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化學與醫學論文范文

2023-03-11

化學與醫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物理化學實驗課程作為化工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針對當前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實驗室硬件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科技競賽、師資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優化,進一步將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落到實處,為更好地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使實驗教學工作更好地為高等學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服務。

關鍵詞: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文獻標志碼:A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地飛速發展,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育部為迎接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工程教育人才的挑戰,也積極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新工科建設的步伐。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才能滿足國家及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要,助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是每個高校教師面臨的歷史任務和重大課題[1]。

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與課程結構、課程體系和教學改革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實驗教學作為理論與實際聯系的重要環節,是理論教學的必要補充和發展,對于培養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于此,開展以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為目標的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研究,其目的就是通過自身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繼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化學實驗課程是化工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實驗課之一,在化學專業實驗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物理化學實驗課的學習,不僅為學生學習后繼課程和進一步擴大化學知識面奠定必要的基礎,而且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二、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硬件方面

實驗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需要更多的硬件建設,包括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實驗藥品等,均需要學校各部門的緊密配合和協調。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由于自身的學科特點,需要較多的專屬性的儀器與設備來完成實驗。而高校往往教學經費有限,不能及時更新儀器設備,導致物理化學實驗設備陳舊、儀器臺套數少,多名學生使用一臺儀器做實驗,無法滿足實驗教學的需要,以至于學生在實驗中參與度降低,動手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學習不到新技術、新方法。同時,由于設備陳舊,儀器性能不穩定,測量出的實驗數據誤差大,重現性和分辨率都不理想,削弱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二)實驗教學軟件方面

1.教學內容陳舊。學校開設的物理化學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設計性與綜合性實驗占的比例少。致使大多數實驗都是學生按照教材上已給出的實驗方案“照單抓藥”,測得實驗數據后完成實驗報告。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思考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2.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上課多采用“填鴨式”授課,按部就班地把實驗內容從頭講到尾,然后學生開始動手做實驗。這樣的教學方法缺乏新穎性、多樣性和靈活性,未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成績考核不科學、不全面。實驗成績考核多采用“平時+筆試”來評定,平時成績的評定主要依據于實驗報告的數據處理,由于儀器設備少,多名學生使用一臺儀器做實驗,實驗數據相同,學生之間相互抄襲報告的現象較嚴重,所以平時成績不能真實地反映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筆試考試的內容又僅局限于教材和課堂教授知識的再現,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考查不夠。有些學生只重視理論知識學習,輕視實驗中的動手操作,在實驗課上表現平平,雖然最終成績較高,但并不能說明他對實驗課程有很好的理解與掌握。

三、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優化

(一)增加教學資金投入,注重實驗室建設

雄厚的硬件教學資源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物質基礎。為了能開設實驗內容豐富的實驗課,以及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學校必須有充足的教學硬件資源。首先,要從思想上提高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實驗教學既是聯系理論教學的橋梁,又是強化學生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其次,學校要重視實驗室的建設,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用于教學,對陳舊落后的儀器設備及時更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為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對所購進的儀器設備要實行專人負責制,要有專人負責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跟蹤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使有限的教學資金有效利用率最大化,避免資金的浪費。

(二)優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改革應立足于實驗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吸收科技發展和教學改革的成果,優化內容和結構,構建學生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3]。經典的物理化學實驗多為驗證性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適當保留,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物理化學實驗基本原理和實驗技能的理解與掌握。除此之外,應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以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自行設定實驗方案,培養學生有效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理解和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比如:燃燒熱測定實驗,以往實驗多是測定萘的摩爾燃燒熱,由于萘易揮發,且具有刺激性氣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實驗積極性。針對于此,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多種市售糖,如白砂糖、木糖醇、紅糖、冰糖進行實驗,實驗前學生根據教師給定的實驗任務查閱資料,了解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設想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在實驗中如何避免或者降低這個問題出現的幾率,實驗注意事項等。實驗中教師對學生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實驗,實驗用的樣品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熟知的,既增加了實驗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實驗的積極性。通過測定這些糖的熱值,使學生不僅掌握燃燒熱的測定方法,同時也從營養學角度了解更多有關糖的性質,豐富了自身的知識。

(三)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法多樣性

教學中建立“課堂演示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網絡學習相結合,常規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設立問題。比如:燃燒熱測定實驗,教師可提出藥品質量大小對實驗誤差有無影響,引火絲的纏繞要注意什么,實驗中有散熱或熱量引入時雷諾溫度校正圖是否有變化,充氧量及水溫對實驗有無影響等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以此來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讓學生始終處于實驗中的主動地位[4]。課堂是啟迪學生智慧,引導并培養學生積極學習、認真思考和努力實踐的重要場所,但課堂的學習時間畢竟有限,課后學生在處理實驗報告時,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學習交流群,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另外,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傳遞的操作簡便、快捷,實驗教師可充分利用仿真軟件,把理論講解與實驗操作有機地融合起來,將教材上平面、靜止的實驗儀器與操作立體化、動態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5—6]。教師還可以將實驗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儀器使用方法等編輯成視頻做成微課,方便學生隨時重復觀看,使學生能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實驗內容和技能,把握實驗的重點與難點,提高學生實驗的成功率。

