他們的判斷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人的感知與思維總是聯系在一起的, 對物理現象亦是如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本每章后配有的學生實驗, 選擇適當的實驗布置給學生回家實踐, 如在熱學中可讓同學自測自己一天中早, 中, 晚的體溫, 了解人的體溫的變化規律; 光學中可自制針孔相機, 了解小孔成像原理及特點等。這些我都讓學生做過, 收效都不錯, 學生積極性很高。如在做小孔成像時, 書上是個圓筒, 可生活中很難找到, 在我布置實驗的第二天很多同學拿給我的有方型, 三角型, 做得很成功。

二、精心設疑, 激發思維

人們的思維活動, 求知欲望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實際, 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 善于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 一改以往滿堂灌的疲勞教學法。例如: 在講光的折射時, 可先將一硬幣放入碗中, 讓兩位同學各找一個剛好看不見硬幣的位置保持不動, 然后向碗中加水,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重見硬幣的現象, 并由此引入新課, 學生的好奇心一下調動起來, 便會帶著解決問題的心情去關注老師的教學, 在獲得新知解決問題后, 學生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愉悅心情, 覺得學物理挺有意思, 再由學生的親身體會討論解釋為何在游泳時看見池水很淺而實際下水卻很深這一現象, 進一步解釋碗中筷子彎折現象, 達到鞏固新知目的。再如在講大氣壓強一節中, 可先提問為何我們吃的田螺要剪掉尾部? 為何家中吸盤式掛衣鉤能懸掛一定重物? 由此引入大氣壓強的教學, 解開學生心中疑問。這種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學生熟悉生活現象設置懸念, 激發思維, 即由舊知引入新知, 從“熟”引入“生”的教學方法是符合認知過程中循序漸進原則的, 也為很多教師所采用。

三、適當應用正反對比方法引發學生思維

任何事物都是在與它的對立面作斗爭中鞏固和發展起來的。我們可以編寫典型錯例, 引起爭論, 讓同學們在爭論過程中辨明事非, 明確概念。例如: 在講功的計算時, 可舉二例, ( 1) 某人用一只手托著一只雞蛋 ( 50 克) 在水平方向移動1 米, 問此人做了多少功? ( 2) 某人用100 牛的力將一球踢出30 米遠, 試計算此人的腳做了多少功? 同學們有的或計算或討論, 這時可由回答正確的同學指出別人的錯誤講明自己的觀點, 老師同時正確引導, 進一步明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含義, 知道有力作用而在力的方向上未通過距離屬“勞而無功”, 而雖移動距離卻在此移動方向中上無力作用屬“不勞無功”。這種做法可以達到以反面強調正面, 分析錯的樹立正確概念的作用, 不但學生思維活躍, 理解深刻而透徹, 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態度和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四、講練結合, 以練促思, 切忌欲速而不達

目前, 由于學生試卷等復習資料太多, 且學生分不清哪些是重點難點, 這就要求教師依據教綱要求有所取舍地選編習題, 注意易錯易忘, 易遺漏易混淆之處, 注意規范解題格式, 教學生抓住解題要領, 明確解題思路, 總結解題規律, 分清重點主次, 切忌欲速而不達。這一點在我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就犯過急躁的毛病。在考前復習過程中, 給學生的試卷太多而未加選擇, 學生囫圇吞棗而沒來得急消化, 這樣既占用學生時間又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得吸取教訓, 做到教學有輕有重而忌面面俱到急于求成。另外, 對于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 我們應重點訓練, 如有許多學生遇到簡答以及實驗題時往往顯得思維無序而混亂, 理不出頭緒, 不能切重問題要害本質。如某些實驗題要求用相關字母表示你認為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并推導出所求物理量的表達式此類題型時, 很多同學感到棘手, 可經過類似專題訓練后他們應用物理概念的概括總結和公式推導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摘要:I:要深入淺出地采用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感興趣的形式進形教學。II:利用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啟發學生思維。III:精心設疑, 激發思維。IV:適當應用正反對比方法引發學生思維。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中學物理,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金威.中學物理情境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03.

