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審計案例教學范文

2023-09-14

審計案例教學范文第1篇

一、審計案例在審計案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審計案例是指對來源于審計實踐的第一手資料, 通過案例選編人員根據案情及教學方面的需要, 對其進行篩選、改編和包裝, 使之典型化, 并能體現出審計理論與審計方法等的具體審計實例。審計案例是聯系審計理論和審計實踐的橋梁。恰當的審計案例, 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而且有助于學生在閱讀、分析、討論、解讀案例過程中發現審計實踐中存在的或者容易產生的問題。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 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問題, 提高學生對審計實踐工作的認識以及對審計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二、在教學中審計案例的難點

1. 難以找到滿足教學具體要求的案例。

審計案例是聯系審計理論和審計實踐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教學中運用的案例應和教學的理論知識密切相關。但是由于我國的審計案例還處于初始階段, 已出版的審計案例書籍中所選用的審計案例大多來自于國外的審計案例, 和我國的教學內容很難緊密相關, 所以即使選擇這些案例, 也很難把審計案例反映的審計實務和我國相應的審計理論聯系起來, 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 難以找到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案例。

我們案例教學的對象, 都是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 他們在接觸審計課程之前, 可以說對審計的理論和內容一無所知。針對這種情況, 我們應該選擇由易到難, 讓學生對審計的理論和實務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認識的過程。

3. 審計案例缺乏系統性、引導性。

審計案例應以審計實踐為基礎, 但應更典型, 更生動靈活, 并且所選取的審計案例能體現內在的關聯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審計理論和審計實務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在教學中關于審計案例選擇的思考

針對上述在審計案例教學中選擇審計案例面臨的困難, 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認為, 在審計案例教學中, 選編審計案例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 案例的選擇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在教學中, 因為教學對象是沒有從業經驗的學生, 所以案例的選擇應由淺入深, 循序漸進, 由簡單到復雜, 然后到綜合案例。給學生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使學生通過審計案例模擬審計實踐, 逐步掌握審計理論知識和審計執業技能, 提高其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2. 注重案例的系統性和適用性。

在選擇案例的過程中, 應注重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選擇不同類型的案例, 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作用, 同時應盡量做到案例的系統性。

(1) 課前, 短小、趣味性強的案例。在講授審計理論之前, 先舉幾個短小、趣味性強、有代表性的案例, 起到啟發學生思考, 引起學生興趣的案例。這時案例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所以案例可以不是特別有名或特別典型, 但要能和將要講解的緊密結合, 并且能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2) 課中, 實用性強的案例, 并且要突出與已經講授的理論知識的結合。這部分案例的選取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這時運用的案例并不要求是綜合性的, 但應注重知識的運用, 注重某一些具體問題, 注重案例與所學理論的相關性。這時運用的案例要能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 并且能引發他們的思考, 真正起到使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 能夠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 融會貫通, 熟練運用。

(3) 課后, 大型的、典型的案例, 作為學生閱讀的詳細資料。這就應該選擇詳細的案例, 不但要交代清楚案例的來龍去脈, 案情進展, 存在的問題, 還應該給出最后的解決方法。這種案例要求影響越大越好, 越詳細越好。教師也可以將課前、課中所運用到的具體案例編寫成一個綜合案例, 交代清楚所運用案例的來龍去脈, 使學生對在每一章所討論的案例最后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增強了所學知識的系統性。

審計案例是否真實、實用、合理是審計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當然, 教師除了積極地搜集、整理、選取恰當的案例外, 還應積極引導, 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審計案例教學實踐中去, 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審計案例教學的預期目的。

審計案例教學范文第2篇

審計學是一門具有很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課程, 傳統審計教學模式以應試教育為主導, 特點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 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 教師依據教材傳授知識, 課堂教學枯燥乏味, 形成比較機械、呆板、封閉的審計教學模式, 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 無法滿足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 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 必須建立和嘗試審計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這種情況下, 審計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勢在必行。

一、審計案例教學法與傳統審計教學法的不同點

(一) 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

在審計課程的傳統教學中, 通過提問、練習等常規方式增強學生對審計知識的理解和學習。而審計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 有案情、有場景, 學生身臨其境, 認真研究案例, 歸納自己的觀點, 參與辯論, 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分析, 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審計理論的理解, 使學生進一步弄清審計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提高學生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二) 變單向信息傳遞為多向交流

案例法教學要求學生在接到案例后, 先要進行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思考, 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分析過程中, 同時要求教師隨時給以引導, 這也促使教師必須深入思考, 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并且教師可以從學生那里了解到新穎的觀點和解決方式。這種師生、生生之間多向交流的教學形式, 能夠開闊思路、集思廣益, 利于教與學雙方各自知識水平的提高。

(三) 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案例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有情境的思維空間, 面對案例, 學生自己進行思考, 這樣學生就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為主動的探求者, 成為了學習主體。把學習的內容從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 而且通過案例教學的后期個人發言和小組發言, 還可取長補短, 相互得到激勵和提高。