(四)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

隨著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考核的改革也勢在必行。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因此,教師要加大整個實驗過程的考核力度,細化每項考核環節的評分標準。教師在評定成績時,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嚴格執行評分標準。對于每一個實驗項目,實驗教師都要依據評定標準,給出該實驗項目學生每個考核環節的成績,再經過加權平均后,得出學生該實驗項目的成績。課程結束后,再對學生完成的所有實驗項目所獲得的成績累加平均,得出學生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的最終成績。

學生完成實驗的效果如何,得益于對實驗預習的掌握程度。教師在評定預習成績時,不僅要檢查學生的預習實驗報告,還要通過提問實驗步驟中的操作細節、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或讓學生演示儀器操作等辦法,考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實驗表現是對學生考核的重點,教師通過課堂巡視及時掌握學生的操作情況,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啟發引導其自行解決,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個人見解,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評定實驗報告成績,不僅要檢查學生的數據處理情況,還要重點看學生對所完成的實驗所做的反思,對學生在反思中提出的問題及觀點,閃現的思想火花等,教師要及時給予總結。只有扎扎實實做好每一步,才能逐漸穩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

(五)以科技競賽為契機,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為國家培養大批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萍几傎愂桥c課堂教學緊密相連的,是課堂教學的延展與拓寬,是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掌握情況及其綜合素質能力的全方位的考量,對促進學科建設和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要積極鼓勵和組織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有計劃地使各類競賽與人才培養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組織學生參加科技競賽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科技競賽,使學生親身經歷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條件、分析實驗結果等環節,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讓學生走出學校,加強與其他高校同學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更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六)加強實驗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素養、知識水平以及教學能力等,都與教學改革的成敗息息相關,尤其在培養創新人才的教學工作中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實驗教學的師資隊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實驗教師的工作量大,既要做好教學工作,又要做好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及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要求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不僅要有甘于奉獻的精神,還要有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研究的經歷[7]。教師只有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不斷掌握學科知識領域的新發展、新動態,才能使自身的教學工作永葆先進性和生命力。學校要積極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定期組織教學研討會,觀摩優秀教師授課等,還要通過網絡資源、參加專題講座及學術會議等形式,對教師進行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科研能力的培訓,不斷加強實驗師資隊伍的建設。

四、結束語

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是高等教育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雖然本文對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和辦法,但是教學改革永遠在路上,廣大高校教師只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把握人才市場的需求,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時刻把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作為實驗教學的重要任務,才能更多、更好地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敏,劉峰,肖海峰.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0):150—151.

[2]姚成立,李紅英,朱金苗,田燕.翻轉課堂與大學生創新訓練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以《物理化學實驗》課為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8,36(3):84—86.

[3]何榮幸,黃成,彭敬東.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創新教育思路[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7(4):186—189.

[4]利明,杜甫佑.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創新實踐能力[J].高教學刊,2018(7):23—25.

[5]熊焰,姚俊.在線仿真物理化學虛擬實驗系統的開發[J].化工高等教育,2012,29(1):26—29.

[6]鄭鑫,張曉潔.虛擬實驗室立體化教學資源平臺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8):109—111.

[7]龔淑玲,黃馳,侯安新,等.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化學實驗教學效果[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8):1—3.

化學與醫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是一門應用型極強的專業實驗課,是生物類實驗的核心課程。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民辦高校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改革進行探索,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 民辦高校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 教學改革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這門學科在21世紀當代生命科學領域中舉足輕重,多年來理論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生命科學的發展,成為諸多相關領域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1]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所涉及的實驗內容和儀器設備多樣,涵蓋的基本技能項目廣泛,因此對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制藥、食品技術等相關專業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實驗課程,[2]也是一門應用型極強的專業實驗課程。

對民辦高校而言,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動手創新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動性十分重要,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自主創新性,也就成為了能否成為應用型人才的關鍵。[3]此外,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人才需求方向的不斷變革,民辦高校開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在教學本身仍需進一步完善。針對上述問題,作者根據目前我校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開課情況,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本科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1 民辦高校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課開課情況

