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育與人發展論文范文

2023-03-26

教育與人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人的全面發展既是現實條件下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未來共產主義的理想狀態。人的全面發展之哲學根基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傳統本體論哲學之超越,現實生產的人的實踐活動對抽象的人的活動的超越。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展開過程。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和完善的過程中,只有兼顧經濟的發展與人的發展,才能在現代化建設中培養出現代化的人,使人能夠逐漸擺脫對物的依賴,從而為人的自由個性額實現創造條件。

關鍵詞:人;全面發展;市場經濟;經濟建設
一、人的全面發展的哲學基礎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著自己全面的本質。在馬克思看來,人的全面發展,不是抽象意義上的全面發展,而是人的現實活動與能力的展開過程,是人在現實的生活條件下能力的最大限度的發揮。也就是說,我們應當將全面發展自己作為自己的職責、使命、任務。

人作為一種“有限的理性存在”,當人類從自然中脫穎而出之日起,人就作為一個以理性的身份來看待這個世界的自然存在物,人就自然地被迫陷入有限與無限、絕對與相對、理想與現實等的矛盾與沖突之中。早在巴門尼德的時代,哲學家們就面臨著統一的本質與多樣性的現象之間的矛盾。然而哲學家的任務不僅在于發現宇宙萬物之統一的根據,而且還要進一步說明統一根據與宇宙萬物之間的關系。因此,哲學家們就為本體論灌注了某種目的論的因素,這樣,本體論的基本結構最終以目的論顯現。但是顯然,這是一種具有濃厚的理想性色彩的本體論的目的論。而實際上,這種目的論的理想性色彩就恰恰體現了哲學乃至本體論所固有的理想性、超驗性特征??偠灾?,西方傳統哲學將理性思維視為人之為人的本質。自巴門尼德提出“能思維和能存在是同一的”開始,經柏拉圖之“理念世界”與“可見世界”的劃分來二重化世界,再經亞里士多德之范疇體系的確立,最后,黑格爾作為傳統哲學的集大成者,以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實現了思想與客觀性的和解,但卻因此吞沒了人的生命實存,從而沒有能夠回到人的真正的感性活動之中。

馬克思曾指出,對事物、現實、感性,不應僅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來理解,而應該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來理解,應該從主體方面來理解。也就是說,對于人的理解不應離開人的現實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而應該在人的現實生存處境下對人進行理解。而人的發展也須在人的現實的生產實踐下才能尋求到其合法性和根據?!皩嵺`是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實踐的主體是人,而人總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正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笨梢哉f,正是社會關系的牽扯使得人的實踐活動具備自身的規范性。而實踐活動又是個動變的過程,每一動變都在生成新的關系,正是這個動變的過程使得實踐活動具有無數的可能,因而其自身是個域性的拓展??梢缘贸?,馬克思主義對實踐的理解不僅具有本體論意義,它還有其方法論意義。世界觀就是人對世界的根本理解,人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形成對世界的理解的,所以可以說實踐是個世界觀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實踐的理解的本體論意義。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決定人以何種方式與世界進行交流,不同的實踐情境下,人以不同的方式與世界的交流就是實踐自身所具有的思維方法也即方法論意義。因而,實踐就是對人、對物、對世界理解的樞紐。而人與物、人與人、人與世界的自由而全面的實踐交往正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基礎。
二、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

在經濟學視野下,人力資本和物力資本的有效結合是研究市場經濟的重要途徑,所以,人在經濟學研究的過程中被視為生產要素和交易要素,市場的經濟運作的過程和結果的物質方面是經濟學的著眼點。而哲學則是從人的角度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加以審視。對于在哲學視野下的市場經濟,人的發展是一個根本的考量方面。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和運行結果必定要以人的發展為價值尺度和價值標志?!皞€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它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么樣生產一致。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币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來,對市場經濟的考察首先應該從人著眼來考察,因為人是物質經濟關系的承擔者。即及應從人的社會實踐方式來解釋和理解市場經濟之一般本質,也應該在市場經濟的運行中去揭示和理解人的實踐生存方式。

市場經濟的合理性既體現在它的運作過程中,也體現在它的運作結果之中。在市場經濟的運作過程中,人與物的關系、物與物的關系的構成和發展都要通過人來構成,這個過程是人的主體性不斷得以體現的過程。首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由——生產活動的自由。相較于自然經濟與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為人的自主性的發揮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人有意識地進行生產實踐,且每個人為自己的生產實踐的結果負責。還有,市場經濟為產品交換和生產的社會化創造了條件。也就是在產品交換和生產社會化的過程中,人的社會交往得以產生,人的社會屬性得以提高。在市場經濟的運作結果中,人的價值與力量的體現是通過勞動產品的交換得以實現的。在勞動產品交換的過程中,我的產品通過他人而被社會所承認和認可,人的價值在一定意義上就得以實現,人的力量在此意義上也就得以展開。

