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育論文范文

2023-10-02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改革

綜合性大學的會計專業以培養應用創新型會計通用人才為目標,旨在向社會培育德才兼備的高級會計技術人才。會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合格與否,關系到學校培養目標能否完成、社會經濟部門效益能否提高。本文通過對江蘇省綜合性高校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調查研究,對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江蘇省具有會計專業學位點的綜合性高校培養方案中,都有獨立設置的畢業論文實踐環節,且時間安排都在最后一個學年,持續時間都在10周左右。各高校都有較規范的畢業論文工作條例,均規定了畢業論文的組織和管理,指導教師的職責和任務,答辯的要求、程序及論文評分標準等,明確了選題、開題、中期檢查、初稿、定稿等各階段的截止時間,并且全部工作都要求在畢業設計系統中完成。各會計專業學位點都有畢業論文選題指南和寫作規范,對相關附件也都有相對應的寫作指引或參考模板。特別要指出的是,由于經管類研究問題和研究內容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各會計專業學位點每年都會根據形勢發展設計出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包括指導教師和學生基本在第7學期末商議確定選題,學生根據選題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資料,然后按照時間進度完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調查報告和論文初稿,再根據指導教師意見對論文初稿進行反復多次修改,最終定稿。

然而在整個畢業論文工作期間,還是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選題難定。由于會計學以公認會計準則為基礎,對日常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既有規定的賬目也有規范的核算方法,只有涉及會計政策選擇、會計估計變更等事項時有一定的選擇權。這樣一來,如果對于日常經濟業務進行會計研究,難免落入教科書的窠臼;而對特殊經濟業務的會計問題進行研究,也只能對規定的幾種處理方法進行比較,缺乏實際意義。

對目前會計準則中的具體準則展開理論研究,探討其不足和如何改進,以及對經濟中出現的新事物提出有建設性的想法,都是不錯的研究方向,但對缺乏研究工作基礎的本科生來講卻是不小的挑戰,對綜合性院校的會計專業學生就更難,因為其教育模式并不偏重于理論分析,而是融入一定數理分析和計算技術的應用創新模式。

上述原因造成會計方向的選題范圍過小,而會計專業作為熱門專業,其學生人數又眾多,因而只有將相關或相近研究論題都納入選題范圍才能滿足選題需求。相關論題包括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等審計方向,財務危機、財務績效等財務方向;相近論題包括稅收、國有資產管理等財政方向,公司戰略、公司治理等企業管理方向,高管薪酬等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對于相近方向的選題往往要求必須結合財務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以財務會計理論和方法為主,導致題目設計的難度增大。

2.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難執行。確定選題后,一般要求學生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設計出研究框架,再由指導教師審核把關。一般來講,選題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大類,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做案例研究,而定量分析則主要做實證研究。案例研究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為研究主線,而實證研究強調歸納和演繹,從樣本推知整體,從宏觀分析微觀。

數理基礎較好的學生往往會選擇實證研究的選題,但在隨后的研究工作中卻發現并不簡單,如數據難找、模型難懂難建、數據處理和分析困難等。那些不愿跟數據和模型打交道的學生,后來發現案例分析也不那么容易,最常見的問題是:不少學生不能正確區分“現狀和問題”及“問題和原因”,提出的建議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對于寫作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難,多數學生會自行改變開題時設計的方案,任意刪減,造成框架不合理,邏輯不嚴謹。

3.寫作不規范。教育部門要求本科論文重復率一般在25%~30%之間。對于定性分析論文來講,由于規范分析和文獻分析方法的運用,導致文字敘述占大量篇幅,且多數是參考他人的研究成果,而為了降低重復率,學生往往將原本科學規范的學術語言替換成大白話,甚至出現語句不通、前后矛盾的情況。而對于定量分析論文來講,由于其包含一定量的數據、模型和處理分析,相比定性分析論文而言,修改任務較少,但仍有降低重復率的壓力,因此學生常常會在字數達標的前提下,大量刪減理論部分,造成理論基礎研究薄弱,對實證分析的支撐不夠。

二、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問題的成因

1.專業特點的原因。與其他專業相比,會計專業相關論題往往比較敏感,會計數據也會涉及到商業機密(主要涉及非上市企業或敏感信息)。以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或案例的,只能針對公開數據(如財務報告、公告等)進行分析,未公開的數據則因無法獲取而無從分析;以非上市企業或行政事業單位為研究對象的,即使通過一定渠道拿到部分資料,也往往因數據不全而無法分析。上述情況導致有些好的選題被迫放棄,造成會計選題范圍小、選題難。

2.課程設置和時間安排不當。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方面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文獻檢索、圖書情報學等通識教育平臺課程,要么設置為選修,要么根本未出現在培養方案中;二是常用統計軟件、財經論文寫作、專業英語、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閱讀等課程設置為選修。由于有些高校對于選修課程規定選課人數的上限,沒有選修過相關課程的學生,對文獻檢索工具不熟悉、專業知識不扎實,在論文寫作第一個環節——查閱文獻時就遭遇了困難,繼而會產生撰寫論文的自信心不足,嚴重制約了論文的寫作質量。

畢業論文工作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而這個學期是學生考研復試、找工作面試的高峰時期,很難保證論文寫作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論文的寫作質量。

3.指導教師和學生方面的原因。近年來由于社會需求增大,非財經類院校也普遍開設會計學本科專業并大量招生,而師資力量卻并未成比例增加。指導教師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量加大,與學生溝通交流次數減少,導師對學生論文質量跟蹤不到位。從學生方面來看,由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當代大學生生活條件優越,吃苦耐勞的品質相對匱乏,加上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認為學校不會在最后關卡亮紅燈,從思想上放松了對畢業論文質量的要求。

