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范文

2023-03-06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英國課程碩士;專業型碩士;學科競賽;研究性教學

作者簡介:戚欣(1958-),男,吉林長春人,吉林建筑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呂靜(1969-),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建筑專業教育;謝宇軒(1984-),男,吉林長春人,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研究生教學與管理。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地方建筑類高校專業研究生質量評價體系研究”(編號:06JHQYB0026),主持人:戚欣;2016年吉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以學科競賽為導向的設計課程教學中研究性創新能力提升訓練研究”(編號:201602),主持人:呂靜。

建筑類高校是培養和建筑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的學科人才的應用類型大學,包括建筑學、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和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等學科和專業。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從1990年開始設置和試辦,現有200多個領域的39種類專業學位,其中涉及建筑類高校專業型碩士包括建筑學碩士、城市規劃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工程碩士和藝術碩士等專業(見圖1)。

專業型碩士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培養模式,具有職業性和學術性相統一的基本特征,在培養過程中注重獲得執業技能的培訓,強化專業知識與訓練的執業能力的訓練,更多強調的是具有職業背景的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

一、研究背景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需要大批的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建筑類應用型高級設計人才,建筑類高校作為服務地方經濟和行業發展的應用型大學,迫切需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較強的綜合型人才,緊密結合建筑類執業技術資格認證體系,以提高知識遷移力、實踐創新力和職業勝任力為目標,構建出新的適合于培養和發掘創造性思維人才的框架,并有助于實現職業能力與研究能力并重的專業碩士培養目標。

建筑類專業型碩士的培養,既要求培養有理工科的理性邏輯思維能力,又具有藝術院校的美學素養,體現職業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研究生教育特征,需要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以培養知行合一的建設領域設計編制和管理領域實務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

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類專業型碩士的招生規模逐年增加,尤其是各種生源背景的考生的涌入,導致專業型碩士培養目標與手段錯位,研究生的專業知識單一和基本功較弱等方面的缺陷也逐漸暴露。面對建筑類專業型碩士培養中忽視創新能力與執業培養相結合的問題,高素質的專業型碩士的人才培養已成為十分急迫的任務,如何進一步完善專業學位培養模式,力求以規范、高效的培養過程控制來保證項目專業學位碩士培養人才質量,就顯得特別重要和迫切。

二、我國建筑類專業型碩士教育的現狀

目前,建筑類高校專業型碩士教育培養是一種“師徒式”培養方式,學生從一入學就選定固定導師,大部分時間隨特定導師進行工程項目、縱向課題的設計和研究,這種封閉式教學體系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在創新能力培養的銜接方面,缺乏在教學中把傳統設計教學、建筑技術、研究目標進行靈活性和多樣性的訓練。因此,如何緩解專業型碩士教育面臨機制問題,如何在學位攻讀期限內將龐雜的知識科學地進行融合訓練?這些問題都影響著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體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以學科設計競賽為導向的研究性教學方法,對建筑類專業型碩士培養成為突破專業型碩士的培養目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局限性,來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的關鍵。從人才培養理念、培養標準和培養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借鑒西方成熟的專業型碩士教育模式,使國內的專業型碩士教育在本質上提高執業教育水平并與國際接軌。

探究性教學模式能夠深入地達到對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建筑類學科設計競賽作為高等院校研究性教育理念實施成果評價與檢驗途徑,研究性教學是學科競賽的前提和基礎,學科競賽是研究性教學的表現形式和實施途徑,改進學生專業知識掌握運用的重要平臺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英國課程碩士教育的目標及能力培養特點

(一)英國課程碩士教育的目標

英國課程碩士研究生教育是伴隨英國二戰后經濟衰退的特定歷史背景而來。經濟的復蘇需要人才的支撐,社會對人才培養規格的需求促使英國課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已經超過了研究型碩士生的培養規模。在20世紀60年代《斯萬報告》與《羅賓斯報告》中強調的教育向課程碩士為主的重心轉移的觀點一致[1]。

英國課程碩士教育培養的目標與社會需求緊密相連,與研究型碩士生完全不同,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課程碩士的體制(包括制度、政策、法規等)建立在這個目標的基礎之上。

(二)英國課程碩士教育的能力培養特點

1.為了避免人才培養的流失,英國課程碩士招生資格考核的門檻設置中,對學生本科學歷的硬性要求相對較低,各院校對碩士錄取條件的把握具有獨立主動性。除了取得學士學位可以入學的條件外,甚至某些學校對本科學位沒有要求,而是更為重視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這樣的招考機制為擴大研究生教育的受眾面積,保證人才培養的數量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2.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制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依據學生專業的不同而有側重性和傾向性的選擇對應的課程以強化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設置的核心在于對專業技能的培養,教育質量的保障則融會在日常的教學評估過程中,而不是一刀切式的論文寫作過程[2]。

3.課程碩士具有明確的以提高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培養過程和相應的教育體系。英國課程碩士研究生教育是培養職業領域從事實踐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注重多層次的實習訓練并開設了大量的實用課程,鼓勵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校企合作模式推動研究生從授課式向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轉變。企業人員或工程師以第二導師的身份直接參與研究生的培養過程[3]。

四、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專業型碩士培養模式的構建

通過英國課程碩士教育對我國建筑類高校專業型碩士教育的借鑒,著力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工程執業能力和國際化能力作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針對不同階段導向和目的,強調知識傳授的啟發價值與創造能力培養的新視點,注重多學科的滲透以及前沿理論的發展,通過思考方式的轉變來啟迪學生的靈感構建培養學生創新力?;趯W科設計競賽為導向,依托科研進行實踐創新,提倡產學研結合的多學科交叉培養,構建主干突出,構架清晰,級配分明,學科協同的專業型碩士創新人才培養培養模式(見圖2)。

(一)以學科競賽為目標導向,構建具有各自學科特點、突出研究特色和模塊組合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本研究緊密結合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以提高知識遷移力、實踐創新力和職業勝任力為目標,突出特征為職業導向性,應用技能多樣化、實踐性強、內容龐雜是職業培訓的主要特征。結合理論課內容擴展基礎知識和技能,結合課程設計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以競賽檢驗培訓結果,進而選取不同競賽鼓勵學生進行實踐。

