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審計學論文范文

2023-03-02

審計學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固體物理;教學問題;獨立學習;教學反思

一、引言

固體物理中的相關理論已在磁學半導體、超導和激光等現代科學研究領域獲得了重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經迅速轉變為實際生產力,并帶動了相關信息科學技術群的高速發展。在20世紀50年代末,“固體物理”被采納為我國物理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固體物理通過研究和學習固體的結構及組成固體的粒子之間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來闡明其性能和用途,涉及內容包括固體中的原子結構、晶體結合規律、固體電子運動方程及能帶結構、金屬導體的導電機制、半導體的基本原理和超導性的基本規律等,因此,“固體物理”已成為物理學科和材料學科的專業主干課之一。

本文從合肥學院化工與材料工程系目前的固體物理本科教學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殊需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優化整合課堂教學內容,并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考評方式和方法提出合理改革措施,旨在為進一步改善教學和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指導和借鑒。

二、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體會

首先,學生普遍反映固體物理這門課程的難度比較大,即使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和做筆記,仍然有多數學生反映還存在對許多概念模糊不清和不能理解的現狀,無法對本課有一個更系統的認識和理解。

其次,多數學生認為固體物理這門課與材料科學基礎、無機材料科學基礎和無機材料物理性能等前修課有一些相似之處,這在一定程度上既為一些學生學習《固體物理導論》帶來了便利,又帶來了干擾。學生認為,很多知識點已經學過,在學習固體物理時遇到,再次學習時又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掌握的更牢固;而有些概念曾經遇到過,或現在開始學,總覺得有些專業術語就是艱澀難懂,故而產生畏懼的心態。

最后,固體物理學習通常是在看不見、摸不著的動量空間(或波矢空間)中來理解一些問題,在真實的空間里反而不好理解,這一點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難度確實有點大。

三、教學內容、方法及考評改革

(一)精選內容原則

固體物理是研究固體的微觀結構以及這種微觀結構和內部運動同固體的宏觀性質的關系的科學。該課程理論性強,內容龐大,其內容主要包括晶體結構、晶格振動和晶體的熱學性質、固體電導理論、固體介電性質、固體的磁性以及固體的光學性質等。對我校無機非專業本科教學而言,由于課時相對有限(40學時),必須堅持有所教和有所不教之原則,而對學生的要求也必須堅持有所學和有所不學之原則。依據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無機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側重于功能材料及其應用等方面,所以,在講授固體物理這門課程時,由于受到學時和實際培養目標要求的限制,我們精選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來進行講授,即以晶格振動和能帶理論為重點講述內容。而傳統固體物理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晶體的結構、晶格動力學和能帶理論、固體光學和電磁學等,要完全講授完這些內容不符合我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此外,固體物理這門課程里有些內容已經在其他課程里學過,因此,我們必須遵循有所講授和所有不講授的原則,對該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精選和優化處理,即重點將固體中的聲子和電子的運動和行為對固體宏觀性能的影響機制講授清楚,讓學生能從微觀角度去理解固體一些宏觀性質的緣由和根因。目前,我們把這兩部分內容作為兩個模塊來進行講授,同時,再結合一些實際固體的宏觀性質和現象來進行討論和分析,做到微觀和宏觀相結合以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為無機非專業功能材料及應用方向人才培養奠定一定的物理基礎。

(二)講授方式和考評原則

傳統的固體物理教學內容充滿了艱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眼花繚亂的空間圖形變換、復雜煩瑣的數學演算,對固體物理前沿的新動態、新成果、新概念介紹的力度不夠,教學方法單一,造成教師難教、學生畏學的教學局面,學生以應付考試、掙取學分的態度去學《固體物理學》課程。因此,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效益甚微。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們以應用為導向,即先提出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讓學生去思考和討論這些固體之所以有這些應用,其原理和機制是什么,以案例教學方式為主,讓學生主動去參與和思考。例如,講授晶格振動這一模塊內容時,我們先提出,有些固體是熱的良導體,而有些則不能,兩者區別在哪里?又如,一些固體為何受熱后體積會發生變化?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去查閱相關資料,然后提出一些可能的答案,并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將學生變成主動參與者,而不是先灌輸他們這樣或那樣一些的結果或緣由。實際教學表明,這種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尋找答案的教學方式得到的最終教學效果是很有效的,它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主動學習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在這門課的考核和評價方面,我們采用了過程考核和課程考試一體化考評方式,即過程考核和課程考試各占50%。過程考核主要包括:課堂討論、課外作業、課程總結和讀書筆記等方面,這一項占該課程最終成績的50%。課程考試既為本課程最后的考試,成績占50%。這樣就可以把學生從單純的考試中解脫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課外自主學習。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一)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

采用多媒體授課方式具有直觀性、新穎性和高效性,可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但“固體物理”課程理論性很強,如果課堂教學完全依賴多媒體課件會導致學生忽略課程內容學習,而把注意力轉移到課件本身上去。多媒體課件可節省課堂板書時間,增加課堂內容的信息量,但同時導致課堂進度緊湊,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思維緊張,沒有充分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吸收。因此,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課堂“板書教學+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如在講解晶體結構時,筆者通過板書提示類型,但具體結構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對于晶體熱容的模型、能帶理論等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出主要推導步驟,但具體推導過程利用板書進行,從而增加學生的理解時間。

適當引入現代研究手段教學,使固體物理教學與時俱迸。教學中引入MS和CRYSTA等程序,使學生能理解現代理論物理的一些研究手段,并通過這些程序演示晶體結構、晶體的熱力學性質計算、晶體能帶的計算等內容,使學生更為系統地掌握固體物理的研究方法。讓學生自己通過軟件為晶體建立空間結構,通過三維圖形清晰地展示晶體空間結構,這樣使抽象的物理圖像變得具體而生動,從而很好地解決晶體空間結構教學“呆板”的問題??傊?,合理地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使得教與學都充滿樂趣。

(二)增加科學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科學史經常被作為普及科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手段。事實證明,歷史故事可以提高理科學習的趣味性,對某一學科、某一理論發展過程和歷史背景的追述,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門學科和這個理論。在固體物理學中,每一個發現或者理論的提出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動因。正是基于這個事實,在講解理論之前,可以先講述整個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過程,這樣做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整個理論的意義及要解決的問題。

(三)教與學互動,安排學生上講臺

大家都明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獨立的思考。在大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發揮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學習。在固體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研究性課題或針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提出一二個小重點,讓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做成PPT課件,然后在課堂上講解。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通過這種讓學生上講臺的教學方式,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膽量,尤其對于不敢當眾講話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

五、結束語

固體物理課程對材料專業本科生來說的確是一門比較難學的課程,然而,只要堅持有所學和有所不學,在本科階段初步掌握其核心內容(能帶理論)也不是不可能的。教會學生從微觀領域去尋找固體的一些宏觀現象,即讓學生懂得固體應用的基礎是基于固體的不同電子結構,也就是固體的能帶理論基礎。通過多年教學實踐和研究,在我校的《固體物理導論》課程教學內容中實現了“2個知識模塊+2個考評制度”的教學模式,對“固體物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及新的學習模式進行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香蓮,張建芳,何穎卓.《固體物理學》教學改革淺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18(5):156-157.