三、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建議

1.開展科研技能訓練。綜合性高校應積極促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鼓勵和支持會計專業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有些高校要求大學生必須修滿一定的創新學分才能畢業,并通過開設多項技能培訓項目,如數學建模競賽、模擬股市大賽、大學生科研立項、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等,既幫助學生修完了創新學分,也培養了學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為最后學年畢業論文的撰寫打下了較堅實的基礎。

除了開展上述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以外,綜合性高校會計專業還應在二、三年級開設相關課程,如文獻檢索、科技論文寫作、抽樣調查、數學建模、社會統計分析等,幫助學生熟悉并掌握數字文獻資料檢索的工具、建模、調查問卷的設計、統計軟件的使用等科研工作所必須的知識;此外,應鼓勵會計專業學生積極參與指導教師或其他教師的科研項目,訓練學生對數據、文獻等研究資料的收集、處理和分析的能力。

2.適當調整畢業論文撰寫時間。本文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師生認為選題應在大三下學期確定,畢業論文工作應放在第四學年第一學期。但這一時期大部分高校都開設有較多的專業課程,給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展帶來不便。建議對教學大綱進行調整,適當降低對總學分的要求或適當壓縮非核心課程或其他實踐環節的授課學時,減輕學生最后一學年的上課壓力,既給學生考研、就業留出空間,又能保證學生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投入。

3.嚴把論文質量關。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學??蛇m當提高指導教師指導經費,并增大核算工作量,以提高指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指導教師應按照各個階段的規定時間節點,督促學生完成各項任務。對于科研能力欠缺或專業基礎不牢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照,告之外文文獻的常用數據庫、上市公司數據獲取的主要網站、案例分析資料的獲得途徑,并且對數據的真實性、模型的可靠性、結論的可信度嚴格把關。經常召集學生開會研討,及時了解學生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指導意見。

總之,綜合性高校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論題難定、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執行不力、寫作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從學校方面來講,應全方位的規劃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緩解畢業論文的各種矛盾,減輕畢業生負擔;從教師方面來講,應提高畢業論文教學技能和方法,以責任心和愛心對畢業論文全程跟蹤指導,嚴把論文質量關;從學生方面來講,應加強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揮自身在畢業論文中的主導作用;從社會方面來講,應對大學生素質教育有一定的認識,積極配合各項工作,減輕畢業生論文工作的外界壓力。

參考文獻:

[1]李達.新形勢下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面臨難題與解決對策[J].高教論壇,2011,(7).

[2]肖丹.亟待提升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討[J].商業會計,2013,(20).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當前, 企業的發展對會計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想要更好地適應崗位, 便應該積極結合當前我國的會計教學, 從具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比如, 高校應該關注會計教學中課程設計不合理、教學目標不明確和教學水平低等問題。只有高校充分地認知到了這些問題, 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才會讓高校本科會計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在此, 下文論述了我國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并詳細論述了新形勢下大學本科會計教學的改革措施。

2 我國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課程設計不合理, 跟不上會計制度

在當前的會計學科教學中, 往往存在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即學校設計的會計課程并不合理。比如, 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 很多會計內容存在一定的缺陷。還有的課程出現了重復的現象。同時, 在會計制度不斷更新的背景下, 書本中的會計知識并沒有及時地更新, 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不夠新穎和準確。這樣, 新舊知識的不同, 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的混亂, 應該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2.2 教學目標不明確, 層次界限模糊

在高校本科會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的教學目標并不明確。這主要是因為本科和碩士、博士的課程設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并沒有明確的界限。這樣, 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便不能準確分清教學的層級, 也不能準確地對教學目標進行定位。在這樣的情況下, 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培養人才的目標便受到了阻斷。如果, 在本科教學中, 全面地培養會計專才, 很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和資源。這也是教師不能夠準確把握的一個重要內容。

2.3 教師教學水平低, 教學方式單一

在高校會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想要提升會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便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并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升級。但從當前的本科會計教學狀況出發, 我們得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運用比較單一和陳舊的教學手段。教師教學水平比較低, 便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同時, 教師未給學生創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就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低。

3 新形勢下大學本科會計教學改革措施

3.1 更新會計教學觀念

在高校會計教學中, 教師必須要關注素質教育。以此提升學生的多項技能。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 不僅要提升自身的素質, 還應該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在此, 高校便要為學生提供網絡學習的機會, 保證會計學習資源的有效共享。教師在實際進行會計教學的過程中要形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育觀。通常情況下, 會計知識是比較固定的, 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便需要工作人員擁有比較扎實的業務能力。教師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會計知識基礎內容, 還應該向學生傳授創新方法。這樣, 才能夠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礎。另外, 在教學中, 教師和學生還需進行相應的互動。教師便要立足教材, 透徹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具體互動的過程中, 教師要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的不足, 彌補其學習存在的缺陷。

3.2 提高本科會計教育的引導

各個高校在引導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時候, 要重點關注會計政策的轉變。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 要對課程進行重點編排, 保證課程教學的針對性。針對當前的會計課程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高校便應該合理設計大一、大二、大三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在學生處于大四時期, 教師便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同時, 在高校內部還應該制定出完善和新穎的會計考核模式。在實際對學生進行考核的過程中, 教師就應該和課程考核與技能的評定進行有效的結合。比如, 教師要關注學生所學習的公共課和實踐活動課程。在兩者結合考核的情況下, 提升考核的質量。另外, 高校還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會計實習機會。在會計課程教授完畢, 學??梢詾閷W生提供實習的機會。這樣, 就能夠保證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一個充足的準備。

3.3 加強學生個人的努力

想要提升會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高校便應該做出一定的努力。但僅靠高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個人也應該做出一定的努力。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如果有會計實踐活動, 便要積極參與。同時, 在學習中遇到問題, 還應該積極向教師提問, 與教師共同探討問題。針對會計課程教學改革, 學生還可以向學校反映意見。讓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學變得更加完善。