盡管市場經濟為人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但是這只是將人放置于經濟物質領域所展開的發展。人的平等、人的自由的實現也是在人作為“經濟人”的條件下得以實現的。因為市場經濟以利益的最大化實現為其最終目的。那么人就被放置于利益的天枰上進行考量。人的道德、人的情感、人的自尊等方面就變得微不足道了。但是人之為人不僅在于物質資料的滿足,還在于人能夠在物質資料滿足的基礎上進行精神上的生產。所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統一于人的生產實踐之中。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其本質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服從于社會主義國家的調控,使市場得以在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而生的。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主體地位的確立、主體性原則的實現、個人主體的生成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積極意義的體現。馬克思曾指出:“全面發展的個人——他們的社會關系作為他們自己的共同關系,也是服從于他們自己的共同控制的——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的產物。要使這種個性成為可能,能力的發展就要達到一定程度的全面性,這正是以建立在交換價值基礎上的生產力為前提的;這種生產才在產生出個人同自己和別人普遍異化的同時,也產生出個人關系和個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笨梢?,馬克思強調的是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生產發展的一致性。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為人的自主性的生產勞動創造了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的勞動過程的自主性。而人的解放與勞動的解放是相一致的。異化勞動實踐所產生出人的個性必定也是異化的。在異化勞動過程中,生產資料不屬于勞動者所有而屬于資本家,因而就造成了勞動者與資本家的對立;生產結果不屬于勞動者而屬于資本家就造成勞動者與自身生產成果的對立;人在勞動的過程中不是出于自由自愿的活動愿望而是被迫勞動就導致生產過程中的人與自身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制約著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只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才能為人成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人,而不是受制于資本壓迫的異化的人。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其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發展要素中,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要素的合力作用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素。因此,衡量社會的發展的尺度不應僅局限在經濟領域。當前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種種重大成就無不證實了我國堅實的經濟基礎。在經濟飛躍性發展的同時,人的發展卻沒有得以同步。人的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內涵,它不僅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基礎的全面發展,還有人的理性因素的發展,也有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發展等??梢哉f,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各種能力,包括感觀方面的能力、實踐能力、審美能力、藝術欣賞等能力的全面發展。全面發展的人必定是具有思想覺悟與高道德水平的人。人的全面發展必定包含著人的精神世界的發展,而人的精神世界發展之體現就在于人的思想覺悟與道德水平之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必須將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作為一個考量標準。道德自律是人將道德規范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從而形成的內在的約束。所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道德規范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在經濟交往的過程中,只有主體內在的行為準則才能使其在經濟交往的過程中不淪為單純追逐利益之“經濟人”、“物質人”、“利益人”,而能保有“人之為人”的超越性、理想性。

還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必須重視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只有在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才能為人的全面發展所必須的自由時間的產生提供余地。而唯有自由時間才能使人的藝術、科學等能力的發展得以可能。也就是說“群眾的剩余勞動不再是人類頭腦的一般能力發展的條件。于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便會崩潰,直接的物質生產過程本身也就擺脫了貧困和對立的形式。個性得到自由發展?!庇纱瞬拍苷嬲龑崿F人之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與社會制度具有不可割裂的關聯。適合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制度是人產生適合于人自身全面發展的保障。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言:“道德的基礎是倫理”。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人的本質就是一切社會關系的合理展開。因此社會制度的完善所促進的社會的完善就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形成了互動,人的一切物質生產活動的展開與社會關系的拓展都在社會發展進步之合力中得以體現。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首先包括的就是人的生理基礎的方面的滿足與優化、人的心理基礎的全面的發展與優化、人的社會基礎的全面發展與優化。在此基礎之上產生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基礎的高度提升與豐富。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人的生理基礎、心理基礎、社會基礎、精神境界、文化基礎的全面的發展與完善具有重大的哲學意義,這樣的哲學意義就在于它是人不斷突破自身的根據。人的實踐活動過程必定也是主體認識自身的有限性的過程,而這樣的認識也就使主體對全面性、完滿性的發展具有傾向性引導。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過程也就是人通過實踐活動不斷突破有限性、不全面性而趨向全面性發展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逄錦聚,陶得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教育與人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2、生存論視域中實踐活動的當代反思

3、學校公共生活的擴展與學生公民人格的形成:以公共理性與公民責任為中心

4、文學批評理論中的核心價值觀意涵

5、論企業決策的倫理評價

6、羞感:道德生成的情感機制

7、良知與責任:赫勒關于現代性問題的道德哲學探索

8、“學校文化的傳承與重構”筆談

9、阿奎那“全整人”觀念與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10、馬克思恩格斯哲學視域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11、人的城鎮化及實現路徑研究

12、論亞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

13、界限的消失:活在時代的夾縫里

14、生命論視野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解析

15、德育怎樣關涉人的幸福

16、從勞動功利主義走向勞動幸福

17、道德自我的本源價值確證

18、社會性與主體性的沖突與融合:行業高校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理論分析與實踐探索

19、西方古典人學的危機及其現狀

20、教育技術學的人性觀研究

21、生態問題的實質及其呈現探析

22、刑事和解的人本主義研究

23、《審美教育書簡》中的美學思想

24、人性與道德的倫理之思

25、論倫理學研究的基本性質

26、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六條)再議人的本質

27、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導向的人性塑造

28、從倫理學視野下看怎樣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

29、守住心靈與道德的貞操

30、信仰博弈與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的確立

31、從人的個體性視角看奧古斯丁與朱熹的心身學說

32、人的自由發展教育:幾個基本問題的審思

33、唯物主義利益觀發展的三座豐碑

34、父子倫理,還是夫婦倫理

35、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民主體性意蘊及路徑研究

36、論環境資源法中人的法律形塑

37、亞里士多德之靈魂與神的關系探析

38、毛澤東“人的改造與完善”思想對于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價值鏡鑒

39、追尋生死倫理的戰略智慧

4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倫理底蘊

41、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對人的主體性的解釋及當代意義

42、論人的存在與生活的統一性

43、蔡元培社會核心價值與主體責任觀述論

44、人文關懷的法律與法學話語

45、道德教育中的“信仰”問題

46、對“斯密問題”的重新解讀

47、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探析

48、1908年:中國20世紀文學理論格局的初步形成

49、《自然辯證法》的“人”:生態倫理學的人學本體論

教育與人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國課程政策研究的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孕育期、興起期和勃興期。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課程政策的內涵;二是課程政策的過程;三是課程政策的價值分析;四是課程政策的影響因素;五是課程政策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理論基礎比較薄弱、研究領域比較狹窄、研究方法不夠成熟。