[2]齊衛宏,李業軍,汪明樸.材料學科的固體物理課程教學[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4):209-210.

[3]蘇興華.材料學科專業的固體物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21(7):187-188.

[4]惠群,程南璞,陳志謙.材料學專業固體物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6(6):167-171.

[5]郭云東.固體物理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24(12):93-95.

審計學論文范文第2篇

為推進學前教育科學發展,有效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育部在全國開展了幼兒園優秀游戲案例征集活動,最終遴選出的130個優秀游戲案例,反映了多年來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實踐探索的優秀成果。

這些優秀游戲案例雖不盡完美,但其反映的教師貫徹游戲精神的有益實踐經驗仍然值得學習。我們宜將其作為落實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火種,推動自己的游戲實踐探索,共同營造以游戲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與發展的良好氛圍。

那么,我們應向優秀游戲案例學什么?又應怎樣學呢?

一、向優秀游戲案例學什么

向優秀游戲案例學習,要學其形,更要學其神。

(一)學游戲精神:幼兒是怎樣真正成為游戲和學習的主人的

向優秀游戲案例學習,關鍵在學其精髓,即滲透在優秀游戲活動中的游戲精神。對于“游戲精神”的理解會因角度不同而不同,從兒童在游戲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看,“游戲精神”是指在游戲這一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中實現“兒童中心”“兒童為本”“兒童主導”。簡言之,即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和學習的主人。

怎樣才能有效貫徹游戲精神?優秀游戲案例大致有兩種做法:一是由教師提供蘊含教育目標、內容的游戲環境和玩具材料,幼兒基于興趣自主開展游戲活動;二是由教師組織開展游戲活動,但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的主動、高質量探究??梢?,不論這些游戲活動由誰發起,本質上都是幼兒的自主游戲,而非教師主導的教學游戲。

不少幼兒園希望能有一些具體的步驟來指引自主游戲的開展。事實上,游戲類型多種多樣,地區差異也客觀存在,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操作步驟可供參考。該怎么辦?優秀游戲案例告訴我們,只要準確領會了游戲精神,也就找到了判斷和指引自主游戲實踐的關鍵標準:幼兒是不是被放在了游戲的中心位置?幼兒在游戲中是不是扮演著主導力量、發揮著主導作用?幼兒是不是教師設計、實施和反思課程的起點?

(二)學徹底放權:游戲的主導權是怎樣交還給幼兒的

讓幼兒成為游戲和學習的主人,并不意味著教師不需要發揮作用。但相比教師主導的活動,教師在自主游戲中發揮作用的時機、方式都有所不同。按此,在領會、貫徹游戲精神的基礎上學習優秀游戲案例,我們還應抓住其有益于實踐的兩條關鍵經驗:放權與支持。其中,放權是第一位的,是前提和基礎。

自主游戲之所以能有效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和發展,正是因為其主導權在幼兒手中。但長期以來,這一主導權始終牢牢掌控在教師手里,因此這里特別強調要將游戲的主導權交還給幼兒。那么,優秀游戲案例中的教師是怎么做的呢?

1.放棄“游戲幼兒”,思考如何為“幼兒的游戲”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機會

認真梳理優秀游戲案例,不難發現教師們在放權的做法上有一些共同點:放棄教師主導意識下的“游戲幼兒”,在不了解幼兒自主游戲帶來的學習與發展可能性之前,控制自己導演游戲、指導游戲的欲望和慣性;主動放權,為幼兒的自主游戲提供充分的時間、空間、心理等支持條件。

2.創設“有準備的環境”,將教育目標和內容隱含其中,支持幼兒自主游戲

放權不等于完全放手。倡導開展自主游戲,要避免從“高控的游戲”走向“放羊的游戲”。在對幼兒游戲放權的過程中,教師仍然要精心創設“有準備的環境”。這里的“有準備的環境”,是指教師在對教育目標、幼兒興趣需要和已有經驗進行專業思考與價值判斷的基礎上創設的學習環境。它應能引發、支持、拓展幼兒主動發起的游戲,促進其全面發展。很多優秀游戲案例正是體現了這一思想。

可見,支持幼兒開展自主游戲并非不追求教育目標的達成,而是要求教師把自己對幼兒全面學習與發展的思考、對教育目標的追求物化在環境和材料之中。此時,教育目標主要通過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間接達成,而非通過教師的直接指導來實現。正是借助于“有準備的環境”,教師支持幼兒自主發起、終止游戲,也引導、拓展幼兒的游戲,最終實現以游戲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的。

(三)學智慧支持:如何發揮教育實踐智慧以支持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學習

在將游戲的主導權交還給幼兒后,就不需要教師發揮作用了嗎?如果需要,教師的作用應如何發揮?倡導幼兒主導游戲,倡導他們在游戲中主動探究,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退出,反而更強調教師要智慧地為幼兒提供支持:創設適宜的環境,在適宜的時間以適宜的方式支持、引導、促進幼兒主動、深入地探究。要做到這三個“適宜”,離不開教師的教育智慧——尤其是實踐智慧——的充分發揮。

1.客觀、真實、全面地觀察記錄幼兒的游戲過程

有智慧的教師都將“觀察”而非“指導”當作自己的首要職責。在優秀游戲案例中,教師的觀察記錄都是比較客觀的,能夠比較真實和全面地反映幼兒在游戲中完整的探究過程。作為教師支持幼兒自主游戲的第一步,這一點非常關鍵。

而在未能獲選的一些游戲案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憑空”解讀幼兒游戲行為表現的現象。也就是說,教師的分析解讀在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記錄中找不到依據。因此,在嘗試“放權”之后,教師在游戲中客觀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并真實、全面地加以記錄,是為幼兒自主游戲提供智慧支持的關鍵前提。