4 結語

綜上所述, 在新形勢下, 會計專業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此, 本科會計教學便變得更加具有意義和價值。在高校內容進行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學觀念進行革新, 在對學生進行會計教育知識引導的背景下, 加強學生個人的努力。讓學生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真正地學到實際教學內容。同時, 教師還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 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 真正地學到會計知識。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 會計職業越發受學生與家長歡迎。企業在發展中離不開會計, 想要為企業提供優秀的會計人才, 高校應該對會計教學改革進行一定的思考, 會計教學也要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專業科目, 保證會計課程的完善性。但從當前我國的會計教學現狀出發可知, 我國高校在會計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導致會計教學效率降低。比如, 各個高校在進行會計科目設計的過程中不夠合理, 導致會計教學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 會計教學的目標還比較模糊, 學生學習起來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由此, 本文便論述了在新形勢下大學本科會計教學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大學本科會計,教學改革,問題,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釗.新形勢下大學本科會計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財經界 (學術版) , 2016 (22) .

[2] 王萍.新形勢下的大學本科會計教學改革思考[J].河南農業, 2015 (20) .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通過對大學教師文化的內涵、歷史沿革、基本特點的介紹,針對我國大學教師文化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以加強我國大學教師的文化建設,加快我國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

大學教師文化建設高等教育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全面分析了我國當前文化事業的形勢和任務,總結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教育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要實現教育文化因素的大發展大繁榮,大學文化與大學教師文化在其中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

一、大學教師文化的界定

近年來,隨著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研究的不斷深入,作為大學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教師文化的研究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教師是文化的產物,傳遞、創新文化是教師最基本的一項文化職能。大學教師是大學教育的實踐者,也是大學文化建設的主體力量,更是大學文化的踐行者。研究大學教師文化的根本目的,不僅是為了指明教師文化發展的方向以及教師文化對教師個人發展的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是進行大學文化建設,促進教師成為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體和發起者,肩負起創辦一流大學的社會責任。

1.大學教師文化的內涵

(1)大學教師文化的概念

毛連軍、成容容明確指出,大學教師文化是指處于一定的大學文化氛圍中的大學教師在長期的職業行為過程中不斷汲取社會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營養,經過積淀、整合和提煉而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群體意識。這是對大學教師文化概念較為規范和準確的表述。

大學教師文化包括教師的精神信念、教育理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職業意識、職業習慣和行為方式等。教師文化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核心文化層,包括精神信念、教育理念、價值取向;職業文化層,包括職業意識、職業習慣;行為文化層,包括行為態度、行為方式。這三個層次的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教師文化整體。

(2)對大學教師文化的不同理解

有些學者從大學組織文化的角度,指出大學教師是大學文化的傳承者、創造者,大學教師文化體現了大學教師的價值觀、治學態度、行為方式等,反映著他們的教育思想、學術水平、師德師風,并融入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所從事的各項具體工作,對學風、校風、人才培養質量產生了重要影響。有些學者則直接將大學教師文化進行分類,從每一種具體的大學教師文化入手來闡明大學教師文化。如有的研究者從教師承擔的角色等方面將大學教師文化分為教學型文化、科研型文化、管理型文化、思政型文化、經濟型文化和混合型文化。在闡明具體的大學教師文化中得出,大學教師文化是一種表現出學術性和功利性、學術權利和功利權利及理性和非理性文化差異的,具有多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復雜多樣的大學文化。還有些學者則直接從大學教師文化的特征入手來闡明大學教師文化。認為當前大學教師文化呈現出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與功利化并存,價值主體的自我化與社會化并存,價值目標的短期化與理想化并存。

2.大學教師文化的歷史沿革

我國的高等學府源于戰國時期。齊國創設了“稷下學宮”的高等學府。它是一所集教學、研究、服務功能于一身的、典型的古代大學,其有著獨具特色的組織文化,對后世大學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稷下先生的職責是議政、咨詢,培養門人弟子出仕為官。注重爭辯,注重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探討異常繁榮的開放、自由的文化氛圍為后世高等學府學術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文化土壤。漢朝太學教育被賦予了養士與教化職能。其培養士子的教師大都是熟讀儒家經籍的大師。董仲舒提出,大師在教學時要以身作則,行為謹慎,講究道德倫理,內心修養。而興盛于宋代的書院突出了教育和研究的職能。朱熹認為,書院教育的目的是:“明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笨梢?,書院教育者重視弘揚封建文化精神,為封建社會塑造所需人才??v觀我國古代高等學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職能,可以說我國古代傳統的高等學府教師文化注重的是“中庸”的價值取向。

到了近代,中國高等學府開始受到西方大學文化理念的影響,例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辦學思想??箲饡r期,由三校合并而成得西南聯合大學,其學術自由、教授治校、大學自治的辦學理念,使得各種學派的大師、學者匯集于此,根據自己的學術興趣自由研究。當時的教師文化體現出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與西方的教育思想管理模式相融合的特點。這種獨特的教師文化為我國現代高等學府立足于本國文化,借鑒西方先進文化的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我國大學教師文化的基本特點與現實狀況

1.我國大學教師文化的基本特點

大學教師文化植根于大學文化之中,是從屬于大學文化的亞文化,它不僅代表大學的精神和品格,體現辦學思想和管理理念,而且也預示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趨向和價值取向。大學教師是大學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并以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履行著教書育人、服務社會和科研創新的社會職能,與其他社會群體文化相比,大學教師文化有其自己的特點。

(1)傳承性

大學教師文化是一種亞文化,必然要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與其主文化即學校文化的影響。它是以教師群體共有的價值觀為核心,是教師在長期教與學、工作與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并為廣大教師所認同的群體文化。特別是大師級教師在大學教師文化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們促進了文化精神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2)學術性