二、審計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一) 認真選擇適當的案例

高質量的審計案例對保證案例教學良好的效果至關重要。高質量的審計案例應當具備以下特征:

1.具有實踐性。

即審計案例最好來自于審計實踐, 由授課教師根據來源于審計實踐的第一手資料精心提煉和整理而成, 做到每個案例既來源于實踐, 又高于實踐;既通俗易懂, 又生動形象。

2.具有典型性。

在案例選擇中, 分門別類地選擇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實例, 構成案例的內容, 從而讓學生由初步認識典型案例, 擴展到分析和評價一般的案例, 以提高執行審計業務的能力。

3.具有針對性。

即好的審計案例還必須是圍繞教學目標設計的, 通過案例教學所揭示的某個知識點或原理, 應當與教師所講授的某個原理或知識點相呼應, 使學生所掌握的審計理論知識通過案例教學得到升華。

(二) 組織實施審計案例教學

1.準備階段。

在進行案例分析前, 教師要講授與案例有關的理論知識, 并且要求學生對相關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做到有的放矢。案例資料應在上課前印發給學生, 以便讓學生熟悉案例, 讓其在課前做好案例分析準備, 必要時, 可以讓學生查閱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 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參與, 形成課堂互動。

2.分析討論階段。

課堂案例討論是審計學案例教學的中心環節。在此階段, 學生應是分析討論的主體, 教師要做好引領工作, 既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討論, 發表自己的觀點, 又要控制好案例討論的方向和進程, 以便使學生緊緊圍繞案例的主題。在討論過程中, 可以采用三種模式:一是個人模式, 即每個學生單獨就案例進行分析和發表見解;二是小組討論, 由3~5個成員組成一個小組進行討論, 相互之間可以溝通合作;三是大組討論, 由5個以上成員, 甚至一個班組成一個大組, 對案例進行討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 引導學生獨立的分析和判斷, 以啟發其思維。

3.總結階段。

在引導學生完成案例分析后, 要形成案例分析結果總結。案例分析結果總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個人或小組的案例分析總結, 主要反映學生個人或小組對案例分析的結果;二是教師案例分析結果, 教師要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判, 闡明案例分析和評價的重點、難點, 指出學生分析評價中的優缺點, 還可以提出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的問題。

三、優化審計案例教學法的幾點設想

(一) 教師的培訓

由于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師資隊伍缺乏實踐經驗, 從而嚴重制約了審計案例教學的開展。但可以采取其他途徑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如可以在審計業務的淡季, 請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注冊會計師等從業人員對審計教師有償集中培訓、或者采用講座、單位協作等形式。

(二) 建立教學案例庫

實施案例分析教學要運用大量教學案例, 教師要十分重視收集和整理教學案例, 按課程建立內容豐富的教學案例庫。 (1) 教師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深入企業收集實際工作中的案例, 也可動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收集教學案例。 (2) 教師依據教學內容, 參考有關資料, 結合社會經濟的實際狀況, 設計教學案例。 (3) 從有關資料中收集教學案例。 (4) 建立校際之間的合作, 互相交流教學案例。 (5) 學校與企業合作, 由企業提供教學案例。

(三)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由于大量案例的引入, 勢必需要占用較多的課堂時間,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 有必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年輕的學生對此更是倍加青睞和敏感。采用電子化教學手段, 一是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增加, 教學效率大大提高;二是學生不易疲勞, 以新穎的視覺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 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三是教學中利用板書的時間, 通過電子文檔和互聯網補充大量的知識和信息, 提高學生興趣, 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 開展審計模擬實驗與實踐, 強化審計案例教學效果

單純的審計案例教學雖然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 但仍然沒能使學生親身真實審計工作過程與環境中。建議學校創造條件積極籌建校內審計模擬實驗場所, 努力爭取與會計師事務所及大中型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在校外建立審計實習基地, 培養鍛煉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

(五) 改變考核方式, 獲得學生認同

筆者建議改變傳統的審計考核形式, 在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案例研討、審計實驗等之間建立一個合適的比例。相信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會導致學生對能力的重視, 最終引起他們對審計案例教學模式的傾心認同。

四、結語

審計案例教學法可以說是對傳統審計教學的一次革命。無論是對教師, 還是對學生, 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實施的具體辦法和措施還有待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蔡才德.論審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J].開放教育研究, 2005 (1)

[2]鄒照菊.關于審計案例教學的若干思考.會計之友2008 (9)

[3]李秀珠.關于案例教學法與高校審計教學的若干思考[J].經濟師, 2004 (4)

審計案例教學范文第3篇

一、在審計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 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傳統的審計課堂教學基本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 重理論、輕實踐, 費時費力, 課堂輸出信息量少。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 學生安靜地坐在教室, 教師依照教材傳授知識, 學生拿著密密麻麻的筆記應付考試。課堂教學枯燥、乏味, 學生不愿聽, 課堂氣氛沉悶。教師代替學生思維, 嚴重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培養學生創造才能和開拓精神, 導致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束手無策, 許多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不能很快適應審計環境及審計業務需要??梢? 改革傳統審計課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二) 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其他相關專業知識的理解。

