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詩歌意象范文

2023-09-22

詩歌意象范文第1篇

鴻雁——思鄉、信使

杜鵑——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婉、至誠 鷓鴣——思鄉、凄清 東籬——出塵脫俗之境 菊花——高潔品質

楊柳——離別懷思之情

梅花——不怕挫折打擊、敢為天下先以及純潔的高尚品質 松樹——傲霜斗雪的品質

梧桐——凄涼、凄苦、悲傷之情

燕子——惜春、思念親人、昔盛今衰、亡國破家之感、羈旅情仇、飄泊之苦 寒蟬——悲涼

浮萍、孤舟——漂泊之感 花草樹木類:

菊花:隱逸、高潔、脫俗。梅花:堅強、不屈不撓。竹:氣節、正直,謙恭、虛心。楊柳:送別、傷感。梧桐:凄涼、凄苦。芭蕉:孤獨憂愁,離情別緒。草:卑微、荒涼或希望、頑強生命力。 飛禽走獸類: 子規(杜鵑):凄惻、思鄉。猿猴:哀傷、凄厲。鴻鵠:理想、追求。孤雁:思鄉、孤獨寂寞、飄零。沙鷗:漂零傷感。蟬:高潔,悲秋。斑馬:惜別。鷓鵠:離愁別緒。哀鴻:哀傷痛苦,流離失所。 風霜雨雪類:

江水:流逝、傷時、愁苦、懷古。秋水:盼望.煙霧:情感朦朧、慘淡。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浮云:游子、飄泊。露、霜:人生易老、環境凄苦。冰雪:心志忠貞,品格高尚。 其他類:

月:人生圓缺悲歡、思鄉念親。夕陽:失落、消沉、人生短暫。夜半:愁思懷舊。古跡:懷舊、感慨昔盛今衰、明志。鄉村、山水間:厭俗思歸、純樸隱逸。仙境:飄逸自由、高潔厭俗。天地山川:生命短暫、個人渺小,情感孤獨,心胸開闊。雙鯉、尺素:書信。西樓:桂怨。南浦:水邊送別。長亭:路上送別。精衛:不畏艱難。抱柱:堅守信約。三尺:法律。南冠:囚犯。白云蒼狗:世事變幻無常。西樓:閨怨。

詩歌的意境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表述,這兩個詞語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點和情調。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 常見的思想感情(基調) 類型: 依戀、憂愁、惆悵、傷感、凄苦與寂寞、孤獨、煩悶, 恬淡、閑適、豁達與歡樂、愉悅、樂觀, 憎惡、激憤、憤懣與仰慕、熱愛, 激昂雄壯與悲壯

堅守節操與憂國憂民等。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

直抒胸臆 人生自古誰無死/生當作人杰 借景抒情 由景生情 情因景現所以 借 景在詩中出現,情也在詩中出現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寓情于景 不直接寫情,通過景讓讀者感受到情,全詩皆是景物描寫,但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寓情于景。(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仔細分析后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西封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

以情馭景:情感在前,景物都染上了情感色彩。05全國卷唐李華《春行即興》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燕南飛曉來誰染楓林醉,總是離人淚 確定不了是以上哪一種就叫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就是借助于物的象征意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物通常是具有特定象征意義的意象。蓮菊松竹梅等,石灰吟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额}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詩 觀書有感 題西林壁

襯托 正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千古風流人物 多少豪杰 周瑜 突出周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反襯 以動寫靜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樂靜寫哀情 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渲染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技法。在文學創作中指用較為濃重的筆墨,連續用幾個、十幾個乃至幾十個情調一致而又富于變化的意象對同一種環境氣氛、人物行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藝術形象、加強藝術效果的表現手法。)

點面結合 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虛實結合 實寫:眼前景、現實事。 虛寫:聯想和想象。

望廬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聯想和想象于易水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聯想)[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想象))

抑揚 王昌齡《閨怨》賞析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顿Z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白描 相對于工筆白描:勾勒輪廓。工筆:細節描寫。特點是對景物粗線條勾勒 不加鋪陳和修飾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

用典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寫劉裕的氣概諷刺南宋王朝 表達自己抗敵志向 如果以上這些手法都不合適的話,那么記住表現手法還包括修辭方法如常見的: 比興孔雀東南飛夸張、借代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擬人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 設問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反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 雙關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語言風格一般可表述為:

清新飄逸、流暢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淺白如話、華美絢麗、清麗明媚、明朗疏淡、委婉含蓄、沉郁頓挫、雄健豪放、蒼涼悲壯、細膩感人、語近情深、情真意切。

如果鑒賞時我們覺得以上這些熟悉的概括不夠恰切的話,需要自己選詞概括,但要注意用語規范,語言最好凝煉優美。 煉字:

動詞: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破山寺后禪院)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聞鐘磬音。 形容詞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數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早梅 唐·齊己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副詞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

詩歌意象范文第2篇

這類意象一般與自己的豪情壯志相關。例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宋?陸游《書憤》)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梧桐、杜鵑鳥(子規鳥)芭蕉等

這類意象多抒發凄涼悲傷的思緒和孤獨惆悵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唐?王昌齡《長信秋詞》)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宋?李清照《聲聲慢》)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元?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宋?秦觀《踏莎行》)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這類意象多用來表達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張孝祥《念奴嬌》)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宋?陳亮《梅花》)

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贈書侍御黃裳》)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才高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宋?王安石《華藏院此君亭》)

(四)楊柳、蘭舟、長亭、關山(月)鷓鴣鳥等

這類意象多用于揮寫離別之苦。例如: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李白《憶秦娥》)

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

(五)春日、清風、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詩人多借這類意象抒發閑情雅致。例如: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當然,一個意象有時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以上我介紹的只是它們最常見的一種。我們在分析和欣賞詩歌時,還是應該整體考慮的。不過在熟知這些基本寓意的基礎上,或許能更順暢些。

8.古詩意象另外一類分析

動物類:

鴉、杜鵑(杜宇、布谷、子規)、猿、蟬、鴻、雁、青鳥、魚、鴛鴦、鷓鴣等。

鴉、杜鵑、猿、蟬。多傳達衰亡、凄楚、哀婉之情。

辛棄疾《永遇樂》:“可堪回首,狐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

(杜鵑——悲慘,凄惻。猿猴——哀傷,凄厲。)