2.基于觀察記錄科學解讀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的學習與發展

在通過觀察積累充分的證據后,教師還要用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尤其是用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盡可能科學地分析和解讀:幼兒在游戲中獲得了哪些學習和發展?學習和發展水平如何?他們獲得這些學習和發展的過程、方式是怎樣的?展現了哪些可貴的學習品質以及水平如何?其中,是否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直接制約著教師能否對游戲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做出科學解讀。這里強調的專業知識,既包括《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強調的幼兒發展知識、幼兒保育與教育知識、通識性知識,也包括這三類知識在不同類型游戲中的具體體現。例如,“幼兒發展知識”中強調教師要了解關于幼兒年齡特征的知識,但在建構游戲、沙水游戲、角色游戲中,幼兒的年齡特征因游戲類型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僅了解一般的年齡特征知識不足以支持教師對幼兒在各類游戲中的表現做出有關發展水平、特點的判斷。

3.以敬畏、審慎的態度全面觀察、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

兒童不容易被讀懂,成人的觀察和解讀只是在不斷理解他們的路上。因此,在觀察、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時,要放下成人的“自以為是”,尤其要避免單憑一次觀察就給幼兒貼標簽、下定論,做出所謂的發展水平判定。如此“斷章取義”極有可能誤讀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與發展。面對潛能巨大又渴望學習的幼兒,我們應抱著敬畏和審慎的態度進行觀察和解讀。具體該怎么做呢?就是要對幼兒的游戲實施全面的觀察,盡可能全方位、全過程地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與發展。這里的“全面觀察”,從橫向看,是指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應覆蓋他們在各類游戲中的表現,為了解其各領域發展水平、特點和需要提供證據;從縱向看,是指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應覆蓋其游戲探究的全過程,因為能夠體現幼兒高質量學習的深度探究通常都表現在持續的系列游戲活動中。只有做到了全面觀察,教師的“自以為是”和“斷章取義”才能不斷得到修正,教師也才有可能越來越準確地了解和理解游戲中的幼兒。

4.借助觀察、解讀結果反思對幼兒游戲支持的適宜性并持續改進

不難發現,優秀游戲案例中的教師有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善于反思,通過反思發現游戲環境和自身教育行為是否適宜、有效,并借助反思持續改進自己的行為。

那么,教師反思應以什么為依據?在什么時間進行?對此,優秀游戲案例提供的經驗是,反思要基于對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觀察和解讀來進行:我這個時候介入是不是合適?這種介入方式是不是適宜?如果不適宜,我應該怎么做?這樣的反思體現了對“幼兒是游戲和學習的主人”的充分尊重;反思可以是在游戲活動結束后進行的系統反思與改進,也可以是在游戲過程中的即時反思與回應:對幼兒游戲行為的即時觀察、對教育價值的即時判斷、對幼兒游戲的即時回應與支持上。

二、怎樣向優秀游戲案例學習

向優秀游戲案例學習,不能全盤復制案例中的做法,更不能脫離真實的游戲活動去打造案例,而是要學習案例中的教師如何支持幼兒在自主游戲中主動地學習與發展。如何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關鍵還是要在循環往復中知行合一,落實好“游戲精神”。

(一)反思自身的教育觀念

觀念指引著我們的行動。我們頭腦中對游戲、兒童、幼兒園教育的認識和看法,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會以什么樣的實際行動去對待游戲、兒童和幼兒園教育。因此,要開展自主游戲實踐,落實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我們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反思發現:我們頭腦中的游戲觀、兒童觀、教育觀與優秀游戲案例反映出來的是否一樣?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觀念隱含在我們“所說的”和“所做的”之中。要了解自己的游戲觀、兒童觀和教育觀,先要看看自己是怎么說的:跟同事討論游戲、討論幼兒、討論教育的作用時,你是怎么說的?跟家長溝通時,你又是怎么說的?此外,觀念隱藏在我們的行為之中。我們不妨問自己兩個問題:首先,你相信不相信游戲能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如果相信,你就會想盡辦法為幼兒自主游戲提供時間、場地、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如果不相信,你就會有各種無法開展自主游戲的理由。其次,你相信不相信兒童有能力主動學習?如果相信,你就會放權;如果不相信,你就總會想著要指導、要教學。

對自身觀念的反思必須基于行為來進行。這里的“行為”包含了兩類,一類是幼兒的行為,另一類是教師的行為。教師基于幼兒行為的反思,就是要以游戲中幼兒的行為表現為依據來反思自身的游戲觀、兒童觀和教育觀;教師基于自身行為的反思,就是要結合幼兒的游戲行為表現來反思教師發揮作用的時機、方式、效果等是否適宜。例如,針對優秀游戲案例中的教師提問,我們可以思考以下問題:這個時候教師該不該問?如果不問,游戲就進行不下去了嗎?怎樣問才不會妨礙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學習,才不會替代幼兒的獨立思考?

(二)積極探索正確的實踐

僅僅反思觀念是不夠的,還必須做到正確實踐。因為優秀的游戲案例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正確的實踐是什么?那就是積極推進幼兒自主游戲的開展,支持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地學習與發展,真正落實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教師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堅定的專業自信。優秀游戲案例中的教師都堅定地相信游戲、相信兒童、相信自己??梢哉f,如果教師沒有在游戲中放權,沒有為理解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而潛心實踐,沒有在長期實踐中樹立并不斷堅定的專業自信,是不可能“生產”出優秀游戲案例的。

然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倡導了多年,不少園長和教師對游戲的教育價值仍將信將疑。怎么解決這一問題?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游戲實踐中去,在持續的實踐和反思中堅定對游戲的專業自信,真正把游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作為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的有效途徑。“積極的實踐反思”與“堅定的專業自信”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1.在實踐、反思中堅定地相信游戲

相信游戲,是指相信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游戲之所以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游戲是教師走進兒童真實世界的最有效方式。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最自由、最放松,因而最能展現真實的自己。

其次,游戲是幼兒主動發起的,游戲中幼兒具有自發的學習動機和不竭的探究動力,因此游戲也是教師支持、引導和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與發展的最佳途徑。

再次,游戲是撬動幼兒園保教質量整體提升的重要支點。那些實踐著“優秀游戲”的教師為什么能“一通百通”、不停地“制造”精彩?正是因為他們在實踐中已將游戲精神融會貫通。自主游戲活動開展得越好,教師對幼兒的理解越深刻,對幼兒主動學習的支持越游刃有余,就越相信游戲,越會自覺地將游戲精神遷移到生活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中去,真正將幼兒園一日生活作為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與發展的有效途徑,從而實現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整體提升。

