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范文

2023-09-26

我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范文第1篇

1 水環境監測內容概述

水環境監測是環境監測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也是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途徑, 通過水環境監測, 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 對水體是否污染以及污染物分布和污染程度等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價, 對于水污染的治理和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有針對性的對水污染問題進行有效治理。水環境監測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a.明確水環境實驗室檢測系統, 尤其是水環境監測實驗中的水體樣品采樣點布設、采樣方法和水體監測實驗方法等;

b.依據水環境檢測的實際情況, 確定不同的監測調查方案, 并依據不同的監測內容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

c.依據監測分析結果對監測結果進行整理, 對監測資料進行整理和保存, 并為有需要的單位提供全面的水環境監測數據。

2 我國水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水資源情況十分緊張, 為了保護環境、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 需要我們提高水環境監測水平, 以下就是對我國目前水環境監測中存在問題的進行詳細分析, 為的是更好的提高水環境監測水平提供參考。

2.1 缺乏完善的水環境監測管理制度。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得出, 雖然近些年我國已建立了自己的水環境監測體系, 但目前的監測體系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存在地方上的水環境監測網與國家監測網缺乏必要的協調, 有些地方兩方都在進行監測, 有些地方兩方都沒有進行監測, 沒有合理的利用國家現有的物質資源, 造成水環境監測工作的混亂, 對水環境檢測技術的提高和檢測工作的開展十分不利。

2.2 缺乏高素質水環境監測工作人員。根據相關調查研究, 目前我國從事水環境監測工作人員中整體的素質水平較低, 主要表現有兩點, 一是工作態度不端正, 二是對監測儀器使用不熟悉。存在一些人員對先進的監測儀器不能正確使用, 且有些人對于工作缺乏責任感, 工作態度不積極, 這也對水環境監測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阻礙了我國水環境監測的發展, 對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十分不利。

2.3 缺乏水環境監測的相關法律。目前我國缺乏完善的水資源監測相關法律法規, 現有的法律法規缺少整體性和系統性, 這也極大的影響我國水環境監測水平。對于法律制度上的不完善, 也直接反應到工作人員的態度上, 降低了水環境監測的質量和效率, 對于國家水環境監測政策的貫徹執行也產生影響, 阻礙我國水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

2.4 水環境監測分析方法落后。隨著我國水體污染的嚴重, 水中的污染物種類越來越多, 水環境監測領域與監測因子的范圍也隨著擴大, 對水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目前我國的水環境監測分析工作還存在較多的不足, 一是水污染源的監測仍以常規污染因子為主, 危害較大的污染因子還為完全列入監控項目, 且使用的監測標準值與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也不符合;二是我國目前的水環境監測中缺少完整的生態監測方法, 缺少系統的生態監測質量保證體系, 阻礙了水環境監測工作的創新。

3 提高水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

3.1 完善水環境監測中質量的控制管理體系。我國應完善水環境監測中質量控制管理體系, 通過加強對水環境監測的管理力度, 來達到對工作人員個人行為的約束, 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 保證水環境監測質量。也就是說, 通過對監測分析質量報告和數據報告的嚴格管理, 配合監測流程的合理規范, 提高監測結果準確性的目的。

3.2 加強國際間水環境監測的合作。為了更好的提高我國水環境監測技術的水平, 需要我們與發達國家進行溝通合作, 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理論, 同時將國外先進技術與我國實際國情相結合, 對技術進行融合, 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自身技術的創新, 進而使我國的水環境監測技術得到提高。

3.3 提高水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對于水環境監測人員素質的提高, 不僅需要在檢測儀器操作水平上, 還需要對工作態度進行培訓, 提高人員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系統的培訓來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保證監測過程的準確性, 有效的促進我國水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

3.4 建立完善的水環境監測監督體系。目前需要建立完善的水環境監測監督體系, 總結水環境監測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通過各種形式來改進工作的不足。對監測結果、監測流程和人員管理等進行嚴格的監管, 完善目前現有的監督體系, 可以有效的提升水環境監測質量。

3.5 提高水環境監測數據分析能力。對于水環境監測分析工作, 首先應根據不同污染的監測內容, 科學的制定合理的監測方法和監測項目。為了保證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標準性, 應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選擇監測方法。并且在水環境監測分析工作中, 應選擇多參數采集和自動化監測分析的設備, 加強對重金屬、有機物和其他有毒物質的識別和分析, 提高水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為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完整的數據支持。

結束語

環境保護中水環境監測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為了水資源的保護和預防水資源的污染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在水污染監測管理方面, 相關的職能部門應加強對水污染監測的管理, 綜合的提升監測結果的分析能力, 對水環境的現狀實時掌握, 才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理水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周旺.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環境與生活, 2014 (8) .

