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審計體系論文范文

2023-09-16

審計體系論文范文第1篇

一、引言

自2008年3月國家審計署劉家義審計長在中國審計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上首次提出了審計“免疫系統”論以來,學術界針對審計“免疫系統”論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從現有的文獻情況看,目前有關審計“免疫系統”的研究成果大多針對國家審計的本質、功能和定位等方面,針對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理論研究的文獻則不多見,研究的成果也不成體系;即使有部分學者針對內部審計“免疫系統”進行了研究,但從研究的技術路線看,學者們大多借鑒免疫學基本原理,結合內部審計的概念及工作特點,然后提出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基本內涵,并以此對內部審計的本質、目標、職能、作用和意義進行分析,進而探討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構建途徑,或探討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對當前審計工作的啟示等,顯然,在審計“免疫系統”理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上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以及智能體Agent技術的發展,利用具有一定自主推理、自主決策能力的Agent以及由其組成的多Agent系統來優化和實施企業風險控制,已成為當前研究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方向和熱點之一。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機構基于Agent理論及技術對審計“免疫系統”進行相關研究。鑒于此,本文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中的智能Agent理論及技術,嘗試從全面風險管理視角,研究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架構及免疫路徑,以拓展審計“免疫系統”理論的研究思路。

二、智能體相關概念

智能體也稱主體、代理、Agent,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統一和權威的定義。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學者們給出了不同的定義。本文將智能體定義為:具有自主性行為,并能與外部環境進行主動交互,按照某種目標或要求完成特定任務的組織或人。

一個典型的智能體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智能體通過傳感器感知環境的信息,對接收到的信息按照某種目標或要求進行自主處理,形成決策(包含若干為完成某些特定任務或在特定環境下所采取的動作步驟等),最后,將決策結果借助執行器作用于外部環境,同時,與其他智能體進行信息交換與傳遞,以主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即智能體具有智能性。

智能體除了具有智能性外,還具有自主性、響應性、交互性和協調性等。所謂自主性表現為Agent能夠控制自身行為,其行為是自主的、主動的、自發的、有目標和一定意圖的,能根據目標和環境要求對短期行為進行規劃,能在環境中自主執行任務;所謂響應性是它能夠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并對來自環境的影響做出適當的反應;所謂交互性表現為每個Agent可以與周圍環境或其它Agent之間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相互協作和通訊,來完成一個共同目標;所謂協調性表現為單個Agent一般以某種角色存在于由多Agent組成的大系統中,在這個多Agent系統中,單個Agent可以與其它Agent進行各種信息交換,并在工作中進行合作與協調。

實際應用中,為了解決單個Agent所不能夠解決的復雜問題,需要將多個Agent組合起來協同工作,這就構成多Agent系統。在多Agent系統中,每個Agent都有各自的工作職責,且每個Agent按照某種目標或要求完成特定的任務,并對事務進行自主處理,多Agent間通過信息交互,實現合作與協調,從而完成更復雜、更廣泛的功能。由于多Agent系統中的Agent具有自主性、響應性、交互性和合作協調性,使得各Agent 間的協作,表現為具有不同領域知識、承擔多種角色成員的集思廣益,在個體認知和群體合作的基礎上,推進對局部問題(局部風險管理)的認知,并最終實現對全局問題(全面風險管理)的系統解決。這種多Agent系統的協作過程遵循個體認知規律,具有明顯的群體性、交互性、知識背景的多樣性、協作過程的互啟發與互學習性等特征,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三、基于智能體的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架構

企業作為一個組織嚴密的經濟體,在其經濟運行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來自內外部環境的各種風險干擾,這種狀況客觀要求包括內部審計人員在內的全體管理層和員工的共同參與,緊緊圍繞企業自身戰略目標,讓風險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流程貫穿于企業各部門和各項工作之中,對包括企業戰略制定、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和過程的風險進行全面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組織的免疫系統,在全面風險管理模式下,內部審計必須與企業其他各部門緊密配合,在董事會授權以及審計委員會的指導下,對企業各環節風險進行監督,對各部門及其員工風險管理機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實施效果進行評價,最終形成由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包含多種風險治理方式的、具有多層次結構的全面風險管理結構。由上述對多Agent系統的特性分析可知,全面風險管理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本質上是一個多Agent系統。在這個多Agent系統中,每個Agent(企業部門或具體的人)各司其責同時又密切合作,通過Agent間的頻繁通信,以協調和應對企業風險,實現對企業風險的“免疫”(風險管理),最終使企業應對風險的“免疫力”得到提升,從而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角色-Agent”分類方法,全面風險管理模式下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多Agent架構如圖2所示。

由圖2可見,基于智能體的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由四個部分構成,一是從事風險感知和風險識別的Agent(企業一線部門及其員工);二是從事風險管理、咨詢工作的Agent(專門職能部門、項目組及其相關負責人等);三是實施風險管理與控制決策的Agent(風險控制決策層);四是負責在上述每個部分之間進行信息交互的通信Agent。下面對圖2各要素及其在內部審計“免疫系統”中的作用說明如下:

風險感知Agent:企業一線部門員工,如:生產部、采購部等員工,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感知企業經濟運行中所蘊藏的風險,是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實施免疫的基礎。

風險識別Agent:企業一線部門及其相關員工,他們能及時識別侵入企業的病原體(風險),并對抗體(風險應對措施或方案)的產生提供建議,對內部審計免疫效果(風險控制效果)提出改進意見。

風險感知Agent和風險識別Agent的作用過程相當于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是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實施免疫的第一道防線,對幫助企業快速感知和識別內外部環境所蘊藏的各類風險,使企業不斷適應復雜的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