審計學是一門集會計、財務管理、稅法、經濟法、證券、金融等專業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實用型課程。學生學這些專業知識時, 還只停留在書本上, 是零散的、抽象的。而通過案例教學, 將相關知識與審計學專門的理論和技術融為一體, 使平面化的知識突現出來, 使經濟業務活動與所學理論結合起來, 從而起到加深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理解的目的。

(三)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教學研究及實踐成果表明, 扎實的理論加上實踐及研究的訓練等于創造。案例教學對于學生掌握學科理論, 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 提高教學信息質量,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作用大, 效果好。因此, 案例教學模式已在國內外被廣為推崇。

審計案例教學可以向學生提供其在學校不可能接觸的實際問題, 使之了解各類審計案件及審計技巧, 提高認知及感悟水平;審計案例教學可以體現審計教學宗旨, 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審計理論的理解, 使學生進一步弄清審計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提高學生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審計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 有案情、有場景, 學生身臨其境認真研究案例, 歸納自己的觀點, 參與辯論, 提高學生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

采用審計案例教學法, 能促使教師深入到會計、審計實際工作中, 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 對搜集的會計、審計實務資料科學合理地加工和整理, 選編出適用于教學需要的不同審計案例, 并依據會計、稅法、經濟法、審計等實際活動的發展和變化, 及時進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 從而使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而教師指導學生剖析審計案例, 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 也會使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為滿足審計學教學對案例的需要, 教師要深入審計實踐或通過其他渠道收集大量真實案例, 并根據案例案情及教學要求篩選、改編和包裝, 使之典型化;同時, 在課堂上要恰當地運用, 在討論中要當好指揮, 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

二、審計案例教學的具體程序

(一) 教師準備案例。

案例的選擇很重要, 可參考以下幾本書:中國審計出版社出版, 王明珠等著的《審計教學案例》;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若山編著的《審計案例》;中國審計出版社出版, 趙保卿主編的《假賬甄別與防范》;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劉寶友主編的《企業會計錯弊與查證技巧》。另外, 教師也可自己編寫數據, 還要精心設計介紹的步驟、內容及提問的問題。

(二) 學生準備案例。

學生準備得充分與否, 與案例教學的成功與否密切相關, 學生首先要仔細閱讀案例, 然后進行詳細分析, 還應進一步閱讀和查找老師推薦的相關資料或根據自己的判斷查找相關的信息來支持自己的分析, 并寫出分析筆記。

(三) 教師組織課堂討論。

先請一位同學說明案例, 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然后請其他同學從不同角度分析同一案例, 闡述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分別從自身角度來剖析同一案例, 闡述自己的看法, 相互辯論、唇槍舌劍, 形成熱烈的探討問題的氣氛。教師則努力把握和指導好案例討論, 要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 并注意掌握案例討論的方向, 使學生緊緊圍繞著案例的主題。

(四) 分析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見解進行評析, 學生在充分討論后, 應根據自己的觀點寫出案例分析報告, 對以前的分析與討論作一總結, 加深理解。

三、審計案例教學內容設計

審計案例教學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 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第一部分為課堂引導案例。在講授每節審計基本理論和方法之前, 先介紹一個課堂引導案例, 通過對教學引導案例的分析和探討, 引出此節的教學內容, 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 教會學生分析審計案例的思路及審計方法的應用技巧, 變抽象談論為具體分析, 給枯燥的理論加一點鮮活的背景和情節, 使之變得生動, 易懂。如, 在講授現金審計之前先舉這樣一個例子:河南洛陽的一個企業里, 一名年僅22歲的女孩, 擔任出納工作僅三年時間, 貪污了現金200多萬元。那她作案手法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由于這個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 她一人兼管現金的日記賬和總賬, 平時增加現金支出, 掛在應收賬款上, 再通過應收、應付賬款的對沖, 達到賬項的平衡, 從中將多列的支出貪污。由于她兼管總賬和日記賬的登記工作, 所以隱藏三年都未被發現。

第二部分為課堂討論案例。一般安排兩個案例, 可以在課前先布置, 課堂再安排一定時間組織案例討論, 討論時要求學生針對具體案情及具體問題既有分析又有結論, 讓學生以審計人的身份參與到案例審計中來, 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如, 在講授審計程序———抽查大額現金收支時, 加這樣一個例子:審查現金日記賬時發現, 在2月1日開具了7張現金支票提取現金數額巨大, 找到對應的記賬憑證:

所附原始憑證兩張:一是公司下屬單位付給公司的貨款450430.01 (付款委托書一張) ;二是該公司付給下屬單位貨款金額999.52元 (付款委托書一張) , 中間無原始憑證, 公款私分, 采用“兩頭不見面, 收支不入賬”的手法, 達到漏稅、截利又得惠的目的。