[關鍵詞]課程政策 教育政策研究 課程政策研究

[作者簡介]楊道宇(1978- ),男,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學,講師,北京師范大學駐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社會學與課程政策。(遼寧 錦州 121000)

一、研究的歷程

課程政策是課程改革的關鍵,這是進行課程政策研究的根本原因。近年來的新課程改革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投資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課程政策對課程活動的重要性。因此,試圖認識課程政策就成了一種需要,這構成了進行課程政策研究的直接動力。國內的教育政策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從20世紀80年后期逐步發展起來,它孕育著課程政策研究的誕生。近幾十年來,課程理論與政策理論的迅速發展,為課程政策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論基礎??傊?,社會的需要、理論基礎的成熟和教育政策學的孕育刺激著課程政策研究領域的興起。

中國課程政策研究歷程的階段性特征雖不明顯,但卻依稀可見三個相對獨立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1950~1999年左右,可稱為課程政策研究的孕育期,其基本特征是課程政策研究完全蘊涵于教育政策研究之中,而教育政策研究則處于興起與初步發展階段。1950年劉冀農的《切實提高教育政策理論水平是建設新教育的基礎》是其開端。前期的代表作主要有:陳景磐的《太平天國教育政策初探》、瞿??摹督逃吲c教育科學》和王鐵的《中國教育方針的研究》等。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有:袁振國主編的《教育政策學》和孫綿濤主編的《教育政策學》等。這一時期教育政策研究雖然逐漸獨立成一門學科,但其成果卻相對較少。

第二階段是在1999~2006年左右,可稱為課程政策研究的興起階段,其基本特征是教育政策研究的勃興促發了課程政策研究的興起。在這一時期,教育政策研究的成果豐富、方法多樣、體系完善,代表作主要有:袁振國主編的《中國教育政策評論》系列和劉復興的專著《教育政策的價值分析》等。在這一時期,課程政策研究開始興起,但成果比較稀少,其中的代表作主要有:胡東芳的“課程共有論”研究系列、張家軍關于“課程政策的主體、決策、評價”的研究和石筠弢的《好的課程政策及其制定》等。

第三階段是2006年至今,可稱為課程政策研究的勃興期,其基本特征是成果迅速增多、質量較高、主題較為集中——集中于課程政策的過程研究。代表性的博士論文主要有屠莉婭的《課程改革政策過程:概念化、審議、實施與評價——國際經驗與本土案例》和趙寧寧的《尋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礎》等;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顧明遠、石中英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和呂立杰的《國家課程設計過程研究》等;代表性的期刊論文主要有林小英的《中國教育政策過程中的策略空間:一個對政策變遷的解釋框架》和趙寧寧的《教育政策與教育研究的關系究竟是什么——歐美教育政策與教育研究關系研究述評》等。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課程政策的內涵

學者對課程政策的定義,主要采用了“結構與行動”的兩個維度。

從結構維度看,課程政策主要包括三層含義:第一,課程政策是規范性規則。課程政策是學校應當教什么的正式的法律法規,是國家為實現課程宗旨而制定的行為準則。它規定了課程行動者在課程活動中“應該而且必須如何”:一方面課程政策是課程行動的藍圖或模板,是指向課程行動者的一串串期望,成為衡量一個課程行動好壞的價值標準;另一方面課程政策以課程權力為強制力,要求課程行為必須如此,否則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第二,課程政策是理解性規則:官方的課程知識。作為課程知識,它是課程行動者理解課程世界是什么和應該是什么的方式,也是課程行動者提出課程問題和解決課程問題的視域;作為官方文本,它把官方認可的課程理論變成一種意識形態,并在整個課程領域推廣。第三,課程政策是課程資源的權威分配。課程行動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取有價值的課程資源以維持和增進自己的課程利益。政府的職責就是對“課程資源應該如何分配”進行權威安排。課程政策就成了政府對課程資源進行權威分配的主要形式。

從行動的維度看,課程政策主要包括三層含義:第一,課程政策是一種規訓過程。作為行為規范,課程政策是一系列的規訓過程,其目的在于型塑課程行為“應該如何”。這一過程同時表現為課程行動者對課程政策的依從、認同和信奉的過程。第二,課程政策是一種協商過程。課程政策應當被視為在課程場域中不同的參與者,通過持續的相互協商而建構出來的東西。這種有組織的交互作用一方面提升了課程行動者的課程視界并增進了課程行動者的課程理解;另一方面也擴大了課程行動者之間的課程共識,進而為課程問題的解決提供認知基礎。第三,課程政策是一種權力過程。課程政策是和課程控制分不開的。這種控制表現為一種支配過程:課程政策制定階段的“做決策”與“不做決策”;課程政策執行階段的課程角色的塑造、課程資源的部署和課程監控;課程政策評估階段的獎懲。這種控制過程往往伴隨著國家的意識形態(政治理念)。所以,課程政策又被稱為“教育領域中課程知識選擇和管理的政治理念和具體措施”。①