[2]馮雪梅.水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相關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3 (7) .

[3]丁玉蘭, 閻毅.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方法[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 2011 (2) .

我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范文第2篇

1、沙塵暴

成因:①自然:干旱、大風、氣流上升;②人為:植被破壞。 分布:我國西北、華北(春季)。

危害:降低大氣能見度,危害健康、交通、湖泊、水庫、農業生產、村莊、城市。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護好現有植被、植樹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調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還林、還牧。

2、荒漠化

成因:①自然:氣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風化加劇,風力強勁;②人為:濫伐、濫墾、過度放牧。 分布: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

危害:生態環境惡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積減少。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護好現有植被、植樹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調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還林、還草。

3、沙化

成因:①自然:氣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風化加劇,風力強勁;②人為:濫伐、濫墾、濫牧。 分布:季風區的邊緣地帶。

危害:生態環境惡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積減少。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護好現有植被、植樹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調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還林、還草。

4、水土流失

成因:①自然:暴雨、土質疏松、植被覆蓋率低;②人為:濫墾、濫伐及工程建設。 分布:黃土高原,南方地區的丘陵、山地。

危害:使山區成為荒漠,高原面溝壑縱橫,淤積湖泊、河床、加劇洪澇災害。 措施:保護好現有的森林和植被,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種草;嚴禁開墾陡坡地。

5、公害病

成因: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污染,如日本的“水俁病”(汞)。 分布:城市、工礦區及其周圍地區。 危害:危害人體健康,出現中毒癥狀。

措施:修建污水處理廠,污水經處理后排放。

6、水體富營養化

成因:含N、P的廢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 分布:城鎮郊區、江河湖海。

危害: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影響。

措施: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使用低存留的化肥農藥;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

7、赤潮

成因:①自然:溫度高;蒸發大,降水少;水體交換少;豐富的營養物質。②人為:含N、P的工農業廢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

分布:工業、城市集中的沿海;我國最易發生的海域是:珠江口、長江口、渤海等。

危害:使水中溶解氧濃度降低,導致生態失衡;產生毒素,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和漁業生產、水產養殖。

措施: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使用低殘留的化肥農藥;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

8、酸雨(pH<5.6)

成因:燃燒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

2、NO3等。 分布:世界:西歐、北美、日本;我國:主要在南方。

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農作物,危害人體健康,腐蝕建筑物。 措施:對石化燃料進行無渣處理;進行技術改造;加強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我國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燒煤炭排放大量SO2造成的。我國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華中、西南、華東沿海地區、華南和北方地區是我國五大酸雨區。南方較北方嚴重,北方酸雨主要在夏季。

9、溫室效應

成因:森林大量減少,大量使用石化燃料。 分布:全球。

危害:全球變暖,極地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發生變化。 措施: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

10、臭氧減少

成因:人類大量使用制冷劑、殺蟲劑等,使空氣中氟氯烴增多。

分布:南極臭氧空洞,北極臭氧層變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層變薄速度加快。

危害: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損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膚癌;危及海洋生物,導致全球變暖。 措施:禁止或減少氟氯烴的排放;積極研制制冷系統。

11、光化學煙霧

成因: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分布:不利于氣體擴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 危害:降低能見度、損害植物體,危害人體健康。 措施:嚴格控制汽車尾氣中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12、石油污染問題

成因:人類以各種方式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石油,并使海洋表面漂浮一層很厚的油層所產生的。該油層可以強烈吸收太陽輻射,使自己本身強烈增溫,抑制氧氣的溶解和海水的蒸發,阻止上下層表面像沙漠一樣炎熱而干燥,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海洋污染。 危害:海洋污染,可使海洋水生生物因為得不到氧氣而大量死亡,使沿岸地區氣候變得更加炎熱干燥,干旱面積將會擴大。

措施:及時清理石油泄漏、石油生產排放到海洋中的石油。

13、生物多樣性的消失

原因:大面積森林采伐,火燒和農墾;草地過度放牧和墾殖;生物資源的過分利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外來物種的大量引進或侵入;無控制的旅游;污染;全球變暖等。

措施:采取就地、遷地保護等實際措施保護物種;運用法律和國際公約保護野生動植物;加強宣傳、教育、提倡公眾參與。

14、濕地減少

原因:圍湖造田,泥沙淤積。氣候變暖,蒸發增強,湖面減小。 措施:退田還湖,植樹造林。

15、城市環境問題

成因:人口增長過快,工業大量集中,缺乏科學規劃。 分布: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