大學是探討高深學問、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對學術的永恒追求是大學存在與發展的根本目的。由大學教師組成的學術團體,堅持真理至上的價值觀念,具有共同的使命感,遵守共同的學術規范,并享有學術的自由和限度,形成了大學教師所特有的學術文化。學術活動是大學教師精神世界的建構,更是創造和表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

(3)多元性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教師文化表現出多元性的特點。大學的類型、規模、辦學思路和發展歷史的不同,其組織文化各有特色,形成了各自的學術信念,在不同學術信念支持下,不同大學中的教師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追求和期望。同一所大學中不同院系的教師,因其所從事的相同學科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用專業化的語言,形成了相同的認識風格,相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

(4)導向性

大學教師文化代表著社會群體文化中的先進文化,對大學教師自身發展、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大學生群體的發展具有導向和引領的功能。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教師文化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和教師的自身發展。大學教師作為知識傳播的載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始終發揮導向作用。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教師的社會責任感、人格、價值觀念等人文素養也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我國大學教師文化的現實狀況

自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人類社會逐步走向以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為主要特征的新時代。我國的世界影響力不斷增強,經濟基本保持可持續發展,國家致力于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學教師隊伍素質在不斷提高,基本形成了一支結構比較合理,思想、專業素質較好的師資隊伍。但各個大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顯現出一些問題,主要有:

(1)忽視大學教師的人文精神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現代化浪潮激發日益激烈的競爭,使得我國各大學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大學的實用目的壓倒了人文培養目的,傳統的人文精神難以立足。表現在學科設置中過度強調專業技術性,忽視人文學科的設置。職業教育成為大學教育的主科,而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急劇下降,科技和人文兩種學科文化的分裂趨勢日益加深。

(2)忽視大學教師的文化素養

當前,我國多數大學在評價教師素質時主要依據教師學歷的高低,過多注重教師的文憑和學位,忽視其文化素養如人格、品質、內在修養、道德風尚等。這種管理思想模式上的缺失使得大學教師之間彌漫著一種浮躁功利的不良風氣??蒲谢顒硬皇菫榱税l現新的事實、新的問題,而成了與職稱的評定、威望的建立密切相關的途徑。

(3)忽視大學教師的結構整合

院校合并風潮帶來了各院校內部教師文化傳承與融合的深層次問題。在合并院校背后的各種利益、分工等沖突在日益擴大。探究其沖突背后的因素,不難發現院校教師群體背景的差異是其深層因素。不同的院校教師長期形成的文化背景、價值理念、精神狀態也大相徑庭。

三、大學教師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在社會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塑造具有時代特色的大學教師文化,滿足教師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引領社會先進文化的發展,促進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是當前一個重要的課題。

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大學理念

“以人為本”是現代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也是大學教師文化建設的核心。它既重視人的自然本質,又重視人的社會本質。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大學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大學教師的需要。在大學的各項事務中,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充分考慮教師的正當利益和合理要求,以滿足教師的學習、工作、生活和發展等各方面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其具有自主意識和參與精神,全心全意為學校發展服務。

2.運用人文管理的評價機制,營造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圍

大學教師文化的形成,需要科學的人文管理理念,需要具有促進文化發展的長效評價機制。人文管理是科學、人本、文化管理的融合,是以文化精神為載體,以文化精神家園的歸屬為理念,最大限度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管理方式。人文管理評價是一個對話溝通、共同協商,以實現組織與個體共同利益的建構過程。這一評價機制摒棄了學校僵化的規章制度,通過對話溝通式的評價,建立誠信平等的文化氛圍,通過共同協商式的自我評價,建立和諧、發展的教師文化體系。

3.構建人文精神,樹立教師的合作意識

人文精神是大學精髓所在,大學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是如何構建它的人文精神的。構建大學人文精神,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要加強對大學教師的文化素質教育,拓展教師知識寬度和深度,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發展大學教師的合作文化必須以改變教師傳統觀念、樹立其合作意識為前提。教師應樹立與時代相適應的教師發展觀,要深刻地認識到教師合作的意義,即認識合作、悅納合作,進而養成合作的意識和品質。

4.注重教育創新,實行教育與管理相結合

首先,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要從思想上自覺確立正確的教師觀、知識觀、學生觀和教學觀。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自我發展目標,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開發。教師要樹立一種開放的、包容的文化心態,加強與其他教師的專業對話、溝通和協調。其次,要注重組織制度創新。大學的組織制度為大學教師的文化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為空間,大學制定的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可以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所大學制定政策和制度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大學教育與學術繁榮,為廣大教師的身心發展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與平臺,充分發揮制度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凝聚力和組織凝聚力。另外,實行教育與管理相結合,以制度文化建設為保障,使得大學教師文化建設步入規范化軌道。我國大學教師隊伍與發達國家的教師隊伍相比,在學術水平、創新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大學人事制度的改革應當體現培養與引進并重、競爭與激勵兼顧的原則,在教師的聘任、培訓、評估和激勵等各個環節,認真貫徹落實大學教師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全面職責。最后,實行榜樣示范和崗位實踐相結合,發揮具有人格魅力、較深學術造詣和善于治學育人的名師的核心作用。

大學教師文化是一個大學的靈魂,它對教育事業乃至社會各項事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學教師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們既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教師文化的核心精神,又要辯證地學習和借鑒國外大學先進的文化理念,不斷推動我國大學教師文化建設向前發展,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的平穩、和諧、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舒志定.社會可持續發展與教師文化職能[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2).

[2]毛連軍,成容容.大學教師文化構建與高校師德建設[J].東南大學學報,2005,(9).

[3]張文雪.試論大學教師文化建設[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12).

[4]朱浩.我國大學教師文化的沖突與和諧[J].中國大學教學,2006,(8).