通過介紹這個案例, 使學生對銷貨及收款循環、購貨及付款循環的經濟業務加深理解, 并能綜合分析收入、支出、利潤、稅金等關系, 使會計、稅法、審計等知識得以綜合。

第三部分為課后思考與分析案例。對需要強化訓練的審計理論與方法, 可適當安排兩三個課后思考與分析案例, 如重要審計方法及綜合性審計實務等可以適當布置課后獨立分析案例, 要求學生課后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分析完成。在上述現金審計程序后, 教師加以總結:涉及現金的業務會影響到其他會計科目, 所以在審查現金的錯弊時, 要結合具體業務及相關賬戶來審查。然后, 布置一個課后思考與分析案例———清理固定資產轉小金庫:查現金日記賬, “付拆除機器勞務費”, 無相關收入, 查記賬憑證。

借:管理費用-拆除費500 (原始憑證為一張領導批準的白條)

查固定資產明細賬, 摘要欄“報廢A型機器”, 憑證:

介紹到這以后, 要求學生回答:接下來的程序是什么?要運用到什么樣的審計方法?會搜集到哪些審計證據?并要求他們編制審計工作底稿, 作出審計結論和判斷, 并調整會計賬項。

四、審計案例教學幾點思考

(一) 進行案例教學要有理論指導。

案例教學法并不排斥講授法, 在審計教學中, 二者結合才能相輔相成。利用講授法, 讓學生掌握審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為案例教學打好理論基礎。

(二) 采用案例教學法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審計課程本身所含的信息量非常豐富, 傳統的教學方法只能將規定的教學內容完成, 審計案例不僅沒時間講, 更沒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和消化。例如, 在介紹一個企業的背景資料時, 若不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僅三張報表就夠畫一節課的, 更不用說其他背景資料的介紹。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不僅使課堂教學的知識信息量大大增加, 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色彩和音響效果可以刺激學生的大腦興奮點, 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 案例教學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審計案例教學法雖然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就目前具體運用來說, 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主要體現在:1、由于會計師事務所對客戶資料負有保密的義務, 使得案例教學所需資料的搜集受到一定的限制;2、互聯網、新聞媒體、教材等公布的案例大多為調查的結果, 缺乏具體的會計資料的介紹, 使得案例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由于現代企業規模較大, 一般的背景資料甚巨, 對資料的分析研究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故而使課堂教學時間顯得過于緊張局促。

(四) 案例教學法的運用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

1、案例的選用標準是什么?案例的曲折性、典型性、綜合性及難度應為多少才適當?

2、進行案例教學法, 必須要改進教學計劃, 合理分配課堂時間, 濃縮審計理論, 審計理論和基本方法在課堂教學里時間占多大比例才為適當?

參考文獻

[1]王明珠等.審計學教學案例[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 2001.

[2]趙保卿.假賬甄別與防范[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 1995.

審計案例教學范文第4篇

一、案例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理論基礎

(一) 案例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審計學》是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和其他課程相比, 理論性和實踐性均比較強, 而且和其他學科有一定的聯系, 建立在會計、經濟法等課程之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注重課堂理論教學, 不能把理論和實務很好的結合起來,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經常出現學生因聽不懂而不愿聽, 甚至產生厭學心理的現象, “審計學難教, 審計學難學”幾乎成了教師和學生及其他審計學習者的共鳴, 如何改變審計教學和學習中這一尷尬的狀況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對一門課程有無興趣是學生能否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因此, 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已不適應審計教學的實際需要, 必須對現有的審計學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而案例是現實問題的一個縮影, 案例教學就像一座聯系社會生活和審計學課堂的橋梁, 案例的引入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逼真的練兵場, 能使鮮活的社會生活、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迅速反映到課堂上來, 使邊“干”邊學習, 一方面利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 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另一方面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 案例教學這種親驗型、參與型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把理論和實際更好的結合起來, 增強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已被越來越重視和接受。雖然我國部分高校也進行了案例教學在《審計學》教學中的應用的探索, 由于受課程課時數、任課教師素質、學生實踐的環境以及現有的案例教學資料等因素的影響, 案例教學仍然是目前高等審計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案例教學只是流于形式, 并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 因此, 必須對現有的案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二) 案例教學的理論基礎

當前審計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積極性主動性不強, 培養出的學生只有理論知識, 工作實踐能力不強, 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學生普遍反映課堂上跟著老師的思路似乎聽的很清楚, 課后好像什么都沒有學。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不是課堂的主動參與者, 而是被動灌輸者。為了改變這種狀況, 多年來, 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作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探索, 倡導以學生為主體, 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學習效果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正是他們努力研究和探索的結果。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下把學生作為信息的加工主體, 而不是把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是:學生是主體, 強調的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和對知識的主動發現和探索。在這種模式下, 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 而不是被灌輸的對象。教師在學生意義建構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是學生意義建構過程中的的促進者。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之上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是中心, 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過程中的幫助者指導者。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意義的目的。”而案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正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之上,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多學科教學中。