風險控制Agent:實施風險控制的職能部門、項目組以及相關負責人等,他們根據風險感知Agent和風險識別Agent提供的風險信息,按照一定的工作規范及職責,對風險進行控制(風險的局部控制),對風險評價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復核,并將風險控制效果(免疫效果)反饋給風險監控Agent(內部審計以及審計委員會)。

風險控制Agent的作用過程相當于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應答,是企業應對風險的第二道防線,也是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效應的關鍵環節。

風險監控Agent:企業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部等,他們對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過程行使咨詢、監督和指導職能,對企業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缺陷和漏洞提出建設性意見,對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免疫效果(風險控制效果)進行評價,將免疫信息(風險控制信息)在企業不同部門與層次之間進行傳遞和溝通。

風險監控Agent的作用過程相當于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監視與修復,是企業應對風險的第三道防線,對企業免疫力的形成,強化企業免疫記憶等至關重要。

通信Agent:相當于人體免疫系統的血液和淋巴,有使分散在人體各處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連成一個有機整體的作用。在內部審計“免疫系統”中,通信Agent負責在不同類型Agent之間進行通信和信息傳遞,確保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各Agent間的協同,以實現對企業風險的共同應對。

四、基于智能體的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免疫路徑

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功能實現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當人的機體遭遇病原體入侵,首先,人體最外層的皮膚粘膜及其附屬物會對病原體進行免疫防御,它是抵御病原體入侵機體的第一道屏障;一旦病原體通過第一道屏障進入人的機體后,免疫系統就進行先天性免疫階段(又稱非特異性免疫),它是機體在長期不斷與外界病原微生物接觸與作用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種生理防衛機制,其特點是先天就有,對許多病原微生物均有一定的免疫力。如果非特異性免疫不能對病原體進行有效抑制或清除,則免疫系統進行后天免疫階段(又稱特異性免疫),即機體通過后天不斷與病原體發生作用,最終使人體獲得免疫力,并形成免疫記憶,保證了人體的健康。

與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功能實現機制相似,在全面風險管理模式下,內部審計在發揮“免疫系統”功能時,也有類似的“免疫防御”、“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三個環節,最終使企業獲得了免疫力(提高了風險防范與控制能力),并形成免疫記憶(若干風險控制的案例等)。借鑒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原理,受組織免疫有關文獻內容的啟發,筆者將企業內部審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免疫路徑以圖3進行展示。

一是免疫防御。當企業遭遇風險,風險感知Agent通過傳感器等感知風險信息,一方面通過各自的崗位工作規范及要求進行一定程度的風險識別,并將所感知的風險通過通信Agent及時傳遞給風險識別Agent和風險監控Agent等,同時,配合風險識別Agent對風險進行進一步甄別;風險識別Agent根據風險入侵所產生的現象(癥狀),對風險進行特征分析,并評估其危害性,并將評估結果依靠通信Agent傳遞給風險控制Agent,為后續的風險控制做好相應準備。在免疫防御階段,由于內部審計具有對本單位業務熟悉、政策變化掌握及時的優勢,它通過與風險感知Agent、風險識別Agent的密切溝通,對企業出現的風險或可能出現的新問題能進行及時監控,通過引導企業開展風險自查,定期召開風險識別與評估會等形式,為風險感知和風險識別Agent感知和識別風險提供指導和咨詢,實現風險的主動識別,使企業風險得到及時、有效的發現。

二是非特異性免疫。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非特異性免疫主要針對企業內外部風險而進行事先的、一般性的免疫應答行為 。內部控制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產物,是伴隨企業建立而存在的,是一種內生性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機制,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制度和流程,而是深深嵌入在企業經濟運營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流程中,對企業經濟運營各個環節中的風險進行控制,在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發揮非特異性免疫作用的一種最有效形式。在非特異性免疫階段,風險控制Agent按照內部控制的要求,制定包括風險回避、風險降低、風險對沖和風險接受在內的風險控制對策,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和方法對風險識別Agent傳遞的風險進行控制,并將風險控制效果反饋給風險監控Agent;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通過對風險控制Agent的績效審計,對其他Agent執行制度流程及內部控制的審計等形式,對企業風險控制的有效性進行檢查,以幫助企業消除經營過程中風險所帶來的危害。

三是特異性免疫。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特異性免疫主要針對企業內外部風險所采取的后天的、特定的免疫應答行為。由于企業面對的經濟社會環境以及市場情況復雜,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風險監控Agent必須時刻加強與各Agent的密切聯系與溝通,做好與風險控制其他環節的有機銜接。通過對企業風險的高發區域進行重點監控,對風險控制Agent應對風險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對風險預警、應急預案以及應急資源儲備(如應急設備、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儲備等)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企業各運行環節漏洞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評價,對各Agent遵守法律法規、企業管理規定等的監督,最大限度地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此外,在特異性免疫階段,對于首次入侵企業的風險,風險監控Agent有必要通過組織學習、經驗交流、專家知識工程等形式,幫助企業找出應對新風險的策略、措施(形成新記憶抗體),并通過信息溝通(如現場研討、組織觀摩等),將應對新風險的策略、措施等為整個企業所共享(形成組織記憶),確保今后企業再次遭遇此類風險的時候,風險識別Agent能在比初次識別短的多的時間內完成對該風險的識別,風險控制Agent能快速實施風險的應對(風險處理),幫助企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實現企業自身的“免疫修復”功能,使企業的“免疫力”得到提升。

五、結論

本文借鑒免疫學基本原理和組織免疫領域的有關研究成果,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中的智能Agent技術,從全面風險管理視角,對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架構及免疫路徑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本文研究認為:全面風險管理模式下,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本質上是一個具有層次結構的多Agent系統,與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機制相似,企業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免疫路徑也需經過“免疫防御”、“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三個環節,最終使企業獲得免疫力,并形成免疫記憶。