1.1 實驗儀器設備

近年來民辦高校發展速度較快,人才輸出方面在社會中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但民辦高校由于自身資金來源有限,在實驗教學條件中實驗教學儀器設備臺套數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學生人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設備種類較多有分光光度計,離心機,電泳儀,恒溫水浴鍋,振蕩培養箱等,而民辦高校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經費投入有限,使得部分實驗儀器非常緊缺、陳舊。學生在實驗操作時排隊等候時間加長,不利于實驗教學秩序的穩步運行。

1.2 實驗教學理念

目前大部分民辦高校所開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課只是將其作為理論課教學的輔助內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可以使學生能對理論課的知識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老師在每次實驗開始前會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及實驗的注意事項一一講解,并進行一些示范操作,然后學生再按照老師所講的內容進行實驗,這樣雖然會使教學比較規范,學生操作比較順利,實驗結果也會比較理想,但不利于學生對實驗的思路創新,內容創新,抹殺了其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操作的積極性,無法體現該實驗應當具有的探索性精神。

1.3 師資與實驗室建設

在民辦高校中從事實驗工作的技術人員普遍工資待遇偏低,人員流動性較大,加上生化實驗中所涉及到的部分藥品和試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導致能安心從事實驗指導工作的技術人員比較缺乏,影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此外,各民辦高校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資金投入有限,實驗室的建設工作進度也較緩慢。

2 民辦高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舉措

目前民辦高校想生存,想發展,必定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因此綜合以上民辦高校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應充分重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在實踐操作方面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力,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2.1 實現實驗儀器的現代化、智能化

在實驗儀器設備選購時,應進行充分的調研,以儀器的準確性和實用性為主,與時俱進,將過老過舊的設備及時替換,購買一些可以進行多種實驗的綜合性儀器,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資金,也可以提高儀器使用率,滿足學生的實驗需求。

2.2 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我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多年來經過了多次篩選和組織,目前課程內容安排如下:

(1)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蒽酮法;

(2)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3)粗脂肪的定量測定——索氏(Soxhlet)提取法;

(4)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測定蛋白質分子量;

(5)動物組織核糖核酸的制備及含量測定;

(6)脲酶提取及Km值的簡易測定;

(7)淀粉酶提取及酶活力測定;

(8)馬鈴薯多酚氧化酶制備及性質實驗;

(9)植物組織中維生素含量的測定。

教學內容涵蓋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最基本、最常用的多種實驗技術,如電泳技術、分光光度分析技術、生物大分子提取技術、滴定技術等。實驗中涉及到多種常見儀器設備的使用,如離心機、水平電泳和垂直電泳裝置、凝膠成像分析系統、分光光度計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增加開放性設計性實驗,如“植物組織中維生素含量的測定”實驗,讓學生自己選擇實驗所需材料和實驗方法,查閱資料,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比較不同實驗材料下結果的差異,并進行分析和討論,提高了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更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2.3 靈活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和3ds Max教學系統

多媒體教學可以使生化實驗教學中的文字內容、實驗現象及一些操作視頻等形式的信息整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主選擇實驗內容,反復觀看學習,并在網絡上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可以實現師生實時互動,實現個體化差異化教學。[4]3ds Max教學系統目前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應用在實驗教學中。[5]對生化分子實驗中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點如蛋白質分子結構,核酸分子結構等可以通過計算機Autodesk 3ds Max三維動畫模型的制作,幫助學生從多角度更加立體地去感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4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虛擬仿真軟件教學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是探究生命奧秘,讓學生對自然界中的微觀世界進行探索和研究的一門實驗,引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虛擬仿真軟件,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微觀世界模擬的實驗環境中,更好地探究其本質和規律。如核酸電泳,蛋白質分離等分子實驗,實驗周期較長,通過虛擬方式可大大縮短周期,節約開支。如《現代分子育種仿真軟件》,建立可視化的化工生產實驗操作平臺,采用高仿真的虛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彌補現場實習教學的不足,實現真實實驗不具備或難以完成的教學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

2.5 鼓勵學生參與實驗課前準備,培養學生自主能力。

目前,大部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課前的材料準備,試劑配制都是由實驗技術人員完成,在實驗開始前分發到學生手上,如“淀粉酶提取及酶活力測定”實驗,實驗所需要的萌發的小麥種子,3,5-二硝基水楊酸試劑和檸檬酸緩沖液等,都是由實驗員來準備,這樣雖然能保證實驗能按時在教學時間內完成,但學生對該實驗無法有一個完整的認知和了解。對實驗習慣來說,也會讓學生有依賴感,因此,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參與預實驗,即樣品材料的準備和藥品試劑的配制,在親自動手的同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該實驗的理解,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和素養,為適應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6 適當增加實驗經費的投入

生化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中很多化學藥品及易耗品需要及時地更新,使用的儀器也需要定期地維護和保養,這就需要學校在經費預算上向生化類實驗室給予支持,以保證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2.7 實驗技術人員也應時刻“充電”保持與時俱進

作為實驗技術人員,為國家培養實踐型所需人才任重而道遠,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僅要求對在實驗中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的熟知和鞏固,更要在新型實驗操作技能中刻苦鉆研,時刻為自己充電,如積極學習動畫模型的構建,軟件的制作,“微課”的制作等,以保證其在教育崗位中永不落伍。

3 結語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是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礎。文章就針對民辦高校中該門實驗課程出現的一些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的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使學生們在學習實驗基本技能的同時,對多樣化的實驗內容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產生極大的興趣,實現因材施教,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實踐型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友尚.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發展[J].生命的化學,2009.29(5):619-624.