二、審計案例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 審計案例教學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教育界也開始研究案例教學, 有一部分高校實施了案例教學在《審計學》教學中應用的探索。趙正強 (2003) 從審計案例教學的意義、審計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審計案例教學選擇內容的原則等幾個方面對審計案例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姜野、李兆華 (2005) 通過分析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審計課程的特色, 提出了創新審計教學的一種比較好的模式是案例教學。余玉苗 (2007) 提出教師主動, 學生被動, 學生對審計課程不感興趣是審計學課程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的主要原因,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審計學不感興趣的占54.9%;認為“教學方法單調、缺乏生動案例”的占82%;認為在課堂上“增加生動案例”是提高學生學習審計積極性的有效措施的占95.9%。調查問卷的結果也表明要增加學生學習審計學的興趣, 在審計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非常必要。陳小林 (2008) 提出的審計學案例教學是把審計教學過程劃分為幾個環節, 并初步分析了各個環節應關注的問題。王如燕 (2009) 指出應當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選擇案例, 并且要重視案例的系統性與實用性, 在課前、課中、課后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類型的案例。何芹 (2009) 從另一個角度即審計案例教學的現狀及教學效果進行了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教師和學生都已經充分認識到審計案例教學的重要性, 都認為案例教學非常重要, 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師和學生對審計案例教學效果評價不一。教師普遍對案例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而學生對案例教學效果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只占12.1%。這些文獻對于推動審計教學改革和完善審計案例教學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目前大多數審計案例教學僅僅處于案例教學模式的嘗試階段, 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 只是在課堂上理論講解中簡單描述了幾個例子, 分析討論也不深入, 并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只是作為補充和點綴。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培養出既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又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審計專業人才, 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也無法滿足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的實際需求,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審計案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二) 審計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審計學案例教學中還存在問題體現在以下方面: (1) 適合教學的審計學案例庫建設問題。審計學課程案例教學改革的實踐表明, 選擇合適的審計教學案例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關鍵。但是由于我國審計案例教學實施的時間還不長, 加上審計資料具有很強的保密性的特點, 很難獲取實際生活中發生的案例資料, 適合教學的案例較少。已實施審計案例教學的高校選用的審計教學案例有的脫離實際經濟生活, 甚至是教師根據理論知識編造的, 有些就是會計差錯的更正, 這樣的教學案例與實際經濟生活脫節, 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也不能滿足審計案例教學的要求。有的案例雖然是經濟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例, 但由于選用的教學案例太陳舊, 加上經濟環境以及審計準則變化, 已不適應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 雖然進行了案例分析, 但沒有親臨現場的氣氛, 沒有進行實務操作的感覺, 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選擇、收集整理高質量的適合教學的實際生活中發生的審計案例。 (2) 教師自身素質問題。要成功實施案例教學除了選擇恰當的案例, 還對任課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 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 而且要求教師審計實踐經驗豐富和知識面的寬廣。在審計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讓學生占主動, 學生成為教學的主角, 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 鼓勵學生進入案例當中, 以案例為中心, 緊緊圍繞案例主題, 積極思考, 解決案例中的問題。使課堂討論不偏離主題, 朝著教學目標的方向前進。然而目前高校的審計授課教師一方面缺乏實踐經驗, 很多老師是出了學校又進學校, 很少親歷審計一線, 缺乏實踐經驗, 缺乏感性認識, 而審計這門課的實務性很強, 多年的審計教學經驗使我深刻認識到如果從來沒有審計實踐經驗, 有些審計理論教師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 更不用提通俗易懂的傳授給學生了。另一方面有些審計教師知識面比較窄, 對相關的金融、法律等知識欠缺, 在案例分析中分析不夠全面, 不夠深入。 (3) 課時的限制問題。成功實施審計案例教學還要充分的課堂討論, 而現有的審計課時普遍不能滿足這一要求。而目前各高校審計課程的教學課時大多在54-72之間, 據多年審計教學的經驗, 在傳統教學方法下, 在現有課時內只能完成審計教材中審計理論和部分審計實務循環的教學內容, 更不用提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生動的審計案例, 進行充分的課堂討論, 進行案例教學了。因此教學課時少也是限制實施審計案例教學的一大障礙。 (4) 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問題。教育制度是教與學的方向標, 從小學到大學的應試教育使大部分學生養成了作為被動者接受老師灌輸, 而不是計較主動去學習思考的習慣。學生學習一門課程通常是為了取得較高的分數為以后保研或畢業出國申請到比較好的學校等等, 這導致學生只看重高分而不顧實際能力的培養。學生實質上并沒有真正領會案例教學的意圖, 并沒有轉變自己的角色———變“被動”為“主動”, 最終造成對案例素材的理解不夠透徹, 課堂討論不激烈, 不能全方位積極主動參與, 雖然課堂上選用了案例, 但課堂上仍然以老師為主, 學生不積極主動, 達不到案例教學的效果。 (5) 學生實習基地及校內審計模擬問題。審計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均很強, 要掌握好一定要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把理論運用于實踐。校內模擬審計是對審計實踐各環節進行一次模擬審計, 通過模擬審計可使學生在學校就體驗審計全過程, 加深對所學審計理論知識的理解。但由于對審計案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等, 沒有購買適合教學的審計軟件而導致學生不能進行校內模擬審計。審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審計實習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問題當中, 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 彌補在校內理論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同時運用所學理論解決了實際問題, 使他們感到所學知識對社會的有用性, 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實習參與完整的審計業務, 可以熟悉實際審計工作流程與具體審計方法, 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等。為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審計工作的需要打下基礎, 然而很多高校對此不夠重視, 導致一些學生想去實習而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單位, 或雖然找到了實習單位因為沒有老師指導及審計的保密性的特點, 在實習單位并沒有接觸實質性的審計工作, 只是做了一些勤雜工, 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學校要積極為學生把理論應用于實踐創造條件, 可以通過在校內建立模擬審計實驗室及在校外建立實習基地等。