危害: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綠化面積少,不利于改善環境,社會秩序差。 措施:控制城市規模(人口和用地),合理規劃,加強管理(郊區城市化,建設新城和衛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職能)。

主要環境問題的成因、后果及防治措施

環境問題

主要分布區域

成因

后果

防治措施

1.溫室效應

全球

大量燃燒礦物性燃料(煤

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

使用清潔能源;提高

炭、石油)排放出大量的

低地;全球蒸發更加旺

能源利用率;進行清 CO2氣體;大量毀林,尤

盛,干旱氣候區面積擴

潔生產;植樹造林, 其是熱帶森林;另外氟氯

大,溫帶、亞寒帶、寒

綠化大地 烴、甲烷等氣體也能加劇

帶將升溫等,影響農業 溫室效應

生產

2.酸雨

幾乎全球

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

酸化土壤、酸化江、河、

回收SO2,NOX,開

及冶金過程中放出的SO

2、 湖、沼,破壞植物體、

發清潔能源,倡導清潔 NO、NO2等酸性氣體,

腐蝕建筑和文物古跡等

生產 形成PH<5.6的酸性的雨、 雪、雹、霧等

3.臭氧層空洞

制冷劑等釋放含氟氯烴的

危害人體健康,對色還

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

兩極的上空,

氣體

環境和農林牧漁造成破

等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 青藏高原上空

發放;積極研制新型的 等地,有向全

制冷系統。 球性發展的趨勢

4.光化學煙霧

汽車尾氣(碳氫化合物、

明顯降低大氣的能見度,

控制運行的汽車數量,

洛杉磯等

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線的

刺激人們的眼睛、喉、

保持道路通暢,使用清

作用下產生光化學反應,

鼻,使人頭痛嘔吐,并使

潔能源等 生成的混合氣體,在逆溫

植物受到損害 的大氣條件及不易擴散的 盆地等地形

5.沙塵暴

干旱、半干旱

自然原因:氣候干旱,地

明顯地降低大氣能見度, 保護森林草地,退耕還

地區明顯

表分布大面積的沙漠;多

影響交通和人體健康等

林、還草、還牧,嚴禁

大風,蒸發旺盛。

亂墾、濫伐、過度放牧, 人為原因:濫伐森林、濫墾草原、

植樹造林,恢復植被 超載放牧,使生態環境惡化,導 致土地沙化嚴重。

6.赤潮

較封閉平靜的

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排

世界性海洋災害,赤潮

控制污水排放量,實施 海區,在海洋

放大量含氮、磷的物質,

中的水生生物含有毒素

污水處理,使用無磷洗 中較多見

是水中營養物質增多。在

或因水藻大量繁殖而缺

滌用品

陽光強烈、水溫升高、海

氧,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水停滯等條件下赤潮生物集結

7.水荒

全球性干旱、

淡水資源的補給少,造成

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

節約用水;修建水庫, 半干旱,人口

徑流量少,以及季節分配

生活。還可能引發其他

調節徑流的季節變化, 稠密區的半干

不均,旱季更少;人口稠

環境問題,如土地沙化、 開發節水農業,改進灌 旱區較嚴重

密、工農業發達的地區用

沙塵暴、生物種類、生

溉方式,研發抗旱作物 水量大;水污染嚴重等

態種類、生態系統的變化

品種,保護水資源,防

止水污染

8.海洋石油污染

石油運輸,海上石油鉆井

油膜覆蓋海水,是水中

噴灑強效洗滌劑,使石油

沿海水域及

平臺和油輪事故,引起石

缺氧,石油也有毒性,

迅速分解;播撒粉狀石灰, 主要航線的

油滲漏和溢出

造成海洋動物、植物死

使其沉降;利用麥稈、泥 交通要道上

炭聚苯乙烯等物質吸收

9.物種消退,全球森林草地萎 性問縮,生態平 題

衡失調

人類濫采濫用生物資

源,毀林開荒,人口急 劇增長,工農業的迅速 發展,污染加劇等

石油,然后集中處理;小 面積油污可用圍欄圈住 回收;可用燃燒法清除

物種消退、基因庫存大

嚴禁濫采濫用生物資源, 減、生態惡化、人類的生

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一 存空間和選擇余地縮小,

切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控 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

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

我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范文第3篇

隨著全球經濟化的到來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 使得我國水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的出現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我國水運經濟的發展。以下幾點是我國水運經濟發展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資金來源不穩定

