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次貸危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

2024-01-25

次貸危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sub prime lending crisis),也稱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風暴。

一、次貸危機形成的階段

從次貸危機形成的過程來看,根本上講是由于違背了經濟學的供求規律。次貸危機的形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6年5月之前,美國利率較低,投資活躍,房地產市場繁榮,房價高企。大批的投資者對房地產有著很高的投資欲望,從房產供需上看,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造成了房價上漲(如圖1所示)。

圖1中,在需求D下,滿足需求的供給為S’,供求平衡的價格為P’,然而由于供給不足,實際供給S遠遠小于S’,從而使市場價格P>P’。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增加供給是緩解市場壓力的根本途徑。

第二階段:然而在美國市場上,并沒有這樣的舉措。相反的,由于房地產市場繁榮,房價飛漲,貸款金融機構看到了房價上漲的巨大利益。于是,金融機構以房產抵押貸款的方式,向信用狀況不佳,沒有收入證明和還款能力證明,負債較重的個人提供住房按揭貸款,收取更高的利率。在房價上漲的情況下,金融機構不必擔心貸款者不能還款,因為將抵押的住房變現,金融機構不會有任何損失。這樣的金融產品的推出,毫無疑問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需求,從而使房價進一步上漲(如圖2所示)。

圖2中,在原本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次貸的推出,進一步使需求擴大,需求曲線右移至D’,市場價格隨之上升到P’’。為分散市場風險,貸款機構將貸款的打包,推出了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債務抵押債券)等金融產品,賣給了大批對沖基金,而對沖基金又將CDO抵押給貸款機構,用貸款資金繼續購買CDO,繼而投行、基金等金融機構又設計出許多以次貸為基礎資產的金融工具,此時,債務性質的資金已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了。

第三階段:2006年6月開始,美國利率上調,造成了房地產市場降溫,房價開始下跌。由于次貸利率采用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相結合的方式,固定利率的優惠利率時限到期后,利率便隨著市場利率的提高而提高了,大批的次貸貸款者無法償還貸款,形成了大規模的貸款違約損失。貸款機構收回大量的抵押房產,為回收貸款,大量的房地產進入市場。對于冷淡的房地產市場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為房地產市場的供給被擴大了,房價自然會進一步下跌(如圖3所示)。

圖3中,抵押房產進入市場,使供給擴大至S’’’,從而使已經下降的P1進一步降至P2,次貸貸款出現了更大規模的損失。

由于之前,市場上有大量以次貸為基礎資產的金融產品,次貸的損失很快便傳遞到市場上其他的大量債務資金上,從而形成了大規模的次貸危機的爆發。次貸危機的爆發,給美國的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隨后歐洲、韓日等國的銀行也大規模的投資了次貸,這樣次貸便成了全球性的危機。

二、啟示

從次貸危機的形成來看,由于貸款機構輕視了次貸的風險,將資金貸給了風險較大的次級貸款者,而一系列衍生金融產品的推出又進一步將風險擴大了,當風險顯現的時候,損失也被成倍擴大了。但從以上的供求分析來看,次貸危機的爆發根本原因是,貸款機構沒有很好地分析市場的真實狀況,在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時,次貸的推出使供不應求的狀況加劇了,而市場降溫時,抵押房產的處置又使本來冷清的市場更加雪上加霜了。

供求規律是經濟運行的最基本規律,任何違背供求規律運行的行為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次貸危機的爆發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危機的爆發給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啟示:那就是有必要把資產價格納入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時的監測對象。因為一旦資產價格通過財富效應或者其他渠道最終影響到總需求或總供給,就會對通貨膨脹率等市場指標形成影響。即使是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中央銀行,也有必要把資產價格的漲落作為制訂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

次貸危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縱觀全球發展史,隨著各國經濟聯系的愈加緊密,金融危機產生次數隨之增多,因此,需制定相應的金融風險防范措施,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經濟法實行的宗旨在于增強我國金融行業整體競爭力,推進金融體制優化升級,因而從經濟法角度研究其在金融風險防范中的重要價值,提出其在金融風險防范領域的應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經濟法;金融風險;價值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并波及全球,經濟法的價值與重要性也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得以體現,意味著宏觀調控與市場監管必須雙管齊下,同時利用經濟法調控金融市場,方可保障金融市場運行秩序的穩定與健康發展。

1 經濟法及金融風險的特點分析

1.1 經濟法的特點分析

首先,經濟法的顯著特征之一便為具有持續健全性。我國金融運行環境受其影響,在法律層面得以被進行了有效的規范,穩定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與金融項目的發展,降低了經濟發展道路上存在的缺陷與問題,進而不斷推動經濟進步,凸顯出經濟法的持續健全特征[1]。中國社會飛速發展,經濟法的內容被不斷更新充實,為提升經濟法推行的實效性,應輔以多種手段及工具,識別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創造有利于開展經濟活動的良好氛圍,為金融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經濟法涉及領域廣泛。目前我國經濟系統的多元性、綜合性不斷增強,有助于降低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缺陷與不足的概率。經濟法作為我國的核心法律體系,理應多角度、多層次地考慮如何更好地滿足目前與將來的經濟發展要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處于經濟法管理范疇下的行業數量不斷擴充,對我國經濟領域的各種行為及活動具有較強的規范及監管作用。隨著處于經濟法管理范疇下的行業數量的不斷擴充,將加倍突顯經濟法的重要影響,更方便我國各領域工作的開展。

1.2 金融風險的特點分析

按照我國目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分析,應格外注重對金融風險的防范。在社會經濟進步過程中,各行各業密不可分。因此,需認識到金融風險對經濟風險產生的影響,盡可能地把控平衡其中的關系。一旦未能及時選擇可行的控制方式,將產生更大的不可抗風險因素,引發金融風險。根據以往歷史經驗,不定時發生是金融風險的顯著特征之一。例如,美國金融危機受次貸危機牽連,產生速度快,一旦國家無法承擔資本運行,不但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大范圍倒閉,國內金融的運行也將受此影響,最終導致國內金融風險的產生[2]。金融風險受各類要素影響,與生活緊密結合,且持續時間較長,將對國家與民眾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若金融風險不斷積累,終將產生金融危機。在風險累積過程中,若國家能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風險的繼續產生與累積,可有效提高控制金融風險的概率,極大地便利后續金融風險處理工作的開展。

2 經濟法在金融風險防范中的重要價值

通過分析金融危機形成的原因不難發現,無論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亦或是2008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其產生的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法律層面存在漏洞。經濟的發展無法脫離法律的保護,尤其當前正處于金融飛速發展的時期,無論企業或者個人均需在經濟法相關法律制度的監管下開展各項交易與投資活動。經濟法具有較強的社會功能,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為效率價值,二為安全價值。

2.1 效率價值

在中國,大多數的法律學家一致認可經濟法具有極強的社會功能,經濟法與社會經濟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政府在引導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市場經濟效益問題的解決方法,應以社會主體為經濟法基礎,以獲取最大社會經濟利益為經濟法目標,通過推行經濟法,提升金融市場的整體效益,帶動中小規模企業的發展,實現社會經濟平均水平的增長。

