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貨幣政策實行影響探討論文范文

2023-09-18

貨幣政策實行影響探討論文范文第1篇

一、“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有利因素

1. 有利于進一步消除重復計稅的現象。

首先, 以工程施工企業為例, 這類企業在合同簽訂完之后必須先采購原材料、設備, 方可進行施工, 這時所購置的款項中就已經包含了原來商品流通企業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而在營改增之前, 工程施工企業是不能抵扣的, 往往形成重復交稅的現象。其次, 有利于鼓勵企業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進而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在全面增值稅體系下, 結合積極的財政政策, 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 營業收入呈上升趨勢, 帶來了銷項稅額的增加, 為了有更多的進項稅額抵扣, 企業決策層會自發地更傾向于考慮加大投資力度進行設備更新、擴大生產線等產業升級, 實現更大的規模效益和效率, 這同時也間接增加了社會就業崗位。

2. 加強國家的稅控能力, 防止偷稅漏稅。

經過多年輔之以信息化技術的系統化發展, 我國增值稅的整體稅控系統已十分嚴密, 而營業稅的防控, 由于面對的產業類型眾多繁瑣, 管控力度輕重不一, 難以形成系統化, 稅控相對而言比較落后, 所轄行業時有偷逃稅款的現象發生。實行“營改增”后, 可將更大范圍的產業納入增值稅管控體系中, 以增值稅的流轉稅屬性為紐帶, 借助增值稅嚴密的稅控系統, 實現前后的時間稽核、金額稽核等聯動管理, 可望實現更為嚴密可控的反避稅效果, 兵不血刃地增加稅收總量。

二、“營改增”企業帶來的不利因素

1. 加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稅負。

從稅負角度來看, 營改增帶來的整體減負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以小規模納稅人為例, 他們原來的營業稅稅率為3% (如交通運輸業) 或5% (如現代服務業) , 改征增值稅的話, 再加上由價內稅轉變為價外稅, 稅負分別下降了2.91%和41.75%。但對于以勞動密集型為產業特征的行業來說, 稅負呈現出較大差異, 甚至還有不少企業稅負不減反增。因為這類企業的成本中主要是人工成本、租金等, 這類費用就是在營改增后也無法提取足夠進項稅額用于抵扣, 而企業只要有收入就會有銷項稅額。由于員工薪酬水平的剛性慣例, 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越多, 員工薪酬增幅水平必然遠低于按比例與收入掛鉤的銷項稅額增幅, 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企業和工人的生產積極性, 在其利益得不到重視之時, 容易走向偏激, 尋求偷稅漏稅。因此, 本次營改增改革應當顧及這類企業的利益, 進行合理調節。

2. 加大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難度和工作量。

營改增特別是對于很多混合經營的企業來說, 如果不能有效區分界定各項經營業務實質類型, 就不能合理地配比核算各種業務, 所以這明確地要求企業要有依據, 按稅率比較的稅種來進行會計核算。而現階段服務類的企業絕大多數都屬于混合類經營, 而且混合經營現象一般也集中發生在中小企業, 因為它們規模不夠大, 需要進行主輔分離實現現代分類經營管理。所以對于這些企業來說, 為了有效減少稅負, 必須加大工作力度, 最大限度地對不相同的稅種業務實施分類核算。另外, 一些大中型企業物資或原材料的來源比較復雜, 有的是由總公司或本部統一批量購置, 再根據實際需要量調撥給分公司或和項目管理組織領用, 采用的是內部調撥計價結算的方式, 此種方式下, 總部購置設備和原材料的進項稅金額往往很大, 而且不一定就在當期會被領用, 而實際使用的是分公司或項目組, 再加上這種總分或母子公司的注冊地往往是不在同一地方有, 給增值稅進項稅的抵扣帶來很多細節上的難題;還有部分企業直接從外部租賃公司租賃的, 這也給進項稅抵扣帶來了核算的不確定性。

三、結語

按規劃, 我國“營改增”進行的分階段規劃分步走的漸進式改革, 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遇到問題是難免的, 關鍵在于及時且有預見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并加以討論從而獲得整改。這一改革政策的出臺, 給企業帶來一定好處, 但也需要認真分析許多現實的難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東輝.試論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J].經濟師, 2012 (5) .