全面風險管理視角下的企業內部審計在發揮“免疫系統”功能時,要求企業在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免疫防御、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各階段的重要性,為此,要強化企業內部全體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并將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認真做好風險感知、識別、控制和監控過程,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提高風險應對水平,對可能出現的企業風險做好應對預案,同時,將風險監控的工作重心由傳統的事后監督前移到事前和事中,協調好公司內部審計資源、戰略、公司治理結構、員工等諸多資源,以共同應對企業風險,實現對企業風險的有效免疫(風險管理),最終完成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學習、記憶、自適應等,使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得到有效實施,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本文系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企業內部審計‘免疫’調節機制研究”(12YJA630082)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家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審計工作全面發展》,《審計研究》2008年第3期。

[2]劉良惠、張翠:《金融危機背景下金融審計免疫系統的完善》,《經濟問題探索》2010年第10期。

(編輯 園 ?。?/p>

審計體系論文范文第2篇

國家對農村的良好政策能不能落到實處, 資金能不能用在刀刃上, 將直接影響到鄉村全面振興戰略能否實現。一直以來, 鄉村貪污腐敗問題并沒有改善, 反而愈演愈烈。小官巨貪, 腐敗成風, 鄉村基層干部隊伍組織紀律渙散, 村干部濫用權力, 分贓國家資金的情況屢見不鮮。審計是國家機器的啄木鳥, 為保障國家機器的順利運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 審計發現了一大批挪用國家資金、貪污國家款項的違法事件, 揪出了大量貪污腐敗分子。面對農村現狀, 在農村建立完善的審計體系, 十分迫切, 也很有必要。

(一) 發揮審計預防功能, 將鄉村貪腐行為遏制在源頭

做得好的鄉村各有各的方法, 但是做得不好的地方基本都大致相同。鄉村基層干部之所以敢大肆侵吞國家資金, 違規處理鄉村集體資產, 很大的原因在于其缺乏有效地權力運行體制和監督機制, 給了“蒼蠅”可乘之機。審計可以通過調查、檢查、分析, 發現鄉村在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一些普遍性地問題, 提出針對性地改善建議, 從而從源頭上防止鄉村基層干部貪污腐敗, 真正做到不能腐。

(二) 發揮審計評價功能, 促進鄉村基層干部廉潔守法

不貪腐的干部和貪腐的干部一個樣, 不貪白不貪, 這是不少鄉村基層干部共同的心聲。在我們哀嘆這種價值傾向的同時, 更應該去分析為什么會在廣大基層干部頭腦中產生如此看似荒誕的念頭。究其原因, 在于沒有一套對基層干部的評價體系。審計剛好可以填補這一短板, 建立完善的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對鄉村干部進行定期地, 全面地考核, 讓劣幣無處藏身, 從而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

(三) 發揮審計監督功能, 讓鄉村貪腐行為無處藏身

鄉村貪腐能夠一直繁衍下去, 并愈演愈烈, 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監督。其實, 不少鄉村干部的惡劣行徑不是一天兩天, 而是幾年, 甚至幾十年, 為什么如此長的時間里沒有將其繩之以法, 這里面除了上面干部的包庇之外,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無組織監督。一直以來, 鄉村干部被排除在國家干部序列之外, 所以對其行為沒有開展有效地審計監督, 而是放任自流, 不管不問, 這助長了鄉村基層干部的囂張氣焰, 加劇了農村腐敗問題的發生。然而, 鄉村干部實質上掌握了國家的公共權力, 從深層次講監督勢在必行。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和審計的問責機制, 必然可以遏制這種趨勢的蔓延!

二、構建鄉村基層審計體系的框架和行動路徑

目前, 我國在鄉村管理中, 缺乏制度化, 常態化的審計監督機制, 這是導致目前鄉村治理出現大量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須知, 鄉村是國家機器在農村的延伸, 鄉村治理同樣是國家治理的一部分, 而現代審計作為國家治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鄉村治理體系中, 理應全面建立起來。作者基于目前鄉村的實際情況, 提出了由縣級人大全面監督, 縣級審計機關具體負責, 鄉鎮財政提供經費的鄉村基層審計體系。

(1) 要提高鄉村審計的效果, 增強審計的權威, 保證審計的嚴肅性, 縣級人大常委會應該對鄉村審計工作實施全程有效地監督, 對審計工作中出現的任何違紀違規的行為, 絕不姑息。如此, 才可保證鄉村審計能夠在正確地軌道上運行。

(2) 縣級審計部門作為全縣最高的審計職能機關, 對本縣的鄉村審計工作負具體領導責任, 并向當地人大負責??h級審計部門可以從本縣調集精兵強將、事務所等社會人員組織審計工作組, 定期和不定期地對鄉村工作開展全方位的審計。增加審計的覆蓋面, 建立全縣審計工作服務平臺和舉報熱線, 從而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3) 開展審計工作不可避免需要經費, 如果這些經費全部由縣里承擔, 壓力太大, 可以參照民間審計的思路, 由各個鄉鎮保證該經費的落實。

在明確了鄉村審計的總體組織框架之后, 作者認為可以按照以下基本路徑開展鄉村基層審計工作:縣級審計機關向人大提交年度審計安排, 在人大批準后建立工作鄉村基層審計小組;對審計工作小組隨機安排審計點, 向審計小組提交審計資料, 審計小組出具審計報告, 并向人大和社會公開。

(1) 為保證鄉村審計工作全程在縣級人大的監督之下進行, 審計部門應當于每年年初制定本年鄉村審計安排, 報縣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備案。經人大常委會批準之后, 縣級審計部門應著手建立鄉村審計工作小組??紤]到縣級審計人員數量有限, 可以去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聘請專業人員參與鄉村審計工作, 共同組成審計工作小組。建立審計工作小組時, 既要考慮成員的勝任能力, 也要考慮其職業道德, 務必選擇有扎實專業技能、剛正不阿品格的人員。