目前, 我國水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就是建設資金的來源不穩定。在擴大我國水運經濟規模的過程中時需要大量資金的, 一旦水運經濟缺乏建設資金, 必然會影響整個水運經濟的快速發展, 進而影響我國經濟的快速的發展。水運經濟資金來源不穩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國家輔助資金減少。

雖然國家在發展水運經濟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建設資金,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 水運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沖擊, 國家在水運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少。由于水運經濟建設的大部分資金都是來源于國家的輔助資金, 一旦國家輔助資金減少, 勢必會影響我國水運經濟的發展。國家輔助資金作為水運經濟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 一定要穩定, 不能夠出現資金的波動, 否則會嚴重制約我國水運經濟的發展。

(2) 外來資金逐年減少。

由于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使得很多外來投資商選擇了其他有潛力的行業, 水運行業就少了一部分可以利用的資金。以往我國的水運經濟的外來資金主要來源于歐洲地區, 由于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 很多歐洲企業退出了水運經濟的建設, 轉向了其他行業。由于缺乏了主要的外來資金, 我國水運經濟的發展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3) 企業自籌資金少。

由于國家輔助資金和外來資金的缺乏, 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 企業獲得利益也就越來越少。這樣在發展水運經濟的過程中, 企業自己籌備的資金也會越來越少。在企業發展還可以的情況下, 企業還能夠為水運經濟的發展投入一部分資金, 一旦企業的利益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在發展水運經濟的過程中是難以投入資金的。因此, 我國水運經濟的發展是需要企業能夠自己籌備一部分資金的, 這樣才能進一步加快我國水運經濟的快速發展。

1.2 集裝箱運輸市場不穩定

我國水運經濟中的集裝箱市場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 但由于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 使得集裝箱運輸市場受到了較大的沖擊, 出現不穩定的狀況, 并且嚴重的影響到了我國水運經濟的發展步伐。集裝箱市場的不穩定將會嚴重的影響水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制約我國經濟的增長步伐。因此, 需要穩定集裝箱市場來促進我國水運經濟的發展。

2 針對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

2.1 穩定資金來源

國家輔助資金作為水運經濟發展的主要資金, 在發展水運經濟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為此, 在發展水運經濟的過程, 國家輔助資金一定要加大輔助的金額, 這樣才能進一步的加快水運經濟的發展。其次擴大水運市場, 廣泛的吸收海外投資家, 獲得一定金額的外來資金進行水運經濟的發展。最后也要快速的發展企業, 使得企業能夠投資更多的資金到水運經濟的發展。只有將以上三者穩定下來, 才能夠穩定資金來源, 才能在發展我國水運經濟的過程中有足夠的資金, 進而也才能提高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

2.2 采用科學的交通資金分配方法

根據我國水運經濟發展的現狀, 再結合現今的市場經濟體制, 采用科學的交通資金的分配方法對燃油稅轉移支付按替代性、補償性和增長性這三個方面內涵的解釋及計算, 才能夠做到資金的優化, 進一步的促進水運經濟的發展。

2.3 穩定集裝箱運輸市場

集裝箱運輸業是我國水運經濟發展的重點, 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 使得集裝箱運輸市場出現了波動。為此, 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逐步的穩定集裝箱市場, 確保集裝箱運輸市場的穩定, 才能進一步的加快水運經濟的發展步伐, 推動我國經的快速發展。

3 結束語

水運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點, 加快水運經濟的發展步伐不僅能夠提高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 同時還能夠促進我國與其他的貿易關系的發展。在發展水運經濟的過程中針對出現的問題, 一定及時的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 并盡快的解決問題, 才能夠不斷的完善水運經濟的體制和推動水運經濟的快速發展, 也才能提高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 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和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王樂君.我國水運業國民經濟影響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 2009.

[2]王樂君.關于改革我國水運經濟管理體制若干問題的探討[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 1980.

[3]陳小泓.加快我國水運經濟發展的策略分析[J].中國水運 (下半月) , 2011.

我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范文第4篇

城市土地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載體及建設的重要資源, 對城市發展建設有著及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城市建設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更好的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為其生活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從而在保證地方特色城市發展的同時, 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多城市發展過程中, 一些城市往往為了獲得短期的經濟建設發展目標, 在發展中不能依據自身城市發展特色, 進行規劃設計, 而是照搬照抄其他城市發展模式進行建設。這就導致在土地資源利用上得不到合理的使用, 甚至會破壞原有的土地結構, 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不利于城市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建設。此外, 隨著這種破壞程度的逐漸加深, 反而會增加城市的管理費用, 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 破壞其土地結構。所以, 城市土地建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其生態環境、人類居住環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建設, 下面就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進行詳細的分析與總結。