貨幣政策實行影響探討論文范文第2篇

近日召開的海南省2009年度教育工作會議透露, 海南將逐步實行免費政策, 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海南省2009年將堅持把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戰略突破口, 在實行中職學校農村家庭特困生和涉農專業免費教育的基礎上, 逐步推行中職學校農村生源學生的免費教育。整合農業、就業、扶貧、科技等培訓資源, 建設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絡, 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再就業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各類培訓, 力爭年培訓10萬人次。同時, 加大職業教育宣傳力度, 繼續擴大中職招生規模, 努力實現市、縣年招生5.4萬人的目標。

貨幣政策實行影響探討論文范文第3篇

(一) 稅收優惠

區內企業所得稅為16% (區外為20%) :減免5~10年財政稅、土地稅和交通運輸稅;工業生產型和旅游休閑型特區入駐企業享有較高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技術推廣型特區入駐企業適用14%的統一社會稅稅率 (區外企業為26%) ;企業員工退休保險金繳納比例由現行的34%下調至14%。

(二) 實行保稅區制度

進入特區的設備、原料、零配件和建筑材料等免征進出口關稅和增值稅;產品在區內企業間流通時無需繳納消費稅;區內企業采購俄產品可返還增值稅;對于2012年1月1日前入駐的企業, 如其產品的本地化加工程度達到規定標準, 可免進口關稅和增值稅進入俄白哈關稅同盟市場。

二、提供必要基礎設施

俄聯邦及其地方政府按比例承擔區內基礎設施 (水、電、氣、交通、通信等) 建設投資。

三、提供一站式服務

區內海關、稅收、移民、土地管理等多部門實行聯合辦公, 提供一站式服務, 并且簡化企業登記注冊和辦理經營許可手續。

四、提供土地租賃優惠

貨幣政策實行影響探討論文范文第4篇

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修訂后公布執行

【本刊訊】為提高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為落實好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 工信部、財政部、海關總署近日發布通知, 指出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實行動態調整。

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央企集團于每年12月底前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修訂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政策實施情況, 研究提出《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商品目錄》、《進口不予免稅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調整建議, 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修訂后公布執行。

貨幣政策實行影響探討論文范文第5篇

(一) 缺乏自主創新意識, 創新動力不足

自主創新, 顧名思義就是“創造突破”和“推陳出新”。但是在“重引進, 輕消化”、“重加工, 輕品牌”思想的作用下, 相當一部分企業不愿意將資金更多地投入產品開發, 導致企業不能掌握核心技術, 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受制于人, 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被動挨打”。一方面, 由于我國特殊的經濟狀況, 而使得在一些行業中國有大型企業長期具有壟斷地位, 缺乏來自于競爭的創新動力, 而且很多改制后的大型企業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完善, 管理者的行為缺乏有效激勵, 創新意愿和創新動力明顯不足, 都嚴重程度地影響了企業科研開發的投入。另一方面, 我國相當數量的民營中小企業在經營理念上存在重銷售、輕技術的思想, 在能夠獲得現實利益的條件下, 在資本投資傾向上更愿意投向資金回報率高、周期短的行業, 而不愿意在自主創新方面進行投資。

另外, 自主創新過程中的投入產出關系是很不確定的, 無法保證投入多少科研資源就一定能產出多少技術創新。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 創新變得越來越復雜, 需要耗費的時間與資金也越來越多, 這往往超過了企業本身的開發能力和資金投入能力。另外, 由于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和替代產品的存在, 導致無法肯定創新成果一定能轉化為經濟價值。 (二) 缺乏自主創新環境, 政策支持不足