三、審計案例教學改革的對策措施

(一) 建設審計教學案例庫

選擇恰當的案例是審計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搜集和編寫的案例要滿足教學目的和要求, 要能啟發學生思考, 給學生留下的思維空間越大, 教學效果就越好。通過對真實案例的分析, 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使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一方面, 可以增強他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增強其實際工作經驗。但審計案例的編寫依靠任課教師的個人努力是不行的, 而需要審計教育界共同努力、互通有無, 才能建立建立適合教學的審計案例庫。案例庫的建設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 各個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應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大綱的要求, 從審計署的審計公告及其他新聞媒體上或私下通過其他渠道精心選擇編寫適合教學的審計案例。 (2)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 借鑒各個高校當今精品課程的作法, 各高校將本校教師收集整理的審計教學案例資源上傳至網絡平臺, 從而實現校內、校際間的案例資源共享。 (3) 由于審計的性質決定了審計資料的保密性, 可以實行校企合作, 高??膳c會計師事務所、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機構等實施聯合, 在聯合過程中學校通過對經濟生活中實例進行選擇改編可以得到適合教學的真實的審計案例, 而會計師事務所及企業可以得到理論的指導, 達到雙贏的效果。 (4) 建議每年由省審計學會或中國審計學會等主辦, 各高校承辦開一次審計案例教學改革方面的會議, 為大家提供案例教學經驗的交流平臺, 收集整理各高校新編的審計案例, 不斷充實建立的適合教學的審計案例庫。選擇編寫的案例應具備以下特征: (1) 真實性, 審計案例是對審計后的經濟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加工后的產物, 只有根據實際發生的審計事例編寫審計案例, 才生動, 才有深度和廣度, 才能反映當時歷史條件下所具有的特點, 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主觀臆造的“案例”沒有深度和廣度, 讀起來不生動, 感到不實際。 (2) 代表性, 在設計案例時, 要從經濟生活中大量的實際例子中選擇具有一般代表性的案例, 以有利于學生理論的理解, 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3) 適用性, 審計案例不是機械地反映和再現審計實務的整個審計過程, 而是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的需要進行篩選和提煉再加工的過程, 以探索審計程序、方法的內在規律性, 從中找出被審計對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進一步完善審計理論。 (4) 時代性, 審計案例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經濟生活中實際事件的反映, 選用經濟生活中實際發生的案例作為審計教學案例, 可以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感覺到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 認識到所學理論對社會的有用性, 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使學生愿意學, 主動學, 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審計案例應該及時地反映已經變化了的形式和新的動向, 才能發揮好審計案例的積極作用。

(二) 提高教師素質

審計案例教學對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 包括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兩個方面。目前從事審計教學的老師一般都是碩士、博士畢業, 理論水平相對來說都比較高, 而缺乏審計實踐經驗。如果審計教師從來沒有參與審計, 沒有審計實踐經驗, 有些審計理論任課教師自己甚至都理解不透, 更不用提通俗易懂的傳授給學生了。一方面學校應采取各種措施, 提供各種機會, 提高教師審計實踐能力。例如采取一定的方法把實務工作換算為課時量, 鼓勵教師去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大的企業做兼職或帶學生去實習, 這樣通過實踐, 既積累了審計實踐經驗, 使教師的實踐水平得到提高, 又收集到了審計案例教學中需要的一些經濟生活中的實際的案例資料, 一舉兩得。還可聘請具有一定執業經驗的注冊會計師在課堂上對一些審計實務循環進行講解, 在講解過程中, 結合其實際審計過程, 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了解到實際審計過程, 可以彌補任課教師教學的不足, 開拓學生的視野,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教師自己要通過各種方式積極主動的提高自己, 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始終站在專業知識的最前沿。只有師資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提高了, 教師在講課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作用, 比如講引言時引入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審計, 使學生了解審計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 啟發學生思考, 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把案例的重點、難點向學生闡明清楚, 對學生的發言做出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深入思考的問題, 從而達到案例教學的目標與效果。