鴻雁、青鳥、魚(比目魚)、鴛鴦、鷓鴣,多傳達相思相愛、離愁、孤寂的情思。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青鳥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等。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歐陽修《漁家傲》:“葉籠花罩鴛鴦侶,白錦頂絲紅錦羽。”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金志章《鷓鴣塘》:“忽聽一聲行不得,鷓鴣塘外鷓鴣啼。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

(鴻鴿——理想,追求。魚——自由,愜意。雁——孤獨,思鄉,思親,音信。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狗、雞、馬、烏鴉、沙鷗。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瘦)馬——奔騰,追求,漂泊。烏鴉——小人,俗客庸夫。沙鷗——飄零,傷感。

行為類:

登樓、憑欄、吹笛、吹笙、飲酒、折柳、搗衣(搗練)等。

登高、憑欄。多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與激情。

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吹笛、吹簫、吹笙。多傳達離別之苦、相思之情和內心的孤寂。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馮延巳《拋球樂》:“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飲酒。多傳達豪情、悲愁、苦悶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折柳。多傳達惜別懷遠、思鄉之情。

杜牧《獨柳》:“含煙一株樹,拂地搖風久。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

搗衣(搗練)。搗衣(搗練)有時是為了給遠行的人趕制寒衣,多于秋夜進行。月下搗衣(搗練),風吹砧聲,凄冷的砧杵聲又稱“寒砧”,往往表現征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

又,婦女洗衣時以杵擊衣,使其潔凈,也稱“搗衣(搗練)”。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煜《搗練子令》:“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

9.古詩意象的具體分類

一、動物類

1、蟬

感身世,訴悲涼: 唐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詩人對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別離,苦遠游: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就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唐盧殷《晚蟬》: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寫蟬以聲引愁,旅人行一程,飛蟬跟著鳴一程,似乎專與行人為難,寫出了詩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鴻雁

鴻雁是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唐李益《春夜聞笛》: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3、杜鵑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叫聲凄切,在古典詩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詞里借杜鵑之聲,渲染孤館的哀怨之情,傳達出詩人的哀怨思鄉之情。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詩中借杜鵑表達殷切的思念。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借杜鵑啼血渲染江洲的荒涼,表達自己被貶江洲的哀怨之情。

4、鷓鴣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只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這里它又充當衰敗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預示著傷感和沒落。

5、黃鶯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黃鶯歌唱寫出江南美麗的春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黃鶯鳴啼、燕子輕飛來說明春天的來到。

二、植物類

1、柳

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鈴》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李白《憶秦娥》中有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也是表達傷離別的情感。

2、梅

梅有性耐寒的特點,詩人借以表達孤高,不諧流俗的品格,陸游的《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堅強,氣質清高。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4、蓮 蓮與憐音同,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5、梧桐

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離恨,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讓人看到離情的生生不息,草的無窮體現出情的彌漫與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知音少,人間何處尋芳草(朱敦儒《漁家傲》),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別說。

由芳草年年復如引起時間匆匆、人生短暫、年華寶貴的惜時感嘆??蓱z春光閑了,陰多晴少。江南江北水連云,問何處,尋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現象類

1、明月

明月蘊涵思鄉之愁。如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唐?李益《從軍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之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望月思鄉的異常感傷;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現了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如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對時光流逝,愁緒綿長,歷史變遷的感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詩人見流水思年華易逝;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續不斷而給人以無奈;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流水帶著寒心默默退去,給人一種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感傷。

3黃昏、夕照 感傷的心情意緒: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黃昏如此冷清,詞人自然孤寂難耐,愁結柔腸U庵只蘋璧納爍型貢硐衷誒氡?、相思、闺話鞜ㄠ的感身槨脣咝y?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人生遲暮的生命悲嘆: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陸游《卜算子?詠梅》)

傷古吊昔的悲涼意蘊: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4、細雨、煙霧

細雨蒙蒙,煙霧無邊,寄托詩人無邊的愁緒和郁悶的心情。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細雨綿綿,愁也彌漫。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歸家不得,或者漂泊他鄉,不知家在何處,漸漸升起的煙霧使人生出諸多愁緒。

四、時令節日類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闔家賞月的佳節,所以人們在這一天大多思念親人。如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重陽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為陽數故云。重陽日古人有登高飲酒的習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寫: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節禁火三日,萬戶無煙,與冷清、蕭條有關。如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唐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4.清明

三月的節氣名,也是祭祖掃墳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等。

五、特定地點類

1、長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當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是一個蘊涵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寫離人望著短亭長亭而不見人歸來的傷心情景。王實甫《西廂記》: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抒發的也是離別的傷感。

2、南浦

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浸染著離情別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橫塘》又有: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3、南山

代表隱居的地方。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飲酒》中有采菊東籬

10. 古詩詞中“燕子”意象拾零

燕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表情之豐,非其它物類所能及。

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 相傳燕子于春天社日北來,秋天社日南歸,故很多詩人都把它當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頌。如“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韋應物《長安遇馮著》),“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陣子》),“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豐豐韻韻”(喬吉《天凈沙?即事》),“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張可久《憑欄人?暮春即事》),南宋詞人史達祖更是以燕為詞,在《雙雙燕?詠燕》中寫到:“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極研盡態,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燦爛,燕子嬌小可愛,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詩人自會傷感無限,故歐陽修有“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采桑子》)之慨嘆,喬吉有“燕藏春銜向誰家,鶯老羞尋伴,風寒懶報衙(采蜜),啼煞饑鴉”(《水仙子》)之凄惶。

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征,“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谷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詩經?燕燕》),正是因為燕子的這種成雙成對,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雙飛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鹽》)的空閨寂寞,有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的惆悵嫉妒,有了“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宴殊?《破陣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兒初上鵝黃柳,燕子先歸翡翠樓”(周德清?《喜春來》)的失意冷落,有了“花開望遠行,玉減傷春事,東風草堂飛燕子”(張可久?《清江引》)的留戀企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3、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盡情宣泄心中的憤慨,最著名的當屬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另外還有宴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歸來銜繡幕,舊巢無覓處”(《謁金門?懷故居》),姜夔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唇》),張炎的“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高陽臺》),文天祥的“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伴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金陵驛》)。燕子無心,卻見證了時事的變遷,承受了國破家亡的苦難,表現了詩人的“黍離”之悲,負載可謂重矣。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