教育應用研究范文第3篇

一、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的概念界定

(一)校企合作的內涵

校企合作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徑。教育主體由高校和企業共同承擔,雙方通過協商制定課程標準、規定課程書目、構建實訓培養聯合基地,共同管理和培養學生。[1]受教育群體大部分是通過成人自考方式再接受教育的人員。

(二)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的特點

首先,課程形式多樣化。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渴求以及確保畢業生能夠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實現自身價值。校企合作下的課程形式和內容就應該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模式,借助智能手段為課程增添新內涵,依托先進技術與社會實際需求接軌,制定教育課程,讓學員到企業實踐,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課程多元化,激發學員學習熱情。其次,教育資源的共享性突出。應用型成人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資源實現互通有無,讓師生發展與企業形成密切聯系,利于讓企業與學校共同合作,企業的高端技術彌補學校設備不齊全,學校全面性人才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本,在資源共享基礎上實現互利共贏。最后,教學計劃具有明確性。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為新時代社會高質量發展培養全面性人才。[2]那么在落實教育規劃和教學計劃時,考慮學生自身興趣愛好、結合社會實際發展趨向,學校與企業之間通過對內外因素的考量,制定相關課程,對學生以后的培養具有明確性,使學生在今后學習中,具有目標和動力,同時也讓教學活動效率明顯提高。

(三)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的發展趨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的相關政策和法規。[3]表明國家對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視,也能證明校企合作在成人院校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在新時代下,成人院校在實踐教學中積極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順應了時代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而成人教育院校是用最直接的方式為社會提供專業性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在成人教育院校扮演重要角色,是培養社會性人才,促進學生就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伴隨全面深化改革,應用型成人教育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是政府、企業、高校合力培養人才的關鍵性創舉。[4]目前,我國對應用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多,立足實際情況推動校企合作模式的完善,以學校教育為主要載體,以企業崗位為培訓導向,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滿足市場需求。

二、當前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面臨的困境

(一)師資力量不足

應用型成人教育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模式,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現了契合即學校為學生掌握知識、學習理論提供了教育平臺,而企業是為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實踐操作提供了展示平臺。不論是學校還是企業的課程都需要高素質和能力的教師,但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教師對于理論指導和實踐培訓不能達到專業化的程度,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二)教學理念傳統

在應用型成人教育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育理念,照本宣科、填鴨式的理論灌輸,使得課堂枯燥無味。由于遵循傳統的教學方式,致使理論學習環節多,實踐操作環節少,課程安排形式單一,導致學生喪失對學習的積極性。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傳統教育理念和方式與時代有些脫軌,高校和企業有待更新觀念。

(三)教育制度不規范

應用型成人院校中,雖然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但在實際發展中學校大部分是自主設定教育制度和管理方案,給予企業參與課程改革、教育制度體系的機會較少,在培養人才教育方案上,無法凸顯實踐性特點,與社會需求無法達到深入契合。成人院校也缺乏綜合考量的管理制度體系,部分學生和老師因獲得獎金而努力,缺乏對技能的掌握,部分企業也由于過分追求利益,致使監督體制不合理,嚴重影響校企合作模式的順利開展。

三、應用型成人教育構建校企合作模式的要素

(一)教育主體:構建雙師型隊伍

教育主體是校企模式順利開展的主要負責人。應用型成人教育院校與高等院校在教學方式上有較大的差距,原因在于應用型成人教育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采用的普遍都是學校主導模式。在此基礎上就使得在“校企互動”模式下的教育主體具有一定的學術素養同時也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即“雙師型”隊伍。學生學習理論同時又深入企業實踐。聘請理論與實踐方面較高的“雙師型”教師人員,是應用型成人教育構建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力量。

(二)受教育主體:發展成為全面的人才

學生是校企合作模式順利開展的主體因素。成人教育院校的主要職責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受教育的主體是在校學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受教育主體身份具有雙重性,在學校接受課程安排是學生,在企業服從內部管理是學徒。應用型成人教育構建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與企業形成合力,為社會發展、企業實際需求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受教育主體能夠全面發展。其主旨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性人才。

(三)教育資源:兼顧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性操作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資源是校企合作模式順利開展的橋梁。應用型成人院校通過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互動模式,推動繼續教育的開展。這種模式的形成與完善,一方面在于彌補學校主導或企業主導的教學資源存在不足的現象,另一方面在于契合社會、企業發展實際,依托市場現實需求培養專業性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最大的好處就在于教育資源是融合企業與院校的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教育資源的進一步豐富與填充,集合了企業與院校的信息,又在企業培訓的具體運用下,真正讓學生掌握。