(二)以學科競賽作為教學載體,融合“樸實性與開放性相結合”的專業型碩士教學理念,強化實現職業能力與研究能力并重的培養目標

本研究根據學科特點以及專業特色,建立有針對性的研究性創新能力培訓計劃滿足社會實踐的要求,并且以學科競賽作為檢驗方式,有的放矢地進行研究能力培訓,強調教學體系強調整體性優化,注重專業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并重的培養模式,并有助于實現職業能力與研究能力并重的培養目標。

(三)以學科競賽作為實施主體,強化以設計實踐能力提升為核心,增強學生的適應性和職業發展潛力

培養出新的適合于培養和發掘創造性思維人才的模式,構建起建筑類高??蒲?、教學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創新人才模式。注重的是職業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教育,建立機制監督導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導師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設計和科研實踐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在教學內容組織中建立起包含課程內容體系結構、教學內容組織方式與目的、實踐性教學的設計思想與效果等方面的改革迫在眉睫,特別注重訓練學生的專業綜合技能訓練與創新教育之間的平衡問題[4]。

(四)以學科競賽作為檢驗方式,注重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強化執業技能的“創新技能”和“實踐能力”

本研究以提高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教育質量為目標,注重專業型碩士教育的整體課程體系優化和學生文化素質、理論基礎、創新能力與職業技能的全面培養[5]。從專業知識、創新技能和實踐能力這三方面的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將實踐教學手段與職業素質培養相結合,從社會實踐層面彌補高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同時在過程中規范兼職教師遴選、聘任、認證、監督的有序化,提升兼職教師的層次,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和科研。

五、以學科競賽為導向的研究性教學方法對專業型碩士創新能力訓練

本研究注重研究性創新能力的訓練框架的建立,針對專業型碩士教學中專業知識、專業實踐和創新訓練等方面的主要內容,注重課程內容體系結構、教學內容組織方式與目的、實踐性教學的設計思想與效果等方面的改革[6]。重點考核整個教學過程中研究生創新性培養,通過思考方式的轉變來啟迪學生的靈感構建培養學生創造力,特別強調利用競賽平臺進行設計實踐,將實踐過程與創造力培養結合起來,建立起以下五個方面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教學中的各個教學環節的提升訓練研究。

(一)強化以設計師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的能力訓練,強調各級別學科競賽對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著“寬口徑、厚基礎”的教學原則,從專業型碩士培養的研究性和創新能力入手,以培養和提高學科競賽參與度為目標,減少教師規定性指導內容,而提倡引導性指導模式。研究生階段的設計課程教學中應積極采用靈活的“Studio”模式及多種形式的研究性設計訓練和組織[7],教學過程倡導“研討式+體驗式+實踐式”教學方法,強調設計教學的全過程的訓練,最終形成“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實踐中得到驗證”的自主型科研探索方式,注重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研究和設計能力。

(二)教學內容更新適應學科動態發展,構建團隊協作為主導的研究學習模式

進一步凸顯建筑類高院的辦學特點,通過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環節、學位論文等環節得以體系化呈現,以團隊為單位建立論文討論及設計競賽研究小組,對同一課題中的不同研究方向,形成自主討論、自主探索的科研方式及論文協作方式,靈活的團隊協作模式有效的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體驗了未來職業中的工作模式。

在研究生低年級階段,建立機制監督導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導師為主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教學組織上推行“三實”教學框架,即為“實驗”(理論驗證)、“實訓”(專業技能的強化模擬訓練)和“實踐”(結合項目真實條件的專業理論與技能的綜合應用)[8]。

在研究生高年級階段,注重建立研究性創新能力的訓練框架,重視分析與思考的設計過程,以“STUDIO”為核心的研究型課程從接軌到并軌的最大突破口,注重技術綜合與創新強能力和藝術思維創新高素質,將專業型碩士培養教學中各個教學環節的能力提升訓練研究。特別提倡研究方向結合地域環境和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各地建設發展出發,訓練學生對特定的自然、人文環境、經濟條件、施工工藝等技術條件的探索。

(三)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設以“實踐應用和職業導向”為特征的實踐基地

以工程實踐技術和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為核心,通過綜合性、復雜性、現實性的工程項目鍛煉,逐步幫助學生培養職業性與創造性、分析能力與設計能力、自主能力與合作能力相協調統一的多維能力。注重設計訓練和科研實踐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強調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建設,進一步培養專業碩士的設計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創新能力突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專業實踐實習本著“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踐和現場實踐”相結合、“專業實踐與論文工作”相結合的原則。構建提升學生學習研究能力的專項實習基地和集中實習實踐基地,強化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和“實踐能力”。構建針對性的實踐教學課題與教學手段,對實踐基地參與的職業設計師所參與教學的課時要求、工作模式等作出相對明確的界定。

(四)注重職業性與學術性相結合,深化專業研究生的設計創新能力

本研究深入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來進一步梳理實施的方法和思路,強調創建實踐與創新相結合的培養課程計劃,在強調高水平實踐能力的職業性要求上,一方面增加不同科目、類別和數量的實踐類課程,調整與實際工程聯系性較高的內容比例,另一方面提倡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及多樣型的考核形式,對實踐類課程增加考核力度,特別是在科研學習中鼓勵學生對自身的科研結論與成果進行應用性檢驗。

通過綜合性工程項目以及各種類型的學科設計競賽鍛煉,分階段展開研究型設計,挖掘培養專業型碩士的思維,提升他們活躍的設計思維、突出的創新能力和靈活的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通過不同設計競賽和不定期的設計工作坊設計的全過程參與,逐步訓練學生執業性與創造性、分析能力與設計能力、獨立能力與合作能力相協調統一的多維復合性綜合設計能力,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開放性和創新設計的實施性。

(五)整合素質教育支撐平臺,探索地域文化融入建筑類高校專業型碩士教育框架

目前國內建筑教育注重工程技術能力訓練而較少文化意識熏陶,尤其缺少傳統環境倫理和審美意識指導下的技術創新能力培養。本研究以地域文化為核心的專業型碩士職業技能提升為目標,提倡文化傳承自覺意識與技術創新主動精神相結合,關注學科之間的相關知識支撐,注重人文素質教育,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學科發展動態,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形成支撐平臺,從職業實踐、專業技術、理論課程和地域文化傳承性四個方面建構開放式課題+研究式教學方法的全方位人才培養的框架。

具體從兩方面強化專業型碩士培養的技術措施與手段,一方面是強化職業道德、素質修養、審美意識、文化空間和建筑倫理五方面的素質培養,另一方面注重制度規范、評價體系、生態技術、實地調研、IBM協同設計和參數化設計的技能培訓,把真正的素質教育教學成果在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中體現(見圖3)。

通過對英國課程碩士教育對我國建筑類高校專業型碩士教育的借鑒和啟示,增強提出以學科競賽為導向的課程教學中研究性創新能力提升訓練研究為目標,加強對專業型碩士的專業理論知識、創新技能、思維模式和執業能力四方面的培養,系統性的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導師作用發揮、實踐基地的構建等方面加強設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針對性和系統性。強化專業知識應用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研究能力,以學科競賽為觸媒,搭建不同層次的科研體系平臺,符合國家對建筑業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業型碩士人才培養要求,構建起建筑類高??蒲?、教學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欒錦紅,梁紅蕾.國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標的定位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6):74-77.