1 城市土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城市土地資源存在不合理的開發利用

城市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作為城市經營活動的主體, 是城市基礎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所以, 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城市土地資源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也是城市發展的首要條件。但是很多城市為了迎合其經濟建設發展的步伐, 盲目地對其資源開發, 不能很好地結合城市自身發展需要, 從大局出發, 僅僅將土地利用開發局限于短期的土地規劃中來進行建設, 不免導致一些土地其規劃功能重復, 不能很好的發揮土地資源開發的效用, 使城市土地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城市土地資源開發所獲得的收益不能很好地用于城市基礎建設中, 從而使所獲收益不能充分發揮其效用, 無法實現城市土地資源合理開發的利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 土地資源并不是可再生資源, 必須將城市土地資源轉化為其他形式的經濟資源來促進其城市的建設發展, 最終目的是建立完善的城市土地資源管理規劃體系, 使其真正的土地資源可以轉化為更好地經濟效益并充分用于城市基礎建設中, 對于城市整體發展而言, 有利于城市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提高整體的城市景觀形象, 對于改善交通擁擠現狀, 環境綜合治理, 生態環境的改善都一定地積極意義, 長久來看有利于經濟建設的發展。 (2) 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速度過快, 導致城市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之不協調。一些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 往往為了加快其發展步伐, 設定與之城市土地資源不相協調的發展機制, 這就使得城市土地在利用上存在極度浪費的現象, 甚至影響基礎設施難以正常規劃建設, 這種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并不能促進城市建設的長久發展, 相反會導致整個土地利用規劃存在嚴重不足等情況。

1.2 城市建設與土地管理不協調

城市化建設作為我國基本國策之一對促進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就現階段我國城市發展建設而言,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可喜地成就, 但是與發達國家城市建設發展相比較, 仍存在很對的不足有待進一步發展與完善?,F今, 比較突出的問題則是城市建設與土地之間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與土地管理相關內容存在不協調等問題。從某種角度上來講, 城市土地資源管理必須與城市發展建設保持一致, 并且同屬于一個體系, 兩者在發展過程中, 要相互協調及制約, 分工合作, 將責任分配工作協調統一, 這樣才能有利于其長久建設。 (2) 相關法律規定與土地管理、建設管理步調不一致。對于城市土地管理而言, 有效的法律依據是貫徹落實的基礎, 城市若想持續發展, 就必須制定嚴格的法律體系來加以保障政策的落實。在一些城市往往因為法律管理的不健全而導致許多問題出現脫節等現象, 不僅僅給城市土地帶來極大的影響, 更無法保證城市建設的穩定前進, 故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1.3 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比例失調

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城市功能的有效發揮,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 城市功能主要指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功能, 主要體現在金融貿易、工業生產、政治信息中心、科教等方面。就我國目前發展而言, 城市功能在工業生產中占據的比重較大, 且很多集中于城市的經濟發展中心區域。這種布局其實不利于城市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并削弱了城市建設功能?,F如今, 我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交通擁擠、基礎服務設施不足、城市資源生態過低, 工業比重較大等問題, 這些都大大影響了城市土地結構的合理利用, 最終導致城市土地結構利用率下降。

2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措施

2.1 統籌規劃利用

統籌一定意義而言, 就是將城市建設整體發展與城市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有效結合, 充分考慮長遠目標與近期目標的關系, 協調好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之間的關系, 不能因獲得快速有效的短期目標就忽視整體發展的戰略目標。按照城市自身發展特點的需要, 來規劃建設城市土地利用, 并充分發揮城市景觀、生態環境等作用, 來提升城市的整體競爭力, 從而達到開發與利用的目的。

2.2 加強各部門協調管理

城市建設管理部門與城市土地管理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 共同管理好城市土地, 建設好城鎮環境。嚴格土地管理, 不是限制城市發展, 而是為了更健康地發展, 通過控制土地利用規模, 走土地集約化利用的路子, 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正確理解中央政策, 尊重經濟發展規律, 順應經濟發展要求, 采取積極的措施, 在盤活存量土地、挖掘土地潛力、提高利用效率上下功夫, 使土地管理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3 科學分配城市用地比例

土地作為一種特殊商品, 它不僅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更是一種資產。在城市規劃制定時, 可以引進一些國外的先進理念, 結合當地文化、地域、氣候、發展方向等實際情況, 再采用那些先進的設計理念、方法, 同時在規劃制定中更多的要多征求當地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使城市規劃盡量全面、合理、科學。城市土地得到有效的合理利用, 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 也要滿足人們的居住環境。

3 科學化管理城市土地利用的意義

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明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 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節約用地, 走中國特色城市化道路等。要按照十七大對國土資源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 在國土資源工作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堅決貫徹落實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 采取更加堅決有力的手段, 加強國土資源執法督察工作, 落實最嚴格的資源管理制度, 正確處理保護與保障的關系, 大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保障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要堅持從嚴管理、深化改革, 完善體制、提高素質, 開創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新局面。貫徹落實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科學發展觀, 致力于在經濟發展和國土資源保護利用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 又不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 正在成為統攬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全局的頭等大事。

參考文獻

[1]徐士瑁, 鄭循剛.我國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研究[J].經濟縱橫, 2006 (8) :31.