(四)教育手段:搭建智能化平臺與完善基礎設備

智能化的先進技術與完備的基礎設施是校企合作模式順利開展的前提。新科技革命的發展,先進手段層出不求,應用型成人教育構建的校企合作模式要想在新時代浪潮中抓住機遇,實現轉型,就需要讓自己的教育手段更先進、基礎設施更完備。因此,依托智能化、先進化方式改革教育課程規劃,依靠企業資金完善基礎設備,為校企合作模式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前提基礎,教育手段隨著時代發展不斷革新,推動了教育內容、教育資源、教育效果等豐富化發展。

四、應用型成人教育構建校企合作模式的踐行路徑

(一)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提高“雙師型”力量是校企合作模式構建的關鍵環節之一。在校企合作互動模式下,成人院校需要聘請在理論與實踐層次上頗有建樹的教師,擴大“雙師型”隊伍,學校專業教師不僅通過自身學習,提高理論水平,讓學生深入理解理論學習,而且要定期參與到企業工作中,與學生一起參與實踐培訓,積極主動參與企業產品的研發、管理,在實踐中了解企業的運行過程和生產過程,提高自身的綜合管理能力,將實踐與理論實現結合,同時言傳身教,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應用型成人教育院校需要定期為教師開展專業培訓活動、組織各種類型的競賽活動,并且邀請行業內的權威教師進行講座,提高“雙師型”師資水平。

(二)建立智能化資源共享平臺

隨著互聯網+等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新時代應用型成人教育院校只有抓住先進技術的發展機遇,才能為“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提供創新動力。一方面通過網絡手段搭建校企資源交流共享的平臺機制,為師生與企業開展良好的互動奠定基礎,師生通過使用微信、QQ、微博等媒介隨時隨地的共享內部資源,方便查找專業所需資源。另一方面依靠先進技術,定期開展線上交流、答疑活動,建立線上學習小組,讓課程學習內容依托智能平臺更加精細化、專業化,讓師生通過傳播媒介快捷有效地獲取信息知識。另外,也可以通過先進技術手段,打造實踐模擬環境,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三)凝聚社會力量奠定物質基礎

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模式的完善需要資金做保障。因此政府應該出臺政策給予院校資金支持,鼓勵應用型成人教育院校與企業更加協同發展。院校需要多方吸納資金,完善基礎設備,讓師生能夠在良好的物質條件下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企業作為培訓的實踐基地,若想要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就需要進一步提高內部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手段,例如通過與其他行業的企業進行聯合,優化資源配置,在競爭中實現發展,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學校與企業合作,共享地方政府給予的資金支持。凝聚社會力量如企業、高校、政府、社區等形成合力,給予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四)完善教育管理體系加強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雙方需要共同努力。教學課程、計劃等的設定不僅是院校自主決定的,而是企業和學校共同完成的。學校作為教育主導者,需要依據企業、社會實際所需,結合企業建議,制定出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計劃,合理布置課程,優化課堂結構。企業作為課堂踐行主體,結合學校理論課程的學習,有針對性的規劃實踐培訓內容,使得教育管理體系滿足學生所需。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更應該設定嚴格的考核管理制度,提高師生綜合素質。

總之,應用型成人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順應高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成人教育院校通過校企合作,有助于實現教學與理論踐行的創新發展,讓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摘要:文章介紹了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的概念,分析了當前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面臨的困境,從教育主體、受教育主體、教育資源與實踐性操作和教育手段四個方面闡述了應用型成人教育構建校企合作模式的要素,最后提出了應用型成人教育構建校企合作模式的踐行路徑。

關鍵詞:應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策略

參考文獻

[1] 熊曉霞.高等應用型成人教育人才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構建[J].現代鹽化工,2018,45(06):115-116+130.

[2] 傅昌盛,沈蘭蘭.政校企合作,“三位一體”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以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繼續教育實踐為例[J].繼續教育,2014,28(03):58-60.

[3] 劉代友.試論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長效機制的建立[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3(05):108-111.