[5]傅定濤.大學教師文化的基本特征及教育學意義[J].當代教育論壇,2006,(11).

[6]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學教師文化特征分析[J].江蘇高教,2006,(2).

[7]沈楚.關于教師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3)

[8]章云珠.教師文化建設的反思與重建[J].教育探索,2007,(1).

[9]金耀基.大學之理念[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10]楊東平.大學精神[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

[11]陳永明.教師教育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電大;學士學位;獲取率

近年來,隨著開放教育的深入發展與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學手段與教學形式不斷更新,目前電大開放教育已經實現了學分制,允許學生在所修專業的專業范圍內自主選課,可以將學習年限延長至八年。在總結性評估之后,電大的開放教育從試點轉入常規,保證可持續發展在電大系統引起廣泛共識,北京市電大提出了把工作落實到實處,關注“四生”、提升“五率”,即:關注新生、提升課程注冊率;關注老生,提升畢業率;關注??粕?,提升??飘厴I生續讀本科率;關注本科生,提升“網考”課程通過率和學位獲取率。隨著本科學生對獲取學士學位愿望的不斷強化,學位獲取率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學生對于學歷之外更高追求,同時也是衡量電大教學質量的一個標準。

1電大朝陽分校本科學生學士學位獲取現狀

11近五年來總體趨勢

電大朝陽分校自1999年承辦開放教育至今歷經14年,自2002年起本科各專業畢業學生數累計達到2200余人。已經開設的13個本科專業中有12個專業已有畢業生,自2004年中央電大與各高校合作授予學士學位至今,這12個專業獲取學士學位的總人數超過400人。近五年來開放教育穩定發展、各專業人數相對穩定,申請學位人數相對保持穩定,統計數據顯示,在2008年秋季到2013年春季的10個畢業季中,各季獲取學士學位人數大致占到了該季本科畢業生人數的30%左右(見表1),我校學士學位獲取率一直位列全市前列。

13各專業發展趨勢差別大

將近五年各畢業季各專業學士學位獲取率(見表3)繪成折線圖(見下圖)對比其發展趨勢可見,一些規模相對穩定的成熟專業有其特有的發展趨勢。如:會計學專業,呈現出近三個畢業季上升的趨勢,并且穩定保持在30%左右;小學教育專業,隨著招生的暫停,以后將不會有新的學位申請情況出現;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專業近幾個畢業季出現了下滑趨勢。

2影響我校本科學生學士學位獲取率的因素

在日常受理學位申請相關事宜的工作中,經??梢耘c本科學生、班主任老師密切接觸,能夠聽到來自學生本人在追求學士學位過程中的各種疑問與困惑。將這些學生反映的困難匯總,結合學位申請、審批、授予的全過程,可以大致歸納出以下幾個影響學士學位獲取率的主要因素:

21各專業學位合作院校對學位授予的要求差別很大

由于中央電大并沒有單獨授予學士學位的資格,自2004年起在各專業的建設中逐漸與相關合作高校簽訂協議,由各高校學術委員會對本科學生進行審核,為符合條件的本科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這就形成了十多個本科專業幾乎都由不同的合作高校授予學位,在對學生硬件條件的要求上(見表4),達不到統一的標準。如我校已有學生獲取學位的12個本科專業中,有 9個專業合作高校要求提交畢業論文由學術委員會再次進行審核;而其余3個專業只要論文由各省級電大認定達到標準即可。有8個專業只要求在學所有課程的平均成績達標即可,而有4個專業除此之外,還對學位課程成績有單獨要求。在外語方面,有些專業則要求參加由高校專門舉辦的加試。

各合作高校對學位申請的條件達不到統一,客觀上造成了學生申請學士學位時有難有易,自然會對獲取率有所影響。

22學生所從事行業對學位要求不同

在與學生日常的交談中可以發現,學生從事行業的差別性和單位在職稱、晉級方面對于學位的要求,使得學生自入學起,對學位追求與否就有了預期設想。如護理學專業,學生多數為醫院一線護士,只對學歷的提升有所要求,一般不要求獲取學位,因此雖然該專業畢業生人數很多,但有意愿申請學位的人數極少。又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半數以上為企事業單位的中堅力量,用人單位在晉級方面將學位的獲取作為一個考核標準,因此這兩個專業學位獲取率保持穩定。再如社會工作、法學專業必須在本科畢業的同時獲取學士學位,才能享受到國家相關學費支持,因此申請學位的學生數一直高居不下。

23各級省校與合作高校對學位論文的評判標準不統一

省校答辯小組在對各專業學生學位論文進行答辯審核時,經常由于評判標準過于寬松,使得一些本不符合學位申請條件的學生勉強通過答辯。而在后期學士學位的報送、審批過程中,經由合作高校學術委員會審核該論文不符合要求,使得學生本人失去了再次申請學士學位的資格,并且在精力與財力上遭受損失。因此,學校應該在論文初審、答辯階段投入精力悉心指導并力爭掌握評判標準與合作高??待R。

24學校方面鼓勵措施

眾所周知申請學位要比只申請畢業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生不但要從入學伊始就對自己提出嚴格的要求,每門課程考核力求高分,還要參加諸如學位課程、學位外語等專業教學計劃之外的考試,因此在學生追求學位的道路上,學校方面的不斷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專業責任教師、授課教師和班主任在課堂內外的循序善誘,能夠持續增強學生獲取學位的決心。通過邀請已經獲取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回校與在讀生進行誠心的懇談、近距離的交流,或學校在各類榮譽的評選時優先考慮這些學生,也會大大提升學生的信心并為之不懈努力。