[2]畢寶德, 等.土地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3.

[3]嚴金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戰略選擇[J].決策咨詢, 2004 (10) .

我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范文第5篇

1 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環境監測及其管理的工作者, 筆者認為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環境監測基礎地位不牢固、方法與現代技術不同步、內容與實際需求不一致、裝備與實際需要不匹配、隊伍與實際需要不適應等。一是環境監測基礎性地位不牢固。首先是因為粗放的環境管理模式, 重審批輕環保設施建設管理, 重竣工環保驗收輕驗收后的日常環境管理, 重感官可覺的違法行為查處輕監測方知的超標排放控制, 使監測在管理中處于監督監測結果在處罰時才需要、應急監測在突發環境事件時才需要的被動地位。其次是因為重收費輕花費的適用理念。環境監察是排污費征收和行政處罰的直接執行者。相對于監察, 監測不僅需要設備的投入, 日常運行還需要試劑費、電費、水費、儀器維護費等花費, 一“進”一“出”, 兩者的地位不言自明。再次是因為環境質量考核體制。在我國, 地方政府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 環保部門隸屬于地方政府, 環境監測機構為環保部門所屬, 轄區環境質量現以當地環境監測機構上報為主, 微妙的關系, 產生了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負責的荒唐結果。該“畸形”現象直接影響了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真實性, 連真實性都不能保證, 環境監測的地位充其量只是擺設。二是環境監測方法與現代技術不同步?,F代檢測技術日新月異, 但環境監測方法的標準化步伐遠遠跟不上其發展。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不僅包括樣品的代表性、完整性和監測結果的精密性、準確性, 其可比性同樣重要, 規范環境監測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統一監測方法。以離子色譜儀的應用為例, 其具有廣泛的適用范圍, 簡便的分析操作和較高的結果精度, 但目前有關環境監測標準方法相對缺乏, 導致其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面相對狹窄。三是環境監測內容與實際需求不一致。在監測項目方面, 針對性不強, 應監測的指標未進行監測, 沒必要監測的卻在進行大量的重復勞動;在監測頻次方面, 受人財物等因素限制, 頻率偏低;在監測要素方面, 目前主要針對水、氣、土壤、固廢、生物等要素的監測剛剛起步;以上現狀, 導致說不清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說不清污染源排放狀況、說不清潛在的環境風險。四是環境監測裝備與實際需要不匹配。儀器裝備是保障環境監測機構開展監測工作的基礎條件。近年來, 雖然國家大力推進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 由于財力有限, 大部分地區現僅能能按最低要求配備儀器, 自定的部分與履行綜合性監測職能、應急監測和專項監測“必須”相距甚遠。同時, 應急監測設備的快速、準確也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五是環境監測隊伍與實際需要不適應。人員數量不足、專業人才匱乏、隊伍缺乏穩定性等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2 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亟待解決主要問題的解決措施

針對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筆者認為有必要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一是切實強化環境監測的基礎地位。首先要以“兩高解釋”的實施為契機, 切實推進環境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兩高解釋”已于2013年6月19日施行, 既為強化環境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撐, 也對環境管理本身和環境監測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污染源監督監測結果為例, 實施前僅可能導致行政復議、訴訟的敗訴, 實施后將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證據而可能導致國家賠償, 同時其也成為環保部門確定是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依據, 事關環保部門的“作為與不作為”。其次要以轉變決策層觀念為抓手, 進一步確立環境監測的支撐性地位。環境管理的決策者要充分認識環境監測無可替代的支撐作用, 堅持一手抓監察, 一手抓監測, 兩手都要硬。再次要從環境質量考核和環境監測管理體制改革入手, 改變環境質量監測的“畸形”現狀。改革環境質量考核體制, 地方環境質量以上一級環保部門所屬監測機構的監測或抽測為主或實行交叉監測, 本地環境監測機構的監測數據不作為考核依據;改革環境監測管理體制, 實行全國或省級環境監測機構條條管理或環境監測機構上浮一級管理, 真正發揮環境監測的耳目作用。二是切實加快現代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應用的研究開發。要加快研究制定應用現代技術的環境監測標準方法, 讓現代技術迅速應用于環境監測。三是切實優化環境監測工作內容。要立足實際需要確定監測項目;要加快高自動化、高智能化監測技術的應用步伐, 盡快改變以人工分析為主的落后環境監測方式, 提高環境監測頻次;要拓寬環境監測要素領域, 全面開展土壤、固廢、生物等領域的監測工作, 變三個“說不清”為“說得清”。四是切實提高環境監測裝備水平。要拓寬環境監測設備投入的資金渠道, 盡快實現環境基本儀器、應急監測儀器和專項儀器真正滿足實際工作的“必須”;要加快快速、準確應急監測儀器的開發研究, 以滿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需要。五是切實加強環境監測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中人員配置的要求, 按照儀器操作規范和“一崗雙證”的要求配備監測人員;要拓展人才教育和培訓途徑, 大力培養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 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結構比例, 促進人才建設的專業化;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切實保持環境監測隊伍的穩定性, 努力打造一支人員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術精湛的專業化監測隊伍。