我國金融行業及宏觀經濟的快速成長,經濟法在其中發揮了不可忽略的直接作用。譬如,一方面,經濟發展趨勢受經濟法的指引與領導;另一方面,社會大眾既可參照經濟法監察其他經濟主體的行為,同時可按照經濟法合理規范自身的運營行為,確保運營行為時刻處于經濟法允許范圍之內[3]。因此,在各類與經濟有關的活動中,經濟法均對其進行了合理的規范與監督,即經濟法的效率價值可體現在經濟管理活動的整個流程中。單從經濟領域觀察,經濟法憑借自身的效率價值,可快速篩選出市場中出現的各種不同類型的金融活動,從而選擇與行業發展需求匹配的合理項目,科學分配市場中的各類資源,確保資源利用最大化。因此,實施經濟法有利于預防金融風險。

2.2 安全價值

我國社會發展道路上應重點預防金融風險,若金融風險預防力度降低或預防方式使用不當,將極易引發金融風險產生,不利于金融市場乃至整體社會的進步發展。安全是法律促進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首要前提。經濟法的價值取向目標為保障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因此,經濟法需達成的安全價值目標是保障金融行業穩健發展的重要前提。為預防金融風險的產生,確保金融業平穩發展,國家務必建立針對金融行業的管理機制。經濟法的健全落實及對金融風險的預防與處理,均應使用平緩的方式進行[4]。就某種程度而言,金融風險形式多樣,經濟法同樣使用方便靈巧,在兩者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需使用作用平穩、持久的工具與手段預防金融風險。例如,可優先對我國境內的公共基礎設備及公共項目加以完善,以消除產生金融風險的必要條件,繼而推行經濟法,可更為有效地預防金融風險的產生。綜上所述,合理實施經濟法可促進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有效規避其前進道路上存在的各類風險,為金融公司的發展進步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3 經濟法在金融風險防范方面的應用策略

3.1 全面強化對金融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

研究發現,全球金融危機發生的首要原因為政府監管工作不到位,金融市場缺乏政府力量支持,導致各類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金融市場中常出現因某家金融公司動蕩引發金融市場整體動蕩的問題。說明金融市場的監管必須依靠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因此,政府在監管金融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應使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積極調控金融市場,尤其對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加強管控力度。首先,政府應加強對金融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視,適當增加銀監會及其他金融監管部門的權利,持續優化對金融型經濟主體的監管模式;其次,政府應加強對金融行業的發展改革引導,推動金融行業的信息公開透明化進程,確保金融市場始終處于政府監管范圍之內,以幫助政府監管部門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3.2 全面強化對金融市場內部的監督管理

除加強政府部門對金融市場的宏觀調控工作之外,建設合理的金融市場內部結構同樣重要。目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正處于上升階段,由于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歷史相對較短,金融市場的監管體系與西方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多不足之處,且欠缺之處多體現為金融企業內部的監管工作無法滿足金融企業的安全需求。因此,政府應幫助金融企業制定合理的內部監管機制,全面強化金融企業自身的監管工作,幫助金融企業順利進行金融業務活動。同時,金融企業需接受來自企業外部金融機構及相關部門的監督,改善內部金融監管的環境與條件,及時止損,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3.3 合理利用法律手段,樹立正確價值觀

保障經濟安全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目標,經濟安全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在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應從法律以及保障金融安全兩方面開展工作,加快經濟價值觀的樹立。首先,經濟法的適用范圍必須包括金融行業的經濟安全,涵蓋金融市場活動的方方面面,實現全方位管控。其次,金融企業成為市場經濟的一部分的前提為具備足夠的資本進行金融業務,且金融企業關系和諧,所處金融環境健康、穩定。當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大幅提升,全球化進程快速推進,我國金融市場面臨著多方面的金融風險。以中美貿易摩擦為例,企業在面臨此類情況時,必須舉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的權利,降低或避免自身的利益損失。同時,金融企業的發展必須符合經濟法所規定的各類要求,合法經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礎,利用法律作為保護傘,為金融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支持與保障,打造合法、健康的金融市場環境。

3.4 加快完善金融行業有關的立法環境

通常情況下,經濟法適用于大部分的市場經濟環境。隨著金融市場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逐漸出現了經濟法不再適用的問題。為建設長期健康、和諧的金融市場環境,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經濟法的優化調整力度,改善金融市場既有環境。首先,相關監管部門與單位應強化金融市場監管工作,熟悉金融監管機制的運作方式與優缺點,同時吸取其他地區的金融市場監管經驗,融會貫通,并結合國內金融市場形勢,優化國內的金融監管機制。其次,在樹立金融市場相關法律法規框架時,應增加對金融企業的法律框架構建,要求政府其他部門參與金融法律的立法過程,征求多方的立法建議,保證立法內容的完整與有效性,為政府利用國家宏觀調控手段參與金融市場提供法律支持,加快我國市場經濟的建設與發展速度。

3.5 加強經濟法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結合

為加強經濟法角度下金融風險監察管理力量,應提高網絡信息科技普及度,借助各類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開展金融風險監管工作,加大對軟硬件設備的投資力度,以保證風險監管基礎設施符合科技監管的要求。此外,應以本國經濟法為基礎,學習國外優秀的法律法規,加強各類規章制度與先進數字化技術的組合,開發適用于我國的數字化金融工具,借此進行金融風險監管工作。同時,應以完善的經濟法律法規為基礎,對互聯網金融業務實施時產生的不足與缺陷進行最優處置,并加強經濟法角度下金融系統的內部協調性,防范不同的金融危機沖擊互聯網金融。全面提高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加快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的目標。

3.6 基于經濟法視角完善信息披露機制

金融行業的信息存在不對稱及隱蔽性兩大特征,例如,就當前發展勢頭最佳的互聯網金融業為例,以上兩個特性更為明顯。因此,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全面監管難度更高,用戶若無法全面了解互聯網金融信息,極易在交易過程中上當受騙。而對于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理而言,首先,應立足于經濟法角度注重對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積極調動各個金融監管部門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打造信息共享平臺。其次,P2P平臺、網貸平臺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除需注重對用戶的隱私保護外,還需注重自身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確保用戶可全面了解金融活動中包含的全部風險隱患,進而在自身能力的基礎上開展合適的金融活動。最后,應從經營方案、管理方案中找尋經濟法漏洞并對其進行完善,打造專業的風險管理用戶信息系統,嚴格監管用戶個人隱私數據,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此外,互聯網金融需注重與實體金融的合作,實現信息共享,提升風險控制能力,確?;ヂ摼W金融組織擁有與實體金融組織同等的法律地位與權益。

4 結語

金融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金融市場的發展必然伴隨大量的風險因素。尤其在缺少完善的金融法律體系的情況下,金融風險發生的次數將更為頻繁,造成的金融破壞更為嚴重。目前,我國金融風險防范機制仍不夠完備與成熟,金融市場存在諸多問題與漏洞。因此,政府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金融市場的全方位監管,利用經濟法規范金融市場,引導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為我國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魯籬.風險社會對經濟法理論的挑戰[J].現代法學,2019(01).