(二)課程政策的過程

學者對課程政策過程的研究主題有:課程政策的制定、執行和評估。

課程政策的制定研究主要包括課程政策制定的程序、原則、模式和影響因素。第一,課程政策制定的程序,主要包括:課程政策問題的認定、課程政策議程的確立、課程政策的決定和課程政策的合法化。第二,課程政策制定的原則。課程政策制定的原則應該包括效益原則、統籌原則、彈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所要遵循的價值原則主要有:“合規律與合目的性的統一;社會選擇與個人選擇的統一;兼顧與急需的統一;擇優與代價的統一?!雹谝豁椇玫恼n程政策的基本特征是高績效性、科學性、合理性、民主性、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其制定必須確立適當的教育理念,使課程決策過程科學化、民主化和程序化,有效控制課程政策活動的不確定性,努力減少課程政策的代價。③第三,課程政策制定的模式。常見的決策模式主要有:理性決策模式、漸進模式、規范最佳模式、團體協調模式、精英模式、系統模式。我國當前課程政策的制定模式主要是精英模式:“在問題的認定上,精英價值取代了社會價值;在目標的確認上,形式上的公共利益取代了實質上的公共利益;在方案的選擇上,精英認知取代了社會期待;在權力運行上,以行政權力指導學術權力?!雹艿谒?,課程政策制定的影響因素。課程政策制定的影響因素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宏觀因素、中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因素主要有政治、經濟、教育環境、社會輿論和國際環境;中觀因素主要有決策組織管理、智囊團、決策組織內的人際關系和組織文化;微觀因素主要有政策制定者的認知、情感和能力等因素。

課程政策的執行研究主要包括課程政策執行的過程、模式、問題與策略。第一,課程政策執行的過程。課程政策執行的邏輯程序主要包括:組織學習與政策理解、調查實情與制訂執行計劃、組織落實、政策宣傳、具體實施、監督檢查與調節控制、總結經驗與鞏固提高。從社會互動理論角度看,課程政策執行過程經歷了敵對、沖突、適應和同化四個階段。⑤第二,課程政策執行的模式,其理論基礎是公共政策的執行模式:執行機關互動模式、博弈模式、組織模式、執行循環模式和環境影響模式(綜合模式)。我國當代課程政策執行模式(官僚組織模式)問題重重,參與式互動鏈模式可以作為替代方案。⑥第三,課程政策執行中的問題與策略。課程政策執行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政策的表面化、政策的擴大化、政策的缺損、政策被替換、政策的偏離、滯后性、無序化、趨同化等。其消解策略主要有:規范課程政策主體的行為,營造適宜的課程政策環境,配置必要的課程政策資源,走向相互調適的課程政策執行策略,加強課程政策執行的制度化建設等。⑦

課程政策的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評價的類型、程序、準則與標準。第一,課程政策評價的類型。課程政策評價的類型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劃分:從評價活動組織嚴格性來分,可分為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從評價主體在活動中所處的地位來看,可分為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從評價在活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來看,可分為預評價、執行評價和后評價。第二,課程政策評價的程序。課程政策的評價程序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籌劃階段、運作階段和反饋階段?;I劃包括確定評估項目、了解被評估政策的內容和背景、設計政策評估方案;運作包括評估信息的搜集與分析;反饋包括撰寫評估報告、反饋評估信息和總結評估工作。第三,課程政策評價的準則與標準。評價的準則可以依據評價類型來制定:“預評價的準則包括認定問題是否正確、政策目標是否恰當、政策方案是否可行性;執行評價的準則包括是否依照政策方案實施、政策執行資源是否充足、政策執行機構是否健全、宣傳與傳播對象是否適宜、是否因時、因事、因地制宜、是否具有監督機制;后果評價的準則包括政策效果是否明顯、政策效益是否最佳與政策效率是否最高、政策影響是否最好?!雹鄰恼n程政策的執行后果角度看,其評價標準可以分為四個維度:課程政策投入維度、課程政策效益維度、課程政策效率維度和課程政策回應維度。從價值基礎上看,“評估標準是對教育政策價值標準的反映。我國現階段教育政策評估的價值基礎是教育利益、教育公平和教育自主。教育政策評估標準要有利于教育政策增進教育利益、公平分配教育利益以及個體自主追求和實現教育利益?!雹?

總之,課程政策的過程研究主要集中于課程政策的制定研究和執行研究上,課程政策的評價研究和變遷研究則非常薄弱;課程政策的制定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定的程序和模式方面,“政策制定的影響因素”研究則明顯不足;課程政策的執行研究成了學者的重中之重;課程政策的評價研究是最為薄弱的一項,其大部分內容是評價理論的簡單挪用。

(三)課程政策的價值分析

課程政策的價值分析主要集中在課程政策的價值取向和效果兩方面,課程政策的價值取向可以分為兩個維度:實然和應然。第一,實然角度。在比較研究中,美國、英國、俄國、日本四國課程政策的價值取向得到了系統分析。以美國為例,其課程政策的價值取向主要有三:保守取向、自由取向和社會效率取向。當前的美國課程政策是這三種不同價值取向的“混血兒”。中國課程政策的價值觀研究表明: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在主導價值取向上一直存在著對社會工具價值的偏執,并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自新中國成立至文革結束,這種偏執主要表現為政治價值對課程政策的絕對主導,自改革開放至今,則主要表現為經濟價值的無比優越性”⑩。第二,應然角度。課程政策價值分析的邏輯起點應該是利益。課程政策的應然價值標準包括:以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為價值取向、體現教育公平理念、合理協調各利益主體的利益需求、高績效性。 課程政策的理想價值取向應該是人民利益最大化,應該是以課程平衡為核心的生態主義。課程政策的理想類型應該是課程共有。

課程政策是推動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所有影響課程與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因素中,課程與教學政策處于核心地位,它是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直接指南、動力和保障,它直接影響著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方向、階段、速度和效率?!闭n程政策的效果有多種:“從政策制定者的角度來看,有預期效果和實際效果之分;從政策執行者的角度來看,有近期效果和遠期效果之分;從政策受眾者的角度來看,有顯性效果和隱性效果之分;從政策評價者的角度來看,有真效果和偽效果之分?!蔽覀儾粦獌H僅看到課程政策的正面效應,還應看到它的負面效果:中國新課程改革中“形式主義的實施模式”造成新課程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中國課程政策的道德缺失擴大了中國義務教育的城鄉差距。美國的課程政策在20世紀80年代付出的代價主要有課程價值觀的混亂,課程共有難以達成,弱勢群體課程權力的虛無;在90年代以后付出的代價主要有聯邦政府課程政策的弱化,課程權力分配矛盾重重。