唐代郭紹蘭于燕足系詩傳給其夫任宗。任宗離家行賈湖中,數年不歸,紹蘭作詩系于燕足。時任宗在荊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書,解視之,乃妻所寄,感泣而歸。其《寄夫》詩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誰說“梁間燕子太無情”(曹雪芹?《紅樓夢》),正是因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轉意,夫妻相會。郭紹蘭是幸運的,一些不幸的婦人借燕傳書,卻是石沉大海,音信皆無,如“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張可久?《塞鴻秋?春情》),“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繼而潸然淚下。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

“整體、直覺、取象比類是漢民族的主導思維方式”(張岱年?《中國思維偏向》),花鳥蟲魚,無不入文人筆下,飛禽走獸,莫不顯詩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鳴沾裳,魚傳尺素,蟬寄高遠,燕子的棲息不定留給了詩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周邦彥?《滿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燕,行路艱難”(張可久?《殿前歡》);或相見又別,“有如社燕與飛鴻,相逢未穩還相送”(蘇軾?《送陳睦知潭州》;或時時相隔,“磁石上飛,云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劉安?《淮南子》)。燕子,已不僅僅再是燕子,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中。

11.淺析古詩詞中“小樓”一詞的文化意蘊

南唐詞人李煜和南宋詩人陸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臨安春雨初霽》(同時入選高中語文第三冊教材)中,都提到“小樓”一詞,同為“小樓”,卻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

一、思念之樓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變為北宋王朝的階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怎能不讓詞人傷感、惆悵,怎能不讓詞人思念過去的幸福時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時的小樓只能勾起人無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產生的孤寂、凄涼、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詞作《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粘至_帶,回首恨依依。

詞中“小樓”與“月亮”、“子規”三者共同構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樓”本身也著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規”一樣抽象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僅僅是一種建筑物。李煜在《相見歡》中還曾寫道:“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同樣表達出一種深深的離愁別緒。

宋代詞人秦觀也曾憑借“小樓”這一意象,在其詞作《浣溪沙》中把一個女子的春愁刻畫得惟妙惟肖: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正是因為有了“輕寒的小樓”作為主人公抒懷的平臺,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煩躁,才有了“夢似飛花”的飄零,才有了“愁如絲雨”的感傷,才有了“閑掛銀鉤”的無聊。

當然,在眾多的宋詞中,“小樓”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現了朱樓、紅樓、高樓、危樓、畫樓、青樓(古指富貴人家的住處。)、歌樓、樓臺等詞語,但其所蘊涵的思念、別離、愁苦、感傷之情卻是始終沒有改變的。晏殊要“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范仲淹認為“明月樓高休獨倚”,否則,“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蘇幕遮》);李清照為了等待夫君的歸來,一直等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剪梅》);就連“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辛棄疾,也“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丑奴兒》)??磥?,一旦遇見了“樓”字,定會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二、閑適之樓

“小樓”除了用于表達悲情之外,還可以用來表達閑適之情。如陸游寫的《臨安春雨初霽》一詩中的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我們可以想像:綿綿的春雨帶著春的問候,和著柔柔的夜風款款而來,此夜小樓不眠,詩人無眠。靜下心來拋開一切煩惱、利祿、功名,細細諦聽春雨的呢喃,小樓的私語。

這是一個詩意的夜晚:詩意的小樓、詩意的春雨。沒有詩人的閑情逸致,沒有詩人的浪漫情懷,哪會有詩意的想像和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一夜的春雨讓詩人獲得了暫時的精神解脫,可以說,詩人在這一夜的春雨和特定的小樓中所流露的情感是真實的、浪漫的、愉悅的、閑適的,面對如此美景,詩人怎能不心馳神往?而“小樓聽雨”便是這一閑適心境的代名詞。就像文人們相聚飲酒、吟詩作畫一樣,它已成為古人閑適生活方式的一種。

辛棄疾在一首名為《臨江仙》的詞作中對這種閑適之境也有所表露,其中一句寫道:“小樓春色里,幽夢雨聲中。”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夢醒后是否惆悵,其春雨幽夢應該說是甜蜜的、溫馨的。

在古代詩詞的樂章中,“小樓”有時是一首凄婉的歌,讓人悲憫、悵惘,有時是一支清新的曲,讓人欣喜、神往。不同的小樓承載著同樣的情感,同樣的小樓蘊涵著不同的情懷。借著古代詩詞從小樓之窗投射出的光亮,我們似乎能瞥見小樓之中文學大師們或喜或悲的情感身影,想要與古人們對話,那就踏上小樓吧。

12.此物最相思——趣談唐詩中的紅豆

寄情于物是我國古詩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在眾多的表現相思之情的詩作中,流傳最廣、最為人喜愛的當推王維的《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此詩,宋人洪邁《萬首唐人絕句》是題作《相思子》,《全唐詩》中則題為《相思》一名。那么詩中的紅豆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植物呢?

紅豆產于南方,主要分布在兩廣、云南、海南等地,屬于藤本植物,春夏間開花,蝶形花冠,通常為紅色或紫色,其果形體呈卵形,一端(約全體的四分之三)為鮮紅色,一端(約全體的四分之一)為黑色,全體光澤如漆,令人喜愛。

關于紅豆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不幸死一邊地,悲傷不已,以至于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就稱這種紅豆為“相思子”,因此,詩中多用它來表現相思之情。

王維的這首詩本是送給好友李龜年的,據說天寶之亂之后,李龜年流落江南,經常為人演唱這首詩,聽者無不為之動容落淚。但是現在我們卻通常用這首詩來表達男女之間的相戀相思之情。

在唐代,把紅豆寫入詩中的絕非王維一人,溫庭筠也在自己的詩中不止一次地吟詠紅豆。

如他的《錦城曲》中有兩句就寫到了紅豆:“江頭學種相思子,樹成寄與望鄉人。”這里的紅豆成了詩人寄與遠行之人作為紀念的禮物。還有一首《新添聲楊柳枝詞》,是這樣寫的: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是一首感人的男女愛戀的詩,詩中用紅豆嵌在骰子中,比喻對對方入骨的相思之情。情深至此,也足以令人感嘆不已了。

也許正是由于紅豆所代表的那份朋友戀人間的相思戀之情,所以在唐代紅豆還是眾多富家閨秀們的閨中之物呢。真是:小小一顆相思豆,寄寓幾多相思情!