但在實踐中,仍有不少學前教育工作者對游戲的教育價值心存疑慮。

●疑慮1:游戲能覆蓋幼兒的部分學習和發展,但它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嗎?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思考方向也是正確的,因為幼兒園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能”與“不能”,不僅與教師觀察幼兒游戲的方法有關,也與教師對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發展的解讀能力有關。首先,一次游戲活動是無法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的,但只要教師支持幼兒在游戲中持續、深入地探究下去,就會看到他們在自然地、協調地獲得各方面的發展。這是優秀游戲案例給出的答案。因此,要先相信游戲,再對幼兒游戲進行全面的觀察。教師在游戲中越能看到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就越堅信游戲,并愿意主動去開展游戲,進而看到更多的幼兒學習和發展。這一過程恰恰體現了“積極的實踐反思”和“堅定的專業自信”之間循環往復、相互促進的過程。所以,當你還不相信時,你別猶豫不前,先去實踐。其次,要判斷游戲能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師頭腦中有一張“完整兒童”的地圖,清楚地知道幼兒的全面發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進而判斷游戲促進幼兒發展的情況:在游戲中看到了幼兒的哪些發展?還沒有看到哪些發展?沒有看到的那些發展,是因為提供的環境和材料不適宜、幼兒沒機會展現,還是幼兒在這些方面的發展相對來說確實比較欠缺?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帶著敬畏和審慎的態度持續多次觀察,全面把握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與發展情況,在此基礎上再做判斷。

●疑慮2:游戲真的能替代集體教學活動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嗎?

這其實涉及如何看待游戲和教學的關系問題。事實上,游戲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它們各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有效梳理和提升幼兒經驗,達到促進幼兒向更高發展水平邁進的目的。在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積極開展幼兒自主游戲的背景下,我們應考慮換種思路:是不是還有其他活動既能更充分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又能實現集體教學活動的功能?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在“安吉游戲”的“游戲分享”環節,教師利用游戲觀察時拍攝的視頻或照片,引導、支持幼兒回顧自己的游戲探究過程,并抓住有助于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的“課程生長點”,引導幼兒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這一過程不就是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和提升經驗的過程嗎?它實際上已經達成原來集體教學活動想要達成的目的。當然,還有沒有其他活動也能實現集體教學活動的功能,這需要通過大量深入的實踐探究來給出答案。

必須指出的是,因對游戲的教育價值心存疑慮而以“替代思維”思考游戲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的關系,這反映了疑慮者們將集體教學活動看作達成幼兒園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甚至可能是唯一手段)的固有觀念。對這一固有觀念進行反思,恰恰印證了前面提倡教師先反思自身教育觀念的必要性。

●疑慮3:開展自主游戲,原來的園本課程怎么辦?

對此,我們要思考的是:原來開展的園本課程是為了什么,現在要開展的自主游戲又是為了什么,不都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嗎?如果大家能認識到這個共同的目的,自會找到怎樣處理兩者關系的答案。

2.在實踐、反思中堅定地相信兒童

眾多心理學、兒童學、醫學研究成果早已證實,兒童生而具有巨大的學習潛能,是渴望學習的、有能力的主動學習者;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理解這個世界,對于他們而言,這就是最有意義的學習和發展。但在長期忽視幼兒自主游戲的教育實踐中,這樣的兒童常常“不被看見”。

為什么大家會覺得新西蘭“學習故事”評價方法中的“哇時刻”一說形象又準確?正是因為教師在放權以后看見了不曾見過的兒童:原來他這么棒,他竟有如此巨大的學習潛能!因此,“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的作用就在于發現每個兒童的獨特之處,用符合其個性的適宜方式去點燃那把火。

然而,即便認識到兒童與生俱來的學習潛能,一些學前教育工作者對兒童的能力仍然半信半疑。

●疑慮1:有能力、稱得上“精彩”的,都是“別人家幼兒園(班)的孩子”,我們幼兒園(班)的孩子也稱得上“精彩”嗎?

能不能發現自己幼兒園(班)幼兒的“精彩”,首先和教師頭腦中對“精彩”的理解有關。如果認為“精彩”一定是閃亮的,那么幼兒“無所事事”地閑逛一定會讓教師感到沮喪。但是,“無所事事”地閑逛就一定不“精彩”嗎?很有可能幼兒在考察什么樣的活動區能夠引發他的興趣點,什么樣的材料符合他接下來游戲活動的要求……在我們以為的“無所事事”里,很有可能正在發生著對這個個體最有意義的學習和發展。

除了反思對“精彩”的理解,我們還要進一步反思:我們的游戲活動不夠優秀、看不到“精彩”,是什么原因?是幼兒不行(“太笨”“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是我們提供的環境、材料未能有效引發和支持他們的主動探究?我們需要先進行這樣的反思,而不是直接“歸罪于”幼兒,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我們對游戲精神的準確把握。

●疑慮2:個別孩子的“精彩”容易捕捉,每個孩子的“精彩”太難找了。

優秀游戲案例展現了精彩的游戲和精彩的兒童。這些“精彩”讓我們驚嘆。但是,面對自己幼兒園(班)的幼兒,我們還愿不愿意不帶任何偏見地發現每個幼兒的“精彩”?相信實踐過“學習故事”的教師都深有體會:通常能被寫進故事里的幼兒,都是那些能力強、易被捕捉到“哇時刻”的幼兒,可見“個別的精彩”是很容易捕捉的。但僅僅關注個別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與發展,與學前教育公平的原則相違背。怎樣面向全體幼兒?怎樣真正平等地關注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怎樣既關注幼兒的“精彩”,也關注幼兒的悲傷、憤怒、搗亂等看似“不精彩”的一面,接納幼兒就是一個完整的人?要做到這些,需要我們鼓足勇氣去改變自己頭腦中固有而不自知的“教師主導”觀念。雖然這一觀念根深蒂固,不會輕易被撼動和改變,但只要相信兒童的獨一無二,就能在游戲中發現每個幼兒的“精彩”。

3.在實踐、反思中堅定地相信自己

優秀游戲案例之所以優秀,是因為自主游戲讓我們看見了有能力的兒童,也看見了有能力的教師。這些教師相信游戲,認同游戲的價值;他們相信兒童,愿意“以兒童為師”;他們相信自己,努力做“有準備的教師”。他們因此變得更有專業力量。

有專業力量的教師,更愿意看見游戲中的幼兒。“愿意看見”是因為教師堅信兒童生而具有巨大的學習潛能,也相信游戲能為兒童展現自己的潛能提供適宜的土壤。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之所以能夠控制住指導的沖動,是因為他們在相信的基礎上能夠尊重和接納每一個幼兒,尤其是那些“看起來慢的”和“看起來不精彩”的幼兒,相信這些幼兒也有自己的“精彩”——不一樣的“精彩”。正因為相信,他們愿意在游戲中等得更久,退得更后。