縱觀電大朝陽分校五年來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獲取的狀況,雖然整體位居全市前茅,但多數專業仍有可以進步的空間,這需要學校和學生雙方面共同付出努力。隨著開放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和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逐步強化,我們會為廣大學生營造出一個開放、自主、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著力于激發師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力爭使每一名畢業生真正成為為社會所需所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紀勇關注“四生”提升“五率”是實施質量工程的一個著力點[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8-11

[2]王玉娟電大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學籍管理的探索[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3).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與深化改革,我國高校大學體育教學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與進步。在高校的大學體育教學中,健美操教學作為其中較為新穎的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以素質教育為契機融入大學體育教學之中。健美操教學不僅是對學生體育素質的鍛煉與提升,更是培養學生團隊精神、進行全面素質鍛煉的絕佳機會。本文通過我國現階段高校大學體育中對健美操教學改革的研究,希望從中尋求更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健美操教學改革策略,促進高校健美操教學發展。

關鍵詞 健美操 教學改革 大學體育

健美操是在有氧運動的基礎上,加以音樂、體操、舞蹈因素融合而成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隨著近年來有氧運動的興起,人們對健美操的關注與參與程度也逐漸提升。我國高校大學體育教學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將健美操教學納入大學體育教學中進行重點培養,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改革,與傳統大學體育教學進行充分融合,使學生真正從中得到體質的鍛煉與心理素質上的提升,讓健美操真正被學生所接受、喜歡。

一、健美操教學當前面臨的窘境

(一)教學內容單一匱乏

在現階段的大學健美操教學中,其教學內容以套路化的健美操動作為主,即通過一整套固定音樂背景下的成套動作當成健美操教學與考核的具體內容,更有院校將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中特定套路搬到大學體育課堂上來。這種完全照搬的現狀缺乏對健美操發展背景及其相關知識的介紹,使學生只能學習其動作而無法真正達到整體性的把握。教學內容的照搬造成教學中內容單一匱乏,使其缺乏時代新鮮感,而其內容上也無法與學生的實際鍛煉需求進行匹配和設計,使體育教學效果不理想[1]。

(二)教學方法死板

體育教學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的課程,但現階段健美操教學中還沿用注入式教學,以教師進行示范、解析、糾錯等特定的教學步驟進行教學推進,即使有教學改革,也是在這種教學步驟的大框架下進行細微更改,無法對整體教學效果有所影響[2]。這種陳舊缺乏創新的教學方法極易引發學生消極被動的心理態度,使體育鍛煉成為對動作與知識的機械式重復鍛煉。

(三)教學組織形式陳舊

健美操教學是圍繞特定教學內容進行課堂設計的,差異化的內容其相應組織形式也應有一定區別。但現階段我國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中仍沿用教師帶隊、學生模仿的方式進行教學組織,這種形式使健美操復雜動作的教學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

(四)教學效果差

健美操的動作具有剛勁有力、力量感強、快速積極、具有一定加速和制動的特點[3]。但在學生的學習中,卻對健美操美感與動感的教學設計明顯不足?,F階段高校單純注重健美操技術技能的強化,而忽略了其中內涵的融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發展,嚴重阻礙著學生終身運動習慣的培養和健身目的的明確。

(五)缺乏配套教學設施

健美操運動中,對設施的需求也十分豐富,常見的健美操設備有啞鈴、體操墊、踏板等,但現階段我國高校大學體育教學中,健美操課被作為一般的體育課程在操場上進行,職能依賴徒手練習,即使是墊上運動也有一定的實際教學設施限制。操場作為健美操訓練場,雖然有不受場地大小局限、運動通風良好的優點,但同時也受天氣變化的局限,下雨或盛夏都無法實施教學。在大學健美操教學中,大多數都是女生,在運動與曬黑之間也容易動搖,影響學生的鍛煉積極性。

(六)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

受傳統教育教學影響,在教學進程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教學內容來進行,而教師根據學生對動作的熟悉與規范程度進行考核,確定考試成績。這樣的教學考核模式,使整個教學活動過多注重近期教學效果,無法真正考核實際健美操教學效果[4]。這種對教學信息反饋獲取方法缺乏科學性的狀態,正反應了現階段的教育活動中對學生運動興趣與運動能力的培養意識的缺乏,使學生難以形成積極鍛煉的體育精神。

(七)健美操教師水平的匱乏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不必贅述,但現階段我國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能力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系統性的健美操知識的構建到進行針對學生興趣愛好設計教學的能力,教師的健美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創新能力都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適時的鼓勵與建議都能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完善,但現階段的健美操教學中,不僅教師對健美操的了解只停留在相關重要知識點的粗淺講解上,對學生也缺乏針對性的了解,大班授課無法顧全學生差異化的身體素質水平,加之對健美操動作上的規范程度與重視程度均有不足,使師資力量成為健美操教學中亟待改革的重點之一[5]。

二、改革健美操教學的緊迫性

素質教育下,我國高校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充分重視,但實際的健美操教學卻仍以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進行,對健美操教學,甚至大學體育教學起到一定的阻滯作用。因此,高校大學體育教學中,健美操教學應適應社會體育對人才和教育的發展需求進行改革,不斷提升學生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穩步提升。

(一)健美操已成為大學體育中學生喜歡的教學項目

在我國各大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健美操的普及和推廣,已將其變成大學生較為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之一。健美操以其自身的特有魅力征服了大學生的心,通過極具韻律感的肢體動作表達情感[6]。有研究表明,在大學生中,超過95%樂于選擇健美操課程進行學習,更有將健美操作為日??膳c活動項目的學生。在高校中健美操教學的展開不僅幫助學生調節身體素質與形體,更能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與團隊意識,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現階段的健美操教學存在弊端

在我國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健美操教學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弊端。健美操由其肢體表達的特點,更容易吸引女生的興趣。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學中健美操課程往往忽略了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只注重健美操動作的訓練,使學生無法進行后續的系統性學習。我國大學體育教學中,健美操教學手段較為落后,還沿用傳統教法進行教學,學生只停留在“學會”的階段,無法真正取得實質性突破[7]。由此可見,健美操教學在高校大學體育教學中的發展與改革勢在必行。