(2) 為防止審計工作小組與鄉村被審計干部沆瀣一氣, 串通舞弊, 審計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哪個鄉鎮的農村審計工作采取隨機選取的方式。如此, 可以保證審計的獨立性, 提高審計工作效果。在確定審計對象之后, 縣審計局向審計工作小組移送該鄉鎮歷年農村審計資料, 以供審計工作小組成員了解審計對象特點, 抓住審計重點, 發現蛛絲馬跡, 尋找到突破點。建立審計小組成員對審計工作終生負責制度, 如果在查閱以往審計資料過程中發現以前審計小組工作存在問題, 應及時匯報, 否則將視同由其產生。如此, 可以實現不同年度審計工作小組之間進行相互監督, 保證審計的公正性, 防止審計工作小組成員出現不法行為!

(3) 審計報告是鄉村審計工作的成果, 是對鄉村違法違紀干部進行問責和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依據。一直以來, 我國鄉村審計工作都存在輕視審計結果的現象, 這會大大降低審計的效果, 嚴重削弱審計的監督職能。所以, 審計報告必須要向社會公開, 向人大報告, 從而發揮審計報告揭示鄉村干部不法行徑, 改善鄉村貪污腐敗問題的作用!

三、推行鄉村審計面臨的困難和解決辦法

依據上文開展全方位的鄉村審計工作, 面臨的困難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1) 會計基礎差, 內部控制薄弱, 導致審計調查取證難度大。由于我國農村干部普遍學歷水平較低, 而且缺乏專業的財務會計人員, 所以農村會計基礎工作十分薄弱, 憑證、賬簿都不健全, 賬目十分混亂。同時, 在村級管理方面, 缺乏民主制度, 內部控制十分薄弱, 串通舞弊, 偽造材料的現象十分普遍。這些情況無疑增加了農村審計工作取證的難度, 對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十分不利。

(2) 村干部法制意識淡薄, 對審計工作不十分配合。在農村基層組織中, 不少村干部道德水平和法制觀念都十分薄弱。筆者了解到, 在南方A市某村, 村干部的選舉完全是流于形式, 基本是通過金錢賄賂而走上領導崗位的。他們沒有經過專門的思想學習, 也沒有任何鄉村管理的經驗, 是純粹的“生意人”。他們不思考做多少實事, 而是計算著撈多少黑錢。這樣的干部隊伍對審計工作勢必抵制, 即使表面贊同, 私下也必然會想盡辦法進行阻擾。由此, 導致審計工作在鄉村基層難以開展。

針對以上問題, 本文提出以下兩條解決辦法, 以期改善目前存在的問題。

(1) 規范鄉村財務和內部控制, 建立規章制度。之所以出現財務混亂, 串通舞弊等現象,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沒有建立規范的鄉村財務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 并進行宣傳、推廣、監督、考核。所以, 改變這種狀況的首要辦法就是建章立制, 對鄉村基層的各種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

(2) 嚴格把控干部選拔機制, 確保德才兼備的人員進入鄉村基層干部隊伍。目前, 鄉村基層干部在選拔過程中, 完全沒有章法, 對候選人, 也幾乎沒有任何要求。有些地方居然選舉曾經的犯罪分子進入干部隊伍, 這必然加劇鄉村的問題, 阻礙審計的順利開展。所以本文認為, 必須為鄉村基層干部訂立一定的標準, 包括學歷標準、道德標準、政治標準, 身體標準。否則, 鄉村基層干部的水平將會魚龍混雜, 差別巨大!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 審計作為現代治理機制的重要內容, 對新時代鄉村戰略的落實意義重大, 對扭轉目前鄉村腐敗頹勢, 功效顯著!

摘要:鄉村振興已然成為國家戰略, 為保證其順利實現, 作者針對目前鄉村的現狀, 提出了開展鄉村基層審計的必要性。結合農村基層審計實際情況, 提出了構建農村基層審計體系和行動框架, 并分析其在實施中面臨的困難。針對困難, 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鄉村,審計,審計體系

參考文獻

[1] 郭麗云.農村財務審計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 2014 (30) .

[2] 王士偉.注冊會計師進入村級財務.審計監督的構想[J].中國農業會計, 2012 (2) .

審計體系論文范文第3篇

一、審計實務考核存在的問題

這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 教學目標是在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前提下, 加強實踐動手操作能力, 提高學生的審計職業基礎理論水平的基礎上提高職業技能。所以, 單純從一次期末紙質的試卷考試不足以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 課程特點客觀上要求實行改革。在此之前, 學生期末以卷子形式進行考試, 但因考試前集中突擊, 考完就都忘了。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也不能考察出真實的水平。對學生成績評價的主要方法仍然是采用以教材為中心命題, 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理解的期末閉卷考試。這導致學生只是一味的記筆記, 背題, 背課本。由于審計內容不太好理解, 課程難度大, 學生合格率相對較低。根據這一學科特點, 以往的考試形式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也不能考察出真實的水平。對學生成績評價較為單一, 不能真正的考核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為了更進一步理解審計知識體系, 考察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特對《審計實務》課程的期末考試進行改革, 面向的專業是會計學、審計、統計專業的學生。

二、考核評價體系改革的思路

(一) 變考知識為考技能

在審計的考核過程中, 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考核評價體系, 不能充分的評測出學生對審計知識的掌握情況。模擬實務操作是學生學習基本的操作技能的一種方法和手段。我們通過網中網實訓教學平臺, 讓學生們以一名真正的審計身份計入系統并做賬完成任務??陀^題采用題庫抽題的方式, 知識點全面。有一些問題是在教學中不曾想到的問題, 只有在實踐中問題才得以顯現出來。通過這樣的學習, 同學們可以真正的學到專業技能, 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 變綜合式考試為階段式考試