有專業力量的教師,更能夠看見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和發展。“能夠看見”是因為教師對游戲的教育價值和“完整兒童”了然于胸,在等待和后退的過程中能夠放下“自以為是”,一邊跟隨幼兒探究的“腳步”,一邊對照游戲和“發展地圖”解讀幼兒游戲中的學習和發展。

有專業力量的教師,更能夠有效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與發展。“能夠有效促進”是因為教師堅信兒童,尊重和接納兒童的獨一無二,心甘情愿地將觀察而不是指導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教師通過全面、客觀地觀察,虛心向幼兒學習,在游戲中和幼兒共同思考,共同探究,走在共同成長的道路上。

有專業力量的教師,是“有準備的教師”。教師精心創設隱含教育目標的“有準備的環境”,通過環境引發、支持和拓展幼兒的自主游戲;他們隨時準備迎接“意外”,精心觀察、敏銳識別幼兒的“意外”表現中蘊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契機,生成新的課程;他們準備接納每一個幼兒,尤其是看起來“不精彩”的幼兒,并積極反思自身的教育行為和提供的學習環境,做出適宜的改進。

然而,人人都可以成為如此有專業力量的教師嗎?學前教育行政管理者、園長對此憂心忡忡,教師自己也信心不足。

●疑慮1:我們幼兒園沒有優秀游戲案例展現的游戲環境和游戲材料,我做不了。

沒有了“優秀的”游戲環境和材料,“優秀的”游戲活動就無法開展了嗎?顯然不是。正如前面提到的,向優秀游戲案例學習的關鍵是要學游戲精神——如何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和學習的主人。游戲精神的貫徹是與環境和材料蘊含目標的方式、開放程度、使用要求等密切相關的。換言之,只要能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一切環境和材料都可為游戲所用。

●疑慮2:優秀游戲案例展現了教師把握教育契機、做出適宜回應的能力,這對我的挑戰太大了,我做不了。

能不能準確把握游戲中的教育契機,給予幼兒適宜的回應,實質上是對教師課程生成能力的巨大挑戰。這一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長期的專業實踐和有效的專業反思。有些幼兒園期待能有現成的教師培訓策略來幫助教師學習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但真正有助于提升教師觀察、解讀幼兒游戲并生成課程這一系列關鍵專業能力的,絕不是技術層面的、紙上談兵的培訓,只能由教師自己通過觀察、支持幼兒游戲發展的反復實踐和有效反思來實現。借助于這樣的實踐和反思,教師發展的專業自覺才能不斷增強,專業自信也才能隨之提升。

●疑慮3:優秀游戲案例中的教師太厲害了,我成不了他們。

在促進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道路上,每一位教師都不需要成為別人。只要把握了游戲精神,只要愿意相信游戲、相信兒童、相信自己,能徹底將游戲的主導權交還給幼兒,能智慧地創設“有準備的環境”、支持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學習和發展,每一位教師都能成長為更專業的自己。

我們必須認識到,反思教育觀念、探索正確實踐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探索和反思。眾多在遴選中脫穎而出的優秀游戲案例都是教師多年潛心實踐的結果。站在這些先行者的肩膀上,我們可以先從模仿做起,但更應努力探索出一條契合游戲精神、能促進本園(班)幼兒主動學習與發展的實踐之路。

學習優秀游戲案例的目的,是希望找到落實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有效路徑。但又不止于此,我們還要超越優秀游戲案例,看到游戲和游戲精神對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為此,一方面,不要只盯著優秀游戲案例,更要關注它們體現的游戲精神與價值導向;另一方面,不要只盯著游戲,更要關注構成幼兒園課程的一日生活,思考如何按照游戲精神的指引實現“殊途同歸”:從不同的起點(游戲活動、生活活動、集體教學活動)走向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這才是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本文照片由浙江安吉縣幼兒教育研究中心提供)

審計學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畢業設計;質量;教學研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工科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最后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是獲得學士學位的必修學分,畢業論文本應由學生獨立完成。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生教育“職業化”。再加上當前大學生的就業考研壓力大等原因[1],很多學生的畢業論文敷衍了事,甚至捏造數據,由此還曾數度引發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2],以及社會各界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質疑。在當前大環境下,我院學生與教師在本科生畢業設計環節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問題:老師“教”的環節仍不足,學生“學”的氣氛不夠濃烈,師生“研”的水平還不夠高。因此,為了保證本科生培養質量,本文將以常州大學材料專業為例,從教師、學生和專業實際情況談談對畢業設計改革過程的一些感悟。

一、結合專業特點、師資結構和科研水平,確定總體改革思路

在畢業論文出現問題時,首被問責的是監管部門。故很多高校教務處建立了自己的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對畢業設計過程進行統一監管;建立從選題、開題到論文撰寫的統一規范;加強論文的審核制度,控制查重率,從省級校級各層面開展不定期的抽檢。但是,只監管不改革只會讓形式化蔓延,無助于論文質量的提高,各個學院還應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畢業設計改革。

常州大學材料學院是學校的品牌專業,歷經三十多年的建設,建有數十個省級重點、省級、市級、校級實驗室、測試中心、教學示范中心等,有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有博碩士學位授予權;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近90%;先后承擔和完成包括國家863、973、國家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0項[3]。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材料專業的本科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更要有研究改進材料性能、開發新材料的能力;材料學院的專業實驗室和設備可以支持本科生進行大量的研究性實驗與初步探索;材料學院的師資結構決定了教師們有能力在畢業論文過程中指導其選擇較新的課題,進行初步的科學探索,進一步提高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學院對本科生培養的目標應是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并重,而非只是就業型人才,畢業設計的改革思路應是提升其專業內涵,具備一定的創新性。

二、以“教”促“學”,讓畢業設計所需的基本技能貫穿于專業課學習的始終

本科畢業設計本應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總結、應用和提升的過程。目前國內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第八學期指導老師給出具體課題題目,學生通過查找文獻制定實驗方案,開展實驗工作并對實驗結果進行整理,最后撰寫畢業論文。這一過程變成了一個獨立的教學過程,與前期的專業課教學鮮有聯系。