(三) 科學安排課程

為保證審計案例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 保證有充足的課堂討論時間, 應適當增加審計學課程課時量, 或者把審計學這門課分設為審計學基本原理與審計案例分析兩門課程, 兩門課程之間應注意適當銜接;或者采用課前提前把案例資料發給學生, 讓學生在課下積極準備, 課堂上主要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討論。但前兩種相對來說比較可行, 最后一種方式容易造成學生課下沒積極準備, 課堂上又沒有時間思考, 討論不深入, 教學效果不好, 達不到預期的案例教學的目的。

(四) 更新學習觀念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及現行的審計學教學模式下, 老師是課堂的主角, 占主動地位, 學生在課堂上是被動的接受者。因此, 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 變被動為主動。在課堂上增加生動的實際生活的案例, 增加學習興趣, 通過對案例的討論分析, 用所學理論解決了實際問題, 使其感到所學知識的有用性, 使其愿意學習, 主動的學習, 變被動為主動, 進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實現案例教學目的。通過主動參與案例討論, 還可以集思廣益, 取長補短, 共同提高。

(五) 建設實習基地

課堂上結合案例進行理論講解后, 讓學生在校內審計模擬實驗室對審計實踐各環節進行一次模擬審計, 可以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并將理論應用于實務, 使學生在學校就能能體驗審計的全過程, 了解從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制定到最終出具審計報告的財務報表審計的基本程序。這為只有課堂理論知識, 沒有接觸過審計實務工作, 對審計工作沒有感性認識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機會。因此要建立模擬審計實驗室。審計實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走出校園, 接觸社會, 了解學校和社會的差異, 盡早適應社會大環境。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際, 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了解實際工作的需要及所學理論知識對社會的有用性, 激發他們學習理論的積極性??梢宰寣W生盡早熟悉將來可能承擔的工作。學校要主動與一些大的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相聯系, 建立審計實習基地, 為學生提供規范的實習場所, 并配備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實習指導老師對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在實習期內, 使每位學生至少參與一個實務循環過程的審計, 如銷售與收款, 采購與付款等。熟悉實際的審計工作, 為畢業以后走上社會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打下基礎。案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增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及其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但必須創造條件用好這種教學模式, 才能實現案例教學的目的, 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摘要:審計案例教學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增強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高校審計案例教學不能滿足審計職業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性、案例教學的理論基礎和案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并提出了審計案例教學改革建議。

關鍵詞:審計學,案例教學,架構主義,改革

參考文獻

[1]耿建新、宋常:《審計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1]耿建新、宋常:《審計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許殊:《建構主義理論生物教學實證探討》,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2]許殊:《建構主義理論生物教學實證探討》,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3]馬娟:《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思考與實踐探索》, 《財會通訊》2011年第2期。[3]馬娟:《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思考與實踐探索》, 《財會通訊》2011年第2期。

[4]張詠梅, 孫希蕓:《審計教學研究述評》, 《財會通訊》2011年第6期。[4]張詠梅, 孫希蕓:《審計教學研究述評》, 《財會通訊》2011年第6期。

審計案例教學范文第5篇

審計作為會計專業的一門必修課,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會計的基礎課不一樣的是,審計學具有其獨特的特點,更具有綜合性、具有實踐性。正因為審計學具有這種特點,因此對其教學過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審計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審計這門課缺乏熱情,究其原因:一是審計學這門課本身具有很多準則性的概念和規定,較晦澀難懂。二是審計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審計作為一門講究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求講授的老師在方法上進行創新,不能繼續以前那種只注重原理和理論,傳統的就書講書,而應該更多的結合實踐,在學生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理解和明白如何運用審計技能??傮w而言,現在審計教學過程當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計教材的問題

1)審計教材的編寫順序不合理?,F在一般的審計學教材,通用的一個順序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理,第二部分是理論部分。原理和理論中間沒有任何過度,審計原理之后就直接是審計實務,所以導致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原理和實務之間的聯系,不明白實務中那些運用了原理。有的院校甚至將審計學這門課直接分成理論和實務兩門課程,這更加導致了無法將原理與實務結合起來。

2)審計實務偏重循環審計。通過調查,市面的審計教材中的實務部分,基本上都是按照循環審計安排內容的。這直接引導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傾向于循環的講解,而忽視重要賬戶的實質性程序審計。循環審計基本上都只包括了一下主要的循環,如銷售與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生產與存貨循環、貨幣資金循環等一些重要的循環,但對于一些特別的循環沒有講授。

3)審計教材的內容缺乏創新??v觀個出版社的審計教材,審閱里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參照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來編寫,或者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審計準則和應用指南來編寫的,所以總體印象文字居多,內容枯燥,缺乏創新。并且,在各審計教材中,不像會計學的教材一樣,練習題和案例較少。