三、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方法

(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注重基礎性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安排健美操教學內容時,僅僅關注健美操的動作變化是不夠的,對形體鍛煉、舞蹈鍛煉的基礎輔助練習應充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良好姿態,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審美觀念與氣質。在教學活動初期,健美操教學內容可以將動作教學與基本步法作為基本功訓練進行鍛煉,由易到難的進行基本功強化訓練,為更高技術動作的操作搭好基礎[8]。

(二)創新教學方法對健美操進行現代化教學

健美操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對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應更加注重。在大學階段,可采取啟發式教學,構建輕松的教學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還可以以團隊協作的形式幫助獨生子女鍛煉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激發創造性思維;還可以利用自編操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自主創新行為予以充分的鼓勵。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發展,能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鍛煉的信心、發展創新意識,提升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也幫助學生構建積極樂觀的心理環境。

(三)豐富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的不同,其帶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每種組織形式都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組織形式的豐富與綜合運用能真正幫助教師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按照階段性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階段性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全班、分組或個別指導教學的多種組織形式下的動態調整教學,不斷發展小組教學組織建設,使教學效果通過小組化活動鍛煉得到完善與提升。

(四)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優化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對各種人才素質需求的不斷提升,健美操教學也應適應時代發展,以學生的綜合實力培養為主進行系統化教學[9]。例如,在健美操課堂上,教師可以問答、角色轉換、裁判實習、正誤對照、競賽等形式來帶動學生參與到對自身示范能力、表達能力、技能運用能力和組織能力、競賽能力的鍛煉中來。

(五)對健美操運動場地加大建設力度

在體育教學中,教學環境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提升。一館多用只會導致各個運動項目相互打擾,影響教學實際效果??梢?,為健美操教學實效性的保障,在場地建設上應加大力度創造更加優越的健美操運動條件與環境,例如健美操鏡子、健身器材、健身房、音響設備、體操墊等。對教學環境的改善能促進對健美操學習與鍛煉的過程更加專業化,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六)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考核體制

健美操教學考核應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與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其考核內容應注重過程與整體效果的綜合性考量。其中不僅應包括對一般性身體素質的測試,更應包括對技能與學習態度的衡量,對學生課內外的體育鍛煉進行綜合性考核,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學生個性化特點和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七)發展健美操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作為健美操教師,應具有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良好的教學與體育鍛煉精神能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深入性的了解,促進教師考核與評價的公平性。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工作中的良好道德情操會感染學生,使他們形成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對健美操鍛煉有正確的認識,以堅持鍛煉來激發自身潛力,達到鍛煉身心的雙重效果。

四、結束語

健美操教學與大學體育教學的充分融合,不僅為高校體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契機,也為高校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順應改革之變進行教學調整,更應不斷更新優化自身教學水平,從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增強學生體質角度出發,明確健美操教學的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投入,不斷進行健美操教學探索,使健美操真正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大學體育課程,激發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讓學生從中得到身心的穩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葛柳.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2.

[2] 郝玉嬌,郝哲,張鵬杰.試述“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高校健美操課教學改革與發展[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3.02(01):275-278.

[3] 洪鈺.關于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改革的探析[J].商品與質量.2013.S8(02):135-136.

[4] 杜海云.關于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改革的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1(01):407.

[5] 田曉麗.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改革的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5(03):51-53.

[6] 石季.淺談普通高校大學體育男生健美操教學改革[J].科技視界.2014.32(04):84-85.

[7] 郭雙,李武祥.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改革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06(03):86-87.

[8] 黃鄧軍.高校體育健美操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01):85-87.

[9] 尚麗坤,景俊青,雷強.“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設想[J].內江科技.2013.04(02):149.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2004年頒布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盡管近年來,一直有本科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但筆者認為,本科畢業論文是高校實現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內容,是衡量本科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學生畢業與學士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因此,本科畢業論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此前提下,如何提高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使其真正服務于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對于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組織管理、指導模式以及效果等的評價,進而探索改革措施以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還原其鍛煉學生綜合應用能力與素質的功能,筆者對北京城市學院會計學專業2012屆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會計本科畢業論文問卷調查分析

此次問卷調查對象為北京城市學院會計學專業2012屆已通過論文答辯的畢業生,剔除答案不全以及答案不規范的(如單選題做了多項選擇),共收回有效問卷265份。問卷結果顯示了目前學生對于本科畢業論文撰寫時間、撰寫類型和形式、指導情況、撰寫效果以及畢業論文與課程關系等的看法。

(一)畢業論文的撰寫時間、撰寫類型與形式

(1)畢業論文的撰寫時間。表1顯示,雖然有31%的學生希望畢業論文時間能夠提前,但大部分學生(占學生總數的67.5%)認為目前從大四上學期開始畢業論文是合適的。66.8%的學生認為目前預留的5個月時間足以完成一篇高質量的畢業論文。事實上,90.2%的學生僅在三個月內就完成了畢業論文的撰寫,其中,3.4%的學生真正用于畢業論文撰寫的時間甚至只有半個月或更少。有78.1%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就業、考研等有沖突,11.7%的學生甚至認為有很大沖突,這也部分解釋了學生為什么沒有在畢業論文上花費太多時間。相應的,有46%的學生希望畢業論文能和畢業實習、就業等結合起來,只有28.7%的學生對此明確表示反對。