總之,課程政策的價值取向研究相對較為成熟,成果較為豐富;而課程政策的效果研究則相對薄弱,并且研究較為單一:多集中于課程政策負面效果的考察。

(四)課程政策的影響因素

課程政策的影響因素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社會因素、課程系統因素和課程政策的自身因素。

課程政策的社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人口因素。第一,政治因素。從理論上講,課程政策本質上是課程權力的分配問題,是課程資源爭奪中的利益關系。各種利益群體根據自己的利益偏好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影響課程政策以維持和促進自己的利益。從實踐角度看,課程政策的制定與變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課程權力與利益互動的結果。第二,經濟因素。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和科技的發展水平往往決定著其各項政策的基本框架、規模、程度和方向,決定著某種政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時效性。生產力對課程政策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人才的培養規格最終是由生產力發展導致的人才需求所決定;科學技術制約著學校知識的選擇和組織;生產力所能夠提供的課程資源,尤其是財政資源成了課程實施的主要決定因素;科學技術為課程評價提供的手段因素成了課程評價設想能否變成現實的瓶頸;科學技術為課程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第三,文化因素。作為價值取向和認知方式,文化對課程的價值取向、內容選擇、實施過程和評價活動產生了實質性影響。政治上的意識形態通過對課程政策文本的影響滲透,“把主流意識形態認可的知識納入課程范疇,以法定知識的形式在全社會范圍內推廣?!?課程政策中的文化抵制現象則從反面角度表明了文化對課程政策的重要性。第四,人口因素。人口的數量、質量、人口分布狀態以及增長率影響著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和戰略重點的選擇,制約著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當今中國的學校布局調整政策主要基于人口因素的考慮。

影響課程政策的課程系統因素,主要包括課程結構因素和課程行動因素。第一,結構因素:生源結構、課程資源和課程理論。人口因素對課程政策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轉化為生源結構而實現的。課程資源是指在課程活動中課程行動者所擁有的能夠用來促成他們實現自己目的的任何事物。在課程政策活動中,課程資源轉化為實現各種目的的手段,進而對課程政策的過程和結果產生影響。課程理論則為課程政策提供專業支持,為處理課程問題提供了一種理論工具。競爭性課程理論一旦進入就可能改變課程理論狀態的權力分布進而引起課程變革。第二,行動因素。課程政策過程就是課程行動者的行動選擇過程,課程政策是課程行動的結果。在我國,與課程政策相關的利益集團與個人主要有:政治家與教育行政部門、專家團體、教師、學生與家長。這些利益團體之間的各種權力與利益之爭便是課程政策的本質所在。此外,課程政策的不同詮釋是課程政策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課程行動者的課程視界不同,同一項課程政策在不同的課程行動者眼里具有不同的意義,這就意味著不同的課程行動者執行的是不同的課程政策。

課程政策的自身因素是課程政策變革的一個決定性因素。課程政策的自身因素是課程政策發展變化的內因,而社會系統因素和課程系統因素只是課程政策發展變化的外因。所以,課程政策自身的因素成了課程政策發展變化的關鍵。課程政策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課程政策的合法性,它既是指課程政策在事實上被課程利益相關者所認可,又是指課程政策本身具有一些值得認可的價值;二是課程政策的傳統,課程政策的傳統會形成一種路徑依賴,進而對課程政策的發展變化產生影響。

總之,課程政策的影響因素研究整體較少,且主要集中于社會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研究課程系統因素,對課程政策自身因素的研究則是罕見。

(五)課程政策的研究方法

課程政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研究的類型和研究的策略。課程政策研究的類型主要有兩種:“政策的研究”和“為政策的研究”。第一,課程政策的研究,其主要任務就是以課程政策及其過程本身作為理解和分析的對象,旨在增進人們對課程政策的理解。這類研究又被稱為課程政策的理解研究,主要是對內容、過程、產出、環境、價值、方法的研究。第二,為課程政策的研究,旨在開發出一套普適性程序以便有效地分析課程政策方案和提出課程政策建議。這類研究又被稱為課程政策的技術研究,研究內容主要是政策備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致力于提出政策備擇方案的研究。值得注意是:學者們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另外一種研究取向——課程政策的批判研究。這種取向旨在通過對業已形成的或行將形成的政策方案進行批判,以便把人們從“扭曲的課程政策”中解放出來。

在課程政策研究的策略中,數量最多的是文獻研究,其次是規范研究,再次是思辨研究,經驗和實證研究最少。 這里,需要提及下面幾個策略:第一,利益層面。應采取面向政策利益相關者的第三立場,以批判兩種文化說(研究者文化與決策者文化)?!傲餍杏诮逃哐芯恐械摹畠煞N文化’說雖有助于協調決策者與研究者的立場,卻也忽略了教育政策利益相關者參與政策問題的合法性與可能性……教育政策研究需要面向政策利益相關者,確立第三種立場?!钡诙?,研究旨趣層面。應采取“議論—批判”視域以超越“經驗—技術”視域的局限?!白h論—批判”視域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政策文本的詮釋法和政策議論的分析法。政策文本的詮釋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文本的質感(the texture of texts)分析和文本的互聯性(intertextuality)分析。政策議論的分析法則主要包括考古學方法和系譜學方法。 第三,理論與經驗的關系層面:應提倡理論導向的經驗研究,以超越“純經驗研究”的局限性。理論導向的經驗研究是“基于對實然的教育政策現象的經驗認知,運用相關理論或提煉本土概念和分析框架對現象加以解析,從而在發展政策理論的過程中揭示教育政策現象的真相、性質和規律” 。第四,政策與研究的關系層面:應當深挖“利用”的含義,以改善課程政策與課程研究的關系。第五,制度分析與價值分析的關系層面:應當采取倫理取向的制度分析,以超越弱批判性的價值分析與具有功能主義傾向的制度分析。