從綜合知識考核為階段考核, 以往卷面考試多側重檢驗學生基礎知識整體的掌握情況, 而學生只是面對單獨的試卷, 不能測出同學們的短板;分階段考核就是要通過階段測評來了解到同學們對各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 及時修正和補充。以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核算方法的理解及掌握。引導學生單元式評測, 不僅可以使學生們能夠有針對性的復習, 還可以加強他們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三、改革的舉措及結果分析

(一) 改革的舉措

考試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根據教材結構和知識內容框架, 結合課時安排, 將考試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審計基本理論知識;第二階段在審計實務中從接受審計任務并完成三大循環審計;第三階段是完成另三大循環審計并形成審計結論, 出具審計報告。題型分為單選、多選、判斷、業務綜合題四種題型, 出題建立題庫, 每個類型的題量要與考試組卷題量達到一定比率, 充分考慮知識點的覆蓋與重復率。每次考試提交后, 成績當即由系統自動生成, 成績單統一打印。期末取其三個階段平均成績做為考試成績, 且要求每名同學每個階段的成績都要在60分以上, 才能在此基礎上加計平時成績。2017-2018 (2) 學期《審計實務》考試方法改革, 在2016級會計電算化專業、會計與統計專業、會計與審計專業全體學生中實施。

第一階段

考試時間:2018年4月中旬

考試內容:審計理論

教材項目一至六內容

考試地點:B樓407

第二階段

考試時間:2018年6月初

考試內容:審計實務 (上)

教材項目七至十內容

考試地點:B樓407 413

第三階段

考試時間:2018年7上旬

考試內容:審計實務 (下)

教材項目十一至十四內容

考試地點:B樓407

(二) 結果分析

第一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提高。三個階段考試, 參加考試學生消滅了不及格。在考試中出現滿分、99分、98分等高成績, 主要集中70分到90分, 60到70分比例較少。

第二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 主動關心其他同學是不是比自己考得成績高, 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主動問老師能不能再給一次機會, 再上機考一回。這次沒考好, 下次最低考出一個什么成績才能不掛科, 形成你爭我趕的氛圍。

第三是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和負擔。把期末一次考試變為分階段考試, 每次考試的考核范圍變小了, 學生的壓力和負擔減輕了, 但總體的考核范圍沒變, 而知識點更多更細, 學生不再一提考試就有畏難情緒了。

第四是考試方法改革促進了教學工作。通過考試方法改革, 使任課老師能及時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生接受的能力, 及時調整學生能夠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等, 促進了教學工作, 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結語

對于現在的考試形式來說, 機考形式在逐漸增多。很多重要考試都是上機考試 (例如注冊會計師考試、雅思考試、會計職稱考試) 。學生有必要逐漸適應這種考試環境, 熟練掌握考試技巧。從發現考試過程中的問題, 到實施這個考試方案, 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從考試的內容來看, 理論知識與實務試題結合, 考試題目所包含的知識相對較全, 并且學生想要抄襲的可能性小。雖然加大了老師準備試題的工作量, 但是考試效果比較明顯??偟膩砜? 本學科的考核評價體系改革略有成效, 對老師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尤其是軟件的使用方面, 包括題庫的設置, 題庫發布, 以及成績處理等。對于今后的考試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 擴大題目范圍, 增設題型

機考的題目絕大部分都出于書本的課后習題, 以及網中網軟件中的題目, 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不要僅僅限于課本與網中網, 題量還需加大。盡管客觀題準備的題量充分, 但是很多題都是書本上的變形, 希望能擴展知識面, 范圍加大。本次機考主要有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綜合題, 題型設置相對較少, 希望能通過軟件設置多種題型, 能更加符合國家專業考試要求。

(二) 及時維護考試系統

在機考的過程當中, 有時會出現突發情況。例如在學生答題時網絡鏈接中斷, 或者學生系統登陸不上去等。更有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關閉網頁臨時退出考場需要二次登錄這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 教師需要掌握處理方法并及時維護系統。機考對于老師的要求相對較高, 不僅要求老師能夠熟練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 還要掌握學校機房實際使用情況。如果出現機器連不上網, 學校服務器沒有開啟等突發情況, 教師要第一時間著手處理, 以免耽誤考試。

摘要: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隨著社會需求在不斷的轉變, 因此如何評價學生的實踐技能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審計課程在以往的評價與考核中出現的問題, 設計了考核評價的思路, 并得以實施。在會計需求新形勢下, 希望對我國其他高職院校審計考核與評價有所幫助。

關鍵詞:考核評價體系改革,審計,階段考核

參考文獻

[1] 賈丹, 張興, 楊徐越.學生考核系統在考試方法改革中的應用[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8, 20 (05) :110-113.

審計體系論文范文第4篇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特征研究

在公司的實際發展過程中, 以風險導向為依據的內部審計, 其自身也具備了很多的特點。包括:以內部控制評審作為前提、以對風險評估和優化為主要目標、可以發現企業的風險。其中, 以內部控制評審作為前提, 其主要是評估與改善風險管理作為開展內部審計的前提, 通過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審, 及時的發現以及查找公司內部控制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風險。在實際的發展中, 內部控制評審是風險導向性進行公司的關鍵和核心, 對改善組織風險有著重要意義。同時, 風險導向性內部控制審計也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公司的具體發展過程中,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往往更加側重于企業內部以及外部的顯現, 注重一些潛在因素對公司的影響。

二、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實施路徑與具體應用分析

針對本公司而言, 其在發展階段, 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審計實施路徑, 是促進公司各項工作有效進行和開展的前提和關鍵。因此, 公司在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期間, 應該積極應用先進的理論,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審計項目管理體系, 包括:汽車經銷商經營銷售管理審計、工程建設項目投資管理審計以及內部審計工作的執行等, 著力構建良好的公司內部審計環境, 進而促進公司內部控制文化的產生。