王臘梅.中國經濟法的生成反思及完善路徑——基于我國全面深化改革背景[J].河北法學,2018(04).

單飛躍,薛克鵬,魯籬,等.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法學研究的回顧和展望筆談[J].現代法學,2019(01).

董成惠.后危機時代警惕新自由主義復辟的經濟法理性[J].學術探索,2018(10).

次貸危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2007年3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到2008年9月危機加劇并向全球蔓延,截止今日對世界經濟體的影響猶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本文力圖用四年后的視角重視次貸危機,首先對次貸危機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再探討次貸危機對中國目前經濟發展仍存在的影響,最后得到一些啟示。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監管;金融創新

一、引 言

關于次貸危機的成因近幾年國內外學者做出了許多優秀的研究成果。通過國內外研究分析,關于次貸危機成因的相關研究已經比較豐富,但是用四年后的視角重視次貸危機的研究比較少。

文力圖用四年后的視角重視次貸危機,首先對次貸危機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再探討次貸危機對中國目前經濟發展仍存在的影響,最后得到一些啟示。對保障我國金融市場健康發展、防范金融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二、次貸危機的成因

2007年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使全球經濟衰退,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分析美國次貸危機的背景及成因并吸取經驗教訓,對我國應對金融風險意義重大。

(一)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背景

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分為三類:優質抵押貸款、次優抵押貸款和次級抵押貸款。次級抵押貸款的對象為信用分數較低的個人,其首付比例較低、月供占收入比例較高。由于美國政府想帶動下一輪的經濟增長,所以想通過房地產刺激經濟,但優質客戶開發殆盡,于是低收入人群成為其目標客戶。更重要的是次級抵押貸款利率比其他貸款高2%到3%,在巨額利潤面前,許多金融機構禁不住誘惑大量發放次級抵押貸款。后來,這些次級抵押貸款在投行的設計下進入證券市場形成次級債,這些次級債以較高的投資回報率賣給全世界,在地產繁榮的情況下,次級抵押貸款的風險被很好的掩蓋著。但當美聯儲為防止經濟過熱開始提息時,這種次級債演變成的次貸危機就愈演愈烈,利率大幅攀升導致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大加重,很多貸款人無法按期償還貸款甚至利息,次貸危機便產生了。當美國次貸危機演化為全面的金融危機后,由于次級債賣向全球,因此美國的金融危機向全球蔓延。

(二)美國次貸危機的成因

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演變為一場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震驚了全世界,國內外學者對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偟膩碚f,次貸危機的爆發有內外兩個層面的原因。

1、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產品自身和運行機制的缺陷是次貸危機爆發的內因。具體而言,次貸市場機構道德風險蔓延,經紀商、貸款公司或銀行、貸款投資機構和證券化產品投資機構等各個主體,都存在于道德風險中,這個產業鏈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參與者真正關心住房抵押貸款的質量。

2、房地產市場狀況及美國的利率環境是次貸危機爆發的外因。多數次級抵押貸款基于浮動利率,一旦利率上升,次級抵押貸款人將面臨無力還貸風險。第一,貨幣政策逆轉,利率持續大幅提升,提息導致還貸成本巨增,超出借款人的還貸能力,次級抵押貸款的信用風險被誘發,在房市變冷、利率攀升的聯合壓力下,次級抵押貸款拖欠、違約及停止抵押贖回權數量不斷增加。第二,房地產市場需求減少,房價下滑,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上升抑制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并且次級抵押貸款發放機構收緊了次級抵押貸款的發放政策,對住房需求也產生了抑制,形成了房價下滑—利息提升—借款人還貸困難—貸款人收緊房貸—住房需求下降—房價繼續下滑的循環緊縮鏈條。

除上述提及的原因以外,這次次貸危機的根源與往次危機是相同的,都是生產相對過剩而有效需求不足。而次貸危機的生產相對過剩表現為貸款導致的過度消費,而次級抵押貸款和次級債是解決需求不足的手段,其結果必然導致危機的發生。

三、當今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演變成一場全球金融危機,隨著全球化的深入,中國不能獨善其身,其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是深遠的,而且影響至今遠遠沒有結束。

(一)通貨膨脹嚴重

次貸危機影響了我國的實體經濟,中國30年來一直采用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美國次貸危機導致中國出口受阻,失業率上升,政府必須采用擴大信用規模的方法刺激經濟增加就業,然而擴大信用規模將導致貨幣供給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物價便會上漲,而政府未能控制上漲,物價持續走高,于是通貨膨脹便產生了。另外,受次貸危機的沖擊,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工業品生產成本激增,導致物價上漲。

(二)大學生就業困難

神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金融格局下,美國次貸危機向全球蔓延,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希臘出現經濟危機導致了整個歐洲債務危機,后傳導到愛爾蘭,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給處于復蘇期間的歐洲金融業帶來了影響。經濟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對我國就業市場的影響很大。由于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中國的出口大幅下滑,加之外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及其他貿易壁壘增加,很多企業面臨外需減少,則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減少。與此相反,畢業大學生每年的數量增加,供給大于需求,則大學生就業困難。

(三)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大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與2005年7月21日匯改之前相比,人民幣對各國貨幣的匯率中間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高達22%,與此同時,人民幣對其他非美貨幣升值幅度也大大提高。雖然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啟匯改,人民幣對外幣升級幅度減緩,但是匯率在未來還是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的情況下,美國當局對人民幣施壓,以增加出口,平衡中美貿易失衡,增加本國就業。于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加大。

四、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啟示

此次美國次貸危機給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對我國經濟的沖擊也是巨大的。我們在分析此次危機的成因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從中得到一些啟示,以防重蹈覆轍。

(一)采取降低依賴的進出口戰略

中國作為對美最大的貿易盈余國,必須降低對美的出口依賴,在危機面前進行主動調整,盡量減少對經濟和國內出口企業的打擊。中國必須主動調整出口地區結構和進出口比例結構,逐漸減少順差,適當創造順差。中國應該積極謀求在東盟和拉美地區建立自貿區。

(二)采取策略性處理與美元關系的外匯儲備戰略

作為目前最大的對美貿易盈余國和最大的對美債務持有國,中國應該停止增加美元資產,戰略性地調整外匯儲備結構,如戰略性的增加黃金儲備和白銀儲備,提高實物資產的儲備。購買以美元計價的實物資產,維持美元對人民幣的適度穩定,是暫時維持人民幣與美元之間平衡的重要手段。

(三)實施人民幣國際化

產中國應建立可信的貨幣金融體系,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黃金和多元儲備支撐下的貨幣體系,實現未定的貨幣度量,為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做準備。在人民幣發行體制中適當引入“錨”,逐步提高人民幣自由兌換程度,發展穩定的人民幣國際流通渠道,抓住時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李延喜.次貸危機與房地產泡沫[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1~216.