13.“憑欄”與“倚樓”的意境美

古代文人墨客不管是壯山河之美,抒安邦之志,發思古之幽情;還是表閑愁遺恨,達相思之苦,大都“愛上層樓”。登高臨遠,天地悠悠,或喜或悲,自然一吐為快,從而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聲情并茂、動人心魄的詩詞名句。而“憑欄”與“倚樓”也就成為詩人涉獵最多并且寫得最有韻味的一種意境。這在詞的芳草地里尤其茂盛。

一憑一倚,雖是兩個細小的動作,但那動態、情態和心態委實是大相徑庭,很值得品味的。憑則兩手撫欄,直立遠視,有慷慨悲涼之態,倚則身體重心全憑欄干依托,有嬌弱無力之姿,詞作家正是著眼于這兩個動詞,把“憑欄”與“倚樓”寫得幾乎是風情萬種,儀態萬端。 唐五代至宋初,因受題材和形式方面的制約,詞多以婉約為主,“倚樓”就寫得多了。如: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州。

——(唐)溫庭筠《夢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唐)白居易《長相思》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南唐)李煜《擬破浣溪沙》。

這三種“倚樓”,都是以思婦為題材,但依樓的時間、心境卻不同,抒情也各有韻味?!秹艚稀钒言缙?ldquo;獨倚望江樓”的切迫企盼與“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失望構成強烈反差,又以落日流水的靜寂來反襯,腸斷之痛令人不堪,以至后人稱這首詞為《花間集》之冠?!堕L相思》是晚來依樓,曲折的水流把綿長的愁思延成纏綿的情韻,月光又映襯出相思女子的哀怨憂傷,雖著眼于“愁”、“恨”、“思”,寫的卻是“愛”,言簡意豐,詞淺味深?!朵较场穭t深夜“倚樓”,把邊塞細雨、凄清的笙樂和“倚樓”人的淚珠交融起來,充滿了感傷和哀怨,因無人傾訴,無人會意,只好“倚欄干”,結尾這三字有“說不盡之意”,把人物的凄苦、孤獨、盼望與憂怨都包容進去了。

其實,這個時期南唐的馮延已“托兒女之辭,寫君臣之事”,融合多種手法和自己的真實觀察與體驗,把倚樓人的情感寫得別有一番風味,很受人們的推崇。如《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斗鴨欄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以起興入筆,寫滿懷心事的女子,無意于斗鴨取樂的熱鬧,獨倚欄干,頭發也懶得梳理,玉簪子歪斜欲墜,整日盼著“不至”的戀人,愁苦之態,哀怨之情,栩栩如生。但“舉頭聞鵲喜”卻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俗語云:“喜鵲叫,佳人到”,該是“君”將至了吧。意境如此清麗含蓄,以至于馮延已的主子南唐中主李璟也生了妒意,發出話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又如《清平樂》:“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用江南春景反襯人物內心的孤寂:那樓頭新月,砌下落花,怎能不勾起獨倚朱欄者的相思之情呢?最后一句更是“雅麗含蓄”,韻味無窮。 再如《鵲踏枝》:“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獨自依樓,獨自流淚,自言自語,已是無法排遣的愁苦,偏又有“雙燕飛來”,更反襯出的內心孤苦無依,自然春愁如絮,隨風而舞。如此清新的語言,高妙的寫法,纏綿的情感,同時又暗藏“君臣之事”,使他的詞余味無窮。北宋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在許多寫離別傷懷的漫詞里更有不少“倚樓”的描寫。如《八聲苦州》:“想佳人„„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凝愁。”《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都寫得癡情回蕩,又纏綿悱惻,著實動人。

也許因為太多詞人的渲染,寫“閑情”、“春愁”;“思婦”、“離人”,總要憑欄倚樓,連虛懷若谷的政治家寇準,閑來弄筆,居然也變得兒女心腸,柔情似水了。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踏莎行》(菱花:指鏡子,慵:懶)

約會已是遙遙無期,相思更是纏綿不斷,哪來的心思去梳妝打扮呢?倚樓遠眺,芳草連天,愁思如海。末一句的烘托渲染,更顯婉麗凄惻。“無情末必真豪杰”,至高至遠的胸懷,總是少不了至細至柔的情懷。

而宋代兩位大文豪把“倚樓”寫得更是愁思如海,九曲回腸。“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背井離鄉之愁,貶謫去國之恨,通過動人月色的反襯,更增添了客愁的深長,無怪后人驚嘆“鐵石心腸之人亦出此銷魂語”。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近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踏莎行》情景交融,清麗纏綿,寫得“極切極婉”、“極柔極厚”(唐生璋《唐宋詞簡釋》)。

與“倚樓”的柔婉不同,“憑欄”則顯慷慨激越之氣,陳悲涼壯闊之情,這無論在婉約詞還是豪放詞里都有所表現。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五代)李煜《浪淘沙》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宋)王禹偁《點絳唇》

在奢靡中做了亡國奴的南唐后主李煜,終于有了為時已晚的悔意,面對無限江山易主,自己作階下囚,寄人籬下,自然感傷萬分。一句“莫憑欄”,實則時時“憑欄”,只是無力回天,徒留悲壯之氣,空灑悲涼之淚。而王禹偁作為宋初詩文改革的先鋒,胸懷大志,才華橫溢,但仕途坎坷,懷才不遇,面對長空翱翔的鴻雁,感慨萬端,有誰能會意自己的心志呢?一個“憑欄”既寫出了壯懷激烈之心,又表現了無奈傷懷之意。

最能體現“憑欄”的慷慨壯烈之氣的,還是岳飛的《滿江紅》和辛棄疾的《水龍吟》: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滿江紅》(節選)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水龍吟》(節選)