(一) 明確內部控制審計方向

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管理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 其已經從合規導向逐漸朝著風險以及管理導向轉變。對于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來說, 其是審計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和關鍵, 對工作水平以及質量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一般情況下, 審計工作方向與重點需要將風險評估的結果作為主要依據, 針對公司的風險點以及控制環節,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有針對性地制定設計方案和規劃對策, 同時結合公司的整體發展戰略以及經營計劃等, 明確審計的范圍。此外, 在風險評估結果的前提下, 內部控制人員需要結合公司的資產總額量化指標, 對公立管理層、公司業務復雜程度以及專業管控要求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 對公司內部控制審計范圍的業務領域等進行確認, 保證可以有效避免遺漏的問題出現, 影響了公司的良好進步。

(二) 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全過程管理

新時代背景下, 內部控制審計的不斷革新和發展, 公司對風險控制的要求也逐漸提升, 市場監管力度也變得越來越強。因此, 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 無論是事前事中, 還是事后, 對其轉型都十分有必要。在本公司的發展過程中, 對于事后的審計, 其更多地注重對銷售等業務完成后的檢查, 工作的重點在于查缺補漏。但是,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干擾, 使得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 經常會出現損失事件, 不能對風險進行良好的把控。通常情況下, 良好的內部控制審計, 應該將審計關口前移, 從業務發生前端, 對風險進行合理的防控, 同時, 在執行的過程中, 應該給予規范業務執行一定的重視, 當業務完成之后, 在對執行過程的規范性進行追溯。通過這三個環節有效配合, 可以有效避免事后審計存在的間接性以及滯后性, 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業務管理期間存在的問題和弊端, 對提升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有效性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 開展全過程審計, 其可以將公司的實際經營與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有效結合在一起, 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從而為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奠定堅實基礎。

(三) 認真執行內部控制審計工作

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 相關人員應該對審計工具以及方法進行熟練的應用, 以保證內部控制審計目標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 從而有效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業務實踐期間, 應該綜合運用各種先進方法和手段, 包括:詢問法、實地觀察法以及書面文檔檢查法等, 同時對延伸審計法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和改進, 提升了審計結果的精準性以及真實性, 促進了審計效果的實現。此外, 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實踐中, 其對風險管理以及內部控制信息系統進行了合理的運用, 達到了風險評估與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全面上線的效果和目的。并且, 將線上風險評估作為主要的依據, 可以將其結果合理的融入評價范圍的流程等, 在線上對計劃書進行編制, 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 最終形成一個內部控制報告, 針對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時間下發整改任務, 以保證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審計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四) 內部控制審計結果的有效應用

審計結果是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最后一個環節, 其有效應用, 可以幫助內部控制審計項目更加完善和健全。在具體的工作中, 通過對審計問題進行及時的監督和落實, 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 可以有效促進工作的進行。一方面, 對問題的整改進行嚴格監督, 規范操作, 已達到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的效果和目的。在具體的工作開展過程中, 如果相關人員發現問題, 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和交流, 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 并且是落實到的實際工作中。比如:針對汽車經銷商經營銷售合同審核不到位這一問題, 在內部審計人員的大力監督下, 公司應該不斷強化對合同管理機制的宣傳, 嚴格對系統以及過程的管控, 保證在沒有經過審核的合同, 一定不能蓋章, 確??梢詫贤瑢徍瞬坏轿欢l財務風險等問題進行防范和杜絕。另一方面, 將審計結果作為主要的依據, 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不斷地完善和健全。所謂的內部控制審計, 其主要是對內部控制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F階段, 由于本公司業務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內部控制體系也應該適當地進行完善和調整。再比如:公司在發展期間, 在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時候, 可以各部門以及人員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要求, 避免出現程序執行期間, 存在留痕的文件格式不統一, 導致記錄內容不一致的情況。

三、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體系構建研究

對于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工作而言, 其流程設計主要是與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實踐結果與理論有效結合在一起, 最終得出其執行的流程, 以便后續工作可以有序地進行和開展。內部控制評審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可以有效促進風險管理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一致性, 可以產生協同增效的作用和效果。在具體的工作開展期間, 內部審計的部門應該結合公司的具體發展現狀, 對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和評估, 同時對其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探討, 然后依照這些風險, 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方案, 并且對風險的動態變化進行實時監控, 對工作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 有效提升審計效果。此外, 當明確了公司內部控制環節風險的時候, 應該在第一時間將其反饋給風險管理以及業務部門, 保證可以最大程度的將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效果和價值更好地體現出來。

四、結語

企業的長久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管理, 而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作為企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其體系構建水平以及效果的高低, 可以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 為了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的發展, 深圳市東風南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應該對自身內部控制審計實際情況進行明確, 包括:工程建設項目投資管理審計、集團管控下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等, 然后有針對性實施審計對策, 構建良好且完善的體系, 以保證可以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摘要:近年來, 隨著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不斷提升, 使得其也積極的采用合理方式對管控體系的構建, 這種情況下, 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本文即以深圳市東風南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 并對公司汽車經銷商經營銷售管理審計、工程建設項目投資管理審計、集團管控下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進行了研究, 明確了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的特點, 然后結合具體情況, 利用科學的手段, 對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實施路徑與體系進行了構建, 以期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實施路徑,體系構建

參考文獻

[1] 張麗英, 楊俊峰.我國內部審計模式導向轉變及路徑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17 (2) .

[2] 郭艷萍.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實施路徑與體系構建[J].前沿, 2015 (10) .

[3] 鄧銳廷.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結合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內部審計, 2017 (10) .