[2]翟晨曦.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思考[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1~319.

[3]王輝,閆冉冉.用四年后的視角重審次貸危機[J].資本市場,2001,(3).

[4]趙虎林.論次貸危機的成因及其對我國金融體系的影響[J].現代商貿工業,2010,(4).

次貸危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 教授

這場起始于美國次貸、發端于華爾街、正在對世界經濟和全球金融體系產生深遠影響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它究竟會向什么方向發展?對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會產生什么樣的重大影響?

中國金融改革雖然進行了20多年,但全面開放的步伐才剛剛邁出,市場化、國際化無疑是中國金融改革未來必須堅持的基本方向。

目前,雖然還難以對這場金融危機的未來走向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作出準確的判斷,但從其形成原因、過程和已呈現出的特征看,從各國政府救市或救經濟的政策看,以下十個問題值得深思:

問題一 全球金融危機:必然還是偶然

關于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與常見的“制度說”、“政策說”和“市場說”之解釋不同,我傾向于“周期說”。

“周期說”認為,這次金融危機是全球經濟周期的一種反映,是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結構、貿易結構、金融結構大調整在金融體系上的一種必然反映,是對國際經濟金融體系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現代金融或資本市場)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的、過于嚴重的結構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調整和校正,以實現資本市場、金融資產在規模和結構上與其賴以存在的實體經濟相匹配。

從這個意義上說,“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只會發源于美國、發端于華爾街。因為在那里,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現代金融),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結構上都已嚴重失衡,華爾街的極端利己主義行為把這種失衡推向了極端,金融危機一觸即發。雷曼兄弟破產,不過是沖破了金融危機最后一道窗戶紙。

問題二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現代金融):誰主沉浮

金融危機發生后,大家首先想到,金融市場是否存在過度的擴張?那么,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是否背離了實體經濟的要求?這需要回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現代金融)的關系,誰主沉???

“誰主沉浮”一方面包含著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從最終意義上說必須受制于實體經濟。沒有實體經濟的增長,金融的快速發展就失去基石,若到了“泡沫化”程度,則勢必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嚴重損害。另一方面,以資本市場為核心的現代金融,并非實體經濟的附庸。它們之間是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金融對實體經濟起著主動地推動作用。我們常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道理就在于此。

我們不能因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就否認二者之間的依存、促進關系,以及現代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推動地位。

把握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可謂“道在中庸兩字間”。

問題三 從單極到多元: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目前的單極貨幣體系有其內在缺陷,包括利己性,缺乏有效的約束和監管,缺乏內在的制衡機制。我們的研究認為,它的確是這次金融危機產生的重要原因。改革現有的單極(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可能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最重要的金融制度變革。

胡錦濤主席在20國集團領導人會議上講話中提出,要改善國際貨幣體系,穩步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共同支撐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從未來戰略目標看,人民幣顯然要成為重要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一元。

依照我的理解,未來多元國際貨幣體系可能是三元結構,美元、人民幣、歐元三足鼎立的體系;也可能是四邊結構,美元、人民幣、歐元、日元所形成的四邊貨幣體系。為此,必須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使其在不太長的時間里(例如到2010年底)成為完全可兌換、可交易的貨幣,這是成為國際儲備性貨幣的基本前提。同時,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要有足夠的規模且結構必須均衡。

當然,我們也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在享有世界“鑄幣稅”權益的同時,也將使本國金融體系更加市場化、國際化,也意味著金融市場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加。

問題四 國際金融新秩序如何重建

重建國際金融新秩序,是各國政府在應對這次金融危機時所考慮的核心內容。

除了建立多元國際貨幣體系外,還應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1、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改革和完善國際監管體系,建立評級機構的行為準則,形成覆蓋全球市場統一的財務監管標準,加大全球資本流動的監測力度,特別關注各類金融機構和中介組織的風險揭示,增強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的透明度。

2、推動對現行國際金融組織(如IMF、世界銀行等)的改革,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改善國際金融組織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國際金融危機救助體系,提高國際金融組織履行職責的能力。

3、促進國際金融市場體系的變革與調整。新金融中心的出現,是全球金融新秩序重建的核心內容之一。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大調整,國際金融中心正在發生漂移,以上海為核心的另一個新金融中心正在形成,它將與紐約、倫敦一起構成三足鼎立的全球金融中心新格局(也有人認為,上海將與紐約、倫敦、東京構成一個四邊結構的全球金融中心新格局)。

問題五 政府干預:并非國有化的過程

現在有一種理論上的誤解,認為各國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以包括收購部分金融企業股權的形式干預市場是國有化的過程,以此過分夸大政府的作用。這就如同在危機出現之前,有人過分夸大市場的作用一樣。

實際上,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政府和市場都不是萬能的。政府不論以何種形式干預,一定是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出現了系統性危機之后的行為,是一種對市場功能缺失的校正,是一種利用政府信用穩定市場預期、恢復投資者信心的行為,危機之后還是要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而并非經濟的國有化過程。只是危機之后的回歸更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些監管和約束。

深入研究和剖析這次金融危機形成的原因和演變過程,系統評估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所帶來的全面、深刻影響,對于政府為何必須救市,如何救市,以及在什么環節上救市都具現實意義,對于中國未來的金融改革亦有重要參考價值。

就中國目前經濟和金融體系(主要是資本市場)出現的問題來講,面對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宏觀經濟政策重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是正確且必要的。不過,需要進行結構性微調的是,這個旨在救經濟的政策應充分體現市場原則,同時兼顧金融體系和結構的穩定,因為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的穩定有利于刺激內需。

問題六 金融創新與市場監管:如何匹配

有人把這次金融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簡單地歸結于金融創新或金融創新過度,這種認識過于膚淺,也過于武斷。

金融創新的基本驅動力來自于實體經濟需求和金融體系自身的風險管理。金融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前提是與創新同步的風險監管。風險監管就是要防止那種脫離實體經濟需求,不斷制造風險、任意放大風險的金融產品的出現。所以,充分揭示風險來源,合理評估風險程度,提高市場透明度,是風險監管的核心要素。

為此,我們必須改進信用評級機制,完善風險評估體系,建立與金融創新相適應的風險定價模型。

問題七 創新型金融機構發展的基石

這里說的市場化創新型金融機構,指的是以市場(主要是資本市場)為平臺、具有較強創新功能的金融機構,一般不包括以信貸為主要業務的商業銀行。因為后者有嚴格的杠桿約束和非常標準化的風險監測系統,前者則無論在資產擴張還是在風險約束方面都有相當大的自由空間。