[2] 吳慧平.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7(8).

[3] 袁輝斌.民辦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研究與實踐[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10(1).

[4] 林曉暉,程欲,王鶴,吳世代.多媒體網絡教學在中醫類院校生物化學實驗中的探索與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5).

[5] 楊發福,張建生.3ds Max制作三維動畫在有機化學課件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8(5).

[6] 王甜,林宏輝.生物技術虛擬實驗室的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8).

化學與醫學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醫學化學 人文精神 美

醫者,仁術也,現代醫學要實現對人的生命的全面關懷,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人的持續健康。健康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無病,而是身心的健康?,F代醫療科技的發展及其廣泛應用盡管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理健康,然而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用得不好就會背離醫學的“真善美”之本質。醫療科技的發展使得醫生過分依賴科技而忽視人文關懷。一些不必要的檢查及高昂的醫療費用使得人們就醫率下降,醫生關注檢測數據導致單純技術至上的“高技術低情感”,醫患關系淡化等等,所有這些都與醫學追求的“真善美”相背離。這種背離,就其根本原因,就是醫學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缺失。隨著醫療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到“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這一缺失顯得更為突出。這一模式的轉變主要體現要醫療觀念(即思想)的轉變上,即從把人看著“簡單的生物有機體”轉變為“有血有肉的生命整體”,從生命整體論出發,同時分析生物、心理、社會等因素對人類疾病產生和心身健康的綜合影響,突出強調醫學不僅要關注和發展生物科學,還要關注和研究影響心身健康的社會因素和生態因素。醫學之目的也不僅僅是解除人們的疾病痛苦,而且要確保人們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適應達到完美的狀態。它標志著醫學審美理想的重構和對以往人類追求生命美的文化超越。

因此,醫學需要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醫學教育更需要人文教育,沒有人文學和社會科學參與的科學技術活動是沒有覺悟的過程,缺乏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的科學教育是沒有思想的運動。(劉虹,張宗明,林輝,醫學哲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11)而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無論如何離不開以訴諸人的感性形式為特征的美與審美的運用與創造。離開醫學審美研究,至少使醫學人文精神這一現代醫學追求的核心內容難以得到很好的體現。因此,醫學美的發掘和審美素質的培養是醫學人文精神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是醫學這一特殊職業的需要,也是醫學生自身發展和醫學教育的需要。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醫學生美育一直是醫學教育中長期被忽視的一個薄弱環節。許多醫學院校都沒有美育,即便有,也只是簡單地開一門美育課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美育的忽視,另一方面在于對美育的誤解。美及審美素質與其說是一種知識,還不如說是一種歷練,因此通過簡單的審美知識傳授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需要長期的陶冶??茖W本身就包含著至美,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科學中的美的因素,實現化學教學模式的轉變,變傳統的單純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為審美化教學,使學生在欣賞、體驗化學美的愉悅中習得知識、陶冶情操。學生一旦真正地感受到化學之美就會對化學學習、研究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在美感體驗下習得的知識更難忘記。從而既提高教學效率,又培養審美素質。

醫學化學中的美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本身就包含著許多美的元素。正如居里夫人所說:“科學的探討研究,其本身就包含著至美。”化學之美存在于化學知識及現象的各個方面,概括而言,不僅有化學物質、實驗、現象直觀美,還有化學語言美、化學理論美、化學思想美等。

1.化學直觀美,即化學所表現出來的可被人們直接感受的美

一是化學物質美,即各種化學物質(如天然硫鐵礦、各種寶石、鮮花等)以其鮮艷的色彩、優美的外形、芳香的氣味、優良的光學性質等給人以愉悅的觀感美。二是化學變化的現象美,即化學反應過程中能直接觀察到的熱、聲、色、光、電等現象之美。如金屬鈉與水反應的聲色之美、銀鏡反應、焰火反應的色之美等。三是化學實驗美,包括化學實驗儀器及裝備的直觀美、實驗操作及現象的美、以及實驗方案設計的美。