這里作者把國家民族的責任感以及自己的渴盼充分融入詞里,一個“沖冠憑欄”,一個“欄干拍遍”,盡顯豪邁灑脫之態,慷慨悲涼之氣,讀來蕩氣回腸。

隨著南宋王朝的日漸衰落,許多詞人多發無奈之嘆,“憑欄”都顯傷懷悲涼。如“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楊柳參差舞。”(姜夔《點絳唇》),懷古傷今,感慨萬分,詞境顯得空靈而悲涼。再如:“問蒼天無語,華發奈山青。水涵空,欄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去,愁與云平。(吳文英《八聲甘州》)如此“憑欄”,只剩下借酒澆愁,自我麻醉的份兒了。

詩歌意象范文第3篇

一 送別類意象:(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

1.楊柳。它源于《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2.長亭。古代路旁臵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如北周文學家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如柳永《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如:《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一名句有很大關系。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別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別詩詞中出現得則更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等。

4. 酒。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

二、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

1. 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良好的祝愿出發,寫兄弟之情。意境豁達開朗,意味深長,用深邃無底而又美妙無空的自然境界體會人生。

2. 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元代《西廂記》結尾崔鶯鶯長亭送別時唱的“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絕唱。

3. 莼羹鱸膾。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莼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莼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如曾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先生的《呈南懷瑾先生謝贈鮮味》詩:“拜賜莼鱸鄉味長,雁山甌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使多少人灑下思鄉思親行行熱淚。

4. 雙鯉。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再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

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三、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 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3. 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t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代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4. 猿猴。古詩詞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趙嘏《憶山陽》:“可憐時節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 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宋代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等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另外,斜陽(夕陽、落日),也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四、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

1. 菊花。菊花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美譽,被稱為“清中君子”。晉陶淵明酷愛菊花,歸隱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佳句流傳至今。宋代的周敦頤在《愛蓮說》里寫道:“菊,花之隱逸者也。”將菊花的君子之風與陶淵明的歸隱田園之意聯系起來,由此“菊隱”成為田歸的代名詞。清朝的蒲松齡大概也是個愛菊花的,所以他的《聊齋志異》中有一篇《黃英》,敘述馬子才好菊花、種菊花而遇佳人黃英(菊花幻化)姐弟的故事,菊香氤氳,雅致非常。

2.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來寫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3. 松柏?!墩撜Z•子罕》中說:“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贊揚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高遠,啟迪了后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唐人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唐人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中的“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也以松柏來象征孤直堅強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白居易《養竹記》中,以竹喻人生,曉以樹德修身處世之道:“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張九齡的《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詩言簡意賅地贊美道:“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有詠竹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識。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了很多詠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贊美了立于巖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 5. 黍離。“黍離”常用來表示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典出《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6.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以“冰心在玉壺”比喻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張孝祥《念奴嬌》中的名句:“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五、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 1. 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3. 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六、戰爭類意象:(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

1. 投筆?!逗鬂h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 長城?!赌鲜?bull;檀道濟傳》記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瓦解自己的軍隊。后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如陸游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 樓蘭?!稘h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后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 柳營。指軍營?!妒酚?bull;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后代多以“柳營”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5. 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后以其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臵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七、閑適類意象:(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號為焉。后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如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負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2. 東籬。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后來多用“東籬”表現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句子,后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

其實,不少意象是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如:蟬,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的“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的“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樂》的“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虞世南《蟬》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而寒蟬則是悲涼的同義詞。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三國人曹植的 “寒蟬鳴我側”(《贈白馬王彪》)詩句也表達同樣的情思。

一、送別類 (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

1. 楊柳。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2. 長亭。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3. 南浦。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4. 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二、思鄉類(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 1. 月亮。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 鴻雁: “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3. 雙鯉。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4. 搗衣。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5. 芳草

三、愁苦類(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 梧桐。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2. 芭蕉。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3. 流水。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4. 猿猴。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5. 杜鵑鳥。 “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

6.斜陽(夕陽、落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7. 黍離。 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8.草木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四、抒懷類 (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 1. 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

風中” 2. 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3. 松柏。 “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4. 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5. 冰雪。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6. 白云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五、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 1. 紅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2. 蓮。“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3. 連理枝、比翼鳥。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4.秋水

六、戰爭類意象(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

1. 投筆。 “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 長城。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 樓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柳營。指軍營。 紀律嚴明的軍營。 5. 請纓。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 山關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七、隱居(閑適)類意象(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詩歌意象范文第4篇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

青山——(1)具有深隱曠達、雄渾沉穩、亙古不改的特色,是詩人借以棲息身心的家園。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2)是故鄉的象征。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謝脁《游東田》)

(3)是歷史與永恒的象征。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 水——(1)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用來喻綿綿的愁思。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2)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來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杜牧《秋夕》) 雨——(1)喜雨往往與滋潤萬物、喚起勃勃生機聯系在一起。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韋應物《幽居》)

(2)苦/寒/冷雨多表現失意與愁苦之情(往事如煙,人生苦短)。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表現雅致的意境,閑雅蕭散的人生態度。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4)表現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禪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灑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睛。”(蘇軾《定風波》)

云——(1)白云,寓思鄉情。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別》)

(2)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浮/烏云,喻奸佞小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冰雪——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月亮——月亮的別稱有:“蟾宮”、“桂宮”、“玉兔”、“蟾蜍”、“嫦娥”、“嬋娟”、“銀鉤”、“玉鉤”、“玉弓”、“玉盤”、“玉輪”、“玉環”、“玉鏡”、“天鏡”、“明鏡”。 (1)對月思親思鄉,引發離愁別緒。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天材教育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2)望月思故國,表現亡國之痛。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3)抒發盛衰無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 (4)表現時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5)人生的圓滿、缺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柳——(1)以折柳表惜別,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漢代有《折楊柳》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非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送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在《雨霖鈴》)

(2)“柳”多種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的象征。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許渾《咸陽城東樓》)

(3)“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橫塘路》)

(4)表現春天的美好。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

(5)觸發往事如煙的興亡之感。

芭蕉——表現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李清照《采桑子》)

芳草——喻離別的愁緒。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社會荒涼,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梧桐——表現凄苦的心情。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孤標百尺雪中現,長嘯一聲風里聞。桃李謗她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李山浦)

梅花——象征高潔人格。(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紅豆——寓相思之情。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天材教育