在市場化創新型金融機構中,投資銀行無疑具有最典型的特征。

美林(Merrill Lynch & Co.)、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 Cos.)都曾是現代版金融學教科書經典故事的制造者,推動著金融結構的變革和金融功能的無限延伸。在投行100多年的演變進程中,其外在功能從資本市場金融服務提供商(如證券經紀、IPO、購并、投資咨詢)到基于收益與風險對沖服務的資產管理業務,再到直接從事風險交易的投資理財和產品設計、銷售服務。對風險利潤的瘋狂追逐使得他們在創造金融巔峰的同時也在挖掘掩埋自己的墳墓。

事實證明,包括投行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都必須建立一個收益與風險相匹配、相制衡的機制,風險約束過度而激勵功能不足則會損害金融的效率,從而喪失競爭力;而風險約束不足、激勵功能過度,又必將使風險急劇加大,從而可能喪失存續的能力。

所以我認為,美國五大投資銀行的集體迷失,本質上是一種制度的迷失。

問題八 金融高杠桿何去何從

有研究認為,從技術和市場角度看,這次金融危機之所以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的影響如此強烈,與金融的高杠桿率有密切關系。

杠桿化是金融與生俱來的特質,隨著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相當長時期里,金融杠桿率有不斷提高的趨勢,商業銀行的杠桿率一般在10-12倍,投資銀行的杠桿率通常在30倍左右,最高時的杠桿率曾超過40倍(摩根斯坦利),衍生產品的杠桿率一般在20-30倍(保證金在5%-3%左右),個別衍生品的杠桿率曾達到過100倍(其保證金為1%)。商業銀行10-12倍的杠桿率通常被認為是金融的基準杠桿率,是現代金融杠杠率的起點。

在實際經濟活動中,金融的高杠桿率的確是一把雙刃劍。它創造了金融的活力和流動性,也加大了金融體系的波動和不穩定性,金融繁榮時它是天使,金融危機時它是魔鬼。

為了阻止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惡化,防范更大規模金融危機的到來,金融的去杠桿化在全球金融特別在美國,成為危機時期重要的防御性措施。而在中國,不存在美國式的金融高杠桿,因而也不存在去杠桿化的問題。中國金融體系的市場化程度仍然很低,改革開放和創新仍然是我們面臨的主要任務。

問題九 資產證券化:

制造危機還是分散風險

資產證券化與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形成究竟是一種什么關系,在我看來,有兩點似乎已經清楚:一是資產證券化不是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二是資產證券化改變了風險的表現形式,使風險的存量化變成了流量化。從次貸危機到次債危機,風險的源頭沒有變,改變的只是風險的載體和形式。

資產證券化不是制造風險,而是分散風險。問題的關鍵在于證券化背后的資產是什么,以及如何評估基礎資產的價值,如何充分揭示證券化資產的風險。

在中國,資產證券化還處在初始階段,資產證券化率還很低,這客觀上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寬度和厚度,中國商業銀行體系巨額的優質資產使資產證券化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大力加速資產證券化是我們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突破口,對構建一個富有彈性、可以充分有效分散風險的現代金融體系意義重大。

問題十 貨幣政策目標:單一目標還是均衡目標

在分析這次金融危機形成的原因時,有人認為格林斯潘式的貨幣政策是導致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這一分析值得商榷。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是現代貨幣政策的倡導者和最重要的實踐者。他率先將貨幣政策關注的目標從CPI的變化轉向資產價格的變化,并以此來調節經濟增長。這種轉向意味著現代貨幣政策時代的到來,這是格林斯潘對這個時代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格林斯潘也曾天真地認為,貪婪無度的華爾街在法律的威懾和道德的感召下,會變成遵紀守法、內心自律的模范,因而放松了外部的嚴格監管?,F在看來,內心自律的防線在巨大的利益沖突下都會崩潰。

我們一方面應當銘記格林斯潘的失誤或教訓;另一方面必須深刻體會格林斯潘貨幣政策目標轉向的宏觀戰略宏圖和理論精髓。中國在經濟和金融發展過程中,基于法律和制度之上的外部監管仍十分必要。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推動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的轉型。貨幣政策十分關注實體經濟某些信號的變化如CPI的變化,并無不當,但當這種關注到達置其它而不顧的極端狀態時,就可能走向目標的反面。

中國經濟的崛起需要一種具有變革精神并順應現代金融發展趨勢的強國金融戰略。沒有推動金融結構變革的貨幣政策,就不可能形成強國金融戰略。所以,在今天,中國的貨幣政策既要關注CPI的變化,還要關注金融體系的結構性變革和資本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資產價格的變化理應納入其關注的視野之內,只有這樣,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才會具有更盈實的基礎。

編輯:姜新菊jiangxinju@gmail.com

次貸危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金融危機;歷史比較;本質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07年初開始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不僅引發了一場席卷華爾街的金融危機,而且逐步蔓延到實體經濟,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經濟前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人們對這場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很多分析,普遍認為衍生產品市場監管不力是其中之一,如劉克崮(2007)、曹遠征(2007)等。然而這些分析并沒有揭露次貸危機的本質。為此,筆者將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與1929年以來的若干次金融危機對比,借助歷史的框架進行分析,探討危機爆發的本質原因。

二、金融危機的歷史比較

二戰以后,金融危機頻頻爆發。據Lindgren、Garcia和Saal(1996)的統計,自1980年到1996年共有133個國家發生過銀行部門的嚴重問題或危機。限于篇幅,本文選取影響較大的1929年大危機、1971-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危機、1987年美國股災、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與此次金融危機進行比較,具體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1929年大危機和其后幾次危機區別很大,第一,美元還未充當國際貨幣,各國主要采用的是金本位或者銀本位;第二,起源國——美國經常項目持續順差,沒有巨額的財政赤字,通貨膨脹率也很低。實際上這次金融危機主要是實體經濟危機引起的,當時的美國工業品國際競爭力強勁,持續順差而成為最大的債權國,但是其繁榮不僅建立在新興工業的蓬勃發展上,也建立在競爭對手的犧牲和信貸增長上,英國經濟停滯,日本經濟危機頻發,德國也背負巨額外債,由于金本位下能夠支撐貿易和債務流動的貨幣數量有限,債務鏈條最終斷裂,美國產出嚴重過剩,加之美國國內收入分配也失衡嚴重,無法靠內需消化過剩的產能,最終導致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并引發了金融危機。當然信貸的增長對于股市等資產泡沫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大了這次危機的嚴重程度。

與此對應,其余幾次危機有三個共同點:首先,都與過度擴張的財政政策和經常項目的巨額赤字有關;其次,美元都充當著世界貨幣的功能;最后,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由此出發可以得出結論:自從美元充當世界儲備貨幣后,世界金融危機與美國過度供給美元造成世界貨幣失衡有必然的關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國開始利用美元的獨特地位大量發行貨幣。這可以從美聯儲公布的M2、M3上得到反映。由于美聯儲早在2006年就停止公布M3的數據,這里選取M2的數據變化來觀察美國貨幣供應的數量和增長變化。M2 可以反映出金融機構信用膨脹的信息(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前后,美元發行加速明顯,1987年《廣場協議》簽訂以后美元發行增速有所下滑,從1996年開始重新開始加速,2001年網絡泡沫破滅后增速稍有回落,但2005年開始又開始加速。美元加速發行跟幾次大的金融危機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美國大幅度增發貨幣的背景是預算赤字不斷上升,國債發行量增加,同時國際收支持續出現日益嚴重的貿易赤字,通過維持國際收支逆差為其國內預算赤字融資。