教育應用研究范文第4篇

我國教育技術萌芽于上世紀二十年代, 發展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 而其中主要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 即視聽教育階段與信息化教育階段。視聽教育階段又分為前期階段和后期階段, 前期階段主要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該階段主要以幻燈、廣播、投影、電影為標志;而后期階段則為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 這一階段主要以衛星系統、電視錄像、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標志。隨著時代發展, 校園網和計算機等新媒體的介入, 教育技術則開始由視聽教育過渡到信息化教育階段, 由此信息化教育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起步, 并且在二十一世紀得到迅速發展。在這一階段中, 網絡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等成為熱點, 并在2010年“互聯網+”的概念開始出現, 隨后人工智能、區域鏈、移動互聯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 而由此形成的教育大數據在被經過挖掘分析后的再次利用, 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可靠的決策支持。同時, 在這一階段中有著眾多教育學者或是教育實踐者投入到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中去, 如張京魚等人以英語教學為例, 從大數據的4V特征出發, 分析了大數據對教育對象、資源、評價的影響;史寶虹則以“互聯網+”為構架設計了在授課中具有遠程呼叫、實時報修等功能的智慧教室。雖然目前關于教育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趨于白熱化, 但是仍然也存在著研究技術單一、缺乏系統系等問題, 因而深入研究教育技術還很是必要。

2015年初,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計劃, 由此各行各業在互聯網的催化作用下發展迅猛, 而教育也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經歷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教育改革, 隨著體感交互、虛擬現實、移動應用等先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結合, 使得網易公開課、虛擬化學實驗室等教育技術相繼產生并應用。與此同時, 教育數據也在不斷積累并已達到EB量級, 可見教育技術的應用使中國教育真正邁入了大數據時代。

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

(一) 應用原理

根據教育技術進入主流應用的時間, 可將其分為普通教育技術應用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普通教育技術應用主要指現已成熟且被廣泛接受的應用, 它主要以為學習技術、智能設備、社交網絡為技術支持, 其組成部分主要為錄制好的視頻、作業、測試、討論等, 但是普通教育技術應用的靈活性和生產性相對欠缺, 且難以取代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則主要指在未來1-5年可能被廣泛接受使用的中長期應用。它結合了面對面教學模式與普通教育技術應用的優點, 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實時監控, 并在這一過程中搜集學習的學習數據, 由此教育者可根據數據反饋了解學生的困惑與需求, 并對接下來的教學作出適當調整。一般說來,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的實現步驟主要包括: (1) 獲取學習過程數據; (2) 利用教育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與分析; (3) 適當調整教學計劃。

(二)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分類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主要可分為五類:其一, 自適應技術。該技術主要用于監控學習者的學習過程, 并通過利用監控所收集到的數據信息, 對學習者個人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 再自動干預或提醒教師的課程內容安排, 以便于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 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其二, 增強現實以及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主要是將音頻、圖像等信息融入物理世界, 使學習者可以于物理對象進行交互。而虛擬現實技術主要是指計算機模擬的世界, 在虛擬世界中, 學習者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 如當下正熱的VR技術。通過利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 能夠有效改變知識的傳遞方式, 豐富學習者的情感、感官體驗, 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其三, 機器人技術。主要是通過開發利用機器人自主完成指定的任務, 如狀態演示或是實際操作。當前主要在醫學專業中應用較多;其四, 自然用戶界面。主要是指觸摸、視覺、聲控的界面, 通過手臂振動、身體運動或是面部表情與計算機進行交互, 它有效替代了傳統的鼠標和鍵盤, 能夠給以學生新的學習體驗;其五,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應用于教育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接受、存儲、分析學習者的相關數據, 并將分析結果反饋給教師并作用于教學設計、測評等過程, 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摘要:近年來, 教育技術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 而眾多關于教育技術的課題研究也獲得了相應的成果。本文主要是探討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技術, 其內容主要包括教育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歷程與教育技術應用兩個方面。

關鍵詞:互聯網,大數據,教育技術

參考文獻

[1] 龐振鵬, 楊坤.基于“互聯網+”的教育資源的制作與利用[J].基礎教育論壇, 2017 (23) :51-52.

[2] 秦志永, 盧文青.省 (市) 級基礎教育生態圈——應用互聯網+大數據實現信息技術與基礎教育深度融合的途徑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 37 (8) :15-17.

[3] 崔翔.“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環境下的現代教育技術探析[J].學園, 2017 (3) :120-122.

[4] 姜永忠.如何助推“互聯網+教育”時代打造數字化校園[J].中小學電教, 2017 (Z1) :36-37.