實際上,如果大部分學生此前并未接受過相應的科研訓練,一個學期的時間做畢業設計非常短。學生甚至根本不理解題目內涵,就盲目選題,簡單閱讀幾篇文獻,對現有研究成果一知半解,實驗方案不具體甚至不正確,實驗結果欠分析,最后是草草完稿。整個畢業過程中,面對從未接觸過的課題,學生經常感覺無從下手;面對一臉盲然需要從查文獻教起的學生,教師也時常感覺頗多無奈。如果學生一開始接觸專業課開始就了解最后一學期的畢業設計安排,就會明確平時應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我院教師大都接觸到各自學科的前沿,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積極介紹最新的研究成果,培養學生科研興趣,使學生在后期選題時,不會無的放矢。這樣,現有的自主選題與分配題目相結合的政策才有實際意義。改革課程教學過程,多進行分組討論,并在課后安排一些小課題。特別是在基礎知識的應用環節,鼓勵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獨立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分析解決問題。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更是不能忽視教師“教”的作用,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教會學生整理分析實驗數據。畢業論文不是一朝之功,期望在最后一個學期一蹴而就,是不現實的。所需的技能應在平時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貫穿進去,才能為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以“學”促“研”,“學”有所思,讓學生對畢業設計的思考成為常態

本科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本來就是對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成果、創新能力和自身素質的綜合檢驗。畢業設計的質量的提高,只靠教師的“教”是不可能完成的,還需要學生用心去“學”。讓學生對畢業設計的思考成為常態,在他們的整個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會經常地思考該專業課與畢業設計的關系,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能培養哪些技能,哪些問題還未解決,涉及哪些技術前沿,還會用到什么方面的知識等等。所有這些思考,不是強制的,是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順其自然進行的。

學生在前幾個學期的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已經掌握了畢業設計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文獻檢索和實驗分析等,并且培養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隨著專業課程學習的深入,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會越來越深入,加上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相關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介紹,以及每學期學院組織的各類科研講座,這些都會引導學生在某個方向上的興趣,學生對將來自己的畢業設計的目標也會越來越明確。進而,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提前參加到自己的科學研究當中來,實踐證明,這會致使畢業設計成為一項輕松的、可兼顧完成的工作任務。

四、“教、學、研”結合,讓畢業設計選題更有針對性、可行性

畢業論文成敗的關鍵是選題[4]。通過前幾個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加上合理的畢業設計安排,順利地選題開題會是水到渠成的事。學生的能力水平、興趣愛好是因人而異的,不能期望每個學生的畢業設計都能達到高標準,所有論文都具有創見性。歸根到底,畢業設計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這個過程中受益并有所提高。因此,畢業設計題目應兼顧各種程度的學生,應保證各類學生都能選到合適的題目。選題原則是:自主選題和分配題目相結合,鼓勵學生自主選題。

針對今后仍從事科研的學生,應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為目標,重點強調選題的科學性,題目設計應兼顧教師的研究方向和學生的研究興趣。比如,指導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已有研究課題給定一個題目的大方向,學生在老師給定的大方向內自主選題,由老師把握題目的難易度、工作量和可行性,避免學生選的題目過寬過泛或不切實際,既關注了學生興趣,又保證了教師可以進行有效指導。針對今后從事技術工作的學生,應以培養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為主,強調選題的實用性5]。選題盡可能同其將來工作內容相聯系,側重選擇和企業實際課題相關的題目。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的工作能力獲得較大提升,盡快地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實現從學校到實際工作的順利過渡。

五、“教、學、研”相互促進,提升畢業設計質量

對學生來講,經過前期的訓練,有了合適的選題,學生有基礎、有能力、有興趣認真完成畢業設計。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把畢業設計真正當成對自己有益的工作來做,不會對其敷衍了事,甚至捏造數據,同時也會認真地撰寫自己的畢業論文,以求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對教師來講,畢業設計和與自己的科研方向結合,合二為一,使老師有時間、有精力、有動力指導畢業設計。目前高校均面臨軟硬件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依托教師的科研項目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可以緩解這一問題,并且可以避免虛擬題目、遺傳題目等問題,還可以減輕指導教師的教學壓力,進而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

“教、學、研”相互結合,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有了教師的認真指導,輔以學校對畢業設計過程的規范監管,畢業設計的質量將會得到持續提升。不僅如此,“教、學、研”還會相互促進,通過畢業設計與科研課題的結合,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了畢業設計的含金量。反過來,學生的參與也會促進教師的科研工作??蒲姓n題中的一些基礎性和重復性工作由學生去做,教師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同時學生在畢業設計中也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給教師帶來新的啟發。

總之,要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只是靠加強監管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讓畢業設計的主體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受益。同時,還應對學生、教師、用人單位強調畢業設計的重要性,讓畢業設計真正起到全面總結所學知識,提升學生能力的作用,讓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成為用人單位遴選人才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劉波粒,劉澤軍.淺析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7,(7):89-90.

[2]楊卓娟,楊曉東.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存廢之辨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9):160-162.

[3]彭秀英.立題和過程管理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保證[J].中國大學教學,2012,(3):75-76.

[4]曾永衛,蔡毅.工程應用型本科產學研合作的分析和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11,(Z2):70-71.

審計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特色專業建設點的目標就是要把一個專業建設成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本文結合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建設審計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的實踐,全面介紹了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方案的優化及實踐過程,包括總體目標的確定、建設思路的凝練與實踐、培養方案的優化、教學計劃的調整完善、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實踐教學改革等一系列實踐措施。

關鍵詞:審計學 特色專業 質量工程 教學計劃 課程設置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是國家在“十一五”期間推出的一項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專項工作。具體項目包括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國家級教學團隊、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等9個項目。其中,特色專業建設點是指高校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則表明該高校的此專業在國內具有特色,在全國具有優越性。

一、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概況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審計學專業于1986年設置并開始招生,后因國家專業目錄調整與會計學專業合并按照會計學專業招生,從2003年開始又恢復獨立招生,是全國第二家恢復開設審計學專業的高校(第一家為南京審計學院)。同時,也是河南省恢復設置審計學專業并且招生最早的高校,已經為國家培養了1 200多名審計優秀人才,目前在校生400人左右。

我校審計學專業于2009年7月被批準成為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河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7月又被批準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這是河南省內唯一的省級及國家級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點。

二、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總體目標

基于我校的辦學歷史及學校背景,將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總體目標確定為:依托學校“管、工、經結合”的辦學特色,構建審計學專業的“管理和生產并行”的知識體系,完善并強化“六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實施精品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利用和挖掘教學資源,將審計學專業建設成為省內特色鮮明、國內有重大影響的國家級特色專業,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經濟社會和航空工業發展的審計學應用人才培養基地,進入全國高校審計學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先進行列。

三、審計學特色專業的建設思路與實踐

為了實現審計學專業建設的總體目標,依據審計學專業發展趨勢以及社會需求現狀,以科學發展觀及人的全面綜合發展為主導思想,我校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總體思路為:圍繞一個中心,彰顯兩大特色,協調發展三個專業方向,重點培養四種能力的“1234”發展模式及建設思路。