總之,在研究的類型方面,已有的課程政策研究傾向于“政策的研究”和“為政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政策的批判研究”;在研究的策略方面存在著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相脫節的現象,存在著歷史視野的缺失現象。

三、存在的問題

反觀課程政策研究,問題依舊是“課程政策研究是一個亟待關注的領域”,課程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和課程政策研究的“門前冷落”很不協調。在已有的研究中,一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這些問題可以分為兩大方面:

從研究內容的角度看,存在的問題如下:第一,整體來說,已有的課程政策研究傾向于“政策的研究”和“為政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政策的批判研究”。作為三大研究旨趣之一,“政策的批判研究”是“政策的研究”和“為政策的研究”所不可替代的:“政策的批判研究”旨在通過對課程政策的批判而把人們從“扭曲的課程政策”中解放出來,其他兩種研究則沒有這種功效。第二,對于課程政策的過程研究不夠全面:過多地集中在課程政策的制定研究和執行研究上,課程政策的評價研究和變遷研究則顯得異常薄弱:課程政策的評價研究是最為薄弱的一項,其大部分內容是評價理論的簡單挪用;課程政策的變遷研究則沒被有意識地列入課程政策研究之中去。第三,對課程政策的價值分析不夠全面:僅局限于課程政策的價值取向研究,課程政策的效果研究則相對薄弱而單一。第四,對課程政策影響因素的研究非常薄弱:成果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過多地集中在政治、經濟與文化因素對課程政策的影響,忽視了人口因素對課程政策的影響,較少研究課程系統因素和課程政策的自身因素對課程政策的影響。

從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存在的問題如下:第一,理論思辨研究較多,經驗研究不足,二者相結合的融合研究更是稀少。第二,“理論基礎比較薄弱,跨學科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相對國外的教育政策研究,國內對相關學科領域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借鑒較為欠缺,對所借鑒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在跨學科運用中顯得比較生硬,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能力亟待提升?!?第三,課程政策的歷史研究甚為缺乏。已有的幾項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對歷史“事實碎片”的描述上,缺乏把“事實碎片”聯系起來的“歷史學的想象力”。

[注釋]

①蔣建華.走向政策范式的課程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1):92.

②胡東芳.論課程政策制定的價值原則與價值取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8):28.

③石筠.好的課程政策及其指定[J].課程·教材·教法,2003(1):16.

④石火學.教育政策制定之精英模式的倫理缺失與重建[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601.

⑤白雪松.課程政策執行的社會學分析[J].科教文匯,2008(8):65.

⑥畢正宇.教育政策執行模式研究[D/OL].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FD,2010-10-03.

⑦廖輝.課程政策執行過程中的障礙性因素分析與消解[J].課程·教材·教法,2010(1):14.

⑧袁振國.教育政策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354.

⑨高慶蓮.教育政策評估研究[D/OL].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FD,2010-10-03.

⑩張紅. 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價值觀研究[D/OL].http://acad.cnki.net/

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FD,2010-10-03.

王玲.博弈視野下的課程政策研究[D/OL].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FD,2010-10-03.

鐘啟泉,汪霞,王文靜.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7.

李樹峰.宏觀教育政策決策研究 [D/OL].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FD,2010-10-03.

婁立志,孫亞軍.當代美國課程政策的代價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2):28-29.

王玲.課程政策的意識形態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3):127.

涂端午,陳學飛.我國教育政策研究現狀分析[J].教育科學,2007(1):21.

陳學軍.教育政策研究的第三立場:面向政策利益相關者[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7(3):54.

曾榮光.教育政策研究:議論批判的視域[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4):7.

陳學飛,茶世俊.理論導向的教育政策經驗研究探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4):31.

張燁.試論我國教育政策分析的可能范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2):103.

涂端午,陳學飛.我國教育政策研究現狀分析[J].教育科學,2007(1):22.

教育與人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廣力度不斷加強,我國小學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全面的態勢得到了改良,然而鄉村教育中的小學數學教學開展依然有著需要克服的難關。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基礎學科,也是小學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更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發展至關重要的實用工具。在鄉村教育中,小學數學由于教學資源不足、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等各種問題并不能得到有效開展,造成鄉村教育中出現很多學困生。所以對于在搞鄉村教育的一線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必須從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入手,以學生基本文化素質和理解能力作為教學依據,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從游戲趣味教學、多媒體互聯網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方面開拓鄉村小學數學教育戰略新發展,落實數學教育新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鄉村教育;學困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當今信息技術快速成熟,“互聯網”全面同步的特點,使得鄉村教育終于有了能夠與國家平均教育水平接軌的機會。社會對基礎數學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是建造學生大腦數學系統的開端,也是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形成的基礎。在鄉村教育中,淺顯的表層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偏離了我們素質教育的實際目標,一線的數學教師需針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和智力發育成熟程度,設計符合實際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作出恰當的教學引導,推動小學數學在鄉村教育中的進一步開展。

小學數學鄉村教育的核心思想,要放在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思維上。作為身處一線的鄉村數學教師,應該以緊住當地兒童思想為核心,以數學教學質量落實為出發點,減少甚至消除鄉村教育小學數學學困生數量,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建立活躍高效的鄉村數學課堂,接納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反映,促進適配教學的改革,謀求教育質量平均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一、科技引領,寓教于樂