2.化學語言美

化學語言是指人們進行化學交流時約定使用的一種術語和符號系統。任何學科都有其特定的語言?;瘜W語言之美在于化學語言的簡潔勻稱,包括化學圖表的簡潔、秩序、對稱、和諧之美和化學符號的簡單明了、對稱守恒之美。如元素周期表、物質結構圖、化學反應式等。

3.化學理論美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理論則是對化學現象及其運動規律的反映,包括基本概念、邏輯推演、一般原理和理論模型?;瘜W理論的審美要素主要是概念、規則、原理、模型的簡單對稱美及嚴密邏輯美。

4.化學思想美

化學思想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化學科學發展中表現出的階段性和方向性及化學科學方法思想美;二是著名化學家的卓越貢獻、崇高品質和高尚人格美。

醫學化學教學模式的轉化

1.醫學化學教學目標審美轉化

醫學化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學在生活、社會及醫學中的應用。傳統化學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輸,忽視人文精神尤其是美育的培養,使得教學過程枯燥,既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率,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醫學化學教學目標的審美轉化就是改變傳統化學教學中單純的知識傳授模式,將知識傳授和審美修養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將化學知識變為審美對象,在體驗化學中的自然實物美、實驗操作美、現象美、對稱美、邏輯美及化學家的道德美、情操美、毅力美、人格美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欣賞、審美創造和審美表現的能力。通過化學學科教學,讓學生在化學學科內在邏輯之美與外在形式之美的審美欣賞與陶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和勞動技能,激發學生創造力;同時,通過審美模仿與遷移,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意志,增強對生活的熱愛,體會并享受生活之美,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從而達到既完成化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智能素質發展,又陶冶了學生情操,培育審美素養。

2.醫學化學教學內容審美轉化(內在邏輯美)

醫學化學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知識點多,但各知識點并非孤立無關的,而是有規律可尋。醫學化學教學內容的審美轉化就是要發掘化學知識間的內在邏輯美,即教學內容邏輯的清晰化,我們采取了‘點線面體’這一基本結構方式,即以知識點為紐結,知識點間的聯系為線,以多條線形成面,以多個面構成立體知識系統和跨學科知識聯系,來實現教學內容邏輯清晰化或審美轉化。從化學物質之外在現象美的欣賞講起,深入到化學知識內在結構美、邏輯美,再轉移到化學知識在現實生活應用(尤其是醫學應用)中的美的欣賞與陶冶,讓學生在美的體驗中輕松而扎實地習得化學知識。如講膠體,先從外在現象美的欣賞講起,如讓學生欣賞雨后彩虹之美,引起學生興趣。然后再深入分析其形成機理、性質、作用等內在邏輯。最后再遷移到其在生物體及醫學上的應用,渾然一,體,既完成了傳授知識的目標,又陶冶了審美情操。

3.醫學化學教學形式審美轉化

(1)教學過程審美化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活動過程。教學過程審美轉化就是在處理事實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實驗、記錄、實驗條件控制等科學方法及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方法,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研究問題的科學思維過程,滲透科學過程美、理性美,將教學過程轉化為審美欣賞、審美表現和審美欣賞的過程。通過遷移,重點培養處理問題的果斷力和沉著冷靜及嚴密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2)教學方法審美化即要充分挖掘教學的審美功能,將教學的各個環節藝術化,如導學、授課、總結、提問、啟發、討論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知、情、意”,使學生在美的陶冶中提高學習效率。充分發掘審美化教學的情感性,在審美欣賞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的堅強的意志和審美能力。

(3)教具和教態審美化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圖表等直觀教具以及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直觀的、形象的、和諧的、愉悅的化學美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銳化學生審美感觀。

(4)醫學化學教學評價審美轉化“教學評價,是對教學目標達成度及有關因素合理的估量,即對教學后學生發展實際狀態與教學目標預期狀態之間進行比較,水平分析,問題診斷,并提供進一步調整教學以更好達到教學目標的反饋與策略的活動。”審美化教學評價不是簡單的判斷學生達到教學目標與否,而是推崇進行性評價,即采取多樣化評價方法,以積極的態度根據學生個體差異不斷地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評價。以及時的、肯定的和贊美的評語使學生獲得成功和進步,給學生帶來愉快和欣喜,激發學生新的積極行為。

[文獻標示碼]A

參考文獻:

[1]趙美娟,蘇元福.醫學審美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趙伶俐,楊旬,齊穎華.審美化教學原理與實踐[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000.76-104.

[3]趙伶俐.審美化教學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9).108-111.