[2]陶勁松,張淑娟.中英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差異[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6):13-15.

[3]蔣春洋.英國課程碩士研究生教育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91-95.

[4]楊青娟,沈中偉.基于創造力構成的建筑學研究生教育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108-112.

[5]呂靜.“1+1+3”三段化教學模式下的城鄉規劃專業核心課程群優化研究[J].吉林建筑大學學報,2015(6):93-96.

[6]蔣家瓊.研究生體驗調查:英國研究生參與教育質量保障的基本途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4(6):105-109.

[7]沈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養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4.

[8]吳曉,王建國,徐小東.建筑學專業學位實踐基地建設的現況及建議——以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為例[J].建筑學報,2014(12):7-11.

責任編輯 吳學仕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范文第2篇

一、審計碩士培養的中存在的問題

(一) 專業學位培養學術化

自2009年起我國才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 起步較晚, 缺乏經驗, 而且將應屆本科畢業生納入招生范圍后, 亦采用全脫產的學習方式。因此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招生來源、培養方式等方面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并沒有明顯區分;再加上各高校、科研院所等授權單位多以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為主,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多參照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因此導致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學術化傾向比較嚴重, 有些學校甚至直接套用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而審計碩士作為新生事物, 雖然并沒有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經驗的桎梏, 卻也完全沒有非全日制、在職碩士的培養經驗, 不管是從培養單位層面還是導師層面, 大多傾向于簡單套用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導致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學術化趨勢明顯, 主要表現在:

1. 課程體系理論化。

沿用學術學位的課程體系, 理論課程為主體, 課堂教學講授為主, 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所占比例相對較小, 在學生培養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2. 師資隊伍“學術化”。

目前審計碩士的培養大多采用雙導師制, 即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指導教師相結合。而這里的“學術化”, 并不是說審計碩士的校內外指導教師偏向學術、科研能力強, 而是指審計碩士指導教師一方面更偏重于指導學術學位研究生, 而忽視審計碩士的學術能力培養;另一方面審計碩士指導教師大多長期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 缺乏實踐經驗, 不利于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3. 專業實踐形式化。

實踐環節是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關鍵環節, 但由于審計行業的特殊性, 審計碩士的專業實踐對實踐基地設置、實踐項目選擇等都有較高要求, 而由于實踐基地不足、實踐管理不完善和實踐考核缺失等各方面原因, 目前專業實踐是審計碩士培養過程中的薄弱環節, 很多都流于形式, 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 審計碩士認同感有待提高

這里所說的認同感包括社會認同感、學校認同感和研究生自身認同感三個層面。就目前而言, 審計碩士的招錄過程中, 存在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即考試為了規避會計碩士報考的激烈競爭和學術學位的高難度, 退而求其次選擇審計碩士, 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清楚審計碩士的定位和特點;而在培養過程中, 有些學校出于各方面考慮, 將審計碩士培養和會計碩士培養混為一談, 不管是師資隊伍、課程建設還是專業實踐, 都沒有充分的考慮審計碩士的特點;而就社會認可度來說, 雖然社會對審計專門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但由于常有以來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和對審計碩士的不熟悉, 社會的需求與審計碩士培養不能很好的對接。

(三) 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缺失

目前, 尚未形成一套專門的全日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只能簡單套用學術學位論文評價標準, 缺少行業評價的參與, 導致質量評價結果片面化, 不利于研究生的能力素質與行業需求相適應。

二、審計碩士培養模式構建的主要舉措

(一) 以培養方案為杠桿, 推動培養機制改革

培養方案是審計碩士培養工作的根本性指導文件, 是組織開展課程教學、專業實踐、學位論文等各項工作的主要依據。要推動審計碩士培養機制改革, 提升審計碩士培養質量, 首先要明確審計碩士的培養目標, 避免“學術化”傾向;其次, 要充分發揮審計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的作用, 邀請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實務界專家參與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 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對高層次、應用型審計專門人才的需求, 構建與需求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第三, 根據審計專業人才的職業素質、知識和能力結構的要求, 明確培養目標, 設置專業實踐環節;最后, 嘗試與職業認證資格相對接, 創新培養模式。

(二) 以案例教學為途徑, 優化課程體系建設

審計碩士課程體系建設, 應注重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現場教學、團隊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方式的運用, 強調“請進來、走出去”, 讓實務進課堂, 使學生進現場, 強化理論知識與實務的結合?!凹訌姲咐虒W, 是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 推進教學改革, 促進教學與實踐有機融合的重要途徑, 是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 因此, 要優化課程體系建設, 就要緊抓案例教學不放松, 主要有:首先, 拓寬案例來源, 將實踐項目、學位論文、教師踐習項目中的優秀案例納入案例庫;其次, 以項目形式開展案例建設, 形成案例小組或團隊;再次, 明確案例建設考核和激勵機制, 對優秀案例進行獎勵和運用, 調動案例建設積極性;最后, 關注案例教學開展情況和案例使用情況, 及時進行案例庫更新, 保證案例質量。

(三) 以審計項目為抓手, 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專業實踐是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關鍵環節, 學生的專業實踐主要依托于實踐基地進行。根據審計行業的特殊性, 學校應以校內資源為依托, 與事務所、不同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審計部門等, 聯合建立有代表性的實踐基地, 目的在于通過校企合作等有效形式, 充分利用雙方在人才、技術和科研等方面的資源, 通過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亟⒑? 不僅要能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 還應有利于解決高校導師指導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

因為審計工作大多集中在年底進行, 且具有項目式、階段性的特點, 學校需結合培養方案和審計實務, 合理安排學生實習實踐活動。審計碩士的專業實踐, 一般依托于實踐基地, 在校內外導師團隊的指導下, 參與一個或幾個完整的“審計項目”, 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審計實務的各個環節, 而且有利于綜合運用所學到的知識。