三、次貸危機的本質分析

通過上文對金融危機的歷史比較,可以發現數次較大規模金融危機的爆發都與美國大量供給美元以彌補國內赤字有關。下面通過分析國際名義價格指數的持續加速上漲與國際真實價格指數不斷下跌的長期嚴重背離,證明美國過度供給美元是次貸危機的本質。

(一)國際價格指數分析

這里分別用圖2和圖3進行分析。圖2是過去52年路透—CRB指數的變化。指數編制當年(即1956年)到1970年期間,國際商品價格異常穩定,指數一直徘徊在基期水平100附近,價格波動的幅度非常小。1970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際商品價格劇烈上漲,并且連續出現了兩次較大幅度的攀升。80年代初期到2001年,國際商品價格維持在前兩次上升后的高位波動,2001年以來則又是新一輪價格上漲高峰。到2008年6月,該指數已經從2000年的210附近上漲至自其編制以來的最高水平615附近,漲幅達到193%??梢?從名義價格來看,在過去50年中,國際商品價格基本上經歷了“平穩—攀升—在新的高位波動—繼續攀升”這樣一個變化歷程。本次金融危機發生前后商品價格的大幅攀升,正是商品價格新周期中的一個上升波段,即使將這個上升波段放到過去50年中來看,其漲幅仍然非常醒目。

但是從更長周期的角度或實際價格角度來看,全球商品價格變化卻展現出一條不同的曲線,圖3是1900年以來國際商品真實價格的變化情況,由圖中可見價格總體趨勢仍然是長期下跌的,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指數值48已經是百年來真實商品價格的最低點,比1900年的指數值129已經跌去了63%。

比較圖1和圖3不難發現,這種名義價格和真實價格長期趨勢的背離跟美國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造成的美元流動性過剩及其引起的全球流動性過剩關系緊密。

(二)次貸危機的原因分析

美國大量發行美元彌補赤字的經濟模式雖然是一種內在不均衡模式,并且造成了全球范圍內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但是通過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結構在短期又可以維持全球范圍內的均衡。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直到這次金融危機爆發前,全球經濟的短期繁榮是源于資源出口國資源價格上漲而外債大幅減少;貿易加工國低成本改善本國經濟生態,積累了大量貿易順差;發達國家優質低價商品提升消費者福利。所以,巨量的美元貨幣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潤滑迅猛增長的全球貿易和投資的作用。

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均衡無法維持。首先,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不斷擴大,對外融資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按照2007年美國對外融資規模占GDP的比重(約為25%),當年新增的GDP不夠用來償還對外融資的利息,經常項目赤字難以為繼。對內美國個人不斷過度消費帶來個人儲蓄率的不斷降低,對流動性的過度需求刺激了金融衍生品的過度膨脹,在利率環境和資本品價格發生不利變化時,個人償還能力的改變極易危及整個經濟體系的流動性。

其次,貿易加工國的產業結構制造化趨勢明顯,消費受到抑制。由于美元的持續貶值面臨本幣升值的壓力,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企業生產成本在國際商品價格不斷上漲時也遇到壓力,到一定的臨界點以后反而會面臨經常項目赤字的威脅(類似于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泰國),同時依靠便宜的勞動力積累起的外匯儲備大幅貶值,國家財富遭到美國為代表的債務國的變相掠奪。資源出口國過度依賴資源出口,產業結構失衡。

再次,本次金融危機和其余幾次又有很大的不同。從結果來看,上述三次危機以犧牲其他國家為代價,美國所受的影響是短暫的,而本次金融危機美國不僅是危機的發源地而且本身的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國實體經濟在前面所述的不均衡中積累了嚴重問題。2001年,在互聯網繁榮的終結和“9·11”恐怖主義襲擊的雙重打擊下,為了刺激經濟,美聯儲向美國經濟注入大量現金,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從2001年8月的3.5%驟降至2003年中期的1%。多年來美國政府樂于享受濫發美元獲得的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等收益,逐步忽視了其實體經濟,金融業特別是金融業利潤在整個經濟中的比例越來越高;與此相反,制造業卻越來越低。因此美聯儲這次信貸擴張增加的貨幣相當多并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而是在過度金融創新的推波助瀾下進入了房地產領域和金融市場。在美國歷史上,1890年至2002年,美國的房地產價格的增長率基本與其通貨膨脹率相當。但到2007 年夏,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之后,美國的房地產價格與其1995年相比上漲了70 %。

最后,美國憑借美元國際貨幣地位主導的國際經濟結構助長了美國普通家庭的過度消費。但普通美國家庭的收入并不能長期支撐這種過度消費,導致家庭部門的欠債越來越多,超過了美國GDP的90%和美國家庭部門可支配收入的130%。正是這種脆弱的金融狀況給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和急劇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全球流動性過剩引起通貨膨脹時,美聯儲又被迫進行貨幣政策的緊縮,直接導致整個金融鏈條首先在次貸這個承受力最低的環節被撕裂,引起整個金融系統信用的萎縮,金融體系從流動性過剩轉向流動性凍結,最終發生了這次金融危機。

總之,次貸危機的本質原因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國作為世界貨幣的發行者濫發美元。不僅給自身帶來了嚴重的內外部失衡,而且通過流動性越來越強的全球貿易體系和金融體系造成或加劇了其他國家的內外部失衡,在這種失衡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或者遇到一定的突發事件時,便爆發出金融危機,使得全球經濟進入一個痛苦的再平衡的過程?!?/p>

【參考文獻】

[1] 劉克崮.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原因及啟示[J].管理世界,2007

(12):1-7.

[2] 曹遠征.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次級債風波的分析及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07(11):4-11.

[3] 朱民,馬欣. 新世紀的全球資源商品市場——價格飆升,波動,周期和趨勢[J].國際經濟評論,2006(11-12).

[4] 朱安東,尹哲.長波理論視野中的美國金融危機[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J].2008(4).

[5] Lindgren, Garcia and Saal. Bank Soundnes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 IMF,1996.

[6] Jeffrey D. Sachs. The Roots of America’s Financial Crisis. Project Syndicate,2008.