化學與醫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陜北 能源 人才 對策

陜北地區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能礦資源,是國家21世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陜北煤炭、石油、天然氣和巖鹽等礦產資源儲量大,質量好,世界罕見,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F已探明煤炭儲量2300億噸,占全國探明總量的30%左右,遠景儲量達6000億噸~10000億噸;石油探明儲量11億噸;天然氣面積達4130平方公里,探明儲量7474億立方米,預測儲量5萬億立方米,占全省總量的99.9%,是我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巖鹽探明儲量8857億噸,預測儲量6萬億噸,約占全國巖鹽總量的26%。陜北地區的能源開發和經濟發展,必須擁有一大批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具有開拓與創新精神,善于運用市場經濟杠桿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人才。目前,如何為陜北能源開發提供人才支持,迅速增加陜北地區人才總量,是促進陜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陜北區域能源開發中的人才現狀

陜北經濟的發展呈現出典型的能源開發型經濟特征,能源開發主要集中在石油開發與煤炭開發兩個重要的領域。我們以陜北延長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榆林、延安兩市煤炭系統為例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研究。

1.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需求現狀。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是陜北最大的石油能源開發型企業。截止2006年7月用工總量約46077人,其中正式職工28427人,其他用工17650人。管理人員占職工總數的13%;工程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7%;后勤服務及其他人員占職工總數的16.3%;工人占職工總數的62%。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職工總數的3.8%;大專學歷占職工總數的11.8%。專業技術人員4690人中,正高4人,副高169人,中級職稱913人,初級職稱3604人;工程技術人員2474人中,正高3人,副高55人,中級職稱420人,初級職稱1996人。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的問題是:第一,隊伍專業結構不合理。低效人力資源過剩,而高效人力資源相對匱乏,復合型人才、專業人才、高級技工人才奇缺。管理、后勤服務及其他人員較多,勘探、鉆井、井下、采油等一線關鍵崗位缺員。第二,人才總量緊缺。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石油主體專業人才依然緊缺。中高級人才僅有1086人,占全公司職工總數的比重還不到4%,大大低于同等石油企業的水平。第三,培養(培訓)、使用機制不健全。全公司有大專以上人員約4432人,僅占職工總數的15.6%,高學歷人才不但比例嚴重失調,而且人才在崗與潛在的優勢作用并沒有得到明顯的發揮。

根據“十一五”規劃并結合本企業的發展狀況,在“十一五”期間僅石油工程專業(采油、鉆井)大專以上學歷就需要招聘841人,石油天然氣地質(物探)專業就需要招聘620人,合計起來,延長油田公司“十一五”期間緊缺人才需要招聘1461人,平均每年需招聘300名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另有2027人需要接受在職培訓,平均每年需培訓400人。由此可見,企業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大。

2.陜北煤炭系統的人才需求現狀。煤炭是延安、榆林兩市的支柱產業,也是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煤、氣、油、鹽四大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制約該產業規?;l展的核心因素是煤炭專業過程技術人才的嚴重不足,煤田地質、采煤、礦電、煤化工、煤洗選等方面人才十分缺乏。比如,在調查中有數據表明:延安市煤炭系統已連續15年未分配進一個煤炭專業中專以上畢業生,現在全市93處礦井和市、縣(區)煤炭主管部門加起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僅有約40人左右;榆林市現有370多個地方礦井,作為管理部門的榆林市煤炭局也只有3名專業技術人員,遠遠達不到國家要求,與建設重點能源化工基地總體規劃的要求極不相符。

目前,榆林市規模以下煤礦中,從業人員主要以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員為主。以神木縣大柳塔鎮王家坡煤礦為例,該礦有職工53人,其中高中學歷12人,初中及以下學歷41人。即使是在規模以下煤炭企業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也是屈指可數。以榆林市十八墩煤礦為例,該礦有職工155人,其中大專學歷8人,高中學歷17人,初中及以下學歷130人。陜北煤炭系統的這種人力資源現狀,對煤礦的安全及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造成極大的影響。

二、陜北區域能源開發中人才供求矛盾形成的原因

通過實地調查與數據分析,我們認為陜北區域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人才供求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才結構建設缺乏戰略規劃。能源開發主體專業人才的緊缺,表現出陜北區域能源開發中缺乏人才戰略規劃的問題。戰略人才觀念的缺位使得人才引進的思路、手段相對滯后,長期以來沒有對關鍵部門、關鍵崗位的主體專業人才進行戰略化的開發與利用,沒有形成主體專業人才的長效機制,缺乏引進人才的動機,是導致目前人才缺乏的最主要的原因。

2.能源開發基礎環境建設滯后使人才引進困難。陜北石油企業在當地區域范圍內屬于高收入行業,但是與全國同行業的中石油、中石化橫向比較待遇相對較差。目前的待遇相對較低,滿足不了高素質人才的心理預期。

3.陜北地區沒有能源地礦類主體專業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目前陜北地區的高等院校有延安大學與榆林學院,但是都沒有設置能源地礦類專業,造成高校能源地礦類專業人才培養總量少,沒有很好地發揮出服務當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表現出專業發展選擇的缺位。