1、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支持政策計劃性強, 系統性差。就目前的自主創新支持政策而言, 從最上游的基礎研究如973計劃到863高技術發展計劃, 到下游的“星火計劃”, 都具有濃厚的計劃分配色彩, 政府對科技活動的操縱能力空前提高, 但管理手段卻非常傳統, 項目計劃一般遵循刻板的“立項—申請—研究—報獎—評獎”程序來進行, 既缺乏對項目的跟蹤和反饋, 也缺乏對技術和市場之間關系的考慮。這些政策的操作, 也僅僅局限在應用研發層面, 缺乏對研發過程的系統分析, 缺乏對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聯動關系的考慮。

2、缺乏合理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 投入結構不合理。近年來, 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總量有較大的增長, 但多數年份財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還是不足1%, 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趨勢。這一現象說明, 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的增長機制尚未形成。此外, 財政科技投入的結構不甚合理, 突出體現在基礎研究、科技基礎條件、公益科技投入等基礎性科技投入不足, 缺乏對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和相關公共設施的資金支持。

3、政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水平低下。知識產權保護, 實質上就是用各種方法保證技術的有償擴散, 以保護創新者的利益及其積極性。失去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知識產權就不會獲得其應有的市場價值, 這必然會打消創新者的積極性, 使得他們不愿意進行研究開發投入。雖然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政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投入了諸多精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但由于整個法律機制和管理體制的不完善, 導致仍有許多侵權打擊不力、維權成本過高的現象。

4、宏觀上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不科學。 (1) 稅收優惠政策與現行稅制結構不對稱?,F行稅制以流轉稅為主, 而科技稅收優惠政策卻主要以所得稅為主。這雖與國際上稅收優惠的通行做法一致, 但由于我國的稅制結構不合理, 使優惠政策起不到預期的作用, 企業從優惠措施上得到的好處不多, 使優惠政策失去刺激力度。特別是國有企業效益普遍不佳, 虧損、微利企業大量存在的情況下, 以所得稅為主的優惠措施,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形同虛設。 (2) 稅收優惠環節選擇不合理, 重點不夠突出。目前稅收優惠主要集中于對已形成科技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的引進以及已享有科研成果的技術收入實施優惠, , 側重于研發創新成功企業的終端環節。而對正在進行科技開發活動, 特別是對研究與開發、設備更新、風險投資和孵化器等重點環節的稅收支持力度不夠大, 優惠政策格局不合理, 重點不突出。稅收優惠支持力度不夠, 對企業自主創新激勵不足。

5、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 技術轉移嚴重落后。目前在我國, 針對企業管理咨詢、技術開發、法律援助等的中介服務機構尚未建成, 進行自主創新的企業基本都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我國社會中介服務機構體系的缺失, 一方面造成科研機構與高校大量科技資源的閑置;另一方面又使大多數企業苦于沒有適用的技術開發項目與技術開發人才, 客觀上形成了產學研之間、企業與市場之間相互聯動的阻礙, 使我國企業在人才培訓、信息咨詢、技術開發指導、技術成果的轉讓與推廣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 加大了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風險和難度。

二、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財政政策趨向

(一) 確保財政投入穩定增長, 優化投入結構

增加政府財政投入是對自主創新最直接的激勵措施。政府的財政投入對于基礎研究、國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安全重大項目及地區發展項目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不論是何種體制的國家, 政府財政投入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研發經費的來源。大力增加財政科技投入, 為支持自主創新提供經費保障, 這是當今世界各國科技投入的一個大趨勢。在支持創新型國家發展中, 財政投入政策至關重要。財政科技投入的目的在于鼓勵和引導全社會更加重視科技自主創新, 更加重視科技投入。因此, 要逐步建立穩定增長的財政科技投入機制, 增加預算內投入、合理利用預算外資金, 形成科技投入逐年增加機制, 保證科技經費的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制定硬性指標以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科技投入GDP的比例, 為實施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提供強有力的經費保障。同時應擴大財政擔保和財政補助的范圍以更好地鼓勵、支持、引導企業自主創新, 降低企業創新風險, 提高企業創新收益, 有效引導金融資本、民間資本投資于科技創新項目和企業。對一些真正具有良好前景但面臨較高風險、又難以募集到資金的科技創新項目或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政府財政擔保, 以此吸引金融資本、民間資本的投入。