豆蔻——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菊花——象征品行的高尚和純潔。(隱逸 高潔 脫俗)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蓮——“蓮”與“憐”音同,常借以表達愛情。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西洲曲》) 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蟬——(1)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故以蟬喻品行高潔。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2)表達孤獨無助、孤苦無依之情。

“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李商隱《蟬》)

(3)秋后的蟬(“寒蟬”)命在旦夕,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多用來烘托離愁別緒。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杜鵑——寓悲苦、鄉愁、鄉思之情。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

蟋蟀——與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征人等聯系了起來,寓惆悵之情。

“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姜夔《齊天樂》)

猿啼——寓悲傷之情。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烏鴉——寓衰敗、荒涼、不祥之意。(小人俗客庸夫 哀傷)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 大雁——(1)鴻鵠,比喻志氣高遠的人。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哀鴻/孤雁,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孤獨)

“三更忽軫[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龔自珍《己亥雜詩》)

(3)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 (4)鴻雁,指代音信、消息、書信。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

鷓鴣鳥——勾起人們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天材教育

燕子——(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

“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張可久《憑欄人·暮春即事》)

(2)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3)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

(4)燕子有眷戀舊巢的習性,常用來表現時事變遷,抒發人事代謝、昔盛今衰、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燕,行路艱難。”(張可久《殿前歡》)

船——(1)抒發漂泊之感。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2)“泛不系之舟”,抒發追求自由之情。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琴瑟——(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周南·關雎》)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常用在唐代邊塞詩中。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曲》) 長亭——寓送別之情(陸地)。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柳永《雨霖鈴》) 南浦——寓送別之情(水邊)。

“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江淹《別賦》) 關山——多與思鄉念人有關,多寫征戍離別之情。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塞上吹笛》) 高山、奔流、雄關、滄海、大江、長風——一般與豪情壯志相關。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天材教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多抒發凄涼悲傷的思緒和孤獨惆悵的感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春日、清風、明月、泉溪、花草——多借此抒發閑情雅致。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斜陽、煙靄、清霜——(1)寓沉郁、思古幽情。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2)寓惆悵、凄苦、悲涼情緒。

“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拾遺】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海:遼闊 力量 深邃 氣勢 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海浪:人生的起伏 謝 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兇險 江湖的詭譎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竹:氣節 積極向上 歷史的發展趨勢; 綿長的愁苦 草: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荒涼 偏僻 離恨;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身份、地位的卑微 幻滅 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斗爭; 桃花:美人 掃蕩惡勢力的力量 蕩滌污穢蘭:高潔 的力量 牡丹:富貴 美好 春風:曠達 歡愉 希望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東風:春天 美好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西風:落寞 惆悵; 衰敗; 游子思歸

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 狂風:作亂; 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魚:自由 愜意 霜:人生易老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的社會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成功 雪:純潔 美好; 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瘦)馬:奔騰 追求; 漂泊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沙鷗:飄零 傷感 天陰:壓抑 愁苦 寂寞 鳥:自由 天晴:歡愉 光明

天材教育

玉:高潔 脫俗 珍珠:美麗 無瑕

簪纓 (冠):官位 名望

搗衣砧:婦女對丈夫的思念; 征人懷鄉

西樓/小樓:閨怨之情

船:蘭舟(美好情感、歡愉相會);

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 檣擼(借代大船、戰船) 浮萍、飛蓬、孤雁:漂泊 白:純潔 無暇 喪事

紅:熱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綠:希望 活力 和平 藍:高雅 憂郁 黃:溫暖 平和 紫:高貴 神秘 黑:黑暗 絕望 莊重 神秘 命途多舛

對死者的懷念 英雄:追慕 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撻 六朝舊事/南朝舊夢:往日富貴繁華的生活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衿:有才能的人 古跡:懷舊明志 昔盛今衰 國家衰敗/蕭條 鄉村:思歸 厭俗 田園風光 生活氣息

純樸美好 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榮熱鬧 富貴奢華 仙境:飄逸 美妙潔凈 忘塵厭俗 憑欄:思念故國、故鄉、親人 南山:隱居的地方 桃源:理想的樂土 武陵人:隱居的人 破曉:初現希望 深夜:愁思懷舊 后庭花:亡國

天地:人類的渺小 人生的短暫

情感的孤獨; 心胸的廣闊 浮生:短暫虛幻的人生 朝陽:希望 朝氣 活力 夕陽: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熱烈 熱情奔放;

詩歌意象范文第5篇

明代著名詩評家胡應鱗說:“古詩之妙, 專求意象。”可見詩歌大都借助“意象”表達情思, 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載體, 因此抓住了意象, 也就抓住了詩歌的內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 就應該以解讀詩歌意象為突破口, 引導學生抓住意象, 探究詩歌的意境, 把握詩歌的內容, 領會詩歌的主旨, 逐步提高學生賞鑒詩歌的水平。

什么是詩歌的意象?簡單地說,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 是作者思想感情與具體物象的融合。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 是一種富于更多的主觀色彩、迥異于生活原態而能為人所感知的具體藝術形象。因而, 意象也就成了我們對詩歌審美評價的依據。