(一)圍繞一個中心

“圍繞一個中心”是指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與教學有關的其他活動都應該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通過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材、培養方式、社會實踐實訓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改善辦學條件等措施來促進審計學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彰顯兩大特色

“彰顯兩大特色”是指構建審計學專業“管理和生產并行”的知識體系和強化“六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其中,審計學專業“管理和生產并行”的知識體系,包括面向企業的管理過程以財務審計、績效審計、內部審計為主體的知識體系,以及面向企業生產過程以生產審計、基本建設項目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為主體的知識體系。審計學專業“六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利用校內實驗平臺和校外實習基地,有步驟分階段開展審計專業的金工實習、會計綜合業務實習、審計業務手工及信息化實習、參與審計項目作業、參觀生產與基建現場流程、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三)協調發展三個專業領域

“協調發展三個專業領域”是指在審計學專業建設過程中要協調處理好政府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內部審計三個專業領域。審計學專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政府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內部審計三個專業領域,而在培養目標確定及實施過程中,受到學制及教學計劃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兼顧,面面俱到,而只能統籌協調,有所偏重,結合專業發展趨勢及社會需求的現狀,我校審計學專業建設著重以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內部審計兩個專業領域為發展重點。

(四)重點培養四種能力

“重點培養四種能力”是指按照“四種能力”建設的需要,調整和修訂專業培養方案,以科技活動為載體,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的專業知識扎實、知識結構合理、思想素質過硬,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和表達能力、較高的開拓創新和創造能力、較好的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實踐能力。

四、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實踐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與教育模式

本著“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兼顧學校“管、工、經結合”的辦學特色,圍繞審計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1234”發展模式及建設思路,不斷創新完善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審計學專業原有的培養目標,因此,我校將審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具有管理學、工學、經濟學、審計學等知識與能力,文化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掌握現代審計理論和業務技能的工商管理學科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社會審計組織中從事審計實務及相關管理工作。

該專業基本學制為4年,并實行3—7年的彈性學制。學生在規定的學制時間內至少應修166+8.5(第二課堂)學分才可以畢業。其中各類課程應修的最低學分下限如表1所示。

(二)健全師資培養及使用機制

我校一直非常重視師資隊伍的培養,定期選送骨干教師到國內外重點高校作訪問學者,選送青年教師到國內重點高校進修學習,寒暑假選送教師到企業學習交流,到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審計實踐。還以重點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為核心,依托與中航工業企業的淵源關系及科技創新優勢,加大人才交流力度,提高師資隊伍和學術梯隊的建設水平。繼續執行和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及專業主干課程導師制,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知識結構,使師資隊伍形成合理梯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格局。

(三)科學規劃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由于會計準則、審計準則、內部控制規范的完善與修訂步伐較快,該校確定了教學計劃每4年大調整、每2年小調整的要求,因此,該校也與時俱進地調整審計學專業課程體系,基于這些考慮,將審計學專業的基本課程體系設置為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選修課程、拓展選修和公共選修課程及實踐教學環節課程等6大部分。

1.公共基礎課程。按照教育部關于本科教學的相關要求,公共基礎課程的設置各校差異并不大,并且全部為必修課,此處不再贅述。依據該校審計學專業培養方案,學生需要完成55個學分。

2.學科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設置的主要依據是教育部對于管理學科相關課程開設的統一規定,并結合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更高要求并做了細微調整,如表2所示。調整內容為基礎會計學課程增加了16個課時的課程實驗,即會計基礎實驗,提高學生對會計基礎知識的感性認識。該類課程全部為必修課,學生需要完成21個學分。

3.專業主干課程?;趯徲媽W專業與會計學專業的密切關系、專業發展領域以及專業培養方案確定的總學時容量,專業主干課程體系如表3所示。經過2—3年的實踐,為了進一步突出內部審計的重點發展方向,后來又對這個體系做了微調,將內部審計和績效審計兩門課程的開設學期進行了對調。該類課程全部為必修課,學生需要完成18.5個學分。

4.專業選修課。以前的專業選修課不進行分組,根據先導和后導關系分學期依次開設,這樣設置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學生選課急功近利,到第6學期末基本上修完了專業選修課所要求的學分,多數學生第7學期沒有學習任務或者僅剩下1—2門必修課程,給日常管理帶來很多困難。另外,學生選修課程主要以獲取學分為主要目的,選課較為隨意。為了克服這些缺陷,將專業選修課進行了分組,如下頁表4所示。第Ⅰ組為限定選修課,學生至少應修滿20.5個學分。第Ⅱ組為任意選修課,學生根據自己學分累積情況及畢業要求的最低學分數自行選擇,即至少選修14個學分即可達到畢業要求。

5.拓展選修與公共選修課程。此類課程的設置是為了著重體現該校“管、工、經結合”的辦學特色,以及航空工業管理背景,同時,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拓展選修課中學校特色課程包括機械制造工程、航空概論及機械制圖,必須修滿4個學分;藝術類課程包括美術欣賞及音樂欣賞,必須修滿2個學分。公共選修課程門類較多,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完成6個學分即可。

6.實踐教學環節課程。按照“六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及“四種能力”培養的要求,共計開設了8個實踐教學環節,如下頁表5所示。表中的總學時表示實踐教學周數,共計25周,總計25個學分,全部為必修。其中,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在校外實習及實訓基地進行,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其他實踐教學環節全部在校內實驗教學中心集中進行。

另外,第二課堂教學的8.5個學分雖然不計入總學分,但也是達到畢業條件的要求之一。其中,四大講座全部為必修,總學分7.5個,包括形勢與政策、國防教育、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及河南省省情農情專題。創新學分1個,通過社會調查和公益勞動獲得,由學生所在的會計學院隨機組織實施。

(四)深入改革實踐教學和實驗體系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嘗試,審計學專業逐漸形成了“金工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的實踐教學模式及實踐教學內容,涉及8個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環節時間總量已經達到25周。目前,結合學生規模擴張以及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我校還在不斷地進行實踐教學內容的優化以及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進。

(五)積極開展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

截至目前,我校已經建成基礎會計學、財務會計學、會計信息系統3門省級精品課程,審計學原理、財務審計學、高級財務會計學、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等6門校級精品課程。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會計學系列精品教材共計21部,同時,與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審計精品教材《審計學原理》《財務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等,這些成果都為審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六)繼續強化審計教育教學及學術研究

我校審計學科研創新團隊最早于1986年已經組建,經過不斷調整和優化,目前團隊骨干力量雄厚,研究方向穩定,團隊科研優勢明顯。已獲得國家社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0多項,這些項目的研究不僅提升了科研層次和水平,也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我校設立了科研獎勵制度和學術交流資助辦法,極大地促進了教師開展科研和學術交流的積極性。還將繼續鼓勵教師參與科研、以科研促教學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學術水平,擴大專業建設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七)不斷改進教學管理和服務體系