(2)畢業論文的撰寫類型和形式。表2顯示,在2012屆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中,有80%屬于基于二手資料的案例分析型論文,實務模擬和社會調研等基于現實一手資料的論文只占5.7%。有67.5%的學生愿意嘗試更偏重實務、更具挑戰性的畢業論文類型,但前提是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只有15.5%的學生堅決表示不愿意嘗試新的畢業論文類型。對于畢業論文的撰寫形式,有58.9%的學生希望以團隊的形式完成畢業論文。

(二)畢業論文的指導情況 筆者主要從指導方式、指導態度、指導水平、師生溝通方式等方面對畢業論文的指導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60%的學生希望繼續目前的畢業論文指導方式,即單獨指導和指導組集中指導相結合;有27.9%的學生希望自始至終由一個老師指導;也有12.1%的學生希望老師組成指導組集體指導。對于指導老師的指導水平和指導態度,大多數學生比較認可:有88.7的學生認為老師的指導態度很認真或比較認真,有87.5%的學生認為指導老師的指導水平很高或比較高。從問卷情況看,學生和指導老師的主要溝通方式依次是電子郵件、見面、電話、QQ等即時聊天工具、短信,而學生希望的溝通方式依次是見面、電子郵件、電話、QQ等即時聊天工具,其中,有52.5%的學生希望主要通過見面和老師溝通,而實際這一比率只有23.4%??梢?,目前的師生溝通方式與學生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

(三)畢業論文的效果 畢業論文的效果主要體現在: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是否提高了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的認同度、是否提升了學生的各項能力,畢業論文是否達到了綜合訓練的目的。表4顯示,只有43%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很重要,有57%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不是很重要,甚至有10.9%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完全沒必要,一點用都沒有。這說明,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對于畢業論文并不認可。為了了解畢業論文在提升學生能力方面的效果,筆者參考專業培養目標給出了八項能力供學生進行多項選擇,分別是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信息搜集與分析能力、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計算機能力、外語能力、表達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這八項能力按出現頻率排序依次是:信息搜集與分析能力、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計算機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外語能力。畢業論文提升的能力項數主要集中在第2項、3項和4項,只有0.8%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全面提升了這八項能力。至于畢業論文和課程論文的區別,只有34%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和課程論文有很大區別,有63.8%的學生認為兩者有一定區別,而2.3%的學生認為兩者基本沒有區別。這說明大多數學生并不認為畢業論文是有別于課程論文的一種綜合訓練。

(四)畢業論文與課程的關系 畢業論文并不是一個孤立的訓練和考核環節,而是培養計劃的一部分及四年本科學習效果的一個綜合反映,因此,畢業論文與平時的課程設置和學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筆者設置了三個問題來了解畢業論文和課程的關系。首先,對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是否了解這一問題,只有52.8%的學生選擇了非常了解。這說明,畢業論文輔導課程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其次,只有24.2%的學生認為本科階段所學課程對畢業論文寫作有很大幫助,63.4%的學生認為本科階段所學課程對畢業論文寫作有一定幫助,而12.5%的學生認為本科階段所學課程對畢業論文寫作基本沒有幫助。第三,完成畢業論文的困難按出現頻率依次是文獻以及案例資料、數據來源有限,專業知識不足,文字表述能力欠缺,時間太緊等。這進一步反映了畢業論文輔導和專業課程設置與畢業論文的撰寫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

二、會計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措施

此次問卷調查顯現出目前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一些問題: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就業、考研等存在沖突以至學生沒有在畢業論文上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目前的師生溝通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畢業論文沒有很好地顯現其在綜合訓練、提升學生能力等方面的效果;畢業論文輔導和專業課程設置與畢業論文的撰寫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使畢業論文真正發揮其綜合訓練、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功能,從而服務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筆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探索實務模擬類的畢業論文形式 所謂實務模擬類論文,是指讓學生置身于現實案例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一項本專業領域的實際任務。相對于傳統的畢業論文形式,實務模擬類畢業論文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尤其是實踐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加深學生對于本專業的理解。此外,實務模擬類論文涉及的專業知識十分廣泛,且大多是平時課程學過的知識,這使得其能很好地反映課程學習情況,并區別于平時的課程論文,達到綜合訓練的效果。再次,實務模擬類論文模擬的是現實的案例情景,有時甚至就是學生將從事的工作,因此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而調和畢業論文和就業、實習之間的矛盾。實務模擬類論文的工作量較重,可以嘗試讓學生以團隊形式完成,同時,團隊合作形式也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于一些跨專業的實務模擬類論文,可以考慮讓不同專業的老師組成指導組進行集體指導。當然,實務模擬類論文對于指導老師的要求也較高,需要老師具備完善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實務經驗。

(二)改善師生溝通方式,增加師生見面的次數 從問卷調查情況看,學生最希望以見面的方式與老師溝通。相對其他溝通方式,見面的確能更好地傳達老師的指導意見,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有助于畢業論文的順利撰寫。因此,可以考慮制定相關制度來規定師生之間見面指導的最低次數或最低小時數。

(三)改進畢業論文輔導課程的時間與內容設置 目前,畢業論文輔導課程是放在大三下學期進行的,內容主要涉及文獻、資料搜索、文獻閱讀、理論前沿講座、案例性論文寫作訓練等。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仍然不甚了解,而且普遍感覺文獻以及案例資料、數據來源有限。鑒于此,筆者認為在修訂培養計劃時,可將畢業論文輔導課程放入大四上學期以便和畢業論文啟動時間相銜接,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于畢業論文輔導課程的印象。同時,改進畢業論文輔導課程的內容,如,增強文獻、數據搜索能力的訓練,增加實務模擬類論文的輔導內容等。

[本文系北京市財政專項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逄玉媚:《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現狀及對策》,《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12期。

[2]楊眉:《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陜西教育(高教)2012年第9期。

[3]黃春梅:《本科畢業論文現狀調查與研究——以武漢四所高校為例》,湖北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編輯 熊年春)

上一篇: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制藥企業客戶知識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