(二) 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政策

相對于政府財政投入來說, 稅收優惠政策是政府對自主創新的一種間接激勵, 它主要是通過將應征收的稅款讓渡給企業用于科技研發, 來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與其他的政府工作相比, 稅收優惠的影響更大, 作用時間更長, 因此成為世界各國政府普遍采用的促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政策措施。為改變我國現行稅收政策中存在的不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現狀, 首先要加快增值稅的轉型改革, 積極推動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型;其次,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 要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的所得稅稅前的抵扣力度, 對科研活動使用的設備、專用儀器、房屋等實行加速折舊, 同時為激勵科研人員, 要實行對科研人員個人所得稅的減免優惠, 允許科研人員的工資全額稅前列支;再次, 還要完善進出口稅收政策, 鼓勵資源節約型、環保型以及高精尖產品的進口, 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及資源型品的出口, 不再單純從國外引進整機設備, 而是要增強我國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對于自主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產品, 應提高其出口退稅率, 對于國內企業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裝備所需的重要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 要實行進口稅收優惠政策。

(三) 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的扶持作用

政府采購是指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為實現公共職能, 而運用市場競爭機制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政府作為整個市場上最大的、購買力最強的單一買家, 其有目的的、導向性的購買支出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成為引導整個社會生產和消費的“指揮棒”, 實現對社會生產及消費的宏觀調控和示范作用。

三、后記

當前世界上, 利用政府采購政策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是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 許多國家都通過實施有效的政府采購政策來促進本國企業對科技研發的投入, 激勵企業的創新活動, 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以提高本國的核心競爭力。為充分發揮我國政府采購的作用, 首先應明確政府采購不再只是一種普通的消費行為, 而是一項功能性很強的政策, 在政府采購的預算中應優先安排自主創新產品, 對自主創新產品優先購買, 即使其價格略高于同類產品;其次, 在自主創新產品首次投放到市場上時, 由于其技術含量高價格也高, 又是創新產品, 所以首次接觸往往不為人們所認識, 不敢貿然購進, 此時政府應起到示范作用, 進行首購, 以解除其他使用者的心理負擔, 當然前提條件是這些創新產品必須符合自主創新產品認證標準。

參考文獻

[1]、石丁, 彭玉鳳.新時期支持中部崛起戰略的財政政策選擇[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9, (02) .

[2]、王慧.出口導向型生產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策略[J].中國物流與采購, 2009, (24) .

[3]、李航.我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探討[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論版) , 2010, (01)

[4]、孫成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思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0, (07)

貨幣政策實行影響探討論文范文第6篇

一、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內容

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增值稅相關政策進行了進一步調整, 以此來確保中國增值稅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次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發布了財稅[2018]32號、33號文件對相關政策給出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

(一) 增值稅調整

(1) 增值稅稅率降低。在本次增值稅調整之中, 首要的工作就是調整部分行業增值稅稅率, 比如銷售行為或進口貨物的稅率調整為16%、10%;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的稅率調整為10%;納稅人購進生產銷售或委托加工的農產品稅率按照12%的扣除計算進項稅額;原17%稅率的出口貨物的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6%;原11%稅率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的吹口退稅率調整為10%。

(2)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變化。在本次增值稅調整之中還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標準做出了如下調整, 即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單位和個人自2018年12月31日前可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其中所涉及的未抵扣的進項稅額也進行轉出處理。

(3) 稅收優惠。在本次增值稅調整之中還對部分企業的稅收給予一定的優惠。具體是指從事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的企業及電網企業均可享有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二) 政策變動

在增值稅調整的同時所做出的政策變動有:

(1) 具體說明降低稅率的對象與范圍。在下達財稅[2018]32號文件的情況下, 相關政策具體說明了降低稅收的對象與范圍。也就是從事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進口貨物的稅率自2018年5月1日起調整為16%;提供交通運輸、基礎電信、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進口農產品等貨物的稅率自2018年5月1日起天調整為10%。

(2) 稅收優惠力度大。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的當下, 為了能夠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政策變動還希望能夠鼓勵企業投資農林牧副漁的生產加工, 從而提出了農產品購進、進口和生產銷售或加工的增值稅調整優惠政策。又因CPI和PPI指數持續攀升的情況下, 企業成本不斷上升。所以, 政策變動還針對這一方面對工業企業、商業企業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做出了調整, 如此不僅可以方便企業納稅操作, 還能夠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

二、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對企業納稅的影響

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給企業減負, 同時也增強了中國增值稅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梢哉f, 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國家來說, 整治水重大政策調整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其實, 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也給企業帶來諸多問題與影響, 這其中就包括納稅影響。以下筆者將參考相關資料, 進一步解析企業納稅所受到的影響。

(一) 視同銷售業務

視同銷售業務運作會受到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的影響。具體來說就是截止到政策執行的5月1日之前供應商所購入的貨物、設備等直接按照17%稅率核算, 而5月1日之后貨物、設備等將被視為經濟行為, 那么貨物購入是否適應16%稅率這一問題需要得到解決。對此, 建議按照你新稅率來計算貨物或設備購入的增值稅, 如若出現留抵的情況, 那么就在下期進行抵扣, 如此不僅能夠保證業務良好運作, 還能夠降低企業納稅額。

(二) 銷貨退回業務

正常情況下所展開的銷貨退回問題是不會面臨增值稅稅率銳減的情況, 但在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的情況下, 于2018年5月1日銷售的貨物, 在5月1日后退貨就需要沖減銷貨方的銷項稅額及購買方的進項稅額, 這其中涉及稅率的問題。也就是新發生的貨物交易是否按照16%稅率執行?供應商轉變為小規模納稅人的情況下稅收變動如何處理等等。

(三) 合同約定業務

一般情況下, 合同約定業務會涉及增值稅條款這部分內容, 而所約定的方式為價格加上增值稅。那么, 在整治水調整的情況下, 需要對合同約定內容予以適當的調整, 使之符合增值稅政策要求, 比如將銷售貨物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6%, 如此勢必會產生1%稅率的歸屬問題, 將其轉嫁給購買方或服務接收方, 可能遭到否定。除此之外, 未來增值稅稅率是否會再次調整未見可知, 這就意味著增值稅含稅價如何確定的問題將難以切實有效的解決。

(四) 出口貨物退稅業務

通過對增值稅政策內容的了解, 確定不同編碼協調制度的出口貨物所需繳納的出口退稅率不同。伴隨著增值稅的調整, 那么部分出口貨物的出口退稅率將會做出調整, 加之國家稅務總局給了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在2018年7月31日前三個月出口退稅的窗口調整期, 那么對于其他企業來說出口貨物退稅業務的運作將會受到政策影響。

三、結語

經過本文一系列分析, 確定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內容較多, 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負稅, 但也給企業納稅帶來了影響, 這其中包括視同銷售業務、銷貨退回業務、合同約定業務、出口貨物退稅業務等, 產生新的問題。此種情況下, 企業應當深入了解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內容, 結合企業各項業務運作的實際情況而采取適合的策略或方法來解決問題, 從而保證各項業務良好運作。

摘要:增值稅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個行業負稅嚴重的局面。那么, 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還會給企業納稅帶來一定影響嗎?本文將參考相關資料著重分析和探討這一問題。

關鍵詞:增值稅,政策調整,企業納稅,影響

參考文獻

[1] 董明慧.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的增值稅納稅籌劃問題及解決對策[J].投資與創業, 2018 (7) .

[2] 溫莉.淺析商業地產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現狀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 2017 (11) .

[3] 李芮.面對“營改增”企業如何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 2016 (24) .

上一篇:地方審計機關審計專業論文范文下一篇:科學化演變的公共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