3 結語

目前, 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環境監測基礎性地位不牢固、方法與現代技術不同步、內容與實際需求不一致、裝備與實際需要不匹配、隊伍與實際需要不適應等, 切實強化環境監測基礎性地位、切實加快現代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應用的研究開發、切實優化環境監測工作內容、切實提高環境監測裝備水平、切實加強環境監測隊伍建設, 是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客觀需要。

參考文獻

我國環境問題解決措施范文第6篇

本世紀以來, 資產減值相關問題引起了全國會計專業人士的重視和討論。開展資產減值會計方面的研究, 一方面有助于規范減值準則和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既能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財務情況, 供不同使用者做出合理決策, 同時又對提高資產價值, 減少企業當期應納稅額, 分散企業風險, 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資產減值概述

1.1 資產減值的含義

所謂資產減值是指企業的資金因外部環境或者內部使用方式或范圍發生變化而導致資產價值降低, 致使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賬面價值, 即表明資產發生了減值, 企業應當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并把其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

1.2 資產減值會計的意義

資產減值會計是企業未來盈利水平的一個具體表現, 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合理計量資產減值, 不僅可以提高資產質量, 真實地反映企業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 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也能更加準確地反映企業資產的公允價值和當前的財務狀況, 對調節市場信息及保護眾多投資者利益有重要的作用。

2 資產減值會計存在的問題

資產減值政策賦予了企業更多職業判斷的權利, 目的在于使企業更穩健地確認當期收益, 更真實, 更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但由于我國考慮的因素較少, 在實際工作中操作性差, 不可避免的要帶來一系列問題:因職業判斷所依據的條件和衡量標準不一樣;或出于某種目的的特殊需要, 新減值政策可能成為企業盈余管理的手段。同時企業還可能通過對當年資產減值準備提取方法的選擇, 少提或多提減值準備, 以影響當年的盈利。這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而且對會計信息質量也有重要影響。究其產生的原因, 主要可以從減值制度本身及企業所處的內外環境方面來解釋, 具體分析如下。

2.1 資產減值確認方式多樣化及可回收金額計算復雜化

2.1.1 資產減值確認方式的多樣化

資產減值的確認方式可以通過單個資產、資產組以及資產種類等不同方式進行, 有些企業管理部門容易借助機會選擇并使用對自己有利的會計政策和估計方法, 最終提供虛假會計信息。這樣不僅誤導使用者, 而且也不利于企業自身長期擴張經營, 同時也會進一步阻礙會計事業發展。

2.1.2 可回收金額計算的復雜化

資產減值的核心問題是可收回金額的計量??墒栈亟痤~的計算應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二者中較高者確定。在確定每類資產的可回收金額時, 就需要對二者進行分析和比較, 這就得依賴于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 由于存在很大的主觀性, 導致資產減值計提彈性過大, 使計提不僅缺乏衡量標準, 而且缺乏制約手段, 使企業外部人員對企業資產性態, 使用價值知之甚少。這便從一定程度上給企業進行利潤操控提供了機會。

2.2 內因是企業的各種動機

如今在我國市場發展處于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 作為上市公司, 其重要任務就是為本集團或者本公司的控股公司謀取利潤。有些情況下他們為了減輕虧損造成的影響, 就會采取一些違背準則的利潤操縱行為;除了借助減值操縱利潤, 管理層也可能因逃避債務而選擇多計或者少計提減值準備;有些上市公司也可能低估費用或者虛報收入, 造成企業出現嚴峻的資產泡沫現象, 通過計提資產減值, 將資產負債進行清理, 從而達到釋放風險的目的。