教育應用研究范文第5篇

改革開放初期單排鍵樂器初期, 學前教育專業的鍵盤課程一般使用的是手風琴、腳踏風琴這個幾件, 后期伴隨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 單排鍵電子琴慢慢被人們接受普及開來, 并且以其獨特的優勢占據了學前教育鍵盤教學中的絕大領地。

進入到90年代, 人們不管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文化生活都在快速提高, 這個是時候單排鍵樂器的發展進入到高峰期, 從學校到課外輔導班, 再到全國的樂器比賽中, 都能看到單排鍵電子琴的身影, 與此同時鍵盤鍵電子琴的教學也發展到了高峰期, 基本上每個有學前教育的學校, 都有開展單排鍵樂器的課程。

到了二十一世紀, 經濟條件提升了, 人們也都有能力, 能買得起鋼琴, 鋼琴的普及度越來越高, 城市家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鋼琴, 單排鍵電子琴的教學進入了低谷期?,F在處于單排鍵樂器教學的困難時期, 只有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 才能探究出應對困難的方法。

二、當前學前教育單排鍵樂器教學的現狀和不足

(一) 鋼琴樂器的快速發展對于單排電子琴的影響和沖擊

伴隨經濟的迅速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 文化精神水平都提升迅速。之前被很家庭都敬而遠之的樂器之王鋼琴現在都基本進入到家家戶戶, 就像之前改革開放初期的單排鍵電子琴一樣, 單排鍵電子教學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很多學生都開始學習了鋼琴拋棄了電子琴的學習, 伴隨而來的就是單排鍵電子琴教學和發展的低迷時期。

(二) 學校教學檔次的提高導致對單排鍵樂器的忽視

為了提高學校的辦學檔次, 學校會購買鋼琴來取代電子琴, 并且建設鋼琴房, 會認為單排鍵電子琴是非常廉價的一種樂器。也是為了迎合當下鋼琴發展的熱度。

(三) 社會對單排電子琴的忽視

現在普遍認為單排電子琴是鋼琴的替代品, 認為是之前經濟條件有限用廉價的電子琴來代替鋼琴, 那么現在經濟水平提升了, 自然而言的就被忽視掉了。這樣的社會偏見主要是人們對單排電子琴還不夠了解, 但是這樣的認知在社會大行其道, 給電子琴的教學和發展帶來了輿論上的壓力。

(四) 專業老師的匱乏, 沒有發揮出單排電子琴的教學優勢

這里所指的單排電子琴老師不是那種只會彈彈唱唱的老師, 高素質專業的電子琴老師能夠真正全面掌握電子琴的使用技巧和演奏方法。當然老師還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掌握雙排電子琴也就是電子管風琴的使用和演奏以及有一定的電腦音樂制作能力。這樣好像聽起來要求很高, 但是只有能夠全面使用電子琴的老師, 才能用電子琴演奏出自己的特色和風味, 也只有這樣高素質的老師才能夠在日常教學中將單排電子琴無與倫比的優勢展現出來。當然現在這樣的老師是非常匱乏的。

在這樣的環境和困難面前, 難道真的要放棄或者是淘汰單排樂器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嗎?下面來分析研究一下單排電子琴教學在目前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優勢。

三、學前教育電子琴教學的優勢

(一) 樂器本身特點的優勢

單排電子琴非常大的優勢就是模仿性, 它能夠模仿出所想要模仿的聲音, 并且還具備各種不同風格的節奏, 通過變換節奏和音色能夠展現出很多孩子們意想不到的演奏效果, 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提升學生的興趣。對于中國教育來說, 單排電子琴的中國節奏和中國音色對于像孩子們介紹中國音樂上面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這些優勢是其他樂器無法比擬的。

(二) 攜帶方便優勢

上過音樂課老師的都應該知道, 每次去每個班上課, 背著電子琴都可以輕松完成, 而且一些小型我的活動帶上電子琴也都非常方便, 這個經驗相比每個音樂來說都能體會到。

(三) 性價比上面的優勢

相比于雙排鍵電子琴和鋼琴, 電子琴的性價比是非常高的, 買一架普通鋼琴的價錢可以買四五臺單排電子琴, 雖然現在經濟水平上升快, 但是學校的辦學經費還是緊張的。教學中要完成每人一架鋼琴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但是換做是電子琴就會容易很多。單排電子琴的性價比優勢還是非常大的。