(四) 以人事激勵為手段,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對導師知識能力結構的要求, 審計碩士培養單位一般選聘具有豐富審計實踐經驗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師擔任校內導師。但由于審計碩士是新增的專業學位類別, 同時具備豐富審計實踐經驗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師數量遠低于需求量, 在這種情況下,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打造一支是實踐能力與科研水平并重的導師隊伍, 成為了各個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來說, 大多數高校采用兩種方式, 一種是具有較高教育科研水平的校內導師和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校外導師組成導師組, 共同指導學生;另一種是學校選送缺乏實踐經驗的導師到實踐基地進行踐習, 以獲得相應的實踐經驗。

以上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不過都可以有效的解決實踐能力與科研水平并重的問題, 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 卻將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在科研、教學壓力如此大的大環境中, 如何激發教師積極性。根據目前的人事考核制度, 每位教師都面臨著很大的科研、教學壓力, 必須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手段, 并以人事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 才有可能激發教師對于審計碩士培養的積極性和熱情, 進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五) 以論文質量為核心, 構建質量評價體系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和主要內容, 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體現。根據審計碩士的培養目標, 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應來源于審計應用性課題或審計實踐, 以案例分析、調研報告、專題研究等為主要內容, 體現專業理論知識, 創新地應用于實踐、指導實踐的價值。因此在構建審計碩士質量評價體系, 雖然仍以論文質量為核心, 但應突出其“應用于實踐、指導實踐”的作用。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評價標準除了科研價值、學術能力等, 還應具有來自行業對其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評價。

因此, 要評價審計碩士培養質量, 不僅要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障體系, 還應強化外部質量評估與監督機制, 包括行業評價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

三、結語

當前, 我國全日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剛剛起步, 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明確全日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 以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導向, 構建我國全日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全面提升審計碩士綜合素質和能力。全日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 我們仍需積累更多的經驗以促進其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現狀;進展;建議

一、 引言

自2007年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以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經歷了一系列改革與發展。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于2007年發布的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性培養方案》(以下簡稱《培養方案》)中規定MTI學位論文可采用項目、實驗報告、研究論文三種形式,近年來學者提出了五種寫作形式。2013年教指委發布的《培養方案》修訂版,規定MTI學位論文可采用翻譯實踐報告、實驗報告、研究論文、翻譯實習報告四種形式,本項目組對2012至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進行了收集整理,并通過對其寫作語言、方向、形式及理論應用等方面的分析,展現MTI學位論文近六年取得的進步以及仍存在的問題,探討其解決方案。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2012年到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為基礎,在中國知網(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簡稱CNKI)數據庫博碩士論文庫內通過高級檢索的方法,選取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I輯和社會科學II輯學科領域,檢索全文字段為翻譯碩士并含畢業論文的相關文章,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月31日。至檢索截止日,CNKI收錄2012年到2017年相關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937篇,剔除學位不符(如博士畢業論文),專業不符(如公共管理、英語語言文學等專業)及語言領域不符(如俄語、日語翻譯碩士等專業)論文共213篇,最終符合小組研究課題的畢業論文共計724篇。其中2012年46篇,2013年149篇,2014年235篇,2015年47篇,2016年83篇,2017年164篇。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來考察英語翻譯碩士專業目前已取得的進展以及存在的相關問題,調查和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畢業論文的寫作語言、寫作方向、寫作形式和理論應用。

三、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調查法、計量統計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調查法是指本文通過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教執委官網等信息源收集掌握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和數據;計量統計法是指對整理后的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寫作語言、寫作方法、寫作形式以及理論應用等項目做表格化處理及統計;對比分析法即將本研究的結果與前人的研究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已取得的進步與仍然存在的問題。

四、 研究結果

通過對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分類整理,對其寫作語言、寫作方向、寫作形式及理論應用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研究結果。

(一) 寫作語言

教指委于2013年12月26日發布的《培養方案》(修訂版)中指出,“無論采用何種論文寫作形式,學位論文都需用外語撰寫”。本項目組收集到的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中文論文共計595篇(占82%),英文論文共129篇(占18%)。由此可見,翻譯碩士畢業論文更多采用中文撰寫,這與教指委提出的培養方案不符。本項目組調查發現,在大多數學校對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寫作語言的要求并不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多采用中文撰寫,因為母語表達更清晰準確,同時也便于導師指導論文。這反映出翻譯碩士專業目前發展現狀與預期設想存在差異。翻譯碩士作為一個新興專業亟待不斷發展進步。

(二) 寫作方向

翻譯有筆譯、口譯之分。在某種程度上,口譯員比筆譯員要求更高,所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高級口譯人才比較困難。從學校來看,設立口譯專業要求老師不僅需要具有本專業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必須具有較強的從事本專業實踐工作的能力。然而隨著我國 MTI 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具有翻譯碩士師資資格的教師出現嚴重缺口。本研究小組的調查數據顯示,研究收集到的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口譯論文共計193篇(占26.7%),筆譯論文共531篇(占73.3%),這一數量差異可在以上分析中得到一定解釋。但從目前翻譯市場需求來看,國內緊缺會議口譯、法庭口譯、商務口譯、聯絡陪同口譯,口譯專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三) 寫作形式

筆者參照翻譯碩士學位論文五種寫作形式,即重要崗位的實習報告、翻譯實踐報告、翻譯實驗報告、翻譯調研報告及翻譯研究論文,對收集到的論文進行整理歸納,有以下發現:

雖然有五種寫作形式可供翻譯碩士選擇,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寫作形式具有較明顯的趨同性。由表可知,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形式以翻譯實踐報告為主,即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非文學文體為主的實務翻譯,根據譯文就翻譯問題寫出研究報告。其數量占總論文數量的77.20%。相較于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翻譯實踐報告類型論文的占比大幅度提升。第一批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15所試點高校的381篇MTI學位論文中,翻譯實踐報告類論文占總論文數量的33.9%。翻譯實踐報告占比的提高體現出MTI的培養目標逐步側重于翻譯實戰練習和翻譯操作能力的培養。