次貸危機影響分析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次貸危機爆發后,美聯儲積極采取貨幣政策來挽救深受打擊的美國金融市場。但由于“流動性陷阱”的出現,傳統性貨幣政策效果受到影響,美聯儲開始對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創新,采取了一系列非傳統性貨幣政策。文章從“流動性陷阱”理論出發,對次貸危機后美國貨幣政策演變的原因、內容和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次貸危機 流動性陷阱 美聯儲 非傳統性貨幣政策

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美國金融市場遭受重創,導致流動性嚴重不足。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以下簡稱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從5.25%開始持續下調,并最終于2008年12月17日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0-0.25%區間,然而美國貨幣市場信用緊縮情況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至此,美國貨幣金融體系已然陷入“流動性陷阱”之中,這就意味著原有的傳統性貨幣政策將無法有效地刺激經濟。為了幫助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陰影,美聯儲調整了貨幣政策,這種貨幣政策的演變不僅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勢必也會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一、“流動性陷阱”理論評析

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了以“流動性偏好”為代表的貨幣理論。在該理論中,凱恩斯首次闡述了“流動性陷阱”這一現象,因此,理論界也將其稱之為“凱恩斯陷阱”。凱恩斯認為,在流動性偏好一定的條件下,一國貨幣當局可以利用增加貨幣供給量來降低利率,使利率低于資本邊際效率,從而達到刺激投資增加的效果,并通過投資乘數效應,提高有效需求,使得國民收入和就業數量成倍增長。但他又指出存在一種極端情況:當利率降至某一水平后,“由于利息收入太低,幾乎每人都寧愿持有現金也不愿持有債務票據?!贝藭r,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無窮大,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當局無論怎樣增加貨幣供給量,都會被巨大的貨幣需求所吞沒,因此被形象地稱為“流動性陷阱”。如圖1所示,當利率降至r1后,貨幣需求曲線變為與橫軸平行的直線,該直線部分即為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在此之前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可以導致的利率降低,如貨幣供給量從M1增加到M2,利率則從r0降低到r1。但進入到“流動性陷阱”范圍內,貨幣供給量的增加無法對利率產生影響,貨幣供給量M2增加到M3,而利率始終保持在r1未發生變化。由于利率保持不變,因此投資也不會產生變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停止作用,貨幣政策失效。

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對日本經濟的長期蕭條和“流動性陷阱”問題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流動性陷阱”理論。根據當時日本的情況,克魯格曼指出,“當一個經濟體出現總需求連續下降,即使名義利率已經降到零(凱恩斯在分析“流動性陷阱”時只是強調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而并沒有專門指出名義利率為零的情況),總需求仍然小于生產能力的狀況時,那么就可以認為該經濟體已經陷入了“流動性陷阱”。此外,克魯格曼還對傳統的凱恩斯“流動性陷阱”理論進行了一些重要的修改:(1)在對“流動性陷阱”形成機制的分析中加入理性預期這一因素,將其本質歸結為一個“信心”或預期問題??唆敻衤赋鲭m然名義利率不能小于零,但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可以使實際利率成為負數,那么中央銀行就可以通過樹立起公眾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幫助經濟跳出“流動性陷阱”,這就意味著此時中央銀行依然可以有所作為,而不是僅僅依賴擴張性的財政政策。(2)在開放條件下研究“流動性陷阱”問題??唆敻衤J為由于各國間貿易的相互影響、匯率不能完全自由浮動等因素的影響,在開放條件下,“流動性陷阱”不僅仍舊可能出現,而且其形成機制更加復雜。(3)研究金融中介體系在“流動性陷阱”形成過程中對貨幣政策效果的影響??唆敻衤J為金融中介體系(特別是銀行系統)是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中心環節,因此對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如果該系統出現問題,如壞賬增加、經營環境惡化、經營前景不明朗等情況,銀行將出現惜貸行為,阻礙儲蓄轉化為投資需求的渠道,從而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果,這種影響在經濟體陷入“流動性陷阱”時會特別明顯。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濟衰退時期,當一國的貨幣當局不斷調低利率至極低水平,甚至已經達到或接近零利率水平,而社會總需求依然無法得到有效恢復,則可以判斷該經濟體已經陷入“流動性陷阱”之中。此時,傳統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已經無法達到刺激經濟復蘇的效果,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貨幣政策都已經失效,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非傳統貨幣政策幫助經濟走出衰退。

二、美國傳統性貨幣政策與“流動性陷阱”的出現

次貸危機之前,美聯儲采取的是以聯邦基金利率為貨幣中介目標,以公開市場業務為主要工具的傳統性貨幣政策。其貨幣政策操作的主要過程是:美聯儲下屬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對聯邦基金利率設定目標區間,并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在貨幣市場上買賣政府公債),以確保利率維持在此區間內。對于傳統性貨幣政策而言,其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利率傳導機制實現的,即中央銀行通過確定基準利率或貼現利率(對于美國而言調整基準利率比調整貼現利率更加有效)影響市場短期利率,進一步影響市場長期利率,因而導致國民經濟中的消費和投資需求發生變化,最終影響就業、價格和名義產出。

在美國爆發次貸危機,金融市場遭受重創,市場信心備受打擊,導致流動性嚴重不足,已經影響到了市場的正常運行。在這一背景下,美聯儲不斷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期達到幫助經濟恢復正常運行的目的。如表1所示,從2007年9月8日到2008年12月17日,美聯儲共十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最終使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0-0.25%的歷史低點,而次貸危機卻越演越烈,其負面影響已經擴展至實體經濟。

根據前面關于流動性陷阱理論的分析,美國此時已然陷入“流動性陷阱”之中:美聯儲無法再進一步下調短期名義利率(也就是聯邦基金利率)。此外,由于金融危機期間存在很高的風險溢價,長期名義利率會迅速上升,再加上通貨緊縮預期,短時和長期實際利率均會上升,從而抑制投資和消費需求,使利率傳導機制受阻,傳統性貨幣政策失效。因此,2008年9月雷曼公司破產后,美聯儲加大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美國貨幣政策開始由以短期名義利率為核心的傳統性貨幣政策向以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為核心的非傳統性貨幣政策轉變。

三、美國非傳統性貨幣政策的實踐

基于前面的分析,筆者將非傳統性貨幣政策概括為:在利率傳導機制受阻、貨幣政策失效的條件下,中央銀行利用新型貨幣政策工具通過對其資產負債表進行調整從而達到增加市場流動性和刺激經濟復蘇目的的非常規性措施。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將美國采取的這類非傳統性貨幣政策稱之為“信貸寬松”政策,以區別日本銀行在2001年-2006年采取的“定量寬松”政策。伯南克指出這兩種貨幣政策都會導致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增加,也就是說這些貨幣政策都屬于擴張性貨幣政策,即“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日本的“定量寬松”政策的重點在于增加銀行準備金的數量,也就是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方進行調整。而美國的“信貸寬松”政策的重點是通過調整中央銀行資產項下的貸款與證券組合來影響家庭和企業的信用狀況,降低金融市場上的借貸成本,增加市場流動性。這種政策屬于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進行調整。美、日不同的政策選擇與其所面臨的金融環境有著直接關系:日本投資者以間接融資為主,要降低借貸成本達到刺激投資擴大總需求的目的,關鍵是增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美國金融市場非常發達,投資者以直接融資為主,要降低借貸成本,關鍵是增加市場上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特別是次貸危機中深受重創的投機銀行)的流動性,進而增加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為了保證“零利率”條件下非傳統性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在原有的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存款準備金率三大貨幣政策工具的基礎上,為此美聯儲創造出了一系列新型的貨幣政策工具(具體內容見表2),按照其作用可以將這些政策工具分為三類:

一是向商業銀行、存款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這類工具包括:傳統的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可調整期限拍賣工具(Term Auction Facility,簡稱TAF)、一級交易商信貸支持(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簡稱PDCF)和定期證券借貸工具(Term Securities Facility,簡稱TSLF)。此外,美聯儲還與14個國家簽署了臨時性的貨幣互換協議,使得美聯儲能夠對外國央行提供美元資金援助,增加非國內的銀行提供美元流動性。美聯儲通過使用此類工具可以更好地履行“最后貸款人”的職責,向市場補充大量的流動性,而且將補充的對象由傳統的商業銀行擴展到受危機影響最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二是向主要信貸市場上的借款人和投資者直接提供流動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這類工具包括商業票據融資便利、資產支持商業票據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便利、貨幣市場投資基金便利,和定期資產支持證券信貸便利。美聯儲通過此類工具向投資者直接提供貸款,開始履行“直接貸款人”的職責,希望借此加大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幫助市場恢復正常運行。

三是增加購買長期證券的貨幣政策工具。這里使用的是公開市場業務這一常規貨幣政策工具,但對其操作范圍進行了拓展。原有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對象主要是短期國債,次貸危機后美聯儲開始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購買長期證券,其目的是幫助信貸市場恢復功能,減少風險溢價,降低長期利率水平。例如,2008年11月美聯儲宣布購買最高達1000億美元的政府支持企業債券(包括房地美、房利美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發行的債券)以及最高達50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2009年3月,美聯儲又宣布購買最高達3000億美元的長期政府債券,并將購買政府支持企業債券的上限升至2000億美元,將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上限升至12500億美元。

此外,為了妥善處理貝爾斯登、美國國際集團等具有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破產問題,美聯儲啟用了《聯邦儲備法案》中的第10b5條款①,收購該類公司的部分資產,為其提供直接融資。為此美聯儲專門成立了一家名為梅登巷有限責任公司的機構專門收購貝爾斯登和美國國際集團的高風險資產并進行管理,以幫助這兩家金融機構完成資產重組,避免對市場更大的沖擊。

四、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的影響

眾所周知,此次金融危機持續時間之長、對美國金融市場的負面沖擊力之大都可以說是百年一遇的。在此期間,美聯儲一方面迅速、連續的下調聯邦基金利率至0-0.25%超低區間;另一方面對貨幣政策工具進行了一系列創新,積極實施“信貸寬松”的貨幣政策。從目前經濟金融形勢來看,美聯儲所采取的這些政策措施及時挽救了一些瀕臨破產的金融機構和企業,避免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同時向金融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和資金,對提振市場信心,恢復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美聯儲的這些政策導致其資產負債表規模迅速擴大,2007年3月美聯儲的資產總額為873.7億美元,到2011年3月美聯儲的資產總額已經上升為26664.2億美元。而且其中高風險資產不斷增加,風險資產比重加大,這將為美聯儲自身乃至整個美國經濟帶來諸多問題,成為未來經濟運行的隱患。

第一,可能引發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為了避免造成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美聯儲不得不在次貸危機中對一些金融機構進行救援,或者是購買其有毒資產或者是向其提供貸款,以避免這些金融機構倒閉,而這些機構恰恰是引發危機的“元兇”。這一做法強化了金融機構“大而不倒”的現象,極有可能導致這些機構道德風險行為的發生,不利于美國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長期經濟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這種不公平現象的存在還會進一步激化美國的社會矛盾,也因此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備受爭議。

第二,美聯儲的獨立性受到威脅。美聯儲在實施“信貸寬松”政策過程中一方面購買私人證券、向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直接參與市場交易,使得其與企業之間邊界模糊;另一方面為降低長期利率水平,美聯儲需要不斷購買長期政府債券,同時美聯儲也需要為實施其貨幣政策湊集資金,這些都需要政府的配合,美聯儲與政府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以上兩個方面都影響到了美聯儲的獨立性,而這正是美聯儲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

第三,“信貸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可能造成金融市場動蕩。美聯儲在采取該政策時通過提高貸款和購買證券的方式獲得了大量的金融資產。當經濟形勢好轉之后,美聯儲不可能再繼續這種“信貸寬松”政策使其資產負債表總是保持如此大的規模,雖然在2010年6月絕大多數的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已經到期,但這也只是避免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美聯儲所持有的資產規模終究是要恢復到正常水平的,這就意味著有大量的金融資產將被減持,這對金融市場的沖擊將是巨大的,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引起金融市場的動蕩,這將是美聯儲未來面臨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第四,增加了未來美國經濟的通貨膨脹壓力。從長期來看,隨著經濟的復蘇和總需求的增加,市場中過多的流動性必然帶來物價的上漲。次貸危機后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市場流動性不斷增加,美聯儲甚至利用人們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來降低真實利率水平。當經濟形勢好轉之后,這種預期的通貨膨脹將演變為真實的通貨膨脹。特別是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歐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采取類似的貨幣政策,因此未來不僅是美國會面臨比較嚴重的通脹壓力,而且和可能會出現全球性的通脹壓力。

注釋:

①該條款規定:如果任何一家美國公司無法通過其他渠道籌集資金,且該公司的破產倒閉將威脅整個美國經濟,美聯儲將為其提供融資。50年來,美聯儲從未動用過該條款。

參考文獻:

1.J. Keynes.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212~213.

2.Paul. Krugman.It’s Bac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 of the Liquidity Trap[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1998.

3.王春峰,康莉.從“流動性陷阱”看我國通貨緊縮的成因[J].國際金融研究,2000(2)

4.雷國勝.流動性陷阱:現實、產生機理與政策[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5.陳湛勻.由“流動性陷阱”看我國利率杠桿的運用[J].經濟研究,2001(2)

6.Frederic S.Mishkin.Monetary Policy Strategy: Lessons from the Crisis[J].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2011.

7.潘成夫.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理論、實踐與影響[J].經濟學家,2009(9)

8.戴金平,張華寧.危機后發達國家的非傳統貨幣政策研究[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0(4)

9.劉勝會.中美兩國寬松貨幣政策的比較研究——兼論退出之路[J].國際金融研究,2010(2)

10.靳玉英,張志棟.非傳統性貨幣政策解析——以美國的該政策實踐為例[J].國際金融研究,2010(10)

11.張晶.定量寬松還是信貸寬松?——基于伯南克貨幣救助政策創新的思考[J].國際金融研究,2009(11)

12.段軍山,李剛.美國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及其影響分析[J].國際金融,2010(9)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 河北保定 071002)(責編:呂尚)

上一篇:次貸危機原因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