4.傳統的就業觀念與當今社會就業形勢不相適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形勢也在不斷發生新的變化。但是在調查中發現目前高校畢業生及其家長仍停留在傳統的就業觀念上。就業趨向于政府部門,追求社會身份,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層單位或條件相對艱苦、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地方就業。

5.企業用人現狀與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存在較大差距。比如民營企業在接收畢業生就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有的企業不論崗位,一律追求本科生;二是工資低,且不辦各種保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非法用工問題。這樣,一方面很多企業找不到相應的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專業人才找不到他們理想的工作,出現了“總量不足,相對過剩”的格局。

6.就業市場發育不完善。從整體上分析,陜北地區缺乏規范的人才與技術人員流動與交流的市場。目前來看,陜北地區畢業生就業市場發育不完善,是區域能源開發中人才匱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7.企業經營管理機制滯后。陜北地區的一些能源開發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企業發展基本上屬于“機會發展型”。這樣的經營與管理機制直接導致的惡果是缺乏引進人才的動機。

三、陜北區域能源開發與人才建設的建議

針對上述的現實問題,我們認為解決陜北區域能源開發中人才短缺問題,現實的解決戰略是兩個方面:一是建立具有符合陜北區域能源開發的人才培養基地;二是做好資源開發型企業的人才戰略規劃。

1.建立區域能源開發人才基地。陜北的能源開發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是對西部經濟的促進作用;二是對國家未來能源利用的儲備作用。建立人才培養基地,既可以促進陜北科技的發展;也可以形成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還可以為能源開發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必要的實踐基地;同時,可以發揮出多產業人才培養的聯動效益。在此基礎上擴大增長效應和極化效應,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具體的措施可以是:

(1)提供寬松與和諧的學術研究的環境。對于真正有獻身精神的科技人員而言,比環境和舒適更為重要的是寬松和諧的研究氛圍條件。

(2)體現人才基地的時空性。陜北區域能源人才基地可以是超越陜北地域的大概念。核心是指:為陜北能源可持續開發培養專門人才的所有教育與研究機構的綜合。既有地域上的陜北性,也有培養資源利用上的時空性。讓省內外各相關高校區分層次,分別承擔研發型、實際應用型、技術操作型等不同類型專業人才的培養,讓各高校各有側重,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長,進行人才培養的一體化設計。

(3)體現基地的人才質量。教師隊伍必須精強能干,時刻能夠走在教學、科研的前列。專業課程設置應與科技進步相適應,使得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在社會上保持領先的水平。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人文精神及創新能力、理論研究與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培養。

(4)加強基地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一是要堅持理想教育,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自覺根據社會需要調整擇業趨向,尤其是要積極投身陜北經濟建設。二是要通過各種途徑,要讓畢業生充分了解陜北,了解陜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去,到艱苦地方去,到生產、教學、科研第一線。同時,要積極鼓勵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就業以及自主創業。

2.陜北資源型企業要制定相應的人才對策。

(1)做好人才引進規劃。目前人才特別是專業技術類員工的匱乏與企業的識人、用人制度有關。目前僅陜北延安市石油行業產值就占全部工業企業產值的90%,是當地經濟的絕對支柱性產業。但是由于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充分,嚴重影響了石油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例如,延安市志丹縣永寧鉆采公司共有職工2910人,本科以上僅有23人,不到0.8%,??茖W歷152人,占企業總人數的5%?,F實的人員結構和技術水平充分表明合理科學的人才機制在當地許多企業中并沒有形成。

(2)提高對知識型員工的認識能力。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條件下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資源開發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突現出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的重要性。知識型員工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對象,他們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代表者、企業文化的構建者、企業精神的體現者、企業發展目標的引導者和實施者,在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3)資源開發型企業要積極實施人才儲備。后備人才的儲備與開發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與保障。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石油、煤炭企業不重視后續人才的儲備工作。過度地依靠行業優勢、收入優勢,不是主動地引進人才,存在很強的保守性。造成了很大的人才流失與人才的壓制,使就業人員缺乏積極創新的激勵心理,造成了人才創造能力的閉合。陜北在人才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激發人才的潛能,從戰略高度做好人才開發利用工作、人才后續儲備利用工作。

(4)構建特色企校合作開發人才新模式。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企校合作模式正在不斷地發展。一是可以擴大學校的招生來源;二是可以供求對應,專業對口;三是可以有效地緩解相應專業的就業壓力,這是一個企業與高等院校共贏的模式。企校合作開發人才這種模式不是新鮮的概念,在陜北能源型企業發展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而且也是解決緊缺人才和高學歷人才,緩解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徑之一。