(四) 教學優勢

傳統樂器的教學上面基本都是一對一的教學形式, 但是由于學校招生數量的增加, 教師資源緊張的情況下, 現在學校的基本教學模式都是采用的集體化的模式。電子琴集體授課的教學優勢是其他樂器不能比擬的, 一個電子琴的教師可以配置幾十架電子琴, 電子琴可以配合多媒體系統, 這樣也就可以有幾十個人一起上課是非常輕松的事情。

(五) 結合多媒體的優勢

單排電子琴可以和電腦連接, 這樣一架電子琴就相當于一個音樂的倉庫, 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制作出自己想要呈現的音樂, 現在提倡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時代的大環境下, 這樣的優勢也是其他樂器不能比擬的。

所有結合單排電子琴的特點和優勢, 的學前教學專業, 不能淘汰掉電子琴的課程, 不光不能停下還要認真的發展下去, 站在中國幼兒教學的現狀和顯示中思考今后的發展問題。

四、學前教育專業單排鍵器樂教學的發展展望

(一) 學校要結合中國教育的現狀。對電子琴教學樹立正確的看法

中國經濟和教育伴隨改革開放是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 但是就目前的發展程度還沒有到達不計較成本的階段。特別是基礎教育。國家還有很大部分的教育地是在農村和鄉鎮, 國家雖然在努力的加強農村學校的辦學設施, 但是沒有達到每個學校都有能力配備專業的音樂教室和鋼琴, 在這個時候我還是覺得單排電子琴非常適合我國教育的現狀。好高騖遠的教學發展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 正確認知單排鍵樂器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老師在教學中要選擇符合課堂教學和符合教學對象的教學樂器。選擇要考慮到樂器的特點, 而不是千篇一律或者是區分貴賤。尤其是在幼兒的音樂教學中, 老師一定要重視電子琴在節奏和音色上面可變化性。并且電子琴能夠直接和電腦連接, 這個特點對于幼兒的音樂教學將是實質性的提高。老師正確的教學觀就是采用的教學手段或者是教學設備最終的目的都是怎樣上好這堂課, 讓學生掌握到知識。

(三) 老師在教學中要體現出單排鍵電子琴的教學優勢

作為電子琴教學的中間力量, 要改變社會對電子琴的輿論和偏見。之前在探討單排電子琴發展困難的時候有談到專業老師的缺乏。專業的電子琴老師是能夠將電子琴的優勢和特點完全在教學中展現出來的。老師自己要不斷的提升自我, 了解電子琴的發展和特色, 讓更多人了解電子琴的優勢接受電子琴, 這樣慢慢去改變被動的局面。

(四) 加大教育力度, 提升學前教育專業電子琴老師的專業性

之前已經表達了單排電子琴老師是教學的主力軍, 既然這樣更要加大力度在培養專業的電子琴老師上, 不能只是重視老師的彈唱水平, 還要重視老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孩子了解電子琴享受電子琴教學帶來的樂趣。

(五) 嘗試推廣和發展雙排鍵電子琴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雙排鍵電子琴20世紀引入到中國, 由于具備非常好的音響效果, 逐步受到人們的關注。如果這個引入到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話那么之后在幼兒教學中會使用進去, 的孩子也會受益其中的。

五、結束語

學前教育專業從起初的啟蒙期到高峰期, 再到現在的困難期, 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任務非常繁重, 需要走的路也非常遠。要結合現實存的問題和原因一起分析研究想辦法, 努力提升自我專業素養, 在共同的努力下最終一定會走出困境, 使單排電子琴這個非常有特色和有潛力的樂器為幼兒的音樂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和力量。

摘要:伴隨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文化素質教育的提升, 很多的家長都會去逐步培養孩子學習樂器, 這也是當下社會和教育的一大熱潮。單排鍵電子琴作為學前零基礎的教學樂器是非常合適的選擇。學前教育專業電子琴教學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 從開始的啟蒙期到發展的高峰期再到當前的低迷困難期, 要從中總結和分析原因, 站在現實中分析單排電子琴在幼兒教學中的優勢和重要性, 促進學前專業電子琴教學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單排鍵,器樂,學前教育專業

參考文獻

[1] 孔玲麗.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電子琴教學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 2018 (26) :286.

[2] 吳嚴, 溫亞萍.從供給側視角探析廣西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高教論壇, 2018 (04) :109-111.

[3] 雷亞林.新形勢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現狀與相關對策[J].北方音樂, 2018, 38 (06) :101-103.