其次,翻譯論文研究是指選擇翻譯生產和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中該形式論文共有252篇,占總論文數量的66.1%,是首批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數量最多的論文形式。據本項目組統計,近六年翻譯論文研究數量呈較明顯下降趨勢,占總論文數量的 18.65%,是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第二大形式。翻譯論文研究幾乎沿襲翻譯學術型碩士畢業論文的寫作形式,并未很好體現翻譯碩士的培養目標,雖然近年來數量有所下降,但卻成為第二大選擇形式。這一方面是翻譯論文研究其操作難度相對較??;另一方面可能還受到高院校教學模式影響,還沒有完全從學術型碩士成功轉向應用型專碩。

2013年12月發行的《培養方案》修訂版新增翻譯實習報告這一寫作形式,要求學生主要針對項目經理、項目譯員和項目審校這三個重要翻譯崗位,在導師的指導下進入翻譯企業,進行為期3~6個月的頂崗實習并寫出實習報告。但近六年來這一形式的論文數量僅占總數的0.83%。本項目小組調查發現2012年出版的《全國翻譯專業學位(MTI)系列教材:MTI畢業論文寫作指南》(以下簡稱《寫作指南》)中并未給出實習報告的寫作參考模板。因此,筆者建議教指委提供或者相關指定系列教材應該給出實習報告的具體參照模板,從而使畢業論文的選擇更多樣化。

翻譯實驗報告是指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就口譯或筆譯的某個環節展開實驗,并就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寫出實驗報告。該寫作形式比例最小,占0.28%。本項目組調查統計的724篇畢業論文中僅2篇采用翻譯實驗報告的形式,由此可見大家仍熟悉傳統的思辨型的闡述方法,缺少提出假設并用數據驗證假設的綜合能力。因此本項目組建議翻譯碩士在《寫作指南》提供這類寫作模板的情況下勇于選擇翻譯實驗報告,做出嘗試與創新。

整體來看,從2012~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題目逐步明確體現該論文的寫作形式,尤其是2016年,83篇畢業論文中有63篇論文(占比75.9%)直接在題目中明確指出其寫作形式。而在2012年只有19.6%的畢業論文在題目中明確指出其寫作形式。由此可見翻譯碩士對畢業論文的寫作形式的認識與區分更加清晰。

(四) 理論應用

筆者根據論文中理論運用方式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分為四類,即題目類、目錄類、參考文獻類及無理論類。題目類即題目中指明論文所用指導理論,例如《從目的論看……的處理策略》,此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有104篇,占比 14.4%;目錄類即目錄包含論文所用理論,此類論文有256篇,占比35.4%;參考文獻類即僅通過參考文獻中的書籍、著作表明論文引用的相關理論,此類論文共有295篇,占比 40.7%;無理論類即論文在標題、目錄以及參考文獻中都沒有顯示應用任何理論,此類論文共有69篇,占比9.5%。通過數據,筆者得出參考文獻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占比最多,其次是目錄類和題目類,無理論類論文占比最少。這表明,大部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都有相關理論指導,翻譯碩士普遍具有理論指導論文寫作的意識,但是實際上仍有近一半論文并沒有運用理論系統指導論文寫作,僅通過參考文獻零散引用理論。

據計量統計分析,筆者發現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口譯筆譯應用理論各有側重。其中,筆譯論文中應用較多的翻譯理論有:目的論、功能對等理論、文本類型理論、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理論、歸化異化理論、信達雅原則等。此外,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也常與其他學科的理論相結合。例如,與語言學中的順應論、符號學、關聯論、語境、主述位結構和會話含義結合;與文學中的體裁分析理論,生態學視角相結合;與美學結合等??谧g論文中主要應用的理論是釋意理論和圖式理論。

在題目類和目錄類中明確指出運用理論的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有360篇,其中筆譯有288篇,口譯有72篇。在筆譯相關論文中,目的論應用最多,占比31.9%;功能對等理論次之,占比31.3%;文本類型理論較多,占比12.2%。在口譯相關論文中,釋意理論應用最為廣泛,占比48.6%。這反映出,翻譯碩士在畢業論文中所選用的理論具有趨同性和集中性,多為國內外廣泛研究和應用的理論。

五、 結語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筆者發現,隨著MTI的不斷發展,翻譯碩士對畢業論文寫作形式的認識與區分更加清晰。同時還有以下發現:1. 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用中文撰寫的占多數,寫作語言整體上與教指委的要求不符;2. 寫作方向以筆譯為主,口譯專業發展任重道遠,高級口譯人才供不應求;3. 寫作形式以翻譯實踐報告為主,具有趨同性;4. 理論指導論文寫作的意識逐漸增強,但所用理論仍具有集中性、趨同性。針對以上現象,本項目組提出以下建議:(1)高校應在堅持指導性方案的同時,根據學校教育資源優勢和特色適當調整培養方案,體現各自辦學優勢和特色;(2)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行業教育資源,外聘來自企業、出版社等翻譯行業中具有較高學識水平和豐富翻譯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團隊;(3)針對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不同寫作形式給出相應的參考模板,并建立優秀論文數據庫,為翻譯碩士創新論文寫作形式提供參考與借鑒;(4)翻譯碩士在注重翻譯實際技能培養的同時也應加強相關翻譯理論的學習,以便更好地運用翻譯理論指導翻譯實踐。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轉發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學位辦〔2007〕78號,2007-12-10.

[2]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性培養方案(2011年8月修訂),2013-12-26.

[3]張璐.MTI人才培養的困境與現實路徑[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103-105.

[4]穆雷,鄒兵,楊冬敏.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參考模板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5]穆雷,鄒兵.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畢業論文調研與寫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為例[J].中國翻譯,2011(5):40.

作者簡介:

丁夢麗,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于雨,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史紅霞,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韓詩禹,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現狀;進展;建議

一、 引言

自2007年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以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經歷了一系列改革與發展。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于2007年發布的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性培養方案》(以下簡稱《培養方案》)中規定MTI學位論文可采用項目、實驗報告、研究論文三種形式,近年來學者提出了五種寫作形式。2013年教指委發布的《培養方案》修訂版,規定MTI學位論文可采用翻譯實踐報告、實驗報告、研究論文、翻譯實習報告四種形式,本項目組對2012至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進行了收集整理,并通過對其寫作語言、方向、形式及理論應用等方面的分析,展現MTI學位論文近六年取得的進步以及仍存在的問題,探討其解決方案。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2012年到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為基礎,在中國知網(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簡稱CNKI)數據庫博碩士論文庫內通過高級檢索的方法,選取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I輯和社會科學II輯學科領域,檢索全文字段為翻譯碩士并含畢業論文的相關文章,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月31日。至檢索截止日,CNKI收錄2012年到2017年相關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937篇,剔除學位不符(如博士畢業論文),專業不符(如公共管理、英語語言文學等專業)及語言領域不符(如俄語、日語翻譯碩士等專業)論文共213篇,最終符合小組研究課題的畢業論文共計724篇。其中2012年46篇,2013年149篇,2014年235篇,2015年47篇,2016年83篇,2017年164篇。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來考察英語翻譯碩士專業目前已取得的進展以及存在的相關問題,調查和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畢業論文的寫作語言、寫作方向、寫作形式和理論應用。