[4] 孫文剛, 孫賽軍.風險管理視角下內部審計的作用及實現路徑研究[J].山東財經大學學報, 2016 (2) .

[5] 葉陳云, 葉陳剛, 張琪.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構建研究[J].審計研究, 2017 (2) .

審計體系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政策跟蹤審計成為國家審計越來越重要領域,國家審計機關在政策跟蹤審計中具備哪些突出優勢,本文結合相關資料及審計實踐,從監督職責法定性、監督領域全面性、治理地位獨立性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為政策跟蹤審計的實務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國家審計;政策跟蹤;優勢

政策跟蹤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總結30多年經驗,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有效參與國家治理,發揮建設性作用,審計機關轉型升級,完成國家法定職責的具體舉措。同時也是國家審計機關依法對國家政策的程序性、執行政策的效率性、實施政策的效果性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保障國家治理實現良治的新型審計方式。政策跟蹤審計以保障實現政策目標為導向,既關注單項政策本身個體性特征及其效果,又重視區域甚至全國政策整體性效果;既關注政策執行不力的現象,又著重于政策執行不力的根源;從政策執行過程及結果入手,找出政策執行的難點,突破政策發揮作用的關鍵點,科學、客觀、公正評價政策執行效果,分析影響政策目標因素,及時全面反饋政策決策者,實現政策最優化。下面從監督職責法定性、監督領域全面性、治理地位獨立性等方面說明審計機關在政策跟蹤審計中所具有的突出優勢:

1 《憲法》賦予了審計監督職責的法定性?!稇椃ā穼徲嫏C關的設立、體制以及審計監督權的行使都做了明確界定。是國家審計機關開展政策跟蹤審計工作的基石,也是政策跟蹤審計法定職責的源泉。

2 《審計法》等專門法律法規賦予國家審計機關監督的全面性,保障政策跟蹤審計全覆蓋?!秾徲嫹ā芬约啊秾徲嫹▽嵤l例》都對國家審計機關法定職責進行了明確,如《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七條:國家審計署在國務院總理領導下,主管全國的審計工作,履行審計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在本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和上一級審計機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審計工作,履行法律、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這將國家審計機關法定審計監督職責進一步擴展到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審計機關同級人民政府規定職責的范圍,審計監督具有全面性。

3 審計機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獨立性地位,是開展政策跟蹤審計的獨特優勢。

3.1 國家政策是國家權力運行的外在表現形式,涉及廣泛、影響深遠、特征明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國家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只代表特定或多數階層,不可能照顧到社會各方面的所有利益、難以反映出所有社會成員的意志,這是國家政策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最大特點。政策制定注重科學性、民主性、程序性,政策執行注重時效性和適用性、不可隨意的選擇性,政策實施效果評價注重考慮主客觀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公平與公正性評價是其生命線。國家政策的上述特點,自然要求權力運行制約與監督者、具體的政策監督機關,必須能夠適應國家政策系列特征要求,把握權力運行基本規律、政策形式與內容等。審計機關成立以來,在經濟監督和服務政府工作大局方面,積累了重要經驗,為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這也成為審計機關政策跟蹤審計中的能力基礎。國家審計機關具有綜合性的專業化優勢,審計機關對財政、金融、國有企業、資源環境、社會保障等不同行業的審計或調查,對各方面的信息,通過審計大數據處理,已達到較高的專業化水平。因此,審計機關能夠及時向黨委和政府系統提供真實、全面、完整的信息,便于黨政機關進行正確、準確的判斷,做出科學、高效、有質量的決策。

3.2 政策跟蹤審計是國家在新時期、新常態下賦予審計機關的具體要求。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提高審計機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獨立地位,其執行政策跟蹤審計具有法理依據。2014年10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維護審計的獨立性。地方各級政府要保障審計機關依法審計、依法查處問題、依法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定期組織開展對審計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要求,為進一步保障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12月8日,兩辦出臺《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更加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履行法定審計職責保障機制。為保障地方審計機關獨立性,國家積極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努力最大程度減少審計機關在執行包括政策跟蹤審計在內的審計業務過程中受地方利益相關者的干擾,充分保障審計的獨立性。

自2015年6月起,國家審計署每月發布《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公告》。根據對審計結果公告研究分析,國家審計機關開展全國政策跟蹤審計對于加速實現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重大政策目標初顯成效。根據政策跟蹤審計建議和意見以及審計過程發現的重要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和地區積極整改,加快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進商事制度順利改革,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推動養老服務業、精準扶貧等國家重大政策全面落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4,3,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2,28.

[3]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2010,2,2.

[4]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2014]48號),2014,10,9.

[5]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4,10,23.

[6]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2015,12,8.

[7]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公告.審計署網站.

作者簡介:

高永峰,山東濱州市沾化區審計局財金科科長,歷任企業科長、法制科科長,具有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

審計體系論文范文第6篇

有審計就有審計風險??h級審計機關縣域社會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審計所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審計難度就越高,審計風險也就隨之增大。那么,如何規避審計風險也就成為一直以來人們不斷探討的問題。

一、產生審計風險的因素

(一)審計人員素質和能力不高是產生審計風險的重要因素

1、部分人審計人員缺乏有關審計的風險意識。關于審計風險的認識,在政府審計中的審計署和省級審計機關表現得比較明顯,這些機關的領導對審計風險非常重視,但基層的審計機關卻缺乏重視程度,對審計風險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審計人員的認識問題會產生局部性風險,但是通過管理是可以進行控制的,但是由領導認識不足所導致的風險其影響往往是全局性的,由此帶來的失誤甚至可能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最大的審計風險其實是審計機關領導的認識風險。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我們不僅需要全面認識審計風險,在看到發展的機遇的同時還要意識到審計工作面臨的巨大風險,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