在鄉村教育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研究的推進中,運用有效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術能夠幫助教師吸引學生目光,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相比于城鎮小學來講,鄉村小學更易產生數學學困生,其中有些學生因為基礎薄弱,對逐漸深入的數學教學有著畏難情緒,經常因為不理解某些重點數學知識而對整個學科產生排斥感。而開展多媒體趣味性教學活動,能通過新穎有趣的電影動畫、視頻音頻等多樣化表現形式,將數學的形象建立起來。順應兒童心理發展過程進行鄉村小學數學課程的設計實施,從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入手,因材施教,寓教于樂,使得學生能從興趣出發,深入數學學習,讓數學在鄉村課堂上變得立體鮮活起來,保證學生在上課時能夠提高注意力,開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是學生吸納知識的基本。

舉例:

1、提出一個關于數學乘除法的問題,讓學生使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舉例說明;

2、播放數字或者實物經過乘除法演變出結果的動畫;

3、最終讓學生明確知道乘除法的定義,給予發言同學獎勵。

二、核心引領,情景再現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教育小學學困生問題,就要從兒童心理出發,利用情境再現的形式,教師和學生扮演角色互換,實現核心教育,和學生之間進行心靈的溝通,讓學生從心底提升自己的數學認同感。在課堂上,老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研究出最合理、適合當地教育的創新教學模式,將自己的教學引導作為輔助手段,精簡理論知識,實現學生教師雙方共同合作的雙線教育進程。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后,要在發言、討論、動手操作中接受全班同學的檢閱,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教師還可以著重鼓勵數學學困生,使得他們在發言、操作中轉變自己對數學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得到獲取知識的滿足感,因為樂于學而培養出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開始提高自身獨立數學思維能力和高效獲取知識的能力。

舉例:

1、讓學生認識時、分、秒;

2、讓學生自己在黑板上畫出表盤,向大家介紹;

3、啟發學生生活中會用到時、分、秒的實際情況,比如小明走路多少分鐘到達學校,小華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才能精神百倍?

4、學生們互相回答對方的問題,并進行正誤判斷。

三、小組合作,因地制宜

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念,我們更應該明白,在打造小學數學鄉村教育課堂上,必須因地制宜地抽取現有條件,把實際情況作為發力點,和學生一起創造出學生需要的優質課堂環境。這不僅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更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實踐活動,讓鄉村教育的小學數學課堂生動有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普及數學中的分類思想,讓小學生思考如何將所有問題分門別類各司其職地完成,讓學生聯系實際,分工解決問題,在生活中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這樣數學優秀的同學便可以幫助數學學困生,大家能夠更加適應集體生活,團結友愛,不僅提高了小學數學鄉村教育的教學效果,還進一步落實深化了我國的素質教育。

舉例:

1、將學生按照男女比例進行分組,設立組長;

2、組內學習、生活、勞動、清潔等集體活動都進行互相幫助;

3、老師引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數學實踐探究。

綜上所述,鄉村小學數學教育受限于教學條件簡陋、地理位置偏遠,有著教學資源不足、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等問題,當地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距離全國數學基礎教育的教學效果差距甚大,而如今的互聯網發展將為鄉村教育提供一個新的極具活力的平臺。老師應該積極把握此次機會,積極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向完全消除數學學困生數量而努力。小學數學的鄉村教育必須結合當地教育實際與該學習區域學生特點,加強數學知識生活化,推行深層次的以實際應用為主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毛瑤.讓教育信息技術走進鄉村小學數學課堂[J].中外交流,2019,26(24):363.

[2]李正榮,鄧晶.促進鄉村小學數學教育方法略談[J].教師,2017,(29):30.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7.29.020.

教育與人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新時代對基礎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

我們正處于科技飛躍發展的時代,孩子們生長的社會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具有挑戰性,同時也對每個人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科技創新、信息爆炸的未來,未來人才必須具備信息素養、科技素養、數據素養等;面對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未來,未來人才必須具備高階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面對人類成為命運共同體的未來,未來人才必須具備核心價值觀、社會責任、全球意識等;面對知識快速增長的未來,未來人才必須學會學習、堅持終身學習、形成成長性的思維方式等。未來人才素養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無論對國家、民族,還是家庭、自身都是極其重要的。其中,基礎教育在未來人才素養培養上具有奠基性作用。

在當前的教育條件下,我國中小學生發展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創新能力不足、實踐動手能力較弱、解決問題能力較弱、心理健康狀況堪憂、社會責任有待加強等。這些問題的出現,與目前教育實踐的現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重分數輕能力、重智育輕德育、重學習輕健康、重知識輕素養、重共性輕個性、重結果輕過程等,這些現狀的改變迫切地需要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當前教育評價的不足正極大地影響著我們教育的健康發展、教育質量的提升、未來國民素質的培養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因此,只有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才能使這一教育變革的指揮棒導向孩子的健康發展,導向教育生態的健康發展、健康重塑,使孩子具備應對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綜合素質,以達到教育強國的目的。

技術為教育評價改革提供新機遇

一、技術發展為教育評價帶來新功能

首先,5G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為采集多維過程和環境數據提供了可能,為實際教學中智能、智慧性環境的創設提供了幫助。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智能感知技術,可以智能識別孩子的動作行為、表情等信息,為教育評價提供客觀的過程性信息,使我們對環境的感知和對環境的精準把握成為可能。大數據與學習分析技術可實現對孩子個體知識掌握情況的分析,并提供反饋,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特點,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其次,腦電技術、腦成像技術的發展,可以實現對孩子注意力、記憶、情感等機制的分析,深度揭示學習過程,為評估認知提供了理論依據,進而可以更好地描述孩子的知識圖譜、能力圖譜。