2、審計教學方法的問題。

1)傳統審計教學方法一般以教材為主,原理與實務結合在一起,按照先有理論再有實踐的原則,老師在課程安排上一般是先原理再實務,原理與實務中間基本上沒有任何過渡和結合,容忍讓學生理解成兩門課程。

2)在教學輔助設施上,雖然現在審計講授一般都采用多媒體教學,但對于視頻教學的運用并不多,研究表明視頻教學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學的質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單純的文字或者ppt教學容易讓學生產生精神不集中,聽課效果差等結果。

3)教學方式上,傳統的審計教學方式仍然以“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默默聽”這種填鴨式的方式,老師只注重自己將的知識到不到位,專不專業,學生在下面也是想聽就聽這種缺乏更多交流的模式。再加上審計是一門文字性相對較多的學科,如果上次的時候只是注重調動學生的耳朵,很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興趣減弱。所以對于通過教學模式的變革,對于改善審計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案例教學在審計當中的運用

案例教學,是一種更相對于傳統教學更加注重實踐的新型教學模式。它是將案例與樹上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案例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論,同時通過案例,啟發學生更好地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好的案例教學方法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保持對時事的了解,避免出現“讀死書”的現象。老師可以通過選取跟所要講述的內容相關的企業的案例,輔助以學生的自由討論,然后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引導,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互動,而且還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將理論聯系時間的思維模式。

1)案例的選取。案例是將一個復雜抽象的事情進行記錄,使其具體化。一個好的案例對于研究和學習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審計課程上選擇案例,應主要下面幾點:(1)案例的相關性,所引用的案例需要跟所講的專題相關,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通過案例去傳遞知識,這樣才能達到案例教學的根本目的。(2)案例的選擇必須注重時效性。由于審計準則和會計準則不斷的完善,因此審計案例的選取也需要考慮這方面的變化,案例的選取要結合時代的特點和要求,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強烈討論,才能調動課堂的氛圍。(3)案例的選取需考慮學生的知識體系,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其知識水平是不一樣,因此需要選取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或者他們能夠理解的案例來進行討論。比如在審計實務的案例中,可以考慮選擇跟高校審計相關的案例。

2)案例教學與審計教學相融合的模式。把案例教學引入審計教學當中,一是可以提高審計教學的效果。二是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其基本模式是:(1)將整個審計課程分成不同課題。(2)對每一個課題選取一個課前引導案例和課后綜合案例。(3)組織課前案例進行分析。(4)將學生的疑問全部統一列舉出來。(5)結合課前討論,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同時穿插學生在課前討論過程中存在的疑問。(6)引入課堂案例,通過設置提示思路引導學生子啊課堂上進行案例討論(7)討論結束,教師對討論的結果和課程進行總結。

3)案例教學在審計教學中運用的效果,基于上面的模式,在某校選取了本科三年級會計專業四個班級共313人進行了試點教學。采取抽樣調查法和比較法對在審計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與沒有運用案例教學兩個模式下的教學效果進行了分析??傮w而言:(1)成績上的差異,進行新方法試點的班級的成績偏上。(2)對知識的掌握。試點班級對審計的理解更全面。

三、改善審計教學質量的建議

綜上所述,雖然案例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而言,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審計教學質量,但也是有限的。在提高審計教學質量上,我們仍然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引進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1)加大審計教學科研投入。審計專業老師應該積極加入審計教育研究的隊伍中。審計教材的編寫,跟法律書差不多,缺乏生動性,而且不同版本的教材沒有多大的差別,這是導致審計教學枯燥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應該在遵守企業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增加教材的實踐性,比如加大案例和習題。

2)建立交流審計教學成果的平臺。無論是審計教學還是其他教學,都應該加強各個教室之間的交流,對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探討和研究。各個學部可以通過舉行定期教學效果研討會的形式,讓不同層次的教室互相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整個審計教學的效果。

3)建立審計教學實驗室。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和共享給知識的傳遞提供了捷徑。審計作為一門以會計數據為基礎的財經課程,未來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計算機技術。所以,完善審計教學,在學校已經有的條件下建立審計教學實驗室,加強學生計算機審計的訓練。

摘要:審計作為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其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同時又要求學習者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但目前審計教學質量普遍不高,學生反映理解審計課程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改善審計教學的方式,引入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將理論與案例結合起來,用案例作為學生理解理論的輔助工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審計教學質量。

關鍵詞:審計,案例教學,審計教學

參考文獻

[1]張詠梅,孫希蕓,審計教學研究述評[J].財會通訊,2011(16)

[2]張棟.,淺析案例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06)

[3]何玉,國外審計教學研究及啟示[J].生產力研究.2008(07)

[4]何芹,案例教學法及其在審計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2)

[5]張雪梅,審計教學中的研究性教學方法探討[J].會計之友.2008(04)

上一篇:國際物流發展下一篇:現代科技發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