我校建有圖書資料借閱管理系統、學術期刊檢索系統、教師科研管理系統等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經過資源整合和升級優化,又開發了OA自動化辦公系統,集信息檢索、成果登記、任務管理、制度查詢、信息共享等功能為一體,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為審計學專業的全面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還將利用數字化手段完善綜合信息管理、網絡服務等支撐服務體系,為審計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提供充足的軟硬件支持。X

作者簡介:

姚愛科,男,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審計、稅務。

審計學論文范文第5篇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十八大將對我國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十八大報告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靈魂,表明科學發展觀已成為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審計作為國家經濟運行安全的免疫系統,貫穿國家經濟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更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審計工作必須服務于科學發展的大局,要把科學發展的理念貫穿于一切審計工作之中。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強化審計監督力度

(一)突出審計重點,整合審計資源。一是審計工作要緊緊圍繞國家經濟發展形勢,以突出服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重點。既要堅持全面審計,保證審計監督能夠覆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方面,又要突出重點,分清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環節。要把那些基礎性、全局性、長遠性的政策作為審計的重中之重。根據政策對象和目標,把具有明確調控指標、明確目標對象和具體執行標準的政策措施作為審計監督的重點;二是要加強審計管理,整合審計資源,改革審計項目計劃管理,這是審計業務服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要求。通過調整項目計劃內容,促使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項目資源的科學設計、技術資源的得力支持和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

(二)強化審計監督力度,努力發揮審計的整體效能。就是要著重從財政審計、投資審計、社會保障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入手,強化審計監督力度,提高審計質量,努力發揮審計的整體效能。一是在財政審計方面,要進一步加快審計轉型,從財政收支真實合法性審計向績效審計轉變。在財政收支真實合法性審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財政績效審計的力度,完善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力求做到“真實、合法、績效”三位一體;二是在投資審計方面,要以真實合規審計為基礎,以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為突破口,以評價項目綜合效益為成果,以推動投資體制改革、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為最終目標。對重大投資效益,在審計過程中,除了關注項目本身效益之外,還要關注其社會效益、決策效益和管理效益;三是在社會保障審計方面,要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為重點,全面監督社會保障資金的征繳、管理和使用,對亂支亂用、貪污和跑、冒、滴、漏等問題進行查處,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保障全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四是在經濟責任審計方面,要關注人民群眾所反映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以及群體事件發生原因,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審計關注的重點,強化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二、依法審計,樹立審計干部新形象

依法治國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報告又進一步明確指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審計機關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審計。作為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審計法》和審計準則,摒除個人好惡和主觀臆斷,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樹立審計干部新形象。一是做到依法審計。嚴格依據法律、法規來行使檢查、評價、處理和處罰,依法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二是做到文明審計。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前,認真向被審計單位說明審計事項、內容、程序、時限、要求及審計人員紀律規范;審計中加強同被審計單位聯系,搞好溝通協調,及時征求意見,爭取被審計單位領導理解;處理問題做到證據充分,結論妥當,處理依據準確;三是做到廉潔從審。十八大報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為審計干部要做到廉潔從審,就必須以黨風、行風、軟環境建設等各項規定為標準,以國家審計署廉潔審計“八不準”紀律規范要求為尺度,時時牢記審計榮辱觀,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確保審計結果客觀公正。

三、發揮審計服務作用,為改善民生多做工作

十八大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審計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服務和改善民生。審計工作只有著力于民生,才能使審計工作得到長效發展,真正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審計機關要緊緊圍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對關系民生的社保、住房、科教、衛生、資源環保等領域,找準項目,連年安排,持續推進,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為改善民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建設和諧社會有所作為。

四、緊跟改革大局,促進領導干部的黨風廉政建設

十八大指出“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笨茖W發展觀要求我們在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不能單純審核經濟指標,要在審計經濟指標的基礎上注意分析經濟指標的變化對社會指標和環境指標的影響,關注經濟活動的結果對社會事業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一是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每年定期召集紀檢、監察、人事、財政、審計等單位參加的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二是進一步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的領導和協調機制。堅持審計計劃立項為主,任中審計為主、任期內“輪審”、黨政一把手“同步審”、與各專業審計“一并審”等機制,強化對領導干部權力行使的監督;三是建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暫行辦法,就領導干部所承擔的決策責任、發展責任、管理責任、法律責任、廉政責任,是負直接責任還是負領導責任要作明確界定和劃分,規定審計、組織、人事、紀檢、財政等部門運用審計結果的程序,職責和紀律責任,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及結果運用提供依據;四是做到“四查四看”。①查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看經濟責任履行好壞。②查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法,看領導干部遵守財經紀律和廉潔情況。③查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看內部管理監控是否到位。④查財政財務收支狀況,看國有資產是否保質增值;五是適度公示,擴大審計影響。在被審單位張榜公告被審計對象的姓名、職務、審計內容以及審計人員名單及舉報電話等,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充分搜集審計線索,全面掌握被審計對象所在單位的經濟運行和個人財經紀律執行情況,尋找審計突破口,力求審深審透;堅持審計結果公示制度,除涉密及其他不宜披露的內容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在一定范圍內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六是充分運用審計成果,強化審計效力,要將審計成果作為干部獎懲的依據。

五、加強審計文化建設,推動審計事業科學發展

十八大指出“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F階段,審計文化對審計工作的深入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審計文化建設要以機關黨的建設為基礎,以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審計機關為平臺,以提高領導干部和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為核心,以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以全面履行法定職責、完善國家治理為目標,以輿論宣傳和先進典型為導向,營造專業、文明、廉潔、和諧、嚴格、奉獻、奮進和包容的文化氛圍。當前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推進審計文化建設。一是堅持以思想政治建設為導向,強調以理想信念教育為基礎,以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為統領,以“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審計價值理念來引領審計干部行動,塑造審計機關的良好形象;二是堅持以能力建設為重點,尤其要注重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領導能力,領導干部要有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決策能力,審計人員要爭當查核問題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計算機應用的強手和內部管理的行家里手;三是堅持以作風建設為基礎,落實“實”、“高”、“新”、“嚴”、“細”的審計作風,切實做到嚴格、扎實、嚴把質量關;四是堅持以職業道德建設為靈魂,強化審計職業道德建設。在履行職責中,不斷豐富審計文化的內涵。

(作者單位:陜西煤炭建設公司)

上一篇:學法用法下一篇:插花藝術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