文學作品中, 詩歌中常見的意象都有民族文化心理中積淀的特定意蘊, 比如:月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念親的標志, 多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例如李白的《靜夜思》:“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流水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例如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斜陽 (夕陽、落日) 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懷古幽情。例如李商隱的《樂游原》:“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楊柳 (垂柳、柳枝、柳) 多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落花 (落紅、殘紅) 多傳達青春易逝、人生無常的深沉喟嘆和哀愁。例如晏殊的《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松、菊、梅多傳達高潔、堅貞之志。例如陸游的《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梧桐、萍、芭蕉多傳達光陰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悵與哀愁。例如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又如:“一聲梧葉一聲秋, 一點芭蕉一點愁。”芙蓉又稱為“荷”“蓮”。 (1) 取荷的美好形象營造一種雅致的景象, 或寧靜或歡愉。例如周邦彥的《蘇幕遮》:“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楊萬里的《昭君怨·詠荷上雨》:“卻是池荷跳雨, 散了珍珠還聚。” (2) 孟郊的“看取芙蓉花, 今年為誰死”看得讓人觸目傷懷;李清照的“紅藕香殘玉簟秋”則訴盡了離愁別緒、相思之苦。 (3) 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 托物言志, 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例如李白的“素手把芙蓉, 虛步躡太清”寄寓了詩人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高尚情懷。丁香指愁思或情結。例如牛嶠的《感恩多》:“自從南浦別, 愁見丁香結。”紅豆即相思豆, 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 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例如王維的《紅豆》:“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勸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鴉、杜鵑、猿、蟬多傳達衰亡、凄楚、哀婉之情。例如辛棄疾的《永遇樂》:“可堪回首, 狐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白居易的《琵琶行》:“此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駱賓王的《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 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 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的《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還有雍陶的《蟬》:“高樹蟬聲入晚云, 不唯愁我亦愁君。”鴻、雁、青鳥、鴛鴦、鷓鴣多傳達相思相愛、離愁、孤寂的情思。例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紋。”李商隱的《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一首詩或詞中很少是單一的意象, 往往是由一組意象構成的。我們要準確把握詩人在作品里表現出來的情緒、情感, 就要設法尋找到這樣一組意象, 這組意象不僅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 而且還要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宋代詞人柳永的《雨霖鈴》寫的是秋日別情, 通過一組意象表達離情別緒。上片用“寒蟬”“長亭”“驟雨”“蘭舟”“淚眼”“煙波”“暮靄”等一連串意象不僅烘托出“都門帳飲無緒”的悲苦凄涼氣氛, 更表現出了離人復雜而又微妙的心境。下片用“岸柳”“曉風”“殘月”等一組意象表達了詞人想象中的別后離愁, 把漂泊游子的纏綿哀怨寫得微妙之極, 膾炙人口。我們在解讀這些意象時, 要注意它們已不是孤立單薄的個體, 它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輻射開去, 形成一個密集的意象群, 便于詩人多角度、立體地表現主觀情緒、情感和客觀事象, 增強詩歌的內涵。

元代詩人馬致遠有一首小令《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這首28字的小令共五句, 只用寥寥幾筆, 便為我們勾勒出一幅令人感傷的秋郊黃昏旅行圖。小令的前三句每句均用三個意象, 構成一種藝術境界, 可謂組合精巧, 渾然天成, 毫無堆砌的痕跡。諸多意象的相互配合, 共同渲染出一種蕭瑟蒼涼的藝術氛圍。全曲由景及人, 情景交融, 字字句句充溢著悲秋懷鄉的游子“秋思”, 從而向我們揭示出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奔波流離、浪跡天涯的愁苦情懷。

無論是意象分類還是其特點, 與其說這是破譯詩歌的技巧和規律, 不如說它是一種積累的悟得。因為任何一個意象都與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方面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 在歷史的長河中被賦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我們只有廣積博覽, 提高文化素養, 才能較為準確地把握詩的哲學意味, 提高鑒賞水平。

新課改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讓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那么我們就要充分發揮好教材作為“例子”的作用, 讓學生從閱讀教材中的經典詩歌的過程中, 逐漸培養起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從而自如地走進詩歌的王國, 品讀詩歌的美妙。

詩歌意象范文第6篇

1 意象的客觀化

埃茲拉·龐德將“意象”稱作“一剎那間思想和感情的復合體 (情結) ”。這一概念顯示出意象主義詩歌創作的兩個層次, 其內在層面是“意”, 是作者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深意, 即創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情緒、情懷等跟詩歌主旨密切相關的“魂”;其外在層面則是“象”, 它是表層的、具體的意象, 即詩作者選取的描述物或人。這兩層關系互相制約, 缺一不可。

從詩歌意象的選取及其外在的形式上來看, 日本的俳句以及中國的古詩對其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英美意象主義詩歌的改革, 最初就是以臨摹效仿日本的詩歌起步的。日本古詩大家松尾芭蕉 (1644—1694) 的很多經典詩歌就曾給意象詩以重大影響。例如《古池塘》里的名句“古池塘, 青蛙躍入, 水清響”, 意象簡單明了, 青蛙象征著春天和生命力, 古老的池塘象征著恒久不變的美。青蛙撲通一聲跳進了池塘, 發出了響亮而悅耳的聲音, 之后便又恢復了池塘的寧靜, 整首詩折射出了空靈而安謐的意境, 透出了一種佛教中的古老禪意。正是這種極為清晰簡練的意象并置所勾勒出的美好畫面, 以及其背后所蘊含的深韻, 令英美意象派詩人深深沉醉與折服。之后他們進一步認識到日本俳句的更深淵源, 即中國古詩。在這些外國詩人的眼里, 中國古詩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是詩與畫的綜合體。中國格律詩意象豐富, 意境悠遠, 美不勝收。如王維的《使至塞上》中有“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敝丫?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里有“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钡那Ч琶?唐代花間詩人溫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之佳句等。中國詩歌中意象迭出, 精彩紛呈, 貫穿全詩, 構成一幅幅或遼闊高遠, 或滄桑悲涼, 或細致婉約, 或極富情思的美好情調與格局, 達到了景語即情語, 以景抒情, 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以龐德為首的意象派詩人們正是看到了中國古詩的美, 感受到了其悠遠意境, 從而產生了對中國文化和漢語言文學的癡迷和崇拜, 進而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并應用在了本國詩歌流派創新的手法上, 發展出了意象派詩歌。

從以上引用詩句中不難看出, 意象派詩歌采取的意象直接而客觀, 以描述客觀對應物的方式把主觀的情感傳遞給受眾, 它并不是借由情感宣泄的方式將作者的所思所感呈現出來。用一件事物或者一組事物的直接陳述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境界, 這一寫作手法確實做到了對維多利亞頹廢鋪張詩風的反撥, 其秘訣就在于作者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物聯合并應用起來, 并且將其提煉為可以表達情緒的形象和意象, 從而十分有效地避免了浪漫主義以及感傷主義的頹風。如希爾達·杜利特爾的詩歌《熱》:哦風, 把悶熱撕開/ 把悶熱劈開/把它剁成碎片/ 果子無法落下來/ 穿過這粘稠的空氣/ 悶熱讓果子無法墜落/ 死死地壓住, 磨鈍/ 梨子的尖端/ 搓圓一個個葡萄。