2.3 外因是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條件

2.3.1 社會監管力度薄弱

監管薄弱為企業能夠通過隨意計提資產減值而達到相應目的提供了契機。在各項會計操作中, 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以及職業經驗對審計結果的影響較大, 這就使得本應該標準化、規則化的東西帶了主觀意味, 必然會產生一系列問題。

2.3.2 相關會計準則和制度不具體

會計準則對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只是作了一個統一性的規定, 并沒有對實際中的不同情況進行明確說明解釋, 規范的計算方法和步驟也沒有在計提的具體內容上反映和描述, 這樣就容易使得一些企業利用法律的局限性進行盈余管理, 造成計提減值不僅缺乏應有的標準, 而且也會使相應的制約手段得不到完善。

3 完善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對策

3.1 對資產減值會計準則進行完善

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標準較多, 彈性過大, 導致計提不僅較難把握, 缺乏衡量標準, 而且也缺乏制約手段, 因而就難免會出現違規違紀甚至操縱利潤現象。為此, 相關部門應不斷規范和完善會計準則和制度, 嚴格限定造成虛假會計信息的處理方法, 從而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3.1.1 應用合理方法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

新準則規定當發現企業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 需進行減值測試進而估計其可收回金額。在可變現凈值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中,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只要資產的賬面價值低于其中的任意一項, 就說明該資產未發生減值。如果經測試確定資產已發生減值, 就需要根據二者中較高者確定可收回金額。

3.1.2 對減值準則規定的不允許轉回的資產損失進行嚴格監控

由于目前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發展還不成熟, 部分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會由于各方面原因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我國應嚴格控制資產減值損失轉回的可能性。

3.2 規范計量標準, 適當控制企業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權

由于公司的治理結構、企業會計準則的不完善以及會計信息市場的不對稱, 導致會計政策的選擇具有多樣性。這就給予了企業較大的選擇空間, 方便企業通過經驗判斷和會計政策選擇向市場傳遞信息。因此, 筆者認為, 相關部門應對會計準則有關資產減值的運用內容和范圍作比較具體的規定, 盡量縮小會計人員主觀估計和判斷范圍, 減少企業對會計政策的主觀隨意性, 規范減值的計量方法和計提范圍, 盡可能的縮減企業對同樣業務處理方法的選擇權。

3.3 加強會計人員自律管理, 提高其職業判斷的準確性

在計提資產減值時需要會計人員準確的經驗判斷和更高要求的職業素質。比如對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的判斷;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存貨可變現凈值及長期資產可收回金額的確定都需要會計人員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力直接決定了他們所做出的判斷是否準確。另外, 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也是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學習, 正確理解和掌握資產減值會計準則以及相關的制度和政策。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從道德角度約束會計人員濫用計提手段來不合理計提資產減值的做法。

3.4 加強內部審計監督

一般來說, 資產減值是企業根據相關影響因素或者減值跡象作出的判斷, 是一個相對估計值, 有一定的操縱空間。因此, 筆者認為, 企業應完善相關內部審計監督機制, 發揮內部監督在減值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時有關部門應在已頒布的《資產減值準備審計指導意見》的基礎上, 盡快制定相應的獨立審計準則, 明確各項減值的具體審計程序, 從而最大限度地通過內外審計相結合的方式遏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來操縱利潤。

3.5 健全和發展信息市場及價格市場

健全和發展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是實施資產減值會計的重要條件。目前我國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還不夠完善和透明, 資產減值程度難以合理確定, 從而使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缺乏客觀的資料基礎。因此, 必須進一步健全和發展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生產資料市場、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市場等, 并統一提供公正合理的各種資產信息和價格信息, 使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有較為客觀的依據, 增強其可操作性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

4 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對資產減值會計在理論上以及實務中的完善, 不僅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契機, 同時對于整個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也有重要的作用。企業要重視資產減值會計在實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并且通過自身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才能真正發揮資產減值的作用, 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從而促進企業長期穩步的發展。同時只有堅持不斷地完善我國的會計制度, 強化會計信息質量管理, 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自律管理和內部審計監督, 才能創造一個健全、完善、優良的市場環境。

摘要:從影響計提資產減值的因素入手, 對資產減值在理論上以及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 詳細分析資產減值存在的問題, 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資產減值,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萬經花, 黃麗.淺談會計核算中資產減值問題與改善措施[J].財務會計, 2013 (8) .

[2]王振華.資產減值會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月刊, 2006 (3) .

上一篇:外出打工者問卷調查表范文下一篇: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