2、審計人員專業能力不強,審計人員素質不高和審計技術方法落后。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特別是專業判斷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審計質量。不合理的知識結構、嚴重缺乏的復合型人才,是導致當前的審計隊伍對新形勢下的審計要求難以達到的主要影響因素。入世以后給我國的審計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審計風險,作為新時期的審計工作者。WTO的規則,國際通行的審計慣例以及商業運作模式和規則都是每一位審計人員必須要了解和掌握的方面,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審計工作,適應新環境下的審計工作。目前我國的審計技術和手段還停留在很傳統的階段,賬目基礎審計還是以手工為主,這樣的方式和國際化的需要根本無法適應。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作為審計機關,確定與當前實際情況向符合的審計策略和技術手段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要以審計準則的方式將這些技術手段確定下來。除此之外,對于審計工作人員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審計人員,基礎的查賬技能必不可少,同時還要求掌握會計審計專業知識、宏觀經濟管理知識、電算化審計知識、政策法規及個人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工作中才能有效規避審計風險。

3、從業人員少,與實際需求不相符合。審計工作的特點就是項目多、任務重,這就要求配備更多的審計人員開展工作,從而滿足審計工作的需求。但當前的審計工作面臨的現狀卻是人員缺乏,這是機構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由于目前審計力量普遍偏少,與繁重的審計任務不想符合,所以每個從事審計的工作者都感覺到極大的工作壓力,甚至于不堪重負,這無疑也會影響到審計工作的開展和工作的質量。

(二)來自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

1、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復雜化,加大了審計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日益擴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經營范圍日益突破單一業務界限,而成為從事多種產品生產經營和從事多種經營業務活動的綜合經營體,因此,這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經營環境復雜多變、競爭中的不確定性都會對審計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增加工作人員出現失查或者失誤的可能性。同時,金融產品創新及衍生金融產品的多樣化,加大了審計風險,導致美國能源巨頭安然公司的破產原因之一就是審計對安然公司大量從事的金融衍生工具和表外融資業務產生的表外項目風險無能為力。

2、 資料和會計信息的不真實性,增加了審計風險的發生可能。

虛假會計信息對審計結果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被審計單位舞弊行為的隱蔽性和反審計手段的增強,加大了審計風險。審計評價的客觀性直接受到被審查單位提供的資料和會計信息的影響,若提供的資料不真實或者虛假信息,那么審計的結果也就不能準確反映問題,甚至出現偏差或者是判斷上的錯誤。除此以外,正常的經營管理中出現無意識的錯誤較容易被發現影響也較小,而舞弊行為是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這種行為多數是采用極為隱蔽的手段,一般的審計程序是很難發現其中的問題,從而容易造成極壞的影響。若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失靈,則更加大了審計局的檢查風險。

二、防范審計風險的措施

1、加強審計理論研究,樹立全新的審計思維

(1)強化對審計風險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學習,掌握新的審計方法。對審計的每一步都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防范風險,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2)更新審計監督觀念。審計監督的重點應從有形資產審計轉移到無形資產審計,重視管理方面和社會效益的審計,強化高新技術產業的審計,并促使其快速成長;

(3)樹立競爭觀念,培養創新意識。審計人員應樹立競爭觀念,培養敏捷的反應能力和大膽創新的意識。積極探索適應信息經濟的靈活高效的審計模式和方法,力避審計風險。

2、政府機關審計人員風險意識的樹立

實踐證明,審計人員強烈的風險意識是有效控制風險的關鍵所在。因此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把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作為一件大事抓緊抓好,工作中既要認識到審計風險重要性,同時要重視審計工作質量的提升,強化審計風險意識。

3、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和職業謹慎。審計人員做出的專業判斷其實不能說百分之百的準確,因為這從實質上說其實是一種主觀的活動,它的準確性會受到判斷主體、客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其實是由很多工作人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最終的審計評價意見也是在綜合了不同人員的判斷而得出的。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出于職業謹慎,在尊重客觀事實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做出專業判斷,只有這樣才能得出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的評價結論。由此可見,要達到防范審計風險的目的,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

4、加強審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是要加大對審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各級升級部門都應該有計劃地培訓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通過培訓促進審計人員更新知識,學習并掌握先進的審計手段,從而提高能力。

二是鼓勵審計人員自我學習。鼓勵審計人員提高學歷層次,參加審計、會計職稱考試和CPA、CIA等資格考試,使每一位審計干部成為學習型干部。

三是提升審計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審計職業道德教育,提升審計人員思想道德素質是防范審計風險的首要手段。只有提升了審計人員的素質和審計風險的防范意識,才能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同時審計人員在工作中也會更加具備責任心和使命感。

審計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政治思想素質: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維護財經紀律;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實事求是;廉潔奉公;工作踏實主動,認真負責。

(2)文化素質: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

(3)業務素質:熟悉和掌握現代財務會計和經濟知識;審計技術水平,能掌握和運用對經濟活動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檢查、考核和分析的審計技術;調查能力,能根據審計任務的要求了解情況,搜集材料,取得證據,為正確的進行審計提供依據;正確的編寫審計報告、調查報告、工作總結和其它資料。

5、實施\"承諾書\"制度,劃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

會計和審計工作具有不同的性質,因此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應該承擔的責任也不盡相同。會計人員應對其報告的財務信息負責,審計人員對財務報表中存在的錯報不負責任,而是負責審查財務信息的處理和報告是否符合既定準則,是否真實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與財務相關的各種情況。

雖然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7號》對社會審計的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已作了明確規定,但是國家仍然應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作嚴格區分,明確工作中審計人員應該承擔的責任,減少審計風險,變被動為主動。同時明確會計工作中應有的責任,助推審計單位的會計工作。(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安達市審計局)

上一篇:主持人職稱論文范文下一篇:財政投融資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