此外,VR、AR、MR等仿真技術可以創設類似真實問題解決的環境,開展模擬真實問題解決的高級能力評估,為教育評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和方法。

二、智能技術賦能未來教育評價新趨勢

從評價的目標看,我們從過去更加注重知識和基本能力評價,轉變為更加關注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評價,更加關注高階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孩子的態度、情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更客觀、更精準的描述。從評價對象看,我們從過去只針對少部分學生進行評價,轉變為更多地針對每一個孩子、針對所有群體進行評價,使教育能夠向著更加公平、更加滿足個性化需要的方向發展。從評價信息源看,我們從過去較單一模態的信息形式,轉變為多元化、豐富化、多模態化的信息形式,使我們能夠多元化地獲得多方面信息,并進行綜合分析。從評價任務看,我們從過去非真實的典型場所,轉變為真實化、生活化、趣味化的場所,使信息的獲取能夠追蹤孩子的成長過程,能夠結合孩子真實的生活獲取其真實的心理行為表現。從評價方式看,我們從過去顯性化、總結性的評價方式,轉變為嵌入式、過程性的評價方式,使評價的過程更加符合孩子的學習實際,伴隨學習的過程。從評價結果應用看,我們從過去滯后性、群體性的評價反饋,轉變為即時性、群體和個體融合的評價反饋,使個性化的學習指導成為可能。從評價功能的變化看,我們從過去僅僅以甄別、選拔為主的評價,轉變為在更精準的評價、甄別、選擇的基礎上,能夠更精準地促進個體的改進。

三、智能化教育評價新探索

如何用新技術支持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的情景化測評?孩子在未來社會將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情景、更多的信息不完整性,他們需要更多的創造力、探索力去解決問題,新技術可以真實地記錄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探索數據、創新數據,從而了解不同孩子的能力表現。

如何用新技術支持社會技能交互式測評?孩子未來將生活在一個更加互聯的社會,社會技能就顯得更加重要。目前一些軟件已經可以實現實時記錄多個孩子合作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對話與關鍵行為,形成過程流數據,從數據中心抽取證據,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孩子的特征,評價學生的社會技能水平。

如何用新技術支持情緒情感客觀評價?人的情感既有外在的表現,也有內在的神經基礎,現在腦科學的技術以及行為分析技術,使得我們能夠從大腦的內在活動機制和外在行為表現相結合的角度,了解孩子的一些情緒情感特點,把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情緒情感特點和學習效果,包括知識獲得、能力發展,以及孩子的價值觀、態度等,更好地結合起來。

除此之外,如何用新技術支持信息素養評價,如何用新技術支持科學素養測評,如何用新技術支持體質健康實時測評,如何用新技術支持藝術素養表現式測評等方面,教育評價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

發展智能化教育評價面臨的挑戰與建議

一、發展智能化教育評價面臨的挑戰

要實現智能化的教育評價需要很多綜合性的條件。首先,我們對人腦認知、學習能力的認識還很有限。我們要真正做到智能化的教育評價,僅僅有技術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了解人的能力構成、腦神經網絡的特點、學生學習能力的特點等。其次,我們需要構建數據收集與應用中的倫理。我們有了數據后,必須研究數據如何更好地合理應用,以達到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目的,這就遇到了技術如何向上的倫理問題。再次,我們需要建立海量、多角度數據的融合算法。數據不等于智能,而是需要將海量、多角度的數據進行融合、建模,從而科學地分析出孩子真實的認知心理學習狀態。最后,我們應從局部輔助向全局重塑的方向發展。人工智能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政學研產全鏈條聚合,沒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包括教育的公共政策環境、投資環境等,未來的發展仍會遇到大量的困難。

二、發展智能化教育評價的幾點建議

第一,在國家層面,要把智能化評價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作為國家推動教育現代化,提高國家教育治理能力的一個有機部分,作為國家構建現代管理體系的一個核心部分。

第二,要深入探索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腦認知規律,賦能智能化教育評價。以基礎教育為例,我們需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感、心理行為、心理健康的研究,使技術的應用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的,促進教育公平。

第三,要加強高校間、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智能化教育評價方法創新。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結合是一個高度跨學科的合作,各個學校有自己的學科優勢,不僅需要同一個學校學科間的合作,更需要學校之間發揮各自的優勢,深度合作。

第四,要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推動研究成果在教育領域中的及時應用。企業是“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的生力軍、主力軍。高校和企業深度合作,有助于推動高校的研究成果,企業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更及時地運用于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態,來促進高??蒲?,促進企業的研發,促進高校和企業一起服務于我們國家。

第五,要在國家層面建立智能化教育評價平臺,促進開放共享。這一平臺的建立,技術難度大、領域跨度廣、資金消耗巨大,而且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迭代,提升質量,因此需要政府支持、校企合作,方便各級行政部門、學校和相關機構介入,將實踐與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第六,要切實重視倫理問題,加強隱私保護。在人工智能即將到來的社會,要高度重視倫理問題,重視對兒童青少年、學校、教師權益的尊重,以推動“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健康發展。若不加以重視,這方面的輻射將極大地阻礙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合作,阻礙教育和科技的雙向賦能。

現如今,人類已經進入到一個復雜的創新領域。曾經我們在教育變革中更多地關注教與學方法的變革,而教育評價作為教育變革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能會成為撬動教育變革的指揮棒。同時,用新的技術推動教育評價改革不只是技術的問題,還有科學、腦、倫理、政策的合力。只有系統中各個力量的共同協同,才能保證我們巨大的人、財和物的投入能夠達到實際的效果。

上一篇:初中教育管理論文下一篇:科技創新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