三、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調查法、計量統計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調查法是指本文通過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教執委官網等信息源收集掌握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和數據;計量統計法是指對整理后的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寫作語言、寫作方法、寫作形式以及理論應用等項目做表格化處理及統計;對比分析法即將本研究的結果與前人的研究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已取得的進步與仍然存在的問題。

四、 研究結果

通過對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分類整理,對其寫作語言、寫作方向、寫作形式及理論應用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研究結果。

(一) 寫作語言

教指委于2013年12月26日發布的《培養方案》(修訂版)中指出,“無論采用何種論文寫作形式,學位論文都需用外語撰寫”。本項目組收集到的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中文論文共計595篇(占82%),英文論文共129篇(占18%)。由此可見,翻譯碩士畢業論文更多采用中文撰寫,這與教指委提出的培養方案不符。本項目組調查發現,在大多數學校對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寫作語言的要求并不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多采用中文撰寫,因為母語表達更清晰準確,同時也便于導師指導論文。這反映出翻譯碩士專業目前發展現狀與預期設想存在差異。翻譯碩士作為一個新興專業亟待不斷發展進步。

(二) 寫作方向

翻譯有筆譯、口譯之分。在某種程度上,口譯員比筆譯員要求更高,所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高級口譯人才比較困難。從學校來看,設立口譯專業要求老師不僅需要具有本專業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必須具有較強的從事本專業實踐工作的能力。然而隨著我國 MTI 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具有翻譯碩士師資資格的教師出現嚴重缺口。本研究小組的調查數據顯示,研究收集到的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口譯論文共計193篇(占26.7%),筆譯論文共531篇(占73.3%),這一數量差異可在以上分析中得到一定解釋。但從目前翻譯市場需求來看,國內緊缺會議口譯、法庭口譯、商務口譯、聯絡陪同口譯,口譯專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三) 寫作形式

筆者參照翻譯碩士學位論文五種寫作形式,即重要崗位的實習報告、翻譯實踐報告、翻譯實驗報告、翻譯調研報告及翻譯研究論文,對收集到的論文進行整理歸納,有以下發現:

雖然有五種寫作形式可供翻譯碩士選擇,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寫作形式具有較明顯的趨同性。由表可知,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形式以翻譯實踐報告為主,即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非文學文體為主的實務翻譯,根據譯文就翻譯問題寫出研究報告。其數量占總論文數量的77.20%。相較于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翻譯實踐報告類型論文的占比大幅度提升。第一批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15所試點高校的381篇MTI學位論文中,翻譯實踐報告類論文占總論文數量的33.9%。翻譯實踐報告占比的提高體現出MTI的培養目標逐步側重于翻譯實戰練習和翻譯操作能力的培養。

其次,翻譯論文研究是指選擇翻譯生產和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中該形式論文共有252篇,占總論文數量的66.1%,是首批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數量最多的論文形式。據本項目組統計,近六年翻譯論文研究數量呈較明顯下降趨勢,占總論文數量的 18.65%,是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第二大形式。翻譯論文研究幾乎沿襲翻譯學術型碩士畢業論文的寫作形式,并未很好體現翻譯碩士的培養目標,雖然近年來數量有所下降,但卻成為第二大選擇形式。這一方面是翻譯論文研究其操作難度相對較??;另一方面可能還受到高院校教學模式影響,還沒有完全從學術型碩士成功轉向應用型專碩。

2013年12月發行的《培養方案》修訂版新增翻譯實習報告這一寫作形式,要求學生主要針對項目經理、項目譯員和項目審校這三個重要翻譯崗位,在導師的指導下進入翻譯企業,進行為期3~6個月的頂崗實習并寫出實習報告。但近六年來這一形式的論文數量僅占總數的0.83%。本項目小組調查發現2012年出版的《全國翻譯專業學位(MTI)系列教材:MTI畢業論文寫作指南》(以下簡稱《寫作指南》)中并未給出實習報告的寫作參考模板。因此,筆者建議教指委提供或者相關指定系列教材應該給出實習報告的具體參照模板,從而使畢業論文的選擇更多樣化。

翻譯實驗報告是指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就口譯或筆譯的某個環節展開實驗,并就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寫出實驗報告。該寫作形式比例最小,占0.28%。本項目組調查統計的724篇畢業論文中僅2篇采用翻譯實驗報告的形式,由此可見大家仍熟悉傳統的思辨型的闡述方法,缺少提出假設并用數據驗證假設的綜合能力。因此本項目組建議翻譯碩士在《寫作指南》提供這類寫作模板的情況下勇于選擇翻譯實驗報告,做出嘗試與創新。

整體來看,從2012~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題目逐步明確體現該論文的寫作形式,尤其是2016年,83篇畢業論文中有63篇論文(占比75.9%)直接在題目中明確指出其寫作形式。而在2012年只有19.6%的畢業論文在題目中明確指出其寫作形式。由此可見翻譯碩士對畢業論文的寫作形式的認識與區分更加清晰。

(四) 理論應用

筆者根據論文中理論運用方式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分為四類,即題目類、目錄類、參考文獻類及無理論類。題目類即題目中指明論文所用指導理論,例如《從目的論看……的處理策略》,此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有104篇,占比 14.4%;目錄類即目錄包含論文所用理論,此類論文有256篇,占比35.4%;參考文獻類即僅通過參考文獻中的書籍、著作表明論文引用的相關理論,此類論文共有295篇,占比 40.7%;無理論類即論文在標題、目錄以及參考文獻中都沒有顯示應用任何理論,此類論文共有69篇,占比9.5%。通過數據,筆者得出參考文獻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占比最多,其次是目錄類和題目類,無理論類論文占比最少。這表明,大部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都有相關理論指導,翻譯碩士普遍具有理論指導論文寫作的意識,但是實際上仍有近一半論文并沒有運用理論系統指導論文寫作,僅通過參考文獻零散引用理論。