教育應用研究范文第6篇

1 臨床資料

入選病例均為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確診為頸椎病者, 并經過綜合治療后癥狀已得到緩解得患者。228例按出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觀察組112例, 男60例, 女52例;年齡16~64歲;對照組106例, 男58例, 女48例;年齡16~64歲。

2 研究方法

2.1 健康教育的方式

(1) 選定8名同伴教育者, 每組帶領13人。同伴教育者會講目標人群的語言, 而且要是一個好的聽眾和交際者, 在群體中應該平易近人、值得信賴, 另外, 應該是靈敏的、思想開放的、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和自身技能。

(2) 對同伴教育者進行規范化培訓, 熟練掌握頸椎病復發的危險因素、主要的預防措施, 利用同伴教育的優越性, 進行規范化、個性化的健康宣教。

(3) 運用同伴教育理論[4,5]指導頸椎病康復期患者學習有關知識、應用知識并持之以恒, 達到預防頸椎病復發的目的。

(4) 主要內容包括:頸椎病復發的主要危險因素、預防措施, 心理調節等。

2.2 健康教育措施

觀察組:患者出院時由責任護士介紹認識同伴教育者, 讓同伴教育者一起參與與患者進行的講解, 直到患者表示理解為有效溝通, 預約相互聯系方式、隨時保持聯絡、保持良好溝通、最少每周聯系1次或一起參加活動1次。對照組:患者出院時, 責任護士按照常規一般性進行出院宣教, 講解到患者表示理解為止, 但不涉及同伴教育內容。

2.3 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患者對頸椎病復發的主要危險因素、預防措施的掌握情況及個人基本情況:工作方式、生活習慣的改變, 整體身體健康狀況的改善等情調查:編制“患者對健康宣教效果進行調查問卷”, 內容包括:頸椎病復發的主要危險因素、預防措施的掌握程度, 自覺改善工作方式方法、自覺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的程度、頸椎病復發需要再次綜合治療率等, 病人出院6個月后由護理人員發放調查表進行調查。收集資料、整理和統計學分析,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調查問卷回收情況

根據分組共發放調查問卷228份, 回收228份, 有效問卷228份, 回收率與有效率均為100%。

3.2 2組對健康宣教內容掌握程度比較

觀察組112例中, 對宣教內容掌握111例, 不滿意1例, 滿意度為99.1%;對照組106例中宣教內容掌握100例, 不滿意6例, 滿意度為94.34%。2組均能較好地掌握健康宣教內容, 觀察組患者掌握程度稍高于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3.3

觀察組患者對自覺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及自覺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的程度明顯提高, 頸椎病患者的復發需要再次綜合治療率明顯降低,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見表1。

4 討論

(1)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 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 樹立健康觀念, 自愿采納有利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系統教育過程。 (2) 同伴教育理論作為頸椎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方式是有效的、科學的、實用的。能使頸椎病患者較全面掌握預防頸椎病的主要方法、自覺改善工作方式方法、自覺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降低頸椎病患者的復發率。 (3) 同伴教育理論能在健康管理中推廣應用, 有效控制其他慢性疾病的復發率, 提高社區居民整體生活質量, 同時能節省社會保障資源, 可產生社會和經濟效益。

摘要:目的 研究同伴教育在降低頸椎病的復發率的作用。方法 取228例按出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觀察組112例, 觀察同伴教育組, 觀察患者宣教內容掌握程度、改善工作方式方法、自覺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頸椎復發情況。結果 觀察組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及自覺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程度明顯提高、頸椎復率明顯降低, 2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同伴教育能降低社區頸椎病復發率, 是科學的、實用的、有效的健康宣教方式。

關鍵詞:同伴教育,頸椎病,復發率

參考文獻

[1] 王立公, 常雙超.廣州市中青年不同人群頸椎病發病率的調查研究[J].中國療養醫學, 2010, 19 (5) :473~474.

[2] 葉銳彬, 羅小兵.牽引、按摩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頸腰椎志, 2005, 2 (26) :115.

[3] 何鍵銘.頸椎牽引加運動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復理論與實踐, 2005, 11 (7) :575.

[4] 王作振, 閆保華, 王克利, 等.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狀況[J].中國健康教育, 2004, 10 (5) :429.

上一篇:天外有天范文下一篇:郵政營銷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