(5)合理使用現有人力資源。陜北地區大學畢業生的總量不少,但是由于就業觀念、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受過高等學歷專業培養的許多專業技術人員在擇業中,絕大多數在就業選擇中表現出愿意進城市和選擇熱門行業的流動方向,客觀上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費。企業應從自身實力、發展潛力出發,選擇最合適的專業人員,以發揮最佳人才效能,而不應盲目追求高學歷,造成人才的“高消費”和浪費。

(6)企業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解決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脫節的問題。通過增加實習實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比例,縮短大學生的實際培養周期,使畢業生走上崗位后能很快適應角色。在實習的同時,還可以考察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以后的招聘工作打下基礎。

化學與醫學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化學;現代生活;技術

首先,我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用到化學制品。“民以食為天”,我們吃的糧食離不開化肥、農藥這些化學制品。1909年哈伯發明的合成氨技術使世界糧食翻倍,如果沒有他發明的這個化學技術,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溫飽,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臨危機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離不開各種食品添加劑,如甜味劑、防腐劑、香料、色素等,多是用化學合成方法或化學分離方法制成的。

如果沒有合成纖維的化學技術,那世界上大多數人就要挨凍了,因為有限的天然纖維根本就不夠用。我國1995年的化學纖維產量為330萬噸,其中90%是合成纖維。何況純棉純毛等天然纖維也是棉花、羊毛經化學處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膠,少了合成橡膠,世界上60億人口又有多少億人要穿草鞋過冬???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繽紛的亮麗風景線。所謂“豐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續的保證。沒有化學,就沒了保證。

再看我們住的房子,石灰、水泥、鋼筋,窗戶上的鋁合金、玻璃、塑料等材料,哪件不是化學制品?離得了鋁合金的木制的窗戶,也離不開化學制品油漆;就算不用玻璃吧,像一些貧窮人家用的尼龍布甚或用的報紙,不是化學制品又是什么?還有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妝品、清潔用品等無一不跟化學沾邊,都是化學制品。

出了門,我們踏在水泥鋪成的街道上,看到的是鋼筋水泥做的高樓大廈,用以代步的是各種塑料、玻璃以及各種合金做的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還離不開汽油、柴油,各種汽油添加劑、防凍劑和各種潤滑油。如此種種,都是化學制品?,F代人類根本無法離開人造化學品,我們每天24小時都被人造化學品所包圍著。

其次,我們的健康長壽也與化學息息相關。體內某些化學元素平衡失調時,就會導致某些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1965年和1981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牛胰島素和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蛋白質和核糖的形成是無生命到有生命的轉折點。自此我們人類對自身的了解有了新的突破,為我們人類對生命和健康的研究打下了基礎。正是有了合成各種抗生素和大量新藥物的技術,人類才能控制傳染病,才能緩解心腦血管病,使人類的壽命延長25年。人類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各種營養品和藥品。如果沒有這些化學藥品,世上不知有多少人要受病魔的折磨,不知有多少人會被病魔奪去生命。

從以上看來化學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但也帶了一些危害,有些化學品可以通過食物鏈,對動物和人體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危害,研究表明,約有140多種化學品對動物有致癌作用,確認對人的致癌物和可疑致癌物約有40多種。人類患腫瘤病例的80%—85%與化學致癌物污染有關。致畸、致突變化學品污染物就更多了。但也有一定的壞處,因此提醒大家在使用和制取化學用品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危害。

總之,現代生活與化學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不管是生命本身作為一個過程,還是生命得以維持所必須依賴的外在物質條件,都離不開化學。沒有生命還有化學,沒有了化學就絕對不會再有生命存在?;瘜W是生命存在的支柱,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支柱和動力?;瘜W是一門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學科,在人類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化學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在不久的將來,化學在食品、環境、能源等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化學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新材料、新知識,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化學還將為人類的健康長壽提供愈發關鍵的幫助。

(上接040頁)會的角度出發,巧選活動形式。如,《課本劇表演賽》中,由于時間限制,決定了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怎樣讓其余同學做評委,對表演作出書面及口頭評論及打分。

五、優化結構,讓學生“全程動”

為確保學生在活動過程的每一環節都處于“動”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參與活動的準備工作以外,還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科學、合理、有序的活動方案,優化活動課課堂結構。如在《我能行》這節活動課的程序設計中,先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情境,繼而“選評委”搶答案掀起第一個小高潮。在匯報“發現別人優點”時,由于每人都想知道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會磁石般地吸引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雖然要求較高,但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緊接著安排了一個帶有競賽性卻輕松愉快的“表演”,則緩和了緊張的氣氛。最后的“評選‘班之最’”,每一次宣讀“我們班最……的……同學”都會引起熱烈掌聲,從而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這樣的課堂結構,自始至終都讓學生們處于活躍的“動”中,效果自然顯著。

上一篇:中學生化學論文下一篇:醫學與化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