在這首詩里, 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就是一個字:熱。而“熱”這一抽象感覺是很難描繪得形象而有力的。這里如果詩人只是對這一天氣現象進行一番大肆的直陳或抱怨, 便落入了虛無的濫情主義的宣泄。于是作者選取了炎熱天氣中的客觀意象來表達情緒, 比如粘稠的空氣, 由于悶熱而不能墜落的果子, 被壓得死死的梨子的尖端, 甚至是被熱浪磨圓的一粒粒葡萄。通過這些描寫, 讀者對詩歌中所呈現的“熱”有了感同身受的觸動, 而這一藝術效果正是通過對意象的客觀化的表現方式達成的??陀^化的詩歌表現手法不僅能夠將作者的主觀思想情緒通過意象表現得深入透徹, 更為重要的是, 它能夠讓詩人用簡明而凝練的語言來達到這一審美效果。

2 語言的精煉化

意象派詩歌不僅要意象精確而客觀, 語言也是精準而凝練。意象派詩歌創作的三原則中其中一條明確指出:“絕對不使用任何無益于詩歌呈現的習語?!奔匆庀笈稍姼柽x取的都是人們普通生活當中的語言, 并確保使用一些精準的詞匯, 摒棄那些模糊而無力的詞, 以及一些虛浮和裝飾性的語言。從這一條原則里, 我們不難看出:首先, 意象派詩歌選取的語言是“日常會話”中的活生生的語言, 類似于我們漢語當中的“白話文”。它不同于古代語言的生澀與刻板, 而是既簡易又平實, 既活潑又生動, 對于意象的描述以及意境的創造都具有重大意義。第二, 詩歌的語言要有極度的“精準性”, 即精煉準確。這里不需要華麗和浮夸的藻飾, 不提倡刻意營造的矯情與做作, 不推崇為了作詩而作詩所導致的語言重復與繁瑣, 而是倡導一種極致的精準與凝練。這些詞匯直觀而簡潔, 直白坦誠地描繪作者的所見所聞, 不加任何修飾性的語言以及各種顯露情緒的詞句, 完全靠意象的精選與疊加達到審美意境。

因此, 意象派詩歌的語言簡潔明了, 不用沒有意義的形容詞、修飾語, 去掉裝飾性的花邊, 反對賣弄辭藻, 詩行短小, 意象之間具有跳躍性。如龐德翻譯李白《古風》中“驚沙亂海日”一句為:“驚奇。沙漠的混亂。大海的太陽?!逼渲须m不免誤譯, 但語言的簡潔明快也可見一斑。再如美國著名意象派詩人威廉斯的《紅色手推車》:“很多事情/全靠/一輛紅色/小車/被雨淋得晶亮/傍著幾只/白鴿?!边@首詩歌被視作意象主義詩歌當中的上乘之作, 在于威廉姆能夠從人們日常生活里看似平淡無奇的事物中提取寫作素材, 并將他們巧妙而恰當地安排進詩歌當中, 從而使讀者可以通過這些精煉的意象提取感受和體悟其傳達出的畫面感和境界。在本詩中, 威廉姆將自己的豐富情感以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感觸轉換成了具體的意象語言, 如此讀者才能夠在欣賞作者樸實無華的語言風格和簡單質樸的畫面時, 盡情沉醉于作者所給我們創造出的詩歌意境中來。本詩簡潔清新的詩行, 將美國普通人對中產階級生活的向往一目了然地傳達了出來, 以至詩歌被許多家庭主婦背唱吟誦。

3 結構的立體化

意象派詩歌結構的立體化, 是通過詩歌中選取意象的疊加和并置實現的。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這兩個概念。意象的疊加是把具備相似內涵和引申意義的意象, 按照一定的原理排列在一起, 從而使得意象和意象之間構成修飾、限定、比喻等關系。例如休姆的《碼頭之上》:“靜靜的碼頭之上, /半夜時分, /月亮在高高的桅桿和繩索間纏住了身, /掛在那兒, /它望上去不可企即, /其實只是個球, /孩子玩過后忘在那里?!痹谶@首詩中, 作者將高高的月亮和被小孩兒丟棄的氣球這兩個意象疊加起來, 進行排列與類比, 用月亮來表示現代人以及他們的生活, 用被繩索和桅桿纏繞住的氣球比喻現代人生活的糾結, 苦悶與惆悵, 一種孤寂與落寞的無奈情緒油然而生。整首詩正是通過這種意象的疊加與比較達到詩歌想要傳遞的情感與主題。

而意象的并置是把不同時間, 空間的兩個可見意象并列在一起, 借以啟發和引起別的感受。休姆說:“兩個可見意象的組合, 可以稱為一個視覺的和弦。它們的聯合使人獲得了一個與兩者都不同的意象?!辈煌庀蟮牟⒅? 所引發的情感情緒已脫離了其中的某一意象含義, 而具有一種全新的感受。如中國詩“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葉與江水的意象已經轉化為除舊布新走向未來的含義;“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一聯, 寫進入邊塞之后所看到的綺麗與壯觀景象, 畫面廣闊, 意境雄渾。而龐德的意象派詩歌的里程碑式作品《在一個地鐵車站》:“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般顯現/ 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也是這種意象的并置。

意象主義運動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 但它是美國新詩運動的開端, 它在“意象”和自由體詩方面所做的試驗改變了許多美國讀者的欣賞趣味, 影響了美國現代詩歌的進程。它像一塊跳板, 使詩躍入現代化時代。它的哲學與美學觀點與現代西方文化緊密相連。它的意象在經過現代化的改造后起到了表達濃縮的現代思想感情的作用。因此, 以上對意象派詩歌風格與特征的研究與解析是具有一定的意義的。也正是意象派詩歌的這些特征:客觀化的意象、凝練而精確的語言以及其呈現出來的立體性結構, 使得其詩歌具備了令人觸動和贊嘆的藝術魅力, 并在英美詩歌史上屹立不朽。

參考文獻

[1]黃維梁.中國詩學縱橫論[M].臺北:臺灣洪范書店, 1977.

[2]李元洛.詩美學[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1987.

[3]朱徽.中英比較詩藝[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6.

[4]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

[5]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

[6]殷國明.20世紀中西文藝理論交流史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7]何清.龐德的意象論與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象說[J].四川大學學報, 2002.

上一篇:公關策劃書范文下一篇:不再年幼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