據計量統計分析,筆者發現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口譯筆譯應用理論各有側重。其中,筆譯論文中應用較多的翻譯理論有:目的論、功能對等理論、文本類型理論、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理論、歸化異化理論、信達雅原則等。此外,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也常與其他學科的理論相結合。例如,與語言學中的順應論、符號學、關聯論、語境、主述位結構和會話含義結合;與文學中的體裁分析理論,生態學視角相結合;與美學結合等??谧g論文中主要應用的理論是釋意理論和圖式理論。

在題目類和目錄類中明確指出運用理論的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有360篇,其中筆譯有288篇,口譯有72篇。在筆譯相關論文中,目的論應用最多,占比31.9%;功能對等理論次之,占比31.3%;文本類型理論較多,占比12.2%。在口譯相關論文中,釋意理論應用最為廣泛,占比48.6%。這反映出,翻譯碩士在畢業論文中所選用的理論具有趨同性和集中性,多為國內外廣泛研究和應用的理論。

五、 結語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筆者發現,隨著MTI的不斷發展,翻譯碩士對畢業論文寫作形式的認識與區分更加清晰。同時還有以下發現:1. 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用中文撰寫的占多數,寫作語言整體上與教指委的要求不符;2. 寫作方向以筆譯為主,口譯專業發展任重道遠,高級口譯人才供不應求;3. 寫作形式以翻譯實踐報告為主,具有趨同性;4. 理論指導論文寫作的意識逐漸增強,但所用理論仍具有集中性、趨同性。針對以上現象,本項目組提出以下建議:(1)高校應在堅持指導性方案的同時,根據學校教育資源優勢和特色適當調整培養方案,體現各自辦學優勢和特色;(2)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行業教育資源,外聘來自企業、出版社等翻譯行業中具有較高學識水平和豐富翻譯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團隊;(3)針對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不同寫作形式給出相應的參考模板,并建立優秀論文數據庫,為翻譯碩士創新論文寫作形式提供參考與借鑒;(4)翻譯碩士在注重翻譯實際技能培養的同時也應加強相關翻譯理論的學習,以便更好地運用翻譯理論指導翻譯實踐。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轉發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學位辦〔2007〕78號,2007-12-10.

[2]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性培養方案(2011年8月修訂),2013-12-26.

[3]張璐.MTI人才培養的困境與現實路徑[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103-105.

[4]穆雷,鄒兵,楊冬敏.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參考模板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5]穆雷,鄒兵.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畢業論文調研與寫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為例[J].中國翻譯,2011(5):40.

作者簡介:

丁夢麗,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于雨,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史紅霞,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韓詩禹,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審計碩士畢業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現狀;進展;建議

一、 引言

自2007年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以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經歷了一系列改革與發展。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于2007年發布的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性培養方案》(以下簡稱《培養方案》)中規定MTI學位論文可采用項目、實驗報告、研究論文三種形式,近年來學者提出了五種寫作形式。2013年教指委發布的《培養方案》修訂版,規定MTI學位論文可采用翻譯實踐報告、實驗報告、研究論文、翻譯實習報告四種形式,本項目組對2012至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進行了收集整理,并通過對其寫作語言、方向、形式及理論應用等方面的分析,展現MTI學位論文近六年取得的進步以及仍存在的問題,探討其解決方案。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2012年到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為基礎,在中國知網(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簡稱CNKI)數據庫博碩士論文庫內通過高級檢索的方法,選取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I輯和社會科學II輯學科領域,檢索全文字段為翻譯碩士并含畢業論文的相關文章,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月31日。至檢索截止日,CNKI收錄2012年到2017年相關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937篇,剔除學位不符(如博士畢業論文),專業不符(如公共管理、英語語言文學等專業)及語言領域不符(如俄語、日語翻譯碩士等專業)論文共213篇,最終符合小組研究課題的畢業論文共計724篇。其中2012年46篇,2013年149篇,2014年235篇,2015年47篇,2016年83篇,2017年164篇。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來考察英語翻譯碩士專業目前已取得的進展以及存在的相關問題,調查和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畢業論文的寫作語言、寫作方向、寫作形式和理論應用。

三、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調查法、計量統計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調查法是指本文通過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教執委官網等信息源收集掌握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和數據;計量統計法是指對整理后的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寫作語言、寫作方法、寫作形式以及理論應用等項目做表格化處理及統計;對比分析法即將本研究的結果與前人的研究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已取得的進步與仍然存在的問題。

四、 研究結果

通過對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分類整理,對其寫作語言、寫作方向、寫作形式及理論應用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研究結果。

(一) 寫作語言

教指委于2013年12月26日發布的《培養方案》(修訂版)中指出,“無論采用何種論文寫作形式,學位論文都需用外語撰寫”。本項目組收集到的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中文論文共計595篇(占82%),英文論文共129篇(占18%)。由此可見,翻譯碩士畢業論文更多采用中文撰寫,這與教指委提出的培養方案不符。本項目組調查發現,在大多數學校對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寫作語言的要求并不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多采用中文撰寫,因為母語表達更清晰準確,同時也便于導師指導論文。這反映出翻譯碩士專業目前發展現狀與預期設想存在差異。翻譯碩士作為一個新興專業亟待不斷發展進步。

(二) 寫作方向

翻譯有筆譯、口譯之分。在某種程度上,口譯員比筆譯員要求更高,所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高級口譯人才比較困難。從學校來看,設立口譯專業要求老師不僅需要具有本專業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必須具有較強的從事本專業實踐工作的能力。然而隨著我國 MTI 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具有翻譯碩士師資資格的教師出現嚴重缺口。本研究小組的調查數據顯示,研究收集到的724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口譯論文共計193篇(占26.7%),筆譯論文共531篇(占73.3%),這一數量差異可在以上分析中得到一定解釋。但從目前翻譯市場需求來看,國內緊缺會議口譯、法庭口譯、商務口譯、聯絡陪同口譯,口譯專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三) 寫作形式

筆者參照翻譯碩士學位論文五種寫作形式,即重要崗位的實習報告、翻譯實踐報告、翻譯實驗報告、翻譯調研報告及翻譯研究論文,對收集到的論文進行整理歸納,有以下發現:

雖然有五種寫作形式可供翻譯碩士選擇,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寫作形式具有較明顯的趨同性。由表可知,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形式以翻譯實踐報告為主,即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非文學文體為主的實務翻譯,根據譯文就翻譯問題寫出研究報告。其數量占總論文數量的77.20%。相較于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翻譯實踐報告類型論文的占比大幅度提升。第一批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15所試點高校的381篇MTI學位論文中,翻譯實踐報告類論文占總論文數量的33.9%。翻譯實踐報告占比的提高體現出MTI的培養目標逐步側重于翻譯實戰練習和翻譯操作能力的培養。

其次,翻譯論文研究是指選擇翻譯生產和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中該形式論文共有252篇,占總論文數量的66.1%,是首批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數量最多的論文形式。據本項目組統計,近六年翻譯論文研究數量呈較明顯下降趨勢,占總論文數量的 18.65%,是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第二大形式。翻譯論文研究幾乎沿襲翻譯學術型碩士畢業論文的寫作形式,并未很好體現翻譯碩士的培養目標,雖然近年來數量有所下降,但卻成為第二大選擇形式。這一方面是翻譯論文研究其操作難度相對較??;另一方面可能還受到高院校教學模式影響,還沒有完全從學術型碩士成功轉向應用型專碩。

2013年12月發行的《培養方案》修訂版新增翻譯實習報告這一寫作形式,要求學生主要針對項目經理、項目譯員和項目審校這三個重要翻譯崗位,在導師的指導下進入翻譯企業,進行為期3~6個月的頂崗實習并寫出實習報告。但近六年來這一形式的論文數量僅占總數的0.83%。本項目小組調查發現2012年出版的《全國翻譯專業學位(MTI)系列教材:MTI畢業論文寫作指南》(以下簡稱《寫作指南》)中并未給出實習報告的寫作參考模板。因此,筆者建議教指委提供或者相關指定系列教材應該給出實習報告的具體參照模板,從而使畢業論文的選擇更多樣化。

翻譯實驗報告是指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就口譯或筆譯的某個環節展開實驗,并就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寫出實驗報告。該寫作形式比例最小,占0.28%。本項目組調查統計的724篇畢業論文中僅2篇采用翻譯實驗報告的形式,由此可見大家仍熟悉傳統的思辨型的闡述方法,缺少提出假設并用數據驗證假設的綜合能力。因此本項目組建議翻譯碩士在《寫作指南》提供這類寫作模板的情況下勇于選擇翻譯實驗報告,做出嘗試與創新。

整體來看,從2012~2017年,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題目逐步明確體現該論文的寫作形式,尤其是2016年,83篇畢業論文中有63篇論文(占比75.9%)直接在題目中明確指出其寫作形式。而在2012年只有19.6%的畢業論文在題目中明確指出其寫作形式。由此可見翻譯碩士對畢業論文的寫作形式的認識與區分更加清晰。

(四) 理論應用

筆者根據論文中理論運用方式將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分為四類,即題目類、目錄類、參考文獻類及無理論類。題目類即題目中指明論文所用指導理論,例如《從目的論看……的處理策略》,此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有104篇,占比 14.4%;目錄類即目錄包含論文所用理論,此類論文有256篇,占比35.4%;參考文獻類即僅通過參考文獻中的書籍、著作表明論文引用的相關理論,此類論文共有295篇,占比 40.7%;無理論類即論文在標題、目錄以及參考文獻中都沒有顯示應用任何理論,此類論文共有69篇,占比9.5%。通過數據,筆者得出參考文獻類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占比最多,其次是目錄類和題目類,無理論類論文占比最少。這表明,大部分翻譯碩士畢業論文都有相關理論指導,翻譯碩士普遍具有理論指導論文寫作的意識,但是實際上仍有近一半論文并沒有運用理論系統指導論文寫作,僅通過參考文獻零散引用理論。

據計量統計分析,筆者發現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中口譯筆譯應用理論各有側重。其中,筆譯論文中應用較多的翻譯理論有:目的論、功能對等理論、文本類型理論、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理論、歸化異化理論、信達雅原則等。此外,翻譯碩士畢業論文也常與其他學科的理論相結合。例如,與語言學中的順應論、符號學、關聯論、語境、主述位結構和會話含義結合;與文學中的體裁分析理論,生態學視角相結合;與美學結合等??谧g論文中主要應用的理論是釋意理論和圖式理論。

在題目類和目錄類中明確指出運用理論的翻譯碩士畢業論文共有360篇,其中筆譯有288篇,口譯有72篇。在筆譯相關論文中,目的論應用最多,占比31.9%;功能對等理論次之,占比31.3%;文本類型理論較多,占比12.2%。在口譯相關論文中,釋意理論應用最為廣泛,占比48.6%。這反映出,翻譯碩士在畢業論文中所選用的理論具有趨同性和集中性,多為國內外廣泛研究和應用的理論。

五、 結語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筆者發現,隨著MTI的不斷發展,翻譯碩士對畢業論文寫作形式的認識與區分更加清晰。同時還有以下發現:1. 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用中文撰寫的占多數,寫作語言整體上與教指委的要求不符;2. 寫作方向以筆譯為主,口譯專業發展任重道遠,高級口譯人才供不應求;3. 寫作形式以翻譯實踐報告為主,具有趨同性;4. 理論指導論文寫作的意識逐漸增強,但所用理論仍具有集中性、趨同性。針對以上現象,本項目組提出以下建議:(1)高校應在堅持指導性方案的同時,根據學校教育資源優勢和特色適當調整培養方案,體現各自辦學優勢和特色;(2)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行業教育資源,外聘來自企業、出版社等翻譯行業中具有較高學識水平和豐富翻譯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團隊;(3)針對翻譯碩士畢業論文的不同寫作形式給出相應的參考模板,并建立優秀論文數據庫,為翻譯碩士創新論文寫作形式提供參考與借鑒;(4)翻譯碩士在注重翻譯實際技能培養的同時也應加強相關翻譯理論的學習,以便更好地運用翻譯理論指導翻譯實踐。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轉發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學位辦〔2007〕78號,2007-12-10.

[2]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性培養方案(2011年8月修訂),2013-12-26.

[3]張璐.MTI人才培養的困境與現實路徑[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103-105.

[4]穆雷,鄒兵,楊冬敏.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參考模板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5]穆雷,鄒兵.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畢業論文調研與寫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畢業生學位論文為例[J].中國翻譯,2011(5):40.

作者簡介:

丁夢麗,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于雨,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史紅霞,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韓詩禹,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上一篇:審計學專業導論論文下一篇:審計專業畢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